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2024-09-11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共12篇)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1

土地金融是金融业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般是指围绕土地开发、改良、经营等活动而发生的筹集、融通和结算资金的金融行为, 即以土地作为信用保证, 进行抵押从而获得的资金融通。本文所涉及的土地金融研究对象为农业经营用地, 具体思路与方案如下。

一、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前提条件

(一) 土地产权规范化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化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将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所有权归集体, 经营权归农民, 实行两权分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该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产权明晰了, 土地使用权流转合法化了, 就能够借助金融市场, 以利率为杠杆, 通过对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 发挥土地的增值功能,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为建立以农村土地作为抵押的金融制度创造了条件。

(二) 土地财产价值可计量化

我国农地融资制度是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 通过发行土地债券来筹集资金。因此, 抵押标的物产权权益的市场化, 从而形成明确的土地产权价格是土地抵押成立的前提条件。将各产权主体权益推向市场, 以货币形式来表示其价格, 这样, 土地财产价值就可明确计量。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 为土地价格的计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那些已经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 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地价格评估方法, 这就为农地金融制度的有效运行和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投资意识增强

土地证券化把非流动性土地财富变成可流动性的债券以融通资金, 即把固定在土地上“死”财富变成“活”财富, 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财富。并且, 为农地融资制度建设募集资金, 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民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从原先的解决温饱问题, 观念开转变了, 更加注重理财, 投资意识增强, 投资理念也日趋理性化, 土地债券将成为证券市场新的投资亮点。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值性、土地证券的高流动性 (政府或由土地银行担保) 以及国家对农业一贯性倾斜政策, 加之土地证券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都将确定土地证券在证券市场的“硬通货”特征。因此,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投资意识增强, 对解决农地融资制度资金难题起了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农地融资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四) 社会经济、法律环境优化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也指出,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些都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法律基础, 为开展农地金融营造了法律环境。同时, 还有其他的法律支持, 如《担保法》等, 这些都是农地融资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

二、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原则

在我国建立土地融资制度, 并不意味着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土地用于贷款抵押品,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分离的前提下, 通过农户对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及转让而实现抵押过程。因而, 我国土地抵押是农户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抵押工具是所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证, 而不是土地所有权抵押。

(二) 坚持不得改变农地用途原则

“我国人口多, 人均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农地融资制度的构建, 必须坚持不得改变农地用途原则。

(三) 坚持政府支持原则

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决定了其贷款的利率特性。现有银行一般不会接受农村土地为贷款的抵押品。因而必须由政府应用有效的手段, 如特设农地金融机构贴息提供贷款, 建立土地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 或者以利息补贴、损失补偿、特殊准备金等优惠政策来扶持农地融资。在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 除了农业发展银行承担主要政策性业务外, 其他金融机构在商业化利益驱动下, 业务的方向已发生转移。因此, 在我国建立农地融资制度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

(四) 坚持自愿、合作原则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见,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建立在自愿的原则下, 而且, 合作制的建立也要求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

三、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构建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组织体系。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农户与资金有机结合的金融中介, 是保障农地金融制度高效运行的关键, 同时也是土地金融业务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 构建国家的土地银行

建立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国家土地银行。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也确实有必要建立土地银行。土地金融首先执行的是国家的土地政策, 政策性比较强。而商业银行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 不可能承担政策性如此强的金融业务。否则, 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 还会严重影响土地金融业务的开展。从国外发展土地金融的经验来看, 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在发展土地金融业务上功不可没, 如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法国的土地信贷银行、韩国的土地金融公库等。国家应该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出面筹建土地银行。国家土地银行要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国家土地银行是办理土地金融业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家土地金融政策方针;为其他土地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指导和其他便利;监督管理其他金融机构;审批土地使用权抵押申请, 为土地经营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发行或委托有关机构发行土地债券并负责还本付息等。

(二) 协助农民建立土地抵押贷款合作社

合作社组织向来是农地金融体系的基本组织, 如美国的联邦土地合作社、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这种合作组织在农地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它作为土地债券发行的信用保证, 使债券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在德国, 合作社直接负担债券的发行、付息及清偿责任, 债券也完全用合作社的名义发行, 任何一张债券的担保品, 都是合作社所收到社员抵押的全部土地, 而不是指明某特定的土地担保某张债券。这样是土地金融的流通范围得以扩大, 不受地域的限制, 而且, 这样也使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由购券人与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关系, 变为债权人 (购券人) 与合作社, 合作社与社员 (借款人) 之间的间接关系, 从而减少了借贷者之间的直接矛盾和冲突。其次, 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及土地利用的分散性, 使农村土地金融业务操作起来相当复杂。农抵押品 (土地) 的考察测量, 分等评级估价, 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以及贷款用途的规定和管理, 手续复杂, 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让农民联合起来, 按合作的原则组成土地抵押组织, 使土地金融活动均通过基层组织与借款农民人发生联系, 基层组织是借款者自己的组织, 土地抵押的大部分基础工作都可以由基层组织完成, 并负责信用的管理和监督, 这样会减少土地抵押制度的费用, 提高制度效率。同时, 也可以减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四、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具体运作构想

在现阶段, 农村土地金融业务实际运行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来实现。资金融通过程不外乎三个过程: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的回收。因此,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运行是通过资金的筹集、贷款的发放及贷款的回收这一个完整的业务过程来体现的。

(一) 资金的筹集

1、自有资金。

可以类似美国的做法, 由中央财政先注入一笔资金认股, 同时像社会发行股票, 允许机构、企业、居民参加认股, 但是只有政府及土地抵押贷款合作社所认购的股才有投票权。并且, 在合作社的组织章程上明确规定, 土地银行的正当合法股东, 应为各区农民所组织的土地抵押贷款合作社。等到合作社发展的一定的规模, 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股金给赎回, 是土地银行变成土地贷款合作社的上层联合机构。

2、发行土地债券。

发行土地债券是农地金融组织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发行土地债券将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重新流动起来, 进入流通领域, 以扩充社会资金的来源。债券面值的差别化和层次化, 可以适应购买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债券以政府或土地银行所获得抵押的所有土地为担保, 安全可靠, 因此, 发行土地债券应成为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3、向其他专业金融机构拆借资金。

向其他专业金融机构拆借资金, 主要是为了满足土地银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可以作为土地银行一种短期资金来源, 要求央行进一步开发同业拆借市场, 让参加拆借市场更加主体多样化。

(二) 贷款的发放

当土地经营者需要借款时, 可向信用合作社递交申请书, 说明借款的用途及数额, 并附缴土地使用权证书, 以作借款的抵押。信用合作社会在收到这些申请书和契约后, 一面审核, 一面派人测量抵押土地, 估计价值, 并考察该地是否有其他纠纷, 倘若可以给予贷款, 则在申请书上签字保证, 然后将一切文件交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再经过一番审核后, 如觉得可以给予贷款, 就会收存申请书及抵押证件, 将贷款交合作社转交借款人。借款人与合作社订立贷款合同, 确定贷款的利率、期限和偿还办法。贷款利率应以低息为主, 要低于土地债券利息, 差额部分有国家财政补贴。借款人领款时, 将用借款的一定比例缴入信用社的股金, 信用社也用这笔股金购买土地银行的股票, 同时合作社将留用借款一定的比例作为手续费。

(三) 贷款的回收

由于土地投资的回收期较长, 贷款的期限应以中长期为主, 考虑到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期限由农地承包期决定, 所以一般不得超过承包期限或批租期限。偿还的方式是在借款期内, 分期还本付息, 允许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 由借款者交给信用合作社, 由后者转交给土地银行, 当借款本息全部还清后, 社员收回其所抵押的土地, 并且收回他在借款时所缴的股金。

摘要: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改革开发30年的时间里,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 但是在非凡的成就下也潜藏着很大的危机, 比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投入不足缺乏资金,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 文章选择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思路与方案为题, 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贷款和发行土地抵押债券, 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问题, 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思路与方案

参考文献

[1]、尹云松.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 1995 (6) .

