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2024-06-18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精选12篇)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篇1

一、概述

煤矿是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 是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得到不断提升, 煤矿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 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如过度开采, 开采设备、方法落后, 造成煤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导致一些可以循环利用资源白白浪费, 还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我国目前煤矿行业在实施节能减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节能减排基础比较薄弱

一是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基础工作比较欠缺薄弱, 能源消耗的技术操作规范、标准不够完善;二是节能减排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比较少, 与节能减排有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节能减排的设备比较缺乏。设备性能老化, 能耗较高, 设备性能改进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工作展开缓慢。

(二) 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只注重通过开采获取效益, 没有将节能减排作为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很多煤矿企业的就是通过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 维持煤矿的运行, 节能减排的配套设施和技术却相当缺乏;二是节能减排技术落后问题在中小型煤矿中比较突出。有的小型的私营煤矿连节能减排的基本设备、技术都没有, 采用的是高耗能的老式设备, 对于煤矿产生的矿井水等没有经过有效地处理, 进行合理的再利用, 就直接排放, 大大浪费了煤矿资源, 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三) 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一是不少煤矿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 往往只看着煤矿近期的生产效率, 而错误地认为节能减排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不会带来实际的效益, 因此, 有的煤矿还是采用的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 节能减排要么结构残缺不全, 有的有人无钱, 没有办公经费, 有的挂着牌子, 却没有实际执行, 形同虚设, 有的干脆就没有设置节能减排的机构;二是节能减排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煤矿企业为了应付有关职能的检查, 就采用临时抱佛脚的形式, 临时从网上混乱下载一些制度, 然后挂在墙上, 只做到了制度上墙的“墙化”措施, 而没有落实到实际中去“强化”;三是现有不少煤矿的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和他生产配套系统存在着明显不匹配的问题。有的煤矿企业长期以来只重视生产, 不注重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及时有效地维护、升级、更新等, 使运输、机电、排水、通风等设备在严重老化的状态下超负荷、超期限服役, 性能大大减弱, 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致使能耗增大。

三、实施节能减排, 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建议

作为煤矿企业,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煤矿节能减排的主要思路是:要从源头做起, 节能减排思想要充分融入到煤矿的设计理念中。按照煤矿科学合理地设计, 进行系统优化, 再从建设和生。

(一) 提高节能减排认识, 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一是从煤矿设计上提高认识。在进行节能减排设计时, 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认识到“坚持节能减排, 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 切实做好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的设计工作, 企业规划一条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 选用符合节能减排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切实处理好生产工艺的“三废”、伴生资源、废气和余热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如果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实现综合利用的, 务必确保其能耗最低, 排放符合标准。

(二) 合理规划节能减排, 实现循环经济效益

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煤矿开采特别是井工开采, 区域内及井田内的地质构造对井田布局很重要, 特别是井田内的地质构造分布情况, 直接影响到开拓布局的合理性。所以要加强地质勘探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还要开展地质的勘探研究和创新, 推动地质勘探、高精度三维地质构造勘探等现代高精度装备研究, 这样才可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也可使煤炭开采安全保障程度提高, 也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技术保障。

(三) 优化开拓布置, 减少井巷工程量

煤层间距影响到开拓水平的划分, 以及煤层厚度、稳定性、可采性的影响。要优化开拓布置, 减少井巷工程量。除服务年限较长的水平主要大巷和硐室外, 一般不采用岩石巷道。科学合理确定掘进断面, 推广岩巷光爆锚喷、煤巷锚网、锚梁等主动支护工艺。选择合适采煤方法,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 减少煤矸石的产生量。

(四) 合理规划工业场地, 加强综合利用

工业场地应选择在便于矿井供电、给水、运输。要充分利用地形, 使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合理。合理规划工业广场内供热供暖管网的布局, 优先利用煤矸石、煤泥来发电, 综合利用电厂排出的余热, 推行集中供热替代分散供热,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地热等方式供暖。矿区其他联合建筑及生活区的建筑, 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

总之,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 实施节能减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煤矿企业只有坚持实施节能减排, 加大资源的综合化、循环化利用, 坚持走发展循环循环经济的道路, 才是一条使煤矿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任蓉.山西焦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2]郝继锋.煤炭企业节能形势与对策[J].煤质技术, 2009 (01) .

[3]杜书瑞, 花明.国内矿业循环经济研究述评[J].中国矿业, 2010 (05) .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篇2

摘要:煤矿生产既要注重安全又要注重发展。要强化管理,建设安全型矿井;要实现正规有序作业,集约高效矿井建设;要启动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为煤矿发展输送人才;要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团队创新;要牢铸企业安全链;要增强职力,构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矿井。

关键词:安全、发展、环境保护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形势越好,越要居安思危,越要树立忧患意识,越要强化企业管理。我们要坚持制度创新,巩固提高经营效果,致力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的现代化矿井。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了企业管理,在扎实推行“责制”考核的同时,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在“采、供、销”三大环节上,坚持突出过程控制,严细结果考核,切实执行日清月结的管理理念。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坚持人本观念,2006年,跃进煤矿提出“不出带血的煤,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安康跃进”的口号,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矿山“天字号”工程,作为矿井最大的政治和职工最大的福利,我认为应该把这做为全国煤矿生产的口号。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我们应努力杜绝这样的行为。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煤矿生产应做到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从严过细,从软件管理到现场管理,从机械设备到井下“一通三防”。在每次检查中不放过任何细节,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作正常进行。把安全隐患与工资挂钩,使隐患最大限度消除在萌芽状态。

煤矿生产要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安全生产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为了防患于未然,煤矿生产应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的的安全技术改革。每吨煤提取15元费用,全部用在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防治和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全力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瓦斯检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及局域网等先进设备,应用在安全生产中,加大了安全生产信息化。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和全方位严格

安全管理,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不断更新安全理念。引入 “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是犯罪”、“安全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政绩”、“安全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理念,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创新“三率”微观控制管理,“三违”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隐患率降低,事故率降低,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到细化和量化;创新安全管理形式。实施 “四维”系统安全管理法,即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

为了煤矿的安全,我认为我们要有两道安全防线。

第一道安全防线是落实制度。“把钢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人性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气氛浓厚、自主自觉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说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关键。”为了创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煤矿应采取岗前考核培训,每制定周安全学习日,宣传牌板、电子显示屏、播报本矿新闻等形式营造安全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力争矿工沉浸在安全生产的氛围之中,让安全生产、按规操作化为他们的潜意识行为。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的控制,应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的核心。煤矿应推行以查处“三违”为核心的“全员安全联保制度”。凡是井下作业人员都要缴纳抵押金,若月内 没有出现“三违”行为,则予以奖励,出现“三违”行为,不但扣发抵押金,还会视“三违”的严重程度和数量,对“三违”人员所在单位的抵押金进行整体扣除。在这种“重奖重罚”的激励模式下,尚庄煤矿的“三违”数大大减少,今年与以往同期相比,全矿“三违”人数下降70%以上,隐患治理达到了95%以上,并且形成了全员共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制度在于落实,只有真正落到实处,制度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为了落实“全员安全联保制度”,煤矿又应实施“安全监察分片联保制度”,安全监察员分片监管不同的采煤作业区域,负责片区内“三违”行为和安全隐患的现场监督纠察。每月查处三个“三违”是他们工作的一个基础量,基础之外的将予以奖励。

正确适当的措施、严格的监督机制,完善的保密保护措施是煤矿形成安全生产文化氛围的保障。连续

一、两年的安全生产可能含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要实现五年、六年的安全生产,就必须靠管理、靠制度、靠扎扎实实地把管理和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道安全防线是科技和开拓。

除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温暖的亲情防线,煤矿应一直把“科技安”作为助推安全生产的强有力杠杆。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使煤矿的生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

