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

2024-10-05

金融供给(精选12篇)

金融供给 篇1

目前, 在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的人口大省, 截至2010年, 河南省约9 000多万人口中约有7 000多万生活在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一直是当地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一个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速增长以及减少贫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的成立宗旨, 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财政支持,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保本经营, 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承担粮、棉、油收购与储备, 国家专项贴息扶贫资金投放与管理, 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财政贴息贷款, 办理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 办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的代理拨付等。

然而, 截至2006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贷款高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收购, 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的生产、加工建设所需的贷款投放不足, 对于农户的一般资金需求及农业开发, 像土壤改良、育种技术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发性项目基本不提供支持。对于农村道路、桥梁、水利、通讯、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资金需求基本不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渐市场化, 涌现出大批经营农副产品和农业科技的民营企业, 而这些企业也难于取得贷款。特别是近年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也悄然转移, 将一些资金用于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只在全省的47个县设有支行。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其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在农村信用社成为正规金融服务农村的核心力量的大背景下,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它发放的农业贷款占所有的金融机构放贷的绝大部分。据河南省银监局统计, 到2006年12月末,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中, 60%以上为农户贷款。

然而, 近年来, 河南农村信用社规模快速扩张, 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存款, 但是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吸收的农村金融资本投向非农产业的活动和现象, 商业化趋向严重。主要表现有:第一, 在河南农村信用社吸收农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 它在农村发放的贷款占其存款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第二,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组成中, 用于第一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有下降趋势, 而用于第二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明显增加。另外, 农村信用社从农村吸纳的资金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向三农投入的资金, 其存贷差额呈增长趋势。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 而农业贷款余额以很小的幅度增长或零增长, 大部分资金投放到了非农领域, 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贷款, 其经营渐渐偏离“支农”的大方向。

三、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商业金融机构是完全以营利性为目的, 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法人机构, 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 农民更为熟悉的是各类银行。对于河南农村地区来说, 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河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 只存不贷, 成为农村经济的“抽血机”, 而其“输血”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河南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 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由于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 使得河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 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同时, 就网点设置成本而言, 与有限的预期收益、较小的客户容量相比, 河南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遍布网点的代价太高, 不符合成本收益核算的基本原则, 撤销县域基层网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 河南农业银行的撤出确实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和农村资金流出的消极后果。河南农业银行对支行的资金贷款权上收过多, 对支机构主动营销贷款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得一些应该发放的贷款而没有发放, 借贷规模逐年递减, 农业类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 河南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和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 而对广大的农村中小型建设项目和中小型产业化企业以及农户的生产和经营缺乏应有的金融支持。而且近年来, 河南农业银行进行贷款结构调整。农村资金总量不足, 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 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的金融供给

民间融资是产生并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 因此被称为“草根金融”。民间金融机构是指民间个人组建的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或合会组织等。对于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民来说, 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据笔者对河南农村的调查, 约有83.3%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 而且借贷用途不仅用于生活临时资金急需如结婚、建房、子女上学等等, 而且发展到现在不仅工业、商业, 就连办学校、办医院, 也会采取向民间集资的办法。近年来, 民间融资呈快速增长、逐年活跃态势, 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时, 河南的乡镇企业很大一部分是靠民间借贷起家或发家的, 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63%靠民间借款。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为农村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 相对于金融机构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 更加适应民间资金融通“短、小、急”的特点, 因此成为中小企业及个人选择民间融资的重要原因。根据农行郑州市支行调查, 地下金融正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级市中民间借贷的“盘子”要占到整个农村地区资金市场总量的1/4多,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占一半左右。除融资额度逐年加大, 河南省民间融资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利率逐年攀升, 平均达到24%以上, 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目前中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的政策下, 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 因此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 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 从而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实际上, 大多数资金充足的农户对资金缺乏农户的友情借贷数量毕竟有限, 如果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媒介组织, 就会满足资金充足农户与资金缺乏农户之间的生产性信贷供求, 因此, 在河南农村经济中, 这些机构虽然长期被政府打压, 但是在一些民间组织的大力扶植下, 仍然很顽强的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

无可否认, 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 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力所不及的领域和范围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其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特别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属于非正规金融组织, 自发性必然蕴藏一定的风险性, 违约率高, 易受市场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它吸引了城乡居民大量闲置资金, 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形成监管真空, 造成金融信号失真。特别是高利贷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 更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 将可能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造成破坏和冲击。

五、结论

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农村经济仍然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兼业经营的特征明显, 特别是在南部和东部地区, 农村还比较贫困。在第一产业的生产中, 由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 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户及农村的经营实体在生产、流通中需要的大量资金, 完全靠自身积累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的注入和支持,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要求我们政府要结合河南的实际, 首先采取政策性金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增加对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供给;其次, 根据河南农村现阶段的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 重新定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各类针对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的职能, 增加对农村地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最后, 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同时在河南农村增设各种农村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县级机构, 以便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现行的金融机制, 可以增加农村的信贷供给, 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只有完善农村金融机制, 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 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彭宇文.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 .

[2]陈平, 孙向东.因情求策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江苏省为例[J].集体经济, 2009, (8) .

[3]董晓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4]阚先学.山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探讨[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金融供给 篇2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之间始终存在一些难以理清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银行“贷款难”与农村小微企业、三农“难贷款”之间的矛盾日渐加重。那么,问题产生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有没有对症施治的好办法?本文以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融资数据为支撑,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的调查与分析,理清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振兴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农村金融供给薄弱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河北乐亭县城乡存贷款余额持续大幅增长。截至2016年6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88309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98901万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386924万元和560124万元,增幅为92.70%和59.67%。但是,如果考查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我们就会发现,目前县辖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已经落后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

(一)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的增幅远低于全县GDP增幅 数据显示,2016年6月末乐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685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7%,较2011年同期增长25.34%,而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却分别下降4.9个和10.8百分点。

(二)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近五年存贷比持续下滑 由此看出,虽然存贷款绝对额大幅增长,但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体量的发展以及较之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就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考量,我们依然会发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效率和力度仍然明显不足。

(三)涉农贷款占比持续走低

县域经济的核心和支柱是“三农”经济,而涉农贷款占比变化情况往往成为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现状的“晴雨表”。数据显示,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近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走势。截至2016年6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4.10%,2011年为65.93%,较2011年下降21.83个百分点。涉农贷款走低现象从一个侧面暴露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环节的弱点。

二、农村金融供给的症结所在

(一)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供应资金釜底抽薪。县辖各金融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转移情况。上存资金游离于当地经济领域,限制了县辖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的信贷能力,特别是转移资金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但无助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客观上充当了削弱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角色。调查显示,目前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存资金程度最为突出的机构是县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16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98837万元,贷款31620万元,存贷比10.58%,当地吸收存款的超80%的资金上存转移了。显然,这种现象无疑削弱了县内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的能力。

(二)农村腹地金融网点薄弱与功能欠缺,传统农村融资供应链切断。

近年来,随着乐亭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新设入驻乐亭县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呈突飞猛进之势。截至2016年6月末,乐亭县辖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80个,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17个,邮政储蓄银行网点11个,农发行网点1个,农村信用联社网点40个,新开办地方性银行网点11个。从网点数量上看,乐亭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已经规模空前。然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区域分布上,却反映出金融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数据显示,全辖80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中,有29家集中于县城及其附近,呈网点一线聚集地,占县辖全部网点的36%,其次是重点乡镇所在地网点聚集,占全部网点的64%,而占全县面积最大、“三农”金融需求旺盛的传统农村腹地却鲜有网点。

此外,基层网点贷款功能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融资需求。目前距离“三农”最近的基层网点没有自主贷款权或微量贷款权现象非常突出。调查显示,目前网点设臵最接近农民的机构当属乐亭县联社,但该联社40个基层网点中具有贷款自主发放权的有13个,只占32%,单笔担保贷款额度仅为5万元,绝大多数基层网点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没有自主贷款业务。基层网点缺乏自主贷款业务,加上多数银行机构贷款审批手续繁琐、用时过长,致使许多急需金融资金支持的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望而却步,不得不终止自己的银行申请借款行为。

(三)金融经营方式脱离农村实际,农村融资市场开拓不利。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融资触角没有真正伸向新型农村经济实体。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化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等有别于传统农村融资的新特点。但是,目前的农村金融信贷却仍然沿袭长期以来的小额农贷和农业专项贷款为主的传统模式,由于小额农贷额度过少、农业专项贷款放款条件过高,因而现实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都难以如愿。二是贷款方式与农村经济实体脱节。当前,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农户贷款方面,基本上采取的是由国家公职人员担保、三户或五户联保、担保公司担保、城镇土地或房屋抵押等担保方式,农户信用贷款微乎其微。但就一般农户来说,只有农户联保尚可选择外,其他条件根本无法实现。据某基层信用社反映,每年由于担保方式被拒于贷款门外的一般有70-80户,涉及融资金额近千万元。三是农村金融经营范围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的收入和积蓄越来越多,实现积蓄的最大限度保值增值是农民的期盼,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却依然寄托于存款、结算、汇兑等单一方式,显然,金融机构无形中放弃了农村综合理财市场和开拓农村金融深度服务的机会。

(四)信贷员“惧贷”,普通农户信贷需求受限。目前,基于贷款安全考虑,目前县域各家银行都有针对信贷员放款的行为严格的终身责任追究规定和措施,意味着信贷员经办的每一笔贷款都将面临诸多个人利益损失和后患。由于“三农”贷款户数量多情况比较复杂,加上贷款审批层级较低,基层机构信贷员的责任便相对较重,因而现实中许多银行信贷员的“惧贷”心理日益严重。“惧贷”现象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正常发放。

(五)农村融资担保供应有限,“三农”融资缺少外部支撑。

在现行融资模式下,担保是“三农”融资不可或缺的专业支撑点,从某种情形来说,它往往还是“三农”融资成败的关键步骤。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提供有效抵押、质押物品的县域小微企业、“三农”因为缺少第三方为其提供担保而不得不终止自己的融资行为。但是,目前县域担保机构尤其是体制内担保机构非常有限,小微企业和农户寻求贷款担保往往是奢望。显然,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供应缺位现象,已经从融资外部支撑角度制约了农村融资的发展。

三、化解农村金融供给症结的策略探讨

(一)强化信贷传导,全方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和“三农”是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国家普惠金融政策重点扶持对象。从县域金融机构长远稳健发展的角度来看,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也是其立足点、效益支撑点和增长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强化人民银行基层行的“前线督导”“窗口指导”作用,结合监测与考核、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和现场检查(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将国家支持县域小微企业、三农信贷政策推送到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充分利用新型农业主体主办行制度,推进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三农”支持范围,加大支农力度。通过上述举措,尽力推进和提高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用于县域当地经济发展的份额,压缩资金上存与物流比重,确保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应。

