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规划系统

2024-09-26

智能规划系统(共12篇)

智能规划系统 篇1

1 酒店业网络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酒店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衡量酒店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酒店信息化系统包括了综合布线系统、门禁管理和一卡通系统、酒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背景音响系统、电视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等10多个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在整个酒店信息化系统投资中占的比例最低, 但ROI (投资回报率) 最高。很多酒店目前都面临着网络系统性能的挑战。根据酒店行业协会统计, 2002年之前建设的酒店, 90%面临网络系统升级改造, 10G以太网网络标准10GBase-T及布线标准TIA/EIA 568B.2-10、ISO/IEC11801 2nd附录1的正式颁布, 标志着10G以太网进入正式应用阶段, 而目前大多酒店采用Cat.5e甚至更旧的布线系统, 未来5~10年内Cat.5e会逐渐淡出市场, 因此, 很多酒店的综合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酒店信息化应用的需要。

2 安普布线解决方案

安普布线根据酒店行业的应用需要和特点, 为不同类型的酒店制定了针对性的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对于星级以上的高级酒店, 安普布线为其提供了高性能的万兆铜缆和光纤布线系统以及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 在保证酒店网络系统安全稳定高速运行的同时, 还提高了酒店网络管理的效率;对于经济型的酒店, 安普布线建议采用高性价比的6类非屏蔽铜缆布线系统产品及多模光纤布线系统产品。

2.1 安普布线万兆铜缆和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们越来越习惯利用互联网进行相互沟通和商务活动。人们希望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的获得所需的信息。对于酒店行业, 尤其是高级的星级酒店, 是否能够为入住的客人提供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已经成为评价酒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客人选择酒店入住的一个重要依据。

此方案为高级酒店推荐采用安普高性能的万兆铜缆和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能够为高级酒店网络系统提供高传输性能, 并且稳定可靠、可连续工作的网络环境, 能够满足入住酒店的客人以及酒店内部办公所需, 同时留有更多的性能余量, 支持未来几年内酒店网络系统的需要, 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及酒店管理的效率。

同时, 由于酒店属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公共区域, 防火安全非常重要。因此, 布线系统推荐采用更加环保的低烟无卤外皮的电缆, 在遇火燃烧时速度很慢, 且不会释放有毒气体, 可以减少由于突发火灾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2.2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酒店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 客人的满意度对于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酒店服务不仅限于做好住宿和餐饮的基础工作, 对于那些入住酒店在外工作或旅游的人们来说, 酒店良好的上网服务也是酒店服务的重要一环。一旦酒店网络发生故障, 如不及时修复, 必定会影响到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

此方案推荐酒店采用安普智能布线管理系统构建酒店网络系统。安普智能布线系统能够减少网络管理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综合布线管理效率, 提高网络安全性, 减少网络故障风险。通过采用智能布线管理系统, 管理员能够实时、动态的监测到所有的网络连接状态, 并对各种非法操作进行监控和报警, 布线系统一旦发生故障, 能够立即响应并修复。提高了酒店的服务等级及客人的满意度。

2.3 安普6类非屏蔽铜缆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经济型的酒店来说, 既要满足客人对上网服务的要求, 提高酒店的服务等级和竞争力, 又要兼顾成本, 做到经济构建。

此方案为经济型酒店推荐采用安普布线高性价比的6类非屏蔽布线系统解决方案。6类铜缆布线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综合布线系统, 也是市场上的主力产品。6类系统支持1000Base-TX, 降低了千兆网络的总体成本, 同时它提供1MHz~250MHz的带宽范围, 是超5类布线系统带宽的两倍, 能够支持经济型酒店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3 典型案例——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

青岛是景色优美, 风格独特的海滨城市, 是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位于商业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 方便前往游览美丽的海滩, 品味欧式文化遗迹。饭店青香阁拥有500间客房, 盛世阁拥有196间客房, 两栋大楼相互连通, 所有客房都有视野开阔的市景或海景。盛世阁提供更加豪华舒适住宿设施和无与伦比的周到服务。

酒店在一期、二期的项目里都采用了AMP的产品。酒店分为两栋大楼共使用AMP6类信息点1500点。

应用了AMP NETCONNECT 6类布线端到端完整的解决方案, 系统组件能够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该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信道裕量, 能够支持未来更高的网络应用;并且支持更经济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1000Base-TX, 降低了千兆以太网的综合建设成本;AMP NETCONNECT 6类系统最先通过了ETL电子测试实验室四连接100m通道千兆以太网零误码率测试。

TE是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海底通信光纤的研发、生产和安装商, 推出的AMP NETCONNECT OM3万兆光纤解决方案, 以采用同样的波长 (850nm) 的同一光缆设施为水平和垂直网络提供了从10Mbps全面转向10Gbps的途径。这种激光优化的OM3万兆光纤系统可提供高带宽850nm激光器优化的50/125μm光缆和能够进行万兆应用的连接器部件, 如用于2m~300m距离的波长850nm的以太网和光缆。这种光缆同样也支持旧的应用, 如标准的千兆光纤以太网1000BaseSX, 传输距离长达1000m。现在安装这种光缆, 可以适应今后所有的设备更新。

安普智能布线系统能够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综合布线管理效率, 提高网络安全性, 减少网络故障风险。经过安普布线工程承包商的严格管理, 精心施工, 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经测试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随着项目顺利开展, 稳定的信息传输及交换为酒店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智能规划系统 篇2

【摘要】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含义及特点做简单介绍,对其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智能电网应用

1智能电网的含义及特点

1.1简述智能电网的含义

智能电网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电网模式,它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融合运用而成,再将新型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设备,如:输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等,其可以更有效的节约能源,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对改变传统的电力行业运行模式,以及其未来发展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1.2概括智能电网的特点

1.2.1自愈

所谓的“自愈”是指当电网中有元件出现问题时,不用人为处理,将出问题的元件自动隔离,及时恢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1.2.2坚强

智能电网能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受到广泛青睐,是因为智能电网的抗击能力和反击能力较强,有时电网会受外界影响而不能正常供电,此时智能电网的抗击性就会表现出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此外,智能电网还具有一定防计算机病毒入侵功能,当智能电网运行时遭到攻击或破坏,可以自行快速修复,并对其进行反击。

1.2.3集成

智能电网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所有电力系统环节进行集中管理,有助于信息集成和共享,对管理也实现了统一标准化。

1.2.4优化

智能电网的应用,优化了电力行业的管理运行,保障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从长远角度看,其对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是有益的。

2智能电网的优势

2.1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规划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此复杂难题,需要从电力电子技术上做改进,因此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电网结构孕育而生。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统一标准化管理。还能充分利用资源,为国家节约大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决定了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对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多添了层保障。大大提升了电网运行及管理的工作效率。

2.2可融合多种先进技术

如上文所述,智能电网技术更确定地说是一种集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融合技术,比如当前应用较广的智能调度技术、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现代化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现代化输电配电技术和高速双向通信技术都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融合,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应用,为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3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3.1建立智能电网中的信息模型

构建智能电网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里不仅需要对电力系统本身的信息进行管理,还要对每个数据进行整理。所以,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除包含生产属性信息之外还包括空间图形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坐标形式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准确定位,比如在此工作进行过程中,可通过GIS以坐标(X,Y)的形式进行清晰的表达。另外,通常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的信息数据十分繁杂、庞大,而智能电网中的空间图形信息系统即可对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固定设施进行全程监控,而这些监控结果均可有明确的反映在几何模型中,从数学的角度上讲,它们是点、线,以及面的对象集合,这些集合,都具有各自的属性特点和几何特征,并分别代表着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地物设施。因此,对于以过程数据构建模型,完全可以通过位置来实现。