属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依靠科技手段解决好瓦问题,推动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升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问题。不断改良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和工艺,达到自开采至收尾消灭瓦斯超限现象。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煤炭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继续积极进取,依靠科技力量,在不断深化安全文化的前提下,确保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但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还要发扬职工的创造力,锻造一个民主的团队、钢铁的团队、创新的团队。

将“大超前”管理贯穿于安全生产始终。真正做到超前预测、超前预防、超前预控,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管理新模式。为正规循环作业、有序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构建生产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创新“四率”微观管理法,即提高开机率、正规循环率、生产效率和回收率。构建“圈定储量、限定进尺、煤质与回收率一体化”机制,对不同采区、不同作业头面实行了分类管理,建立了配套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生产组织和技术革新不断突破。采用“标线”和“工作面运输机微调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工作面无缝对接;在相邻工作面搬家倒面中,创新采煤机整体快速搬迁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搬迁任务,节约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创新顶板管理办法。结合矿生产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煤矿管理体系。

节约挖潜,增收降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应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节约发展。要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尽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继续深化节约型矿井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全员节约意识,大力开展“面向市场、强化管理、艰苦奋斗、提高效益”活动,坚持从细节抓起,从点滴入手,确保通过小节约挖出大潜力;要立足薄煤层矿井实际,把搞好煤炭资源回收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搞好掘进煤分打分装、浮煤清扫和二次拣选工作,努力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二是高度重视矿井环保工作。不断加大矿井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快各项环保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要加强矿井水综合利用,加快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净化工程建设,实现矿井水循环利用和无污染排放,加大矿在用矸石山治理研究力度,实现矸石综合利用。三是深化“三零工程”,最大可能地降低煤炭灰分,提高煤炭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服务,协调关系,加强地销煤销售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效益;全面强化财务管理和内部市场化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激励、监督机制,确保责任到人,目标到位,奖罚严明,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确保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煤炭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位,是煤炭生产大国,现在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了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千万吨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井的能力。现代化综采设备、综掘设备和大型高效露天剥、采、运、支成套设备

在大中型煤矿大量使用。

煤炭开采主要工序:井下综采重点设备---井下综掘设备---全自动刨媒设备---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洗选加工设备,显示出对矿山机械的需求量很大。另外,随着煤炭工业大力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煤的焦化、液化、气化等二次转化设备也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开发研制大型炼焦设备、大型煤液化容器,大型煤气化炉势在必行。上海世邦按照国家煤矿局的要求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磨煤机LM立式磨粉机,是一种专用生产煤炭行业煤矸石粉的大产量粉剂的设备,集烘干、粉磨、选粉、提升于一体,尤其在大型粉磨工艺中,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矿山装备企业要抓住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之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加快矿山机械企业改组、联合、兼并、破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革的步伐,组建以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为主体,有煤炭生产企业入股、科研院所参与的大型矿山工程装备集团,形成具有制造和开发能力、工程成套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实体。把企业建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现代化矿山工程企业集团,努力向煤矿提供成套设备,减少用户的风险,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煤矿想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要在创新上下工夫,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解放思想就要走出办公室、走进职工中,采纳建议,承担责任;解放思想,好东西不能丢,要继承发扬,去伪存真。

煤矿要想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这要求我们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在煤矿内部做到两点,一是以提升基本素质为主,面向全体职工,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涉及到安全生产、党建知识、发展战略、技能鉴定、岗位标准等,让每一名员工都能熟知自己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二是推行了“六百工程”建设,以培养满足我矿改革发展需要的精英队伍为主,即200名高技能工人,200名优秀的班组长、队干,100名优秀的高技术管理人员,100名优秀的科、队级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为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团队。除此之外,还要有为煤矿输送人才的高校,如三东境内的定向生培养。这些新鲜血液能够促进煤矿平稳高速的发展。

煤矿要想发展需要我们做好五个方面。一是理清一条经济发展的总思路: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大力弘扬一种精神:抗洪精神。二是突出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三是切实贯彻落实 “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三句话要求。四是强化“机遇、市场、开放、创新”四种意识;坚持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大开放促进并举等举措。五是树立六种新形象,即诚实守信的新形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文明规范的新形象,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拼搏奋进的新形象,清正廉洁的新形象。

邓小平说:“发展在是硬道理”。但现在的煤矿发展现状告诉我们健康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我们宁可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点性,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要把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作为首要工作,从宏观管理入手,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通过先进的技术,严格的规章,坚定的执行和职员在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高度参与等手段,做好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保障质量。因此我们要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资源;营销水平

一、进行资源整合,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

冀中能源股份葛泉矿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煤炭资源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在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葛泉矿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同时,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根据当前的煤炭市场形势,加快了对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的整合步伐。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煤炭经济工业化道路。葛泉矿以打造创新型矿井为目标,不断加强环节改造和装备投入,完善安全技术设施,大力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顺利通过了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0)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水平。葛泉矿在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开展了岩巷“三小”施工技术,树脂药卷快速锚固锚索技术,过上山连续综采采空区原位留巷技术,锚网支护分步旋转综采新技术,急倾斜煤层走向长臂综采关键技术,下组煤开采、防治水、防灭火、沿空留巷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多个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向创新型矿井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由一个中型矿井快步跨入大型现代化矿井行列。葛泉矿还坚持产业发展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道路,选择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性来优化生产目标,由以煤为主向煤炭深加工、精细加工、高端铝型材等系列产品加工的转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资源整合与资源拓展结合起来,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境外投资与合作方式,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强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理念。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二、积极构建煤炭企业营销战略,突出高效产品的销售

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好转,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葛泉矿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和实施适合自己的煤炭营销战略。葛泉矿以现代化营销理念为指导,以产品质量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需要为归宿。建立起以品牌为支撑,质量为基础,信誉为保障的现代化营销体系,来确保销路畅通。针对市场的客户要求,对营销市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塑造出了产品与公司的形象。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制定出葛泉矿的煤炭营销的组合策略,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我们根据用户需求,确保企业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加大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力度,着重扩大高质量、高效益产品的市场份额,这样就突出了产品附加值。用高技术含量,高销售收入、高利润来突出产能的发挥。葛泉矿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为前提,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稳定,并增强环保意识,选择洁净煤矿的路子。增强服务意识,维护品牌形象,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并与用户保持稳定的供求关系。加强了服务营销理念,改善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并且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从而提高了企业信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三、把握煤炭市场机遇,拓开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葛泉矿还充分把握煤炭市场机遇,拓开市场,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需要中心的信息收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营销网络,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对国内外煤炭行业的研究。科学预判、及时分析,坚持营销策略的灵活性、准确性,坚持快生产,快销售,快回款的营销原则。按照区域所需的品种来确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煤炭市场竞争对手的情况,根据不同品种的同类兄弟企业,采取积极灵活的应对措施,来确保产销畅通。葛泉矿把开拓市场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紧紧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科学把握市场商机,能够快速出台价格调整政策,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到加强市场营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来开拓市场营销的新局面。现代企业必须有以客户为中心,最大限度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需求。因为在市场交易中,客户掌握市场博弈的主动权。市场营销被赋予了产品销售、生产与供给、市场需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等重要管理职能。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

四、结束语

葛泉矿始终以质量赢得市场,以信誉赢得客户。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也前所未有。我们正满怀豪情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科技支撑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创新作为品牌发展的灵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变经济方式的中心环节,使葛泉矿的创新研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拓宽了品牌的发展空间。不断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和资源有效保障能力,坚持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坚持资本经营与产业运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产品,在增强自己的品牌效应的同时,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葛泉矿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惠卫峰:谈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J],中国煤炭2009(8).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篇4

