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伦理教育

2024-06-22

旅游伦理教育(共7篇)

旅游伦理教育 篇1

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 预计国内旅游36亿人次、入境旅游1.28亿人次、出境旅游1.09亿人次 (首次破亿) , 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增长11%) 。现代旅游伦理的缺损明显,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旅游中人与人关系失衡、旅游者本身行为失衡。因此, 旅游伦理的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 中国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农民旅游者将是未来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生力军。根据周国忠等的研究, 农村居民的出游动机主要是怀旧亲情、综合认为、神话历史和从众心理, 而他们对外出旅游缺乏一定的经验, 容易受到市场或企业的重重“攻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交往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下进行的社会行为, 个体对人际交往经验的总结过程就是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基于该认知, 将规范所确立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 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就是社会规范学习, 也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1 旅游伦理教育相关研究

国外的旅游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伦理主体、原则、规范等方面, 如13类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螺旋形图谱、10条伦理原则、旅游伦理实用规范。国内的旅游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主体、建设等方面。2000年光明日报刊登李健的《关于旅游伦理的思考》, 该文提出的旅游伦理学定义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可, 该定义认为旅游伦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旅游伦理教育是旅游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旷乐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旅游伦理教育论述如下:旅游伦理教育是指运用旅游伦理原理, 针对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伦理行为和旅游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伦理准则规范, 通过各种形式对旅游伦理主体所进行的教育, 使旅游伦理主体形成一定的旅游伦理观念、旅游伦理品质、旅游伦理情操, 从而进行符合旅游伦理的旅游实践活动。

国内的旅游伦理教育研究较为薄弱, 主要集中在研究旅游者、旅游管理专业及高校大学生的旅游伦理教育。中国目前的旅游伦理教育研究多强调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 忽视旅游大众伦理教育;旅游伦理建设的初始阶段, 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旅游教化是主要的途径, 从内容上可分为生态伦理教育、交往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在旅游伦理教育研究中, 鲜有专门针对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社会规范的学习的过程可分为遵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第一, 遵从阶段。行为主体即便对行为规范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他们通常也会遵照执行, 分为从众和服从两类。从众的个体自主性不强、盲目跟随他人行动, 服从的个体迫于权威或现实压力、被动遵从某种行为要求。第二, 认同阶段。行为者在认识、思想、情感方面对规范趋于认同, 主动接受社会规范, 分为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两类。偶像认同的个体因崇拜和仰慕他人而认同他人认同的规范, 价值认同的个体因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而对规范认同。第三, 内化阶段。行为主体有很高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坚定性, 社会规范的内化行为是一种高水平的接受和遵从态度。

2 农民旅游者特征及其旅游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农民旅游者特征

虽然中国的农民数量众多, 农民旅游发展潜力具大, 但是农民旅游者的特征不利于旅游伦理教育的开展。首先, 农民旅游者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对有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旅游者的教育方式难以在其身上适用。其次, 农民旅游者学习动机不足, 如何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动机和兴趣是对其进行旅游伦理教育的突破口。再者, 农民旅游者自主意识不强, 有较强的从众行为, 如何利用其身边有影响力的人物去影响其行为成为旅游伦理教育的关键。农民旅游者的邻里联系融洽, 人际交往圈较大, 互帮互助的场合和机会较多, 这是开展旅游伦理教育的先天优势。

2.2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是缺乏系统化的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单一、教育时间和空间受限制、缺乏教育媒介等。

第一, 教育内容方面。旅游伦理是伦理学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分支, 涉及内容广泛, 但目前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存在许多盲区。因缺乏系统的旅游伦理常识而导致农民旅游者在陌生文化背景旅游时出现系列问题。

第二, 教育主体方面。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主体往往局限于旅游企业及旅游从业者, 但他们自身同样欠缺旅游伦理意识, 轻视旅游伦理教育。

第三, 教育时间和空间方面。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主要局限于某次具体旅行过程中, 旅游前和旅游后的旅游伦理教育相对缺失。而且因旅游者的猎奇、求异心理, 导致每次旅游差异较大, 导致上次的旅游伦理教育不具普适性。

第四, 教育媒介方面。农民旅游者接触较广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涉及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较少。同时, 因受教育程度制约, 农民旅游者对微博、微信、旅游网站等新媒介的应用水平有限。

3 旅游伦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为探索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应了解旅游伦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旅游活动的开展及社会规范学习都存在一定的过程, 因此本部分从旅游活动自身规律及社会规范学习过程角度分析旅游伦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3.1 旅游活动自身规律

根据旅游者是否正在进行旅游活动, 将旅游伦理教育划分为旅游活动开展前、旅游过程中和旅游活动结束后的旅游伦理教育。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旅游活动开展前的旅游伦理教育, 属于积淀期。这一时期应主要发挥国家、社区及家庭教育的力量, 如在旅游者居住社区张贴旅游伦理宣传漫画、组织其参观旅游伦理的影视作品等。旅游伦理教育的家庭教育从先接受旅游伦理教育的成员向其他家庭成员普及。

旅游过程中的旅游伦理教育, 属于黄金期。在旅游活动进行中, 旅游者有学习旅游伦理规范的愿望和兴趣, 这样就能使其在实践中深化对旅游伦理的认识。这一时期应主要发挥旅游行业的教育力量, 主要是旅游目的地本地居民、景区、宾馆、旅游交通的从业人员。当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应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应承担起对农民旅游者进行旅游伦理教育的责任。

旅游活动结束后的旅游伦理教育, 属于深化期。农民旅游者某次旅游活动结束, 但对其的旅游伦理教育教育才刚刚起步。这一时期的教育主体依然是国家、旅游行业和家庭。

3.2 社会规范学习过程

根据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根据遵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遵从阶段的旅游伦理教育, 应发挥国家和政府教育主体的作用。一方面, 针对农民旅游者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 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旅游伦理的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氛围, 促使其产生旅游伦理的从众行为。另一方面, 制定合理的旅游伦理规范和建设旅游伦理法制, 严格规范其旅游行为。同时, 健全监督机制, 构建全社会的旅游伦理监督氛围, 督促其在旅游活动中遵从旅游伦理。

认同阶段的旅游伦理教育, 主要通过榜样教育和价值认同进行。一方面, 在农民旅游者中树立严格遵从旅游伦理规范的榜样, 如利用农村题材影视明星作为形象代言, 促使其产生偶像认同。另一方面, 结合农民旅游者的切身利益, 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旅游伦理规范相关内容, 使其产生价值认同。

内化阶段的旅游伦理教育, 主要通过内容更新和情绪体验进行。一方面, 结合旅游业和旅游伦理发展的现实, 不断更新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 深化其对旅游伦理规范的认识。另一方面, 结合农民旅游者的已有旅游经验, 开展针对旅游伦理的良性影响情绪体验和不良影响情绪体验的相关情景评价。

4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对策

4.1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主要内容

社会规范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可渗透于积淀期、黄金期和深化期等各个时期, 但每个阶段主要的对应时期有所不同。遵从阶段主要对应积淀期的宣传和黄金期的实施, 认同阶段主要对应黄金期的实施和深化期的观念强化, 内化阶段则是在经历一个或多个时期后旅游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旅游文化、旅游交往、社会公德、旅游消费等五方面。

