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

2024-09-26

校企协同(精选12篇)

校企协同 篇1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阶段。目前, 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经验, 我们已初步形成了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但是在教育模式、体制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浅析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校企深度融合的几点建议, 仅供研究探讨之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0 引言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 教育部详细描述了“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创新的总的战略意图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引领创新潮流, 从而在新的机制下, 突破各种障碍, 使不同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素, 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1]。

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而言, 推进“协同创新”, 就是要加强“校企合作”, 而“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正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思想和重要原则。“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关键, 在于将行业、企业的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深度融合, 培养行业、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教学中, 紧紧把握应用研究的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道路。

1“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涵义

协同理论是于20世纪70年代, 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来的, 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2]。郑刚、梁欣如在协同理论基础上, 指出创新过程中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应注重“全面协同”, 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2+2>5”的协同效应。

创新理念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 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3]。

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起来, 则不难得出: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创新, 而协同则是促进创新的路径和手段。“校企行会”协同创新是形成以高校、企业为核心要素, 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盈利性组织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的模式, 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实现优势整合, 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其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校企意见, 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2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现状

2.1 现有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二是,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三是,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4]。

(1)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

即将学校的各项科研成果或专利授权给工业企业, 实现发明的商业化。目前, 国内大部分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技术市场包括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技术交易会、洽谈会等, 将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成果向企业转移, 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2)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

学校在为企业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技能型高端人才的同时, 借助学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实验设施, 也担任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任务。另外, 学校可以派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 一方面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 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最前沿的思想和技术创意。

(3)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

校企协同创新的最深层次是利用式创新, 即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同各类企业组成各种专业化的产业联合体, 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虽然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基本确立了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框架, 但是合作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 还是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不够的, 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 (1) 校企合作大部分以高校为主, 则合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高校的需求, 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那么这种合作的核心意义往往与经济学的创新有较大的偏差。 (2)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缺乏领袖人物, 不愿协同;利益失调, 不想协同;条块分割, 难以协同等现象。 (3) 在校企协同创新中, 校企双方合作组织较为松散, 缺乏产权明晰的合作组织, 导致一旦涉及风险和收益的分割问题, 往往会出现分歧或权责不够明确现象, 以致难以建立持久、深入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协同创新的校企深度融合建议

(1) 积极进行顶层政策建筑, 改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等多种措施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2) 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和科研创新, 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3)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 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深化产学研结合,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到产业链, 真正把行业、企业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4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阶段, 职业教育作为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中坚力量的教育单位, 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担。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升级转型、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的高技术、高技能、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教育模式、体制改革、校企资源共享、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和深度发挥企业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华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43-45.

[2]陈丽珍, 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06:55-57.

[3]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29-30.

[4]张明艳, 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3, 03:74-77.

校企协同 篇2

(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710005)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师资缺乏、生源不足、资金匮乏、就业难,相比国外高职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发展缓慢、质量偏低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只有加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重,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大支持力度,转变教师观念,制定相应配套制度,建立共享资源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D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双师型;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各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既“会”又“懂”、知行合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更为迫切。据教育部近期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1]。但目前高职院校内依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实践基地、实训场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培养的学生没有就业竞争力。同时,大部分教师懂教学规律却不懂生产技术,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和生产工艺不了解,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明显不足,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职业技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高职教育发展的窘境。为此,更新管理者的办学理念需要,增强教师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经验,科研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把复杂的技能解说转化为实际动手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因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校企携手共建平台,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逐渐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实 现岗位“零距离”就业,教育中必须,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和“对接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达到师生比20:1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2]。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事关民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无学历或低学历的劳动者已经呈现出与市场不相适应的尴尬局面,大量企业引入科技设备以后,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中、初 级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为人人搭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3]。职业教育问题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

据了解,陕西新华电脑学校凭借其实战化课程培训和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学员就业率已高达95%,无疑在“毕业即失业”的大环境下实现了IT领域的就业逆袭。同样,华厦学院与厦门建发国旅、厦门旅游集团国旅、厦航国旅等企业采取“联合订单、联合培养、分散实习、分散就业”的培养模式共育旅游人才。就业率稳居95%以上[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下的校企及合作的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正以蒸蒸日上的一派繁荣景象发展。

可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契合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应是社会、政府、企业和师生们的需求。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新产业、新行业,改善民生的必然需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攻方向,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培养多样化技能型应用人才,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2、“双师型”教师充当战略性角色 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谓“双师型”教师,国外一些国家的定义为教师有职业学院和企业两个教学场地,同时承担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任务,学院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体,也传授一些基本技能;企业以传授实践技能为主体,也补充传授新的企业理念和有关的理论知识,因此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至少有5年以上的企业专业实践经历。而我国普遍认为,有“双证书(职称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职称(讲师+工程师)”的教师即为“双师”教师之说,也有“双能力(双师经历)”的教师即为“双师”教师之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也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并非是讲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师经历”、“双证书”的教师,而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总体看来,皆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6]。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不足50%,远低于实际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数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高职教师要有获得实践培训的机会。就需要加强经费投入,师资培养,使高职教育很难超前甚至紧跟时代的步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突破口。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获取相关培训证书。同时,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性[7]。从而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

1、随着各高校扩招这种特殊的现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以我们专业为利,最近三年新近20名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他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没有,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上总体上表现老教师偏少,青年教师数量偏多;在职称上、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在教学上,理论与实践教师比例不合理,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偏高,老师少,教学任务重,理论课教师比例大,实验指导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大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实践经验比较小,很难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多数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技能提高不明显[8]。

2、由于各高校都面临扩招带来的资金短缺等一些问题,教学仪器设备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所需,教学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存在,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发展。在教学上,理论和实践相比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则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很多学校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的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3、在企业授聘的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在企业工作的需要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且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也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由于企业技术人员教学经验比较少,教学表达方式不能适应上课,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价值观念上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在职称评定上表现尤为突出,职称评定上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不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在现行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的办法下。“双师型”教师们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这是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能讲不能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5、“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是否相符值得商榷,如果承认这一点,就会出现为得到证书而拿证,出现买证甚至造假现象,这大大地降低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的严肃性,违背了国家提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初衷,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

三、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1、合理引导重视职教

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政府、社会、群众,也包括教育部门自身转变观念。建立配套职学位教制度,授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证书。今年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建议“建立高等职业“工士”学位制度,授予优秀高职毕业生“工士”学位,而“工士”能较好表现我国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同时,要相应的完善职业教育法、学位条例,由主管部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授予标准,并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9]。对高职生来说是一个晋升空间的上升,激发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2、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办学

当地政府对一些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或者是相应的补贴,做好校企合作的政府角色,普及“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联合培养理念,建立一种现代模式的学徒制更好的培养所需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设立标准化,制度化的行业协会,增加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0]第四、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大学,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结构,解决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低下、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制度。省级政府要在改革试点中加强统筹,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为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多培养本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企业、政府和学校携手发展职业教育。

