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规划

2024-05-22

智能小区规划(共12篇)

智能小区规划 篇1

随着节能减排计划的不断深入,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也向着节能方向发展, 既能够节省大量资源, 减少成本, 又能够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 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发展状况, 提出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节能规划措施。

1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概述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包括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宅楼密度, 住宅楼之间的距离影响整体的居住环境, 在人们生活方面有很大的效用。主要表现在采光、隐私、通风、防止噪声等方面, 其中采光是最重要的。小区住宅楼间距离要保证在大寒日照两小时的日照时间。如果小区间住宅楼间距过小, 除了会影响以上四个方面因素外, 还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小区内道路规划,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也不断增多, 因此小区的道路交通安全顺畅非常重要,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包括对道路的规划, 以居民出行安全、顺畅为前提, 设计安全、宁静的道路系统。除此之外,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还包括小区绿化、建筑高度、建筑保温设施、建筑保温设施等。下面针对具体的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规划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规划措施分析

2.1 合理选址及科学规划朝向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选址非常重要, 要想实现节能规划, 就要对小区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 包括地理条件、土质、地形、气候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除了地质条件需要详细了解外, 还要对小区周围的人文环境进行分析, 包括通信、供水、供电、供燃气、排水、交通等。建筑设计要结合小区周围的地质条件和人文条件进行, 保证建筑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借助这些条件, 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例如, 在选址过程中, 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 避开迎风海岸边、湖边等, 避开存在风道的山顶或山谷, 避开沟底、洼地等。科学合理的选址能够保证小区自然通风良好, 采光充足, 还能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

建筑住宅的朝向规划很重要, 尽量避免主要的使用房间受到东晒或西晒, 小区住宅建筑的楼房朝向应南向或东偏西约15度到南偏东30度为最佳角度。这样的朝向设计能够增加冬季阳光射入室内的时间, 而且能够减少寒风的侵袭。在夏季时, 也能够较少强烈阳光的照射, 并能够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2.2 合理安排住宅建筑的间距与密度

住宅建筑的间距与密度对建筑物影响较大, 其决定着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及强度。科学合理的建筑间距和密度使得建筑物本身在冬季的采暖不会受到相邻建筑的阻挡而产生影响。所以, 必须保持建筑物间有效的空间来满足建筑的通风要求和日照需求, 这样才能间接的减少冬季能源的消耗。合理的规划中, 住宅建筑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在大寒日照约3小时, 冬至约1小时, 并且山墙间距离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大于6米, 开窗时大于8米, 宅顶退台, 不仅有利于通风还能够节省土地资源。此外, 建筑间的距离与密度不仅关系着通风与采光问题, 还与小区道路规划息息相关, 下文中将详细进行介绍。

2.3小区绿化

小区绿化是保证小区整体居住效果的重要表现, 科学的绿化能够保持小区风景宜人, 空气清新, 还能够在夏季遮挡强烈的阳光辐射, 保持一定的水分, 吸收小区内的大量热量, 减少室内空调的耗能。因此, 住宅建筑的东、西、南三个方向要栽种高大的落叶树, 这样能保证夏季为室内遮挡强烈的太阳辐射, 冬季叶落后, 又不影响室内采光。与此同时, 树叶能够吸附多数的灰尘, 保证空气良好。小区绿化还包括水体和植物设计, 水体和植物能够有效的防风抗风、调节空气湿度, 降低气温幅度变化。随着现代绿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绿化屋面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绿化屋面技术是在屋面种植绿色植物, 或者利用水塘式的方法种植水生植物, 这种技术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 还可以通过种植经济植物如藕、红菱等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 经过绿化的屋面具有一定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2.4科学规划小区道路

小区道路规划关系着居民出行安全与顺畅, 随着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 小区道路规划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上文提到的建筑间的距离与密度对道路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也会为小区道路规划提供一个便利条件。小区停车位置规划也很重要, 影响着整体的出行方便。此外, 小区道路是小区的风道, 道路的规划要考虑方向因素。夏季时, 主要以东南风以及西南风为主, 冬季时, 主要以北风为主。小区道路方向设计应偏东南或西南, 这样有利于夏季通风顺畅, 冬季地域寒风的效果。

3 住宅建筑节能规划措施分析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规划除了要对小区外在格局进行规划外, 还要注重对建筑物的节能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建筑保温施工

建筑墙体建造节能施工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 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采取的措施是在墙体外部和内部设置两种保温层, 设涉及的主要工艺有喷绘等。在进行施工过程中, 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保证基层清洁与平整, 凸出部分要进行磨平处理, 提高涂抹的结合强度以及粘结的牢固程度。其次, 对房屋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的规划, 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对于门、窗等部位要做加护处理。再次, 涂抹灰浆的厚度应小于1厘米, 二次涂抹施工之前要保证一次施工强度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 同时注意湿度保养, 避免水冲洗破坏其牢固程度。最后, 为保护层添加保护设施, 避免受到冲击而被破坏。此外, 建筑物节能设计施工与地域特点有关, 如果是在北方, 要考虑采用建筑节能砌块进行构造, 或者使用玻璃纤维进行墙壁填充。如果是在南方, 主要使用防潮、防震的材料进行填充。

3.2 合理设置房屋面积及增加建筑进深

节能型住宅科学合理的设计住房使用面积, 对建筑节能规划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适度的住房面积标准, 不仅能够减少大量的劳动力、建筑费用, 还能够节约维护和使用费用, 实现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增加建筑进深是一种重要的节能设计途径。在一般的建筑设计中, 通常采取条式建筑形体的设计, 当建筑长度为正方形时, 应该尽量缩短建筑长度, 同时增加建筑进深, 使建筑的整体系数减小, 有利于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物的高度也很重要, 一般以2.8米为最佳高度, 过低会压低整体格局, 过高会增加成本, 造成资源浪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节能规划包括多方面内容, 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与住宅建筑设计本身密不可分, 更与建筑周围环境、地域特点等因素息息相关, 涉及内容广泛, 需要对综合因素进行考量, 才能实现小区建筑节能规划的目的。

智能小区规划 篇2

线之间的宽度需铺设供热管线不应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应小于10m;组团级道路宽度3~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铺设供热管线不应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应小于8m;宅前路路面宽度不小于2.5m.;在道路单侧或双侧设置人行道时,其宽度不宜小于1.5m.其他地段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基地内人行道路通行轮椅的宽度不小于1.5m.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无障碍通道宽度为2.5m。满足消防车通行道路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2m.12.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建筑物正前道路,无出入口, 居住区道路

高层5m,多层3m;S小区道路都3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都2m.有出入口,小区路5m, 组团路及宅前小路2.5m.建筑物侧面道路,居住区道路高层4m,多层2m,小区路都2m, 组团路及宅前小路1.5m.围墙距道路最小1.5m.居住小区采用沿围墙的外围停车时,外环停车带与道路总宽度宜为12m(垂直停车).13.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宽度可采用10~15m,其间可设置小型广场.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距不得大于160m.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要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步行出口距公交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商业步行区附近停车场距步行区出入口距离不宜大于100m.商业步行区应设无障碍设施.15.停车场规模:少于等于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如口,其宽度采用双车道;50~300辆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大于300辆的停车场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其宽度不小于7m.停车场车位宜分组布置,每组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m.停车场坡度不应超过0.5%,以免发生溜滑.残疾人停车位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处,与相邻停车位之间应留有轮椅通道,其宽度大于等于1.2m.18.居住区室外活动场地和运动场地应与城市道路有5~10m隔离带。室外运动场地布置方向基本为南北向

