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共9篇)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篇1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今年来,南江县地方税务局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于机关效能建设,公开办税流程,优化纳税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和谐的征纳环境,取得了服务经济和组织收入的双丰收。
一是更新服务理念该局高度重视纳税服务工作,并将其纳入对各所属单位及机关股室的重要考核内容。一是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树立每个岗位都是服务窗口、每个人都是服务平台的观念,实现纳税服务“一窗通办”。二是增进征纳双方的了解沟通和双项互动。加大对纳税人权益的宣传力度,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社会公众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明确工作责任,认真落实“纳税服务投诉办法”,将“办法”的贯彻执行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力依据,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设臵纳税服务投诉登记簿、投诉电话,畅通投诉渠道,进一步明确纳税服务投诉受理责任人和责任追究办法,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
二是规范服务行为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原则,该局通过网站、政务中心、办税服务窗口等形式,公开涉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及办理流程,承诺平均压缩办理时间50%以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减少纳税人办税成本。坚持“六统一”,提高服务效率和窗口形象。即:
统一服务设施,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POS机,安装监控设施,与公安携手搭建联网报警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宽松和谐安全高效的办税服务环境;统一服务窗口,除政务中心集中受理税务登记外,将纳税人需要办理的其他所有涉税事宜归并在前台综合服务一个窗口完成,后台设臵票证管理、文书传递、业务复核三个岗位,实行“一窗对外、内部流转”;统一服务流程,完善了“咨询辅导-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款解缴-税后服务”工作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纳税人办税多次跑路、多头办事的问题;统一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地税内外网对各项税收政策、办税服务流程及要求、以及纳税人关心的税收热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拓展了宣传空间和纳税人了解税收政策的渠道;统一档案管理,对纳税服务档案资料,特别是二手房交易资料,建立专柜,确定专人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统一工作考核,设臵“工作状态公示栏”,在城区办税厅开展“优秀服务标兵月月评”活动,对人员工作状态、办税服务质效,以及社会反响和评价实行工效挂钩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按月兑现,激发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争先创优意识。
三是改进服务手段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上线运行后,部分纳税人不适应,导致办税效率下降。一方面组织开展针对性纳税辅导,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半年来,累计预约纳税人800余人次,延时服务500小时以上。7月
6日,南江遭受特大洪灾袭击,纳税户损失惨重,沿河5个税务所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积极帮助纳税人抗灾自救,灾后第二天,党组书记、局长刘春蓉及班子成员即分头查看纳税人灾情,慰问受灾纳税人,进一步融洽了征纳关系。
为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方便纳税人及时办理纳税事宜,根据上级安排,该局于2011年8月22日全面启动税库银三方协议签署及验证工作,截至9月23日,已验证三方协议484份,实现电子扣税201笔,税额157万元,纳税人反映良好。
四是加强税法宣传近期,针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该局相继将房地产税收政策、新个人所得税调整政策、纳税人权利义务、纳税须知、发票换版、发票专用章更换、税库银联网宣传资料、吸纳下岗职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等文件资料翻印近3万份送达纳税人,对重点纳税户,该局还将办税流程、政策规定等汇编成《重点工程纳税人纳税指南》等宣传资料,逐一送达到户,受到纳税人的称赞。7.6洪灾后,各税务所主动与受灾纳税人联系,对需进行财产损失审批备案或停业的,优化流程,特事特办,将温暖传递给纳税人。
五是提高服务技能开办税收管理员、征收员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近500余人(次),开展“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岗位帮学活动,组织进行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操作技能学习,着力提高税务人员服务纳税人的本领,通过强化
学习,税收征管效率显著提高。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初期,纳税人办理一笔纳税业务均用时约15分钟,且出现大量错征漏征情况,现在办理一笔纳税业务均用时不到10分钟,错征漏征现象逐渐减少,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显著下降,纳税人税收政策咨询、消费者发票真伪查询等业务满意率不断提高。
六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该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纳税秩序的健康发展,深受纳税人的好评。一是政策辅导突出“细”。税收优惠新政策出台后,税收管理员对涉及新优惠政策的每一位纳税人都要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对上门咨询的纳税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二是政策办理突出“快”。对纳税人申请办理的税收优惠事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迅速办理;对须经上级审批有一定时限的事项,及时向纳税人说明情况。1-6月共办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3户,个体工商户12户,涉及减免税款58.2万元。三是政策落实检查突出“严”。为使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追踪了解优惠政策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县局每一季度组织相关股室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摸清每一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落实不到位和没有落实的,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原原本本落到实处。
南江地税局供稿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篇2
一、优化教学情绪, 促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
首先,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情绪, 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把个人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表现为表情淡漠, 忧心忡忡, 语言表达呆板乏味, 可能还伴有烦躁不安, 这让学生感到情绪压抑, 产生畏惧、恐惧, 以至于心理闭锁, 阻碍知识的摄入, 还可能有抗拒心理.相反教师面带微笑、喜悦, 充满朝气地走进课堂, 学生会倍感亲切, 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继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课堂上会使学生心扉敞开, 思维活跃, 积极参与.
