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方式论文

2024-09-05

供给方式论文(共8篇)

供给方式论文 篇1

引言

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时,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冗余的委托代理关系, 使其提供公共物品缺乏效率;财政预算方面, 当政府财政预算比较紧张时难以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资源, 当政府财政预算比较宽松时可能会重复提公共物品, 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市场供给公共物品时, 私人可以借助市场自我调节的优势, 并且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资金预算方式富有弹性, 使得私人供给的效率更高。但由于市场供给能力有限, 市场供给可能会出现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问题。研究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可以有效结合政府和市场两种供应方式, 优化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收入再分配、完善制度, 舆论宣传等优化公共物品市场供给。

1 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公共物品这一概念和特定的集体联系在一起, 只有在明确的集体中考察公共物品才有意义[1]。公共物品的边界和范围, 实际上很难准确划分。Ver Eecke认为不存在任何客观标准作为划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合适依据, 公共物品应该理解为一个抽象概念, 而不是指具体物品, 同一个物品可以同时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2]。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指在既定的生产水平下, 新增加一个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任何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其他人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效应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 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 归属为某个个人所有。实际中, 很多物品并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 所以可以将公共物品的范围扩大到具有非竞争性或部分竞争性物品。

2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方式分析

政府能够提供公共物品, 首先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这一特性说明公共物品的受益者是一个比较广的群体。因此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通过税收的方式来承担。如果由个人购买, 很难排除搭便车的现象。政府因为是拥有强制能力的垄断者, 可以在提供该公共物品时制定某种程度的强制, 如税收方式, 由个人平均分摊成本, 这样政府自然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其次, 公共物品本身的属性决定它有很强的分配功能, 所以, 政府可以实现私人物品再分配功能的角色。

我国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成熟的时期,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不平衡状态, 政府为了防止私人产生垄断现象, 危害公众利益, 因此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全部的公共物品, 相应的设立很多承担公共物品的机构, 如交通部、卫生部, 邮电部等。政府的确为公共物品管理工作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国民对公共资源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日趋成熟, 政府供给全部公共物品的现状发生着转变。此时国民的基本需求可以到充分的满足, 因此大众就有了得到更优服务的诉求。因此, 政府再像过去那样提供全部公共物品会显示出一些局限性。

首先, 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转变。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发生这样的转变后市场的投资主体由单一主体变成多元化主体, 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可以进入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形式方面,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这种分配制度下, 人们的收入产生了差距。人们收入差距产生后, 每个个体的消费水平形成多元化的态势, 消费多元化必然会出现消费个性化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一方单独提供全部公共物品, 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的投资主体进入市场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诉求。

其次, 政府提供全部公共物品, 会形成政府对公共物品的垄断, 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在某些方面会造成市场失灵。根据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属性可知, 公共物品的消费群体很大, 涉及的方面很广。由于这些特点, 公共物品消费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现实中政府部门会根据所管理的行业特点制定行业规范, 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规范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 并且行业规范可能会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情况下政府提供全部公共物品, 可能不能使市场发挥更大的效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政出多门, 互相推诿, 造成供给不平衡, 资源浪费, 效率低下。政府组织结构设计上, 提供公共物品的执行组织机构往往是事业单位, 但这些事业单位往往成了政府机构的补充和延伸, 被赋予了很多行政特权, 使得它们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质量下降, 造成公众不满。

再次,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较多的公共物品, 不益于促进行业间的竞争, 进而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如果政府把市场放开, 让更多的主体加入到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 多主体之间由于竞争, 会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像德国的电信业那样由私人企业来运营公共物品。因为私人企业长期参与市场竞争, 会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后, 有些国际企业的进入会影响国内相关行业, 如果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长期由政府严格控制, 国内这类企业的竞争能力会相对下降, 一旦被国际企业冲击, 就可能造成国际企业在国内公共物品行业的领先局面。

最后,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范围越广, 供给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就越多, 这样会造成政府机构臃肿, 财政支出加大的现象。如有些供给公共物品的系统不断增设,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不利于集中各方面的资源管理关键的公共物品。长期以来, 政府亲自力行了许多微观方面的事物, 而政府的作用应该更多的放在宏观方面, 起到中枢调节作用。

3 公共物品市场供给方式分析

政府不是公共物品唯一的提供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从组织形态分类, 包括第三部门、私人组织、社区等。这些主体能否参与供给公共物品, 受其供给能力以及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素的影响。从行为主体的能力角度分析, 私人组织提供某些有形公共物品的能力可能会比政府更有优势;社区自治组织在提供社区性公共物品方面比政府提供更有优势。从各行为主体与政府的关系角度看, 新公共管理认为各主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是管制与被管制的被动关系, 应该是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双方应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系统, 共同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之所以强调合作关系, 由于以往公共物品管理的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缺少沟通机制, 生产供给何种多少数量的公共物品是由公共物品的生产供给者决定的, 缺少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信息, 因此导致了不恰当的公共物品生产的高成本和过度生产[3]。但如果生产公共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完全由消费者决定, 会削弱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主动性和战略能力。所有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应该形成市场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模式。

虽然公共物品市场供应方式有它自身的优势, 但在现实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可能会出现某些负外部性问题。如垄断的负外部性不仅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会出现, 私人提供公共物品也可能会出现。私人获得一个公共物品的供给权后, 形成对这一公共物品的垄断优势, 借此便可以提高公众对此公共物品的消费价格, 如火车站附近承包给个人经营的公厕, 往往以不合理的价格让公众消费;市场供给公共物品还可能会对消费者提供不完全信息, 如公共物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由于经济人假设的存在、制度约束的缺失, 使市场供给公共物品可能会做出某些不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

其次, 成本收益的实现问题。如果公共物品采用市场供给的手段, 需要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成本与收益, 实现成本与收益要通过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时支付费用的方式实现。而消费者对于有些公共物品的消费费用已经通过税收的方式支付给政府, 这时市场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如果再通过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才能使用, 就不能使公众的利益得到保证, 不符合公共物品应满足公众利益的目标。

4 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优化

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 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可以通过政府的作用发挥市场供给公共物品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四种建议:

政府可以为公共物品市场供给提供制度激励, 从而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对公共物品产权界定以及给予一些激励措施。产权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私人无法进行界定, 只能通过政府来界定。而且, 某些公共物品具有高成本、非盈利性的特点, 政府可以通过让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获得优惠政策的方式来获得收益。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公共物品市场供给的制约制度。对于市场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对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可能不完全的现象, 政府可以对公共物品私人供给者进行一定的规范约束, 从而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益。尽可能多的实现公众利益。

政府应该向公共物品消费的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支持。因为对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大多是分散的, 出于理性经济人的原因消费者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这样很难形成集体行动同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者讨价还价。因此政府应该为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政府应该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产权。产权难以界定,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会引起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与产权难以界定。这就需要设置一列排他制度来实现排他可能和排他成本的降低。阿尔钦的定义指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使用的权利[4]。产权的一个特点是强制性, 强制性的产权可以使所有者形成对产权良好的预期, 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行使产权。因此, 只有界定私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产权, 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来保护产权的行使, 这样私人才有动力提供公共物品。才可以发挥公共物品市场供给的优势。

5 小结

政府与市场二者各有优势, 政府在拥有强制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方面有优势,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优势。从公共物品属性角度讲, 在接近纯公共物品的一级, 政府可以运用强制手段供给, 但不一定要由政府部门来生产。生产方面市场更有效率, 可以采取公司合作的多种制度安排。接近私人物品的一极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在大多数中间状态的准公共物品, 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有效性的优势, 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广正.论组织和国家中的公共物品[J].管理世界, 1997, (1) :209-212.