3.2数据库的自动更新

在当今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时代里,对电网中的数据库信息都要进行统一管理,对数据库内容要分层自动化更新,对电网设备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做好实时更新记录,这种新型模式可在变电站发电厂和煤矿行业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中心数据,并持续自动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系统操作屏显示过慢而造成的不便,该数据更新模式能够大量存储有关数据,提高服务器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系统更加安全、有效的运行。如此持续自动更新数据,有利于控制中心对各电力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3.3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的应用,实现了电网管理智能化,并优化了调度,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了能源损耗,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智能电网有很多优点,它能充分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进行可再生的间歇性发电,如此,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又极大地保护了环境。在能源紧缺的时代,社会倡导发展低碳经济,而智能电网就满足了人们需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不久的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智能电网与电视、电信等安全系统远程控制模式的统一。在一定的模式下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有效控制和管理电力系统运行设备,做到对系统的所有目的状态实时自动监测,进而实现对智能电网子系统所有状态的智能化监控。总而言之,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价值。

3.4系统交互组件

系统交互组件的作用是维护和查询更新信息,它能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管理设施及机器设备的`起止时间不同、种类差异等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发生信息改变时,其会及时更新信息维护数据,比如,其中的业务交叉组件具备让电力系统拥有漫游、放大、缩小等功能,并且可按照用户的初始位置选择捷径。子系统渲染、交互和属性查询组成了显示系统,其中渲染组件由矢量和栅格构成,有效利用失栅混合技术的优势。工作人员还能够利用属性查询组件对所有设备进行点选查询。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交互组件中的缓存管理组件拥有一个特殊功能,它能组合电力系统显示组件,对用户提出的指令及时做出回应,通过对端口缓存的几何和属性数据筛选后,将有效的数据呈现到电力系统规划工作者眼前。除这些之外,智能电网的“自愈”优点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能,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供电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4结语

综上可知,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技术中的应用,不但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提升管控效率,而且在节能降耗,有效控制技术成本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不断结语经验,以为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永嘉.浅析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2):231.

智能规划系统 篇3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规划;智能电网规划;概述;应用

对于智能电网的运用的运用上,我国相对比其他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较晚,在智能电网的运用上相对于国际上还有一定能的差距。正是因为跟国际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就更更好的借鉴国际上的技术,现在,我国在智能电网的规划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字化变电站,把电力技术进行了统一化数据平台,电力技术管理也就进入了高级调度管理的程度。智能电网具有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这些方面的优势,使电网的管理进入一个智能管理的时代。所以智能电网它能够推动现代化电网的进步。并且我国非常需要这样具有经济、优质、清洁的智能电网管理技术。

一、智能电网的初步分析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现在通讯技术发展又如此之快,信息技术和别的科学技术都在迅速的发展的世界里,现在的输电基础设施和配电基础设施都在运用一切手段和技术对新技术加以利用,使能够形成具有高度集成的全新电网模式。智能电网在安全、高效、可靠、绿色、环保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所以现在的电力公司都在纷纷的对智能电网加以利用。

现在在全球对智能电网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概述,现在我们就以美国能源部的研究对智能电网做初步的简单论述,美国电网委员会是把具有传感技术、各种先进的通讯技术还有一些控制理论,把它们高度集成运用到电网管理技术上来,把这种具有各种优势的电网管理运用到电力系统的输电领域和配电领域称之为智能电网,它是一种具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电力管理技术。

我国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智能电网的认识,对智能电网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智能电网是“以电压最高的电网为骨干电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通讯进行控制,把电网构建成具有互动化、信息化合自动化特征的电网”。我国是要建立那种可以囊括所有电力系统环节的电网,把用电、发电、输电、调度、配电都联系在一起。统一化,使我国所有的电压等级都得到统一的覆盖。借助现在的信息平台,快速发展的通信科技实现国家电网的规划成具有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智能控制手段的电网。

二、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中的应用所具有的意义

我国在电网规划上,有很多工作还没做到位。有些心得刚刚建成的进行运行的电网出现了超负荷现象,有些也因为施工难度大对电网建设的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隐患问题。所以在电网建设方面要从多角度谨慎考虑电力系统规划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对电网技术自动规划进行及时的优化,对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反馈进行及时的分析。

電网规划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所以具有科学化的电网配置和管理能够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在电力管理上做出创新,来顺应时代和未来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智能电网的原因。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域原因,在输送电上造成很大困难。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非常的有必要,所以电力系统在往智能方面规划和建设上就非常的有必要,这对于未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智能电网的应用

(一)数据库的分成更新

对于现在对网络计算机的运用基础上,在这样一个无比庞大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运用环境下,电网数据库的信息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我们可以采取电网原件处的数据,对本地数据库进行自动采取的方式,对更新数据进行自动的记录,我们可以把这种更新模式运用于发电厂变电站,记录发电所用煤矿做更新记录。区域控制中心是通过单位控制中心对上一个控制中心进行相关的数据修改更新,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操作的速度,能够有效克服系统在操作的情况下出现太慢的情况。对于服务器一定要及时建立缓冲区,缓冲区在特殊的境况下能够储存一部分数据,提高工作性能。有了这些数据库信息,下一步的自动化连续工作也就更够良好的进行展开了。自动地实现了中央控制中心数据库的更新目的。

(二)智能电网信息模型的建立

不管是生产属性信息也好,还是空间图形信息也好,他们都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中的一部分。所谓的空间图形信息它是用来描述电力系统中各个空间的位置,因为它能够很准确的进行表示,它主要是通过技术坐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进行准确的表示。因为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属性,他们采集了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地物特征,想要非常准确的表示它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的生产属性各个数据之间的层次都需要非常清楚。

现在各种各样的电力设备对生产设备都能进行信息化操控,电力系统中固有的设施也能够进行呢全程的监控。它主要反映在几何数据模型中,几何模型可以用来表示点线面的对象集合,几何图形表示就是用来表示生产工作的。在确保遵循模型演进规则后智能信息工作流网模型的完整性才能得以保障。并分别具有各自的属性特征与几何特征因为在网络处理中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生产条件与过程数据的状态分不开关系,所以对于过程数据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来建模,用托肯建模的方式可以对过程实例状态进行建模,

(三)系统交互组件

系统业务交互组件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够进行维护信息具备更新查询的功能,这个组件能够及时发布消息,在煤电力系统规划中机器设备和管理设施状态下造成的起止运行时间种类等属性发生状况下。一旦电力设备信息发生变化时它可以对数据业务交互组件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对于煤矿管理的想管你参数它也能够进行设置,对于数据库权限能起到一个维护管理作用等。系统交互组件中缓存管理组件能够对用户操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发出请求,使组合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智能电网它自己还具有自愈的功能,也就是说它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系统交互组件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在一定情况下得到促进。

(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规划和管理

智能电网是把电网管理进行了智能化的运用实现管理的优化,使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管理,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高的服务功能。智能电网能够利用最新的洁净的可再生的功能,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对资源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使资源能够进行良好的可循环的间接性发电,这是智能电网具有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进行低碳生活的一个保障,对于当今时代的要求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的目标。我们可以知道为了发展统一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方法对信息系统中智能电网电力子系统的控制管理内容进行实现,先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检查,再进行自动寻的问题,然后再进行自动求解,最后由智能电网自动进行执行。

四、结语

根据我们对于全文的而理解,智能电网能够降低电网控制技术成本,最终使电力规划管理达到最优化程度。它还可以大大降低电力系统中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所以我们要在智能电网上进行探索,为运用做好一个策略。全面加强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水平使电力系统的规划作业更加安全稳定地进行,确保电力系统在规划上没有故障的出现,明确要完成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打好基础,为我国的电网管理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瑞明,栗向鑫,李膨源,阎贺群.华北电网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实践[J].华北电力技术,2011.