19.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足球场:长120m宽90面积10800或90、45、4050,拥挤地区可建长75宽50,儿童足球场长60宽40。篮球场28、16、448,球场线外2m不得有障碍物。排球24、15、360。手球40、20、800。网球40、20、800或36、18、648不得离公路过近。羽毛球15、8、120。门球长度20~25,宽度15~20,面积300~500。200m跑道,93.14、50.64,或88.10、50.40,6条跑道,两端圆弧半径18m, 或88.10、50.40,4条跑道。300m跑道137.14、66.02,8条跑道或136.04、63.04,6条跑道。400跑道175.136、95.136,8条跑道或170.436、90.436,6条跑道。游泳池50、25、1250,水深大于1.5m

21.室内台阶步宽不宜小于0.3m,步高不宜大于0.15m,连续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高差不足二级时,宜按坡道处理.室外台阶步宽宜为0.35m,高宽比不宜大于1:2.5。

25.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使用面积不应小于:单人卧室为6m2,双人卧室为10m2,兼起居的卧室为12m2,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起居室内的门洞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内布置家具的墙面长度不应小于3m。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起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m2。

浅析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规划 篇3

关键词: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自然;资源;精神

居民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的约束下改造客观世界。理想的人居环境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其中大家对于“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过前者。总之,人居环境是大环境的一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一、生态居住小区定位和目标

生态化居住小区景观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住区概念的上,要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除了强调自然生态,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实现环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二、目前生态居住小区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生态居住小区,有很多解释和说法,大家对生态概念认识还很模糊。居住小区生态环境一般是指居住区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由植被、河道、道路和建筑等构成。因为部分开发商的片面认识,当下很多居住小区为了迎合大众对生态的需求,一味地建绿地,一味地种大树名树,盲目追求绿地率,然而,生态并不是单单指绿化。部分居住小区因欠缺对水循环和更新问题的考虑,再加上日常能耗和维护费用成本较高,小区内的水体景观久而久之,经常出现池中无水、水质恶化、水中无鱼等尴尬局面,影响整个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在植物配植前期缺乏对小区户外景观动态的、长远的、发展的考虑,伴随着花草树木的不断成长,会导致比例失调、空间拥挤等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居住小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小区内道路流线不合理、建筑间距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违反居住小区设计规范的设计以及居住区周边对居住区造成的声光污染更是对居民造成了生活上的障碍。

三、尊重并提升原场地的自然环境状况

原场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主要指地形、植被等的情况。

景观设计要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因为破坏后再重建生态系统要困难得多。在景观设计上重生态性,尽可能尊重自然原环境而不盲目的建造人工景观,保障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可以节省建设费用、体现经济原则,同时也是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过渡融合的重要前提。

尊重原场地的地形,要注意水土的保持,不要做过分的开挖堆叠,污染土质和水质的设计。例如:小区道路和驳岸的设计过渡要自然。道路景观应该与小区内部的生态支持系统联合起来形成具有特殊景观的生态廊道,当与水脉相融合丰富居住小区道路景观的内容。生态驳岸把驳岸上的植被和水域中的植被连成一体,在排水上尽量让绿地中的地表径流通过侧渗进入水域,可为各种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自然生境,利用水生植物使水体可以“自净化”,形成水路共生的自然生态系统,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在植被方面要尊重现有的植物,对植物配植选择上应该以也以乡土植物为主,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配植植物时要模拟自然的结构形式,形成稳定的、抗性强的植物群落。稳定的植物群落要合理搭配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活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注重生物的多样性。

四、节约资源

例如:居住小区水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循环利用”等方式。雨水收集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专用容器等汇集的天然雨水,经收集一输水一净水一储存等渠道积蓄并净化的雨水,为绿地浇灌、营造水景、清洁道路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循环利用是小区中最常见的中水的处理方式。“中水”指处理过的污水能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满足部分使用要求的水。常见做法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农田灌溉、园林绿化汽车清洗,消防,工业用水等。

再例如:居住小区废弃物处置与垃圾源头分捡。根据2001年5月27日建设部最新通过的《绿色生态住宅住宅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关于此方面的要求,居住小区内的垃圾采取分类收集的办法,将垃圾分为三类:第一类,有毒有害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等);第二类,厨房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剩饭、菜叶等);第三类,其它难降解垃圾(塑料、金属、木、石等)。有了分类标准,就可以分类处理。第二类垃圾由设置在厨房洗池中的粉碎器粉碎后直接由下水管道排走,这部分污水可以与粪便污水一起进入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住宅区内的绿地落叶叶等垃圾采用厌氧堆肥的方法进行处理,腐熟的肥料作为盆栽花卉植物用腐殖土及花草培养肥料。

五、居住小区精神生态环境的营造

(一)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小区环境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居住小区内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均好性”成为住宅景观设计准则。打破小区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小区的绿化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二)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应用

户外活动为人们轻松自然地相互交流创造了机会。要搞好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设计,要有亲切感、归属感而不感到陌生的生活空间先要从分析居民的行为心理因素入手。领域感、私密感、归属感、空间距离感,都是影响居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环境景观设计要以此为出发点。

(三)场所功能的强化

使居民与环境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起步区规划中重点处理住宅与绿化,中心绿化与配套商业设施的结合,水面与中心绿化的结合,中心绿化与主要城市道路绿化的结合,使居民的居住、休闲、购物、邻里交往建立起便捷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居住系统。为加强小区的归属感,增强小区可识别性同样也很重要。结合绿化或水面布置中高层住宅,使高层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和通风条件,在现今高层住宅不好销售的状况下,提高了高层住宅的卖点。成组布置的高层住宅成为各小区的景观标志区,多层住宅围绕中高层住宅周围布置,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多层住宅围绕组团绿地成组团布置,通过对住宅端头的退层处理、前后的错落,形成不同风格的多层组团。不同形式的住宅掩映在绿树、碧水之间,形成舒适、优美、良好归属感的居住环境。

六、结语

专业人员,而其设计决定了各种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措施能否得到实施。对于生态设计的具体措施、方法、形式和标准,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或许会多种多样,但需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生态认识,把尊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和平衡当作最终目的,脚踏实地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才可以获得巨大的进步。创造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围绕这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的跟进。时至今日,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進展,研究成果也相对成熟,设计人员对小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理论都已经被付诸于实践,受理论指导和影响,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更加贴近人心,贴近自然。

【参考文献】

[1]鞠小颖,《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杨洋,《基于生态原则的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设计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周文娟,《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智能小区规划 篇4

1 电网智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1.1 智能规划发展现状

电网规划的智能化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当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配电网规划领域。配电网规划与输电网规划在规划思路、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由于电压等级低, 涉及面相对不广, 网架层级简单清晰等原因, 配电网规划更容易实现“智能化”。目前配电网规划平台已经在部分省公司部署, 技术水平相对成熟,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电网规划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思路是将智能工程、优化、风险评估等理论、方法应用于电网规划问题中, 研究规划核心问题的优化算法。这类研究偏理论化, 尚处于科研探索阶段, 实际应用不多。

随着SG186工程建设不断深入, 华北、华东、上海等网省公司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电网规划设计工作中, 通过构建软硬件平台, 实现对传统人工规划工作的计算机辅助。其中, 华东电网公司首先提出了“智能规划体系”的概念, 开展了智能电网规划体系构建项目研究, 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研究和实际结合紧密, 成果较多, 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1.2 智能规划应具备的功能特点

综合目前电网智能规划的研究发展情况,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具备以下5个功能特点。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实现电网规划的信息化、可视化、交互性是智能规划的第一步[5], 实现智能化则是智能规划的第二步。