关键词:近代,煤矿业,煤矿事故,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有长达六七千年的煤炭开发利用历史。中国发现、利用和开采煤炭的历史悠久,至少在18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进行煤井开采了[1]。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和煤炭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是紧密相连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深层次原因也与煤矿业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中国人对煤的发现和利用,就其本身来说,其意义与作用并不亚于中国其他方面的伟大发现[2]。就今天而言,也是一份难得的珍贵遗产,对于当代煤矿业的发展仍有不少值得借鉴和加以继承之处。因此,在研究我国煤炭工业现状时,首先概括地分析研究我国煤矿业的发展历史是有益的。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历来就是一个热点,但从煤矿业这一角度关注中国近代煤矿业发展状况的文章却不多见,特别是系统全面地剖析煤矿事故概况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是从煤矿业这一视角,对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发展及其煤矿事故概况及原因做一系统、全面地分析,以期能为今天的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民国时期煤矿业发展概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出现近代航运业和机械工业,需要大量的煤炭,而中国旧式的手工煤窑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清廷洋务派积极酝酿引进西方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从而进入到近代煤矿业的发展时期。

我国古代煤矿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曾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几千年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后来封建王朝没能很好地注意总结经验以求进一步发展,也没有及时注意吸收和采用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成就,致使中国近代煤矿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中国近代煤矿业是从机器采煤开始的。台湾的基隆煤矿和河北的开平煤矿是中国最早的近代煤矿。基隆煤矿是在1976年由清政府两江总督沈葆祯雇用英国煤师开办的,1878年开始产煤,年产量约3~5万吨,是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煤矿,但后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投产不久产量就日渐下降,1884年中法战争时,矿井被炸,停止生产。开平煤矿是直隶总督李鸿章1876年命唐廷枢等筹建的,1877年筹建开平矿务局,1879年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1881年建成唐山矿,以后又建成林西、西山等矿,到1894年,平均日产达到1500吨,最高日产达2000吨。至1889年年产量已达247000吨。这期间还先后开办了规模大小不同、寿命长短不一的近代煤矿14个,或官办,或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都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后因管理不善、资金不足、规模很小,大多数都归于失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势日益衰败,西方列强乘势接踵而至,外国资本也随之大量侵入中国煤矿。外资煤矿的产量占当时中国近代煤矿总产量的83.2%,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煤矿业。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1903年起,掀起了收回矿权运动。另外,中国的爱国绅商,不满利源外流,在人民开展收回矿权斗争的运动中,也集资开办了一批煤矿。官僚买办见开煤矿有利可图,不愿坐失良机,也想方设法开办煤矿。于是,从1895-1936年中国近代煤矿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根据黎安德(Tim Wright)的研究[3],在1896~1936年间,中国大矿煤产量增长率年平均为10.9%,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以前成长迅速,1896~191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4%。而1914~1924年之间,煤矿业虽然继续发展,但年平均增长率只有8.1%;1925~1933年间更下降为3.6%,可以说进入了停滞期,1933~1936年间却又迅速增长。整体而言,1914~1936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有5.2%,而1912~1936年则为5.6%。(参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煤矿业发展的某些特点:(1)就煤炭总量而言,1924年达到一个巅峰,该年煤炭总产量是1912年的2.87倍。此后虽然略减,但1927年又开始增加,1930年的产量已超越1924年的水平,而1936年的数据则为1912年的4.38倍。(2)就主要产煤省的产量而言,河北省的产量在1924年以前位居全国之首,但1925年开始被辽宁省所取代。(3)就发展趋势而言,虽然中间经历过所谓的停滞阶段,但大致是呈上升趋势的,尤其是1932~1936年间的上升幅度更大。

这一时期煤矿业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二是在煤矿提升、通风、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其他生产环节仍然依靠人力和畜力。这种状况差不多一直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中即或有所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细微的。这是近代煤矿业区别于古代手工煤窑和现代机械化矿井的主要技术特征。

2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夕煤矿业发展概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包括外资经营的,都陆续被其霸占,开采方式完全是掠夺性的。从1931~1945年,日本共霸占我国大小煤矿200多处,掠夺煤炭4.2亿吨,被其破坏的煤炭资源不计其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煤矿29处,还采取资助经费等办法,鼓励私人开办煤矿,共59处,年总产量约为600多万吨。在解放区,也办了一些小煤窑,供当地军民作燃料。据战后统计,晋、察、冀边区共有小煤窑473个,日产煤炭共计2739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霸占的煤矿小部分由解放区人民政府接管,大部分被国民党政权接管。这些煤矿在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解放战争初期,受政治、军事形势多变的影响,有些煤矿几经易手,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94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步崩溃,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煤矿才陆续回到人民政府手中,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战争期间煤矿生产形势表现为:1939~1944年的产量激增,尤以1942年为最,其中,1939~1942年,煤矿产量增加幅度很大,可以说是直线上升的,但此后则直线下降,直到1949年才逐步回升。抗日战争期间,煤炭产量的变化趋势,与日本对华侵略行动的展开息息相关,也受到当时国际情势的影响,更与中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抗日战争时期至建国前夕,中国煤矿业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图2中窥见一二。

3 近代煤矿事故概览及分析

近代,我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煤炭产业的主体由土法手工开采的小煤窑向大部分采用动力机械的近代煤矿转变。由于大部分煤矿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进行掠夺性的开采,煤炭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但是,大多数近代煤矿的安全设施与装备又跟不上生产发展的要求,煤矿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煤矿事故,特别是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20世纪30年代以后,全国的近代煤矿几乎全部沦陷于日本手中,由于日本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性开采,煤矿产量都大大超过生产能力而急剧增长,矿难事故也随之愈演愈烈。例如,近代全国最大的抚顺煤矿,被日本侵占后,自1907年至1919年的13年中,死于矿难的工人达2715人,百万吨死亡率达到123,至1942年达到极点。1942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6568.6万吨,为1949年以前的最高水平,其中,日占煤矿的产量为5950.8吨,占90%。根据《中国煤炭志》的记载统计,这一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到2897人,其中日占煤矿死亡2849人,占98%。

这一时期,土法手工开采的小煤窑仍然大量存在于许多地方,抗战大后方的小煤窑也有较大发展,但小煤窑的安全条件较差,煤矿事故呈增加趋势,因其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发生的矿难事故大多不见记录。

近代(1912~1949)全国煤矿共发生重大事故297起,死亡17089人,其中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38起,死亡9706人(参见表1、图3、图4)。

注:按照有文字记载的事故统计,实际发生而未见文字记载的不计算在内。

从表1与图3、4中可以看到,瓦斯灾害占第一位,共128起,死亡9119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4%和53%。其中,最大的一次瓦斯事故是1942年发生在日占辽宁本溪湖煤矿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1594人,比原先世界最大煤矿事故——1906年3月10日发生在法国库里耶尔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多死亡409人[4]。

居第二位的事故为水灾,共98起,死亡5597人。如1928年4月9日,日占抚顺煤矿大山坑透水事故,井下进水量达到80万m3,正在井下采煤的482名工人全部被淹死;1935年,日占淄川炭矿北大井重大透水事故,死亡536人,这是发生在我国的最大一次煤矿水灾。淄川矿区在日占的20年间(1925~1945)连续发生透水80多次,共死亡1900多人。

井下火灾居事故第三位,共30起,死亡1007人。近代煤矿井下火灾与瓦斯灾害紧密相连。有的火灾由瓦斯爆炸引起,有的火灾又引起瓦斯爆炸,死伤非常严重。

另外,还有顶板事故和其他矿难,其中,有些性质的事故为首次在我国煤矿发生。如,1926年6月30日,开滦唐山矿地面一处矸石堆在大雨中发生爆炸,死亡4人,是我国煤矿矸石山发生爆炸的首例;1933年,日占抚顺煤矿胜利坑发生冲击地压,死亡80人,是我国煤矿首例由冲击地压造成的矿难。

