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供给

2024-06-12

融资供给(精选6篇)

融资供给 篇1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央银行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越来越倚重经济的和市场的手段, 把握市场运行中的各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成为央行的重要研究对象。根据我国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安排, 未来需要不断加大对融资体制和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增加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的比重,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那么直接融资比重的加大会给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从目前国内对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如宋清华等 (2002) 认为发达的债券市场 (主要指国债市场) 是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货币政策操作的前提, 对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从商业银行负债的角度, 研究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白静 (2007) 在研究债券市场、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时指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改善银行负债结构和成本, 拓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提升货币政策的效率。 (3) 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 研究债券市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如何林等 (2010) 在分析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时指出, 我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具有内生性, 因此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丧失了一定的主动性。

总的来说, 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和有效性的探讨。关注的重心都是在债券的交易市场。其实在2005年中, 我国就提出要加大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所占的比重, 逐渐降低经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 分散经济运行中的银行系统风险。所以探讨债券发行融资方式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二部分将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经典原理出发, 构建商业银行在参与债务融资活动过程的货币派生理论模型。第三部分从我国已有的债务融资规模、社会货币供给M2进行实证分析, 证明理论模型在现实中的可靠性。第四部分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提出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最后是结论。

2 理论建模

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手段和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 其中对货币供给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作为间接债务融资主体的商业银行的货币派生作用。

2.1 经典货币创造原理

中央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扩张或是收缩基础货币供给, 调节商业银行系统的货币存量。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方式——贷款 (loan) 向社会公众 (含企业, 下同) 提供资金, 而社会公众将获取贷款资金重新存放银行供银行发放新的贷款, 创造新一轮货币供给, 如此循环往复。

本文假设: (1) 商业银行实行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即会对每一笔存款提取一个固定的比例Rd、Re作为法定风险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以备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行和客户的提现需要。 (2) 对每一笔贷款平均现金提取率为Rc, 其余资金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清算。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L: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Rd:商业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c:现金漏损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

在以上两个假定条件下, 银行系统的每一单位存款, 将有ζ=Rd+Re+Rc的资金不能用于贷款, 可用于贷款融资的额度为 (1-ζ) 。所以商业银行系统存款总额为:

流通中的现金为:

社会的总货币供给是由流通的通货和社会公众在银行系统的存款两个部分组成的, 即:

显而易见, 社会货币供给总量M是基础货币供给Mb的 (1+Rc) /ζ倍。从融资的角度审视经典货币供给模型, 本文发现其中暗含着一个基本假定, 就是社会的融资方式只考虑到了银行系统的贷款融资, 也就是间接融资方式。经典货币模型没有考虑直接融资问题, 是因为直接融资并不能通过银行系统产生派生货币。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原因是:第一, 现代商业银行对直接融资中的债务融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占用了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资金, 降低了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第二, 现代商业银行对直接融资中的权益融资的参与, 也弱化了商业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企业投资。本文不讨论权益融资对货币派生的影响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2.2 银行参与债务融资的货币供给模型

为了衡量银行参与债务融资对货币派生的影响及其程度, 本文需要引入一个参数μ, 并定义:μ=M/F, 其中F反映了债务融资规模, M反映了整个社会货币供给量。则μ意味着单位债务融资所对应的货币供给量。μ越大, 反映了债务融资对货币供给的贡献程度越大, 反之, 就越小。因为债务融资包括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 下面分两种情况建模。

(1) 没有直接债务融资。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商业银行为社会提供融资并派生货币, 则:

结论1:在没有直接债务融资时候, 间接债务融资对货币的派生能力只与资金漏损程度有关, 而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无关。

(2) 有直接债务融资但银行不参与。当银行不参与直接债务融资时, 商业银行只提供间接融资贷款, 假定其提供的贷款额度占整个社会债务融资总额的比例为ω, 显然。0≤ω≤1, 所以L=ωF, 则:

注:贷款量就是银行所能吸收的存款量。

显而易见, μ1≤μ0。

结论2:在有直接融资情况下,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占整个社会债务融资规模越大, 债务融资货币派生功能越强。

(3) 有直接债务融资且银行参与。当银行参与直接债务融资时, 商业银行向社会既提供间接融资贷款, 又提供直接融资——购买债券。假定银行购买债券资金也就是:

显然, μ2≤μ1≤μ0。

结论3:在有直接融资情况下, 商业银行参与直接融资的比重大, 债务融资货币派生能力越弱。极端情况下, 当商业银行将其获取的资金全部用于直接融资时, 其债务融资货币派生系数为0,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系统将失去货币派生能力。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与变量的选取说明

货币供给:这里采用M2作为货币供给的口径, 采用月度数据。社会融资规模:采用的是央行公开的月度数据, 由于该数据是流量数据, 所以要注意使用口径的一致性。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额, 数据来源于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月报并经过整理而得。商业银行的直接融资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几个部分。考虑到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交易, 资金并没有流出银行系统, 不影响货币的派生, 所以本文在数据收录和整理的过程中予以剔除。

3.2 θ的变动趋势

依据商业银行 (含农信社) 在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数量和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其他存款类公司的资产数据, 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系统债券投资比例θ呈逐步上升趋势, 从2006年至2010年期间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基本维持在总资产的8%~10%, 而从2010至2012年后维持在10%~12%区间的下部。商业银行参与直接债务融资程度明显加大。

3.3 μ的变动趋势

考虑到货币供给与社会融资规模两个统计变量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一个是存量, 一个是增量, 本文对货币供给做了存量变增量的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小, 但在整体上有下跌趋势。

