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2024-05-22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共12篇)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1

高校预算管理是财务制度的中心内容,贯穿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在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做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对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可使高校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效益,对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缺陷。

高校预算编制可以分为收入编制和支出编制。部分高校收入预算编制不完整,大量的事业收入被校内各院、系、处、部等单位截留,游离于学校预算管理之外。在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作为制定费用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以上年度各部门支出为基数,但各项支出并不一定是合理和必要的,这种方法虽简便易操作,但意味着各部门的预算支出每年只增不减,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预算编制参与者单一。

虽然预算编制涉及到各系、部及职能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预算编制一般由财务部门来完成。由于财务部门不熟悉其他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在预算安排中,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影响了预算的细化。

(三)预算编制时间和期间不对称。

目前,许多高校预算编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上报财政部门的学校总的部门预算,一般在每年十月份前上报主管部门;另一部分是学校具体执行的分解预算,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下达执行。高校现行编制预算是按照公历年,而学校采用的是学年制,当年9月所收学费收入不仅仅用于当年开支,而一直要使用到次年的8月底,其收入实际使用会计期间与预算编制核算期间存在差异,反映在会计报表上即当年年底“事业结余”科目的余额较大,而且第二年1到8月因无大量学费收入,若同时存在退学情况,其会计报表的“事业收入”科目可能出现负数,这时“事业结余”科目就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给报表阅读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四)预算执行的控制约束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预算调整程序不规范,预算弹性较大。预算经费指标的挪用及超支情况严重,其执行和控制阶段未能真正发挥作用,预算结果与预算大相径庭。

(五)核算科目的不合理。

首先,经费来源科目。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经费来源不再局限于财政拨款、校办产业收入和学费收入,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比如利用银行贷款来融资;利用社会资金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资金投入等。现行收入类科目已不能清楚地反映出资金来源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与其他高校合作办学,收到的学费收入计入“事业收入”,然后根据办学协议,按一定的比例拨入对方学校,同时冲减“事业收入”科目,此时“事业收入”科目虽然如实反映了收入的情况,但看不出此项资金来源的具体形式。其次,由于高校遵循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事业单位会计强调的是收支平衡,没有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因此诸如电话等金额不大,但使用年限较长的资产无从反映,存在一定的账外资产,容易形成资产流失;同时,办公耗材及总务所购电料支出等,也逐年大幅度增长,其购置及消耗在核算上也存在一定难度。再次,高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对长期挂在账上的应收账款,其呆账、死账不能反映,从而影响到实有资产的真实反映。

(六)实物资产管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高校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责权不明,未建立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主要表现:一是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只列支出而不入资产账,导致账实不符;二是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未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大;三是按现行高校财务制度的规定,高校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当年购置的固定资产全部计入当年的经费支出,在使用的受益年限内不提取折旧。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逐渐被磨损,其价值形态逐步转移到教育成本中去,客观上要求进行补偿,而不计提折旧,则难以及时得到价值补偿,也无法知道需要补偿的具体数额。

二、预算管理与财务制度的改革

(一)认真做好高校综合预算的编制工作,实现预算编制方法创新。

高校预算的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所以首先要在预算收入上下功夫,编制综合预算。把学校能够实现的正当、合规、合法的收入全部纳入学校的收入预算管理。在收入预算编制时,要坚持稳健性原则。把收入预算工作落实到各系、部及职能部门,杜绝将学校资金截留、占用、挪用或拖欠。收入按来源测算,按部门汇总,使收入预算更加细化、准确无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尽量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人员经费的编制上也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摒弃了增量预算法中基数不合理的因素,按照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重新测算每一科目项目的支出需求,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在确定定额标准时关键在于确定支出标准,其中人员经费是必保项目,在安排支出预算时应优先安排;用统计分析法对同类高校历年公用经费标准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以此来确定公用经费标准。

(二)树立部门预算管理观念。

公立高校实行的部门预算,就是突破传统的以功能预算为主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内部实施以各部门、院系为基本预算单位,将预算年度内部门所有的经费收支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程序。改变过去很多高校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并实施预算的现状,应当让各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促进信息最大范围流动,使预算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可以组成在主管校长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有审计、人事、资产、基建、教务、学生、科研、后勤等主要部门参加的财经管理委员会,并下设若干个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全校的预算编制论证工作。

(三)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会计期间核算采用学年制。

高校必须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同时根据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制定3-5年的长期预算,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年度滚动管理,使预算资金的分配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对于预算编制期间的不对称,在进行核算时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即在年终时,对第二年1-8月支出预算的基础上,将收入按一定比例转入暂存或暂付,到第二年初再从这两个账户中转入“事业收入”;对于类似学生活动费业务,在新学年时计提,到第二年7月时作结转,这样“事业收入”和“事业结余”科目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四)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的力度。

预算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追加、追减预算。预算的执行包括收入的执行、支出的执行和平衡预算三个部分。学校收入来源多元化,要将自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管理,确保收入的实现,并落实各级经济责任制。在支出方面,要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按预算规定的工作任务、内容、数量、标准进行控制支出,对各项工程款支出必须经过审定。对超预算、无预算的开支,财务部门有权拒绝执行。

(五)借鉴企业财务制度中的科目来反映高校资金来源的各种形式。

在科目设置上,可以用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科目反映高校的资金来源。同时建立“低值易耗品”科目。对于往来账,除了登记时间、单位、金额外,首先应从制度上杜绝呆账、坏账的发生,建立一套应收及暂付的管理制度,编制应收账款的账龄表,设置“坏账准备”科目,计提损失,防止虚增资产。

(六)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首先要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进一步核查资产,落实资产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度。第三要对学校尚未入账的资产核实入账,完善校、院、系三级资产管理,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和转让制度,对学校大量、大批和贵重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和招标管理。根据成本核算要求,固定资产应按折旧计入成本,不能按购置的设备和当年的自筹基建经费全部计入当年的支出。高校会计核算应反映教育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耗费情况,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会计制度。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对资本性支出予以等额补偿,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掌握资产的详细资料,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2

蔡卫中(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教师是高校发展中的首要资源。种种现象表明,在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一直起支配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形成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运行机制。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流动是增强高校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最佳途径,应该在高校内部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北大教改将引发中国高教界人事制度的创新。

关键字:高校教师竞争与流动北大教改制度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又一代人才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哈佛前校长科南特的教育名言道出了教师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首要地位。:教师如何才能出色?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流动是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最佳途径,高校只有在良性的人才流动中才能获得健康的活力和持续的发展。

高校教师流动包含多重涵义,本文特指竞争机制条件下高校教师内部的优胜劣汰流动。在企业界、商界人才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的今天,高校将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高校教师队伍不可避免会受到市场的“冲击”,原本陈弊已久也平静多时的高校同样必须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理论界近年来对高校教师流动作了诸多的探讨,但多关注于主动流动背后的微观动因、流动机制,人才流失现状及应对措施。从流动的合理性,从优胜劣汰的角度促进高校教师内部流动,进而将其上升为一种制度安排,此种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将对此作出一些努力。

