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2024-06-22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通用11篇)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1

在高校中建立一个设定答疑时间和提问人数的VB答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许多理工科专业是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这门课程的,同学中总有部分人没能听懂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课后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当面找老师提问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是许多同学又不好意思;第二,许多文科、医科、艺术等理工科以外的学生在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后仍然想继续深造参加二级VB考试,但是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没有二级VB的相关课程;第三,一些参加VB选修课的学生也想参加二级VB考试,但是选修课的课时很少,想依靠这一点点课时的学习去参加等级考试是远远不够的;第四,部分没有能够通过VB等级考试的学生想要重新学习后再考,可是又很难找到花钱比较少、学习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与途径。这部分学生要么是找不到熟悉的老师;要么是有认识的老师,但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愿意去找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设定答疑时间和提问人数的VB答疑系统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可以帮助许多学生解决VB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1设计与实现1设计与实现

系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答疑课。每周的固定时间,在答疑教室内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如图所示。

1.1管理员功能模块

管理员点击管理员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1)设定答疑时间。第一,设定教师的答疑时间。一般一个学期每周的答疑时间相对固定,就如同课表一样。比如,每周一、三、五的19:00——21:00,一般一次二个小时。第二,设定学生最晚可以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结束前半小时,比如20:30。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教师在21:00结束答疑。第三,设定清空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结束后半小时,比如21:30。第四,设定临时增加答疑的次数与时间。考试前答疑人数急剧增多时,可临时增加答疑的次数与时间,从每周一、三、五的19:00——21:00,调整成每周一、二、三、四、五的18:00——21:00。

2)设定提问人数。让学生进入答疑教室可以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排队等候法,一次让一名学生进入答疑教室。这种方法让人等的时间太长,有些学生等得不耐烦后会离开,况且别人问的问题可能与自己的类似,如果顺便一起看到教师的解答问题也就解决了。第二种,敞门入场法,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答疑教室。这种方法适用于人数不多的场合,如果人数很多的话,整个答疑教室就会乱糟糟的。而且系统连接机器数量也有限制。第三种,限定人数法,每次限定一定的人数进入答疑教室。就像每天门诊医生的挂号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样。这种方案克服了前面两种的缺点,既能保证答疑的数量又能保证答疑的质量,相对比较好。

3)其它:就像调课一样,如果教师提出了临时调整答疑时间的申请,管理员就要进行审核。审核以后要发布一个时间调整的公告,好让学生及时知道。管理员还要对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进行管理。

1.2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登录前就能看到系统的公告。公告中显示的内容有:答疑教师的信息、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有无临时的时间调整变动、系统设定的每次最多允许登录进答疑教室提问的人数、学生最晚可以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等。

学生点击学生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学生最早可以排队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开始前几个小时。即答疑教室没有开放前学生登录的话系统会显示答疑时间未到。为了避免考试前答疑人数急剧增多,学生扎堆登录进答疑教室的问题,设计一个不固定的开放时间,可以是答疑开始前的1至4小时的任意时刻。在答疑教室开放后,只要未达到规定的人数,学生就会登录成功。一旦登录成功就进入了排队等待状态,教师正式开始答疑前系统每隔几分钟自动发送确认在线的问题,题目为简单的整数加法,要求在短时间内正确回答,不回答或回答错误自动从排队的队伍里剔除。如果学生登录时答疑教室内的人数已满,系统会自动提示:本次登录人数已达到最大值,下次答疑时间请早点登录。

教师正式开始答疑后,进入答疑教室的学生可以提问,可以看到教师的回答,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问题与教师的解答。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答疑一样。

1.3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点击教师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1)进入答疑教室答疑。答疑时能看到当前在线人员情况。正常情况下教师应坚守岗位一直到答疑时间结束。答疑过程中如果教师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可通知学生后离开。类似正常上课时教师生病或有更高级别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完成。当然为了保证答疑的时间与质量,管理方可对教师的迟到、早退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2)教师申请答疑时间临时调整,管理员审核后发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调课、停课、补课。

2结束语

仅靠教师的自觉与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制定一些奖励制度与激励机制,给从事答疑解惑的教师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支持。比如将教师的答疑工作量核算为正常上课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系统会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

摘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模仿现实生活中答疑课的VB答疑系统,系统设定答疑的时间,设定提问学生的人数,系统能定时、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答疑系统,VB,答疑时间,提问人数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2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远程教育中实时性远程答疑系统的作用、特点、功能及其实现。它在远程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远程教育效果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远程教育远程答疑系统答疑

一、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校内课堂教育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高水平的教师,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此外,校内课堂教育也难于满足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远程教育被认为是网络时代的新的教育形式,正在迅速发展,远程教育可以利用网络的丰富教学资源,提供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何处理好远程教育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衡量远程教育效果的关键,所以说,远程答疑系统是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为此,我们开发实时的远程答疑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了老师与学生进行远程交互。

二、系统的特点

本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实时的、准确并详细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了基于网络数据库式答疑系统中出现的实时性差、解答不准确、答案不齐全的缺点。本系统运行时脱离网页,使学生在等待老师回答的同时,不影响浏览其它的网页。当老师把答案传递给学生时,系统会发出声音进行提示。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系统的功能

本系统同时实现了答疑功能和提问功能以及学生自我测验的功能。

1、答疑功能

①学生在客户端输入问题,然后发送给服务器端;②老师在服务器端接收到学生的问题后,把准确的答案发给学生;③学生在客户端浏览老师的解答。

2、提问功能

①老师把要提出的问题发给所有的学生;②各个学生进行回答,然后再发给服务器端;③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检查,然后再把正确答案发给所有学生。

3、学生自我测验模块功能:

当答疑时,学生如果想对自己这段时间内学习的效果做一个检查,可以选择测试选项,客户端会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当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随机从习题数据库中抽取习题,然后发送给客户端,在客户端显示,学生对试题进行解答后再把答案发送给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再从数据库中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把正确的.答案传给学生。

四、系统组成及解决方案

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本系统由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组成,只要客户机和服务器都连上网络就可以进行工作。

五、系统功能的实现

本系统是由VB编写的,主要运用VB中的Winsock控件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链接,以及相互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1、服务器端程序的设计

首先加载Winsock控件,并设置好接收和发送的端口,程序运行时进行监听和响应客户端程序的链接请求。链接成功后,把客户端的IP地址、学生姓名等信息存储起来,并给此客户端分配一个Winsock控件,然后把学生的姓名追加在下拉列表框内,以备老师选中其中一个学生进行回答或提问,也有利于老师了解有多少学生链接到服务器端上。

2、客户端程序设计

客户端运行时,自动把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号填写在程序中,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姓名,点击连接按钮就可以与服务器进行链接。链接成功后,就可以提出及回答问题。

3、习题数据库的设计

习题数据库用Access实现,分章节把一些较典型的习题及答案收集起来,并建立索引,以备学生从习题库中随机地抽取习题。老师可以随时对数据库中的习题进行添加,删除或者修改,以适应不同的需要。这种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习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的一些习题显然应该换以新的内容;其次,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出现诸如习题难度不适应今后的学习,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发展,导致相应试题失去了它的价值等问题。因此通过老师对习题库的管理,使它能够及时更新内容,日臻完善。

