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

2024-10-04

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精选6篇)

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 篇1

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以精细化操作为特征, 致力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 是增强团队素质, 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经济发展, 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载体。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引入企业各个管理部门, 通过细化、量化、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等方法建立规范的工作标准, 形成一套统一、科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提升工作效能, 构建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节约型企业。

在科学管理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石油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管理为适应环境的变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集权到分权, 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 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 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网络化。科学技术正以无比伟大的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辉煌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精细化管理是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1. 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降低行政成本

在企业管理中, 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 科学利用我们可掌控的各种资源, 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 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以第八采油厂为例, 该厂成立于2005年, 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下属的一个集石油勘探评价开发为一体的原油生产单位。管理区域横跨陕西、宁夏两省 (区) 的定边、志丹、吴起、盐池等四县九个乡镇。管理模式采用厂级、作业区 (大队) 级、井区 (小队) 级三级管理。管理幅度大、作业区域分散。

以往行政成本较高, 其实这大多与粗放式行政管理有关, 忽视从细小环节着手, 如会议费、接待费、小车费、电话费等这些公务支出, 往往隐蔽较大的隐形行政成本。为此, 该厂实行“板块化运作, 职能化管理”的运行模式, 把全厂分解为四个板块, 一是强化板块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的成本意识, 树立行政管理的效益观念。二是费用切块, 关注细节, 小处着眼, 讲究办事成本。突出抓好日常接待和水电、小车及办公用品标准测算和消耗, 大力改进办公方式, 努力节约办公成本, 争取以最小的管理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努力克服各种跑、冒、滴、漏现象, 用平时形成的节约的好习惯培养优良的节约作风, 努力打造“节约型”机关。三是健全内控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不留死角, 不留漏洞的内控体系, 实行异体监督, 强化内部监督和目标管理, 适时对行政管理细节上的耗费加强控制, 同时让纪检监察、广大员工加入对行政成本的监督中。实现了精细管理和工作创新的突破。努力通过成本管理的改革创新, 催生财务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精细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实施全面预算, 编细编实部门预算;通过加强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通过加强重大项目资金管理, 规范投资管理, 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降低行政成本, 实现管理水平的新突破。

2. 建立高效通畅的电子公文系统达到降低机关成本

以办公需要为导向建立电子公文系统。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企业机关以计算机为平台, 对传统的管理方式的网络化改造, 建立了符合机关管理特点、高效严密的运行模式。以电子公文为主体, 实现了网络申报、审批等多种方式对各类业务的管理, 机关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较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 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确保决策及时得到有效落实。

提高效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是精细化管理, 降低机关成本的最主要的出发点。电子公务的方便快捷使大家受益匪浅, 许多原本繁杂冗余的工作都在手指的点击下轻松完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轻了工作负担。“省力”又“省钱”, 在不知不觉中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源, 削减了巨额办公经费。既然是网络电子文件, 那么节约资源自然首先从节省纸张开始, 使得纸质文件大量减少, 同时也大大减少印刷、用纸等办公费用。电子文件使用及网络互联的开通, 节约了发送纸质文件所需的邮资、路费、通讯费和人力, 不仅有效提高了办公效率, 而且节省了大量相关办公开支。此外, 随着电子文件的增多, 纸质文件的减少, 也将使在解决大量“文山”问题上节约大量人力和空间。另外, 电子公务的实现, 也能使现有固定资产充分发挥效用, 各尽其能。

3. 建立畅通的指挥体系, 确保机构高效运转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这句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 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 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 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 更是精细化管理的绊脚石。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 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 却纠缠不休, 整天扯皮, 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 造成极大浪费。一个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规范化的高手, 能把复杂无序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 从而使普通员工可以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工作。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 把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 没有自律, 不以身作则, 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 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 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序的业务流程, 各部门不但考虑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 同时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以工作为中心, 部门支持流程, 使工作顺利完成, 减少了反复协调, 降低了管理成本。无序出现的频次多了, 就会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整合资源, 发挥出最大的效率。组织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要和谐地配合, 以便于组织的整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有了良好的协调, 就会出现1+1>2的协同效应。把精细化协调管理视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而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不力, 就会造成工作停滞等方面的浪费, 出现1+1<2的效应。

二、精细化管理是增强队伍素质, 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1. 注重人性化潜能开发是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点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企业的管理者好比是一个建筑师, 他善于因材施用, 将各不相同且不完美的人像石头似的精心安排, 砌成坚固的房子, 既将各自的优缺点相互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又能因此组合出万千风景的图案, 管理者的才能在这里便是珍贵的凝聚剂。进一步说, 企业的经营者又好比是一个球队的教练。他必须具备:合理观念, 知已知彼, 甚至要知道整个战局的发展;合理调配使用本组织的资源, 让每个成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表现的机会;善于对各成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

