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

2024-10-04

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精选12篇)

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 篇1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于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近几年来, 智能小区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和传统的普通小区相比, 智能小区需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 其电气工程的设计比较复杂, 为了使配电设备、照明设备以及网络监控设备等在智能小区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必须对其电气工程的设计引起重视。

2 智能小区的前期设计概述

2.1 定位设计

设计前期, 要对小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4C定位, 设计过程中, 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及小区的具体环境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设计。

2.2 内容设计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包括安防系统、公共设备管理系统通信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 根据综合智能化对设计的要求, 可知电气工程的设计应包括估算整个小区需要的配电容量、电视机房与通信机房的配电容量, 此外, 以上设计必须要使双电源的末端能够及时实现科学而有效切换。图1为某智能小区总体设计示意图。

3 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总体设计与实践

3.1 配电自动化设计

(1) 目前, 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对配电网进行改造来使配电自动化得以有效实现, 从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运营水平的有效提高。如可在智能小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开关战, 以环网方式为小区进行供电, 在分片区中安装九台箱式变电站, 单环网供电系统由10k V变压器和电缆线共同组成, 而800k V则由A3、630k V A6组成。对九台箱式变电站进行设置安装的过程中, 要注意把之和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具体情况相结合。此外, 每个配电室都应按照一定顺序使用10k V电缆进行相互连接, 以使之逐渐形成单环网供电系统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设计过程中, 除了要结合小区配电网的具体情况, 还应严格按照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设计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配电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及有效性[1]。

(2) 配电自动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智能小区配电所的综合自动化功能, 此系统主要包括分布分层分散式结构、集中式结构以及分层分布式结构三部分, 其中集中式结构主要负责对变电所中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采集与处理, 通过此结构, 小区中监控任务的完成可得到有效保证, 因此, 对此结构进行设计时, 必须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及具体特点。

3.2 0.4k V及10k V供配电设计

(1) 配电总体设计。智能小区中, 负荷的分布通常都是比较规律的, 宅楼多、供电面积大、楼层高的智能小区的突出特点, 因此, 其通常使用箱式变电站。对智能小区的配电情况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结合小区的建筑单体布局情况对负荷量进行合理分块, 如可把其划分成A、B、C三大块, 为了提高配电设计及总体设计的工作效率, 应使每块住宅楼的形式和个数保持一致。

(2) 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每个智能小区对供电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 它们的负荷等级也是有一定差别的, 选择变压器时, 应结合各小区的具体情况。高层建筑中, 用电负荷通常比较大, 大多数变压器都是常年和电网相互连接并共同运行, 因此, 长期累计, 其对电能所产生的损耗是非常可观的。因此, 选择供配电设备的容量时, 一定要慎重, 而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则会对影响到一次设备的投资情况, 设计容量时需留有一定程度, 以使其具备节能减排的作用, 从而使用户的用电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从系数方面考虑, 照明用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和负荷分配方面的选择除了要根据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情况, 还应使其具备对故障进行快速消除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供电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此外, 对于智能小区中无功补偿的容量, 应使用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进行相关设计, 一般而言, 应把小区的功率因数设为0.95,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需对电容器组进行有效利用[2]。另一方面, 智能小区选择变压器时, 应把箱变作为中心, 尽可能在距离箱变中心最近的地方为建筑提供配电, 并通过电缆放射式向周边区域提供相应配电, 然后由各个建筑低压电缆分支箱对低压分支线缆及各个单元的内配电箱进行相应设置。

(3) 低压配电线接线设计。电气主接线是低压电器中的主体, 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回路、各设备作用间的关系以及连接方式进行有效反应。电气主接线对电气设备与配电装置的选择、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会涉及到整个智能小区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低压电气主接线主要分为单母线和双母线, 其中单母接线又分为单母线接线形式和单母分段接线方式。如果智能小区建筑的功能比较单一, 且在9层以上, 那么其民用电力的一级负荷通常较小, 此时, 为了保证一级负荷用电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应使用双电源供电模式, 此时利用市电及自备柴油发电机组即可实现双电核供电。对于10k V电源的电缆进线, 应使用伴有互感器元件与电流互感器的隔离开关柜, 利用此开关柜, 可结合建筑物的具体需要引入市电电源, 并可对电流、电压、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等相关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4 智能小区的防雷设置及火灾监控设计

4.1 防雷设置

如果电流所通过的物体被雷电直接击中, 此时若物体缺乏一定的绝缘性能, 那么在强大电流的作用下, 物体就可能会被烧毁甚至发生爆炸现象, 因此, 对智能小区的电气工程进行科学设计的同时, 还要结合其电气的特点做好相应的防雷工作。

(1) 直击防雷设置。为了预防直击雷, 一定要结合智能小区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接地工作, 如某智能小区以四周的柱主筋和地梁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 以两根主筋、地梁及承台作为垂直的接地体, 接完之后, 要注意对其防雷性能进行有效测试。

(2) 雷电反击设置。如果雷电的强度比较大, 就会对防雷装置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击作用, 从而会对电气设备中的绝缘层产生造成严重破坏, 而且金属导线也会被烧穿, 因此, 对智能小区中的建筑物进行防雷设置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做好反击工作。如某智能小区为了避免建筑物及电气工程受到雷电反击, 于是把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接闪器和建筑物的金属物体隔开, 并使它们保持一定距离, 这样遇到反击并电磁反应后, 就可有效避免它们相互影响[3]。电气设备的接地通常都是防雷接地相互连接的, 于是把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钢筋分隔, 使每层钢筋和防雷引下线相互连接, 这样当发生强烈的雷击现象时, 就可使建筑物内部的电位都处于相等状态, 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雷击现象。

(3) 侧击防雷设置。如果建筑物有着较高的高度, 那么遇到雷雨天气时, 建筑物的侧面就会很容易受到雷击, 国家防雷设计中的相关标准表示, 当建筑物的高度在30m以上, 则应做好相应的防侧雷装置。如某智能小区的高度为40m, 其设置侧击防雷装置的具体措施为:每隔6m的高度就设置一个避雷带, 并使引下线和避雷带中的引线相互连接, 如果建筑物外部设置有较大的金属物体, 为了预防金属物体受到侧击雷的破坏, 也应把之和地下线连续。

4.2 火灾监控设计

(1)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火灾监控系统应分为中央控制区域及分片探测区域, 中央控制区域应分为控制和监控两部分, 对火灾系统中电气系统进行安装时, 要选用具备良好抗扰及阻燃作用的绝缘材料, 此时, 还有注意对导线做好防电磁干扰、防火等方面的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导线在出现火灾事故后仍能正常工作, 从而使报警系统的性能得到有效保证。

(2) 消防探测器的设置。发生火灾后, 消防探测器应具备结合火灾所引起的变化情况智能地向监控系统发送警报的作用, 因此, 对消防探测器进行设置必须结合智能小区及各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对于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位置, 都应选用不同的控测器。比如, 如果智能小区的空间区域比较狭窄, 则应设置点探测器, 这样起到智能报警的作用, 又能节约成本;如果小区停车场的面积比较大, 应先把停车场划分成若干个面积较小的区域, 然后在各区域中设置一个点探测器, 以使各区域都具备火灾报警功能。

5 结束语

智能小区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提供良好服务, 对其电气工程进行设计时, 必须综合考虑到多个方面,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 主要就到智能小区的配电自动化设计、供配电设计、防雷设置以及火灾监控设计等方面作了简要分析, 以此为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智能小区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已越来越密切, 为了进一步促进智能小区的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 主要就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及其实践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田建红.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J].电气工程, 2012, 01 (02) :132~133.