[2]、李爱喜.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5) .

[3]、李延敏等.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2) .

[4]、韩曙平.论农地金融制度中组织设置和风险分担[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10) .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2

传统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以GNP的增长为主要目标,环境项目没有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造成大量外部不经济问题,以至于环境日趋恶化,留下巨大的“生态赤字”.针对这个问题,1995年世界银行开始导入绿色GN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国民财富,并于首次提出扣除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后的所谓真实国内储蓄的概念的计算方法.

作 者:孙洪庆 Sun Hongqing 作者单位: 刊 名:环渤海经济t望 英文刊名: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 年,卷(期):20xx “”(6) 分类号:F8 关键词:

万向系构建金融版图 篇3

“正在进行中,公司都在忙活这件事。”民生通惠资产管理公司媒体联络人黄先生向《投资者报》记者确认了公司收购浙商基金的传闻。

7月14日,一则消息称,民生人寿旗下的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收购浙商基金三家股东75%的股权,加上万向控股旗下通联资本此前持有的25%的股权,万向控股将实现对浙商基金100%的控股。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 月15日,是由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出资、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公募基金大佬肖风执掌。万向控股集团持有54.91%的民生人寿股权。

浙商基金连年亏损致股东出售股权

浙商基金成立于2010年10月,法定代表人高玮,注册资本3亿元,是一家国有参股的小型基金管理公司。浙商证券、通联资本、浙大网新和养生堂分别持有25%股权。

尽管成立已经3年多时间,但浙商基金是一个烫手山芋。自成立以来,没有盈利过。2011年亏损6815万元,2012年亏损1.16亿元。

2013年的亏损情况依然如故。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度,浙商基金总资产为1.7亿,负债1515万元。营业收入2540万,营业利润亏损2923万元,净利润亏损2808万元。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资产总计1.6亿元,负债859万元。营业收入1424万元,营业利润-440万元,净利润亏损509万元。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亏掉了3亿元注册资本金的八成。面对连年亏损的累赘,股东方都有意撤出。还有消息称,各股东平均持股,公司话语权相当,在很多业务问题上相互牵扯,致使部分股东心生退意。

7月9日,浙江产权交易所项目信息显示,浙商证券和养生堂合计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权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1.77亿元。

以2013年12月31日为评估日,浙商基金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3亿元,本次转让标底的对应评估值为1.5亿元,挂牌价格较评估价值略高。

看中基金子公司牌照

今年3月份,有媒体报道称,物产中大正在酝酿收购浙商基金,成为其控股股东,4个股东中已经有3个股东同意。但时过境迁,三个月后,“万向系”杀出。上述黄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在媒体报道前,我们也并不知情,报道后,我们向公司询问,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浙商基金亏损多年,为什么公司会被收购?“在于浙商基金的子公司牌照。”黄先生如此直白告诉记者。基金子公司被称为“万能神器”,在信托、券商资管等机构面临一些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基金子公司成为融资方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新宠,能做银行信贷出表“通道”、房地产项目融资、地方平台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范畴五花八门。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90家基金公司中共有67家成立了基金子公司,其中,60家子公司开展了专项资管业务,管理资产总额为1.38万亿元。

2013年2月17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自己担任受托人,向委托人募集资金,由原来单一的买方附庸,转变为真正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

作为受托人,保险资管公司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

虽然保险资管可以投资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但是未上市的股权、债券及其他收益权没有被允许投资。但是相比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投资上受到更强的政策约束和监管。目前大多是通过自己的资管部门或者资管公司进行组建。

通过此次收购,民生人寿亦有望成为自2013年《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颁布以来第二家进军公募的保险公司。

万向系金融大版图

以万向节及其他汽车零部件起家的万向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金融、农业等产业的大型集团。其在金融市场的拓展,尤其可圈可点。万向控股是万向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由鲁冠球之子、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担任董事长。如果说鲁冠球的王国在汽车,鲁伟鼎施展的舞台则是金融行业。

在总裁鲁伟鼎领导下,1995年,通联资本前身深圳通联投资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万向租赁成立;1999年,通联期货前身万向期货成立;2000年,通联创投前身万向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万向财务公司成立。

也是在2002年,万向出资1.2亿元投资民生人寿,此后又进一步控股民生人寿;2004年,万向参股浙商银行;2007年成为万向信托前身浙江省工商信托第一大股东;2008年,在上海参与组建通联支付;2010年参股浙商基金。

有评论认为,此次收购浙商基金与2007年至2010年万向控股对民生人寿实施逐步控股如出一辙,最终泛海控股退出,海鑫钢铁屈为小股东,万向控股实现对民生人寿的全面控盘。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4

(一) 逻辑结构:法律、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发展

《法律和金融》中形成了法与金融理论体系的核心命题:其一, 法律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的程度是决定金融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LLSV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各国所以权集中度、资本市场的发展、投票权价值、公司治理模式和外部融资等问题存在制度性差异, 而这些差异与法律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密切相关, 并导致不同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效率。其二, 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起源, 且随着法律渊源的不同而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三, 法律渊源影响金融发展的政治性机制和适应性机制。前者强调不同的法律传统对私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优先次序的界定不同, 对私人财产权利的尊重与有效保护则构成金融发展的有利基础。后者强调只有能够适应商业环境变化而使经济契约要求与法律之间缺口最小化的法律传统才能更有力的推动金融发展。

(二) 法与金融理论的扩展与转型

法与金融理论的基本命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政策的含义, 但其建立在法律渊源 (法系归属) 与金融发展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设下, 对于一些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差异的解释力明显不足, 导致发育金融理论的扩展与转型。

1. 投机者保护制度性因素的扩展

影响各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制度性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相关利益集团发展力量对比, 其取决于该国政法的经济发展战略、初始的政治条件和所有权结构。利益集团力量悬殊越小, 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高。二是司法独立程度, 其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结构以及判例法在司法判决中的地位, 司法独立性越高, 投资者法律程度越高。三是文化兼容性, 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与本国文化兼容性越大, 投资者法律保护效果越好。

2. 从单一强调法律到法律与替代机制并重的转型

法与金融理论强调法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似乎只有法律是最重要的。但当法律不能很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或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既定时, 又或者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短时间难以奏效, 是否还存在某种机制可以部分代替法律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从而促进法与金融理论从单一强调法律制度对投资者的保护到法律制度与替代机制并重的转型。

(三) 民间金融监管必要性的理论解读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活动, 也存在市场失灵, 重要体现为:第一, 信息不对称。对于传统的“以信为本”理念之上的民间金融, 其信息和成本优势也是有限的, 只适合于良好道德、彼此熟路、规模较小的全体。随着经济的发展, 当资金的筹措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团体时, 融资范围的扩大在所难免, 而组织的膨胀必然会造成道义的作用力不从心, 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日益严重。这种信息不对称重要来自两个领域:一个是民间金融组织偿债能力的信息, 它对于投资者或存款人决定对一个金融组织的资金投入或者撤出资金有着重要意义。另一个是民间金融组织的经营信息, 这些信息将影响投资人的风险与收益。第二, 民间金融的脆弱性。首先, 资金来源的脆弱性。民间金融资金供给者多为小企业和普通百姓, 他们收入较低, 若不能收回资金, 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经营和生活。其次, 民间金融组织本事的脆弱性。由于民间金融是通过血缘和地缘形成稳定的小信任系统, 系统内部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十分强烈而系统之间, 又表现出同样强烈的不信任感, 这种系统内的特殊主义决定了民间金融不会具有规模经济的制度优势。