3.4 μ与θ的关系实证

由μ与θ的变动趋势, 本文认为可能存在某种负相关的关系。不妨设定:

μt表示t期的单位融资的货币供给量;θt、θt-1、θt-2分别表示第t、t-1、t-2期银行购买债券资金占可贷资金的比重。回归结果如下:

从设定模型结构回归结果看, 滞后一期的债务融资对单位融资货币供给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符合理论模型预期。

4 政策建议

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现实社会运作的实践中, 都充分说明了债务融资对货币派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典的货币供给理论主要回答了商业银行参与间接债务融资时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而在加入了商业银行直接债务融资后, 货币派生能力减弱。

(1) 直接债务融资弱化了商业银行系统的货币派生功能, 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我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 对货币投放需求较高。但相对于全球来说, 我国货币投放依然偏高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难度。目前美国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占比已达到70%以上, 而我国直接融资的占比仅不到20%, 过度依赖商业银行间接债务融资, 会出现中央银行“一收就紧, 一放就滥”的局面, 货币供给容易大起大落, 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震荡。

(2) 加大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多元化, 有利于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 和商业银行风险的控制。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各种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房价问题、地方债务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过度依赖商业银行融资相关联。社会融资多元化, 或者说更多地将间接债务融资转换为直接融资, 中央银行调节经济将更为灵活, 减轻对经济的震荡, 而且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将大大地缩小。

(3) 调整社会融资结构, 增加非银行融资比重。商业银行占社会融资比重ω越小, 就意味着非银行融资比重越大, 融资的货币派生功能就越小。因此, 我国应该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 大力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尤其是多层次的具有长期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体系, 包括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债券市场的培育, 对于解决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提供更多的资产配置。用金融改革倒逼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金融运行的风险控制效率。

5 结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于通过适当的手段控制货币供给, 实现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商业银行系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也就是间接融资的信贷渠道, 对于直接融资的货币供给传递问题, 在传统货币供给派生理论模型中引入直接债务融资, 发现: (1) 直接债务融资会弱化商业银行货币派生, 提高货币政策的弹性。 (2) 商业银行增加直接债务融资, 会带来商业银行货币派生能力的进一步弱化。通过我国2006~2012年间的月度数据验证了结论的方向性。因此提出我国要完善多层次的融资市场的建设, 需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尤其是加大直接债务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权重, 既有利于风险控制, 又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本研究的不足在于实证部分只是验证了μ与θ的方向性关系, 而没有根据理论模型建立一个我国的μ的精准数据, 这涉及更多变量, 也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方向。

摘要:商业银行债务融资—信贷具有货币派生的职能, 而直接债务融资—债券的购买是否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在经典货币供给模型中添加直接债务融资等相关变量, 建立了新的货币供给模型, 并预期直接债务融资, 无论商业银行是否参与, 都会弱化货币派生能力, 且商业银行参与直接融资程度越大, 这种效应越明显, 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预期。其政策含义在于货币政策要关注并有意识地培育直接债务融资对货币供给的弱化作用。

关键词:直接债务融资,货币供给,社会融资规模

参考文献

[1]白静.债券市场、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J].西南金融, 2007 (8) .

[2]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六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宋清华, 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债券市场[J].广西金融研究, 2002 (7) .

[4]董奋义, 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 2005.

[5]孙国峰.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J].金融研究, 2000 (9) .

[6]熊鹏, 王飞.我国国债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上海金融, 2006.

[7]邓洪.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债权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影响分析[J].金融论坛, 2006 (2) .

[8]赵新杰.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经营对策研究[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6 (3) .

[9]陈涤非.关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几个问题[J].金融纵横, 2011 (3) .

[10]Francis X.Diebold, Monika Piazzesi and GlennD.Rudebusch.Modeling Bond Yieldsin Finance and Macroeconomics[D].NBERWorking Paper, 2005.

[11]AndrewHaldane and Vicky Read.Monetary policy and theyield curve[D].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2001.

[12]Asimakis Kaketsisa, Nicholas Sarantis.The effects ofmonetary policy changeson market interest rates in Greece:An event study approac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Finance, 200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分析 篇2

一、公共产品供给融资中的问题

(一)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以新型政府管理理论为出发点,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金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近年来, 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财政用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支出不断增加, 投资总量保持不断增长态势。但是财政投资从纵比看增幅高, 横比上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投资占农村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 整体上我国财政支出不管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上都还不高, 农业公共产品供给融资明显存在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 我国国家财政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支持主要通过财政拨款与补贴实现, 其资金由中央流动至地方经过多级政府及部门, 最终到达真正需要的基层政府, 其间各级政府及部门很容易出现截留资金和挪用资金的状况, 这样真正用于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减少,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到位率底。

(二) 村民集体投资有限。

公共产品供给除了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外, 农民集体投入也是其融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村庄投资和农民集体集资等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地缘性特征, 农村基础设施所在地村民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 农村基础设施与其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同时村民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维护者。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村民集体单位投资固定资产的资金量呈增长趋势, 但是村民集体对公共产品供给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却是下降的, 对比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村民集体对公共产品供给投资还存在较大差距。可见, 我国村民集体对公共产品供给投资所占比重小且呈下降趋势, 农村集体投资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能力不足。而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 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农民集体投入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

(三) 农村金融信贷乏力。

农村金融信贷是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途径, 完善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能够为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是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主要金融机构。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为公共产品供给提供的贷款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公共产品供给贷款的年增长率远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合计的年增长率, 不能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良好的资金保证。而开发式金融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金融创新, 但是受开发特定项目限定, 很多地区很难在开发金融中受惠, 其在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有待提高。