4 结论

近代的煤矿事故,无论是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还是事故的严重程度上都远远超出前代。这一方面是因为近代煤矿大多采用现代化机械采煤,煤矿规模扩大、采煤工人增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近代大多数煤矿兴办之初或兴办不久即被西方列强所侵占,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全国的煤矿几乎全部沦陷于日本手中。他们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把煤矿系于战争机器上,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完全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危,再加上煤矿各方面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远远跟不上产量的扩展,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得不到及时治理,致使煤矿事故不断,伤亡惨重。但实际上,列强入侵对于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影响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仅仅是一个外部因素。近代煤矿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煤矿事故频发,伤亡惨重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煤矿旧有的发展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有效地吸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模式,以致近代煤矿经历了一段崎岖不平的发展历程。从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发展模式及煤矿事故分析,将其经验和事故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改变中国矿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安全科技的推动作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保障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综合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222.China coal marks compiling committee.China coal marks[M].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1999:222

[2]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8~106.WUXiao-yi.Main achievements of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 acient times[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2007,(4):98~106

[3]蒂姆.赖特.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煤矿业,丁长清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1~12.Dim Wright.Coal industry of China economy and society.Beijing:The Eastern Publishing Co.Ltd,1991:11~12

关于煤矿建设节约社会和发展 篇5

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

根椐县委、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搞高回釆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才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减量、再用、循环” 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健全管理体系,实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朿机制,加大宣传度,树立节约意识,改进采煤工艺,提高资源回采率,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量,初步建立资源消耗诋,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企业。

四、工作重点

1、地面较高处建筑一个井下废水沉淀池,将井下废水沉淀后

利用水的自然压力,对煤炭存储、半年场地进行喷洒,达到降尘的目的,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2、从地面沉淀池到井下巷道、工作面铺设管道,利用沉淀后的废水对井下工作面、巷道进行雾化喷洒达到除尘的目的,改善作业环境。

3、办公区安装锅炉采取集中供暖,既减少烟气排放又降低了

煤耗。

4、办公用电全部采用节能灯管,家属区照明用电不超15瓦,公共场所(食堂)用电不超60瓦。

5、矿区生活用水采用集中,分时段供水,人均日用水控制在30升/人-日左右。

6、从源头抓起,提高原煤质量,禁止矸石运岀井口,井下矸

石全部搬运到采空区内。

7、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戓分散乱倒,以减少

环境污染。

8、新建职工食堂,既方便职工又能节约水、煤的消耗量。

9、加大宣传力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树立可持

续的消费观,提高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节约抵制浪费。

方案制定后,各单位依据本方尽快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监督管理好分管范围内工作,为我矿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而努力。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现状及发展 篇6

【关键词】掘进技术;矿山巷道;现状;发展

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为主,煤矿巷道掘进与支护工程量浩大。2001年原国有重点煤矿掘进总进尺高达5045km,其中煤巷约4480km,占88.8%;全国256个综采工作面年耗回采巷道820km,其中综掘总进尺达650km。综掘仍是高产高效矿井回采巷道掘进的主要技术方法。我国已研制开发和引进使用了近20种悬臂式掘进机。

近年来,我国成功地开发和推广使用了煤巷锚杆支护技术,使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技术、施工机具、支护材料均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综采生产技术的发展,百万吨综采工作面屡见不鲜,并已出现年产1000万t以上的全自动化综采工作面,使年耗回采巷道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煤巷掘进与支护正在成为煤矿高效安全集约化生产的技术瓶颈,是当前煤炭工业亟需研究开发的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

一、巷道掘进技术

1.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

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由悬臂式掘进机、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单体锚杆钻机、通风除尘设备及供电系统等设备组成。悬臂式掘进机是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的关键设备,掘进机的性能对于提高掘进工效和掘进进尺具有重要作用。悬臂式掘进机在我国重点煤矿已普遍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是单巷掘进,且采用单体锚杆进行锚杆支护,掘进和支护不能平行作业,影响了掘进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2.大断面煤巷连续采煤机高效掘进

连续采煤机是一种具有较大截割宽度的集落煤、装运及行走为一体的综合机械化掘采设备,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矩形断面的双巷或多巷快速掘进,以及短壁开采,已成为现代高产高效矿井的重要设备。我国引进连续采煤机始于1979年,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单机和成套设备引进两个阶段。目前我国神东公司、晋城煤业、万利公司、晋神公司、鲁能集团、伊东公司伊泰公司等矿区使用连续采煤机近60余台,用于大断面煤巷的掘进和短壁开采。

二、锚杆支护

巷道支护技术的作用在于改善围岩稳定状况和控制围岩运动的发展速度、以维护安全的工作空间。围岩是承受地压的主要结构、设置人工支护只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围岩自身支持能力。安全、合理、有效的巷道支护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而煤巷支护的特点是:支护服务年限较短;因围岩较松软,并且受采动影响,地压较大,因此要求支护具有较好的可缩性;要求原材料比较便宜,施工和维修比较容易。我国锚杆支护技术已形成了成套技术,包含: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技术;锚杆支护动态信息设计;高强度锚杆支护资料、树脂锚固剂、M型钢带及其轧制技术、特种锚杆与锚索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施工机具;锚杆支护监测仪器与技术。

支架的形式

巷道支护的支架形式有:木支架、金属支架、锚杆支护、锚喷支护和料石混凝土砌碹等。

1、锚杆支护作用原理

1.1悬吊作用

悬吊理论认为:锚杆支护的作用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的岩层悬吊在上部坚硬稳定岩层上。这样就能控制和减弱岩层的下沉和离层、保持顶板的稳定。

1.2组合梁理论

组合梁理论认为:当顶板岩层中存在没有穩固岩层的若干薄层状时、通过锚杆的支护作用将这些岩层锁紧成一个较厚的岩层、由叠合梁变成组合梁、显著提高了岩梁的抗弯曲能力并减小挠度。

1.3压缩(组合)拱作用

压缩(组合)拱理论认为:在松软围岩中、各个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圆锥体交错重叠、形成一个连续的均匀压缩(组合)拱。这个压缩(组合)拱可承受其外部破碎岩石施加的径向载荷。

三、悬臂式掘进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悬臂式掘进机现状

目前,我国悬臂式掘进机的总体水平已接近国外同类机型,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今后我国进行技术攻关的目标是研制高可靠性的重型掘进机和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连续采煤机及掘锚机组。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掘进机的能力。已经开发出了20多种型号的掘进机机型,截割功率在30~200kw之间,并已初步形成系列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束了我国煤矿掘进机一直依靠进口的局面。目前我国掘进机的主要代表机型是AM50、S100、ELMB-75型掘进机,其中AM50和S100型掘进机约占到国产机型的80%左右。

“八五”期间,我国又相继开发出了3种重型掘进机,它们是EBJ-160、EBJ-160H和EBJ-132型掘进机,其中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开发的EBJ-160型掘进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掘进机研究制造水平和综掘机械化水平均迈上了新台阶。

(二)掘进机的发展趋势

1)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掘进机的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继续致力于完善截割煤的功效外,同时还努力提高有效截割岩石硬度的能力;掘进机的掘进断面也在逐步扩大,最大达到30~40m2;适应坡度达到16~18°。为了提高掘进机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机器高度降到了1.5m左右,从而也提高了机器的截割稳定性;随着截割岩石硬度的提高,掘进机向大截割功率、重型、超重型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的耐磨、低耗、高强度截齿的性能也逐步提高。据资料介绍,有的重型掘进机重达80~100t,截割功率达350kw,截齿的硬质合金最大直径达30mm,有效截割岩石的抗压强度达到100Mpa以上。