六、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本系统,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能够及时地、正确地处理学生的问题。但实时性的同时,要求答疑时老师和学生必须同时连接在网上,这同时也是本系统的一个弱点。作为传统教育教学的补充,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系统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远程教育的明天会更辉煌,它将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能接受到所需要的教育,为人类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纯贤,吴焱明。 基于WWW的通用课程自动辅导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0.8:21―23

[2]扬国才,王建峰,王玉昆。 基于Web的远程自学型教学系统设计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0.20.(4) :61―63

[3]宋红,李珍香。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0.70 (6) :56―60

[4]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3

关键词 短信息;课程答疑系统;系统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58-02

1 引言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是一种使移动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文本信息的技术,是承载在GSM网络上的增值业务[1]。短信息服务己经作为一种通信交流的主要手段,目前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它在使用上的广泛性,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2]。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对远程学习者提供答疑服务,可以进行快捷的交互,且价格低廉,对远程学习者和远程教育机构都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其一,对远程教育机构来说,提供便捷快速的学习支持服务非常重要。远程教育机构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反馈手段的不足以及互联网未能全面覆盖,学习者问题的及时反馈几乎很难做到。近2年来,手机短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通过基于Web的短信系统将问题的答案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其二,对于中低层收入以及上网不方便的学习者来说,基于Web的短信答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廉价的答疑方式,且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

2 短信接入方式

通过PC机发送手机短消息主要有3种方案[3]。

1)通过移动网关发送短消息,使用该方法不需要附加硬件,但是需要到移动部门申请网关。

2)通过一些网站上提供的短信发送功能来实现。这种方案实现起来最简单,所需资源最少,但是对网络的依赖性太强。

3)在电脑上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向手机发送短消息,如图1所示。所需硬件包括一款可以和PC机通信的GSM无线模块,以及相应的数据线或红外线适配器。

本文介绍并分析第3种方案的实现。该方法实现简单,使用AT指令通过串口来控制移动终端收发短消息,对硬件需求不高,并能自动收发短消息[4]。短消息的收发模式及其程序实现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用户利用PC机或笔记本通过Web的形式,访问短信服务器中的短信平台发送短消息;

2)客户端通过网络向短消息服务器提交发送信息;

3)短消息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出的请求通过服务进程,利用AT指令来控制GSM无线模块发送短消息;

4)GSM无线模块通过GSM网络发送短消息。

3 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的结构

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是基于短信答疑基础服务框架开发的一系列功能模块,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经手机终端把问题发送到系统中,通过Web页面显示,然后教师经Web浏览器浏览问题页面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3.1 移动终端移动设备,如手机等,目前一般指2代或2.5代手机,即由通信硬件与SIM卡组成。通信硬件完成信号的接收以及协议识别,SIM卡保存用户的标志。

3.2 移动通信网网络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信息。

3.3 支持AT指令的手机该模块主要完成计算机和移动台之间的串行通信,大部分的手机都应该配备该接口,而且提供标准的API。

3.4 短信息软件该部分是将AT指令封装的一个软件,主要有2个功能:将用户通过计算机输入的短信通过AT指令手机发送出去;将AT指令手机的信息读取到计算机中。

3.5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是存放短信息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户信息。

3.6 短信息Web服务器该服务器与因特网相连,提供用户浏览数据库里面的短信息以及其他一些信息。

4系统的功能模块

4.1 系统功能模块短信答疑系统主要分为4大功能模块,即教师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介绍模块(如图3所示)。

教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模块、FAQ题库管理模块、回复问题模块等。其中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教师通过FAQ题库管理模块对题库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教师通过问题模块可以查看学生发来的信息,并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回答。如果教师在2天内未回答学生的问题,系统自动将问题转发至答疑教师的手机。

在学生管理模块中,学生既可以网上注册登录短信答疑系统,登录后在平台上浏览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手机注册,以短信息的方式进行提问和浏览教师的回复。

教师信息管理模块是由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同时设置问题超时系统自动转发的教师手机号码。

系统介绍模块,主要是对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功能的介绍以及系统使用方法的说明。

4.2 移动答疑的流程学生提问流程: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或者手机注册,也可由教师通过文本导入功能直接导入学生的注册信息。学生的信息在系统数据库中存放之后,学生可以直接发送问题至短信系统制定的号码。教师的回复是直接到学生手机的,如果两2天内教师未通过Web平台回答学生的问题,问题将转发至指定的答疑老师的手机。

教师回答问题流程:教师首先登录Web页面,登录之后直接可以浏览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不必要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删除,防止2天后这些问题转发至教师的手机上。对于未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点击问题,转到回复页面,如果是经常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在FAQ题库中查找答案,编辑后发给学生;如果是新问题,教师直接在回复框输入答案发送给学生。回复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将该问题添加至FAQ题库中。

5 结束语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课程答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短信息业务的高速发展,在详细介绍基于Web的短信课程答疑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短信息答疑的模型。本模型可实现: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极大地降低远程交互的成本,并提高交互的效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简单、方便的交互手段;为短信息在远程学习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海燕,李焱,张霞.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的移动代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3):188—190

[2]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35—37

[3]宣彩平,王皓,邹国良.利用GSM无线模块发送短消息[J].计算机应用,2004(5):148—150

光纤通信答疑系统的设计 篇4

答疑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答疑系统有人工答疑系统和自动答疑系统两种。其中人工答疑系统是以面对面答疑、网上讨论、e_mail、聊天室等方式实现, 自动答疑系统主要是通过系统分析用户提出的问题, 再从答案库中自动搜索与这个问题相关性较强的答案反馈给用户的方式实现。自动答疑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师生现场答疑”模式, 使答疑时间和空间都不再受限制, 并丰富了问题解答的表现形式, 成为了传统答疑模式的有效补充。该文设计的是光纤通信答疑系统。

2 答疑系统的设计

答疑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在搜索栏输入问题, 系统将获取表单数据, 通过中文分词查找关键词, 经全文索引列出查询结果;如果没有答案, 则问题将会存入后台的待解决问题中。在后台点击“待解决问题”, 列表将显示出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点击“修改”或者“删除”, 修改好的问题系统会获取表单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如果对以前解答的问题有什么不满意的, 点击“已解决问题”, 列表将显示出以前解决的问题, “修改”或“删除”不满意的问题;对于想主动添加的问题, 可以点击“添加记录”, 输入想要添加的问题和答案, 填写完毕之后点击“添加记录”, 系统将提取表单数据, 经中文分词得到关键词后建立全文索引字段, 最后存入数据库中。修改和和添加的问题, 用户再次在搜索栏输入问题后, 将会得到修改后答案。

2.1 前台处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是面向用户的。首先, 用户提出问题;然后, 系统通过中文分词算法将用户所提问题处理, 得到重要关键词;接着, 系统全文索引查找数据库, 得到存在这些关键词的数据, 并将这些数据以列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最后, 用户从所列出数据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点击进入, 得到想要的结果。

2.2 全文索引模块的建立

全文索引技术是目前全文引擎的关键技术。全文索引为在字符串数据中进行复杂的词搜索提供有效支持, 全文索引存储关于重要词和这些词在特定列中的位置的信息, 全文查询利用这些信息, 可快速搜索包含具体某个词或一组词的行。