第一, 生态保护。针对农民旅游者生态保护的自主意识不强的特点, 在旅游活动的三个阶段重点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国家和地方法规、破坏生态环境后面临的处罚等, 以使其自觉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动植物和人文景观设施等。

第二, 旅游文化。针对农民旅游者旅游经验及常识缺乏的特点, 在旅游活动的积淀期和黄金期两个阶段重点宣传食、住、行、游、购、娱等过程中的旅游文化, 尤其强调宗教和民俗文化。同时, 在宣传过程中引导农民旅游者正确认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 减小其旅游体验预期与真实体验的差距, 以避免因预期过高带来的问题。

第三, 旅游交往和社会公德。农民旅游者自身交往圈大, 带有浓重的地域特点。在其前往外地旅游的过程中, 将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景区游客产生交往和互动。在旅游活动的积淀期和黄金期两个阶段, 配合社会“正能量”、主旋律的公德宣传, 使农民旅游者在潜意识中形成文明礼貌、友爱互助、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的交往习惯。

第四, 旅游消费。农民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因旅游经验及常识的缺乏而导致对旅游项目、产品的价值认知参次不齐, 在进行消费时缺乏信心。在旅游活动的积淀期, 引导农民旅游者在学习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绿色、环保的消费观, 在旅游活动的黄金期引导其在经济水平的限度内理性消费。

4.2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主体、时空、媒介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具有各自的特点, 因而, 开展旅游伦理教育的主体、时间和空间、媒介应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主体。国家机关、政府相关部门是旅游活动积淀期和深化期的教育主体, 积淀期的教育以旅游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一般性的旅游常识、普适性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不同地域旅游文化宣传为主要内容 (主要在旅游、交通、环保等职能机关) , 深化期的教育是对旅游活动的总结和认知的升华 (主要在社区、村委会等基层政府机构) 。

第二,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 不仅要在旅游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旅游伦理教育, 更要在旅游前进行提前教育, 在旅游后进行强化教育。空间上, 不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伦理教育, 更要在农民旅游者的客源地即广大农村地区开展。

第三,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媒介。一方面, 针对传统农民旅游者以电视、广播等农民旅游者最为普遍接受的方式的为主。另一方面, 针对新生代的农民旅游者应拓展网络视频和公益宣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运用。

4.3 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具体形式

农民旅游者有其自身的特征, 对其开展旅游伦理教育时需注意教育形式、教育方式、时间和场合、核心影响人物的问题。

第一, 教育形式通俗化。对农民旅游者的教育不能采用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方式, 如讲座, 报告等。必须根据农民旅游者的接受程度, 选择其感兴趣的形式。如:可采用歌谣、韵语的形式将旅游伦理的内容进行加工, 便于农民旅游者进行记忆;宣传教育形式要图文搭配, 以简单明了、生动具体的形象在河南农民旅游者形成对旅游伦理直观鲜明的印象, 加深旅游伦理的理解。如:制作宣传精良的旅游伦理公益广告宣传片在主流电视媒体上播放, 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观念。

第二, 教育方式奖惩化。所谓教育方式奖惩化, 是指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促使农民旅游者产生符合旅游伦理规范的行为, 强化旅游伦理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心理学中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强化是一种能够增加反应出现概率的事件。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 是因为受到了相应事件的强化。在旅游伦理规范的学习过程中, 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 可以激发农民旅游者的学习动机, 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形成遵从旅游伦理规范的行为习惯。比如:对遵从旅游伦理规范农民旅游者赠送旅游纪念品, 公布“文明游客名单”进行表扬;反之, 则不送旅游纪念品, 公布“不文明游客名单”进行批评。

第三, 选择恰当的时空。农民旅游者有其特定的时空活动范围。空间上, 他们活动范围较小, 常年生活在村镇, 很少外出。因此, 对农民旅游者的伦理教育应深入到其生活的范围中;时间上, 农事活动是农民旅游者一年之中的重大事宜。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应避开农忙时节, 选择恰当的时机。因此, 对农民旅游者进行旅游伦理教育必须选择恰当的时空。

结束语

本文选择农民旅游者作为旅游伦理教育的对象, 通过对农民旅游者整体特征和旅游伦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多方面寻求旅游伦理教育的对策。一方面, 立足“社会规范学习过程”的理论, 从遵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入手。另一方面, 考虑农民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的不同教育价值。在寻求对策时, 以农民旅游伦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 提出具体策略。

本文的研究从消费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交往伦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旅游常识教育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并对其教育的主体、时空和媒介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 给出了教育形式通俗化、教育方式奖惩化、选择适当的时空和发挥核心人物影响力的具体形式。研究的结论对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有一定指导价值, 对相关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旅游活动。因其缺乏旅游伦理意识, 在旅游过程中更易引发旅游伦理问题。因此, 针对农民旅游者的旅游伦理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旅游者的特征和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遵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和旅游活动前、过程中、活动后三个阶段分析旅游伦理教育的规律。最后, 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旅游者,旅游伦理,旅游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谢春江.现代旅游伦理建构的传统伦理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余梅.农民旅游者-未来中国国内游市场的生力军[J].统计与决策, 2004 (7) :107-108.

[3]周国忠, 郎富平.农民旅游者出游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 2009 (4) :688-692.

[4]陈琦, 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旷乐.中国旅游者旅游伦理教育初探[D].四川大学, 2007.

[6]韩玲.浅论旅游伦理教育[J].道德与文明, 2005 (4) :67-71.

旅游伦理教育 篇2

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培养出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 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 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缺乏服务意识、信用危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伦理素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旅游伦理素质的养成在于高校。

而从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学科设置来看, 都比较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 而在学生的伦理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因此, 本文从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伦理教育的角度,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2. 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 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旅游伦理教育和研究。国外对旅游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观念教育和行为规范。Sharp Paine (1991) 认为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反思和对道德决策模式的合理评价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训练, 个体在旅游实践时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Hay和Foley (1998) 曾构造了一个以伦理为基础的六步教育模型。Tribe (2002) 提出了两个根本原则基础, 以作为培养学生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同时还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教育形式: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工作安置。Klonoski (2003) 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必须以哲学为基础, 同时呼吁加强观念意识教育。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 国内旅游伦理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者伦理的研究, 而对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较少。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 目前关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的成果仅有:王志明[1]探讨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 夏赞才等[2]呼吁应将旅游伦理教育引入到旅游高等教育中来, 王屏[3]提出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实现的路径, 张晓磊[4]提出了旅游伦理教育的主客体、旅游伦理教育的特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因此, 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无论是内容还是实现途径都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伦理认知状况

我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一些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 以及通过网络形式对已毕业大学生就伦理认知、伦理行为等问题进行了伦理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大学生对伦理认知还了解不够, 由于伦理认知不够, 从而影响日后伦理行为的缺失。

(1) 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社会公德教育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被调查者中, 存在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产生损坏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不尊重当地文化等的行为, 如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乱涂乱画、践踏草地等行为。这类不文明行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失调。同时, 在旅游交往过程中, 存在公共生活道德、交通秩序、礼仪规范等社会公德的缺失。

