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培养

2024-09-22

校地协同培养(精选4篇)

校地协同培养 篇1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指出:“实施‘2011计划’, 促进协同创新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因此, 推进协同创新,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或者组织之间形成的分享机制。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 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 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 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

金融学专业的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要求较强, 而随着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 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高端的金融人才, 特别是懂得国际规则、能够跟国际机构竞争的人才比较缺乏。此外, 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应当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金融学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和金融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教学科研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而且地方和企业也要求具有扎实金融学基础的创新型人才来服务社会, 因此构建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探索现状

从目前的国内外同类工作来看, 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校和地方企业合作为主要方式、以高校之间教学科研交流为重要内容、以校内外双导师为培养形式, 依托企业实践为载体, 进行协同创新并进行人才训练和培养 (陈雨露, 2007;杨启斌等, 2008) 。麻省理工学院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其金融学专业不仅加强课外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的活动、交流和研讨, 形成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制;而且还与知名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组成合作创新平台, 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和实战操作训练。在国内, 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正方兴未艾, 例如, 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上海市政府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为平台成立了“协同创新金融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目标是深入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发展、关键环节、路径选择、重大问题, 向各级政府、一行三会等部门提出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战略、运作模式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探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金融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为国家和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人才保障。与此同时, 利用企业载体, 使学生能够在摩根斯坦利等著名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践, 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山东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在2011、2012年也相继成立了高校之间金融学协同创新中心, 探索校校协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

目前, 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仍主要沿袭了以往校外实践实习的传统方式, 并不能真正使金融学专业学生从中获得创新启发、创新知识基础和创新素质提升。此外, 传统的校外实习方式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人才培养的主动精神, 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和知识特征。因此, 目前金融学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朝着高校和地方企业、政府、高校之间进行实质性合作、交叉创新、问题导向与针对性协同参与的方式展开。例如, 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都正尝试通过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 与金融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利用金融、数学和行为科学等交叉课程体系教学为基础, 在既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以金融领域协同研究实际问题为导向, 采用学生大量时间深入企业实践和分析金融行业问题为主要方式, 探索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效的金融学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必然要求金融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校交流协同创新和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金融人才培养全程, 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贯穿协同创新培养的全过程。

三、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金融学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与学校所在区域内的政府金融监督与管理部门 (金融办、银证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金融行业协会、重点金融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实训实践中心、实习创新基地, 打造“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体系”是指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体系;“三平台”是指公共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研究中心平台;“多模块”是指金融学专业及其研究分支与方向。“三体系”依托“三平台”来支撑, 同时在“三体系”“三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多模块教学。其中, 公共课平台及专业课平台用于支撑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用于支撑实践教学体系, 而研究中心平台用于支撑创新教学体系。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树立以产学研参与实效为核心要素的人才质量评价观, 建立高校、金融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 评价重心由高校转向企业和社会。构建具有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色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 从注重知识积累向强调能力形成转变, 将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素养和创新成果价值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四、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 协同拟定教学内容

学校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协同拟订课程设置, 确定教学内容, 将金融企业需要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 使课堂教学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对接, 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缩短直至消除学校教育与金融企业运营的适应期。精心打造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创新应用。开设人文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等。把金融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前沿趋势带进课堂, 让学生萌生创新意识, 激荡创新情感, 培养创新精神。

以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设置专业选修课。合理确定各个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 注重课程内容在逻辑与结构上的联系, 避免重复与遗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通过人机互动、教学互动、演示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

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 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设立专业实习基地, 创新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高校和金融企业共同制订。学校定期派出学生到实习基地从事金融业务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 由金融机构指定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 使大学生在多环节、多层次中有效锻炼, 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并积累较高的金融业务技能, 为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 通过开辟教学实习基地, 可以有效地深入地理解社会需求, 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 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学创新型人才。

