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

2024-09-22

优化发展环境(共12篇)

优化发展环境 篇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环境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将教育目标蕴含在环境中,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一、关注幼儿生活,利用生活环境开展教育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经验出发,参与操作,接受学习。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童趣、健康、和谐,并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环境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与此同时,更要注意有效地利用周围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究、操作,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位幼儿发现了一个梧桐果,举着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此时,老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请其他孩子来回答,孩子们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或猜测、或介绍。当他们知道了这是梧桐果时,有的孩子又好奇地问:“它能不能吃?”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用小手使劲地将它掰开,惊奇地发现里面是一个“小伞兵”,原来它是梧桐树的种子。孩子们欢呼着,为他们的发现高兴不已。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试探地询问幼儿:“还有什么也有种子的?”幼儿认真地在草地上找着;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小草、鸡冠花、一串红、蒲公英的种子回到老师身边,兴奋地谈论着的时候,教师则实现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效地与教育目标对接,来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创设环境,利用开放性的游戏区域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区域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

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在教科研实际工作中,教师难以独立申请到规划课题,往往只能参与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子课题中。这些课题有的远离课堂教学实践,难以直接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实际困惑。开展自主课题研究,教师以自身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这种研究有助于实现教育科学研究通俗化、科研内容个性化、研究者普及化。研究中要增强针对性,规范操作,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5. 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

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为教师提供直接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聘请心理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帮助有困难的教师走出困境。(1)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用积极的语言暗示代替消极的暗示,养成用积极的心态进行思维的习惯。既可激励自己,保持信心,克服困难,又可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使自己快乐教学。(2)内控型归因。动机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与行为。内控型教师认为:事物的控制因素来自自身,是自己可以掌控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在气氛上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是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活动的。因此,我们应变封闭式的区域设置为开放式的,允许幼儿可以不受区域的限制,自由取放玩具,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表演区”的孩子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通过商量决定“巡回演出”,他们到“娃娃家”主动为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免费”表演节目;“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表演区”自由取放各类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美工区”的孩子在用油泥捏出各种好吃的食物,他们觉得好东西应与同伴共同分享,主动给“小吃店”的“叔叔阿姨”送货上门,于是“美工区”与“小吃店”又成了共同为顾客服务的“联营店”。总之,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三、合理地投放材料,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材料的投放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主动探索;另一方面应根据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我的故事”中,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不同表情,可以提供画画自己的表情、表情拼图、有趣的面具等;在大班“好玩的报纸”的主题中,可以提供报纸拼贴画、好玩的纸棒、报纸折纸等。因此,我们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精心地为幼儿准备游戏材料,并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时常变换、及时补充游戏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愉悦精神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精神环境一般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气氛或氛围。这种气氛或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

的。要帮助教师改变外控型归因习惯,学会进行积极的内控型归因。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自己能以积极态度应对,主动克服,防止因外控型归因的无奈而产生消极的厌倦情绪。(3)心理压力调适。开展压力管理培训,指导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压力,主动适应压力。没有压力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并不一定是消极的,适当的压力有益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激发教师潜能和工作热情,具有积极的动力意义。要学会主动迁移、宣泄,不被动等待,更不消极逃避。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健身、冥想、想象等压力放松技术,丰富自己的生活,有效减压放松。校长要积极改变因学校人际关系、管理方式、制度政策、管理者素质、工作构成等组织因素引起的不当压力。主动沟通,倾听教师诉述。同时引导教师向家人、知心朋友倾述,也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倾述。

参考文献:

[1][美]Barbara L.Brock,Marilyn L.Grady.摆脱校长职业倦怠———校长解压自助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肖峰.做情绪的主人.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3][美]阿达姆松.压力管理.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幼教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学习之我见

严力群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我们只重视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重视活动的结果,却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这种教师灌输、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的美术教育应把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放在首位,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体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和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幼儿学习绘画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愿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画家,但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保护他们特有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艺术兴趣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他们将来就会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去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外面去观察迎春花、桃花、玉兰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花丛里飞着的蝴蝶长着几对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不仅让孩子捕捉物体瞬间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做长期的观察。如:让孩子在动物角或家中养鱼、养鸡、养鸟,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动态变化,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另外,还要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把所画的人物、动物都做成活动教具,让孩子可以通过玩活动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化出各种动态,同时配合听音乐、赏舞蹈、讲故事、看录像、玩拼图等多种活动,增加对所画、所做内容的体验。

二、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给幼儿自主学习的平台。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教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

得到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能否有效的形成。因此,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基的学前教育,必须强调营造有利于形成幼儿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思维、创造精神等特征的精神环境。

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活动的重要支柱之一。老师要有一颗爱心,“爱一切孩子”、“爱孩子的一切”,理解尊重孩子的要求。在幼儿的活动中,老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幼关系。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

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在《水果》美术活动中,我首先给幼儿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求每个幼儿带1-2种水果来,同时布置成“水果大杂烩”。上课前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你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并鼓励幼儿可以把水果打开看看尝尝:如“桔子里面是一瓣一瓣的,里面有很多的茎”,“香蕉里面是有籽的”,当时旁边有好几个幼儿用质疑的声音惊叫起来:“香蕉里面怎么会有籽呢?我们都吃下去了怎么办呢?”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不仅掌握了有关水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更多的是为幼儿的美术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 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选的题材肯定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喜欢科普画册,他们画面上经常反映的是昆虫世界、恐龙家族、星球等等;有的幼儿喜欢看卡通电视,他们的画面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有的幼儿有机会去旅游,那么名胜古迹就成了他们的主题。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展示。我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在画他们自己。在幼儿作画过程中,要经常为他们画出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加油,让全班幼儿为他们敢想、求异的精神鼓掌。

三、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尤其在幼儿画“错”时,教师可启发幼儿结合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角色或交换玩具,这些都为活动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优化精神环境比优化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其任务也更艰巨。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前提;同样,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优化,它与心理环境同样重要,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玩得轻松、愉快,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性环境中健康成长!