其次,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以此来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使学生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 相应接受情感因素的传递.如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我们身边, 我们生活在数学世界里.例如, 讲二次函数图象抛物线时, 可让学生感知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的同时, 体验抛物线的特征、性质.讲“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 叫做直线和圆相切”时可创设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情境, 直观形象, 又是一种享受, 这样使学生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抓住数学本身具有抽象美、逻辑美的特点, 诱发学生联想, 产生审美情趣, 在美感中获得追求真知的动力, 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数学教材中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以及有趣的数学知识, 同样可以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和爱国主义教育, “奥运五环”标志在反映圆与圆的几种位置的同时,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赵州桥跨度的计算, 测量“东方明珠”高楼方法的设计等在给学生以古今建筑史教育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教师要善于从以下方面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一是语言表达, 追求生动活泼、形象, 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 使课堂语言既传神又传情.二是表情表达, 用表情表达教学内容的情感, 教师的言语表情, 既能传情达意, 又能引发兴趣, 刺激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三是肢体表达.教学过程中配之以丰富优美的肢体动作给学生一种形象直观、以形达意、以形传情的感觉, 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
二、优化教学过程, 促进学习方法、思维品质的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 数学实践的过程既是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又是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过程, 因此, 我们应优化教学过程, 积极倡导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首先, 让学生懂得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 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体验, 让他们主动参与、亲身体验, 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创造.如已知某一时刻一古塔的影长, 以及该时刻垂直于地面的一竹竿的高度与影长, 怎样去估测古塔的高度?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关系.可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竹竿进行多次实验, 从中得到竹竿与影长的不同组数据, 再让学生猜测、归纳, 发现“同一时刻, 物高与影长比例”这一性质.利用这一性质可求古塔的高度, 这一性质还有何实际应用?你能用这一性质求上海东方明珠的高度吗?给学生一个发散思维的空间.这样, 学生的动手、观摩、归纳总结的能力从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其次, 和谐课堂还应体现在互相合作、学会参与、学会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上.钱学森说过, 他在美国求学时的一些发明创造, 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自发组织的一个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 共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的过程, 高邮市以学习山东杜郎口、泰兴洋思为抓手, 推进高效课堂, 这当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不能袖手旁观, 更不能做局外人, 一要给学生多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 认真倾听各个小组的不同的发言, 适时予以引导, 表扬.对合作中出现的负面的东西教师要耐心引导、开导, 少批评或不批评, 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使知识与方法得到整合.二要寓思维品质教育培养于合作学习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转变, 将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 使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三要通过合作学习, 交流体会为学生之间搭建交流感情, 增进友谊, 促进提高的平台.
三、优化教学情境, 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生时代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设问.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积极主动, 自觉地参与数学活动.如在讲分式方程时, 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阿凡提有两个朋友, 他们共同生活在一条街上, 一天, 阿凡提发现朋友家的门牌号码具有相同的性质, 这个号数的和、差、积、商不但都是整数, 而且合起来恰好是1998,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就感到好奇, 感到此问题有趣又有价值, 由此引发热烈的讨论, 从而促使学生去“疑”, 去“思”, 去“问”, 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潜心研究, 大胆思考, 善于打破思维定势,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如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时, 可创设如下情境:A、B、C是新建的三幢住宅小区 (呈三角形分布) , 现要建一所幼儿园, 园址选在何处, 才使三幢住宅小区到幼儿园的距离相等.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学习, 打破了思维定势, 学习兴趣浓厚,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会创新思维.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篇3
关键词: 优化 税收 和谐
中图分类号:F810.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22-01
一、税收服务工作不足的原因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税收服务方面,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 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税收服务工作仍然不能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 性化服务需求,影响了征纳关系的和谐。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要使税收服务有 质的飞跃,就必须清楚影响税收服务工作的原因所在。
1.传统的税收理论是弱化税收服务的根本原因。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全部贯穿 于“以组织收入为中心”,重点突出“管理”。每次机构变动、征管改革,无论是口头上如 何宣传,无不以防偷堵漏、强化管理为根本目的,这也是我国税收的天职使然,这就必然使 “纳税人是税务部门服务对象”的思想弱化,“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不能真正树立。从上 到下的总体思想体现在和纳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的一线税务人员身上,不是职业的优越意 识,就是对纳税人的居高临下,甚至是粗暴恶劣,这是税收服务无法落实、征纳关系不够和 谐的根本原因。