3、增强企业主体地位

企业利用假期教育资源的空闲,开展企业应用人才短期培训活动。学校可输送相应人才进行下厂学习,即学习企业单位所需的技能型实践技能,也可对即将进入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待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资格证书,从而建立健全“知识+技能”的人才模式,与理论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双师型”的培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教师与业技术骨干互派,学校教学岗位与业实践岗位互轮,学校教师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互换”合成立科研基地、实验基地、实训基地等。通过共建基地,高职教师可以学习企业的技术管理规程,把行业企业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11]。同时,选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教师积累教学技能和经验,通过挂职、轮岗、竞赛、社会服务、内训和教学实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切实加强学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品研发与项目攻关;选聘企业中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联手培养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引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知名企业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外派学习,把相关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及时引进到学校,使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做到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加大对互联网的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例如微课的设计,利用手机这种一对一的情景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板书,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欲望,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丰富的图像展示,对于一些空间思维、实验操作,物理模型进行动画制作,声色具备更加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联动开展高职院校活动,学校鼓励师生参加教育部门、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创新与发明,做到教学与生产的紧密连接,做到“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加强优势互补,营造以赛带练、以赛促技的良好氛围,搭建展示技能、提升自我的平台,实现互惠共赢。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以及地方都在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搭桥铺路,这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双师型”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通过政府、校校、校企合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面对未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劳动力市场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这种合作方式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节约成本,同时培养的人才专业对口,容易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润达到“双赢”。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的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校企”携手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机制是对新时代经济要求下的突破与创新。这种合作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也希望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像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全国高职教育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N]2015-09 [2]邓惠明.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3]凤凰职教.《职教要满足国家、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N].2015-03 [4]俞正声.《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N] 新华网 [5]郑林群.《校企合作典型案例》[N].厦门网 2011-08-03] [6]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 [7]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教育管理专业 研究生邓惠明 论文

[8]王黎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之探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102~105.[9]李鹏翔.谭元斌..完善高职教育的法规政策》[N] 新华网

[10]卢鹏程.《骨干进协会:实现专业行业一体化联动》[J]2012-03-14《中国教育报》2012-3-14第7版

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基层党建 篇3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基础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要求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加快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推动发展动力由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要深刻理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对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好地适应转变发展方式要求、契合产业升级需求,更好地提升全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社会公平。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党建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特点。 高职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属性和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和育人环节的合作性上。首先,教育主体往往由学校、企业组成,而教师、企业师傅则成为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承担着。其次,育人环节方面则主要是体现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共同制定、校本教材合作编印、师资队伍双向流动和教学场所空间轮换等。体现了职业院校学生接受教育具有跨界属性和合作属性。因此,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点核心,也关系到办学成败的关键。但职业院校党建工作一直以学校为中心,围绕教师、学生开展工作,导致校企协同育人环节成为党建工作的盲点和空白点。由于校企合作的内容和企业盈利目标的限制,学生党建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延伸,存在极大的“盲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党建“进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理念阶段,企业的参与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健全,工作难度较大,成效也不大。

合作党建是学校党建的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建创新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党建“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企业、进网络”已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但党建进企业方面,存在相当多的困难。

政府文件导向不够完善,让学校党建进企业存在法律盲点。目前适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政府文件导向普遍过于重视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忽视了党建工作的对接。1996 年我国颁布《职业教育法》之后,政府相继出台多部重要的职业教育文件,比如《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这些文件规定的都集中在具体业务方面,但在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层面,并没有提及如何对接和融合的问题,反而回避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党建问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重业务合作,轻党建合作的情况,对校企合作党建重视不够,整体统筹乏力。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主要局限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实训实习等方面的合作,党建方面的合作鲜有涉及。很多学校委派指导教师也往往中是注重职业能力,没有意识地选派具有学生党建经验的专业教师,甚至选派的教师还不是党员,导致党建合作难以开展。而高职院校专职学工、党务伍力量相对薄弱,只能应对校内日常党建和学生管理,而难以顾及校外的合作党建工作,党建创新思想和能力不足。

由于合作企业岗位分散,企业党建基础不同等原因,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与学生活动比较困难,对党员的考评、监督管理也基本处于虚位,校内与校外党建出现脱节,跟踪培养基本断档或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再次,党建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校企合作党建机制不够健全,校企合作协议少有涉及党建内容,党员教育和管理缺乏联合评价机制, 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第四,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目标是生产经营和盈利,学校党建工作的延伸,担心会造成对现有生产任务的干扰。即使已经开展了校外党建工作的学校,从成效上来看,普遍存在形式化、低质化也影响了企业合作党建的积极性。

这些 都造成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不能适应开放办学和校企合作的要求,需要以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去寻求突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党建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的全面的人,这里面也包括对国家、社会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的人。因此,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应是全面的,而不能仅局限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知识技能传授等方面,还应有党的建设特别是学生党建方面的深度合作。

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党建工作有利于打造富有高职特色的“大党建”格局。校企合作党建工作既是高职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建创新的重点,也是打造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党建工作重要突破口。通过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共同开展合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共同促进学生学业、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育人成果。

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党建有利于企业文化形成和事业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组织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逐步成为企业组织效率提升的动力源和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都成立了党组织,党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校企合作中,结合企业党建现有体系,融入师生参加,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也能够发挥党员和积极分子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事业发展。

对学生而言,校企合作党建有利于培养新时期全面合格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校生至少有半年甚至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因此,如何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不断紧密的形势,加强校企合作党建,对避免出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和“脱节”,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协同党建的实现途径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党建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体来看,需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四个全面”为核心,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党建方式为重点,来推进高职院校校协同党建工作,并在政策导向、组织协同、方式创新等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改进政策导向,使学生顶岗实习期党建工作合作有法可依。政策导向是校企合作办学的风向标。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政府的政策导向不能只重视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应同时重视党建工作的对接。否则,党建工作就会失去政策和法律依据。因此,应在现有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以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党建的组织协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党建的组织协同要按照组织理论角度,从机构和队伍上加以落实。一方面,是实现组织设置的协同创新。在分工体系下,学校党建与企业党建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各有其独立的组织设置和管理制度。而随着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组织设置方式必将被打破,开放式的组织协同创新模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实现党建队伍上的协同。根据高职院校当前教师“下企业”的要求和教师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教师深入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咨询服务、学生辅导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原有专业和教研室的组织形式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跨专业、跨院系的新的教学、科研、服务团队。即同一个企业、同一个项目的教师和学生可能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这种趋势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了新的挑战,也为党建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可以尝试在一些科研团队力量强、水平高、科研成就大、教工和学生党员比较高的群体中,设立支部,用科研团队把教师与学生党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科研与党建一体化,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一体化,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有力推动其他工作开展。

拓展党建工作新方式,实现校企党建工作的对接。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利用现代网络传媒优势,构建网络平台特别是移动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整合党建资源,拓展党建阵地。实现文件、信息网上传输,为内外部单位提供了学习条件。党员教师积极参与走访企业,为学生在校内外做好服务。邀请企业家、知名社会人士走进校园,开展实习教育及就业指导。吸纳社会资源建设党建基地,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对接的基础,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

总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党建创新工作需要党建工作者综合运用现有政策、实行组织协同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等手段和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文化协同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为“四个全面”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 篇4

一、运行机制

学校与企业追求目标不同,造成了在试点过程中,双方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就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双方的利益又有很多趋同点,比如:学校希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企业希望拥有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能力的职工;学校希望学生毕业有个好工作,而企业则希望有稳定的人力资源等,这些趋同点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基础,成为校企协同育的原动力。因此,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即能纠正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行动差异,又能促使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性。一是要成立“项目组”,系统学习上级有关现代学徒制文件精神,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学徒制经验,为试点项目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二是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吸收校企双方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参与,共同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的重大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的实施。三是设立日常办公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日常事务性、管理性工作,加强对“教师”“师傅”和“学徒”的共同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再造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四是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分享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相关信息,及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五要建立教师、职工、学徒情感促进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在育人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二、培养机制

校企双方要构建突出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要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教学要求,系统设计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五个对接”。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企业培训的岗位培训优势,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教学,联合培养学生目的。三是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考核办法等生产一线的标准、规程纳入教学内容。四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典型的工作任务、生产装备为学习培训对象,提高学生职业技术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过对学校、企业进行激励提高其积极性,促进合作各方能够持续参与人才培养并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双方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原则上,学校和企业在本项目中的地位是对等的,但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而言,学校是当然的“主导者”。其次,要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在师傅补助、奖励教学、奖励学习等方面的作用。第三要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达成经济指标,让企业在付出同时,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积极性。第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荣誉感、责任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唱响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培养主旋律。

四、评价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共同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人才”,无疑是其共同“产品”,用“产品”的质量来评价协同育的效果,具有权威性。“人才质量”应该成为衡量校企协同育人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和准则。从学校教育者的视角,研究其达成教学标准程度、培养规格契合度、个人发展的潜力、品德修养水平、文化技能水平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企业经营者的视角,研究其与生产岗位的契合度,技能水平高低、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产品质量优劣等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学徒的视角,探究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则成为衡量合作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的设计需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本人等;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学业成绩、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评价方法多元,包括: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综合能力考核等。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企业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育人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的共同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尽量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及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论证,但这并不影响试点项目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等实事,这应该成为校企协同育人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传伟,董先,姜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75-77.

