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2024-08-24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共12篇)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体系管理中构建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之后分析了知识型档案管理创新体系的内容构成特征, 文章还指出了建设档案管理创新体系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体系管理,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探究

传统的档案管理实现的价值, 其手段主要来源于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 即靠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其结果是管理形式单一, 机制相对呆板, 导致档案库藏庞大, 重复档案较多, 利用率低下, 人、财、物浪费过大, 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较大地发挥档案信息开放性、资源共享性作用, 必然要进行改革创新, 那么档案部门在未来档案管理存在的价值主要应来源于知识, 这是在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 由档案部门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自身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及手段的运用, 定会产生大量的高科技的文件档案, 会使档案载体多元化, 内容更加创新, 并且管理手段更加高层次。

一、建设知识型档案管理新体系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档案作为信息社会众多信息源中最基础的部分, 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档案不仅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依据、证明甚至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

二、知识型档案管理创新体系的内容和构成特征

用发展的眼光看, 建立知识型档案管理创新体系的宗旨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运用知识的力量, 实现档案工作持续、高效的发展。它的内容构成具备以下特征:

2.1组织体系多元化。这是由社会发展和时代的特征决定的。人类进入了“瞬息万变”的时代, 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在多变的信息环境下, 档案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 必定要受到冲击和挑战。

2.2人才体系综合化。从档案管理人才体系现状来看, 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即:档案专业人员多, 其它专业人员少;一般管理人员多, 深层次管理人才少;女性同志多, 男性同志少。

2.3管理体系现代化。现代电子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要求信息载体服务的形式是网络化的, 具有全球性特征。现在世界上许多档馆都已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 因特网上的档案馆网站与日俱增, 电子文件作为新的档案载体形态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人类记忆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现代科技使受损珍贵档案重现原貌。

2.4服务体系社会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档案的服务是全方位的, 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它要求档案部门不断创新观念, 调整服务思路, 建立新型的优质服务体系。采用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法, 满足全社会各方面人员对档案的全方位利用需要。

三、建设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的灵魂—创新

3.1观念创新。作为领导者, 应当树立档案职能型、管理型、知识型、信息型的总体观念, 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内在联系, 注重发挥档案的潜在生产力效能, 并对档案工作给予合理的人、财、物投入。档案工作者应当看到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 树立“管理型、信息型、服务型”观念, 注重自身职业修养, 培养高素质技能, 以增强驾驭档案事业的知识能力。

3.2制度创新。从内容上看, 它包含了新型档案管理环节的不断调整, 档案管理环境的不断优化, 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等。我国管理机制尚处于转型期,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这就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档案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3.3管理创新。按照“面向世界, 放眼未来”的原则, 建立档案管理创新思维, 开展创新实践, 要求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管理现状、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以端正创新行为, 做到稳步前进。注意取人之才, 补己之短, 并注重管理手段的推陈出新、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发展, 放眼世界, 注重参与国际档案信息交流, 以满足多方面利用需求。

3.4技术创新。这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技术创新就贯穿档案管理各个环节, 其核心是以高科技为先导。创热点是新型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使档案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四、要把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与ISO相结合

质量认证工作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工作标准, 其中, 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 就是对企业的生产 (服务) 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检查、认可的过程。目前, 有资料显示, 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作为自己的国标, 有30多个国家正在进行此项认证工作, 有越来越多的需方 (用户) 开始依据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向供方提出质量保证要求。

一套真实的、完整的档案资料不仅展示着企业的过去, 更预示着企业发展的未来。因此, 企业内实行ISO9000质量认证, 对企业内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个促进。因为, 质量认证的工作要求是“该说的要说到, 说到的要做到, 说到、做到要有文字记录”, 它要求控制所有工作过程的质量, 确保产品 (服务) 满足规定的要求, 预防不合格产品、不满意服务的发生。

综上所述,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产品 (服务) 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产品 (服务) 更新换代的基石。搞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产品 (服务) 质量保证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 我国把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工作作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因此, 我们必须借质量认证工作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及其基础业务建设, 发挥档案管理应有的作用, 使之不断地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瑛.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创新[J].机电兵船档案, 2006, (01) .

[2]、徐鸿.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J].档案学研究, 2004, (06) .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2

摘 要:现今,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课程结构效率低、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教学方式传统无趣,这就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而后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希望可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

“互联网+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这也是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体系的设置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明显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对现在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概况

现今,中国绝大部分的本科院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和受益面日益广泛。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参照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虽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服务技术课、选修课、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结构效率低,缺乏灵活性

纵观我们许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现行课程体系效率低。首先,从课程结构包含的知识量而言,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次,从课程结构内涵的理念而言,“轻基础、重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并且与职业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其课程内容,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混乱,首先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也很容易厌学;其次,学生不具备比较系统的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先修课和后修课存在顺序颠倒和逻辑性比较差的情况,这样不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导致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科学和系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而现今针对这一背景设置互联网相关课程对的高校也甚少。

(三)教学方式传统无趣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本身的操作性以及应用性就比较强,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往的影视教育手段,讲授的知识比较多,进行的讨论比较少;理论方面的阐述比较多,案例分析也比较的少;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也比较被动,技能很难提高。这不但导致课程效果差,也会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旅游发展的需要。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对于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课程结构优化,采用灵活的选课机制

国外的许多国家的课程结构中的能力和教学之间是适应的,并且选课机制也比较灵活,学生除了需要进行必修课的学习,还可以选择一些选修课,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并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减少计划教学安排,增加自主学习安排。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开设与互联网经济时代相关的一些应用性强的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优化,注重系统性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演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型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更加贴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以新增:大数据分析与行业应用、互联网营销、旅游与旅游信息化、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于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当下热门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重复利用,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观看和学习,在学习的交互点上实现师生互动,这是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的革新。允许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授课,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将融合更多的新科技、新理念,全面带动线上线下的双向贯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高校应该对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判,优化现今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 旅游学刊,(S1).

