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2024-05-17

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共7篇)

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篇1

强化措施 整合资源 狠抓产业

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富民县东村乡新庄村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2009年6月25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东村乡党委、政府向关心支持我乡新农村建设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2007年我乡新庄村委会新庄村开始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以来在试点村新庄村试点工作的带动下,特别是2008年新庄村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后,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成为了我乡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下面,我就我乡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与大家作经验交流,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新庄村位于东村乡的西南面,距东村集镇3公里,海拔 1670米,年平均气温16.5℃,全村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435亩,其中:水田64亩,旱地371亩,属坝区。全村总人口251人,64户,有劳动力148人,常年外出务工56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

自2007年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如何在新庄村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农民寻找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探索东村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2007年新庄村委会新庄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生产发展、1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以“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工程建设,整合扶贫、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村容村貌整治资金,采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劳务输出、狠抓科技培训等措施,在新庄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积极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我乡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乡村联动。2007年,新庄村启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乡及时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新庄村同时成立村级领导组,形成了乡村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局面。

二是注重规划,强化指导。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新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富民县东村乡新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规划》,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原则、发展目标。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乡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指导队,到2009年先后派出了3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新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队管理工作,及时研究部署,扎实抓好各项具体工作。驻村蹲点工作队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三是挂钩联系部门结对抓。东村乡根据新庄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需要,在安排挂钩联系领导及工作组时有针对性进行安排,从农业、水利、规划、道路交通建设等部门中抽调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到新庄村委会进行挂钩联系,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注入了动力。

(二)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打牢产业发展基石。

结合新庄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东村乡因地制宜,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抓手,增强农民经济发展后劲为目的。紧紧抓住扶持产业结构调整、“一池三改”、发展经济林果的良好机遇,通过乡、村、组精心组织,积极的宣传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勇跃参与,新庄村大力发展以核桃、脐橙、茭瓜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新庄村共种植核桃100亩,连片种植脐橙30亩,茭瓜56亩。共投入扶持资金43050元。同时积极开展“一池三改”工作,建设沼气池37口,改灶72口,投入扶持资金38500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脐橙和茭白年创造收入达20多万元。

(三)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各界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召开群众会议、发放宣传材料、村务简报等方式,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传达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会议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支持,积极开展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积极争取本村在外企业家的支持,捐资36.2万元对村内道路、入村道路进行硬化。通过整合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四)强基础、重实效。

新庄村新农村建设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抓好六项工作。

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为切实解决新庄村人畜饮水问题,完成主管架设1800米,建水池2个,消防池1个,投资6.4万元;二是加强村内外道路建设。完成村内道路硬化650米,投资23.4万元(企业家捐资18.4万元,集体投资5万元);完成入村道路建设700米,投资21.9万元(企业家捐资12.8万元,乡投入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万元)。三是完善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筹资20万元完成15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建设;四是加强绿化亮化建设。完成村内及入村道路绿化种植黄槐150株,安装太阳能灯2盏,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强化素质教育培训,狠抓新型农民培育。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始前,举办了一期新农村建设明白人培训班,让群众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群

众基础。到2009年,结合各种科技培训,共举办培训班5期共500余人次。同时在重大节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满足了农民科学致富知识需求的同时,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

3、抓村容整村貌,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新庄村根据自身的实际,在积极宣传的同时,定期对村内垃圾进行清运,对生产生活垃圾实行集中统一堆放。基本达到无垃圾、无粪堆、无路障、无柴草堆,院内干净整洁,达到了“五清”“五改”的要求。

4、注重参观学习,借鉴先进。根据新庄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到曲靖沾溢、安宁等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分析其它地方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开展新农村建设。

5、建制度强管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积极的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利用文化活动室、宣传专栏等教育村民提高文明意识。

6、充分发挥就业平台,加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本村在外人士创建的志远公司及合力建筑公司的就业平台,加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年收入达50多万元。

通过近两年多的新农村建设。新庄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村容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呈现出村容村貌美

化亮化、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农民总体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后劲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迅速,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480元增加到3020元。