校企协同 篇5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尤其近十几年来为社会一线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高职教育的缺陷就逐渐显露出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办学问题,也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既加大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又为用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储备力量。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时间尚短,仍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 篇6

关键词:政校企;就业创业;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4-02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主要为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有近6 0年的办学历史,铁路行业背景深厚。在铁路客运快速化、货运重载化带来铁路大发展,与城市化同行的城市轨道交通风起云涌和株洲市被确立为全国职教改革试点城市及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群的大背景下,由政校企三方联动协同,搭建了“三大”平台,构建了“四大”机制,使我院就业工作走出了一条“就业工作引导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求,产业需求催生高就业率,高就业率拉动招生进口旺,招生进口旺产生高素质生源”的良性循环的路子;实施了创业工作“以创业教育为轴心,以创业基金为支撑,以创业孵化园为依托,以创业班为试点”的大学生创业新举措,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学院获得了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称号。

一、政校企三方联动,搭建“三大”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院始终从人才兴国、解决民生、促进和谐、履行服务经济社会职责的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三条线”一一生命线、声誉线、感情线,依托政校企合作,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打造“三大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1.株洲市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共建学院平台。

根据株洲市人民政府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签订共建学院框架协议,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企业提供项目支持,及时解决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过程共管、资源共用的办学格局。学院已正式成为广铁集团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广铁集团已通过“引厂入校”、“引设备入校”、“企业提供场地”等方式,向学院提供设备资产8000万元,在新校建设集教育、实习、实训与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平台。

2.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平台。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现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等南方七大铁路局、长沙地铁等南方20余家地铁公司和南车株洲电力机有限公司等10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共70余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铁路培训基地组成,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层次的职教集团。集团理事会是集团决策机构,理事会下设立集团秘书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等3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集团成员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创业等工作。目前,学院80%以上的毕业生面向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就业。

学院充分利用南方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广泛宣传人才供需、企业招聘、高铁新技术发展、就业创业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就业创业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

3.全国铁道车辆机车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台。

学院是全国铁道行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该组织以人才培养、职后培训、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结合为主要形式,借此平台,学院组织资源开展好专业研究,及时掌握和跟进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人才需求状况,为学院办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政校企三方协作,建立“四大机制”

1.对话协作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集团章程》,制订了《集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集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集团网站和《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报》,每年编发了《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报》2期,利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建立了集团及各成员单位网络空间,促进了集团成员间的需求对接和沟通交流。

集团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常态化专业调研机制,每年定期发布一次集团内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报告,密切跟踪铁路、地铁公司职业岗位和技术变化,适时调整集团内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集团内每家铁路、地铁公司根据用人需求计划,特别是地铁公司根据人才要求的特殊性需提前3—5年,与学院协商,并形成协议和制度,每年到院校举办2次大型的订单人才组建会和人才招聘会。

株洲市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学院深入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创业服务。

2.资源共享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铁路时空”数字博物馆、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和载体,借助“3G实景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发挥集团成员“行业性、区域性、领先性、示范性”的资源优势,推进了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共建共享。 学院参与制定了全国铁道车辆专业技能抽查方案、铁道车辆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建设标准;围绕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了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电气化铁道技术等4个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开出版了《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职业意识》、《铁路班组管理》等工学结合教材25本,在集团内共享。

学院制定了《教师到现场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校外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动态兼职教师库,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成了有铁路、地铁企业现场专家参与的省级教学团队,既提高了现场专家的理论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师资的保障。

3.校路(轨)共育人才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发挥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组织集团成员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对集团内院校专业布局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证,初步形成了集团内院校之间专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格局。集团内院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职业岗位调查与岗位活动分析,动态调整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广铁集团、中国南车集团、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长沙地铁等企业全程参与了牵头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促进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构建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格局。

4.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

按照“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群、就业信息短信平台、政府就业信息平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库为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多渠道收集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的有效信息,及时、公开、准确地向毕业生发布有效就业信息服务,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与网络远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提高了招聘活动签约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學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篇7

目前,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竞赛”, 这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近些年来, 职业院校的比赛科目越来越多, 分类也越来越细,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 主办单位也越来越多。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比赛为例, 比赛形式主以现场竞技比赛为主, 如院校内系部举办的技能竞赛、院校之间联合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协会举办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竞赛和国际赛事等。国家越来越强化职业培训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促进就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部大力倡导开展行业技能竞赛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 促进教学与职业技术能力有机结合, 为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更好地适应岗位奠定基础。

1 以竞促教、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职业技能竞赛以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托, 按照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设立的。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就业, 而就业前提是学生要具备综合竞争力。所以各大院校以开展订单班、企业定向培训、定岗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为企业输送人才, 帮助学生达到上岗要求的职业技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相连, 大赛在项目设置上是以职业技能为着眼点, 融入最新的行业技能要素, 代表了现阶段行业技能发展的水平。学校在参与竞赛过程中, 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对参赛学生在技能、心理等方面进行辅导与培训, 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不仅提升学生的技艺还为学生赛前心理恐慌, 信心不足提供很好的心理疏导。

2 开阔视野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在竞赛期间还有很多来自企业、培训机构等参展商, 学生在观摩赛事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向, 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无形中成为企业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沟通的纽带。在备赛过程中除教师参与指导外还有多名学生参与其中, 比如有的帮忙收集资料, 有的参与制做服装配饰, 有的帮助作品出谋划策, 这不仅有助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更是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同学的陪伴与参与, 参赛学生在增强勇气与信心的同时早已将参赛为了个人取得好成绩的目标转化为班级争光, 为学校争光的神圣使命与责任, 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让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们都乐在其中。

3 以赛促学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职业教育提倡以项目为载体,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强化实训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很难在学校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而是依靠外在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来调动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以赛促学, 把比赛压力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推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再加上教师主动积极参与, 并担负起保驾护航的重担带领学生采用先教、学、做, 再让学生做中问、做中学、做中会等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中针对行业现状及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相关讯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与企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能根据市场变化, 企业用人需求及时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 提出教学合理化建议, 让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则通过参与竞赛,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专业, 为树立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4 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国自20 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 就出现不少从事形象设计工作的人员。一般是由美容美体、发型设计、化妆造型、服装服饰设计、修饰美容等职业中分离出来的。随着经验的累积逐渐从业余到专业, 从擅长某一领域逐步到注重整体, 并在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社会的认同。这些行业的“元老”们有些已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深得业内的认可与尊重。在职业赛事中他们在竞赛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职业技能竞赛实际就是根植于此开展的各种项目的比赛, 并借以推动行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从业人员和广大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和就业平台。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就应大力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各高职院校应联手与企业组织多种形式的、多种规模的技能竞赛, 让竞赛带动专业发展, 让企业通过竞赛选拔人才, 让学生通过竞赛开阔视野, 发现自身不足。职业技能竞赛还使三者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各取所需, 相互促进, 真正做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全面提高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校企协同 篇8