二、流动的合理性——理论依据

1、创造力的库克曲线

美国学者库克根据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研究出库克曲线。OA是创造力的导入期,它是指一个研究生在3—4年的学习期间创造力的增长情况,AB表示研究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初期1.5年,创造力初增期即创造力的成长期的情况。在这一时期,由于第一次接受任务的挑战性、新鲜感,以及环境的激励,促使创造力成线性的快速增长。BC为创造力的成熟期,也即是创造力的峰值期,这一时期,是出成果最多的时期。随后进入CD,即创造力开始下降,进入初衰期,其持续的时间约为0.5—1.5年。最后进入衰退稳定期DF即创造力继续下降,并固定在一个稳定值上。[1](P170)

创造力的库克曲线虽然只是一个对研究生的统计曲线,但通过这一条曲线,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师创造力的发展也是有增长衰落的周期性的,不论教学还是科研的创造力都服从创造力的生命周期曲线。以教学为例。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感,一个教师初次接受教学任务时,一是由于教学内容不熟悉,迫使他必须以较高的创造状态进行学习与备课;同时又由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处于未知状态,对学生及外界评价都极为在意。正是这种对外界评价的期待,产生了创造的激情,使创造力呈上升趋势。而当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已经很熟悉,并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已经确认时,这是教师教学水平成熟状态,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往往也是一个教师教学创造激情下降的开始。显然,一个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发展与自身的成就动机、创造能力、创造激情这些主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与外界的激励机制有关。

因此要使高校教师保持良好的创造力,就需要采取强激励措施激发其创造激情。然而当环境已经对教师的创造激情有所抑制,已经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或是教师本人也对环境失去了兴趣,认为他已无法适用,无法改变时,促进其流动就有一定的必要性。适度的流动可以使人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从新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身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产生正向的预期,从而使其创造力从一个生命周期走向另一个生命周期。

2、组织生命周期理论[1](P169)

美国学者卡兹对科研组织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组织的生命周期的长短与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有关系,与组织成员的创造力有关系。如图所视。其中第一阶段,由于一个人对组织环境不熟悉,成员间的信息交流较少,彼此之间的智力触发量较小,因而创造力较小。第三阶段则是因为人过于熟悉,相互之间缺乏新鲜感,组织出现了老化现象,这时的组织对组织成员的吸引力下降,组织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就呈衰落状态。只有在第二个阶段才是一个组织最有活力,也是一个组织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也就是说一个科研组织也与人一样有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科研组织,系部、教研室,也是科研的一个小团体,教师的教学激情,科研创造力往往也与这些团体的生命周期有关。当一个人处于组织的最佳状态时,组织成员之间可以产生正向激励,想在他人面前证实自己与表现自己地愿望比较强,彼此之间能从对方获得的信息量也较多,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卡兹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为了避免组织老化, 保持高校活力,就必须通过人才流动特别是教师流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同外界联系,增强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3、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更为深刻地揭示了教师价值实现与教师流动之间的必然联系。现代经济理论表明,任何投入都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减问题。一般来说,在投入初期,效益随投入增加呈递增趋势,当投入达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益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效益反而逐渐减少。

教师配置数量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无论起初教师的投入效益多大,都将在投入(即教师配置数量)达到一定值后逐步减少。用数学表示为:d2y/d2x<0,或dy/dx是x的减函数,式中x为教师投入量,y为x的产出值或效益。①当dy/dx>0时,产出随投入的增加而增加;②当dy/dx=0时,效益达到最大。③当dy/dx<0时,随着投入增加,效益反而减少。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就必须保证教师投入不能减少已有的收益,即教师数量应尽量避免达到dy/dx<0时的数量。否则,就应该实行流动,以改教师投入的方式和结构。目前我国高校大量存在的教师过饱和、知识老化、冗员严重的状况则使其流动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教师创造力的激发、高校组织活力的增强以及最佳投入效益目标的实现,都归结为一点:即应该在高校内部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理论和实践证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只有在流动过程中才能实现最佳结合。人才效益也只有在流动机制中才能获得较大的提高。

三、流动的制度安排——实践支持

1、国外经验

理论呼唤着实践的支持。在此方面,国外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①“远缘杂交”:合理的学缘结构

国外众多的大学在选聘教师时,常以严格规定或不成文的传统,不直接留用本校的毕业生,以防止“近亲繁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里分校,80年代初在全国大学评估中名列前茅,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聘用本校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英国剑桥大学则规定,本校毕业生只有先到外校或社会其他部门工作若干年后,才具有应聘本校教师的资格。德国明文规定,教授不能从本校助教中选聘,助教任期六年,最多不超过八年,期满后必须离校,不能在任教的大学晋升教授,只能申请应聘为其他大学的教授。德国高教界人士认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促进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和防止“近亲繁殖”,防止在教授晋升上掺杂私人感情。有利于选贤任能,有利于大学之间不同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及学风的交流,从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兼职: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

美国、西欧等地的高等学校,鼓励专职教师和科技人员到外校兼课或进行科研工作,同时也愿意接收临时研究员来从事科研工作。在日本,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本身都认为,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去其他院校兼课兼职,不仅有利于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拓展教师的视野,接受更多的社会营养,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学科交流和学术交流。日本高校教师在校外兼课兼职必须履行手续,预先向本学院或学科负责人说明情况,在保证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经批准方可进行。兼课兼职的报酬也有一定的规定,除纳税外,其余全部归教师所有。兼职教师制度促进了校际之间及学校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不断自发地调整着高校教师的结构。

③“非升即走”:全面系统公正的评估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大学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公正的评估。“非升即走”(up-or-out)是西方许多高校推行的一项制度,即教师在任职期间,经评审不能晋升,到期只有离校另谋生路。如美国助理教授的聘期一般为3年,期满后如果本人表现优秀,学校又需要,即可延聘3年,连续工作6年,成绩突出者,可晋升为副教授,否则必须离校。取得终身资格的副教授,若合同期满而没能晋升为教授,则只能去低一层次的院校或别谋他业。

此外,西方国家大学要求“废止终身聘任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为高校大发展期已过,各类职位增加量很少,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急需一批新生力量来充实教师队伍,终身制却暴露出阻碍教师合理流动和学术繁荣的弊端。1982年,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发表了高校废止教师职务终身制的政策声明。德国部分大学已准备实行聘期6年的合同制度。美国帕米安星屯大学已建立了7年为一任期的教师聘任制度,所有教师遵循“非升即走”的原则。显然,这种建立在合理评估基础上的“非升即走”原则,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学术前途,激励着他们展开竞争、追求卓越;同时,客观上促进教师的流动和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

2、国内创新

理论也呼唤着制度的创新。种种现象表明,在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一直起支配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形成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运行机制。高校不能根据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吸引需要的人才,清退不合格的人员。清华大学在此方面是个先行者。

①清华:创新的先行者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占45%,每年调离率在8%左右。针对目前青年教师流动的情况,清华大学提出了“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让人才在流动中升值”的观念,运用双向选择留下了骨干教师,并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在职称评定方面,实行新人新办法:青年教师在规定任聘年限后3年内晋升不了讲师、10年内提不到副教授的,就应转岗或调出,即“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而择优晋升的教授、副教授在专家组的连年考核中被亮“黄牌”———评为C级(不甚称职),或当年被亮“红牌”———评为D级(不称职),就将“退场”。