管理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探究 篇3

摘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对其实践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管理类;实践创新体系;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演进,管理类专业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业魄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管理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起步较晚,由于管理学科不是纯技术学科,管理活动的柔性、权变性、多因性、多维性及综合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受到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无论在教学形式上,还是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和创新性非常强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在教学过程中,总的来说,还是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仍处在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局限性,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受到师资、实验经费、实验设施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开设比例较低,尤其是学科内跨专业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较少,无法适应管理类专业系统性的特点,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实践教学内容大多只是对所讲授的课程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亟待提高。

二、管理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

管理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掌握多学科知识融合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主要形式,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为依托,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结合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模块、开放式”的实践创新体系。同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调整实践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相对独立、动态弹性的系统体系结构,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环境。

管理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多种因素相关联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目标体系

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考虑、统一规划实践创新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内容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自主设计与实施为突破口,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践创新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科技创新基地,结合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各类竞赛如“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以及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方式,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培训、竞赛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保障体系

健全的保障体系是实践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示范中心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等都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4.监控体系

管理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加大了监控工作的难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周到细致的管理实施细则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规范教学管理,强化过程监控,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5.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学生成绩的评价按照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原则进行,对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进行多层面、多维度、全面客观地考核,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创新性实践活动的管理效能,提高运作效率。

综上所述,构建以高层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特征的实践创新体系,营造具有综合性、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水平、经营管理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既具有开拓、创新、创业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彦,王金圣:基于能力培养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篇4

中国大陆的旅游院校起步于1978年的南京旅游学校,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继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迎来了普通高校地理系、管理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普通高校历史系、外语系办旅游专业的第二个高潮。普通高校办旅游专业的两次高潮的来临,顺应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理性要求和召唤,促进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国已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1],而且呈现出明显发展的趋势。在现有旅游高校中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五个层次的完整旅游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中国开设旅游专业的69所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管理类课程高居榜首,课程数量达141门次;居于第二位的课程是经济学,课程数量达到68门次。除此之外,其他开设门数超过10门次的课程类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统计会计、旅游法规、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外语课程、信息系统技术、导游、心理学、地理、服务、文化民俗、生态环境、会展等[2]。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基本上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1)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教学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实用性不强;(2)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任意选修课所占比重较低,课程前后次序安排不合理;(3)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非常模糊,实践教学课明显不足,服务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实习课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4)选修课和拓展知识课所占比重低,只有总学时的5%左右;选修课带有较强的旅游专业色彩,拓展课严重不足,不能有效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作用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

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学校体制、教学模式和评价程序的规范性整合的指示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3]。适应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这种原则应符合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走向。

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政府当前和未来所要实施的两大战略,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而旅游教育是灌输这种思想观念、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其实施能力,并能将这些自觉地贯穿于他们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旅游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 创新性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课程体系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知识经济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需要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见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的规范化编订时,应从形式到内容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应克服过去脱离现实社会需求的弊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根椐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来调整课程,注意相关科学的交融,又要突出本学科专业特色。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拟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根据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应加强专业基础课,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

1. 调整培养目标,力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统一。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教育,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基层的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工作初期,不能有不求实际、盲目攀高的心态。因此,课程设置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型特点,以利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改革,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能给学生打下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锻炼出较强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平时科研素质培养,强化研究创新能力,以满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各相关领域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

为了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必须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方位,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比如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学、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重复性较高;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基本一样;对旅行社概论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老师讲课内容几乎一样等。另外,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的原理如何定位、定性等。将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的课程整合,同时增设专业性强的旅游行业管理课程,将课程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使旅游专业理论更加系统化。

3. 课程设置以传统课程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扩展。

旅游教育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教育,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课程体系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拓展。国家教育部把旅游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传统课程为依托,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为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保证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后劲。其次是旅游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拓展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财务管理、会计统计、策划和营销管理、会展旅游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体现出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

4. 倡导实践、重视素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倡导实践:专门设置实践、实习、实训的课程板块;重视素质:就是强调专业培养,注重素质教育,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经验非常看重,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较强。所以旅游教育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按照“理论一技能一实践”的教学链,建立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循环,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有效的途径。所以,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协调好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来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酒店管理、餐饮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景点讲解等,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该课程总课时之中,其实践时间应占各课程学时的一半。具体方式是: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饭店实习,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了解饭店业的实际同步进行;二年级学生要求在定点景区做景区导游四周,饭店的教学实践时间可安排在旅游旺季。毕业前,要有为期半年在酒店或旅行社实习的实际经验,实习结束时需提交一份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以上。在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安排学生实习,将学生的实习时间累积起来记入学分,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旅游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N], 2008-09-10.

[2]吴必虎, 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2005, (8) .