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是将渠道联盟理论运用在医药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中。渠道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类型之一,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渠道理论在战略联盟理论的运用。由于医药高职院校与医药企业之间符合营销渠道“上下游企业”的关系特征,在各类战略联盟中,渠道联盟更适合应用于校企合作研究。

1 渠道联盟、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协同、机制的内涵

渠道联盟是指处于不同渠道角色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独立、地位对等的企业,在共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组织;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是指医药高职院校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独立、地位对等的医药企业,在共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结成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盟友组织。

协同是使系统内部各要素向有序转化的一种形式,有序则表现了系统形成结构的稳定性程度。协同效应产生了协同作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都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复杂系统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系统内部从无序向有序结构转变的内在驱动力。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机制”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良好的机制”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即在外部条件的不确定变化下,能自动地、迅速地做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是社会系统的一种组织形态,是由不同组织构建的一个开放的巨组织系统,医药高职院校和联盟的医药企业属于这个巨系统内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既存在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又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固定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实现联盟的动态协调运行,发挥组织中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校企渠道联盟需要建设利于联盟组织系统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动态、良性循环机制,其本质就是建立一个联盟协同机制,使系统的所有“部件”之间,实现协同有序、高效运转、动态管理。

2 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协同机制设计

构建校企渠道联盟协同机制,需要首先确定系统协同过程中对其起到决定作用的要素。学者孟琦等[1]认为,战略、结构、文化是联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要素,其中,战略是指联盟组织的政策、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监督与控制等;结构是指联盟内部组织结构,即联盟组织间的分工协作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文化是指联盟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进一步地,他们确定战略协同机制、结构协同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是联盟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力机制。

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属于渠道联盟范畴,渠道联盟属于企业战略联盟范畴,所以本文拟采用学者孟琦、韩斌的观点,结合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自身的特质,设计一个校企渠道联盟协同机制,即以战略协同机制、结构协同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校企渠道联盟协同机制。

2.1 校企渠道联盟战略协同机制

对于战略协同机制的设计,首先要理解战略一词的深层次内涵。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战略实际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是由高层管理者制定,也不是只与高层管理者有关,而是与企业和组织中的每一个员工密切相关。例如一个员工的某种行为对其本人,或企业,或组织的将来产生影响,则这个员工的行为对个人来说就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即企业和组织中不同层次的人都具有战略性的行为。一个好的企业应该使个人的战略性和企业的战略性相一致[2];一个好的联盟组织应该使个人的战略性、联盟成员的战略性和联盟组织的战略性相一致,上述三个战略间的一致性通过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和联盟外部战略协同机制实现。

2.1.1 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

2.1.1. 1 联盟每个成员从联盟组织全局出发,在联盟成员之间、每个联盟成员内部各部门之间,由上至下地制订动态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的立体联盟网络战略协同机制。

2.1.1.2由于联盟组织构建的前提是愿景、互信、配合和共享四个要素:愿景是大家拥有共同愿望的信念和动力;互信是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配合是联盟成员间为实现愿景的共同行动努力;共享是联盟成员间的信息和利益共享[3,4,5]。这四个要素贯穿联盟运行的始末和联盟运行的所有环节,所以,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即是通过联盟成员自身发展政策、战略目标等方面的制订来体现成员间愿景、互信的战略协同;通过行动方案、监督与控制方案等方面的制订来体现配合、共享的战略协同。

2.1.1. 3 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由联盟成员间战略协同机制和联盟每个成员内部战略协同机制构成。机制建设的人员主要是医药高职院校和联盟医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以及联盟企业的员工;机制建设的内容是政策、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监督与控制等方面;机制建设的程序是先由决策者共同制定联盟组织的内部战略和联盟成员本企业的战略,再由联盟医药企业的内部员工根据上述两个战略制订个人的发展战略;机制建设的要求是联盟内部战略与联盟外部战略实现协同性,联盟成员之间实现战略协同性,联盟成员内部员工战略与联盟成员战略、联盟组织战略实现协同性。

2.1.2 联盟外部战略协同机制建设

2.1.2. 1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政府、相关组织和社会公众等[2],校企渠道联盟组织要将上述因素纳入到战略协同机制建设中。

2.1.2.2政府战略,校企渠道联盟的战略要与政府战略保持协同性。医药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盈利性企业,政府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对高校和校企联盟的影响意义深远。在校企渠道联盟机制建设中要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全面了解关于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政策,收集教育系统行业内部的教育实战案例、科学研究成果,了解医药行业的政府政策等信息。这些需要医药高职院校与校企渠道联盟成员企业协作完成,建设一个配套的管理制度、人员结构、工作流程等。

2.1.2.3相关组织战略,校企渠道联盟的战略机制要与高职教育、医药行业等相关组织的战略保持协同性。校企渠道联盟外部的其他医药高职院校、非医药高职院校、医药企业等组织部门的战略会影响校企联盟战略。

2.1.2. 4 社会公众,校企渠道联盟的战略机制要与社会公众的发展保持协同性。高职院校学生的家长、高校所在县市、校企联盟成员医药企业的客户、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构成校企渠道联盟组织的社会公众,这些对联盟外部战略协同机制的构建具有影响力和约束力。

图1是校企渠道联盟战略协同机制的构成,包括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的构成,以及联盟内部战略协同机制与联盟外部战略协同机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2.2 校企渠道联盟结构协同机制

合理、科学的联盟结构体系是联盟的动力要素,这一要素可以使联盟组织各成员之间既保持自身的独立运行,又保持通力协作。联盟关系的保持和联盟组织的良性运转成为联盟成员的显性竞争优势,促进联盟成员的发展,成为联盟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之一。

结构是指联盟内部组织结构,即联盟组织间的分工协作所形成的结构体系。联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联盟内部也需要像企业或组织一样具备组织制度、协作机构以实现联盟组织的各项职能。它需要围绕联盟战略、联盟计划进行人员组织和领导,对联盟运行过程实施控制。联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或组织,联盟组织表现为松散性特点,沟通、信任在联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联盟结构协同机制的设计主要从联盟组织的各项职能入手,逆向构建出联盟组织结构,实现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风险共担的校企渠道联盟,使联盟成员间在组织结构、运营方式、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相互适应,实现协同性。见图2。

2.3 校企渠道联盟文化协同机制

文化是特定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逻辑性及理性的反映[6]。文化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文化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渗透性的。企业(或组织)文化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理念,包括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信念、理想、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的综合。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历史、观念、信仰,有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指导思想和管理风格。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正式制度的有效补充。

实践中,结成渠道联盟的各方(特别是国际间战略联盟)可能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引起联盟成员间的冲突。文化差异会导致双方无法顺畅地沟通,无法融入到对方的经济活动中,最终导致渠道联盟解体。不同企业间(或组织)的文化存在差异,尤其是医药高职院校与医药企业在文化方面的差别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联盟组织更为显著,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运营观念的迥异是天然存在的,这给校企联盟成员间的协作带来障碍。要实现双赢,联盟双方就要在文化协同问题上进行协商和磨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联盟文化协同机制是指联盟伙伴之间相互了解并适应对方的企业(或组织)文化,并在联盟一方的企业文化发生变化时联盟成员之间动态地实现联盟文化的协同性。构建校企渠道联盟的共同文化能够强化联盟成员行为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减少人际关系摩擦,联盟共同文化的动态、长久保持则需要在联盟文化协同机制下实现。

企业(或组织)文化多元性及包容性的提高会使联盟成员之间的文化协同较易实现。管理心理学家Adler认为文化协同是“承认在文化组成中的异同点,不忽视和缩小文化上的差异,而是把这些差异转化为构思和组建一个组织的有利因素”[7]。联盟双方需要在达成合作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双方间的信任,进一步实现文化上的协同。首先,医药高职院校与联盟成员之间建立起高层间的动态文化交流,双方定期会谈,协商修订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形成制度化;其次,联盟双方要建立方便双方员工文化交流的平台,例如通过会议、组织内部文件、网站、跨文化员工培训、互派人员交流、组织活动中渗透对方文化等形式向其各级员工传达联盟的文化,缩小双方文化的差异,加强理解和尊重,使联盟组织文化利于联盟组织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孟琦,韩斌.企业战略联盟自组织演化的协同动力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111-113.