(二)多渠道拓展农村腹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

农村腹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臵,应尽力尊重农民长期以来的传统金融需求习惯,并根据区域“三农”融资的需求程度循序渐进的开展。一方面通过“无网点有岗位”包片信贷员形式对当地农民开展贷款业务,即时解决当地农民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调研各区域金融需求情况,着手恢复被撤并但证明当地农民金融需求旺盛的区域网点。三是对现有区域的机构网点设臵进行合理调整,对网点扎堆、业务少的机构网点引导其向金融需求旺盛的农村腹地转移。

(三)制定科学的信贷员贷款激励机制。

贷款责任追究无可厚非,但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具有一定力度的贷款奖励措施更为必要。只有奖励、激励到位,使信贷员放款的风险性与收益所得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帮助信贷员走出“惧贷”的不作为误区。因此,积极调动信贷员贷款积极性是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

(四)贴近农村现实需求,全面开拓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一是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调研农村经营实际,在抵押方式、贷款期限、信贷规模、还款周期、利率等方面进行创新调整,化解新型农业主体资金需求难题。二是利用农村土地流转之机,推出农村土地、房屋等多种新型灵活抵押方式的贷款。三是根据农民积蓄保值增值的需求,开发风险可控、变现灵活、保值增值的涉农综合理财产品。

(五)创新县域贷款担保、抵押体系,突破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抵押瓶颈

供给侧改革需加强金融行为监管 篇3

谈及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我看来,其中有个问题值得探讨,即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我认为,现在的审慎监管,有必要向以行为监管为主来转变。

为什么要强调行为监管?原因在于,现在金融的业务越来越多地转向了金融市场的业务,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现在听起来都似乎已经属于末代的恐龙了,现在的金融业务更多的是市场行为。股市、私募、公募等等,实际上体现的都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我们现在的金融监管称之为“一行三会”,谁家孩子谁抱。谈及“一行三会”如何改革,有人建议把三会合并,但是在我看来,三会合并也解决不了问题,而应该按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我们的金融行为监管体系。

这种监管模式的雏形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伦敦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就金融机构而言,它的大银行数量非常有限,但是有很多投资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咨询公司等等,大大小小,总量近25万个。这些机构的一些行为已经在金融市场形成了蝴蝶效应,必须将其纳入到统一的监管中。

提及行为监管,美国的例子也很有参考价值。美国等于是把几个监管机构一部分行为监管统一归纳到了一个叫作消费者保护局的管辖范围。它强调的是对个人的一种监管,其职责主要表现在消费者金融方面,例如信用卡、养老金、学生贷款等等,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解决他们的矛盾纠纷。

另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监管模式也可借鉴。加拿大紧挨美国,但是这次全球危机,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原因之一便是加拿大消费者保护署很早便启用了行为监管。澳大利亚的监管机构叫作证券监管委员会,整个市场的行为监管、消费者保护都归它。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一些体制已经给我们趟好了一些路。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大家的金融原理是相通的,中国的金融西方化特征非常明显;其次,金融工作语言一致,基本上都是英语;第三,中国所有的金融实践与全球接轨比较紧密。因此,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我认为,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学习国外金融历史变革和走过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搞分业监管,国际上通行综合监管,现在国外金融监管走到了行为监管这一阶段,我们再将“一行三会”合并实行大一统的监管,我担心恐怕又晚了,过几年还得改。

另外,行为监管监管了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指导意见,里面规定得非常清楚,主要有三项:第一项监督检查,就是对它的行为一种规范。行为的规范主要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索赔权、受教育权等八大基本权益的监管,在这八项权益基础上明确机构应该干什么;第二项就是消费者金融教育。这个教育不是指学历的教育,而是机构在开发每一种产品和办每一项业务的同时,负有对消费者的解释权和教育义务;第三个就是金融纠纷的调解机制。出现金融纠纷,不可能大家都去打官司,所以需要这样的调解中心,并且已经开展了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试点,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已于2015年5月开始开展调解事务。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民间融资与金融供给扩张探析 篇4

在目前阶段, 由于国家对宏观经济实施了一定的紧缩政策, 国有的城市金融系统的金融信贷供给快速收紧, 民营企业部门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进一步短缺, 大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融资体系寻求信贷, 引发了民间金融供给在市场紧缩的条件下的扩张, 在市场化收益率的刺激下, 正规的、非正规的, 地下影子的金融机构一起扩张, 带动了灰色金融的大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骤升,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稳定出现了新的挑战, 解决发展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一、民间金融的形成增加了金融供给能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和市场开放初期, 我国几乎不存在民间金融供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意识形态领域极力排斥非公有成分, 个体经济与民营经济作为资本主义是受到严厉禁止的。也就谈不上存在和发展民间金融的必要。即便建国初期所创立的唯一的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也已经在“一大二公”的经济意识氛围中异化为集体所有制的产物, 成为农行事实上的基层组织。”在这一时期里即使有民间小范围和小规模的个人自由借贷, 也难以供给企业的需求。

进入1990年代以后, 随着民间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 民间开始出现了如合会, 私人钱庄等当时没有得到法律确定的民间金融供给形式。国家也有意识地建立了一些为民间经济服务的资金供给机构, 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基金会、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然而由于所有权不明晰, 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 这些金融机构已一步步异化为国有金融体系的基层附属机构。随着监管力度加强, 农信社事实上已经蜕变为新的国有金融机构了, 城信社也演变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了, 其资金投向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也越来越远了。结果形成了企业多元化发展和金融体系高度单一化的结构矛盾, 民营经济部分的资金供给严重短缺。在温州等沿海城市, 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一直在寻求国有金融体系以外的金融供给, 一直试图突破国家对于民间金融活动的管制, 但收效不大。

2007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政府支出的扩张和货币信贷的刺激性政策, 强烈地推动了投资和其他支出的增长, 但也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为了控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水平, 宏观经济调控又重新回到了信贷紧缩和控制国有金融体系货币信贷投放的老路上去了。但这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国有金融体系在遇到信贷收缩影响时, 它的紧缩行为对于不同的企业经济体是否有相同的影响呢, 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宏观政策上就会有一些结构性的手段, 哪些部门要保, 哪些部门要压, 形成差别;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自身也有选择的偏好, 在信贷资金供给量有限的情况下, 它要保的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扶持的项目, 这可能是处于成本上的考虑, 也具有风险控制上的优势。在紧缩政策影响下, 民营企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就陷入了断供的局面, 信贷资金不仅利息成本高, 而且很难获得信贷。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几乎完全被排挤在国有银行的信贷供应之外了。民间金融的恢复性发展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

民间借贷、民营银行、民间融资在近年来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 理论届的学者和实业界的经营者一直在大声疾呼要放开对民间融资和民营银行的管制, 推动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供给的增长, 但进展甚微。但在通货膨胀冲击和金融紧缩的新形势下, 民间金融在近几年有了突破。一是民间借贷开始松绑, 利率可以浮动, 成为合法的小额借贷;二是民营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开始放宽进入限制, 近几年里已经有300多家小型民营化银行进入市场;三是大量小贷公司、民营担保公司、质押典当公司获得批准进入市场, 快速增加了民营的金融供给, 如苏州市就在近三年中, 已有200多家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开始营业。在江苏省已经有1500多家民间小贷公司, 数量已超过了国有金融机构和正规的金融机构。小贷公司和民营金融机构的进入开始了一种新的金融供给模式, 也就是它们的资金来源于民间活市场借贷, 它们的放贷对象也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它们的利率已经市场化, 其信贷资金的供给量据估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为正规金融信贷量的10%左右。金融信贷的供给规模获得了有效的扩张,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二、民间金融扩张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

民间金融的发展一直受到严厉的限制, 尤其是民间集资和民间吸收存款一直被看作洪水猛兽, 一有苗头, 一定穷追猛打。那么, 既然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体制中不能被容忍, 为什么在近年来金融危机爆发后, 渐行渐松, 并在近年来开始走向前台, 成为与国有正规金融体系并存和竞争的新的金融体系呢?问题当然与金融危机后市场的发展变化有关。

我们看到, 国有金融体系的信贷供给存在着数量上的配给和结构上的所有制导向,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这种金融配给和结构管制更为严重, 导致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无法得到信贷, 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在沿海加工业和出口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更为严重。这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和关注, 人们质疑传统的金融体系和信贷资金管制的有效性, 对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一些实证研究结果, 指出民营经济对于国民收入的贡献份额已经达到了60%以上, 但实际的得到的信贷份额还不到20%, 这是一种严重的金融抑制和扭曲。在金融危机冲击和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强烈呼吁下, 民间融资开始一点一点地松绑, 从国有金融机构的融资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 到民营金融机构的松绑, 再到有条件开放民间小贷公司等融资信贷机构, 民间融资和民间金融机构在一步步地发展成长, 对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民间金融和民营企业的相应发展是经济学界梦寐以求的对称、适应、相辅相成, 这看起来好像是“好事成双”了。但民间融资一出现, 就已经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堆的问题。

我们面临着民间融资发展带来的严峻局面。对于国有金融机构40多万亿的信贷资金规模而言, 民间金融目前的3万多亿融资借贷规模, 还不到总量的10%, 覆盖面也主要在沿海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似乎并不能对于正规金融产生重大的冲击。它起的应该是一种补充作用。但实际上民间融资的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对于原有的市场供求体系, 对现行的利率体系, 对于目前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可能的金融风险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对于新的民间融资信贷可能引发的冲击, 似乎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间融资的市场化交易以及市场化利率, 对于原有正规国有金融体系的运作及其市场调控产生了重大的冲击。金融体系及其资产价格的二元化, 或双轨制使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现象, 他也使得我们吃尽苦头, 而现在我们似乎又陷入了这种困境, 国有金融机构转移资金给地下半地下金融机构, 信贷价格失控出现乱收费、乱涨价, 整个金融体系和市场化交易出现混乱, 出现了我们不希望的结果。