第八采油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整个工作环境变得规范化、标准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员工的尊重需求和成就需求得到满足, 进而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随着精细化的逐步深入,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形成, 员工的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 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 “小建议, 大作用”, 进一步增加了组织的活力。如:员工提出在地脚螺丝、法兰螺帽上贴上小标签, 通过观察小标签与螺帽的吻合程度判断螺丝是否松动, 这样就可以有选择地紧固螺丝, 减小工作量。被人们称为“日月翻转图”的离心泵节能降耗标识, 就是一名员工发现离心泵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 因为叶轮的重量, 久而久之, 轴就会被迫压至变形, 造成安全隐患, 导致生产不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必须经常转动联轴器。如何区别呢?他提出将联轴器的正面、反面, 各贴一枚不同颜色的太阳和月亮标志。白天将泵盘至红色太阳图案处, 夜晚将泵盘至黄色月亮图案处, 以此来缓解泵轴的损耗。通过员工潜能的发挥, 不但提升了工作现场的管理水平, 更进一步激发了员工们爱岗如家的热情, 员工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2. 精细化员工培训工作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自1990年提出以来, 已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最新理论代表。人才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表现之一, 因此, 人才培训就成为现代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成功企业一般都聚集了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 并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独特的不易被模仿、不可复制的资源利用和延伸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最终的归结是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的知识和头脑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最大资产, 为此企业不惜工本对人才进行各种知识能力培训。培训是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企业在培养拓展人才能力, 给人才增值的同时也就是在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八采油厂采取“以考促学”的培训方法, 围绕“三个贴近” (贴近岗位、贴近安全、贴近实用) , 强化培训, 突出培训效果;加强井区技术力量配备, 加强技术课教育, 开展岗位练兵, 强化全员培训, 提高培训效果;实行员工“四级” (小队级、大队级、厂级、公司级) 培训体系, 努力提高员工基本技能。从基层抽调工人技师组成技能培训考核组, 对各操作岗位进行技能培训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的考核进行挂钩, 督促员工技能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举办员工职业技能竞赛, 检验培训效果。该单位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 一方面启用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他们委以重任, 深入生产一线, 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以丰富其工作阅历, 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加速其成长步伐。另一方面一手抓学历教育, 一手抓业务培训, 选送生产急需的专业人才到兄弟单位或国内其他兄弟油田进行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为发展储备技术人才。同时以各种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深入开展“1+1”或“1+2”师徒帮带活动, 促进帮教成效, 开展了工程师带技术员、工人技师带中级工、高级工带学徒等活动, 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 建立了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规范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人员聘任的范围、条件和程序, 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交流和研讨, 努力做好职称评审工作, 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和技术成长奠定了基础。

3. 精细化设计员工工作环境以孕育快乐工作

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是一种文化的渗透, 潜移默化, 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效率的提高产生作用。主观方面, 现场工作环境的改变让员工以一种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持续的工作动力投入到工作中, 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客观方面, 资料、工用具的定置化管理使得员工需要任何资料或工具, 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节约了寻找的时间, 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每个人都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认真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第八采油厂正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从而达到整体效率提高的目标。目标引导和责任划定。根据不同层级和岗位的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 就要将目标量化、细化, 并层层分解落实, 责任到岗, 落实到人, 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 做到什么程度, 达到什么效果。

第八采油厂以加强基层建设为着力点, 全员参与, 细化标准, 引入“6S”先进的现场管理法, 创造清洁、舒适、安全、有序的环境, 促进每一个班站——最小生产单元的文明生产, 以此融合、扩大到整个生产单元、作业区域。通过积极开展“与文明同行”等文明生产主题活动, 强化干部员工文明礼仪、服务形象意识, 培养班组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敬业精神, 营造团结、热情、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大力开展建“五小” (小文化角、小练兵台、小菜园、小药箱、小厨房) , 创“五型” (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能型、和谐型) 活动, 从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出发, 为员工配备小药箱及常备药品、健康书籍;从增加员工知识结构出发, 配送各类图书报刊;从活跃员工业余生活出发, 送健身器材、文化活动器材、文艺节目、体育比赛进井站活动;从改善员工生活条件出发, 为井站配发了电冰箱、微波炉、消毒柜等生活设施;从关注员工的困难出发, 稳步构建了井站员工关爱帮扶体系。现代的生活设施, 亮丽的井站文化, 家园式的工作环境, 使员工感恩的意识逐渐增强, 助推了执行力的提升。

三、精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 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载体

1. 完善内控体系, 防范经营风险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行政效能和创新能力日渐增强, 更需要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为创建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 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是把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 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 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 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建立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管理要到位必须做好细节的未雨绸缪, 才能减少或杜绝不该发生的问题。第八采油厂根据本单位特点和资源配置状况, 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内控职责, 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二是制定《基层建设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管理单元, 实行区别对待的考评政策。三是依靠行政力来培养执行制度的习惯。规定每月都要召开工作分析会, 每次每人按规定的动作汇报工作;规定计划工作制度, 每月每人都要上报工作计划, 每月都要内部通报完成计划情况, 密切关注实施的有效性。形成习惯和规律。大大提高了各项业务处理效率, 有效地规避了各种风险, 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