[2]蔡会明.企业战略协同系统的分析与构建[J].商业时代,2007,16:56.

[3]潘喆.渠道联盟关系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5:18-19.

[4]赵春明.虚拟企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51.

[5]刘徽,黄珂.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61-65.

[6]袁磊,武振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协同[J].管理现代化,2001,(5):36.

生态战略视野下的校企协同研究 篇9

一、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逻辑与内涵

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了重构。各类组织顺应互联网发展,逐步形成了“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为特点的互联网思维。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下的形态演进。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打破以往人与组织交互行为中信息的不对称、评价的不对称、反馈的不对称等,变得开放、平等、透明,逐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高效的信息组织模式,使得“学校—企业—用户”等商业要素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形成由内到外、由单一到生态圈、由价值链到生态链的校企协同模式创造了可能。在生态圈内进行有效地管理自主而不拥有的资源,动态的组合,共生、互生、再生,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行业群体开展链接与开发,已成为一种适应趋势的战略需要,更是校企保持循环、持续性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的当代意义

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为生态圈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规模席卷全球。如截止2014年底,小米手机不到五年的时间,已形成涵盖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和电商平台等生态圈、市值达450亿美元的世界级公司。对于众多的产业、企业及学校而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搜寻成本,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生态圈,运用生态圈的协同共生,颠覆传统的价值链,塑造用户价值链,并将用户价值链系统化和规模化,打碎及重组整个生态圈的结构,摆脱传统思维模式,从生态圈需求与供给的链接点寻找利益交换点,挖掘并发挥潜在的网络效应,创造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二)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的逻辑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引入组织理论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前这一领域中最为核心的“组织生态学”学派。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任何一个由不同类型并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群体都可以称作一个生态圈,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完整掌握其产品开发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链条,从而使得企业与其它类型的组织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范围与广度,也印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职业教育的校企协同大致需要经历三个层次:一是点式校企协同。校企双方探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并以若干产品研发或学生就业等项目为主导进行了校企间的合作尝试。在这个阶段,相互之间的协同明显具有短期利益特点,而且双方关系往往因项目结束、环境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不足。二是平台校企协同,因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或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实和利益驱动,校企双方探索建立校企项目协同伙伴关系。此时,双方的协同空间在学校局部逐步开放,相互之间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内容逐步推开,企业开始尝试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与学校合作。三是生态圈校企协同,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密切,逐步构建了互动关系,校企开始建立“董事会”等协同组织,“校企共同体”等多种协同开始显现,突破了以往关联仅限于交易的情形,形成了高度依赖外部合作与资源管理的组织形态,学校和企业都成为生态圈的一部分(见图1),校企之间以自身的实践不断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

(三)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的内涵

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内涵是围绕学校全日制教育和企业职工教育两个核心应用场景,建设学习云平台和开发学习云产品,搭建服务的载体,连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提供激励多方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构建并管理广泛及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构建一个紧密联结的多业态,满足圈内个体的需求,形成校企协同与聚合效应,成为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巨大的线下与线上教育平台。开发强壁垒教育大数据分发平台,深度切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核心群体,通过深化龙头牵引、战略合作、制度保障、需求对接、设施共享、人才共用、信息互通等机制保障,共建基地、共享师资、共同培养、共同培训、共同开发(见图2),使用“服务+免费”模式带给企业更多的价值体现,集成直播授课系统、课程点播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学习体验系统、学习服务系统和学习意见收集系统等,增加用户黏性,一站实现在线学习、继续教育、互动交流、考试认证等需求,将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从而建立起人才在学校和各类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制。开放学习资源,开放学习供应渠道,通过服务来获取更多的入口,贯穿企业员工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等经营全过程,产生海量基于现实教育场景的实名大数据,又反向为学校人才培养及服务的精准推送提供了数据支撑,以互联网平台汇聚海量用户,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投入、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导师辅导、实训基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二、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发展路径

未来一切行业都可能会跟互联网发生关系,在“互联网+”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等状态下,“学校一企业—用户”获得了更紧密的联结更多协同要素的能力,催生出校企生态圈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一是产业引领,创新产学研的具体路径;二是企业主体,创新管理方式的具体路径;三是职业融合,创新持续成长的具体路径,寻找创新方向、行动策略和新的竞争优势,学校要不断地从创造型控制者到创新性协同者,企业要从分散被动的消费者到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学校与企业协同要打破产业边界,通过建立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高效地价值共同创造联结,创造产业聚合、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协同等多方有效地体验价值,适应校企协同组织架构和未来生态圈的组织形态的挑战。

(一)产业引领

按照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等规律,对接组织发展战略,认同企业价值观,坚持产业引领,制定企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将企业转型发展与人才培养和持续发展特点相契合,将人才培养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将管理岗位与技能岗位晋升与轮岗相融通,将企业人才培养渗透在学校全日制职业教育及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深化共建基地、共建师资、共同培养、共同培训、共同开发为基础的产教融合,促进企业与学校选、育、留、用人才体系的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胜任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见图3)。其产学研创新具体路径:一是生态化,高职教育要适应开放交融、瞬息万变的组织生态圈,作为组织生态里面的物种,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各个方面都需要具有与生态系统汇接、和谐、共生的特性。二是需求度,即高职教育被组织生态系统所需要的程度,其核心是高职教育提供的“产品”,“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三是高职性,即高职教育提供的“产品”应以应用性和实践操作为主。

(二)企业主体

职业教育在生态系统协同共生中,要努力服务企业人才培养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建设面向企业员工终身学习的企业大学,以组织学习力支撑企业软实力,塑造企业人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支撑企业管理推进和发展战略实施,实现校企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发展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生态系统的自主进化、自主生长、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在校企协同中逐步形成公司化运行,从全局性和整体性来推动企业员工终身教育,避开现有计划教育体制的瓶颈,对接企业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共创价值,坚持企业主体,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提升,以市场化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校企双轨制运营,创新全日制学生与员工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其管理方式创新具体路径(见图4):一是需求创新,实施全日制在校学生教育的“计划需求”与企业终身教育“市场需求”的双轨制,在两个需求之间保持协同与平衡。二是运营创新,实施事业运营(全日制普通高校)与企业运营(公司化的企业大学)优势互补。三是一体两翼,即在生态系统内,普通高校全日学生教育和企业员工终身学习互通。

(三)职业融合

职业教育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特点,将全日制人才培养对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共同发展,坚持职业融合,优化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内容,将学校专业学习与企业职业学习合为一体,全面整合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岗位胜任力体系、职级发展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及晋升体系与薪酬体系等内容,通过校企生态圈的共同愿景,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协同共进,共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新发展(见图5)。其持续成长创新具体路径:一是定位,即描绘出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共同愿景,让愿景生动逼真,感召他人,带动整个组织前进的步伐,引领校企协同发展。二是方式,即职业教育开展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双轨制,缩小职业教育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差距。三是内容,即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从生态系统不断自我进化的要求,将学校学生三年专业学习和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终身教育相融合,即“3+X”互融,从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等角度,统筹校企两个阶段,整体进行设计和有效进行推进。

