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一家亲 教学设计(共12篇)
邻里一家亲 教学设计 篇1
邻里一家亲
南临城小学 刘垒
【教学内容】:
山东人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内容,本课是第二主题中“邻里一家亲”部分。与邻里和睦相处,是一个人学会社会生活的起步,是一个人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建立友好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对友邻、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邻里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俗话说:“行要好伴,住要好邻。”“隔邻居,不隔心。”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接触十分频繁,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大家过得愉快,有利于各家的生活幸福,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是社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要求学生在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作为。课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说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以及指导同学如何使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能力目标: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对邻居要谦让,能谅解人,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今天来这里上课,下面,请大家看看你附近的同学都是谁,互相认识一下吧!学生自由活动,熟悉学习环境,放松心情。都看清楚了吗? 学生自由应答。
我要检测一下,你看的是否认真:(随意指名一同学)你左边的同学是谁?右边呢?前面?后面?他们是你的小邻居了。看看你的小邻居还有谁?
(再随意指名一同学)你前面的同学是谁?你们俩也是小邻居,对吗?看看你的小邻居还有谁?
孩子们,找找你们的小邻居,和小邻居说说话吧!(等待上课)好了,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咱们开始上课?上课!师生问好。活动一:导入
刚才,我们认识了在一起学习的小邻居,我们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邻居。你认识你们家的邻居吗?
问1:你家住哪个小区?住几楼?对门是谁?楼上呢?楼下呢?
问生2:你家住哪个小区?住几单元?和你住在同一个楼道里的叔叔阿姨你都认识吗?我来考考你,你家四楼是谁?一楼呢?咱们班有和你住一个小区的吗?你们一起上学、一起玩吗?你们真幸福!
教师总结引导:对门是我们的邻居,楼上楼下是我们的邻居,和我们家住比较近的,都是我们的邻居。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邻里之间的话题。板书:邻里 活动二:说说邻里之间快乐、难忘的事。
1、邻里之间天天生活在一起,有哪些快乐、难忘的事情呢?课前,我让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并记录下来,大家做了吗?拿出你们的记录,先与小组中同学说一说吧。(自由交流3分钟)
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了解相关的事例,发现个例,了解相关的事例,发现个例,予以正确引导。
汇报交流:我看到每一个小组交流的都非常热烈,肯定有很多有趣、高兴、难忘的事儿,谁第一个说给大家听?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领,引导学生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生活很方便”、“帮助别人自己快乐”、“学会分享”、“互相关心”等。在引导的过程中板书:互相帮助。)
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我感到邻居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就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中。课前,老师也搜集到这样一个故事,你们愿意看吗?请大家看:(播放视频故事)
2、看了《钥匙阿姨》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是啊,用片中人物的话说“年轻人上班去了,多亏她帮忙”,还有人说:“就像老朋友”,“简直就是他老婆”„„钥匙阿姨带给大家信任、守护每一份托付,他们本不是一家人,但是胜似一家人,这就是邻里一家亲啊!板书:一家亲。
活动三:我为邻里做过啥?
(一)我为邻里做过啥
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邻居之间快乐、难忘的事儿,感受到大家生活在一起,真是亲如一家,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为这个快乐的大家庭制造了哪些快乐?你曾经为你的邻居做过什么?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评价、引导,让孩子们知道,帮助别人,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能够通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制造快乐。
孩子们,你们真是一群快乐天使!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很多的快乐!孩子们,邻里相处不只有快乐,也有烦恼,你们有没有遇到下面的事情呢?你们能不能让这些人也快乐起来呢?
(二)生活中处理邻里关系 教师出示生活情景:
1.楼上王叔叔喜欢晚上听音乐,音响声音很大,影响了大家休息。2.楼上刘阿姨倒水弄湿了楼下李阿姨的床单,大吵起来。一个小组一个讨论主题,分组讨论解决办法。
汇报交流,学生先说自己想到的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侧重于行动的落实,如何与邻居沟通,怎样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何共同维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演一演 事件还原1 王叔叔: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楼下A:(咚咚砸门)你嚎什么的,还让人睡觉吗? 王叔叔: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楼下A:(门不开)气死人了„„甩手下楼 友好处理1 王叔叔: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楼下A:咚咚敲门,(礼貌地)王叔叔我明天有个考试要好好休息,您的声音能低些吗? 王叔叔: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议一议
你认为哪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较好?从这个事例中邻里问题处理的好关键是什么? 演一演 事件还原2 李阿姨:谁那么不长眼往下倒水,淋湿了我被子都不“放个屁” 刘阿姨:谁说话那么臭,不就淋湿床单吗,值当大惊小怪„„ 李阿姨:人真没素质 刘阿姨:就你有素质„„ 友好处理2 刘阿姨:真不好意思,没留神看,倒水把你床单淋湿了,过会我重新给你洗一遍„„ 李阿姨:没事的,不要紧,一会就晾干了 刘阿姨:真是太抱歉„„ 李阿姨:小事一桩,别在意„„ 议一议
你认为哪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较好?从这个事例中邻里问题处理的好关键是什么?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少破旧的平房都拆掉了,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
1.小方和小黄是邻居。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小方该怎么办?(可以赔礼道歉,并耐心解释)
2.赵科发现邻居家的小狗正在自家门口小便。(自己清理以下)
3、夏天的中午,邻居们在午睡。小红找小刚去游泳,她看见小刚在 阳台上(小刚家在五层)小红应该怎样做?(自己不要图省事在楼下喊;要轻轻走上楼将小刚叫下来)
活动四:邻里相处有妙招
(一)“六尺巷”的故事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非常重视邻里关系。请同学们看屏幕!(播放课件:六尺巷的故事)