试想在1M大小的文件中搜索一个词, 可能需要几秒, 在100M的文件中可能需要几十秒, 如果在更大的文件中搜索那么就需要更大的系统开销, 这样的开销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样的矛盾下出现了全文索引技术, 有时候有人叫倒排文档技术。

先定义一个词库, 然后在文章中查找每个词条 (term) 出现的频率和位置, 把这样的频率和位置信息按照词库的顺序归纳, 这样就相当于对文件建立了一个以词库为目录的索引, 这样查找某个词的时候就能很快的定位到该词出现的位置。全文索引和普通索引的区别如表1。

2.3 后台处理模块

功能主要是面向系统维护人员的。当用户所提问题, 系统查找不到相关信息或对所列出的信息不满意时, 可以让系统保存用户所提的问题;系统将问题反馈给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在后台对问题进行筛选, 并解答问题, 最后将所提问题和答案保存到数据库中。

3 实验测试

3.1 测试

该系统经本班61人测试, 所提问题数为61个, 匹配出的满意答案为53个, 所得精度为:精度=所匹配出的满意答案/所提问题数=48/61=78.68%。

经测试, 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其反应速度比较理想, 精度还可以, 该答疑系统的可行性比较高。

3.2 结果分析

结果好坏跟数据库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凡是数据库里有的相关问题的都能匹配出答案, 没有的就不行.今后将继续加大数据库容量。

摘要:一个良好的答疑系统, 能够提高答疑工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增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该文设计的答疑系统具有前台搜索与后台解决问题两个功能, 系统具有查询速度快、结果呈现一定的关键词相关顺序及智能化等特点。用户可以自由提问, 系统将以极快的速度呈现出用户满意的答案。经过实验表明, 此方法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智能,关键词,答疑系统

参考文献

[1]吴英梅, 黄婧, 郝永艳.国内外FAQ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 21 (2) .

[2]张璐.关于数据库索引的初步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09 (23) .

[3]徐小刚, 王俊杰, 于玉.全文索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2 (2) .

[4]张亮.面向开放域的中文问答系统问句处理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5.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5

http://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证书挂靠答疑

有很多朋友考取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等软考证书,将这类证书挂靠出去了,在挂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方便大家,现将希赛小编了解且大家常遇到的各类问题汇总如下。

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挂靠价格是多少?

目前,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挂靠一年大概是7000元左右。

2.初始注册需要个人提供的证件有哪些?

a.身份证

b.毕业证

c.软考证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或软考成绩单

d.小一寸照片四张(证件照)

3.转注册需要个人提供的证件是哪些?

a.身份证

b.高级/中级项目经理证书原件

c.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人员资质变更表一式四份(不同地区实际需要二份或三份,多几份做备用)

4.以上两种注册(初始注册和转注册)时提供的证件是否必须是原件?

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要求,有些省份需要提供证书原件,有些省份不需要,具体详情可咨询当地相关主管部门。

5.初始注册与转注册分别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初始注册不同省份进度不一样,总体时间在二个月左右;

转注册如果是在同省转注时间大概在一个多月,如果跨省转注册则时间相对会长一些。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http://

6.转注册是否可以由他人代办?

转注册的时候需要个人去原单位办理一下转出手续,变更表上盖调出单位的公章,如果在注册地有朋友,可由他人代办。

7.社保问题

挂靠单位在上报个人资料的时候,必须在其接收单位买入社保,以证明单方的劳动关系;挂靠一般是挂在你社保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因为挂靠单位要给你买进社保,如果你在挂靠单位所在地已有社保,那就会产生冲突,目前省内社保逐渐联网,一个人在一个省内不得呈现两个社保;如果在没有联网的省份挂靠,就尽量别挂在原市就可以了。

8.挂靠协定一般签几年?

这个没有具体的规定时间,一般都是一年一签的,这个得看个人的意愿和企业的要求,如果觉得挂靠企业不好找,建议可以到国内正规咨询机构(如IT建设人才网等)了解一下,这样会比较容易找到。

9.同类型的证书能否挂在不同单位?

只要是计算机行业的软考证书,只能挂1个证书,绝不能再用同类型的证书二次申请项目经理。

10.软考证书继续教育问题

信息产业部规定软考证书有效期为3年,即是如果3年内未做继续教育,此软考证书将会过期,但过期的软考证书并不影响项目经理的申请,因为目前工信部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说是过期的软考证书不能申请项目经理,但建议如果要申请的话那就尽量在获得软考证书3年内去申请,因为政策的东西很难说,说不定下个月工信部就出台新规定说过期的软考证书不能申请项目经理也不准,所以尽快申请才是王道。

11.项目经理证书继续教育问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http://

工信部规定项目经理证书的有效期是4年,也就是说项目经理证书需在4年内完成继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明,再拿去申请换证,如果在4年内还未完成换证工作,那就在第5年内完成,如此时若未完成,那将会很麻烦。继续教育平台原则上规定每年都需学习考试,但每年都做可能会比较麻烦,建议可以到第3年时再统一做,这样会比较不那么繁琐。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6

【关键词】政府答疑 政策法规宣传 及物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在一些重要的法规政策出台后,政府会组织一些见面会为民众就相关政策的内容和实施答疑解惑。这不仅可以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增加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也可以对该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进行间接地宣传和推广,从而为其日后顺利的实施增添理解的基础。本文以2015年10月刊登于新华网上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答疑全面两孩政策“十问”》为语料,从及物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揭示政府是如何在政策答疑中利用话语策略来达到宣传、推广政策法规的目的。

一、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及物性分析

Halliday把语言的元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及物性系统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Halliday 认为及物性系统是语言再现的基石,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在句子中表达成若干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因此,及物性是以交代各种过程及其有关的参加者和环境成分来反映语言的概念功能。

及物性系统包括六个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动作者”即过程的动作者,“目标”即表示受过程影响的人或事。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其参与者成分有:“说话者”、“目标”以及“讲话内容”。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心理活动的主体“感觉者”和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关系过程表示“是”和“属于”关系的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这里的“载体”是指小句的主题,“属性”是对主题的描述或评价。行为过程是典型的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行为,只有一个有人充当的“行为者”。存在过程表示某物存在的过程,也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

二、分析过程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生不起”“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3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对这些热点问题一一回应。由于版面、字数有限的客观因素,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答疑文本将不以完整的全文形式在此展现。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答疑话语中及物性的分析,来研究国家卫计委是如何在为民众答疑解惑的同时,利用话语策略来宣传、推广全面二孩政策的。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视角来看该“答疑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动词是物质过程。物质过程通常表示动作,动作既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有意的物质过程都会对其目标产生影响,或者说发出动作的行为者作用于动作的承受者。比如在第二个问答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同计划生国策的关系的表述中,动作过程的行为者很明显是国家政府。在“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这一小句中,只有政府才能行使上述行为,而动作过程中的承受者(或受益者)是公众和社会。在这个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答疑文本”中,小句的行为者为政府,受益者为公众,这种表述方式预示着政府在为民众造福。因此,民众应该毋庸置疑地响应该项政策。从此可以看出,国家卫计委通过在二孩政策答疑话语中大量地使用物质过程,巧妙地在为民众答疑解惑的同时,有力地宣传了实施该项政策的一系列益处。

通过对“全面二孩”政策其他及物性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除了大量地使用物质过程来宣传所推行政策的优点和好处,国家卫计委还相当多地使用了关系过程。以该答疑文本第一答中的第二句和第二答中的第四句为例。第二句的载体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属性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载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卫计委认为“全面两孩”政策是完全符合且有利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换句话说,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全面两孩”政策的提出是有绝对的客观的科学依据的,是大势所趋。第四句的载体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属性是“要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再次通过载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卫计委认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看似相悖,其实是有必然联系的。即这两项国家决策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中国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不过是在不同的人口阶段下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卫计委在答疑过程中通过频繁地使用一些关系过程也很好地起到了宣传该项政策实施的必要性的作用。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答疑话语通常会尽可能多地使用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来阐释即将实施的大政方针,以期提高其在民众中的可实施性,从而实现宣传、推广该项政策法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Matthiessen,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M].London:Arnold,2004.