(四) 其他投资来源较少。

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来源除了财政资金、农民集体投入和金融信贷外还包括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国际组织贷款和援助等, 虽然这些资金在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融资比例上所占较小, 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视。就民营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而言, 虽然农村企业大户在一定程度上无偿提供了很多公共产品, 但是具有个例性和不稳定性;在国际组织贷款和援助方面, 国际银行贷款、联合国普惠金融等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地域广阔, 这些资金只能惠及我国极小部分的农村地区。

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融资问题的建议

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融资不足问题, 应积极地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导, 多种资金融资资本并存的融资途径,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融资渠道, 实现多主体、多途径、多方式互相支持的综合性资金融资体系。

(一) 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

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和资金使用方向, 财政收入分配中“重城轻乡”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善,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力度, 深化改革农村基层财政体制, 健全国家财政对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投入机制, 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 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性支出。同时, 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合理的分配公共产品供给的供给责任。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基础设施, 地方受益较小, 根据效率与公平原则, 其建设供给应由中央政府提供资金。交通、通讯、供电等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区域性大面积基础设施, 应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 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对于田间公路、田间水利等受益范围仅限于某个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 应由该地方政府出资。

(二) 完善农民集体投资制度。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虽然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 但其目前仍然是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重要途径。完善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应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对于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筹资困难、各村间责任划分难以协调等问题, 要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总体规划、预算控制、群众受益”的原则, 灵活运用“一事一议”制度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 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规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同时,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使其自觉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要鼓励农民投资公共产品供给, 要对农民投资公共产品供给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同时, 政府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产权, 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三) 健全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弥补市场不足, 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我国应调整农村政策性金融体制, 引导其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融资, 拓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积极开展公共产品供给贷款业务, 加大其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投入力度, 使其真正成为为农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其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金融带头作用。同时, 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可以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以基础设施的收益权作为担保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来争取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建立并健全保证贷款偿还的相关机制, 在这一点上我国中央财政可以在安排公共产品供给专项资金时, 按照一定的比例为地方建立还贷准备金, 各地方政府也要从预算中安排一定还贷准备金, 保障公共产品供给贷款的及时偿还。这样以来就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信贷资金融资来源增加, 从而为公共产品供给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 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首先, 我国要在政府有效实行监管的条件下, 将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程度提高, 将更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农业公共产品供给进一步向市场开放;第二, 政府应完善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税收优惠、投资补助等制度,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 将一部分财政拨款转为对公共产品供给项目的贴息、担保、补助资金, 以吸引民间资本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第三, 健全公共产品供给有关的产权法, 保护融资者的相关利益。同时, 境外资本融资在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吸引国际资本融资, 重视与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合作, 同时激发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 通过国际资本融资缓解我国农业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融资的不足。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金问题直接制约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因此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有效性进行分析, 并寻求解决方法, 以期实现长期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融资途径,资金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淑芬, 陈小云.关于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10.3.

农户融资供给制度变迁及评价 篇3

1 农村信用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及评价

1.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管理制度的变迁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996年8月, 产权模糊阶段。1979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划归农业银行管理, 是行政主导型的合作金融组织, 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控制权占优。

第二阶段:1996年8月—2003年6月, 合作制金融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 地方政府退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控制。

第三阶段:2003年6月至今, 股份制改革阶段。在产权制度上, 否定了单一产权模式, 允许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 内部运行机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内部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

1.2 农村信用社农户融资制度安排——农户小额信贷

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信用社专门针对农户贷款的金融产品和贷款制度。2001年, 国家以农村信用社为载体, 专门针对农户制定了小额信用信贷政策——《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 自此农户有了正式的融资供给制度。

1.3 简短评价

1.3.1 小额信用贷款有利于缓解农户融资困难局面但力度不够

从2001年至今, 小额信贷的发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年底, 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共发放454亿元, 至2011年年底发放1600亿元。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着支农不足的问题, 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全市小额信用贷款占比不到9%, 且呈下降态势 (见下表) 。

1.3.2 农村信用社实施小额信贷的动力不足

小额信贷融资制度过多地强调现代融资制度在农村的推进, 强调农户的被动适应, 忽视了农户与农村的基本特征。作为权力中心的决策层虽然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努力矫正农村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 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目标函数与政府的目标函数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对窗口指导缺乏实施的动力机制。

1.3.3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仍需深化

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参照现代商业银行模式, 强调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倾向于把信用社改革为现代商业银行, 进一步弱化了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本质, 致使其资金运用逐步脱离“三农”, 因此,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仍需深化。从国外经验看, 合作金融是支持农户融资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 农村信用社原有的合作金融发展之路已难以继续实施, 完全走商业银行模式又容易造成脱离“三农”。因此, 可借鉴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把农村信用社打造为服务当地社区的小型金融机构。

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户融资制度及评价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户金融业务

亚洲金融危机后, 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 收缩县级及县级以下机构, 据统计, 1998—2002年年初,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11万个县级及县级以下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 截至2010年年末, 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23.1%, 其中农户贷款仅占5.1%, 农村信用社是农户贷款的主要机构, 其农户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的76.9%。由于工行、中行、建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后主要面向城市和企业, 本文着重分析农业银行的农户贷款。

2.2 农业银行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

自1979年以来, 我国农业银行农户融资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银行的重建及与农户融资关系的建立 (1979年) 。1979年3月,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1980年年初, 农业银行首次提出对承包到户的农民发放贷款, 开始对单个农户家庭进行融资。