②北大:揭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序幕

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而高校人事体制改革却迟迟未动,在其它领域改革大刀阔斧进行的时候,惟独高校按部就班、关起门来论资排辈(甚至按照行政方式来排)、“武大郎开店”和“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我们继续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话,本已落后的高等教育与世界相比,将不仅仅是一步几步之距,而是无法企及之遥。在众多高校只在犹豫不决的探索中感到这种要求,为摘取并汇集改革的枝叶而彷徨无措的时候,北大第一个清晰地看准了事态发展的要求,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魄力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5月12日,北大校长许智宏以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发布了由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教授组织起草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5·12”通

知强调: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是学科建设,关键是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在聘人用人制度上实现一种新的突破。按照这一方案,北大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体的年青教师将被纳入到一个以聘任制、分级流动制(在有限聘期内有限次申请职务晋升)和学科“末尾淘汰制”为核心的机制之中,体现出较大的改革力度。

这是一场让人盼望已久的改革,其基本精神就是竞争和流动。让人才在竞争中流动起来,这正是中国高校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一直缺乏的东西。教育、学术和其他产业一样,缺乏竞争势必会造成固步自封,造成垄断。北大尝试做的可谓半个世纪以来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然而,可以想象,一场严厉变革必定要面临重重困境。在赞同者与反对者激烈的争辩中,频频可见本土派与海归派冲突、基础学科与实用学科角力、青年教师与成名教授对峙的局面。甚至某些有识之士尖锐指出高校人事体制改革应涵盖庞大得业已浮肿的管理层,单改教师,不改行政机构及队伍,改革是不完善的。

或许这一轮的人事改革没能打破累积多年的“官僚厚冰”,或许方案中还有不切实际有失公允种种不尽人意之处,这只表示改革还可深化,并不能否定改革方案的优点。况且中国的制度变迁,往往是开了头有了突破之后,以后的改革就会跟着下去,指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全盘改革只会陷入现实的误区。

不管怎么说,这一被人戏称为“休克疗法”的方案,确实在革除国内高校目前仍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近亲繁殖等弊端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作为中国高校的精神领袖和学术领袖,北大这一步,意义非同小可。“如果把2003举措看作是巨大变革、甚至革命,北大则绝不是革命的制造者。北大的力量主要并不在于它在自身中发现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它在它所推动的那些人中间所发现的东西。北大并没有在它内部或者周围散布什么革命种子,它只是培养已经存在、并且必然要破土而出的种子。”不久的将来,类似的改革举措很快就会在全国推开,高校师资大规模流动即将到来,高校封闭、垄断的格局随之打破,大学之内和之间将进入相对完全的竞争状态。高校改革史上将写上这标志性的一页。

四、简短的结语

高校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在高校中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把市场法则引入学术研究中,让教师在竞争中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自我,让高校在流动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实在是学子之幸、国家之庆、未来之光。相信这历史性的一步不会是改革的终结。突破口找准了,措施完善了,就应该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持续下去。我们期待着改革的第二步,第三步,我们更期待着整个高教界改革之春。

参考文献

[1]、张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悦.论人才资源的流动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1999(4)

[3]、李强.北大必须迈出改革第一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7月

何建设及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 制度建设 创新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86-01

一、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是指管理体制过程中规范的整合。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就是对培养计划、开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并在研究教学管理方面逐步形成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体制,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对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保障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学年度工作计划,到组织和引导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进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等都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制度、院系领导听课制度、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听课制度、特聘督导专家听课制度、期中教学检查与反馈制度、期末考试管理制度、毕业实习与管理制度等。通过强化教学制度管理,对教学状态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保证高校教学高质量稳定运行。

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考核”管理机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对教学状态的全面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全面的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只有将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结果和教师奖励、考核、评聘、晋升职称挂钩,奖优罚劣,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更合理、更完善。高校只有在管理体制形式、组织结构和分配关系上,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既是激励和约束体制互补,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建立健全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课程考试等质量标准,为严格监控和正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建立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应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应包括授课质量管理制度、领导听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讲课大赛制度、教学质量诊断制度,毕业生座谈会制度等等。

如对全校的课堂教学状态质量进行评价,是运用听、评、考、查等形式和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动态监控。按照执行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学状态和教学成果四项内容进行考评;将领导、同行专家、督导专家和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评价打分综合确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建立党政领导听课制度、同行专家听课制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采用随堂听课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风、教材使用情况、学生课堂纪律、学风情况、教师批改作业、答疑等教与学状态进行检查。其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师实行“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由学生填写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则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秩序、课后辅导、能力培养7个方面。课程总体成功度评价反映的是学生对课程的总体印象。

积极推进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体现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拉开收入差距,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加大学校的人事改革步伐,强化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教师岗位聘任要遵循“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签约管理”的原则,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按劳取酬的分配机制。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是以管理者为主体,从管理基本职能出发,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变化和重组,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并使之处于动态协调之中的活动总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研究和探讨教学组织及组织内部资源有效配置,强调的是对师生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现代教学管理理念中,着重强调的是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它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以改革创新激活教学管理,激发起师生中教与学的热忱。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教学艺术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培训,教师在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后,安排有进修和科学研究的时间。同时,确立教学是一门学问的观念,克服只重专业科学研究成果,忽视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偏见,鼓励教师认真总结有规律的教学经验,并使之理论化,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学术研究。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学校要大力倡导“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学风,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充实最新成果和代表当今社会发展前沿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从教学管理队伍出发,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和能力,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既懂得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懂得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熟练地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具备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能,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化管理,建立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培养计划、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学生成绩、学籍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排课、选课等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使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使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建立教学信息服务系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进度、考试、任课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建立教师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资料,如教学工作量、科研项目、参加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情况,获得的教学奖、科研奖、教学效果等方面。

高校管理创新既是管理方式、方法应用中的创新,更是对传统管理的革新与扬弃。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因而具有更大的难度,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就是破除旧制度、建设新制度,固化改革成果的过程,没有制度的建设和创新,难有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1(01)

浅谈高校选课制度的创新 篇4

一新时期高校选课制度的主要问题分析

1 选课系统软件缺陷明显

选课系统软件的缺陷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选课的优先权”问题。很多学校都把选课系统软件设计成具有优先选择的程序。正如中南民族大学的同学所说的选课系统就是“先选先得”与“丛林法则”, 有一种弱肉强食的意味, 因为, 选课其实并不只是速度的比拼, 还有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当两名同学同时选择一门课的时候, 系统会默认选课积分高的同学有优先选课的权利, 积分少的同学则要等候。这样, 导致选课积分越多的同学就越容易选择到“满意”的课程, 而所有学校无一例外的都对每门课能都容纳学生的数量做了明确规定, 选课人数一旦达到上限, 就无法再选了, 所以, 选课积分低的学生就无法获得满意的选课结果。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合理现象, 因为选课积分的多少并不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 再者以前选课的多少与学生以后选课并没有直接关系, 不能因为以前的积分而决定学生下阶段的选课权利。另外, 因为在公共机房登录选课系统, 重病毒导致选课积分丢失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也是现有选课系统软件的另一明显缺陷。