2.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张吴两家留给我们的何止是一条“六尺巷”,而是邻里之间相处的法宝:礼让。
(二)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
赞美邻居的警句俗语代代相传,让我们透过这些警句,感受好邻居的可贵 ●远亲不如近邻
●邻居好,一片宝
●亲帮亲,邻帮邻
●人到难处邻里来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藏族)●邻居好,胜金宝 ●和得邻居好,犹如穿皮袄 ●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日本)●千金买邻,八百置舍
●在家里结邻,出门要结伴(阿拉伯)
●动身之前,要找好侣伴;盖房之前,要找好邻居(阿富汉)●光顾自己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喜欢哪一句,简单说说理由、(三)总结邻里相处的秘诀 多些礼让、多些分享 多谢问候、多些关心 多些帮助、多些爱心
这样才能:邻里一家亲 生活乐缤纷
(四)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发放“锦囊妙计”,借助妙计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与邻里相处。
书签1:楼上楼下是邻居,说话做事讲文明(板书:讲文明)书签2:小区设施大家用,人人都要守公德(板书:守公德)书签3:动动手、弯弯腰,小区环境会更好。
书签4:有了矛盾互体谅,多为对方想一想,(板书:体谅(宽容))
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以爱相传,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要讲文明、讲公德,这样,我们才会亲如一家。大家看,爱心齐动员,有你一份力:关爱老人、孝顺父母,走进社区义务劳动,邻里在一起多团圆,多么快乐啊。(观看爱心总动员幻灯片)
孩子们,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一家亲,让我们一起努力,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每天都做好一件让邻居们高兴的事儿,共同建设我们幸福、美好的家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播放歌曲《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设计思路:这些名言警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让学生读一读,悟一悟,会加深学生对邻居和睦相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邻里一家亲 教学设计 篇2
1 目前居住区的概况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人口大量聚集, 城市居住形态发生了变迁, 大量居住建筑从开敝、自然式的状态演变成当今大都市里高楼林立、封闭冷漠的住宅。住宅成为了“居住的容器”。越来越独立的个人空间隔断了邻里之情, 人们从传统的杂院式的街巷模式, 机关大院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居住区模式。生活模式和空间环境发生了变化, 缺乏血缘关系的人们聚居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防范心理造成了邻里关系淡漠。城市中的住宅, 将居住的内涵简化为简单的住, 忽视了人类聚居的社会性内容使得城市生活变得简单, 无法满足人类聚居中相互交往和交流情感的需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单元楼中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渴望逐渐强烈, 居住区邻里交往及邻里空间设计问题开始日益重视。但是很多设计只是在满足开发商最大利益、容积率最大基础上对剩余空间的布置, 在营造场所感、领域感方面缺少统一规划, 在对居民的交往特点、活动时间、不同年龄居民的相对交往内容等需求方面也缺少调研和分析。一些楼盘也提出了人性化小区、健康小区等口号, 并在小区中设计了中心花园、景观水体等。但由于缺乏精细化设计, 追求时间、进度、效益, 使一些很好的理念成为纸上谈兵。喷泉、绿化成为了摆设, 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 从而很难形成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邻里空间。
2 对邻里空间的认知
(1) 所谓邻里空间, 是邻里或社区中的任何空间建构, 是能够反应和承载邻里关系的空间, 是居民能与他人共同使用和停留, 并且发生交往行为的空间。物质空间和人的行为相配合, 共同界定了这个空间。它是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之一, 也可以通过影响住区由人际行为来进一步影响社区居民无法观测衡量的个人特征 (经验、习惯等) 。
在建筑领域, “邻里”思想在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 是指可识别、低层次的单元, 其中设有满足日常需要的服务设施, 并存在于居民的住宅和城市之间。研究人员将规划制定的邻里规模和居民能感受到的邻里规模结合到一个统一的邻里类型学中, 将邻里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5~1 2户, 居民间能建立较强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第二层次约5 0户, 为邻居之间能见面打招呼。第三层次500~1500户, 偶尔见面, 但认为他们是社区一部分。
(2) 邻里空间的特征。根据住居民的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邻里空间一般有下列特征。
(1) 领域性。领域性使居民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形成领域的方式是通过对空间的界定。利用住宅的立面、围墙、隔断、篱笆或灌木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垂直空间上的分隔;利用道路、铺装、地面的高差、小桥、流水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平面领域的界定。住宅的建筑风格会形成鲜明的特征, 而建筑材料, 颜色等共同赋予小区整体形象, 形成富有个性的领域空间, 吸引居民休憩、游、活动。
(2) 层次性。城市居民由城市进入到自己家中, 经历一个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序列。空间变化也由开敞变为封闭, 不同层次的邻里空间给居民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居民从相遇, 相识, 相知到建立社交圈的可能性会随着人群的减少而增加。
休闲性。家是心情放松的地方, 居民在邻里空间的活动是休息、玩耍、健身、聊天、散步。活动交往一般在步行道, 小院内、树下、休闲设施等地方展开。
多功能性。从交往行为上分析, 邻里空间的功能不应该是单一的, 这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群, 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特点所决定。如底层的架空空间, 小孩玩耍, 老人聊天、打牌、娱乐, 各得其乐。
3 营造多层次的邻里空间
中国传统的邻里空间布局是街→巷→院模式, 空间序列是公共到私密, 现代邻里空间经过螺施式发展, 形成了现在“邻里中心花园→宅前院落空间→入住户花园”的空间序列。
(1) 邻里中心花园一般设置在居住区的中间位置或者入口位置, 与商业中心、会所、运动中心结合在一起, 形成居住区最居活力的场所。它便于到达并且富有个性, 属于邻里空间中的公共区域。中心花园一般由道路, 活动场地和绿化区域等组成, 空间内的交往对象为小区的所有居民。
中心花园的道路设计, 要注重安全易达性和多功能性。人车混杂和车速过快是威胁道路安全的祸手, 因此, 采用人车分流 (在平面上或立体上) 和曲线型的道路设计, 既能形成丰富的景观, 又能吸引居民前来散步、遛狗、逗留, 从而增加居民接触机会, 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2) 宅前院落空间。宅前院落空间是邻里交往的第二层次, 也是居民回家的第二道院门, 在这里人们更加熟悉, 相互交往的可能性更高。作为半私密的邻里交往空间, 它一般由一个组团内的居民共享, 由建筑、围墙、走廊来围合, 围墙或采用或实或虚的手段, 创造一个相对静谥的交往空间。宅前院落空间具有较强的领域性, 往往会在入口处设置信报箱, 书报架、信息栏, 促使现代居民的交往行为的发生。在设计中, 也常采用底层架空的手法, 设置居民共享空间。
(3)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