优化发展环境 篇2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没有企业,就没有市场,更无以市场经济。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区域经济发育程度的显著标志,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和重要支撑;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只有少数有资源优势和特殊政策的区域是依靠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博彩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工业企业是资本、技术、文化、人才等要素的载体和生长平台,具有资源配臵优化、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持续创造社会财富的有机体,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文明进步的代表;工业企业是具有无限活力的生命体,需要成长空间,创造和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非常重要。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保障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发展阻力;二是想方设法提供和增添发展助力;三是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一心一意谋发展。

目前企业反映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办事难。办事的程序复杂、环节多,部门之间的规定要求标准不一,办事互推互扯、历时漫长,企业感受苦痛,其实非常 1

简单;二是负担重。针对企业创立和发展的制约条件、条条框框多,也有不一致、不同步的;收费名目多,弹性空间大;国家规定、部门制定、“潜规则”的税费项目多,有的收费空间不是几百、几千,而是几万、几十万的差别,都要企业直接或变相的负担,而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要长期在一个地方生存,自身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制约企业的因素很多,化解难;三是压力大。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办企业除了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要盈利和发展;对企业而言,要么存、要么亡,没有第三种选择;企业选择一个地方投资、生存发展,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而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预期,一些老企业经营管理者长期相对稳定(因为积累有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有利于企业外部关系协调),而一些新的企业不断调整经营管理者,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企业发展环境。近几年,由于美国经济危机、欧债危机加剧,受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一些进出口企业贸易成本上升、收益低、订单减,纷纷转向;受融资难、用工成本提高、原材料上涨、物流费用上升、同质企业激烈竞争,许多中小企业生产艰难,一些地区的企业纷纷倒闭;工业发展明显滞缓,需要一个长期的恢复等待过程;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来自企业外部的力量,是助力还是阻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四是信心不足。企业投资意向确定后,就要与多方面接触,直接交往,少数单位和个人,表现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是增加工作量、添麻烦,拖

而不办,甚至直接埋怨;往往只是看企业生产后的直接贡献,对企业此前经历的艰难过程和付出理解甚少。实际上,企业从决定投资意向,从注册开始起,方方面面间接或直接付出和贡献就很多,刚性投资的增加,在金融、通讯、物流、交通、餐饮、就业等多方面的税费贡献源源不断,而且会一直延续着;兴办一个企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和贡献是持续长远的,所有过程都需要理解、支持和帮助,向上申报、争取和大量政策落实事宜离不开相关单位的支持帮助和付出,在这些方面,一些新办企业感觉很难做好,信心也不足;客观上讲,企业具有兔子的属性,甚至比兔子还容易受惊,与环境息息相关、异常敏感;环境不好,投资者就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会影响信心,信心不足,企业是办不好的。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严峻形势,特别是可能出现经济持续下滑的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放宽、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赋予国内一些区域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和政策(包括对老区边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连片开发的扶持政策),批准了在深圳前海设立特区中的特区,明确了22条硬性特殊支持政策,其中金融、税收、用地、人才、法律等方面政策全国最优,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旨在典型示范,特区引导,扶持实业,振兴工业,带动和促进全面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是永恒的工作主题。面对国家制定和提出的宽松、积极、优惠的鼓励经济发展、促进工业振兴的新机遇,在当前工业发展、企业生产处境艰难的情况下,迫切需

要树立和发扬“敢试敢行、勇闯勇干”的气概和精神,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需要切实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切实创造和优化环境,减少阻力,增加助力,促进企业、推动工业健康发展。一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工作和前进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在目前企业生存艰难、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下,不进步就是倒退,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一定要坚持扶持促进企业发展,积极主动的理解、支持、帮助发展。二要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思路。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兴工强县”,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四大经济之首,全力推进,工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并强调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主导,要着重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工业。市委、市政府今年明确提出,要以不牺牲生态和环境为前提,大力招商引资、搞好产业集聚区建设、补齐“工业短板”。我县在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环境上,也存在纷争和思想顾虑。事实上,国家一直鼓励和倡导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我县农业、林业仍处在粗放经营阶段,农林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水平低,主要是缺少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要促使近年来创造和积累的农林业资源优势更优,使现有农林业产品升级、加工转化增值、提高收益,反哺、涵养和做大做强,需大力发展工业;在目前技术先进、监测全面、国家重视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一些落后工业在全国各地难以生存,基本上在加速淘汰,一些成熟的投资者也不会冒此风险。国家相关部门在部分地区最近监测发布的环境影响报告中表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并不高,对环境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是:餐饮服务及相关产业烹饪油烟和排放物等占20%,汽车及外来流动性污染传输占20%,农林业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占20%,因开发治理不当扬尘及泛滥流失占10%,生活洗涤、垃圾、个人消费方式转变的影响占15%,工业及相关产业占15%。我县工业目前对环境的影响大抵如此,局部影响可能不同,但随着重视和规范治理会逐步趋好。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推动下,我县工业贡献效益逐步显现,财政收入质量提高,但工业自身的总体质量和数量与周边比、在县域经济中占比仍有差距,要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目前不是发展不发展工业的问题,而是工业仍难以发展、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由于我县缺乏要素条件,缺乏优势资源,实施“兴工强县”,还需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宽松优良的环境,扶持和推进工业发展。三要坚持“企业至上”的理念。一个企业的创立、建设到正常经营生产,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两至三年的适应和努力,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好的环境。最近我们组织到周边XX等地学习考察调研,各地都调整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更简便快捷的服务办法,积极发展工业,取得了好的成效XX县经济开发区近三年发展较快,规模从不足30亿元发展到60多亿,税收3.9亿元,园区面积从5.5平方公里扩展到23平方公

优化发展环境 篇3

关键词:人才 环境 鹰潭经济 柔性引进

近年来,鹰潭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鹰潭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描绘了鹰潭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鹰潭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为把鹰潭建设成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实现鹰潭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俗话说,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方事业兴,为此,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促进鹰潭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鹰潭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融入经济区建设,加速超常发展步伐,需要以强有力的人才做后盾。同时,金融危机带来了产业布局的重新“洗牌”。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迫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纷纷把工业尤其是工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产业转移不仅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鹰潭作为紧邻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级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较大的地域优势。为了能够更好的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充足的人才做保障。