2.对税收服务深层次的理解不够是税收服务弱化的重要原因。我们一直在强调服务,强调文 明用语,强调态度和谐,但对纳税人的管理体制僵化,管理环节繁琐,服务机制不畅,服务 效果流于形式,服务手段陈旧落后,只停留于表面,服务领域范围狭窄,表现在“笑脸相迎 、态度热情、椅子茶水”等面上,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实质,没有将税收服务真正渗透到税 收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3.税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是弱化税收服务的关键。思想上,一些干部思想素质低劣,以“管 理者”自居,深刻领会“不管不理”的含义,品尝了“一管就理”的甜头,偏离了“公务员 ”的基本身份定位。业务上,或年龄断层或以年龄限制为由不求上进,不注重知识更新,或 以生力军面孔出现,自认为是信息时代的宠儿,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知识结构合理、但适 应工作需求的税务干部较少,这样的干部队伍状况严重影响了税收服务和服务形象。
二、重新理解税收服务内涵,构建优化服务体系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辩证过程,税收服务也同样是渐进式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必定要注 入新的内容,必须在理念上要对税收服务重新定位。基于这一理解,税收服务可以定位为: 税务机关为纳 税人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过程中提供全面、规范、高效、快捷的税前、税中、税 后服务的总称。把税收服务提升到服务纳税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高度,纳入建设服务 型政府的总体规划中。
1.推进税收服务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是税收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要敢于突破陈旧落后 的税收服务理论的障碍和误区,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税收服务理论指导推进税收服务实践。 首先实现税收工作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到税收服务不仅仅是精 神文明建设和改变税务形象的需要,而且是法律确定的税务机关的职责,是行政执法的重要 内容。改变以往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大特征理念下的重监督、轻服务的思想定 式,改变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收入与服务并重”,使税收服务工作实现从 传统的征收方式到依托信息化的税收征管体系转变,从传统的监督管理观念到现代的引导纳 税的观念转变,从传统的只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到税收服务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转变。
2.完善税收服务机制。建立一套组织到位、制度严密、职责明确、反馈及时、责任追究、奖 罚同步的税收服务新机制。这套机制内部要以成熟的税收文化为引导,外部从为纳税人的职 能性服务、权益性服务、程序性服务为出发点,岗位明确,标准量化、流程合理、反馈畅通 、评价科学,从而达到能充分推动税收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的目的。
3.创新税收服务内涵。不能将税收服务简单理解为服务态度、文明用语、限时承诺等形式上 的表面东西,而要延伸到税收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在集中办税、纲税咨询、税法宣传,甚 至行政处罚等方面提供行为服务,让纳税人充分体现到优质服务的真谛。突破“一窗式”管 理、“一站式”服务的形式,积极推行纳税评估下的多元化申报,突破推定纳税人为偷税人 的思维局限,在网络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给纳税人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在内容和形式上 使税收服务不断创新。
三、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促进税收服务个性化、效率化
现有征管模式是专业化管理下而设置的征、管、查各职能局。这种模式往往是把人们的思维 引向误区,认为征收服务大厅功能齐全、面向大众集中办理涉税事宜,是天定的税收服务场 所 。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化、公众化的服务,是典型的“点对面”的服务形式,这种形式有极 大的局限性。由于岗位细化管理分权,产生了多个人员为一件事负责的现象,特定岗位一般 要接受超出岗位职责的咨询与服务,而精细化的特定岗位人员往往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一个问题要不同的人答复也破坏了事件的延续性。在纳税人看来,都是“税务”问题答复 应该准确无误,所以很容易发生冲突,而且这种“点对面”的服务过于浮浅、匆忙和表面化 ,远不能解决税收服务的深层次问题,所以,税务机关在注重大众化的“点对面”服务的同 时,必须推行“个性化”、“点对点”的深层次税收服务,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就为“点 对点”服务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空间。这样,办税服务大厅公众化、“点对面”服务和税收 管理员个性化、“点对点”的服务就成为税务部门税收服务工作的主体。
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涉及到纳税人 涉税事宜的方方面面,而且掌握纳税人信息的优势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管理员的服 务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时效性,个性化、“点对点”的服务更具体实用。税收管理员的 税收服务应该具有如下的功能和作用。
1.税收管理员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税收管理员应定期通过深入企业走访 调查、发放纳税人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征求和收集纳税人在办税效率、优质服务、税收优惠政 策执行和落实、涉税收费、税务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纳税人的呼声,将纳税 人所需的服务内容及涉税问题及时解决和向上级反映,及时给企业满意的答复。通过形成一 种方式,将征询纳税人意见等多种形式经常化、制度化,使税收管理员成为税企信息传递 的“直通车”。
2.为纳税人建立绿色税务信息传递通道,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税收征纳信息 不对称是影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税务机关虽然已经建立起规范的税收 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事项的定期公告制度,并及时在相关的网站和一些税务平台公布新的税 收法规以及相关税收信息。基层税务机关也针对性地编写纳税须知和办税指南,分类介绍税 款计算、解缴、退库、申报等基本知识,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建立了税收信息 库。但由于一些企业对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的时间不及时,导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处理 税务问题时出现时间差异。因此,税收管理员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 式,使企业及时获取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减少企业办税差错率。
3.发挥税收管理员知识面广、信息畅通、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开展广泛的税收 宣传和落实税企联系点制度等方式,从内部管理、市场调研、会计核算、经营决策等方面为 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一是发挥税务部门的职能,认真搞好税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有 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组织收入、加 强征管、改进服务等各个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为制定措施提供 信息。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篇4
