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德

2024-07-14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德(共6篇)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德 篇1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因此, 教师的思想品质、人格品质、授知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 而且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人格的“建设性变化”。因此, 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 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知识与专业品质在知行范畴内的高度统一。深化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

一、深化师德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深化师德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 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 弘扬高尚师德, 力行师德规范, 强化师德教育, 优化制度环境,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背景下, 教师的工作缺少了本有的创造性, 教育教学的评价趋向单一, 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感, 缺少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借深化师德建设这个契机, 与时俱进, 不断渗透具有时代气息的价值观, 做好师德建设规划, 打造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教师, 促进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让教师在创造和发展中, 增强职业幸福感。

2.深化师德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

教师必须用“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一基本的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业务素质, 在教育教学中,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 努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成长。为此, 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中, 使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让师德规范承载教师专业成长的行为准则, 在自己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健康积极地引领前行。

3.深化师德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师德师风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学校是耕耘希望的园地, 是孕育明天的摇篮, 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为此, 学校应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 应注重塑造教师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师表形象,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尊重教师个性发展, 在师德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创新, 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

二、教师专业成长诠释了深化师德建设

1.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师德建设的主体

教师在实践中能感受由良好师德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提高面临道德困境的坚持力。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 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 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就更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新课程新教法, 才会有创新。与时俱进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 它更好地体现出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师德建设的实践

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而脱离教师专业实践的师德教育难以深入教师心灵, 更难以激起教师内在的道德需要。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众多, 但是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当中, 专业实践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 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

3.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师德建设的关键

师德建设需要有更好、更高的师德规范, 需要具体的表现形式, 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它能更好地诠释师德规范。不过它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发展中不断加以改进、提升, 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断生长, 日益丰富, 师德规范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并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专业精神即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教师只有在专业成长中不断塑造自己, 创新自己, 完善自己, 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加强、深化师德建设。因此, 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师德建设的关键, 只有提高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平, 才能更好地完善师德规范, 加强师德建设。

深化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相辅相成, 师德建设应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结合起来, 铸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着眼于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化, 促使教师把道德规范、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 继而表现为自己一贯的道德行为, 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德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动地。然而师德对于教育的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师德作为为人师表的核心,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师德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水平,那样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成才。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单一的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对于学生思想品格的教育。并且还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职业的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针对于此对于该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能够提供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关键词:师德;教师;专业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动地。然而师德对于教育的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师德作为为人师表的核心,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师德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水平,那样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成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自身的师德,用严格的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教学方面,这是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这样就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国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所以就是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不断的进行学习。

2.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实施以来,这样就对于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朝着多方向

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然而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伦理道德的系统工程,通过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十六大会议中明确的指出: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室培养的第一位,并且对于师德建设提出来了一定的要求以及标准。所以对于孩子应该加强教育,通过了解孩子的需求,进行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且在实际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以及价值观,使学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的师德尤为重要,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这些不断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率。针对于此,师德建设应该和教师专业水平同步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

3.提高教师师德建议

3.1提高师德修养从自律做起。

师德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应该加强师德修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做示范,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生活中提高了学生艰苦耐劳的品质,在学校内遵守学校校规,有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通过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做表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出现学生身心和智利的同步发展,从而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师德修养,在学校内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做示范,从而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

3.2用爱心进行教育

只有教师用爱心进行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运用爱心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教师,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使学生进行配合。在教师爱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有助于学生成才。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用爱心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融入到学生群

体中,提高了教学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容易进行学习。教师用爱心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3.3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教学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学。为了更好的使教师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学校走出去,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进行不断的调节自身的心理,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就是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师稳定的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该具有家乡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对于教学的观念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对于学生进行加强教育,培养出适合我国所需要的人才。

4.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议

4.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教师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时代不断的改变,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丰富自身的教育的职能,从而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应该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教学水平。如今科学技术不断的进行发展,所以就是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如果是你要现在教育的需求。由于知识随着时间的变化,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对于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是学生校长全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丰富自身的职业技能,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

4.2必要的学科教学技能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新课标对于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所以需要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的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的技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现:

(1)

教师不断的提高学科的教学技能,这样有利于对于所有学科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应该加强教师学科的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应该对于教材进行深刻的了解,通过对于教材的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掌握各个学科的重点以及难点,有助于对于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且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为学生的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全方面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对于学科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4.3不断强化反思

