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2024-09-28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通用7篇)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篇1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成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立身处世、言行举止,似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几乎也都浸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但是一旦旁人问起来,要你用三言两语准确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恐怕多数人都会瞠目结舌,不知从何说起。毕竟,中华文化支脉太庞杂、流变太频繁,要想真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不容易办到。不要说外国人不解,就连中国人自己,怕是也会觉得茫然。前面那几位中国人在老外面前所遇到的尴尬,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因为中华文化太丰富、太精深,所以我们觉得实在很难理出一个头绪。而相对浅易的美国文化,就容易理解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国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中,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比如说,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经权之道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总体来看,中国文化有如下几点鲜明特征,值得我们注意:

中庸,是圣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至德”,孔子心目中的理想道德叫做中庸。中庸之道,实在是中华民族累积凝成的民族智慧。中庸的精义,似乎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就是说,万事都不要过分;如果做得过头了,那还不如不做。然而时下许多人所理解的中庸,却成了做事无原则、无标准、和稀泥、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的代名词,似乎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这实在是对中庸真义的误解。为人如果做到了“中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

要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做不到,这就是“过犹不及”。我们不妨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形容词来举例:“怯懦”是“不及”,“张狂”是“过”,而“勇敢”则是“中庸”;“吝啬”是“不及”,“奢侈”是“过”,而“慷慨”则是“中庸”;“自卑”是“不及”,“自负”是过,而“自信”则是“中庸”。试问,这样的中庸,又有什么不好呢?

中庸的现实意义,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是“合理化”。朱熹解释中庸说:“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管理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重视团体不必轻忽个人,注重现实同时并不抛弃理想。

至于一项措施合理不合理,还要看时空能否配合,所以中庸说:“君子而时中”。这里所谓的“时中”,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指“与时俱进”,它要求人们行事能适应时代需要,求得能适合此时此地的合理化措施。

中庸不是平庸,所以绝非因陋就简,当然更不能随俗浮沉。真正的中庸,必须力争上游,日新月异。首先要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站在“有所不为”的立场来“有所为”,找到“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决策”,并且确实尽力去执行。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要实行的话相当困难。

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诚然,中庸之道堪称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但却是很难为人所把握好的。千百年来,正因为人们对中庸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理解,使得国人的行为出现了较大偏差。渐渐地类似于“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一类的谚语流行开来,压抑了人的个性,渐渐地造就了一批温和、谨慎、克制、保守的中国人。他们遇事不敢承担责任,却有着“推”、“托”、“拉”的本事,人人都不敢为天下先。如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排队还是走路,多数人更喜欢夹在中间,既不愿领头,当然也不愿意殿后。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中庸之道”给国人带来的影响吧。

和谐

中国人很早就具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一种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人追求的是人与宇宙天地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与共生。这里的“天”,可以看做是原始的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而这些原则和观念同时也是人心中所固有的。在这个层面上看,“天心”与“人心”是一致的;所以说,“顺天”必“应人”,“应人”即“顺天”,两者事实上是统一的。归根到底,所强调的还是“以人为本”。这应该可以算是中国最原始的“人本主义”观念了。

对比欧美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西方人相信人是神创造的,凡事都应该服从神的意旨,成为人为神而生的神本主义。欧美的科学文明,又证明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神是人想象中的产物,根本没有神的存在,以致物质享受高于一切,成为以物为本的物本主义。

中国人把宗教当做一种生活工具,神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把科学技术看成生活的另一种工具,科技根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最看重的,不是神,也不是科技,而是人,从而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之路。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是以“和谐”代替“斗争”,用“互助”代替“竞争”。“拿和谐来解决问题”成为多数中国人不变的特色,使得中国文化中,“和合性一向大于分别性”。

管理的和谐性,最要紧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间的安和乐利。双方一旦产生严重的抵触或对立情绪,就意味着会失去中国管理的基本精神了。

然而和谐并不反对竞争,天下事非竞争不能进步。但是中国人懂得“用让来争”,和合当中有竞争,争到不伤和气而又圆满解决问题,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了。

因而,中国人特别重视和为贵。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尽管大家可以有着不同的看法,却不可不在和谐的气氛中找出孰是孰非。组织成员,不可以为反对而反对,但是基于共同的目标,提出一些积极性、建设性的异议,有助于集思广益,这才是组织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非常必要。