[2]宋世明, 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240.

供给方式论文 篇2

2014年能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保障能源战略安全、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布局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等四项基本任务,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强监管、保供给、惠民生,以改革红利激发市场动力活力,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2014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能源效率。单位GDP能耗0.71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1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3左右,电力消费弹性系数0.93左右。控制能源消费。能源消费总量38.8亿吨标准煤左右,增长3.2%;用电量5.72万亿千瓦时,增长7%;煤炭消费量38亿吨,增长1.6%;石油表观消费量5.1亿吨,增长1.8%;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30亿立方米,增长14.5%。优化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2.7%。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保障能源供应。能源生产总量35.4亿吨标准煤,增长4.3%。其中,煤炭生产25亿吨标准煤,增长2.7%;原油生产2.1亿吨,增长0.5%;天然气生产1310亿立方米,增长12%;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增长11.8%。为实现上述目标,2014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

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线,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控制过度用能,限制粗放用能。2014年,单位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9%左右。

推行“一挂双控”措施。“一挂”,就是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双控”,就是对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能源消费总量只减不增;对其他产业按平均先进能效标准实行能耗强度约束,现有产能能效限期达标,新增产能必须符合先进能效标准,促进优胜劣汰。

推行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在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根据水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在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条件下,合理增强能源开发力度,加大跨区调出能力。合理控制中部地区能源开发强度。大力优化东部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实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指导各地编制和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地区目标落实到位。

二、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2014年,京津冀鲁分别削减原煤消费300万吨、200万吨、800万吨和400万吨,合计1700万吨;全国淘汰煤炭落后产能300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200万千瓦;力争实现煤电脱硫比重接近100%,火电脱硝比重达到70%。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重点任务。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联防联控,制订出台重点省区市能源保障方案,抓好增供外来电力、保障天然气供应、提前供应国V油品等重大项目落地,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出台并组织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方案。研究制订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发布煤炭质量管理办法。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比例。完善差别化煤炭进口关税政策,鼓励优质煤炭进口,限制高灰、高硫劣质煤炭进口。转变农村用煤方式,逐步降低分散用煤比例。2014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

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改建为大容量燃煤机组。

有序实施“煤改气”。在落实气源、签订供气合同的地区,有序推进“煤改气”,避免一哄而上和供需严重失衡。

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出台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2014—2017),大力推进炼油企业升级改造和先进产能布局,确保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国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

提高天然气供气保障能力。结合各省区市天然气需求情况,制订天然气中长期供应计划。增加常规天然气生产供应,加快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推进煤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加快推进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和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加强需求侧管理,制订有序用气方案和应急预案。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和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加快关闭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2014年,全国淘汰煤炭落后产能3000万吨,煤矿企业数量减少到5500家以内。完善火电淘汰落后产能和“上大压小”后续政策,更多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落后火电机组自然淘汰。科学安排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确保相关设施稳定、达标运行。2015年前,完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燃煤电厂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

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绿色发展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稳步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安全高效发展核电。2014年,新核准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新增核电装机864万千瓦。

积极开发水电。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加快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抓紧外送输电工程建设。研究制订抽水蓄能发展政策,完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行管理。研究优化流域水电站运行管理,提高水能资源梯级利用效能。推动完善水电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索移民土地补偿费用入股和流域梯级效益补偿机制,研究制定龙头水库征地补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有序发展风电。制订、完善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全额保障性收购等管理办法,逐步降低风电成本,力争2020年前实现与火电平价。下达“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加快东中部和南方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制订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范风电开发秩序,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有序推进哈密、承德二期、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凉山等大型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合理确定风电消纳范围,开展风火打捆外送示范,缓解非正常弃风限电问题。稳步发展海上风电。

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保障性收购等全过程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重点推进北京海淀区等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在大型公用建筑、工商企业、观光农业、居民住宅等领域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协调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好项目建设、并网接入和金融支持等配套服务。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逐步降低发电成本,力争2020年光伏发电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供热示范工程建设,适时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广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民用和工业供热中的应用,鼓励生物质热电联产,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区域优先使用地热能供热。年内新增生物质能民用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新增生物质能工业供热折合100万吨标准煤,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亿平方米。加快非粮燃料乙醇试点、生物柴油和航空涡轮生物燃料产业化示范。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在运核电站安全管理,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推动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加快推进国内自主技术研发和工程验证,重点做好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工程建设,加快融合技术的论证,避免多种堆型重复建设。

四、加快石油天然气发展,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常规非常规并举、陆上海上并重的方针,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升油气自给能力。2014年,国内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天然气(不含煤制气)产量达到131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15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80亿立方米。

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做好深层、近海和深水油气田勘探,以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西北、四川和海上6大油气生产基地为重点,切实提高油气资源探明率和采收率,努力实现增储上产。推动出台差别化的财税政策,鼓励老油田和低品位油气资源开发。

着力突破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总结推广中石化涪陵国家级示范区经验,加快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力争在川渝地区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在湘鄂、云贵和苏皖等地区取得新突破。加快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新疆等地区煤层气勘查开发。按照“以近养远、远近结合”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南海、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稳妥推进煤制油气产业示范。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按照最严格的能效和环保标准,积极稳妥推进煤制气、煤制油产业化示范,鼓励煤炭分质利用,促进自主技术研发应用和装备国产化。

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西气东输三线、陕京四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庆铁四线等油气管道建设。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大力推动LNG接收站及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石油和天然气期货贸易。加快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搭建油气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打造亚太地区油气交易中心,探索天然气国际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五、优化布局,推进煤炭煤电大基地和大通道建设

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重点建设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能源发展空间布局,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2014年,煤炭基地产量34.6亿吨,占全国的91.1%;煤电基地开工和启动前期工作规模7000万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比重8%。

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按照优化结构、扶强限劣,综合施策、挖潜增效,分质利用、抓好示范的方针,推进神东、陕北、蒙东、宁东、新疆、云贵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发挥矿区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稳步推进大中型现代化煤矿项目前期工作和核准工作;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推广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加快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矿区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提高瓦斯利用水平;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示范,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

加快重点煤电基地和输电通道建设。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加强重大煤电基地建设,加强电力通道建设,提高“西电东送”能力,提高电力优化配置水平,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出台煤电基地科学开发指导意见,在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按照最先进的节能节水环保标准,建设大型燃煤电站(群)。推进鄂尔多斯、锡盟、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宁东、哈密、准东等9个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基地。鼓励低热值煤发电。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蒙西—天津南、锡盟—山东、锡盟—江苏、宁东—浙江、准东—华东等12条电力外输通道,提高跨省区电力输送能力。

六、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能源重大工程为载体,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打造能源科技装备“升级版”。