合同能源管理知识体系 篇5

一、能源管理体系课程

1、能源管理知识要点

· 能源形势分析、能源法规政策、能源概论;节能概念和定义、能源利用评价方法等

· “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分析、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如节能法、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中国节能技术大纲等;

·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点解析;管理节能,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其他管理标准要求解析,如核心概念、控制范围、对象、程序、方法等;

· 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

· 标准节能:综合能耗、节能量计算、能耗限额等国家标准;

· 技术节能:基础、共性、通用、重点节能技术基本原理;

· 能量平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重点内容;

· 科学用能原理及方法,合理用能、有效用能、充分用能、系统用能等核心内容; · 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节能技术应用和技术展望;

· 最佳节能实践案例介绍和节能技术推荐;

2、节能产业发展及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市场机制

·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

· 合同能源管理的性质和模式;

·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优点及风险

· 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制运作程序;

· 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模式与业务流程;

·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案例;

·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项目线及实用技术介绍;

· 国家有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财政和税务优惠政策。

二、能源审计知识体系

1、能源审计概述:什么是能源审计,能源审计背景;国内开展能源审计的概况;能源审计目的、能源审计作用。

2、能源统计方法:企业能源统计;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企业节约能源量统计

3、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模式;企业能量平衡表;企业能源网络图;企业能流图。

4、企业能源管理与审计方法:我国“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企业能量平衡模型;中国企业能源审计发展过程;企业能源审计类型;企业能源审计相关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政府宏观能源管理;企业能源审计计算公式与数据表。

5、企业能源审计案例:能源审计工作流程;编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企业能源审计方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实施;企业能源审计结论;节能规划。

6、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制

三、节能评估知识要点

1、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依据和程序;

3、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分析篇章内容范围及深度要求;

4、节能评估报告编写及评审要求;

5、化工、水泥、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及建筑节能评估报告案例介。

6、节能评估和审查依据的最新法律法规、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厦烟:自驱动的知识管理体系 篇6

为此,厦烟构建了自驱动模式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着力打造知识型卷烟制造工厂。公司的自驱动模式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价值驱动、机制驱动、流程驱动和信息化驱动。为了更好地落实自驱动模式,公司总结了四步方针:定方向、建主体、立机制、搭平台。

一、定方向:明晰知识管理对战略的支撑,确定知识管理两条主线。

公司在2011年7月首次开展了知识管理的现状调研与分析,对知识存量分布及知识需求进行了初步摸底。提炼出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知识管理与人员培养相结合的两条核心思路。2012年5月,基于前期成果开展了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调研及管理成熟度评估,提出了明确的知识管理战略及体系构建要求。

二、建主体:基于两条主线构建知识管理内容体系,提升业务知识应用与转化水平,推进员工更有效地学习与成长。

在体系设计过程中,厦烟率先在卷包车间、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四个部门开展试点,摸索出了知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的“181”知识梳理模板。其中“1”是业务流程操作节点隐性知识;“8”是可串接与操作流程的八大类显性知识合集,包括制度标准、SOP、模版工具、成果示例、法律法规、岗位说明、专业知识、经验总结;“1”是对应一批可咨询的专家。

2012年8月~10月,公司基于试点部门知识梳理成果面向全厂推广,梳理优化了80多条业务流程,盘点了对应80多条流程的2,000多条流程操作节点技巧、5,000多份显性知识文档,以及100多位各业务领域对应支持专家。

同时,公司还对照员工的学习与成长,结合原管理体系,设计了支持人员成长的“5+5”管理机制。通过纳入5种知识管理工具,设计5类知识地图,陪伴员工从入职到成为专家的全过程。通过“5+5”模式的应用,新员工入职半年即可基本掌握本职工作,优秀者一年即可脱颖而出,成为项目骨干,2~3年后可成为新员工的导师或细分领域的专家,反向传递知识,带领团队。

三、立机制:构建组织绩效文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实现。

2012年9月~10月,公司针对确定的知识管理战略及内容体系,开展了知识管理制度设计,包括组织管理办法、知识管理运行制度、考核与激励制度、知识管理操作手册等一系列知识管理制度。2013年3月~6月,针对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知识管理制度的优化调整,为便于日常管理,将制度简化为组织、运行、考核三项并颁布实施。

四、搭平台:搭建便捷高效的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建立知识共享与获取的统一渠道。

厦烟知识管理系统成为全厂统一的知识共享应用平台,可实现多系统知识的统一检索,动态展现业务系统相关知识集,动态挖掘外网知识信息。厦烟知识门户、知识库、知识历程图、知识地图、专家黄页等模块,有效实现了各类显性及隐性知识的管理与应用。

随着信息孤岛的打破,厦烟内部知识传递效率显著提升,专利、论文呈现爆炸式增长,近三年增长率均保持在60%以上。科技进步成本逐年下降,提炼形成的知识成果如膨胀线、高速机等设备开发使用经验已成为全行业的标杆。内部员工满意度逐年显著提升,新员工培养效率及企业认同度大幅提高。

(案例全文请登录www.ebusinessreview.cn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7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英语课程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生对本专业所设课程理解能力的态度、用人单位对旅游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学生对就业的职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 认为目前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体系中还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1 课程体系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主要为了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 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毕业以后走上社会并不是在旅游英语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而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方面从事各种服务工作。所以, 对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有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但是现在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仅仅只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缩减版”, 在课程设置上, 大多还是传统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过于注重高等教育中的“理论性、学科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因此, 或缺了应用型和急需型的人才培养, 没有重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职业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教学特点, 使课程体系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旅游市场里不能适应职场的迫切需求[1]。

1.2 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化和整合化程度不够

目前基本上还是旅游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简单组合, 构成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只不过是简单的机械的交叉结合, 而没有将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 使其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实践性的课程与理论性的课程以及旅游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有机结合和衔接, 在职业态度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培养两个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程度不够, 现实职业岗位没有结合到旅游技能的训练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在职场中得心应手。所以, 必须优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充分考虑旅游知识和英语技能间的平衡, 从而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创新之中, 体现在对各门知识的整合之中。

1.3 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现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相对薄弱, 大部分仅仅流于表面现象, 形式化相当明显。具体的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课堂实践教学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不能有效地得到开展, 学生的见习、实习和实训因为缺乏合适的实习单位和实验实训基地, 而常常只是走个过场, 因此, 没有体现出实践的意义。