2 选课时间过于集中

一般高校的选课, 主要集中在每学期的期末一段时间, 系统的开放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 这是选课的“初选”;另外在下学期的开学第二周还有一周的“补退选”时间。“初选”是学生最重要的选课时间, 主要确定下学期要学什么课;“补退选”是学生经过新学期的一周学习后, 可能对哪门课感觉不满意, 可以“退掉”, 同时对哪门课感兴趣, 也可以重新“选择”。由此看来, 每个学生每学期有机会选课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2周, 再出去公休时间, 也就是10天。再加上这10天之中, 学生还得去上课、吃饭、休息, 而且还得保证有时间能选课的时候还得有电脑, 并且很多学校的选课系统外网是登陆不进去的, 言外之意必须在学校中的电脑才能进行选课, 因此, 真正能选课的时间寥寥无几。结果就是, 每逢学校选课的时间, 学生们就如临大敌。“凡是有电脑的地方, 就有选课的人”,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中心、宿舍、网吧…选课的人们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 不说一句话, 只是持续着一个动作———登陆、被挤出, 再登陆, 再被挤出, 如此恶性循环。因为各大高校大部分都是校内网络, 其带宽有限, 所以选课时间的过于集中带来的后果不仅是学生登陆不上选课系统, 经常出现学生选课的高峰期, 全校网络集体“瘫痪”,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运行。

3选课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

学生选课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也反应在很多方面。首先, 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对于即将上的课, 以及面对同一门课同时开课的几位教师根本就不了解, 选谁或者不选谁, 选哪门课或者不选哪门课纯粹是随机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显性的选课制度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 如果学生随机选课, 倒不如学校预先安排好;第二,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娇生惯养, 吃不了苦, 因此选课时讲究特别多, 上午第一节不能选, 怕睡不醒;晚上最后一节不能选, 怕困了;周五下午不能选, 因为要做点自己的事;还有的学生选课得看自己的伙伴选哪门, 为了是一起上课有个说话的“伴”等等。一系列的“要求”把选课的时间压缩的非常集中, 结果就是只看那个时间段哪门课能选就选了, 根本就不是看哪门课适合自己的发展, 对自己有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选课制度的创新与探索

1进一步研发新型选课系统软件, 完善选课系统

一套完善、功能强大的教务管理系统是保证选课制正常实施的重要条件。选课系统的质量由学分制选课的运筹学规律、信息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几方面因素组成。选课制运筹学规律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课程、选课学生及任课教师, 所以, 我们需要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要素深入的完善选课系统。首先所选课程上, 尽量不要让同一门课程出现时间上的冲突, 这样学生可以有自由选择听哪门课的机会;第二, 选课人数的限制不能过死, 对于学生都愿意选、愿意听的课程, 表明这门课教师讲的好, 学生感觉听了会有收获。所以学校可以考虑增加该门课的选课人数, 小教室换成大教室, 增加授课频率来解决;第三, 在任课教师上, 教务管理人员需要把那些有特定要求的任课教师标记出来, 手动排课。比如, 有些教师需要带孩子, 尽量网上就不能排课, 有些教师年龄大了, 就要适当的加大授课间距, 让教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最后选课系统尽量由单纯的平面语言转化为可视化的, 让学生在选课的时候有更强的立体感, 比如, 把上课的场所立体的展示出来, 学生可以迅速的判断出这堂课与下堂课上课地点离的远不远, 避免出现赶不上上课的现象。

2 人性地安排选课时间

选课时间的安排要进一步完善, 尽量不要把选课时间集中的安排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 这样一方面是学生选课困难, 另一方面造成网络使用的问题。比如尝试延长选课时间, 或者把课程氛围专业基础课 (必修) , 专业选修课 (范围选修) , 公共选修课三大类, 让学生们对照开课名录报名, 然后由班长与教学管理人员集中负责选课, 这样效率会大为提高;适当要延长“补退选”时间, 因为学生要想感受一门课听课的效果, 一次课肯定听不出来, 要给学生更多“试听”的机会, 让学生进一步的评比出, 哪些课很有用, 哪些课可以退。另外, 也可以尝试各年级、各专业分时段选课, 把选课工作安排的更加细致, 避免混乱局面的出现。

3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选课的过程中, 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速度慢、不稳定成为影响学生选课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网络的问题, 每逢高校选课的集中时期都是“怨声载道”, 导致学生们浪费了不少时间, 还选不上课。有的是选了课了, 但网络慢保存不上;有的是压根网络慢就打不开网页, 根本看不见开什么课程;在有的就是网络慢, 频繁的死机。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 增加临时“带宽”, 增加服务器以扩大容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改变特定校园网登录选课系统的问题, 很多学生因为在学校里没有电脑或者学校网速太慢, 专程赶到家里去上网选课, 但很多学校都是外网不能登录校园网的选课系统, 严重影响了选课的效率。所以, 学校需要放宽政策, 让外网内网同时可以登录校园网的选课系统, 如果怕长时间的开放校园网会被攻击之类的, 可以分时段的加强监控来解决这个问题。

4 注重任课教师与课程的介绍

以往的学生选课大部分都是随机的, 想选谁的课就选谁的课, 想选哪门课就选哪门课。而这种学生不了解教师与所受课程的情况, 即便是选上了也是随机性太大, 没什么实际意义。针对这个问题, 学校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情况, 加大教师与课程的介绍, 尤其是对于同时讲授一门课的几位教师, 更要充分的介绍, 让学生充分的了解, 有明确的选择目的。宣传可以在各个学校主页上专门安排师资介绍, 也可以在每学期, 安排一部分相关任课教师自我介绍, 针对所讲授课程做一次讲座, 让学生有个立体式的了解。这样学生们在选课的时候一方面是目的性增强了,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选课效率。

总之, 学分制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而且必将会进一步坚持下去。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存在, 做为一种课程选择模式, 学分制是基于选课来开展的, 因此完善选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支持了学分制的开展。完善选课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有计算机硬件的问题, 也有软件系统、网络的问题, 同时也涉及到很多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 完善选课系统需要学校从多个角度协调考虑,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设计不同的选课模式, 力求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及时而且最有效的选择到自己最满意的课程。完善选课系统一方面是支持了学分制的深入开展, 另一方面也是对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姗姗.高校选课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1年.

[2]薛文治.对高等学校由学年制到学分制转变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1, 14 (3) .

[3]赵恩兰.学分制管理、选课制与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1) .

[4]陈敏.浅析学分制下的高校选课管理制度的探索[J].学理论, 2011 (18) .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5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创新-谈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通过对学科馆员概念和职责的揭示,分析学科馆员和参考馆员的区别与联系,阐明学科馆员制度是参考咨询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情况.探讨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内容.