1.2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鹰潭市把调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核心战略。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由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式生产方式转变、由高能耗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依靠大规模资本投入、低成本劳动力、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后继乏力,需要有创新的和科技的产业作为主导,而创新的和科技的产业发展主要依靠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引擎。为此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汇聚大批优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如,鹰潭市要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大旅游和大物流等第三产业,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的服务型人才;鹰潭要大力发展铜的下游产业,促进铜的精深加工业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

1.3 鹰潭目前人力资源现状与鹰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较以往人才总量有所增加,但人才增速不快,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经济欠发达、又处中部地级城市,城市小,就业机会少,人才待遇不高,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创业平台相对狭窄,人才外流现象较严重;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类人才较为缺乏,人才引进难度较大。高校是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供应地,鹰潭市高等教育规模小的瓶颈也使当地高校提供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鹰潭人才队伍现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推进鹰潭经济社会发展。

2 如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鹰潭人才环境的优化,将汇聚大量鹰潭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1 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大四高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抓住后危机时代海归人员回归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二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三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四是高技能的实用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动校企的深度合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柔性引进。所谓柔性引进,是相对于刚性引进人才而言,是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力资源共享理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不改变国籍、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的前提下,突破工作地和工作方式的限制,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用人单位自主权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尽管鹰潭市属地级小市,但紧邻江浙等发达地区,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发展态势都为柔性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条件。柔性引进可以使鹰潭能够在更广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提升人才层次,提高人才使用的灵活性。当然,在柔性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引进的实效,为此,要加强联系、构建平台、引进科技成果、建立保障机制,促使柔性引进人才取得实效。

2.2 高端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抓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擎作用,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奋力前行,推动鹰潭市特色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技术的应用、管理理念的有效推广离不开普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作支撑。尤其是我市要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服务性行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尤为迫切。为此,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不能仅局限于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还要关注基层,关注一线,努力造就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着眼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一方面要加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高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态势;另一方面,要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投入,着力提高全市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使其符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的要求,确保各项改革、创新和引进能够有效消化。

2.3 人才使用与培养同时抓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使人才始终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充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人才的继续培养,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在促进人才为鹰潭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有效地留住人才。在人才使用上,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浓厚环境,建立人才工作机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促进公共部门、高校、企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人才使用离不开人才培养,如果把人才的使用看作是一种输出,人才的培养则是一种能量输入。没有能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能量的输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企业应将工资总额的1.5%的比例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并保证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技术工人的业务培训。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针对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加大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的交流学习和学术研讨,形成浓厚的创新科研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对职业经理人、高管等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基层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2.4 企业主导与政府推动支持相结合 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过程中,企业占主导地位,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2.4.1 加强政策创新,营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制度环境。将招才引智工作同步纳入招商引资考核和政府目标考核,切实动员社会各方共同招才引智,推进孵化园区的建设,对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创业资金和干事创业的舞台。为引进的急需高层次人才,在享受政策待遇和引进程序上实行特殊的“绿色通道”。

2.4.2 加强关爱服务,营造安居乐业、舒心舒适的生活环境。许多地市都将建人才公寓纳入招才引智的举措之一。鹰潭着力打造富裕秀美宜居和谐城市,也有必要建设一批人才公寓,优化人才生活基础环境,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事业方面做好后勤保障,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使人才在鹰潭干事创业放心、安心、开心。

2.4.3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在鹰潭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弱化官本位思想,提高人才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让人才有机会参与重大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的同时帮助实现人才的价值,使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更好地留住人才。

2.4.4 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求职者的就业提供指导,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供参考,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3 结语

人才资源在物力、财力、人力三大资源中是第一资源,是具有创造力的主宰性资源,其它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得到开发和利用。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合理选人、用人、育人、留人,鹰潭这个江西省的小巨人,将乘着人才托起的翅膀驶入发展快车道。

参考文献:

[1]李丽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推进人才兴业战略[J].新长征,2009/11.

[2]刘波.依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0/03.

[3]邵玲.知人善用 建造聚人的强磁场[J].职业时空,2008/05.

[4]魏宜瑞.树立“以人为本”新发展观营造优化人才环境[J].山西科技,2005/02.

[5]张守海.青岛实施十大人才工程 助推蓝色经济区发展.中国人才,2011/04.

落实减负工作优化发展环境 篇4

会上, 山西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胡玉亭代表省减负工作领导组全面作了题为“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推进山西省企业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的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 2010年以来, 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要针对舍涉企收费存在的问题, 尽快制定治理和规范的措施”的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 制定并下发了减负工作专项实施方案,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企业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各项涉企收费日趋有序规范、惠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检查评比明显减少, 各项工作制度更趋完善。胡玉亭指出, 2012年要突出重点, 加强在规范涉企收费、落实惠企政策、保护中小企业权益, 及治理社团组织服务收费等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加大推进企业减负工作的力度。胡玉亭进一步指出, 企业减负工作还要依靠政策法规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进一步抓好落实《山西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和《山西省企业负担监督办法》的贯彻落实, 注重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有针对性的做好减负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 不断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山西省企业减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客观分析了全省减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并从事关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强调了当前开展企业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减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任润厚指出, 减轻企业负担是加强反腐倡廉、转变政府职能的切实需求, 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2012年以来, 先是省委专门召开会议, 讨论专项整治吃拿卡要、创优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王君省长也在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 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任润厚提出, 山西省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次会议,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的部署, 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 从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其关键要狠抓落实, 努力在企业减负上取得实效,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任润厚强调, 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检查和舆论宣传工作。各地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 主动服务企业并减轻企业负担, 主动创优环境, 促进山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篇5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研究制订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的政策法规,营造 “亲商、安商、引商、利商、助商”的 政策环境。二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转变作风,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改善服务,提高效能。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认真执行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严肃纪律强化问责切实转变作风的若干规定》。决定于3月中旬前,向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派驻专门工作组,规范职能部门检查行为。充分发挥“清风监督热线”、“经济110”的作用,严肃处理对吃、拿、卡以及“三乱”现象。四是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强以政府诚信为核心的诚信教育,打造“诚信东昌”。尽快建立包括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在内的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诚信美德教育。