2) 实践课程的课时所占整个课程比例较小, 不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实践课程缺乏相关的实用教材实施有效指导, 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3) 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单调, 甚至有些如同摆设, 而考核的结果常常只是起到参考作用, 而不会起到有效的督促和监督作用。

2 合理的课程设置

建立完善合理的课程标准体系, 首先着手于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与就业需求相结合, 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向相结合, 与行业标准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并且还要充分地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表现出来。这需要始终贯彻将“语言和技能互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改变以前课程设置和本科院校雷同的弊端, 摒弃重复的课程设置[2]。可以把高职教育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与语言基础课程设置都包含在内, 可以划分为专业必修课、任选课和限选课这些模式。

2.1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改革评价方式和标准, 要蕴含弹性化和多样化的评价制度, 建立其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就现在的课程评价方面而言, 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考核和评估学生的方法, 只是英语卷面考试, 而且考试标准接近本科院校的基础语言性考核评判标准, 以分数的高低为标准。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发展需求, 对学生的评判过于片面。要想对学生所掌握技能与知识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 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现在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不仅仅只是检验期末考试的成绩, 也要重视平时表现;不仅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更需要重视对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操作水平, 从而使实践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2.2 加强配套资源的建设

在建设具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特色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就业方向来挑选适合的教材, 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同时积极开发和编写难度适中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教材, 把具有创造性和特色性的教材与当前使用教材相结合, 把通用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 使其优势互补, 并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开发出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教案、考试系统、教学素材库、音像媒体、网络课件、试题库等的立体化教材[3]。

2.3 课程体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未来岗位发展, 还要确保当前学生的就业。就业导向要始终坚持“多方向、宽基础”原则的课程体系, 还要考虑学生以后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 提高学生就业适应力,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构建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 要坚持能力优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根据终身教育理念结合“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参加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对现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理性探讨和研究, 结合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外语课程以及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对人才的岗位需求, 构建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要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又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为培养出具有该专业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有利保障。

摘要: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出入境旅游更是发展迅猛。为满足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先后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这样, 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就越发显得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了。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彭惠芳, 郑文, 瞿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 (11) .

[2]黄克孝.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 2012 (4) .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8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起步比较晚, 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 没有形成自身所特有的品牌效应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站高度的限制, 对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认识不到位, 没有把实践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可是实践教学跟不上的现象, 最终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而学生们的实习情况很糟糕, 实习层次不高, 取得的效果很不理想,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阻碍。总而言之,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办学思想滞后, 办学市场定位模糊。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为了培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可是现在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受到传统学科的影响, 比如历史、汉语言、数学、英语、地理, 拥有很重的专业背景, 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最后结果只能是人才教育模式单调, 缺乏变通, 几乎大部分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同一技能型的服务人才, 而不是培养出中高级旅游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因为旅游技能服务型毕业生太多, 造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以上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于旅游教育层次的定位不清, 比较模糊, 没有做好旅游市场人才需求调查, 不能找到自己在旅游管理这个专业上办学的市场定位造成的。

2. 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

第一,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多都是技术性、工具性比较强, 涉及到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比较多, 而比较实用的人文社科类这种文化含量较高的课程特别少, 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没有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人文知识沉淀, 少了社会历史上的厚重感, 在旅游管理工作上的可塑造性和发展潜力不足, 与现在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和学生在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第二, 现在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计划的课时设计不科学, 设置的专业课程门类较少且不全, 和当今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博古通今, 背道而驰, 造成现在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整体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第三,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复, 并且课程的侧重点不清晰,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有一定的阻碍, 比如说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一些课程有严重的内容重复现象。第四,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 大多是老师讲授的多而进行实践教学的少, 让日常教学和社会现实应用相脱离, 而且, 现在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 或者旅游实习制度不合理, 实习基地没有完善。第五,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死板, 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专业和课程, 不能适应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现状, 因为没有前瞻性而造成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主要矛盾。

3. 传统的旅游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因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教育方面的缺失, 造成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误解, 不能根据实际来进行定位, 把自己的期望值设得过高。可是现在的旅游业从业人数过多,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从基层开始起步, 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 慢慢地上升到自己的理想职位。而好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理解不了这一点, 心理落差比较大, 难以适应基层工作, 导致旅游从业岗位流失现象特别严重。这虽然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有关, 但是和我们高校的传统的旅游教育观念不无相关, 对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就业影响。

4. 师资建设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因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得比较晚, 好多教师都是其他相近专业转过来的, 造成了这些教师理论学术水平特别高, 而旅游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少的情形。另一方面高校新聘请的年轻教师在理论学术水平上不高, 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 远远不能适应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另外, 高校的经费和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激励教师进行学术的研究和新知识的学习, 使学校的旅游科研不能很好地进行, 不能达到教学和科研共同进步、互相促进的目的。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加强校企合作, 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改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观念, 转变以前那种实践教学依附于或者归属于旅游知识理论教学的模式, 必须要让教育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和旅游市场的需要, 找准自己的教育目标与办学定位, 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 开创符合市场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可以分为两方面, 简而言之就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走入社会, 走入旅游行业, 知道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学校可以让学生去一些有名的旅游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让学生知道旅游企业是怎样运行的, 明白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增长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见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旅游企业中去, 共同研究设计旅游路线, 帮助旅游企业进行导游讲解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锻炼旅游工作能力。请进来就是请旅游这个行业中比较出名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进行专场报告和讲座, 让学生面对面地请教专业人士关于旅游方面的实践知识, 使学生了解当下旅游行业的近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知道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刚毕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中如何快速成长等。

