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精选12篇)
高校创新 篇1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2]华长慧.创新教育百例创新教育百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4.
[3]孙洪敏,韩学军等.创新思维的哲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7.
高校创新 篇2
2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地的高校对体育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开展举办了许多体育文化活动项目,这些项目的举办和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还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高校体育文化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
当前,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对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重视,没有依据高校当地和高校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本校体育文化相关的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几乎没有高校设立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完全没有构建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管理机制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没有政策保障及相对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必然导致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步伐缓慢,流于传统形式,极大地削弱了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的力度。
2.2高校体育文化投入资金较少,缺少开展体育活动项目的扶持资金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缺少资金建设体育场馆、完善体育设施设备,高校体育文化项目的建设和开展仍依赖传统的设施设备,难以满足新型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凭借传统的基础设施和现有的体育设备很难满足高校广大师生的体育需求,对参与体育文化开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3在高校体育文化建
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篇3
关键词:教育模式;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9-0048-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BC1211027)
当前,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技,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高校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构建什么样的高校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创新教育理念
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要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如果不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我们在继承前人好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深受我国大环境的影响,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驱使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人格塑造;重视技术教育,轻视人性教育。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就需要我们注重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培养[1]。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一名组织者,使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积极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见解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教师不应一味地去讲,更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讨论,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
(二)树立综合性的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是信息一体化的社会,新的技术和行业不断涌现,学科之间开始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向综合性、整体性方向发展。所以,当今社会更倾向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的高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为主,虽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其他领域知识面比较窄,无法应对新技术、新行业的挑战。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潮流,注重学生在其他知识领域的扩展。在以学生专业知识为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最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其他专业的培训,以应对将来不同专业或跨学科领域的工作。
(三)树立开放式的教育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封闭式高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教育。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上的东西,而应该更多地联系生活、联系实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多联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也能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说明、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问题[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要借鉴能够正确反映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形式,在正确分析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取各国教育理念之所长,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
二、创新教育制度
高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创新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教育制度的创新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变教育的面貌。传统的高校教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甚至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找出适合当今时代发展,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体制。
(一)放宽高校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对高校的管理体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实行高度集权统一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政府成了学校规则的“制造厂”。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各种规则来管理学校,而不是为其服务。这种管理体制在教育改革初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就会阻碍高校教育体制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政府放宽对高校的管理,实现“政校分离”,给予高校更多自主办学的权利[3]。建立学校法人制度,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高校,而是成为其教育活动的服务者。当然,政府也不能太过于放纵高校的发展,应该要有所控制,但这种控制一定要以法律为手段,实行依法办学。
(二)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高校现行的考核制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种考核制度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改进考核评价制度,把学生的品德、专业素养和能力包括在考核的范围内,关注学生在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方面发展的评价,丰富考核评价的内容。同时,我们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模式,把社会的评价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部分[4]。这不仅能够让学校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践效果,还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使高校的教学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构建宽松的教学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过分强调对学生教学活动的集中管理控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管理制度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实施宽松的教学制度,注重对学生天赋和兴趣的培养。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包括选择教师的权利,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利和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通过这些选择权,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其次,建立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师生群体,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后,我们还要注重课程结构和体系的整合,在课堂上要多增加创新内容,这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育方式
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途径,以学生继承知识为目的。这一过程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了教师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导致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问的继承,而不是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其重点就是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一)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当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严重不足时,就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必要的知识。所以,在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的求知欲显得尤为可贵。其次,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意识的培养必然要有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才会敢说敢讲,从而诱发创新意识。同时一个宽松的环境,也有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认识范畴而是进行重新认识,产生自己的见解和突破。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一个问题面前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指创新主体在从事创新活动中所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体。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人格化能力和创新智力化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讨论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求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我们要为学生构建创新实践平台[5]。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实践操作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高校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把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动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主导方向和根本目标,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推动发展。总之,为了适应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要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教育模式。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睦依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唤,重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3]吕青.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