优化发展环境 篇6

【关键词】优化环境 效能建设 服务发展 提高成效

今年来,射阳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扎实开展“服务创优、理财争先”实现“双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等,创新服务理念,抓实服务举措,强化督查考核,全力为部门、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大力推进服务环境优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局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机构。在年初的财政系统会议上,局主要负责人与各科室、单位负责人逐一签订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单位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内容等,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二是精心部署安排。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议,系统分析了干部职工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对机关效能服务和优化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提升服务的责任意识与强化作风建设的主动意识,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提高财政服务质效。三是狠抓督查推进。常态化开展机关文明办公专项督查,每月由一名局领导带队,督查机关效能服务情况,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定期向县“两代表一委员”寄出优化发展环境征求意见书和政风行风评议信,邀请代表、委员参加财政服务工作座谈会,主动接受监督,提升服务水平;严格兑现服务效能考核,对服务工作好、群众满意率高的科室单位和职工个人,优先推荐评先评优,以实实在在、动真碰硬的督查考核,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推动环境优化。

二、掯实措施,强化管理,着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开展了“理财争先、服务创优”实现“双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以“聚财理财本领比拼、赛重点工作成效”、“能力素质提升比拼、赛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满意程度比拼、赛个人工作业绩”、“规章制度执行比拼、赛廉洁自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比四赛”活动,定期开展“科长讲坛”活动,培训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对原有的文明用语、着装要求、行为规范、服务环境等零散工作规范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了机关工作人员服务仪表、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环境四大管理标准;对以前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修改,制定了新的51项文明办公制度,连同财政服务项目、业务流程等汇编成册。推出“一次性告知”、“AB岗”代理、电话预约等服务,大力实施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灵活办、公开办的“五办”服务机制,为社会各界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持续改善硬件环境。积极推行集中服务模式,将国库集中支付、票据管理、政府采购等面广量大的服务项目全部纳入财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对服务大厅进行装修改造,配备了必要的便民设施,统一配置了胸牌和桌卡,营造便捷、温馨的服务环境。投入100多万元实施了“金财工程”,更新了全县财务软件系统和局机关办公自动化设备,实现了财务财会工作信息化、一体化,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

三、积极履职,创新服务,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全力服务经济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方式,联合县内18组建了金炻创投公司,市场化运作“过桥”资金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县内100多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8.8亿元。扩增担保公司注册资本、放大担保额度和担保规模,深度推进银保企合作,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先后为全县207多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0.8亿元,有力的助推了企业发展。制定出臺了《2012年全县重点工作奖励意见》,设立财政奖励资金6000万元,从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税收大户、高效农业等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全县“百企升级”工程,大力开展“项目调研”活动,帮助企业策划、包装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扶持,今年已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000万多元。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发展难题日趋增多的严峻形势,我们财政部门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聚合扶持发展要素,积极开展“暖冬行动”,全力助推企业发展。二是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把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建树财政形象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基本实现了“工作有流程有制度,服务依标准依规范”,提升了财政服务水平,促进了财政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我局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作为试点典型接受了县纪委、优化办组织的现场观摩。三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按照县纪委、县纠风办的要求,按时到广电台、电视台、射阳日报开展政风热线活动,圆满完成了政风热线“四位一体”工作任务。精心编写政府“12345”公共服务平台资料,明确专人答复咨询、投诉。定期到公共监督平台查看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并及时做好涉及财政的咨询、投诉的调查和答复工作,按期答复率达100%。深入开展财政惠农政策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2次“财政政策进村入户”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发放宣传单册1万多份,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来,共接待处理群众政策咨询、来信来访20多批次,群众满意率100%。

精致管理优化环境和谐发展 篇7

精致管理

作为一名班主任,任重道远的工作是育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都不够成熟完善,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精致管理,所谓精致管理就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以精致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

学生的文化成绩高低不平,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前途理想也同样参差不齐。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最需要的是耐心、细心、恒心及精致管理和引导教育,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行为上的不良动态,引领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熟思想,从而具备走向社会的健全人格!

班上有这样一名单亲家庭的男生:他性格孤僻固执、为人处事很偏激,时常滋扰事端,令我头疼。母亲的唠叨使他不耐烦,使他逆反,不顺从,固执己见,经常带着这样的情绪走进学校,走进班级。与老师同学相处,时常伴有偏激的想法、说法和做法,尤其在课堂上偏激的言行往往影响到任课老师的情绪,并激怒其他学生,这样滋扰了不少事端。同时,他还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提半点意见,偏激时甚至自残或负气出走,这样的劣根性不是一时就能扭转的,比较棘手。每当他冲动时,我知道这时的他就像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我总是先不批评和指责他,而是给予他充足的时间,要求他冷静思考并反省自己的过失,再耐心地静观其变,并提醒他想通了主动来找我。我摸准了他服软不服硬的个性,对他采取软中带硬的手段,我就抓住有利时机不放,以自身的师德形象,以爱动其心,触动他心底的善念。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也以严导其行,决不无原则迁就,要求他对自身的言行采取阶段性的自评自纠措施,并通过书面形式逐日记载自身成长进步中的点点滴滴,督促他与我交流思想动态,并查看他的记载簿,以此调动他向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管他偏激的言行有周期性的发作,但是在我的引导下,他在逐步改善,与人相处和谐的时候多了,学习精力集中的时间长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这一可喜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关爱,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爱如同阳光就能把坚冰融化。班主任的精致化管理其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的管理,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均衡的管理。

优化环境

一个班级要形成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班风,班主任需从点滴事情做起,始终保持严谨踏实、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还要在创设并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

1.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

在这一环节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尤其是后一种角色一旦被班主任重视,让他们都参与其中的管理,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增强,班级主人翁精神就会得到培养,就会真正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我细化了班级管理条例,建立实施了一系列干部体制,明确分工,让所有人都有事做。如:建立健全并实施了“食堂就餐桌长负责制”“宿舍室长负责制”“班级班长负责制”“本班寄宿生生活管理员负责制”“文娱活动文娱委员负责制”“体育活动体育委员负责制”“包干区卫生劳动委员负责制”“学科学习的反馈学习委员负责制”“班级团支部事务团支书负责制”“节能节水爱护公物管家负责制”“学科帮扶小组组长负责制”等一系列体制,一周一总结,让学生既了解了班集体的各项事务,又体会到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辛苦,这样就能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都能逐步形成。