近年来,福山区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广泛开展“和谐政务、满意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引导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手段,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科技化、和谐化水平,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提升内涵,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为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2008年开始,福山区吸收现代服务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全面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措施,积极推动政府服务由制度化、规范化向服务标准化的升级转型。2010年福山区行政审批中心顺利通过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当年服务对象测评满意率达到99.99%,政务服务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是规范服务标准。借鉴GB/T15496等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行政服务标准化管理及服务体系,并将梳理完善后的规章制度,全部上升为标准,形成了涵盖三个层次,涉及服务基础、服务质量、服务管理、服务工作等四个方面内容,共计418项标准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并以文本形式加以固定,纳入计算机统一管理。同时,配套制定了《部门和项目进驻标准》、《六类事项办理制度》和《行政效能十项制度》等10余项制度,有效规范了项目进驻、业务办理、认定程序等内容,提高了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二是规范审批行为。根据上级部署,对全区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多轮清理规范,共梳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4项,行政服务事项55项,所有内容全部通过区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集中统一、便民便商”的原则,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区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并定期对进驻部门和项目进行集中理顺和调整,切实做到了项目集中审批办理。目前,已整合了26个单位187项审批、服务、收费等事项。进一步调整优化审批流程,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使项目办理平均时限由原来的11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效率提速55%,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规范收费办法。坚持凡是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福山科学发展要求的,一律清理废止;凡是上级明令取消的,一律停止收取;凡是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的“三个一律”标准,对全区209项行政事业性、经营性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清理规范,取消和停止收费项目39项,年可降低涉企收费3000余万元。探索推行了网络化“一费制”收费办法,将涉及5个部门13项收费项目,统一纳入行政审批网络办理,由责任窗口负责首接,实行“一个标准征收、一个窗口收取、一次性缴纳”,减少了收费环节和流程,从源头上预防了收费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
二、创新手段,推进政务服务“科技化”
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福山区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工作创新,按照“实用先行、方便群众、有利监管”的原则,投资120多万元,推进了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两个系统”建设,并优先强化三项功能运用,使全区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
阶。
一是强化网上审批功能,方便群众办事。整合现有电子政务资源,构建了内外互补的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对外,利用互联网站,为企业、群众提供网上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等服务;对内,利用内网系统将中心各窗口以及镇级和部门审批业务之间实现连接和数据集中,并对每个审批事项办理过程详细信息进行自动、实时采集,方便监督管理。特别是在部分窗口开通了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信息系统,把涉及的93张审批表格的650项内容,压缩成一张表格30项内容,申请人在办理事项时,仅需填写一张表格,实现了“一窗口输入信息,多窗口信息共享”的功能。
二是强化实时监控功能,及时预警纠错。将网上审批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两个系统中进行设置,一旦有违反程序或超时限、违规收费等审批行为发生,系统马上进行预警,自动提醒及时按规办理。开通了服务窗口视频监控,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利用“电子眼”对中心内26个窗口、10个部门对外办事大厅和7个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共计43个窗口及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即时、全面、真实地监控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对窗口及工作人员进行警告,责令整改。2010年对视频监控中发现的20个突出问题,刻制成专题片,组织全区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体观看,对32名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批评教育、调整岗位等问责处理。
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功能,提高服务效能。根据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采集、统计的窗口办件情况,及时对各部门
业务量和办事效率等行政效能进行汇总考核,计入该部门一定时间段的绩效评估,每季度在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网上公布,作为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综合运用服务评价器现场评价、群众满意度电话测评、在线受理举报投诉等方式,接受群众对部门工作效能的评价,从而增强了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力度,使政务水平、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融洽关系,推进政务服务“和谐化”
创造和谐融洽的办事关系,是政务服务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福山区始终设身处地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方便,努力营造服务部门和服务对象之间和谐的办事关系。
一是构建为民服务网络。从2008年开始,坚持“为民服务、便民服务”的宗旨,狠抓了“以区行政审批中心为龙头、以镇街为民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村居、社区为民服务代办室为延伸”的区、镇、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建设,在做好区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辐射面,在镇街设立为民服务中心,将民政优抚、残联低保、建设规划、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农村医疗保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集中在中心办公,为群众提供40余个项目的“一站式”审批服务及代理业务;在村居、社区因地制宜地设置多种类型的为民服务代办室,从村居两委干部和社区管理人员中选取素质较高的党员兼任代办员,定岗、定人、定责地实行全面为民代理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区共建成 7个镇级为民服务大厅,设立126个村居、社区为民服务代办室,覆盖面达90%以上,配备了198名代办员,累计帮助群众办理各类事项5万余件次。
二是优化为民服务措施。在全区各服务窗口中,结合全区开展的“环境建设年”、“转变作风年”、“企业服务年”和“环境提升年”等活动,深入开展了“优质服务、擦亮窗口”等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完善了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角工作制等系列服务举措,创新推行了登门、延时、跟踪、预约等10项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坐等服务为登门服务,变工作时间服务为延长时间服务和不限时间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仅2010年,就为企业、群众提供上门及预约延时等各类服务3500余件次。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 篇5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发挥组织功能,增加高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师生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高校应探索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的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共同愿景;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健全人格;加强人际沟通,推崇诚信友爱;倡导心置互换,化解人际矛盾;提高管理素养,优化环境管理.