通过强化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训练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创新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学校可以在现有的技术装备基础上, 建立较为系统的金融学专业实验室, 购买诸如投资、保险、银行业务等金融应用软件, 将实验室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所、模拟保险业务操作、模拟期货交易所等多功能综合金融实验室, 在模拟仿真环境下, 充分发挥金融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 提高学生金融学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 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与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能力评价以及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方案, 协商择优选任授课教师, 在金融机构设立现场教学课堂,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结合金融专业学科特点,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开展第一课堂活动, 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 协同金融机构人员解决实际工作,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与金融机构合作举办“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炒汇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专业学生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 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 实行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争取金融行业支持, 强化银校合作。一方面, 以金融行业的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观察和寻找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加强互动与沟通, 多方争取金融行业的参与支持, 争取主办和承办系列学术和赛事活动, 激发大学生的探究欲望, 增强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巩固和拓展实习基地, 通过到实务部门实习, 使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 发现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素材, 探索研究金融领域里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四) 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

通过校地协同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去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师生共同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实际亟须解决的问题。鼓励教师到学校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 而不是仅仅从事教学工作。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 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金融人才。

引智入校参与人才培养。坚持“引进来”, 聘请金融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他们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引领效应。大力实施导师制, 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 同时邀请知名金融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担任学生的毕业设计导师, 建立专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构, 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团队, 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 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 教师主动承担导师任务, 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思想于专业的科学研究, 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五、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一) 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搭建“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1) 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三类型、五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 (2) 校内实践创新体系。以校地共建研究中心为依托, 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 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 建构校内实践基地,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 校外平台扩展体系。校地协同建立政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

(二) 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社团”三结合的创新技能训练。 (1) 创新实验。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载体, 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 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外科研。通过导师提供选题, 组织本科生在课外参与校地研究中心科研课题, 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 及早进入学科前沿。 (3) 组建专业社团。金融专业学生可组成证券投资、理财协会、区域金融协会等社团, 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专题调研。可以在校园内外开展诸如市场调研、案例分析、聘请企业家讲座等丰富的活动。

(三) 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导师指导。 (1) 专业导师。在校期间, 学生以小组 (4~6人) 形式由金融系分派导师, 全程参与学生培养, 负责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 (2) 实习导师。专业实习实现“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或其他老师担任, 校外导师则由实习学校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金融机构业务骨干担任。学生在实习单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由校外导师进行考核评定, 再由实习学校加以确认。 (3) 论文导师。实行师生“一对一双向自愿选择”和“一人一题”的办法, 选题来源多样化, 包括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选题、师生共同协商提出选题等。将部分学生直接输送到企业基地完成毕业设计, 在此阶段, 突破惯例, 对学生实行双导师指导制, 即企业导师为主导师, 学校导师为副导师, 毕业设计课题和论文必须经过学生和导师共同选择认定, 都来源于金融行业发展与金融企业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福荫, 黄慕雄, 胡小勇, 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12) .

[2]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K].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1) .

校地协同培养 篇2

1999年以后, 国家逐步在全国地级市城市设置本科院校, 截止2015年4月,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共408所, 占同期具有本科招生资格高校的34.3% (其时全国共有1191所高校) 。[1]可见, 新建本科院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的投入与管理原则主要是“省地共建, 以地为主”。然而, 由于地方政府或多或少存在新建本科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的观念, 加之, 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观念不强。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较少得到地方在政策和财政上的强有力支持, 在发展中显得捉襟见肘。

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为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内涵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走校地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校地合作是指以共同利益为纽带, 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大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共赢的互动合作, 这是“大学内在发展逻辑和社会需求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共赢的过程”。[2]校地协同育人是指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机构等主体共享人才、知识、物质资源, 结合教育教学和市场规律, 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而进行周期性活动。