抓好重大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专项。充分发挥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骨干作用,重点推进非常规油气、深水油气、先进核电、新能源、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符合燃机排放标准的燃煤发电、煤炭深加工、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大容量储能、高效节能、新材料等重大技术研究。启动并抓好25项国家能源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专项,力争深海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等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依托重大工程推动关键装备国产化。重点推动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海洋油气开发、天然气液化和接收、核电、抽水蓄能等重大装备国产化。推进大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加快高温部件研制和验证平台建设。制订出台促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能源企业及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推进能源装备国产化,提升能源装备自主化水平,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装备工业体系,积极支持能源装备企业“走出去”。

加强能源行业标准制订和管理。

有序推进环境和安全类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完善和标准制修订。成立海洋深水石油工程等新兴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七、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

全面落实中央领导高访成果。积极推动中俄天然气谈判。加快推进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推进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天津炼厂项目合作建设。

巩固深化能源国际合作重大关系。充分发挥能源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利用高层互访,重点巩固加强中俄(罗斯)、中哈(萨克斯坦)、中土(库曼斯坦)、中乌(兹别克斯坦)等10个重要能源合作关系,巩固和扩大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建设,切实推动油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引进。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

推动能源企业“走出去”。推动委内瑞拉重油、加拿大油砂和美国页岩油气、巴西深海盐下油等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加快煤炭、电力、新能源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煤炭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气、坝工技术等技术装备出口和工程承包。

增强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全球能源治理形势分析和战略研究,增强国际能源交流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建立和巩固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G20、国际能源论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广泛参与国际能源事务和规则制定。

八、加快能源民生工程建设,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以逐步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以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能源民生工程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能需要。

加强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年内全部建成无电地区光伏独立供电工程,基本完成电网延伸工程建设任务,解决1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程。加大城市配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提高配网在电网投资中的比重。加强电网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提高电网供电可靠率和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促进电网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可靠用电、放心用电、满意用电。

提高民用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加快天然气输配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面,优先保障民生用气,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用气需求。2014年,全国用气人口达到2.5亿。

积极推进“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县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城镇液化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光伏发电、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供热,促进城乡供能用能清洁化,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供能源保障。

九、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能源监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拟订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方案,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为能源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继续清理和修订能源领域阻碍民间投资的法规文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积极为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创造制度条件。推出一批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煤炭深加工、新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等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配电网、购售电、油气勘探开采及进出口、天然气管网等业务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深化电力改革。推动尽快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支持在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积极推进电能直接交易和售电侧改革。推动探索有利于能效管理和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灵活电价机制。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制机制。

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改革。认真研究油气领域改革方案,促进天然气管网公平接入和开放,推动完善油气价格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推动油气勘探、开发、进口等环节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

加快煤炭改革。推动煤炭税费综合改革,以清费立税为主线,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实施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和公告制度,促进煤炭产业平稳运行。推进煤炭市场建设,探索创新煤炭市场监管机制,推动电煤运输市场化改革。

加强能源市场监管。加强能源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政策、标准、项目落实情况监管,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对电网、油气管网等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准入公平、并网公平、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结算及时。加强能源项目核准事后监管。加强电力普遍服务监管,提高用电服务质量。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和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能源安全监管。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青岛黄岛事故教训,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能源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落实能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做好供电供热安全、国家石油储备库安全、核电站并网和应急管理、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煤矿建设生产、煤矿瓦斯防治、能源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监管和大检查工作。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危险源管控,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要部位隐患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十、加强能源行业管理,转职能改作风抓大事解难题办实事建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创新能源管理方式,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监管与服务,切实提高能源管理效能。

推进能源法制建设。推进《电力法》修订。推动出台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核电管理条例、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配套办法。研究拟订能源监管条例,健全能源监管规章制度。推进能源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

强化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出台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等重大能源战略规划,启动能源“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拟定实施能源发展年度计划,加强能源政策研究,完善重大能源产业政策。

创新审批(核准)备案机制。创新能源项目管理方式,更多地通过规划、计划、政策和监管“四位一体”实施项目管理。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凡是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地方,凡是能交给市场的一律交给市场。落实《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对于保留的审批、核准、备案事项,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建立网上公示和审批制度,加快推进阳光审批、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能源保障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能源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主动、有效地为地方分忧解难。充分发挥对口服务联系能源资源大省工作机制和对口服务地方能源工作联络员机制的作用,及时了解和合理解决有关诉求,落实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服务能源企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煤炭、电力、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电、“走出去”、科技创新等7个服务能源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每季度召开座谈会,通过形势分析、对策研究,及时帮助企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难题,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

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和预警。加强能源行业统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能源行业统计规范,完善能源统计监测预警机制,启动实施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全国能源统计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为能源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供给方式论文 篇3

政府是否能够对房地产市场中土地供给实行有效的管理, 关系到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防止土地“炒作”;二是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三是防止土地价格暴涨暴跌;四是防止投资环境遭到破坏, 可见土地供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土地供给方式

作为经济学的概念, 供给是指在任一给定的时间区段, 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卖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由于土地不仅是普通的商品, 还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 因而分析土地供给时要考虑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 其总量受限于地球表面的土地总面积。从这个角度出发, 土地供给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1.1 自然供给

自然供给是指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特性供给人类使用。对人类利用而言, 由于土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既非人力所能创造 (填海, 开山相对整体而言非常微小的部分) , 也不会随价格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增减, 因而土地的自然供给是绝对有限的, 其供给量不受人为因素所制约。

1.2 经济供给

由于人类的各种土地利用均依赖于有限的土地自然供给, 各种用途就在这有限的供给内相互竞争、互相替代。按照经济学原理, 当某种用途的需求增加, 该用途的经济收益提高时, 原供他用的土地必有一部分会转作该用, 使其土地的供给量增多。但无论其经济效益有多高, 需求有多大, 供给决不会超过自然供给。这种在土地的自然供给范围内, 某种用途的土地随其收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土地的经济供给。

2 供给方式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前,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一直处于我国政府调控之下, 城市各单位用地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划拨。1978年后, 在许多制度发生变革的情况下, 土地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城市土地的供给不再是单纯的划拨了。

2.1 行政划拨的城市土地供给方式分析

这是一种在计划机制的调节下, 需求不完全决定供给的模式, 也即是用地单位如欲进行某种项目的建设, 首先要向当地计划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 计划部门依据国民经济计划所确定的各种建设活动、投资规模、投资计划等做出决定。一旦该建设项目得到批准, 其资金、物资以及用地申请也就可得到认可, 用地规模也将根据投资项目与占用土地面积的某种技术比例确定下来;然后用地单位再到城市规划部门申请选址, 城市规划部门则根据城市规划和拟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为其指定用地位置、范围, 并提出各种规划控制指标;最后用地单位在持有关批准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

2.2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土地供给市场化运作分析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体制逐步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市场规律在经济运行中逐渐发挥作用, 在城市土地供给中也实行“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政策。以1982年开始征收“三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和1987年深圳实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为标志, 城市土地供给模式逐步进入了“双轨制”。“双轨制”模式的土要特点是:行政划拨与有偿使用并举, 即:“国家投资的党政军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住宅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单位和国营工业等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而“其他新增建设用地要逐步采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城市土地供给的“双轨制”模式表明城市土地制度的不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也带来诸如市场体系难以健全, 公开竞争难以实现, 土地价格难以显示等许多问题, 从而使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无法通过土地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得到缓解;并且“双轨制”又使一些手中有权的行政管理者为谋求利益, 不顾法纪, 增加腐败和“寻租”行为。