(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平台。电网规划需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而经济性和地理信息紧密相关。例如:不同地形上新建变电站的类型、站址、规模等属性是不同的;在征地成本日益增加, 线路走廊日益紧张的今天, 电网工程项目的很大一部分投资将由土地决定;随着对电网防灾能力要求的提高, 气象、冰区、雷区等地理信息也对电网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电网规划不但需要考虑电网拓扑结构, 更需要考虑电网地理信息。

目前, 我国省级电力公司中开展电力GIS应用的约有半数以上, 部分省已逐步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电力GIS系统应用。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论证表明, 建设电网规划GIS平台能够为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功能任务的实现奠定基础,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基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

(2) 电网规划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具有海量数据、广域分布的特点。电网规划涉及面很广, 要考虑的各方面的问题繁多, 信息量更加庞大;另一方面, 电力市场化改革给电网规划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供应侧的电源和电网协调难度加大, 电网规划面对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智能规划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具备充分的数据和庞大的设备架构体系, 具有信息高度融合集中的特点, 能够快速获得和应对现有各类信息和各方面问题, 也能够不断更新获取新信息和新问题。

(3) 可视化。和电网运行不同, 电网规划设计需要更加精确的电网接线图, 并且对未来各个水平年的电网进行统一规划。目前, 我国电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电网滚动规划周期加快。每次规划的优化调整给测绘工作、计划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智能规划一个显著功能是实现地图和数据的结合, 实现包括电气计算结果在内的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规划系统不仅能够自动生成所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和系统方案图, 供规划人员设计研讨使用, 而且能够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 辅助规划人员实现方案设计, 并完成系统方案的电气计算校验和经济技术比较。

(4) 交互性——建立统一的协议和模型标准。电网是不断发展的, 各类新技术新理念也是不断发展的, 电网规划面临的问题也是随着发展不断变化的;另一方面, 各类开发平台、开发软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优势。因此,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具有交互性的平台。交互性就意味着智能规划系统必须建立统一的协议和模型标准, 以保证不同参与者开发的软硬件模块的无缝结合。

(5) 智能化。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电网规划领域结合, 即初步形成了电网智能规划的实现基础, 能够初步对规划技术人员进行辅助, 大大提高电网规划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 则是智能规划系统的成熟阶段。届时, 在标准的数据模型和统一开放的系统平台的基础上, 开发研究人员能够采用各类开发语言, 建设相应功能, 加快各类电网规划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转化, 以取代现有的电网规划的各项实际工作。电网规划的理念、方法、流程机制、研究成果都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需要智能规划

2.1 智能规划是实现统一规划、发挥公司集约性的重要手段

站点、线路、设备的固有信息、气象、雷区、覆冰区等地理信息是电网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些数据和电气数据一样, 具有广域分布、海量信息的特点, 决定了我国电网规划资源力量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的特点。各地区均设有规划设计单位对本地区电网进行统计、管理、规划工作。规划资源不集中, 力量分散。各类规划信息系统也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难以发挥出公司集约性的优势。

电网智能规划本身就意味着信息的集中存储、标准化的交互。智能规划系统和先进的GPS导航、遥感技术 (RS) 相结合, 能够打破地理信息壁垒, 实现统一规划, 有效发挥公司集约性, 提高规划的合理性。

2.2 智能规划是建设坚强特高压电网的前提保障

合理的电网规划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保证电力系统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先决物质条件。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能源、灾害、土地资源等各类问题, 电网运行安全需要在规划阶段就要进行初步考虑;另一方面, 传统集中式规划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边界条件, 从而导致部分工程负载过轻, 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 部分工程则难以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 使得电网承担较大的运行风险。

智能规划信息化、交互性的特点, 使得规划能够紧密跟随各方面实际形势、电网发展趋势, 最大限度地满足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能源的接入需求和空间分布的各类负荷增长的需求, 从根本上体现公司意志、国家意志。通过优化投资、优化系统方案和发展时序,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形成科学的、低风险的网架, 为建设坚强的特高压电网提供了前提保障。

2.3 智能规划系统和智能电网建设相辅相成

电网规划是现有电网的扩展, 必须建立在对现有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等大量信息的分析基础上。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为智能规划提供丰富的现状数据, 将是电网智能规划的重要数据信息来源;另一方面, 智能规划能够更加快速应对各类变化的边界条件, 及时获取新技术、各类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信息, 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 提高电网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在这些方面, 智能规划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辅助和补充。

3 实现电网智能规划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公司启动SG186工程以来, 电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实现电网智能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建设智能规划系统的先天优势。目前, 要实现智能规划, 还需要面临3个主要问题。

3.1 实现平台多样, 数据格式不统一

目前, 部分网省公司和科研单位开展了电网规划信息平台建设, 取得了大量应用研究成果。但是, 各单位信息系统实现平台多样, 数据格式不统一, 管理流程各有特点, 服务对象也不相同。在建设水平和实现功能方面, 既有高低区别, 也有类似重复建设。数据格式和应用程序的差异大大增加了各单位之间数据交互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加大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集约化、信息化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统一的数据模型和协议标准是实现不同系统无缝结合的基础。为了实现智能规划, 必须首先制定标准的规划系统平台框架, 包括标准的数据格式、统一的协议等。目前, 虽然应用级的能量管理系统 (DMS/EMS) 接口标准IEC61968/61970能够满足各个应用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模型和API规范的需求, 但需注意的是, IEC61968/61970标准针对的对象是DMS/EMS, 对于电网规划来说, 部分对象及其数据属性描述得过于详细, 颗粒度过小, 而部分关于经济、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属性则没有涉及, 难以应用于电网智能规划框架设计中。因此, 针对电网规划的信息模型和组件接口规范的标准亟待制定、建立。

3.2 电网地理信息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是建设智能电网和实现智能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智能规划需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平台, 涉及到国家信息, 信息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突出。

处理电网信息安全问题, 主要从管理和技术2方面入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已经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因此智能规划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要在已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加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实施力度。目前, 美国在其智能电网建设框架中提出了两个关于信息安全的标准, 分别是针对骨干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标准NERC CIP 002-009和针对联邦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NIST SP800-53, NIST SP 800-82。我国智能规划信息安全建设应加强对相关标准制定, 开展技术研究和引进, 保障信息安全。

3.3 管理模式和规划理念的转变

电网规划需要考虑包括电力系统运行、国民经济、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电网规划不但需要高级计量装置 (AMI) 和各类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 而且需要大量通过人工统计、经验总结的数据。建设电网规划平台不但需要开发、研究先进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还需要转变、创新管理模式, 以提高经验统计类数据的质量, 适应先进的电网规划平台系统。

随着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电网规划方法、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智能电网的发展形势。电网规划平台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超前应对各类边界条件的变化, 提高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电网规划平台系统的建设能够促进电网规划理念的转变, 促进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

4 结语

我国将要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 电网智能规划是保证这一宏伟蓝图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前提保障。为了加快电网智能规划的实现, 提出以下建议:

(1) 统筹考虑公司电网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 提高项目建设的集约性, 避免多家单位重复开发建设;

(2) 尽快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特别是电网智能规划的标准构架, 包括对象数据模型、通信协议、应用接口的各类标准, 为实现智能规划、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基础;

(3) 在建设智能规划系统的同时, 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按照统一原则和技术标准, 在已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电网信息安全深度防护技术;

(4) 开展规划管理机制、工作运作模式如何与发展电网智能规划相适应的相关问题研究, 探索管理、工作模式转变, 加快规划思路、理念的转变, 适应智能规划的发展要求。

摘要:智能电网本质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有电气设施结合形成的新型电网, 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最新发展方向。电网智能规划则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网规划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电网规划工作结合形成的新型规划系统, 具有信息化、可视化、交互性、智能化的功能特点, 能够超前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 提高电网规划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奇石, 邱家驹.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人工智能方法 (二) ——遗传算法在配电网初级布线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2 (11) :21-23, 1998.