2.优化师生人文环境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示范表率的作用,因为这是最好也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自身必须率先垂范,如仪表示范、语言示范、行为示范、性格示范、人格示范等,我要求学生准时进教室,不迟到,我就尽可能地早些进教室;我要求学生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我就做到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并带领学生做好值日工作;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我每天进办公室就先把办公用品收拾整齐;我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就时刻使用文明用语,对学生、家长、同事我都是以礼相待。班主任处处以身作则,以无穷大的力量,以极强的人文性行为感染学生,使师生共处优质美化的人文环境中。

优化师生人文环境的又一诠释,是在师生教与学的天地里。根据班级各科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要关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及时合理分配时间,并利用黑板报、教室墙壁来“说话”,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生生对话”,书写名人名言或成才故事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张贴教学中的经典之作、经典题型、经典解法等以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使班级形成纯正的班风、你追我赶的学风。

和谐发展

在对班级精致管理的过程中,在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和优化师生人文环境的同时,班主任要千方百计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促使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浓厚,更不可忽视在学习竞争中的友好相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班上一个男生,性格趋向女性,其他孩子取笑他,让他无地自容,痛苦不堪。我首先找他谈心,探讨他的心理,究其原因,让他主动说出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尽量让他克服一些不良倾向,同时在公众场合抓住机会,为他树立威信。记得在一次学校演讲赛上,我给了他露脸的机会,他一副女孩儿腔调引起全场哄笑,是我的一番严肃而有力、充满正义的教育,让全场学生肃然,为他维护了人格尊严,给了他无限的关爱和无穷的力量。在我的帮助下,班上其他孩子不再取笑他,主动与之和谐相处,合作学习,这个孩子终于走出了女性性格趋向的误区,成绩也逐步提高,后来考取了南京航天航空学校。

作为班主任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班集体全体成员蓬勃向上,这是必须的,但不能让学生对“竞争”这一概念有狭义的理解,为了竞争就可以不和睦相处甚至歧视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同学,就可以不互帮互助而自私自利,班主任一定要积极科学地引导,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帮扶小组,组间竞争,和谐发展,共同成长进步。

优化作文环境发展学生个性 篇8

因此, 作文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着眼, 把学生个性的培养置于突出地位, 充分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现出来,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在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自主、独创的个性精神,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开放课堂教学活动, 拓展获得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教室窗户,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 奇异的自然现象, 映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他们的情感经验, 激发他们的作文欲望。因此塑造学生人格, 培养优良的个性是不拘泥于课堂的, 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实践。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的每一点感悟都可能成为最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随时留意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可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文体活动、游戏、实验、参观、观察、阅读等, 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去捕捉精彩的瞬间。学生有了体会和感受也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 尤其是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有意义和充满情趣的生活, 最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最容易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在“我想写”、“我要写”的心境下一吐为快, 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二、命题多样性、开放性, 让学生能说好写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 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 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兴趣, 这样就会压抑学生作文情感, 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 为了让学生写自己的文章, 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流露, 命题应具有多样性、开放性, 让学生自由发挥, 自我表现。首先, 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和他们的日常生活, 开拓思路, 出一些学生有较强情绪色彩而又有话可说的作文题目, 这样尽可能增强命题的诱发力, 以便于学生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其次, 命题要有弹性。考虑将原来的单—命题, 改为命一组要求相同条件不同的题目, 由学生任选。根据训练要求, 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次习作出多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 诱发了学生写作激情, 能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次, 把题目提早交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题目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观察, 体验, 努力捕捉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经历了生活实践, 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思维的闸口自然会打开, 思如泉涌, 写出的文章就会有较强的个性特点。

三、学生自由地写, 大胆地想

学生有—颗不泯的童心, 天真顽皮, 对生活充满憧憬与幻想, 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解放思想, 敢于标新立异,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l.让学生自由地去写。叶圣陶先生说:“除了老师出的题目以外, 自己还要作文,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每星期我都要为学生提供一次自由作文的机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所见所闻来构思内容, 自由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无拘无束地写, 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真话, 写的是真事, 抒的是真情, 更加富有独创性。

2.让学生大胆地去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强烈, 在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 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 发展学生想象力, 发展学生创造的潜能。如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让学生听音乐后自由想象作文等。

四、唤起学生写作热情, 激发其写作灵感

在作文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 互评互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把自己对作文的认识、收获和需要推敲的地方说出来, 在教师对学生, 学生对学生, 以及自我评价中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 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作文中出现的毛病给学生写鼓励性的评语, 如同跟学生直接对话, 个别辅导,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习作有进步有创造性时, 及时给予表扬, 并以佳作欣赏、习作园地的形式登载出来,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学生作文中丰富的想象力, 有些似乎不着边际, 不合情理, 我从不轻易否定, 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自由”, 敢说敢想,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并给予赞许和肯定, 培养学生独创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只有不断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 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追求。

摘要:个性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 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作文教学是最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领域。在作文课堂教学中, 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 开放课堂教学活动, 拓展空间;命题具有多样性、开放性, 让学生能说好写;让学生自由地写, 大胆地想, 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激发其写作灵感。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不断挖掘学生内心世界潜藏着的个性的闪光点, 启发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激发潜在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大胆、自如, 有特色、有创意地表达。