三、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领导转型

在组织生态系统中校企共生融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马云畅想未来的世界,将不再会关注于规模、标准化和权利,只会关注于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其中传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看不见、跟不上、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伟大使命召唤着共生型领导者出现,也促使时代需要全面塑造共生型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从传统领导方式向共生领导方式转型,构建生态型组织能力,让校企协同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拥有自进化和自组织能力,主导与促进生态圈组织中的利益共同体蓬勃发展。

(一)领导理念

总的来说,领导者对融合发展的趋势看得越来越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滞后认识和观念偏差。有的满足现状,患得患失,担心打破原有格局,认为协同发展多此一举、没有必要,不搞协同发展也还能活;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和惰性心理,对协同发展缺乏信心,不愿试不愿闯,坐等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还有的存在惯性思维,用办传统的方法来对待融合发展,拿出的方案、提出的措施往往不对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更新观念,没有跳出传统组织的本位和思维。为此,转变领导理念是适应的前提。其主要着力点一是领导者必须精心筹划,推动组织循序渐进的变革与转型;二是平衡长期与短期之间的利益点,并有效执行;三是保持与相关利益者的沟通与协作,倾听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二)领导技能

共生型领导者如何创造一种文化,让自己的核心圈和整个组织欣欣向荣呢?为实现协同增效,领导者需要将原来的控制和管理职责的硬权力转化为促进生态圈不断往正确方向去演进的软权力。其具体路径一是崇尚建立互生共赢的生态关系,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在组织外部建立一个互生共赢的商业生态圈,大的组织有小组织,每个组织都有独特目的,不断地自我演进,用互生共赢的理念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生态系统每天有消失的,每天也有新生的,生生不息,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转变共生型领导者职责,其核心是描绘愿景,建立起共同的愿景和价值理念体系。共同愿景能够明晰地体现出生态圈的意图,并给予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共同的价值理念体系能够对决策过程提供一定的指导,用愿景背后的共同使命、价值观团结团队成员,不同成员有不同分工,团队成员并不是听从上级,而是听从用户的召唤,成为自己的CEO,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最后形成配合,驱动每个成员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三)领导行为

共生型领导者如何创造一种共建、共享、共赢、开放和平等的思维模式,让自己习惯行为保持一致?这要求领导者习惯行为从三个方面转型提升。一是以身作则,明确价值观,树立榜样,用清晰价值观引领组织发展;二是挑战现状,充满激情与使命感,坚信努力的方向,不断寻找机会,在近似混乱和失控的生态圈中,不断尝试,持续进步;三是激励人心,认可每一个进步与贡献,为用户搭建体验平台并创造氛围,让用户参与并创造价值,提供的产品直接满足用户需求,推动无数的新兴“物种”诞生;庆祝每一个胜利,不断将外在激励转向内在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驱动,成为对生态发展有重大作用和价值的群体。

四、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企业变革

加强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既是学校产教融合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致力于构建、整合、融入用户的生态圈,远比拥有许多的资源更有价值,需要企业确定以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统领企业转型各项工作,集聚人才和激发团队的创造力、竞争力。按照生态圈的组织创新要求,创新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完善提升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组织环境,内部发掘培养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结合,为实施生态战略下战略协同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明确三大措施推进校企协同,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一)成立创新机构

为有效推进生态战略视野下校企协同各类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实现价值创造,成立推进校企协同小组,建立组织机构,统筹战略资源、人才资源和构建新的激励与考核机制,支持和服务校企协同有序开展。

(二)发挥两种优势

一是企业优势,跟进需求最前沿和实践最前沿,能有效澄清与聚集用户的需求,并迅速传导到生态圈各类社群组织。二是学校优势,拥有追踪国际发展的新趋势的研发团队优势和系统化的理论研发优势、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专业群和相关教学资源优势,并把社会效益作为服务第一位的定位优势。

(三)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社群运营,以无需细分的定位、无需广告的营销来成就社群用户,在去中心化与扁平化的组织内,通过兴趣而不是细分来服务企业。二是知识众筹,以需求众包方式,发起人在生态圈内组织与吸引参与者,充分聚合企业管理人才的实践专家知识和学校学科理论知识,迅速获得资源。三是跨界共创,以鼓励研发人员跨越界限,跟政府部门、企业、高校以及国际研究机构等生态圈内的发展组织协同,共同创新、共享成果。四是伙伴治理,就是在生态圈内创业,所有参与者一起投资,一起管理,一起发展,形成紧密的利益捆绑和共享平台,使所有参与者都是孵化项目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许晖,张海军.生态圈的协同创新[J].清华管理评论,2014(11).

[2]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美]理查德·巴雷特.驱动力:建设价值驱动型组织全系统方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美]拉姆·查兰等.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罗小渠.商业“生态战”时代[J].创业,2015(1).

[6]董睿,李全喜.靠什么把产学研拧成一股绳[N].人民日报,2015-02-04.

校企协同 篇10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汉语大词典》对于“协同”一词是这样解释的: 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有其他学者指出协同的概念是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集体联合行为, 并能产生出1 + 1 > 2 的协同效果。协同创新, 就是把协同理念引入创新过程, 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各个要素能够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在提升自身运行效率的同时, 通过系统中机制的互动产生整个过程效率的变化, 使得价值增加。将这样的协同创新过程带入校园, 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的内容, 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知识包括专业、思想等形成的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形式主要是高校与各个科研机构、企业进行的跨界交流与资源共享。这两种协同创新都要求参与主体拥有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 依靠当前先进的技术资源平台, 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发展。

二、协同创新对校企合作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 就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 学生可以利用两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能力培养, 让学生既可以参与学校课堂的学习, 又能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锻炼, 这种模式的形成能够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这样的配合不仅要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流配合实现, 还要涉及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努力, 协同发展理念的有效贯彻于渗透, 对校企合作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 一) 校企合作间的协同创新能够让学校和企业在配合过程中更好地找到自身定位, 帮助学校和企业在配合中各取所需, 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例如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巩固了课堂知识在学生中间的应用, 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时间, 让学生能够加快身份的转变; 同时, 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协同发展, 能够利用高校人才帮助企业进行创新与劳动。

( 二) 校企合作间的协同创新能够让学校与企业更好地与各界联系, 利用更多有效的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势必要与外界联系, 通过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进行深度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 能够让学校与企业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效率, 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来促进双方发展与合作。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对校企合作教学的相关要求

协同论认为, 尽管世界各个系统具有千差万别的属性,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环节与系统仍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 这种协同理论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 对于双方提出了具体要求。

( 一) 主体协同要求。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过程中, 不应仅仅局限于双方主体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过程中带动各界参与, 如政府、行业协会等, 通过利用各个部门的各项职能, 进而完善校企合作的效果。

( 二) 目标协同要求。即在校园和企业合作过程中, 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 这样才能让学校与企业在交流过程中达到自身预期目标, 充分调动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校企合作过程还要尽量找到社会各界所需要的利益进行有效结合, 让各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久发展。

( 三) 组织协同要求。就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组织机构的管理, 需要建立相关合作组织。当前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活动中主要是以建立实习基地、开展讲座等形式, 合作较为浅层, 但这些不能够满足学校与企业合作所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所以应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建立相关组织加深合作, 使得双方互通资源扩大, 这样更有利于校园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组织保障。

( 四) 环境协同要求。就是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 为合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这个环境是一个大的概念, 囊括了法律、交流平台、技术等多方面的协同建设, 这些因素对于校企合作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 我们要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协同创新的环境建设, 让校园与企业合作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四、利用协同创新理念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途径