二是民间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经营看似自有资金, 合规经营, 实际上是一种半地下金融, 也有人称之为“影子银行”, 其带来的风险是国有金融机构所全然不同的, 处理和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国有银行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 也实行严格信贷控制和风险管理, 近年来信贷风险的曝险率不断减低, 已经接近国际银行业的低限, 大致在1%以下;而民间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体制上不具有融资能力, 法律上不允许其向社会集资、融资、吸收储蓄, 按照规定公司型民间贷款企业仅可以用自有资本金和经营资金放贷, 市场融资借贷规模比率有严格控制, 按此规则民间信贷不可能行程风险外溢和金融风险爆发。而实际上运作的是影子银行, 大规模地向民间集资, 向市场借贷, 拆入资金, 而发放的是几倍于规定利率的高利贷, 一些地方爆出的案件民间利率高出规定利率的十倍以上, 形成了特殊的风险机制。

一般说, 公司自有资金的高风险放贷, 并不会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不会产生风险外溢;其实公司型信贷本质上等同于投资活动, 产生的也是投资风险。但实际上各地搞的是地下金融和影子银行, 自有资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社会集资融资和吸储是基本办法, 各地都在进行违法融资集资和放贷, 绕开了国有银行的信贷管制, 明明是非法集资, 但各地自行其事, 而且是趋之若鹜, 所集资金以几倍、十几倍的利率放贷, 这样一方面是突破了原有的信贷规模控制;而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信贷风险的评估机制, 国有金融机构是以固定价格和风险分析识别机制发放信贷;民间金融机构是以不同价格来应对评估资产风险, 影子银行的融资渗透破坏了行政和市场的两只风险识别机制, 带来的失控和风险也就是必然的了。

从民间企业的借贷行为看, 他们不能从国有银行得到低息的信贷资金, 而只能从民间金融机构或小贷公司介入高利贷, 这实际上已经降低了风险评估的门槛, 大量中小企业绕开信贷配额而从市场获得了高利率的信贷资金, 民间金融机构实际上承担了更高的融资风险, 而民间企业则承担了更高的融资成本, 在金融危机影响不能消除和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下, 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面临着成本上升、汇率下降、市场下滑的多重影响, 大批企业最后无法负担高额的融资利率而陷入财务危机, 企业出现逃债、废债和破产, 引发了民间的金融危机。

有人认为民间金融危机爆发仅是一场茶壶里的风暴, 但是其影响恐怕不止于此, 而且有扩散的风险。如果民间借贷仅限于小贷公司自有的资金,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引起的逃废债, 不会有扩散效应, 国有金融机构也不会受到波及影响, 而现在各地的小贷公司、民间担保抵押公司所从事的放贷业务, 既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融资, 又有高成本的民营企业融资, 拥有绝大份额金融资源和超强实力的国有金融机构回避的贷款, 由民营的小贷公司提供, 风险的升水要由价格来体现, 曝险概率上升是必然的, 而实际的资金筹集并非完全自有, 部分或大部分已是集资借贷和市场融资, 多地暴露的融资比率已经几倍甚至十几倍于自有资本, 风险外溢十分明显, 如果民营企业比重较高, 转移的市场资金也越多, 风险的扩散好也就越严重。民间金融机构的曝险事实上会转移到国有金融机构身上。

三、民间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问题

如何应对民间金融的扩张和风险的扩散, 这已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问题。沿海民间融资曝险事件频发, 出现了温州民营企业大批逃废债的情况, 也引发了金融当局的关注。如何来防范民间融资的金融风险, 防止金融风险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市场危机, 这已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现在有一个简单直截了当的处置办法, 那就是用亡羊补牢的办法, 全面控制扑灭民间融资活动, 堵住民间资金流出的漏洞, 问题也就得到基本控制了。也可能对民间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的融资活动实施严控, 防止新的信贷资金流出国有金融体系。目前沿海地区曝险严重的一些城市, 实际上已经开始全面整顿, 民间融资不可避免将再退出江湖。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却又爆发了,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将变得更为严重。那么, 国有金融体系能够打破原来的信贷配给体系, 将信贷资金优先贷放给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市场体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及风险收益的对称关系看, 国有金融体系的信贷配给和选择偏好是无法改变的, 选择弃大、弃强而扶小、扶弱完全是非市场的理性行为。如果用行政介入的信贷分配方法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也是非市场的分配机制, 行成一种结果, 就是大企业要扶持, 中小企业要扶持, 微型企业也要扶持, 民营企业也要扶持, 结果是全面扶持, 那么信贷收缩和市场的选择机制也就彻底失灵了。既然如此, 民间金融和小额贷款就会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 风险防范的问题就需要确立新的思路。

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融资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及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 在现有市场体系下民间金融及其小额信贷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对民间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是必须要从可能控制民间金融机构的融资比重入手, 控制金融风险爆发的源头, 金融当局和行政主管机构要像管控银行的资本比、资产负债比、和信贷额度一样严重民间金融机构的融资比重, 严厉禁止非法的民间集资, 借贷和地下融资活动, 应当将民间金融机构的融资比重控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这样就杜绝了融资风险外溢的可能性。

二是积极地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使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市场化, 对于不同的企业和风险概率作出不同的评价, 利率也可相应调整, 可以大大缓解市场化的信贷配给和指向分配, 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机遇, 大大提到信贷市场的分配效率。

三是在管制非法集资和非法融资的同时, 对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结构和信贷资金链条进行疏导管理, 企业内部的负债结构、资金链是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 具有管理监督的原有体系, 但今天出现的问题表明这个问题完全失控, 债务结构问题失控失调, 没有监控, 已经埋下了信贷资金曝险的导火索。因此, 要从金融体系稳定的角度来对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结构、融资比重进行风险评估, 要求民间金融机构在融资信贷过程中考虑企业的债务比重, 资金周转能力, 收益率等综合因素, 真正控制民间融资过程中的风险的突发。

参考文献

[1]江苏社科院财贸所.江苏沿海开发和投融资[J].江苏经济学通讯, 2010, (02) .

[2]何靖.信贷配给、流动性冲击和民营企业现金持有[J].南方经济, 2011, (09) .

金融供给 篇5

赵 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策研究室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本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调结构;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201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六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了深化推进的阶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要素不断流出,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围绕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内涵实质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连续4年站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态势。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下降、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等,构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以问题为导向,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实质。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1.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品、品质和区域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产品结构上,最为突出的是玉米供给过剩,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而大豆缺口日益加大,2015年进口达到8169.4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3倍,对外依存度达到88.2%。在品质结构上,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农产品大路货多、品质一般,还有一些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与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区域结构上,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错配问题严重,南方地少水多而北方水少地多,造成了南水 北调、北粮南运的局面;主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成为“原”字号农产品的调出地;玉米带和畜牧带重叠度不高,形成了北粮南猪的格局。

2.主要粮食品种库存量大。到2015年底,我国粮食库存已接近一年的产量,达到5.2亿吨,其中玉米库存占了一半左右,约2.6亿吨,比2015年全年玉米产量2.25亿吨还要多。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率已达83.2%,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水平。超额储备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会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制,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安全。此外,由于出库困难、超期存储问题大量存在,还带来质量安全隐患。从这个视角看,我国正面临库存越多越不安全的窘境。

3.农业成本不断攀升、竞争力下降。农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不断加大资源利用强度,追加物质和劳动投入,导致边际成本增加快于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增加。2004年-2014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种粮食每亩生产成本由395.5元提高到1068.57元,增长170.2%,而同期三种粮食亩均产量只增长了16.34%,亩收益率由33.2%下降到10.46%。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4.资源环境透支利用、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我国本来就是土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要保持粮食连年增产,势必加大了对土地、水资源利用强度,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超采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亩化肥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由于投入品使用不当,目前我国耕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污染率为19.4%。超标准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超采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面沉降和塌陷屡屡发生。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实质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全面的改革来解决。2015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明确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一去一降一补”三大任务。2016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究其本质,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臵,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

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是完善农业供给体系,核心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路径是改革体制机制,目标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内容上看,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长期的托市价收购是导致粮食“三量其增”的根本因素,因 此,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就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的主要取向就是逐步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富有弹性;合理确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二是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重点,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供给从主要满足“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三是消化积压粮食库存。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疏通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堰塞湖”。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关键是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展休闲观光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能。五是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集中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金融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明确了新要求、提 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一)为金融发展指明了发力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也要把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业务发展主线,具体来讲要循着以下导向发力。

1.结构调整导向。就是金融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大局,把信贷资源逐步从过剩产业退出来,聚合到支持紧缺产业发展中去,从低端无效的供给中退出来,聚合到市场急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中去。

2.保障产能导向。就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由追求提高产量向提高产能转变,农业不要求连年增产,但要保持充足的产能以备不时之需。

3.创新发展导向。就是金融服务要突出创新理念,积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创新创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等新兴领域,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引领创新发展。

4.绿色安全导向。就是信贷资源要更多投放到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生产方式上来,坚决避免投入到以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去,以绿色金融践行绿色理念。5.共享共富导向。就是金融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中,要注重对普通农户的带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为信贷业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由于农业自身积累较慢且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这进一步突显了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化,必将为金融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空间巨大。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规划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争取建成10亿亩的目标,明确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并提出通过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培育承贷主体,为高标准农田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举措将大大拓展金融业发展的空间。

2.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前景广阔。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网络零售全年交易总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专门用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可以想见,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未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这对金融业来讲,同样是一片蓝海。

3.农业产业链发展环境改善、融资需求增加。这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收储制度及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长期以来,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托市价收购导致市场扭曲,形成“麦强面弱”、“稻强米弱”以及“三量齐增”等怪相,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发展,使得很多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2016年农产品收储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政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后,改变了政策托市价对产业链的扭曲,理顺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约为1685元/吨,广州港玉米主流成交价在1600元/吨,国产玉米比进口玉米的价格还有优势,这大大改善了玉米产业链的发展环境。据调研了解,2016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玉米淀粉、酒精等加工品还出现出口大幅增长,有些深加工企业称“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以说是“一着激活、全盘 皆活”。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国家明确了2017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与上年持平,稻谷每斤下降2分-5分,改变了以往单边上涨的趋势,定价机制更趋灵活。总的来看,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步理顺,农业产业链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态势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带来了金融发展环境的改善,不仅贷款需求会明显上升,更重要的是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对金融业来说构成实质性利好。

(三)对一些金融业传统业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一些领域的经营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并向金融领域传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较大冲击。据调研了解,东北地区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耕种自家承包地的农户基本能保本,流转耕地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不少农业经营者蒙受损失,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退地”的情况。粮价下跌还使收储企业和贸易商承受了不小的亏损,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粮食收储信贷资金安全。同时,玉米市场化收购制度改革,还大幅降低了金融机制收储信贷资金的市场规模,如农 业发展银行2016/2017在东北四省区的玉米收储信贷规模下降了8成以上。还有一些地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具有盲目性,经营者从业经验不足、项目缺乏充分论证,流转土地规模过大,动辄上千亩,结果摊子铺得太大但效益跟不上,甚至还出现了老板“跑路”的**,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准确把握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物质支撑作用和战略导向作用,发挥好金融的作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金融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重点,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找准服务的重点。