三、几点启示

2007年以来新庄村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实践,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一是抓领导,突出政府引导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二是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三是争取群众的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四是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好的规划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五是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没有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六是选准发展路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七是增加投入,改善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农民增收项目不多等。为此,以后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新农村后续管理工作,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保持现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突出核桃、脐橙、茭瓜产业主体地位,多方争取资金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三是加强对村民的各种技能培训,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2

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努力走出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市委书记说,新

农村建设就是要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长期得实惠,今年××*市财政投入2.3亿元支农资金,比去年增加1亿元。

围绕农民增收,拓展百姓致富新空间。该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根主线,把“民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农业高效化、创业全民化、农民非农化,多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四青作物”等优势产业,壮大花卉苗木等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中高效农田约占该市总耕地面积的50%。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为农综合服务社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民、企业、基地、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拉长的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全市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36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2万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发挥建筑产业的优势,发展“走出去”的市外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目前,该市七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建筑业2006年就实现总产值204亿元,经济收入46.8亿元,建筑劳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2006年,××*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4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继续保持苏中第一。

建设基础设施,构筑农村发展新平台。大力实施路网通达工程、农村水利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民聚居区建设,让农民充分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提高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已有58%的村完成了水利建设,并通过省生态农业市的验收。今年财政计划出资1.1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确保农村居民居住集中点都有一条通镇水泥公路。继续坚持典型引路,分类推进,在新农村创建试点村带动下,村村建设4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推进环境整治,塑造现代农村新形象。该市把营造清新净美的环境作为村美的着力点。市财政每年拿出25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镇村配套250万元资金用于垃圾处理,构建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治理新模式,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袋装、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和日产日清。坚持政府扶持、群众自筹和集体资助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推进改水改厕,其中市财政投入2692万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70%以上村完成改水任务,全市完成改厕1.2万座,所有建制镇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开展绿化造林,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全面小康序时进度。南通市评出的20个2006环境优美乡镇,××*6个乡镇榜上有名。

大力提升素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市围绕培育好风尚、促进风气好的目标,强化技能培训,今年计划财政投入3132万元,比去年增加85%。大力实施万名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确保全年实用技术培训4.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竞赛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培养新型农民。

康县新农村 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努力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向兄弟县区学习的难得机会,更对我们的工作是一次鞭策和促进。尤其上午观摩了两当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刚才又听取了兄弟县的经验介绍,使我们受益非浅,深受启发。下面,我就康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以汇报:

近年来,按照省、市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我们坚持从康县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康县特色资源优势,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具体化,提出了“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具有康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把深入扎实开展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坚持以点带面推进,积极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条 1

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风民俗有了新的气象,文明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康县实际,明确创建目标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康县建设新农村重点要做好“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文章,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村,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和文明意识,把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相互理解配合、和睦相处的氛围营造的更浓;通过重点村的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社会和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培育思想进步新农民、创造健康向上新生活、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子、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新水平为目标,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思路,以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重点,坚持分三步走战略,第一年抓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年启动产业配套工程,第三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集中用三年时间,把遍布全县21乡镇占近三分之一的118个重点村建成影响带动全县的示范点,把江武路、康阳路、白望路、小康路、寺长路、康云路、河两路沿线建成文明长廊。

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全县打造一半以上生态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增收渠道顺畅、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村,以后逐年扩大,覆盖全县。

二、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康县特色

我们始终秉承规划先行、统筹建设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了全县乡村清洁活动的总体规划。结合学习借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根据我县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在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充分体现康县生态特色的基础上,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按照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标准,编制了阳坝宋沟、庄科、长坝段庄等19个精品村和48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编制了51个达标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县上对各重点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逐一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发文批复,允许开工建设,共下发规划审批文件118份,做到了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设计不审批,没有审批不建设。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八个渠

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县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借贷、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灾后重建八个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通过规划整合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乡村清洁活动中来,向重点村倾斜。为了规范资金筹集、使用、报批、拨付和管理,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康县乡村清洁活动资金筹集及管理办法》和《康县机关单位125帮扶计划》等规范性文件,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有效破解了乡村清洁活动资金筹集难题。