[4]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5]蒲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高校创新 篇4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批并挂牌的协同创新中心就已多达95个。例如,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2011计划”第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之一,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中石化、中科院和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在融合南开大学的化学专业和天津大学的化工专业的基础上,该中心致力于解决我国精细化工产品高端化瓶颈难题,集合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智慧,成功发明了分子组装与晶型优化技术,带领晶体工程技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应用的标志性成果。[1]
国家加强协同创新的初衷就是要用一流的科学研究来支撑一流的教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但是,如果协同创新流于形式化,比如学校领导把重心全押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包装上,或者教授都把精力放在去企业拉项目等事务上,这对高等教育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因此,如何使“2011计划”运行在正常轨道内,既有效地推进我国一流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又不偏离育人为本的初衷,是当下所有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防止协同创新形式化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还高校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牢固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高等院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使命。从大学发展历史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逐步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应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支撑人才培养。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当下和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无疑,在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高校将更加强调科研在高等院校快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强调科研论文的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科研经费的多少等。同样,高校将更加强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更加重视直接或间接服务社会,提高科技利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更加重视发挥高校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传播先进科学的成果,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这一切都必须在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原则下进行。离开了培育创新人才的立足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将没有任何意义。个别高校为了成功申请教育部“2011计划”创新中心——这个继“211工程”“985工程”后又一个重大高水平大学平台,使出浑身解数跑关系、拉合伙、写材料、做包装,全然忘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这一使命。须知,协同创新中的科学研究需要人才的智力支撑,同样协同创新中的社会服务也需要人才去拉动经济增长,协同创新中的文化创新也离不开人才来助推。所以,高校的协同创新都树立以人为本,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也应牢固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中国光明的未来要依靠人才,高校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师不仅要做到教学育人,还要做好科研育人和服务育人,把育人工作贯穿于高校的职能中,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价值等内容,促使学生向现代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变;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知识服务;平等地对待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投入精力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优质效果,不能损害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去利益化的教育评价机制
随着“2011计划”的推进和实施,将出现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等四类协同创新平台。它们分别以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可以想象,不少教师将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大有可为。但是要保证他们既能充分投入创新活动,又能牢牢坚守创新人才培养阵地,那么制定出台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就非常必要。
在制度环境方面,政府要始终发挥关键性作用。“2011计划”处在起步阶段,还是新生事物,缺乏相应理论和经验是正常的,但机制规范建设不可忽视。协同创新需要政策的积累,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需要在计划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兼顾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利益,逐步确立风险分担与责任边界,逐渐完善法律法规。这个过程是一个时间、人力和资金的积累过程,要稳扎稳打、又好又快地推进,不能有急功近利、贪图蝇头小利的思想。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加强高校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的初期就着手建立了系列的相关法案来支撑,比如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和1980年的《拜杜法案》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修改,至今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法案。而我国自“2011计划”出台到现在,还没有其他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来规范协同创新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协同创新最基本的动力来源于创新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无法使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系统成型,不明确利益划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准则,将会挫伤企业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拜杜法案》的颁布对美国快速跃居世界科研前列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其中的宝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拜杜法案》明确要求政府科学制定引导政策,加强协同和监管力度,在保障必要的持续性的项目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明确科研成果所有权归属,由大学承担成果转化的责任,保障收益权共享;同时也规范了教师在参与协同创新中的行为。
与此同时,高校要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去利益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一个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制度应该能够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有效激发教师钻研学术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技能与效率。[2]因此,政府在引导高校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时,应该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树立多元化理念,避免使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被考察对象,注重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这种评价与监控体系应该富于弹性,能够适切国家重点大学、一般地方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按照不同等级职称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不同学科如偏理论型和偏实践型等建立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教师考核体系,力争做到评价途径和方式多样化,达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3]当然,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并不是要求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中仅仅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应该共存,三者之间应该达到相互平衡。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和社会服务考核要去利益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产出的论文、论著、项目、获奖的数量和级别上,更不能以此作为科研奖励获取利益的筹码,而应该把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作为科研考核和服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加大科研和服务产出中学生发展和人才成长指标的权重。
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构建富于凝聚力的管理文化
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教师走出“象牙塔”,服务经济社会,提升科研的相关性、社会贡献率和适切性,这也是我国高校科研未来的走势和发展的突破口。坦率地说,现在我国高校不缺科研成果,而且高校科研成果在整个国家科研成果中的比例不小,但是许多科研成果因缺少相关性和社会适切性而被束之高阁。据《光明日报》载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占全国近九成,成果、获奖等方面的数量上高校均占全国的80%以上。[4]在科技方面,高校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占全国的70%以上,SCI、EI收录论文数量是全国的75%以上,申请专利数和授权专利数也占全国的70%以上。然而,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数据差距很大。因此,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贡献率是高校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然而,当下在加强高校协同创新的热潮中,有些教师趁政策不成熟,钻政策的空子,利用协同创新之名,捞取实际利益。教师固然应该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但如果教师全然忘了自己的主业,热心赚外快而疏于教学,教授、导师们被学生戏称为老板,高校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们沦为论文“工蜂”,这些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不要让协同创新演变为教师忽视教学、热衷拉项目的托词。高校要积极引导培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增强教师育人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平地对待学生,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把教学看作是人生的一项重大事业而并非单纯的谋生手段。高校要建立配套的协同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在科研上有所突破的同时,也绝不能忽略教学。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认为,教师对学校忠诚的同时也忠诚于学科。原本这两者相互统一,并不矛盾。因为从服务学校的角度出发就是学术性的表现,但在实践中它们有很大的张力,并且如果一定要有所选择的话,教师更倾向于学科,而对学校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个中缘由有二,一是教师自身易受经济利益驱动,二是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方法上有疏漏。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通过构建富于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辅之以合理的薪酬机制,把教师纳入治理结构,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并参与到学术事务的管理中来,让其看到学校发展的光明前景,进而认同学校的人文氛围,帮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愿望,走上一条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良性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美好愿景。