[2]王成山, 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一) :辐射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28 (5) :45-50, 2004.

[3]丁伟, 胡兆光, 智能工程理论扩展及其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8 (16) :15-21, 2008.

[4]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方法和应用研究[R]北京, 2009.

[5]黄平.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规划中应用的展望[J].电力技术经济, 21 (4) :10-15, 2009.

[6]郏琳, 陆明怡.电网空间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应用[J].电力信息化, 2 (10) :66-69, 2004.

[7]EPRI.Report to NIST on the Smart Grid 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 Roadmap[R].U.S.2009.

[8]张文亮, 刘壮志, 王明俊, 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C].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北京:2009 (5) .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篇5

1.1 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1.4《民用建筑通则》(JGJ37-89)

1.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1.6《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1年版 1.1.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1.8其他相关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规程 1.1.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2花弄小区规划地块位置、设计规模、用途及范围 1.2.1工程位置

基地位于平阳县昆阳镇,北边为高速公路,西边为城市规划道路,商业住宅,城市绿地等设施。基地南边部分为已安置用地。其余地形基本规则且地势较平坦。规划涉及的用地面积为8.15万平方米左右。1.2.2工程设计规模及用途

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和建设工程规划意见书的要求,本地块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16383平方米。其中高层住宅304套,528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112套,15736平方米;多层住宅264套,41399平方米;低层36套,5438平方米;会所1010平方米。国家住宅设计规范 建标[1999]76号

1.3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1.3.1指导思想

1、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在设计中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2、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切为居民服务,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文明高雅的21世纪新住宅区。

3、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大的地理环境及规划原理入手,使小区的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将城市的情感引入到小区内部,加以丰富,构筑一种和协美满的空间形式。

4、通过小区的中心绿地广场、中心景观轴线和贯穿小区的景观绿地与住宅间邻里绿地相结合,以达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1.3.2 规划设计构思

1、本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城市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结合周围环境,融入城市发展所形成的人文景观。将建筑的格局形式在我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续、丰富。

2、小区以中心绿地广场为中心,通过环形道路将小区分成三个组团,小区西侧是多层,中间主要布置高层为主,北侧布置小高层为主。所以该小区的布置主要是一个中心,通过一个中心将三个组团紧紧的围绕在一起。1.3.3 道路交通

1、小区设置了三个出路口,在南边设置了主要出入口,景观主要围绕着这个出入口来布置,在基地的西边、东边设置了次入口。小区采用了人车混合布局的形式。车流通过出入口进入小区,沿环形道路进入地下停车场。

2、地块内部道路由小区级路、组团级路组成,小区主干道宽度为10-14米,组团级道路为6米。入户道路宽2.5米。整个道路系统流畅合理,是小区的交通灵魂所在。

3、消防、紧急救援系统机动车通过环形道路形成的环形交通流线,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毎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4、小区停车位数按0.5辆/户计算,采用地下车库与园林化户外停车相结合。1.3.4绿化环境

小区通过中心景观、中心绿化带和沿主干道的绿化、将户间绿化和组团绿化串联起来。通过居民活动广场、集中绿化的吸纳和汇聚,塑造一个亲切、活泼的“共享”空间。引入大量的树种,从行道树、庭院树、景观树、地面草坪到屋顶绿化,形成了一套完全的、细致的“立体绿化”。他们不仅保洁空气、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还可以降低噪音、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彻底的改变居民的生活质量。1.4建筑单体

1.4.1建筑单体设计中,考虑住宅建筑本身的造型特点以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时代感和艺术美感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环境当中,充分体现了单体建筑的个性,用简洁的造型以及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形态的活泼并具有现代特征的轮廓。

1.4.2住宅的立面造型:通过虚实(现浇拦板和金属栏杆)阳台、构架、材质和颜色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引导人们进入一种休闲的新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住质量的目的,从文化内涵和生活模式的层面充实小区的精神实质,给人们带来精致而亲切的美感。

1.4..3本设计共四种主要户型。设计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遵循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l 保证房间尺寸的合理,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

l 严格从功能流线上划分空间,保证交通路线的流畅,不交叉。l 减少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使毎户具有相应的私密性。l 毎个房间有良好自然采光、通风、消除黑房间。

l 突出客厅与主卧室的地位,采用大厅、大主卧的设计,并给予最好的景观和朝向。l 控制厨卫面积,使其空间的利用充分体现出高效与实用。1.5节能措施

1.5.1屋面采取保温隔热构造处理。1.5.2建材选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1.5.3全部外窗、阳台门选用高质塑钢密封门窗。1.5.4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1.6消防设计 1.6.1利用整个小区规划道路网,在各区域内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均留有足够的消防操做场地。1.6.2在主次干道的一侧毎隔120米设立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 1.7建筑环保设计

1.7.1注重体现小区积极主动的环境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更注意营造环境。

1.7.2对可能产生的噪音设备用房采取必要的隔音减噪措施,确保噪音达标排放,在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上要考虑隔音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1.7.3总平面中设垃圾收集点,垃圾袋袋化由物业管理人员统一收集至收集站。1.7.4建筑水箱及水池内壁帖白色磁砖,以保护水质。

1.7.5小区设置独立封闭的物业管理,主次入口安保24小时值班,各单元入口设置对讲式电子安全防盗门。1.8总经济技术指标 ` 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1居住小区设计说明书网友回复 这里满地都是

http//bbsuplacn/thread-htm-fid-163html 给你一个范本吧

广西柳州富丽家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柳州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柳州市土地局测绘的地形图及征地红线图

3、柳州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4、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位于广西省柳州市区西南部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7241975平方米该居住区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不规则四边形基地北面临规划50米宽的潭中西路东面与现有的厂区及生活区相邻

二、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闲置空地其北部及中部一部分为柳州市大韩床垫批发部及世豪家私制造厂所在地两条市政规划路将在西部及中部交叉穿过用地基地地势平坦目前基地标高比现有潭中西路标高低大约2米基地内现有约21000平方米的水塘面积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四、总平面布置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根据功能及用地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A区位于基地西面规划路西侧B区位于潭中西路南侧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A区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由于规划路切割的影响用地较不规整且和其余地块联系较差故规划中拟作为公司自留区处理联体低层住宅顺应地形环境错落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

B区位于中部规划路的南侧和潭中西路之间相对位置同样比较独立沿潭中西路设大型商场及办公楼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布置的户型均为一梯两户6+1层的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部分建筑首层架空等措施提高2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C区C区是基地内最大的一个区主要格局呈东北-西南向的梯形为普通住宅区主要布置以6层为主的多层住宅3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于1H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形的休闲步道将C区的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下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地下车库分设于B区的南北两端地下车库总共可停191部小汽车设有四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

六、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采用东西向干道贯穿全区中部小区主入口设于用地东侧B区主入口设于潭中西路上在西侧规划路上设有A区及C区次入口小区主干道宽度5米采用双车道行车方式并在小区会所位置放大为交通环路解决车流的分流同时也增加行车的趣味主干道的布置自然地形成了小区的分区同时使每个分区内都没有机动车穿行实现了人车分流位于A区的次入口采用宽度6米的次干道双车道行车方式尽端式道路尽头设回车场沿西边入地下车库车道设停车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相连为一体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

七、绿化景观系统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3、分期建设原则分期分阶段实施每阶段与整体空间形态和谐统一

二、设计创意

1、中央绿色主轴线利用东西入口及主干道规划出一条舒展的弧线林荫道中央会所、游泳池、叠水低瀑有机的结合于其间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