(1)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形式多样。
底层围合院落中的邻里交往, 院落间通过绿篱、透空的隔断、邻里之间可亲切交流, 它是沿袭传统民居中带有私家前院的基础上, 又受西方联排住宅布局影响的新型邻里空间模式, 是传统的发展。
(2) 空间私家院落。
在住宅户型设计中, 设计两层高的空中庭院。该庭院与隔壁住户的院落相邻的同时, 楼上的住户也能享受到花园的上空, 也就是说, 每个单位除在本层有一个私家空中院落外, 也在另一个方面上共享了楼下空中院落的上部。这种空间的意义除了在空间本身所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丰富变化外, 也给住户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传统邻里空间在竖直方向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台的邻里空间, 而是在交往的同时又保证了相互的私密性, 具有极高的空间领域感。
4 结语
舒尔茨说:居住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生活的遮蔽所, 而且意味着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来的富有意义的关系。
多项活动,让邻里一家亲 篇3
成立社区睦邻点: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
张巍原在首钢幼儿园当老师,一干就是13年。13年里,她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用自己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在公开招考社会工作者的考试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走上了社区工作这个岗位。张巍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一心”、“二勤”、“三个第一”。“一心”就是在工作中时刻想到做事情必须要有责任心。“二勤”就是腿勤、脑勤。“三个第一”就是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居民告知解决问题的结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说,其实,这几点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在坚持着。
张巍到社区的第二年,正好赶上街道组织干部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睦邻示范社区高级论坛会议”。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聆听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社区工作者们谈的创建新型社区的经验,受益匪浅。除了受益,更多的还是深深的触动。“为什么人家的小区能够搞得那么有声有色,难道我们这个老旧社区就不能披上新的绿色吗?”怀揣着这股子冲劲,她和当时的社区领导进行商讨、合议,结合八角路社区的实际情况,也构想了一套方案,最终确定了在社区中开展“和谐邻里节”系列活动。那就是要大力开展各种活动,成立社区睦邻点: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很快,计划得到区、街道的大力支持和群众拥护。由于社区和谐邻里节的有序开展,八角路社区获“全国睦邻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
社区睦邻点从“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始
换届选举之后,当选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后,她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积极和社区工作者们携手,以“五个好”工作要求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睦邻里、身心健康、共创和谐”的发展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成立非常顺利。按照活动方案,分阶段、分任务落实专人依次组织实施,活动的特色是“聊天谈心、心理咨询”,且每项活动都要求做到以下四点——内容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有序进行。“我们这个‘心理睦邻点’的主力军还是那些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他们热心肠,乐意发挥余热,只要是有利于家庭和睦、社区和谐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登门做工作,很让我感激。另外,我们还利用‘星缘社工事务所’这一资源,请来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服务。既缓解了居民的心理压力,也缓解了很多家庭的一些矛盾。一位刚从心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给辖区内一名厌学的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效果相当好。”
为何建社区睦邻点是从“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始呢?张巍书记介绍,当初她刚来社区时就感到压力大,困惑也多,因为她不断遇到一些居民因为一件小事就产生矛盾,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辖区内住在邻居的两户人家,就是因为一个门口放置的鞋架子发生争执,结果升级到双方互相对骂,互不退让。后来,她通过了解得知,双方都是因为心理调控能力不强,也不知如何疏通减压,从而导致问题越闹越大。张巍为此事苦口婆心地去做工作,最后以她的诚意终于使两家和好如初。看来,居民学会彼此理解,这很重要。现在社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立两年了,为百姓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疏导服务,受到了社区百姓的欢迎。
和谐邻里离不开社区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才能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走入社区,融入社会。
“巧厨娘厨艺大比拼”——厨艺展示活动开展起来后,健康知识进社区知识讲座活动、趣味运动会体育活动、北京精神进社区文艺演出等活动都顺利地开展了起来。在活动中,因为主题涉及科学发展观、廉政文化、公民道德等方面,既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化解了居民对社区生活的陌生感,树立了“邻里一家亲”的和谐理念。通过多项活动的开展,社区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拉近了辖区内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区百姓间的交流与沟通。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让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如今这个目标达到了。
一位70多岁的党员告诉记者:“我今年70多岁了,现在虽然已经搬家,不住在八角路社区了,但每月15日,我都会坐车回到这里参加党员活动。和那些老邻居、老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娱乐,那可真是乐在其中呢!”书记介绍,这位党员经常为别人义务理发,处处显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是我们的快乐港湾,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议事园,也是邻里和谐的温馨园、文体娱乐的快乐园、科普教育的学习园,让我们这些普通居民有力量可以发挥、有舞台可以表演,业余文化生活变丰富了。”她也发出如此的感慨:我看到老人们的微笑,是对她最好的肯定;老人们开心,那就是他们对她最好的安慰;老人们的表扬,是对她最好的赞赏……真心地为老人服务,才能赢得老人们的热爱,赢得人们的尊重,赢得社会的赞扬。
采访手记
《邻里之间》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懂得“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2.通过搜集邻里之间发生的故事,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敬互让,互相关心帮助。