2)工作可靠性不断提高。机器的可靠性是其进行高效作业的根本保证。因此,掘进机各部分的结构型式、传动方式、使用材质等都要建立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现有机型的截割机构一直沿用电动机——减速器的传动方式,元件的选型遵循着择优的原则,机器加工多在专业厂家加工制造。齿轮传动箱按标准进行例行试验。液压元件的工作压力,考虑到煤矿作业的特殊性,实行降压使用,工作压力仅为元件额定压力的一半以下,多控制在14~20Mpa。电控元件要经过严格筛选,控制系统广泛采用了PLC技术,电控设备隔爆、本质安全性能及型式检验手段不断完善,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3)开发煤巷快速掘进设备。在许多国家,高效掘进中多配套锚杆支护技术,从而简化支护工作,提高掘进速度,降低支护成本。在煤巷掘进中试验应用截割、支护平行作业方式,采掘锚联合机组已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使用,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方宗旺.巴西铁矿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金属矿山,2009(12)

[2]伊士铎,伊士剑.煤炭采掘业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3]陈田林.我国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1(07)

[4]张新华.浅谈如何提高煤巷综掘掘进速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

[5]刘福龙,谭宝.决定巷道掘进速度的因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

[6]李春棠.非洲刚果(金)矿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07(02)

煤矿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篇7

关键词:煤矿行业,存在问题,开放

0 引言

随着中国煤矿工业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个煤矿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不断扩大规模。随着行业生产能力提高, 煤炭产量不断增加, 增长幅度不断扩大[1]。然而, 由于过度开采,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煤矿产品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气也大大污染了自然环境。因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煤矿行业的发展存在问题

1.1 煤矿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 中国煤矿资质管理存在问题, 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到位, 导致很多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利用经济实力上的优势进行实际煤矿经营权竞争, 然后通过买卖方式获得暴利, 不利于煤矿行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虽然目前中国煤矿生产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生产装置数量也不断增加, 但受资金、人力等因素影响, 生产成本很高。

1.2 安全问题

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有的煤矿生产安全形势较为严重。有的煤矿经过长期发展, 各项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抵御事故灾害能力不断下降。另外, 不少小煤矿资质不够, 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 不断减少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投入, 潜在不稳定和危险因素很多, 不利于煤矿企业长远发展。同时, 随着煤炭需求量不断扩大, 对煤炭的过度开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 但对破坏的生态环境治理又不及时, 使得周围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2]。

1.3 煤产品结构存在问题

煤矿受自然分布影响很大, 因此, 对煤矿运输成本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有的地方, 煤矿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没有有效结合其它行业进行优势互补, 出现生态破坏和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从煤产品结构消耗来看,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导致整个煤产品产业生产水平落后。长期以来, 中国煤矿产业高投入高消耗, 发展方式十分粗放。同时由于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合理, 导致运输成本增加[3], 呈现出煤炭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不利于煤矿行业长远发展。

2 煤矿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目前, 为了促进中国煤矿行业的发展, 企业先后引进许多高新技术。煤矿化工产品迅速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煤焦产品, 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煤产品朝着高科技精细化方向发展, 促进煤产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煤矿行业发展平衡, 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 做好煤炭行业整合和调整

a) 为了保证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就要对煤矿行业进行必要的“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同时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要切实提高企业生产人员安全意识, 不断明确管理人员责任, 制定出各种安全生产的强化措施。同时要不断完善矿井电力系统, 进行有效部署和调整, 避免出现过于分散的情况;还要不断改进和提升排水系统性能, 具体合理安排多段提升和排水等环节;另外, 还要切实改造通风系统, 引进先进通风设备, 有效解决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瓦斯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 对煤矿因巷道式开采和使用木支护进行保护和控制,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顶板事故;最后, 要对煤矿地面和周围环境生产生活设施进行改造和改进,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b) 要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生产保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对矿井通讯进行合理调度, 对煤矿生产中的压风系统和防尘管网进行定期检查,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 对整个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最大限度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保证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现场要勤交代和嘱咐, 在现场告诫职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观念[4], 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要给广大职工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要大家引以为戒。管理人员在具体生产中过程中, 要勤走动和查看, 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保证及时得到解决处理。另外, 管理人员要在每个班组建立安全监督岗点, 明确划分相应安全生产责任区, 制定严格考核要求,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要定期进行考核和通报, 要立足岗位抓好全体生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5]。与此同时, 要加强监督力度, 坚决杜绝在现场出现安全管理盲区和薄弱环节, 要利用自查和互查的安全检查方式, 不断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2.2 做好瓦斯治理 防止出现特大事故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瓦斯预防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要保证矿井内部“通风顺畅、抽采标准、监控合理、管理到位”, 制定科学合理的瓦斯治理规划。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企业要不断改进存在缺陷的机电设备, 最大限度提高机电设备安全性。同时, 煤矿企业还要注重流动设备升级换代, 采用安全性能高、低消耗的工艺设备;不能盲目降低成本, 出现运用改装、拼装设备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 要坚决杜绝使用系统老化、零件生锈的机电设备。要明确责任, 始终坚持在自己岗位上, 要加强检查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和故障。最后, 管理人员严把每一道工序安全关, 要完全按标准和规范操作。

2.3 要对煤矿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对于当前的煤矿产业而言, 要采用集团经营和科技兴煤的发展战略, 按照抓重点、保骨干、培养样板矿和关闭落后矿的原则, 合理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实现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为了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要采用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在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 以煤矿资源和资产为桥梁, 采用并购、转让、重组等方式, 做好优势煤矿企业之间联合重组, 最大限度发展大型煤矿企业。

3 煤矿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的对策

为了保证煤矿行业良性发展, 要大力走精细化工道路, 不断降低投资、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利润, 实现经济方式根本性转变, 发展精细化产品, 保证产品科技含量, 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1 原料和技术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煤矿工业发展关系非常密切, 2个行业相互影响, 石油化工的乙烯、丙烯、甲苯等为煤矿精细化工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常情况下, 中国煤矿企业与石化企业密切联系, 实现了煤矿产品和石化成品有机结合, 石化企业为煤矿行业发展提供必要原料基础[6]。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要采用国外高新技术, 不断进行技术开发, 为煤矿行业精细化产品生产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断向前发展。

3.2 要提高煤产品竞争力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 要提高煤矿行业技术发展, 重视煤矿产品和市场开发时, 要保证煤矿产品能满足实际市场需要。为了保证煤产品竞争力, 要不断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最大限度改善产品性能, 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还要增加市场和应用开发费用, 真正打开煤矿行产品市场,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7]。

3.3 要提高煤矿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 要走减人提效之路, 就要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技术水平, 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 才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保证生产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煤矿开采朝着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保证煤矿布局集中化, 生产采掘机械化, 各种设备自动化, 建立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煤矿生产企业。

4 结语

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提高中国煤矿产业发展水平, 做好煤炭行业整合和调整, 做好瓦斯治理, 防止出现特大事故, 就要提高生产技术, 走精细化发展道路, 保证降低能耗和投入, 要提高煤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煤矿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促进煤矿行业良性发展, 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2]江涛, 张天柱.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7 (6) :87-90.

[3]付跃钦.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3.

[4]薄路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3.

[5]丁哲新.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3) :91-93.