四、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
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是学科和人才。“2011计划”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延续和创新,但是与后两者也有起点不同和范围的分殊。任何类型和水平的大学都可以参与到“2011计划”中来。如果说“211工程”和“985工程”是高水平、一流大学建设的亮点工程,惠及的仅仅是研究生等层次的精英教育的话,那么“2011计划”是没有身份划分而只有特色优势区分的群星璀璨计划,不仅能惠及高层次精英人才,就连普通本科、专科学生也受益。客观地说,国家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平台,给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建设也给高校的公平发展和协同创新带来了结构性矛盾。为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名列,高校间不惜一切代价,导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造成了国家宝贵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过度竞争促使众多高校过度强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而偏离了高校的育人之本,结果可能是高校科研没有上水平,反而导致国家资源的隐性流失。
因此,加强高校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减少过度竞争,加强高校之间合作,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水平和一流大学建设,发挥高水平大学的示范效应,带动薄弱学校建设,特别是带动那些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高校。所以,“2011计划”能让更多地高校享受实惠。同时,高校协同创新更有利于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研发、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将科研、研发、社会服务的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将封闭、分散的研究、开发与服务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特别是组织多领域专家、工程师和大学生就某一问题开展综合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目前高校协同创新的热潮中,从全国高校组建并在教育部备案的协同创新中心状况来看,仍然是“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在引领,很多本科院校没有参与的机会。而且从组建有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看,多数高校的重点仍然驻足于科学研究、创新开发和社会服务活动,还没有将重心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即使一些高校有所关注,更多的也是关注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层次人才的培养。照此发展下去,本科生培养将会在高校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出现掉队现象。长此以往,本科生教育不但不会随着高校协同创新的推进而得到加强,反而可能会被削弱。
从高等教育层次来看,本科生教育不仅是教学型大学的根本,而且也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根基。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讲,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将人才培养贯穿于科学研究、创新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才是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教学,教师通过它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文化延续的教育,它能使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内化为学生能力的增强和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专注于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负责,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学生才会真正接受、消化和吸收知识,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保证。
教师在开展研究、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时,要让本科生也享有参与的权利,遵循能力为重的原则,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他们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学会待人处事,学会知识应用,学会适应社会,在实践中激活知识,培养本科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本科生也带入到协同创新团队中去,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力量,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促进本科生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自觉性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企业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以此作为唯一目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有社会担当,不仅要承担对股东、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也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履行对社会大众的责任,自觉形成与政府、高校等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充足的、强有力的人才支持。2009年中国移动上海公司首次跻身全球最著名财经媒体《财富》杂志所发布的“2009中国卓越雇主”排行榜20强。有记者问该公司的总经理其秘诀是什么?郑杰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国内运营商领先的人力资源基础体系,建立了在国内运营商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招募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今天这支高职业素养、充满激情、具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还培养了一批能够驾驭复杂局面,业绩突出、职业化水平高,得到员工和社会认可的经营管理人员;打造了一支卓越的专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核心人才队伍;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凝聚力不断增强。这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我们应对挑战和竞争环境的核心优势,也支撑了公司的发展。”[5]可见,“软实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经营要“以人为本”,如果说这一观点以前还只是一些中国企业家的口头之谈,那么在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确实已有一些优秀企业实实在在地在这样做。优质人才的产出,除了依靠自身的培训,主要还是依靠高校和社会的培养。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去。许多健康发展的企业都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增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设立了福特基金会来回报和贡献社会,包括经济援助、慈善支持和人才培养,它不仅让美国社会受益,也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发展。1985~1996年间,该基金会曾在中国设立经济教育与研究委员会。在1985~1996年间和1988~1993年间,这个委员会分别资助了两个经济学培训中心,一个在中国人民大学,另一个在复旦大学。该基金会每年的预算大约100万美元。应当说,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时候,同时也会获得社会对它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
一名高级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其中又主要是通过企业和社会获取。因为,企业具有设备、场地、技术、技师、资金等资源优势,又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模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提高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企业在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可以获得反哺和回报,也能够从培养中发现、招募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与学校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一种双赢。当然,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在参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视行为,可能会为追求利益而背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初衷,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支持完善校企紧密合作的制度化。如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规章、法规及国家法律等,规定企业、学校、个人在协同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中具体的责任和义务,为校企合作培养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2011计划”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当下,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得失,而要着眼于自身未来良性循环发展,积极配合高校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储备,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企业的优良发展最终将使全社会受益,共同推进国家经济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是国家新一轮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伟大战略,也是一项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的教育规划,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计划。高校要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合作,积极探索打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与政府机构等创新主体间体制壁垒的路径,促进创新组织从分散、封闭、低效的方式向集聚、开放、高效的方式转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建立面向未来的、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协作共赢的高校协同育人模式。高校在推进协同育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修炼一种育创新人才之定力。有了定力,高校就能正本清源,而不是仅仅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多少和协同创新单位数量的多寡,更不会在协同创新中仅仅追求利润的高低,而是心地清净、实实在在地立足协同育人,以人才培养为长计,始终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否则,离开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高校协同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注释:
[1]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EB/OL].http://www.tju.edu.cn/2011/.[2]李建芹.谈创造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5,(11):93.