近年来, 新建本科院校逐渐认识到立足地方、进行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树立了以地方为依托,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观念, 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 都紧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 努力成为地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中心, 为地方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加快了培育和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步伐。它们以学科优势为支撑, 坚持以行业发展引领和行业标准指导为重点, 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思路, 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我们以川东北唯一一所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为例来加以说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四川文理学院将办学理念定位为: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 立足川东, 服务四川, 面向全国, 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新成立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面对老龄化突出这一国家现实问题, 学校设立康养产业学院, 培养养老服务方面的专门人才。学校还成立校地合作处、发展规划处和校友工作办公室等对外联络班子, 加强与省 (市、区) 领导, 特别是学校所在地达州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联络, 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络。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与思路上的转变, 为校地协同育人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

1999年,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提出, 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2009年教育部在高校“质量工程”项目中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10年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贯彻劳动者就业的四个方针, 即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中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国家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大政方针政策的出台, 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全国普通高校申报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并纷纷设立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了“课堂式”、“实践式”和“综合式”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作为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 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职 (专科) 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下开展创新创业机制教育呢?

(一) 针对性地制定校地合作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核心是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种类。课程安排要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原则, 以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为抓手, 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可以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比如四川文理学院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 即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别为50项和100项,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项, 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据此, 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第一学年:解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翻转课堂讲授《科学思维与方法》、《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职业规划与发展》等。第二学年: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 课堂讲授与实践《创造学》、《知识产权法》、《市场调研》、《项目开发》、《学科竞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应用实践, 学生可以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 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 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学年:专业教学与实践, 介绍学科专业前沿, 采用基于应用问题、项目深度研发、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等方式深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四学年:集中实践与创新创业成果导向教育。

(二) 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一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作为办学指导思想, 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的合作, 建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依托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 支持建立大学生科技园, 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 开办培养主体多元的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的主题创新实践班。

另一方面, 政府提供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 与学校共同建造科技园、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基地, 并将其打造成学生实习、实践、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校地资源互补的平台, 实现学科带动产业发展, 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进行创业模拟实践, 通过创新创业基地来孵化创业基因。下面, 我们重点讨论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精神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形成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校内基地建设的成型模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专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搭建的制度化平台, 主要设在高校校园内, 可以是课堂、宿舍、餐厅门口、体育馆休息区、图书馆空置房、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这些场地由学校免费提供。基地主动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内外著名教授、著名企业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工程师担任创业导师。学生在基地内由导师指导实施创业, 孵化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创意项目。当然, 也可以以孵化基地为平台, 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项目推介服务, 让社会资源、产品订单进入高校,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相较于政府搭建的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园、动漫产业园等注册资金高、注册手续繁多、用工条件较高且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服务平台, 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成效”的创业模式。如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室, 学生在创新创业导师指导下的《凉山彝族“纪念版擦尔瓦”服饰创意设计公司》项目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弘扬了民族文化。“擦尔瓦”是彝族同胞平时穿着的一种民族服饰, 许多游客想有一件留着纪念, 但“擦尔瓦”纯手工制作, 用时长, 价格贵, 以前没有商店大量出售, 游客也因价格过高而放弃购买。该项目对“擦尔瓦”纪念品进行改良设计, 通过改变其材质, 降低成本, 添加了具有民族特色图腾的发光体, 使其外观更加新颖和具有吸引力, 不少游客在感受彝族风俗时, 都愿意购买一件甚至几件“擦尔瓦”作为旅游纪念品。另外, 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36个创新创业团队,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2014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达州市首届青年创业梦想大赛银奖等奖项。

(三) 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3]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精神教育。[4]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是指, “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与生活工作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心理素质。”[5]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可以让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形成坚定的创新创业意志。总之,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 进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

(四) 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来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每个院系的教师要在服务社会、行业、企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点举措来提高教师到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锻炼的积极性。第一, 学校每年可有计划地推选一到两名专职教师到对口的企业、行业, 做具体的工作与业务, 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参与其经营管理, 为各自单位献言献策, 从而完善并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 形成新进青年教师上岗前在校地合作的相应企业、行业实习半年的制度。新进青年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很高的专业知识理论, 但在企业、行业的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有计划地组织新进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锻炼, 熟悉创新创业的教学流程。第三, 学校要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取得各种行业、职业资格证, 要对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做出突出业绩和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总之,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是人的发展教育、生存教育和终身教育, 是社会为迎接新挑战而对人才构成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校地协同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是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使他们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不能“一刀切”[N].中国教育报, 2015-06-18.