当前, 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各种教育资源例如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能力方面不足, 教学质量不过硬, 双方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双方合作多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做到深层次的交流。三是各种合作体制与环境的不完善, 一样制约了双方的进一步交流。所以, 协同创新理念为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学校将协同创新理论融入到校企合作工作中,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 一) 强化政府职能在其中的参与程度。高校和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 其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实现, 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与政策上的鼓励。一是政府应当加快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政策的制定,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政府应当加大对于该事业的投入力度, 充分认识到校园与企业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不断扶持高校与企业, 让双方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经费的支持。三是政府应当切实保证双方利益, 尤其是在二者发生矛盾与问题时, 及时通过对双方情况的了解作出快速反应, 让校企合作能够持续长久的推进。

( 二) 高校教育思路切实转变, 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协同创新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对于与企业的合作, 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 而是要与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系统的深度合作。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 了解社会对于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 主动去与企业联系, 寻求合作, 也让企业能够感受到高校人才为他们带去的新鲜活力, 这种交流过程事实上就是双方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 能够让企业和学校在未来取得不一样的创新惊喜。

( 三) 完善各项制度, 推动校企合作进程。运用协同创新理念在校园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 就必须扫除这之间的障碍, 打破内部与外部的体制壁垒, 从中建立起有利于协同创新发展的桥梁。学校应当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市场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是关在门里“读死书”, 所以, 高校应当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成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交流的机构与部门, 通过在部门内构建各项考核评价制度, 引进激励机制等措施, 让校企合作更加顺畅, 这也促进了协同创新理念的有效渗透。

综上所述, 协同创新理论对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校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对协同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了解, 探究出它对于校企合作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从而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进行努力。在推动协同创新理论深入至校企合作过程中, 我们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努力, 诚然, 我们当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环境创设、制度保障、观念转变等等, 但是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不断探究其合作规律与协同发展理念, 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 将学校教育带入新的发展方向,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 2011, 7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校企协同 篇11

【摘要】文章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积极探索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盟合作的具体途径,提出了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可以各自组队,分别去对方单位,与员工和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合作方式,并提出了由第三方力量联合校企双方建立产学平台的合作设想,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推进校企联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校企联盟  协同发展  产学平台  兼职教师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同济大学电信学院 2015-2016教改项目《卓越校企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深度建设》的资助。特此表示感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4-02

一、引言

大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到公司工作,需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公司岗位对员工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与学校对他们当初的培养内容有一定的差距。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例,高校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计与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与控制、轨道交通、系统仿真以及建筑电气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宽口径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进入到目前比较热门的电动汽车行业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公司为例,公司会对员工在电、磁、机械、工艺、测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当然再仔细划分的话,不同具体岗位对员工在工艺或测试的要求水平又存在差异。这就需要(1)新员工在确定具体岗位之前,在公司的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这样就便于让员工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位;(2)对新员工进行多方面内容(包括公司文化、专业知识等)的培训,便于让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公司运行中。

在上述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大学生从学校学习到进入公司任职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次跨越,目前的众多高校都与诸多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探索一些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现有资源,能够估计到双方的利益,能够对学生的就业、新岗位与工作等确实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的一些校企合作模式与具体措施进行摸索,并将一些普适的方法加以推广。

一种比较看好的结果是:通过校企联盟切实有效的具体合作,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与接触企业内各种职位的一些具体要求,从而在学习期间,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在毕业前找工作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在成为一名公司员工后,由于在校期间已经初步了解过公司的一些要求,甚或是在公司参加过实习或课题,就会更加容易且迅速地融入到企业中去,在熟悉的环境与氛围下工作自然会发挥出更多的潜能。另外,如果发现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欠缺,仍然可以借助于校企联盟的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更好地为企业与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校企联盟具体合作方式的探索

2.1企业员工对校企联盟合作的需求

高校中多个学院的老师组成教师队伍去给企业内相关部门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座或辅导。

(1)企业员工当初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多数是没有或者缺乏现场工作经验。进入企业后,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多已忘记,只剩下基本的知识大框架。此时,在企业工作期间,还需要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并且需要多门专业课之间做到融会贯通。

(2)另外,企业员工在开发产品时,同时需要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例如机电产品的开发等。目前情况下,在校期间设立的课程与讲座很难充分满足学生(未来的员工)对专门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他们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辅导有现实的需求。

例如我们学校为某公司新入职员工做了电气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原理、电机控制器硬件与软件系统工作原理与设计等;还有机械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零部件的润滑与密封、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等各种形式传动等(见图1)。

图1高校教师在企业进行培训

2.2高校学生对校企联盟合作的需求

企业的不同岗位的各类工程师组成多支队伍去学校开展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的跨专业讲座,从而可以激发在校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同时也作为一支力量简洁地刺激学校进行专业与学科方面的进一步改革与建设。还有一点,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一类资源,很多学生只阅读本专业的书籍,这是远远不够的。当跨专业、跨学科的需求来临时,这会督促学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

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缺乏很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工作经历,另外,他们的专业背景也不像企业各岗位员工的专业背景那样比较全面与细化。所以当企业工程师组队去高校进行交流时,这无疑对在校学生、对学校教师都是难得的交流与再学习机会。

例如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张博士为我们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做了题为“交流传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的讲座(见图2),同学们对此结合技术发展前沿的内容很感兴趣。

图2 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开展讲座

2.3共建校企联盟共享资源库

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始终需要学习,因为我们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新的知识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出现,并需要我们的步伐快速跟进。对此,学校与企业双方根据双方已有的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库,并加以共享。双方需要有对口的人员对此进行管理,例如企业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分管此事,学校可由专业教师或教务处老师负责。网络平台建设后,双方管理人员对各自单位进行宣传与使用指导及培训。这些资源对新员工来说,尤其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共建资源库的过程中,双方提供的资源必会经过重新的整合,这也很可能促进双方人员共同撰写新的教材或专著,供在校学生及科技人员使用。

2.4引入第三方力量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平台

考虑到学校与企业的各自发展目标与合作动力之后,引入第三方力量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产学平台”将会是个不错的方案。因为目前的学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同,它们之间的合作尚且不能做到完美对接。那么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之间是有一段较长的培训期(或是适应期、实习期)是空缺的。第三方力量,是指除了高校与企业本身的另一只力量,它可以是另一个企业,或是另一个学习培训机构等,在它们的运作之下,建立一个“产学平台”,专门为下一阶段准备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或者已经在企业内工作,但是需要在专业知识上进行再培训的员工服务。

同时,作为一种经济上独立的机构,它可以主动的去寻找与学校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从而可以积极的投入到“产学平台”的建设中来,可以考虑的具体措施包括前面提及的内容(2.1、2.2和2.3)。另外,作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平台,它有更多的动力去寻求“产”与“学”的完美结合。①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我们社会及学校、企业等各类资源。这对于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学生队伍就业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②筹建高水平的“产学平台”,企业的员工也可以享受到给平台提供的服务,所以新平台的建立对于社会的技术创新發展将会是一个有益的支持。

这样的“产学平台”可以参与到学校各类课程的建设中,以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为例,该平台可以为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机与电器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教学,2010(1),93-96

[2]王伟,基于“校企联盟”的财务管理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构建,广西教育,2016(3),43-44

[3]袁登科,牙生·合力力,本科生创新实践课程建设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9-220

作者简介:

袁登科,讲师,博士,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

校企协同 篇12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政校企协同,产学研联盟

一、高职教育发展的政校企联动特性

1. 高职教育是公益性与政府责任。 高职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 也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毋庸置疑, 职业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具备惠及大众、面向人人的公益性, 其发展直接关系社会就业与教育公平, 关系民生发展与公民幸福, 并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终身化的进程。国际经验表明,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是提升劳动力技术技能质量与人口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并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成员向上进行社会流动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高职教育的公益性特征使得发展高职教育成为政府的公共责任,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高职教育的职责。 地方政府作为高职教育的举办主体, 既要树立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 又要树立职业发展的终身性思维;既要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又要从政策、经费层面进行统筹规划, 尤其要从促进劳动力转移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主导区域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性”和“职业性”, 其中“高等性”主要强调学生知识水平、 专业素养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业性”主要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满足就业谋职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要求学生获得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资格, 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特征。 显然, 高职教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要求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 将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而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 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 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1]。 因此, 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 是一种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专业与职业、跨越学校与企业的跨界性教育。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特征要求实施高职教育必须由校企双主体共同参与, 并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即形成制度化的跨界教育模式。