[3]胡高云,李乾斌,余嘉政.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三个偏差[J].现代大学教育,2012,(4):68.[4]李玉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占全国近九成[N].光明日报,2008-12-07.
[5]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获“2009中国卓越雇主”“2009年全国最具领导力公司”双殊荣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EB/OL].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603730
责任编辑:姚云责任校对:周鹏
Theory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培育创新人才: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
高校协同创新的初衷就是要用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服务来支撑一流的教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对协同创新的曲解或过度的包装对高等教育有害无益,这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为了使“2011计划”运行在正常轨道内,既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改革,又不偏离育人为本的初衷,应从理念、制度环境、管理文化、教师教学和企业参与等方面理解高校协同创新应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本,防止协同创新形式化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还高校协同创新的本义。
P22论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整体就业的理想目标,是地方高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因此,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培养上,以德育为先、软硬并重,以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德育;创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 篇5
摘要:
关键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
卓越工程师
2015年5月4日,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与必然选择;而高校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创新创业人员的素质与质量往往决定了创新创业的成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成败。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概念。有的人认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注重内在观念的形成,后者注重外在实践力的培养。而我个人认为不管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他们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将他们作为一个完整体进行理解,而不是简单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叠加。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高校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许多方案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以及各种卓越创新班。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是大学生挑战杯中并列的两个项目之一,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团队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者服务,以获取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这项比赛对于高校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思想有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通过比赛,让高校学生带着竞赛的激情投入创业计划的思考中。而各种卓越创新班则从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来着手,比如,原第一军医大现南方医科大学建立了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与卓越工程师班,这两个班的特色便是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采用淘汰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能力。而卓越工程师班采用的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让学生更早的了解与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的技术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基础。
虽然这些年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按部就班,这从根源上限制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其次,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还是非常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有待于加强;同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只是在纯粹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理论,欠缺实际的操作能力与风险评估能力。现实中,大部分创业是失败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取得成功。仅仅掌握创业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强大的实操能力与风险评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应该更多的从优秀企业聘请创业导师,让大学生获得真正的创业实际经验。另外,国家对于相关创业扶持的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对于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了解相关政策的有效渠道,或者虽然有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实际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优惠政策落实起来难,造成创业实践的流产。综上所述,国家-高校-社会应该构成协同一致的统一体,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做出贡献。同时,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借互联网大发展的东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相关创新创业信息,满足创业者相关信息的需求,为最大可能获取创业的成功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07期
许蔚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分析的视角.高等教育评论,2016年第5期
高校创新教育探索 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有不少欠缺之处。须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一、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创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主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创新教育也随之形成。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未达成一致,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创新教育只是一个噱头而已,他们认为当今学生的生源质量日益下降,传统的学习成绩提高都难以实现,创新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则对创新毫无兴趣,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竞赛、考试,为了分数而煎熬,所谓的创新、研究、合作等等都是奢谈。
2、传统教学管理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保证,但是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与创新教育要求明显不符,过分压制创新人才教育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传统教育体制过分注重整齐划一的管理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学籍管理、教育教学计划制定、考试考核要求、教师教学评价、教育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都缺乏灵活性,而這些对于创新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制度的改变很难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3、创新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
虽然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高校对创新教育的舆论宣传日益加强。但是,离预期的目标仍然差距甚远,没有在广大的师生中形成足够的氛围和导向。这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创新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保障,比如在教师的业务考核中要设置创新教育评价指标,并在职称提升和绩效管理中予以体现。因此,从政策上对创新教育予以倾斜是实现教师对创新教育产生足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二、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指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很难实现正确的行动。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创新既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也包括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些创新则必须要基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如果仍然死守传统教育理念,很难真的实现教育创新。所以,高校教师首先要不断吸收新兴的教育理念,注意吸收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创新步伐。创新教育不是仅仅为了破除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而是在破除传统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当今世界的主流教育理念和最新教育理念,努力将人才培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建设力量。创新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养,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顺利转变。根据因人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来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制。
2、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创新教育的顺利推进依赖于高校课堂的改革,对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科设置都要进行创新,构建符合创新人才要求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提升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制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的思路过程,通过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成果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创新、教学创新和课外培养创新,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其中教学创新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教学的创新无从谈起所谓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只有通过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拓宽专业范围和交叉学科建设,积极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和学科综合型人才。
3、实施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政策导向
创新教育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保证。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成果考核机制,减少各种浮躁之风,功利之心,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价值导向。科研奖励更要注重提高科研创新指标的权重,侧重科研成果的影响因子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此外,要积极引导和推动教师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对于教师的教育创新探索和积极支持。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在教育创新、科教兴国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清世,周传喜,肖志宏.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75)76.