[2]何祖明.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J].企业文化 (下旬刊) , 2013 (5) :162~163.

[3]郑宇波.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及其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3 (17) :162~163.

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 篇2

我国处于急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吸收来自外界很多先进的技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智能温室电气工程利用当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采集技术等多种电气工程的先进技术共同构建智能温室的各个系统。智能温室的电气工程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现农业产品连续生产并且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智能温室为农业产品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受到季节、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限制的同时,也避免多种化学污染。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深化,农业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整体提升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当代技术的加入,智能温室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反应的全面精确的数据信息,加深对智能温室的控制力度和完善其管理体系。

1.2智能温室的问题

浅谈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电气设计 篇3

【摘 要】文章从地下车库的供配电设计、照明设计、接地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地下车库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下车库;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电气规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城市汽车拥有量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停车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高层住宅小区,汽车库的设置必不可少,而对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言,比较适合的停车位置是地下汽车库。

地下车库的防火分类按停车位数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停车位大于300辆的为Ⅰ类汽车库,151~300辆的为Ⅱ类汽车库,51~150辆以下的为Ⅲ类汽车库,50辆以下的为Ⅳ类汽车库。地下车库电气设计所用到的主要规范有: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JG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地下车库的电气设计:

1.供配电设计

供电负荷等级要求:依据JGJ 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排烟风机、补风机、电动防火卷帘、火灾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Ⅰ类汽车库应按一级负荷供电,Ⅱ、Ⅲ类汽车库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地下车库中一些负荷虽然不是消防负荷,但同样是重要负荷,具有较高的负荷等级,设计时需注意,如:Ⅰ类汽车库机械停车设备为一级负荷,Ⅱ、Ⅲ类汽车库机械停车设备为二级负荷;为高层住宅服务的给水泵、中水泵为二级负荷;住宅小区的弱电机房设备用电,也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目前而言,我们所接触的地下车库大多为Ⅰ、Ⅱ类汽车库,消防负荷、应急照明等应按一、二级负荷供电。一级负荷要求有两路独立的来自不同区域变电站的10kV电源供电,但有时城市电网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在大型住宅小区外部条件不满足时,应考虑在地下车库设置应急发电机组,以满足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两路电源或两回供电线路供电,并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且该箱应安装于所在防火分区内。

2.照明设计

地下车库应在各出人口、楼梯间等疏散走道设置疏散照明,在消防控制室、水泵房、风机房、配电室及发电机房等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场所设置备用照明。汽车出入口坡道设置过渡性照明,灯的开闭采用光敏开关控制。地下车库的照度标准应按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确定。(JGJ100-98规范中停车位20lx、行车道30lx的照度标准值太低,已经不满足现在大型地下车库的照度要求)

地下车库灯具应采用细管径荧光灯等高效节能灯具,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灯具布置时需考虑车库顶粱及送风排烟管道对灯具布置的影响。灯具宜在梁间布置,应考虑梁高对灯具悬挂高度的影响。灯具宜采用管吊形式,安装高度宜低于梁下方,避免梁对光线的影响,既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性,又形成灯光的连续性。车库通道的荧光灯宜平行于人的视线,以避免眩光。车库为停车位形式时,车道与停车位的照明应设于不同的回路,以便于控制与节能。

照明配电箱以及应急照明配电箱按防火分区设置,即每个防火分区都设置一个照明配电箱、一个应急照明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的设置应考虑到照明支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供电半径宜为30~50m),照明配电箱应尽量设在供电区域中间位置,或分散设置多处配电箱以满足供电半径要求。如照明支线较长,需对线路电压降进行计算,并对单相短路动作灵敏度进行校验。

普通照明的干线采用阻燃型电缆,支线采用阻燃型电线。应急照明的干线和支线都采用耐火型电缆或电线。配电箱干线穿过防火分区和进出消防设备用房处均采用防火材料封堵,防止火灾时沿电缆蔓延。

3.接地系统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TN-S、TN-C-S接地保护系统。宜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箱。将下列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联结:保护接地干线;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车库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如风管、水管、线缆穿线管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护层。

接地装置应利用建筑物桩基、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主筋中的两根不小于Φ16的主筋按图通长焊接、绑扎形成的接地网做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如达不到要求,应增设人工接地体。利用结构钢筋网做接地体时,纵横钢筋交叉点宜采用焊接,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可靠连接成电气通路。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住宅地下室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地下车库一般应设置感温探测器,通风良好的车库也可设置感烟探测器。

住宅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地下车库的主要疏散通道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在地下车库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到最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疏散走道及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路,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以利于火灾时播放疏散指令。一般的电梯前室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地下车库内用做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置感温探测器组,火灾时,探测器组控制卷帘一次下降到底。在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并应按下列程序控制下降:感烟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门下降至距地面1.8m,感温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门下降到底。

5.结束语

地下车库就其使用功能来讲,比较明确和单一,总体来说电气设计并不复杂。但地下车库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做电气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其特点及相关规范要求,保证电气系统设计的合理、可靠、先进且节能。

【参考文献】

[1]袁婷婷.地下车库电气设计浅谈[J].建筑与发展.

[2]巴图孟克.地下车库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

浅析智能住宅的电气设计 篇4

1 智能住宅的布线

智能住宅电气技术的关键是系统集成, 这种集成不仅反映在整幢楼或整个小区, 更重要的反映在每一住户单元。对于系统集成, 主干线部分各厂商的形式是相通的, 都需要区域管理配线设备, 干线设备以及主站房网管设备。对于住户水平设备及其管理配线设备, 存在星型布线形式、总线形式、无线及红外方式以及它们的混合方式。其中总线、无线、红外这些形式由于其更经济而被广泛应用于相对固定而信息传递速度及带宽相对较低的方面, 例如:家庭设备、环境控制、能源管理、防灾及保安系统等。而星型布线以其高度灵活性及宽带高速传递信息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多媒体、电视、音响等方面。基于智能住宅对布线的要求, 对传统住宅布线设计进行如下调整:

1.1 把大楼或小区的所有传统弱电, 包括:

保安、监控、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的主机房或进线机房集中设置在一个区域, 以便将来改造成为一个系统集成网管主站房。

1.2 把大楼内相关联系统的竖向线槽、管线、

层接线箱等集中设置在一个电气竖井或一个区域。以便将来改造成为系统集成干线子系统及区域管理设备间子系统。

1.3 在每一居住单元户外增设一个综合接线箱。

要求其尽量顶板下挂墙明装, 周边留有一定扩展空间。暂时按照传统设计要求, 使其能解决户电视分支器放置, 保安、电话、计算机网络、三表远传等系统户内外的线路转接等问题, 以备将来改造成为户系统集成的控制配线装置。

1.4 在综合接线箱与户配电箱间增设一根电

源预备管及一根设备总线监控线路预备管, 户配电箱箱体适当放大。

1.5 综合接线箱到户内的电话、计算机网络管

线按照在传统设计管线基础上放大一级的原则进行较宽裕的管线预留, 以备将来改造走线需要。

1.6 综合接线箱与层各系统接线箱间管线按

照传统设计预留管线, 其中最好的方式是采用线槽走线。其到户内的电视、三表远传、保安线路按照传统设计预留管线, 这些已经能够满足将来线路需要。

1.7 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因国家行业管理要求需独立设置, 但仍可通过其主机接口向系统集成传递信息。