四、创新工作载体,夯实发展基础

我们把开展以“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活动作为康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围绕“建生态村”,加快基础建设。我们抢抓灾后重建、对口援建、扩大内需三大机遇,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村灾后重建、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灾后重建,全县农村34966户住房重建和10136户维修加固的全面完成,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我们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六难”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六配套”工程,“四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四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四结合”: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六有”:即村有场(垃圾场)、社有池(垃圾池)、户有箱(垃圾箱)、人有厕、畜有圈、机有棚(农机和柴草棚);“六配套”: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村级组织活动及农民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便民小超市、医疗卫生服务、惠农政策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相配套,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硬化进村主干道路93660米,入户道路89603米,完成空地绿化34747平方米,完成乡村道路绿化24670米,栽植绿化树木71744棵,拆除危房8859间,亮化房屋10468间,屋顶改造368户,庭院改造2820户,改灶、改厕、改圈4808户,清理垃圾6858方,新修护坡2744米,新建桥梁31座,新建排水渠5294米,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92座,修建人饮工程62

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变,一个个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村基本建成,有力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围绕“做文明人”,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为破除农村不良陋习,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树立科学、文明的新风尚,我们结合农村灾后重建成果的宣传,采取巡回演讲、爱国主义电影展映、感恩征文,唱红歌等方式,在全县扎实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营造人人知恩、人人感恩的良好氛围。在乡村清洁活动中,我们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庭》活动、“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注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整合宣传、文化、体育等项目,新建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125个,配送图书17.57万余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0个,安装健身器材108套,修建文化墙375面5600平方米,篮板13副,球台40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求知增智的生活环境。

三是围绕“走富裕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配套工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传统单一的增收模式,有效增加农民收

入。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扩基地、状规模,兴企业、深加工,创品牌、建市场等措施,加快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91.69万亩,其中核桃52.12万亩、茶叶4.83万亩、桑园3.92万亩、中药材4.21万亩、蔬菜2.61万亩、花椒24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10万架,年出栏畜禽83.8万头(只);中华大鲵存塘数量6万尾。建成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1个,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特色农产品总量26038吨,特色农业总产值29517.38万元,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纯收入达到10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5%。在劳务输出上,加大政府引导,强化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分散流动向固定企业和用人单位转

变,不断增加劳务输转收入。同时,还组建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输出、建筑、购销运输等群众增收产业互助组,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计划,人人有增收项目的致富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

五、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为了切实加强对乡村清洁活动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乡村清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建设有效的良好局面。制定出台了《康县城乡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及文明长廊建设实施方案》和《康县乡村环境清洁活动及文明长廊建设考核办法》、《康县乡村环境清洁活动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验收及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工作目标、方法措施上形成了乡村清洁活动的一整套建设体系。同时,为了调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县上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县四大班子34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帮扶2-3个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不定期深入督促指导工作,对在乡村清洁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促进了乡村清洁活动的顺利开展。县直机关单位在帮扶工作中,全面落实“125”帮扶工作计划,即一个部门帮助解决1个项目建设资金,帮列2个建设项目,帮扶5户示范户,县派出了500多名干部组成80多个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工作队吃住在村上,为乡村清洁活动献计献策,帮助村上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发动,解决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县上采取成立了专门督查组,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半年经济分析会观摩、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各乡镇、各单位乡村清洁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通过定期督查,以文件、简报和会议等形式进行逐月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要求整改,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进行通报批评。共编发建设简报50期,通报30期,各类宣传稿件100多篇。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将乡村清洁活动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

二是发挥群众作用,增强建设动力。群众是开展乡村清洁活动的主体,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在房屋风貌

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文化娱乐场所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的作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农村发展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政策,制定了《康县财政一事一议奖励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房屋亮化、休闲广场、绿化美化、文化墙建设等各类工程的补助标准和具体要求,通过奖补激励机制,有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清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乡镇、村社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清洁活动的认识,我们以乡(镇)、村社为单位,分别组织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分期、分批赴四川、陕西等周边县区及县内先进村社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清洁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乡村清洁活动中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县上从县委讲师组、党校、农广校等单位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开展了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和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科技知识和农村适应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在康县电视台、康县新闻网、《康县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以图像、文字、图片等形式,对乡村清洁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利用宣传车、悬挂标语横幅、村