2.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是一定要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 以及旅游企业各部门设置相吻合, 比如在人文素质课程中需要根据市场需要增设办公自动化课程、酒店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专业旅游职业外语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劳动, 怎样与人相处和团队协作等。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要健全学校的经费和管理制度, 鼓励学校教师进行旅游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 激励教师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调动和奖励学校老师进行旅游管理教科研活动。第二, 鼓励学校青年教师在旅游管理这个领域的再学习和继续深造, 学校要为他们创造条件, 进行远程网络的培训,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历层次。第三, 聘请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界的教育专家、有名的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改善学校的老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缺陷,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开拓学生的视野。

摘要: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 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 因此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就成为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是提高学生旅游管理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 我们必须把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 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 满足现在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苛刻要求, 以促使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少阳.浅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黑河学刊, 2008, (01) .

[2]李茜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3) .

[3]刘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5) .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9

一、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的教学改革前后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教学改革前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度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实践教学时间不连续, 环节不连贯, 使学生只能掌握肤浅的且不全面的企业业务环节, 与旅游行业用人规律不契合, 脱离了行业、企业和市场。

(二) 教学改革后教学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推行了“2+1”教学模式, 经与沈阳高登旅行社有限公司、沈阳凯宾斯基饭店等多家大型企业达成共识, 企业承担1年“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旅游专业高技能职业人才。通过“顶岗”实习, 让学生与相关企业相互了解和沟通, 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2+1”模式, 加强和培养了学生的就业意识, 突出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 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 教学改革前后差异比较分析

推行“2+1”模式前, 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内进行, 时间不连续, 环节不连贯, 使学生只能掌握肤浅的且不全面的企业业务环节, 脱离了行业、企业和市场;推行“2+1”模式后, 不仅与旅游行业用人规律相契合, 而且也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的各个环节, 深化对企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做好充分准备。这种先进的模式, 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二、构建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的构想方案

(一) 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高职教学的特点, 对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构建了全新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精练了理论教学内容, 相对缩减理论教学时数,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实数, 从2004年实训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48%增加到2008年的53%, 加上岗前的培训, 达到60%。并统筹安排学生在校三年的实践教学内容。这不仅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也更加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 强化学生实训,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1.将“双证制”有效纳入教学计划

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 我们积极推行“双证”制 (即学历与资格证书) , 成效显著。我院旅游专业是辽宁省高职院校首批推行“双证制”的专业之一, 是沈阳市劳动局设点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也是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辽宁考区的最大考点。专业教师大量参与题库命题、考前培训、考试组织、阅卷等工作。由于将“双证制”有效纳入教学计划, 使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直接对接,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渗透于日常教学。03-05级毕业生“双证”持有率达100%, 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手段的特色组合

教师在授课时, 彻底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 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导游业务》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中国旅游地理》采用了多媒体形象化教学法;《餐饮管理与实务》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旅游服务礼仪》采用了学生参与式教学法。从而使课堂变成了企业现场, 教师变成了经理, 学生变成了员工, 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目标要求

3.改革了毕业设计 (论文) 的形式

在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撰写中, 采用了仿真的形式, 进行大课程设计, 如“ⅹⅹ旅游团辽宁7日游方案设计”、“ⅹⅹ酒店婚宴宴席设计”等, 使学生从纯理论性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跳出来, 设计出实战性较强的毕业设计, 一些毕业设计对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上海旅游团辽宁七日游综合服务设计》被评为沈阳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一等奖, 《“百年好合”婚宴菜单设计》被评为沈阳大学毕业设计指导优秀奖。

(三) 实行“顶岗”实习, 提高学生就业率

2005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 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环

节集中到第三年集中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实习, 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 由专业实习带队教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共同考核。通过“顶岗”实习,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为就业积累了工作经验, 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促进构建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模式实施的对策

(一) 建立多个实训、实习基地

已建立了与实践课程体系基本相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已达到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且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现已开设了5个校内电脑机房、5个旅游与酒店岗位模拟实训室;与20家本行业企业签订了长期实习合作合同, 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又为以后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 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提高

由于构建了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模式, 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007年年终就业率为92.45%居全院各专业首位, 2008年初次就业率为81.37%, 年终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

(三) 毕业生适应能力增强, 受到社会好评

作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已经在省内外形成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影响。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以上, 毕业生能够较好的胜任岗位要求, 部分毕业生迅速成为旅游企业的骨干。我系对04届旅游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中, 60%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在我省同类专科院校毕业生中表现优异, 30%的用人单位认为较高, 10%的用人单位则认为一般。可以看出, 社会上对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认可度较高, 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 锻炼师资队伍, 教学水平及质量得到提高

由于构建了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模式, 学院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教师数量, 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源、年龄、职称结构。现有专职教师7名, 企业兼职教师2名, 双师型教师9人, 占100%。积极鼓励教师挂职锻炼, 选派教师参加各种长、短期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等, 近两年来学院选派两名专业教师分别到旅行社和酒店业任经理助理, 进行挂职锻炼。有5名教师到国内各培训机构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聘请更多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 优化“双师”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改活动,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几年来, 该专业教师在国内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 出版教材5部, 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近10项。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服务产业专业, 近些年来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旅游和酒店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建立“教学—实习—就业”链接联动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扩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模式,联动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姜大源主编, 吴全全副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拓展体系,构建路径