(一)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调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金融服务调结构,核心是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国家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调整规划,信贷投放实行有保有压,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等落后产能所在地区和行业实施信贷总额限制,重点支持粮改饲改豆,以及在玉米主产区和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发展畜牧业。二是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进一步增加优质种养作物和品种的信贷投入,大力支持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支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 开展“三品一标”等质量安全认证,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在支持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库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重点是把玉米、稻谷的库存量降下来。要抓住当前农产品加工业景气度上升的机遇,加大力度支持饲料、酒精、淀粉等企业生产经营,促进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加快消化过大库存。

(二)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大力支持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促进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发展。二是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重点支持产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项目、园区和产业,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积极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完善农村物流、仓储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探索支持创意农业、个性化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中央厨房、食品短链、社区支农等新型业态。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到农村创业,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设计好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三)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又是金融业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支持农业节水工程建设。2017年1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包括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农区和牧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这个领域的资金需求量很大,金融部门应积极对接和谋划。二是支持农业清洁生产。重点是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规模化大型沼气建设,堵住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三是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支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结合支持领域和对象研发适合的产品和模式。

(四)突出金融支持的重点区域 2017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三区”“三园”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平台和载体。“三区”指对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及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未来各类资源要素、各类资金项目将逐步向“三区”“三园”集聚,金融服务也要遵循政策导向,将信贷资源向这些重点区域倾斜。具体来讲,要积极对接“三区”“三园”创建规划,因地制宜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这些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推广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挥好社会资金、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协同效应。

(五)选择和培育重点客户

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依托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开发客户资源。要结合各类金融服务的内容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客户群体予以支持。一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该类客户调整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绿色生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科研企业、农业服务公司等农业企业,支持该类客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经营效益,带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 业发展。金融机构应注重与农垦总局、供销总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企业以及涉农央企的沟通合作,开发优质大客户。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主要围绕私人部门不愿进入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领域,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排工程建设、面源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当然,这些领域除了由政府平台公司来承担,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共同参与。

四、加强金融业创新发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业要积极主动从自身发力,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和加强管理,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客户群体特点,开发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流程的融资和便捷支付体系,满足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要注重创新引领,积极拓展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等纳入抵押担保物范围的具体实施办法;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资服务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链条式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积极 “触网”“触电”,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优化银行服务模式,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积极推进模式创新,因地因企制宜,开发设计PPP融资、批发转贷、股权投资、投贷结合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二)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服务重点

我国涉农金融机构种类和层次较多,包括一些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还有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和方向重点,搞差异化竞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农业政策性银行要突出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更多聚焦涉农国企和政府平台公司,支持粮棉油收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特别是要研究加强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和扶贫的支持力度,服务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商业性银行要发挥网点众多、方式灵活的优势,更多服务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要发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更多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以及普通小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都会存在交叉,关键是要培育自己的专长,深耕自己熟悉的领域,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行优惠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弱质产业。金融机构应在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规模上有所倾斜、利率上体现优惠、收费上尽量减免、流程上更加简便,实现让利于农,保障各类农业主体贷款的可得性、低廉性和便利性。此外,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产业和企业遇到了一些困境。金融机构要着眼农业的大周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对涉农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发展情况比较稳定、前景比较好的产业和企业,尽量不停贷不抽贷,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四)加强风险防范

风险和创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讲金融业要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但都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因为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用得不好也可能给农业经营者造成损失,还影响到农村金融稳定。因此,要注意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好事办好。要把好信贷准入关,根据农业经营者的需求特征、财务实力、生产周期、抗风险能力和产业前景进行贷前综合调查与研判,实事求是地提供信贷支持,避免让农业经营者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过度借贷,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要注意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设。要强化贷后管理,严格防范信贷运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确保 信贷资金真正用在农业上,防止被挤占和挪用。

五、相关政策建议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金融业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催化酶”和“助推剂”。要着力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金融服务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财税和货币支持政策。当前,涉农金融机构普遍面临资金成本走高、利差收窄、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不利于提高服务水平。要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研究加大奖励力度。延长小额贷款利息免税政策,提高免征小额贷款税的起征点,提高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计提比例,降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PSL、“三农”债券、绿色债券等方面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特殊优惠,保障资金规模、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强化差异化监管制度。要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为专注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机构“撑腰”。监管部门要加快构建支农服务目标、方法和责任监管体系,并将支农服务功能监管评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等有效对接,形成金融机构支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度放宽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监管部门灵活掌握监管尺度,引导金融机构区别对待暂时面临困难的各类农业主体。三是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抵押 担保物不足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要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以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抓手,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总结推广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经验做法,推进向市县延伸,形成较为健全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借鉴福建沙县等地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重点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借鉴东北地区玉米收储信用保证金的做法,鼓励地方政府出资或联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出资,建立共同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风险分担和补偿能力。

四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短板。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对金融机构布放ATM、转账电话、POS机等设备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服务成本。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对金融机构设立农村网点、服务点进行优先审批,对农村地区跨行、跨区域的转账、汇款、结算等业务实行手续费减免政策,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服务贵的问题。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完善相关产权确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以及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建立有效的处臵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覆盖面,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加快建设较为 完备的农村征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利率定价等方面对守信农户给予适当优惠,增强农民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汪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求是,2017(6):3-6 2.杜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9月9日

3.马晓河,新时期我国需要新的粮食安全制度安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76-80

作者简介:

金融供给 篇6

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济人、家庭农场等供给侧改革。该行投放650万元贷款,支持浅水藕种植以及浅水藕精深加工,帮助企业从过去单一的种植,到现在的种植、包装、产销一条龙,实现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积极引导和支持种家禽、水产养殖大户,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帮助县域内的黑猪、獭兔、蛋鸡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让农户得到实惠;主动上门走访服务南河镇生态农业基地的种植户,结合蔬菜大棚作物的生长周期、市场、风险因素等,绘制标准化信贷流程图,并对农户进行集中批量授信,与76户蔬菜大棚农户签订授信协议,授信额度达400多万元,为设施蔬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大提高贷款投放效率。

大力支持扶贫工作。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拓展财政专项资金,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化工园区、南河生态农业基地、特色产品等,辐射带动一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放宽扶贫贷款年龄限制,将借款人年龄由60周岁的上限延长至65周岁。有效地提高了扶贫小额贷款的受益面。降低准入门槛。对低收入农户名册中同音字不同字的农户,由原要求户籍管理部门出具证明降低为镇经管站与村组出具。对夫妻一方在家的,在履行告知对方义务的前提下,可以发放一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贷款,原则上待对方回来后补签相关手续。将单户贷款额度提高,由原10000元上调至20000元,切实解决农户资金问题。积极搭建金融服务网络,设立了122个便民金融服务点,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让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小额取现、查询、转账等金融服务。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联社 存款业务持续向好

王与庚

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联社始终坚持“存款立社”理念,将资金组织工作作为贯穿全面工作的主线,不断优化激励考核机制,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形象,推动存款业务持续向好发展。截至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61.0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5亿元,较2011年同期净增29.55亿元。相当于5年内再造了一个平鲁区联社。

该联社注重抓宣传工作。向形象提升要业绩。联社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借助墙体广告、闹市中心的广告电子屏等传播平台,提升客户的关注度。采取挂横幅、标语、年画、折页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

该联社度时把握宣传时机,利用节日热点。举办闹元宵宣传文娱队、金融知识进庙会、迎新春送春联、中秋送服务等活动。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送信贷政策下乡、送金融知识进社区、送金融知识进学校、送金融知识进工厂企业。

该联社注重优质服务。促进存款业务持续发展。联社紧紧抓住农商行改制契机,稳步推进网点转型,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构建起了布局合理、硬件先进的网点新格局。结合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集中开展整治活动,完善了服务考核办法,构建了服务质量提升的常态化机制。

该联社依靠科学的考核,巩固了业务成果。联社紧盯市场份额。考核细化到存款日均余额。一改过去只注重余额、增长额的考核模式,强化市场占有率考核,明确了奖惩措施。

该联社多管齐下支农支小,以贷引存。联社鼓励所有客户经理树立以存定贷理念。积极引进黄金客户,实行以贷引存、多存多贷战略,提高了客户经理的业余吸存积极性。河南灵宝农信社 织密案防网让违规者无处遁形

齐胜利

近期以来,灵宝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办法》和省联社囊防工作部署,明确管控目标和管理职责,强化条线治理和协调联动,积极部署开展九种人排查、三十个严禁、员工行为整治、合规教育、打击电信诈骗、反非法集资等专项治理活动,织密了案防网,促进了各项操作的合规到位,让各类违规者无处遁形。

每年年初,该联社尽早制定案防工作规划,全面出台《案防工作意见》、《信访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和“员工合规从业承诺书”等,形成了“横向道边、纵向到底”的案件防控体系。

做好教育引导,夯实案防基础。该联社认真抓好月度例会、业务培训会和集中学习会等机会,组织员工学习党性教育、法律法规、行业规章等100余项内容,先后开展警示教育11次、案防培训6次、党规党纪考试1次。通过持之以恒的真学真做,使广大员工的廉政意识、合规意识、守法意识得到了有效加强。

抓好警示预防,提高案防意识。该联社坚持定期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为全员电脑安装廉政教育屏保,认真抓好节日期间的警示教育和廉洁提示,不断增强全员合规守法、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抓好隐患排查,消除案件风险。今年前七个月,该联社扎实开展了“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专项检查、非法集资排查、员工行为排查、防范柜面操作风险”等各项排查11次,建立整改台账。下发整改通知书和明确整改时限,最大限度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做到了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金融机构助力供给侧改革浅析 篇7

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 自2015年以来股市和汇率的波动, 使得外界对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产生了担忧, 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自2014年11月, 央行已经六次降息, 并多次采取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 但是国内经济增长仍呈现下行的态势。通过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再次受到重视,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消费的增长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经济增长也是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 中国的消费增长一般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而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目前, 我国经济下行呈现出的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特点,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 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 并不是盲目的刺激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短期内看是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现实需要, 从长期看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供给侧改革中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在我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金融行业及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方向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特别是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供给, 需要在结构侧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例如,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推动改革, 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以促使中国经济平滑增速换挡。

