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路网环境,促进襄阳跨越式发展(共3篇)
优化路网环境,促进襄阳跨越式发展 篇1
优化城市路网环境 促进襄阳跨越发展
http://.cn2010-2-5 0:00:00
武军
(湖北省襄阳市建设委员会襄阳441003)
摘要:实现跨越发展,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用较短的时间跨过某个发展阶段,完成较长历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GDP四年翻番的目标。本文从优化城市路网环境,尽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路网体系方面分析,提出思路和建议。
城市路网体系是城市机能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辆的增多,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市区很多道路已出现交通拥挤现象,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我认为,要实现襄阳跨越发展,必须优化城市路网环境,尽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路网体系。
1城市路网建设现状
要做大做强做优城市,交通是关键要素之一,近几年,我市加大了路网改造力度,使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区道路的整体功能不足,未能形成快捷、通畅的城市路网体系。主要表现在:
1.1路网结构不合理。
1.1.1主、次、支路结构比例失调。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首先,快速路较少。虽然长虹路同时担负着市区交通和207国道的职能,但不能满足快速过境交通的要求,除邓城大道外,还没有第2条快速路;其次,主、次干道设置不配套。市区主干道较少,且道路太窄,影响车辆通行速度,如长征路、春园东路等主干道50%的路口出现拥堵现象,部分路口要等待2个信号灯后才能通行,由于高峰期主干道交通承载能力所限,加重了次干道和支路的交通承载任务;再次,支路密度不够。有些支路距离太近,有些又太远,不能有效分流主、次干道的交通。
1.1.2市区瓶颈路较多,交通经常出现“肠梗阻”。目前,市区路网中还有一些瓶颈路,致使车辆平均行驶速度不足40公里/小时,而高峰期行驶速度只有25公里/小时,降低了该路的交通通行能力。
1.1.3各城区之间的联接道路单一。襄城区、樊城区仅靠汉江大桥、长虹大桥相连;鱼梁洲仅靠鱼梁洲大桥与樊城区相连;襄阳区与樊城区仅靠大庆东路相连等等,严重影响了各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包括湖北深圳工业园在内的六大园区的出口路和园区的主干路网大部分还未形成,影响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园区的速度。
1.2路网资金投入不足。
1.2.1建设资金不足。虽然08、09年政府城建投入在20亿元以上,但用于城市路网的建设资金比例太少,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内涝,路网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
1.2.2维护经费缺口大。由于路网维护经费不足,大部分支路得不到正常维护,路况较差。
1.3路网规划修编不到位。
目前,我市上报的《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还未获得国家批准,致使市区路网建设不能按新修编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市区排水专业规划因总规问题也未修编,致使有些片区的道路因无排水规划而无法建设;有些片区的道路因无规划红线而无法加宽;新开工的工业园区内道路和排水高程无法确定而不能正常开工。
2优化城市路网环境的思路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用四年的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2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提升承载能力、促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明年起,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城市路网建设项目,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使城市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城市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增强,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环境,促进襄阳发展大跨越,真正使襄阳建设成为适宜人居、适宜企居的“双宜居”城市。
2.1科学布局,优化路网结构。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按照路网先行的基本思路和道路标准适当超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科学规划城市路网,合理确定道路等级、设计车速、干道间隔、通行能力等。襄城按“两环六路——既城墙内环、襄城外环,东、西、南、北街和檀溪路、星光路”;樊城按“六纵十横——既汉江大道、解放路、人民路、松鹤路、春园路、七里河路六纵和襄荆高速旁快速路、廖家路、民城路、振华路、汉江路、长虹路、长征路、前进路、大庆路、”完善路网环境,高新、鱼梁洲、襄阳区按规划实施。
2.1.1丰富大骨架,加快交通大跨越。
加快建设内、外环线。其中,内环线总长50公里,环线内面积170平方公里,包括汉江三桥、汉江五桥、唐白河桥建设;外环线依托城市外围的襄荆、樊魏和汉十高速公里联接,环线内面积750平方公里。通过内、外环线加快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衔接,使本市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的交通实现更快捷的沟通。
建设和改造三座桥梁。新建汉江四桥(过江隧道),增加襄城和樊城的过江通道;对长虹路进行改造,建一座贯穿南北的高架桥,可以大大减少路上的时间和道路的拥堵问题;对交通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的汉江大桥进行加固和加宽改造,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将其两侧通行的5米宽的车行道各加宽1.5米后均改为两车道(已请有关设计单位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进一步提高桥梁通行能力,通过以上三种措施,使我市南北向交通问题即可得到缓解。
加快所有工业园区内骨干路网的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企业入驻达到满园。
采取交通管制。通过交通分流,迫使穿越市中心区的过境车辆改由外环路和高速路绕行市区。
近期在樊城人民路、大庆路、前进路建高架路;远期在樊城修建城市地铁,通过地铁来缓解商贸区的交通压力。今后,高架路和地铁将成为未来城市路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骨架。
2.1.2打通断头路,解决交通瓶颈段。要基本实现市区15分钟到达火车站、20分钟到达客运站、25分钟到达飞机场的通行目标。对长征东路桥进行建设,对星火路、泰安路、三元北路、七里河东路等断头路进行改造。在交通量大,人流多的重点路段和广场修建地下通道或人行过街天桥,进一步解决交通“瓶颈”,提升区位优势。
2.1.3畅通微循环,促使交通更便捷。小街小巷是道路体系中最小的类别,不仅承担了交通功能,也与小区、单位等出入口、内部道路紧密相连,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便与舒适,因此,路网密度一定要高。我们可以每年实施一批道路微循环工程,进一步提高路网的集散能力和交通可达性。
2.1.4建设旅游专线,服务旅游经济。根据襄阳旅游发展规划,建一条旅游专线,将古隆中、黄家湾、米公祠、习家祠等襄阳景点连接起来,并对其周边的路网进行改造。同时,要逐步对襄阳古城进行改造,复建三座古城门;改造荆州北街至已修建的北内环路,将襄城城墙内环线最后一段打通;对古城墙和顶上的路面进行修复;对护城河上的东、南、西门桥、民主路桥、拥军桥和两处滚水坝进行改造;对古城内的房屋、路网等进行仿古改造,逐步形成古城墙内跑车、城墙上跑马、护城河泛舟的美景,让古城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2.2加大投入,改善路网环境。
要完成四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以路网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快速路、主、次、支路的功能,从整体配套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建设资金比例,分期分批成片建设,以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
2.2.1对道路做到一次设计、同步到位、综合配套。同时,加大道路“三口三线一路”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改善路网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2.2合理安排路网项目建设时序,高质量、高速度有序推进。要做到成熟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目前,要重点解决市区内涝问题,进一步提高道路雨、污水排放能力,尽力消除城市内涝对市区交通的影响。