[6]刘涛.煤炭行业供应链协同网络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浅议煤矿设备的发展 篇8

煤炭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能源, 开采历史悠久,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提高煤矿综合效率既是加快煤矿产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基础。大量投入和使用先进设备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运行的前提条件, 目前, 随着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化, 各煤矿企业正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 以节约劳动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1 煤矿设备种类介绍

煤矿设备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的基础, 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所用设备种类很多, 主要有露天开采设备和井工开采设备。露天开采主要有穿、采、运、排4个环节, 据此划分主要涉及穿孔爆破设备、采掘设备、运输设备、排土排水设备;井工开采主要涉及提升设备、通风设备、压气设备、压力设备、排水设备、采掘设备、支护设备、运输设备、供电及电气设备、安全监测监控及瓦斯抽放设备等。煤矿生产中常用设备如表1所示。

2 国内煤矿设备的发展情况

早在1878年, 我国就建立了第一座井矿———唐山矿, 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但是, 露天煤矿在解放后才兴起。伴随着煤矿的建立, 形形色色的煤矿设备纷纷涌现, 不同的开采工艺有对应的不同设备。例如, 我国露天煤矿的发展分为国外援建和自主建设阶段。国外援建阶段, 很多煤矿的主要装备有4~5m3斗容单斗电铲、80t电机车和60t (23 m3) 自翻车、50kg/m钢轨;自主建设阶段的设备主要有8~10m3斗容的单斗电铲、150t电机车、100t自翻车和60kg/m重轨。当时设备中除100t自翻车质量不过关外, 像中小型露天矿单斗汽车采用的是4m3斗容单斗电铲, 10t、12t、27t自卸汽车基本实现国产化。随着采煤工艺的不断改变, 为满足生产需要, 我国煤矿设备种类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单斗电铲、载重的自卸汽车从中小型发展到特大型, 还有我国自主生产的55m3单斗电动挖掘机、15 m3的液压挖掘机、300t级自卸卡车 (已下线) 、3 200t/h自移式破碎机等。

近些年来, 我国煤矿大力整合, 改善现有大矿, 关闭小矿, 淘汰落后生产力, 加快大型矿业基地建设, 为煤矿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未来, 我国煤矿设备将向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几个方向发展: (1) 大型化。目前, 我国煤矿的分布格局正全面发生改变, 煤矿设备的大型化是煤矿产业的普遍需求, 只有大型化的设备才能提高生产力、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2) 数字化。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煤矿设备产品需借助多学科融合, 注入新技术, 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智能化。要想达到“无人矿山”的要求, 只有加快煤矿设备智能化进程。 (4) 生态化。生态和谐是国家倡导的也是煤矿生产不可忽略的因素, 从设备的生态化着手, 实现生态化矿区是最基础的选择。

3 国外煤矿设备的发展情况

世界上主要产煤国有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 相对于我国来说, 国外采煤起步比较晚, 但其采煤设备绝不落后于我国。我国煤矿最早使用的设备, 如4~5m3斗容的单斗电铲、80t电机车和60t (23m3) 自翻车、50kg/m钢轨, 都是国外提供的。20世纪80年代, 我国使用的3 600m3/h轮斗、1.4 m胶带和5 000 m3/h轮斗、1.4~1.8 m胶带和6 000m3/h排土机、2 000t/h以下的小型破碎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价格十分昂贵。当时, 前苏联乌拉尔重机厂和克拉玛多尔工厂已能生产斗容15~100m3、臂长85~130m的吊斗铲等煤矿设备。80年代中后期, 加拿大研究的LHD铲运机和卡车的光学导航及遥控辅助装载系统等自动化设备, 在应用中取得了理想效果。近日, 我国某矿区从德国引进了煤矿井下降温系统, 以改善井下掘进迎头高温的工作环境, 该套设备在国内地方煤矿的应用尚属首次。

国外先进的煤矿设备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我国学习或借鉴的榜样, 比如世界上最先进的采煤设备:采机———德国艾柯夫、输送机———德国布朗、DBT (现已被美国卡特收购) 支架———DBT/JOY;英国和澳大利亚生产的胶轮车等煤矿辅助运输设备质量好, 实际应用方便;目前, 国外仅英国HUNSLET公司有112kW柴油机齿轨机车。

4 国内外煤矿设备比较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我国生产的采煤机最大装机功率约为国外同类产品的57.7%, 齿轮寿命和轴承寿命是国外产品的1/4;重型刮板输送机的整机性能和技术水平, 整体上落后5~10年;液压支架和带式输送机落后国际化水平10~15年等。整体上看, 我国的煤矿设备主要性能指标落后约15年, 共性差距明显, 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 (1) 煤炭机械设备的适应性差。我国很多研究理论水平也居世界前列, 但是产品的研发与实践脱节, 因而制造的产品不符合我国的生产实际。 (2) 产品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大多煤矿地质条件均有不同, 如设备适应性差, 则易损坏, 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也缩短了使用寿命。 (3) 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 我国煤矿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大部分机械设备仍采用机械动力或机械控制, 仅有少数小型设备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 这必然成为制约我国煤矿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 (4) 设备产品材质有差距。我国现有的钢铁性质一直是困扰机械制造行业的难题, 材质好的钢铁价格较高, 必然造成机械产品制造成本较高, 缺乏竞争力;而普通材质的钢铁制造的机械产品, 在热处理工艺上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况且我国热处理工艺水平也和国外有较大差距。

5 结语

总之, 煤矿设备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煤矿行业的发展, 因此显得爆桥式起重机;针对特殊用途, 可以以专用桥式起重机为首选任重而道远。从国内外煤矿设备的发展情况来看,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 时时刻刻攻克设备技术难关势在必行。未来, 煤矿设备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计算机控制的传感系统、液压系统、驱动装置、智能化系统等均是推动煤矿行业进步的基础和关键。加快煤矿设备的更新, 制造出先进的煤矿设备, 提高煤矿综合效率, 使煤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是我国煤矿设备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徐振普.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8) .

[2]李有忠.浅谈我国煤矿机械的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高[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8 (3) .

[3]刘文辉.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简析[J].今日财富, 2010 (6) .

[4]苗旺元.我国露天煤矿机械施工设备的发展现状与选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2)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 篇9

1 轨道运输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应用的轨道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别是:普通矿车、卡轨车、齿轨车、单轨吊车、架空乘人装置、矿用绞车、无极绳牵引车、柴油机车、蓄电池车、架线电动机车等。本文主要对其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

1.1 卡轨车

目前, 卡轨车运输在国外有极大的发展, 我国的煤矿井具有矿井较浅、底鼓现象少、支护条件差、巷道断面少的特点, 所以卡轨车在我国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卡轨车有两种, 一种是绳牵引的卡轨车, 另一种是柴油机牵引的卡轨车, 它们在应用中的共同特点就是巷道地板的轨道承受全部的重量, 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底板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对于有明显积水的巷道卡轨车就不太适用。卡轨车的使用优点是:承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爬坡能力强、安全性能好。缺点是:只能在固定段进行运输、占用的设备多、设备的利用率低、劳动强度比较大[1]。

1.2 单轨吊

单轨吊有三种形式, 分别是柴油机单轨吊、蓄电池单轨吊和绳牵引单轨吊。目前在我国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柴油机单轨吊。单轨吊辅助运输方式的优点是:体积小、灵活性高、适应性好、不受水和煤的限制、不受地板的影响、连续性强、可靠安全性好、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根据国内外的经验, 单轨吊的运输方式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机械化问题。

1.3 蓄电池和柴油机车

蓄电池机车适用于巷道平缓、作业不频繁、载重量小的短途运输, 柴油机车适用于巷道坡度大、作业频繁、载重量比较大的长途运输。随着防爆、低污染的柴油机车的制造, 目前柴油机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应用的范围也在日渐扩大。但是由于蓄电池机车在充电和放电方面的管理比较复杂, 所以蓄电池机车在使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无轨运输的应用现状