2、中央景观区结合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由架空活动平台、运动休闲区、住宅中心花园组成完整视觉景观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3、住宅组团区域亲子乐园、架空层、中心庭院休闲区域、运动区域、树阵广场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与主题呼应统一

八、竖向设计

居住小区整个用地

小区规划中的绿化 篇6

关键词:绿化重要性 景观风格 植物色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它已经受到城市居民最广泛的关注,绿化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较为活跃的焦点,需要我们大家重视。

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的绿化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在合理运用植物的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和花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总体布局应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以形成以小见大的生态系统平衡特性。

1 住宅小区规划中应注重的问题

1.1 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创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不能破坏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对于自然资源应尽量加以利用。

1.2 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为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居住小区应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例如襄樊昭明臺小区规划,保留原有的城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在对旧城区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古城风貌,力求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增加了碑、坊、亭、廊和住宅里弄,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襄阳古城的历史文脉,满足了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使得建成后的小区既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又能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襄阳古城的历史文脉,施工方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了昭明台等具有标志性的传统古典建筑。

2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形成

2.1 以植物的生态习性为基础,创造地方风格为前提

如果不符合植物的生态特性,那么就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有的植物具有抗性和酸碱度的差异等生态特性,有的具有耐水湿与耐干旱、喜阴喜阳、耐碱与怕碱,还有的具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大类的形态特征,必须顺应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风格。

如油松为常绿大乔木,孤立的油松则更见分枝成层,树冠平展,生于高山者,虬曲多姿;生于平原者,修直挺立;树皮黑褐色,鳞片剥落,斑然入画,叶呈针状,深绿色,形成一种气势磅礴、不畏风寒、古拙而坚挺的风格。垂柳好水湿,适应性强,容易形成形成“杨柳依依,柔条拂水,弄绿槎黄,小鸟依人”般的风韵,栽植于水边,有下垂而柔软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做映衬。

2.1.1 各地方气候不同的植物风格差异

植物生长有明显的自然地理差异,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树种与北方树种的形态如干、叶、花、果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树种,如扶桑,在南方的海南岛、湛江、广州一带,可以长成大树,而在北方则只能以“温室栽培”的形式出现。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树种,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植物生长的形态与景观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杭州市(市区最低海拔仅6m,山区平均为100m)生长的杜鹃较为矮小,而天目山(最高海拔1700m余)及黄山(最高海拔为1860m)的杜鹃,则高大如小乔木。尽管杭州、天目山与黄山的纬度相差不多,同在北纬30°的范围附近,但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其自然形态亦有差异,形成低密成丛与高大疏朗的不同风格。

2.1.2 各地方风俗不同的植物风格差异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地区群众的习俗也是喜闻乐见的,如江南农村家家户户的宅旁都有一丛丛的竹林,在创造地方风格时,它都是不可忽略的。在环境中,形成一种自然朴实而优雅宁静的地方风格。或列植于道旁,或独立于园林的空间,可看到成片、成群的高大泡桐,在北方黄河流域以南的河南洛阳、兰考等市县,每当紫白色花盛开的4月,呈现一种硕大、朴实而稍带粗犷的乡野隋趣。让人有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所以说,植物景观的地方风格,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习俗影响,同时也受地区自然气候、土壤及其环境生态条件的制约,离开了它们,就谈不到地方风格。

2.2 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

如果小区的设计风格是古典园林,那么也要从风格来选择植物的色彩艺术,所以我们选择的植物也想营造出园林植物的色彩。而且我们也考虑到现在都市人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要顺乎自然。让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分析美的本质,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植物,怎样在闹中取静,体现出园林美及自然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建设步伐。

2.2.1 植物色彩美与色叶树的应用

植物美最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这种色度和色调的不同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绝大多数植物叶的叶片是绿色的,在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不同,形成了各个季节的不同特色。

植物美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本,草本中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表现出各种体形和线条,植物美的贡献是享不尽的,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香味。

2.2.2 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形式

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如芜湖市迎宾阁水面一角的荷叶塘,当夏季雨后天晴,绿色荷叶上雨水欲滴欲止时,正值粉红色荷花相继怒放时,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给人一种自然可爱的含蓄色彩美。如九华山路分车带,以疏林草地式配置,以白色的护栏为背景,保留乔木银杏,满栽常绿色高羊茅草,夏季树木、草坪深深浅浅的绿色,虽无花朵,也感到清新宜人和谐可爱。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秋风阵阵,黄叶凋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色彩的交相辉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喜爱。

协调色一般以红、黄、蓝或橙、绿、紫二次色配合均可获得良好的协调效果。这在园林中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3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在整个景观中确实占有很大的分量,它的配置会在人的心理活动上有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绿化在景观中确实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尤其在小区的规划中绿化的设计要考虑得面面俱到。在中国古典风格的小区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惠明.浅谈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J].科学之友,2010(22).

[2]金延鑫.居住景观设计解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

[3]贾斐.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J].价值工程,2011(06).

作者简介:

王文佳(1983-),女,山东青岛人,助教,青岛工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智能小区规划 篇7

1 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基本要素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 要根据小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定位, 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1 对智能化小区的正确认识

首先, 对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 建设方要明确什么是智能化小区, 它不单单是安装一个电视插座, 一个监控摄像机那么简单。智能化小区是一个综合性多技术手段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应用, 还需要其它各个专业的配合, 正确的认识对小区的后续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对智能化小区的合理需求定位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需要合理的需求定位, 要根据小区的项目投资、整体规划、销售对象、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后续管理等各个因素来确定小区智能化建设的档次。需求分析包括用户使用的需求、小区管理的需求、市场承受能力的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等等。如建设方对小区的定位为高档住宅, 在配备了电视电话宽带等标准的智能化系统外, 还应该考虑高端的智能一卡通、智能家居等系统的配备, 以提高住宅的档次。综合以上因素, 我们才能确定下一步设计的实施。

1.3 对智能化小区的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关键, 在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 一个小区是否能真正体现其智能化, 全在于此。智能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 在各个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阶段, 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设计当中, 要注意各系统的适用性、节能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 更要考虑各个系统之间联系, 优化设计, 使之达到安全性、舒适性的目的。

1.4 对智能化小区的规范化实施

在明确了建设的目的后, 将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规范化的实施能够确保智能化系统工程顺利的运行。从系统规划、建议方案、设计方案到深化设计, 而后进行施工、安装、调试, 最终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整个过程都需要其规范化的操作实施。规范化的实施, 为投资方、建设方、施工方、使用方提供了保障, 使小区智能化建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小区智能化系统运行的根基。

2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系统规划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 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 将各个子系统高效稳定的集成在一起。

2.1 安全自动化

2.1.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小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包括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需要防护的区域可以包括电梯前室、电梯内、通往天台的通道口、通往地下车库的通道口、地下停车场等位置;室外需要防护的区域可以包括小区的出入口、小区四周、小区内主要街道和其它隐蔽位置。摄像机采用普通摄像机与红外摄像机, 定点摄像机与动点摄像机相结合的布放方式, 可采用全实时录像, 确保小区安全。

2.1.2 防盗报警系统。

在室内房间安装双鉴探测器、报警按钮、门磁等设备, 当有报警发生时, 将信号传至小区控制中心, 小区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双鉴探测器可设置于一些重要房间, 报警按钮设置于隐蔽并方便人员使用的地方。

2.1.3 周界防范系统。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非法进入小区内作案, 设计在小区围墙或栅栏上安装红外对射探头, 它可以为小区设置安全的第一到防线, 此系统可与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进行联动。为了管理方便, 系统可配置报警管理软件, 含有电子地图, 可直观显示报警区域。