对旅游管理者来说, 也存在旅游伦理道德观匮乏的现象, 如经营者盲目建设对景观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没有保护好旅游地文化, 导致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正在或已经在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被逐渐同化, 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传统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因此,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迫切需要培养着这种生态伦理观, 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成为一种伦理意识。

(2) 专业认同度不高, 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 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调剂到旅游专业的, 因而, 入学后有调离本专业的现象。从学生的专业兴趣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43%的学生“比较感兴趣”, 48%的学生“不太感兴趣”, 9%的学生“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 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 35%的学生“比较愿意”, 42%的学生“一般”, 20%的学生“不太愿意”, 3%的学生“完全不愿意”。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 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所以很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

因此, 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性质认识不清, 就业信心较为缺失、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

(3) 经济伦理缺失, 信用危机严重。

在旅游行业中, 经济伦理主要表现在旅游活动过程中, 游客和管理者所具备的互利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从调查结果来看, 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经济伦理并不了解, 更没有意识到经济伦理的缺失对信用危机的影响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在对“是否有自己创业的打算”的调查中, 有15%的学生表示有“强烈的创业意向”, 11%的学生表示有“打算”。在这些学生中, 问及在今后的创业中如何进行经营时, 有很多学生表示会夸大广告宣传, 维护企业利益。如果进入旅行社行业, 33%的同学表示会有意识地在带团过程中缩短游客的旅游时间, 而延长游客购物时间。

因此,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经济伦理, 出现不道德行为等现象。

4.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明确提出,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助于热情周到的接待”, 也“应当鼓励把旅游者交流的价值以及这种交流产生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利益和风险引入教育课程”[5]。最新研究认为旅游伦理教育是建设旅游伦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6], 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旅游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 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两种角色:旅游消费者和旅游职业人。作为旅游消费者, 开展和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旅游职业人, 开展和强化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遵循一定的旅游伦理道德, 规范其行为。因此, 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实施专业伦理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它最终体现的是专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伦理素质。

因此, 我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 基础伦理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伦理知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这一层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伦理和交往伦理, 如遵守社会公共卫生秩序、确保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懂得交通秩序, 等等。

(2) 核心伦理知识。

核心伦理知识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伦理知识。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方面, 如具有互利的精神、竞争的意识、职业的忠诚、诚信的品德, 等等。

在这一层次中, 需要综合多学科、多层面知识的教育内容, 将伦理学、职业社会学等领域中的核心知识纳入专业伦理知识结构中, 加强旅游伦理知识教育。因此, 在这一层面中, 需要把旅游伦理作为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1]。核心伦理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生态伦理知识、旅游经济伦理知识、旅游审美伦理知识、旅游职业伦理知识, 等等。

(3) 延伸伦理知识。

延伸伦理知识是在基础伦理知识和核心伦理知识的基础上, 对专业伦理素质的最终体现, 通过延伸伦理知识的不断渗透学习, 使学生树立持久的伦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逐渐渗透的方式来获取, 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因而, 在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注重日常活动, 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增加各种类型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实习环节, 每个学期都设置一定时间的实习环节, 但需要改变传统实习中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考核, 增加对学生伦理方面的培养。在实习内容上, 大一、大二可以超越旅游行业的实习, 大三、大四需要在旅游业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中轮流实习。

5.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设置课程体系来实现。我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知现状, 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本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采用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显性课程就是指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来明显的、确切地告知大学生伦理知识, 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伦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开设, 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 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判断技能, 改变或增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隐性课程也就是指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 但却是专业教育实践和教育界过着必不可少的、直接有效的组成部分, 如图1右边所示, 这部分可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在显性课程中隐含教育因素;第二,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诚信校园, 学校、院系根据专业特点优化专业学习环境, 如建设园林化校园、围绕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等, 从而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树立职业尊严、提升职业自豪感;第三, 创造自由、安全的新型师生关系, 给同学创造轻松氛围, 加强表现机会;第四, 密切学校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增加实习机会, 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职业氛围, 养成服务意识。

6.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的配合。但是, 作为专业伦理教育, 首先应从学校教育入手。因此, 本文将旅游伦理教育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从旅游伦理角度进行了重新设计。

摘要:在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旅游业中出现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旅游伦理教育内容进行了划分, 并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以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伦理素养。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伦理教育,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志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136-140.

[2]夏赞才, 任燕.旅游伦理:旅游高等教育中重大缺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2) :122-127.

[3]王屏.中国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伦理精神培养初探.理论月刊, 2009, (3) :105-107.

[4]张晓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伦理教育研究.知识经济, 2009, (2) :125-126.

[5]夏赞才.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旅游学刊, 2000, (3) :71-74.

旅游伦理教育 篇3

关键词:环境伦理,旅游,可持续发展

近年的旅游事业的快速成长, 使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但其本身牵涉到多层面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都值得旅游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旅游产业一直被人们看成绿色经济, 但在实践中却忽视了环境保护, 造成了旅游业的环境污染情况严峻。与此同时, 旅游的关联性相对较强, 所涉及的社会层面多, 各阶层的利益价值取向并不相同, 这样一来, 在利益需求导向下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是会出现问题的, 因此在旅游经济开发的同时, 如何防止环境生态的破坏, 维持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成为旅游界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立足于此, 以绿色旅游的相关理论出发, 寻求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 伦理视角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1 旅游可持续发展起源探析

社会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下, 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 环境的恶化已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而关注, 可持续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首先,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加拿大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策略草案》首次被提出, 随后英国率先推出了《中国31世纪议程》, 使得可持续旅游成为全球性的话题, 对旅游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明确规定旅游业上不能以环境破坏作为代价。

从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含义上出发, 可持续发展是在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 资源和承载能力的调节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内容, 展开讨论, 工作内容涵盖环境污染的控制、环境质量的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 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对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使人类的发展在人类控制的范围之内。

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旅游经济在社会范畴内得到大力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关于旅游可持续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 国内大部分的学者正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作出最合适部署研究。例如, 在王兴中先生的研究中就指出, 旅游具有两个基本核心内涵, 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 应有相应的规模与阶段, 并与资源开发阶段、内容以及结构有协调平衡的关系。其二, 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与可利用的潜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1], 由以上结论不难分析出, 当前旅游业和社会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相关程度。

1.3 旅游伦理的内涵分析

据目前研究的理论成果上看, 旅游伦理是指在旅游活动中的道德规范的综合[2]。

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 旅游关系是构建旅游伦理的首要基础, 这一伦理关系之间, 矛盾往往产生在它所调控的对象之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阐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 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人身心关系。旅游伦理能在人们的旅游行为上起着规范作用, 逐渐形成人们的旅游素养, 上升为一种精神文化, 因此如何协调处理好以上几个因素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而保障。

1.4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内涵

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义, 是指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之上, 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高需求同时又能维持资源的持续利用性, 保障后代的旅游需求得以满足;是在保证旅游者和旅游地的居民利益的同时, 能对经营者的适当利益进行保障, 实现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其本质上是指, 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旅游关系进行平衡处理, 能协调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 并在社会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是指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兼顾社会责任和义务, 并以此为核心, 对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统筹部署, 即, 在保持旅游开发事业的有效进行同时, 不损害后代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可利用资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确定旅游环境资源的可利用基础之上, 发挥环境资源的潜在价值, 使得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的平衡的发展, 为实现人类的资源、环境、繁衍向平衡的目标为努力, 这样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在强调机会的均等, 在处理现在和未来、当代与后代之间, 应用生态伦理学理论进行思想、战略的统一。