[2].黄少雄,黄太贵,李端超,程栩.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吴忆,连经斌,李晨.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及原理研究[J].华中电力,2011.

有关电网智能规划系统技术的研究 篇4

1 电网规划现状分析

1.1 电网规划概述

在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电网规划建设中, 特别是在输电网的规划建设上, 还并不具备配电管理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这些较为成熟的应用系统。我国国内通常是注重研究电网规划的某一个环节, 因此在技术路线的选择、模型标准的构建以及开发模式的选取上面, 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便会影响到基地建设、生产管理以及调度运行等诸多方面。电力企业以往的电网规划设计理念以及相应的工作模式, 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当前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只有逐渐采用现代智能电网规划建设技术, 才能逐步促进电力系统电网建设向智能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1.2 当前我国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看来, 我国电力系统电网规划建设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电网规划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数据信息上缺少一定的准确性。电力企业的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不能有效利用量测单元来进行获取, 一般需要电力人员进行预测与设计。但是, 由于各个单位的预测方法及规划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便会影响到数据的统一性。其次是电力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网规划标准, 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便是电网规划。但当前我国各种数据模型标准还无法有效运用到电力企业的电网规划系统中, 这就会导致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建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数据模型的构建与电网规划信息的获取上面无法达到电力系统电网建设的目标要求。再次是电网规划缺少相应的衔接性, 因为电网规划建设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在规划的数据信息以及具体结果上面, 需要充分考虑到基地建设、生产管理以及调度运行等多个流程的衔接性。最后是当前电力企业的数据组织形式跟电网规划业务无法达到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 需要电力企业加强对电网供电系统规划建设的研究力度。

2 电网智能规划系统技术研究

2.1 地理信息系统跟空间信息技术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电网运行管理中, 因为电力人员主要是将精力放在了检测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监督网架拓扑结构上面,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地理信息的关注。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电网建设开始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便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智能规划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电力企业需要强化地理信息系统跟空间信息技术的建设力度, 逐步丰富对电网运行的实际描述, 进而为电力企业的电网智能规划建设提供准确科学的气象、地质以及地理等方面信息。与此同时, 电力企业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还可以为电网智能规划建设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为电网的设备选型、输电走廊设计以及智能化选址选线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2.2 运用先进规划分析方法

电网智能规划系统在分析计算的过程中, 一般会包含经济性计算、电气计算、电力流设计、、电力电量平衡计算、负荷预测等内容。除此之外, 也会涉及到风险评估算法跟规划网架形成优化算法等。当前来讲, 我国电力事业虽然在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在规划分析计算方式上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发展。例如, 我国电力企业在电网负荷预测技术上, 拥有丰富的系统建设经验以及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我们便可以将研究范围逐渐拓展到220k V及以下的变电站中进行分析, 进而在构建电力系统电网规划数据模型标准的基础上, 有效将电气计算软件引入其中, 从而在规划领域实现了电磁暂态计算功能, 便可以采取科学的规划分析方法来达到电力企业电网的智能化系统规划建设目标。

2.3 采取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电网智能规划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通常会在规划网架的可视化展示以及各类功能指标的可视化展示上应用到。在规划网架的可视化展示上, 采取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数据与图形有机结合在一起, 进而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实现可视化与数字化, 其中便包含了经济分析情况、地理地质信息以及电气计算结果信息等。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能够为电力企业的电网规划建设决策提供合理科学的站内电气图以及细致精确的地理接线图, 进而为规划人员设计方案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撑, 有效减少了决策时间, 从而提高了电网建设效率。在各类功能指标的可视化展示上, 采取可视化技术可以对电网未来发展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进行相应的评估与预警, 从而提高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的建设质量。

3 结语

智能规划系统 篇5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分析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制定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并对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总体结构和总体配置以及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作 者:赵历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313(2)分类号:X22 U12关键词:城市可持续 智能运输系统 管理规划 需求分析

试论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的有效规划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通信电源;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 E9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96-02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一、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但是通信电源在整个通信行业中占的比例并不大。电信运营商在电源产品上的采购主要是每年的设备维护和系统设,其中电源设备的维护通常占采购量的比重更高。电信运营商每年用于电源系统的建设上的费用相对较少,除非电信系统需要大规模的升级或者扩建,运营商才会增加电源设备的采购量。电力通信电源是智能电网的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通信电源系统的质量好坏关系到通信网的安全和质量,如果电源出现故障,对电网的安全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还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只能电网通信电源的管理和维护应该被重视。在智能电网中,采用先进的、集中、自动化的管理的方式进行。采用先进、可靠性高的电源电池和稳定的供电方式对构建强大的通信供电系统尤为重要。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一般采用DC-DC转换器对通信设备供电。蓄电池可采用免维护电池,寿命长且密封性较好。建议采用双蓄双充模式,可适当加大直流蓄电池组的容量,采用两组DC-DC转换器为通信设备供电,可以保证通信设备供电可靠性。在保证通信设备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不仅降低了设备投资,实现了资源共享,还可降低工作人员的维护量。

二、数字变电站通信需求及满足

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概念为变电站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全部数字化,基本特征为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乃至数字化电网的逐步建立,为构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初步统计,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已有70多座数字化变电站投入运行,在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成果,使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变电站通信网络等方面具备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条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推广数字化变电站,促进电网的智能发展,需要考虑现有通信网络改造和构建新兴通信网络,以满足变电站的数字化建设。

2.1 通信开放、标准化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都应为智能设备,这是变电站实现数字化的基础。智能设备需具备可与其他设备交互参数、状态和控制命令等信息的通信接口。构建开放的通信架构,形成一个“即插即用”的环境,使电网元件之间能够进行网络化的通信。统一技术标准,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对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IEDs)还有应用系统实现无缝通信,就是信息在设备和系统这两个之间得到完全的理解,这样才能实现设备和设备时间、设备和系统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的功能。实现这个功能,必须依靠电力公司、设备知道企业和标准制定机构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各做,才能实现。

2.2 通信网络化

数字化变电站内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设备,通过网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并要求通信具备实时性、安全性。目前的通信需求主要是系统物理量的传递,主要足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测量数据、遥控命令等都要求实时传送,一旦出现故障,则需要传送大量的数据,要求信息能在站内通信网络上快速传递。通信的安全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可采取只读访问以及密码和防火墙等策略。

2.3 信息集成化

高速通信系统使得各种不同的智能电子设备(IEDs)、智能表计、控制中心、电力电子控制器、保护系统以及用户进行网络化的通信,同时,这中间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都集中采集、统一传送,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三、信息管理

3.1 数据采集

在实时数据采集上,智能电网大大扩展了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数据采集范围和数量,提高了电网的“可视化”。智能电网的实时数据主要包括三类:电网运行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和客户计量数据。电网企业应该加强对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和更加详细的客户计量数据的采集,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更有力的决策支持。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有利于推进电力行业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电网企业目前在开展状态检修和状态评估的初期工作,设备状态数据的获取是状态检修和状态评估的重要基础。同时,电网企业应该根据不断更新与变化的设备情况,花大力气制定和更新设备状态评估的标准。

3.2 数据传输

智能电网需要采集大量的设备状态数据和客户计量数据。这两类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大,采集点多且分散,对实时性要求比电网实时运行数据低,数据需要被多个系统和业务部门使用。在智能电网中,对这部分数据的采集是采用基于开放标准的数字通信网,即基于IP的实时数据传输方式。它是基于开放标准(TCP/IP)的数据网络通信,提供协议转换器,可以兼容现有设备,多通道共用,提高通道利用率,多通道容量可以被其他数据通利用,更适合对大量的设备状态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采用基于IP的实时数据传输,各后台系统通过订阅方式直接获取所需数据,减少了数据通道压力,避免在实时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开发多个数据接口,有利于实现实时数据的共享。