谈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篇3

一、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定位偏差,课程缺失

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等四大模块。除了必须开设的思政、计算机等通识课程外,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和艺体技能课程比重很大,学生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学科。学校一般不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另外,当前的社会评价和人们的关注点均在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幼师院校无暇顾及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课程,致使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不受重视,缺乏较深入的开发和研讨。这反映出幼师教育对这类课程定位的偏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一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熏陶,忽视教育实践对师德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说是师德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都是在幼师院校的课堂中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笔试来进行,教师也会列举一些师德模范的例子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学生往往能掌握一些相关的师德规范,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和“班级管理”, 而对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实践重视不够。例如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践存在重教轻保的倾向,许多学生缺少幼儿保育的意识,认为保育是保育员做的事情。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时态度粗暴、方式简单,甚至会出现变相体罚幼儿的行为。由于在见习或实习过程中没有将对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并不能完全体会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涵,导致职业道德的实践效果不佳。

(三)师德榜样示范不够

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并不充分,其作为“榜样”的示范性影响未能有效发挥出来。由于高校扩招使学生人数增多,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有的学生反映“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师生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疏离。而有些教师的不良行为也在学生的心里留下阴影,从而影响学生的职业观和道德观。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更多的是“功利性指导”,以学生是否制作了大量教具和玩具、是否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等为考查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示范不够。

(四)灌输教育,途径单一

许多幼师院校将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只作为品德教育的一个部分,经常是合班或者是大班集中授课,其主要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缺乏其他的教学渠道和途径,没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使学生缺乏职业规范。单方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他们在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身的道德责任处于“无知”或者“不自觉”的状态,对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缺乏深入的理解,在处理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暴露出缺乏教师专业道德素养的问题。

二、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职前培养的途径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期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合作研究、榜样模仿等途径生成。幼师院校要采取各种策略开展学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

(一)加强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理论引领下生成

1.充实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为使学生找准未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定位,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换,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学习。为此,学前教育专业要专门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幼儿教师职业规划等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认识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原则和基本内容等。一方面,要客观地将学前教育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声望和薪酬转变情况告诉学生,以此激发学生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将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凸显出来,让学生理解自身专业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认知。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相关政策宣传,改变学生对幼儿教师原有的认识和发展预期,从单纯关注经济收入过渡到自我职业发展,不仅仅把幼儿教师职业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当作一种事业来经营,使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正确期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

2.加强专业课程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渗透

专业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必须重新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儿童观、保教观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专业标准》中对儿童观、保教观的要求分别是“关爱幼儿、尊重幼儿、注重生活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以及“坚持保教结合、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重视环境和游戏与实现家园共育”。各门专业课程要着重达成上述要求,如通过“学前卫生学”使学生明了儿童生理发展特点及其保健,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让学生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知道儿童的需要,通过“学前教育学”使学生明确如何才能使儿童有一个幸福的现在和未来。通过五大领域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等专业技能课程,教会学生如何以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教化儿童,始终贯穿儿童中心理念,以“备幼儿”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和起点,使学生将对儿童的认识从“概念化、模式化儿童”转变为“具体化、个性化儿童”。专业教师应结合各科知识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幼儿保育的意义和价值,应把充分“关注幼儿主体,以幼儿为本”的保育观念渗透到这些课程每一章内容的教学中,每章节知识点的学习最终都要以怎样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思想上接纳并重视起来。

(二)保证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质量,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实践体悟中生成

幼师院校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保证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悟、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实践活动要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时间:第一阶段,学生入学之初开展入门教育,重点是职业感受活动,带领学生到幼儿园第一线参观以获得直观经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配合“学前卫生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教育类基础学科的学习,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与儿童交朋友,了解儿童的特点,当老师的助手,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师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学前教育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领略职业精神。第二阶段,在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制订教案、试教、说课、见习、调查等活动,到幼儿园进行听课观摩、评课,并尝试自己独立带班一次,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感受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在见习和实习中,把保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指导学生怎样照料幼儿进餐、组织幼儿入睡、护理生病的幼儿等。第三阶段,集中实习。集中实习安排在实践基地园,时间一般是5周,实习生、学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实习工作中的活动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自省的内容示范,提供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如对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价值性问题进行反思:“我认为的学前教育是什么样子?”“我采取这种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根本职责是什么?”“我是否有权力这么做?”等,这些价值性问题常常关系到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的整体看法,涉及的是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基本态度,这些都属于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范畴。第四阶段,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由学生自主联系有就业意向的幼儿园。通过实习激发学生的“四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学会自己调节情绪和心态,做到保教合一、为人师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教师专业理念及师德的内涵。学校和幼儿园要根据《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学生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督促这些未来的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注重自身师德的养成和专业理念的生成。