2 家庭设备管理

2.1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近期, 建设部颁布了智能化小区设置等级的规定, 在三个等级 (普及型、先进型、增进型) 中,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不容置疑地成为智能住宅的基本设置。该系统通过专用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住户四种表计 (水表、电表、气表、热表) 进行远距离的自动抄录, 并结合到拨号提示及银行专用帐户的缴费结算功能, 充分体现抄表及收费不入户的思路。

随着该产品进一步完善及广泛应用, 为发展为更便捷的城网 (或城区) 统一计费、家庭网络结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家电远程遥控系统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为住户提供家用电器的定时设置、远程遥控操作功能, 如开启空调对房间进行预冷或预热、开启电热水器、关闭燃气阀, 以及家庭保安系统的设防与撤防等。控制模块具有请求者身份识别、设备编码识别、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等功能, 其功能也可与CT指令中心结合加以实现。编码模块具备现场编码、设备状态反馈及设备驱动等功能。

2.3 照明管理系统

具有集中控制、集中显示、多点操作、停电自锁等功能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带给居住者美化、温馨照明感受的同时, 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随着住户表计量程、进户线缆截面的日益增大, 分支回路的增多, 使得局部照明、背景照明、装饰照明进入智能住宅有了更大发展空间。

目前, 装有多个光源的多灯复用照明器具已实现了商品化, 其可利用荧光灯实现整体照明, 小型高效白炽灯用作间接照明, 卤钨灯用于聚光照明, 用红外遥控器可以对这些灯的开关、调光、场景的记忆进行切换。

3 安全防范系统

3.1 安全对讲系统。

安全对讲系统是防止非法侵入的第一道防线, 该系统主要用于防止非本楼的人员在未经允许下进入楼内, 充分保证本楼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1.1 安全对讲系统的设备组成。

安全对讲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有小区安全对讲管理主机、安全对讲主机、安全对讲分机 (或称用户对讲分机) 及电控门锁等。

3.1.2 安全对讲系统设备的设置与安装。

a.小区安全对讲管理主机的设置, 小区安全对讲管理主机设置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安全保卫值班室内。b.安全对讲主机的安装, 安全对讲主机也称为门口主机, 安装在大楼的楼门上或大楼入口的墙上。c.安全对讲分机的安装, 安全对讲分机也称为用户对讲分机, 安装在各住户大门内附近的墙上。

3.2 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是防止非法侵入的第二道防线, 该系统主要用于发现有人非法侵入 (如盗窃、抢劫) , 并向住户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安全保卫部门发出报警信号, 使您和您的家庭免受侵害。

3.2.1 防盗报警系统的设备组成, 防盗报警系

统设备包括小区集中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器、紧急呼救按钮、报警扬声器、警铃、报警指示灯等。

3.2.2 防盗报警系统的防护区划分, 防盗报警

的防护区域分成两部分, 即住宅周界防护和住宅内区域防护。住宅周界防护是指住宅四周的区域, 如住宅的大门、阳台门、窗户等;住宅内区域防护是指在住宅室内人们活动的区域, 如住宅重要的房间、主要的通道等。

3.2.3 防盗报警系统设备的设置与安装

a.集中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集中报警控制器设置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安全保卫值班室内。b.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各住户大门内附近的墙上, 以便人们出入住宅时进行设防和撤防的设置。c.门磁开关的安装, 住宅周界防护主要采用门磁开关, 门磁开关安装在各住户的大门、阳台门和窗户上。d.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安装, 住宅周界防护还采用玻璃破碎探测器, 玻璃破碎探测器安装住户各个窗户和玻璃门附近的墙上或天花板上。e.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器的安装, 住宅内区域防护主要采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器, 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器安装在住户内重要房间和主要通道的墙上或天花板上。f.紧急呼救按钮的安装, 紧急呼救按钮主要安装在主卧室和客厅的墙上。g.报警扬声器、警铃的安装, 报警扬声器、警铃可安装在室内或阳台的墙上或天花板上。h.报警指示灯的安装, 报警指示灯安装在各住户大门外的墙上。

3.3 防火 (火灾报警) 系统。

通过设置在厨房的感温探测器、设置在客厅、卧室等的感烟探测器和设置在餐厅的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 监视各个房间内有无火灾的发生。如有火灾发生报警控制器控制报警扬声器 (警铃) 和报警指示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通知家人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报警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有人在家或无人在家的情况, 自动调节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和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的灵敏度。小区物业管理的保安人员可以通过小区集中报警控制, 对小区内各住户内是否有火灾的发生进行集中监视。

3.4 防煤气泄漏系统。

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 篇5

二、指导教师:陈、肖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1)智能家居控制器通过485总线通讯,通过上位机软件控制实现各种调光效果。

(2)系统示意图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设计并制作智能调光灯一个,具有rs485通信控制功能,能通过智能家居控制器调光;

(2)具有pwm调光功能,光能平稳从弱变强、从强变弱;

(3)具有延时开关灯效果;

(4)具有呼吸灯效果;

(5)能通过上位机软件操作。

3.指标参数要求

1功能指标要求

(1)①兼容原有竞赛设备主控制器通信协议;

(2)②调光光能平稳;

(3)③抗干扰性强,工作稳定,能批量生产。

2工艺要求

(1)原理图规范

(2)pcb板图规范、布局合理

(3)电路板制作工整、美观

(4)软件流程图标准

(5)程序采用结构化设计、可读性强

4. 毕业设计成果

1)毕业设计作品实物。

2)毕业设计(产品设计产品说明书纸质稿一式三份。

3)电子稿毕业设计(产品设计)、产品说明书、作品照片(视频)等。

四、设计参考书

模拟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论当代智能化物流库建筑电气设计 篇6

关键词:物流库;电气设计;低压系统;防雷;接地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仓库”这个名词已逐渐被“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所取代。仓库概念内涵发生了变化,必然带来其建筑形式、功能要求、建设技术等方面的相应改变。作为物流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一个设计合理、安全到位、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仓库)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经营效益都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建设与改造升级热潮,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大量涌现。本文将围绕某物流中心建筑电气的特点、设计要求等作深入分析。

一、工程概况

建设用地面积:284342.1平方米。一期:常温物流配送中心(1#物流库建筑面积:25329.55m2,2#物流库建筑面积:24332.87m2,3#厂房建筑面积:25359.79m2)为地上一层,局部夹层;综合楼为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电话系统等。

二、配电系统设计

(一)高压配电系统。该工程按二级负荷设计,由供电部门提供双路10kV电源供电,电源引自附近供电部门开闭所二段不同母线,采用电力电缆埋地引入总变配电室,二路电源同时供电。预留一台有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及重要负荷应急备用电源。每路电源容量为1600KVA,总安装容量为3200KVA,两路10KV电源引入变配电室后,每路电源分别供 2台干式变压器用电(2台在2#中转仓库,2台在04#综合楼),两台变压器在低压侧之间设联络。当一路市电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可以满足全部二级负荷的用电,保证重要负荷的使用。变配电室设在2#中转仓库一层,并采用防水防潮措施。该工程变配电室内变压器选用SCB-800/10/0.4型,开闭所高压柜采用KYN28-12型中置柜,變电所采用环网柜,低压柜型号采用MNS型,至变压器高压电缆采用YJV22-8.7/15-3*240。

(二)低压系统。2#中转仓库电源由室内变电所母线段引来,采用TN-S系统配电。1#仓库、3#仓库电源由2#仓库变电所母线段引来,采用TN-C-S系统配电。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 9,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失压脱扣器。所有低压开关脱扣器额定电流与开关的框架电流相同,且脱扣电流可调。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220V/380V) 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对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动切换。为防止电气火灾,在中转仓库、厂房处等重要部位电源设总漏电保护装置(漏电电流300mA)。

