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答疑(共11篇)
名师答疑 篇1
在高校中建立一个设定答疑时间和提问人数的VB答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许多理工科专业是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这门课程的,同学中总有部分人没能听懂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课后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当面找老师提问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是许多同学又不好意思;第二,许多文科、医科、艺术等理工科以外的学生在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后仍然想继续深造参加二级VB考试,但是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没有二级VB的相关课程;第三,一些参加VB选修课的学生也想参加二级VB考试,但是选修课的课时很少,想依靠这一点点课时的学习去参加等级考试是远远不够的;第四,部分没有能够通过VB等级考试的学生想要重新学习后再考,可是又很难找到花钱比较少、学习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与途径。这部分学生要么是找不到熟悉的老师;要么是有认识的老师,但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愿意去找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设定答疑时间和提问人数的VB答疑系统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可以帮助许多学生解决VB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1设计与实现1设计与实现
系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答疑课。每周的固定时间,在答疑教室内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如图所示。
1.1管理员功能模块
管理员点击管理员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1)设定答疑时间。第一,设定教师的答疑时间。一般一个学期每周的答疑时间相对固定,就如同课表一样。比如,每周一、三、五的19:00——21:00,一般一次二个小时。第二,设定学生最晚可以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结束前半小时,比如20:30。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教师在21:00结束答疑。第三,设定清空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结束后半小时,比如21:30。第四,设定临时增加答疑的次数与时间。考试前答疑人数急剧增多时,可临时增加答疑的次数与时间,从每周一、三、五的19:00——21:00,调整成每周一、二、三、四、五的18:00——21:00。
2)设定提问人数。让学生进入答疑教室可以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排队等候法,一次让一名学生进入答疑教室。这种方法让人等的时间太长,有些学生等得不耐烦后会离开,况且别人问的问题可能与自己的类似,如果顺便一起看到教师的解答问题也就解决了。第二种,敞门入场法,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答疑教室。这种方法适用于人数不多的场合,如果人数很多的话,整个答疑教室就会乱糟糟的。而且系统连接机器数量也有限制。第三种,限定人数法,每次限定一定的人数进入答疑教室。就像每天门诊医生的挂号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样。这种方案克服了前面两种的缺点,既能保证答疑的数量又能保证答疑的质量,相对比较好。
3)其它:就像调课一样,如果教师提出了临时调整答疑时间的申请,管理员就要进行审核。审核以后要发布一个时间调整的公告,好让学生及时知道。管理员还要对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进行管理。
1.2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登录前就能看到系统的公告。公告中显示的内容有:答疑教师的信息、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有无临时的时间调整变动、系统设定的每次最多允许登录进答疑教室提问的人数、学生最晚可以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等。
学生点击学生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学生最早可以排队进入答疑教室的时间,一般为答疑开始前几个小时。即答疑教室没有开放前学生登录的话系统会显示答疑时间未到。为了避免考试前答疑人数急剧增多,学生扎堆登录进答疑教室的问题,设计一个不固定的开放时间,可以是答疑开始前的1至4小时的任意时刻。在答疑教室开放后,只要未达到规定的人数,学生就会登录成功。一旦登录成功就进入了排队等待状态,教师正式开始答疑前系统每隔几分钟自动发送确认在线的问题,题目为简单的整数加法,要求在短时间内正确回答,不回答或回答错误自动从排队的队伍里剔除。如果学生登录时答疑教室内的人数已满,系统会自动提示:本次登录人数已达到最大值,下次答疑时间请早点登录。
教师正式开始答疑后,进入答疑教室的学生可以提问,可以看到教师的回答,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问题与教师的解答。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答疑一样。
1.3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点击教师入口,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登录系统。
1)进入答疑教室答疑。答疑时能看到当前在线人员情况。正常情况下教师应坚守岗位一直到答疑时间结束。答疑过程中如果教师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可通知学生后离开。类似正常上课时教师生病或有更高级别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完成。当然为了保证答疑的时间与质量,管理方可对教师的迟到、早退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2)教师申请答疑时间临时调整,管理员审核后发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调课、停课、补课。
2结束语
仅靠教师的自觉与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制定一些奖励制度与激励机制,给从事答疑解惑的教师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支持。比如将教师的答疑工作量核算为正常上课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系统会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
摘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模仿现实生活中答疑课的VB答疑系统,系统设定答疑的时间,设定提问学生的人数,系统能定时、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答疑系统,VB,答疑时间,提问人数
名师答疑 篇2
感受名师魅力
刘蕊
听了黄利华老师的课,感受颇深,本节课围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要的知识准备,即学习任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掌握了比的知识以及分东西等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准备是解决问题并使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课的开始黄老师先谈话提问孩子们的年龄,再让孩子们猜自己年龄,然后给出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的比是3:1,孩子们自然就根据这个比算出黄老师的正确年龄。
二是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如本节课中,“你能根据20000元投资合理分配奖金吗?小组讨论一下分配方法”和 “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三是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黄老师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教学中,黄老师先是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冰糖葫芦,然后再由这一话题引出商家合资20000元办厂,让孩子们计算奖金如何合理分配。然后设计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按比分配”的认识,比如“两个人合租一间房屋如何按比分配房租费”,“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 等。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黄老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四是适当地运用了“延迟评价”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急于对策略的优劣和对错作出评价,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保护了学生探究问题策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黄老师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了黄老师这节课,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听名师讲课有感
丰南实验小学 刘蕊、12
品名师课堂 悟名师底气 篇3
一、底气,从他对教材的深度思考与挖掘而来
教学片段1: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这是什么?