3.能与邻里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
采访同学是怎样与邻居相处的。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主持人讲述自己和邻居和睦相处的故事。
二、交流与体验
(一)小组交流自己和邻居相处的故事。(学生轮流在小组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二)小采访
预设:我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邻居阿姨让我到她家去玩。
1.我经常和楼上小朋友一起玩。
2.妈妈做了好吃的让我给邻居家送去尝一尝。3.邻居家包了水饺分给我们吃。
4.师小结:看来很多同学都和自己的邻居相处得很和睦。
(三)播放视频《六尺巷》的故事。
主持人讲解: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张廷玉的老家与一个姓叶的侍郎的老家是邻居。叶家打算扩大府第,要张家让出二尺的地方。张廷玉的家人不肯让步,立即写信给京城的张廷玉,要求他出面干预。张廷玉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后即命退后三尺,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四)课件出示两种情境
一幅:楼上邻居家的声音很大,影响了楼下邻居休息。楼下孩子说:“妈妈,吵死了,你上去找找他吧?”妈妈说:“不要紧,你小的时候比他声音还大呢,邻居就应该互相体谅。”
一幅:邻居总是把垃圾随便放在门口,使楼道变得很脏,而且夏天的时候味道很难闻。(邻居帮他垃圾扔到垃圾箱)
主持人引导学生评价每幅图的做法
学生回答:互相体谅 互敬互让 互相帮助
三、指导行为
(一)在今后你准备怎样和你的邻居们相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
(三)课件出示《家家乐》,主持人范读小诗。
家家乐
我家你家和他家,共称邻居如一家。紧急时候伸出手,远亲不如近邻家。互助互谅互谦让,和睦相处乐哈哈。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听了很多同学们与邻居之间的事。我们知道,邻里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我们感到不愉快!其实,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当我们与邻居遇到矛盾时,只要我们做到互相体谅、理解,邻里之间就会友好相处。
四、畅谈收获。
民族团结一家亲队会设计 篇5
民族团结教育“民汉同学互相学习”
班级:一年一班 中队:九色鹿中队 辅导员:郭云
一、活动主题:民族团结教育“民汉同学互相学习”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新疆生活,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
2、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国家,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
三、活动形式:诗歌朗诵、唱歌、跳舞
四、活动地点:一年级一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一年一班中队
六、活动准备:摆放桌椅 制作幻灯片
七、活动过程: 一、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1、全体起立报数。
2、主持人:一年级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1、故事引入。蚂蚁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只有团结起来,这些蚂蚁才能绝处逢生;
2、图片欣赏。幻灯片给出反映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相关图片,再给出反映新疆生活各个方面的图片,师生交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少数民族学生再加以补充。
3、诗歌朗读、歌曲播放。学生朗读原创或自备的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教师播放 《新疆好》等歌曲,配以 MV 以增加现场感染力。
4、讲民族团结小故事。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四、活动结束
主持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社会维度探析 篇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高层住宅小区已经成为当代居住发展中的主力军,建设实践说明,高层住宅可以实现较高的容积率,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充分的保障。但是在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棘手问题,包括可持续生态发展可行性等,其中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尤为显著,面对高楼林立的住区空间,居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居住环境缺失认同感、难以在邻里空间形成交往等,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刻不容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应当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即重视与设计关系密切的住区邻里空间社会维度的非物质设计研究。
1 空间与社会
对于城市的研究中,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双向互动的连续过程。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创造了场所和改变空间的同时,也在多方面受到了空间环境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作为社会生活载体的住区邻里空间,其空间形态随着人类生存活动的发展而变化着,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基本需要,不同时期的邻里空间还能反映出城市鲜明时代背景下的生存形态,展现出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模式和文化形式,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的标志性场景形象。
2 中国住区典型的邻里空间形式
中国住区邻里空间形式从历史发展至今,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演变,具体空间的布局、模式往往都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和地域背景之下,充分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居民生活形态,其中,典型的邻里空间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封闭式和开放式。
2.1 封闭式邻里空间
人们逐渐对自身居住安全、生活隐私的意识加强,封闭式的邻里空间模式则应运而生。例如,上海曹杨新村建设发展,内部实施封闭式管理,邻里空间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相邻住宅楼间隔空地上设置休闲的石制桌凳,场所环境与设施形式虽然简单,却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的交流环境。
2.2 开放式邻里空间
经过人们对于空间形态、人类行为活动规律的不断探索,开放式的邻里空间出现在社区之中,使之与城市的整体环境达成良好的互动。
例如,社区中心商业区的出现使得住区邻里空间走向了公共空间,促进人们展开社会互动交流,增加了住区邻里空间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过程来看,包括城市的发展、人们居住思想意识的转变、设计师对于人类行为与空间场所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等,住区邻里空间依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与居民日常起居生活最为贴近的空间范畴。对于人文精神逐渐消失的高层住宅空间来说,着手研究邻里空间的社会维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 住区邻里空间设计的社会维度