三、照明系统的设计

(一)照度标准。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进行设计。本工程高大库房选用工矿灯(考虑到节能措施选用LED光源)。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采用荧光灯为光源的灯具均配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应大于0.9,电子镇流器应符合国家能效标准。

(二)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该工程应急照明在配电房、强弱电间、货架区、走道等处设置应急照明,一般按正常照明的10%一15%设置。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在各个防火分区末端切换,同时疏散指示标志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照明灯具和备用照明灯具均配蓄电池,蓄电池供电时间应大于30min,在配电房、强弱电间应急照明灯具蓄电池供电时间应大于180min。疏散指示标志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均为长亮方式,在确认火灾后由消防控制室控制自动点亮疏散应急照明灯,联动切断相关层的正常照明电源总开关。

四、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

(一)防雷措施。由于物流库建筑面积很大,结构形式多为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达不到二类,但为建筑物防雷安全考虑,防雷等级应设计为二类。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利用屋面金属板、钢网架作为接闪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屋面金属板厚度为0.6mm,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钢板下无易燃物品,且搭接长度大于100mm,相互搭接可靠。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均应与避雷带可靠焊接。利用建筑物四周钢柱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作为引下线的钢柱应上下焊接贯通,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器螺栓连接,其一律采用绑扎法或螺栓固定,不采用焊接。下端与建筑物基础内接地装置绑扎焊接。各引下线在室外地坪下1m处焊出一根40mmX4mm热镀锌扁钢,伸向室外距散水1m。

(二)浪涌保护器。10kV则采用10kV避雷器装在电源进线母线上,以防雷电过电压的侵害。考虑防雷击电磁脉冲的需要,在变压器高压侧各相上设置避雷器,在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处设 60kA(8/20uS)第一级浪涌保护器。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当无线路引出本建筑物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5k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

(三)接地。本工程2#物流库采用TN—S系统的接地形式,其余物流库采用TN-C-S系统,总电源进线处做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设备等的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所有建筑均需作总等电位联结。N线与PE线严格分开,不得混淆。所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插座接地孔、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金属保护管均须与PE线可靠连接。

五、通信信息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集中火灾报警系统。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结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结短路隔离器。

(二)消防联动控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消防水泵、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消火栓按钮动作后,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

(三)安全防范系统。本系统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分别对物流库主要出入口分拨处、门厅及重要场所等处进行安防监控,安防控制室设在消防控制室处。安防控制室设置为禁区,设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信手段,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四)出入口控制子系统。出入口控制管理主机设在安防控制室内。在安防控制室和各主要出入口设置控制装置(门禁控制器、门磁开关、电控锁、读卡器等)。各门禁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组成控制网络系统,出入口控制管理软件应能对系统中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门禁控制点可以是在门的内外两侧配置读卡器,以控制双向进出;也可以在门的一侧(一般是在外侧)配置读卡器,另一侧配置开门按钮。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事故发生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联動控制模块,切除相应区域内的门禁控制器电源,使该区域的门禁控制器处于撤防状态。

(五)电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设备管理间设在网络机房内,与园区内网络中心之间形成基地内综合布线的主干线子系统。主干线子系统中采用光纤作为数据信号的传输干线,采用大对数电话电缆作为语音信号传输干线。各配线架分别直接向其对应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配线,形成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UTP线,最长线路不大于90m。

六、结束语

据悉,我国对于各类仓库如何建设都有明确的建筑设计规范。但是随着仓库转变为物流中心,其功能不断发展扩大,其设计规范也需要进行更新。在建设部等部委的组织下,最新《物流建筑设计规范》正在抓紧编写中,不久即将发布,该规范的一大变化是适应了当前物流中心功能发展的需要。新规范将扩大消防分区的划分面积,并在消防设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建筑电气专业也需运用新设备、新技术等手段,既保证物流中心能够更流畅运营,又要加强防火能力,提高安全性、智能化、自动化、便捷化。

参考文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整体设计 篇7

1 生活小区的建筑电气整体设计

1.1 电气负荷的估算

电气负荷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是一个重要参数, 他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随着城乡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迅速普及, 若要准确地计算小区的电气负荷是很困难的。一般在进行小区的规划或初步设计中, 可以采用负荷密度法来对小区的电气负荷进行估算。

1.2 供电电源及变配电所的设置

1.2.1 当小区电气负荷小于200KVA时,

供电范围在200米以内, 可以采用低压为380/220V供电。

1.2.2 当小区电气负荷大于300KVA时,

应采用高压供电, 以实现高压深入负荷中心, 从而达到减小线路损耗, 降低电压损失的目的。

1.2.3 当小区电气负荷小于8MVA时, 可

以采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 在小区适当处设置10KV/0.4KV/0.23KV变电所。设置的位置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变电所系统容量控制在3.2MVA以下;二是变电所的控制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250米以内。

小区规划用电负荷应考虑今后的发展, 对变电所应留有余量, 以备将来发展的需要, 避免今后东添西改, 争取小区规划一次到位为佳。在小区的建筑群体中, 有高层建筑, 有多层建筑, 对高层建筑中的一些电气设备和消防设备, 属于一级负荷, 应有两路电源供电, 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1.3 小区电费的电脑管理

电脑抄表系统由抄表主机MC、用户部件DC地址码和便携式转换器DM及变换器、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用户部件DC地址码分别装于各户电度表内, 抄表主机MC可定时检测各户用电量, 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并予以打印纪录。

2 住宅电气设计

一般家庭都具备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炊具、洗衣机等大量的家用电器。设计中必须认真地考虑用电负荷, 确定用电设备位置, 合理地选择电气插座、开关的型号及配电线路截面、保护开关的电流整定值等。

2.1 住宅内部线路敷设及保护

住宅内部的照明支路和插座支路是分开设计的, 应该分开保护和分线敷设。插座回路应选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高分断力的小型空气开关, 照明回路应选用不带漏电保护功能的高分断力的小型空气开关。住宅内部线路敷设应以暗敷设为好。现市场上推出的新型阻燃PVC管, 其可绕性趋近于PVC波纹管, 钢度相当高, 价格是钢管的1/3, 应多采用其对住宅内部的线路进行敷设。

2.2 照明灯具的选择及开关的设置

2.2.1 灯具选择:

住宅照明灯具的选择以普通节能型为主, 节能又分为高光效光管节能和高效率灯具节能, 尽量选用电子镇流器。客厅、卧室设一般白炽灯头, 并在灯具旁边板下予埋螺栓, 供用户安装花灯时使用, 也可统一安装32W环型节能日光灯。厨房、卫生间采用白瓷防水座灯头, 楼梯间采用声控灯。灯具安装时相线接在开关上, 零线接在灯口上。厨房和厕所灯塑台下全部加胶垫密封。

2.2.2 开关设置:

墙装跷板式暗开关, 全部采用86K系列, 手柄中心距地面1.3米, 应尽量设在便于操作处。

2.3 插座类型的选择及位置的确定

电气插座在住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必须正确地选择插座种类及安装的位置。客厅、卧室均选用带安全门二、三极扁圆两用插座安全型距地面0.5米暗装;厨房、卫生间采用二、三极插座防溅式暗装, 安装高度:厨房排烟罩、卫生间排风扇插座距地面1.8米~2.0米, 其余插座距地面1.5米。