但是,万一事物之间达不到协调的立场,那该怎么办呢。我们深知一切都可能有矛盾,但是矛盾可以促成变化,带来进步。然而矛盾未必就一定意味着对立、冲突,它往往可以调和、化解掉。西方人最佩服中国人的地方,便是这个“化”字,一切矛盾统统化掉,化得好像没有矛盾一样。

从表面上看,多数中国人凡事习惯于讲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似乎是马马虎虎把事情处理完毕,有草率的味道。实际上我们是透过良好的协议,先把事情分解成若干症结,然后逐一化解,才可能大事变小事,小事变无事。这就是中国人的“求和”思想。“求和”包括着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待人和气等几方面,性格上也就表现出平和、宽容、顺从、团结、依赖等特征。

另一方面,就中国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言,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性格气质上历来都表现出求和的一面,“以和为贵”成了大多数中国人进行社会交往所恪守的信条。所以世所公认,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国民讲究谦恭礼让,从不好勇斗狠,时时刻刻至少在表面上都不忘了一团和气。

追求和谐是中国人求和心理的又一大体现,一方面,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相互依靠、相互成就的密切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天人有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人则推崇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往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力量。

此外,中国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讲究伦理道德,重视人际关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出了中国人际关系的共同心理。只要人心团结,事业自然会无往而不利。《易经》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便是“和为贵”的生动诠释。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以“和为贵”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和”不仅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大家对“将相和”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吧。

战国时候,赵国得和氏璧,秦国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为此进退两难,宦者令缪贤荐其舍人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凭其机智,完璧归赵。后来在渑池之会上他又为赵取得外交胜利,其官职位居猛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宣称要面辱蔺相如。蔺相如为此常躲避廉颇,还向自己手下解释说应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负荆上门请罪,二人遂结为生死之交。秦国见蔺廉二人团结一心,数十年不敢侵略赵国。“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保持强盛,政府中主要成员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企业的中层人员有分歧、闹对立,往往是最棘手的,危害也最大。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2)

感应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人的本能,行事前总要问个吉凶祸福。毕竟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乃是人之常情。甚至中国一度有不少人专以替人预测凶吉、指点迷途为业,也就是所谓的“相面算命”,深为国人所笃信。而中华原典《周易》,某种程度上便是一本教人预测吉凶祸福的书。如果将这些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似乎也很难说得通。

如何预测未来以趋吉避凶,有赖于感应。中国人早就知道,利害跟吉凶并不是准确的对应关系,利可能吉、也可能凶;而害亦如此。与其为了求取邪利、暴利招来凶祸,不如承受小害以期大吉,这就是“吃亏便是占便宜”的道理。吉凶必有征兆,要用诚心来感应,所以《中庸》说:“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防之;至诚如神。”

感应的具体表现,叫做“知细”,就是指要能体察到一些微小的事物,从很小的端倪或征兆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古人云,“明察秋毫之末”,“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便是“知细”的体现。孔子说,能辨析事理于细微的,可算得神圣的人物。君子上不奉承权贵,下不慢渎贫贱,不为小人所利用而受其牵累,可算是知细了。“细”指微渺难见的动机,吉凶的先兆。君子于是非善恶之间能合理取舍,能辨析细微、当机立断,决不拖延。

“知细”才能够“见细”,于是才会有“先见之明”,于是对于一切问题,都能够轻松愉快地应付裕如。

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不能知细,难免会使决策居于盲目,这样势必导致轻举妄动,使管理行为失效,甚至招来灾祸。管理者能够知细,事先看出预伏的危险,便能够及时防微杜渐,使许多小问题化解掉,就不会形成大问题。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是希望我们知细、见细并及早思患预防,以趋吉避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思危”。这也就是说对管理者而言,对任何问题,当其微小时,即予以有效处置,便是最理想的管理态度。

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中国人务实,这是不争的事实,一部分中国人乃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中国古代技术领先而科学落后,就是“实用主义”的后果之一。中国从来都不乏能工巧匠,但有几个能在理论上有高深造诣的?中国人注重能够直接给生活带来好处的技术领域的探索和革新,却从来没有建成过一套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无遗憾。中国人诚然很聪明勤奋,而且也善于学习。但传统的中国人学习的目的,乃是为了求取功名,将来好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无论是“格物致知”也好,“修身养性”也罢,看似注重的是个人修为,而它们的落脚点,最终都在“治国平天下”上面。可见中国人的行为大都有其明确的动机,这纯是因国人的“务实”精神所致。