网络答疑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实现 篇7

1 网络教育中答疑的现状

目前,网络答疑可分为人工答疑和自动答疑。人工答疑主要采用BBS,E-mail,在线值机答疑,视频会议,电子白板等方式。BBS是目前主要的一种答疑方式,师生、生生之间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而且通过教师的参与和激励,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E-mail私密性好,适合于个别化学习。在线值机答疑、视频会议、电子白板实时性好。以上人工答疑方式在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教师直接参与答疑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但人工答疑方式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特别是对基础性知识和常见问题的重复回答,使教师无法开展更深层次问题的讨论,影响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为实现网络教学的高效率答疑,需要建立方便有效的自动答疑系统。基于常见问题库(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FAQ)的自动答疑系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现投入使用的答疑系统主要是采用关键词匹配技术搜索问题解,学生输入关键词后,返回大量与问题相关或不相关的材料,效率不高,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关键词提取能力。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自动答疑系统,能够理解学生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自动给出答案。学生不需要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与关键词抽取技术,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只需要定时更新和维护知识库,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对自动答疑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自然语言理解存在分词切分歧义、未登录词处理、兼类词理解,以及缺乏相应语料库等困难,使依赖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自动答疑系统无法完全满足网络教学中答疑的需要,所以应充分发挥人工答疑和自动答疑的优势,开发综合的答疑系统,以提高网络答疑的效率和质量。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答疑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2 答疑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用户

答疑系统有管理员、教师、学生和匿名4种用户,管理员用户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可以管理系统用户,维护知识库及论坛等。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均属于注册用户,教师用户可进行在线答疑,维护知识库,统计学生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用户拥有提问、给其他用户发送消息、参与讨论的权利;匿名用户只能使用自动答疑功能,通过管理员验证成为注册用户后才能使用系统的值机答疑等其他功能。

2.2 体系结构

采用了B/S结构设计答疑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等用户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与Web服务器连接,通过浏览器进行所有操作。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功能模块

答疑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自动答疑、消息管理、论坛、值机答疑、统计共性问题、问题库管理、词库管理和用户管理等模块。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自动答疑。自动答疑模块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提问,自动对问句进行分析和处理,在问题库中检索与问句语义最相近的3个问句及答案返回。

(2)论坛和值机答疑。学生在自动答疑模块找不到答案或对结果不满意,可通过论坛和值机答疑方式寻求帮助。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的重难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知识点设计论题,组织讨论。

(3)消息。消息是一种异步的答疑方式,包括发送、接收、查看和删除4个功能。

(4)统计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共性问题功能,统计学生在自动答疑模块及论坛中所提问题,找出共性问题,调整教学内容。

(5)问题库管理。在自动答疑模块是基于常见问题库的答疑,教师和管理员均有管理问题库的权限。问题库管理包括问题的添加、删除、修改功能。

(6)词库管理。在自动答疑模块中对学生问题理解需要用到专业词典、同义词典、通用词典等词库,词库管理包括词汇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7)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用户的添加、删除及信息维护。

3 答疑系统的实现

3.1 关键算法

值机答疑、论坛、消息等模块实现技术比较成熟,仅介绍自动答疑的算法流程。自动答疑对用户问题理解,包括分词、去停用词、问句分类、关键词标准化、语句相似度计算几个环节。

(1)分词。因为问句一般包含专业词汇,所以采用“专业词汇优先+双向最大匹配[2]”分词法。用搜狗实验室的《互联网词库》(15万词)构建通用词典,由专业教师创建专业词典。算法为:(1)利用双向最大匹配法先在专业词典中查找出专业词汇,将问句切分成专业词汇和其他一些子串。(2)采用双向最大匹配法,对除专业词汇及标点符号外的子串,利用通用词典进行进一步的分词及词性标注。(3)合并数字及英文单词。(4)词典中的词条由三部分信息构成:词、词性、词频(即该词在以往问句中出现的次数)。在分词时,若出现歧义,可利用词典中该词的词频来帮助分词。具体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2)去停用词。停用词是指出现频率太高、没有太大检索意义的词[3]。本系统停用词指标点符号及部分虚词(助词、拟声词、连词和副词)。去停用词后,问句为关键词序列。

(3)问句分类。采用疑问词及疑问词短语分类法和知识点(专业词汇)分类法,根据分类结果构建候选问题集,有利于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效率。

(4)关键词标准化处理(同义词标准化)。创建同义词典,判断问句的关键词序列中是否存在同义词,并用标准词代替,以提高检索准确率。

(5)问句相似度计算。系统采用语句相似度技术计算学生问题与问题库中问题的相似度,包括词形相似度,句长相似度,词序相似性,距离相似性[4],再将4种相似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句子相似度,按相似度进行降序排列,取相似度最高的3个问题及答案返回。从而实现对问句的初步理解和自动解答。

3.2 技术路线

系统使用Visual Prolog7.1开发用户问题理解模块,使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基于ASP.NET2.0的在线自动答疑、值机答疑、消息、问题库管理等其他模块,使用SQLServer2005存储数据,采用IIS6.0作为Web服务器。答疑系统部分界面如图4所示。

4 答疑系统的应用成效

答疑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答疑效果好。投入使用两年,得到师生的肯定,应用成效明显。

4.1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答疑系统综合设置了自动答疑、值机答疑、消息及论坛,师生无须登录多个系统,便可开展多样化的答疑活动,使用方便,效率提高。

(2)自动答疑方式的使用,教师无须重复回答相似问题及一些基础性问题,可将更多精力用于组织深层次讨论和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效率提高。

(3)学生不需要了解太多的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与关键词抽取技术,负担减小,且自动答疑方式满足了学生全天候的答疑需求,学生获得反馈的时间缩短,学习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4)统计共性问题模块的引入,使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好。

4.2 调动学习积极性

自动答疑的引入,学生解决问题更及时,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系统还综合了论坛、消息及值机答疑方式,学生可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

4.3 培养信息素养

网络答疑系统的使用,学生逐渐养成网络学习和答疑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研究现有答疑方式的基础上,从系统用户、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几个方面阐述答疑系统的设计,从关键算法、技术路线及关键代码方面阐述答疑系统的实现,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答疑系统的应用为例,介绍答疑系统的应用成效。实践证明,答疑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有促进作用。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答疑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为提高网络答疑的效率,对现有网络答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答疑系统为例,从系统用户、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方面阐述网络答疑系统的设计,从关键算法和技术路线方面介绍答疑系统的实现技术。答疑系统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信息素养方面成效明显。

关键词:网络教育,答疑系统,答疑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银.答疑系统学习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2:36-38.