2 伦理视角下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原则

环境伦理视角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以环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的, 其中心内容是发展, 同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此前提下实现的环境伦理理想, 是对生命、自然、资源循环的道德需求的体现。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面对人类发展的环境资源利用提出一定的要求, 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不得超过自然所承载的范畴以外, 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强调上不难看出, 发展的核心是以人类和自然的协调为保障进行的, 发展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天人合一”——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环境伦理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强调“天人合一”, 与我国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所提出的“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法”;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从内涵分析上, 是一致的, 都在强调内部的和谐统一, 这一理论是对自然产物的属性进行阐述, 其与自然是一体的, 不是以高于自然的任何形式存在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 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 旅游经济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因此,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

3 环境伦理观下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研究理论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 不仅是一种环境伦理理念, 更是一种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认为,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赖的, 人与自然同是“全生命体系”的一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具有帮助公众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 具有指导人类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等现实意义[3]。

(1) 从环境伦理观角度出发,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道德责任范围的扩大化, 促使人们对地球的生态环境、生命资源、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使得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加大, 维持世代的发展平衡。

(2) 与此同时,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则从高效的角度对人们的思维道德活动范围进行规范, 为人类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新的道德氛围, 正确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 在人类和自然能、经济发展之间构建起高效的桥梁。

4 环境伦理视角下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4.1 环境伦理教育促进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

环境伦理视角下,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键在于, 树立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理念, 只有加大道德影响的范畴, 使其在社会各界起着广泛深刻的影响作用, 通过深刻的环境道德理论研究学习, 加强校园、社会各基层、各部门的道德教育, 将资源保护纳入课程的一部分, 加大学习力度, 扩大学习范围, 利用世界组织的各种倡导绿色的节日和理念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 使其落实在实践上。与此同时, 要对旅游经济体系中的敏感关系进行协调,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 制度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第二, 消费者和环境承载力的关系。从决策者的角度上出发, 首先做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开发, 兼顾保护、利用之间的平衡处理, 维持旅游体系中各关系的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高效分配资源、是决策者思考的核心, 同时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策划进程中,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分析论证是不可缺少的, 必须在管理方法上科学规划, 注重旅游规划中的道德素养体现, 还要及时、准确的预测可能给生态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自觉地将社会责任和义务履行好, 将旅游者导向消费者和主人的角色上, 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 维持资源的可利用性。

4.2 发挥生态环境伦理规范效益, 完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制度

人类生活的进程中, 伦理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强制规范作用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 社会发展的两大规范途径, 从生态环境理论的角度出发, 对人类的认知程度、教育成功上进行功能调节, 促进行为规范, 同时给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条件。任何一种法律的规范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道德基础之上的, 社会的道德是法律有效性的保障, 是其执行的条件, 环境保护法在国内起步较晚, 只有充分构建其协调的道德思想体系, 并以此为依据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法律构建支持, 发挥生态伦理的基础功效, 在已形成的国家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对开发、策划过程资源的保护进行法律规划, 深入到旅游资源管理的内部细节上, 完善旅游景区申报程序, 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协调, 使其经济收效的同时, 保障生态性。具体上讲是指:

(1) 规划方向上的本位思考。在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 从自然人的身份思考, 将环境作为生命源泉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 对旅游资源作出合理的部署。第一, 进行旅游开发评估以及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估, 评价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总体布局合理性、生态适宜性和环境承载能力[3], 对其为环境带来的多方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权衡利弊。第二, 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将对资源的保护放到首位考虑, 因自然资源的本身属性具有不可再生性, 因此在开发是要避免大范围的不可逆损伤, 减少植被、自然景观、的破坏和损伤, 保护区域内物种的平衡性;第三, 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持景观原始属性, 依据功能性划分, 实行分级管理。如, 在核心区设置严格的自然保护, 在荒野区域, 要完整保留自然特性原始风貌, 注重用于科学研究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在国家公园、自然遗址, 用于游憩和生态系统设置严谨的保护管理程序。

(2) 建设上的节能设计。在对旅游区的建设上实行节能减排,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 景区的基础设施要以走位的地势环境为特点进行设计, 使用符合当地风俗的建筑风格、材料, 尽量使用经济高效的节能材料进行建设, 便于有效回收, 住宿区域则高根据当地风水特点进行规划, 如茅草房等, 而在旅游区的中心地带, 则可以采用相对高效的形式, 尽量避免现代建筑的出现。第二, 设施建设上保持能源高效利用, 注重低碳的理念。

综上所述, 从伦理视角上看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个人的道德观念, 促使旅游经济成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手段, 满足旅游经济、社会需求和生态发展的多方需求。

参考文献

[1]钟永德, 张建琼, 罗芬.生态旅游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2]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余谋昌, 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篇4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 Wall和Alister 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 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 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 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 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 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 旅游企业的忽视。

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 对景区定位不明确, 目标市场不清晰, 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 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 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 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 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 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 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 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 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 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 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法可依, 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 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 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 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 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 来自旅游者的破坏。

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 特别是旅游旺季, 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 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 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 越来越薄。再者, 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 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 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 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 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 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意识, 以人为中心, 其他非人类存在物 (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 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 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 松之夹道者七十里”, 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 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 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 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 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 已经破坏, 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 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 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 (A/RES/56/212) 的核准[12]。这标志着伦理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应把环境伦理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 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 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

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伦理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 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

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 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 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 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伦理认识水平的提升, 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 在大学开设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 (系) 。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 应把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 丰富环境伦理思想。而旅游伦理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 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

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 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 善待大自然, 善待生命。比如, 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 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 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 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体位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 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 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的讲解。

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 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 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伦理思想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 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 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

摘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 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 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从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方面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不具有环境伦理思想, 未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伦理

参考文献

[1][加]Geoffery Wall, 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3-178.

[2]汤春琳, 唐翀.中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7) .

[3]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

[4]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 2004, (9) .

[5]孟永琴.浅谈旅游环境保护[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8) .

[6]林越英.论旅游环境保护的十大经济手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6) .

[7]张国勇, 张建立, 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8]王木树.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9]肖红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

[10]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55-1262.