2.2.3确保工程资金,强化工程协调,优化建设环境。对重点路网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征地、拆迁等诸多协调问题加以督办,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条件。要在充分考虑施工条件的基础上,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
2.3整体联动,增强路网功能。
2.3.1公安、交警、城管、工商等职能部门进行整体联动。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行为;制止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车辆任意停放行为;处罚随意损坏路网设施行为。通过各部门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路网管理,全面提高现有路网的使用效率。
2.3.2各城区政府对路网进行网络化管理。各城区政府、办事处、居委会对辖区路网、排水设施采取网络化管理方式,发挥全市路网设施的整体作用。
2.3.3专业管理部门加强路网日常维护。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存量挖潜,继续深化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管理、养护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路网设施的完好率。
3对优化城市路网环境的几点建议
3.1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路网大投入。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最根本的是破解资金瓶颈。要牢固树立大投资、大融资的理念,采取多元化投资。在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要通过对道路两侧土地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盘活土地资产,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在城市建设上,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加大融资力度,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和银行资金用于城市路网建设。
除政府加大路网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外,交通、水利、文体、城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城区政府要多渠道争取其它资金,进行与其配套的城市路网建设。
3.2加快规划修编步伐,指导路网大建设。
路网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20年,襄阳市区规划区面积为3673平方公里。其中以襄荆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麻竹襄阳段)南段及东部500KV高压线围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72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20年城区人口将达到170万人左右。如此大的城市规模,要求规划部门要以创造健康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结合大量国内外实践经验,从路段、节点进行路网科学规划,要研究城市路网的功能、级配和密度,讨论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和两侧土地利用。
3.3加大路网宣传力度,促使素质大提高。
在香港,虽然很多道路宽度很窄,但车辆在道路上停放有序,基本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各级路网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新加坡、香港、大连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来教育广大市民。同时,新闻单位要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报道,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市民要遵守交通规则,爱护路网设施。我相信,通过两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市民的综合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
结语
当前,我市城市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特别是今后二十年,城市中心城区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交通拥挤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因此,各级城市路网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必须要超前规划、科学安排、强化管理,通过优化城市路网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路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襄阳发展大跨越。
优化路网环境,促进襄阳跨越式发展 篇2
近几年, 锡盟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为增强锡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推动锡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 锡盟已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874个, 从业人员12.4万人, 非公有制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7.05亿元, 占全盟地区生产总值的4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08亿元, 占全盟固定资产投资的41.2%;税收收入31.9亿元, 占地区总量的28.5%。
锡盟非公有制经济虽然也有了长足发展, 但就其现状而言, 大部分非公经济实体刚刚起步, 企业规模不大、授信等级不高, 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支撑不够, 效益不好、质量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少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且旗县发展不均。非公经济主要集中在三产, 以传统服务业居多, 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大, 尚未形成有规模、有影响力、产业关联度高、地域比较集中的产业集群, 发挥的作用有限, 与其自身发展的潜力不相适应。可以说, 锡盟与先进地区最突出的差距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 重视并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自治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等文件的密集出台, “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着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锡盟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得机遇。现就锡盟非公经济发展思路、路径、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如下看法:
一、制定政策, 放宽限制,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非公经济的生存空间和扩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发展环境的优劣, 为此要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 完善利商政策, 提供便商服务, 落实安商措施, 讲究富商效果, 简政提速, 强化服务, 真正成为“发展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舒适”和“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乐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关系,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下决心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 国家没有明令限制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民营企业放开, 能源、铁路、金融、市政以及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要强化政策扶持, 全面落实中央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 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政策措施, 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要真正做到对非公有制经济“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 真正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锡盟市场经济不发达, 市场体系发育滞后, 固然有多方面原因, 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最活跃主体, 其本身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优化这一地区的市场氛围, 提高人们的市场意识, 促进市场规则的形成和健全。发育成熟的竞争性市场必须有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等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 才能发展和逐步健全。锡盟必须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 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个体、私营经济是竞争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没有它们的参与, 市场就会变得冷清甚至萎缩。所以, 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 能够有效激活锡盟的竞争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 非公有制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 使其具备了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 而市场各主体发展的压力正是源于市场的竞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不仅是锡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产物, 而且也能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加快全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 使之在很多领域成为公有制经济强劲的竞争对手, 因而就存在了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 进而推动全盟公有制企业加快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 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及管理方法, 为公有制企业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可以调动公有制企业职工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激发公有制企业的内在活力。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 锡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不断完善。
二、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扫除思想障碍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开始指出, 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 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一些同志包括领导同志对非公有制经济抱有偏见, 心存疑虑, 工作中放不开手脚, 扶持不够;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也存在怕出名、怕露富、怕政策变的心理, 有见好就收的思想, 不敢放心大胆经营。“优化环境、宽松政策、取消门槛、加快发展”的思路, 需要锡盟不断解放思想, 优化发展环境, 扩大招商引资, 强化服务职能, 加大支持引导力度, 牢固树立抓非公经济就是抓发展的第一要务, 理直气壮对其予以鼓励和支持。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敬业守法, 贡献突出的非公人士, 宣传他们在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和经验, 营造“尊重纳税人, 保护创业者”的良好氛围, 让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人快速行动和健康成长起来, 形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是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客观要求。
三、深化改革, 破解瓶颈, 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
非公经济是以民为本的经济。没有民众创造潜能的充分释放和聪明才智的竞相迸发, 非公经济就难以有大发展。锡盟作为经济欠开发地区, 资本原始积累远未完成, 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在这种环境下发展经济, 不仅要依靠国家大规模的投资, 更要依靠千千万万当地与外来的投资者, 通过发展个体、私营小企业逐步积累资金。这些个体、私营小企业对当地环境适应能力强, 熟悉当地市场需求, 能够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个体、私营经济一般容易从农畜产品加工、商贸、餐饮和交通运输等国有经济力量较为薄弱的行业中发展起来。盟委书记于永泉、行署盟长刘俊臣分别在中共锡盟委2013年第1次 (扩大) 会议暨全盟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要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降低准入条件, 创新管理模式, 坚决贯彻财政、投资、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 逐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在能源、铁路、金融、市政以及公共事业领域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 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能, 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 努力打破阻碍民间投资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 为民间资本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大动力, 形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由刺激性政策推动向内生性活力带动的转型, 推动锡盟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 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在制定涉及民间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 要听取有关商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要严格清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 取消不合理收费, 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切实为鼓励民间投资提供服务;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等。进一步解决民资审批时间长、程序多的"通道不畅"问题, 探索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建立专门机构、人员专项审查机制。
四、积极引导, 突出特色, 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