[2]孙茂松,邹嘉彦.汉语自动分词研究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1,3(1):22-32.

[3]化柏林.知识抽取中的停用词处理技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8:48-51.

在线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篇8

系统由管理员、教师和学生3个子类组成, 每一类用户各有各的权限和职能。管理员可以查找和更改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 更新新闻, 管理数据库, 处理学生和教师对系统的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各自可以查询和修改个人信息, 进行在线答疑, 反映系统出错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特别, 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料, 发布作业信息, 下载学生作业以及评分;学生下载教学相关资料, 查询作业信息以及提交作业, 查询成绩, 查询教师信息。

1.1 整体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B/S架构, 以便维护、管理和使用。在实现方面, 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10搭建开发平台, 用C#完成代码编写, 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管理后台数据库。

对于开发/运行环境, 建议硬件配置:2.4/1.7GHz CPU;256/128MB内存;40GB硬盘。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Office 2003;SQL Server 2008;Visual Studio .NET 2010

1.2 用户例图、功能需求与分析

(1) 查看学生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习资料;布置课程作业;在线下载学生作业并评分;修改个人联系方式和空闲时间表;与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对系统错误进行反馈。

学生和管理员用户用例图类似, 从略。功能需求同样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给出。下面只给出功能分析。

(2) 学生。查看并修改自己的信息 (包括姓名、院系、邮箱、电话) ;查看课程信息 (成绩、作业内容、课程参考资料) ;上传作业;下载课程相关资料;查询教师信息;上线线答疑;反馈系统错误。

(3) 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和维护学生信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添加、修改、删除和维护新闻信息;处理和回复系统错误反馈;修改和更新教师的联系方式;管理和修改教师空闲时间表。

根据需求和业务流程, 将系统分成登录、作业、资源、反馈、在线答疑、信息管理、公告7个功能模块, 如下 (表2) :

1.3 数据接口设计

数据接口是指用于完成各系统间和系统内部数据传递的接口。其核心是数据模式, 即应用系统对要传递的数据应在数据的来源、内容、格式、去向等方面做出的相应规定。每个功能模块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接口, 根据输入输出要求, 数据接口设计如图2所示:

2 数据库设计

2.1 概念结构

2.2 逻辑结构 (略)

2.3 关系表

类似地, 可以设计出account、adminInfo、feedback、material、news、stuInfo、stuTask、task、teacherTime表。

2.4 数据库操作类和前台需要的模型类

依据数据库操作类型, 编写一个DB.cs类, 包括一些静态方法, 如DB.Update (cmd) 对应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接受的cmd为String类型的变量, 内容对应SQL查询语句;DB.GetSQLDR (cmd) 对应数据库查询操作, 返回一个SQLDataReader对象, 用来显示对应的查询结果;DB.Insert (cmd) 对应插入操作;DB.CheckLogin () 为系统的登录检测方法, 返回值为一个String, 可以表示成功后的用户类型, 也可以表示出错时的标记;等等。

依据后台数据库的结构, 在前台设计每个表对应的模型类, 模型类的属性对应数据库相应表中的属性字段, 这些模型类都有一个静态Update方法, 更新当前类对象到数据库中。比如SInfo类对应学生信息表, TInfo对应教师信息表, AInfo对应管理员信息表, Ttime、News和Feedback类分别对应教师在线时间表, 新闻表和反馈信息表。

3 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登录模块

在简单的登录界面中添加TextBox、Lable和Button控件, 分别作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 出错信息提示, 发送登录请求。在请求前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框的合法性, 然后调用数据访问接口中的数据验证方法, 依据该方法的返回值做相应处理:显示错误信息或是跳转到相应成功界面。

教师登录流程如图4:

学生和管理员登录流程类似, 从略。

3.2 信息管理模块

以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为例, 当学生发出页面求时, 直接依据Session[“user”]初始化一个StuInfo类型的对象, 按照该对象的name、ID、tel、email、dept属性初始化界面中相应的文本显示区域。同时依据Session[“user”]创造一个数据库查询语句, 然后调用数据查询接口, 用返回的DataReader初始化学生的作业成绩下拉列表, 选择项变更时, 调用数据查询接口, 得到相对应的作业成绩。在学生的修改密码按钮处, 首先判定修改密码相关输入框的文本合法性 (两次输入的新密码是否一致, 旧密码与新密码文本框内容是否为空, 如果不合法会给用户返回出错信息) , 然后调用数据更新接口, 修改数据库中的account表结构。修改联系方式按钮的事件是开放界面内的电话和邮箱文本框, 同时启用“提交更改”按钮, 而“提交更改”按钮的事件处理为首先检测电话和邮箱文本框的输入合法性 (如果不合法会提示用户出错信息) , 然后调用数据接口中的密码修改接口, 根据返回信息决定页面提示信息。

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 还有一个表格表示教师本周的在线时间表, 这个表的信息来自TeachTime类, 为一个5*4的int型矩阵, 对应一周5天, 每天4个时间段的教师在线信息 (1为在线) 。通过TeachTime类的GetTime () 和SetTime () 方法对该数组进行读取和修改。在信息管理界面载入时, 直接创建一个对应教师ID的TeachTime表, 取得time矩阵, 初始化教师在线时间表学生访问教师信息界面时, 对应的表格内容为Lable;而教师和管理员访问教师信息时, 对应的表格内容为CheckBox, 以供修改time属性。提交修改time的操作依赖“提交日程”按钮, 此按钮先将表格信息转化为一个int矩阵, 接着初始化一个TeachTime对象, 设置其ID和time属性, 然后调用TeachTime.UpdateTeachTime () 方法修改数据库内容。

3.3 上传下载模块

教师主要负责上传新的学习资料, 要填写标题和内容TextBox, 同时在FileUpload空间中选好要上传的文件, 点击确定按钮, 新建一个Material类的对象, 自动生成ID (数据库中的Material表中ID列最大值加1) , 标题和内容信息来自管理界面的文本框, 文件名属性是用户选择的文件名。然后将文件保存到服务器项目目录中的studyMaterial目录下, 之后调用Material类的UpdateMaterial方法, 链接数据插入接口, 更新后台数据库。学生下载资料, 请求下载界面, 界面包含一个请求下载文件名的下拉列表项目, 调用数据选择接口, 每一项的文本值设为材料标题, 键值设为对应的材料ID。当此下拉列表的选择序号更改时, 调用Material类的构造方法, 取得数据库中标号为选定ID的Material字段, 将对应属性初始化在界面中, 其中下载按钮是hyperlink, 连接到“~studyMaterial文件名”。

作业的上传下载功能类似, 不过, 学生可以查询当前在激活状态的作业信息, 此时调用Task类的GetCurrentTask方法, 取得数据库Task表中第一个status字段为“c”的项目ID (如果为空则返回-1) 。然后用这个ID和当前用户名初始化一个StuTask类的对象, 读取这次作业信息并同时反映出当前学生的本次作业情况 (未提交, 已提交, 已评阅) 。当此次作业信息为“已评阅”时, 禁止学生用户上传相关作业。作业的管理主要有教师进行, 教师用户可以查看当前作业, 停止当前作业 (此时当前作业变为下一个status为“c”的Task字段) 。同时教师可以在下载学生作业的界面提交学生的本次作业成绩, 更新数据库的stuTask表。而且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信息管理界面新建一个作业信息 (新建的作业信息ID为作业表中最大ID加1, 状态为“s”) 。