[11][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

旅游供应链中的伦理管理问题研究 篇5

一、旅游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供应链的问题最早在1975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分销渠道的报告中就已出现, 虽然没明确指出, 但是分销渠道可以看做是供应链的一部分。Tapper and Font (2004) 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将旅游产品传递给顾客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一个链条。也有一些学者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从事不同活动的旅游组织构成的一个网络, 这些不同的活动涉及到旅游产品/服务的不同组成要素的供给, 包括从交通住宿到特定目的地最终旅游产品的分销和营销, 涉及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参与者”。因此, 旅游供应链是围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构建的一种既包括食、宿、行、游、购、娱各供应商, 又包括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 并与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这一网链结构中, 各节点旅游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商家、宾馆、饭店等上游服务供应商之间一些唯利是图的非正当合作, 引发了大量损害下游客户利益及体验的问题, 如:境内游中常存在的以虚假广告招揽游客、降低宾馆及餐饮的服务标准、强制购物、更改旅游路线、导游擅自增加购物地点、缩短游玩时间以增加在购物点的时间, 以及出境旅游中半路加价、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等方面的问题让参团游客的旅游体验直线下降。

旅行社新近推出的“纯玩团”引入的原意是消除上述问题, 然而, 在游客为该种服务支付额外费用的同时, 仍有上述问题的变相出现, 如强制购物改为推荐自费项目、宾馆饭店不达标等。

二、旅游供应链中伦理管理的理论基础

1. 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弗里曼 (1984)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因此, 对于旅游供应链中的企业来说, 旅游者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是旅游产业集群服务的接受者, 其对旅游服务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前景, 是旅游集群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旅游供应链中上游组织为了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目标而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是不明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 从长远来看, 应该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利润或收益。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各个利益相关者彼此依存、唇齿相依, 任何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行为都会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对。

2. 体验营销的视角

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旅游产品上, 不仅追求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果, 更强调旅游是一个过程, 旅游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 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 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因此, 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后, 如果此次旅游给游客带来了失望、不满意、不愉快的体验, 从体验营销的视角来看, 该旅行社的服务是失败的。

3. 重复博弈的视角

消费者整体和旅行社行业是一个重复博弈的关系。旅游行业中的企业要面对连续不断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感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后消费者的选择, 特别是在信息交流方便的今天。旅游中受到伤害的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在互联网中发布自己遭受损失的情况, 而那些潜在消费者也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这些信息, 成为他们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 消费者与旅游集群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无限次的多阶段博弈。重复博弈下, 好的声誉的建立, 会催生消费者信任,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亦然。

三、旅游供应链伦理管理模型及对策

1. 模型

从国家管理旅游产业发展层面上看, Keating (2009) 的模型对旅游供应链中的伦理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 提供一个提升旅游供应链诚信管理的强有力支撑理由, 用以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例如, 倡导旅游供应链绿色化。供应链绿色化不仅是游客消费需求日益成熟的标志和要求, 也是旅游企业和相关组织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和体现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必然要求。第二, 为旅游中介机构供给方和需求方建立适合的、用以参考的伦理标准。这里强调标准的适合性是指如果标准太高, 执行成本相应过高, 旅游供应方则不会执行, 因此,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标准。第三, 开发治理程序, 并辅以评估旅游中介机构伦理标准执行绩效的工具。这一点对于伦理管理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只有通过合理评级, 才能对被管制旅游机构的伦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伦理评级结果的基础上, 必须辅以适当的合规激励措施, 如奖励或惩罚。第四, 为中介机构提供他们伦理绩效的质量反馈, 并为不合规者制定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于评级等级高的机构, 予以声誉激励或物质奖励, 而对于等级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旅游中介机构, 予以适当的惩罚措施, 如:逐次加大惩罚力度, 即对于初次不合格, 施以相对较轻惩罚;而如果在之后的2个考核期, 仍不合格, 则加大惩罚力度, 并备案。同时, 初次惩罚的力度也不能过低, 如果罚金低于实施伦理管理的成本, 那么, 旅游中介机构有激励交罚金而不在伦理提升方面改进。此外, 惩罚可以与声誉机制结合实施, 对于屡次不合规的企业, 可以在行业内设立最差伦理管理企业排名榜, 类似于好莱坞电影行业中的最差电影奖, 使旅游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等媒介中通过此排名榜来甄别这类较差企业。第五, 设计一些项目以奖励和教育模范旅游中介者。无论是声誉激励还是奖金等物质激励, 对于模范者的奖励都会提高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预期收益, 都可以促进行业内其他企业提升伦理管理。第六, 对实施程序进行必要的定期回顾和总结, 并对上述任一点中须修改处进行必要的调整。

2. 对策

在借鉴上述模型基础上, 以下针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对策也对提升旅游供应链中伦理管理有所助益。首先, 切实做到将旅游供应链中下游的消费者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制定决策时, 要在自身利益与消费者利益之间进行权衡与均衡。其次, 从体验营销的视角来看, 真正将消费者满意视作企业提供服务产品的最高目标, 通过合理正当的方式赚取利润, 决不欺瞒消费者。最后, 在初次为消费者提供了好的旅游体验基础上, 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管理, 在顾客同意的条件下, 定期发送电子邮件或邮寄旅行社等上游商家的最新服务目录及促销项目等。

摘要:加强旅游供应链中的诚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旅游行业规范指引下, 商家、旅行社的服务不断改进, 然而, 旅游消费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所揭示的结果表明, 提升旅行社和目的地商家的诚信管理已刻不容缓。就此, 概括了旅游供应链中存在的有悖商业伦理标准的问题, 并论述了旅游供应链中伦理管理的理论基础,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伦理管理模型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业,供应链,伦理,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肖拥军, 李必强.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回顾[J].商业研究, 2008, (7) :36-38.

[2]周富广.旅游体验营销:含义、竞争优势及实施策略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75-76, 83.

[3]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与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的博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9) :68-71.

[4]Byron Keating, Managing Ethics in the Tourism Supply Chain:The Case of Chinese Travel to 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11) :403-408.

旅游伦理教育 篇6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功利主义,道义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启示

在我国, 伴随着民族村寨旅游迅速发展的还有旅游领域的利益问题, 除了游客方面的利益问题, 目的地村民与政府、村民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不断。如何解决利益冲突, 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等。但是,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这些方面, 而是出在政府、制度产生的基础——伦理观方面。本文以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问题为研究中心, 在对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道义论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探寻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冲突的真正根源, 并提出利益协调的方向。

任何一门学科或者一种思想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家的理念息息相关, 因此, 伦理学的这三大流派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各有所长所短, 吸取它们的优点, 避免它们的不足之处, 对当下分析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问题有很好的启示。

一、功利主义伦理学利益分析的优劣势

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人, 他以唯物主义观为出发点构建了快乐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学,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利益:“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界限。” (唐代兴, 2002) , “简单地讲, 对自己有用的或能够怎能增加其有用性的就是利益;而对自己无用的或加大其无用性的就是损害。” (唐代兴, 2002) 沿着德谟克利特的思路, 伊壁鸠鲁、爱尔维修、休谟、边沁、穆勒逐渐对其进行补充与修正, 到了穆勒那里, 演变为幸福说。边沁将幸福做为快乐的一种, 认为利益是能够带来或增加快乐的事物, 是避免或者减少痛苦的事物, 并提出7条标准衡量快乐的大小;以个体的人作为利益主体, 以追求合理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的目的, 并在快乐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因为边沁坚持肉体的快乐最重要, 因此被一些批评者指为“全然卑鄙并堕落的学说, 只配给猪做主义” (宋希仁主编, 2004) 。基于对边沁的种种批评, 穆勒对此进行修正, 将快乐进行质的区分——低级快乐:肉体快乐;高级快乐:幸福。所以能够带来或者能加幸福的就是利益, 反之为有害。并在此基础上对边沁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进行修正, 以“幸福”做为人的目的。在当时, 穆勒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