2. 依靠技术优化流程, 提高主要工作效率

效率是管理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过程中追求的目标。第八采油厂是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的生产型单位, 提高采油采收率是最大的工作效率。因此, 以该厂加强技术部门管理职能的落实为例, 针对承担办理的工作职责, 在提高办理工作质量上, 依靠技术进行细化, 从接到工作到向下交办, 从一般问题到紧急问题, 从按时办理到办理质量, 共计细化了办理12个技术环节来约束办理质量, 有效保障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1) 围绕生产经营业绩目标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油田开发技术政策; (2) 编制全区年度技术管理规划及阶段技术报告; (3) 加强油田开发动态管理, 定期开展动态分析和井筒分析; (4) 负责注、采、修等日常性措施的制定和效果分析; (5) 提供井区阶段配产配注意见, 落实动态监测及甲方监督工作; (6) 积极配合推广新工艺、新技术试验; (7) 负责各类生产技术资料的收集审核、分析整理、统计上报和存档等工作; (8) 精细油藏管理, 严格执行油田开发政策, 按时完成油水井动态监测工作; (9) 认真开展油水井动态分析, 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治理改造措施和增产措施, 达到控水稳油的最终目的; (10) 科学井筒管理, 认真执行热洗、加药等井筒管理措施; (11) 严格执行井下作业监督制度和井筒治理办法, 定期开展油水井井筒分析, 及时、合理地采取以“十防一降”为主要内容的井筒治理措施, 实现井筒治理工艺配套, 以及油水井免修期的有效延长; (12) 规范资料录取与管理, 建立健全油水井的各项技术管理资料, 确保资料全准达标。并严格落实产量监控制度, 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精细注水管理, 树立“油水并重”的思想, 严格遵守注水管理制度和水源井管理制度, 确保注够水、注好水。精细生产流程、设备、仪表的管理与优化, 实现安全生产、平稳生产和准确计量, 减小综合计量误差, 提高机采效率和设备运行效率,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应用与创新, 针对生产实际, 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适用工艺技术;积极引进、科学评价新工艺、新技术, 大胆开展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 形成适用的油田开发配套技术。该厂油田开发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3. 加强监督检查,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采油厂加强对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推进厂务公开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进一步严明行政纪律、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效率、管理效益的督察, 坚决纠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推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

该厂出台考核管理办法, 加强对考核细则的制定、考核运行、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约束。首先对考核方案和考核细则进一步梳理和细化, 在基层中广泛征求意见, 在标准上和细节上达成一致, 或者是与基层具体执行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重新共同制定、完善考核细则和考核标准, 使之在内容上更加缜密、更加合理。同时, 组织执行者一起学习、统一标准, 并对基层讲清要求、讲清标准。另一方面, 加大横向交流力度。在考核中发现好做法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之类的活动。

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 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去监督组织所制定的计划落实情况。利用监督机制让每个员工的工作能按时并且保证质量的完成, 最终确保按照规划的时间进度去实现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如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又有什么决策会执行不下去呢?

四、结论

自然递减日益加剧的今天, 第八采油厂利用两年多的时间从年产2万多吨原油跃上50万吨的台阶, 再用2年时间挺进“百万吨”级采油厂的行列, 油田各项开发技术指标均保持I类水平, 和谐发展的氛围更趋浓厚。发展力来自何方?“多年的管理实践使之积淀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渗透力已经成为和谐发展的‘软实力’, 更是催生创新力、迸发发展力的源泉。”这不仅是和谐员工队伍的黏合剂, 更是激活开发潜力的催化剂。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 也绝不能因细废大, 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 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 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要树立一种精神, 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 融入到长期工作中, 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行政管理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

生本教育思想内涵探析 篇2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

生本教育倡导并力求坚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为本: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以生命为本。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它要求教育要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郭思乐教授指出生本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这种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的体系就是生本教育。他把过去传统的囿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模式称为“师本教育”。他说:“我们似乎可以明确地发现师本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的区别。前者是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 老师是大齿轮, 学生是小齿轮, 连带着运转, 我们把那样的方式称为连动式。后者是像开动汽车一样, 老师给学生钥匙, 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 我们把它叫做激发式。”[1]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 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以生命为本是生本教育的深层内涵, 那种把教育仅仅视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对教育内涵的窄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更是精神生命的启迪与激发, 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生命幸福、自由、健康地成长为根本的价值追求。“生本教育强调生命的体悟, 它以进入教育视野的生命特质为基础, 以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展开为特征。其主要特征是生命具有整体性, 即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具有独特性, 即每一个生命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生命具有可能性, 即人的生命不能被决定, 而是永远处于不断地生成和不断地完善之中;生命具有超越性, 即生命有超越生命的能力, 生命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而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2]