3.1 人对邻里空间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生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逐步向高处发展。住区邻里空间作为住区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也是切实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首要保障。
早期人们对于住区的邻里空间环境的需求较注重于环境质量和安全性能,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人文品质的要求。当然,只有在众多需求被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产生心理上的信赖与认同。
人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同,对于邻里空间整体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矛盾也会一直存在,大家只有协调好各个需求之间的矛盾,达到个体需求与集体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才能让使用者轻松地回归到邻里空间的交往氛围中。
3.2 邻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
3.2.1 空间与场所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空间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两个概念:“所谓空间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而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在这里,借此含义来阐述人与户外空间和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
消极空间可以让人们在不经意中,感受到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享受;积极空间则能够主动吸引小区居民前来参与集体娱乐活动,在人们社会交往中体会生活的快乐。
对于高层住区中邻里空间来说,人均所享受的单位室外活动面积较少,集中的邻里交往空间则更显可贵,积极的邻里空间可以提高高层住区设施的利用价值和空间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实现空间资源共享。
3.2.2 人的行为特征与环境
丹麦建筑师扬·盖尔把居民的居住行为活动归纳为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是指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事务等功能性活动,该行为活动的发生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
自发性活动:是指如果时间和场所允许而且天气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人们自愿所发生的活动。
社会性活动:是指在公共空间或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中,依赖于其他人存在的活动。
扬·盖尔在对人类行为活动本身的分析中,体现出空间环境和行为活动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保证居民在邻里空间中积极参与和有效活动,就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空间环境。
影响高层住区邻里空间居民行为的环境因素是综合多样的,包括气候特征、人流密度、场所环境、卫生及安全因素等客观因素,同时,人的行为还会受到人本身的感性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多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做出多方面的考虑。
3.2.3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当中,有单一的和多数复合的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秩序。例如,内部的—半内部的(或半外部的)—外部的;私用的—半私用的(或半公共的)—公共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小,且具有封闭性,设计中将室内空间室外化,将室外自然景象引入室内;半内部的空间相对来说稍大些,常设计成环境中庭,将室外空间室内化;外部空间是宽阔的,完全处于自然环境中,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从内部过渡到外部的窄间秩序[5]。依据空间秩序划分了不同种类的空间层次,而空间层次与人们的行为活动习惯息息相关。在许多高层住区的实例中可以看到,在由多座高层围合的院落公共空间中,人们的使用频率是比较低的,由于居民在公共空间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交往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心理抵制。不同于以往低、多层住宅的居住情形,高层居民的居住生活中,交往活动发生较为频繁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人们出行、逗留、驻足观看的过程中,多发生在半公共的、半私密的邻里空间之中。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划分界限并不明显,兼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空间紧凑而不局促,满足人们对于交往的基本心理条件,适合小群体的交流和活动。
3.3 邻里空间归属感
3.3.1 领域感与场所性
“领域”在不同研究学科中所解释的含义也不一样,可以表示为特定时间空间划定存在的区域范围,也可以表示为不同人群对社会的认知范围等。高层住区邻里空间就是为居民日常交往活动提供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的领域。居民的空间领域感与距离住户的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距离住户距离越近的区域范围,人们的领域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高层住区邻里空间是与住户距离较近的领域空间,居民之间可以达到邻里相识和互动。
场所是指存在人为活动的空间区域,场所只有具有特定的场所性,才会使之拥有认同感。认同是对场所精神的适应,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且熟悉该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并对它赋予感情的依赖。因此,拥有良好的场所认同感是保证社区稳定发展、居民健康生活的保证。
3.3.2 环境感知度
环境感知度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空间环境的最直接的感觉和知觉反应,满意与否是人们对于该环境的基本评价标准,通过居民的环境感知满意度来实现住区家园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由于部分公共空间围合比例的失调,人们对于高层住区的环境感知并不十分满意,从而阻碍了人与人之间轻松自然的交往。相对比之下,邻里空间的环境感知尤为重要,营造出尺度适宜、层次丰富、温馨亲切的空间环境,是对高层住区居民心理感知的最大补偿。
3.3.3 公众参与
积极的公众参与对于住区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切实地反映出居住者在生活中的功能和情感需求。
住区的居民可以作为特定群体参与到不同时期活动过程中来,表达自身的意愿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缓和各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社会纠纷,形成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目前,社会已经对公众参与有了广泛认可和重视,但实施操作中仍存在些许难度。
3.3.4 归属感
归属感的实现不仅仅需要有与城市外界环境隔离的大空间,还需要有居民相互交流、参与的小空间,即邻里空间。人们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熟悉周边存在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关系,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形成居民生活、交往的独特模式,建立和谐的邻里生活文化氛围,真正地实现内心的情感归属。
4 结语