作 者:刘素艳 Liu Suyan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图书馆,浙江,温州,325035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1.6关键词:学科馆员 参考咨询 信息服务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现状;创新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资金的来源以及费用的使用比较复杂。在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一般可以概括两大方面:第一是平常的教育经费以及每年的科研经费。大部分的高校的资金来源,过分的依赖于我国政府财政的拨款,但是对于政府财政的拨款资金的管理却非常的难,这是因为高校的大部分资金的使用都会算入政府的采购计划里,政府对于这部分的资金使用情况,管理的非常严格,监督的也比较规范,每一笔的资金使用情况都必须做到依据规章使用,每一笔都可以根据证据来进行检查;第二是大部分的高校在对待预算以外的资金使用情况比较随意。预算以外的资金使用情况没有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约束,因为这些资金大多是通过企业捐助、个人捐助、高校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貸款等等获得,一些知名的院校通过以上渠道获取的资金远远多于普通的院校,有的甚至会超出国家政府财政拨款的好多。

(二)资金的预算和实际执行存在着缺陷。一般来讲,一所大学必须应该具备比较完善的预算机制,它能够做到在符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财务制度的情况下,做出具有准确性和条理性的财务预算报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事先预算出的项目进行实际的执行。这些主要的表现有几点:第一是往往一些事先预算出的项目资金不知道去哪儿了;第二是一些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第三是实际的执行没有和预算有效地相结合。这些现象都造成了预算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一些院校在进行资金预算时,是对整个院校进行的整体资金预算。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是由下面不同专业的院校或者是不同系进行执行,因为每个专业的院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必然会有所不同,故最后会与院校的总预算有所差异。

(三)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高校在对固定的资产进行管理时,往往存在许多不完善的现象。例如,教学设备、电子器材、音响资料等等,这些固定的资产在购买时,往往都是各部门进行独立的购置,缺少统一的管理。这也造成账目的记载非常的不规范,当有些设备材料丢失或者损坏时,没有办法依据账目进行查找。有的院校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注销虽然有明确的控制,但是往往疏忽了中间的管理环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效率不够明确,因为没能过进行及时的监控以及调查研究,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更新的设备审查的不严格。没有必要更新的设备进行了更新,不具备报废标准的设备进行了报废,这些都是铺张浪费的现象,同时也是造成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二、对高校财务管理概念的从新认识

(一)财务管理以及融资和理财的观念。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在不断的进行扩张,大学生不断地扩招等等。这些都迫使高校无论是在办学的规模上,还是基础的设施建设上以及教学设备的购置上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主要的资金来源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这也就使高校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负债办学。高校每年都会偿还银行巨额的贷款利息,如果在需要偿还本金的情况下,高校没有其他的渠道来获取资金,就会使造成高校的财务管理面临困难,甚至可能造成财务管理面临风险。所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单单是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管理,还应该积极的拓展筹资的渠道,通过不同的方式,拓展出更多的融资渠道。

(二)成本核算的观念。在传统的成本核算的观念里,国家包办了高懂教育的所有支出,对于成本核算的概念理解为,国家给多少高校就花多少,如果出现不够的现象,可以再向国家进行申请。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高校对成本的核算加以重视。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大约在10000元左右,而国家的拨款加上学生的缴费都达不到这个数目。所以高校必须应该对成本核算的观念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费用有一个新的认识。

(三)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观念

主要存在的财务管理的风险有以下两种:

第一是融资风险。在对校舍进行扩建的项目实施时,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大多数的高校收入主要是靠着国家政府的拨款,在面对银行贷款利息以及偿还本金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就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融资风险。

第二是收入风险。高校的主要收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国家政府财政的拨款,另一个是由高校进行自筹资金。大多数高校的自筹资金占全校资金的65%,而国家政府拨款占全校资金的3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政府财政的拨款相对于来讲比较稳定,但是数量非常的有限。高校的大部分资金还都是通过自筹来获,但是自筹资金非常的不稳定。因为自筹资金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校之间存在的差异、院校所处的地域以及环境、高校自身的名望以及生育等等都会影响到高校的自筹资金的进展。如果当高校的预算完成后,各项工作都已经展开进行,而此时在资金的收入出现了问题,资金不能够及时的到位,必定会给以后得工作带来非常多的麻烦。

高校的财务管理应该把如何防范风险作为工作的重点,对收入的来源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带来的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尽最大可能得降低风险的发生。这就需要高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把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在刚刚开始萌芽时就进行消灭。

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开拓高校资金来源的新途径。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资金进行节流,另一方面就是增加资金的来源。大部分的高校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支撑现在越来越大的费用。这就需要高校在资金的来源途径上进行开拓。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固定资产和社会企业做一些合作,把因为季节性或者周期性闲置的一些场地以及场馆对外进行开放。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可以为高校增加资金的收入。

(二)高校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的模式。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复杂,因为科目、数额、不断的增加,管理者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所以高校的财务管理必须进行信息化的模式。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商品的变化以及价格的更新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如果高校的财务实现信息化的模式,可以帮助高校更了解当前最新的物资器材的市场价格。以求用最低的价格,可以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价值。通过信息化的模式,还可以使高校建立以财务部为中心的全院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上下之间的交流,及时的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这样也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财务都在面临资金紧张的现象,基本上都是负债办学的现象,因为投资几亿元进行建设。但是对于高校来讲,它不向企业一样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对于巨额的资金管理缺少经验。所以,对于高校的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的意识必须进行提高。首先应该建立一套适合自己院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防范,同时可以对管理人员采取绩效考核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同时还必须要做到对高校自己筹资的资金非常的清楚,每一笔的费用使用情况都了如指掌,争取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科学化的安排,对建筑成本进行最大限度的制约,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不断的完善,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的渠道为高校进行资金的筹备,对每一分资金费用的适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可以得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岚.我国高校在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02)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篇7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中, 预算都是按照年度来编制的, 达到年度平衡收支就算完成任务, 没有长期的财务管理目标。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只停留在表面上, 没有达到在财务管理和财务预算上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 这是问题的根源。

2. 内部控制不完善。

只对财政资金方面应用内部控制机制, 在财务预算和外部资金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就管理不严, 只对收支账目有内部控制机制, 但是对往来账款没有完整的审批制度。在高校重大基础建设工程和大额采购项目的论证工作, 没有采取内部控制机制, 致使大量资金投资失误, 资金损失严重。

3. 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高校大规模的组合中, 由于财政资金严重不足, 各个高校都采取扩大招生规模, 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 很多都是贷款, 但是, 因为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没有采取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造成大量资金存在问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1、观念创新。

目前, 高校办学环境变化巨大, 也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1) 信息化管理。目前是高速信息化的时代, 作为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跟上时代要求, 学会使用计算机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利用快速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达到迅速处理各项财务管理的目的。高校也应该在信息化财务管理中加快计算机财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 并利用科学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 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管理、预测及时、决策准确的财务管理模式。

(2) 网络化管理。现代财务管理一定要实现计算机管理, 利用计算机财务管理平台, 是财务管理网络化, 逐步实现财务与各项管理协同管理, 这样才能节约管理资源,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 成本效益观念,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占领一席之地, 就必须保证资金的充足, 要在高校成本方面加强管理, 逐步降低高校的办学成本, 迅速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 用最少的资金去解决最大的问题, 这样就需要在成本核算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保证办学成本降低。

(4) 融资观念。由于高校原来都是靠政府财政资金, 没有任何资金压力, 现在都是需要高校去筹措资金, 体制的转变必定带来财务制度的转变, 要改变原来的模式,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科学的调动资金, 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办法, 利用资金市场的模式去宏观融资, 走市场化运作资金的方式,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利用金融资金去解决高校资金的问题。