生:圆!
……
【感悟】上课伊始,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即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这样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正如华老师在“课前慎思”中所说的那样,《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认识圆的特征为重点,创设了既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图贯穿教学始终,获得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皆因为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他们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二、底气,从他的文化底蕴与才情而来
教学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一个中心点!
师:什么“同长”?
生: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华老师充分挖掘出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后,引用墨子的经典:“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所有与圆相关的信息都进入华老师的课堂。给“认识圆”一个丰富的背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自由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最后又都聚焦在“一中同长也”的本质上来,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以简驭繁”的简洁之美。
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如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吐语不凡,却没有一丝作秀感,确实少见,华老师的才学让人折服。余文森教授曾说:“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可以说,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的名师。华老师曾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华老师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的神采飞扬和意气风发。他的成功课堂,让我得到启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三、底气,从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而来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
(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画得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画得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
师:想——不说——继续欣赏!
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感悟】学生怎么画圆,华老师没有按通常的步骤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展示学生“不圆”的作品。他幽默地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按常规教法所无法比拟的。华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故意诱发学生认识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肤浅的表面,而是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醒悟并有所顿悟。
成尚荣先生指出,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华老师在多年研究“差错资源化”的课题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学理念,提出了“教是因为需要教”的教学主张。他的教学主张,是现代学生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名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积蓄着他的教学能量。从他的成功经验中,让我想到,我们虽成就不了华老师的成就,但我们可以认真地学习华老师的思考精神,让思考伴我们同行,做最好的自我!
我们从名师的课堂中学习的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鲜活的灵魂。从深度解读名师的课堂教学入手,细细品味和感悟名师的一言一行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光芒和教学底气。让我们的教学从肤浅走向深沉,从浅表走向内涵,从模仿走向创新。
名师答疑 篇4
一、课前交流, 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于永正老师被称为是“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他曾说过:“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幽默与爱升华了他的课堂, 他的课堂教学以“爱”为立足点, 以“情”为纽带, 以“趣”为氛围, 以“美”为手段, 着眼“新”、“活”、“实”, 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而孙双金老师以他睿智的头脑和风趣的语言为学生们树立了自信, 让他们找到了自我。名师的课堂教学虽风格不同, 但对教育教学的炙热追寻是相同的, 对课堂教学的透彻解读也是共同的。名师们仿佛都有一种魔力, 他们几句简短的话就可以很快地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能放松自己, 以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 尽快进入课堂主体的角色。这种魔力我觉得应该是名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朋友或妈妈的角色,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呵护与关爱。他们善于选择一个很恰当的角度开始交流, 让每节课在一开始就激发孩子的兴趣,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二、新课导入, 开启精彩课堂的序曲
名师的每一节课都犹如一曲激荡人心的乐章, 而导入环节就是这一乐章的序曲。窦桂梅老师在《难忘的一天》的导入环节, 用自己最难忘的事引出学生最难忘的事, 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学生顿时兴致高涨, 产生了与课文主人公的共鸣, 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会讲课的教师, 必然熟知学生心理并加以引导。孙双金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导入就更独特, 以一曲《好汉歌》开始, 让学生在音乐中列举自己最喜欢的水浒人物, 再到让学生解释好汉的含义, 最后在齐声朗读中列出了课文的标题。