从社会维度这一方面探讨了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设计理论研究,维系邻里居民交流与情感的相接,是满足居住于高层住宅的居民的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从而实现居民的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
作为规划设计者,不应该再片面追求住区设计的表面形式、极高容积率和最终的经济效益,应当本着一颗以人为本的心去思考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意义,规划设计出真正适宜人居住的住区邻里空间。
摘要:从社会维度这一方面探讨了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设计理论,重点对人对邻里空间的需求、邻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邻里空间归属感进行了研究,指出维系邻里居民交流与情感的相接,是满足居住于高层住宅的居民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社会维度,邻里交往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李睿煊,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韩秀瑾.高层住宅中邻里空间的“边界效应”探析——在现代人文精神语境中[J].华中建筑,2007,25(3):78-80.
社区邻里互助方案 篇7
东营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邻里节”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凝聚力,进一步拉近居民与居民之间、楼栋与楼栋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团结、友善、互助、和睦的新风尚,现决定在社区举办“邻里乐翻天”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钢筋水泥建筑的阻碍,邻里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其乐融融,彼此之间多了一份陌生,少了一份交流,社区举办“邻里节”活动,旨在营造一个快乐、和谐、文明、欢心的大家庭氛围,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不再那么隔阂,见面多一句问候,说话多一张笑脸,平时多一点交流,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大家共同努力。
二、组织机构 活动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社区群团组织实施,成立社区“邻里节”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任敬醒,副组长:秦艳、刘亚明,成员:岳玲、郭梅林、高继英、申泽慧。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0 年 4 月 16 日上午 8:30 地点:小区活动中心
四、活动内容 围绕“邻里节”——微笑、友善、互助、快乐、和谐为主题,结合家庭、邻里实际,开展具有社区特色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为主要内容的“邻里乐翻天”运动才艺秀秀秀系列活动。1 秀:我健康,我快乐的群众趣味运动会:如踢毽子、转呼啦圈、跳绳、快乐投球、溜冰、飞镖等。“快乐家庭”才艺展示:歌舞、乐器等。秀: “邻里乐翻天” 秀: :举行楼栋与楼栋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乐翻天”友谊拔河比赛。
五、活动要求
1、报名方式:由驻社区单位负责人组织工作,楼栋长负责联络居民住户,使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报名截止 4 月 7 日。
2、参与形式:以小区单位、楼栋、家庭、邻里为单位组队参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人员不分男女,不限年龄。
3、评奖方法:整个活动请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每项活动评出一等奖一名,所有参赛者都可获得一份纪念品。
4、其中运动会各类比赛项目以一人为一参赛单位参与;才艺展示以家庭 2 人以上组队自选参赛节目;拔河比赛以各队限 10 人组队参与。东营社区居委会 二 0 一 0 年四月三日 东营社区邻居节 共建和谐城市倡议书居民朋友们: 东营社区邻居节是我们百姓自己的节日,是社区居民的一大喜事、乐事。
“知荣明耻,快乐生活”的节日主题更是说出了百姓的心声。借欢度邻居节之际,向全体居民发出倡议:
1、邻里相见互招手。见面问候,相互了解,坦诚相见,和睦共处。
2、团结互助伸援手。一家有难,家家相帮,关心他人,邻里相助。
3、美化家园齐动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美化庭院,生态栖息。
4、文明出行同携手。出行讲秩序,仪表讲文明,公德讲高尚。
5、科学生活显身手。走进科学,告别愚昧,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6、安全防范共联手。参与社区治安公益活动,消除治安隐患,让生活环境更加平安、温馨、和谐。
7、文化娱乐多面手。用健康有益的文化陶冶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8、多方联动手牵手。树立“大邻里”理念,共筑共建,创建和谐城市。东营社区邻里公约
一、自觉维护小区秩序,依法办事,不寻衅滋事。
二、爱护小区共同空间,自清自律,不损公肥私。
三、遵行中华传统美德,善待邻里,不出口无德。
四、人来车往注意安全,沉稳谦让,不喧哗鸣笛。
五、慎养调教猫狗宠物,污物自清,不惊扰四邻。
六、爱护小区树木绿地,美化环境,不摘花踏草。
七、垃圾废物紧扎入箱,主动清雪,不高空抛物。
八、安全燃放烟花爆竹,顾及邻居,不存危险品。
九、装修房屋适时适度,保持卫生,不乱丢乱弃。
十、健身器材路灯报箱,细心爱护,不你拆我卸。
十一、集体维权公共议事,献计献策,不相互掣肘。
十二、煤电燃气上水下水,离家关闭,不遗患扰邻。
十三、左邻右舍相知信任,户户相依,不坐观邻危。
十四、为人处事态度宽和,自重自律,不散布流言。
十五、情理兼顾宽以待人,持家厚道,不现用现交。
十六、急人之难雪中送炭,力所能及,不推脱敷衍。“服务全天候,和谐邻里情”工作计划书 东营社区在英雄中路街道领导的重视下,经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奋斗,“服务全天候,和谐邻里情”的特色社区模式已经初露峥嵘;为继续深化“服务全天候,和谐邻里情”内涵,切实有效地造福居民,让东营社区居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治最幸福、最快乐的居民,特拟创建、发展 “服务全天候,和谐邻里情”工作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
1、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
2、倡导社区工作者每天阅读,倡导社区工作者每周交流,坚持每月例会,统一社区工作中的思想认识。
3、注意积累社区工作者在教育他人过程中教育自己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的积累,全方位地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
二、激活社区组织、制度机制,保障社区文化活动全天候模式的运作。
1、坚持社区文化群众团体组织的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重视经常性文化活动和大型文体活动的相得益彰,全方位,立体化地打造辖区的文体平台,为打造和谐邻里情,奠定坚实基础。
3、注意挖掘、培养新的文体队伍,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文体需求。
三、服务全天候,把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的会客厅。
1、配合街道领导,将社区会议室打造成集开会、居民议事、读书、邻里联谊等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室。
2、坚持“有求必应、有应必复”的理念,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发扬光大“高效率、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居民的困难,满足居民的需求。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弹性工作制来延伸社区办公服务的工作时间,把 “居民下班我上班,居民上班我值班”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4、凭借社区网站,构造与居民随时随刻、与 0 接触的互动,0通过这种互动,增强服务全天候的力度。
作文《邻里之间》 篇8
小不凡作文朱晨豪