二、中国民间金融法律实践和监管缺陷

(一) 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缺失

我国现有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对民间金融否定性的制度安排, 不利于其朝着规范化合法化方向演化, 是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受到极大的约束。尽快制定关于民间金融的基本法律并修订相关配套法律保护民间金融投资者的放贷权, 为其合法化预先设定一个基本框架, 是我国民间金融长远发展的基本制度前提。

(二) 政策引导的缺失

从政策层面上看, 尽管人民银行、银监会颁行的政策法规从注册资本、营运资金、投资人资格和入股比例、业务准入条件和范围、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机构审批、公司治理等7个方面对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格合作社做出了明确规定, 但各种配套政策还未成熟, 各种税收等优惠待遇不能落实, 支农存款、央行清算、大小支付系统结算、征信系统等方面还存在歧视。如村镇银行门槛比小额贷款公司低的多, 但却是金融机构, 获得了国家许多优惠政策, 农村信用社在这俩项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予以减免, 而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 依然按照普通公司来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小额贷款公司一开始就处于不公平竞争的境遇, 从而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预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人的信心, 也大大增强了吸收后续资金来源的难度。

(三) 监管能力缺失

监管框架单一, 监管措施的简化。目前我国民间金融管制确立了行政取缔和刑事规制的双重追在模式, 总体体现为一种行政管理为主, 刑罚为辅佐的基本思路, 缺乏对民间今天组织的治理结构、交易活动、信用披露和信用制度等方面的监管措施, 使得民间金融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

三、中国民间金融法制化的制度构建

完善金融制度维护金融安全 篇5

关键词:金融制度;金融安全;金融法规

引言

金融行业是所有行业的第一行业,属于现代经济的核心行业。在一个法治化的国家中,金融安全不但是经济学问题,而且也是法学性问题。保证既然弄安全已经成了我国现如今金融监管法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互相交错的整体,金融产品市场之间互相交缠。

1 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的辩证关系

货币资金融通中,金融业是一项特殊性的行业女,风险和收益两者共同存在。不管是银行、证券、保险或者是信托产业,都时刻伴有风险因素存在,同时其获利方式也是经营风险。没有风险的金融行业是没有利润的,只能往死亡道路上发展。所以,金融风险是需要直接面对而无法避免的客观事物,金融安全相对于绝对的金融风险则是一个相对的理念。了解清楚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需要以一个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金融风险。对金融风险需要有防范之心,风险一旦发生,造成了事故,需要立即使用相应的方式应对,从而避免系统性、传染性以及整体性的金融风险出现,有效的将金融风险以及事故因素而造成的风险损失把控在可预期的范围之内。

2 我国金融制度中的缺陷

2.1 金融法律法规的订立不完善

金融运作过程中有四个核心环节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持,分别是产权界定、金融贸易、市场退出以及金融监管等等。

2.1.1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楚

在制度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产权法律的分界,例如财产的归属是公有或是私有,是国有还有民有,是集体所有还是个人所有等等,这些理念在我国的界定还是十分模糊的,这种形式对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行造车了直接影响。详细的阐述,金融活动将资金从盈余方转移至稀缺方,中间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担保,因为不清楚的产权理念,因此很难正确找到符合法律要求的担保资源,法律法规范围内的担保资源不足直接造成了资金流通方式的`堵塞。另外,就算是产权的归属是清晰明确的,因为没有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限定,因此也不能够充当担保这一角色。

2.1.2金融交易的法规制度建设缺陷

一项清楚的产权能够当成是金融交易合法担保的资源,主要是因为有些金融交易是被阻止的,国内的金融交易市场还是一个紧闭的模式,还有各种阻力存在,比如民营资金的融入困难度较高、保险行业的投资渠道闭塞、资产证券化落后等等。从这些层面中可知,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但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种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1.3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缺陷

在国内,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还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有风险问题存在,只能够借助国家的财政资金注入,这不但对金融企业的发展不利,而且会放任市场的发展造成金融运行体系的风险性加大。所以,完善我国的金融单位市场退出的法制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性意义。

2.2 金融市场结构的失调

加快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篇6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我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交叉与缺失同时存在,政策尚未形成合力,金融在支持生态环保项目时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不能支撑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三是现行政策体系忽视环境外部性,价格信号扭曲,难以激活、引导民间资本向绿色产业流动;四是监管部门没有对“绿色金融”项目在资本占用、存款准备金和损失拨备、风险容忍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也没有对生态环保项目提供贴息或实行税收减免优惠,不能很好地调动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五是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环保信息和环境执法结果;六是生态环保项目存在散、乱、小的特点,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项目经济效益不突出,企业缺乏投资主动性,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

“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完善、政策配套、运转良性的“绿色金融”体系支撑。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构建机构、政策、金融基础设施、法律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架构。

“绿色金融”机构组织建设。一是成立新的金融机构专司“绿色金融”业务,或在现有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保险、基金、券商、担保、贷款公司设立“绿色金融”业务部门。二是参照“赤道原则”“全球契约组织”,制订我国的“绿色金融”规则,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按照“绿色金融”规则要求开展金融业务。三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目前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具有突出作用,可通过建立绿色银行体系,充分发挥绿色银行在绿色信贷和投资方面的专业能力、规模效益和风控优势。四是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的协作,推动我国主导或参与的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对外投资和开发性机构达到“绿色金融”准则要求,在国际金融业务中建立高标准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一是健全财政对绿色贷款的高效贴息机制;二是由主管部门发布绿色债券有关指引,允许和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三是强化股票市场支持绿色企业的机制。

绿色投资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排污权和碳汇交易市场建设;二是建立绿色评级体系,建立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库,提高环境评估方法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引导地方政府建立绿色GDP测算体系,为第三方提供节能减排效益测算和环境评估咨询服务;三是建立绿色IPO保荐机制,推动绿色股票指数的开发和运用,引导资本市场更多地投入绿色产业;四是建立绿色投资网络,引导社会投资者投向绿色产业。

建设“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保障机制。一是在更多领域实现强制性绿色保险,利用保险市场机制制约污染性投资并提供环境修复;二是明确银行环境法律责任,允许污染受害者起诉向污染项目提供资金的、附有连带责任的金融机构;三是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应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披露机制,为上市公司环境风险评估和准确估值提供基础。

对策与建议

我国的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绿色信贷重点领域资金匮乏,绿色证券还在初步尝试阶段。

其一,建立和完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和法律法规。

一是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年度政府投资预算中设立“绿色金融发展专项”,加大国家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力度。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健全财政对绿色贷款的高效贴息机制;由主管部门发布绿色债券指引,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建立绿色IPO保荐机制,推动绿色股票指数的开发和运用,引导资本市场更多地投入绿色产业;大力推进“绿色金融”领域向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开放,建立绿色投资网络,引导社会投资者投向绿色产业;在更多领域实现强制性绿色保险,利用保险市场机制约束污染性投资并提供环境修复;加快排污权和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绿色评级体系和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数据库,引导地方政府建立绿色GDP测算体系,为第三方提供节能减排效益测算和环境评估咨询服务。

三是加快建设“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推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的法律法规,逐步放松对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领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加快制定适应“绿色金融”新形势、新环境、有利于促进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的法律法规,努力将合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应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规定向污染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附有连带责任。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披露规范,为上市公司环境风险评估和准确估值提供保障。

其二,积极拓展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将目前合作领域由局限于项目贷款合作,向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投融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投融资规划和投融资政策等前期工作领域延伸。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要发挥对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趋势、运作经验和国家相关政策比较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环保相关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将地方政府促进环保的发展设想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地方政府将“绿色金融”发展设想落地落实。

二是围绕“绿色金融”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已取得成效的合作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加快设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构建合法合规的承贷主体,促进信贷合作的规范化运作。拓展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平台建设、投资担保体系建设、融资租赁服务、项目转贷、处置不良贷款等领域的合作模式,切实提高合作水平。