2.3.1 客厅内一般设三~四处插座为好。

一处设在安放电视机近处的墙面上;一处可设在沙发放置处, 供落地灯等电器使用;另一处设于交通口附近, 供吸尘器等移动电器使用。

2.3.2 卧室内一般设二~三处插座为好。

一处设在窗户旁, 距外墙0.5米, 供写字台灯、电脑或床头灯使用;一处设于交通口附近, 供吸尘器等移动电器使用;另一处根据不同的建筑布局设于内墙阴角处。

2.3.3 厨房一般设三~四处插座为好。

一处设在烟道附近, 供抽油烟机专用;一处设在操作台墙面上, 供电饭煲、电水壶等使用;另一处根据不同的建筑布局设于内墙阴角处, 供电冰箱等使用。

2.3.4 卫生间一般设三~四处插座为好。

一处设在通气孔附近, 尽量远离喷头或浴盆, 供排气扇专用;一处设在洗脸盆旁, 供镜前灯、电动刮胡刀、电吹风等使用;另一处据不同的建筑布局设于内墙阴角处, 供洗衣机、电热水器等使用 (此处为三极专用插座:洗衣机插座距地面1.5米, 电热水器插座距地面1.8米~2.0米) 。

2.4 闭路电视插座的设置及进户方式的确定

闭路电视是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往设计中是在客厅安装一个电视插座, 信号源为城市有线电视网或单位自办节目。如今, 有线电视台节目多达数十个, 许多家庭为满足各种年龄所喜爱的电视节目, 都备有两台电视机, 分室使用。在系统设计时, 应考虑每户设一个串接二分支器, 一个分支头留在客厅, 另一个分支头去主卧, 使施工时一步到位。这样做使用方便, 增加的投资也不多。闭路电视前端箱的安放位置根据进户线方位而定。

(1) 建筑物如果建在旧市区, 周围管网纵横交错, 应从建筑物顶端引入, 前端箱设于某单元顶层楼梯间内。箱内放大器电源引自该单元电表箱内, 放大器一般都能够长期工作, 不必再另设电源开关。

(2) 建筑物如果是在新建区并已规划有闭路电视网, 可以考虑从地下进户, 前端箱设于地下室或一层楼梯间内。

2.5 电话的设置及进户线

根据建设部和电信部门的有关规定, 新建住宅楼内必须予留电话插座, 用户可根据需要向电信部门申请安装电话。电话插座一般予留在客厅接近沙发处, 距地面0.3~0.5米, 也可在客厅和主卧各设一处插座, 线路在客厅插座处并联, 供用户选择安装部位。

电话分线箱应以每单元设一台为宜。总进线箱应根据城市通信网及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于屋面上、地下室或一层楼梯间。一般老市区, 特别是中小城市多在空中架设通信干线, 总进线箱设于屋面既方便架设又便于维修。新市区通信干线根据规划要求都是埋于地下室楼梯间或一层楼梯间墙面上。进线箱最好不要悬挂于外墙上, 接线及维修都不方便。

2.6 配电系统的分配

住宅配电系统要求各级保护可靠, 维修方便。一般一栋楼 (三个及三个单元以内) 设一个总箱, 若直接由城市低压电网供电, 还应设总计量表。配电箱及室内开关箱均采用铁制箱。总箱应在负荷中心处, 可设于楼梯间内, 也可设于外墙上, 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 以当地做法为主。设在外墙上的总箱要注意安装高度, 一般底部距地1.5米, 箱体应选择户外防水型。室内开关箱应尽量靠近门口, 底部距地1.8米暗装。为了检修方便及合理的选择导线的截面, 每单元应设一台分箱, 箱子不单设, 只是在单元配电箱内加设一只分开关。

总之, 住宅电气设计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有更深、更广泛的充实, 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我们要把“三新”广泛地应用到住宅电气设计中去, 给人们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 篇8

关键词:智能小区,电气工程,配电系统,外部监控,防雷设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小区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也是消费者提出的明确需求。智能小区的建设主要涉及到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等都各方面,其可以有效提高小区居民生活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如何实现智能小区的电气工程设计,并将设计方案有效落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智能小区的前期设计工作

就智能小区电气工程前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定位。该智能化小区有明确的4C定位。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小区周围环境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合理设计。第二,就设计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背景音乐系统、公共管理系统、安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道路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等。通过对智能小区综合考量和设计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系统需求设计出具体化的设计方案。

2.智能小区配电系统设计与实践方式

2.1变压器设计

未来智能小区的用电量会逐渐增大,虽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认为变压器容量在160Kv/或250KV时需要加大变压器容量,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区未来用电负荷量发展情况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进行电气设计工作。变压器的台数、型号等参数都需要根据小区实际用电量情况和未来用电负荷发展情况进行考量,要求既要满足小区住户的需求,又要达到节能的效果。

2.2其他设计

智能小区入住的居民很多,其用电负荷量较大,因此可以对整个小区的用电负荷按照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能够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法实现电气设计。在智能小区当中,其消防动力符合基本设置为以一级负荷,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供电,而一般的家庭用电可以设置为三级负荷。根据负荷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变夺器进行控制,然后对其具体数值进行设置。在智能小区中,单母线和双母线时低压电器设备,单母线能够实现成本节省和方便维护的目的,其对稳定性的要求不高。若是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则需要使用双母线。从实际情况说来,三级负荷可以全部使用单母线,其接线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分段。

3.智能小区监控系统设计与实践方式

3.1火灾监控

对于智能小区而言,安全是小区居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火灾问题首当其冲。所以,在设计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时,必须加强对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一般说来,火灾监控系统可以分拆为中央控制区和局部探测区。在中央控制区,需要设置控制模块和对应的监控设备,一旦发生信号报警,对应的控制模块就可以将事先设定好的执行程序进行调用,以应对火灾情况。同时,控制模块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操作,也可以实现手动操作,而且在优先级上,手动操作级别更高。在安装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气系统时,需要加强对电磁干扰、火险的防护工作,避免在出现火灾时烧毁火灾监控系统线路,导致其相关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3.2消防探测器

在智能小区中,要应对火灾问题,还需要设置消防探测器,其基本功能就是依照火灾情况的不断变化,智能地对监控系统发出不同的警报,进而是监控系统运行不同的指令。所以,消防探测器设置好坏直接影响到智能小区的防火安全。在小区的不同位置与不同环境中,所需使用的消防探测器是不同的。例如在一些较为狭窄的区域,消防探测器一般以点式为主,其在满足警报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成本和空间的节省。比如地下停车场,虽然其面积较大,但是空间并不大,而且分割成为了多个功能区域。所以,在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适当的点式探测器,就可以完善地下停车场的火灾警报功能。

4.智能小区防雷设施的设计与实践

智能小区集中了多项电气电子系统,因此非常害怕受到雷电干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来,小区一般都会设置基本的防雷设施,但是对于智能小区而言,这样的基础性防雷设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加强针对性的防雷设施设计与运用。例如,直击雷会对智能小区的监控系统、配电系统等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应对直击雷时,就需要从小区实际出发,首先做好接地工作。在接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设置避雷针、避雷网以及报闪器等,确保防雷效果最佳。在考虑直击雷的同时,还需加强对雷电反击以及侧击雷的防护。为了防护雷电反击对电气系统造成的危害,需要分开金属物体和防雷装置的下引线以及接闪器,并且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还需要时金属管道和建筑钢筋分离,使建筑物每层钢筋都和防雷设施的下引线连接起来。而侧击雷主要可能发生于较高建筑中,需要每个一定距离就是指避雷带,遭遇较大的金属物体时,也需要将其和地下线相连接,以此实现避雷。

5.结束语

智能小区建设成为当前的时代主流趋势,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和实践,是智能小区建设的关键重点。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认清智能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内涵实质,从配变电系统、火灾监控系统以及防雷设施等方面,加强电气工程设计,提升智能小区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黎嘉庆.浅谈现代智能化小区的电气设计方案[J].民营科技,2011,07:336.