此外,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特性。中国的土地上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仅有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其理论中也夹杂了许多世俗化的东西,它并不像佛教那样提倡清心寡欲、舍己度人,而是对人生采取了一种更为超然放达的态度。即使是超凡脱俗的佛教,一来到中国,也往往被世俗化、功利化了,例如产生于中国的所谓“净土宗”,就背离了“艰忍苦修”的佛教传统,使之具有了“中国特色”。

即使这样,许多中国人对宗教也都是漠不关心的。中国人完全沉溺于世俗的兴趣之中,沉浸在感性的生活之中,因此他们的生活完全是唯物质主义的,他们热切追求富裕和享受的快乐而无暇他顾。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是不会轻易信奉鬼神的。因为《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既然孔夫子都敬鬼神而远之,那还有多少人会对虚无飘渺的神灵顶礼膜拜呢?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宗教不过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所追逐的时髦而已。不像当代信奉某种宗教的人,一生下来就必须信仰某种宗教,就要成为教徒,丝毫不能有个人选择。

通权变达

中国人做事,从来不固执一理、毫无变通,但中国人也向来看不惯那些圆滑机巧、见风使舵的人。中国人的行为讲求实用,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贯彻了“实用主义”。这种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心态和理念得以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然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向来不提倡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们的祖先并不讳言“君子爱财”,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必须“取之有道”。由此可见,这里所提倡的,就是一种通达权变的务实精神。

中国人诚然有传统、务实、固执乃至保守的一面,恪守礼教很少变通,但是同样也很强调“权变”的重要性。孟子就十分推崇“权变”精神,而反对偏执迂腐、头脑僵化的做法。他举了如下的例子:中国虽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但是也有“嫂溺叔援,权也”的说法。意思是,在通常情况下,和自己的嫂子进行身体接触是不合礼仪伦常的,但是如果在嫂嫂落水、即将溺毙的紧急情况下,就不能死守“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而应果断地施以援手。这可以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权变”观念。

中国人把这一套权变的理念归纳为四个字,即“执经达权”。这里的“经”指的是惯常的原则和制度,而“权”自然就是权变。中国人的务实精神,一切都体现在这四字之中。要求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机变,既不能事事都遵循一理,不敢稍加变达,也不能遇事毫无章法,甚至进行无原则的妥协。

乐天知命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肆虐祖国大江南北,给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不过从这场危机中中国人普遍反映出的心态来看,多少也能看出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在这场**中并没有显得惊惶失措、人人自危,他们的心态倒是显得很乐观,并不认为非典能对自己有什么威胁。随便找个网上论坛看看上面的言论,你会发现非典时期的典型论调,正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些人对这种心态大加贬斥,认为是一种消极蒙昧的“侥幸心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豁达开通的乐观主义精神。

多数中国人好像都很信命,把很多事情都看做是天意的安排。这样一来,似乎很多人的主观努力,在天命面前,都是徒劳的。人们只要心安理得地服从命运的安排就可以了。只要你的行为符合伦理道义,上天就一定会善待你。这样的天命观,多少有些消极无为,常被人指责为是典型的“逆来顺受”,却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心态。一些中国人遭到了打击以后,总喜欢首先把责任推到“天”的头上,先“怨天”,再“尤人”。中国人对于天命,最典型的思想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富贵、荣辱,乃至生死,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人还要争什么呢?

所以在一些中国人看来,乐天知命、顺乎自然之道,是他们人生态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他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等一系列现实现象和现实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人是自然界和宇宙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只是自然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环节。人的一切活动,当然最好要遵从天命。

中国古人的“天命观”相当浓厚,认为天命不可违抗。每当事情遇到挫折,总是无可奈何地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在上方谷用火攻计困住司马懿的大军。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却不料天降一场大雨,顿时浇灭了进取中原、复兴汉室的希望。这个时候,孔明只得老泪纵横,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话说当年楚霸王自刎乌江的时候,也是长叹一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可见古人也是很有趣的,如果成功了,自然那是老天保佑;如果不幸失败了呢,还是要怪罪到老天头上,反正没自己什么事,让人觉得“皇天不佑”是事情没成功的好借口。即使到现在,有些中国人遇到什么不顺的事,往往也会大呼:“天哪”。就跟西方人常挂在口头的“My God”似的。可是,就是老天再对不住你,你又能怎么样呢?还能把天捅个窟窿不成?要是真的触动了老天,那可不是好玩的。传说中倒是有一位神话人物共工,一气之下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地陷,结果引来了旷世浩劫,这就是人与天作对的结果。