2.1.4 巡更系统。

在小区内设置无线巡更系统, 小区值班人员可手持巡更棒, 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巡逻, 然后将巡更记录上传到管理机。这是一种人机相结合的防护方式, 巡更路线的规划十分重要。

2.1.5 智能家居系统。

随着小区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在小区中使用, 基于可视对讲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家居系统, 已经逐步为人们所接受。通过设备实现对灯光、窗帘、家用电器的现场及远程控制, 它是现代化智能小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6 门禁系统。

在小区的各个出入口、电梯可设置门禁系统, 采用一卡通形式, 利用一张ic卡使小区内的住户及物业管理人员方面、快捷、安全的进出通行。

2.1.7 煤气泄漏报警系统。

煤气泄漏报警系统是在厨房、餐厅等位置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 一旦有煤气泄漏, 即触发报警;一方面其自动切断煤气供应, 另一方面通知中心控制室由控制室值班员作处理。

2.1.8 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是在房间安装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当住户发生火灾时, 触发报警, 并将信号传送到报警中心。

2.2 通讯自动化

2.2.1 综合布线系统 (语音、数据) 。

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包括了语音、数据的信号传输网络, 它还包括了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整体传输网络, 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完整, 各设备之间接口规范。它就象人的神经, 构成了小区的“神经系统”。

2.2.2 有线电视系统。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一直到用户端接收机, 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全国早已开展了数字电视的建设, 对于建设方、设计方来说, 应该注意的是传输网络的构架及终端用户的使用, 与新技术相配套。

2.3 管理自动化

2.3.1 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系统。

三表的远程抄表系统日趋成熟, 三表输出的脉冲信息由计数器读出, 储存于芯片中, 再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计算脉冲数量读出三表读数, 并打印出来。可以与银行联通, 定期通过银行系统扣费, 从而实现远程抄表与自动扣费结合。

2.3.2 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停车场管理系统, 实现对停车场车辆进出、停放、高效有序的管理要求, 有效防止车辆丢失、损坏事件的发生。系统采用联网设计方式, 与门禁系统、电梯刷卡等集成到一卡通用。可实现脱机运行、图像对比、车位显示、收费、防砸车等功能。

2.3.3 供水、供电设备管理系统。

系统是通过有关网络, 控制中心可显示小区内主要设备如水泵、水池水位、电梯、高低压开关、路灯等的运行状况, 并可通过软件控制设备, 使设备运行于最经济合理模式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控制中心发生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事故。

2.3.4 公共信息显示系统。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特点之一就是面积大, 在项目的前期规划中, 建设方和设计方可根据园区的情况设置公共信息显示系统, 采用室外led显示屏, 起到信息发布、美化环境、提高小区档次的作用。

2.3.5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在小区的园区内、地下停车场、电梯前室可设置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系统对全区或各别分区进行有选择的广播, 能够实现音乐播放、宣传、播放通知、找人及群呼等功能。同时具备消防广播功能。

3.结束语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需要整体的规划设计, 它不单纯的是每个系统的叠加, 作为设计者要缜密细致的考虑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系统, 才能把握好全局, 建设出让使用者满意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住宅小区。

摘要: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对于智能化小区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 (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 , 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 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 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 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 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跃进, 这一基本概念也将会有所变化。

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发布 篇8

在2016年12月7日于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我国智能制造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指引推进重点和路径。

《规划》提出, 2025年前, 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 到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 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 到2025年, 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 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还提出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攻克关键技术装备, 提高质量和可靠性, 推进在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 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 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 构建试验验证平台,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 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 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 在相关行业移植、推广;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 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 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加快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 做优做强一批“专精特”配套企业;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协同;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 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居民小区规划问题探讨 篇9

1.1 居民小区规划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的目标必须要以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技术等要求和发展趋势为依据, 城市小区的规划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以生态环境为主, 重点要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幸福感, 在现有地理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生态型、人文型、健康型和现代化的公共居住小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 解决好人们的居住问题,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小区规划的目标制定上, 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规划的小区是否具备有居住安全的条件, 规划的目标必须以实现居住安全为旨, 同时要强调创造出现代城市急需的绿化生态的理念, 创建生态小区, 使得城市小区更舒适, 在现代社会, 生态园林规划日趋重要, 城市居住小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必须对生态园林进行重点规划, 才能吸引市民的关注和青睐。

1.2 居民小区规划的原则

城市小区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小区本身的建设发展以及小区的未来更是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遵守相应的原则, 以促进小区在建设中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 即要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小区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 又要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相一致。1) 要遵守交通畅通, 方便有序, 人车道路不相冲突的原则。解决好交通问题是解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也是对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小区规划时, 就必须要把交通的问题放在规划的首位, 实现交通的畅通有序, 避免交通的混乱和拥挤。2) 注重建设经济适用的各种建筑, 尽量减少工程的成本。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住房压力很大, 老百姓没有房住的局面日趋严峻,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过高, 普通老百姓在巨额的房屋消费面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因此, 在小区规划时, 必须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尽量把房屋造价降到最低点, 根据大众居民的购房情况和意愿, 对小区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生态规划, 尽量避免因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增加, 进一步导致房价高的情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 做到以人为本。3) 注重小区内风景的规划, 着重建设生态居住环境。在城市日益增加的钢筋水泥建筑面前, 有些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场景, 对自然的渴望与日俱增。因此, 在现代城市小区建设规划中, 要能够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污染极小的小区, 在整个小区的规划中把生态建设应作为一个不可缺少原则来遵守, 努力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生态居民小区, 充分采用先进的生态智能及太阳能技术, 节约能源, 减轻污染, 创建生态居住小区。

2 居民小区用地规划

居民小区的建设必然要用到土地, 在居民小区用地的规划上, 要依照规划原则和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住宅中心区的布置建设在用地的几何中心位置处, 同时用地规划可以进行主要小区划分, 在每个小区又可以各设置一个小的中心区, 每个中心区内建设完善的各种服务及需要设施, 覆盖小区的各个角落, 不过这必须根据整个小区规模的大小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总言之, 就是要在规划中做到合理有效运用, 并且要保证各小区能够进行有效连接, 在整体的用地构建空架中, 以实现用地布局的均匀和高效为最终目标。在此同时要根据现代人们对家居生活对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增加, 必须在用地规划中严格控制绿化区, 要留有合理的绿化用地。对于小区在交通用地的规划上, 要根据小区规模的大小、人口的多少以及小区所处的车人流通情况来决定交通的占地面积。这要考虑解决一个既要节约并且要保证交通顺畅便利的问题。在小区用地中必须考虑公共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占地规划, 确保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

3 居民小区道路交通及绿化用地的规划

居民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是为了实现人车分流, 道路的规划可以采用环状道路, 有效的保证机动车辆和人员的分离, 有效地实现居民以最快速度到达居住地。道路系统应该主要由内环和外环组成, 外环主要是分担机动车交通, 内环为人行道和自行车, 在规划时切实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小区的地理地势的具体实际情况, 采用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等的方法。同时, 必须设置无障碍道路。在小区道路主干道以及主要的公共建筑的入口处, 设置残疾道。还要进行绿地用地的建设, 建设中心花园、小花园、喷水池等有树有草有水的绿色生态小区。城市小区规划是一项变化发展的战略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把握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 审时度势, 掌握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需要, 为城市小区的发展做好适当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文勇.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分析.大化科技, 2010.

[2]冯岩.试论居民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创新.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0.