切实把扩大民间投资准入和创新民间投资方式结合起来, 按照“非禁即入、平等对待”的原则, 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锡盟自然资源丰富, 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 探明储量的有30余种,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碱探明储量分别为1448亿吨、3亿吨和4500万吨。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境内有百余个含煤盆地, 探明及预测储量达2600亿吨, 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1位。铁、铜、铅、锌、钨、金、银、锗等金属矿储量也相当可观,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锡盟就业压力, 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创造就业机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内地, 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渐成为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主力军。锡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吸纳了大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 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水平。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吸纳劳动力的优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创造众多就业机会的同时, 也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加强领导, 搞好服务, 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目前的国情、区情、盟情下, 没有领导持之以恒的重视, 没有政府精心全面的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将寸步难行。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民间投资要进一步简化环节、缩短时限, 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 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建议进一步解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监管部门职能不应当局限于监督、管理两个方面, 更主要的应当是指导企业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不应限于优惠的经济政策, 更应当包括管理模式、运作模式等全方位的指导。加强投资信息平台建设, 加大对民间投资信息的宣传力度, 及时向社会公布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国内外行业动态、投资管理规定等相关信息, 引导民间投资者正确判断形势, 减少盲目投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互联网门户网站, 集中公开民间投资信息, 方便民间投资主体查询, 合理引导民间投资。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工程咨询市场环境, 鼓励和引导工程咨询机构对民间资本重大事项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积极培育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提供各类服务的中介组织。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与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民间投资服务体系。特殊的可以从涉企部门和单位委派机关干部职工到非公企业进行帮扶, 为他们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形象测评制度,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努力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勤政高效的服务环境。
六、信息先行, 产业升级, 探索我盟非公经济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 锡盟能源产业发展较快, 国有大型企业入驻较多, 但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不足。要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对企业投资和资本流动的重要作用, 把优化发展软环境做为重要任务来抓, 倾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 要加强对外地投资企业的服务, 重视对本土企业的扶持, 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与氛围。同时也要求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规范行为, 合法经营。锡盟比内地落后, 信息产业不发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信息不灵必然导致市场不灵。积极推动信息服务外包、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 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积极发展技术市场, 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 方便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我们要想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将信息公开、信息行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开发。也只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使之尽早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主力军作用, 才能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 锡盟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已发生重大变化, 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这种形势下推进工业化, 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将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也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 也有助于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久动力。可以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拉长产品链条, 要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靠的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只有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才能加快锡盟工业化进程, 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锡盟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 主要是依托资源推进的煤、电、油、化工、冶炼等大项目, 起步初期非公经济还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下, 随着产业链的延长、产业的升级, 非公经济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也必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七、创新机制、资金支持, 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要帮助拓宽融资渠道, 扩大融资规模, 消除“瓶颈”制约。各类金融机构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 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 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解决民企投资有需求但“无资可融”的问题, 建议出台有关非公经济融资政策, 定期召开银企联席工作会议, 完善非公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在银行和非公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建立有市场、有效益、讲诚信的成长型企业信息库, 建立简便、快捷的信贷制度, 改善信用环境, 加大金融支持。组织部分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整合成立投资公司, 并建立行业基金。对该行业领域内的重点项目进行保障推介, 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以吸纳民资进入, 保证民资的市场准入。此外, 政府应牵头建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等, 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扶持的产业或项目中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政府性资金, 包括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等, 要明确规则、统一标准, 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一方面, 进一步激活民资。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摒弃怕政策变、怕担风险、投资不大胆、不敢上规模的心理, 克服自我封闭、安于现状的思维模式。要让非公企业享受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在信贷融资、税收优惠、土地征用等方面, 一视同仁, 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在做好专业招商的同时, 要以商招商, 以实力和诚心打动和说服客商以小引大, 以一个企业引来一个产业, 形成客商聚集效应, 使客商招之能来, 来之能留, 留之能兴。