[2]刘国瑞, 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2) .

[3]林周灵, 谈姗姗, 吴琼, 刘畅, 刘莱阳.创业梦想大学生面临三个艰难选择[N].北京日报, 2010-11-10.

[4]肖海平, 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2) .

校地协同培养 篇3

随着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正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空间的道路[1,2,3]。要想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站稳脚步,高等院校就必须实施校地合作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利用院校的人才优势,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地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4]。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模式,企业要逐渐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也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到实处,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在阐述“校地合作”背景下服务地方型的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2 建立服务地方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及设计

2.1 教学内容与地方社会经济的重心相结合

化工类人才培养能否成功,能否得到地方经济的认同和支持,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心,这也是实践“校地合作”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工业分析》、《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工CAD》和毕业设计都可以尝试采用“校地合作”背景下实际生产实例为教学内容,都可以尝试“真题真做”教学模式[5]。但能够成功还取决于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否紧扣地方政府关注的现实问题和围绕地方政府关注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心,如能围绕城市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很容易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并予以资助。

2.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应用基础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及反应工程等基本理论,阐述各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分析和寻求优化操作条件,讨论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并结合典型产品进行物料热量衡算和反应器的初步设计计算。要求学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学好这门专业具有很大困难。学生往往惧怕心理当先,课堂讲授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再加上该课程教学时数紧张,若仍传统的采用满堂灌输式的教学,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实际感性认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厌学倾向比较明显。不仅无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跃升,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培养与发挥,而且很难取得“校地合作”的双赢效果。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尝试一种称之为化工专业的“实践式研究”的教学模式。以化工专业相关的地方企业的实际生产实例为对象,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开展讲座交流,让学生在实践分析和讨论中,体会课堂知识在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工艺路线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欲望,既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又使书本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检验和应用,有效地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网站和课外实践,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热点,培养学生有从现有知识联想到前沿知识的思维能力,积累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化工专业教学模式,不仅是适应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校地合作”的基本前提。

2.3 充分发挥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提升学生服务社会能力

不同的学科,其专业特色和优势不尽相同。以化工类专业为例,由于化工自动化技术发展较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从自动化装置到自动化集中监测和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化工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实行自动检测、调节和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最优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数字仿真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已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分析研究系统的动态和静态行为,寻求最优控制方案、优化操作条件,为设计新控制系统提供依据以及培训操作人员。仿真的质量取决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大学生在该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化工操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自动化仪表、新型化工设计软件、自动化工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以便于对现代化的化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适应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形势并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校地合作”能够长期实施的基本保证。

3 结语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把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把教学改革融汇与专业人才培养中,探索了有效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所需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使人才培养更好的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现在化工经济。

摘要:在当前校地合作实践中,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化工类人才的培养为载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三个方面探讨服务地方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及设计,教学内容应与实际生产实例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新形势下专业特点培养专业人才。

关键词:校地合作,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54-56.

[2]张国志,耿立娜,刘亚平.试论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J].教育导论,2009(8):9-10.

[3]陈益林,韦宁.服务性教育理念下的校地合作定位及其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1):48-50.

[4]刘洋,曾家伊.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提升高校竞争力[J].科技创业2,006(1):118-120.