三、课堂提问, 掀起思维冲突的高潮
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 教学效果越好, 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进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名师的课堂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识矛盾之中, 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和学习的兴趣, 使学习成为学生强烈的精神追求。在《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中, 孙双金老师用语贴切, 一个个问题层层深入:“为什么阿炳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难道是阿炳的父亲说错了, 还是阿炳没有长大?拿起笔到课文里去找找关键词句。”这一句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提出疑问, 同时设下一个选择疑问句, 给同学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
访名师体会:感受名师的魅力 篇5
4月下旬我们以xx一中支队的名义采访了xx一中的党委书记——李xx。其实对于李书记我们并不陌生,早在xx实习培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领略到了李书记的风采,讲起话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颇有一种大家风范。
当时在培训期间他就讲到,打算在xx一中打造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力图改变“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当时听了李书记的这番理论,感觉颇为惊讶,一个小小的县级中学在教学理念上能够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真是不可思议。
我实习的学校恰巧就是xx一中,能在这样一位有远见的领导带领下工作,真是万分荣幸。而且我也有意识的在观察李书记是如何将自己的“高效”课堂理念向全校推广的。
学期之初,在全校的教研会上,李书记拿出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何为高效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并不理睬,只有少数几位教师不时地做笔记。散会后,大家一笑了之。在以后的半个多月里,李书记的“高效”课堂便成了办公室里的话题,但没有几位老师肯接受他的新理念,还是照样用最传统的方法讲课。
后来几次学校例会,没有见李书记再谈什么新教育理论,我以为他是见大家都不接受知难而退了。可是没过几天,李书记通知大家,刘君老师要在班内上一节英语公开课,并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大家带着一种怀疑和好奇的心情来班级听课。只见刘老师用几句流利的英语把大家带入教学情境,在学习某个场景时,刘老师没有一句一句的给同学讲解,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编出一些对话,并通过小组向大家展示成果。从整节课来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非常快乐并且印象深刻。可以说,在传统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的较量下,传统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它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以其高效、自主和具有探究性等优点正在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展示它独有的魅力。
刘老师讲课成功后,在学校获得巨大反响,许多老师都来向李书记取经,探讨“高效”课堂新理念如何应用到课堂。半个学期过去了,“高效”课堂在一中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许多老师都陆续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小组教学了。
现在,李书记打算在初一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阶段性验收,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师中得到了肯定和施行。从最初的一笑了之到现在的深入人心,这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李书记没有放弃,正向他曾经所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可能成为名校,但那要看它有没有那个决心和那份坚持。”也许这就是一位名师所应有的魄力与勇气。
育儿答疑(二十二) 篇6
最近我常见报纸上谈论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问题。尤其是对孩子,你能和我们谈谈在生活中怎样预防铅中毒吗?
南京龚玥
要防止铅中毒,首先要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不留长指甲。第二,禁止孩子将玩具或学习用品放入口中。尤其是带油漆的玩具或铅笔等。第三,带1米以下的孩子过马路时,要将他抱起来。因为铅比较重,往下沉,矮小的孩子容易吸入。不带孩子在汽车密集的马路上玩耍,因我们使用的汽油是含铅的。第四,居住在工厂附近、马路附近、车库或加油站附近,或3楼以下的住户,一定要装纱门纱窗,并且经常要用湿抹布抹尘。第五,从事铅工业工作的家长,回家后要脱去外套再接触孩子,外套不要和孩子的衣服放在一起洗。第六,尽量少给孩子吃含铅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膨化食品。第七,经常吃一些含锌、铁、钙的食物,特别是小儿缺锌、缺铁和钙时。对铅的吸收率就高。黄医生:
目前我已怀孕4个月了,很想了解一下胎儿的生长过程。
江苏高淳汪富玲
怀孕5~6周时,胚胎长6毫米,大约有苹果的核大小。有头和脊柱的轮廓。
当怀孕7周时,胚胎约1.3厘米,如葡萄般大小。出现两眼轮廓和臂芽、腿芽。
怀孕8周时,胚胎长2.5厘米,约草莓大小。内脏器官开始发育,能辨认出面都轮廓。
怀孕12周时,胚胎长6.5厘米,体重18克。胎儿渐具人形。 怀孕16周时,胎儿身长16厘米,体重135克。胎儿已完全成形。并且从14周起从胎盘中吸取营养。 怀孕20周时,胎儿身长25厘米,体重340克。有胎儿在体内漂动的感觉。 怀孕24周时,胎儿身长33厘米,体重570克。这时的胎儿已有了听力,大的外界声音会使他惊动。
南京儿童医院黄欣欣
怀孕28周时,胎儿身长37厘米,体重900克。此时他(她)非常好动,在温暖的羊水中得到保护,并且吞咽身体周围的羊水,再通过尿液排出。吸入过多时还会打呃。
怀孕32周时,胎儿身长40.5厘米,体重约1.6公斤。这时,胎儿的皮下脂肪正在逐渐形成,孕妇稍微运动就会感到气喘。
怀孕36周时,胎儿身长46厘米,体重约2.6公斤。此时胎儿头已降入骨盆。
怀孕40周时,胎儿的身长51厘米,体重约3.2公斤。此时胎动每天至少有10次。接近产期。如果此时提前或推迟两周分娩都是正常的。黄医生:
我的孩子不想吃饭,有什么简便的方法使他胃口好?