但如果人们过于遵从天命,或者认为,反正一切都会有上天安排,自己的一切抗争都无济于事,从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命运的摆布的话,无疑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态度。而传统的中国人中,持这种心态者大有人在。他们面对社会的不平或制度的黑暗,很少主动站起来要求改变(只有当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爆发农民起义,这是特例,也是极端);只要不直接威胁生命,一切都可以忍受并屈从,并且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中国的老百姓当惯了“顺民”或“良民”,他们能做的,只能是祈祷上天能给他们带来一两个青天大老爷。就像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那样的;或者期盼上天能降生一个好皇帝,能勤勉政务、体恤万民;或者又期望能出现豪侠义士主持公道,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总之,他们都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天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总希望能发现什么“救世主”,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中国的老百姓,最顶礼膜拜的,不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不是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而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可见他们的精神寄托何在。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    智慧教育     数字教育     内涵      特征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智慧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为有效促进教育体系的发展,应将数字化教育体系逐渐向着智慧教育的方向转型。目前,智慧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慧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引领着全国传统数字化的教育迈向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使教育被信息化覆盖。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智慧教育具有自身新的内涵与特征,本文就智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其的了解。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

(一)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育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智慧教育以互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结合智能化的教育体系的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将数字化教育升级为智能化的水平,实现了信息化的覆盖,以信息与智能引导数字化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智慧教育,改变了人们周围的信息环境,为人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与改变。智慧教育优化了信息系统,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智慧教育的进步,两者的和谐进步已成为带动教育界发展的新目标,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数字教育与管理水平以及信息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带动了教育界的发展;然而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使其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智慧教育的到来,有效地改变了现状,促进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与进步。

(二)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在信息化的视角下,智慧教育可以说是数字教育的升级产物。智慧教育虽基于数字化的教育统筹内,却又不同于数字化教育,具有云计算、移动通信等全方位的技术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在数字教育上的影响力度。与数字教育相比较,智慧教育具有培养智慧型与创新性人才的战略目标。在建设模式方面,根据教学的设备环境与资源应用了驱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云学习、泛在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資源由数字教育的静态固化等转变为了动态的生成。在教学方式上具有极大转变,由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了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的方式,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实现了在线学习与智能化教学相和谐的局面。并且在管理方式与思想评价上较数字教育有较明显的不同,进一步实现了归一化管理与智能化管理的手段,推进了科学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特征

智能教育完全打破了教育信息的生态平衡,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从教育特征而言,智慧教育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入融合的特点。所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是指管理手段、科研成果、教学方式与校园生活的融合。对于智慧教育而言,如何在课堂上将信息与课程内容快速详细地传递给学生,是首要的追求目标。智慧教育还具有资源共享的教育特征,智慧教育根据现今社会的需要,将目标转变为了培养智慧型与创新型人才的战略,将优质的教育信息迅速传遍到学习者的眼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为教育体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开优质教育的大门,进行智能化无障碍的交流,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可以看出,智能教育的教育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

(二)技术特征

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智能教育的技术具有显著特征。其特征包括智能的管控、对情境的感知方面。对于情境的感知,主要是根据数据的显示为学习者提供推送式的优质服务的过程,能够有效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知识背景及交往需求,而智能管控主要是通过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进行教育操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智能操控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并对数据与结果进行智能诊断,使教育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利用智能分析,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共享业务的升级。因此,智能教育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讲解,分析了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的关系与作用,并对智慧教育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了解了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与技术特征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智慧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必然的发展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体系,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智慧型与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06):3-11.

[2]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9(10):5-11.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篇3

品牌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品牌经营过程中,因受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和物质文化相比,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是品牌文化的核心,也是品牌的灵魂。

品牌精神文化源于品牌创建活动。随着经营的深入和扩大,品牌逐渐升华出带有经典意义的价值观念,成为品牌经营者倡导和强化的主导意识——最终由精神力量转化为文化优势。它对内有调节和指导品牌运作、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品牌健康发展的驱动力,对外有丰富品牌联想、增强品牌辐射、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扩张力。