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个体的感性的快乐或幸福是不同的, 如何计量?第二, 如何解决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第三, 将他人只看做手段不是目的, 如何防止滑入极端利己主义?第四, 如何解决正义平等分配? (谭杰, 毛兴贵, 2005;徐锦中, 2005;刘雪梅, 2007;孔红艳, 2008)

但是, 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也有其长处可取:第一, 将利益作为驱动主体行为的见解符合人性的客观实际;第二, 将个体的人作为利益主体并极力赞扬人追求合理利益的观点, 对于解放人的思想和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尤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人的解放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三, 利益是有限度的, 而不是无限制的欲望;第四, 功利主义的检验标准“最大快乐或者最大幸福原则”在复杂情境下可以有效地评判该行为的合理性与否或者道德与否;第五, 对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不可分性, 或者说公共利益对个体利益的重要性的论述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第六, 私有财产权是保证个体利益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第七, 第一个提出了道德制裁的观点 (王海明, 2001;唐代兴, 2002;陈何芳, 2004;徐锦中, 2005;刘雪梅, 2007) ;第八, 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做了比较客观的论述。

二、道义论伦理学分析利益问题的优劣势

道义论 (或义务论) 以苏格拉底为鼻祖, 历经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康德将其发展到一个顶端。“康德思辨地论证了善良意志、绝对命令、意志自律和社会公正四条普遍原理或基本原则, 精心构造了一个严密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宋希仁主编, 2004) 道义论否认人在感性的支配下而追求利益是道德的起源,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理性, 理性才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应该看结果而应该看动机;人追求道德不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是为了至善;公共利益绝对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总之。康德的道义论不仅从方法上而且从内容上都是理性的思辨, 与经验无关。

道义论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无视利益对人的能动作用甚至决定作用, 将纯粹的理性设定为人的本性, 这是一种片面的视角;第二, 以绝对命令作为道德准则, 忽视了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 只强调动机不强调结果的善, 难免会陷入因无法辨析动机是否善而无法辨析结果是否善的境地;第四, 为义务而义务, 难免空洞枯燥; (徐锦中, 2005;史玉华, 2007;龚群, 2008) 第五, 他人只是目的不是手段, 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平等要求的客观实际;第六, 在康德的道义论里, 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 是天赋的, 似乎暗含着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理性, 也有道德准则,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七, 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交给灵魂交给上帝判断, 无异于无法判断其构建的道义论是否符合人间的实际。

道义论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的可取之处包括:第一, 人的追求不仅仅包括幸福、快乐, 还有精神高尚方面的追求;第二, 强调理性与道德自律, 有助于人自觉遵守道德及道德作用的发挥, 也就是强调道德的能动作用。 (徐锦中, 2005;李芬, 2007)

依笔者管见, 经验分析的功利主义和先验综合的道义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前者说明道德是如何从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中产生, 后者进一步强调这种业已形成的外在约束规则如何逐步内化为“内在价值”, “善良意志”等等, 在人的发展中起到自觉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分析利益问题的优劣势

确切地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并没有系统的伦理学, 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是否存在伦理观, 西方学术界至今仍是争论不已。 (王露璐, 张霄, 2008) 如今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从前苏联那里借鉴并重新阐释的伦理学, 是对马恩原著中涉及道德的片段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批判剥削、阶级压迫, 以建立共产主义为己任, 论述了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性, 共产主义道德的高尚性;是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对上述两个伦理学派别的统一。在道德起源基础上, 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道义论, 坚持“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的观点, 肯定了利益的合理性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体现了功利主义色彩 (李芬, 2007) ;在道德的目的上, 倡导以集体利益为最高追求目标, “公而忘私, 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共产主义道德” (李芬, 2007)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限于历史使命与社会背景, 对于社会主义公正的探讨是不足的, 由此也引起当代人对政府、制度公正的问题正视不足 (李芬, 2007) 。这恰恰是利益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 虽然承认利益的巨大作用, 承认利益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但是将个人追求利益的目标设定为集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 以长远利益取代近期利益, 人的行为与目标要统一在集体行动与目标之下, 而没有看到所谓的集体也是由个体的人组成, 集体利益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个体利益的不断提高。实际上等于否认了人的个体性, 这对于发挥人的个性不能不说是一种限制;其次, 也等于否定了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实质上强调更多的是道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联系。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就是不道德的, 公有制下就是道德的, 先验地断定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个体不应该有个体利益而只有集体利益, 割断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尽管中国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观点不适合现代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实际, 但是在理论领域仍然宣扬集体利益最高,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符会导致前者限制后者或者言行不一致;第三, 如何从集体利益转化为个体利益没有论及;第四, 对生产资料的归属强调公有而不是个体私有, 由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私有的批判扩大到对任何社会阶段产权私有的否定;第五, 尽管强调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却没有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论证, 以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单纯强调共产主义道德, 强调平等, 极大压制了人的积极性;第六, 没有论述人为什么要追求利益, 这等于是从功利论中截取了中间一部分加以应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的可取之处包括:第一, 强调人追求利益的合理性, 并坚持道德的起源与利益紧密相关;第二, 看到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第三, 看到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李芬, 2007) ;第四, 利益冲突的根源分析与协调分析理论至今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玉堂, 2001) ;第五分析了道德的历史性和独立性, 尤其是独立性的分析使现代的人认识到道德与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和经济基础的不一致性, 既为人们弃旧扬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为人们审视当下道德理论与实践不符提供客观依据。

四、三种伦理学比较对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分析的启示

本文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定义为:是指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旅游利益为主要纽带联结起来的个体、以实现旅游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旅游目的地及周边与旅游活动较为密切的社区。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不仅包括少数民族个体, 也包括旅游企业, 基层行政管理部门, 这些主体是以利益为纽带且主要是以旅游利益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目的地居民受教育水平一般不高, 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比较完好;经济形式一般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发展旅游业主要依靠外来货币资本。

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根据前述三种伦理学派别的比较, 对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问题的分析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

利益是人的欲望的实现, 欲望或者感性是人的本性之一, 与理性共同构成人的全部本性。发展旅游就是旅游参与各方为了实现各自的欲望、采取理性行动产生的经济形式, 旅游中包含着各方的利益。因此, 所谓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就是指,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 能够给社区内外部主体带来或者增加幸福的、与旅游有关的事务。利益的含义可以做如下的解读:第一, 利益的多元性。能够给利益主体带来幸福的既有经济方面的满足, 也有精神方面的满足;既有满足眼前需要的, 也有满足长远需要的;既有个体的利益, 又有实现个体利益的中介——公共利益, 因此, 利益主要包括经济利益与精神利益,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这三大类。保障民族村寨村民的个体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正确界定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第二, 利益是有限度的。为了自我能够实现当前与长远利益, 利益各方必须控制自己的逐利欲望在合理的限度内, 否则将受到法律和/或道德的制裁。第三, 应当看到, 社区是作为一个整体吸引游客的, 如果社区无法吸引游客, 个体自然也无法进一步获得利益, 因此, 个体必须为了公共利益采取合理的行为;第四, 公共利益向个体利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促使个体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动力, 毕竟, 人参与旅游是为了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利益,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就失去继续参与和支持旅游发展的动力。