北京吴欣
孩子的“厌食”,除了依靠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开胃外,家庭中可用推拿手法来增加孩子的食欲。首先准备好推拿所需的物品,取一张小桌子或茶几,上面铺上毯子,准备一点滑石粉或痱子粉(为的是推拿时不损伤小儿的皮肤)。让孩子排去小便,推拿一般在饭前进行,因为饭后推拿会引起小儿呕吐。每日1次,每7天为1疗程。 具体方法如下: 1让小儿仰卧,成人的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沾上滑石粉,两手指按在小儿肚脐上,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2成人用手掌心沾上滑石粉,沿着小儿的腹部,满腹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3让小儿反过来,趴在桌上,在小儿的屁股沟顶端(此为针灸的穴位“下七节”),成人用大拇指沾上粉,往屁股下方推50下。(注意:如果是腹泻的小儿,穴位要往上推,也就是往脊背的方向推,穴位叫“上七节”。)
名师答疑 篇7
名师是什么样的老师?成尚荣先生认为名师的基质有四条:追求职业价值的动力;安静不安分的心理;文化与才情的优势;敏锐独特的见解[1]。
第一, 关注学生。名师不一定是样样精通, 完美得无懈可击, 却一定是非常爱学生, 在教学上能得到家长、学生和同行们的认可,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一些相对优秀成绩的老师。他们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第二, 有教学研究意识。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使教学提升,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为教师成长起重要作用, 因此, 能否高效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准。接受访谈和问卷的每位贵阳市名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有校本教材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研究, 学生学法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研究等, 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有的已经出书成册并在省内、国内进行推广, 供广大同行参考探讨, 并以此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做教育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不仅使教师自己总结经验, 提升自己的能力, 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可以帮助一部分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带动一部分老师一起教学研究, 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 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第三, 有能力指导和影响年轻老师。名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有丰富的经验, 有能力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待成长的年轻教师, 他们谦虚平和, 不觉得自己是名师而有任何优越感, 而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帮助年轻老师成长。有位数学名师工作25 年了, 至今他非常感谢那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的道理教给他, 现在他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和引导年轻老师, 影响着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 指导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突破自己、精益求精。
第四, 总结反思。如下表所示, 我们调查中, 所有填写问卷的名师们都有反思的习惯, 83.3% 的名师经常会写教学日志和体会,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的反思使教学工作更公平, 自由, 对课堂教学乃至教育工作都与重要意义[2]。在我们的访谈中, 一位生物老师说, “学生是最好的镜子”, 老师要想快速成长要时刻把眼睛放到学生身上, 关注学生的需要, 不断反思自己。杜威认为反思性教学的构成要素是:反思性思维+ 态度+ 行动[3]。名师们善于在课前和课后从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情方面反思自己, 寻找和发现问题, 并及时做好总结与调整。不少老师都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位物理名师说, 教师要充当媒体的角色, 对教学内容和题目进行“炒作”, 比如, 对解题方法的“炒作”, 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方法用起来解题很方便, 让学生重视, 自然就会喜欢并灵活使用。这样的说法独到又耐人寻味, 仔细想来, 确实如此。
二、名师成长阶段
研究发现, 从创造到成才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如下表所示, 名师们大多认为26 岁到35 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访谈中, 名师们根据自己的成长, 结合自己的经验, 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几个阶段如何提升自己, 快速成长。
1. 多跟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沟通, 请他们指导, 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常规性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 了解学情;熟悉教材, 认真备课, 多听课, 上课锻炼, 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做题总结, 多反思, 积累知识和经验, 摸爬滚打, 不断磨练, 打好基础, 尽快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 在讲台上“站住脚”。
2.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再提升,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 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会管理学生;多看教学杂志, 适时更新教学观念, 丰富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教学研究,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反思如何上好一节课。这是成长发展阶段, 在教学中“站稳脚”。
3. 然后, 要不满足于现状, 并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大胆进行教改实验,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念, 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完胜“高原期”。
4. 年龄约在40—55 岁左右的时候, 经过从教20 多年的工作历练, 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 引导和带动一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快速成长, 成为一名成熟、有经验、受欢迎的老师。
总结
名师的成长是在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学习, 形成独特教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提升教学专业技能的过程。新入职的老师们应该戒骄戒躁, 多向名师们学习, 在教师岗位上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名师的基质.人民教育, 2008 (08) .