作 者:王蓓颖 Wang Bei-ying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刊 名:教师教育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618(5)分类号:G645关键词:人际关系 和谐 大学 和谐社会
创建平安校园 构建和谐环境 篇6
——泗洪县第三中学创建平安校园汇报材料
泗洪三中位居洪泽湖畔,毗邻汴河之滨,校园面积97亩,现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3106人,教职工163人,其中专职教师13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占95.3%,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全县中学中所占比例最大。三中校园环境幽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亭阁假山、长廊曲径、景色怡人,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圣地,多年来,我校能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对照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目前,学校维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己经形成,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平安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己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作简要汇报,敬请指正。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加强安全领导工作。
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领导工作小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领导小组,沈新良校长任组长,祖维昌副校长任副组长,全体教干、班主任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做到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确保认识到位,职责明确,措施落实。
二、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依法治校。
根据国家法律、上级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如《县三中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泗洪县第三中学食堂及服务部管理制度》、《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泗洪县第三中学保卫制度》等,建立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包括交通、食物中毒、消防、暴力、体育等)。
三、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强化对学生的法纪安全教育。利用班会、国旗讲话、广播、黑板报、征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如3月4日邀请县检察院王科长作了“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讲座,使同学们爱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9月15日邀请县交警支队王天才在我校举办了交通安全图片展和交通安全讲座。10月19日聘请县消防大队大队长给全校师生讲作消防知识讲座,聘请县公安、司法部门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设立心理健康信箱,由学校四名教师(张玉峰、华伟、钱兴兰、杨敏)兼任心理健康辅导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特殊生、违纪生进行细致的法纪安全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效果良好。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制度。政教处、总务处每周都对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一经发现立即排除。
每个班级都设有一名安全责任班长,每天负责班级的排查,发现隐患、矛盾及时上报。并建立安全台帐制、及时汇报制,以防微杜渐。
实行班主任例会制:每周六早上,主管领导亲自主持,通报一周校情,布置下周工作,堵塞安全漏洞。
四、完善校园防范措施(三防)
各级党政领导与教育主管部门对平安创建工作中的“三防”措施落实工作都十分重视,所以我校的“三防”措施落实工作是早而全。
1、人防:保卫科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杜绝各种事故苗头的发生。
2、物防:学校对电脑房、仪器室、财务室、教师办公室等要害部门安装防盗门窗,落实好安全防盗措施,对学校的一些设施进行了防盗改建,如铝合金窗,加了教学楼防盗门,教室也都装了铁皮门,同时配备灭火器、楼道应急照明灯,从硬件设施方面有效地保障了安全工作。使任何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映。
3、技防:学校安装了监控录像系统,在校内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不间断录像,全面掌握校园安全动态。
总之,通过“三防”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校园内从未发生任何大小伤害事故,而且多年来也没有发生一起财产损失事故。
五、加强安全管理 1、24小时值勤。强化值班制度,选出10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的优秀教师配合校行政班子值班,白天不脱岗,夜晚不松懈,24小时值勤。
2、每位班主任都考试合格。期初学校与班主任、教师、处室、学生家长签订游泳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课堂安全、活动安全责任状;要求全体班主任、全体教师熟记安全常识,并对班主任进行了安全知识考试,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
3、每节班会课都精彩。给每位学生分发《安全手册》,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救能力,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
4、每天放学送队。值班人员都要到门口、路口巡查,晚自习放学,送学生到村头,确保路上安全。路远的同学,尤其是女生,要求家长接送,农忙时,班主任亲自送队。
5、每晚住校生都要签到。周末、节假日都组织力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政教处对留校生进行登记,晚上点名签到;每周五学生回家时,分管领导、值日人员及保卫到各路口进行督查,同时严禁学生骑机动车,确保学生安全,我校因此获得教育局、交警支队授予的“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称号。
6、每位住在校外的学生教了如指掌。住在校外的学生,要求有家长管理,学校不定期检查家长的陪读情况。
7、每位学生都信息畅通(不仅要有家庭电话,还要至少留有2个亲戚邻居的电话,班主任要一一试打),每位学生至少要有2名学生能找到其住处。
8、每位家长都注意与学校配合。在寒暑假将至时,分发《告家长一封信》,强调家长要紧密配合学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形成家校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9、强化交通安全。学校将安全工作重点放在交通安全和活动安全上。按交通法规骑车,严禁走快车道。禁止学生骑三无车(无闸、无铃、无锁),严禁骑好汉车,严禁骑车带人,校值班人员及保卫每日到路口巡查。
10、对小店食堂专人管理。
专人负责(后勤张宗柱主任)校办店的食品检查。每天一次。专人负责(老党员老工友潘成乐)食堂的仓管工作,出入库严格程序。
专人负责买菜(正直忠诚的党员赵永胜)。买来的菜(由老党员杨冠英)专人验收。
11、卫生工作常抓不懈。
定期对食堂、宿舍进行消毒,防止疾病滋生,预防各种流行疾病。做好卫生工作,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净化环境,美化校园。班级设立卫生监督员,学校设立卫生监督岗,学生会成立卫生督查队。查漏补缺。
12、强化宿舍卫生,实行值日生负责制,管理员负责制,保持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13、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充分调动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安全教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占领教育网络主阵地。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对各网吧的巡查和监控,防止学生私自上网。创立泗洪县第三中学校园网站,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
六、存在的问题
1、留守学生在校就读管理难。他们来去自由,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有不守纪现象。
2、缺少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人员。
3、校门口早上、中午、下午放学时经常有无证、无照小贩卖油炸食品。
3网吧内有学生在晚上及星期天上网。
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和谐校园 篇7
第一,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只有学校领导班子之间和谐,才能形成学校“稳定的局面”,这有赖于校长的管理艺术。如校长可根据学校 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协调各分管领导及处室之间的关系,淡化“唯我独尊”的权力意识;以宽容的胸怀,悦纳雅言,高瞻远瞩,把握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做好“领头雁”;大胆分权,分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做好“将才”;做到“大事集 体商量 ,小事灵活 机动 ,不包揽,不越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追求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第二,以“仁和”的人格精神,努力构建“以人为 和 ,追求仁和 ”的学校管 理模式,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推行人文管理。如制订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与激励机制, 推行科学 管理,民主治校,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生活指导教师”、“职称晋升等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实施“阳光操作”增加透明度,让其成为激励教师发挥潜力的“催化剂 ”;元旦、七一 召开“教师 联谊会”,慰问退休教师和家庭贫困教师,加强年级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强化团体协作意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平台,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的气氛;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