高校创新 篇7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将协同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2011计划”)出台,为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元化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
高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又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研究高校协同创新财务运行机制等相关课题,构建财务协同创新的路径和对策,是当前须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高校财务协同创新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高校开展财务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的理论补充和实践性建议。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与协同创新
“协同”这一概念,源于1971年德国学者Haken的《系统论》。文中指出协同是实现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程,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能力。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和外部正效应,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与统一,实现协调效应。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最早可追溯到协同学理论,协同学发源于自组织,又不同于自组织以自组织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系统演化中协同过程和机理的系统科学理论。协同创新是多方主体在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匹配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实现创新要素的合作创新和系统优化的过程。国内学者陈劲(2011)认为,协同创新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2”的非线性效用。邵云飞、杨晓波等(2012)认为,协同创新是实现多方主体共赢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协同创新及模式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通过校企、校校、校所(院)等多种合作方式,与其他主体协同创新,在获得经济支持的同时,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以及从实践出发,发现和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此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我国学者李忠云、邓秀新(2011)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为解决共性技术和行业关键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力求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可建立多种类型的协同创新模式。按照协同范围不同,分为高校外部协同创新和内部协同创新。高校外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校外机构或组织如科研院所、企业、国外高校等开展的协同创新;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自身内部要素如学科、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师生等之间的协同创新。按照合作主体不同,分为高校与高校协同、高校与院所协同、高校与企业协同、高校与地方(区域)协同以及国际合作协同等类型。按照协同领域不同,分为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协同创新、科技研发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等不同模式。
(三)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指协同相关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科研人员、技术及经费等)在协同创新中的相互作用,内在联系的方式、动力、程序、功能及运行机理的总和(李祖超、梁春晓,2012),具有结构性、运动性和功能性。高校拥有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高端人才荟萃等优势,在协同创新中起着主导作用,须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财务机制等一系列运行机制。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协同创新突破了以往以自我积累为主、彼此依存度低的缺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发展新模式。(2)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以高校为主导的不同创新主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达到总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实现了创新绩效最大化。(3)高校协同创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性,创新系统中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共同而统一的目标和功能;二是动态性,创新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4)现有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式及分类等层面的研究,未涉及高校财务协同创新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高校财务运行机制创新的路径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必须积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和全方位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而财务运行机制创新尤为关键,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财务管理理念创新:树立“大财务观”
“大财务观”是高校适应协同创新发展的财务管理新思路,是现代高校财务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大财务观”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1)“大财务观”源于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在高校财务管理之中融入“大财务观”,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2)“大财务观”立足于财务本质,并融入高校财务运行特点,纵观整个学校财务运行状况,提高了高校财务的预判能力和前瞻性。(3)“大财务观”实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三个“统一”(梁勇、干胜道,2013):财务的微观、中观与宏观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教育资源管理效率与效益相统一,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运行组织:落实总会计师制度
通过协同创新,高校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整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运行组织。教育部《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实施细则》中首次提出了总会计师制度,其后又发布有关总会计师的文件及相关高校财务管理文件对设立总会计师的选拔条件、人员待遇、岗位职责等做出明确规定。总会计师制度要求选拔既是财务专家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专职从事学校财务管理领导工作,一方面优化高校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满足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有利于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但是,在实际落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项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高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利用现有的发展环境,落实好总会计师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运行组织。在总会计师的带领下,一方面在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重点培养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财务骨干的同时,要着力创建财务科研团队,将高校业务管理和财务政策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动态协同模式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要求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实现资源、信息动态相统一,共享经济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具有对外界及时敏锐的预判和反馈能力。因此,高校必须突破静态的局限,建立动态协同的财务管理模式(景莉,2014)。在动态协同财务管理模式下,一方面,科学地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与分级核算、分权自理相结合,将宏观调控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不仅要保证学校能及时掌握外界信息,还要保证学校全面掌握分权管理下的各院系二级单位的财务信息,既规范财权,又可调动二级单位的管理积极性,形成“统而不僵,放而不乱”的财务管理新格局。另一方面,高校要设定一套反映协同创新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和财务状况做出预判的基础上,随着信息和环境的变化做好动态分析,提高财务预判分析能力和前瞻性,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财务流程再造: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信息平台
一套完善的财务流程,必须具有层次性、共享性、时效性等显著特点,而要实现财务流程的功能,必须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信息化,以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财务业务流程再造,及时发现各业务处理流程间存在的漏洞和隐患,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及时修正,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效率。二是财务监督信息化,发挥财务信息平台优势,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公开各相关财务主体关注的各类财务信息、财务流程,一方面促进财务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相互监督,增强财务监管功能,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财务绩效评价机制创新:确立多方共赢的绩效目标
高校通过与相关机构协同创新,其明确的财务目标是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学校财务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运行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绩效,提高学校的财力保障水平。而要实现可持续协同创新和发展,应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多方共赢的财务管理绩效目标,且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清晰明确、量化,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方可保证协同多方主体利益的最大化(蔡月红,2012)。因此,高校要以整体目标和利益为基点来选择或重新制定新的财务绩效评价制度,为财务管理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不仅要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以任务为驱动的人员聘用和分配制度、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而且要建立绩效问责与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应加强过程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绩效评价过程的透明度,确保评价结果公平公正和客观真实;按照确定的规划与任务,加强目标管理,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各方主体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不够完善,往往忽略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可能是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列入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中。 当代,高校的评价内容基本上是依据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往往只看重诸如高级职称的人数、高学历的人数、高水平论文的发表篇数、科研项目及其科研经费的多少等易于统计和评价的项目。但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要在高等教育的四年时间里看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创新思维的作用发挥大部分只能是在实践工作之后方可检验其成果,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成果的检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将其加到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上。