级大喇叭广播等多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清洁活动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通过有力的宣传,努力营造了乡村清洁活开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乡村清洁活动成果巩固的长效体制机制,把建设、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激励机制建立上,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精品村、示范村和达标村,由县委、政府进行授牌,实行挂牌管理,并给予资金奖励,对精品村一次性奖补资金20-30万元,示范村10-20万元,达标村2-5万元,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上,坚持建管并重,采取边建设、边管理的办法,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建立垃圾填埋点,配臵了保洁工具,组建了保洁队伍,使保洁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延续。如:太石乡水口村、望关乡徐罗村等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对村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定期公布每个家庭卫生状况的检查结果。徐罗村还成立了理事会,定期对农户房前屋后“三乱”进行检查评比,按照清洁、较清洁、不清洁

分红绿蓝三种颜色张贴在农户墙上,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依据;王坝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发出倡议书,让学生督促帮助家长整理家庭环境卫生,逐步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不断用群众的监督巩固乡村清洁活动成果。目前全县已有100多个行政村已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庄卫生实现了全天保洁,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促使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交流材料 篇4

——加强农村指导员选派工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是一项群众得实惠、干部得教育、农村得发展的“民心工程”;是新形势下推进“三农”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培养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省委提出的关于继续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重大决策,结合省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同时按照州委统一部署,我办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工作,并履行选派单位的职能作用,积极有效地推进农村指导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我办始终把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根据省委、州委关于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指导员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选派指导员工作中,严格按照“把握三个环节、做到二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严格把握“三个环节”。一是选派环节,在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时,坚持 “一派五年、一年一轮”和“德才兼备,选强派能”的原则,严格选派条件和程序,将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派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保证了选派质量。在选派条件上,要求选派人员要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中共党员

干部,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热爱和熟悉农村工作,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选派程序上,按照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派。二是队伍管理环节,在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驻村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驻村工作时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是督查环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下派后,我办就把督促检查作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按时就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适时开展督查,保证了指导员作用的发挥。

(二)做到“二个结合”。一是选派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在安排驻村指导员时,我们有意识地安排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共党员干部,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提供软件和组织保障;二是与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相结合。在选派工作指导员时,我们精心选人,科学选配,把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派到村,让年轻干部在农村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成为后备干部。

经过精心挑选、组织考察,我办于今年选派了一名业务骨干到茨开镇嘎拉博村驻村指导工作。

二、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农村指导员的工作水平

服务“三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办十分重视加强对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在选派的指导员上任之前召开座谈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就指导员 2

驻村后进行安排:一是要求指导员在进村以前,加强对“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村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二是驻村后在生活上要严以律己,与村干部吃住,认真履行好指导员工作职责,努力维护驻村指导员的形象;三是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深入到全村每一个角落,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群众学习各种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做到工作上真抓实干、讲究方法、主动发挥指导员的指导和参谋作用,尽心尽力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四是做好工作日记,定期向县委办领导汇报。

三、协调合力,全力支持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能否在驻村工作中发挥好指导员的参谋和指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不仅取决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更需要派出单位与各方力量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后,我办围绕全县“三农”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四个作用,解决了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各项支农惠农护农政策落到实处。目前协助我办下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办实事共6件次:协调配备配齐了价值近3000元的嘎拉博村“两委”厨房用具,协调解决翻新了嘎拉博村党员活动室和厨房屋顶,协调解决了饮茶独小组整村推进项目,协调解决了饮茶独小组价值14000元的油茶4000珠,初步帮助协调解决了云南燕明矿业公司与饮茶独小组村民之间的因探矿引起的水塘断水纠纷和嘎拉博沙场纠纷等2起农企、农农矛 3

盾纠纷。

通过我办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实现了“选得出来,派得下去,留得住人,发挥作用”的目标。我办选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至今,始终认真驻村开展工作,积极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中得到实惠。

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篇5

农行XX支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跳出农村支持农业”,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支撑点,以小企业贷款为切入点,通过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在“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总体原则下,敏锐反应、及时行动、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信贷政策、项目储备、资金支持,为发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