三是为加快提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高政府在现有“分税制”财税体系中的分享比重,从而增强政府对“绿色金融”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能力。

其三,设立事业部专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设想。

设立事业部专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一是起到示范作用,体现金融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引导金融业对生态文明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提高业务的专业化程度,加大对绿色金融的产品开发和模式创新力度;三是便于业务组织、协调、把控,可实现分工和管理清晰、垂直,从而有利业务拓展、创新和风险管控。因此,建议成立新的金融机构专司绿色金融业务,或者在现有银行机构下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

绿色金融事业部须建立科学和严格的投融资决策责任制,实行“政策任务、市场运作、自主经营、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依法监督”。强化银政合作,发挥金融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整合政府和市场各方资源,在融资支持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风险防控,确保资产质量和财务可持续。

绿色金融事业部以低成本资金来源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力保障。主要包括:一是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存款。二是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再贷款。三是银行发债筹集的配置到绿色金融业务的贷款资金。四是专项软贷款(过桥贷款)。五是根据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需要在金融市场发行专项债券。六是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七是财政贴息。对于绿色金融贷款所需贴息资金,由国家财政专项列入年度预算。八是各类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九是经国家批准的其他资金。

绿色金融事业部将结合人民银行制定的《绿色债券指引》和银监会制定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重点支持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节能环保服务等类型的项目。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7

一、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1、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

何谓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尚无定论。1999年2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成立了金融集团联合论坛, 并发布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 同时提出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在此文件中, 金融控股公司被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 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来说, 金融控股公司包括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和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转模式是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控制和管理, 子公司经营金融业务, 从外部看, 其是混业经营, 但在内部却是明确的分业经营。而在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中, 母公司不仅对子公司进行股权控制管理, 还从事经营具体金融业务。

2、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

从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文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中可以看出, 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特征:第一, 金融控股公司在集团公司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 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第三, 金融控股公司通过不同行业的子公司, 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至少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

二、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市场准入 (market access) , 是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1、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 金融市场尚未健全,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信用制度亟须建立。相对于分业经营的银行、保险或者证券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之间将在更大的业务范围内展开竞争, 其资金也会在更多的金融业务中寻求最佳的资本利益。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一个企业组织形式, 存在较大的优越性, 在经济发展期内使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但因为其潜在的系统风险, 使其具有体制上的缺陷。因此需要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从源头上扼杀风险的萌芽。

2、金融控股公司自身风险的不可克服性

金融控股公司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有其独特的方式, 再加上金融业自身的高风险性, 使其组合和形成更具复杂性和多样化。其风险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第一, 系统风险。一般公司所占金融资源较少, 风险规避及处理较为容易。而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所占金融资源过大, 无论将其部门的风险分散化到怎样的程度, 即使系统内部不发生风险, 但是由于系统外的风险, 也会波及到系统内。第二, 利益相抵和关联交易的风险。普通公司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往往会带来利益冲突及经营状况的相互影响, 而金融控股公司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其交易的相互关联性, 因此更容易出现内幕交易及关联交易。第三, 滋生官僚腐败风险。金融控股公司的各个公司之间由于存在相互持股的现象, 而且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涉及到银行, 保险等行业, 所以会出现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现象, 腐败交易也就出现了。

3、构建与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市场不能自行达到完全竞争状态, 也不能保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以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诸如收入分配、垄断、过度竞争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等, 这时就需要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进行干预予以纠正和弥补。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是通过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 增强透明度, 实现信息共享, 以使得市场上公平竞争。过分严格的准入监管易导致垄断的形成, 而过分宽松的准入监管则会造成过度竞争的局面, 因此如何把握好适度原则是关键。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构建

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应突出三个方面内容:

1、资本准入制度的构建

我国《公司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了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 其对注册资本的规定是考虑了普通公司对社会的影响与责任, 但金融业是风险极高的行业, 而金融控股公司又是金融行业中较为复杂的组合体, 因此结合金融控股公司特征, 对其资本准入有以下构想:

(1) 金融控股公司提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 在设立时不仅仅要考虑公司成立的最低注册资本, 还应该遵循《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对其成立公司的资本限制。如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成立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为2亿元, 则金融控股公司在涉及到保险业务时其成立时的注册资本应不低于2亿元。我国《银行法》对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 那么金融控股公司在涉及银行、保险业务时, 应同时符合两项最低注册资本, 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资本充足原则。

(2) 在资本准入方面, 一方面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监管, 另一方面要对集团整体的资本充足监管, 即建立第三方资本监管机构。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 应采用相对更高的资本要求, 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 从而将不具备特定资金实力的主体排除市场, 这将从源头上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铺平道路。

2、业务准入制度的构建

在业务准入制度的构建上, 我国应根据本国金融环境, 监管水平及市场应对风险的能力具体而定, 不仅要建立严格的业务准入制度, 还要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体系。

(1) 业务准入包括控股公司的业务准入和各子公司的业务准入。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业务的全面调整。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战略规划和职能定位。尤其是在银行基础上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更应该明确其职责范围, 要充分认识到银行本身的脆弱性, 加强防火墙建设。所以建议对控股公司的集团业务实行单一的准入标准, 即以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业务准入的组织形式。但是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的业务准入标准应借鉴国外, 放宽业务准入范围, 即允许其子公司各自经营不同的业务, 包括保险、银行、证券业务等等, 这样一方面方便了社会大众对金融活动的需求, 又活跃了整个市场。

(2) 业务监管方面, 我国采用分业监管的形式, 即银监会监管银行, 保监会监管保险公司, 证监会监管证券公司, 这样各自监管看起来分工合理, 但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这样的混业经营组织形式的监管可谓漏洞百出。因此, 建议成立一个监管联席, 定时组织会议, 实现有效信息共享,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在各自监管的同时又能达成对控股集团业务的整体监管。

3、人员准入制度的构建

人员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风险性极高的组织形式, 对于人员应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巴塞尔金融集团的标准, 建议我国应该从两方面规范人员准入:

(1) 完善对重要股东准入的规定。重要股东不仅包括有拥有控制股权的股东, 还包括在公司内部有重大影响力的股东。对于他们, 不仅要从经济实力及财务持续支持能力上进行考察, 还要注重其行业信誉, 诚信观念方面的问题。

(2) 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施行严格标准。首先是其职业素养, 包括学历学位及在金融机构的任职年限。考虑到金融控股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及高风险性并参照公司法规定, 其从事管理人的任职年限应不少于五年。其次高级管理人员应符合公司法147条和149条的基本要求。最后应考察其品性, 信誉及有无犯罪记录, 尤其是有关金融犯罪, 欺诈性犯罪的记录, 还有是否存在金融投资方面的纠纷等等。

此外, 对于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应予以辞退、解雇或进行执业资格限制;而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重要股东则可通过补齐任职资质、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对股东权做出限制、强制退股、强制股权转让或监管机关给予外部制裁等几种措施进行惩戒, 具体细节还需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部门在实践中予以不断充实。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引入第一道金融监管的防火墙, 即市场准入制度, 据此展开论述, 从而提出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必要性及具体举措, 这对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是必要的并且也是极具意义的。但是,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对于我国整个政治经济等体制大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扬弃国外已显成效的制度, 还缺少一定的总体把握, 这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 以在不断地理论和实践冲击之下得出更为符合国情的具体制度, 从而为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摘要:本文主要从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资本准入、业务准入及人员准入三方面入手, 具体阐述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准入,业务准入,人员准入

参考文献

[1]李晗.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法律制度[D].2007.[1]李晗.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法律制度[D].2007.