第二阶段:农业银行的专业化改造及农村信贷体制的建立 (1980—1993年) 。1980年8月, 农业银行实行专业化与企业化改造, 可以根据国家宏观信贷政策, 自主决策信贷数量、对象、结构与期限。在农村信贷管理体制上, 形成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农村信贷管理办法。1986年, 农业银行开始承办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性业务。

第三阶段: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及农户融资的淡出 (1994—2006年) 。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农业银行走上了商业化的改革道路。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 (及县以下) 机构,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后, 农业银行逐步精简或撤销了业务量小、长期亏损的县 (市) 支行及营业网点, 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展开城市信贷业务的竞争, 农户融资制度的供给出现了明显的短缺。

第四阶段:农业银行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及农户融资的重新提出 (2007年至今) 。2007年以来农业银行把服务“三农”重新提上日程, 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与路径, 致力于开拓“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 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组织保障, 以惠农卡为载体, 开始了服务农户融资的新起点。截至2010年年末, 农行“三农”贷款在全行占比提升到30.4%, 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392亿元, 惠农卡发卡总量6186万张, 惠及2.4亿农民, 农户小额贷款余额973亿元, 为573万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

2.3 简短评价

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挑战。①风险挑战。农业生产的弱质性造成农户的低收入和收入的不稳定,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风险性考验。②成本挑战。大型商业银行为“三农”客户提供贷款, 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业务,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成本考验。③适应性挑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信息相对闭塞, 开展“三农”金融服务需要采取“点多面广、分散经营”的业务模式。这与大型商业银行正在实施的管理集中化改革模式存在较大矛盾和冲突。④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方式值得探讨。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功能定位, 肩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 会造成股东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冲突。

3 邮政储蓄银行农户融资制度及评价

3.1 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阶段:1986—1989年, 邮政储蓄的起步阶段。邮政储蓄只办理储蓄业务, 其吸收的存款缴存人民银行使用, 由人民银行支付代办费, 农户成为邮政储蓄的净资金提供者。

第二阶段:1990—2003年, 邮政储蓄的迅速发展阶段。邮政储蓄资金依然存于人民银行, 但人民银行需要支付利息, 邮政储蓄余额不断攀升,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 邮政储蓄的改革发展阶段。成立邮政储蓄银行, 开办资产业务, 如2006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开始试点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邮政储蓄资金开始回流农村。

3.2 简短评价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及其资产业务的发展, 壮大了支农金融机构阵营, 缓解了农户融资困难局面, 截至2010年年底, 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及主要的乡镇, 拥有储蓄网点3.6万个, 汇兑网点4.5万个, 其中在农村地区分布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从业务开办至2010年年底, 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贷款1500多亿元, 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邮储银行的逐步发展壮大, 给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

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融资制度及评价

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首次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政策实施以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局面。截至2011年年末, 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726家, 贷款公司10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 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 贷款余额3915亿元。

4.2 简短评价

央行、银监会提出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农村金融新政实施以来, 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以设立,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但总体而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诸多困境, 农村金融服务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金融新政策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

4.2.1 与农户金融需求不匹配

按政策规定,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独立法人, 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因此本质上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这种特性决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面临“三农”贷款同样存在着与大型商业银行一样的难题。因此本文认为, 要利用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契机, 恢复农村互助合作金融, 把单纯的资金互助合作社改造成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 大力发展土生土长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如税收、奖励、贴息等方式, 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 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对农户的支持作用。

4.2.2 扶持对象偏离“三农”

贷款对象偏离农户, 如河南固始天骄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仅占7.1%。贷款投向偏离“三农”, 以河南信阳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例, 涉农贷款仅占55.7%, 其余均投向工商企业。

4.2.3 监管制度不合理

根据现行规定, 只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才能成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 民间资本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这种以银行为主体的准入规定, 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困境, 虽然政策规定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但在实践中这一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机制。

5 农户金融供给的总体评价

5.1 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缺乏对农户融资问题的重视

在过去“机构观”改革思路指导下, 中国大力发展了各类农村金融机构, 为农户设计了正式融资制度, 但农户融资的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问题未给予充分重视。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属于典型的强制性变迁, 体现为“司法中心”的强制实施主义, 农村金融独特的制度特征没有得到体现, 过于强调农户的被动适应, 忽视了农户、农村的基本特征, 这为农户融资制度供求偏离埋下了隐患。实际上, 解决农户融资难的关键不在于机构设立的多少而在于设立的机构是否符合农户融资的需求指向。

5.2 农户融资制度供求非均衡

我国农户融资供给与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非均衡, 农户金融供给明显不足。

5.2.1 正规融资渠道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目前, 农户融资主要依赖非正规融资渠道, 与农户融资意愿相背离, 从长远来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正式融资制度终将成为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 因此, 如何提升正式融资制度的效率成为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根本。

5.2.2 正规融资渠道面向农户的金融产品设计不合理

正式融资制度对农户的特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往往倾向于将农户当做一个完整的企业来看待, 信贷条件过于苛刻, 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专门面对农户开发的贷款品种, 但运行中发现存在农村信用社实施动力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5.2.3 正规融资渠道的供给主体单一

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导致贷款权限上收, 贷款业务转向城市, 商业银行县以下的网点机构基本上没有贷款发放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离农。农村信用社基本垄断了农村信贷市场, 这种垄断制度安排和农村信用社不透明的贷款操作方式, 剥夺了农民融资选择权。

5.2.4 农户融资交易成本过高

从农户融资制度安排本身来看, 交易成本的降低是核心。交易成本降低对提高融资制度效率的传导机制是:交易成本降低→覆盖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高→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农户融资路径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样本[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8) .