二、商业银行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 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对银行产品的创新、业务的导向和服务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引导贷款资金远离产能过剩、债务过剩、资金效率低下行业的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引导资金资源投向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的企业和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寻求与产业发展契合的增长点, 并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并不断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

目前, 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新出口,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在不断的加快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 预期会产生显著的正面效用。现行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主要是通过核销, 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 为拓展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 可以探索式的批准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领域实施债转股的试点。虽然债转股方在短期内不会成为不良贷款处置的主要方式,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方式可以加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出清速度, 长期来看, 有利于淘汰产能过剩、债务过剩、效率低下的企业, 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三、证券业企业

实现总供给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 而资本供给的优化对总供给的结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高效的资本市场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证券企业在资本市场发挥着资本流动的引导作用, 在该过程中可以提高资本供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证券业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股权众筹、股权与产权交易市场等措施, 以达到提高资本增长的数量, 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并合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目的, 并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企业的多种融资的需求。

提高资本增长数量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资本增长的质量。通过保护投资者权益, 和激励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的资本持续供给, 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除此之外, 证券业企业在协助维护资产市场稳定方面也应积极发挥作用, 因为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 该波动会导致企业杠杆率的不断上升, 是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度增加, 这一变化将会影响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因此, 证券企业就需要积极研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导向, 引导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向, 并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及时的识别在改革过程中的风险,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断风险向实体经济供给侧传导。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 因此, 这些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支持的作用。一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过程中, 对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进行淘汰、整合、转型、升级, 对于经营困难, 高耗能高污染, 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的企业,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政策性破产或市场化处置。二是对于发展前景较好, 科技含量较高但是融资困难的优质企业, 在在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过程中, 可以探索式的实施“债转股”, 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有效的降低这类企业的财务杠杆。三是可以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优势, 在供给侧改革的“去成本”过程中, 通过以“存量+增量”“金融+产业”“债权+股权”“自主资金+结构化融资”等金融手段, 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五、保险业企业

由于市场利率化使得银行存款以及理财的利率不断下降, 其下降幅度要快于保险类产品, 这必然使得保险类产品主动或被动承接储蓄资金转移, 这使得保险类企业的保费规模将会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因此, 保险业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不断的开发多元化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险类产品, 并结合保险私募基金、股债结合、优先股、资产支持计划创新其资金运作的方式, 进一步拓展其承接转移资金的能力。

六、互联网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企业, 因其服务具有普惠性、多元化、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 通过解决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 并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善了金融领域的有效供给短缺, 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匹配的现实, 并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对资金流数据的高度掌握, 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重点发展互联网支付、网络理财、众筹融资等, 依托电子信息技术, 将金融服务细化落实至零散小额账户, 凸显“低净值客户”的价值, 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沉淀资金进行有效投资搭建渠道, 直接改善“供需错配”局面;

七、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节点及缺陷 篇8

农村金融供给所指向的不是社会总产品或微观经济中经济个体的商品供给,它能提供的金融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以及与此相连系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服务。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供给是金融系统向农村经济体中投入金融产品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过程,以及为实现这一过程所提供的的制度、服务体系。人们通常习惯于用“农村金融支持”一词来表达社会对农村问题的理解和关注,但是这一表达更多地富有主观性和外部性特征。“农村金融供给”则不同,它作为农业经济循环机制的节点和不可或缺的要素,具有深刻的理论内含。

1)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过程。

(1)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资金周转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组成一个资金链条,资金周转速度反映出农村金融供给的运行效率。

(2)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价值实现过程,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价值运动,并通过资金回流实现价值增殖,是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

(3)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金融管理过程,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反映了资金供给者、中介人和使用者权利义务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

(4)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货币供给的传导过程,形成有效的货币供给,最终导致社会需求的增加。

(5)农村金融供给是资金供给的动态平衡过程,伴随农业生产的变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过程呈现出动态平衡的变化趋势。

2)农村金融供给是金融产品的供给。

金融产品是资产、债权债务关系的载体,也是实现货币融通金融工具。这些金融产品包括货币、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信用凭证、票据等各种结算工具、服务方式。各金融主体通过培育市场,建立农村信贷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等,与农产品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劳务市场相配套,形成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开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所以农村金融供给过程既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过程、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也是金融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

3)农村金融供给是农用资本的供给。

解决农业资本不足,寻求农业资本供求平衡,促进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是农村金融供给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农村信贷收支把大量的农村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广泛地动员起来,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农业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贷款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金融供给的规模和质量,是农村金融供给过程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验证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标志。

4)农村金融供给是农村金融制度体系的供给。

农村金融供给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经济运行过程,为了保证这一过程有序运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供给效应,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从而形成稳定的制度供给。对于农村金融供给来讲,制度供给就是制度主体对于农村金融运行所选择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这些制度安排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过程,涵盖农业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金融产权、信贷形式、信贷结构、信贷规模、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服务金融监督与治理等,形成特定的制度结构和稳定的制度体系。

5)农村金融供给是服务体系的供给。

农村服务体系主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手段与技术所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组成了庞大的金融服务供给系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不是单独的金融供给主体或金融产品所能替代,而是金融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功能。

2 农村金融供给实践模式基本特征及评价

在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信贷配给”和“金融市场化”2种模式,实践中2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以信贷配给为主导的金融供给模式。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而发展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村金融一直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践行着行政机关式的管理模式,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带有浓厚的政府金融的色彩,呈现出明显的信贷配给制度特征。

(1)机构单一,金融组织制度一元化。

为实现资金集中分配和统一管理,全国的信用活动都集中于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长期作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机构而存在,至于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更是严格控制。人民银行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办理各种商业银行的业务。

(2)信用高度集中,信用管理制度统一化。

以“统存统贷、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形式管理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各级机构吸收的一切存款,都一律上缴总行统一使用,不能自行安排;各级银行发放贷款,由总行分别核定计划指标,逐级下达。

(3)市场准入受到严格限制,金融市场垄断化。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被排斥在农村金融体系之外,资金实行计划调度,利率实行严格的计划管制。

(4)政企不分,金融监管行政化。

银行是金融企业,是经营货币的行业,是接受信用的机构,也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执行政府的职能。

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演进和现实运行过程看,“信贷配给”模式总是按照“以供定需”来谋求平衡,而不是按照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筹划金融供给。国家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并愿意提供金融资源的规模,决定了农村的金融需求规模,在金融供给规模既定的条件下,金融需求的满足只能采取“看汤下面”的方式予以平衡。实际上即使农民对金融缺乏需求,也并不代表农民真正不需要,而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供给不足造成了经济与金融的严重不对称。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民间信贷”、“亲情信贷”、甚至是“高利贷信用”及其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正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实。这种平衡模式实际上一直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之下寻求一种低水平的平衡,难免产生“政府失灵”。因此,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完全取决于国家对农村金融供给制度的安排。

“信贷配给”的平衡模式与现实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及由这种反差所产生的对金融供需的反向冲击,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对金融供给主体的调节,因此农村金融体制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都是围绕金融机构的调整展开的。其结果是:一方面,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供需的平衡模式,金融机构的增增减减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偏重利益机制,使金融机构的供给功能不能得到完全发挥。

2)以金融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供给模式。

金融市场化是指一国的金融运行从政府管制转变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价格、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和资本流动等要素的市场化。从1979年市场化改革开始至今,以金融市场化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走上了稳步推进的发展道路。

(1)放松市场准入的限制,降低金融投资进入门槛。

国有金融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造,允许合格的机构组织入股投资于金融机构;民间信用组织空前活跃;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并设立分支机构;国内股份制银行纷纷设立机构组织。

(2)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与市场接轨。

金融市场化打破了贷款利率完全由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各级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开始松动,贷款规定了一定的上浮区间,尤其是信用社贷款取消了上浮区间;金融机构市场拆借的利率随行就市;股票市场国债回购利率则完全由市场决定。

(3)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治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各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考核不再是贷款的计划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利润指标的层层下达,银行的网点设置、人员增减、费用开支、以及营运方式都围绕着企业赢利来进行。

(4)市场竞争空前加剧。

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营规模的竞争,而且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经营模式、人才等方面的竞争。金融机构正承受着从来没有过的市场压力。

实践证明,农村金融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金融市场化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相互适应的过程,任何超越农村经济的现实条件所采取的脱离实际的做法,损害的不但是金融市场化本身,而且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由于传统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和缺乏现代市场发展的历史积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还处于一个低层次、抵效率的初始发育阶段。农村金融供给对市场行为的依赖和过度放纵,同样会因为市场垄断、非对称信息、商品的外部性等导致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市场,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在市场和政府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既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能够避免政府缺位或过度干预的行为发生。

3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缺陷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所表现出来的金融产品的失衡,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之外,还有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以及政府对金融严格管制等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是由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而引起的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抑制现象。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金融供给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

(1)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收缩,支农服务大量减少;政策性金融支农范围狭小,支农功能日益萎缩;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无法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2)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二元经济”格局,导致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只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而属于农村金融系统的农业保险、信托、租赁等机构及其职能业务的发展仍处于探索之中,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农村资金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支农能力呈现弱化趋势。从2000—2007年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保持在20%和10%以上;而同期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却始终在5%左右徘徊。

(3)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约束。

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制度缺失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法制建设滞后无法保障正常的金融秩序,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也限制了了农村金融的拓展空间。

2)农村金融供求缺陷。

(1)制度、体制缺陷。

由于农村经济和国有金融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联系之中,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金融支持。国有银行向国有经济提供信贷的纵向信用逻辑也就不能套用于农村经济。所以说,农村金融抑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垄断了体制内金融资源的控制权,在分配金融资源的时候存在严重的所有制偏见和制度歧视。

(2)金融体系结构缺陷。

我国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主要是基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而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垄断地位,其市场份额仍然占绝大部分,资产和贷款份额均占到75%以上,存款份额亦占到70%左右。而农村贷款在国有金融体系很难获得支持。

(3)贷款激励机制缺陷。

在经过许多年的改革以后,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政干预已经大大减少。然而,现在仍有大量证据表明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担保或通过其他方式来鼓励贷款给地方支持的大中型企业。而农村中贷款需求主体是很难得到同样的担保。所以,必须消除这种贷款风险的不对称性。

(4)贷款程序缺陷。

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依赖于抵押和个人的关系,而不是项目的评估价值。而对于广大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来说,申请贷款是一个花费成本很大的过程。其中,书面文件是申请正式贷款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抵押要求、申请程序成本和人情关系使得农村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5)竞争缺陷。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村金融活动的主要中介,在许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甚至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这样一来,信用社独享农村金融资源,没有与之竞争的金融形式与机构存在,不但造成融资渠道单一,而且其垄断性金融供给必然通过降低经营效率的方式阻碍农村经济的增长。