(5) 风险观念。因为高校每年都在扩招, 办学的规模都在逐步扩大, 资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高校都是举债扩大办学规模, 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一定要树立资金风险制度, 注重财务风险分析, 在保证办学的基础上, 采取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利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 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所以说, 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校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

(6) 知识资本观念。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作为学习知识, 发展科技, 提高管理水平的发源地, 应该更好的应用知识资本观念, 对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更应该有充足的认识, 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 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所以说, 知识资本是现代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制度创新。

高校应在“先保基本支出, 后保项目支出”的原则下, 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范, 改进预算编制办法, 尽量采取先进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 细化项目预算, 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 控制各种开支, 加强预算编制,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报告体系。对高校来说, 只有正确核算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 才能为考核评估高校的办学效益提供依据, 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才能有利于高校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科学化、规范化地顺利向前发展。各级领导都要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 实行第一责任人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强化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意识, 以防止出现权责不清, 加剧高校财务风险的严峻形势。

3、内容创新。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预算编制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控制、财务分析和监督以及财务工作环境的优化等。资本的内涵在深化, 不仅包括物质资本, 还包括知识资本。筹资的外延在扩张, 不仅包括资金的筹集, 还包括人才的引进。预算的分配在调整, 不仅要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运转的需要, 还包括学校大规模的基建需要。

4、技术创新。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 有原来的手工记账, 算盘计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高校财务管理都是利用计算机财务管理去实现, 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与效率, 高速快捷的网络平台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快速的财务管理模式。此外高校都建立了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 通过网络办公系统, 可以快速的传递财务信息与管理信息, 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5、服务创新。

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或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在正确处理好开放与控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要把提高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视为财务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财务管理宣传, 帮助与引导学院领导、各部门、各系科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要价值。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 为利用者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9)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制度设计 篇8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除了完善的指标体系、数学方法等之外, 正确的制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制度设计应该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其目的何在, 参与评价的组织有哪些, 应该采取何种流程, 这些问题的解答是进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制度是对高校科技评价活动的规范和指导, 它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它“可以规定人们行为的方向, 改变人们的偏好, 影响人们的选择”, 通过其约束功能、信息功能、激励功能、可塑活动方式、整合社会力量等基本功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科技评价制度的完善, 应坚持以下指导思想:

第一, 要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它涉及到高校科技工作的诸多方面, 它与高校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 将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完善高校科技评价制度的指导思想, 就能使高校在确立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时,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 使科技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科技评价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调整, 使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方面显示其重要作用。

第二, 必须遵循科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人类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其一称之为合规律, 其二称之为合目的”。合目的性, 指符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合规律性, 则是指符合科技发展自身的规律。同时, 实践告诉我们, 也只有合规律, 才能合目的。近段时期以来, 我国在科技评价方面由于忽视了科技研究的合规律性, 片面强调我们对科技的需要, 即合目的性, 导致了科技评价的简单化和一刀切, 使科技工作出现了轻质量、重数量的倾向, 助长了科技界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 使科技工作的创新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 科技评价必须根据各类科技活动的特点, 实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才能产生引导科技创新、激励创新人才成长、服务科学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良性效应。

第三,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技创新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完善高校科技评价制度, 必须明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而把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 有利于张扬其个性、施展其才华, 有利于合理使用和配置入的能力, 作为确立相关考核指标的依据, 通过科技评价克服过去科研管理见物不见人的弊端, 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优良的环境, 从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

第一, 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构造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组合评价方法, 为高校把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推进内部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第二, 推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行榜, 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以及为国家教育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服务。

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组织

(一) 民间中介组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不少民间组织开展了对高校科研绩效与综合实力的排行性评价, 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以广大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 故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民间中介组织以有限的指标和不够完善的评价机制对高校进行排行性评价, 其科学性和公正性也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和质疑。但是, 不论何时, 民间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中, 都是重要的生力军, 他们采用的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都是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巨大贡献。对于民间组织开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 政府应宣布不代表官方立场, 但应该予以支持, 对于有些优秀的组织, 甚至应该予以科研经费方面的支持。

(二) 政府高等教育和科研管理机构

政府高等教育和科研管理机构应该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但是一定要避免官本位思想, 不要借着评价造成对各高校甚至于每位科研人员的压制, 这是历来管理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价时存在的陋习, 一定要革除。当然, 由于是直接的管理机构, 在科技评价过程中对高校形成一定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要尽量地弱化它, 强调服务与提高。鉴于这个原因, 管理机构进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不宜过于频繁。

(三) 高校科研管理机构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中, 主要数据来自于各高校, 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是科技评价活动中数据采集的主要工作者。而且各高校也可以适当的开展自我评价, 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 从而扬长补短,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流程设计

(一)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活动频率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可以4年一大评, 每年一小评。4年一大评的时候, 严格按照流程, 取得客观的数据, 评价结果适当公开, 并作为考核业绩的依据之一。每年一小评, 可以由管理机构委托相关高校或其他民间科研机构完成, 其结果不作为考核业绩的依据, 但提供给高校和其他高教和科研管理机构作为科研管理决策的依据。

(二) 组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既要有行政上的权威性, 又要有科技评价理论和实务上的权威性, 还要适当地代表各个方面的发言权, 因此这个委员会不宜仅仅从管理机构中产生。该委员会负责科技评价活动的进程的各个环节, 选择专家, 让他们提出若干可选的科技评价方案, 再选择专家, 让他们最后确定评价方案, 并进一步优化。科技评价过程中的每一步是否完成, 要不要向前推进, 都由他们决定。

(三) 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科技评价方案

由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委员会委托几个科研机构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科技评价方案, 每个方案包括指标体系, 指标的权重系数或权重系数形成方法, 评价采用的数学方法, 数学模型, 评价结果的方式等。

(四) 确定科技评价方案

由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委员会委托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 对上述可供选择的科技评价方案进行选择, 最后确定本次采用的科技评价方案。

(五) 对科技评价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由上述专家对最后确定的评价方案进一步优化, 尤其是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确定, 需要大家集体参与、共同完成。

(六) 科技评价活动所需数据的采集

根据所采用方案的指标体系, 采集数据。该项工作应主要由各高校组织人力完成, 当然, 根据评价方案的不同, 有些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渠道。所采集的数据尽可能的具有佐证资料。数据由各高校上报, 佐证材料由管理委员会委托人员阅读。

(七) 科技评价结果的计算

根据所选方案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依据上述采集完备的数据, 计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八) 科技评价结果的发布

部分主要科技评价结果应公开发布, 让其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对于各级高校教育和科技管理者, 以及各高校的科技管理者, 还应把这次科技评价过程中的大部分数据公布, 比如采用的指标体系, 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采用的数学方法等。

(九) 科技评价活动的信息反馈

虽然科技评价方案经过了大家的选择, 而且经过了大家的优化, 但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后, 对于每次评价活动的进步和不足, 从各个方面听取意见, 进一步优化以后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活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这个过程中有诸多的参与方, 有诸多的信息资源以及计算机工具, 这些人力、财力因素, 必须用合理的制度来引导和约束, 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参与组织, 以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流程。

参考文献

[1]、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2.