(二)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主体

在当前的经济基础现实下, 一味强调利益主体的集体性等于无视现实条件, 也引发了各种借集体之名行一己私利的腐败行为。因此, 对利益主体的界定首要的是肯定个体作为利益主体的合理性。由此观之, 村寨内的村民——只要受到旅游影响, 以及游客毫无疑问地都是利益主体。那么组织机构如旅游企业与政府是否可以作为旅游中的利益主体呢?三个伦理学流派都是从个体出发分析利益问题, 不过思路和结论迥然不同:功利主义否定集体的主体性, 而道义论和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的主体性。利益主体到底是个体还是集体, 与对利益的理解一道关系着追求利益的目标, 以及利益冲突的根源与利益协调的途径。本文在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将它们作为利益主体, 原因如下:

1企业是利益主体的原因。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市场里存在交易成本, 如果单个的经济人去寻找信息、辨别信息、进行谈判与交易会投入大量的成本。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单个的经济人组成企业。而“节约交易成本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 企业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个体为了更好地获取利益。组成企业的个人将各自的利益调和形成企业的公共利益目标, 通过企业这个形式获取利益然后再分配给组成企业的个人。因此, 企业与其说是一个利益主体, 还不如说是一个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中介。这个逻辑关系可以表达为:个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需求组成企业;企业的利益蕴含着个体的利益;企业利益实现就等于个体利益的实现。当然, 前提是企业公共利益到个体利益的转化是公正合理的。因为个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方面是一致的, 因此以企业公共利益代表个体利益的总和, 以企业作为个体总和的代表而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这样, 企业作为代表个体及个体利益的总和在利益的一极, 与之交易的另一方在利益的一极,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是一个利益主体。但是, 绝不是说, 企业本身就是利益主体, 因为企业不会有快乐感幸福感, 也不会有伦理观, 它只是一个实现利益的中介而已。这是本文将旅游企业作为利益主体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与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特点紧密相关。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的地区一般都处于偏远地区, 以农业为主, 收入低, 居民受教育水平也比较低, 缺乏旅游投资资本和管理的能力, 发展旅游完全依赖外来管理人员和资本。于是, 旅游的投资开发商和经营商就不可避免地与村寨紧密结合起来, 成为社区的利益主体之一。

因此, 旅游企业可以作为利益主体, 但是基于以上严格界定才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组成企业的个体具有什么样的伦理观, 反映在企业层面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观。

2、政府是利益主体的原因。政府是由个体组成的, 组成政府的个体作为自然人同样有着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最基本的利益需求, 作为社会的人, 他同样必须尊重他人的利益, 遵守社会道德。同时, 政府成立的原因又赋予他们特殊的责任。于是, 作为政府的成员, 首先要满足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利益需求, 其次必须履行人们赋予政府的职责, 行使权力的范围仅仅在人们赋予政府的界限之内。与企业不能成为利益主体的原因相同, 政府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没有生命, 没有理性, 因而不可能有欲望, 也不会有利益。比如当政府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使公共利益总量增加时, 获益的是单个的政府人员和个体的民众而不是政府集体;当作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公共利益总量受损时, 得到惩戒的或者负利益的也是单个的政府人员和个体的民众而非政府集体。因此, 是政府人员由某一决策而受益或者受损, 而不是政府由此受益或者受损。但是, 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公正, 对正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行为予以激励, 对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行为予以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代表了具有正当利益行为和利益关系的利益主体位于利益的一极, 采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的利益主体位于利益的另一极, 从而政府是作为维护公正而获得利益主体身份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土地管理政策。第一, 基层行政管理组织首先是基于管理治下社区而遵循行政法律、法规与制度成立的行政组织, 其基本的职能就是管理社区;第二, 旅游的投资开发商和经营商首先要取得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的许可才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旅游开发, 而且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组织要对旅游引起的各项事务持续地进行协调与管理;第三, 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自于社区, 与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样, 就不能把基层行政管理组织排除在社区人口之外。

因此, 本文亦将政府界定为社区的一个利益主体, 但是, 也是基于上述的严格界定而获得利益主体身份的。

现在根据上述分析完整界定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主体。所谓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主体, 就是受旅游影响而感到幸福或者不幸福的个体的人, 就是从旅游中得到利益或者受到损害的个体的人。一群人出于从旅游中获取最大利益目的而组成了企业, 人们出于公正维护的需要而促成了政府的产生, 因此企业和政府因为分别代表两大类性质不同的公共利益也获得利益主体身份。

(三)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冲突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冲突的表层原因在于马克思论证的分工的固化、直接参与权的丧失、利益分配不合理 (张玉堂, 2001) , 深层原因在于:第一, 没有构建合理的财产制度, 如土地制度、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第二, 没有明确地设立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第四, 对于不公正的越界谋利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与道德制裁;第五, 企业和政府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 由此出现如下问题并引起利益冲突:以公共利益之名损害个体利益, 但是对公共利益变动总量与个体利益变动总和之间的净余额没有公正的评价——即使前者增加总量小于后者损失总和也要按照集体的名义采取某项措施;或者, 公共利益和极少数个体利益都增加了, 但是却是以牺牲大部分个体利益为代价;或者增加的公共利益并没有改善大部分个体的利益现状。而这一切又与缺乏合理的财产观、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紧密相关。

(四)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协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利益协调理论指出了三个协调路径:经济途径, 观念途径, 制度途径 (张玉堂, 2001) 。但是要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益冲突, 根本措施在于正视我国现行伦理观的长处与不足之处, 调整伦理观:合理确定利益目标, 利益主体, 财产权制度, 构建多元指标的监督制度, 激励制度与惩戒制度, 建立正义的政府——正义的政府及其成员才会制定与执行合理的制度。

五、结语

旅游伦理教育 篇7

一、宗教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旅游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比起其他产业更为显著, 后果也更为可怕。传统的大众旅游, 通过掠夺性开发自然以及人文资源来吸引游客, 旅游资源的破坏是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的。这必然引起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满足当代人对旅游的需求同时, 又能考虑到给我们的后代留点什麽?对旅游业的这种多纬度、深层次的探讨, 促成了人们对新型旅游的追求与探索, 生态旅游的出现就是其必然的产物。

生态旅游是—种与传统大众旅游有别的特殊旅游, 其目的是促进保护旅游, 并且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西方所说的生态旅游, 是在强调旅游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的背景下以自然景观为对象展开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不仅内涵丰富, 其外延也是非常宽广的, 原因是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对象不仅只是大目然, 人文精神同样是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对象。

二、宗教生态旅游及宗教生态伦理观

(一) 宗教生态旅游

宗教生态旅游是以宗教生态伦理观中的有价值的思想作为文化驱动力, 以此来开发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 让游客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祥瑞的宗教情怀与精神, 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完善人类自身文明建设。

(二) 宗教生态旅游理论及思想依据

1. 理论依据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宗教生态旅游的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组织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为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 作为全世界共同遵守的准则。在我国, 1992年8月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文件《中国2 l世纪议程》, 把可持续发展原则贯穿到各个领域。这些纲领性的文献为宗教生态旅游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思想依据