一、抢抓机遇,统一认识,加快发展

市分行年中工作会议后,我行及时召开了有各营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计主管、客户经理和机关全体员工参加的年中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全行上下明确了总行提出的加大开拓县域市场力度,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要求,XX分行将我行列为整县推进加强小企业业务拓展试点行,扩大县支行转授权和经营权等具体可行的促进县级支行发展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对发展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也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等机遇,同时各单位负责人也正确认识到了市分行领导班子调整后经营思路的变化,尽快适应由“收权经营模式”到“放权经营模式”的转变,切实改变存在的“避责”思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做到资产业务发展主动不盲动、在合规的基础上讲拓展。

二、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我行一是将支行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保险代理部等前台部门及时作为开办小企业信贷业务和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专职部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行长谭兴军同志任组长,分管行领导为副组长,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保险代理部和各营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改变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对不同营业网点和前后台,主要采取分类考核与分岗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并各有所侧重,如对城区和资产业务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网点,单位负责人和客户经理重点考核资产业务,其他营业机构根据业务发展重点进行相应考核调整。

三、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

我行主要是确立了公司信贷业务、个人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为发展重点。一是公司信贷业务重点是搞好制种、饲料、电线电缆、机械、食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摸底调查和贷款投放;二是对个人资产业务,在建立“四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择优支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项目,继续开展个人生产经营和其他消费等个贷产品,把职业稳定收入较高的国家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优势行业、垄断行业的从业人员、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等高收入个人客户群体作为发展个人资产业务的重点,充分发挥我行贷款利率优势,全方位营销,强力拓展高价值个人客户。三是积极拓展县域市场新业务,稳步推出新产品。重点拓展电子银行、银行卡、代客理财、代收代付等业务的县域市场空间。四是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今年对XX庆丰种业有限公司发放收购种子贷款500万元,解决其流动资金需要。

四、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做好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的筛选储备工作。为寻求效益增长点和业务切入点,今年8月以来,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谭兴军同志亲自带队,组织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等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相关镇乡、相关企业,广泛开展市场调查,侧重点在于资金需求。8-10月,累计调查摸底小企业18户,了解到有效资金需求6470万元,通过支行贷审会决定,纳入市分行新准入客户目录11户,上报资金需求4080万元,目前已上报项目计划贷款1880万元。根据对小企业调查情况,我行拟在目录库中选择几户符合我行贷款条件的客户,进行用信调查,力争尽早实现信贷投放。

一是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中国农业银行XX市分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试点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补充意见》精神,对我县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客户20户,涉及信贷需求6000多万元,并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结合从税务、工商、中小企业局、工业园区等单位了解的情况,经贷审会审议,上报了包括XX蜀达饲料有限公司、XX市天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海元电机厂、XX县科尔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富强陶瓷有限公司、大河坝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XX雪莱纺织有限公司、XX县台联兰园糕点厂等小企业客户目录11户,涉及流动资金贷款1880万元。

二是根据XX县域经济特点,对全县烟花爆竹行业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对该行业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产业政策、行业特点的调查,认真分析了该行业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我行介入该行业信贷支持的难点及对策,进而提出了我行信贷介入建议,并推荐上报了XX祥云烟花爆竹、XX县飞龙烟花厂、XX县凤鹤花炮有限责任公司三家进入小企业客户目录。

三是根据XX市分行《关于实施“512”工程推荐试点小城镇的通知》精神,我行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梁山镇、屏锦镇进行了调查,并推荐为“512”工程的信贷介入试点镇。提出了“区别对待,一企一策,用灵活的信贷政策及管理手段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具体建议,同时,上报了具体项目,涉及资金需求2亿元以上。

四是主动参与和积极支持政府引进的重要项目、重要企业在本地的发展。目前正对XX平洋电子有限公司及马来西亚威特嘉实业有限公司落户XX的有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信贷介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XX平洋电子有限公司及威特嘉实业有限公司已分别与县政府签定全面合作协议,我行已被政府推荐为业务主办行,并逐步与上述两个企业实现全面合作。

五是积极拓展个人信贷业务摸底调查。现已成功拓展XX市金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县梁山镇西中街投资开发建设的“中央星城”多功能小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目前正进入贷前调查阶段,资金需求大约在6000万元。

2、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已纳入小企业客户目录管理的11户企业中,涉及农业、食品、机械、烟花爆竹、制造、建材等行业,其中涉及农业、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多达7个。同时,我行所选准入企业和项目85%以上均无他行用信,旨在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商业性金融与农村合作金融和农业开发性金融服务差别,实行差异化服务策略,共同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工业强县目标的早日实现。