[2]周仲飞, 孙飞廉.论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的监管[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2]周仲飞, 孙飞廉.论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的监管[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8

一、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背景分析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制度安排,其针对银行设置,使用条件通常是存款机构失去清偿能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维护存款机构体系稳定,一是为了使存款人不丧失存款,保证存款人利益[2]。一般而言,存款保险制度是讲显性寻款保险制度。如果没有建立显性存款制度,往往存在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中主要有两个机构,一是对存款机构收入的存款实施保险服务,一是收入存款人的存款。由此而知,存款保险机构是保险方,存款机构为被保险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思路为:身为被保险方,其以收入存款为基数,对保险方缴纳保费,构建存款保险基金。若被保险方面临重大财务危机或破产,保险方要向存款机构提供资金,帮助存款机构对存款人支付存款渡过难关。利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证储户利益,防止由于少数银行金融危机引起的大面积恐慌性挤兑,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

二、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弊端

(一)政府承受了不应有的负担

我国现行制度中,若没有事先筹集存款保险基金,中途出现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或者制度危机,政府职能出面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因此背负不应该的财务负担。政府救助资金的来源主要为财政收入和再贷款,实际上是通过通货膨胀或者税收形式源于纳税人。但存款机构不用因为此种隐形存款保险付出成本,相当于是自身存在的经营风险全部由纳税人和政府买单,明显是一种有失公允的行为。我国目前人民币存款余额达百万亿元,这是纳税人和政府难以承担的负债。

(二)监管机构难以难处理市场退出问题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针对存款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主体的职责、补偿政策、标准等没有具体规定。《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商业银行》等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对存款机构市场退出行为规范不够,难以明确相关操作细则。总之,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自身问题。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美政府无法明确承诺存款机构“兜底”,当出现金融危机时,却又不得不这么做。此项矛盾使监管部门无法顺利处理存款机构市场退出问题。一方面是难以协调各部门工作,一是补偿标准不统一影响社会稳定,此外也严重影响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以1998年6月被关闭的某发展银行为例,直到今日也未完成清算,十几年清算过程耗费的时间、物力、人力成本相当大,明显影响了国有资产清理和回收。

(三)存款机构忽略经营风险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针对存款机构实施的救助剥削了存款机构经营者的责任感和社会压力,容易导致其忙碌追求短期利润,从而进行高风险业务活动,存在道德风险。即便我国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这存款机构,但是由于缺少价格调节手段,存款机构通常有在政策边缘游走,逐利冲动较强烈。

三、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思路

(一)构建“阶梯形”存款保险制度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制度运行效率,在构建存款保险机构的同时,要采用阶梯设置原则。根据不同档次和类别的存款机构设置不同层次的存款保险制度,使全国存款保险制度为阶梯型。将存款保险制度设置为阶梯形有利于存款机构相互之间合理竞争,从而增强公众对存款机构的信心。

我国目前存款机构主要有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组成[4]。具体而言,在存款保险制度设置方面,可以将以上积累存款机构分为:一是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组成的存款机构,一是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组成的成熟的、大型的存款机构。由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发展尚未成熟,成分稍微复杂,可以针对此类银行设置针对性的存款保险基金。

(二)对保险基金的管理、运用及来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投保时存款机构根据一定标准对被保险方收取保费,是存款保险机构中一种常见的收取保费的方式,该种方式于事前收取保费,构建存款保险基金。同时由于存款保险基金只是存款机构中收入的存款的一定比例,所以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存款保险基金才具有风险承受能力,具备一定规模进行赔付。根据我国目前银行具体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而言,可靠稳定的存款保险基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为被保险存款机构和现阶段存款保险基金该有政府作为出资方,定期对被保险存款机构收取保费[5],具体操作时,中央银行要从法定准备金中提取一部分来作为存款保险基金的一部分,此种行为是比较实际和可行的做法。

(三)抓住时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不管从外在环境还是内在条件而言,此时是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良好时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银行业的改革被不断深入进行,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有关部门对金融业加强了管理及控制,在处理不良资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其中各项衡量指标也不断优化。从银行内在条件看,在会计方面我国银行业已经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银行业针对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更佳透明合理,有助于有关监管部门监督管理银行业。因此,我国在目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比较合适。

(四)开展公众存款保险和金融安全知识的普及活动

积极开展对公众的存款保险和金融安全的知识普及活动,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有辅助作用。从国际经验角度而言,该项工作应该全方位的及时开展,正确解读有关政策和法规,避免曲解和误读。

参考文献

[1]万伟.从金融安全视角谈构建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5,12(03):142-145.

[2]冯果,袁康.走向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法的使命自觉与制度回应[J].法学评论,2014,32(02):69-81.

[3]蒋旭峰.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J].银行家,2014,12(07):74-75.

[4]李恺宁.浅谈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商论,2016,21(03):90-92.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9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论述, 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 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经济的增长也会对金融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探讨我国的农地制度建设, 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三农”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国农地制度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基本解读

农地制度是指农业与土地关系的制度, 包括地权、地权交易及其实现形式。而农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不变及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条件下, 农村土地承包者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即保留承包权, 转让使用权。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 我国的土地制度一直保持着城镇乡村分治、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的基本格局, 城市土地所有权归属国家, 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不进入市场交易, 国家只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有限期的出让和出租。在土地出让市场 (一级土地市场) 土地的供给者只有国家, 国家对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进行垄断。所以, 农村与城市土地由不同的机构管理, 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政府征地将农地变为政策用地, 任何单位的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政府作为农地转市地的唯一仲裁者, 拥有获得农地并将其转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权利, 由此, 形成中国土地市场城乡分割、政府主导的独特格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见图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二元”土地制度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 农村土地产权为集体所有, 由于集体组织概念模糊, 产权主体不明确, 乡、村集体都对农地具有行使所有权的权利, 可能产生个人借集体名义实现个人私利, 而损坏集体其他成员利益, 甚至造成非法处置土地的现象。其次, 为了国家建设, 农地被征用转为国有产权, 政府成为征地过程的最大受益者, 享受了农地转化为商业用地的“剪刀差”价格, 而农民只享有农业产出的收益。由此, 城乡差距扩大。最后, 《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 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 净减少61.01万亩, 紧逼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为1.38亩,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现实中耕地保护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优质耕地流失速度惊人,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据预测, 从2010年到2020年, 我国人口总量将由13.6亿增加到14.5亿, 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同时,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需要大力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因此,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重要决定, 提出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1]

一时间, 土地流转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同时能有效打通土地、技术与资本三者之间的流通通道, 将土地、资本与技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集约化生产,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由此可见, 加快推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2]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农地金融的客观必然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 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已大幅改善, 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就当前来说,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仍是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 金融抑制、金融服务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

1.农村金融服务欠缺

目前, 服务于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 金融的逐利性、农业支持的低利润和高风险性使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各金融机构陆续从县域撤并, 向城市转移, 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空白现象, 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我国银监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指出:“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 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08173个, 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7%, 平均每个县 (市、区) 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3.63个, 每个镇 (乡) 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56个。全国尚有无金融服务机构及网点的县 (市、区) 下的镇 (乡) 达2868个, 有一家营业网点的乡镇为8901个。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设在县级及以上地区, 存款余额4.31亿元, 贷款余额仅为2.26亿元。”说明约有50%的资金处于外流状态。

2.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2007年末, 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151亿元 (包括粮棉油收购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贷款) , 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 占GDP的比重为24.8%。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合计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83.8%。其中, 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 90%以上的贷款是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资金贷款, 在支持“三农”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每年通过金融机构流出农村资金达3000多亿元。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虽然逐年上升, 但对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99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2006年不及8% (见图3) 。

3.农户贷款难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户的贷款需求从满足于生产需要的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小额资金需求, 扩大到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规模生产经营及产业化升级的大额资金需求。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农户信用等级低、抵押能力弱形成强烈的反差 (见图4) 。