[2]张务农.反思型教师.教师成长发展研究[M].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名师答疑 篇8
东港市位于黄海之滨, 市直乡镇学校共26所, 乡镇学校18所, 村小114所。为了促进城乡教学均衡发展, 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我们把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业务水平和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终带动我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鉴于以上想法, 我们从全市1000多名教师中选拨了工作成绩突出, 喜欢小学数学研究, 在教学上肯吃苦、善钻研, 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东港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批工作室成员由10名一线数学教师和3名基层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构成, 2010年9月, 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数学工作会议上给名师成员颁发了名师聘任书, 标志着这个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正式挂牌。
工作室成立以后, 制定了的规章制度, 拟定了工作目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稳定名师的个人教学水平;2.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 带动全市数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室工作实施策略
随着工作的开展与开拓, 数学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着, 在实践中丰富了最初的工作目标, 付出与获得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预想。
(一) 内修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名师队伍
1. 职业定向, 以压力促动力。
首先给名师进行职业定向。作为名师, 要学科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功底丰厚、教研教学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让其懂得, 全市有一千多名教师在期待着他们的引领。让名师坚信自己拥有这个实力, 把压力变为动力, 自我调整,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团结协作, 增强凝聚力。
团队内部建立QQ群, 创建公共信箱。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平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空间。
3. 内外兼顾, 潜质与外力相统一。
根据名师的个人素质, 我们首先对名师进行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成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模式下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并布置第一阶段的团队内部研训工作就是名师间集体研课。我们对每位名师班主任进行跟踪听课, 名师、领导参与听评课, 就近地区集中到一处, 大家同听共评, 彼此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教研员对名师成员的发言进行点拨, 同时解疑释难, 挖掘他们的潜质。这些老师都是数学教学的精英, 个个聪明、悟性高, 所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名师的独立备课能力、上课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的飞跃。
4. 铺路搭桥, 请进来走出去。
由于经费问题, 一些名师的眼界只限于本地区。鉴于此, 我们除了组织名师参加本地相关培训外, 还主动与基层校长直接交流, 为名师争取去省外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心里充满自豪, 更好的工作。基层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把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名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 白天听课, 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 与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取其所长。名师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归来后把学习感受、心得体会通过邮箱与大家资源共享, 在本校做观摩。2011年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周, 我们就推选6位名师参加。
(二) 点面结合, 辐射引领
在各项活动中为名师搭建展示舞台, 以点带面, 以面促进整体, 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
1. 以课题为媒介, 研究实践出成效。
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扎实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把数学新授课细化为“概念课”“以计算教学为主的课”“以应用题教学为主的课”等课型, 并对每一种课型的基本特点加以整理, 形成基本模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研究出“有效备课法”,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并初见成效。带着这些研究成果, 带着最新的课改信息, 名师团队通过观摩课、专题辅导, 及时传播、辐射给全市的数学老师。
2. 上各类教研课、观摩课, 做专题辅导。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计划的组织教研活动, 也要承接上一级研训部门的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名师们活动的土壤。如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各项专题研讨会, 名师们把最新的教学信息、思想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让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听完课之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先由执教者说课, 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 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既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又能给年轻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而且也锻炼、提高了名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往的县级培训, 都是我们教研员坐在前面, 基层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是受训者。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培训格局。名师成员中有优秀的基层主抓教学的领导, 我们给了他们一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也作为全市教师培训者。这样的培训, 给了名师压力, 促使他们多方收集资料,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斟酌培训材料, 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因为他们来自于一线, 与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所以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 更有益于广大基层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 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 这些骨干教师又带动所有的一线教师共同提高。
3. 名师送教, 受益一方。