依法行政与优化发展环境 篇9

依法行政与优化发展环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 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 特别是不利于投资环境, 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例如, 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不能太认真, 应当做好“通信员”, 当上级部门或新闻媒体要介入污染企业时, 及时地通风报信;再如, 技术监督部门对本地“地下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能加大执法力度, 而是任由发展等等。的确, 我们从许多新闻媒体的曝光中可以获悉很多内幕, 一些执法部门对于眼皮底下的违法事件熟视无睹, 甚至在执法检查时通风报信。笔者认为, 这并不是因为严格依法行政会阻碍经济发展, 而所谓的“网开一面”式的执法实际上是从根本上破坏经济发展, 最终会危及到每个人。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 提高执法水平。只有这样才会最终优化发展环境。关于“依法行政”的理解, 必须结合“依法行政”的相关问题, 通过具体事例阐述行政法的原则、原理及行政行为, 最终来说明只有依法行政, 才能达到社会效果, 经济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谁”依法行政?主体是谁?简单地说政府, 政府执法是通过具体的个人进行的, 因此执法的主体可以归为政府及公务员。目前, 我国兴起了考公务员热, 考公务员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选择。公务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执法文明程度。如果执法队伍里充斥的都是只会吆喝、只会填罚单的人, 肯定谈不上“依法行政”。早些年发生的“乙肝歧视诉讼案”, 曾引起我国法学界、实务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安徽青年张某在省级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面试均列同职位报考人员中的第一名, 但事后体检中被查出感染乙肝病毒, 从而被人事部门拒绝录取。人事部门认为自己是“依法行政”, 严格执行了公务员体验标准, 但在医学上, 张某的乙肝检测显示不具有传染性, 他只是病毒携带者并不会感染别人, 并且这种患者具备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 法院最终在判决理由中指出该体检标准是没有法律论据的。依法行政靠的是有知识、德才兼备、素质高的公务员。政府部门不能采取身高、性别、面貌等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而剥夺公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依法行政中的“法”指什么?“法”分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法律规范。这通过具体的部门法律来体现。具体包括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济法。实体法律规范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公安、海关、金融、外汇、物价、计生、工商、交通、城建、环保、民政、税务、土地、矿产、技术监督、文教、卫生、新闻等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管理, 这些领域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行政程序法目前正在审议中, 现只有《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程序规则》。行政救济法规范, 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

第二大类是法律原则。主要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即“三公原则”;合理性原则, 也称比例原则, 主要指行政机关在相应幅度内适应作出行政行为, 不能悬殊太大;责任原则, 即政府违法, 侵权, 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行政合法原则, 该原则意味着行政权是法律规定的, 即法律创制;意味着法规、规章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即法律优先, 意味着涉及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的重要事项只能由法律设定, 即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现实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与法律冲突、抵触的情况十分普遍, 都违法了合法性原则;诚信原则。也称信赖保护原则, 指政府应当讲信用, 政府作出承诺、作出行政行为要兑现;如果确因公共利益需要改变、撤销原来的行政行为, 那么必须对公民的损失给予补偿。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要实现有很大难度。有些官员在招商引资时会信誓旦旦, 一旦外商把厂子建过来, 资金引进来, 就实行“关门打狗”政策;有些政府部门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 会千方百计动员效益好的私有企业与国企联合, 运用行政权力强制私企与国企联姻, 并许诺种种优惠条件, 一旦联姻成功, 手续齐备就把私有企业归为国有, 这样就把别人的财产吞并过来, 如果私企原负责人不满意, 则断水断电, 接着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轮番上阵找茬儿。还有些部门, 以“领导换届”为由而不履行先前的行政义务等等。在西方政治理论中, 的确有人主张君主不能讲信用, 不能太诚实, 马基亚维利认为君主只有像狮子和狐狸一样, 才能巩固统治, 因此, 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并不可耻。但是, 作为一个政府, 一个整体的部门, 如果出尔反尔, 不守信用, 长此以往, 肯定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 政府形象被打了折扣, 就不会有人愿意与之交往了。

“行政”有哪些种类?行政, 指行政行为。政府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行为方式千差万别。在德国, 行政活动主要由行政行为、法规命令、行政合同、事实行为及计划行为构成。[1]大体上, 行政行为有以下几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命令、行政征收 (收税、收费) 、行政征用、行政检查、行政规划、行政确认、行政许可 (行政审批) 、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给付、行政救助、行政奖励、行政补偿、行政制定规则 (行政立法) 等。行政行为要合法有效, 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 主体合法。即行政机关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执法人员具备公职人员身份。如果是一个内部科室, 如办公室, 或者是一个二级机构, 则一般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第二, 权限合法, 主要包括地域管辖权、事务管辖权、级别管辖权以及时间限制;对于新型的服务类行政行为, 不必苛求其法律依据, 因为这类行为基本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对于这种行政行为, 只要在职权范围内作出, 与法律及法律的精神没有抵触就可以实施。”[2]第三, 程序合法。一般先立案、再取证、后裁决;又如处罚时要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告知权利;听证;说明理由等等。程序包括方式、步骤、时限等内容。实践中发生的“诱惑调查”、“陷阱取证”、“执法圈套”等行为, 其违法处即在于取证方式违法, 是一种以“利诱”这种正当手段取证的, 其目的是“引诱”别人违法, 从而制造一种违法事实。“诱惑调查”不同于卧底取证, 后者目的不是引诱别人违法, 而是采取隐蔽手段发现违法事实, 可以采用偷拍偷录等手段, 前提条件是不能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第四, 形式合法。如书面形式、法律文书。绝大多数行政行为都是正式的, 只有警告、批评可以口头作出。

依法行政的障碍是什么?一般认为, 政府部门追求的利益只能是公共利益, 提供公共服务, 而不能谋求自身的利益。但由于我国存在相当多的行政事业单位, 它们要自筹自支, 因此乱收费十分普遍, 福利、津贴、工资等都要靠收费, 形成“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的怪圈, 形成“管理就是收费, 收费就是管理”的观念, 这在农村尤为突出。正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执法部门化, 部门执法利益化”。执法就是为了追求利益, 为此执法部门之间也会干起仗来, 发生激烈冲突。有利的时候, 几个大盖帽争管一个破草帽, 没利的时候, 互相推诿。除了追求“部门利益”外, “县官不如现管”也成为依法行政的障碍。公务员作为具体的做事人员, 在现实当中往往要按上级领导的指示办事, 依红头文件行事, 当指示与法律打架时, 有许多行政人员选择了按照领导指示办事而不是依据法律。

参考文献

[1][德]哈特穆特·毛雷尔.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79.