品牌精神文化是由品牌经营者共同创造、消费者普遍接受的文化理念,它规定了品牌的态度、情感、责任、义务、行为特点和存在方式,因而它是品牌经营状况的客观反映。任何缺乏精神文化的组织或系统,既不能称之为品牌,也没有市场前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赋予各类组织、系统或产品以精神内涵,使之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有人将品牌精神文化分为科学和艺术两大类别。科学类别包括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各类规章制度的设计,战略、战术的制定,决定、推广的思维部分,各类目标的设定与策略的形成以及经营技巧等。艺术类别包括美术、语言、影视创意、制作、音乐、舞蹈的各个相关方面。其中美术展开在品牌中,还可以分为平面设计、三维设计、雕塑设计、建筑设计等;语言则包括静态文字和动态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它向品牌提供所有语言文字上的支持;影视创意、制作则包括有关品牌、产品的形象传播与广告片的拍摄;音乐是指以乐曲、歌曲的形式为品牌进行相关创作;舞蹈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同影视、音乐进行合作或以静态的形式通过平面设计成为印刷品等。精神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集中了品牌所需的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审美要素。精神文化系统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二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品牌的精神文化系统,

也有人将品牌精神文化分为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个性形象等四个方面。品牌的利益认知是指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产品的功能特征所带来的利益。消费者在对品牌的认知过程中,会将品牌的利益认知转化为一定的情感上的利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功能利益的同时,也在购买产品带来的情感属性。情感属性总与一定的品牌联想相联系。品牌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例如奔驰代表着德国文化——高效率的组织和高品质,本田代表着日本文化——精益求精、高效率和团队精神。文化传统有时会成为品牌的强大力量源泉,使品牌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品牌有一定的个性形象,这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内涵之所在。个性形象越突出,表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越深,该品牌在市场将占有较大优势;否则,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肤浅,品牌也无法引起消费者足够的注意力。

品牌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1.个性化

产品可以同质,可以相似,但精神文化都各有各的特征。不贴标签的几部同型号彩电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贴了标签后,长虹、海尔、松下、索尼便各具特色。其中的差异正是来自品牌精神文化,是精神文化赋予了品牌以不同的形象,赋予品牌以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说品牌精神文化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

2.时代性

优秀的品牌精神文化永远是对新时代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理想追求的提炼与概括,永远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流动着鲜活的血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品牌精神文化的生命正是来自它对每个时代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不断吸收。

3.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 篇4

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

原载《光明日报》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完成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坚持主流文化为主导,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代表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其自身文化和谐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落后的校园文化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在校园生活中的反映,它消蚀人的理想和信念,涣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形成团结、奉献、奋进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篇5

【摘 要】通过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和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特征有关文章的综述来对今后的奥林匹克开幕式进行畅想,表现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变化。

【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内涵 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文化特征

一、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

孔繁敏认为:“奥林匹克是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并且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和人文性的特征。”

熊斗寅提道:“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文化,是具有远大理想的催人向上的文化。”

周立华同样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具有鲜明的象征性,浓郁的艺术性,内涵的丰富性,突出的人文性,并且是典型的西方文化。”

综上所述,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先进的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的整个过程向世人展示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认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奥林匹克文化不只是展现典型的西方文化,也因不同主办国而融入了更多的元素,使奥林匹克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让来自不同地域属于不同民族的人们互相交流学习,迎接一个新的文化时代。因此,奥林匹克文化也可以代表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

二、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征

1.雅典奥运会

马岳良认为,奥运会给了希腊人一次向世界展示雅典的机会,而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魅力所在正是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点有:东道主浓情演绎奥运回家,人造“爱琴海”亦真亦幻如诗如画,诸神“复活”再现古希腊历史和古代文明,健与美的体育浮雕昭示人类进去与和平之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入场式。

史兰兰认为,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没有进行惯例的团体操表演,而是讲爱琴海“搬”进了运动场、“历史年轮”演出中惊现活雕塑。在表演中,希腊人通过古老的橄榄树、象征28届奥运会的纸带、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塑像,向全世界诠释古希腊文明的底蕴,传递和平相处与互相尊重的意愿,深刻表达以人为本的奥林匹克精神。

2.伦敦奥运会

骆正林认为,以开幕式为始,伦敦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目前所处的“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通过二十多个主要场景的呈现,传播了英国人对奥运的定义和解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价值整合和社会协同,同时也维护了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我们可以以此了解英国的国家软实力,也可以认识到英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杨玲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尊重人本身,尤其是为人们创设了真情流露的宽松分为,让人难以忘怀。它具有人本性风格感人、个性化特征明显、富有创意的文化特征,并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切入点,从六个方面变现了人本性: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个体价值,客观认识历史,满足精神需求,关心身体健康,肯定自我成绩,涉及了人本理论的不同层次。