3.4 新闻模块

新闻模块供各类用户使用并由管理员管理, 3类用户登录成功后跳转到各自的主界面, 在主界面内添加一个GridView控件用来显示系统新闻, 依次列出消息ID、日期和标题, 分别同数据库news表中的ID、Date和Title 3个字段绑定, 而控件的标题列内容为Hyperlink, 链接到一个新闻显示页面news.aspx, 依据所在行的主属性 (ID) 值, 添加queryString newsID= (新闻ID) , 以此将需要显示的新闻ID传递给新闻显示页面, 进而从数据库中读取news表中的des (新闻正文) 字段并显示Html文档。

新闻由管理员的管理, 控制页面中设置两个button, 分别对应新闻的创建和修改功能。在修改功能中设置一个TextBox控件用来接收管理员输入新闻ID (int类型) , 管理员通过“查找”按钮, 调用数据接口中的检索数据方法初始化一个News对象, 然后用这个对象的属性 (标题, 内容) 填充标题框和内容框, 同时启用“提交”按钮。然后管理员依据需要改动两个文本框的内容, 通过“提交”按钮调用数据接口中的更新数据方法, 将News对象的内容同步到数据库中。在新建功能中, 管理员的操作过程类似修改已有新闻, 只是在“提交”按钮的处理中改成调用数据接口中的新建数据方法向数据库中插入一条新数据 (News表中的ID信息为递增的, 系统在新建News对象时自动生成) 。

3.5 系统反馈模块

系统的Feedback类对应反馈信息, 其属性对应于数据库的Feedback表, 一个完整的过程是普通用户 (学生和老师) 创建一个新的Feedback, 然后管理员读取新的Feedback信息, 按照内容进行回复, 然后该Feedback的发送者会得到新回复的提示, 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新旧反馈回复, 以便用户在错误重现时查找解决方案。

新建反馈信息界面有2个供用户输入的文本框 (概括和内容) , 对应Feedback类的title和des属性, 在“提交新反馈”的按钮被按下时, 首先初始化一个Feedback类型的对象, 设置其title、des、sender属性, 然后调用Feedback.UpdateFeedback () 方法更新对应的数据库表。

查看已回复界面有一个下拉列表供用户选择反馈的标题信息, 选项变更时, 会依据当前选项创建一个Feedback对象, 用该对象的des和reply属性初始化界面内对应的文本框, 供用户查阅。

查看新回复基本方法同上, 但在标题选择下拉列表的选择序号变更时, 会修改之前选择过的项目对应的Feedback属性, 并将其同步到数据库中, 并删除此下拉列表中的对应项。

管理员查看反馈信息, 载入页面内的新反馈下拉列表和有无新回复提示Lable依据数据库查询内容设定启用信息, 如果有新反馈信息, 则向新反馈下拉列表中添加所有新的反馈, 当列表选项变更时, 初始化一个Feedback对象, 并将其属性填充在页面对应文本框中, 管理员依据反馈内容填写回复, 点击“回复”按钮时, 更新Feedback对象的reply属性, 同时同步到数据库中。

4 系统测试与评估

软件测试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对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并评价操作结果的过程, 即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它是帮助识别开发完成的计算机软件的正确度、完全度和质量的软件过程。一个规范化的软件测试过程通常包括:①拟定软件测试计划;②编制软件测试大纲;③确定软件测试环境;④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⑤实施测试;⑥生成软件测试报告。根据这6步, 先制定测试计划, 规定测试内容、起止日期、过程、方法、用例的优先级等内容。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开发与测试并行。每开发完成一个单元, 均进行可行性测试, 确保代码无误。

通过单元和集成测试, 包括对系统进行的各种基础性能测试, 发现并更正了一些错误。系统功能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需求分析的用例规约, 各项功能都能正常实现, 响应时间和运行负载状况都令人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M.WILLIAMS.Visual C#.NET技术内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T.M.CONNOLLY, C.E.BEGG.数据库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I.JACOBSON, G.BOOCH.统一软件开发过程[M].周伯生, 冯学民, 樊东平,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9

我们知道,有效的学习知识必须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答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答疑,教师可能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别答疑。这将浪费宝贵的答疑时间,因为答疑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逐个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人工答疑方式将会使教师不堪重负。因此,如果能让计算机自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将会大大减轻教师负担,同时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开发高效、准确、智能化的自动答疑系统仍然是一个难题。本课题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提出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改革现有的智能答疑系统模式,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通过机器处理自动理解用户提出的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并自动返回答案,达到减轻教师的负担,帮助学生学习,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目前的远程教学模式中,研制开发一个智能答疑系统的意义尤为重大,这是因为[1]:

(1)答疑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无论学习的形式如何变化,答疑对于学习活动来说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在网络环境下,及时、有效地获得解答是学生远程学习的基本需求。

(2)通过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记录分析,可以统计出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环节,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

(3)在网络环境下的智能答疑系统采用了友好自然的自然语言接口,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提问,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使远程教学真正起到用户良师的作用,对于远程教学方式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4)将功能良好的智能答疑系统应用于国家大力发展的远程教学支撑平台中,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5)为自然语言理解以及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可以推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

1 回答度

利用FAQ库进行用户问题解答的基本计算流程如图一所示[2]:

从图一中可以知道,用户问题要得到相应的答案,需要进行一系列中间处理过程才能找到相应的答案。但是,系统返回给用户的答案是不是就是用户所问问题的答案呢?下面对其进行简单阐述[3]。

(1)如果FAQ库中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存在与用户问题相对应的问题,则用户问题一定能在FAQ库中的问题答案对中找到准确的答案。这种情况下,系统返回给用户的答案就是相当准确的,也就是用户要找的答案。系统对该问题的回答度就为1。

此种情况,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的问题与用户问题是完全对应的,包括关键词、关键词与问题的匹配为1、问句类型一致。

例如:FAQ库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关键词匹配对:

问题关键词匹配度类型

编译原理是什么?编译原理1概念

如果用户问题是“什么是编译原理?”或“编译原理是什么?”,则回答度就为1。

(2)如果FAQ库中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不存在与用户问题相对应的问题,但是存在近似对应问题,则用户问题也能在FAQ的问题答案对中找到近似的答案。但是,这种情况下,系统返回给用户的答案就不是相当准确的。但是能回答用户问题的一部分。系统对该问题的回答度就为0.5。

此种情况,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的问题与用户问题就不是完全对应的,而是近似对应的,包括关键词、关键词与问题的匹配为0.5、问句类型一致。

例如:FAQ库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关键词匹配对:

问题关键词匹配度类型

编译原理是什么?编译0.5概念

如果用户问题是“什么是编译?”或“编译是什么?”,则回答度就为0.5。

(3)如果FAQ库中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完全不存在与用户问题想对应的问题,这时就不考虑问句的类型,只考虑关键词和关键词与问题的匹配度。