[2]何波,冯增喜,于军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3:43-45.

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 篇9

1 开展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1) 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耗能现状。

虽然现阶段, 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电气工程上已逐渐开始投入使用, 然而由于对新型能源的利用仍处于摸索阶段, 其在使用性能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智能化建筑主要仍是依赖于电气能耗。据统计, 我国当前各种行业能耗中, 建筑耗能占大多数比重, 其中以电气的能耗占据首位。由于我国在智能化建筑工程节能技术上起步较晚, 实践经验有限, 且针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的标准仍未规范化, 因而造成在建筑电气节能运行上仍存在多种不足, 耗能量仍不容乐观。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农业等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由此带动能源的消耗量增加, 尤以建筑消耗居多, 且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 因而减少建筑耗能问题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另外, 随着能源的消耗, 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等。为改善现阶段人们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等, 加强建筑电气节能工作便尤为重要;此外, 在我国推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 节能减排问题是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 开展电气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福于后代的重要举措。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符合的准则

1) 节能应在保证实现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开展。

开发智能化建筑物的目的即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完整的服务, 因而在进行节能优化时, 需考虑到其是否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如正常的照明需要、运输通道通畅、休闲娱乐设施等正常运转等。

2) 节能应在符合实际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

节能技术的投入使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成本问题, 不能一味追求高效节能而加大投资, 增加建筑物开发成本负担。因而电气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节能优化时, 需认真考虑节能方式的选择及其设备材料的应用, 尽可能实现节能性能的优化与成本的控制。

3) 节能应减少对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在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时, 应先将与建筑物基本功能实现无关的耗能方式加以总结, 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节能方式。其常见的无用耗能方式如传输电缆线路上的耗能、变压器的损耗等, 其耗能量较多, 对建筑物的功能实现却无任何帮助, 是建筑物能源利用的极大损失。

4) 节能需优先考虑环境保护。

随着能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公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加深。节能的优化需以环保理念为主。在进行节能设计时, 需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及实现综合性效益为目的,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 选择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且安全可靠的优化方案。同时应严格控制节能成本, 适当选择节能设备, 保证在预算范围内实现节能效果。

3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上做了很多努力, 然而其实际使用仍未得到预期效果, 仍存在多个问题亟待解决。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在质量安全监督上存在漏洞, 因电气工程师在进行节能优化时, 对其技术的应用仍缺乏实践性, 造成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上的实用性不强;其次是在设备使用上, 智能化建筑电气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及其附加设施的使用, 再加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仍不够成熟, 因而优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受使用设备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发挥节能效果;另外, 目前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总体规划设计上缺少综合性的协调工作, 采用的优化方案缺乏科学性, 进而在真正执行时效果不理想, 没有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4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策略

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策略研究。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节能优化方案制定时, 需总体把握建筑中用电设施的功率大小、负荷容量及其布局分配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供配电节能设备, 在确保用电设备在正常工作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能耗损失。

由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损耗形式, 故可先从变压器入手实现节能优化。首先应依据变压器所带负载情况, 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 将负载加以合理分配, 并选择与驱动负载能力相符合的变压器, 从而充分利用变压器, 减少能耗损失;此外, 应将处于同一个变电站的变压器实行并联工作的方式, 并根据所带负载随时调整其投放使用的数量。

另外, 还可从减少电路线路上的电能损耗方式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线路上的电能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 其中造成其电能损耗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中所选用的供电方式以及线路本身的导线截面。在进行节能优化时, 可选择电阻率值相对较低的导线, 如铜、铝材料的导线, 在符合经济节约的前提下, 在负载用电量较多的一、二类建筑物中以铜导线为主, 而在负载量相对小的三类建筑物中则使用铝导线;另外, 在布局线路时, 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 并避免弯路线路。

2) 对建筑物内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策略。

建筑用电中照明占据绝大多数用电量, 因而可从照明系统优化方面实现电气节能。在建筑照明中, 照明设施所消耗的电量与其所使用的照明方式、照明时间、设备功耗、建筑总面积、照明设施使用数量以及发光效率等直接相关, 因而对照明系统的优化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是照明设备的选择, 应优先考虑高效节能型光源设备, 尤其是发光效率高、功耗低、耐用时间长的光源;其次在光源所需配件上, 如镇流器、触发器等元器件上, 应首选功耗低、性能好的设备;另外, 应合理分配照明时间, 利用光线、声音等感应控制方式控制照明回路的开关, 避免不必要的照明浪费;最后在建筑物的设计上, 应充分使用自然光, 并选择透光性强的玻璃或门窗, 在照明系统的电路设计上也应以三相四线方式为主, 从而实现最大化地节能供电。

3) 关于建筑物用电梯、通风建设、空调以及供水系统的电气节能优化策略。

在建筑电气中, 电梯、通风、空调及供水系统的用电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建筑物中的运行电梯, 应合理选取其型号及与之功率相匹配的电机驱动, 并尽量考虑小机房的设计安装;在通风建设方面, 应切实考虑到电能资源需求量的不同, 同时兼顾到风机等使用设备的参数要求, 选择合适的且性价比高的设备;然后关于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 因考虑到空调耗电量大、功率高等特点, 在选择空调时, 应首选节能环保型的水源热泵式空调, 相比于传统的空调, 其运行效率高、污染小。在空调的使用上, 应合理设定其工作模式, 避免电能的过度损耗;最后在供水系统的设计上, 应优先选择无负压作用的供水设备, 其不仅可实现节能环保, 而且对水质也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现阶段使用的电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其使用是有限的, 因而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热能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便尤为必要。在建筑节能方面, 可考虑使用这些新型可再生资源, 从而减少对功率高、耗能大的设备的使用, 并摆脱对电能的完全依赖;另外, 在设计装修智能化建筑电气时, 可选择新型材料的装饰物, 并使用新型环保节约型墙体材料, 进而在实现装饰整个建筑的同时也减少了电能的功耗, 提高其节能效果。

5 结语

建筑的整体结构及布局构成了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而其智能化电气的安装则为建筑的使用赋予新鲜的活力。智能化建筑的节能优化是一项复杂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其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气安装及控制等多方面专业领域, 因而建筑工程师在进行优化设计时, 应综合全面的考虑到各个领域的相互关联性;此外, 应从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考虑, 设计出既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 又可实现节能环保的电气安装方案, 从而全面体现能耗低、性能高的现代化智能建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节约。

摘要:以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为切入点, 对智能化建筑电气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符合的原则加以概括,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现节能化的方法给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创造出能耗低、性能高的现代化智能建筑。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28) :29-31.

[2]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 (3) :33.

[3]谭立刚.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研究[J].科技向导, 2013 (15) :17-19.