东港市乡镇学校多, 偏远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本校学习观摩, 我们就组织名师们送教到村, 把名师效应延伸到最基层单位。每一次送教活动, 她们都会精心准备, 不但准备上课, 还要准备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解答教师们的困惑。对于大山里的教师们, 这样的活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与这些名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是她们最渴望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每一年, 我们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让这些村小的教师与名师牵上手, 结上对子, 很有效地带动了落后村小教师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 赋予团队不同层次活动, 更好的发挥名师效应。
(1) 每年, 教研部门或者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举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大赛, 一般情况下评委都是由我们教研部人员担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我们让名师成员任大赛评委。在这样的活动中, 这些名师评委能够互相交流, 在客观公正的给出判断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2) 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上一级部门的研究活动。市里的、省里的各类活动, 名师们都是走在最前沿:在丹东市网络教学设计活动中, 我们的名师共完成了1~12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所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3) 组织名师参加市里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 参加省里优秀课的评选, 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等等。这些活动, 更加促进了名师的业务发展, 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东港市名师的风采。
三、工作室成员的业绩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每位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课题奖项奖2人次, 课题结题2人次, 丹东课题成果奖1人次, 丹东市综合荣誉4人次, 东港市综合荣誉6人次, 省级优质课8节, 丹东市级东港市级优质课多节。
四、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如何成为名师 篇9
一、扎实、勤奋
我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案例,他们无一例外不是靠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与自己的刻苦勤奋,才换来优秀教师的称号或名师的光环。例如:被瑶胞称为“圣女”的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十六岁就走上讲台,在艰苦的瑶山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不但没有一个孩子失学,而且教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这成功的后面是付出。她不但要用双语(汉语普通话和瑶家语)教复式班,而且要为学生做饭、洗衣服,晚上还要招呼学生起来大小便。
特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龚春燕教授十几年来作过大量的调查,阅读了上千万字的著作,分析过数万个学习个案,统计处理了无数的数据。
优秀教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着、但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
青年优秀教师、浙江杭州临平一小蒋军晶说:“我不但没有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目前我还把这种工作的幸福状态延伸到我的和别人的生活当中。”
二、尊重、宽容
陶行知先生明确倡导“教育要爱满天下”。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要体现出对每个人的尊重,尊重差异,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尊重人格。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做好人的心,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不断宽阔自己的胸怀。教师的爱就要像母亲,爱就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幼稚无知,宽容学生的缺点错误,宽容学生的一切。
我是钢琴教师,学生上课的状态与其他课程有区别。在其它课上不会有那么突出的教与学的关系的体现。钢琴课一对一教学,在更容易因材施教的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最严重的一次,在上课时,一个学生居然紧张得晕过去了,一般情况下学生也会紧张得手抖,能很自如地发挥自己平时水平的学生少之又少。尤其是我们是职高,生源来自农村的较多,农村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从小参加各种兴趣班,家长也很重视孩子自身的均衡发展,孩子普遍都很大方。农村孩子环境相对就闭塞得多,自我表现欲不强,很容易羞涩,长时间一个人埋头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很难在面对教师或同学时去表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很重要,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慢慢找到自信,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表现自己。
三、读书、实践、思考、总结是名师成长的基本方法
优秀教师的学习都是自觉的。“学无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勤奋补上!”“为了弥补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科班学习的缺陷,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学习使人进步,但学习也可能束缚人的思想。青年教师要自觉学习,更要敢于实践,实践比学习更重要。实践就可能出错,但是,不能怕出错就不敢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才能创新。
在繁重工作的同时,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是优秀教师的另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学习的顽强、自觉有时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有的“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有的工资不高,但是买了近40000元的书。
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把阅读视野不断扩大到更广的领域,并且能够有效地汲取经典中的营养,就为自己提供了一条走向名师的途径。教师广泛阅读,进而厚积薄发,在不断的积累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且能时时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而教师的乐趣还在于,一群充满教育理想的人,能够一起为了寻觅教育的理性而努力奋斗着。就算环境再恶劣,也从不言败,这就是我们教师必须铸造的铁骨精神。