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 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在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新型、和谐同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增加合作 学习的机会, 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和文体活动, 来打造书香校园;以男生、女生管理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落实“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自我管理、和谐发展的能力,举行“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十佳学生”、“美德少年”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各班举行“学习、体育、守纪、勤俭、进步、爱心、自强、奉献文明、礼仪”十星评选等活动,推出身边典型事例,塑造文明校风,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第四,以“仁和”的平等精神,构筑和谐校园的人文环境。搞 好学校中 长期规划 ,美化、净化 校园 ,营造幽雅 的育人环境;规范师生的言行,构建校内活动与校园自然环境的和谐;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和校本教材;聘请专家学者对学生做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进行法制、禁毒教育等;利用“校园文化”专栏、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渠道,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优化合作学习 构建和谐课堂 篇8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
小学生情绪稳定性较差,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还有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他们也会跟着做。特别是后进生,怕自己讲错而不敢讲。针对小学生这些心理,我们在课堂上要营造“说”的氛围,先结合新课程理念,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以学生说为主的教法,设计好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好使学生肯说、敢说、爱说、抢说的课堂氛围,努力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说,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民主,使课堂教学在亲切、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记得刚学完“分一分”的平均分知识时,我出示八颗糖,学生感到很新鲜。我说:“这儿有八颗糖,要分给小朋友,每人两颗,你们说说看,可以给几个人?”顿时,大家进入热烈的讨论中,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一个女生大声说:“我用圈一圈的方法,每两颗圈一圈,圈了四次,就可以分给四个人。”另一个男生迫不及待地说:“我是用小棒来分的,八根小棒,两个一组,可以分给四个人”……正当大家争论激烈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平时最顽皮的一个男生坐在那里皱紧眉头,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我走过去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好吗?”他吞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是用减法算的。”“哦,怎么减?”“8-2=6,6-2=4,4-2=2,2-2=0,减了四次,正好减完,这样就可以分给四个人。”“啊,你真了不起。”我称赞道。他听了高兴地露出笑脸,其他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有一个小男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老师,还可以用加法做,2+2+2+2=8,有四个二相加,可以分给四个人。”“你真会动脑筋。”我翘起了大拇指,大家听了都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我深深感到,让学生敢说、敢想,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寻找快乐,就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优化合作交流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合作交流成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合作交流技巧,合作交流成了学生随意活动的空间,这样合作交流便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它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呢?
1.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小组成员关系
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让他们在小组中都承担不同的角色。例如在探究“圆周率”时,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先给他们编号,一号学生当操作员,二号学生当记录员,三号学生当监督员,四号学生当汇报员,把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告诉全班同学。这样,他们平等参与、人人尽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情感态度得到了健康发展,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
2.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是合作交流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小,合作交流能力不强,教师应该进行耐心的指导;合作前,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合作中,要深入各组了解情况;合作后,要及时进行小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教学中,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生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利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名学生
1.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上课发言、作业批改和考试等形式来评价。新课标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数学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小组合作能否质疑,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四年级秋游,一共有160人,用35座的大客车需要100元,用20座的小客车需要80元,请你设计几种乘车的方案比较一下,哪种最省钱?”然后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时,研究面积计算过程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转化思想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3.对学生评价的主体要多样化。现行《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权威评价,改为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同时也应让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表现,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互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合理、更科学、更具人性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 篇9
——浙江省人民政府协作办主任姚少平在第三届全国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促
进会会长年会上的讲话
2009年09月10日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09年5月31日)
各位会长、秘书长、浙商代表:
在09年浙商大会期间,我们再次相聚杭州,召开第三届全国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促进会(以下统称商会)会长年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情况、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浙江省政府对这次年会的召开很重视,茅临生副省长将到会并作重要讲话。这次年会与往年相比,有不同的形势背景,有特殊意义所在。这就是面临着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新环境,肩负着携手共克时艰的新使命。我认为,新的形势下,商会必须着力做好构建和谐商会,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发展大局这篇大文章,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广大浙商提出的期望。昨天下午,听了有关商会会长作的交流发言,也看了其它商会的交流材料,各商会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好做法、好经验,很有代表性、借鉴性、推广性。同时,大家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也很有价值,会后我们一定认真研究。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近年来商会工作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全国浙江商会积极探索、创新提升,取得重大进展。充分发挥了商会“聚人心、树形象、建桥梁、促合作、重服务、维权益、为社会、担责任”的功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服务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规范管理,促进了商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去年吉林省浙江商会的成立,全国29家省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已全部成立,包括省内建立的4家商会、促进会,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浙江商会组织网络体系。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各地浙江商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了很多成功的做法。一是注重组织建设。各商会十分注重内部组织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一方面,不断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形成了决策民主、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了商会领导班子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强化秘书处建设,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高资历的优秀人才,提高了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保证了商会工作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商会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商会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企业家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各商会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轮值制度、会长办公会议制度、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会费收缴管理及使用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商会的日常管理和规范建设,既充分保证了商会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又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参与商会管理的积极性。三是注重文化建设。各商会在不断加强自身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商会文化建设,提高软实力。通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商会已经建立了集论坛、讲堂、沙龙、联谊、文体活动等于一体,具有鲜明浙商特色的文化载体,弘扬了浙江精神,彰显了浙商文化,提升了浙商形象。