3 问题研究

3.1 城市土地供给总量失控, 且以增量土地供给为主

从1986年土地有偿制度使用实施后, 尤其是九十年代初期房地产开发热, 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规的制约, 许多政府领导常在开发部门追求高额利润的压力下做出让步, 以致无节制的供地, 致使土地供给总量失控。以土地供给总量失控相对应的是城市土地开发建设供给对象以增量土地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往往缺少科学的指导, 带有很大的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增量土地多为征用的农用耕地, 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3.2 土地供给过程中行政干预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

现行制度规定, 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土地使用权, 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同一宗地只要有竞价的就要实行公开的市场供应, 严禁行政权力进入土地市场。但在实践中, 政府个别领导的干预还时有发生, 本应招标拍卖挂牌供应的, 仍采用协议方式, 有些地区的政府领导以打招呼、批条子等形式指定供地对象、供地位置、供地面积、供地用途、供地方式和供地价格等, 严重的行政干预, 致使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环境难以形成。因此, 要以市场配置为土地供给的主要形式, 规范供地。

3.3 土地供给市场信息公开化程度不够

供地信息的充分公开, 可以通过供给, 创造有效需求, 可以使更多房地产开发用地采用挂牌等公开的市场方式供应,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低价协议出让土地的问题。目前, 土地市场信息公开的程度,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直接影响了开发商对土地市场的准确判断和参与竞争, 同时也不利于政府了解市场状况, 引导投资方向, 调控土地市场。

3.4 土地的供给时机把握不当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土地供给缺乏长远计划, 造成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短期内被供给殆尽, 没有为远期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由于在短期内推出大量的土地, 土地市场供求失去原有的平衡, 政府所得土地出让收益将大打折扣。如广州市地铁一号线采取了利用沿线房地产开发为地铁建设筹集资金的方式, 希望通过沿线28个地块的开发筹集到地铁建设资金43%的费用。但就在地铁沿线地块供给期间, 广州市在大河新区、黄浦开发区等地又以优惠政策供出数倍于地铁沿线地块的土地, 对沿线地块的开发造成较大的冲击, 使地铁建设从土地出让所获得的收益远远低于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秦海.关于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J].中国土地, 1998 (1) :16.

供给方式论文 篇4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涵义

农村公共物品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特性。但是,由于农村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农村公共物品自然又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所谓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竟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即农村公共物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物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物品。

二、农村公共物品的分类

根据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可将农村公共物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农村纯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具备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并且不能确定其具体价格,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物品,如:地方性法律法规与政策、农村社会公共安全、农村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救济、农村环境保护、农业气象等。二是农村准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介于农村纯公共物品和农村私人物品之间,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如: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险、农村教育等。

三、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在我国过去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实行的是以农哺工、重城轻乡,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因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城乡有别差别化公共物品供给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公共物品基本由政府生产和供给,居民免费消费纯公共物品、支付较低的费用便可以享受准公共物品。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主要由农村基层来负责生产和提供,由于大多数农村基层单位和组织财力有限,公共物品在广大农村供给严重不足。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结构失衡

由于在农村社会中农民生产生活的群体联系性并不是很强,使他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不仅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状况也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政府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程度,使作为供给主体的政府难以获取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真实信息,难以判定农民的真正需求,进而造成公共物品供需结构的失衡。

(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乡镇的财政不足、公共产品需求信息不畅和农村居民本身的文化特质等原因,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效率低下的特征。常见于农村居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居民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部分公共物品的提供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议

(一)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公共物品供给上城乡分治,就需要转变发展观念,调整现有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作,我们主要应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不同的身份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等。这种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民自由迁徙的人身权利。它不仅不利于农民公民权利的保障,也不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应尽快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 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契机下,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

对我国这样有上亿过剩农村劳动力的国家来讲,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就成为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措施。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减低社会分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农村工业化提供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仅覆盖了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64%的农村居民大多数并不能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未来,积极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二)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主要集中于政府手中,作为受益群体的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民对某些能够促进生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迫切需求,但是却没有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使农民的需求偏好无法表达,进而忽视了农民的真实需求,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难做到物尽其用。建立完善真实、准确的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对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方式

1. 政府要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非营利组织对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现行政策法规导向作用不明确。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忽视了对非营利组织合法性、独立性和组织权益的保障。所以政府应通过对税收征管、筹措资金、改进技术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给予农村非营利组织充分的制度激励。

2. 政府要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当前,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无论是官办的还是民间的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资金匮乏的问题。农村非营利组织有效供给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必须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后盾才能确保供给投入。所以,政府应该每年安排一定财政预算,用于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农村非营利组织的顺利运营,为政府无力负担的农村领域供给公共物品。

3.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与管理。

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比较模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农村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的运作过程中缺乏政府强有力的管理与监督,给各种违章操作甚至是寻租行为制造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影响了人们对农村公益捐赠的信誉度,增加了供给成本,降低了供给效率。因此,在非营利组织强化内部组织监督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外部的监督,形成社会力量监督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格局,在政府指导下充分发挥审计检查部门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保证农村公共资源不被滥用、挪用。

摘要:农村公共物品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可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应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方式。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方式,问题探析,建议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04

供给方式论文 篇5

公共租赁住房虽然在我国内地是新生事物,但在香港、新加坡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达国家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确实对解决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且有助于规避我国现行的房地产制度的不足,实现城镇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当下实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房价比高达8.3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同时期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合理的住房收入承受范围,结果可能导致85%的家庭无法购买商品房(《经济蓝皮书》)。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奴”、“蜗居”及“蚁族”等成为多数人群的生活常态且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住房将有效地解决当前住房制度缺陷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然而,对于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实施,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夹心层”群体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这种保障方式如何实施,即补贴方式的选择问题。对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其最关心的是该种补贴方式的实施是否改善了需要保障群体的住房环境、是否涉及到国家财政经济及社会等安全、是否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需要保障的“夹心层”群体而言,其最关心的是补贴方式能否确实改善自己的住房问题,在此基础上是否可以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选择一种较为合理的住房保障方式在兼顾政府和个人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公共租赁住房。

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现在主要的两种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方式(一种是“砖头”式的实物补贴,另一种是“人头”式的货币补贴)进行了概念梳理、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的分析,即本文的第一部分;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参考意见,即本文的第二部分。

1 公共租赁住房“砖头”补贴的效应分析与评价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公共租赁住房“砖头”补贴方式的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

1.1“砖头”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属于“砖头”补贴范畴的主要是指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对达到保障要求的对象进行实物分配,然而无论是新建公共租赁住房还是收购存量住房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且政府的财政性补贴支出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在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方式下,政府的保障性支出体现为一次性的购建住房费用的开支。

在实物配租方式下,政府的保障支出体现为一次性的购建住房费用,对财政预算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政府实施实物配租的方式提高公共租赁住房时,其一可以采取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方式来增加住房市场的供给;其二可以采取收购存量住房的方式,但会减少住房市场的供给;因此,这两种方式均会对住房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再对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实物配租方式也会对商品住房市场和租赁住房市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以新建公共租赁住房的补贴方式为例来详细分析其对商品住房市场和租赁住房市场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及模型的复杂性,收购存量住房的实物补贴方式不在此给予介绍。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任何出台的法规、政策都可能或轻或重地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其中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实施也不例外。然而,与以往房地产政策不同的是,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不仅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产生影响,而且对房屋租赁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就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对房屋租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进行分析阐述:

(1)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影响。由于我国房屋租赁市场主要是靠市场自行供应租赁住房,当政府实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之后,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社会经济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必然会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房屋租赁市场上租赁住房的供应量,比如租赁住房的供应从S移动到S1,即租赁住房供应增加。假设在一定时期内,政府、金融机构等不会出台相应的刺激住房需求的政策,这样住房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假设住房需求不变),则租赁住房市场的房屋租赁价格就会适当地下降,比如从初始价格P0下降到P1。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才刚实施4年,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水平是有限的,且住房供应量远没有超过住房市场的饱和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会对租赁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房屋租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况。

(2)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政府实施了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住房价格以及对住房的需求。由于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对象是中等偏下收入的“夹心层”群体,然而对于中国的这类特殊群体来说,其中一部分人在家庭或者朋友的帮助下是可以购买商品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实施会吸引一部分人群放弃购买商品房,使其转而选择公共租赁住房,从而减少了一部分商品房的住房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商品住房房价的快速上涨。根据国内外住房发展的经验可知,若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商品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这样就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无论是从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商品房市场的角度,公共租赁住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起到相应的效果。这些效果从短期来看,将会对商品房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具体的效果还要看各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这就需要政府的经济调控。

1.2“砖头”补贴的社会效应分析

虽然采用“砖头”补贴形式的实物配租补贴方式能在短期内解决大多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多指“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问题,但是也会产生较大的社会负面效应。

(1)实物配租的房源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有限性,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提供保障的同时,必然也会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一般是不通过商品住房市场买卖进行流转的,其消费主要针对中等偏下的收入群体,其选择性相对也较低;与此同时,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有限、地理区位相对固定且较为偏僻、住房设施条件相对简陋,且住房环境相对恶劣等,这样就导致中等偏下的收入群体不得不选择条件较差的公共租赁住房,这样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便利的情况,可能进而会导致这些群体丧失了发展机会,比如城市中心区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较多,但由于公共租赁住房远在郊区,这样必然会影响他们对工作机会的判断与选择,从而违背了政府实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初衷。

(2)假如政府集中大规模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可能会出现住房高空置率或贫富分区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集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且其质量大大低于商品住房,一方面居民可能会由于社会“攀比心理”的作祟和“棘轮效应”的驱使,导致了公共租赁住房的高空置率,从而出现了“空城”或者“鬼城”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不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住进了公共租赁住房,这样可能会形成贫富分区的现象,可能会对公共租赁住房居民的家庭及其后代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除此之外,可能还会导致公共租赁住房周边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下降,对周边城市居住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进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市场的监管系统还不够健全,政府在掌握住房的配租时,监控和执行的难度就会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的退出机制难以实施,往往导致了新的住房困难,家庭无法享受到公共租赁住房的机会。如果一部分住房困难的家庭已经度过了住房困难阶段,但是其虚报收入等仍然愿意居住在公共租赁住房里,这样就占据了大量的房源,新的困难居民就很难享受到住房保障的机会。这样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失效率和不公平情况的发生,进而依然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动乱。

2 公共租赁住房“人头”补贴的分析与评价

本部分主要介绍公共租赁住房“人头”补贴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2.1“人头”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人头”补贴方式,即租金补贴方式,政府按月对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对象发放相应的货币,相较之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来说,政府的一次性保障支出相应较小,政府的财政压力也随之较轻。

在租金补贴方式下,政府的保障支出按月发放,同时由于租金的补贴并没有对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并没有导致市场效率的损失。但是,由于政府与补贴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的监管不到位,需要保障的对象拿到补贴资金后并不一定用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支出;如果需要保障的对象获得住房补贴资金后将其用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非公共租赁住房支出时,则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创新补贴租金的发放方式。首先,政府应该核定不同受保障对象所享受的补贴金额;其次,让受保障对象在市场上自行租赁合适的住房;最后,政府把租赁合约直接发放给出租业主,并且保证出租业主的总体租金收入达到市场均衡的价格水平。这样既能避免住房市场的效率损失,又能体现政策实施的公平性。

综上可知,租金补贴的保障方式对住房市场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冲击,只有合理的租金补贴方式才能发挥政策的效果,这样就必然导致市场上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增加,但市场的效率和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2.2“人头”补贴的社会效应分析

相较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实物配租的补贴方式,租金补贴方式具有更好的社会效应:

(1)由于政府不需要一次性支付过多的新建住房资金,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住房补贴的覆盖面积,能够较大范围地解决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这样一方面不会损失政府的执政效率,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体现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2)相对于实物配租补贴方式,租金补贴可以使受保障的对象能够自由地在住房市场上选择合适的住房,一方面保证了受保障对象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受保障对象选择更加合适的工作机会,保障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权利,这样更加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的初衷。

(3)相对于实物配租的补贴方式,租金补贴没有集中建设住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管理难度,避免了贫富分区现象的出现,不会恶化周边小区的治安环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 结束语

由于“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的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尤其各自均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因此,国家应该根据各城市的住房需求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确保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此外,还应该把实物补贴和租金补贴相结合,以确保实现社会和个体的效用最大化。

摘要:本文从公共租赁住房的概念及其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分别探讨了实物补贴和租金补贴两种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方式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实物补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可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导致城市贫富分区严重及住房高空置率等现象;而租金补贴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保证了受保障人群的住房自由选取权,但可能会导致租金乱用的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两种补贴方式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补贴政策,以期使得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更加健康地实施。

供给方式论文 篇6

一、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主体

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提供或生产体育公共服务的实体。从总体上看, 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主要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三大部门 (参见表1)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改善公共服务提供》

二、体育公共服务各提供主体的优劣势辨析

(一) 政府提供主体优劣势辨析

政府提供主体主要体现在具有强制征税获得资金的权力, 并且可以安排支出提供公共服务给各地区群众享用。政府可以规制那些易出现某些负外部性问题的其他主体;政府可以对消费其他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者给予某种必要的支持。在市场失灵情况下, 政府可以规范垄断企业, 解决外部效应, 保证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还可以提供那些不能收取足够费用、成本无法收回的分散地区的公共服务, 如经济落后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体质监测等服务。

可是, 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 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开始受到质疑, 政府主体供给存在着问题:政府及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经济人”的存在, 可能只考虑政府业绩和政府权力自身发展;另外, 公共服务和物品全部由政府来承担, 会造成所有地方服务呈现普遍性, 政府自身有限的资源难以为继, 以及群众对公共物品范围、种类、数量的不断扩张的多样化需求, 如一些少数民族的具体体育项目需求;此外, 政府单独提供, 集中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 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因此, 由政府作为唯一提供主体对满足群众的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还不够完善。

(二) 市场提供主体优劣势辨析

市场提供主要是指营利部门也就是私人部门, 它是经济利益驱动、以营利为目的的利益集团, 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市场提供主体优势在于:提供服务总是以考虑顾客需求为宗旨, 尽可能为顾客提供优质和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私营部门供给会产生市场的竞争, 最终可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效率和降低生产的成本;另外, 在出现政府失灵的情况下, 市场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虽然私人部门提供主体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在思考各体育企业带了优势的同时, 也要考虑内在隐患的问题: (1) 市场提供是片面的, 私人部门可能消极对待那些不好获利的体育公共服务, 而提供一些高层次的、高利润的项目, 严重影响了经济条件相对差的群众的选择空间; (2) 市场部门的提供又会形成私人部门的垄断; (3) 一些私人部门与政府官员发生复杂的关系, 在以获得利益为目标的发展中出现腐败现象。所以说市场作为唯一提供主体也是片面的, 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 社会提供主体优劣势辨析