(三)发挥师德榜样的示范作用,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体察习得中生成

学生时期所遇到的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都会在入职前对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幼师院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在模仿、体察习得中生成专业理念与师德。一方面,要发挥幼师院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大学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需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特色,如热爱幼教事业、拥有爱心与耐心、开朗乐观、富有表现力等,这会对学生立志从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能看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价值,也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发挥学前教育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前教育名师有三种:一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幼教人;二是全国知名的幼教专家,如上海的应彩云,是许多学生和新手教师的崇拜对象;三是学生身边接触到的幼儿园教师,她们真实可感。事实证明,幼教名师通过行动引领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对幼教职业和事业的热爱,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能力。

(四)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研究 篇4

1.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对自我的专业性质、价值、水平的一个综合评价,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独有的看法。专业理念把教师教育行为和家庭、自学这类教育区分开来,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教师教育行为的系统化、规范化,也给予了教师通过做教学道具、教案、教学材料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有力依据。

2.幼儿园教师师德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是指教师通过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与认识,经过自己的判断和社会基本道德的综合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师德是其素质和思想道德的体现,其包含了一个人的道德和对幼儿的责任。

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师德都是幼儿教师应该学习的重点。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内容

(一)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1. 爱岗敬业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不从教育中牟取私利。把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感染每一个幼儿,保持对职业的热情。

2. 以德育人

幼儿年纪较小,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模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学习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皆可能被模仿,对幼儿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以德育人。

(二)对幼儿的态度及行为

1. 关爱与尊重幼儿

在幼儿园内幼儿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不让其在玩耍和学习的时候出现危险,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一个儿童,不用讽刺、挖苦、起绰号的方式来伤害其心灵,也不对幼儿进行罚站等变相体罚,尊重理解幼儿,愿意听取幼儿的心声。

2. 尊重个体差异和生活对生长的价值

由于遗传、家庭教育等因素,每一个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和理解能力都不相同,教师不能对发展较慢的幼儿进行差异对待,应更加耐心、认真地教育以弥补这类幼儿和其他幼儿的差异[1]。

(三)教师的责任感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完美的代表,教师应有良好的修养,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分散,对此教师应极具耐心反复教导至学生完全明白,并应具有充分的爱心,从心里喜欢和爱护幼儿,不仅在教学中有责任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且在幼儿休息中更应有责任心,不让任何一个孩子遇到危险,避免幼儿进行任何危险的活动。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的生成

1.幼儿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在知识学习中生成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教师主动、自愿地去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自己购买如《向孩子学习》《儿童的心理辅导》等书籍,从而自主研究和了解学生心理,理解学生行为,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念[2]。另外,有些幼儿园或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幼儿教师参与学习机构进修,这种方式一般是教育部门或学校针对近期幼儿教育产生的问题,以及与幼儿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们教育方法的交流和融合,并传授给教师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对专业理念进行“充电”和“更新”。

2.幼儿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在实践中生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透过幼儿在一次次实践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其能接受哪种教学方式、更合适什么样的语言与态度,从而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这些都能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培养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师德的提高与生成。例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爱玩的天性,使课堂教学通常十分沉闷,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通过教学实践的经验累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游戏教学法,带动幼儿一同做游戏,最终在游戏结束后总结教学重点,使幼儿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到知识。

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教育中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定义和内容的讲解,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与尊重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在知识学习中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在实践中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希望文章建议能够对广大幼儿教师带来帮助,让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自己,更好地教育幼儿,将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地容,杨晓萍.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4,(5):99-102.