3、综合运用多种担保方式。为化解风险,建立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同时又为解决小企业抵押难问题,我行按照上级行授权要求,分别拟对上述纳入准入客户目录的11个小企业,分别采取保证、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特种经营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信用等多种贷款方式,视信用等级以及企业实际发放贷款。

宣恩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发言材料2 篇6

中共宣恩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签发人:王 恒 宣恩县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7月28日

围绕目标

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宣恩县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目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全县农业产值达4.7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0元,同比增长23%。目前,全县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春茶增收、夏粮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成效;特色民居建设进展顺利,209国道沿线特色民居示范带初具雏形;农村基 1

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一、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目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围绕建设“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的目标,确立“抓基地、扶龙头、创品牌、强服务”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特色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春茶产销两旺,实现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40%;生猪出栏16.42万头,实现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6%。一是狠抓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板块基地建设。着力优化“北茶南果高山药”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连片成块”开发,着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努力构建“百里贡茶走廊、百里贡水白柚走廊”,新建茶园2300亩,贡水白柚4000亩,目前专业村达到101个。二是狠抓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的制标贯标和品牌创建。大力推进“三品”认证,新增13家企业19个产品通过认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贡水白柚”达到2万余亩,茶叶达到2万余亩;获得欧盟认证的有机茶园达到3000亩。“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两个产品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取得新突破,对11家使用伍家台贡茶品牌企业进行督办,确保生产标准、产品包装统一。对有机果茶基地实行物理杀虫装 2

置、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种养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业行政执法“五覆盖”,安装杀虫灯4200盏,杀虫黄板70000张。三是狠抓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加大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扶持,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引导企业与大企业、大公司、高等院校联合,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新增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达到18家;新增专业合作社7家,达到130家。

二、以创建“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促进传统村落向秀美新村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特色民居建设为龙头,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家园建设,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质、民族特色鲜明的秀美新农村。一是规划先行,彰显特色。按照“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思路,选定209国道沿线和恩来、恩黔高速高路沿线,高罗乡和水田坝片区为特色民居建设重点示范区,以期形成规模效应。结合土、苗、侗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选定“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栏杆跺脊、木门木窗”的标准,彰显地域特色。二是强化措施,突破瓶颈。坚持按照“资金捆绑、政策倾斜、整村推进”的原则,把扶贫、农业、林业、交通、民政、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整合资金1400万元,重点支持特色民居示范点的建设与改造,按新建每户2 3

万元、砖混房改造每户1.2万元、木制房改造每户0.8万元的标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实行补助。县财政设立了特色民居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优先配套安排路、电、水、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做到建一村成一村,建一片亮一片,发挥资金的聚合效益。三是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采取集中新建、保护改建与危房改造等方式,初步建起高罗乡谭家坝、板寮老街、椒园镇正龙山庄、孙家院子、珠山镇卸甲坝宜居村庄等一批特色民居建设示范点和示范区。抓住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移民搬迁安置新建房屋的机遇,打造特色民居建设示范带,有500多户搬迁户正在按特色民居统一的建设标准新建房屋。全县已完成30个试点村887户特色民居建设任务,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等涉农培训项目,结合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普及、文明村镇创建、乡土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一是用新思想武装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又注重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组织农业、宣传部门编印通俗易懂的新农村建设宣传 4

资料,送到千家万户,深入开展书籍进农户、信息进农家、文艺进农村、服务进农民等“五进”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好公民”、“时代新农民”、“致富带头人”、“党员示范岗”等评选活动,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用新技术培训新农民。以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为重点,整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资源,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农民培训。今年已培训农村技术人才8000人次,实现了全县40%的农户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三是用新风尚引导新农民。通过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和村庄环境治理项目,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下功夫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引导农民告别脏乱散差的生活陋习。结合“三万”活动,深入开展县直部门对口帮扶、文明和谐结对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精神面积发生了深刻变化,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观念深入人心。

四、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促进农民从解决温饱向致富奔小康转变

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广大农村群众。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全面加强农村小流域治理、国土整 5