4 消除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模式的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针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金融发展曾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跟随”模式,该模式强调通过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来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二是“供给引导”模式,该模式强调金融服务的外在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即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供给引导”模式突出货币金融部门优先发展的可能性,强调金融机构的创立、它们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及有关的金融业务,在没有对它们产生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的引致增长的部门企业家没有提出需要之前,就先行提供供给,通过金融服务供给来引导经济更快的增长。供给引导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先行建立的金融机构的活动,将储蓄资源从传统的低增长部门或消费领域转移到具有较高产出率的现代部门。改善资本形成的质量和数量,金融服务的超前供给往往具有最最重要的影响。“需求跟随”模式假定了金融发展对于实际经济发展具有完全的被动性及很大程度上的自动性,因此,货币金融制度改革的意义基本上被取消了,即使意义尚存,也微不足道;相反,供给引导弘扬了货币金融制度安排对实际经济发展过程的积极影响,因而,只要承认供给引导的正确性,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就是合乎理性的。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金融商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差别性特征。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信贷配给模式已经过时,而完全套用市场化金融供给模式,也难免出现“市场失灵”。正确的选择路径应当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或主要农业省份,以小农为主体的自然经济色彩仍较浓厚,不但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规模小,而且信息离散度较高。大型商业银行进入小农和中小企业存贷款市场,信息收集和信息更新的成本较高,并缺乏规模效益,在这些地区,目前还没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信用社虽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但因其实现制度性绩效上的困难而缺乏持续发展的潜力。故应选择“供给优先”模式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在稳定现有合作金融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己有长足发展,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甚至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简单地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不同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系统向私营经济提供资金的能力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的。金融供给可以走“需求追随”模式的发展道路,在规范现有合作金融组织,提高合作金融组织制度性绩效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性农村信贷银行,进一步明晰产权结构,形成有效的产权制度,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实力,以巩固和强化合作绩效。而在中部农产品生产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在一定程度上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二元经济”与“混合经济”成为现实,“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优先”模式应该混合推进。

参考文献

[1]何广文.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投入困境及其政策选择[J].小城镇建设,2006(3):52-56.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EB/OL].[2008-01-30].http://www.gov.cn/jrzg/2008-01/30/content_875066.htm.

[3]谢爱辉.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方略[J].农村经济,2006(11):64-66.

[4]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103-108.

[5]朱佶.我国农村农业村合作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2006(5):22-25.

[6]吴国联,周智,周荣俊,等.农村金融稳定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金融,2009(1):87-89.

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调查分析 篇9

近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 农村, 农业的三农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的制度、体制改革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情况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总体来看, 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 从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农户收入水平偏低, 农村支出类型集中, 农户的金融知识和意识薄弱使农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很低, 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缺乏从事农村信贷的动力, 而且推出的产品, 从事的业务与农民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多差异的地方, 这使农村金融供给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要加强重视, 从立法方面改善农村金融的宏观环境,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 以求农村金融走上长期稳定、积极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农户的特点

此次调查选择以江苏常州的前塘村和安徽宿州汴河镇梅庵村为对象, 我们调查了九十六个农户, 发现了农户的一些经济特点。

1、农户的收入特征

被调查农户按年收入分为四组, 其中家庭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16户, 占16.7%;在10000元到20000元的48户, 占50%;在20000元到50000元的24户, 占25%;在500000元以上的8户, 占8.3%。我们从中发现, 大部分的农户的年收入都集中在1万~5万元之间, 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家庭占比较少。

2、农户的收入来源

在对农户收入来源的调查中发现, 有33%的样本农户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粮食生产, 8%的来自于家庭养殖, 39.5%的来自于外出打工, 还有少部分的农户的收入来自于生意投资。农民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农业收入, 非农业收入逐渐增加。因此农户的生产性、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也日渐增加。

三、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1、不同收入下农户的融资需求

在四种不同收入情况下, 农户对贷款的要求有区别:

从表1可以看出, 低收入的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少, 高收入的家庭对贷款需求多, 农户对贷款的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农户对贷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3万元以下, 需求量很少。

2、农户支出和融资的用途

对于农村人口来说, 农户的主要支出包括农业生产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日常生活支出、医疗支出、结婚支出、生意投资等。这些不同的支出表明农业可能在这些方面有融资需求。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1) 农村农户的支出比较集中, 大部分农户的支出主要是农业生产支出、教育支出、日常生活支出, 医疗支出在农村中不受重视, 住房支出和结婚支出也是一部分家庭的重要支出部分, 少数家庭有投资需求。因此农村农户主要会在农业生产和教育方面有资金困难, 有融资需求。 (2) 从不同收入的农户的支出情况来看, 低收入和高收入农户的支出情况类似, 支出都集中在农业生产, 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3、农户的融资渠道

农户在资金遇到困难时, 一般会采用三种渠道来融通资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款和私人民间贷款。在调查的农户中, 85.4%的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会向亲戚朋友借款, 只有12.5%的农户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还有8.3%的农户会通过私人民间贷款来获取资金。

由图得知, 农村农户的金融需求一般是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 特别是通过亲戚朋友的借款, 少部分农户会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资金融通来满足金融需求。民间金融成为农村地区主要的供给者。

四、农村金融供给情况

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设立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十分匮乏, 20.8%农户表明自己家附近没有正规金融机构, 77.1%农户表明只有1~2家正规金融机构, 只有2.1%的农户表明有2家以上的正规金融机构。

2、农户的贷款情况

在调查的农户中发现, 只有29.2%农户曾经向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 在这29.2%个农户中, 7户农户有2万元以下的贷款经历, 6户贷过2万到5万, 只有1户曾经贷过5万元以上, 其余70.8%的农户都没有贷过款。

3、贷款困难的原因

在对70.8%的农户调查中发现, 农户不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原因包括没有投资需求、手续繁琐、没有担保机构、向亲戚朋友借利息低等。

上表可以看出在农户不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原因中, 没有投资需求占很大一部分, 说明农村农民对投资的意识浅, 收入的主要用途主要是日常支出。在这些原因中有阻碍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因素, 即贷款困难的原因: (1) 贷款手续繁琐, 12.5%的农户认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十分繁琐, 贷款批准困难, 贷款类型少, 没有合适的小额贷款。 (2) 没有正规的担保机构, 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 担保机构的缺乏影响农户的贷款能力。 (3) 利息问题, 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需收取一定利息, 这个利息往往比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时的利息高, 因此农户更愿意向亲戚朋友借款。

五、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

1、农村农户的认识和政府的重视不平衡

农村农户的经济状况比较低, 家庭年收入都集中在1-5万元之间, 一般家庭都是收支相抵, 没有余钱, 家庭支出都集中在农业生产、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几乎没有投资需求。农村农户在有余钱时会把钱存入信用社、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 但是当农户遇到资金需求时, 往往很少向这些金融机构贷款, 只是通过亲戚朋友或民间信贷来获得资金融通。这些都表明农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很低, 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户的认识问题: (1) 农户没有投资意识, 生活支出主要围绕日常生活, 缺少投资需求; (2) 农户认为向亲戚朋友借款方便, 利息低, 而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 利息较高, 而且认为这些贷款不可靠。

相对于农村的认识浅薄, 政府的重视度很低。政府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十分少, 一般只有1-2家, 而且规模也不大, 主要的业务是存款而不是提供贷款。只有少数农户曾经向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 银行贷款手续繁琐也是阻碍农村金融供给发展的原因。

2、农户的金融需求和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融通不一致

农村农户的家庭支出一般都集中在农业生产、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因此农村农户的资金需求都是生产性信贷需求和消费性借贷需求, 这些需求数量大, 需求金额小, 一般贷款金额为3万元以下。

相对于需求, 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类型匮乏,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投向较为单一, 不是期限太长就是金额过大, 无法满足农户的短期小额低利率的贷款需求。而且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时通常都要提供抵押和担保, 而农户的经济状况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市场上缺少正规担保机构为农村农户贷款提供便利。

六、对平衡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金融宣传、提高农村金融意识

大部分农村金融宣传方式单一, 这导致大部分农户只知道正规金融机构经营传统的存款业务, 对正规金融机构经营的贷款业务知之甚少。农户有余钱时知道把余钱存入银行中, 而在需要资金时, 大部分农户借钱渠道主要在民间。

对此加强农村金融宣传十分必要, 把农村金融宣传单一性改善为多渠道的宣传, 通过电视和会议等形式让农户了解金融知识, 以达到农户遇到资金困难能第一时间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度过难关。

2、提高政府重视度、增设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匮乏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象之一, 农村缺少正规金融机构导致农户向其申请贷款的便利性差, 影响农村农户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 增加了农户的民间信贷需求。

政府应在农村增设正规金融机构, 并加大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宣传。金融机构要坚定不移地在农户需要资金时及时提供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 并把信贷资金作合理分配,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3、增加农村信贷类型,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

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类型单一, 一般都是长期大额的贷款, 这与农村资金需求的短期和小额不符合, 这导致农村农户更愿意用民间信贷来获取资金。

正规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户特殊的要求, 创新农村贷款类型。农村农户资金要求是短期小额贷款, 因此应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除此之外针对农村农户的支出类型, 还应尽力推进农村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业务。同时正规金融机构还要在提供多元化贷款的基础上强化农村金融服务, 例如对农村开放的金融机构, 可以根据不同农户的家庭情况及其农作物的生产周期, 调整农业贷款期限。

4、加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的建设

农村的担保体系的不完善, 正规担保机构的匮乏, 导致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普遍缺乏有效担保手段, 农户难以申请贷款。加强担保体系的建设也是有效增加农村金融需求的手段之一, 完善的担保机构会增加农户的信心, 为农户申请贷款提供方便, 农户更愿意向金融机构贷款。

政府在完善担保体系方面, 不仅可以建设正规的农村担保机构, 还可以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拓展符合农村生产特点的担保业务。同时保险公司介入也给担保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担保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的承担大量风险, 保险公司可以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保险, 提高担保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国政, 柏向东, 黄小勇.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非对称性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海南金融, 2008, (09) .

[2]吕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吕梁市农村金融供需情况问卷调查分析[J].金融天地, 2008, (05) .

[3]肖光庆.对达州市农村金融需求状况的调查[J].西南金融, 2008, (03) .

[4]韦耀莹.广西农村金融需求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01) .

[5]李敏.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对浙江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J].浙江金融, 2008, (01) .

[6]毛金明.山西省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调查报告[J].调查研究, 2007, (18) .