[2]马永强.中国农户融资现状与民间借贷偏好分析——来自全国农户借贷调查问卷[J].经济学家, 2011 (6) .

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供给体系的构建 篇4

1. 间接融资缺失

(1)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为中小物流企业贷款。

由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贷款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遵行安全性原则,并建立了一套手续繁杂的审批程序,同时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依靠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因此,现行信贷机制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

(2)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准确。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追求为大企业、大公司服务,未将其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

2.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主要体现为:主板市场上市条件高;中小板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和企业发行债券条件高。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自有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

3. 内源融资规模较小

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利润分配中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因此,内源融资比例不高,自身发展资金长期不足。

4.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在银行放贷过程中,担保是一个核心环节,银行看重固定资产。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时间短,不可能积累下像房地产、汽车等可抵押的大量固定资产,因此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放贷较为严格。

总之,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直接融资难、风险投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真实写照。中小物流企业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二、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供给体系的构建

1. 商业银行开拓物流银行业务

物流银行的全称是物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是指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而且符合要求的产品抵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公司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银行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目前,典型物流银行服务有代客结算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三种。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于2004年6月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物流银行业务能够有效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增进银企关系。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足使得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少,大大制约了其向银行的申贷能力。而物流银行除了以固定资产作抵押以外,还可以拿流动资产如原材料、产成品等来抵押。只要符合质押品标准的原材料或者产成品都可作质押。

这样一来,中小物流企业就能通过物流银行有效地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所有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统一标准和协议执行质押,有利于改变银行对大客户依存度过高的现状,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风险。

由于物流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难免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信贷的时间不长,在贷款工具设计、资金筹集、风险管理方法和内部监控方面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物流银行业务中商业银行要注意控制各种风险,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以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和健全物流金融信贷资产的流通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

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观念,打破以企业规模性质作为贷款与否的标准,建立以效益为指标评价体系,满足中小物流企业合理资金需求,依据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特点,在信贷管理体制,内部管理制度及业务水平实施改进和创新。同时,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明确其市场定位积极为中小物流企业服务。

2. 发展以二板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渠道

创业板市场对企业规模和股本额要求低于主板市场,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上市。美国发达的那斯达克市场为无资格在正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较小企业的股票交易而建立的,其上市规则相对简化,可以容纳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上市。

推出创业板市场,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自主性、内生性增长。一方面,为急需资金的中小物流企业及民营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部分缓解其融资难题,从而达到启动民间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创业板市场可以为投资者开辟一条更有效的投资渠道,通过有效投资供给的增加来拉动投资需求。

2004年5月1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正式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标志着分步创建二板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仍只是为较少部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二板市场服务对象应逐渐扩大到有产品、有市场、具有成长性的中小物流企业,缓解其权益资本缺口。

3. 建立完善的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分散银行信贷风险,优化银行资产质量。

日本主要依靠信用保证协会来对中小企业进行担保的。信用保证协会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信用保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确保信用保证协会业务的有效运作和收支平衡,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支撑系统,即建立了信用保证保险制度、融资基金制度和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对于信用保证协会的实际损失由政府预算拨款,这种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用财政资金承担了风险损失,保证了国家和金融机构对信用保证协会投入基金的安全。

摘要: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结合中小物流企业金融支持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从开拓物流银行业务、拓宽融资供给渠道、建立健全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三方面来具体建设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供给体系,以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物流,物流银行,信用担保

参考文献

[1]谢萍.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瓶颈与改进对策[J].浙江金融,2007,6:56-57.

[2]崔丽萍,郑宁.物流银行:助力我国物流金融市场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32-33.

[3]孙美和,钱缘.物流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物流科技,2007,4:2-3.

融资供给 篇5

1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改革变迁过程。

1.1 1978—1993年:以 (农) 行 (信用) 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农业银行, 成果是恢复了农业银行并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1978年之前, 我国没有真正单独为农村服务的正规金融供给主体, 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 只是储蓄动员的机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亿多农户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 原有的城乡合一、动员储蓄的金融供给主体无法适应这种变化。1979年, 国务院出台政策恢复了农业银行, 并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 农村信用社走上“官办”道路。但农村信用社变革的结果与政策初衷并不一致, 1984年国务院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 恢复合作金融的“三性”原则 (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 农村信用社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存贷业务占当时农村金融市场的六成以上。但由于行政色彩日趋浓厚, 恢复“三性”未能得到有效落实。1996年农信社的存贷比由1984年的0.41下降到0.22, 农信社从农村“抽血”的局面初步形成[1]。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主体提供的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融资需求, 民间借贷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时的中央政府肯定了民间借贷的作用, 农村合作基金会得到政府的批准而大量成立。

1.2 1994—2002年:“三驾马车”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首先, 1994年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承担从农业银行剥离出来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政策性金融供给主体。其次, 中国农业银行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型。最后, 重新赋予农村信用社“民办合作金融”的性质。1996年,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会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按照改革的设计意图, 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 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 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 形成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位一体、分工合作、符合农村融资需求的金融体系。

但改革的结果与政策意图大相径庭, 表现为商业化了的农业银行出于成本收益和风险管理的考虑不断“离农”;农发行业务范围不断收缩, 政策支农作用的发挥极为有限;服务“三农”重任大部分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 农信社兼有商业信贷和政策信贷的双重责任, 但因其自身存在的体制缺陷及资金来源有限的约束, 难以完成“一农支三农”的艰巨任务。

