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2024-10-19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精选15篇)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1

我有一个智慧校园,这里承载着我的梦想;这里藏着我心里的秘密;这里记忆着我童年的欢乐;这里是我成长的基地。

我迈着愉快的步伐走进我的智慧校园与同学们玩耍,度过了很多的美好时光。小路的两侧都是翠绿的小草,还有挺拔的小树。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洁白的小花,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湛蓝的天空下,我嗅到校园里花草的芬芳与清香,我爱我的智慧校园。

上课了,看到的是同学们一个个急匆匆的脚步,暖暖的阳光照在我们每个人的书桌上;听到的是一声声同学们嘹亮的读书声和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声;感受到的是学校里充满了智慧的书香味。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爱我的智慧校园。

下课了,看到的不仅是学校的充满了智慧的气息,还透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努力奋进的冲劲。眺望窗外,看到的是操场上一个个欢快的身影,有的在练武术,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玩游戏……整个一片和谐的景象,我爱我的智慧校园。

放学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就是我的智慧校园:一个神圣的地方,它能让我们开启智慧的宝库;它能给我们带来欢笑;它能让我们获得精神的支柱。我爱我的智慧校园,它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2

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探索数字校园、智能教室建设,建立沟通学校、家庭、社区的学习网络。而在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更进一步就落实发展规划进行了部署,特别强调要创新教育模式与学习方式。而对照我们的校园信息化工作,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智慧校园建设存在重硬轻软问题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缺少对标准化的研究,各类数据缺少规范,造成共享性无法畅通,存在着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更突出的是一直偏重硬件建设,缺少对技术革新教学的系统思考与实践研究,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新技术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缺少引领性的研究,未能最大效益地发挥硬件的作用。

2.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改革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日益庞大的集团组织结构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管理难题:管理半径过大、管理层级增加、管理效度降低等等,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工作都因人数的众多与集团的地域分散而显得冗杂与烦琐,极大地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探索大集团背景下的高效、智能管理,并以此促进教师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研训方式乃至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是智慧校园建设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1.方便管理,体现智能

紧扣常规管理及教学业务,优化学生的成长档案记载,减轻教师机械工作强度,提高管理的精确性。实现全时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2.助推教学,展现智慧

通过交互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高学生基于数字背景下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以机器人创新体验室为主的一系列无限学习空间的架构及学习模式探索。并围绕诗情、笛韵、墨香、纸趣、棋乐等特色课程开发基于移动终端学习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模式。

3.多元沟通,显现无边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师生及家长社会沟通手段多样化,实现对校园设施设备及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全面感知,做到沟通对象更加多元、沟通内容更加丰富、沟通效果更加人文。

三、智慧校园基础建设

1.基于无缝沟通的三校区物联网基础架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物联网技术引进教育教学已成趋势。物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多元化:首先,物联网技术可提供可视化服务,使得校园中的每个实体互联互通;其次,物联网技术能够开拓学习空间,依据学生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最后,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资源,突破现实环境教学资源的限制。

2.基于手机微信的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建设

学校将原有多个平台进行整合,推出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我们的微信服务号主要有三个模块。

微互动:微互动是建立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之上的一项移动端电子互动功能,主要运用于手机、平板端的电子商务。微互动中的微官网对应的是校园门户网站的新闻动态。

微办公:微办公中包含内部邮件、流程审批。其中内部邮件可以收发区级层面OA系统中的邮件。流程审批中集中了教职工请假、荣誉申报、物品报修、物品申领、物品申购等多个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会用到的功能。这个平台的启用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机械工作强度,提高管理的精确性;实现全时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微学习:微学习以微课的学习为主,微课的学习打破传统学习,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掌握。微课资源源于教师原创,不同学科根据学习需要、针对某个知识点制作微课推送给自己班的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拓展学习空间。

四、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学习方式的变革

白板、微课、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依托互联网,运用技术与工具,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互联网+X———指向儿童智慧成长的学科学习方式”。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入思索技术、工具和学科间的关系,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配以不同的工具和技术,研究由此产生的新的学习方式,探究该学习方式的特点、内涵、操作方式和应用策略。