康帅在文章中写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主办城市的文化特点与内涵、人文精神、历史变迁,这是本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看点”。他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体现出了热爱自然的乡村情结,崇尚科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怀旧感,崇尚个人自由。演出围绕着英国的近代史,通过工业革命、互联网诞生、社交网络兴起等改变时代进程的节点入手,配合大量的流行文化元素,展现出英国在时代进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总之,本届伦敦奥运会体现了主办国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更体现了国际化与顾及影响力的高度与多元的内涵,这是开幕式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3.北京奥运会

刘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向世人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四海之内皆兄弟,地球村里一家人;仁者之道和为贵,同一梦想盼和平;更快更高彰显卓越,自强不息铸就辉煌;天人合一,绿色家园;海纳百川,交流互动。

吴永芝认为,开幕式以中国式的“绘画长卷”为线索,用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阐释奥林匹克精神,融合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元素,重点突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文化主题,不仅令在场的九万多观众感到震撼,更人全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的视觉盛宴。

肖红等研究者认为,奥运会开幕式是宣扬举办国体育文化的绝佳契机,中国体育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是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绚丽舞台,在开幕式表演中适度运用传统体育形式来表现中国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既是珍视我国优秀体育文化成果的需要也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给世人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需要。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具有如下文化特征: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巧妙的象征特色,历史与现代的接合,本土与国际的接轨,科技的进步的明显轨迹和表达全球民族的共同愿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不同的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可以看到在展示了主办国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之余还表达出了“兼容并蓄”的全球化思想,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氛围的推动下的人心所向。

三、对未来奥运会开幕式的畅想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媒体大行其道,奥运会透过电视媒体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盛世,与此同时,“打头阵”的开幕式就成为了大众媒体的宠儿,因此奥运会开幕式对视觉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弊端,也有很多可见的好处,如果不正确处理这枚双面的硬币就可能变成淘汰者。因此,今后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能具有以下的进步:在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的基础上加入各国自有的科技展示;历史和现代文化衔接更横向化;对特殊人群给予更多关注;对和平的关注越来越多。

在我们看到奥运会开幕式进步的同时,也应该为完善和丰富它的文化意义而努力:

1.在对先进科技和思想进行宣传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的奥林匹克文化。

2.在更多商业化和娱乐化表演的同时也不能淡化对本身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接续。

综上所述,作为奥运会重头戏的奥运会开幕式,主办国通过精心策划开幕式表演向全世界展示本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弘扬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从而提升举办国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奥运会,每一年都充满话题的开幕式成为了奥运会的点睛之笔。在未来的奥运会中,由于人们期待越来越高,这给主办国提出了挑战,也给世界准备了一道充满惊喜的大餐。

【参考文献】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篇6

[关键词] 体育 电影 内涵特征发展策略

1、前言

体育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从1897年第一部体育电影问世以来,体育电影已经有几千部之多,成为世界电影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已经作为娱乐业的一部分,与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充分结合,尤其是与电影的充分结合已经成为欧美体育的一大特色。针对我国而言,如何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对体育电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影是体育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体育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电影文化特有的娱乐色彩和戏剧元素,是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娱乐业中最活跃的形式体育与影视的结合,构成双赢局面,既丰富了电影文化又传播和普及了体育知识,使体育电影成为推广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

2、体育电影的内涵与特征

2.1体育电影深刻表现了体育的内在魅力

体育电影以全新的现代传播模式,将体育美感与电影艺术结合起来。在体育比赛中因为体育运动员瞬间的表现使观众产生崇拜,很多时候也因为体育运动员瞬间的表现而使观众抱憾。电影可以通过其具有记录的本性、镜头的推拉摇移、时空的变幻以及各种其他视听手段,原原本本地呈现体育的瞬间爆发的美感,令观众尽情观赏,反复回味。体育竞技中体育运动员身体的律动、情绪的高昂、肌肉的张弛、动作的炫美,都可以通过电影镜头被加工成更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体育的内在魅力。

2.2体育电影本身包含着艺术所要体现的美感

无论电影的题材是什么,往往都能起到激励人生、教育观众的目的。体育电影不仅仅承载着电影作为艺术的内涵,还肩负着表现体育这个展现人类身心之美的使命。体育电影作为类型电影拥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蕴含着积极的励志作用,影片中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主题都是不惧失败、挫折,激奋上进,给人以工作、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蕴含着人类积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需求。这是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体育电影的精神内涵。

2.3体育电影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回顾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电影无不贯穿强烈的时代感这条主线。无论旧中国时期的《体育皇后》,还是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女篮5号》,抑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沙鸥》,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跆拳道》和乘北京奥运的春风出产的体育题材影片,如《初夏》、《大山里的拳击手》、《隐形的翅膀》、《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闪光的羽毛》、《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这些影片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3、体育电影的发展策略简析