宗教生态旅游的思想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生态哲学———深生态学;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深生态学是要“突破浅生态学的认识局限, 对面临的环境事务提出深层的问题并寻求深层的答案。深生态学不仅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 而且要从哲学、伦理、政治、社会的高度来探讨怎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范型、经济活动等有益于人类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所面临生态环境危机, 保证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是宗教生态旅游的重要思想依据之一。

(三) 宗教生态伦理观

宗教生态伦理观是指宗教中所包含的对人与自然的伦理看法与观点, 简单的说就是:在宗教伦理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教的“道大、天大、人最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和“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发自然”的理论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 人应该尊重大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一切生命, 与所有生物为伴和谐共处。

三、道教生态伦理观对我国宗教生态旅游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不同的宗教具有着不同的生态伦理观。道教作为我国地地道道的本土宗教, 其内涵博大精深。在宗教生态伦理观问题上,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相互依存, 甚至可以相互转化。

(一) 道教的天人整体观的启示作用

道教以“道”为根本。从自然哲学的层面上看, 道教所讲的“道”, 首先是天地万物以及人同根于“道”并且在这基础上同构于“三气”、“五行”、“八卦”, 且“皆含道性”。道教的这些思想揭示了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构以及同具有道性的本质。道教的这一天人整体观是道教生态伦理观的自然哲学基础, 也是道教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出发点。

道教生态伦理观并不只是停留在哲学的层面上, 形而上地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而且还就如何处理现实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提出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和思想。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 道教生态伦理观进一步提出了:“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 三个基本的理论要素。

“天人合一”进一步引申出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思想, 是解决当今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在人与自然相处的世界中, 一方面, 人类为了使自身得到发展, 必然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人为地创造新的生活环境, 因而造成对自然的影响, 甚至破坏;另一方面, 自然界本身存在着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及时地吸收消化并转换人类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 这两个方面是和谐的, 因而并不会导致生态危机。但是, 当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超出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时, 就有可能造成自然界平衡的破坏, 出现生态危机。当前的生态危机就是由于人类对自然平衡的过度干预而造成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导致生态危机, 而解决生态危机, 就必须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父地母”要求人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自然, 是道教生态伦理观所要求的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从思想观念的层面上看, 道教把天地自然的基本特征认定为“天父地母”, 不仅仅是道教对天地自然的一种认识, 更反映出实现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要求。正是以这一认定为根据, 道教要求人与天地应当像孩子与父母一样和谐相处, 要求人应当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关爱天地自然。“天父地母”概念形象化地表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方式。

“道法自然”是道教追求“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道教生态学不仅仅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 也不仅仅是一种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 或者说, 在生活实践中贯彻“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道教的“道法自然”强调人在处理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时, 要顺应天地自然, 要保护天地自然, 与天地自然相和谐。

(二) 道教的生命伦理观的启示作用

道教生态伦理观不仅在生态学理论上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而且, 还进一步通过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伦理关系, 建构道教的生态伦理观。道教伦理以生命伦理为特征, 而且道教的“生命”不仅仅是指人的生命, 还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 因此, 道教生命伦理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还要处理人与动物、植物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就形成了道教生态伦理。道教的生态伦理主张以普遍的生命为中心, 提出了“慈心于物”道德认知, 倡导“仙道贵生”的道德情怀, 并且还建立“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 从而形成了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并且还通过劝善成仙和神明赏罚的宗教神学使生态伦理规范落到实处。

(三) 道教中人的生活现实的启示作用

道教中人的生活现实中也蕴含或体现着道教生态的思想以及生态伦理。道教的“洞天福地”位于自然山水之间, 反映了道门中人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道教堪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顺从自然, 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道教戒律是道门中人的行为规则, 其中也包含着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规则;道教善书劝人为善, 同时也劝人戒杀放生、保护关爱动物和植物。这一切都说明道门中人的实际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道教把自然环境极其美好的“洞天福地”与得道成仙联系在一起, 这虽然有其宗教神学的解释, 但是, 这实际上也是看到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人得道成仙的价值, 以及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价值。当今社会, 人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尤其是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已使得城市的居住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那些尚未被全面开发的青山绿水还保留着较为自然的状态, 给现代人留下了可作美好想像的空间, 从而使得绿化生活环境、游山玩水成为一种时尚。虽然古代道士隐居于“洞天福地”之中修炼成仙与今天的绿化生活环境、游山玩水具有不同的意义, 但是, 二者都表现出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和热切向往, 这应当是一致的。

道教旨在得道成仙, 这除了需要自身的修炼之外, 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道教重视自然环境, 除了以上所述, 在大环境的选择上, 重视以“洞天福地”作为修炼成仙的最佳环境, 还表现为在小环境的选择上, 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以及方位。道教讲堪, 而且有自己的理论, 其中蕴含和体现出道教的生态智慧。

戒律是道教以宗教的方式所制定的道教中人的行为准则。在今天看来, 道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不少有关保护动物、植物的戒文, 具有生态伦理的特征,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比如在《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 既有不得伤害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物的戒文, 同时也有不杀生、不得以各种方式伤害人的戒文。在道教戒律中, “生”或“众生”的概念, 既是指人, 同时也是指一切动物、植物, 这就把把动物、植物与人在“生”的概念下等同起来, 把伤害动物、植物与伤害人看作是同一回事。道教戒律要求“不得无故采摘花草”、“不得无故砍伐树木”, 明确反对伤害一切植物;此外, 道教戒律还要求“不得妄凿地, 毁山川”、“不得塞井及沟池”、“不得竭陂池水泽”等等, 反对对自然水土资源的破坏。“不得惊散栖伏”、“不得惊惧鸟兽”, “不得鞭打六畜”、“不得笼罩鸟兽”, “不得便溺生草上”, 这些戒文都从不同方面要求尊重自然物。

四、结束语

道教的生态伦理观都带有明显的神学特征, 它以得道成仙、因果报应作为落实道教戒律的基本保证, 并且辅之于道教的教规, 因此, 道教戒律中有关保护动物、植物的戒文也带有明显的神学特征, 这对当今我国宗教生态旅游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寓“教”于游的宗教生态旅游让旅游者感受到宗教精神的底蕴, 重新摆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 使旅游者自觉地培养起崇尚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以及回归大自然的心态。在宗教生态旅游中, 旅游者会发自内心地善待大自然, 并自觉地保护大自然。

摘要: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旅游, 它标示着人类追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同发展的愿望, 最终达到人类自身完善的目的。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其内涵博大精深。道教生态论理观对我国宗教生态旅游具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道教生态伦理观,宗教生态旅游,启示

参考文献

[1]侯冲.宗教生态旅游与21世纪人类文明[J].思想战线, 2000 (5) .

[2]陈星桥.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J].法音, 1999 (5) .

[3]李辅斌.中国传统的人地观与生态旅游, 旅游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4]郑培昕, 纪玉国.关于遏制旅游资源破坏和可持续旅游发展之研究, 旅游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6]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4) .

[7]朱年.绿色环境的创造与旅游开发, 旅游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下一篇:纪实摄影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