2. 教师缺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
一般来说,教育的主导者都是教师,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一样,全体教师在此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教师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由于现在好多高校看重教师的各自科研成果,并以此来作为主要的教学评估指标,这样致使每一位教师投入到真正的教学实践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1]。我国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高校、教研型高校以及教学型高校等三类,虽然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就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来看,三者是一样的,即以科研为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和完成的高级项目的数量等。对于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质量也是以相应的科研经费数量来衡量,在其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严重欠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只是片面地要求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科研任务只是敷衍了事,而只注重相应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另外,在一些民办类的院校中,由于教师对其工资待遇的不如意,因此,这种状况可能会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兼职收入。
3. 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激励不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中与之相关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教学环境和相应的师资团队,而学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因所在,离开了学生,具体的培养方案就毫无意义,因为如果要顺利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依靠每位学生的自身努力。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估,各类高校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基准,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对较低年级的学生注重其基础课的学习, 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整个的高校教育期间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有关创新培养的课程和进行一些相应的辅导工作,所以严重限制了在校学生的创新学习时间。此外,学生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把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上,有的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考虑继续上学,所以学生用在创新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2]。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价值理念
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之前,首先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理解“创新”二字的具体含义。对于共性来说,应该对社会、对自身甚至对人类有极其强烈的责任感, 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宽广的胸怀。而对于个性来说,高校应该依据自己独特的风格,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目标。在当今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全面发展、独立创新的能力,当然勇于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协同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高校应该注重价值理念的重塑, 鼓励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容易导致物质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本质也不像以前那么纯粹,更多地趋向功利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有责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夯实学生原本的价值观基础知识,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存在的真理,大胆地去探索神秘世界。
2. 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协调合作是有所区别的,与集成创新也是有差异的,它主要是将各项技术要素进行相应的整合,本质特点也有别于管理创新。高校既要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也要有相应健全的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还需注重积极采用新的组织模式和配置方式。高校要以科学研究和创新为主心骨,逐步健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学科共享、科研成果合作的方式,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营造和谐自由创新环境
目前,社会的高校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现象较为突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散。各高校应该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学科的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需要更加具有发展空间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在学生方面,应该适当缩短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丰富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们勇于提问、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3]。高校在进行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通过诸如专题讲座、交流以及讨论等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健全不同的教学机制。此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4. 注重协作创新,自我评价体系的完善
各个创新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是共同协作创新所必需的重要过程,而高校也是共同协作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心骨,高校可以通过共同协作创新的平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评估高校协同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建立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既影响着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其具有相当的有效性,也为新的创新团队探索出更加合理规范化的指导。高校内部各个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规则,第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高校内部在协同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院系之间的创新合作,科研成果的相互学习借鉴, 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院系之间的共同协作,组建一支更有力量的创新团队; 第二,所谓的协同创新也是有既定的前提,高校内部的课题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以及相当的实用价值。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就会导致创新的失败,而导致后期研究成果成败与否的关键原因在于创新的实用价值。就高校的角度来看,科研机构以及包括高校在内的其他企业在协作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科研基础储备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科研成果价值回馈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5. 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高校创新 篇9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如何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过程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 协同才能创新, 要坚持把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教育系统工程协同发展。
首先要设计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 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 其本质属性是管理创新。高校要建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 建有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当前, 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不协同、育人和知识创新不协同、机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较为普遍, 如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 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 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 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高校要逐步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 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其次是制定科学的协同创新建设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 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 形成协同效应, 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 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始终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 要与各类社会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 吸收他们参与其中, 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 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 大力推进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 加快学科交叉融合,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再次是师资队伍的协同构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 教师是基本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 通过开展协同创新, 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 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 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