建筑电气智能设计探析 篇10

1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设计

智能建筑设计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智能化的建筑更是现代社会建筑的标配,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使建筑越来越科学智能。只有全面做好设计与安装,才能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自动化,保证建筑电气设备适用、安全、可靠和经济,实现建筑功能,满足人们需要。

1.1 设计选择要点

在建筑电气总体设计上,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要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成功的良好产品;电气设计与安装,要保证运行的经济性,实现低成本高回报,安装中尽可能简化,通过系统的简化确保程序上的简化,使运行成本下降,不能贪大求全,导致电气设计不科学,使用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一些电气设施是新研发的,在系统的兼容上还存在问题,有些设备还处于试用阶段,那么,在选择时,就需要更多的考虑到这一点,掌握电气设备自身适用范围、功能性能,不能因为高档、最新、最全,出现不科学、不切实际的做法。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交通,从每个项目实际出发,科学选用适应对路的系统和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开发好系统功能,达到既满足要求,又简化系统的良好目的,在进行系统选用时,需要做好长时间测试,重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可以说,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使用后经常24h不停运行,担负着建筑物内的各种任务,弱电系统承载力也需要全面考虑,这就在电气设备的选型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好的发挥出电气设备智能化。

1.2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

电气设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现场控制器的设计,进行设置时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的原则,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数量与种类一定要能够配套,与所控制的设备保持对应关系,同时为了维护方便,需要提前预留10%~20%的余量。现场控制器可选用壁挂式结构,如果机房控制模块多,也可以选落地柜式结构,但一定要保证柜前操作净距大于1.5m,确保维护操作方便。对现场控制器安放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一是要远离输水管道。因为这类管道附近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比如阀门跑水现象,就会导致控制盘受潮,水源附近蒸汽大,需要全面做好防潮、防结露等措施,确保运行安全可靠;二是要远离电机大电流母线等。如果电缆在1.5m以上的,一定要远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电磁的强烈干扰,保证控制器稳定运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需要加大预防力度,采取屏蔽和接地措施,实现安全运行目的;三是各类设备安装时要保证相对集中,通常情况下设在机房或弱电小间里面,这样才能达到末端元件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50m左右。

2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节能设计

智能电气需要大量的电能,要想在运行过程中保持低成本,则需要设计时就全面考虑到节能环保要求。

2.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高效的节能配电系统,能使电动机的功率因素提高8%-10%,功率损耗降低18%~30%左右,其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这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那么,进行电气设计时,一定要对供电距离、分布、负载等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特点,整体规划与设计,确保全局稳定性,在进行设计时,要遵循系统操作简便、可靠的基本原则,保证供配电系统更加科学合理,满足运行需要。对变配电设计时,需要靠近负荷中心位置,全面缩小配电半径,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降低线路的日常损耗,实现整体建筑节能要求。配电系统设计至关重要,要科学计算、正确设计,确保变流装置稳定,利用硅整流或晶闸管整流装置来确保设备的供电与励磁,适当更换与调整旧式变流机组,减少无功率损耗强度。

2.2 变压器的合理选用

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电气技术,确保节能效果,这在当前设计领域是非常主流的做法,如果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建筑节能的根本取决于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对变压器损耗进行整体规划,才能实现节能要求。通过实践检验,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低损耗变压器,运行时,费用不高,符合环节、经济要求。10~35k V配电网采用SC型环氧树脂浇注绝缘干式变压器,这类变压器有良好的优势,在耐潮阻燃、绝缘、质量体积、运行寿命上有一定的自身优势,运行中稳定性高,便于维护与保养。

2.3 照明节能设计

建筑物照明非常重要,在进行设计时,也要全面考虑,只有进行科学设计与控制,才能达到节能目的,设计时,要保证不降低照明质量与视觉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减少系统光能损失,提高自然光利用率,保证最大程度的照明效果。要合理规划好自然光,通过对自然光的利用,能够从根本上节约人工照明用电量,合理选择电子类低能耗的光源附件,减少用电损失,达到照明节能目的。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相互配合

电气设计不是单独的,需要与土建施工形成紧密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后期不受破坏,在土建环节中,一定要把电气过程考虑进去,为后期施工提供更多的方便。

3.2 防雷计算

建筑物雷击次数一年内较多,这主要和建筑物的体积有关,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雷暴日数,通过三级防雷设计与计算,确保建筑物安全。防雷主要是三等。一般建筑设计时,主要是按照三级防雷要求进行,不能简单按建筑高度选择,避免出现防雷设计疏漏,导致建筑物安全隐患。

3.3 接地问题

接地系统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防雷接地、电力系统接地、电子设备接地保证了建筑物安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这些系统是分开的,按标准规范要求,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Ω。若电子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分开,两接地系统的不宜小于20m。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愈来愈复杂,只要根据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严格规范施工工艺,才能进一步发挥运行效果,保证建筑物的智能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胡定华.论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J].现代商贸工业,2012(1).

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 篇11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设计要点;信息技术;数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031-02

在数字化技术和电子互感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变电站大量出现,如何把数字化设计引入到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智能化变电站,也被称之为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特点鲜明,功能完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探讨了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这一命题。

1 智能变电站的优势分析

1.1 智能化变电站的内涵

智能化变电站建立在IEC 61850通信规约基础上,包括智能化一次设备,主要是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以及电气二次设备分层,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由这两部分构成,可实现电气设备之间信息共享、互操作的变电站。

1.2 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技术特点

从数据源头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实现电气数据采集的数字化,为信息集成化和数据共享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智能化变电站使变电站具备监视、控制和故障录波等功能,由功能单一模式的传统变电站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装置的数字化变电站,把原有的硬件重复配置问题、信息不共享缺陷、成本高的问题,转化成新装置与系统间可通过串口或网口交换信息的智能化系统,为分散二次系统装置向信息集成和功能优化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化变电站从逻辑结构上看,是“三层两网”结构,即包括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以及站控层网络、过程层网络几部分。这种结构构架方式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能,主要的特点是: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均实现数字化,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网络传递实现了通信模型的标准化,各种设备与功能之间通过信息平台得以共享。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特点包括:第一,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加了过程层,也就是把一次电气设备纳入到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中来,这是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第二,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实现了网络化,数字信息可直接传输到站控层交换机中,消除了转换型接口,大幅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整体速率;第三,智能化变电站带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智能化设备,同时具备智能开关设备,也就是具有高智能开关的全部功能,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在监测和诊断两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第四,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与一次设备均配备有智能终端装置,智能终端与智能终端之间由光纤通信连接,替代现有的测控柜电缆连接,而测控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由电气回路连接,这同样是智能化变电站的特点之一。

1.3 智能化变电站的优势

相比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一个方面:智能变电站增设过程层,由过程层作为结构支持,从而使数字化变电站依赖的通信网络与一次电气设备实现完美的融合,在这种工况条件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变电站的数字化水平便可得到极大的提升与大幅发展。

此外,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说,间隔层中涉及的设备,可通过连接一定的设备,实现网络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电站的数字信息可直接进入站控层交换机中,因此使信息交换变成可能,节省了网络结构下接口装置步骤,实现提高信息交换率的目的。

在实现信息交换目的基础上,智能化变电还可面向系统提供智能化开关装置,使得系统具备控制设备运行的功能,变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下,充分发挥在线监测作业、故障诊断等方面的优势。但是,需注意的是:智能化变电站针对间隔层、一次设备等,都设置了对应的智能化终端装置,通过光纤线路,能够实现终端之间的互联,这种互联是可靠的。在这种互联的方式下,可优化传统变电站系统中的电缆进线线路连接这一步骤,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