二、生本教育的哲学观

任何教育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生本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探析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其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

1. 主体性思想。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指实践者、认识者或者任何对象性活动的行为者本身, 主体性是人在自己对象性行为中的权利和责任, [3]具体地说, 它表现在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师本教育模式过分地强调了教育“上所施, 下所效”的以教为本, 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将教育视为预设、给予和灌输, 使教育成为了对学生生命的控制和规范, 而没有把作为鲜活生命体的学生的主体性诱导出来。生本教育充分认识到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无限潜能, 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变传统的传授教育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 通过为学生创设适合学习的情境,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是能发展、能创新的独立存在, 使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生本教育所蕴含的主体性思想真正符合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2. 自然主义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其核心是“回归自然 (back to nature) ”。自然主义思想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 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 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 防范不良的影响。[4]因此, 卢梭提出了教育适应儿童天性的自然教育原则——正确看待儿童, 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

郭思乐教授用一个抛秧的启示来阐释教育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 固然贯注了我们的丰收意愿, 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 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反之, 小块抛秧符合秧苗生长的规律”。[5]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中大量地做着这种类似密植插秧的事情, 把知识和技能细化成一个个小的目标, 然后针对每个目标按部就班地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 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被局限在这些预设的并且颇带强制性的目标之上, 他们不需要去思考什么, 一切活动都按老师所设下的“套”进行着, 学生自然也就思考不出什么来, 有的更是懒得去思考。生本教育就是要把学生从插秧式的师本教育体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让教育教学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 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

3. 自由教育思想。

自由教育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尽管各个时期的教育家和学者对它的理解不同, 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共同的思想:“自由教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育, 而不是以人为物、以人为工具的教育, 因此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前提的, 反对标准化、均质化, 因而有利于鼓励和帮助学生成为他们自己, 而不是按照某种纯粹外在的标准来塑造自己。”[6]自由教育并非无所限制的随心所欲, 而是顺应生命的本性, 使生命体的自然本性自由地发展。生本教育倡导教师作为引导者不给学生过多的预设和干预, 而是通过创设有更多自主、自由空间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学习的天性爆发出来, 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

三、生本教育思想理论渊源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都是在批判和继承历史上已有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和需求产生的, 生本教育也不例外, 它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渊源。

1.“产婆术”和“愤启悱发”。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以“问答法”著称,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于学生, 而是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不断的讨论和提问诱导学生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 最终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问答法”也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 它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 把学生作为整个探讨活动的主体, 在探讨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并培养论辩的能力, 最终激发学生不断地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显然, “产婆术”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全面依靠学生、诱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的教育方法, 其目的是对学生生命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家孔子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把握启发时机,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其实质就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根据学生的状况通过启发全面依靠学生而进行教育。由此可见, 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孔子的“愤启悱发”, 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实质上都是生本的教育。

2. 教育即生长。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针对当时教育为儿童遥不可及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弊病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他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倡导一种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体悟儿童的感受和期待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这种教育观要求教育教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高度尊重学生, 使儿童获得充分的生长和发展;要求教育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 提升学生的生命感。从这层意思上来说, “教育即生长”就是一种生本的教育。

3. 罗素自由教育思想。

罗素在吸取历史上诸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自由”教育主张。他基于两点考虑, 主张教育要给儿童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发展个人的自由。其一是, 儿童情感的发展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其二是, 自由对于理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那种用压制思想自由而得到的成功是短暂的, 极无价值的。[7]因此, 他说“只要我们在身体上、情感上和智力上适当地关心青年, 所有这些资质 (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 均可形成”。所谓“适当地关心”, 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 要遵循更多地发展个人自由的原则, 采用让儿童有更多自由的方法。[8]当然罗素所指的自由绝对不是放任自流, 教育中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 自由与纪律约束要巧妙地结合。据此,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 生本教育所倡导的教师作为引导者不给学生过多的预设和干预, 而是要给学生创设自由成长的教育情境的教育观是罗素的自由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下教育改革中的体现。

在追寻生本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师本教育体系。在师本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权威,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单纬度的线性灌输为主要方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 教师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师本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因此,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9]

四、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它至少在两个方面使教育回归正确轨道:一是它的本体性, 即使得教育回归到学生发展这一本体;二是它的生命性, 使教育回归到提升生命、尊重生命、依靠生命的机制上来”。[10]生本教育的内涵完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真, 它自身的操作体系, 就是全面依靠学生, 依靠生命的精彩。由此可见, 贯彻落实生本教育思想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真正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必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学者指出这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更换了教材、重构了课程体系, 但这不是改革的根本, 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和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像生本教育那样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去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激扬生命、张扬个性、充分挖掘潜能的过程, 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11]

参考文献

[1][5]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沈志奇, 赖益强.也谈“生本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6]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8]张人杰, 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9]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12) .