关于我省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考 篇10

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出台了很多政策, 采取了不少措施,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我省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一) 优化发展环境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各地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建立了优化发展环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公检法机关共同制定了《黑龙江省纪检监察及公检法机关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推进方案》, 明确按照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工作到底、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的要求, 协调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

(二) 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更加有力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审批权力、削减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在最新一轮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中, 共清理涉及行政审批实施部门40个, 行政审批事项1001项, 经清理, 保留689项, 减少312项, 精简比例达31.17%。二是继续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建设网上行政中心服务平台, 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 深入企业, 定期巡视, 进行各项相关检查, 促进优惠政策落实, 纠正梗阻行为, 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

(三) 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更加完备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确保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 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投诉举报活动。此后不久, 我省出台了黑龙江省损害发展环境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为切实保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维护公平诚信, 高效有序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优化我省经济发展环境, 省政府成立企业投诉中心, 受理各类市场主体投诉, 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严肃查处, 公开曝光。

(四) 优化发展环境的效果更加明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汇流聚集到黑龙江,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发展环境的优化使企业增强了投资兴业的信心, 决心抢抓机遇, 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我省在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够深入

近年来, 各级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虽然清减了很多行政审批项目, 但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我省发展的需要, 行政审批项目仍有很大的精简空间。另外审批事项过多、审批流程不规范、申报材料过多以及放权不到位等情况依然存在。

(二) 服务意识不强

部分单位和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 没有摆正服务和管理的关系。重管理, 轻服务, 只管理, 不服务, 更有甚者把管理等同与收费, 本应提供相关服务, 却对企业变相收费, 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还有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推诿扯皮、态度冷漠。

(三)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 不能遵循法律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少数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态度粗暴, 工作方法简单, 执法不规范, 甚至越权执法。个别执法人员存在吃、拿、卡、要行为。

(四) 涉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仍有发生

目前地方有些部门靠收费罚款来维持开支, 认为管理就是收费, 执法就是罚款, 有的甚至还给执法人员定指标, 想尽办法巧立名目向企业收费罚款, 使其苦不堪言。

(五) 政府诚信意识不强

有的政府和部门为了吸引企业投资, 承诺了优惠政策和服务, 但在企业投资以后, 却不兑现当初的承诺, 即使勉强兑现也是大打折扣。个别地方主要领导更换以后, 新领导对以前的承诺不认帐, “新官不理旧帐”, 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还有的地方和部门违背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政策规定乱承诺, 最终导致所谓的“承诺”无法兑现。

尽管这些问题发生在少数地方或部门, 而且程度有所不同, 但破坏力和影响力不能小视,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下决心、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如果解决得不好, 优化发展环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就无法实现龙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我省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区域经济的竞争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 更是发展环境的竞争, 发展环境在整个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安排部署, 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为切入点, 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努力营造我省的发展环境。

(一) 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党委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能, 优化发展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人, 在营造发展环境中起着主导作用, 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 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齐心协力搞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

(二)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加强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工作纪律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审批中心及窗口服务单位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级政府诚信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那些给重点建设项目设障碍、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肃查处, 做到零容忍。

(三) 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要求取消以及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变相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 坚决取消;中央要求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 坚决下放;依据我省情况应该和可以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 坚决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编制目录, 优化流程设计, 全部对社会公开。加快推行网上审批, 压缩企业设立和项目开工建设审批时间。

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既坚决落实国家有关规定, 又从龙江实际出发, 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 大力压缩审批时间, 最大限度取消年检, 实现审批制度便利化、程序便利化和时间便利化。

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凡是不涉密的、与企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决策、服务程序等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四)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要及时进行清理那些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其次要积极学习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研究制定切实能够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政策。最后要抓好政策的落实, 做到雷厉风行, 态度坚决, 不打折扣。

(五)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建立健全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机制, 使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内部监管、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机制, 有效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强化监督检查, 集中整治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办事推诿、效率低下、“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切实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环境。

(六) 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 建立信用体系, 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环境, 增强市场活力。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实现互联互通;其次要制定地方性信用法规, 出台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办法, 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 奖励依法经营者, 惩处失信者。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 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努力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但是我们相信, 只要各方努力,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加快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加强协调配合, 就一定能够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 就一定能够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经强.地方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研究.科技刨业月刊, 08, 10.

[2]汪毓华.创优雅发展环境.当代江西, 06, 07.

[3]徐锦笙.优化发展环境的几点浅见.经济师, 05, 04.

优化发展环境 篇11

摘 要 中国职业化足球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完善。本文主要通過对当前我国职业化足球的发展环境现状,以及优化我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环境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职业化足球 发展环境 优化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足球在体制、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我国职业化足球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我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促进我国职业化足球的发展。

一、中国职业化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健全的体制是中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的保障,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不仅不利于职业足球的发展,还会对职业足球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我国的职业化足球的管理是采用俱乐部与中国足协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致使在职业化足球的管理上,中国足协享有非常大的权力,不能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造成中国足协管理的绝对权威,尤其是在赛事商务开发的许可或转让上。致使中国足协缺少权力的制约,在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问题,对职业足球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缺少专业的后备人员

很多人对于体育运动以及足球训练的认识缺少正确的认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足球对以后的发展没有用,而且还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致使我国足球的后备人员严重不足[1]。此外,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都非常吝啬,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非常少,更不要说体育活动了,致使在学校中开展足球训练非常艰辛,同时也缩小了足球运动员的选择范围。这样的情况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非常不利于职业足球的发展。

(三)足球职业的商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足球商业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职业足球的商业化可以为俱乐部获得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足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职业足球的商业化也对足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球员为个人利益,不顾球队的长远发展,进行恶性竞争,甚至为了赢球去造假等,对职业化足球的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中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足球管理体制,需要对中国足协的权利进行分割,给予俱乐部一定的自主权,形成二者权利的制衡,为职业化的足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政府需要对俱乐部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干预,促使其规范、职业地发展,同时加强中国足协的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其监督管理意识,提升中国足协的办事效率,促使足球管理机制的健全。不仅如此,还要加强中国足协的办事执行力度,根据相关的政策条例,严格按要求办事,增强中国足协的公信力。

(二)做好后备人员的培养

促使职业化足球的发展,需要做好后备人员的培养,具体做法为:第一,培养对足球的兴趣。足球是一种户外运动,而大多数孩子都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对于足球会有一种亲切感,教练在训练孩子足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不要磨灭孩子对足球的喜爱,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足球训练;第二,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在训练球员前一定要培养其足球意识,进而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制定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心理素质差的学员,教练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训练,让学员在比赛中掌握足球知识与技巧,让学员适应赛场的紧张气氛,从而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克服其紧张的情绪[2]。不仅如此,这种训练方法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对学员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及时发现,然后予以解决;第三,在培养后备人员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训练方法。如美国的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将学校作为足球后备学员的培养基地,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以让学员掌握基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员足球技巧的学习,扩大足球后备人员的选择范围,从而为职业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正确对待足球的商业化