[7]魏琳.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篇10

一、农村金融供求分析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贷款需求:农户可分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高收入农户尤其是大的专业户, 生产性借贷资金金额较大、比重大、借贷期限较长, 借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经营转向, 发展壮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实现农业产业化;而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特点在于, 生产性借贷资金比重相对其生活性需求来讲较小, 且用途单一, 主要用于满足春耕生产、小规模种养等, 借贷期限短, 金额小。虽然我国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强烈, 但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 通常要求资金借贷者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 而我国的农户, 特别是低收入农户恰恰缺少有效抵押品。再加上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机制不健全, 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

2.中间业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逐年增强, 手头节余资金不断增多。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十一五”期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 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但这些资金往往因缺乏投资理财途径而闲置。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单一, 通常只吸收存款, 很少发放贷款, 有时连真假币鉴别、兑换零币等基本的金融服务都很难得到保证, 更不用提金融的咨询服务等。而与此同时, 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相应地出现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 即由原来单一的存款需求逐渐转向多种服务的需求。

3.保险需求: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化, 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 农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 减少损失、化解风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农村企业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 既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又要承担市场经济风险, 使得大量的商业保险很难在农村生存, 急需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出现。

(二)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目前, 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可以分为正规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的金融组织两类。

1.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 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化经营, 在农村已经不能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所以商业银行大量撤并。一般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失去信贷权力, 使得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日渐减少, 形成逐步淡出农村和支农服务的局面。而急需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支农力度有限。就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来看, 目前它仅承担收购贷款的责任, 成为“粮棉油银行”。大多数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 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发挥金融支持最多的机构, 是维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命脉之一。可是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存在着资产质量差、资本严重不足、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等问题, 倚靠农村信用社的局面难以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供给。与此同时, 国家对信用社所开办的业务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进行限制, 但在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以及税收等方面又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 使得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

以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使中国农民通过非正规金融的获得的贷款大大高于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解决靠的是农户之间长期的重复博弈。我国农户借贷通常以血缘和地缘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乡村社会中流动性小的特点决定了一旦失信于人, 另一方不仅可以对自己施加惩罚, 还可以对失信方的后代进行报复, 所以农户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会自觉避免失信的行为, 从而使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借贷活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是地下活动, 发展比较缓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明显处于不平衡状态, 越来越强烈的多样化需求与相对单一且不足的供给矛盾突出, 严重制约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偿债能力问题导致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等问题无法得到满足

偿债能力是导致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最主要原因。从农村中小企业来看, 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盈利状况不稳定, 加上企业信息不透明、自身产权制度和融资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这类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较高, 难以达到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从农户个人来看,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 对家庭生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导致资金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农户资金技术等条件所限, 农业生产率低, 收益率低。再加上自然条件等因素, 与城市工商信贷相比, 农户收入变动较大, 不稳定性较高, 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

(二) 单笔借贷规模不稳定以及放贷期限不匹配也是影响农村金融需求的因素

从农村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 农村企业的单笔贷款规模通常较小。由于地区性和行业性差异的存在, 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大, 导致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差异也较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相较之城镇企业, 农村企业的规模还是较小, 资金需求规模也不大。其中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企业的借款规模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而企业的借贷频率却低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借贷需求主要表现在短期需求, 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半成品等, 以满足企业生产周转的需要;而企业用于购买厂房、设备等长期性投资的资金需求受到限制。大部分企业都有中长期投资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较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受限, 一些有强烈投资需要的企业不得不将短期的借款做长期使用。

而从农户的角度来看, 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决定了其借贷需求的规模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农户的单笔借款大部分都在5000元以下, 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仅占极小部分。相对单个家庭来讲, 用于家庭生活与生产的资金需求量并不会太大, 借款规模太小导致借款行为分散化。而自身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又使得农户对借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 区域性差异也较为显著, 农户的借款规模与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往往地区经济越发达, 农户借款的规模越大。

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讲,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银行的借款期限结构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程度。农户资金需求通常在一年左右, 但是往往农业的生产周期与自然年度并不一致, 专注于不同农产品的农户引起资金需求与回收的不一致, 也导致在一个自然年内借贷现金流的波动较大。再加上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比较强, 从事生产的个体农户更希望适度放宽期限, 有一个较为灵活的还款区间。

(三) 个体农户生产性借贷发生率往往低于生活性借贷发生率

农户的生活性借贷需求多于生产性借贷需求, 生活性用途的借款占大多数, 而生产性用途的借款相对较少。教育投资、医疗等是个体农户借贷的主要原因。虽然“十一五”期间农村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农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 且趋向多样化, 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高旺东, 2007) 一般而言, 低收入农户更倾向于从非正规渠道借款 (主要是亲友等) , 而高收入农户则更多地采用多渠道借款的形式 (包括正规与非正规借款) 。非正规金融渠道除了亲友以外, 还包括私人放贷者、民间的金融组织 (摇会、合会、标会等民间金融会) 以及少数地区的合作基金会和小额信贷机构。总的来看, 亲戚朋友借款往往成为农户最主要的借款渠道, 农村信用社仅作为第二渠道。

(四) 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是农村金融得不到满足的重要因素

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往往需要借款抵押或担保, 而中国的农户由于土地制度等原因, 缺乏此类正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品和贷款担保。农户的资产非常有限, 住房往往就是其最大的资产, 但作为生存的保障难以被剥夺。同时农村资产的变现率非常低, 抵押资产的现实意义不大。而对于担保贷款, 农户普遍存在着寻找担保人困难的问题, 找到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往往还不如直接向此人借款 (高旺东, 2007) , 所以农户更多地是希望通过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借款。

三、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

要推动新农村进程, 减小城乡差距, 必须完善农村金融建设。从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角度来看, 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农村信用社是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将信用社办成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引入其他民间借贷组织, 加强农村金融供给的竞争。主要途径有, 一是鼓励在城乡区域内设立社区金融机构;二是鼓励健康稳定的民间借贷金融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联系, 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由于我国各地产业构成、农村的自然条件不同, 信贷资金供求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地方资金过剩, 需要寻找出路;而有的地方资金却严重不足。由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 单靠短期拆解难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余缺问题。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利于满足农村农户和企业对金融的需求。

(二) 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

政府或主管当局必须进行农村金融的调节, 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为本土使用。主要的措施包括以税收优惠的形式鼓励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规定的形式将每年的新增存款以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农村领域;规定在农村吸收存款的机构将其主要的贷款业务投放到农村等等, 以扩大农村金融资金的供给面。

(三) 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机构要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出发, 加快金融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以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对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增加, 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 政府应提供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立法引导农村金融创新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 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与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组建与推广, 为农民提供风险化解服务。同时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下乡为农民提供服务。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 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资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中央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等等。

(五) 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投入

政策性金融投入不单单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还应包括财政性的扶贫、免息性质的贷款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业收入不确定, 农业投资周期较长, 且存在风险高、收益低等特点,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的预期难以得到满足, 所以就必须要求提供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金融服务, 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而达到推动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全文) [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11.

[2]王一宇.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本土化”研究[J].经济师, 2011, (02) .

[3]蒋满霖, 王彪.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J].统计教育, 2008, (04) .

[4]李建英.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J].经济与管理, 2006. (6) .

[5]杨松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 (2) .

[6]和广文.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6) .

[7]潘再见.新农村建设资金外流与回流机制研究[J].经济前沿, 2006, (6) .

金融供给 篇11

【关键词】金融支持  供给侧  改革  研究

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切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解决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与支撑作用,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引言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个要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上属于需求侧管理。而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投资、消费、出口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而供给侧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从经济学流派看,凯恩期学派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采取扩大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供给学派则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而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供给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它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二、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保山市金融业以支持“三去一降一补”为切入点,通过营造稳健的货币金融环境、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有效解决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支持地方产业去产能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化化信贷结构,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建设、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等行业和领域信贷支持为切入点,持续加大了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有效化解了地方经济产能过剩,支持了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持续增强。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农产品加工贷款余额1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亿元,增长1.79%;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余额1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4亿元,增长16.51%;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余额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2亿元,增长31.64%。二是工业园区信贷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对重点工业园区的企业贷款余额达40.0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2.22亿元,园区建设贷款余额达86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9100万元。三是重点行业和重大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有所突破。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采矿业贷款余额7.09亿元,比年初减少1376万元,下降1.9%,占全市贷款余额1.24%;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贷款余额14.69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2.58%;制造业贷款余额31.8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5.59%。电力、燃气及能源行业贷款余额61.9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10.87%。在重点工程的信贷支持方面,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金融机构投放于重点工程项目的中长期贷款余额236.9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1.58%。其中:固定资产贷款余额208.38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6.57%。

(二)合理引导住房信贷市场健康发展,支持房地产去库存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以支持房地产去库存为切入点,准确把握房地产信贷政策导向,严格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抑制房地产投机、支持合理购房需求的基础上,加大了保障性住房需求和农民工及城市外来人口新增购房需求,积极落实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引导住房信贷市场健康发展,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发挥出了金融支持的保障作用。一是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不断增强。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13.66亿元,较上报末增加0.33亿元,增长2.47%,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占房产开发贷款的比重达66.44%,较上年末提高了3.71个百分点,占比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保山市金融机构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对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障性住房提供了有力支持。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73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7万元,增长2.3%。二是居民购房的信贷支持有所增强。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个人购房贷款余额68.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3亿元,增长6.5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亿元,增长8.11%。同时,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了农民进城购房的信贷支持力度。如:农行针对农民进城购房的实际,推出了农民安家贷金融服产品,已为农民进城购房发放贷款893万元,有效支持了农民进城购房。

(三)加大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弥补经济发展短板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以支持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通过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扶贫开发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弥补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出了支持与保障作用。一是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32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亿元,增长19.36%。其中:农村企业贷款余额129.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4亿元,增长31.8%;城市企业涉农贷款余额65.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3亿元,增长34.37%。全市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56.28%,占比较高。二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有效支持小微企业,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在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出了小企业网贷通、小企业经营物业贷款、标准产房及商用房按揭贷款、联保贷款、房产商务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2016年上半年,保山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59亿元,占所有企业贷款的比重达33.11%。三是金融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在推进供结侧结构改革过程中,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以支持扶贫工程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了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弥补经济发展短板的作用。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已投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23亿元,共启动开工的搬迁安置点67个;共兑付农户补助资金逾8483.05万元。向17665户群众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近7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8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49亿元,增长42.49%;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5.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亿元,增长85.22%;从贷款的具体的投向看,主要用于支持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等建设项目。