最后是要依托协同创新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协同创新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信息平台,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联接校园与社会, 沟通学生和市场, 服务学生社会实践;通过科技创新活动, 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创业竞赛,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创新高校的声乐教育 篇10
如歌曲《祝福祖国》, 二段曲式, 歌词的对称、押韵与曲式的结构、旋律、节奏结合得非常贴切。第一乐段两段歌词气息悠长, 婉转优美, 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崇敬之情。两大句式的结构, 旋律迂回曲折, 自然抒情, 亲切明亮的唱腔描绘出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二乐段只有两个乐句, 将全曲推向高潮, 虽然加大了演唱的难度, 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首歌曲正是由于结构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 塑造了音乐形象, 极富艺术感染力。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研究所唱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
扎实的演唱功底, 加强艺术修养
想要声情并茂地表现一首声乐作品, 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歌唱者应以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优美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把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因此歌唱技巧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首先, 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要从基础开始, 即从自然声区起步, 以中声区开始训练, 逐步向高低两端的声区延伸, 配合演唱一些篇幅短小、音域不宽、结构简单的声乐作品, 建立牢固扎实的声音基础。在打好中声区的基础上, 过渡好换声区, 进而发展高声区, 达到声区的统一。训练中坚持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歌唱姿势,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放下喉咙, 打开和稳定喉头的发声状态, 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和整体共鸣的歌唱方法。
其次, 体现在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方面。声乐是音乐的语言艺术, 是旋律和语言结合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其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的内容、思想,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所以, 语言处理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 声乐作品本身是文学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歌唱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深度, 直接影响着对声乐作品歌词的理解。由于各自的文学修养不同, 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表现出的艺术质量有很大的差别。一个缺乏文学修养的人难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 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很难唱出感人至深的歌曲。
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每首歌曲的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意图和所倾注的思想感情, 以及艺术表现都已有所设想和处理, 这是第一创造。但声乐艺术作为二度创作, 表演者的创造个性也必然在创作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如果说我们在表演的真实性中看到的是理解之美, 那么在音乐表演的创造性中, 则感受到的是升华之美。声乐表演的再创造, 要求演唱者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演唱者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对作品的一次新的创造, 而每一次表演都需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才能和智慧。在表演中, 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要有自己的理解, 体现出独特的创造个性, 这也是成熟的艺术家应该追求的。不同的表演者因为他们本身的气质特点、生活经历、性格爱好和艺术修养等的不同, 所诠释的同一部作品也会因此而不尽相同。充满激情的个性是使音乐表演走向成熟的基础。音乐表演要真实地反映作品文本的精神含义, 同时又需要充满激情地再创造, 只有使二者有机统一, 音乐之美才能产生无穷的魅力。
歌唱者演唱每首歌曲都有一个艺术再创造的任务, 在演唱过程中, 既要忠实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又要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和想象, 使之升华, 使歌曲更加生动、完美、有感染力。歌唱时, 内心的音乐思维支配着他, 脑子里仿佛已经听到音乐在流动, 然后再把歌曲唱出来, 用自己预想的速度、力度和风格, 完美地表现歌曲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从而逐渐形成完整而又清晰的音乐想象。实践证明, 这种内心歌唱对技术的发挥和对音乐的再创造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声乐课堂实践与各种舞台的实践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获得演唱成功的两个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 通过演唱大量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歌唱欲望,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与歌唱的自信心。舞台表演中,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逐步适应剧场的气氛、灯光与音响等。通过与观众最直接的交流, 增强演唱的勇气和信心, 积累舞台感受和经验。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形势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 ; 协同创新;形势;政策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关于高等学校历史使命的阐述和对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新要求,是国家关于协同创新活动的战略部署,在肯定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为其深入开展科技协同与战略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高校参与协同的意义与方式,对于我们深刻分析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谋划战略合作中的共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内涵分析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题的协议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势,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协同创新的目的旨在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
二、高校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的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协同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同步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高等学校站在国际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最前沿,集聚了科技创新、多学科融合、国际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合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创新队伍的合作中,实现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协同创新,从而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科研效率提升,是高校作为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坚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可以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可以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从而实现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推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十一五”数据表明,高校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解决工业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其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通过和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机制,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以高校为主导的協同创新已成为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关键。
(三)协同创新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及协同模式的有益探索,国家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有益补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2011年8月,在深圳举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刘延东同志和万钢同志重点强调了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这充分说明了协同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以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促进协同创新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开始酝酿,现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能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协同模式为支撑,全面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一轮高校竞争的核心与焦点。
在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发展将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强化科教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2012年,科技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国家宏观战略选择,还是具体政策实施,协同创新所必需的创新人才、协同机制体制、协同模式等,都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力度,高校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与创新氛围更为活跃与宽松。
三、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突破点
(一)高效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基于利益驱动,而自愿的协同创新较少,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目前,我们可从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入手,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各类科技资源高效共享的机制,完善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政策体系。