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 非营利组织作为提供主体, 它有着自身极大的优势:第一, 提供范围很广。非营利组织通过与政府成本收费、会员缴费、合同承包等方式, 将市场和政府结合起来, 运用社会自治力量拓宽公共服务的范围。第二, 成本低, 效率高。非营利组织一般依靠社会的捐赠和志愿者的无偿服务以及少量的收费服务大大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的成本。第三, 活动方式灵活。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方式不同于政府部门, 它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及时调整活动方式和服务内容, 以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

虽然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具有以上优势, 但这并不表示它能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所有问题。非营利组织作为提供主体, 由于服务经费的缺乏和服务水平的不确定性, 使特定阶段和时期的体育公共服务不能得到及时保障和供给。非营利组织的重要资源是社会捐助和志愿者的无偿服务, 这既是其优势所在, 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陷所在。非营利组织存在志愿失灵的现象, 如果资金不足或志愿人数不够, 都会影响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

(四) 供给主体选择辨析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该由谁来承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供给主体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各省各地区的经济状况, 还要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就目前而言, 供给主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唯一主体供给, 一种是多主体供给。唯一主体供给就是只由一个主体来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例如政府提供、市场提供和社会提供。唯一主体供给的缺点在于:单单由一方确定需求, 容易造成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 出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局面。而多主体供给是由多个主体合作来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如政府与私人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私人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政府和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等。多主体合作供给是通过市场实际情况的调查, 双方各尽其能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 使人人享有各自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供给模式。因此,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各省经济的发展状况, 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及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选择模式应推行多主体供给模式, 即:多元化合作供给。

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发展趋势

(一) 合作供给模式

体育公共服务的多个供给主体不是各自为战, 而是根据提供主体的性质、特征以及公共服务种类采取有效的分工合作的互动机制, 实行“三位一体”的合作供给模式, 形成由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组成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 (图1) 。

(二) 合作供给内容分工及运行

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供给内容如何划分, 虽然没有明确的分工, 但在大方向还是有所不同, 民营企业多发展一些规模经济特征不明显、效益快的公共服务项目, 如青少年训练营、大众健身俱乐部等项目;政府或是公共部门要负责起进入门槛较高、规模经济明显的项目, 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 贯彻方针的全民健身计划, 等等, 而对于群众体质检测服务等内容, 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同各省公共部门相互竞争和监督来实现公共服务利益的最大化;而非营利组织发展一些社会志愿性的、便民性的项目, 如各种体育协会等。政府要下放“掌舵”权力而进行“划桨”, 私人部门尽力提高质量和效率, 非盈利组织更全面地弥补政府和市场遗留下的漏洞, 建立一个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之间利益相互协调的机制, 进行多样化供给, 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具体运行为:首先, 各省各级政府部门分析各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其次, 根据市场制定出制度政策, 三方合理分工。再次, 三方订立合作供给的契约, 规定不同服务领域由不同主体发挥作用。最后, 在合作中, 各自获得收益的实现, 促进合作供给的持续运行。三者在互动运行中, 共同解决各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问题, 满足大众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四、结论

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现实背景下,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正确面对不同领域需求的矛盾, 不同层级政府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矛盾, 采用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方式, 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 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路径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 (10) :44.

[2]石国亮, 张超, 徐子梁.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实出版社, 2011 (3) :30.

[3]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 (10) :46-49.

[4]肖望兵.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公共服务功能[D].广西师范大学, 2006:18-19.

供给方式论文 篇7

根据上述理论和分类原则, 内蒙荒漠草原和沙漠应属自然资源类准公共物品, 即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草原、沙漠是自然资源, 谁都可以去利用, 但使用消费多了, 草原就要退化和沙化形成荒漠;已固定或半固定的沙漠一经不合理利用或开垦, 就会形成移动性沙丘成为沙尘暴源地, 不仅影响他人利益, 而且还要影响整个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0多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 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其中:钢铁、稀土、煤、石油、天然气、石膏、芒硝、盐、碱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鄂尔多斯羊绒远销海外。全区有可利用草原66万平方公里 (9.9亿亩) ,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国内有关地质调查院、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航测遥感部门对北方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有轻度—中度—严重荒漠化和有潜在危险的荒漠化草原55.5万平方公里, 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4%, 位居全国之首;其中中度—严重荒漠化草原22.5万平方公里, 约占可利用草原的34%, 必须禁牧和休牧;有潜在危险或轻度荒漠化的约33万平方公里, 约占可利用草原的50%左右, 应采取轮牧制, 而且放牧牲畜头数必须按“以水定草, 以草定畜”的原则确定载畜量。此外, 牧区境内还分布有浑善达克、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等六大沙漠, 前三大沙漠中湖泊众多, 地下水相对丰富, 对其治理较为容易;后三大沙漠位于西部干旱地区, 降水量低于100毫米, 而蒸发量大于1600毫米, 湖泊多干涸成盐湖, 沙丘间绿洲少, 沙漠80%为移动沙丘, 治理比较困难。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严重, 沙漠分布面积大范围广, 不仅影响本地区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 而且还影响到长城以南华北各省和京津地区受到沙尘暴危害。形成草原荒漠化和大范围沙漠分布, 有其自然原因, 首先是青藏高原的隆起, 阻挡了来自印度洋向北东方向输送的水汽;东南部、南部有大兴安岭、阴山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 从而形成了内蒙地区以荒漠、干旱气候为主, 这是发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再就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由于人口增加过快, 大规模毁林、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 滥垦、滥砍、滥伐是造成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最明显的实例是鄂尔多斯高原在公元前1000~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还是森林分布区, 秦朝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北方匈奴入侵, 就开始大量移民开垦, 并动用50万劳工修筑长城和直道, 使森林遭受极大毁坏。以后, 又经历代开垦采伐, 至唐宋时代鄂尔多斯森林已灭迹, 剩下的草原又经明清时期大量开垦, 至新中国成立时已是一片荒漠草原。建国以来,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农牧布局不合理, 过度放牧, 对草原合理利用和保护认识不足, 致使草原荒漠化日益发展, 已固定的沙漠又从新活化移动, 这充分说明人类活动能力和强度不断加大, 已成为自然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较高准物品, 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生产, 例如国防、货币、邮政、铁路、社会保障、大江大河开发与管理等, 此外, 如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建设、消防、煤气、图书馆、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等则由地方政府直接提供;二是政府利用市场供给, 其方式有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 授予企业或私人资本专利经营权、政府参股、以及通过补贴、优惠贷款、无偿捐赠、减免税等方式给予经济资助。

1内蒙古荒漠草原与沙漠治理作为准公共物品采取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方式

1.1政府是准公共物品重要供给者

自治区、盟、旗、苏木等各级政府以及农牧、林、水、气象、地质、防疫、防火、治安等业务部门都是直接生产者和参与者, 负责治理规划制订、分阶段实施和监管, 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各施其责, 以确保治理工作有效地开展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荒漠化草原治理规划制订的根据是基于自治区草原勘查院和地理信息部门提供的航测遥感资料和“三化” (沙化、荒漠化、盐渍化) 程度及分布资料, 然后分别作出实施方案。