3.3 信息集成

针对电力企业已经存在的信息“孤岛”和“烟囱”问题,智能电网尤其强调建立企业信息总线(ESB),实现企业级信息集成。智能电网中,需要集成的信息包括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电网公司内部管理应用系统产生的管理数据、外部应用系统数据。为了实现企业级的信息集成,需要建立企业信息集成总线,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到统一的分析数据仓库。企业信息集成总线中信息交换以及数据中心数据模型参照/遵循CIM标准。

3.4 分析信息

信息分析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是电网智能化的根本体现,有利于支持电网企业的业务改进与创新。数据分析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集成程度。根据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程度,将分析优化分为四个层次:实时事件、闭值、通知、屏幕显示、邮件、传呼;指标计算、趋势分析;数据分析、事件的实时或事后诊断处理、数据挖掘;高级优化、业务建模和规划、决策支持。针对电网企业不同的业务主题,建立完整的分析结构层次,指导对数据的深度利用;电网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人员,可以从这个完整的分析结构中订阅自己需要的分析功能;这样一个分析结构层次中,实际上包含了电网企业的重要运营和管理指标体系,能够清楚地表征电网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

3.5 信息显示

通过门户系统,能够从多个数据源获取数据,将经过分析优化处理后的信息,以用户定制的门户和仪表盘方式呈现给用户。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访问,不同层次的用户获得自己关注的信息,用户能够配置需要显示的信息和表现方式,还能够实现对分析结果的企业级分发。

3.6 信息的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发电商,电力企业,电网,用户的资料信息。智能电网中,必须明确各个主题的权限和保护程度,确保各个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信息传输过程必须能抵御外部干扰和恶意的窃取,加强主动实时防护和信息的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等技术。

参考文献

[1] 徐磊. 智能电网的网络通信架构及关键技术[J]. 电气技术,2010, 08:16-20

智能规划系统 篇7

1 智能家庭用户需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 运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业务的顺利运营必须以用户 (消费者) 行为与市场动态为导向, 用户消费行为变化与家庭用户细分程度将直接影响家庭业务的设计与开展。

本节将以EKB模型为理论基础, 分析广播电视家庭业务场景与用户需求。EKB模型由Engel、Kollat和Blackwell于1968年提出, 目前已成为消费者需求分析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 把消费者的购物决策看成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EKB模式把消费者购买决策看作五个阶段, 即对问题的认知、信息的寻求、评价、购买决策和购买后评价, 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完整的消费者行为。EKB消费者行为模型如图1所示。

国家广电总局科研项目“基于NGB的智能家庭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课题组调研了不同职业、年龄、收入群体对于不同智能家庭业务的期望程度, 如图2所示, 61%的被访者期望在2年以内部署智能家庭类业务, 可以看出用户对于家庭类业务将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消费认知与意识已经形成。通过调研, 初步明确了用户对于智能家庭业务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将分别就各类具体业务形态进行业务方案设计与运营模式分析。

为了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问题认知, 在深入了解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产品的同时, 还要不断设计诱因、增强刺激唤起消费需求,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对业务进行宣传,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了解机会, 将智能家庭类业务真正推进人们的生活。

2 智能家庭业务模式

智能家庭类业务按照服务类型、运营方式、组网模式、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可以分为信息服务、家庭保健、安防监测、家居控制四类。如表1所示。

2.1 信息服务

智能家庭信息服务是有线网络运营商从广播电视基础业务所延伸出的围绕家庭中“电视第一屏”的融合业务形态, 能够提供视音频服务 (直播、点播类业务) 、政府门户、社区信息、视频游戏、家庭购物等综合业务。随着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及跨屏协议的日益标准化, 有线电视网络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以上服务可以跨终端、跨平台在家庭内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以“歌华飞视”为例, 通过有线运营商提供的智能家庭信息服务系统将家庭的电视、电脑、Pad、手机等具有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的设备连接在一起, 实现集成化的多媒体智能家庭娱乐功能。

(1) 多屏共享

视音频内容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进入家庭, 在家庭网络的承载下通过不同的终端传输给最终用户, 从而在家庭内实现不同屏幕间的视频内容共享, 实现“一源多屏”或“多屏共享”, 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使用需要。

(2) 多屏位移

实现视频内容在家庭各设备间 (电视、手机、Pad、电脑等终端) 的相互传输。用户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其需要跨屏切换视频, 即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进行观看, 将节目转移到其它屏幕上继续收看, 为家庭娱乐提供空间时间上的极大便捷。

2.2 家庭保健

智能家庭保健是以家庭为单位, 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健康为中心, 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优生优育指导为服务内容,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与物联网传感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 将医疗服务、医疗延伸服务、健康教育引入家庭, 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些服务的及时性、实时性、随时性、交互性、多媒体化。居民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可充分地享受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如图3所示。

医疗保健类服务需要一定的准入门槛, 同时相关业务运营须承担一定运营风险, 因此, 智能家庭保健平台的搭建须跨行业共同配合完成, 广电企业应提供通道类服务或进行合作运营, 明确责任边界。

2.3 安防监测

智能安防监测可实时监控非法闯入、火灾、煤气泄露、紧急呼救的发生。安防系统由监控设备、网络信号和各种前端传感器组成, 分别布控在各房间内的前端传感器, 含有门磁、窗磁、煤气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紧急按钮、摄像监控头等。并且安防也同步与小区管理中心相连, 与消防中心及警务平台相连。当用户离家外出时, 将主机布防, 如有窃贼企图从大门、窗户或阳台进入, 或者室内发生烟火和煤气泄露, 或者室内老人小孩发生意外事件紧急求救, 系统会立即报警并发送相关紧急信息给用户指定的电话、小区管理中心、消防中心、报警中心等, 以便救助人员迅速出警, 同时控制系统感知传感信号后, 自动反向控制开启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 从而实现主动防范。

家庭安防监测服务运营过程中, 用户信息采集、用户信息加密、用户信息传输、用户信息解密等环节责任重大, 是智能家庭安防的核心内容, 广电企业只能保障用户信息传输安全, 其他环节均无法进行控制。因此广电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网络运营优势, 有效降低风险, 将广电企业的责任划定在网络传输上。广电企业可在保证节目传输的前提下, 为项目提供网络支持, 为项目推广方提供网络频点资源租赁服务, 获得运营收益。

2.4 家居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先进的生活设施改变了生活起居环境。无论何时何地通过网络远程进行家居控制势必成为用户期待的服务应用。

家居控制系统涵盖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网关、智能网络、智能系统等。从行业上说, 智能家庭控制将涉及到:安保行业、家电行业、智能系统行业、网络运营商、计算机行业、物业等。在家居控制业务上, 广电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网络覆盖面广、网络安全的优势, 在智能家庭控制平台搭建方面, 应积极参与到网络乃至整体项目的标准制定, 同时最大限度地开放现有智能网关数据平台, 以便于其他行业依据现有机顶盒数据接口进行智能家庭产品开发, 便于打造智能家庭家居控制平台。

3 智能家庭系统方案

智能家庭系统是提供视音频服务为主, 以家庭为基础, 统一运营支撑的综合性智能家庭物联网服务平台。智能家庭是在家庭内部通过适当的组网技术把家庭网关与其他信息设备组建成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内部网络, 并通过家庭网关与NGB外部网络相连, 向家庭用户提供各种业务的系统。同时, 家庭网络作为NGB网络向家庭用户的延伸, 全面覆盖家庭信息娱乐、安防、智能控制等业务领域, 实现用户的综合业务接入和体验。智能家庭系统从其功能和层次关系可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总体方案如图4所示。