[2]、冯平.评价论[M].东方出版社, 1995.

[3]、夏晶.加强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统计与决策, 2003 (5) .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9

近年来的高职院校体制的改革与扩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课题,此前学校中的教学管理往往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特色化的办学。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发展,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明显,束缚式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学校借鉴了先进的国外发展经验,从自身的实际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实验,效果良好。在未来高等院校的评估中,高校的教学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这促使了很多学校开始进行自我审视,不断加强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管理效率不高

当前,学校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重点放在“管”上,而没有“理”,多半的学生对于老师是填鸭式的服从。填鸭式教育模式源于苏联,曾在中国沿用多年,这种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被动的学习。因此学生的情绪很难调动,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有时候甚至会有抵触心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发展,使得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状况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此外,学生在填鸭式的模式中只能按照老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被动的学习,也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程。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在当前新型化的教学中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忽略学生的主动管理

当前的高职院校管理中专门的学生处,对学生和辅导员的管理可谓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化与主动化管理。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时候,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以及心理的发展中往往与学校设想的相互背离。只有当学校的管理能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匹配时,才能教学相长,良性循环下去。因此,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只有能让学生成长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

三、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以学生毕业为主导,并且设立了很多相应的条件,通过外在施压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此外,每位任课老师教的课程比较多,时间比较紧张,学生比较难和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这种重管理轻培养的观念滋生了相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此外制度化的管理缺乏人性化,使得学生缺乏自觉的维护制度。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这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学生的管理经验,集中培养目标。

当前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职业化的素养、塑造专业技能、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职业化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目的性与持久性,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损耗。职业化的行为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学生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培养个人能力。在当前越来越细的社会化分工中,求职难度增加、竞争激烈,通过实践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此外,学生终身意识的培养需要重视培养学习的持久力。在学生的学习中,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正确的引导认识到学习的精髓。

(二)构建学生的企业管理下的自主能力

在班级的管理模式构建中,需要建立一套比较有效的管理考核规范,构建结合日常考勤、团体协助以及任务考评的指标体系。其中日常考勤包括学生的自习出勤率、上课的出勤率、班级活动的参与度、有无旷课现象等等。任务过程考评包括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活动任务,比如学习的质量、班级文体活动的参与度。学习考评包括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无反馈与总结。每周、每月纪律委员将团队成员的一些成绩汇总搜集,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算出总成绩,然后将考评结果每月做一次总结。在班级量化的管理中主要运用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高职院校的管理还应当与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差别,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的管理,促进数据发挥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在创新模式下的学生应用评估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分析,学生的管理包括体制性、家庭、个性方面的因素。其中高职院校的管理仍需要遵循行政方面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生的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这在模式的使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发展。从主观角度分析,创新模式下的发展与学生的自身理解息息相关,比如创新模式的内容超越了高职学生的理解,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处于过渡阶段,在基础教育中尚未有足够的发展期。此外,高职院校的学时不长,对于个体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创新模式能否有效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是95后,他们身上有年轻人固有的一种反叛性的特质,对于自身的想法非常执着。95后的学生却大对于生活的认知,在自我判断有着一定的成见,对于实践活动意愿强烈。此外,在高职院校不断涌入新生力量后,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需要了,这就需要不断变革,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管理中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提升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力,在学生管理中不断解决现实问题。在未来的高职院校管理证需要尽量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摘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话题。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制仍旧沿袭的是以往的中专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然不再适合当前新形势中的管理需要了。

关键词:学生管理,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岳阳.论当前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中文信息,2013,(10):110-110.

[2]周元培,严先琴.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因素及改革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15,(9):101.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篇10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平等思想

目前, 各个高校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 但其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这些制度往往都是各个高校一厢情愿的结果或者是建立在自身对学生思想观念、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的主观臆断之上, 不仅没有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而且把学生定位在被管理者、被监督者的不平等角色之上, 从而导致部分管理条例不合理、不合法, 既没有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 甚至给学生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 更不利于教学与日常管理活动的实施。

2. 高校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 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拥有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惩处的权限。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也赋予了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自由裁量权限。然而, 当前高校在处分违规、违纪学生时往往由于裁量权过大, 造成对学生处分不当的现象。目前, 不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都是根源于此。

3. 制度体系与实际管理上的严重脱节

正如上文所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已经构建出了一套系统的“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然而, 从当前制度执行情况来看, 其与实际的学生管理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管理者或者是教师作为制度的执行主体, 虽然也认识到“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沟通交流”等管理思想和管理技巧的重要性, 然而, 一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中, 便仍然遵循旧有的学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4.“管理本位”取代“管理育人”思想

高等院校无论是教学活动, 还是管理活动, 都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的。然而, 当前高等院校受到我国“官本位”的管理文化以及集权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将“管理本位”的观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人才、引导思想, 塑造学生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是如何保证学生按照学校制订的规则制度、制度条例来端正自己的行为, 尤其是不要给学校“惹麻烦”等。这种思想无法与高校的核心目的保持一致。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1. 树立学生的权利观

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与变革过程中, 树立学生的权利观即是要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对象, 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 高校主体力一方面要在管理制度中体现出自身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惩处权力;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权益。除此之外, 在制度的建立、完善与执行过程中也要有学生主体的参与, 从而使相关制度更富于人性化, 更具实际操作性。

2. 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即是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主体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特点与行为方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从而深刻体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核心思想与主要目的, 由此切实执行相关的制度内容;另一方面要具备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尤其是具备“管理即服务”的意识。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马小洁教授所说的:“科学、严格和规范的管理使学生生活紧张而又有序, 活跃而又高效;全面、周到和优质的服务为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学习与生活保障;通过健康、积极的教育引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由此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

3. 推进柔性化管理,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

当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呈现出刚性、统一化和行政色彩较浓等特征, 尤其是追求“一个步调、一种色彩、一种风格”, 既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同时也忽视了其差异化的需求, 由此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在制订和完善高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要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 以人为中心, 一方面制订出与学生思想、生理、心理与行为规律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另一方面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既能够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除此之外, 高校还要正确处理校规与法规之间的关系, 从而建立合理的违规、违纪惩处制度, 实现以“人才培养”为目的, “管理、规范、惩处”为手段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满足国家、社会对高层次、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摘要:学生管理是当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价值观念等, 因此, 如何加强学生管理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此, 文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与行为方式, 从制度化、专业化与参与式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模式, 希望能够为各个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大学生管理制度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9) :103-104.