农户贷款需求形成巨大缺口, 并且越来越显著。其中, 农村应得贷款是根据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乘积计算而得, 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用农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来表示。据银监会统计, 2007年末, 中国有农户约2.3亿户, 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 其中, 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为7800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9%, 占贷款需求户的65%。

笔者认为, 面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矛盾, 在农村土地实现流转的形势下, 有必要探索发展农村金融的新思路, 建立并完善农地金融制度。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保证, 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围绕农地的开发、生产、经营而展开的资金融通活动。土地的特点是:位置固定, 不能移动;通过土地的经营可以获得收入;土地具有随经济发展的增值性。土地的使用权是农民手中最根本的财产, 作为农民要充分利用土地的财产功能。农地金融制度可以实现下列功能:以农地作抵押, 融通资金, 缓解我国农业资金供求矛盾, 特别是中长期资金的短缺现象;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实现规模化经营, 有利于农业的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化升级;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风险, 提高参与农业金融支持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调节和引导, 通过农地金融政策规范、制约土地的使用和开发。

三、国外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

农地金融制度起源于欧洲,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 并且在一些国家农地金融已有很长的历史。农地金融制度本着协助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的目的, 有效促进了这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

1.德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德国是最早发展农地金融制度的国家, 迄今为止有200多年发展历史, 其土地金融体系主要由以土地抵押信用社和联合银行与土地银行和土地改革银行相互配合的运作体系。土地抵押给信用社, 是政府强制组成的, 地主和农民都可以成为会员, 并可将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抵押给合作社, 合作社以这些土地为保证发行土地债券, 进行资金融通。联合银行则为各土地抵押信用社进行债券的市场出售、收回的运作, 以及进行合作社之间的资金融通。土地银行和土地改革银行由政府直接投资设立, 主要帮助农民购买土地和兴建水利等。[3]

2.美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美国的农地金融制度于20世纪初建立, 其组织结构如图5所示。

联邦土地银行由政府财政通过购买土地银行股票的形式扶持建立, 它向投资者发放土地债券获得农业生产相关的资金。而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是连接联邦土地银行和农场主的中间组织, 农场主入股土地银行合作社, 获得合作社从土地银行得到的贷款。[4]总之, 美国农地金融体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 使得农地金融体系很快得以建立并成功运作, 推动了美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3.日本的农地金融制度

日本的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于19世纪末期。日本建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 资金由日本政府筹拨, 其等同于一个国家土地银行, 向农、林、渔业的永久性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5]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受政府的支持, 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固定利率;二是贷款期限内只付利息, 到期还本;三是利息辅助, 在低息资金的基础上, 贷款人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 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 由政府“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补偿。日本政府通过持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 授权这些机构办理土地抵押贷款业务。同时, 日本合作金融发达, 可以为会员提供信用担保贷款。所有这些措施, 为振兴日本农业经济发挥了重要金融平台效应。

四、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思路

国外的农地金融制度与我国需要建立的农地金融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 国外的农地金融制度是以土地的所有权作为抵押, 而我国农村土地抵押秉承土地集体所有的原则,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条件下,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和转让实现抵押, 所以抵押的标的物是农地的使用权。其次, 国外农地金融制度成立的背景和时期与我国当前的局势根本不同, 我国已存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 在农村土地流转由局部试点向全国全面推进的过程中, 探讨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 不能机械地照搬现有的国际模式, 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新型农地金融制度, 辅佐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1.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

农地金融制度的建立, 首先要解决组织体系的构建问题。笔者认为, 在我国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为依托的自上而下的农地金融制度比较可行。

农地金融制度带有强烈的政策金融性质, 而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其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 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6]因此, 可以在农业发展银行内部设置类似土地银行的部门, 作为农地金融体系的上级机构, 专门从事土地金融业务, 如接收国家土地专用基金及财政资金支持, 接受土地使用权担保对外发行债券等。这样, 既可以避免土地银行重设造成的资金浪费, 又能保证农地金融业务开展与国家农业政策的一致性。

在农村信用社内部设置“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部”, 负责农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业务。这样的设置可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深入基层、网点众多和信息成本优势, 进行农户土地抵押贷款的资料审核以及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并对贷款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7]在此基础上继续贯彻合作金融的性质, 鼓励农民参加联合土地抵押担保, 发挥基层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提高效率。

2.探索高效的融资途径

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债券化, 必须以权威认证的土地价值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为基础, 不能超过抵押土地的价值。土地债券应由农业发展银行发行, 到期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还本付息。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农户和政府补贴等。对于到期不能偿还的农地抵押贷款, 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将其抵押的农地使用权进行市场拍卖, 盘活资金。

3.开发多元化的业务品种

业务品种单一是农村金融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 建议在小额信贷和短期信贷的基础上, 发展中等、大额信贷和中、长期信贷, 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期限。根据信用状况灵活调整贷款利率和期限, 扩大农户联保的贷款规模, 并以农地抵押不断拓展消费信贷、科技信贷和助学信贷等业务新品种, 顺应“公司+农户+基地”的专业化规模生产发展趋势, 开发金融机构农村结算网络, 培育城乡连通的金融网络, 推动本票、汇票、支票等结算方式的全面发展, 立足实际满足农户多样的金融需求, 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4.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体系

(1) 建立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

农地实现流转, 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8]但是,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的国家, 因此要在法律制度上控制我国农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通过营造良好法律环境, 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 在法律上保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而不流失”, 并在流转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 维护农民的合法收益。此外, 要积极推进征用农地、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制建设, 杜绝借集体名义非法处置土地的“寻租”行为。

(2) 构建土地评估体系。

土地价值的评估, 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地评估系统, 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估方法, 培养一批有专业素养的专业评估人员, 从政策层面培育土地评估中介机构的发展, 为土地价值评估结果实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土地评估体系, 有助于提高土地流转的透明度, 有助于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谈判意识, 有效防止政府、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 杜绝和制止寻租、腐败行为的发生。

(3) 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农业是个高风险行业,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的高发区, 而且“靠天吃饭”的乡镇普遍存在, 往往签订了金融合约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系统风险主要源于产量和价格, 这些风险随时随处都可发生。建立完善的贷款保险制度, 可以有效进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要普及农村的保险意识, 在具体的贷款操作中要求农户按贷款的一定比例交纳保费, 经营失败由保险公司进行补偿, 以此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

(4)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力度。

建立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9]目前, 我国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较低, 不足以抵抗大病, “因病致贫”的现象还广泛存在, 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等的筹资标准。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和参保对象, 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全社会。

(5)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农户土地使用权进入土地流转市场, 增加了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性和土地债券的安全性, 激发金融机构购买和发行土地债券的积极性, 同时应相应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制度, 避免土地使用权的非法抵押和重复抵押。建立调解机制, 防止土地使用权的过度集中, 避免垄断和不公平现象。完善农地流转市场, 可以充分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同时有助于建立农地流转储备库, 实现农地的集中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 实现农地流转规范有序。

(6) 正确处理民间金融问题。

要正视民间金融组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能一味实行打、压措施, 要根据具体情况, 正面引导, 对那些条件比较好的民间金融组织, 可通过转制、改制等方式使之成合法的民营机构, 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防止他们向高利贷活动转化。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互助会等非正规金融组织, 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5.完善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系统

在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必须积极支持和引导。一是资金扶持, 向农地金融机构直接注入资金或提供贴息贷款, 并实施损失补偿、特殊基金等优惠政策。二是机构扶持, 政府直接创办土地金融机构开展土地金融业务, 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农民的正当诉求提供组织保障;加强政府对农户行为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 提高农民对农地流转的认知程度。三是税收支持, 对农地金融机构和组织实行减税或免税的优惠政策。

6.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监管和防范体系

在建立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进程中, 要设立农地金融风险的三道防线:一是贷前的可行性。贷款前要对农地抵押贷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二是贷时的程序性控制。贷款时对相关资料要有严格的审查程序, 为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并提供产业转化升级的指导意见。三是贷后的跟踪性。贷款发放后, 要进行跟踪监控, 动态管理, 避免贷款的挪用行为, 逐步推进农地流转各实体的风险共担机制。农地金融机构要建立内部评价体系, 进行资产的风险预防和管理。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监管, 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 通过价格监控, 整合农业体系的有效运行, 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 廖洪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与完善[J].管理世界, 2007, (11) .