3. 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联动性。 高职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特征, 要求政府切实担当起发展高职教育的公共责任, 从法律、政策、经费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确保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要、国民教育需要相适应。 高职教育实施的跨界性特征, 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起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职业发展相适应。由此, 政府、学校和企业在办学主体层面上构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 共同推动或影响当地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水平。 相关研究认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共同经验, 就是将职业教育置于国家战略地位进行统筹规划, 地方政府介入劳资关系, 设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和企业在政策制度框架下围绕培养目标各司其职、 彼此配合, 从而形成政校企协同合作, 共同维护职业教育质量的联动运行局面。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2-2011年间高职教育累计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输送毕业生2299万, 已成为支撑“三农”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从高技能人才就业情况看, 我国高职教育整体质量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仍不适应, 其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学校和企业缺乏彼此联动, 难以发挥协同合作的理想效应。

二、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现实困境

1. 高职教育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 由于政府、 学校、企业职责使命及其功能定位差异, 在高职教育发展主体中, 政府显然位居主导性和保障性主体地位 (公共责任) , 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要求其成为主持性执行主体,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其成为参与性执行主体。三大主体的联动协作就是以高职院校为纽带的政校企协同办学, 以地方政府为媒介的校企合作教育, 以企业为流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而根据责权利对等原则, 政府、学校、企业任何一方, 只有各自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所赋予的权力和所享有的利益相对等时, 才会产生联动协作的动力和合作积极性。 然而, 目前高职教育三大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责权利不一致现象,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相脱勾, 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既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 又难以通过合作在短时间内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加上缺乏校企合作的社会问责机制与社会约束机制, 所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不足, 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实际上, 政校企能否联动起来共同维护区域高职教育质量, 主要取决于三方之间是否具备同频对话的条件或平台、是否形成了共同目标的交集区, 以及是否产生了共同利益的共振点。 当然, 这也是影响政校企协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 高职教育是突出就业导向、强调就业能力的教育,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根本要求。 我国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 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但校企合作教育规范比较模糊, 缺乏指令性条款和违法行为处罚条款。 与德国“双元制”相比,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的最大欠缺是没有规范企业权利义务的法规, 学生没有与企业签约的过程, 企业对于学校也没有强制性义务。近年来, 国家相当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先后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 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求“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校企合作教育既要有组织建构, 又要有系统的运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但是上述宏观政策仅仅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在操作层面缺乏刚性执行的基础;地方政府制定的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也缺乏责任目标与奖惩机制, 致使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教育难以长效开展。

3. 高职教育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 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主要包含“政府主导保障”和“校企深度合作”两层含义, 这意味着高职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培养过程。地方政府掌握地方财政资源、政策资源和信息资源, 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在促进社会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应当成为促进当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责任政府”, 要通过对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产教资源向高职教育领域流动, 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纽带以保障校企合作教育。 当前, 我国由于缺乏刚性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 地方政府、 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责权利关系, 高职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框架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常常浮于浅层次。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稳定的政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资源、 信息资源, 行业企业难以真正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最终难以真正培养出集专业知识、岗位技术和具体职业素养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高职教育的主持性执行主体, 要主动牵头构建政校企联动合作的沟通平台, 创造条件促进政校企对话交流、形成共同目标交集、产生利益共振, 从而积聚优质产教资源流向高职教育领域, 确保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依托产学研联盟的政校企协同路径

1. 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优势。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早已成为各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普遍战略思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兴起的产学研联盟, 以低成本与高收益相统一的优势, 大大促进了当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进步。 2008年, 我国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先后出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 建立75个国家试点联盟, 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与机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简称产学研联盟) , 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2]。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施技术转移和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试点框架下, 各省市也积极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 (实体机构) , 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和优质产教资源, 孵化技术、人才和企业。实际上, 产学研联盟就是政府运用市场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模式, 政府既是产学研联盟构建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又是产学研联盟运行的协调者和服务者。无论在体制机制还是组织形态上, 产学研联盟都具有政校企协同的独特优势, 这种条件优势为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和保障。

2. 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机制。 产业链引发教育链、专业链对应演变, 产业结构变化推进社会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调整, 势必对高职教育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要素, 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 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关键看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 以及培养规格是否适应技术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变化需要。 近几年, 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如缺乏与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群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群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普遍存在区域内专业设置重复失调和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总体而言, 高职教育专业链缺乏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机制。

实践证明, 产业发展是专业建设的直接动力和基本依据,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势必带动高职专业集群建设。 所谓专业集群建设, 就是将相同产业服务面向的专业按职业技术门类进行优化组合, 在同一教学资源平台上培养学生, 以增强毕业生与产业、行业、职业以及技术岗位的契合度[3]。 产学研联盟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宗旨, 把握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分布现状, 所承载的任务功能与高职专业集群建设要求方向完全一致。 依托这个大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产业群需要设置专业或专业群, 整合优化专业教育教学资源, 破解专业设置时效、专业建设滞后、专业资源配置失衡的诸多矛盾;可以针对企业岗位群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 使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符合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

3. 形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既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 又要尊重企业的行为规律与行为原则。企业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 能否在合作教育中获得利益 (获得未来人才或获得廉价劳动力) 已成为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合作教育的关键所在, 并在合作教育过程中遵循“费用支出最小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原则[4]。 在政府主导建设的产学研联盟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新要素与创新资源通过平台孵化成新技术, 最终都要产业化, 都要流向企业产生市场利润。 联盟成员中的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 在获得新技术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掌握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希望通过订单培养、合作教育获得稳定的劳动力。 由此, 产学研联盟引发的合作教育符合企业行为规律和行为原则, 并有联盟契约的制度保障, 由此, 企业不再被动, 校企合作教育也就顺理成章。

地方政府主导构建的产学研联盟, 既是产学研优质资源的集聚平台, 又是技术、人才与政策的共享平台。依托平台的组织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设置、 双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实习、 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通力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组织机构, 邀请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定制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二是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共同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与内容;三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提供职业活动情境;四是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五是共同落实毕业生就业。总之, 依托产学研联盟进行的校企合作教育, 可以将产学研合作政策机制转化为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将社会公共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 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 确保学生获得技术岗位和职业领域必需的职业能力, 顺利就业。

4. 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区域产业、企业、学生就业的专业服务能力。 近年来, 高职教育坚持“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础, 并在改善区域劳动力结构水平的同时, 有效缓解了制约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基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 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 正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服务域和发展域[5]。 但是受政策、体制、资源等各种条件制约, 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之间依然存在市场隔阂, 致使高职教育实际的或潜在的服务域与发展域并不十分明朗,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距离产业发展需要、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产学研联盟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最高形式, 建立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的纽带与平台, 有效打破了政校企市场隔阂, 结成了政校企信赖依存关系, 同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在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上,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政校企合作对接机制, 加强高职人才培养、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与企业技术能级提升、 高技能人才需求对接,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产业技术结构、职业岗位要求对接, 加强教学运行周期与产业运行周期对接;既可以真正做到按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按就业岗位组建课程体系、 按经济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着眼于学生的就业、 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又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平台, 有效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2]科学技术部, 等.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Z].国科发政[2008]770号.

[3]赵鹏飞, 苏成柏.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构建高职办学特色[J].高教探索, 2010 (01) .

[4]张俊珍, 田东平, 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6) .

上一篇:民用燃气管道下一篇:智能规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