教育部在2012年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早在2002年, 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出台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10余年来, 素质拓展计划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是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 以培养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的高级管理岗位上的工程师和技术师为目标, 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教育系”。[2]因此, 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本科的旅游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旅游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的学生要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的能力, 同时要有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及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从企业的视角来看, 要求学生上手快, 动手能力强, 具有较好的职业技能, 善于解决旅游生产和管理一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即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 不少学生“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一方面是旅游企业招聘不到理想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的“尴尬”。因此, 如何结合实际, 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坚持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自己的特色, 构建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素质拓展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现状。

(一) 善于走“捷径”,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当今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认识不足, 道德理想产生困惑和冲突, 沉溺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中, 缺乏对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 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意识不强, 社会理想模糊。”[3]受此影响, 个别学生在学习中不付出或是少付出, 却想获得较好的成绩和结果。这类学生不关注学习的过程, 却想方设法套试题、找老师套近乎。在生活中, 很少强调自己的责任和付出, 却总是追求个人得失, 急功近利, 而忽略了一个又一个学习或是实践的过程正是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积淀过程。

(二) 自我意识过强, 职业道德缺失。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受家庭保护, 缺乏生活的磨炼, 整体上自我意识比较强, 非常“个性”, 旅游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个别学生行为随意, 甚至蔑视一些规定和纪律, 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易发冲突和摩擦。在旅游企业实习的过程中, 缺乏宽容之心, 待人严, 律己宽, 过分强调自我需求, 有时因为主管或是同事的一句话就起冲突, 自己“炒掉”单位。尽管身上戴着大学生的光环, 但是服务观念淡薄, 服务行为不当, 职业道德缺失。

(三) 不善于自我思考, 创新意识不足。

在网络时代, 信息和知识的获取非常方便。这一方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培养了自己的“惰性”。在学习中, 贪图安逸, 不愿思考。对待作业, 总是习惯于从网上或是其他地方“copy”一下就交差, 连模仿都不去做, 更不要说自我思考。正是由于这样, 在工作中, 工作效率不高, 创新意识不强。有部分旅游企业甚至愿意优先录用一些理工科的学生, 原因在于这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学生自身, 另一方面与现行的旅游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四) 知识广而能力弱, 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管理学、心理学、地理、经济、民俗等课程, 涉猎较广。整体上看, 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广博, 但实际的能力弱。如开拓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明显不足, 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质量不高, 甚至有很多学生不愿在旅游行业内就业, 即便在行业内就业, 不少学生在工作半年或是一年之后, 也很快跳槽走人。当然, 学生跳槽有诸多原因, 这里暂不深究。但对于一个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 在大学期间, 自身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以后的人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素质要素的内涵。

1. 政治和道德素质要素。

古人云:“有才无德, 其行不远。”当代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则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只有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旅游市场机制尚不规范的今天, 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更是不可忽视。个别人员为了经济利益或是别的诱惑不惜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 甚至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引以为戒, 养成自己良好的服务意识、敬业精神, 坚守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其次,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大学生也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 政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 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 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人文基本素质要素。

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 对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4]人文基本素质是合格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 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修养, 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传授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品位, 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行业的服务需求。

3. 职业基本素质要素。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 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基本素质才能应对这种挑战。职业基本素质包括职业基本认识、职业心态、职业行为养成等方面。现在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态浮躁、眼高手低、怕苦怕累, 不愿从一线操作岗位做起等现象就说明了这一职业基本素质要素的缺失。加强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可以使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价值, 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职业基本素质不是凭空而得的, 它需要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

4. 专业技能素质要素。

旅游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 要求学生有娴熟、专业的职业技能。这里的专业技能包括服务技能和管理的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 才能不断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在旅游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 专业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以服务技能为例, 看似简单, 却永无止境, 必须用心学习, 不断总结, 才能让服务对象满意, 进而让企业和自己满意。

5. 身心素质要素。

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行业的共性要求, 旅游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旅游行业当中的部分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如导游工作, 首先要求有健康的体魄, 能适应各地变化的气候和环境, 导游在上团期间几乎是24小时上岗, 在旅游旺季更是连轴转, 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其次是心理素质, 要诚实进取, 心态平衡, 能够抵制诱惑, 遇事冷静, 有大局意识等。

6. 实践与创新素质要素。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纳入学分管理。”[1]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在实践中要求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并且不拘泥于传统, 经过培养和锻炼, 比较容易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通过实际的参与,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就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以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推进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二) 旅游类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的路径。

1. 构建专业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平台,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 服务行业对于提供服务人员的礼仪、形象等有一定的要求。一个人的礼仪和职业素养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造就的, 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和习得。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 在其大学四年, 除了礼仪课程和相关的讲座之外, 还要构建一个专业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平台。通过反复的行为, 不断地强化, 最终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 使之成为自然而言的行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站位和礼仪训练, 形成良好的体态, 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特有的气质和素养。

2. 构建专业技能竞赛平台,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竞赛是一个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平台。参加技能竞赛时, 学生是一种实战状态, 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智能, 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通过技能竞赛,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所缺乏的知识和技能, 明白自身努力的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通过举办“导游风采”大赛、酒店服务明星大赛、英语演讲比赛、旅游辩论赛等竞赛平台, 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 在竞赛的举办过程中, 要邀请旅游企业参与或是赞助, 请企业的相关人员担任评委, 尽可能地用企业的眼光衡量和评判学生的技能, 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构建社团活动平台,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学校要充分认识社团在学生素质拓展中的作用, 建立管理制度, 指派专业教师, 划拨相应经费, 促进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 除一般的学生兴趣为主而形成的社团外, 还有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社团, 如旅游研究学社、旅游协会等。这类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 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更能保持学生的专业热情, 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等。这类专业社团是学生加深学习和实践, 不断拓展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融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专业考证等于一体, 在专业环境中和氛围中培养和锻炼学生。