(二)探索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模式。
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瞄准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联动互促,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中争取应有份额。
在推动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等院校将赢得更为活跃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意识到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政策环境下的机制体制创新、合作模式上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协同要素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析 篇12
一校内协同模式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汇聚校内学科、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 通过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 促进高校内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和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校内协同模式是基于校内现有资源状况, 打破以往以院系或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 通过发挥各单位的主体作用, 促进跨院系、跨部门深入合作, 实现协同之目的。校内协同模式往往以多个平台为基点进行合作, 如沟通平台、共享平台组织平台等。通过平台交流, 在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 协同各方努力推动校院间协同、学院间协同和学科间的协同合作, 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利用高校协调便利的优势, 使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校内协同, 能有效地调动创新意识和协同创新的意愿, 整体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通过协同创新, 打破高校内现有的分割模式局面, 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专业或边缘专业, 极大地发挥了交叉效应;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 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发挥横向效应。
案例:南开大学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 将环境学科与经济、管理、政治、历史、哲学、法律等学科进行整合, 组建文理工交叉的研究团队, 设立了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显著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该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参与国家重大环保专项、国家水专项、环保部公益项目和科技部专项等重大课题;还先后承担了欧盟SWITCHASIA项目、世界银行、UNDP、中欧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等相关研究课题40余项。
二校校协同模式
校校 (校际) 协同模式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利用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 共享优质资源, 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专业互通、互聘师资、学分互认、论文互评等途径, 开展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因参与主体均为高校, 彼此拥有趋同的协同目标和文化诉求且创新能力往往相差无几, 有利于在合作中各方进行有效沟通, 快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搭建跨学校的协同平台, 实现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 努力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换”的基本原则,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选取优秀学生进入对方学校深造。在课程建设方面, 根据学生渴求、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 协同各方应共同开发新课程, 聘请对方教师或校外人士兼任本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 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建立科研基地;把握科研发展潮流, 共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研规划;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及联合攻关。
案例: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2年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协同模式, 共同成立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 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深度教育合作, 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2013年, 陕港两地的国际交流达21项, 共同培养了1700多名毕业生, 为西部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校企协同模式
校企 (行业) 协同创新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一般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不同, 校企协同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 使其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研发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 促进企业改进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校企协同实现了协同各方深度参与, 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 达成了互利共赢。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科研项目协作模式、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实训基地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校与企业均能在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中找到各自的增长点。高校教育的理论优势结合企业的实践优势, 加之行业的特色优势和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 该协同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主体对接过程中, 高校学生随导师从实验室走进车间, 真正步入生产环节,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 既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也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
案例: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德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江苏德邦———南工大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此中心以学校科技资源作科技支撑, 近年来承担了20多项研发任务, 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为德邦集团开办了工程硕士班, 为企业培养了专门的技术人才, 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四校所协同模式
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与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此协同创新模式适合学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即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媒介, 通过拔尖人才承担的科技攻关任务及发表论文, 完善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校所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构建“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制、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所协同模式一方面完善了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提升了科研水平, 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从高校的角度看, 通过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和设备, 改善了科研环境,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科研院所角度看, 通过吸收研究生及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 引入了新思维与新方法, 拓宽了研究视域。
案例:北京邮电大学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 通过参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 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五校政协同模式
校政合作是指学校与政府部门以签订合作契约方式,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明确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内容、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 利用双方资源优势, 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发挥其政策职能的导向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关注高校的人才培养, 为高校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关注高校和企业的各种诉求, 帮助双方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设立实践基地, 为学生学习来自生产服务前沿的先进经验提供条件。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统合的功能, 为高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在高校周边建设产业园、创业园, 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案例:2013年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园) 框架协议, 确立了“加强合作, 致力共赢,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明确了促进毕业生供需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内容。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 由于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结尚不紧密, 导致创新效率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毫无疑问, 无论何种协同模式都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都需要各协同主体不断寻找、发现、解决新问题, 继续从机制、理念、操作等各个层面继续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165-174.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4) :3-17.
[4]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5) .
[5]董波渡.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6]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 2013 (2) .
[7]苏娅, 侯二秀, 杨洋, 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52) .
[8]胡小清.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 201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