治、农村能源、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土地整治完成583.6公顷,安全饮水工程进入验收阶段,通达、通畅工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3%。全面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池570口,入户太阳能817台、生物质半气化炉500台,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新建寄宿制学校6所。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投资55万元建成13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深入推进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总人数达到30.02万,覆盖率95.4%。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建农家书屋91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继续推行“五议五公开”,增强村民主体意识,调动和激发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农村社会矛盾调处力度,关口前移,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农村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篇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项基本战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超前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方案,稳妥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这是我们基层干部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市政协领导提出的调研提纲,就当前新农村建设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与思考,现简要回报如下:

一、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把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上来。

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全面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开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意义,让大家从根本上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么样建设新农村。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的学习宣传,要让广大干群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宏伟、内涵丰富,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注重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要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抓手,使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进一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统一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从干部到群众都普遍认为,这是党中央为农村发展所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一项功盖千秋、福泽子孙的伟大事业。这一决策深得民心,无比英明。这是一个基本共识。但从我们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看,在一部分干部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思想顾虑,有的同志认为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可能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客观上给基层干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有一部分同志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工程,感到自己缺乏通盘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工作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驾驭能力不足,担心工作做不好。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基层干部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四难:一是建设资金投入难。对我们贫困乡村来说,在新农村建设投入上,除了国家投入还是国家投入,由于经济薄弱,无论是镇财政,还是村积累,都拿不出钱来投入建设,在关键时期可能因此而影响总体进程。二是建设用地难调整。中心村建设都要按总体规划进行集中布局安排,而所规划中心村建设用地都是一家一户的承包地,有的.还涉及到跨组、跨村,由于受现行承包土地法律法规制约,这部分建设用地调整难,矛盾多。三是建设规划实施难。新农村建设完全可以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难就难在实施上。由于目前农村村庄布局分散,居住零乱,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加之复杂的群众思想工作。给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很难按上级要求的时序进度实施到位。四是农民素质提高难。鉴于农民文化科技水平普遍滞后这一现状,农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短时间内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比较困难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上述这一类问题我们都要按上级领导的要求,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

二、瞄准目标,因地制宜,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我们界牌镇而言,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必须牢牢抓住三点:

1、加快发展,激发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发展经济、致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将坚持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要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发展主体经济。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大提高。二要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培植主导致富产业。按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做大做强界牌的草鸡、生猪、蔬菜、小花生和林业五大主导致富产业,扩规模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三产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

2、科学决策,拟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定向,功能定位,布局定点的要求和“三集中”的原则,重点对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个科学可行,切实可靠的实施方案。

3、典型示范,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沿街的镇南村、沿路的周庄村和竹林村等3个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工程,搞好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抓好上述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将一并抓好农民文化技能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工作,使新农村建设绐终沿着健康轨道运行。

三、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并致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从我们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看,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会增加农民负担;二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主动意识不强,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三是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将要认真宣传和引导,并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从我们界牌镇实际情况看,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第一,强化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农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牢固确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彻底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壮大实力,催生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象我们界牌这样一个贫困乡镇,距离十分遥远,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应当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强势推进,稳步扎实的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能快一步快一步,能办一件办一件,能抢一拍抢一拍,尽可能地加快速度,缩短距离。当前,我们要致力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走以工促农,以工富民的发展路子。三是抢抓机遇,积极兴办各类社会基础事业,重点在农村交通、卫生、教育和小城镇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四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队伍。

第三、制定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挖掘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界牌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社会财力资源引向导向新农村建设上来。对一些龙头企业,二、三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中心村建设,可以鼓励群众合股兴办,也可以鼓励本地能人大户独资兴办,还可以通过经营权、收益权转让,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办,多渠道的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加快建设速度。

第四,建议国家结合新农村建设这一实际,对农村一些政策作适度调整。一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进行调整,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顺利流转征用。现行政策土地承包30年不变,这给未来的农村道路建设、中心村建设用地的调整流转带来很大的难度,如现行政策不调整,总体建设规划就难以实施。另一方面,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救助政策上要继续放宽,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要大幅度地提高扶持标准,集中实施救助,彻底解决他们看病难、子女读书难问题,以争得在和谐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弱势群体更多地享受改革成果,和周群众一起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上一篇:关于树根为话题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保和镇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