优秀教师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普遍十分重视思考,显著地具有爱思考的品质。正像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我们的教育需要理性,别让一些非本质因素过多地打扰了教育,比如商业、权威、权力、习惯等———这些已过多地干扰了课堂的方向。理性状态是对教育最好的救助。”而优秀教师的思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思考紧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总结对一名优秀教师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青年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教着教着,突然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学生一天一天带着,没有突出成绩,也没有教学事故,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突破。假如课堂上总是为了学生的纪律问题而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会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很厌烦。而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我们就会陷入更深的烦恼之中,但有些教师为何要感到“自己很无能”呢?这是教师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更是缺乏教育理性的表现,缺乏正确的归因分析,往往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而没有在教学中学会自我保护是我们应该杜绝的问题。自信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关键内容,诚如周彬老师所讲的,除了自信之外,我们还要不断地从教育心理学中找到“方法”,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时及时的思考与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他们在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在反思教育的细节;他们在反思历史,也在反思现在,尤其总在反思自己。名师是我们教育界反思状态的发动机———他们启发我们,这便是名师的价值。”特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徐斌说:“我的确愿意做一个思考的行者。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名师必须坚持高尚的情操,做到身正为范
早在汉朝时,杨雄就提出了“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其实,杨雄所言的就是名师的率先垂范作用。现在看来,名师对学生的率先垂范作用,就是名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德识才学与卓越工作,对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与榜样的作用。名师因备受学生尊重,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比一般教师更大、更深。针对一般教师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它应该做或是应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一旦你把他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了为什么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与他们的说教都大。”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强调:“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如此巨大,更何况名师。加之,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具有非常强的模仿力,他们一般会模仿自己崇拜的对象,名师不仅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而且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名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长生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调查,多年后,许多人对曾经教过自己的教师大多已经忘却了,但对自己崇拜的名师的音容笑貌仍记忆犹新,并尽力效仿。可见,名师对学生一生发展的率先垂范作用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五、创新
名师要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名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学识、修养、能力来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公共空间的认同,从名师成长的机理看,学习和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优秀教师共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刻苦地学习与积极地反思,最终实现充满个性的创新。青年优秀教师蒋军晶提出了“学习(听课)是为了寻找自己还是寻找偶像”的质疑,表明自己反对盲目模仿,推崇弘扬个性;特级教师窦桂梅更加鲜明地指出:“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我对自己说,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优秀教师都善于把日常繁琐的工作和科研、创新融为一体。广州市名教师、黄浦区教育局教研室、科研办副主任曲天立首先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创见;特级教师李镇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特级教师、厦门第一中学校长任勇的座右铭是:“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
名师成长需要心智支撑,要有攀登高峰的勇气,也要有完善自我的明智,心智的丰富和开放是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
优秀教师是一个极有特点、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是广大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榜样。他们不仅引领着广大教师队伍前行,而且随着刻苦、执著的学习和思考,他们将创造和发展教育理论,他们当中将涌现一批真正的教育家。
摘要:名师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淀出来的, 在实践中历练, 在历练中学习,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升。名师成长需要心智支撑, 要有攀登高峰的勇气, 也要有完善自我的明智, 心智的丰富和开放是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
答疑宏观调控 篇10
宏观调控效果如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这次宏观调控究竟成效如何?从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的转机,播种面积今年达到了15亿亩,比去年大概增加了2%左右,产量预计达到9100亿斤;二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开始回落,今年1-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3个百分点,一些行业的投资增速回落;三是货币信贷增势趋缓;四是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取得积极的成效。全国共撤销各类开发区4800多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核减开发区用地面积将近2.5万平方公里,同时新增用地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其次,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良好发展势头。具体可概括为五个继续:一是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GDP的增速是9.5%,估计全年在9%左右;二是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6%以上,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近40%;三是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将近37%,利用外资增长21%;四是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大幅度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城镇居民实际增长7%。同时就业情况也比较好,年初确定900万个就业岗位现已经实现了774万人就业,完成了全年目标的86%;五是消费市场继续稳中趋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
下一步调控什么?