[10]郭思乐.以生本教育促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7, (4) .

成功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实施措施 篇3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世界领导与变革领域的权威约翰·P·科特认为,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 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是指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 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所谓企业文化, 就是职工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还有些学者认为,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也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生产经营机制。

从广义上看,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总和, 狭义上讲, 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企业的理念识别体系, 二是企业的行为识别体系, 三是企业视觉识别体系。

(一) 企业理念识别体系

企业理念识别体系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宗旨、企业使命等等。企业理念识别体系的形成通常是企业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反映, 也是企业发展指向、运行轨迹的前瞻性体现。企业理念识别体系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部分, 它属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次, 被称为企业的“心”与“脑”, 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二) 企业行为识别体系

企业行为识别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企业制度、企业风尚、员工行为规范进行设计和制定, 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 使各种企业行为有条不紊地开展, 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理念的贯彻落实和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企业行为识别体系分为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的行为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建立与运作、生产管理、干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生活福利、工作环境、生产技术设备、与股东的沟通等。对外的行为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公关活动、促销活动、流通政策、销售代理商对策、金融机构对策、股市对策、社会公益性活动、社会文化性活动等。

(三) 企业视觉识别体系

企业视觉识别体系的枢纽和核心要素是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等。成功的视觉识别一般都能通过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视觉符号设计, 使公众对企业的经营风格和战略理念产生联想。

企业视觉识别体系有其自身的构成原理和符号特征, 强调引人注目, 寓意丰富, 简洁明快, 易识易记。在确定了企业理念识别体系后, 企业就要运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电脑辅助设计等视觉设计的技能与方法, 根据媒体要求和竞争策略的需要, 设计企业识别体系的各种视觉符号, 鲜明地刻画企业个性, 突出企业理念, 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可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需要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格局日益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改革过程必将对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和切身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在凝心聚力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 切实用事业统一思想, 用工作统一行动。因此, 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 加快企业文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作为国有企业, 普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宜, 束缚和影响着职工的观念更新, 影响着企业创新发展的进程。当今国有企业在资产结构、组织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需要尽快建立起一套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型企业文化, 对职工进行先进文化的灌输和引导, 从而更好地体现企业的目标追求和价值理念。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不断深入挖掘历史底蕴, 充分借鉴先进企业文化, 既要强调制度管理, 更要强调先进文化的引领, 在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 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必须淘汰落后、僵化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 要有更强的文化力支撑, 以不断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 获得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三、成功推动企业文化的措施

(一) 发挥企业家精神

一是启示作用, 企业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精神, 需要经过企业家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才能成为全体企业人共同遵守的思想和行动的精神准则。二是教育作用, 企业精神一旦确定, 如何变成全体企业人的共同行为准则, 要靠企业家对广大企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三是示范作用, 企业家既是企业精神的倡导者, 更是企业精神的实践者,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精神的落实。四是推动作用, 贯彻企业精神的过程, 会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干扰, 因此, 企业家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推动企业精神的传播和落实。

(二) 加强形势教育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形势教育, 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 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三) 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 在建立这个网络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同外部联系起来, 发展企业对外的网络;二是把有计划的业务关系同无计划的信息沟通结合起来, 利用大众传媒、互联网等, 发展企业对外的形象宣传网络。

(四) 构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 存在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 但其深层次的内核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 并且以价值观为内核, 因而具有隐形性的特征。如果忽视理论研讨和挖掘, 不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加以确定, 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但这种伴生的企业文化往往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始终处于自发状态, 并不被所有经营管理者所重视。因此, 当前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讨, 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 从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作全面、科学的规划, 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和可操作性, 构筑起一整套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五) 构建基于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人的因素, 要努力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 将企业文化建设同管理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规划结合起来,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 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建立起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用人、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新制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企业推进自身文化建设的重点。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 有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 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的信赖, 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现代企业经营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 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来建设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在技术、产品、服务、市场环境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谁拥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应当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纳入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 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加以重视和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抓得有声有色, 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峰.电力企业文化之认识与构建[J].长江论坛, 2006 (6) :91-93.

[2]王文玉.让文化为企业战略助跑[J].施工企业管理, 2007 (1) .

[3]王素芳.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科学之友 (B版) , 2007 (1) .

[4]姚远, 林左鸣.士大夫情怀与企业家精神[J].国防科技工业, 2007 (2) :53-55.