优化税收环境 服务跨越发展 篇3
依法治税,全力打造优良的税收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我们要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强化执法刚性。以涉税违法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以税收专项检查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与公检法机关的司法协调配合,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强化执法监督。坚持内外并举,重在内治的方针,突出抓好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其一,切实落实好执法“两制”。對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确保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其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到税法公开、政策公开、征管制度公开、税务人员纪律公开、税务案件查处公开,营造规范执法的良好环境。其三,强化执法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从内部制约机制人手。保障税收执法权的正确行使,促进规范执法。
——强化日常征管。地方税收服务于区域经济,就是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最大限度地应收尽收。首先应强化税源管理。落实好常规性税源管理措施。加强动态税源管理,扩大重点税源的监控范围,建立重点税源监控网络。其次,强化征收管理。建立完善单个税种管理办法,做到精细化管理,努力挖潜增收。
依法行政,全力创造优良的税收信用环境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源泉。因此,应正确处理聚财与生财的关系,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制环境,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凡是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必须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凡是与国家政策不符的规定,都应坚决纠正,切实减轻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按照上述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壮大民营经济的创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广辟税源,向第三产业要税收,向工、农业结构调整要税收,建设支柱税源、群体税源。
——尽职尽责地搞好政策服务。一方面,突出政策宣传。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切实把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具体操作程序交给纳税人,从而使纳税人充分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合理投资、生产经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突出政策服务。政策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包括税前为纳税人提供的政策提醒、培训、辅导和咨询等服务;税中为纳税人创造良好条件;税后为纳税人提供行政复议、损害赔偿等纳税救济方面的政策支持,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统筹兼顾地搞好政策调研。政策调研是服务领导决策,推动税收工作的有效途径。其一,着眼于服务经济大局抓调研。深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调查研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各项数据的分析,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二,着眼于促进税收征管抓调研。充分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及税源潜在现状,以及税收政策的实施及产生的效应等,开展针对性调研和分析,制定完善税收管理措施,促进税收征管,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其三,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抓调研。充分把握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帮助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引导投资方向,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
勤廉为税,全力营造优良的“软”环境
优化服务环境,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关键。能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衡量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为此,我局在全省地税系统建立了首家县级“纳税服务中心”,规范了纳税服务标准与流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
——更新税收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税收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的意识,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把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树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牢固树立“纳税人至上”的思想观念。从最基本的服务态度抓起,提倡“换位思考”,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以纳税人的满意度为衡量纳税服务工作的标准。
——优化服务窗口建设。按照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的要求,完善、规范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考核管理办法,积极构建“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办税服务新格局:创新服务形式,以刚建立的“纳税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原则,积极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满足各类纳税人的不同涉税需要。
——优化服务机制建设。其一。建立完善纳税服务的相关制度。从为纳税人的职能性服务、权益性服务、程序性服务出发,制定税前、税中、税后的全程性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其二,完善配套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以纳税人对服务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对整个纳税服务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奖优罚劣,从而达到推动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的目的。其三,优化税收服务流程。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适合于专业化管理、便于操作的岗责体系的信息化组织结构,对纳税服务实行“电脑”考核,提高纳税服务考核的科学性、真实性。
【优化路网环境,促进襄阳跨越式发展】推荐阅读:
路网优化05-18
优化发展环境09-22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06-04
教师“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主题演讲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05-12
优化发展环境 个人总结10-24
优化发展环境发言提纲07-30
路网布局05-27
路网模型06-03
路网平台09-17
铁路路网规划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