对于足球商业化的问题,职业球员以及俱乐部等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因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职业足球的整体发展。对于职业化足球的商业化现象要增加球员的自我约束力,降低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也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例如德国的足球管理模式,让足协与俱乐部和赞助商形成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保证足协的监管力度,减少赞助商为了短期利益而影响球队的发展,也让俱乐部更加重视职业化足球的未来发展,为职业化足球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其健康发展[3]。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职业化足球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做保障,对管理者的权利进行制衡,培养充足的后备人员作为发展的基础,并且要对职业足球商业化进行合理利用,保障职业化足球的利益,为中国职业化足球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中国职业足球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赵禹,渠亮.中国职业化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2.3:33-36,43.

[2] 王炳南,王兴,陈立军,郭龙峰.中国职业化足球异化根源及其消解办法[J].内江科技.2012.10:175-176.

环境优化对人才发展作用摭谈 篇12

1. 知识经济对人才环境建设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不断地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人又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经济的本质又是人才经济。只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可观、素质优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从容迎接知识经济,适时推进知识经济,成功发展知识经济。相对的,知识经济为建设人才环境提供了前提。知识经济是一种形态,是一种氛围,这种形态和氛围需要有识之士去营造、去推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为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导向明确了方向,为进一步大力构建人才环境奠定基础。

2.“全球化”对人才环境建设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在人才、智力资源竞相开发、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谁拥有人才,谁就有发展的优势;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谁拥有人才,谁就能确保不断发展壮大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与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交往也与日俱增。这些都不断推动着我国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交流和互动。出入自由是人才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的特征是竟争加剧,流动加速,能力素质面临严峻挑战。而这些因素为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挑战。人才争夺愈演愈烈,对我国人才资源保有量提出了挑战,人才资源占有上的马太效应有可能更加凸显;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对我国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出了挑战,如何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愈发凸显。总之,如何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不断构建和完善人才环境体系,将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上升为关乎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环境建设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人们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而且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这将推动着人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就需要建设一支以执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从而给人才环境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人才需求数量倍增与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矛盾;人才需求档次提高与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的矛盾;人才需求类型扩大与传统人才概念的矛盾。因此,人才环境建设要从体制、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树立“大环境”观,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努力建设促使人才能力发挥的社会环境

1. 建设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人才辈出的波峰时期,需要安定团结社会政治环境做基础。一是要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政策是带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社会力量,正确的政策来源于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而正确的政策一旦确定,又会对这些现实内容产生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才的成长,需要个人和集体的刻苦努力和共同奋斗,更需要国家制定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二是给予人才必要的政治地位。人才是兴国之基,应给这些人才特殊待遇,这样就更能激发他们的才智,促进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美国曾在1952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修订移民法,优先批准各类专门人才入境,这种积极的人才政策使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大批优秀人才,从而产生人才共生效应,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人才快速发展。三是要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在“文革”期间,政治上动荡,经济停滞,社会体系受到严重破坏,贻误了一代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2. 建设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被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就从宏观领域指明了人才成长与成功摆脱不了一定的物质关系。人首先要生存,才能谈发展。社会物质条件对人才的制约作用是明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内经济拮据,正处于战后恢复中,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而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的科研补助金大幅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才首次获得诺贝尔试验物理奖。因此,经济的腾飞对于人才群来说是最大的机遇期,为各类人才展示其聪明才干提供了机会,而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就必须积极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包括设立专项基金,为优秀回国人员提供相配套的科研经费,提供良好的经济待遇和社会保障,提高人才的期望效应。

3. 建设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对人才的成长影响很大。古人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但是出淤泥而不染毕竟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从社会风气建设、人民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形成利于人才成长的强大舆论氛围。

三、切实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软环境”

1. 优化人才成长的使用环境。

培养、考察、识别人才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用得好,事半功倍;使用得不好,必定降低效率,甚至影响人才的积极性,造成不安定因素。在知人、选人、用人、育人诸问题中,用人是核心问题。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常言说:用人如用器,取其所长。”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员工的志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以求合理使用,用其所好,发挥优势,以造成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条件。同时不仅要因事设人,量才任职,而且要明责授权,用人不疑。要充分信任他们,授给他们一定的职权,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使其放手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实现预定的目标。除此之外,要做到爱护人才,用养并举。要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的高度,进一步倡导用人观念的创新和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人才理念,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切实使良好的用人环境成为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事业蒸蒸日上的平台。

2. 优化人才成长的竞争环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既是竞争的普遍规律,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正如列宁所说:“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养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适度的、积极向上的单位竞争环境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又给人才以良好的成才氛围。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机制的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领域是加速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激发人才积极向上的催化剂。只有坚持竞争,优化竞争,才能在竞争中涌现大量的人才,吸引外部的人才。要坚决抵制当前社会上保守僵化的文化传统,嫉贤妒能的社会心理,论资排辈的习惯势力和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弊病,真正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坚定不移的贯彻平等、竞争的原则,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方法,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会促使优化整个人才的生态环境,形成更容易产生人才的共生效应,从而推动相应领域的人才大量出现。

3. 优化人才成长的激励环境。

人类行为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的内在因素,“出淤泥而不染”说明在相同的环境下,由于个人的内在因素不同,其行为可以不同;二是外部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则说的是人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激励环境的作用原理是,在满足人才的某种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人才对高目标的追求,从而提高人才的志向水平,调动其内在的向上奋进的行为动力,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迅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先,从思想上,要着重强调使个人的成长与远大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使人才能够充分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其次,从物质上,对任何人来说物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

摘要: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总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为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人才更具竞争力, 必须优化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文章从优化环境的必要性和如何创建适应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软环境”方面入手, 阐述了优化人才环境是发展人才资源和实现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和迫切要求。

关键词:人才,环境,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456.

上一篇:校地协同培养下一篇:整体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