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实施 篇4

一、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剖析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从人类的演化历史看, 人的认识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古埃及、中国、印度和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 这四个国家之所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与这些国家古代人民的认识水平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强有很大的关系。欧洲在古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停滞不前, 这段历史被人们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原因何在?关键是僵化、落后的封建贵族和宗教势力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直到十五、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才打破这种局面, 给欧洲带来了发展的曙光。文艺复兴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 激发出人们对发明、发现的强烈追求, 最终通过大批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活动, 使欧洲及其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在近代和现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英、美为例, 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 十八、十九世纪在世界各地到处攻城略地, 那么是什么使它成为这一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呢?关键是英国人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大量的成果, 使他们在科技领域居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水平。再看美国,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尽管美国的崛起有一系列原因, 但教育的崛起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其经济崛起的很关键的支撑因素。从上述分析看, 我们认为国民的认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竞争具有关键影响。因此,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为提高广大民众的认识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从教育宗旨看, 教育者一方面应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 另一方面应大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如果仅偏重于前者而忽视、压抑后者, 必然会降低教育的效益, 不利于促进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 好奇、探索是儿童的天性, 许多儿童本能地具有好奇、探索的欲望, 有些儿童在师长良好的引导下其好奇、探索的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有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好奇、探索的欲望却受到了严重压抑, 尽管他们在家长、老师的眼里是“听话的孩子”, 有些还成为考试高手, 但在创新方面却难有建树, 在工作实践中也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我们认为这种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后, 高考成为教育的指挥棒, 授受式学习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式, 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吸收得较好, 缺点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针对授受式学习的缺点, 有研究者提出我国宜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看, 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得出结论并交流评价的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地位看, 有的人认为我国的教育方式分为两种, 主体是授受式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对授受式学习的补充;从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看, 有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作为一门课程予以开设 (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始实施) , 有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在课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织、辅以教师引导, 有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分布在各门课中, 由教师根据所教课程的性质、内容和特点, 组织学生确立研究课题, 灵活地开展学习活动。

我们认为, 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开发新技术、改善人类福利状况的过程, 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规律。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传播已有的知识, 加快开发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步伐。从教育过程看, 教育对象通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许多问题产生疑问, 具有质疑、探索的欲望, 世界上有许多大科学家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就已具有强烈的质疑探索精神并将其付诸行动。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形式看, 培养活动多种多样, 可以说, 任何形式的质疑、探索皆存在对造就创新能力有利的一面。因此, 我们认为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于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或模式, 这种定义太狭窄, 可以说它只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 而不是全部。研究性学习应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重视并鼓励、引导学生质疑、探索, 大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 他们在进入社会独立之前, 学习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因此, 我们认为,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在学校,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生要进行社会调查、做实验、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 出于安全和占用正常学习时间的考虑, 许多家长横加干预, 指导老师不仅怕出事, 而且还担心影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 学校领导也有同样的顾虑, 他们即使同意开展活动, 也一再嘱咐带队老师要千万细心, 高度负责, 不能出事。在这样的环境下, 不难想象这种学习活动在我国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在不少学校仅流于形式, 仅流于口头标榜而缺乏实际行动。从高中阶段来看, 教育部规定作为必修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不少学校仍然是流于形式, 学校花钱买来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并未真正用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而是成了应对上级部门检查的摆设。此外我们还发现,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常有学生对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但有些老师对此却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 表现得不耐烦, 有些老师干脆直接跟学生讲, 考试不考这些, 别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还有老师对学生提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冷嘲热讽, 甚至当着许多人的面数落学生不自量力, 凡此种种, 皆不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教育管理者的认识水平会直接影响其管理水平, 而教育管理水平又制约着教育水平。如果教育管理者认为学生学习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学习前人已有的知识, 那么, 必然会强化考试管理, 考试的核心就是考查学生对前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育管理者这样的认识水平下, 我国教育的主体模式必然是授受式学习。因此, 要大力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教育的效益,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教育管理者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呢?我们认为, 教育管理者应多开展社会调查、开展教育研究, 通过调查和研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 掌握人才的成长规律, 在工作中树立前瞻性、针对性和长远性的教育管理观念。在中小学教育中, 应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考核教师的管理制度, 给教师创造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 鼓励教师针对所教课程灵活设计研究性的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质疑、探索, 引导学生在思考中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并在获取知识中进一步探索知识。

2.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培养高素质、创造能力强的学生, 需要高水平、创新能力强的教师, 为此, 需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教师来说, 首先要有尊重、爱护学生的高尚师德, 肯定学生的质疑、探索精神, 正确引导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 不宜一昧地压制和敷衍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只有多呵护、多尊重学生, 才有助于学生学精、学通, 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 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变单一的授受式学习为启发、引导、传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授受式学习的重要缺陷是学生大量地忙于接受前人的知识, 并且是灌输式地接受, 题海战术式地巩固, 学生质疑、探索的习性被大量抑制, 采取启发、引导、传授相结合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在思考、质疑中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质疑、探索的习性被启动和运用, 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索;此外, 应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实践经验看, 教师只有开展了创新活动, 才能对这些活动具有亲身的感受, 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才能体会到创新的价值, 才能增强创新的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而只有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才能更珍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 才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精深、更精妙地播种知识, 才会有助于培养出基础知识牢靠、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的高素质的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 是一种自我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方法与手段, 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意志层面、实践层面, 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1.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含义