这种情况,首先匹配关键词与问题的匹配度为1的问题,然后匹配关键词与问题的匹配度为0.5的问题,将这两种情况下的问题作为用户问题的相仿问题,返回低近似的答案,供用户参考。在这些相仿问题中含有与用户问题中相同的关键词,因而能提示性的回答用户的问题,用户也能从这些答案中有所领会。这时的回答度就为0.25。

例如:FAQ库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关键词匹配对:

问题关键词匹配度类型

编译原理是什么?编译0.5概念类

编译与解释的区别?编译1关系类

如果用户问的是“编译过程?”,则这时的回答度为0.25。

(4)如果FAQ库中问题关键词匹配对中连(3)的情况都不存在,则这时的回答度为0。系统返回找不到答案的提示信息。

(5)如果用户问的不是该门课程的相关问题,即没有找到关键词,则这时的回答度也为0。系统返回找不到答案的提示信息。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回答度就是系统回答用户所问问题的准确度。根据回答度,我们可以对FAQ库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准确率。

当前考试系统中大多全是客观题,而没有主观题。对考试系统中主观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回答度思想可以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由于是主观题,因而答案形式是多种多样,自由性很大,同一个题目不同的考生论述的文字不同。考生所答的答案有的满足答案要求,有的大部分满足要求,有的基本满足要求,有的相差较远等。因而我们可以根据考生所答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来确定考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即回答度,然后根据回答度来确定该考生该题得分的档次。

其实,在教学中许多地方潜在地使用了回答度思想,如:英语作文评分、程序设计题的评分、课堂作业的批改等。

2 回答度在系统中计算的程序代码

否则取匹配相似的问题:

Find Key Match Question(0.5,true);//类型相同的近似匹配(高相似)

若能找到则输出答案,answer Degree=0.5;

否则检测低相似(先低高,后低低,这就实现了较高的先显示,较低的后显示):

Find Key Match Question(1,false);//低高相似

Find Key Match Question(0.5,false);//低低相似

若近似的回答了用户的问题,answer Degree=0.25;

若FAQ的Question Keyword中根本没有与之匹配的问题即用户问题在FAQ中没有对应的问题则输出Question中访问次数最多的前5个问题的答案

}

返回提取的答案(信息)

}

3 结束语

智能答疑作为网络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答疑系统基本是基于关键字的,使得系统缺乏语义理解。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课程领域的网络智能答疑系统对用户问题回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回答度概念并应用于本系统中。系统可以根据答案抽取结果即回答度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FAQ库进行优化,提高答案抽取准确率。本文还对回答度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拓展,如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评分、日常教学,从而可以提高传统考试系统功能及应用范围。

摘要:本文讨论了智能答疑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回答度”的概念并进行阐述,给出了回答度在系统中实现代码,最后提出了回答度的另外一个应用领域——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评分。

关键词:智能答疑系统,回答度,考试系统

参考文献

[1]侯丽敏.基于网络的智能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开封:河南大学,2005.

[2]石凤贵.基于问题关键词匹配度的相似度计算[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0):7323-7325.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10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将人们从时间和空间上拉得很近,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课堂。在校园,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针对自己未解的问题,去寻求老师的帮助,以获得对问题的解答,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间进行自由讨论,这势必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来解答自己关心的问题。学生登录到本部后,可以通过教师查询来找到自己想找其答疑的教师,然后通过课程登录到讲授此门课程教师的页面中,在此页面中可以查阅教师发表的关于此门课程的问题。当教师登录到自己的页面后打开自己的问题库,答复学生留给他的问题。教师必须在系统管理处注册后才能登录到属于自己的页面中。

2 Moodle的特点

软件制作得简单、直观、易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Moodle也一直在保持着这款软件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可喜的是此系统拥有多种语言版本,其中包括中文简体。经过了解到现今基于Moodle的特点是:

(1)功能强大。Moodle具备如论坛、内容管理、提问、测验及九种外置的活动模块(作业、聊天、选项表、术语表、日志、标签、课堂、调查和工作室)。此外,还拥有诸如任务分配、联系、对话、签到、日历和文件管理等多个后加入的功能模块。

(2)易于操作。对于老师、学生和管理员而言,Moodle是易于操作、安装及更新。

(3)易于集成。通过外部数据库认证,Moodle可以与任何一个企业的系统进行集成。

(4)以主题为导向。Moodle是以主题为导向的。这意味着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的,每个主题都有自己的论坛和内容管理工具。

3 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线答疑系统包括实时答疑系统和非实时答疑系统两大类,系统一般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分为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在客户端只需装有变通浏览器即可。

3.1 实时答疑系统

实时答疑系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答疑,一般由登录界面、主界面、提出问题、发送问题、显示问题五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用户登录之后进入主页面,在主页面会显示此用户名,以及其所有在线用户名,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自动更新;如果用户按下“提出问题”按钮,会弹出一个新窗口,让用户选择信息接收者、编写信息,然后将信息存放在变量中;如果用户按下“发送问题”按钮,将弹出一个新窗口显示信息,接收信息者会在10秒内收到,然后在5秒内自动关闭窗口;主页面程序每隔10秒自动更新一次。

3.2 非实时答疑系统

非实时答疑系统一般包括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其中学生模块主要有浏览问题模块、提出问题模块、回答问题模块、搜索问题模块;教师模块中主要包含浏览问题模块、提出问题模块、回答问题模块、搜索问题模块及删除问题模块;管理员模块只有用户管理模块和版务管理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图2所示。

答疑系统中所有的问题解答(包括教师的解答和学生的讨论)都将注明作者。教师的回答和学生的问题以不同颜色区分,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4 用moodle实现教师网上答疑系统的可能性

Moodle软件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有创建课程,创建课程大纲和进度计划、学习通知、发布和评判作业、成绩管理等。另外,Moodle还是一款遵照开放源代码协议的免费软件,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来改编源代码,定制功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此用讨论空间,教师答疑系统,系统管理三部分组成学校教师网上答疑系统。

4.1 讨论空间

此系统中每一个用户既可以是问题的发表者,也可以是问题的答复者。其功能:

(1)要求此系统能够为多个用户同时访问。

(2)每一个在线用户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别人的问题进行答复,如果此人是在线用户,那么他立即可以看到你的回复。

(3)如果已经发表的问题还没有别人答复,本系统将自动将问题存入后台数据库中(有保存期),以待回答。

4.2 教师答疑系统

本部分的用户分两种:教师和学生。主要实现如下一些功能:

(1)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页面,每个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问题供别人查阅。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此老师是在线用户,那么可以及时答复学生的问题;如果此教师不是在线用户,学生的问题可以保留到此教师的问题库中,待老师登录到自己的页面后再回答。

4.3 系统管理

(1)具备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2)及时更新后台数据库的数据,删除一些超出规定保留时间的数据。

(3)授权的教师可更改属于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4)系统管理员拥有本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删除会员发表的问题,也可以删除不合格的教师或者不合格的会员。

(5)及时对会员及其发表的问题进行统计。

(6)具有网站基本的功能。

5 基于Moodle的教师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目标及技术路线

5.1 自动答疑模块

自动答疑模块包含两个小模块:常见问题库和待答问题库。常见问题库里存储着较普遍的问题。学生进入此系统后,首先进入自动答疑模块,在常见问题库中对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查询。若系统中没有与输入词相关的问题,或当学生对系统提供的答案不满意时,系统就会自动根据学生填写的查询表单信息将此问题存储到待答问题库中等待老师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5.2 人工答疑模块

人工答疑模块主要是为了弥补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在网络学习中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不足,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6 结束语

Moodle作为课程管理系统软件,能解决学习者的所有的电子学习问题,能作为对学生使用内容进行管理的“框架”或“引擎”。

摘要:通过对ASP和JSP技术的比较,认为moodle更适合于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moodle,Web数据库,Apache&,MySQL&,PHP

参考文献

[1]K Batcher,C Papachristou.'Instruction Randomized Self Test for Processor Cores',Proc.VLSI Test Symp,Dana Point,pp.34-40,Apr.25-29,1999.