3.1体育电影应对体育精神作更进一步阐述

随着近年来体育影响力的提高,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增多,但优秀的影片不多。例如,在《女足9号》、《女帅男兵》等体育片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的命运,体育比赛的画面显得十分单薄,不能有效烘托剧情和提高电影的可视性。而在《防守反击》中,画面有些夸张,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阐述,不能有效的将影视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利用直观的画面语言是电影区别于其他文化方式的特点,而精彩的比赛场面恰好是体育电影吸引观众的卖点之一。其次,体育精神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更高、更快、更强”、“贵在参与”等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在国内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人物的命运的关注,而忽略了对于体育精神的阐述,这也是体育电影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

3.2体育电影的思想深度还有待挖掘

以2008年为例,所创作的众多体育电影中真正有思想深度而又叫座的影片并不多。如《闪光的羽毛》、《扣篮对决》、《搏击手》、《七彩马拉松》等。这些体育电影大多沿袭了“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新意和创意并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主人公的母亲(或者父亲)生病,运动员(包括残疾运动员)心灰意冷想要退出比赛:在教练或者领导的帮助下,运动员深受教育和鼓舞,鼓起勇气参加比赛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套情节模式,故事元素较为单一。而从整体上看,体育电影应对人物命运的深度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使体育电影具备应有的感染力和;中击力。

3.3体育电影励志不是惟一的主题

好的体育电影大多都隐含一个人生主题,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同时,在类型化探索上,体育电影要包含好看的故事、生活质感的细节、富有感染力和张力的喜剧性情趣。只有注重把社会心理的挖掘和表达与类型探索结合起来,体育电影才有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的理解为“励志”。“励志”固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4、结语

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 篇7

融合创新

——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

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上乘的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学校始建于1914年,现下辖中心校1所,办学点1个,共有教学班19个,学生584名,教职工59人,其中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5名。现中心校于1997年新建,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数字化科学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录播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自2007年确定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一直坚持以“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为培养目标,以机器人教育活动为载体,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深入、有效、全面地开展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科技创新思想全方位地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之中,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形成了科技教育学有个性、教有特长、校有特色的局面。

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普及+特长”的教育模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普及科技教育。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地方课程中每周开设1节科技课(机器人),每周周四各班均安排科技特色晨会。二是开发科技校本课程,提升特色品位。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科技在心中,创新在手中》6册校本教材,在2010年南京市优秀校本教材评比中获科学学科类一等奖。12册《科技早餐》-特色晨 会校本教材和6册《机器人》校本课程也已投入使用。三是组织开展科技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校每年组织一届“小小发现者”校园科技节,今年5月将是第11届。我校科技节以“人人都来参与、人人都有收获”为目标,紧扣“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主题,各个班级展出科技知识黑板报,学校组织开展科学小论文、科普读物读后感、科学观察日记、科学幻想画、科普知识竞赛、打字比赛、机器人等主题竞赛活动和师生科技创新大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四是创新校园科技文化,营造科技氛围。学校结合市园林式校园创建,精心营造科技氛围。将“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理念和“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办学目标上墙。布置了“发现之旅”科技文化墙,介绍各种自然现象,学校廊架里布置了中外的发明创造展板,一楼连廊布置了科普知识展板。各景点的命名也考虑了科技元素,如:远溯博索、问天亭、日知廊、探知路、探源路等。五是以科技小社团为依托,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在全校性的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经过筛选,把有特长的学生以科技小社团的形式,分类集中起来进行培训,目前,学校普及机器人、太空探索机器人、FLL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航拍、电子百拼、电脑绘画、创意手工等科技小社团,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活动的质量与内涵,提高了科技教育的层次与效果。

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高淳 县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科技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机器人项目)、“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我校还是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区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研究》和《教与学的数字化环境建设与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全区唯一的一所“南京市观花项目成员学校”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中心南京基地学校”。基于此,学校于2016年被遴选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学校,也是高淳区唯一一家。目前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初步完成,并于2017年12月成功通过市级验收,成为南京市首批28家示范校之一。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一、形势使然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校园数字化应用已成为每个学校发展的重心。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互联网时代的“我了解世界”变为自媒体时代的“世界了解我”,“互联网+”纳入教育以及智慧校园的创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苏省及南京市出的台多项文件都是剑指智慧教育,高淳区教育局也提出了2020年前全区学校建成智慧校园的要求。智慧校园建设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二、转变观念