对感恩教育的界定, 当前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同陶志琼博士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手段和方法, 通过一定感恩教育内容,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陶志琼博士还提出感恩教育的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 体现在学会识恩和知恩, 即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 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 受教育者在认知基础上, 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 即产生感恩情怀。三是实践层次, 受教育者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 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 受教育者既要知恩图报, 又要施恩不图报。在这三个层次中, 认知是基础, 情感是动力, 实践是目的, 三个层次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本文认为, 要践行陶志琼提出的“三个层次”内容, 受教育者应从十六个字诠释感恩, 即“尊重差异, 关心他人, 意识责任, 付诸关怀。”首先,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感恩的平台, 基于这种“平台”, 个体才有可能尊重他人的个性与唯一性。其次, 关心既是一种观点和态度, 也是一种意识。个体只有自觉自愿地把人或事物放在心上, 才能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 (物) 。第三, 感恩是把爱作为义务的责任。这种责任把人带进价值冲突中, 使人在取舍中表现自身价值。第四, 感恩自身的性质是实现于活动的, 要将关怀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做到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

2. 大学生感恩的对象

(1) 孝敬父母, 感父母养育之恩。俗话说“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作为儿女, 我们要感恩父母的辛苦养育, 把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作为做人之本。 (2) 尊敬师长, 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父母给人以生命, 老师给人以慧命。作为学生, 无论地位如何显赫, 财富如何巨大, 都不可忘记恩师的培育之恩和指路之功。 (3) 博爱众人, 感他人和朋友的关爱与协助之恩。人生路上, 因为有他人和朋友的信任和帮助, 才能一帆风顺。感恩他人和朋友, 就要切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 与人真诚相待, 仁者爱人。 (4) 承担社会责任, 感国家护卫之恩。“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个人与祖国共兴衰, 共荣辱, 这是永恒的事实。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要感国家护卫之恩, 饱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5) 顺天应物, 感自然恩赐之恩。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大学生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者, 应懂得感恩自然、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6) 逆行而上, 感挫折炼志之恩。感恩挫折, 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洗礼,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大学生感恩挫折, 目的是让他们懂得用积极心态却迎接生命中任何挑战。

3.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 体现为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 应遵循心理活动规律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 增强感恩意识。

(1) 学会识恩、知恩是感恩前提。教育大学生识恩、知恩, 既要引导他们识大恩、明大德, 也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极易被忽略的“小恩小惠”, 向他们阐明其价值之所在。 (2) 升华感恩情感, 是感恩的动力来源。感恩需要心息相同、心理赞赏和情感回报。感恩教育要在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基础上, 培育大学生感恩之情。[2]而感恩之情培育的出发点可从教会学生谢恩开始。谢恩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交流, 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感情, 引发心灵共鸣, 激发个体感恩情感, 进而产生谢恩冲动和行为。 (3) 受恩图报是感恩的最终目的。进行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大学生知道, 恩情不是等量回报, 也不是欲报即报。报恩不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等价交换。一些简单的行为, 一句简单的感谢, 都是报恩的表现, 都能给予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还要教育大学生将报恩之心升华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 教育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懂得奉献与索取之间的辩证关系。

(4) 施恩不图报, 是感恩的最高境界。《战国策》里说:“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 吾有德于他, 不可不忘也”。[3]个人只有达到施恩不图报境界, 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高校进行感恩教育时, 应将“施恩不图报”的感恩理念传授给大学生。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目前, 高校没有普遍开设感恩教育这一门课程。高校应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特别是思政教师, 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感恩教育进入课堂, 进入学生的心中, 并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 使感恩教育同思政教育在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融合。

1. 知识层面高调结合

我国高校现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德育课程。思政教师要从理论教学上发挥出德育渗透的优势。从知恩、感恩的重要性、价值取向、方法与途径等视阈将感恩教育的知识体系, 系统地传授给大学生, 打造出普遍认同的知恩共识。[4]而要做好这一点, 就需要将感恩教育与思政课程在知识层面高调结合。这里所说的“高调”, 是指在教授思政课程过程中, 要将思政课程的知识点与感恩教育的知识点相结合, 通过“多结合”以及“明确告诉学生所授内容即为感恩教育”这种高调的方式, 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恩认识。例如,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 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之中,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及24个字, 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会感恩具有指导意义。[5]