对于严重荒漠化草场要坚决围封禁牧, 实行生态移民, 利用自然恢复植被, 根据近几年试点经验证明:荒漠化草原一般禁牧几年后草原牧草生长良好, 恢复效果显著。

对于中度荒漠化草场要在禁牧基础上实行季节性休牧, 并降低草场载畜量标准, 减少放牧牲畜头数, 以控制荒漠化发展。

对于轻度荒漠化草场实行划区轮牧, 可按“以水定草, 以草定畜”原则科学合理利用, 并实施草场家庭承包制, 以发挥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组织有关地质调查院、研究所、大专院校和航测遥感部门, 采用传统的环境地质调查与新技术 (“3S”技术即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相结合的方法, 对北方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结果, 提出荒漠化防止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如下, 可供自治区制订规划时参考。

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50年左右时间, 在基本遏制土地荒漠化基础上, 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与平衡, 最终使荒漠化土地在地质背景允许下得到治理,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阶段性目标如下。

(1) 2015年遏制荒漠化发展:通过建立荒漠化重点示范区和综合防治区, 实施一系列荒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实行禁牧、休牧与轮牧、封沙种草植树、生态移民等措施, 逐步扩大生态用水, 减缓荒漠化发展趋势。

(2) 2030年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与平衡:通过大范围跨流域调水或丰年洪水补给地下水等措施, 使荒漠化地区的水资源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将生态环境用水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3) 2050年使荒漠化土地在地质背景允许下基本得到治理:根据不同地区荒漠化土地特征, 气候变化及水资源量, 逐步实现城市布局、工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与生态环境的最佳配置, 从而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为便捷、高效、协调一致执行荒漠化防治规划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实施电子政务, 业务部门则实行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案可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通知》精神, 结合牧区畜牧业生产和草原利用、保护的具体实际, 建立起联系各级政府间的“政务内网和各业务部门对外的“公共服务外网”、四库 (牧业人口和草原承包户基础信息库、区内外参与防治荒漠化和沙漠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牧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畜牧业宏观经济数据库等) 、以及金牧、金水、金盾 (治安与防火) 、金疫 (防疫和防鼠害、虫害等) 、金保 (社会保障) 等工程。

1.2政府利用市场供给方式

1.2.1推行个体或家庭承包制

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草场, 将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草原承包给个人或家庭经营, 承包内容包括草场名称四至界限、面积、等级、承包年限以及合理载畜量, 并按草原所有权分别与旗县以上人民政府草原管理部门和苏木人民政府签订书面合同。根据近几年实行草原承包制以来, 牧民对草原保护意识有所增强, 在有条件地区还投入资金打井、修建蓄水塔、建立人工饲料基地, 实行半饲半牧经营, 对天然草原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1.2.2对沙漠治理采取“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

大量吸引大型矿山企业、奶业、生物制药业和高新企业等集团投资沙漠治理。内蒙牧区有众多钢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化工、奶业和羊绒等大型企业和集团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科技力量, 首先要求这些企业和集团对其所占据的荒漠草原进行整治和保护, 并根据中央“三农”一号文件,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以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精神, 扶助其周围的牧民脱贫致富, 安置生态移民, 并参与到工业化建设中来, 改变牧民职业的身份。

为了吸引大型企业和集团参与生态建设, 政府应改变过去单一投资生态建设的供给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 出台“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 鼓励企业集团和个人参与治理沙漠, 并给他们提供配套资金、低息贷款等扶持条件, 以实现20多年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提出的发展“沙产业”的设想。

沙漠治理作为准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引入市场机制, 根据近10年来试点证实其效果十分显著。以内蒙最大民营企业盘古集团进军乌兰布和沙漠营建“沙漠高效农牧林园区”为例, 目前已治理沙漠600多平方公里 (90万亩) , 盘古集团通过种植速生杨发展制浆造纸业, 种植天然药材发展生物制药, 并开始收益。该集团领导人称, 其目标是“投资10亿元, 并创造10亿元利润”。与盘古集团隔沙而治的北京科发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对沙漠围封、种树、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绿色食品小南瓜, 远销海外。

另一例是伊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北缘种草植树, 建立起长200公里、宽5公里的防护林带, 自1997年以来已治理沙漠2000平方公里 (300万亩) , 约占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的13%左右, 真是效果显著, 成绩喜人。该产业集团通过以种植甘草为主的中药产业和库布齐沙漠七星湖旅游产业已成为“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反哺治沙”的龙头产业。此外该集团还建设移民新村和牧民新村安置当地生态移民成为生态科技工人, 每年有近万名牧民参加生态建设中, 直接劳务收入超过6000多万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收的“沙产业”, 得到了中国企业界的青昧。据中国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西部地区从事生态治理的企业达数百家, 仅在乌兰布和沙漠就有三十多家。如果有更多更大的企业参与沙漠生态环境治理, 达到既治理了沙漠恶化的生态环境, 又让企业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这样用不着几十年, 中国的沙漠区将像西亚沙漠区一样遍地产黄金, 新兴城市、新兴沙产业、和生态环境达到最佳配置, 从而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对于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模式的作用各有其长。政府强制供给机制, 相对个人而言, 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有足够的财力, 物力和人力, 从国防建设、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环境保护, 几乎是政府发挥其主要职能的领域。但是, 政府供给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 这主要源于政府自身的局限性。如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等级制组织中的官僚作风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现象等等。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借鉴市场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 将市场运用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运用到公共部门来, 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领域, 鼓励私人投资, 打破政府垄断,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摘要:内蒙古草原荒漠化和沙漠活化已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和华北地区生态环境, 本文试以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就荒漠化治理作为准公共物品供给的方式和机制进行探讨, 并提出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间在实施治理规划和监管工作中推行电子政务和实现各种资源共享。

关键词:荒漠治理,生态建设,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市场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董礼胜, 等.中国公共物品供给[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2]王抒鸥.关于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管理观察, 2009, 10.