身处21世纪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住到别墅恐怕不是件容易事,因此,处理好自己的邻里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想想自己刚搬进新小区不久,邻里之间还不太熟悉,隐藏的问题可能还未发现,总之记忆里好像没有这类事。即使有也闹得不是很大,就淡忘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有一天我听朋友说了一件事,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朋友住的小区里有两户人家,一个住一楼,一个住二楼,两家平时关系就不怎么好。但也没什么纠纷,顶多也就是谁都不搭理谁。但自从一楼装了防盗窗,两户人家就永无宁日。
一楼装防盗窗怎么会引发矛盾呢?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解,但问题在于一楼的防盗窗是向外凸出来的,就是因为防盗窗凸了出来,按二楼的说法,这等于是给小偷可乘之机。因为小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爬到防盗窗上,这样上二楼阳台不就很容易吗?还有一点就是晒被子,平时晒衣服还好,但一晒被子,被子就会被拖到防盗窗上,那被子不就白洗了。再加上政府也有规定不准装这样的防盗窗。这三点加起来叫你拆防盗窗,你拆是不拆?可人家就是横下一条心——不拆!吵也吵过了,架也打过了,没用。居委会、公安局来了,也没用。最后弄得法院下了拆除令——我就是不拆!没办法,法院只有将其强行拆除。
此事可谓轰轰烈烈,闹了大半年才解决。看似二楼胜了,但两家
大半年来的勾心斗角,精力的损失是弥补得了的吗?还有这件事既然闹得这么大,两家人还能正常地相处吗?想想你如果是二楼住户,虽然现在安全隐患没了,自己也胜了,但每天经过一楼的时候心情不会好受吧?有时候坐下来想想一楼会不会报复,不禁胆颤心惊,整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人一定很脆弱,想想算了,还是搬家吧……
邻里一家亲 教学设计 篇9
远亲不如近邻。如何处理邻里关系是一门学问, 邻里纠纷处理不当容易激化, 酿成恶性事件, 影响公民的生产、生活, 且易形成积怨, 影响社会稳定。2009年以来, 笔者所在的基层县检察院共审查批准逮捕农村邻里纠纷刑事案件14件14人。其中涉及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多, 故意杀人罪2件, 故意伤害罪9件, 聚众斗殴罪1件, 故意毁坏财物罪1件, 放火罪1件。从主体的基本情况来看:性别上男性居多, 涉案的14人中, 有12名男性;从文化程度上看, 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其中文盲的1人, 小学文化的4人, 初中文化的9人;从年龄结构上看, 以青壮年为主, 20—30岁的有1人, 30—40岁的有10人, 40—50岁的有3人。从主观方面来看, 主要是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或者故意毁坏财物, 无犯罪预备。大部分涉案人员事后都有悔过表现, 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从客体方面来看, 涉农邻里纠纷的轻微刑事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从客观方面来看, 大部分是轻伤害案件, 有8件。
一、涉案纠纷特点及发案原因
据统计, 涉案纠纷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引起纷争的原因比较简单。邻里口角占多数, 有8起。很多邻里纠纷的刑事案件都是由小争小吵开始, 因日常琐事发生争吵升级为暴力斗争乃致刑事案件;房屋、宅基地及相邻权纠纷占一定比例, 有4起。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农村新建、翻建、扩建住房增多, 房屋、宅基地及相邻权纠纷显著增加。乡村群众对于相邻权普遍缺乏了解, 事先与邻居缺乏充分沟通, 在发生纠纷后又不愿对其不动产权利的使用进行必要合理限制, 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如有的因未经同意在他人门口挖沟安装下水管引发纠纷, 有的因施工影响通行发生纠纷, 等等;心理猜忌引发的有2起。
二是纷争呈现突发性、偶然性、潜伏性特点。农村邻里纠纷发生时间短, 事前不可预见, 猝不及防, 可能因一时气急、冲动而突然发生。如郭某晒牛槽中的稻草时, 无意中堆放在张某家门口, 二人即刻争吵、推搡, 郭某随即将手边铁钗将张某刺伤。也有的邻里之间产生隔阂不能及时化解, 一方或双方形成积怨, 一旦出现导火索矛盾便激发出来。如邓某听说谢某勾引其丈夫, 心中怨愤, 一日见谢某幼女独自一人, 便将其溺死。
三是案件标的额小, 矛盾对抗激烈。有些邻里纠纷案件本身并不复杂, 事实清楚, 法律关系明确, 但当事人对案件的敏感程度较高, 双方都不想让步。有些案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使简单案情复杂化, 从而造成比案件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
农村邻里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的主要原因表现为:
一是村民文化素质低且法制观念淡薄。日常纠纷或矛盾发生后, 有的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维护自身权利, 而是为争一口气, 意气用事, 以暴制暴, 行凶伤人, 往往将自己从事件的受害者转为受到法律追究的侵害人。
二是家族势力、亲朋义气影响较大。农村宗族观念浓厚、以强欺弱现象时有存在, 发生纠纷后, 矛盾双方互不忍让, 极易激化矛盾、转化性质, 轻则动手殴斗, 重则伤害、杀人。有的甚至认为是对其家族的挑衅, 双方矛盾不止在父辈间, 且延续至子女间长期存在。如刘某驾驶面包车在村口与万某驾驶的电动车轻微碰撞, 双方却各不相让, 分别纠集亲友十余人相互斗殴, 刘某致万某死亡。
三是防范机制作用发挥不足。存在信息不灵, 调处不及时的问题。基层农民之间的民事纠纷往往无人问津, 等到实施暴力后才或许有基层组织介入, 导致刑事犯罪后才开始有司法力量介入。
四是基层调处机构工作不力。取消农业税费后, 有的乡镇干部下乡时间少, 有的村干部忙于应付上级交给的工作, 处理矛盾纠纷不是迎难而上, 而是拖延推诿, 致使小事拖大, 大事拖难, 难事拖乱。有的不善于调解, 对调解的技巧、程序掌握还不够熟练, 造成当事人对其缺乏信心。有的工作不彻底不细致, 留下了矛盾隐患。如刘某的父亲欠村民债务无力偿还, 村委会决定由刘某代为偿还, 因调解解释工作不到位, 刘某勉强同意后拖延支付, 后与债权人发生冲突并将其打伤。
二、预防农村邻里纠纷升级的对策
一要提升群众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提倡多样化, 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等包罗万有;琴棋书画、歌舞音乐、说唱弹奏、体育竞技等等形式多样。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 以提高和升华村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为目标, 大力弘扬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村民的凝聚力, 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从源头上减少邻里纠纷。
二要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邻里纠纷。一是做好各种调解的宣传工作。以调解方式解决邻里关系纠纷, 不仅能够有效息讼止争, 有利于当事人在未来的生活与合作中和睦相处, 还可以减轻上访申诉的压力, 预防矛盾纠纷激化, 稳定社会秩序。可向乡镇居民和村民发放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指南, 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调解的作用、任务, 宣传调解成功的典型纠纷取得当事人信任, 积极参与调处所在区域内的重大纠纷扩大影响。让群众了解如何就近、便捷, 让群众主动参与调解, 提高各种调解机制运作的效能。二是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及“三农”问题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普法活动, 让人民群众在面对矛盾纠纷时能够理性地采取合法手段有序化解。