农村智能化电网规划 篇10

建设智能化电网的必要性:一是环保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产业新增长点和高点;三是电网升级增加安全可靠性;四是提高电网企业综合效益的必然趋势。

农网地域分布广泛,服务客户类别多、数量大,因此研究智能化建设问题,必须考虑农村供电基本特点。农村供电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电网供电可靠性不高,网络有网无架,单电源点辐射供电占多数;环网供电自动化水平低,制约可靠性的提升。电源点主要为110kV变电站,以220kV变电站为支撑的枢纽变在县级供电区域内没有或只有1个。区域电厂或新能源并网问题突出,互供能力严重不足。

(2)设备综合自动化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目前,国网、南网、地方所属的县级电网建设规模不同,导致在县级调度自动化建设水平、应用水平、实用化水平方面存在差距。调度自动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标准不统一,部分地区“四遥”功能形同虚设,以SCADA功能为主流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3)通信和信息自动化水平低。以电力载波或微波为主要通信手段,只在局部使用光纤通信,可靠性和抗强电干扰能力弱,通信网络不健全制约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安全、营销、生产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实现一体化,局部的推广使用使得信息流的价值和工作效率偏低。

(4)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电力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低。

2 规划体系建设

新型农网建设提升了农村供电能力,大部分县域电网形成了以2个或1个110kV变电站为支撑、35kV为主网架、10kV和0.4kV相配套的供电格局。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农网60%的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互供结构,建成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1 250个,160余个县供电企业开展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有58%的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76%的变电站采用微机保护;改善了农电信息化手段,目前已建成从网省公司到公司总部的农电系统,农电企业应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电生产、营销、95598客户服务、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农网节能型主变压器比率达到73%,有载调压主变压器比率达到74%以上,各类断路器无油化率达到77%,S9及以上型号节能型配变占有率达到70%。

2.1 建设规划目标

农网智能化建设主要围绕电源结构优化,网厂协调,节能发电调度、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的应用,实施输、变、配、用电和调度高度自动化建设。智能化农村电网的目的是实现调度集配电管理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和区域全景可视化多维监控,主要包括:

(1)以多维分析预警监控结果的可视化整合展现,实现农网调度辅助决策。

(2)地理信息系统全景可视化多维监控平台、外部气象与灾害信息基于电网地理潮流图的可视化实现。

(3)实现负荷需求预测、调度计划、经济调度、安全校核系统的应用。

(4)实现新能源并网自动化以及联络线功率、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应用。

2.2 农网智能化规划体系内容

农网智能化规划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网络构架建设。农网构架问题主要表现在输配电网络网架基础薄弱、装备水平不高等,在发展速度、建设标准等方面与城市电网、主网的差距大。按照“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标准要求,农网输配电网络建设任务繁重。

(2)高级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推广使用。智能电网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测量控制、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电网的兼容性,从而提供安全可靠且经济高效的电力供应。

2.3 核心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的实现需要加强基础技术和功能实现两方面的研发。基础技术主要包括电力设备、量测和通信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决策与控制理论;功能实现主要包括智能控制中心、智能变电站、智能线路、智能保护系统、智能需求侧管理。根据农村供电特点、未来农村分布式能源接入和各类客户的用电新需求,要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实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智能化农网,对于农电企业重点在于输、变、配和用电环节,而发电环节的新技术主要在新能源(沼气、天然气、风力、光伏等)并网接入运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面。输、变、配、用电和调度环节核心技术应用如图1~5所示。

农网智能化建设需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强力支持,加强重点技术研究与储备。应用智能装备和核心技术是提高农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和智能化实现的关键。

3 电网规划重点

智能化电网必然要有坚强的供用电网络,需按照资金投入依次完成输变电网、配电网和用电网构架建设。

3.1 输变电网

对于35kV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或新建110kV输变电项目,最终形成以110kV电压等级为主网架,以10kV或20kV配出为供电网络的结构;网架的设计按高标准进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建设集成化程度高的数字化变电站,对于已有的综合自动化站可根据资金状况分批次进行改造,为实现变电站数字化监控奠定基础。

3.2 配电网

农村配电网是输电网与用电网之间的关键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线路最多,但网架最脆弱的一个环节。目前,农村配网中“手拉手”供电方式较多,配网合环运行结构没有普及,极少数发达县域区的重要线路满足N-1原则,总而言之,线路间的功率相互传递力不足,自动化程度低。因此要实现配网智能化需重点解决线路间的互供能力问题;同时为减少线路运行故障,线路绝缘子选型可提高一个耐压等级,重要线路采用架空绝缘电缆供电方式;运用配网合环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与保护技术,在调配一体化系统的协调下,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

3.3 低压用电网

农村用电网络以辐射状低压户外线路为主,配变多采用户外架空方式,电缆线路入地,较少使用箱变,配变容量及线路载流量相对不足,导致低压事故上升以及供电可靠率下降;同时低压网络窃电严重。因此在开展配电台区负荷统计和预测工作前提下,重点采取以下方式:

(1)优化低压网络结构。为避免重复投资,根据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网络优化过程中超前规划配变容量和导线截面,一般按最大方式进行负荷预测。

(2)应用实时信息采集技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防止窃电。

3.4 调度通信网络的建设

由于110kV变电站至35kV变电站、35kV变电站至开闭站、开闭站至用户小区缺乏有效通信手段,因此农村电网通信专网的建设十分必要。

(1)主网至配网采用光纤,以电力载波通信为备用;对于低压网络远程抄表的实现,可利用电力系统延伸现有通信网络至每一个用户家庭,以中低压线路传输宽带信号(宽带通信)或移动通信网络为备用。

(2)推广应用不同体制模式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与信息一体化平台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采用统一农电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标准,统筹应用农电管理信息系统。

4 结束语

农电基础薄弱,在智能化电网建设和新一轮农网改造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地开展智能化电网规划工作。农电企业可根据资金分配合理安排项目,在搞好试点的同时把握重点分批次进行智能化电网建设,并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农网智能化水平上的支撑作用,最终实现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余贻鑫.面向21世纪的智能配电网[J].南方电网技术研究,2006,2(6):14~16

[2]谢开,刘永奇,朱治中,等.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中国电力,2008,41(6):19~22

[4]康重庆,陈启鑫,夏清.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电网技术,2009,33(2):1~7

[5]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7

[6]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 theMicrogrid [R].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2008

[7]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Advanced MeteringInfrastructure [R].Research Reports International,2007

[8]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9]苏文成.工厂供电[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浅析现代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篇11

【关键词】城镇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建设舒适居住小区,是为使人们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和温馨的家,因此对居住小区生态环境、安全防卫、服务体系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对于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的原则,以此来提升居民小区舒适度和美化城市形象。

1.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1.1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绿化景观设计,就要充分了解冬冷夏热、半干旱、碱性土地区,不能把温暖湿润酸性土地区的植物胡乱搬过来,即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植物,以保证其成活和生长良好。

1.2要遵守“多种树、少种草”的原则。

因为就调节小气候、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增加美感等各种功能来说,树木的作用均较草坪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1.3要遵守“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则。

乔木、灌木、花木、草坪要有合理比例,其比例基本上是按上序由高到低。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还是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座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质感、色彩的对比,突出小品等的景观作用。

1.4要遵守“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原则。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如阔叶与针叶的、落叶与不落叶的、泛绿发芽早的与晚的、开花早中晚的、结果早中晚的等。根据植物的上述习性,科学安排、合理配植,就能够达到“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要求。

1.5要遵守“丰富多彩”的原则。

观叶植物有绿叶、紫叶、红叶、金叶等多种,观花植物有红花、紫花、白花、粉花、黄花等多种,要合理配置,才能达到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要求。