4. 构建实践平台, 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平台的形式较多, 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社会接触的实践, 另一类是与行业接触的实践。旅游专业的毕业生, 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因此, 在校期间, 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社会、接触社会,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这类实践平台主要的依托是各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 既涉及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服务西部, 又包括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服务及其他社会事务工作。”[5]第二类是与行业接触的实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 对于企业实践普遍比较重视, 但在学生的企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导致学生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为走出这一困境, 应该在企业的选择、实践的形式、实践的内容和实践时间等方面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和调整, 使学生真正通过实践学到知识, 获得能力。

5. 构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服务平台, 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 成长环境优越, 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父母帮其安排一切。因此, 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对于所学专业缺乏认识, 专业思想不稳定。还有一部分学生尽管有职业规划但不够科学。因此, 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有些盲目和尴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学生职业规划的知识和能力缺失。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过程。从步入大学开始, 高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使学生能够评估自我,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为自己的职业准入做好各种准备。当然, 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学生要学会反抗信息, 调整目标, 保证职业规划设计的实现。在毕业生走上社会之际, 还应做好就业服务平台。学校应该成立就业服务的相关机构, 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多渠道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 并及时传递给学生, 减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指导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做到, 这种就业服务应该是长期、常态的行为, 即便是毕业生离校以后也可为其提供服务。当然, 学生的就业服务就可以在市场机制下运行,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经济建设。

三、结语。

中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的数据, 2011年, 中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 实现国际旅游 (外汇) 收入484.64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 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和根本,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旅游行业需求最大的一种人才类型。社会和行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所以,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素质拓展体系, 继续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 加强第二课程的建设, 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 充分发挥不同平台的优势, 加大社会实践对学生素质拓展的强度, 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的优势, 不断增强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为行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2012) 4号.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 2008, 1:86-88.

[3]林琳.论旅游专业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问题与举措[J].旅游教育管理, 2011, (10) :53-54.

[4]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998]2号.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11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度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及专业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为了满足学生及人才培养计划等,各方面对中职院校的相关要求,中职院校逐渐把职业教育与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为培养出新时代的社会人才进行相关研究并改进。

一、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意义

我国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着各种不足及缺漏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中主要根据中职院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为促进院校专业体系构建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在教学体系研究过程中可完善相关指导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与各方沟通与交流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促进本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其次,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时代的市场的需求设立各种前瞻性及科学性的教学科目。再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取得各种教学成果,满足学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需求。最后,在教学体系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在满足教学要求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及进步。

二、中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出现各种教学内容穿插,即设立科目及教学项目过程中,因各种教学目标不明确情况,出现教学科目重叠及教学资源浪费情况。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相关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中职院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多存在各种无实际意义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及专业特长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院因各方面条件不允许,或相关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课堂采取敷衍或随意安排现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取理论指导为主的教学形式,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本教学为主,忽视内容的实践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情况,局限于教室与校园教学中。并且多数中职院校由于资金等条件有限,相对减少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因此旅游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多得不到相关设备及场所的支持。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同时师资水平也成为一定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持。

三、中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针对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研究结果调查,学院在设立专业科目课程时,多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穿插,无章法无重点的情况较为多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及社会需求等情况,安排课程内容及教学重点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等情况加以修改及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与专业要求为根本,加强理论知识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相关指导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直接教学多于课外活动及实践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及能力均未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因加强与学生的积极沟通,通过对学生心理及课程特点的相互融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满足教学要求。提高自身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加强与时代的接触,跟上时代的步伐及社会的需要,安排基本的实训部分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可以安排短期校外培训,而且可通过校内实景模拟等课程完成。并且,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基础设施与课程安排不配套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即积极利用已有的基础设备加强课程安排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沟通交流,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及与社会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能力。

有效的改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教育竞争力。在中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需经过有效的改革与完善,逐渐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慧,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4,2(3):175-176.

[2]张玥娟.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1):128-131.

[3]吴丽霞.酒店餐饮管理实践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4):116-118.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篇12

一、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现状

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现状,本文选取了山西省的运城学院、晋中学院、江苏省的淮阴师范学院、江西省的九江学院和山西的大同大学五所地方型院校进行分析,这5所院校都处于所属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大同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于2000年组建旅游管理专业; 九江学院于1993年成立国土与旅游管理学院,晋中学院和运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则分别成立于2003年和2005年。以实践教学学分分值、实训模块类型、实验室数量、实习基地数量以及双师型教师占比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概况,5所高校的实训教学情况见表1。

二、实训体系问题分析

1.实训模块功能不全

实训课程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专业直观认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模块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高低。根据比较发现,5所大学在实践教学学分分值方面比较相似,没有明显差别,在实训模块方面差别很大,其中实训模块最多的是江西九江学院,其专业实训体系包括餐饮实务、客房实务、酒吧、茶艺、模拟导游、应用软件、职业形象塑造、旅游线路规划、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10项,最少的为运城学院,仅有5个实训模块,仅仅包括专业见习、餐饮、客房技能实训、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五个方面,参照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这样的实训体系远不能完成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实训室数量参差不齐

实训室是承接实训教学体系的载体,尤其是校内实训环节,实训室建设可以反映一个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表1可以看出,5所大学在实训室方面的完善程度各不相同,实验室数量最多的是淮阴师范学院,包括导游模拟、中餐、西餐、酒水、茶艺、礼仪培训、前厅、客房、模拟旅行社、旅游信息以及淮扬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共11个实训室; 九江学院位居其后,除了餐饮、 客房、酒吧、茶艺等上述实训室外,还有旅游管理软件、航空三维模拟以及体现地方特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模拟仿真实验室; 相对而言,运城学院实训室较少, 分别有餐厅、客房、中式包间、酒吧、导游和旅行社模拟实训室; 大同大学最少,仅有客房、旅行社、餐饮和导游实训室。