无轨运输在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具有很好的优势, 比如:运输效率高, 可以实现从地面到矿井的直达运输, 减少了运输环节;运输的成本低, 使用无轨胶轮车进行辅助运输, 一吨煤的辅助运输成本只有一元;无轨运输没有轨道的限制, 灵活性非常好;除此之外, 无轨胶轮车不仅可以运输设备和人员, 同时还可以进行洒水、发电等任务;同时无轨胶轮车的载重量还非常大, 可以用于大型机械的运输[2]。

目前, 我国的无轨运输使用的还比较少, 而且国内对于无轨运输的研究还不完善, 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的无轨运输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所以在未来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发展中, 无轨运输是一大发展趋势。

3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

3.1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

(1) 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受到场地、照明、煤粉和瓦斯的限制,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在防爆型方面必须有极大的提高, 保证矿井的安全。 (2) 运输设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煤矿井下的地形条件复杂, 弯折点比较多, 运输的物体种类复杂, 所以为了提高运输设备的灵活性, 提高运输效率, 维护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运输设备必须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 运输工艺多样化。由于煤矿井运输条件的复杂性, 随着运输设备的多样化, 运输工艺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以适应不同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条件。 (4) 低碳车辆的研发。在目前低碳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发展背景下, 低碳排放的车辆会逐渐的被研发和使用, 相对于柴油机车来说这种车辆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5) 车辆设计的人性化。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受到运输环境的限制, 车辆操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的舒适性程度非常低。在未来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中, 在车辆的设计中会增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6) 运输车辆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在车辆设计中, 车辆的智能化监测、故障预报、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将一一实现, 提高了车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对车辆的使用安全有了很大的保证。

3.2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发展

(1) 新型的辅助运输设备将逐渐应用。在建设新的矿井或者进行矿井的改造时, 会根据矿井的规模、地质条件和开发方式, 在矿井的巷道设计中应用先进的辅助运输方式, 尤其是无轨运输系统的应用, 尽可能的实现矿井和地面的直达运输, 提高运输效率, 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2) 优化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在新建设矿井采区之前, 大巷辅助运输已经基本确定, 所以要对大巷区之间的运输系统进行优化, 以实现机械化的要求。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要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当做一种系统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合理的设计巷道断面、巷道坡度和巷道的半径, 保证辅助运输方式的机动灵活性。 (3) 研发新型的辅助运输系统。目前在国内的煤炭开采中, 要将无轨辅助运输与有轨辅助运输相结合, 利用成熟的有轨运输技术, 结合先进的无轨辅助运输方式共同形成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这样既能提高辅助运输系统的灵活性, 又可以提高整个辅助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4 结语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指得是除了煤炭运输之外的所有运输, 包括人员运输和设备的运输等。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对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维护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应用的主要是有轨运输方式, 在未来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无轨运输方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中, 车辆设计的低碳化和人性化、辅助运输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以及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的结合是很大的趋势。

摘要: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指的是设备、人员的运输, 目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轨道运输和无轨运输。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对保证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这两种运输方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应用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娟.煤矿井下蓄电池无轨辅助运输车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 2013 (11) :82-85.

[2]何学龙, 杨志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横, 2014 (17) :180-181.

煤矿经济发展论文 篇10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张集煤矿位于淮南市岳张集镇, 煤层的赋存状况较为复杂, 自然条件差。随着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13煤已快回采完毕, 张集矿的主采煤层现已转入6、8煤层。张集矿6、8煤属典型的“三软”煤层, 煤层的顶软、底软, 巷道受采动影响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 巷道压力的显现也日益明显。以上这些因素都给巷道的支护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也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其次还存在一些主观因素, 主要表现在:

现有锚杆支护设计方法不完善、欠规范,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锚杆支护的安全性。目前的锚杆支护理论较多。较成熟的有悬吊理论、组合岩梁作用理论、挤压加固作用理论、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自稳隐形拱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偏颇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难题。而锚杆支护设计则通常根据其中一个理论进行简单计算后再辅以工程经验类比法进行。考虑的因素不全面,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盲目性, 难以保证锚杆支护效果及其安全性。基于对客观地质条件认识的程度不同。而依据不同的锚杆支护理论, 进行锚杆支护设计, 其支护的效果、支护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煤层和顶板分类, 规范煤锚支护设计是实现煤锚支护安全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煤锚支护能否在更大的范围和不同条件下推广应用的关键。

锚杆施工机具性能差, 不仅导致“三径匹配”不合理,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锚杆预紧力。对锚杆支护安全性构成负面影响。“三径匹配”不合理直接导致锚固剂与围岩、锚杆体与锚固剂间粘接强度的降低, 使锚固力降低, 而高预拉力则可以大大提高锚杆锚固效果和顶板稳定性。防止顶板离层。

锚杆支护施工管理水平低对锚杆支护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锚杆支护质量是实现煤锚支护巷道安全性的前提, 只有保证施工质量, 才能实现现有理论设计下锚支巷道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各施工队伍生产管理及施工水平参次不齐, 或多或少存在着求效益而不注重支护过程管理的现象, 使锚杆支护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监测手段落后, 效果不好, 可靠性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锚杆支护的安全性。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离层与锚杆受力情况的监测是影响煤锚支护巷道安全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而我们目前没有可靠的顶板离层监测办法, 锚杆受力情况无法了解, 极难发现锚杆支护的隐患。因此, 难以发现巷道存在隐患的空间位置。包括顺巷道长度方向的地点和围岩内部位置 (锚固范围内还是锚固范围之外) 以及产生隐患的原因, 也就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2 发展建议

2.1 技术措施

围岩是压力显现和传递的介质, 是由载体转变为支承体的加固主体。特别是对6, 8煤巷道这样的直接顶均为层理、节理发育, 强度较低的泥岩的“三软”煤层巷道, 用什么方式对其进行加固, 加固体能否承受住外载的作用, 这些都必须对岩体作全面的分析才能了解。因此, 先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弄清围岩的强度、结构、沉积变化及其完整性是进行设计工作的第一步。

外部荷载的大小决定了加固承载体的加固方式和强度。影响外部载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巷道的埋深、有无煤柱及尺寸、巷道断面的大小及尺寸、是否受采动影响以及是否处于构造应力区等, 这些都是煤锚设计时所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具体的巷道还应对岩体节理发育程度、沉积变化和构造影响以及受几次采动影响、是采后掘还是采时掘等等作评价或更细致的调查分析。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数值模拟分析法。目前对锚杆支护机理的认识还不够完善, 支护计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 尚无科学实用的设计依据来确定锚杆支护参数;因此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煤层赋存状况、不同的巷道性质选择不同的支护形式和不同的支护参数。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不论巷道条件如何变化, 使用要求如何变化, 而支护形式千篇一律的状况。但这只是设计工作的开始, 还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利用动态监测等手段, 严密监测巷道顶板的变化情况, 及时汇总, 分析各方面的信息, 作出修改。

动态信息采集的过程就是巷道施工后进行的矿压监测和支护变形监测的过程。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顶板离层值, 顶板下沉速度、顶底板移近量及变形速率、两帮移近量及变形速率、液压枕数值以及支护结构的作用效果、破坏的部位、数量、结构缺陷等等。通过对矿压监测数据和支护变形情况的分析, 来评判支护设计的适应性、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修改意见, 使其不断地完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巷道服务期间的调查结果是对支护设计是否合理和巷道能否适应系统安全生产需要的最终评判。而所谓的优化设计无非是充分利用动态的过程信息, 多次修正设计, 最终尽量实现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与支护强度要求的最佳匹配。

2.2 管理措施

规范锚杆支护设计。针对现行锚杆支护设计的不足, 根据实践经验, 吸取教训, 对巷道围岩根据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地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质评估, 结合地压 (巷道埋深) 情况 (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制定出符合张集煤矿实际的具有切实性和科学性的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基础设施, 优化设计组合, 舍得资金投入。