当前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今后要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是企业界,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农业问题。虽然今年农业出现了比较好的收成,但是农民增收、粮食增产这个基础还不稳固,国内年度粮食供求还存在缺口。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仍然偏大。现在各地要求增加建设用地和项目的呼声仍然比较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在建规模到年底可能会达到20亿左右,同时钢铁、水泥行业增长速度仍然偏高。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农村电力供应仍然趋紧。四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4.1%,9月份单月上涨了5.2%,生产资料9月份上涨了14.6%,同时现在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还依然存在。五是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造成的不良后果现在已开始显现。产品开始积压,资金应用也开始增大,三角债问题将会突出。六是经济与社会生活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复杂将影响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成果,防止出现反弹。下大力气控制那些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行业过快增长,加强在薄弱环节方面的政府投资,加大市场的监管,控制物价过快的上涨,解决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如: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就业问题、社保问题等。
现场答疑解惑
提 问:宏观调控对民营企业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李朴民:从统计数据来看,这次宏观调控并没有使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增长速度降低,最近发改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估计很快就会出台。
针对这次宏观调控的区别对待,我要特别强调:不是在所有制上区别对待,而是针对一些过热的,且是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这样的行业采取的措施。
提 问: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和支持的行业有哪些?
李朴民:控制的行业主要有钢铁、电解铝、水泥、电池等高耗能或盲目过热行业。以钢铁为例,现在钢铁年生产能力是3.1亿吨,在建的还有1.5亿吨。这些项目建成以后,总规模接近5亿吨,严重过剩必将导致一些企业破产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支持的主要以包括农村的六小工程在内的社会事业项目,如:疾病控制中心、县乡卫生院、县乡卫生院所需的医疗设备等。另外还有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今年就上了大概有80多个。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投入了相应的资金。
提 问:宏观调控对于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的影响有哪些?
李朴民: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比重有40%以上都是用在西部地区,西部建成的好多高速公路,特别是县乡公路,基本都是靠国家支持的,因此这次宏观调控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影响。
提 问:请问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如何协调和统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如何协调统一?目前宏观调控政策和我们正在国际上争取的市场经济地位有什么正面作用或者负面作用?
李朴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又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面必有的内容,而且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应用经济的手段,比如:在信贷方面采取措施、在投资方面采取措施、利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等等,这都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跟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
专家答疑 篇11
问: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非经对方同意单方终止履行合同的一方, 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1万元。现单位无故辞退我, 我可否索要违约金?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仅可在培训服务期及竞业限制义务方面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你所在公司关于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可要求支付违约金的约定, 超出《劳动合同法》关于对劳动者设定违约金的适用范围, 相应部分应属无效。根据合同权利义务相一致、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的原则, 该约定对公司所设置的义务亦不产生效力。但你可按《劳动法》规定主张解雇补偿。
2被解雇领取补偿可否视作协商一致
问:公司以经营效益不好为由与我协商解除合同, 我未同意, 单位直接向我交付解除通知并支付工龄补偿即一个月工资。我领取该补偿后还可以申请仲裁主张权益吗?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肯定存在一方提出、另一方继而表示同意的过程。因此, 对用人单位先行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 劳动者应当明确答复。若没有提出异议而以实际行动领取补偿, 则可认为劳动者已以其实际行为接受单位决定, 在是否解除劳动合同问题上, 双方可视为已协商一致。所以, 你无权再要求补偿。
3无固定期限合同工医疗期如何计算
问:我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请问, 我请长病假有无期限限制?无固定期限合同工是否有医疗期12个月封顶的限制?
答:根据上海市《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 医疗期指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 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医疗期按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一年, 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一年, 医疗期增加一个月, 但不超过24个月。
因此, 医疗期长短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 与是否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关。你可按照在本单位的工龄 (N) , 按N+2的方法计算出你可享受的医疗期。■
4续约后终止合同是否合法
问:我的劳动合同于2009年年底到期。此前单位表示续订一年, 我签字后, 单位又表示不再续订, 并按期终止了合同。这样做合法吗?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 订立 (或续订) 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你所在公司决定续签且在你签名后反悔, 该行为违背诚信原则, 应受到谴责。
但对你而言, 由于合同文本不被你保管, 单位否认订立劳动合同事实, 你很难举证证明。建议你与单位协商并要求按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5患重症应否延长医疗期
问:我朋友在某单位已工作3年, 近期不幸患乳腺癌, 请问单位应否延长其医疗期?
答:根据《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 医疗期按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满1年, 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 医疗期增加1个月, 但不超过24个月。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 应当延长医疗期。延长的医疗期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体约定, 但约定延长的医疗期与前条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得低于24个月。
你朋友可在劳动能力鉴定后要求单位延长医疗期。
6企业破产后如何申请仲裁
问:我所在单位已进入破产程序, 但仍拖欠我工资及经济补偿, 我能打官司追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