2.1 智能化变电站设备选择要点

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说,电气二次设备选择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涉及的二次设备,包括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和二次设备三种类型的设备。在建设智能化变电站过程中,进行进线网络化的根本目的是:使得电气二次设备与智能化变电站正常运行要求适应。但是,笔者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等在智能化变电站设计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智能开关来说,在选择智能开关时,应选择理想的开关或从传统开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关终端模式。其中,较为理想的智能开关,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包括在线监测功能与智能控制功能两个方面。与此同时,智能开关可为智能化变电站提供数字化接口,所以智能化水平相对比较高。但是从投资成本和维修角度来看,智能化开关的费用比较多,因此,在操作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二是对于传统开关来说,在与智能终端连接过程中,虽可提供数字化接口,但是由于缺少在线监测功能,所以智能化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选择投资成本低的智能化装置。三是从电子互感器角度看,有两种装置可供选择:一种是有源电子互感器,另一种是无源性电子式互感器。前者是指带有低功率线圈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时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可实现电源与电子电路之间的匹配,然后通过激光方式,有效解决电源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得到应用广泛。对后者来说,其建立在光学传感技术基础上实现的电子互感器装置,由于费用比较高,性能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目前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2.2 通信规约选择要点

智能化变电站内部的网络结构分为两层:一层是站控层网络,一层是过程层网络。对于不同网络,其通信规约选择是各不相同的。对于站控层网络来说,可选择103通信规约,该通信规约采用传统功能设计形式,缺点是互操作性相当差,针对要求低的、以太网为通信基础的使用,费用同样比较低。而还有一种基于IEC 61850网络的通信规约,基于网络通信平台变电站系统面向对象设计,可以说是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的有效平台,不过该种形式的通信规约建设费用高,实施性好是其主要的优点。对于过程层网络规约,可选择后者,这主要是因为后者采用FT3帧格式,实施性较好,同时具有传输延时固定的优点。而对一些要求高的串口通信,使用插值法实现同步,可靠性相对较高。

此外,通信规约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IEC 60044-8通信规约,这种通信规约形式主要面向对象设计,从而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理想平台,这种通信规约的主要特点:传输延时不固定,无法自同步,可靠性相当差,费用也比较高。

通过上文中的论述,完全可看出,单间隔、无需数据同步的电气二次设备选择第三种通信规约形式比较合适。

2.3 网络结构设计要点

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说,网络结构设计中,需要把整个变电站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过程层、网络层和架空层。对于这三个层次来说,均需独立网络方案的设计。在这三个层次中,过程层网络由于是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网络设计得以有效区别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予以重点的关注。目前,综合考量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在智能化变电站站控层网络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应选择以星型太网网络为支撑。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目前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对于智能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来说,明确电气二次设计要点,便可提高设计的水平。同时,还必须做好设计质量的控制措施。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以及目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现状,从智能化变电站的优势、电气二次设备的技术特点、优势以及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设计的要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 蔡建成.变电站数字化电气二次设计特点及要素[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9).

[2] 徐大可,赵建宁,张爱祥,等.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7,(1).

[3] 李建武.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

[4] 王春成,游复生,邓小玉,蔡田田.贺州变电站串联补偿工程电气二次设计综述[J].陕西电力,2010,(12).

[5] 崔海鹏,张涛,韩本帅,等.风力发电系统中SVG电气二次设计应用实例[J].科技信息,2011,(25).

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 篇12

一、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的内涵

建筑智能化归根到底是电气技术 (包括强电和弱电) 的革新和发展, 使之具有“智能”功能。在实际工程实践中, 电气设计通常分为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两大部分。强电设计可分变配电系统、照明、动力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变配电系统、熙明、动力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是传统的电气设计内容, 在智能建筑出现之前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作为智能建筑的动力中心, 以及整个智能建筑的运转心脏, 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智能建筑的兴起毕竟是建筑弱电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 一般说来, 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 (电力) , 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的特点, 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 供电安全可靠, 提高效率的问题。弱电的处理对象是信息, 即信息的传送与控制, 具有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等特点。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 发展迅猛, 正朝着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它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送的效果, 即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和可靠性等。建筑弱电根据其使用环境、要求不同名目繁多, 在设计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除非建筑单位提出要求, 一般均按常规设计, 即按照建筑类别和类型遵照规范进行设计。由于弱电设计面广、难度大、很难要求设计者全面掌握, 所以设计院只需完成总体方案与系统设计, 并解决好与其他专业设备及管线间的配合。

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有关规程、规范不很完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内容多是笼统的要求, 缺乏对各器件量化、细化的计算、选型方法。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施行已十余年, 与迅猛发展的IT技术相比, 规范内容有些陈旧, 不能很好地为工程服务, 反而成了技术进步的障碍。

传输信道设计如何设计得经济合理、便于维护、有利施工及其与其他专业管道良好配合一直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 尤其是在弱电方面新增的系统较多, 设计人员不可能全部掌握, 合理进行设计, 这是问题出现得比较多的关键。另外, 实际设计中, 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 往往大量压缩正常设计时间, 经常几个设计人员同时做部分设计, 相互间缺乏协调, 造成很多的错、漏、碰、缺更是普遍。

近年来系统集成是智能建筑领域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系统集成被普遍认为是设备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目前, 大量的智能建筑在不断涌现, 其中能谈及“集成”的都很少, “集成”需配置的设备发展不甚成熟, 跟不上市场的需要。

三、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节能设计实现

在智能建筑中, 应用电气技术实现建筑节约, 符合当今社会主流。其中, 建筑节能源头在于变压器的选用。因此, 节能的重要措施就是降低变压器损耗。现在普通是推广应用低损耗变压器, 在运行过程中, 费用非常低, 符合智能建筑的经济要求。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要充分考虑供电距离及分布, 负荷容量, 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 以配电系统操作方便, 简单可靠为基本原则, 设计的变配电应当缩短配电半经, 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以减少线路损耗, 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在配电系统中, 要正确设计和选用变流装置, 采用晶闸管整流或硅整流装置保证直流设备的供电和励磁, 在条件请允的情况下, 淘汰过去的变流机组、汞弧整流器等直流电源设备, 以提高功率因数。另外, 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可以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消耗, 使电机在负载下降时还可以自动调节转速。实践证明, 采用高效的电动机设计节能配电系统, 电机平均功率因数高8%~10%, 总损耗减少18%~30%, 节约效果非常明显。

科学的照明节能设计, 应当以保证不降低照明质量、不影响作业面视觉要求为前提, 通过在系统中减少光能的损失, 充分利用自然光, 实现光能的最大利用价值。一些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是电气技术的节能照明设计必不可少的, 在一些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同时, 加大力度推广使用电子触发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变压器以及电子镇流器等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 以达到节能照明节能的目的。

四、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施工监控

智能建筑内部专业设施齐备, 自动化程度高, 发挥其智能作用, 强、弱电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是保证智能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水平的前提条件, 加强电气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首先要认真读懂电气施工图。在电气施工之前, 工作人员要对电气设计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校对, 特别对于有修改的设计, 要逐一描绘到蓝图上, 认真地进行管理。这样才使修改蓝图能成为工程质量的监控的保证。

要熟悉规范, 把好质量关。电气施工质量规范条框较多, 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等。监控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做到积少成多, 牢记规范条例。在电气安装过程中, 要仔细认真, 勤动笔头, 不怕麻烦, 深入现场, 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严格质量管理始终把材料设备质量的监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 这样才有保证电气施工能安全实施。

五、结语

建筑智能化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也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 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由于它是一个新兴行业, 发展不完善, 存有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颖:《智能建筑电气的技术分析》, 《广东科技》, 2006, (08) .

[2]周海如、邱祥顺:《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 《今日科苑》, 2007, (02) .

[3]钱凌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8) .

上一篇: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下一篇: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