(1) 感知层

感知层位于整个智能家庭应用的最低端, 主要由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将被各种类型应用所引用。家庭内传感器通常包括手机、个人电脑、摄像头、生理参数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智能仪表等。

(2) 网络层

包括家庭网、接入网、汇聚网、骨干网。家庭网主要由智能家庭接入网关组成。接入网关是一个独立的设备, 通常由运营商提供给用户。接入网关负责通过传感网络连接所有的传感器, 收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格式通过网络层发给智能家庭支持平台。

(3) 平台层

平台层包括对家庭网关上传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智能分析、隐私和安全保证以及其运营支撑和统一存储。

(4) 应用层

各类智能家庭应用平台与业务系统位于应用层内。

3.1 家庭网关

智能家庭网关是智能家庭网络核心设备, 对外作为网关设备, 连接有线电视网络与家庭内部网络, 将智能视听业务引入家庭内部, 同时自身也是功能完善的业务承载设备, 特别针对家庭媒体内容剧增的需求, 家庭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内置及外部扩展存储技术实现家庭媒体内容的存储管理, 并可提供丰富的媒体服务。在广电网智能家庭方案中, 家庭网络网关主要应围绕已天然部署到1.7亿家庭中的广电数字机顶盒打造。

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与广电运营商网络联系与互通的枢纽, 是公共网络的一个末梢, 在家庭网络环境中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家庭网关利用多种联网技术为家庭内部各终端提供互联手段, 提供业务承载、QoS保障、家庭安全与管理, 同时也是家庭用户从广电有线网络获得各种增值服务的通道和业务平台。

家庭网关技术不再只是网络连接设备, 而同时具有完备的业务承载能力和自身具有强大的媒体处理功能, 以电视作为显示设备, 以遥控器作为用户输入设备, 可直接响应用户操作, 并在电视上显示回应, 实现人机交互, 并能为其它终端提供服务。

智能家庭网络中子网关主要用于协议、信令的桥接转换, 一方面与家庭网关相连, 一方面驱动各种用户应用终端。用户应用终端主要指各种家庭业务设备 (如机顶盒、家用PC、宽带手持终端、SIP电话、Wi-Fi手机、可视电话和软终端等) 、信息终端 (如智能安防和监控终端等) 以及其他一些创新型家电设备 (如灯光、窗帘、冰箱、空调、打印机等) , 范围几乎可包括家庭用户日常使用的所有电子设备。

图5是智能家庭网关的软件参考模型。智能家庭网关的接入功能主要实现家庭网络与接入网络的连接。广电网络存在多种接入网技术, 智能家庭网关须提供多种上联接口, 上行接口类型支持IP上联。智能家庭网关的联网功能主要实现家庭内部的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智能家庭网关的核心功能包括了六部分;业务功能实现具体业务的处理, 如智能家庭控制、家庭保健、安防监控和家庭信息娱乐等业务能力。

3.2 近距离无线通信

根据设备成本、功耗、传输速率、技术成熟度等主要指标的分析, 建议在家庭内部联网中, 传输大数据量视音频采用Wi-Fi技术;传输小数据量的信令采用Zigbee技术。网关应增加相应技术的接口和协议的支持。同时面对智能家庭业务庞大的地址空需求, 从地址数量、移动性支持、服务质量、安全性、互联互通等方面, 建议支持IPv6的编址方式。各种无线通信方式的性能指标见表2。

3.3 跨屏技术

跨屏技术旨在屏蔽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平台与通信技术的差异, 解决个人PC、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 使得数字媒体和内容服务的无限制的共享和增长成为可能。目前主要存在DLNA、Airplay及Miracast三类主要技术。其中, 在各种家庭网络跨屏技术当中, DLNA技术是笔者认为现代数字家庭中得到支持最多、标准化与开放化程度最高的一项技术。

DLNA主要用于实现设备的智能互联互通。使用DLNA协议与传输介质无关, 不需要设备驱动程序, 可以运行在Windows、Android等绝大部分的操作系统平台之上, 支持使用C、C++、JAVA等开发语言, 使得在家庭和其它公共场所方便地构建设备相互联通的网络环境。DLNA主要实现两类接口。

(1) DMR

Digital Media Render, 用于接受DMC控制器 (智能终端应用) 的DLNA指令, 来播放指定URL影片, 并控制播放、暂停、音量和进度。

(2) DMS

具备Digital Media Server, 用于将智能电视上的内容 (USB存储器, 智能电视内存) , 通过DLNA共享给智能终端设备。

4 小结

广播电视行业应顺应市场化趋势, 基于天然的家庭属性, 充分利用已通达千家万户的网络基础设施, 以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及提升用户业务体验为核心目标, 全面变革家庭网络组网模式、发展家庭业务技术体系、融合智能家庭终端应用, 打造完整的集家庭娱乐、信息、控制一体化的生活服务中心的客厅生态。

摘要:家庭业务是三网融合阶段各方激烈争夺的“蓝海”级新兴市场,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 分析了智能家庭业务的用户需求, 探讨了融合信息服务、家庭保健、安防监测、家居控制四类智能家庭业务模式, 设计了有线无线融合的智能家庭层次架构及系统方案, 根据有线电视运营属性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分析将为广电网络运营商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智能家庭,家庭网络,跨屏业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8.17.

[2]广电智能家庭物联网业务的运营分析报告.2012.8.

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规划浅谈 篇8

一、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基本要素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 要根据小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定位, 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一) 对智能化小区的正确认识

首先, 对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 建设方要明确什么是智能化小区, 它不单单是安装一个电视插座, 一个监控摄像机那么简单。智能化小区是一个综合性多技术手段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应用, 还需要其它各个专业的配合, 正确的认识对小区的后续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对智能化小区的合理需求定位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需要合理的需求定位, 要根据小区的项目投资、整体规划、销售对象、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后续管理等各个因素来确定小区智能化建设的档次。需求分析包括用户使用的需求、小区管理的需求、市场承受能力的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等等。如建设方对小区的定位为高档住宅, 在配备了电视电话宽带等标准的智能化系统外, 还应该考虑高端的智能一卡通、智能家居等系统的配备, 以提高住宅的档次。综合以上因素, 我们才能确定下一步设计的实施。

(三) 对智能化小区的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关键, 在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 一个小区是否能真正体现其智能化, 全在于此。智能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 在各个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阶段, 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设计当中, 要注意各系统的适用性、节能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 更要考虑各个系统之间联系, 优化设计, 使之达到安全性、舒适性的目的。

(四) 对智能化小区的规范化实施

在明确了建设的目的后, 将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规范化的实施能够确保智能化系统工程顺利的运行。从系统规划、建议方案、设计方案到深化设计, 而后进行施工、安装、调试, 最终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整个过程都需要其规范化的操作实施。规范化的实施, 为投资方、建设方、施工方、使用方提供了保障, 使小区智能化建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小区智能化系统运行的根基。

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系统规划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 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 将各个子系统高效稳定的集成在一起。

(一) 安全自动化

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小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包括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需要防护的区域可以包括电梯前室、电梯内、通往天台的通道口、通往地下车库的通道口、地下停车场等位置;室外需要防护的区域可以包括小区的出入口、小区四周、小区内主要街道和其它隐蔽位置。摄像机采用普通摄像机与红外摄像机, 定点摄像机与动点摄像机相结合的布放方式, 可采用全实时录像, 确保小区安全。