2. 情感层面高度结合

高校德育课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过程中, 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层面, 还要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 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思政教育与感恩教育在情感层面的高度结合, 使两者在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目标上高度一致。这一目标的实现, 可从创设情境和榜样示范法入手, 从而高度培养大学生的关怀感、仁爱感、真诚感和慈悲之心等道德情感。创设情境主要指设置各种人际互动情景、社会生活情景等, 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举学生身边实例两种手段来创设。例如, 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领导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时, 思政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两个案例, 一个是“洪战辉的事迹材料”, 一个是“南京大学‘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通过这两个案例, 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反差, 从而深刻懂得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 而不是索取, 要感恩父母的教育意义。而榜样教育法, 不仅指思政教师要做好榜样带头作用, 而且思政教师要善于挖掘同学当中的榜样人物, 并且树立榜样, 让榜样人物得到同学之间的情感认可, 从而号召广大同学向榜样学习的热潮。总之, 创设情境与榜样示范法的目的都是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3. 实践层面高效结合

高校感恩教育不能只做定性教育, 也需要进行定量教育, 因为感恩教育是体验式教育, 只有量化才能知道感恩教育的效果。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 其实就是指感恩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当前, 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关媒体曾报道,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算“感恩账”的寒假作业,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号召学子“为父母做顿饭”。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考核,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感恩, 这种考核方式就极易片面化、虚假化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不足而否定它。以布置感恩作业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考核, 有助于促进那些不懂感恩、不愿感恩、对生活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感恩。通过经常的感恩练习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并能使他们在完成感恩作业中体会这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 无疑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 其实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成为个人人格的一个部分, 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 高校在加强感恩教育的建设上, 应注重发挥思政课堂的主要作用, 将感恩教育融进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3) .

[4]徐广屏.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 (1) :51-54.

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 篇6

关键词:绿色会计,计核算对象,计量方法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1. 绿色会计的定义。

绿色会计 (Green Accounting) , 也叫环境会计, 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 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 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在文明进程中不断创造了奇迹, 同时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 人口剧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资源接近枯竭, 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 而且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

2. 绿色会计的目标。

绿色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 就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是具体目标, 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 确认和记录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 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3.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

核算对象主要是指改善资源环境的投入与产出。投入一般包括研究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科研活动的支出;对“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的支出;美化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支出。产出一般包括从生态环境建设、环保治理中所取得的收益。

二、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

绿色会计的计量是指将涉及环境资源的经济事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但环境资源的价值在计量中存在一定难度。环境经济学的丰富理论与实践, 为我们提供了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

环境质量脱离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而给生产直接带来的损失或收益 (可用前述市场价值法加以估算) , 而且还表现为医疗费开支的变化等, 该方法就是专门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为避免重复计算, 人力资本法只计算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变化, 以及因为劳动者生病或死亡的提前或推迟而导致的个人收入变化。前者相当于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增加或减少的病人人数与每个病人的平均治疗费 (按不同病症加权计算) 的乘积;后者则相当于环境质量脱离标准对劳动者预期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影响与劳动者预期收入 (扣除来自非人力资本的收入) 的现值的乘积。

2. 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在被评估环境质量低于环境标准要求时, 假如无法治理环境污染, 则只能用其它方式来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 以便使环境质量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标准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一一重置成本。直接市场法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基础之上的, 所以评估结果比较客观, 但是, 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实物量数据, 而且需要足够的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数据。如果在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带来的损失或收益中, 相当部分根本没有相应的市场, 因而也就没有市场价格, 或者其现有市场只能部分地反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的结果, 在此情况下, 直接市场法的应用或者不可能, 或者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 直接市场法所使用的, 是有关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 而非消费者相应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 这就使得该方法不能反映消费者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得到或失去的消费者剩余, 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衡量环境的价值。

(1) 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相应的商品市场产出水平有影响, 因而可以用产出水平的变动导致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来衡量环境价值。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销售的, 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但是, 必须注意商品销售量和商品价格的相互影响。 (2) 防护费用法。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 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 用采取上述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的负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它可以采取由污染者购买和安装环保设备自行消除污染的方式;可以采取建立专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来集中处理污染物, 而由污染者支付处理费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受害者自行购买相应设施, 而由污染者给予相应补偿的方式。应注意的是, 在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都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下, 防护费用应该是费用最低的方式所需的费用。

三、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 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

空气、水、土地及原始森林自然资源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及它们的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资产"。这些“特定资产”应当被确切计量, 赋予一定的价值。建立一种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新会计模式已势在必行。

2. 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成本的需要。

按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未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损失及环境收益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通过建立绿色会计, 可以从宏观上增强全民忧患意识, 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3. 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 社会环境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 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 对自身发展的行为已作了规范, 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 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向军马立新:浅议绿色会计[J].环境经济, 2004 (9)

[2]仇宝梅:浅析绿色会计[J].工会论坛, 2004 (9)

[3]管亚梅:知识经济下绿色会计的嬗变与发展[J].商业研究, 2004, 第19期

[4]仵宇庆:绿色GDP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 2006, (09)

上一篇: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下一篇:直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