(2) 黄祖辉, 王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史[J].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3) .

(3) 尹云松.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 1995, (06) .

(4) 张笑寒.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及其经验启示[J].农村经济, 2007, (04) .

(5) 李世平.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考察与借鉴[J].农村金融研究, 1999, (12) .

(6) 田丽, 雷国平.我国农地金融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 2007, (05) .

(7) 韩曙平.论农地金融制度中的组织设置和风险分担[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10) .

(8) 肖艳霞.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创新及政策建议[J].理论探讨, 2007, (07) .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论

金融系统作为融通全社会货币资金的信用中介既掌控着巨大的资金流, 同时又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节宏观政策等方面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 其在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均发挥着“经济心脏”的功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借助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来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 有着相当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免疫系统论下的政府审计本质与目标

(一) 政府审计功能的拓展

1. 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保护功能。政府审计具有“保护”和“监督”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从本质上讲, 是国家《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法定监督;从体系上来看, 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职权监督;从监督的主体上看, 是国家审计机关。其监督和服务内涵是维护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运行。政府审计的服务监督作用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具有相同的内涵。

2. 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清除功能。政府审计主要是对被审机构及其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揭露财经工作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以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舞弊腐败等问题。政府审计“清除”影响国家民主和法制进程中不民主、不合法的因素, “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不合理的成分, 让审计工作服务和监督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体系的完善。

3. 免疫系统的最后防线:

修补功能。政府审计的“修补”功能不仅仅是审计之后发现问题的“小修小补”, 更是相关制度的“大修大补”, 以及填补相关制度的“空白”, 让政府审计更好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审必严”, 进一步增强政府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塑造政府审计形象, 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二) 政府审计作用的新变化

传统意义上审计的作用主要是监督约束作用、查错纠弊和批判揭露。“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除了这些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以下4个作用:一是全局性作用, 即用全局和宏观统揽审计工作, 在全局上、整体上和宏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对国家经济、社会存在的宏观性、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 提出建议;二是服务性作用, 即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 跳出局部和具体的审计项目, 服务改革和建设的大局, 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改革目标的实现;三是建设性作用, 在查错纠弊、揭示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苗头的同时, 提出对策建议, 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推进地区、部门和单位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加强内控、规范管理;四是前瞻性作用, 关注已经存在和潜在的经济风险, 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 防止外部不利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侵袭。

(三) 政府审计范围的延展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将审计范围由“经济活动运行”扩展为“经济社会运行”。单纯的把审计定位为经济工作, 或只看到审计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而没有把审计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联系起来, 这是对审计的不全面、不完整的理解。审计作用的发挥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过去我们主要强调审计的经济功能, 但是随着审计作用的日益强化、审计方法的逐步改进、审计角度的不断调整, 审计越来越表现出宏观性和全局性, 国家审计早就超越了经济范畴, 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 政府审计目标的转变

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 从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来讲, 审计工作只有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 才能够有高度、有深度, 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历史使命, 也才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政府审计免疫系统除了财政财务审计之外, 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这个机体的安全与健康, 不只是关注财产、资金的安全, 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安全;要更多的关注行政管理、政府职能转化以及审计管辖领域的事业发展问题。在做好一般性财务资金审计的同时, 探索资源环保审计;在关注资金运行的同时, 探索对审计对象业务运行的审计;在进行传统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同时, 探索效益审计。审计免疫系统要预防、揭示、抵御一切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各种病害,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重复审计”导致审计效率低下

一是政府金融审计有“越俎代庖”之嫌, “监管误区”和“监管盲区”同时并存。在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门中, 财政部负责中央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金融监督部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负责金融风险的监督, 央行负责金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按照《审计法》的规定, 政府审计可以全面检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 既查财务, 也查风险, 这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另外, 金融监管又存在“盲区”, 政府金融审计和其他监管机构都很少检查中小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信用社、证券公司、各种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更不用说国家审计部门对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情况进行再监管了。

二是“群龙治水、重复监管”。政府金融审计与其他金融监督部门缺乏相互间权责的明确界定和职能的严格定位。而就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而言, 也存在着“重复审计”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两者在方法和程序上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 因此难免存在着“重复审计”。

(二) “审计不足”导致审计监督作用弱化

首先, 审计不足使得监管信息更加不对称, 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增大。由于审计力量单薄, 监管当局从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所难免, 被监管者利用信息优势进行败德行为的概率增大。

其次, 审计不足使得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合谋”的可能性增大。这种合谋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监管的作用, 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再次, 过于频繁的现场检查凸显监管资源稀缺。审计的不足致使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被监管者不愿意将经营管理信息全面真实地传递给监管者, 监管者也难以完全相信被监管者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在没有其他信息渠道情况下, 监管者为了准确了解被监管者风险控制程度, 更多的会通过现场检查方式掌握真实和全面信息, 由于信息变化太快以及要了解的信息太多, 频繁的现场检查又进一步加剧了监管资源的稀缺。

三、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完善与金融危机防范

(一) 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

完善的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警兆, 可以预知金融危机, 进而规避或延缓危机的发生。利用经济、金融、财会等理论知识, 采用比例分析、趋势分析、模型分析等手段, 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能够发现金融业存在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风险因素, 并向经营管理者预先提示, 提前采取降低或分担风险的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警情的发生。

1. 更新审计模式, 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为目标, 引入并建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显著的特点是: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 立足于对审计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捕捉潜在的风险, 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2. 突出审计重点, 抓住高风险区域, 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等的审计预警。

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是新生事物, 风险系数更大, 往往是金融风险高发领域, 也是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的薄弱环节。在对传统金融业务审计预警的同时, 要对新生业务的警源进行重点审计, 以更好地发挥政府金融审计预警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二) 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清查系统

通过政府金融审计, 可以检查资产质量, 揭露掩盖不良资产的手段, 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可以监督业务经营合规性, 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 重点揭露和纠正违反规程放贷、诈骗资金等行为;也可以检查盈亏的真实性, 发现并查处是否存在截留转移收入、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还可以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 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修正系统

加强对政府金融审计修正系统的持续完善, 有利于保证政府金融审计预警和清查功能的发挥, 对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总体功效起到保障作用。一要建立健全政府金融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目前, 开展政府金融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还不完善, 政府审计还没有建立起像社会审计所拥有的成熟的道德准则、执业准则和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准则体系。二要加强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建设。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 评估其健全性和科学性, 找出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中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制度性缺陷, 促进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的完善, 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充分发挥与完善, 对处于国家经济中枢地位的金融体系安全的保障作用越来越大, 通过严格有效的政府金融审计监督, 及时发现、防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 乃至金融危机, 将对我国金融与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链接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于2008年3月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提出的。他指出, 审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其第一要务是保障国家安全, 审计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常迎迎.关注国家金融安全, 提高国家金融审计服务水平.审计与理财, 2009 (4) .

[2]陈文夏.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启示——基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思考.审计研究, 2009 (2) .

[3]刘英来.用“免疫系统”论指导审计的科学发展[J].审计研究简报, 2008 (17) .

[4]潘正彦.金融审计功能拓展:加强社会监督和控制金融风险.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 (1) .