供给方式论文 篇8

风电由于其资源清洁和无需投资燃料成本的特点使得具有重大环保意义,风能是一种完全摆脱了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的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本土能源,同时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电源结构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风电场一经完工,发电成本固定。因此研究风电的供给函数,以及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有效激励风电场投资和相关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上风电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输电系统成本的增加。并网型风电场需要与电网并联,因此并网成本也是海上风电的一笔不可忽略的支出。关于电网运营商和风电开发商两者由谁来承担系统集成成本的责任众说纷纭。

系统集成成本由并网成本,电网加强成本和系统运营成本构成。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的重要成本组成,风力发电场虽使用传统功率较小的发电设备但是需要调度远程资源[1]。人们广为争议多大程度上系统并网成本应当认为是发电成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一部分。Auer等人主张为了不违反分类计价,电网加强应当是电网运营商的责任。在海上风电并网情况下,相应的成本首先应当由电网运营者承担。与此相反,Barth等人发现,浅并网成本和深的增强成本是一样的,都承担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者为了维护经济有效性[2]。很明显,不同成本分配的经济效果需根据不同的评估标准进行。

在政府政策大大激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形势下,主要的成本分配问题产生。本论文从用户角度分析在不同成本分配机制下的成本效率,从国家经济观点出发,设定一种形式关系来描述不同并网成本分配的总成本(可再生能源政策),定性评估电力消费者的转移成本(补贴)。主要研究不同并网成本分配方式对海上风电的供给函数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各自的转移成本和生产者剩余有什么作用。

1 风电并网的长期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支付的成本:

Mc=dTc/dQ (1)

Mc为边际成本;Tc为总成本增量;Q为产量增量。从数学意义上讲,边际成本表示总成本曲线各点的斜率;从经济意义上讲,边际成本等于产量的单位增加引起成本额外增加的数值[3]。风电因为受到区位因素和时间的影响,其供电潜力相差较大,因此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因为不同区域的风潜能的不均衡分布而有显著差别。由于风力发电的基础设施费用是并网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并网成本作为长期边际成本的一部分,这个差异将会更加明显。

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来看,电能生产的长期边际成本和电能的预期市场价值是发电投资的关键影响因素。某种意义上,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从静态角度看,包括特定资本成本和运营成本。总投资成本由特定投资成本,预期生命周期以及投资周期和规模决定。运营成本包括计划维护、维修、土地租金、保险、管理。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将风电长期边际成本的影响因素采用量化指标表示,得到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模型如下:

LRΜC=βBΙΝVΤ+BVARΟΜ(2)

β=Ζ(1+Ζ)LΤ(1+Ζ)LΤ-1(3)

LRMC: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

β:资本回收率;

T:满负荷小时数;

BINV:投资成本;

BVAROM:运营和维护的可变成本;

Z:利率;

LT:折旧时间。

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风电供给函数,在政策驱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的发展过程中,福利经济效益的量化模型用传统的方式来描述消费者支付不同资源来源的电能产品的意愿,同时生产者希望可以以差异化的电价供给电能产品,并获得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思路难以实现。基于上述原因,来自风电的用电需求要大力依靠激励机制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当前情况下,需要从分析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的外部成本和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入手,充分考虑一个可行的方法来估算消费者剩余,同时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风电并网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2 风电的供给函数

为了得到风电电力产品的供给函数,有效的风电容量根据特定的长期边际成本排序,将已贴现的或特定区域的并网成本加入到阶梯式的成本曲线中。根据不同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得到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用C1和C2表示,不同的成本分摊机制对不同风能潜力的调度顺序各异。

C1:情形1的长期电能生产成本,包括并网成本,并网成本由风电开发商承担;

C2:情形2长期电能生产成本,不包括并网成本,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

FIT1,FIT2:上网电价;

Q:配额;

MP:风电的市场价格。

图1描述在两种不同并网成本分摊情况下的风电供给函数,虽然长期电能生产成本相等,但是根据不同区域分布的风电潜能不同,具有差异化的并网成本。

3 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并网成本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门槛。如果风电开发商预先支付并网费用,则并网成本计入长期边际生产成本中,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这个费用将以税收的形式社会化[2]。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即企业赚取的利润。生产者剩余是除了消费者剩余之外的另一个决定经济剩余的因素。在一个具有补贴的市场中会产生生产者剩余,相比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产生的社会价值较低,同时生产者剩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转移成本,而因为政策的原因致使转移成本较低。并网成本分摊方式是影响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形1:并网成本分配给风电开发商:

当并网成本由风电场运营商承担时(情形1),根据公式4,生产者剩余来自长期电能生产成本C1和个体风电场的长期边际成本的差值。生产者剩余在图2中用阴影图案标出。

ΡS1=i=1n(C1-LRΜC1)*qi(4)

ΡS1=i=1nqi(5)

PS1:情形1中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LRMC1:个体风电场的长期边际成本;

qi:个体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n:风电场机组数量;

PS2

情形2:并网成本分配给电网运营商:

当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时(情形2),根据公式5,会导致较低的长期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剩余,具体描述如图3

ΡS2=i=1n(C2-LRΜC1)*qi(6)

Q=i=1nqi(7)

PS2:情形2中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4 电能消费者的转移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情形2的生产者剩余低于情形1。但是并网成本应当主要由电网运营商承担,并最终传递给电能消费者。在情形1中,根据公式6和图4可知,转移成本可以根据长期生产成本包括特定资本成本、市场价格和发电量实现。

为了限制转移成本的量级,设计不同的推广方案来模拟阶梯需求曲线,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发电规模或资源的可用程度提供不同等级的上网补贴。

TC1=(C1-MPQ (8)

TC1:情形1的消费者转移成本;

MP:风电的市场价格;

在情形2中,当并网成本通过电网运营商传递给用户时需要考虑转移成本。主要包括净边际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与发电量Q,个体并网的特定资本成本的总和以及与垄断电网运营商的租金有关。为了使图5具有更好的可见性,把图5中的特定长期并网成本向上边际移动。

ΤC2=(C2-ΜΡ)*Q+i=1n(qi*GCireg)(9)

TC2:情形2中的消费者转移成本;

GCi·reg:个体并网的特定资本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

5 转移成本节约

根据图5,情形2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会获得较低的总转移成本,这些转移成本节约根据公式9得出。

ΤCS=(C1-C2)*Q-i=1n(qi*GCireg)(10)

如果边际并网成本随着调度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纯生产成本不会不均匀地下降。风能在纯生产成本方面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由满负荷时间的不同造成,而并网成本主要依赖于现有电网中到合适连接点的空间距离。并且后一个影响处于支配地位,根据情形2的分配情况,成本节约有望实现。

从定性角度看,根据图5描述,相比公式9,低估了潜在转移成本节约。因为并网的总成本有望更低,当海上传输基础设施投资通过规定的技术标准说明被执行。相比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商,通过联合连接设计和较低的资本成本,成本节约可以实现。

6 结论

分析结果证明:根据风电供给函数的特点,若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则会产生较低的生产者剩余并且致使电力消费者获得更低的转移成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风电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是对其有利的,根据成本构成和垄断规则应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如果并网成本显著影响供给曲线的斜率,如果可用补贴量考虑调度的潜力,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并网成本,这些补贴中的高份额用在了生产者剩余的以免风电开发商承担费用。

2)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效率标准将通过监管机构强加给关税。

3)要求投资回报率相比管控垄断,要求投资回报率对风电生产商来说很高。

4)相比具有竞争意义的独立风电,协调相邻风电场并网会更加有效地节约成本(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次加性成本结构)。

在公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持支持态度的环境中,消费者财政转移的效能成为最有优先权的主题。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将会以税收的形式转移给电力用户。相反,如果风电开发商来承担这个责任,消费者需要负担经济。另外,风电开发商比输电系统运营商有望获得更高的可用资本。

摘要:根据风电间歇性特点,分析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风电供给函数的影响。基于并网成本是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风电生产商和电网运营商的成本分配责任界限,和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证明:若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则会产生较低的生产者剩余并且致使电力消费者获得较少的转移成本。

关键词:风电,供给函数,并网成本,转移成本

参考文献

[1]肖创英,等.欧美风电发展的经验与启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6-39.

[2]马光文,王黎.确定两部制上网电价的长期边际成本方法[J].电网技术,2002,26(9):51-54.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管窥论文下一篇:教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