校地协同培养 篇4

所谓“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探索建立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为宗旨的全新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第一, 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来规划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同时也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即人才需求方向、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等) ;第二, 学校紧密联系地方政府部门 (苏州中小企业局、苏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把握政策导向, 合理、适时的修订财经类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利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获得政府资助项目, 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资助项目建设, 以及学校的产学研工作, 合作开发、设计教学培训计划和课程;第三, 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各岗位能力要求, 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保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从各岗位的职能出发, 通过参与学校合作调整学生课程、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 最大限度的满足单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专业设置到学制设计, 紧紧围绕单位所需。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

1.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是内在需要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从历年 (最近4年) 我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 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 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2.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是外在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 而且受其企业自身规模限制, 对岗位的设置、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大中型企业, 即岗位设置“一人多岗” (岗位的界定模糊) 、人才技能的要求全面, 使得我们很难把握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和需求, 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吻合度不够。

3. 地方政府指导、支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需求的有机结合点

地方政府负有指导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 学校通过与政府的合作, 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方向, 也能够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 参与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去。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与社会紧密相接, 共同培养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因此也应运而生了诸如“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即合作方式和内容上的“单向、单一”, 合作中基本上是由企业向学校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 承担指导任务, 因此企业往往缺乏积极性, 而学校因迁就企业而缺乏主动权,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问题在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缺乏互动性。

三、政府、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

1. 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 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 超前预测社会对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数量、质量等需求信息及政府的政策导向, 引导各类学校进行专业结构、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调整, 改变目前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 同时定期反馈社会对人才层次、结构、素质等需求信息。政府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质量标准;二是通过教育评估, 实施质量监控;三是激励。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 必然减少其微观事务管理, 这样一方面给予了高校自主权,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人才进行培养, 保障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市场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 以避免出现高校人才市场培养规模、结构的盲目性, 如制定高校规模的硬性规定:师生比、固定资产、试验设备、图书馆藏等等。最后, 政府要营造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构, 及时反馈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信息, 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构建高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使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事务管理的对应中真正扮演好服务型政府的角色, 即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角色。

2. 学校职能定位

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 大大增加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学校的职能作用具体体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上。首先, 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战略规划中, 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拓宽学校服务功能, 在“双赢”中发展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资源;深化学校的自身改革, 不断地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 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再确认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对质量的保障与管理也日益强化。突出表现在:发挥教学管理的力量, 促进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学监督评估的力量,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反馈”的功能和教学改革的力量, 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社会职能定位

步入大众化教育以来, 人才需求的状况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中, 社会市场起到了外部调控力和评价的作用。高校培养出来的主要产品是“学生”, 而其直接“使用者”就是市场, 那么对其直接利益受害者或者受益者的也就是市场, 所以调动市场积极性, 转变市场人才培养机制观念, 加强市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已经势在必行。

市场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 及时反馈给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 从而帮助高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反过来高校又可以补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 作为社会力量中一种无形的力量, 主要通过“认同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挥监控作用。在政府政策导向下, 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 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优势, 传递用人需求, 获得所需人才, 提升管理水平。

四、构建“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1. 学校专业课程平台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形成“岗位为导向, 项目为线, 知识为点”的项目教学, 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有稳定时间参与企业业务工作, 项目教学案例来自企业;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 一般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

2.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验室, 合作研发课程

主要根据财经类专业行业特点, 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共同研发课程;一是选择了典型行业代表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课程, 如选择与苏州大润发, 开发《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二是选择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发信息化相关课程, 如选择与用友苏州分公司, 开发《ERP财务软件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选择与达策公司合作开发《企业信息化SAP培训课程》, 课程在校、内外完成,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完成。

3. 与政府共建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该基地是由学校根据苏州市政府确定面向中小企业政策导向, 在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导下,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项目计划) , 在有意向进入基地平台的企业中确定项目合作方, 对接受项目资助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由我们的学生参与实施。如2008年度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年、2009年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年、2010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年, 与此相对应学校与用友苏州分公司、苏州达策 (SAP) 信息公司、阿里巴巴在线网络开展了项目合作。合作中, 主要是由这些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由学校派出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4. 延伸合作-项目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案的确定

我们在与政府的合作中, 利用高校的优势, 承担了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的部分研究课题。我们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 先后完成《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现状调查》、《苏州市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等, 并提交政府相关部门,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分析问题能力, 同时也使我们清晰了解到中小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 为我们确立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财经类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林艳: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2]秦嘉龙: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现状与培养思路[J].财会月刊, 2009, (23)

上一篇: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下一篇:优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