2) 防盗报警系统。在室内房间安装双鉴探测器、报警按钮、门磁等设备, 当有报警发生时, 将信号传至小区控制中心, 小区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双鉴探测器可设置于一些重要房间, 报警按钮设置于隐蔽并方便人员使用的地方。

3) 周界防范系统。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非法进入小区内作案, 设计在小区围墙或栅栏上安装红外对射探头, 它可以为小区设置安全的第一到防线, 此系统可与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进行联动。为了管理方便, 系统可配置报警管理软件, 含有电子地图, 可直观显示报警区域。

4) 巡更系统。在小区内设置无线巡更系统, 小区值班人员可手持巡更棒, 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巡逻, 然后将巡更记录上传到管理机。这是一种人机相结合的防护方式, 巡更路线的规划十分重要。

5) 智能家居系统。随着小区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在小区中使用, 基于可视对讲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家居系统, 已经逐步为人们所接受。通过设备实现对灯光、窗帘、家用电器的现场及远程控制, 它是现代化智能小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门禁系统。在小区的各个出入口、电梯可设置门禁系统, 采用一卡通形式, 利用一张IC卡使小区内的住户及物业管理人员方面、快捷、安全的进出通行。

7) 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是在厨房、餐厅等位置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 一旦有煤气泄漏, 即触发报警;一方面其自动切断煤气供应, 另一方面通知中心控制室由控制室值班员作处理。

8) 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是在房间安装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当住户发生火灾时, 触发报警, 并将信号传送到报警中心。

(二) 通讯自动化

1) 综合布线系统 (语音、数据) 。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包括了语音、数据的信号传输网络, 它还包括了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整体传输网络, 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完整, 各设备之间接口规范。它就象人的神经, 构成了小区的“神经系统”。

2) 有线电视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一直到用户端接收机, 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全国早已开展了数字电视的建设, 对于建设方、设计方来说, 应该注意的是传输网络的构架及终端用户的使用, 与新技术相配套。

(三) 管理自动化

1) 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系统。三表的远程抄表系统日趋成熟, 三表输出的脉冲信息由计数器读出, 储存于芯片中, 再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计算脉冲数量读出三表读数, 并打印出来。可以与银行联通, 定期通过银行系统扣费, 从而实现远程抄表与自动扣费结合。

2) 停车场管理系统。系统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停车场管理系统, 实现对停车场车辆进出、停放、高效有序的管理要求, 有效防止车辆丢失、损坏事件的发生。系统采用联网设计方式, 与门禁系统、电梯刷卡等集成到一卡通用。可实现脱机运行、图像对比、车位显示、收费、防砸车等功能。

3) 供水、供电设备管理系统。系统是通过有关网络, 控制中心可显示小区内主要设备如水泵、水池水位、电梯、高低压开关、路灯等的运行状况, 并可通过软件控制设备, 使设备运行于最经济合理模式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控制中心发生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事故。

三、结语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需要整体的规划设计, 它不单纯的是每个系统的叠加, 作为设计者要缜密细致的考虑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系统, 才能把握好全局, 建设出让使用者满意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住宅小区。

摘要:简要阐述了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基本要素, 概括性的介绍了住宅小区中可以规划的智能化系统。

智能规划系统 篇9

快速公交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公交系统,同时采用先进的公交车辆和优良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并配合智能交通技术[1],为广大乘客提供舒适、便捷、高效、优质服务的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新型公共交通形式,对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大连市快速公交示范线工程建设为背景,对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1 大连快速公交示范线工程总体结构和功能

大连快速公交示范线全长 13.8 km,共有27 座公交站台、1 座停车场、1 个调度中心和64 辆快速公交客车。由运营调度子系统、车载电子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构成,其总体结构见图1。

由图1可见,示范线总体功能是通过对车辆、客流和道路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对运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及时发现、处理各种事故,为乘客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从而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交的智能化运营、调度和管理。

2 快速公交运营调度子系统设计与规划

运营调度子系统从技术上主要是采用 GPS、GIS、GSM/GPRS、视频监控等技术进行车辆定位、动态跟踪,实现快速公交车辆运营调度、指挥、监控的自动化,同时以计算机代替繁杂的手工记录工作,真实、快速、精确地进行运营指标、实时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运营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2,3]。

2.1 运营调度子系统的逻辑结构

运营调度子系统主要利用车载电子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实现车辆的动态跟踪,从而为调度员准确把握车辆状态、有效指挥车辆调度服务,同时为信息服务子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主要由营运计划、车辆监控、场站监控、实时调度、场站勤务、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组成,其逻辑结构见图2。

2.2 运营调度子系统各部分功能

1) 运营计划模块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客流分析,确定行车计划的发车时刻表,制定配车和发车指标,进而制定行车计划和配置路线资源。

2) 车辆监控模块利用自动车辆识别、GPS 、GIS 、移动通信、数据库和视频监控技术[4],为调度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和线路营运信息,为调度员提供远程监控和指挥能力。

3) 场站监控模块实现场站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客流状况,人员出勤及站台安全监视等。

4) 场站勤务模块实现停车场、司乘人员自助考勤、车辆自动路签、交互式查班等。

5) 实时调度模块提供运营、维修、加油、故障、临时区间车、放空、编组、大站快车等调度功能,实现智能调度。

6) 统计分析模块能够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计算和分析各种运营指标,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运营工作提供参考。

3 车载电子子系统

车载电子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车辆信息的采集、乘客服务信息的发布、与调度中心的实时通信以及车辆定位[6]。

3.1 车载电子子系统结构

车载电子子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设备、媒体设备、显示设备、通信设备、应用软件等构成,车载电子子系统构成见图3。

3.2 车载电子子系统功能

1) 车辆行驶状态采集。

包括车载电子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故障,驾驶员的各种操作等。

2) 车辆定位。

包括获得车辆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

3) GSM语音通信。

即建立车辆与调度中心之间的联系。

4) GPRS数据传输。

即实现车辆与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

5) 驾驶员信息服务。

为驾驶员提供包括调度中心的调度指令;自动站序识别情况,为驾驶员进行手动干预提供指示等信息。

6) 车内乘客信息服务。

为乘客提供包括车辆到站信息、公交换乘信息、天气、新闻、公益宣传等社会信息,广告及娱乐信息等服务。

4 信息服务子系统

乘客信息服务子系统可以充分体现“公交优先、以人为本、和谐交通、服务创新”的现代公交理念,有效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公交管理效率、改善公交形象,为乘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4.1 信息服务子系统结构

乘客信息服务子系统主要为站台和车内的乘客提供及时道路和车辆运行信息。其中,站台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的内容主要包括:线路信息、行车时刻表、下一辆车到站预报、乘车指南、乘客须知、换乘提示、文明宣传、公益广告等服务信息;车内信息服务系统可提供车辆目前的运行信息、换乘信息、到站预报以及可以为乘客带来益处的信息等,其系统构成见图4。

4.2 信息服务子系统功能

1) 将各种实时信息及时在车站终端、车载终端发布。

2) 站台电子站牌、信息显示屏除能显示时间、气象信息外,还能定时(可调节)向乘客自动发布如首末车发车时间、车辆经过本站的时间、在线运营车辆数、下班次车距本站的距离及预测到站时间、当前车辆平均运营时速、全线站点设置及站间距、路段拥堵信息、其他紧急通知等。

3) 站台广播能在车辆进站前1~3 min内自动播报预告信息,以方便乘客做好乘车准备。

4) 车载终端具备弯道提醒、自动报站、播放服务用语及各种社会信息等功能,以满足乘客对信息的需求。

5 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子系统可以使快速公交调度中心随时掌握车站、停车场、线路运行情况提供图像信息;同时能够提供乘客集散、车辆运行秩序、场站治安状况等图像信息。