三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强调解队伍。组织部门、人事部门针对镇、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社区) 缺专业从事人民调解员的情况, 适当从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录用, 分配到镇、乡人民政府、社区、村民委员会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以解决农村、镇乡人民政府缺乏专业法律人才的需要, 为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积累专业人才。在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 还可采取选举与聘任相结合的办法, 将一些公道正派、有文化、懂法律又了解政策、热心调解工作的同志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二是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挂职培训、以调代训等方式, 对全县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能。
四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能力。在村民中选出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任乡村调解员,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发挥他们就近、人员情况熟悉的特点, 了解村民之间所存在的民事纠纷渊源及隐患, 掌握最近可能出现的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民事纠纷的法律事实。对乡村调解员进行必要的法律培训, 使他们掌握一些调解知识和技能, 能及时调解村民之间的小矛盾, 并及时向基层组织或基层司法部门反映情况, 用身边的人解决身边的事, 实现对邻里纠纷早发现, 早调处, 早化解。
五要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要切实加强服务, 帮助农民解决在生活、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如排污水、宅基地、果树种植等实际困难, 防止农民之间由于困难迟迟不能解决而演变为民事纠纷甚至刑事犯罪。有关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在第一时间得到纷争信息后, 要及时介入、处置。在调解不成时, 及时引导进入诉讼程序依法解决。
六要强化司法机关执法力度。不能以够不上立案标准或不属自己管辖简单回复, 也不能以调查为由拖延。对管辖范围内受理的当事人事务, 要彻底解决, 做到“案结事了”。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纠纷矛盾, 应依法解释清楚, 引导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机关反映或直接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 不可简单回绝。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根据实际情况, 慎用刑事强制措施, 慎捕慎诉, 强化说理教育, 为犯罪嫌疑人与当事人双方搭建和解平台, 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轻处理。尤其要监督当事人正确执行生效判决, 维护法律威严, 强化当事人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信心。
七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长效机制。广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 实行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会代训、以案说法、旁听庭审等方式, 实现三方的业务沟通, 增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大力开展公益性、便民性法律服务。司法机关要将法律服务职能延伸至基层, 通过民生服务热线、便民服务卡、法律服务联系点、网络服务等方式,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倾听民众诉求。增强各机关、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 建立渠道通畅、网络严密的群体性事件预警制度,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会诊疑难纠纷, 讨论近期共性的热点矛盾, 共同研究调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合力维护社会稳定。
邻里文明公约(大全) 篇10
一、自觉维护林场秩序,依法办事,不寻衅滋事。
二、爱护共同空间,自清自律,不损公肥私。
三、遵行中华传统美德,善待邻里,不出口无德。
四、慎养调教猫狗宠物,污物自清,不惊扰四邻。
五、爱护树木绿地,美化环境,不摘花踏草。
六、垃圾废物紧扎入箱,主动清雪,不高空抛物。
七、安全燃放烟花爆竹,顾及邻居,不存危险品。
八、修缮房屋适时适度,保持卫生,不乱丢乱弃。
九、集体维权公共议事,献计献策,不相互掣肘。
十、左邻右舍相知信任,户户相依,不坐观邻危。
十一、为人处事态度宽和,自重自律,不散布流言。
十二、情理兼顾宽以待人,持家厚道,不现用现交。
邻里之间作文 篇11
暑假里的一天,李大爷又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晃悠着,忽然,李大爷两眼一放光,似乎是捕捉到了猎物。原来在小区门口的左转弯车道上停了一辆车,这样其他车子就没办法走了,作为“热心肠”,李大爷当然会去帮忙,果然不出我所料,李大爷三步并两步地冲了上去,“来来来,哎,方向往右边打了一点,打正,好好,来,倒车镜先收一下,对了,往前开……”就这样,一辆辆车跟着李大爷的指挥顺利地通过了。李大爷指挥完车辆,又忙了起来,又忙着寻找那辆违停阻碍交通的车辆主人。
春天小区里的花儿开得正盛,整个小区一下仿佛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姹紫嫣红,鸟语花香。李大爷正背着手,嘴里哼着一首悠扬的小曲,朝着小区最西边的桃花园走去,“哎呀!今天这桃花开得比往常更盛更美呢”!一片桃树中间传来了李大爷的声音。“可不是吗!多亏了去年春天在花期之间修剪了枝叶!”这不是物业周奶奶的声音吗?“过两天又要修剪枝叶了,大家都准备大干一场呢!”“过两天?是12号吧!”“是的。”李大爷一下又来了兴致,“12号我来修剪枝叶吧!反正我天天也没什么事。”难怪大家都叫你“闲人、热心肠呢!”说完,李大爷和周奶奶两人一齐笑了起来。
邻里之间作文 篇12
春天,我们邻里之间做了一个约定:我们大家互相帮忙打扫大家的屋子。我们大家开始行动了,该拖地的拖地,该擦窗户的擦窗户,该扫地的扫地,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忙完以后,大家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相视而笑了。
夏天高温酷暑、枯燥乏味。这天,我正在客厅里吹着风扇吃着西瓜,却还是汗流浃背。听见一阵敲门声,我连忙起身开门一看,原来是楼上的小家伙浩浩,他哭着对我说:”我家的电冰箱坏了,我的雪糕快融化了,呜、呜、呜呜呜……“听见哭声的爸作文/爸过来说:”别哭别哭,先把你的雪糕拿过来放我们冰箱里,我去给你们看看是怎么回事。“我爸立马拿起工具箱自信满满地上去了。我爸爸拿出检测器试了试,一番检查下来后说到:”小事情,冰箱没坏,只是插头的接触不稳,回头换个插板就可以了,问题不大。“说完他回到家里拿了一个插板,给小浩浩家换上后,他们家的冰箱又开始工作了,小浩浩兴奋得蹦哒起来,他奶奶嘴里不停的”谢谢、谢谢“!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传来一阵笑声,我张起耳朵一听,原来是楼下熊阿姨家的大姐姐金榜题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熊阿姨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大家都来祝贺熊阿姨。
冬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吃年夜饭的时候,隔壁的小妹妹颖颖敲开我家的门,给我们送来盒汤圆,说是他爸爸从外地带回来的。这下我说:”我们要送还点礼物给人家。“我话音刚落,爸妈同时点点头,于是说干就干,我们把家里姐姐刚刚在网上买的水果,用塑料袋子装上一些拿过去给颖颖。邻居们谁也不愿输给我们,都争先恐后的把自己家里的好吃的拿出来互相分享,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邻里一家亲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邻里一家亲”启动仪式发言05-31
春怀示邻里 赏析-春怀示邻里 翻译05-24
中华一家亲教学设计05-13
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08-08
邻里中心01-18
社区邻里10-22
邻里环境11-11
邻里守望小结12-16
工业邻里论文08-23
邻里问题小学作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