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 篇5

一、讲 授 纲 要

(一)师德:教师必须承受之重

(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师德:教师必须承受之重

师德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自古以来,关于师德就有很高的定位,教师在道德上承担了超过一般社会成员的责任。汉代思想家扬雄把教师看作是人们道德的楷模,他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教育频道合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0,000余名公众中,有79%的人认为教师应该比其他职业的人在道德上负有更多的责任。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和表率,教师本身就被赋予更多的责任。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在这个建议书中提出了教师具体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教师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进行了深刻论述:“无论是教师的入门培训还是在职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他们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师德规范要求的重视,对世界各国的师德内容及师德规范的制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教师专业化的时代,师德也也是专业的。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六个核心内容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其中,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关爱学生是教师专业道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专业表达的核心任务;为人师表是教师专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其实是将师德定位为一种“师德规范”。固然,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但更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和德性。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涵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事实上,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人走向幸福生活、提升生命存在价值的基石,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所以,教师德性是教师自我人生的道德追求,自然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性活动的基础。

可见,道德性是教师劳动的第一特性,脱开这一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创造性展示,又是教师道德智慧的自然流溢;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德行的展现。教师职业的道德特性决定了教师所传授的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负载着某种价值意义或道德意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其专业能力的循序发展,也是其职业品质和道德人格的自觉生成,是学识与修养、能力与品行的和谐共生。

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技能优先的行为主义倾向,只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和教学实效,造就了一批“缺乏道德的教学能手”、“没有精神的教育专家”。把教师理解为严格按照某种计划控制、操作和生产的施工员,忘记了教师的道德人格以及师生关系的道德性所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意义,消解了教师教育行动的道德性,从而使得部分教师的行动失去了道德的维度和约束,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自己教育行动的道德追求。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职业道德 1.“爱事业”:即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一辈子的追求,而不是当成谋生的手段。事业就要奉献,就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可以教育好.即使有某些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只要对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把他转变好。教师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收获辛劳的硕果。

2.“爱学生”:即不以学生的学习优劣、品德好坏、家长地位高低、相貌的美丑为转移。而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爱。陶行知曾明确指出:“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而且是他们身边的学习榜样。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

3.“爱自己”:一方面要保重身体,使自己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方面是要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要终身学习、又要做流动的清泉;既要“无私”,又要“无隐”。)

正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规定的,教师必须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锻造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我理解,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职业态度),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职业技能)。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正确的学生观是把学生当成:“人”——“发展中的人”——“社会独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尊重、理解、热爱学生——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来施教——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厚爱与期待,那么他将更加亲近老师,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要求,就必然会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

(后生可畏、罗森塔尔效应)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江西永修县黄岭村小学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上海尚文中学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湖南郴州塘溪乡五马垅小学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北京师大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2004年获得全国优秀师德标兵称号的五位老师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义务,作为教师首先要站稳讲台,能上好一门课最好是一门主课,且教学水平要高超,教学效果要好。为此,教师必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原则。

1、坚持因材施教,实现人尽其才。

2、坚持启发诱导,培育创新人才。

3、坚持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以学定教、以教示学。

总之,“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育德;教师的职责就在于通过言传身教,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被视为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而且被当作社会的典范、人类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来追求,志存高远,自觉履行“为人师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德 篇6

师德, 乃教师之魂, 缺失师德, 则无以为师!

一、当前教师队伍师德状况

据统计, 我国现有中小学专业教师1700多万人。长期以来, 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怀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之心, 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不断修炼人格, 锤铸师魂, 像蜡烛, 像孺子牛, 乐于奉献, 用自己的毕生践行着"捧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诺言。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标兵, 劳动模范, 优秀教师。且不说早已闻名全国的师德标兵蔡改、马世奎、张桂梅等, 单就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教师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像谭千秋、张辉兵、向倩、严蓉、张米娅……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大灾大难面前, 面对死亡威胁却毫不畏惧, 用血肉之躯为他们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因此, 从总的方面来讲, 我们完全可以说, 我们的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

然而,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 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崇尚金钱, 缺乏公德;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意志消沉, 敬业精神不强;沉溺于玩麻将、纸牌、炒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侮辱、猥亵乃至奸污学生等等。这些方面的案例可以说举不胜举, 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严重地干扰和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思考