(二)体现组织优势,发挥服务功能,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各商会坚持服务立会的理念,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把商会建设成为广大浙商学习联络、交流合作,发展创业、维护权益、倾诉心声的平台。一是开展信息服务。大多数商会都建立了网站、会刊、报纸、短信即时通讯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种政策资讯和商业信息,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参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了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二是开展维权服务。许多商会通过聘请法律顾问、组建法律顾问团,建立法律维权部、维权专委会、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形式,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三是开展融资服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浙商企业遇到了资金紧张问题,各商会积极为会员企业寻求融资渠道,提供借贷、转贷资金,并联系有关银行开展银企合作,帮助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缓解了资金瓶颈。四是开展培训服务。通过专题培训、MBA、EMBA研修班等形式,帮助会员提高素养,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立于不败。五是开展经营服务。许多商会积极促成会员企业结成战略同盟,促进共同发展;及时帮助解决会员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凝聚浙商力量,发挥纽带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各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联系各兄弟省(市、区)和浙江两地的桥梁和纽带,在凝聚省内外浙商力量,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省际合作交流,扩大对内开放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是在各地发展上有作为。近年来,在各商会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广大省外浙商加快了在全国布局发展、投资创业的步伐,为所在地提供了资金、技术、税源和就业岗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在家乡建设上有作为。在省外浙商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各商会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号召,鼓励广大省外浙商通过多种形式服务家乡,反哺家乡,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近年来,随着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实施,大批省外浙商踊跃回乡投资发展,积极参与山海协作工程,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如去年我办启动了全国浙商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152”计划,广大商会积极响应号召,与衢州、丽水有关县(市、区)共签订了首批帮扶项目17个,帮扶资金2253万元。广大浙商身在他乡,心系家乡的情怀,令人感动,值得赞赏。三是在省际合作上有作为。各商会经常与两地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收集整理两地的招商引资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项目提供给会员企业及当地浙商,并组织会员企业深入实地考察,商谈具体项目,达成了许多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省际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大型会展活动,促进了省际合作交流。
(四)彰显社会价值,塑造“责商”形象,促进了浙商品牌提升。
各商会在会员企业中积极倡导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价值理念,引导和鼓励广大浙商在做强企业、做大事业的同时,勇敢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进一步提升了浙商的形象,扩大了浙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踊跃参与救灾,勇担社会责任。去年南方特大冰冻雨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商会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协作办的号召,迅速投入到参与救灾中来,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商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尤其是四川浙江商会的同志们第一时间参与抗震救灾,奋战在第一线,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08年底,全国浙江商会发动浙商共捐款5.8亿元,其中四川省浙江商会发动在川浙商捐款1.4亿元。在恢复重建期间,又举行了“全国浙商参与灾后重建青川行”活动,首批组织44家企业赴灾区考察对接,共签订援建青川爱心学校项目9个,捐赠资金2080万元;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4个,金额达4亿元。此外,各商会还积极参与意外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如去年年初新疆德汇国际广场发生特大火灾,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云南、贵州、重庆、陕西、宁夏、四川等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先后发函或派人到新疆慰问浙商,新疆浙江商会站在安抚资助受损浙商的最前沿,帮助受损商户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广大在外浙商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风貌,彰显了浙商的责任感,树立了浙商的良好形象,为浙江人民增了光,为浙商品牌添了辉。二是弘扬团结精神,共御金融危机。为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各商会积极鼓励会员企业在困难面前抱团合作,共御危机。如去年11月底,浙江省区域经济合作企业发展促进会召开了以“浙商携手互助,转危为机”为主题的促进会年会,1100余名促进会会员企业代表在《互助宣言》上签字,承诺在当前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重要关口,发扬浙商抱团作战的优良传统,携手互助,共渡难关,化危为机,彰显了商会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三是热心公益事业,体现社会价值。各商会由会长、副会长带头,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慈善事业,积极扶助下岗职工、低保户、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广泛好评。随着在外浙商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外浙商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国以及各省、市、县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外浙商参政议政的范围日益扩大。由于贡献突出,很多浙商及其企业还获得了各地评选的各类荣誉称号。
应该说,各商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方面:一是如何以围绕和谐为目标,加强浙商凝聚力方面有待进一步重视;二是如何以提升质量为重点,提高商会服务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如何以提升浙商品牌为己任,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力求解决。
在这几年的商会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政府重视是前提。各商会的发展能形成这么好的局面,政府重视是前提。这其中,既有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有家乡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各浙江商会要坚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以实现更好发展。二是团结和谐是关键。各商会的会员来自各个地区、来自各行各业,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把这么多会员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团结和谐。因此,各商会的领导班子、秘书处、广大会员必须把团结和谐作为办会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懈努力,营造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氛围。三是规范建设是基础。省外浙江商会作为民间社团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要确保商会正常运作、健康发展,就必须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建设,建立一整套决策民主、程序合理、体系严密的规章制度,坚持做到按章治会、按章办会、按章兴会。四是创新提升是动力。商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正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推动了商会在发展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模式上的创新和提升,使商会的工作始终保持勃勃生机,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五是服务会员是根本。商会的建立,是为了促进浙商事业的发展壮大。只有真正服务好会员企业,才能更好地体现商会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把商会会员服务好,让会员感觉到商会具有吸引力,感觉到商会是一个大家庭。
总之,近年来商会工作成效显著,应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协作办,对为商会工作作出贡献的各位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商会给予我办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下一阶段商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商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各商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挑战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在持续,外需市场依旧比较疲软,整体经济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外贸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省内外浙商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有些浙商企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些企业转危为机,渡过难关,这对商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是明确的:要大力发展、大力支持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二是各地政府对商会的建设和发展是重视的。