高校分配制度创新 篇1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创新

G641

“德”和“才”是衡量一个人素质上的依据,有古话叫做“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说女人可以没有才能,但除了才能之外一定要有着良好的德行,良好的内在素质。而如今这话不仅仅是对于女人而言,对国家的青少年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才”便是“德”。内在的德行会决定人的行为,而做为国家正在成长的后备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如何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逐步创新有更高的进展呢,本文将试图做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大学生本身的重要性

思想是作为人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对于思想上仍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关键。而从客观角度来说,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而是需要思想政治去教导引导、学习掌握知识继而得到思想上的进步。抛开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有益之处,抛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后备军等观念,单纯对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人的行为控制上有着极大的作用,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决定人的不同想法,而怎样的想法就决定着人怎样的行为举止,从而决定着人的命运。所以对于高校大学生自身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尤为重要,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观念等。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国家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去补充新力量、新思想、新血液,而对于国家发展的直接接班人——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其他方面有积极向上的发展和造诣,才能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积极向上的新鲜正能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教育,其更全面的制度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适合当前教育制度形式的教育方式,但在教育制度化的同时,一定不能缺少教育时合理的解释性和引导性,切不可使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死板教条化,避免带来相反的副作用而阻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创新与进展。

二、当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状况

在当今国家和社会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关注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逐步创新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政治教育制度上和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程度上的问题,主要分为:在传授大学生思想教育制度的课堂上与学生缺少互动性、回应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上规定的实践性较差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全面、不完善等几方面。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互动性差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大部分教授以及老师对这一门课都缺少与学生互动与学生沟通从而获得反馈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恰恰才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课堂内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关键。而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当前国家也在逐步实行新政策、新的教育制度,还需一步步地去进行完善,才能灵活的掌控好课堂思想教育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实践性弱

学者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应该更多的强调实践性,在生活上、学习上乃至人生决策上,都应该有一定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制度规范,只有在有理论上规范的同时,再对其强化相应的实践,将实践作为一种制度去实行,才能更好的使理论融合实践,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能有着更为深刻的积极影响。

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夠全面

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制度的不全面,即大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在某方面还是属于缺乏或者缺失状态,有些规范领域规定的内容不够明确、不够具体、不够清晰,而这也容易引起混乱,引起产生歧义等不必要的影响。如在对于国外留学生方面,我国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需要学习并运用中国的思想教育制度和课程,在留学交换过程没有明确的考核和制度等。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创新进展

1.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许多传统而悠久的思想态度即便是随着时代变迁都磨灭不掉的真理,也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无论时代怎样革新、怎样发展,最根本、最重要、最基础的思想理念我们都不能丢弃,而是要在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思想的同时,发扬其思想理念,再进一步地去创新与发展。

2.同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发展下,信息量大到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种强烈的电子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也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剧烈的思想冲击,但不管信息时代如何发展、如何变化,世界上的和平发展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和平发展才是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故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把所有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变成适合我们发展和发挥的机会,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形下,充分发挥好自身转型,塑造出越来越多的有着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立身为国为人民的发展型人才。所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就要在与时代同步的同时,还要善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3.创新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要遵循现代化的思维理念,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与当前教育发展的产物,如今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丰富多彩的,这一点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同时也要跟上时代多样性的步伐,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并运用。

四、结束语

思想教育是国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一项精细且重大的教育工程,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教育制度下,与时代发展相互融合渗透,逐步地去进行改革完善。只有我们教育上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够使我们国家跟紧时代步伐不断地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段勃.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41-43.

[2]陈羽玲.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293-295.

[3]石岩.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8:37-38.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探索 篇12

一、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缺乏系统性的改革, 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也难以有效激活教职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其创新意识, 提高教育实效性。加之部分学校盛行形式主义之风, 导致分配不公, 教职人员心态浮躁, 无法彻底投入教研工作中。具体而言,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不切实际, 照搬照用, 无区别。改革切忌照搬其他高校的方法、经验, 而是必须结合自身校情、教职工情况来进行。但是, 很多高校忽视了这一方面, 无视是否具有足够的改革承受力, 导致校内分配不公, 财力不支, 存在捉襟见肘等情况。

2、在进行改革措施的制定过程中, 未事前进行科学调研, 改革过程中未进行换位思考, 致使旧弊端未除的同时, 新矛盾频频出现。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制定、出台与实施时, 必须理性、稳健地推进, 但很多高校充分进行调研, 对于新问题、新矛盾未制定完善的方案加以解决, 导致改革成效不大。

3、很多高校虽然推出了改革方案, 但是朝令夕改、怪招迭起, 似乎激活了一滩“死水”, 但是却没有真正把握好改革的实质与价值, 致使水越激越浑, 有些高校人事改革方案及措施不断, 但却“来匆匆、去匆匆”, 导致教职人员不知所措, 精神压力倍增。

4、改革措施单一化, 更关注物质奖励, 考核指标单一化。不少高校忽视教职人员的自觉性, 将其视为单纯的经济人来对待, 在开发其潜能方面过于单一化, 只考虑到了物质需求, 对于其精神需要则未涉及到。

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途径分析

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推动其创新和发展, 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必须转变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与陈腐观念, 树立同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一方面, 促进人事管理朝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变, 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转变传统高校人“人与事”的管理方式, 朝着注重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重组、优化的管理方式, 科学组织、安排高校人力, 形成最优资源结构, 继而提升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 加快高校教职人员的身份转变, 由传统的管理朝着岗位管理方向发展。岗位管理有助于打破教职人员身份终身制。依据“科学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优胜劣汰、严格考核”的基本原则, 构建同市场经济、高校办学特点相适应的用人制度。结合高校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的需求, 以科研、管理等多项任务作为基本依据, 对各类岗位进行科学设置, 并明确岗位的条件、职责, 公开加以竞争, 并依据岗位进行考核管理, 基于教职人员相应的待遇。

此外, 还应转变传统经验式管理方法, 朝着科学管理方向转变。为了促进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必须意识到人事管理的发展规律, 采用现代化的科技对管理方法、手段加以改善, 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 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方面理论、方法, 借助于现代化管理手段, 对信息、决策、执行等系统加以完善, 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

2、加快制度创新, 推行科学管理

一方面, 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创新用人制度。实现人才的社会化、人才配置的市场化、人才素质的综合化发展。同时, 构建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促进其由固定用工朝着合同制用工方向转变, 实现身份管理朝着岗位管理方向转变, 实现行政性管理朝着市场法制化管理方向转变。全面落实聘用合同制, 构建岗位聘任制, 结合高校办学情况进行岗位设置, 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 公开竞聘优秀人才, 聘任之后要求教职人员应同学校签订相应的聘用合同, 以确保双方权、义对等, 激发其潜能与主动性, 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与科学配置。另一方面, 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结合国家相关规定, 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指导, 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促进高校新制度的发展。此外, 还应加快人才引进制度与考评制度的创新、发展。以教育理论为依托, 促进考评制度更科学、更规范, 满足各学科、岗位的特点, 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提升教学质量。

3、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加快人事管理队伍建设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争取到全体教职人员的支持与参与。人事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对象和主体, 也是促进制度创新的主体, 因此, 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方面, 加快转变传统管理思想, 注重以人为本, 坚持人才强校策略, 实现教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 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加强学习和培训, 提升现代化管理技能。采用新型管理方式、方法对人才加以科学管理。同时, 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 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应加快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 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优化考核制度, 充分调动教职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 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专业能力, 提升教育质量。与此同时, 要求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办学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不断探索人事管理制度优化方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结构改善, 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 本文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发展的策略, 对于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笳.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建筑大学人事处, 2007, 23 (10) :503-506.

上一篇:日本的樱花文化下一篇:高考化学应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