成功从转变观念开始,其实我们教育教学理念一直围绕着高效教学在转变在摸索,试想十年前移动多媒体进入课堂,大部分老师PPT都不会制作,更有甚者视电脑、网络为洪水猛兽……推进十年来,教育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了,教室吊装多媒体已换装两代了。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路子可循。我校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团队,通过培训、自修提升校领导和骨干成员对智慧校园的认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南京市CIO培训、上海国际大数据交流等。走近这些专家、学术大咖,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观念的碰撞和理念更新,整个创建团队理念统一到智慧校园建设中来,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三、创建过程

在确定我校智慧校园方针后,创建团队根据学校实情将理念具体化,以重软轻硬的建设思路,着重智慧平台架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1)共享数据库平台:平台是对智慧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服务,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用户不须记忆不同的密码和身份,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3)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智慧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教学管理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跨平台服务。

2.安全体系建设

智慧化校园安全体系:建立智慧化校园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形成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3.应用系统建设

跨平台管理办公系统、互动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开放式网络学习及教学资源库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报修系统、后勤管理等。

四、创建成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将我校智慧校园创建的成果汇报如下: 1.智慧的学校管理。一是“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使用。“微校+”智慧管理平台是集校园管理、教学教务、学生评价和家校互动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也是我校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网站和资源共享。目前,我校智慧管理平台应用达13个之多,满足了学校各场景的管理需求。“微校+”智慧管理平台在应用中实现了三网合一,只需在管理平台进行新闻、通知发布就实现了微信订阅号和门户网站的统一。后勤服务应用的实现,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化。领导看板应用则全面汇集了所有管理数据,便于校领导全面管理学校。二是“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作为学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卡,依托优教信使平台,集互动课堂(答题)、人人通空间、平安考勤、校园电话、图书借阅等各种应用于一体。学生靠近校园大门就可实现学生的无感知入校和离校的签到和签出,同步短信会发送给监护人。当学生需要与家长联系时可用一卡通的电话功能与家长取得联系。

2.智慧的教学管理。一是优教平台的使用。教师通过优教平台预先备好课,在课堂学习环节中学生使用一卡通的答题功能与老师在优教平台实现作业互动,并及时给出答题统计和分析。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平台练习和预习实现知识的巩固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训。师生的平台使用数据都分别存储在老师空间和学生空间中,实现师生资源互通。教师将自制的课件、微课等上传至校本资源内,学生课后只要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登录平台,就可实现移到终端的自主学习。二是平板进课堂。应用平板电脑实施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基于网络,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及时互动反馈和精确指导解决课上出现的问题,优化教与学的全过程,可以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我们除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可以实现平板教学外,还在五年级四个班布置了平板教学环境,为平板进课堂实现学科全覆盖打下了基础。市智慧校园验收时,市教育局藩东标副局长对我们的平板课堂也是大加赞赏。

3.智慧的活动管理。一是通过“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管理。学期初,社团指导老师在“校本课程”模块发布社团信息(包括社团名称、学习内容、报名要求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对照各社团要求进行选课报名。本学年共开设了29个社团,每周三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活动时,教师通过“微校+”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进行点名,管理学生的出勤。二是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学校现有数字移动图书馆和数字科普电子屏各一块,每天自动定时为早上7:30开机,下午4:30关机。课间,学生自主到移动终端前进行阅读、游戏,观看科普动画等。

五、创建中的思考

创建智慧校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数据的互通。我校智慧校园的创建得到了联通、微研、电信、苹果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同时,由于各公司的后台数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也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优教平台是基于联通网络,而学校用的是电信网络,一开始由于数据不能互通致使我们不能看到师生使用优教平台的后台数据,后经过联通和电信的多次协商,终于实现了数据互通。微研公司帮助我们开发了“微校+”智慧管理平台,但“微校+”基于腾讯的后台无法与我们基于电信网络的学校门户网站实现互通,因此我们只能改版我们现有的门户网站,以实现手机端“微校+”平台发送信息与门户网站同步。

2.技术的支持。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很多网络公司还没有落户高淳。致使我们的很多平台、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比如:苹果平板的使用,用于教学的软件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公司技术人员从南京赶过来就要一二个小时,由于路程较远,平时平板使用的日常运维成本也增加了不少。3.学生应用的推广在农村学校就复杂的多。学生在家网络、移动平台学习的硬件许多家庭还不具备;家长对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网络化应用还是负面顾虑多一些。

上一篇:2019《少年的你》观后感_观《少年的你》有感下一篇:召开理事会会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