各场站的视频数据通过视频服务器进行编码后接入交换机,经由网络通信子系统传送至张前路快速公交调度中心;中心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和工作站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并以电视墙及大屏幕的方式进行图像显示。

视频监控子系统由前端摄像机、数据传输通道和管理控制设备。根据各个监控点的情况分别安装固定彩色摄像机、带云台彩色摄像机和半球型彩色摄像机;在调度中心安装电视墙、硬盘录像机、视频管理服务器、视频切换矩阵及控制键盘等。视频监控子系统构成见图5。

6 网络通信子系统

网络通信子系统是连接各个子系统以及所有站点的信息承载平台,要满足传输视频、图像、数据、语音的需要,同时还应考虑能够满足远期发展需求。

大连示范线的无线数据通信网基于移动公网,有线数据通信网由大连公交集团总调度中心与快速公交调度中心与之间的传输线路、快速公交调度中心与各场站之间的传输线路组成。其构成见图6。

7 结束语

快速公交智能系统是在充分借助快速公交专用道(路)、大容量运载工具、封闭式车站等特有的硬件设施基础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从而建立起一整套适合城市快速公交发展需求的、先进的、实用的信息化系统。

大连快速公交示范线工程既保持了传统公交系统灵活、经济的特点,又具有轨道交通高容、快速优势,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解决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污染、降低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周期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举措,大连快速公交智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满足了乘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公交企业营运管理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要:快速公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运模式,以其工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环境污染小、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而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快速公交示范线工程建设为背景,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应用。

关键词:公共交通,快速公交,自动定位,无线射频识别

参考文献

[1]Walter Kulyk,Matthew Hardy.ITS enhanced busrapid transit systems[EB/OL][2003-8-12].[2008-

[5]-10]http://onlinepubs.trb.org/onlinepubs/ar-chive/conferences/VHA-BRT/ITS_Enhanced_Bus_Rapid_Transit_Systems.pdf.

[2]罗大明,季晓京.北京南中轴路快速公交(BRT)智能公交系统总体设计概要[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2):97-103,107.

[3]吴家庆,林正.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运营效果分析[J].城市交通,2007,5(4):76-80.

[4]孙明正,刘雪杰,马海红.北京市快速公交2号线实施效果分析[J].城市交通,2009,7(3):22-26.

[5]滕靖,杨晓光.APTS下快速公交实时控制—调度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2):138-143.

智能规划系统 篇10

万丈高楼, 规划为先, 如何科学高效地规划光纤网络、无缝准确地共享资源数据?面对海量的数据变化, 传统的规划工具已经满足不了这种要求,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传统光纤规划的局限

以最典型的FTTH光纤到户为例, 设计时一般以200~300个用户为单位设置区域接入点, 这些接入点通过主干光缆与局端设备连接。在这个接入点覆盖范围内, 至少需要铺设20km的光缆以及300个端接设备。假设每个用户链路有10个接续点, 超过3000个接续点需要规划和配置。以此为模型, 如果运营商要进行100万用户的光纤到户规划设计, 则需要分解成5000个设计工单, 而每个设计工单都包含了详细的蓝图设计、概要设计、配线表以及物料表。总计会有10万km的光缆要铺设, 包含光缆选型、光缆路由和接续点;有150万的ODN设备需要布放, 包含产品选型和布放位置;更有超过1500万个光纤接续点需要设计, 包含熔接点和活动连接点。

从以上的工作量评估可以看出, 在大量的光纤规划设计面前, 如果依靠传统的Google Earth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CAD) , 哪怕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经验, 每个设计结果之间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导致整体设计成果的不协调。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新手来说, 在没有完全理解设计原则的情况下, 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将会成倍增加。目前没有专业的规划平台为规划人员提供支持和服务, 规划人员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软件来完成整个规划设计工作。在初期, 工勘人员需要搜集所有的基础数据, 记录在纸面报告中, 然后在办公室内转录成规划需要的电子版;规划人员根据这些输入数据, 进行初期的概要设计;接着设计人员根据概要设计的结果, 在CAD软件上进行详细设计;施工时, 工程人员将其导成工程图纸后交给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用红笔在图纸上进行修订;最后还需要录入人员将修订结果手动录入到竣工图纸中, 同时将资源信息手工录入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在跨部门工作环境下, 同样的数据不停地在各种平台内转换, 不仅耗时耗力, 且引入了大量的人为错误, 这种错误会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被放大。

可见, 传统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海量的光纤规划需求,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快速提高规划设计的效率, 而且能基于统一平台, 让数据无缝流转, 让协同工作机制更加有保障。

光纤网络智能化设计

随着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算法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让我们得以突破重重技术难点, 使光纤网络智能化设计成为可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将规划区域进行数字化处理, 市政部门对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也为光纤网络的规划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基础数据;

城市化进程让建筑类型更趋向同质化, 使得覆盖场景得以模型化和规范化, 让众多重复的工作得以精简;

不断进步的算法学和拓扑学诸如图形理论、最佳路径算法等为智能化的光纤路由规划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计算机性能的提升让成千上万的数据同时处理需求得以满足, 云计算的发展也使得协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可以进行跨人员和跨部门合作。

中兴通讯对光纤网络的智能规划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研究, 推出了e Design光纤网络智能规划系统。区别于传统的设计辅助工具, e Desgin规划系统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并专注于光纤网络规划的专用平台, 集无纸化工勘、资源分析、策略制定、网络建模、自动制图和设备配置等功能于一体, 旨在帮助规划人员构建一个可仿真的光纤网络, 可以快速、准确地表达出规划人员的设计思想, 清晰、完整地反映出整个网络建成后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维度的结果。

光纤资源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共享管理

在规划初期, 系统可以对待规划区域进行快速的物料预算, 对不同建网模型进行投资比对;在设计阶段, 系统提供各种便利的工具, 快速完成规划图纸的绘制, 并在绘图过程中逐步形成光纤网络资源数据;在建设阶段, 系统支持光纤的成端、熔接和跳接, 并且可以输出人井、挖沟、设备安装等工程量报表;最终形成的光纤资源数据可以方便地共享给其他运维系统, 系统内置的e CMDB也可以作为资源管理系统使用。在数据建立到数据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所有的关键数据都在平台上共享。

无纸化工勘

e Design提供配套的工勘软件, 可以安装在多种Android设备上, 协助现场工程师完成站点工勘、建筑物内部工勘以及路由工勘等工作。工勘过程遵循规范的信息搜集流程, 并自动收集工勘对象的位置信息, 获得的数据更精确。工勘数据在审核后可以直接上传到系统数据库内, 避免数据多次录入造成的丢失或错误。

基于专业GIS平台的可视化网络规划, 所见即所得

e Design以专业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 市场人员可以提供基于位置信息的市场策略和销售指导, 规划人员直接在导入的地图上进行可视化设计, 工程人员可以根据用户属性快速定位施工位置, 让一切操作都做到所见即所得。

智能化设计和配置

e Design基于网络建模的思想, 充分提炼网络规划中的共性元素, 建立大量的模型数据库, 如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建筑物结构图、架空/管道/直埋方案等。在设计中一旦遇到相同的覆盖场景, 系统会自动调用模型, 计算设备容量并完成所有的网络设计、制图和配置工作, 将设计人员从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 投入到更加有价值的策略制定和网络建模中来。

云化的协同工作机制

如果规划区域很大, e Design可在系统中将规划区域划分为更小的片区, 每个片区的规划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这些人可以同时登录系统进行协同规划, 大大加快整个规划项目的进度。每个人完成后, e Design可将多个区域进行无缝合并统计分析, 确保整个规划结果无遗漏也无重复。