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 篇11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 我国各类学校都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答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答疑学生可以弄清楚课堂上没有弄清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通过答疑, 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和适应情况[2,3], 并利用这些信息修正课堂教学, 但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 教师的答疑工作量会变得异常的繁重, 特别是一些专业核心课, 如C/C++语言, 数据结构等课程,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变得异常重要, 因此本文提出采用ASP.NET (C#) 和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和开发一个能让学生网上提出问题, 系统自动实现答疑功能的智能答疑系统。

1 ASP.NET技术简介[1]

ASP.NET是.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 是一种动态网页设计技术, 2005年已推出ASP.NET 2.0版, 用于在服务器上开发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 提供了丰富的控件, 大幅度减少代码量, 程序员只需要拖动控件, 然后根据事件处理控件的属性即可, 采用在服务器上编译后运行, 运行效率较高。代码层次清晰, 前台页面代码和中间层逻辑处理代码分离, 代码可读性强。在.NET架构中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组件提供了对多种语言的支持, 如C#、J#、C++、VB.NET等, C#和VB.NET是目前ASP.NET技术中的主流编程语言, C#是专门为.NET应用而开发出的语言, 他具有语法简洁, 面向对象, 面向Web, 功能强大, 灵活性与兼容性, 完整的安全性与错误处理等特点, 因此本系统采用C#来进行WEB页的开发, VS2012作为开发环境, 嵌套C#语言的ASP.NET作为编程环境, SQL Server2008是数据库环境。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分析

本系统基于B/S结构, 面向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类对象答疑解惑系统平台;从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以及管理员的管, 三个维度构筑了数字化测评系统架构。在研究本系统时, 首先确定需要做什么, 进行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应该具备什么功能。

在研究需求时可以把系统划分为以下三个大模块, 即管理员模块, 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如图1所示:

2.1.1 教师模块

系统公告:查看由管理员发布的公告信息。

管理问答库:完成问题的查询、维护、添加等操作。

热点问题:是教师了解学生关注问题的途径, 并实现对热点问题的管理。

添加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科目内容自行添加问题。

答疑管理:回答学生提问的问题, 删除和修改问题等。

学生管理:教师可以对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的信息。

修改个人信息:教师可以修改自己的一些信息, 如密码等。

2.1.2 学生模块

系统公告:查看由管理员发布的公告信息。

发布问题:学生向教师提问问题, 包括问题类型, 问题标题, 问题内容, 并可附带附件。

问题列表:提问的问题, 经教师回答之后可以从问题列表中查看。

热点问题:经常出现的问题, 可以实现从问题列表中自动查询回复, 实现自动答疑。

修改个人信息:学生可以修改自己的一些信息, 如班级、专业、密码等。

2.1.3 管理员模块

公告管理:公告信息的发布、修改、删除等操作。

学生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教师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管理员信息管理:管理员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2.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的是MVC三层结构[6], 前台作页面设计和布局, 中间层作业务逻辑处理, 后台使用数据库存取数据, 因此数据库设计是设计本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第一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抽象的数据模型即E-R图, 最后在把E-R图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由于本系统所涉及的实体较多, 故在此不再呈现实体间的联系图, 直接给出由E-R图转换得到的关系模式, 得到以下几个数据库表:

Admin表 (姓名, 密码, 是否在线)

class Info表 (班级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zhuanye Info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document Info表 (标题, 内容, 文件路径, 文件类型, 类型id, 添加时间)

document Type表 (类型id, 类型名称)

news表 (标题, 内容, 添加时间)

question表 (问题id, 主题, 添加作者, 添加时间, 内容, 是否回复)

answer表 (回复内容, 回复作者, 问题id, 回复时间, 回复标题)

teacher表 (姓名, 性别, 简介, 密码)

student表 (姓名, 性别, 班级, 专业, 简介, 密码)

由于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 故表中各字段的类型与该数据库的类型一致。实现数据库连接时须在web.config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段:<connection Strings>

3 系统实现

3.1 母版页的设计与实现

在ASP.NET2.0中, 母版页与页面模板一样, 使用母版页创建统一的用户界面与样式, 可以将WEB应用程序中的静态文本, 如网站标志、广告条、导航条、版权声明、HTML元素和服务器控件的预定义布局等内容整合到母版页中[1,4]。后台母版页的设计如图2所示:

Content Place Holder为占位符控件, 可在内容页面中替换成设计者需要的内容。在本系统中针对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模块采用了三个不同的masterpage.master.

3.2 用户登录功能的关键技术

根据登录类型为管理员还是学生, 导入不同的系统界面。用户登录页面index.aspx.cs中的关键代码如下:

3.3 学生模块的实现

(1) 问题发布功能的关键技术

在add Topic.aspx页面中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问题、发布问题, 关键代码在add Topic.aspx.cs中实现:

(2) 问题列表的管理

在new List.aspx页面可以查询已经提问的问题及热点问题等, 点击查看按钮实现问题答案的查看。关键代码在new List.aspx.cs中实现:

3.4 教师模块的实现

在Show Topic.aspx页面中实现对问题的回复和管理, 关键代码在Show Topic.aspx.cs中实现:

3.5 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在管理员模块中实现对教师信息的管理、学生信息的管理、管理员信息的管理及公告信息的发布, 其中公告信息的发布在Add News.aspx文件中实现, 关键代码在Add News.aspx.cs中。

4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了目前B/S模式系统[5,7]开发的主流技术ASP.NET2.O, 实现了高校学学生答疑功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BBS、QQ、论坛等答疑的方式, 该系统问题库的管理, 答疑的管理, 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的管理等, 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科任教师的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本系统采用目前主流的WEB技术ASP.NET 2.0构建, 实现了高校师生问题交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帮助学生自动从系统中找到常见问题答案,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系统中采用了VS2012.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 较好地实现了该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ASP.NET,自动答疑,SQL SERVER

参考文献

[1]秦学礼, 张峰.Web应用程序设计—ASP.NET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任红霞, 梁朋举.智能答疑系统在电大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2, 25 (3) :155-156.

[3]王燕, 沈锐.网络教学平台中智能答疑系统的模型构建.软件导刊[J].2012, 11 (5) :75-77.

[4]肖坤峨.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J].2014, 310 (16) :33-35.

[5]余翠兰.基于ASP.NET的学生住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 2014, 35 (4) :160-164.

[6]程宁.基于NET MVC架构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软件, 2013, 34 (6) :20-22.

上一篇:自主参与能力下一篇:旅游伦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