面对师风师德诸多的怪象, 善良的人们都疑惑了:这个社会怎么了?老师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冷静下来, 认真地思索、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的道德素质滑坡,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校管理不到位。笔者了解到, 比较多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非常疲软。只求教师上课能到位就行, 至于上了一两节课之后, 教师到哪里去了, 干什么去了, 学校不闻不问。结果是打牌的, 搓麻将的, 外出钓鱼的比比皆是。至于教师的业务学习则很少组织。连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也是讲些鸡毛蒜皮的事, 很少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二是学校“执法”不严。明知道教师上班时间打牌、搓麻将、钓鱼, 学校视而不见;明知道教师在订教辅资料捞取高额回扣, 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会上说的很严, 但光打雷不下雨;明知道教师有乱收费现象, 或是搞有偿家教, 学校不闻不问;长此以往, 变成了教师想干啥就干啥, 道德素质能不滑坡?三是人浮于事的恶果。目前, 有的学校教师编制偏松, 部分时间有的教师无所事事, 于是“没事”找“事”做:聊天、传播小道消息啦, 说别人的长短啦, 说领导的好坏啦, 说社会的不公啦, 应有尽有。四是教育部门在评价学校时, 只侧重教学质量, 而对师风师德的评价则无具体的操作方法, 停留在不要出问题, 出问题就要处理的“治标不治本”的阶段。五是社会大气候的影响;行业之间、学校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导致教师心理不平衡;娱乐场所林立, 导致教师心驰神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导致教师利欲熏心;不法行为的影响, 导致教师形象扭曲。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不断完美教师的人格呢?笔者认为:

1. 要切实加强学习, 提高教师的认识

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校要切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做受学生爱戴, 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⑶加强先进理念学习。组织教师读教育报刊, 写读书笔记, 定期开展教育理念沙龙研讨活动, 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2. 实现三个结合, 增强教育实效

⑴将师德教育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学校要在日常工作中关心、理解、体贴教师, 多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来增强师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⑵将师德教育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树立共同理想,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⑶将师德教育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要求教师主动学习, 积极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自觉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3.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师风师德建设中, 要特别注意到教师的待遇问题。作为学校, 一方面要做好解释工作, 不要让因为生活津贴、补贴的问题而导致上访、罢教、围攻政府的事发生;另一方面, 要想千方百计, 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政府要把提高教师待遇, 维护教师稳定, 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4. 加大监督力度, 实行“大评价制度”

⑴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这里所说的监督不是跟踪、盯梢, 而是一种公开的依据教育教学原则而进行的教学管理行为,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 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以下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一是不认真备课, 无教案上讲台;二是教学中马放南山, 随心所欲;三是图任务观点, 马虎草率应付课堂教学;四是作业的批阅流于形式。

⑵监督教师的处事行为。对教师的处事行为进行监督, 能有效地遏制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减少许许多多的麻烦和纠纷。同时, 对转变教师粗暴简单的工作作风, 提高师德修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⑶建立大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大评价"指的是以不同的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是学生评价教师。采取开座谈会, 搞问卷调查的方式, 真实地了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二是家长评价教师。设立家长信箱, 欢迎家长以书面的形式对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定期进行走访, 召开学生家长会, 听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意见。

三是社会评价教师。学校与社区、居委会保持联系, 走访教师所在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信息。

5. 处理师德建设方面的问题不手软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师德建设工作亦然。

⑴完善管理制度。使师风师德建设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 切忌无法可依, 走过场, 流于形式。

⑵凡是有悖师德的现象和行为, 决不可姑息迁就, 坚决杜绝袒护、迁就,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现象发生。

⑶处理违章违纪现象决不心慈手软。一旦出现师德师风方面的违纪, 学校及相关部门必须问责到底, 处理到位。根据情节的轻重采取通报批评, 待岗培训, 乃至开除等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一来, 教师就不会轻易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当儿戏了。

6. 切实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师风师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教师良好的心态, 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教育, 关注社会, 克服嫉妒心, 红眼病和攀比心理。用健康的心态笑迎天下是与非, 用知足的心理感恩社会人与物。

当然, 师风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很不容易, 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愿广大教职员工自觉投身到师风师德建设的活动中来, 为提升自己的师德素质而不懈地努力。

上一篇:思维和问题解决论文下一篇:劳务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