这一时期, 国家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还改革了城市信用社, 将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同时, 国家对民间金融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持社会稳定采取各种措施打压民间金融, 突出的表现就是1999年撤并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

1.3 2003—2005年:农村信用社重构

“三驾马车”改革实践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农村信用社成为唯一坚守农村阵地的正规金融供给主体, 因而第三轮改革的重点是农村信用社。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法人为单位, 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 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给省级政府, 成立农村信用社省 (市) 级联社。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 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职能由人民银行转入银监会。农信社的新一轮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农村信用社多种产权制度得到确立, 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在整体亏损10年后首次实现赢利。

1.4 2006年以来: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年末, 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 其中村镇银行726家, 贷款公司10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 充实了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扩大了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截至2011年年末, 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 80%以上是用于“三农”和小企业, 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 小企业贷款余额631.5亿元, 中西部贷款农户数占到全部贷款农户数的70%以上[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日渐活跃, 推动了邮政储蓄的改革发展。2007年5月, 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 只存不贷的历史宣告结束, 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等服务农村的业务已在全国铺开, 作为一家新兴的全功能商业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锁定“支农支小”、“以小搏大”的特色发展之路。截至2012年2月末, 邮储银行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贷款累计投放超过8800亿元, 惠及农户、小微企业580多万家[4]。

2 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是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辅助、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供给体系。这种供给体系总体来看较合理,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不够, 实施小额信贷的动力不足, 省级联社政企合一的性质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不一致, 尚未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机制, 股权结构非农化倾向严重[5]。 (2) 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服务“三农”面临挑战[6]:一是农业生产的弱质性造成农户的低收入和收入的不稳定,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风险性考验。二是大型商业银行为“三农”客户提供贷款, 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业务,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成本考验。三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信息相对闭塞, 开展“三农”金融服务需要采取“点多面广、分散经营”的业务模式。这与大型商业银行正在实施的管理集中化改革模式存在较大矛盾和冲突。四是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方式值得探讨。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功能定位, 肩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 会造成股东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冲突。 (3) 农业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业务范围不明确, 农业银行还承担着的扶贫贷款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经营非效益化倾向严重, 业务运行成本较高[7]。 (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 支农效果有限, 实践中扶持对象偏离“三农”现象较为严重。

3 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思路与对策———基于农户融资需求的视角

3.1 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总体思路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变迁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 这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自下而上的诱致型制度变迁路径背道而驰。内生于农村金融中的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是农村金融组织诞生壮大的重要制度之源, 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结果是农村金融市场融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融资制度缺乏效率, 农户的融资利益和需求被严重忽视。不过, 我们欣喜地看到, 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中, 政府逐步重视诱致型制度变迁的重要性, 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改革思路能够为我们创新农村金融组织, 构建以小额信贷为基础, 进而满足广大农户融资需求的新农村金融体系框架提供政策背景, 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与农户融资制度供给的现实, 决定了小额贷款应当成为农户融资金融体系的基础。但小额贷款与银行商业化经营原则不相吻合, 小额贷款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运行中存在着天然的低效率, 且农户与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该金融产品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 因此发挥小额贷款的基础作用, 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小额信贷的微观运行机制, 降低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要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提高小额信贷量的支持作用, 同时, 政府的保障作用不容忽视, 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财政税收的激励作用以及农村物权、土地流转的支持作用, 构建起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鉴于当前存在农村信用社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垄断地位, 出于竞争和效率角度考虑, 适当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有利于培育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提高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认为,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优化的空间, 应当建立起“以小额信贷为基础, 以政策性金融为保障, 以商业性金融为支撑, 以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持”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3.2 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对策

3.2.1 整合小额信贷资源, 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基础作用

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应该包括: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 (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扶贫小额信贷[8]。其中, 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主要服务合作社内的农户, 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非合作社内农户和农业大户, 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服务贫困农户。

(1) 构建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生产资金+资金合作”的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 在生产合作的同时加强资金合作, 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扶持真正的互助合作金融, 进行资金互助, 有效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难题。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 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服务对象直接定位为农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资金需求量大的个体生产经营户, 而生产资金互助社服务对象就是社内农户。二是管理成本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外生于农村经济不同, 生产资金互助社内生于农村经济, 借贷信息对称, 交易成本低。三是机制灵活, 手续简便。与农村信用社相比, 生产资金互助社是建立在合作制原则之上的农民自己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现在的农村信用社, 没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机制, 没有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 没有盈余返还的分配办法, 实质上是一个官办的商业金融机构。而生产资金互助社完全符合“进退自由、一人一票、盈余返还”的原则, 更受农户欢迎, 更具市场生命力。

(2) 积极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农村金融组织, 能够发挥小额信贷作用, 满足农户“小额、分散”资金需求特点, 解决农户融资难题。一是坚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 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三农”贷款的比例不低于70%。但在实际运营中,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结构大多达不到这个比例, 多用于满足城市居民和非农小企业小额信贷需求, 脱离了农村金融组织属性, 甚至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直接设立在地级市内, 如河南省信阳市万家灯火小额贷款公司。因此,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 首要任务在于还原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金融组织的本质, 服务对象限定于“三农”, 且“三农贷款”比例不得低于规定的70%。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时, 要坚持其农村金融本质, 要求其设立在县及以下区域, 同时出台相关监管措施保证贷款结构达到要求。二是政府出台扶持措施。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三农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 对于扶持“三农”效果好的公司给予奖励, 用市场引导的方式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明确市场定位, 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9]。三是开辟后续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小额贷款公司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 吸收社会捐赠资金和扶贫资金, 鼓励股东扩大投资, 以进一步增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实力, 提高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3) 在农村的国有大银行设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小额信贷专营机构或建立农村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在农村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大银行设立小额信贷专营机构, 明确其支农服务方向, 可以进一步弥补现有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弱的问题, 最大限度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为防止资金脱离“三农”, 要规定专营机构涉农小额贷款余额不得低于总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