智能规划系统 篇11

【关键词】电网;规划;关键技术;展望

引言

在一个城市中,电网使其硬性的指标考核,同时也对于生命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强化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的质量,以及实现电能以及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必须要对城市的电网进行规划,以此来满足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然而,在目前阶段我国有些电力企业在城市的电网建设过程中,仅仅是考虑眼前的问题,却忽略了生态环节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而也使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增加,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的浪费。

1.关于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对于城市电网的规划,对于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以及提高电能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市的电网规划过程中,怎样预测电网的负载、电网的规划以及城市电网的规划经济评价和用户介入电网的管理等问题都是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所以,对于城市电网的规划项目当中,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是电网规划能够有序的运行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电力企业提高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必经之路。

1.1对于城市电网的负载预测必须要加强,其负载的预测是电力系统的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网的负载预测具有着比较强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其预测的精确性也是很难得到保证的。在目前阶段,对于我国电网预测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其主要是负荷水平、气象条件、经济环境以及季节因素等,对于这些阻碍电网预测的因素,是可以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特点来采取周期性的榆次,并且以最大限度来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更好的为城市电网规划提出十分有力的科学决策。

1.2对与城市电网规划已经是电网规划的必要性,在电力系统中,电网规划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的供电能力以及供电的质量,要尽可能的保证该城市多年后电网发展的经济学以及安全性,因此就必须要加强电网的规划,以此为电网的运行以及投资提供出最好的决策,从而也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的安全性,使电气企业的投资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所以,电力企业的规划对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有效实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3对于电网规划的加强已经是成必然性的趋势,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电力是其基础部分,十分收到社会以及国际的关注。在最近的几年来,城市电力系统由于在不断的改革以及完善,电力企业对于项目的投资以及经济效益已经是越来越重视。所以,在城市的电网规划过程中,不仅仅是要考虑到社会的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其他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想使电网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必须要加强电网规划的经济评价,从而使电力企业的每个部门领导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而能够正确的做出决策,使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得到提高。

2.对城市电网规划的方法研究

根据以上可知电网规划的项目,并且也能够看出城市电网项目的规划对于城市运行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序的保证。

2.1在城市的电网规划过程中,其预测负荷的方法主要是对电网中的负载有着准确的预测,并且对于电网的正常运作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针对电网项目的一些实际特点,从而来制定出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预测年限,同时根据该城市的负荷资料进行结合,通过认真的分析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首先就是对该地区长期规划图的使用性质来设置相应的密度负荷指数,并且采取目的指标的方法来对电网中的电力负荷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得出未来该城市用电量以及负荷的总数。其次就是通过采取数学的模式,并且根据长期电力以及负荷作为目标,同时对历史电脑了以及负荷中间相结合进行预测。最后就是根据预测的结果以及负荷的总数,通过采取远大近小的原则,来预测出近期比较准确的电力以及负荷量。与此同时,通过对这一期间的土地实用性来对负荷分布的情况近小预测。

2.2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项目的过程中,电网进行规划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供比较优质的决策,进一步的促进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所以要进一步对电网规划的研究力度进行不断的加强。在以前的电网规划工作中,一般都是规划的人员根据以往的经营,在很多的待定方案当中来选贼技术性以及经济性比较强的方案,对于这样的做法是存在着一定的经验型,但是却缺少着客观的判断,对于电网规划项目顺利完成是十分不利的。在电网的规划过程中,是可以采用数学优化模型的方法来满足电力系统的而要求,同时也能够选定最佳的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以及运行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结合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的指标,进而科学的选择线路,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

2.3尘世电网的规划项目中,其经济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来对电网过后过程中做出正确的经济评价。并且冲盈利的能力、财务生产的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计算出电网项目中内部的经济收益、测算项目偿还贷款的能力以及投资回收的能力,同时还分析了电网项目爱中是否有着足够的现金流量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做出科学的评价对电网规划的可行性以及经济学。

3.研究以及展望

在传统的电网规划过程中,其经济的评价主要是在技术确定可以选用的规范方案之后,在根据经济上对其进行评价。其实际就是电网规划的评价应该要贯穿在整个电网规划的始终,在电网的规划过程中其很多阶段的决策都是需要技术以及经济的相结合。对于造成先技术后决策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以往内目前做电网规划的人员多数都是技术出身,并不具备着相关的经济评价知识,从而没有办法完成这项工作。第二个方面就是由于电网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产权结构等方面,使电力企业本身没有了积极性去做好相关的经济评价。但是,由于电网企业的不断改革,电网的企业成为了自负盈亏的企业之后,必然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收益以,在以后的电网规划中经济的评价将会滲透到规划过程中的每个过程,从而真正的做到经济以及技术的最好结合。

结束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城市电网规划关键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城市的电网规划过程中他,规划的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且还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电网的规划工作中。以此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规划系统 篇12

关键词:智能交通,路径规划,双向搜索

一、算法的优化原理

1.1所谓双向搜索, 指的是两个方向搜索同时进行。正向搜索:搜索是通过初始结点向目标结点进行;逆向搜索:搜索是通过目标结点向初始结点进行;当出现新结点时, 要求对本队列之中的所有结点进行判定是否重复, 同时还要求与对方队列中的所有时间判定是否重复, 若存有相同的结点 , 那么就发生了相遇事件, 此时搜索结束, 两方向搜索步数之和为搜索频数, 这样生成的搜索树为菱形, 搜索结点的数据得到有效的减少, 提高搜索效率。通过实验得出, 与单向搜索比较, 双向搜索结点数可以减少1/2以上。

1.2算法优化。搜索时, 初始结点和目标结点与搜索到的每一个节点连线投影, 初始结点与正向搜索的新结点投影与目标结点与逆向搜索的新结点投影, 计算两距离和, 若距离和比初始结点到目标结点的距离长, 则判定双向搜索无重合, 即可停止某一方向的搜索, 而另一方向继续。选择从哪个方向开展搜索, 主要因素为哪个方向结点个数较少则向该方向扩展[1]。众所周知,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如寻找结点在同一边上, 则此边就是所需要找的最短路径, 否则, 连线夹角最小的边是最短路径的可能性最大。

二、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2.1 算法实现。设置两个队列 c:array[0..1, 1..maxn] of jid, 这两队列分别为正向搜索和逆向搜索的扩展队列;设置两个头指针h:array[0..1] of integer, 这两个头指针分别为正向搜索和逆向搜索的头指针;设置两个尾指针t:array[0..1]  of  integer , 这两个指针分别为正向搜索和逆向搜索的尾指针。 

主程序:选择节点数较少且队列未空、未满的方向先扩展 

实验证明, 双向搜索与单向搜索相比扩展的结点数减少了至少1/2, 本文中的双向搜索算法采用邻接表存储, 不但减少了存储空间还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2 实验及结果分析。算法可行性分析, 采用经典的Dijstra 算法与优化的双向搜索算法对南昌市区部分道路进行最短路径搜索实验[2]。实验过程中, 主要在市区的主干道进行实验, 共存储186个结点烽548条弧。对同一起点与同一终点进行最短路径搜索, 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

三、结论

本文提出的路规划算法采用邻接表的存储方法, 对双向搜索算法进行优化, 对算法中因双向结点不相遇使得时间复杂度增加的问题, 采用停止一方搜索的办法, 使该算法符合城市智能交通的要求。实验证明, 该算法大多数情况下可得到最优解, 克服了以往算法中的不足, 符合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兴.面向Internet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研究与应用系统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上一篇:校企协同下一篇:创造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