构建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篇11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失灵;政策建议

一、引言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该决定中“发展普惠金融”被正式提出,表明普惠金融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农村金融的落后也是致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农村金融的落后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认清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构建农村普惠金融甚为关键。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不便、基础设施的落后、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造成的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以及政府的不恰当的干预都是制约农村普惠金融开展的重要原因。而推行普惠金融最重要的区域便是农村,因而对于如何在农村更好地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普惠金融

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可以说是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Christen RP,Timothy R.Lyman,Richard Rosenberg(2003)详细地叙述了小额信贷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认为小额信贷对于消除贫困具有积极的作用。Christen,Rhyne和Vogel(1995)认为小额信贷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和为贫穷的人们服务。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中国小额信贷的具体的操作实例,认为小额信贷是有利于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活动(杜晓山,2004)。微型金融是小额信贷范畴的延伸,是小额信贷金融多样化和持续化的结果。

金融普惠和普惠性金融体系是在2005年前后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提出的概念。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认为普惠金融对于企业和家庭而言都是能够方便得到的有保障和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并且能够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普惠金融指的不是单一而又零散的金融机构,它所指的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这样贫穷的人们便不会在被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边缘化(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2015)。普惠金融的宗旨是建立为全社会所有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并认为只有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才能保证贫困人口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并使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地得以提升(潘功胜,2015)。因此,普惠金融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企业和家庭为获得金融所支付的成本是合理的; 二是金融服务是竞争性的,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是多样服务化的;三是金融机构运行稳健,内控严密并能够接受市场监督和审慎监管;四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确保能够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周小川,2013)。

三、目前农村金融现状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图1即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正规金融体系为核心,以根植于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体系为补充(马九杰,吴本健,周向阳,2013),该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然而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截至2012 年末,我国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乡镇共有1696个,这些乡镇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还十分困难。在很多乡镇,往往只有农信社或农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形成了金融垄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据农行和西南财大联合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提供的数据,2013年只有43.8%的农村家庭拥有民间借款,但拥有正规贷款的农村家庭仅占14.1%。在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72.4%的农村家庭受到信贷约束,其中,62.7%的农村家庭没有通过银行来解决资金困难,9.7%的家庭申请了银行贷款但是被拒绝。

要将农村的普惠金融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仍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并且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也正在日益地凸显,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失灵并存,具体地表现为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结构失衡,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政府干预的无效率和寻租行为等。

(一)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1.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失衡。在本文中我们用信贷约束来衡量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信贷约束指的是金融的供给量不能够满足金融的需求量的一种情况,直接法和间接法是测量信贷约束的两种方法(Petrick,2006)。直接法就是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直接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信贷约束的方法。马九杰等相关专家于2008年对甘肃、山西、浙江等3省15县100多家中小企业和近1000家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首先,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户和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高。其次,不同的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具体包括农户、中小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之间面临的信贷约束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受信贷约束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其次是农户,而受其影响最小的乃是龙头企业,往往最需要金融支持的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很容易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既依赖于正规的金融体系,又依赖于非正规的金融体系。但是通过图2不同农村经济体面临的不同的信贷约束程度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正规的金融体系还是非正规的金融体系,都更愿意满足龙头企业、城市客户以及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并未给更需要信贷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为了抢夺优质的客户资源,正规金融体系内的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体系内的各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最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规模的涉农经营主体被边缘化,因而农村的金融服务很容易地出现结构性的失衡。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 篇12

一、金融审计与金融创新

(一)金融审计的作用

审计是一种监督机制,基本职能就是监督,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金融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一部分,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金融审计主要是对国家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最终作用于经济基础。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以及损益进行监督,本质是对金融机构的绩效和其他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再监督[1],通过金融审计查找金融机构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并揭示问题的原因,从而预防金融问题,防范金融犯罪。

金融审计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经济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但是国有经济的管理仍然有许多问题,金融审计的监督职能能够对国有经济发挥有利的作用,因为审计不只是查找问题,它的主要目的是揭露问题、预防问题以及防止问题的再发生,它能够继续发现潜在的经济问题,起到预警的作用。审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监督国有金融机构的问题,防范其产生的金融风险,促进国家金融事业的发展。其次,金融审计可以简单理解为金融治理,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一部分,通过监督可以查出各种经济犯罪的行为,还有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并且能够从中分析出我国整体金融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度或者管理上的漏洞,从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健康运行[2]。最后,我国金融行业参差不齐,有很多不平衡,农村与城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等差距明显。金融审计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一部分,可以充分发挥治理国家金融的作用,从全局出发,深层次分析,完善金融制度和管理,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对金融要素重新组合和创造,以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的目的。金融的作用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改变资源的时间结构和风险分布来进行,引导资源在各金融机构以及市场之间的流动。金融创新就是新的生产函数,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金融创新不仅可以达到有效规避监管、降低费用以及转移风险的目的,而且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机构的利润,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金融创新除了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可能带来金融系统性、脆弱性以及危机传染性的风险。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金融衍生品,个体风险可以转移,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3]。若运用过度会产生金融泡沫,加大风险,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金融创新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信贷扩展超过一定范围,将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不利影响,许多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破产。金融创新环境下,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少。因为金融创新的风险隐蔽性比较大,加上近年来金融创新产品更加复杂,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预期比较乐观,往往忽略了金融创新的高风险。

我国在金融创新环境下,政府金融审计具有宏观独立性、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具有自我监管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监管性。首先,政府金融审计跟其他金融行业审计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不需要依附金融行业,有利于再监督评价职能的发挥。政府金融审计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出发,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经济监督,不管是审计范围还是审计内容,政府的独立宏观性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政府金融审计不仅能够对银行进行金融监督,而且能够对保险和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督,包括跨行业的金融业务。政府金融审计部门要能识别金融违法行为,对监管不完善的地方要提示纠正,落实监督职责。随着国家审计署对审计监督力度的重视,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稳定越来越有保障[4]。其次,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别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内部审计可以进行客观独立地调查监督,公正评价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的效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以及资本评估系统进行评价,提高审计的真实性,及时发现内部组织运作的问题,帮助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查找风险隐患。不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有利于金融风险的化解。最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具有独立监管性,由于政府的审计工作有条件限制,不能对大大小小所有的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金融审计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审计时,通过收集审计信息,进行检测判断,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给金融机构公正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外宣布的审计结果负法律责任。

二、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一)突出政府的主体作用

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作用,政府金融审计的目的是预防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金融审计工作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与政府部门的审计有直接关系,需要发挥政府部门审计的主体作用。政府金融审计的职能可以揭露金融机构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金融机构中的金融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弥补金融创新发展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要发挥政府的独立性与预见性作用,整合金融资源,协调政府之外的监管机构,降低金融活动的风险。

(二)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评价依据和工作标准,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和独立性,使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要以风险为导向,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问题,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完善风险管理程序。对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品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监督管理,及时规避它们带来的风险。另外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重视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

(三)重视注册会计师的补充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尤其是中小个体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审计监管体系重要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审计工作,能够准确地发现金融机构中存在的问题[5]。但是注册会计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独立性。需要金融机构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其独立审计的作用。另外要重视非银行机构的审计工作,包括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证券公司等,使我国金融审计监督体系更加完善。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金融环境更加复杂。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活动,金融创新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对国家金融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审计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创新成本,科学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源。要充分发挥政府金融审计的主体作用,重视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促进我国金融行业更好地发展。

摘要:金融行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随着国外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而且规模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金融审计关系着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传统的金融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审计需求,本文在金融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审计,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谭红艳.试析金融审计预警体系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319-319.

[2]王周宇.促进国家金融审计功能实现的途径探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顾霄.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实践性探究[J].港澳经济,2014(29):93-94.

[4]王周宇.促进国家金融审计功能实现的途径探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上一篇:中晚期结直肠癌下一篇:技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