三是这几年商会的建设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一些成立较早、发展较好的商会,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办会模式,成为了凝聚各地浙商力量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些都是商会继续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总之,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念,扎实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商会,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发展大局”的主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商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推动全国浙江商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下一阶段商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全国浙江商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构建和谐商会,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目标,坚持创新、致力发展,不断探索异地商会工作新路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商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以应对危机为重点,进一步服务发展大局。在金融危机面前,各商会要鼓励和支持广大浙商坚定信心,提振士气,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商会的主要工作。一是要着力服务转型升级。当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同时,提出了“保增长、促转型”的要求,浙江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要,浙商企业也处于创新转型的关口。浙商企业今后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为此,各商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广大浙商企业通过整合、提升等有效手段,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要着力服务浙江人经济发展。在危机面前,各商会更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了解浙江与各兄弟省(市、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切实找准各兄弟省(市、区)与浙江开展经贸合作的切入点,积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以项目为纽带,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不断做强浙江人经济,推动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的联动发展。三是要着力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各商会要进一步引导会员把企业发展好,多缴纳税收,多提供就业岗位,为所在地多做贡献,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以规范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商会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加强管理建设。要加强商会的规范化管理,组建完备的职能部门,提高办公信息化程度,完善商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商会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商会自身管理能力,为商会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提升商会班子的领导水平,提高商会秘书处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队伍,提高商会的办会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加强对商会会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会员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公益意识;抓好内部团结,形成以团结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要加强商会的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每个商会的独特文化,彰显各地浙商的精神风貌。同时,加强商会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异地浙江商会党组织,提高商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以提升水平为要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商会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信息、维权、融资、培训、经营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下一阶段,要在深化这些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一是拓展商会咨询策划功能。聘请各类专家、教授、公司总裁组成商会顾问团,或直接作为商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会员企业重大投资发展和开展大型经贸合作活动提供咨询、策划、论证,提高商会的决策水平。二是拓展商会整合提升功能。很多浙商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够高。各商会要充分利用掌握的会员企业信息,根据各企业资金运行、产业类别、产业关联等情况,进行有效整合,促成会员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投资合作、研发合作、上中下游产业合作,实现浙商的整合提升。三是拓展商会联谊窗口功能。利用商会网络优势,积极开展与各地商会的联谊活动,组织各类经贸论坛,促进各地商会之间、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
4、以回报社会为己任,进一步提升浙商形象。各商会要引导在外浙商多开展公益事业,多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用行动树立起浙商的良好形象。一是要热心公益甘于奉献。各商会要经常性地引导和组织会员结合自己企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体现浙商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二是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各商会要引导和督促会员企业加强信用建设和法制建设,树立浙商诚信为本、依法办事、文明经商的良好形象,真正把浙商打造成一流的品牌。
5、以发展浙江为己任,进一步参与家乡建设。广大浙商尽管身在他乡,但根在家乡,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发展,是广大浙商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各商会要积极引导在外浙商反哺家乡,支持、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一是积极参与省外浙商回归工程。各商会要发挥与外界接触多、联系广的优势,引导和组织广大省外浙商带资金、项目、人才、科技回乡投资发展,把外界的市场信息反馈给家乡,把好的经验带回家乡;同时,积极宣传浙江、推介项目,引介国内知名企业来浙江投资考察,洽谈业务,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积极支持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通过参与山海协作工程、全国浙商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152”计划等载体,帮助我省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帮助低收入群众实现增收。三是积极助推浙江产品拓展国内市场。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协作办以省外浙江商会为载体,以省外专业市场为平台,开展国内市场拓展工作。各商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网络优势,携手助推做好浙江产品拓展国内市场工作,提高浙货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这项工作省协作办将作专题部署。
6、以和谐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弘扬浙商文化。浙商文化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商企业的灵魂和价值核心。新时期,各商会要引导广大浙商建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发展的氛围。一是要建立和倡导和谐理念。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事业。各商会要全力打造和谐商会,加强团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形成团结风气。同时,引导广大浙商注重企业创业与商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互促共进;注重会员企业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团结和凝聚广大浙商,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创新的事业。二是要树立和发展品牌意识。品牌建设是浙商发展赢得先机的重要法宝。浙商要崛起于众多商帮之列,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当前,浙商在全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展示自身良好形象,维护好浙商这一金质品牌。三是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千精神”。各商会要引导广大浙商发扬“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的“新四千精神”,继续推进各项事业开创新的辉煌。
三、合力共创商会建设新局面的几点设想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合力共创商会工作新局面。省协作办作为联系省外浙江商会的职能部门,一定全心全意、尽力尽为,做好指导、联络、协调、服务工作。为此,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平台建设。省协作办将与各商会合作,共同构筑五大平台,为商会的发展提供更好服务。一是工作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商会会长年会、秘书长工作例会制度,完善专题研讨会、商会会长、秘书长培训机制。二是活动合作平台。组织商会及会员企业参加浙商大会、山海协作系列活动、“西洽会”、“哈洽会”、“渝洽会”等各种展会平台及专题招商活动。三是金融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商会与在外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合作,为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联合阿里巴巴网站,为各商会打造商务网络平台。四是法律援助平台。联系司法部门,为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法律讲座和咨询;维护商会及其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依法妥善解决有关纠纷。五是信息沟通平台。借助互联网、浙商通讯等载体,完善与商会的信息交流机制。
(二)要加强课题合作。今年,根据省委的要求,省委政研室和省协作办将联合开展“促进省外浙江人经济发展研究”课题调研。这是2004年专题调研后的又一个大动作,希望各商会积极参与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环境】推荐阅读:
优化纳税服务10-12
纳税服务及其优化07-26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整改方案08-30
县行政服务中心关于优化服务环境的汇报材料08-29
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服务承诺书05-29
优化构建09-15
构建与优化11-01
优化创业环境05-11
内部环境优化08-07
优化育人环境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