加强施工管理。首先, 完善施工工艺, 规范操作在不断探索、试验的基础上, 完善煤锚支护施工工艺, 规范施工操作程序, 保证锚杆安装质量, 使锚杆支护及时、主动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 是提高煤锚安全性的一个基本措施。

其次, 制定技术措施, 强化落实制定切实、科学的煤锚支护设计规范, 完善煤锚支护工艺的基础上, 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 强化措施落实, 是保证锚杆支护质量, 提高煤锚支护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

最后, 完善锚杆支护质量检查制度, 严格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完善区队施工过程中的锚杆支护质量检测制度, 做好日常的锚杆初锚力、锚固力等检测工作, 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是保证锚杆施工质量, 提高煤锚支护安全性又一必要的基础性措施。

做好锚杆受力与顶板离层监测。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精度较高、实用的监测和测试仪器, 从日常观测中随时掌握锚杆支护受力变化情况及顶板异常情况, 以便于及时处理, 采取支护对策确保支护的安全性。

对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汇总, 及时反馈, 以便于及时进行锚杆支护设计的优化调整, 这是提高煤巷锚杆支护安全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

锚杆支护技术是一项貌似简单, 实则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支护效果与成败的因素很多。随着科技进步, 锚杆产品的规范化、精细化的生产以及锚杆支护检测技术的完善, 人们对锚杆支护作用机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锚杆支护必将成为煤矿支护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 注重研究, 锚杆支护将会迎来更加迅速发展的时期。

摘要:近年来, 锚杆支护技术在张集煤矿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安全可靠性问题日益凸显, 严重制约锚杆支护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锚杆支护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煤矿锚杆支护发展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分别从技术与管理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煤矿,锚杆支护,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炎光, 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探讨 篇11

关键词:煤矿开采 技术探讨

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1、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2)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下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 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3)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4)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5)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 —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 “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2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3“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4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 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配。

总结推广神华集团大柳塔矿、潞安漳村矿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生产系统大大简化,分别实现无轨胶轮、单轨吊辅助运输一条龙,从井口直达工作面, 同时实现了综采与综掘同步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 ;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力措施,又简化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

5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1)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以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开采活动的安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深入总结我国几十年的矿山压力研究成果,以理论分析(解 析法)、现代数学力学(统计分析预测、数值法)和实测法相结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深入研究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如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不断完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2)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 目前,由于应用高 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因而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3)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4)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在总结缓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方面,应进一步在坚硬顶板、破碎顶板、急倾斜、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系统,改进监测仪表,使监测仪表 向直观、轻便、小型化方向发展。

(5)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进一步完善冲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术,完善冲击性矿压综合防治措施的优化 选择专家系统。

(6)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研究硬煤层、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快速移架系统,开发耐炮崩、轻型化单体液压支柱和厚煤层巷道锚索和可伸缩锚杆。

6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7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问题 篇12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发展,问题

0 引言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效率低, 技术比较落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没有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 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效率不高。为此, 必须要使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 对其进行的精确的地质分析和探测, 才能够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提高开采的效率, 发挥出综采的最大开发潜能。本文通过简单的论述, 对其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此促进煤矿产业的进步发展。

1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

在大规模开采煤炭过程中, 已证明了在煤炭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煤矿开采工作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仅存在于水资源方面, 还有大量土地资源也被破坏。在煤矿开采时, 会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二氧化碳则是引发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元凶”。煤矿开采过程中, 对各类资源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致使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正是因为这种限制促使人们确立了煤矿开采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煤矿开采的同时, 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进行开采煤矿时, 应对原有的粗放型煤矿开采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 要重点关注开采技术。从环保的角度分析, 新的煤矿开采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不对环境进行破坏, 促使煤矿开采技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就要求煤矿开采技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方向和目标。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 能够使煤矿开采在显著提高工作水平的同时, 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害, 煤矿开采产业的发展趋势会是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因此, 要想完成煤矿开采产业科学发展的顺利转变, 则需要煤矿开采技术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目标。

2 媒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

2.1 煤矿开采技术应用层次有待深化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 应用水平较低, 尤其是在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基础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开采技术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比较初级的层面, 信息整合度较低, 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的潜能。煤矿开采技术作为我国煤矿的主要产业, 从煤矿开采到运输都离不开专业的信息系统,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升级更是需要信息化。现在市场需求已升级,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原来的人工技术管理等不再适应当前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的信息化生产计划与过程控制己经不可缺少, 这些已成为制约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因素。

2.2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匮乏, 创新能力较弱

煤矿开采产业内部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煤矿开采技术跟不上, 忽视产品设计开发, 以致形成了煤矿开采产业缺乏技术, 应用比较单一, 无法使煤矿开采技术全面发展。此外, 绝大多数煤矿开采企业不重视技术推广, 仍然依靠传统技术应用, 不愿意投人精力推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因此,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缺乏技术的应用氛围。

2.3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差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环境,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 这样能够很好推广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若政府制定政策偏向于煤矿开采技术, 这样能够带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制定推广煤矿开采技术的优惠政策, 不能够吸引更多的煤矿开采企业的需求, 企业不愿意投人更多的开采技术成本, 都采用比较传统的开采技术, 若政府能够制定优惠煤矿开采技术政策, 这样能够很好推广煤矿开采技术。

3 媒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煤矿开采工作的重点就是煤矿开采技术, 它是测量煤矿开采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随着人们对煤矿产业不断增加的需求量, 过去的煤矿开采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煤矿开采工作的需求, 在煤矿开采的实际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3.1 破坏水资源规律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 煤矿开采技术的使用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长壁采煤法会对岩层和地表带来一定的破坏, 更会严重破坏水资源规律, 这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很严重的问题。为此, 为了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发生, 我们必须在进行煤矿开采之前, 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地质的规律和发生水破坏的内在规律, 这些对于选用煤矿开采技术来说, 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必须经过细致研究和分析之后, 再选择相应的煤矿开采技术方法, 并充分利用新的理论方法、开采顺序以及开采方法。

3.2 瓦斯处理技术有待完善

煤矿开采过程中, 除了对水规律造成严重的破坏以外, 同时瓦斯排放在煤矿开采的工程中也是很严重的污染源。瓦斯技术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所以在煤矿开采时, 对湿室效应的影响较大, 同时还对煤矿中的臭气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很多安全问题。过去我国中小型煤矿企业经常发生瓦斯爆炸现象, 这给煤矿开采工作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煤矿开采中成为最主要的安全隐患。我国多数企业都采用瓦斯抽放技术, 以减少瓦斯带来的伤害, 可是实际上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得出主要是和抽放瓦斯的设施技术以及工艺有很大程度的关系, 特别是瓦斯抽放过程中, 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瓦斯的运动规律和情况。

为了解决瓦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进行煤矿开采时, 应做好瓦斯抽放工作。现如今, 虽然大部分煤矿企业在进行瓦斯抽放工作, 但事实上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还是与抽放瓦斯的设备、抽放技术和工艺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在进行瓦斯抽放过程中, 对瓦斯运动的规律和情况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认识, 这样就成为了瓦斯不能够及时抽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想要更好的降低瓦斯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技术, 及时的了解瓦斯移动和运行的情况, 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 如果瓦斯运动相对密集可以使用, 大孔径、长距离抽放技术的应用, 只有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将相对高纯度的瓦斯及时的抽放出来, 这样才会从一定程度上, 大大降低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污染。

4 结语

在煤矿的开采工作中, 首先要做的是依照社会的发展趋势, 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煤矿开采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促进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煤矿产业的发展。应针对煤矿开采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促进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煤矿产业的发展。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围绕高科技技术应用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 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来进行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 还需要相关的煤矿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为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多提宝贵意见, 为煤矿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下一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