3. 实习基地类型单一

实习基地是指学生在校外学习、实践的地方,一般是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企业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根据表1数据,实习基地最多的淮阴师范学院有11个,其次为晋中学院和运城学院,最少的是大同大学。而在实习基地的类型方面,大多数院校酒店为主, 比如淮阴师范学院11个实习基地和九江学院的7个实习基地均为酒店,运城学院在2015年以前也是全部与酒店合作,2016年刚刚开始了和旅行社的合作,晋中学院的实习基地中有8家酒店、1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1家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有的实习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有非常明显的缺陷,这样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就业面狭窄,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另外,5所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大多选择大城市企业,很少选择院校所在地企业,淮阴师范学院的实习基地以上海和南京为主,本地酒店只有1家; 晋中学院合作酒店大多在北京,只有2家在所处城市; 九江学院实习基地范围较广,但本地企业也只有1家; 运城学院往年合作企业多在北京和上海,2016年增加了5家本地旅行社。实训基地选择大城市企业有很多优点,但是地方型院校有服务地方的功能,和更多的地方企业建立联系有助于实训体系常态化,学生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也更容易参与其中,也有助于实现地方型院校服务地方的功能。

4. 实训目标定位模糊

实训体系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根据我国目标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现状,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而普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是: 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在旅游行业各产业体系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事管理及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人才定位,又有别于技术型人才定位,这也是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和高职高专院校定位的不同之处。另外,从市场需求来看,企业对具有一定能动性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高于对学生技术的要求,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但是在5所院校的实训体系中,无论是实训模块还是实训室建设都更多地体现了技术培养, 未能体现出更多的应用能力培养,实训体系的构建模糊了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5. 双师型教师缺乏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定者及实施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招聘教师时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较高,注重应聘者的学习科研能力,这就导致了很多实践能力强、有经验但学历不够的人无法进入高校,而进入高校的人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企业锻炼机会,在这一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双师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由表1可知,5所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多少不一,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九江学院,其双师型教师高达95% ,其次为晋中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 比例最低的为大同大学和运城学院,仅为20% 和30% 。 双师型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校内实训课程,双师型教师过少将会使校内实训课程质量下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无法保障。

三、对策建议

1. 明确实训目标,搞好功能划分

实训体系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实训模块的划分应清晰而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技能层、应用能力层和实践与创新层。

基本技能层包括旅游各行业专业认识、实际操作和基础实验等,专业认识是通过参观、考察相关的景区、饭店、导游过程、旅游购物等,让学生对旅游业的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度有个基本的认识; 实际操作是各行业基层工作的操作技能和认识,比如摆台、斟酒、传菜、铺床、调酒、茶艺等; 基础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和外语口语会话技能。应用能力层是在基本技能层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包括运用旅游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公关、人际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 还包括旅游职业形象塑造能力、导游服务能力、餐饮管理、 客房管理等。实践与创新能力层是在应用能力上的进一步升华,要求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基础上还能够创新思维,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活动方案策划、 旅游线路和产品设计、智慧旅游建设与发展等。

2. 构造实训平台,完善实训体系

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应当构造校内( 课堂+ 实训室+ 比赛) 和校外( 实践+ 实习+ 比赛+ 认证) 两大平台。

校内平台( 课堂+ 实训室+ 校内比赛) ,首先是课堂能力培养环节,将现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每门课程按章节进行功能定位,进一步压缩教材理论的灌输,代之以任务型教学,分析案例和策划方案,最终以能力是否得到锻炼作为考核标准; 实训室是基础技术操作能力的实现载体,资料显示,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针对实训室资源不足,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应当加大投入力度; 校内比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部分高校通过定期举办导游大赛的方式丰富专业活动,由于赛事覆盖面和参与机会较少原因,学生的整体受益性不高。应当结合专业方向特点,将赛事贯穿于整个学年,打造专业赛事平台化、程序化,比如节庆营销策划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模拟导游大赛、餐饮创业策划大赛等,丰富的比赛使得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加,其锻炼效果也更加明显。

校外平台( 实践+ 校外比赛+ 认证+ 实习) ,实践指的是社会实践,它不同于毕业集中实习,也不拘泥于单位类型和实践形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或者项目合作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学期完成一次社会实践,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 校外比赛是提高学校专业知名度,促进院校交流,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当在校内比赛平台基础上,使校内比赛和校外比赛完美对接,通过大量校外赛事提高专业知名度,提高学生能力和自信心; 认证平台是指除了学业合格证书外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考核和认可,也是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并在学分奖励上加以体现,以学分代替选修课程; 实习是指毕业集中实习,结合前面问题分析,实习平台主要是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合作,实习基地必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即实习基地的多样化,又要满足服务地方要求,开拓更多的地方企业作为合作单位,既能满足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要求,又能合理利用地缘关系,实现社会实践和产学研平台的常态化。

3. 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上述分析,大多数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与企业建立联系,长期合作的更少,这样会造成教师讲课偏离企业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种: 一是社会认证考试, 现在高校都将资格证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可以促进教师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也有助于教师走向社会; 二是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与市场脱节是永远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 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通过横向课题项目实现与企业的对接,通过与企业共同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有创新的项目,既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又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市场前沿动态,也可以邀请企业来到学校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桂凤.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9):62-63.

[2]徐文丽.基于顶层设计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4).

[3]丁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75-76.

[4]皱亮.相关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63-164.

上一篇:语言特点下一篇:奴隶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