(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支持政府融资去杠杆

近几年来,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缓解融资去杠杆的矛盾,保山市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一是积极争取省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今年以来,云南省级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保山市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2016年上半年,保山省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84.17亿元(含棚户区改造),比年初增加75.86亿元,增长70.04%。从贷款投向看,省级金融机构对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网建设、电力行业等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重点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省级金融机构棚户区改造贷款余额达118.31亿元;地下综合管网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达15亿元;电力公司、槟榔江水电开发、苏帕河水电开发等电力行业贷款余额达18.68亿元。二是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今年以来,保山市根据全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的需求实际,将PPP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手段,及时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水务、市政、农业等重点领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时建立保山市人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三年滚动储备库(2016~2018年),储备了市政、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等8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16亿元。目前,部分项目建设已取得了突破,今年6月30日,保山市与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签订了《保山市东南过境绕城高速公路PPP项目投资协议》,成为了保山市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同时,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已完成SPV公司组建工作,并纳入省财政厅PPP示范项目。

(五)优化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山市各极金融机构分别从信贷政策、贷款利率等方面对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同时,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式,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有效降低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自2015年以来,随着央行连续5次下调贷款利率,减轻了企业的利息负担压力,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在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切实缓解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企业贷款余额达297.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5亿元,增长1.93%,企业贷款占全市贷款的比重达52.26%,较上年末上升了1.68个百分点。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4%,同比降低1.01个百分点。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山市积极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引入上海世喻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叁方肆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国资公司四家企业联合组建云南滇西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了“保山产业基金”,募集基金规模为30亿元,采取股权、债权等有偿权益类方式对全市的重点产业提供基金支持,这将极大缓解重点产业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保山市金融业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出了引导与支撑作用,有力支持了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其在支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有所减弱

今年以来,保山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信贷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增强。截止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569.22亿元,比年初增长3.33%,较上月回落了0.8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了5.74个百分点;贷款同比增长15.07%,较上月回落了2.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了1.57个百分点;贷款环比减少4.59亿元,下降0.8%。从贷款减少的原因看,主要是签约项目落实率低、成熟度不高、企业偿还贷款以及政府债券置换等因素对贷款增速的放缓产生了一定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与保障作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现阶段,保山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压力,这在短期内会给全市的金融运行带来影响,加大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特别在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下,会使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其房地产行业风险有可能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同时,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企业面临着一定的债务风险、部分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盈利水平下降,不能按时偿还贷款,企业违约率有所上升,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这将对地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形成一定的压力。2016年上半年,保山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19亿元,比年初减少1.02亿元,不良率2.14%,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但这仅只是有的银行不良贷款转让和核销,随着显性和隐性违约事件的不断出现,不良贷款可能出现反弹,信贷风险防控压力较大。从

(三)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经营及盈利模式将受到影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市场在引导资源配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而市场作用的发挥将对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经营及盈利带来价格、风险、结构三方面的挑战。在价格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的波动将与市场的变动有直接的关系,在短期内,利差将不断缩窄,这对金融机构依靠贷款利息收入实现盈利的业务模式受到了影响。在风险方面,利率的波动将会对地方经济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对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结构方面,随着社会融资渠道的拓宽,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将主要以市场为主导,这必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模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金融需求也将由低效率、产能过剩行业向高收益的新兴产业转化。特别是在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要求下,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也必将随之调整。

四、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目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金融能够对市场资源起到配置作用,并优化资金市场结构,这将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支撑与保障作用,同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有利于金融业的转型与发展。

(一)加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力度

目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贷款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金融机构在保持货币信贷稳定适宜增长的基础上,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业务优势出发,结合供结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优化信贷资金的投向结构,加大对新能源、大数据技术、物流业、生态农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建立与健全与投资、担保、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对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设备更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

(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市场融资体系

目前,金融机构可通过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和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来防范和化解可能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产生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去产能、去杠杆的趋势,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对传统的制造业、房地产业有采矿业企业不能强制压缩贷款规模和抽贷,而是应针对传统行业有一定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的实际,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拓宽融资渠道,选择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防范和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切实提高企业资产利用效率。金融机构应创新融资方式,有效利用动产抵押方式,通过将有市场企业的存货纳入动产抵押物范围,帮助企业盘活存货,降低因存货增加而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金融机构也可以针对传统行业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流动性差且变现困难的资产,利用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企业现有的存量资产和金融机构的信贷存量资金,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流动性, 从而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突破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融资瓶颈。

(三)提高金融机构的全要素生产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其业务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改变过去基于需求侧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主动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以及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方式,积极探索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条线型矩阵式经营管理组织模式,促使金融机构业务向融智、互联网、顾问等新兴金融业态转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充分释放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立民.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北京:金融时报,2016.3.

[2]宗良.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助力供给侧改革.北京:金融时报,2016.8.

[3]王一鸣等.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人民日报,2016.3.

金融供给 篇12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一直以来都在想方设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带动农民企业, 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国家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 国家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工作, 也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 我国的农村工作较为复杂, 农村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何通过增强银行金融供给,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现状

1. 缺乏足够的金融供给数量。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投入的金融资源比较有限, 通常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虽然近年来, 农村短期贷款金融业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总量上仍然未能满足巨大的金融需求。农村地区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农民大多拥有耕地、宅基地、林地等不可买卖的资产, 其他资产拥有量很少, 因此, 农民无法通过这些资产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这就导致无法通过这些不动产来获得银行长期贷款等金融业务。另外, 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金融供给分配不均匀也是当前一个显著地问题。简而言之, 当前的银行金融供给未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金融市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的促进力度十分有限。

2. 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量不高。

(1) 主体缺失。我国农村的银行金融机构首先是数量上的不足。银行机构在农村设点占比不到总设点数的五分之一, 大多数金融机构设点在城区。像农村商业银行等集体性质的金融性机构在具体开展金融业务时也倾向于贷款给城市客户, 农民贷款的难度仍然较大。在有的农村地区, 甚至出现了金融供给主体缺位的现象, 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本身就稀少, 导致为数不多的地方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占有主导地位, 金融服务的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善。一是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受到兼并、裁撤, 使得金融机构更加向城市集聚, 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对来说, 进一步减少。二是贷款的利率过高, 贷款的手续十分复杂, 贷款对于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十分苦难的事情;三是服务效率很低, 例如, 在正规商业银行即时可以到帐的情况下, 农村金融机构通常需要延迟数天才能将借款达到农民的账户上。

(3) 创新力度低。现阶段,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业务以贷款, 尤其是短期贷款业务为主, 像国债的代销、信用卡办理、代缴水电费等业务基本上很少出现。另外,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倾向于发放小额贷款, 对于大额贷款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由于农民贷款的目的大多用来搞养殖, 而养殖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 因此, 如果不创新金融业务, 很难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增强农村地区银行金融供给的建议

1. 拓展农村细分金融市场。

(1) 满足不同区域金融需求。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就农村金融市场来看, 东部农村的金融需求明显大于西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对于金融的需求体现在大额贷款以及更为丰富的金融业务上;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农村区域, 则明显发展农业的金融需求较充分。对于不同农村地区这种差别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满足这种需求的时候, 也需要有差别化的对待, 才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金融供给要侧重于贷款利率上的优化, 贷款效率的提高, 贷款质量的优化上, 而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区域而言, 则应该侧重于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才能提高优质的金融供给服务。在农村地区, 应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标准, 不断引进民间资本加入到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中来, 以弥补大型商业银行不到农村的尴尬。

(2) 满足不同主体金融需求。农村存在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经济形式。不同的经济形式对金融供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这样, 就需要根据农村不同经营主体的特点, 设计出满足不同主体需求的金融服务来。一是针对不同主体, 采取不同的金融供给策略;二是创新金融产品, 调节和控制不同主体之间的信贷规模和比例,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

(3) 树立综合金融服务理念。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 但在现行的政策导向下, 农村金融供给明显与城市金融供给割裂开来。在针对增强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政策上缺乏足够的考量, 导致现行的金融政策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因此, 应当树立综合金融服务的理念, 将农村金融供给建设纳入到全国统筹中来, 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 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可以让保险机构到农村去, 为大型的农业项目保驾护航, 加强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2. 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思路。

(1) 整合并优化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是被现行的制度抑制的, 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整合并优化农村金融资源, 第一应当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让土地等资源、要素在农民的手中流动起来;第二, 完善农村土地担保制度, 提高农民土地的利用价值。

(2) 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种类。当前, 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业保险机构等。增加农村金融金融服务机构种类根本在于促进农村经济活力的提升, 想方设法挖掘农村市场, 让各种类型的资本涌入到农村中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解决农村金融网点稀少问题, 也才能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 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均衡的发展。

(3) 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难度。农村金融业务开展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 也是导致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不入驻农村的重要原因。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 可以考虑完善金融中介。让中介承担金融服务中的部分风险, 如由中介提供担保, 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向银行借款的模式, 以降低银行的风险, 还可以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还可以完善农村保险制度建设, 让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 保险力度进一步加大, 另外, 要给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总而言之, 要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难度。

(4) 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自主经营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在政策的下生存, 其市场竞争能力, 自主创新意识都比较薄弱。在当前中央着力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乘着政策的东风, 优化经营模式,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既要加强借贷等信用风险的防控, 又要想方设法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具体来说, 对于小额贷款客户, 要简化贷款手续;对于大额贷款, 要努力提高信贷额度。

3. 完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

(1) 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模式。一是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 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二是采取互助合作等方式, 为农民提供强力的资金保障;三是搞好农村经济, 挖掘农村市场潜力, 提高农村经济地位。

(2) 优化农村资金输送体系。优化农村资金输送体系, 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才能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中去, 才能充分挖掘农村的市场。财政政策是为了农村的金融供给服务的, 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 逐步引导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完善, 实现农村资本的快速流动, 优化农村各类要素、资源的配置。

(3) 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通过有利于农村金融供给的政策, 缩小城乡之间的金融供给差距。具体来说, 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税收的优惠力度, 加强相关金融补贴, 对于那些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金融机构, 要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 从而引导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到农村市场,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农村地区银行金融供给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但若结合农村金融供给客观实际, 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原则, 加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投入, 采取优化农村金融要素配置等措施, 就能够实现增强农村地区银行金融供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伟.基于有效供给视角: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审视与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08) .

[2]张立娜、杨绪萍、袁彦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05) .

[3]宋超英、张翰赟、丁瑞.基于制度视角下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研究[J].价格月刊, 2009 (01) .

[4]牛凯龙、张薄洋、李泽广.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若干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08) .

上一篇:口译学习下一篇:异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