1.6要遵守“各种植法合理安排”的原则。

根据不同绿化功能要求,选择合理植法。如乔木、花木、果树的孤植、行植、片植;灌木的树篱、造型、模纹等。

2.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注意要点

基于居住小区在现代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而兴起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基于居住小区自然状况的合理开发与再利用工作。在这一环节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景观设计效果与整个居住小区现有风格匹配程度,力求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反映最具特色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并以此达到园林景观与居住小区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在实际规划与设计工作中,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加以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首先需要考虑居住小区的区域位置与周边配套设施情况。

任何景观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遵循生态发展的原则,在对各项景观进行选址、搭配时,首先要衡定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是否与这类景观相吻合。其次,要了解周边环境状况,例如日照、通风、湿度、温度等。

2.2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应该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因素。

首先,居住区的道路要分散到各个点上,减少人行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其次要对居住区道路上车辆的通行作出严格的管理,实行人车分道的制度。最后各个居住区的主要干道要以方便居民进出、消防、救护等需要为原则,从而使各个主干道与分流支道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有机整体。

2.3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要对绿地工程加以重视。

绿地作为现代居住小区景观建设中最贴近自然的一项工程,对整个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居住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要遵循一条主轴线,将步行街、人工湖泊等按一定的排列顺序架构在这条主轴线两侧。

(2)对居住区域内的花草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到多元化与层次化的结合,在季节上与空间上做到各类景观的相互交替。

2.4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要注意对居住区停车场的管理。

由于停车场特有的噪音、占地等特性,在对这一环节进行选址时,不仅要规划合理的停车位,还不能够对居住区域的环境、空气造成干扰。并且停车场的设立要始终遵守到节约用地的原则,多开发地下、半地下的停车场。

3.改进居住小区园林设计的对策

建设园林化居住小区,必须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强调以人为本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住宅人口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还应多为景观考虑,与景观沟通,让景观参与其中。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应从项目开始就介入整个设计,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开发商应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与居住区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3.2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园林景观

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近年来的住宅园林规划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具有解决绿地、提高绿化面积的作用,同时也是景观打造的良好平台。在进行立体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提高立体绿化的持续性,避免一年景观情况的出现。同时还要注意立体绿化不能影响附近住宅室内采光的原则。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立体绿化主要集中在栅栏、凉亭、围墙、建筑物外墙、灯柱、绿棚等处。根据园林景观整体规划风格,选用适宜的爬墙植物,能够降低墙体温度达到节能效果,冬季落叶后不影响墙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还起到保温层的作用。同时墙面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噪音,并吸附大量浮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说立体绿化已经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构建节能型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的关键。

3.3应用现代绿化技术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积极采用现代绿化技术,提高绿化面积、以小区地面停车场、人行道为例,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地面多数为沥青路面加入行步道板的形式进行,随着绿化技术与理念的更新,现代居住小区园林规划与设计中更多的将这部分地面采用镂空步道板的形式,并种植生命力顽强的草类。这样在不改变原有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大大地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节能功能,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类似于郊外绿地的环境。

3.4培养景观设计人才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相融合,应注重利用城市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地带。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能够不断地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奉献给社会,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4.结语

高品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響。关注居住小区绿地绿化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是可以的,只要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居住小区设计时不断创新,不困于已有的经验,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自然、亲切、优美、舒心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 科学之友. 2010(08)

当代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篇12

本文将通过对小区生态环境、小区生态环保和小区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来建设舒适性居民小区, 提升城市魅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划设计居民小区, 才能够真正把我们的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温馨、充满活力的家园, 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具鲜明特色。

1. 小区生态环境规划

1.1 小区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性

生态小区、绿色城市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象征, 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 同时小区生态环境也是影响小区居民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 因此小区生态环境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区生态环境的规划, 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生态建设, 还涉及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

1.2 小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小区生态环境是影响居民居住生活条件的十分关键因素, 因此在小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质的特点, 应尽可能在不破坏建筑基地原有河流、山川、树木、绿地等自然地理条件, 同时也应该对原有自然地理条件加以利用, 建造出人造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小区, 使人造建筑融入当地生态环境之中, 使设计的生态小区具有当地特色。小区户外环境一般包括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其中硬质景观包括小区基本设施、地坪和地面铺装, 而软质环境则以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布局为主。小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造生态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 同时也可以营造出和睦温馨、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1) 硬质景观的合理配置

小区硬质环境规划的重要原则是要烘托出小区的主题。小区内部水泥地面铺装、各类健身器材、休闲器材以及雕像等, 都可以看作硬质景观。对于这些硬质景观的配置, 应根据小区内部的地形特点, 进行有规律的设置。例如, 在较为喧嚣热闹的小区地段, 可以更多地设置各类健身器材或儿童游乐场所, 以适应喧闹的氛围;而对于相对安静的小区, 可以配置一些人工假山、喷泉、桌椅等景物, 以适应安静的气氛。通过对小区硬质环境的规划布置, 可以烘托出小区的主题, 展现出小区的特色。通过对小区硬质环境的规划, 与周围的配景相映衬, 为整个小区营造出优越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空间感。

(2) 软质景观的合理配置

小区软质环境规划的重要原则是小区形象特征的塑造。小区的软质环境以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布局为主, 小区内种植布局与形态, 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小区内部的联系, 尤其是在规划小区的内部, 形成一个环境与功能相互联系的、空间上有层次感、多样性的绿地系统。在生态小区的规划与设计中, 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景观布置和经济实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 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 植物的选种和配置应对人类的健康无害, 同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该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 从景观布置的角度考虑,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该有助于小区环境形成面貌, 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适应不同的季节;最后, 从经济实用角度来看, 在满足以上两点的情况下, 应该降低成本, 满足更广大群众的基本需求。

2. 小区生态环保

绿色生态环保住宅, 根据自然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学手段, 合理安排组织住宅建筑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 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 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所包含的理念并不新鲜。从原始社会土著人最简单的棚屋到近代农村的乡土民居, 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朴素的绿色生态思想。

2.1 倡导节能、节水和自然通风

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来解决小区照明和热水, 减少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用电浪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中水系统以及家庭直饮水系统, 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布置小区楼栋位置, 正确引导风向, 确保小区房屋之间和室内的自然通风, 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2.2 环保无公害概念

要求在建筑设计上配合物业管理, 合理有效地处理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应该按照有害类、有机物、无机物3类分类收集处理。垃圾箱和垃圾站的位置应该合理安排, 从而达到垃圾与废料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目标。

2.3 强化建筑节能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条文的规定, 通过对各栋楼的间距调整, 保证住户的日照及合理的视觉要求;要求根据节能实施细则及防火要求, 对建筑物外墙实行保温;在各系统材料和设备选型上必须选择低耗能、环保无污染、低噪音等节能环保材料和设备。

3. 小区服务系统规划

良好的小区服务系统更能够使人民感受到居民小区的温馨舒适, 因此小区服务系统的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小区服务系统的规划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保证, 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因此, 小区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对建设舒适小区, 共建魅力城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区服务系统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的需求和居民的生活轨迹, 如居民小区的服务设施应该设置在人流交通的必由之路, 这样方便居民顺路购买物品。当然, 对于车辆存放和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 对于车辆的放置, 应该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 如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应采取集中布置方式, 对于汽车应该一车一位, 整齐排放。而对于垃圾的处理, 以往的住宅垃圾处理都是将垃圾放到楼梯口处, 因此也经常因堵塞而造成臭味四散, 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小区服务系统规划的同时, 可以将废弃的垃圾集中室外收集, 定期清理, 对于垃圾站的建立, 应避免清运垃圾车横穿小区, 造成污染的扩散。

4. 结语

上一篇: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下一篇:卫运河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