(4) 完善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制度, 满足贫困农户资金需求。小额信贷扶贫是面向贫困农户的政府扶贫贷款项目, 是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改革信贷扶贫机制。发展壮大小额信贷机构, 以小额信贷扶贫。二是引导小额扶贫贷款坚持商业化、可持续性经营的方向, 减少行政干预。坚持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模式, 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三是将贷款贴息转为贷款担保。以财政贴息资金为基础, 以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支持为辅助, 在扶贫开发重点县 (市) 建立小额农贷担保基金, 用于贫困农户贷款担保和贷款风险损失补偿。

3.2.2 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应专注于从事农业政策性业务, 少从事商业性业务, 其商业性业务应集中在为农户提供长期信贷。

(1) 拓宽政策性金融内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与改革, 但其政策性的作用还主要体现在粮、棉、油流通企业的支持和补贴方面, 对于政策性银行应从事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业务尚未开展, 难以体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地位。下一步, 农业发展银行应着力发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经营条件, 为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2) 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与美国等其他国家不同, 我国只有一个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不仅要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 还要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目前, 农村土地承包已经从30年不变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逐步体现, 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长期贷款, 为农户生产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3.2.3 改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 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撑作用

(1) 加快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的改革。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发轫于农村的大型商业银行, 服务“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三农”和县域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蕴藏着巨量的金融需求。积极抢占“三农”和县域金融市场是农业银行建立独特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发展等任务, 制定专门服务方案, 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 确保“三农”和县域的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持续保持在50%以上。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 尽快在农业银行县级机构设立“三农事业部”, 保障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资源, 专注于服务“三农”, 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形成完整的、单独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简化业务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

(2)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社区银行。目前,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有很多争论。有些官员和学者指出, 农村信用社应该组建省级银行模式, 建立起“大型区域银行+分支行”的经营模式, 有些主张设立农村商业银行, 然后做大做强。本文认为, 目前, 大型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市场相对饱和, 农村信用社如果组建大型银行, 现有的经营管理能力无法与成熟的大型银行竞争, 必将面临较为突出的市场竞争压力。目前, 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问题较为突出, 急需小银行的支持。基于此, 我们认为,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应该是立足小型银行, 专职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 既不要重组为大型区域银行, 也不要立足于做大做强, 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鼓励农信社成为服务所属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

(3) 规范和扶持村镇银行发展。一是废除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的比例限制。为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设立村镇银行, 应放宽村镇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 允许非银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控股村镇银行。二是村镇银行设立区域限定在乡镇及以下地区。现有的村镇银行大多设立在县及县以上城市, 脱离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轨道。因此, 设立村镇银行时, 监管当局要限定其在乡镇及以下地区。三是村镇银行应办成单一制银行。如果村镇银行建立总分制银行体系, 随着资本和地域的扩大, 就不会热衷于支农, 也不会热衷于小额贷款。四是政府扶持。首先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是政府积极推动村镇银行的设立。政府在村镇银行设立初期直接参与, 能起到示范引导和鼓舞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当前, 政府在村镇银行的设立上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服务, 仅是提供一些原则性与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不利于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五是明确支农义务。本文建议, 单笔流出农村的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同一非农贷款人贷款达到一定比例、非农贷款总量达到一定比例的需要报告监管部门备案, 监管部门以此作为评价村镇银行的依据。监管部门应制定出详细的评估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机制, 资金流出农村过多的机构要受到处罚, 甚至勒令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六是完善融资机制。当前, 村镇银行资金实力不足, 制约着其支农能力。应建立起大型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之间的融资机制, 一方面可以解决村镇银行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 也可以为大型银行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与开辟新的信贷业务提供平台。

3.2.4 着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发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作用

(1) 完善和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信息征信和使用范围, 改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二是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组建和发展政策性、商业性和互助性等多元化的贷款担保机构和担保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股、做大做强政府主导组建的政策性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大力推动农户联保、互保、保证等担保方式, 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三是加强农村诚信宣传和诚信建设。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建设。各级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方面营造有利环境, 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 提高失信成本,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 增强服务功能,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改革。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规范流转行为。搭建流转平台, 在县域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培育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 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建立土地流转价值评估机构,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丰富流转方式, 鼓励引导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深化林权及流转制度改革。政府部门要做好森林资源的勘察、确权、登记工作, 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建立林权流转交易中心, 推进林业专业评估机构建设, 为林权抵押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 降低相关费用。三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宅基地、房屋有偿流转制度。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明晰宅基地产权, 但要注意杜绝把耕地转为宅基地进行抵押的行为。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在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能够依法规范流转的前提下, 作为贷款担保物进行抵押贷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改革, 变迁的基本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这与农村经济体制自上而下的诱致型制度变迁不吻合。同时体系还存在着合作金融功能定位不明确、商业金融支农面临着风险与成本挑战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还存在着优化的空间。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以小额信贷为基础, 以政策性金融为保障, 以商业性金融为支撑, 以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持”的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即通过整合小额信贷资源来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基础作用;通过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通过改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来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撑作用;通过着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来发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制度变迁,体系优化

参考文献

[1]谢志忠.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人民网.银监会:2011年年末已组建村镇银行726家[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bank/GB/17168038.html.

[3]中国金融网.包容性增长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探析[EB/OL].http://www.zgjrw.com/News/20121126/home/916309323400.shtml.

[4]人民网.邮储银行累计投放三农、小微企业贷款超8800亿[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money/GB/17747153.html.

[5][7]张永波, 程晓娟, 史保金.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 2010 (3) :112-116.

[6]何学松.农户融资供给制度变迁及评价[J].中国市场, 2012 (35) :55-57.

[8]贾蕊.优化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问题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51-55.

融资供给 篇6

近年来,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备受河南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河南省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 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社会各界也想了很多办法, 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此, 笔者就这一问题, 试从制度供给角度进行简单的研究探讨。

1河南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制度环境

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比较少, 这其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更少, 而且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可行性较差, 缺少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如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 虽然2012年由财政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出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 都没有配套的细则, 操作性也不强。

在这样的国内法律制度环境下, 河南省虽然积极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意见》《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及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制定的《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若干政策措施》等制度法规, 但总体来看, 不完善, 也不系统。

河南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财务担保制度, 致使抵押贷款缺少应有的抵押担保。在我国, 民间融资是企业和居民重要的非正式融资途径, 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的资金渠道, 但是, 河南乃至全国的民间融资目前普遍存在不规范和金融风险问题, 再加上我国各级政府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界定和保护不够, 使得民间融资的这条便捷的融资渠道难以畅通。另外, 由于缺乏信息公开制度, 河南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 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的劣势, 银行不愿向其贷款。

相比而言,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都非常完善。美国制定了《国家中小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投资法》, 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和支持, 还制定了《小企业法案》, 由中小企业管理局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日本制定了《信用保证协会法》, 并且根据该法在各地建立了信用保证协会, 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援助。

总的来看, 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完善, 法制体系健全,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容易解决, 对于我国来讲, 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市场机制运行不畅, 促进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亟待充实,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 要想解决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就需要从多方面增加制度供给, 通过法律制度的供给和完善,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证, 使企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能有效地发挥。

2基于制度供给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路径

2.1完善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河南省政府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 逐步制定《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管理办法》、《河南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条例》等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修订完善1999年制定的《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试行办法》, 切实改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产品档次,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技术, 缓解河南各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2建立民间借贷行业规范, 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民间金融具有灵活、简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开放民间金融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但是, 民间金融市场具有高风险性、隐蔽性和非法性, 很容易演变成非法融资, 导致借贷危机, 河南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的民间非法融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因此, 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 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为规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 防范金融风险, 必须制定《河南省民间融资管理办法》, 明确河南省民间融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 以法律制度约束民间借贷的扭曲行为发生, 对非法融资和高利贷活动进行严惩。建立民间借贷组织的行业规范, 建立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的互助互利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消除信息不对称, 使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3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规范和引导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3.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确保风险资本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得到法律保障

风险投资基金是为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重要渠道。河南省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产业投资基金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要根据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规定, 制定好政策, 适当政府给予风险投资机构低息贷款, 壮大社会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规模。

对国内的风险资本而言, 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从事风险资本投资业务的基金或机构很容易变质成为非法集资, 而一旦被确认为非法集资, 对于风险资本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 必须尽快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风险投资者利益, 吸引更多风险资本参与到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建设中, 促进风险资本投资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河南省风险资本创业管理办法》, 加强风险投资组织制度法律建设,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同时, 健全风险资本投资的法律监管体制, 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体系。

2.3.2为风险投资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除法律风险外, 风险资本投资还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为此就需要出台系列配套政策, 降低风险资本投资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或对其风险损失进行补偿, 推动风险资本的发展, 税收优惠就是有效的风险补偿措施。这就需要为风险创业投资企业制定一个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包括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抵扣应纳所得税, 另外, 还可以设立政府出资的各种风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风险资本投资向河南省内中小企业倾斜。

2.4积极出台政策措施, 对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功能完善提升,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国内较大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所, 承担着为河南中小企业搭建产权交易平台的重要任务, 促进非上市中小企业的股权、债权乃至全范围产权挂牌交易, 增强中小企业产权流动性, 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为健全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也能容纳大量的投资机构, 为企业间的并购和整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5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制度, 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信用信息制度方面, 加大中小企业不涉及商业机密的自身信息披露程度, 加快融入金融征信管理系统, 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提高河南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是缓解融资困境的必然要求。为有效解决融资困境, 河南广大中小企业, 必须增强信用意识, 提高信用水平, 积极配合金融管理机构和社会信用中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 努力履行社会责任, 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不断提高企业信誉。中小企业还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 制定明确的还贷计划, 根据项目的收益情况, 按时还贷, 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 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

2.6在河南省各地市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

中小企业发展局负责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指导和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 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市场开拓、专业化发展, 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推进中小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制度建设, 健全广大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发展。

2.7完善统一税收制度,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河南省地方财政可以结合产业政策与当地发展状况, 探索对中小企业在统一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 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提高增值税与所得税起征点, 允许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项税额抵扣,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拴成.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 2011, 7.

[2]曾莹.浅谈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J].才智, 2013, 5.

[3]赵猛.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 .

[4]吴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8.

【融资供给】推荐阅读:

供给系统07-20

财政供给05-14

社会供给05-16

供给侧05-25

多元供给06-08

供给体制06-09

供给预测07-06

知识供给07-27

教师供给08-01

供给创新08-05

上一篇:养护维修对策下一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