实例一:增强现实英语绘本———虚实结合,助推教学资源便捷化

1.开发

利用高科技手段增强现实技术,制作有助于学生进行“悦”读的Android应用程序,以此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强现实英语绘本的开发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进行需求分析,对增强现实儿童英语绘本的开发需求进行分析。第二阶段进行项目设计,需要结合增强现实系统开发的技术特点,对包括开发环境、三维资源模型、交互平台、音(视)频资源以及交互设计等在内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设计。第三阶段进行项目实施,要求实现设计阶段提出的所有功能。具体来说,首先在计算机上部署好开发环境,配置计算机环境变量;其次,制作并优化3D模型,减少冗余;接着编辑并添加视(音)频资源;最后,布置场景,编写代码,实现交互。第四阶段进行调试与发布,发布时需要注意发布系统版本与Android系统版本是否匹配。[1]

2.操作流程

(1)在线示范。以教师为主导,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系统的操作和主要功能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为后面的自主演示阶段做准备。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事先把操作的过程录制成微视频,用来辅助演示讲解。通过这一步骤,参与学习的学生能更好地对系统构建初步的认知。

(2)交互对话。交互程序是实现增强现实功能的关键,交互模块包括人机交互和生生交互。人机交互用来设计单词学习、句型练习,当小读者用手指触摸制定图像时,程序能及时响应,既播放单词发音,而且可以展现其他一些相关的动作和特征。生生交互用来设计学习共享功能,利用新浪微博API实现学习进度的共享。

(3)即时评价。“互联网+”支撑下的英语教学使得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与同伴沟通、与教师交流。[2]在“互联网+”的时空下,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即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英语教师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对每个学生的英语发音进行试听、纠错和反馈,即时将反馈结果传达到每个学生,便于学生纠正和练习。

(4)语用自如。增强现实小学英语绘本在传统图文绘本中有效合理地融入更直观的视听体验,在阅读纸质绘本的同时,学生能观看到书中描述的“真实”场景,更可与场景中的虚拟角色进行互动,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在模仿、练习、纠错的过程中达到语用自如的境界。

3.优势

(1)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增强感知学习内容。在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有针对性地导入高仿真的场景和学习对象,引起学习者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虚拟与现实的实时互动,拓展学习空间。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英语绘本可以实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实时同步,通过在传统绘本中融入虚拟的“真实场景”,拓展了学习空间,丰富了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表现力,能让学习者“穿越”到书本中所描述的虚拟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有效消除读者迁移能力的差异,从而很好地掌握绘本内容。

实例二: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梯度课程,方便学习个性化

1.开发

我校在2009年开设了机器人实验室,率先在学生社团中开展机器人项目活动,开发了机器人校本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围绕校本课程的主题内容和学生提出来的具体问题,陆续开发创作一系列机器人微课,我们称之为“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在机器人校本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课时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针对任务开展分析;借助学习任务单开展独立自主的机器人相关知识学习;通过微视频的讲解示范解决学习重难点,控制学习活动流程;使用课程配套练习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从而将任务—分析—学习—操作—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的学习单元(详见表1)。

2.实施流程

在创作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在机器人项目活动过程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机器人相关知识积极应用到学习、生活以及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的内容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习惯,每个微课中一般都分为设置情境、问题解析、应用实例、拓展练习、总结内化五个方面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1)设置情境。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在每个学习知识点之前都会以比较有趣和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式情境,在情境的吸引和任务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比如“小小邮递员”一课中,以机器人邮递员如何才能“听话”地从A点到达B点、完成送信的任务开篇,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问题解析。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需对实际问题进行解析和分步,把实际面对的问题转化为逻辑性的要求,把整体任务进行拆分并且形成流程图降低任务的难度,提升任务的可操作性。在“小小邮递员”当中,解析的起点就是路程=速度×时间,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实际上就是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执行模块(电机)的电机功率与持续时间。

(3)调试归正。实现对机器人的操控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老师不仅要在问题的解析上对他们进行引导,最关键的实际操作环节更需要指导和纠正以及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程序编写完之后的调试总会出现很多纰漏和错误,在多次的修改之后实现正确的操控。每一次邮递员机器人的行走路线出现错误都需要调整编写程序,对行走方向、电机功率、持续时间等进行一一排查。

(4)拓展练习。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之后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巩固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迁移能力,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再次的检验和评价。比如“小小邮递员”的拓展练习:控制机器人从A点到B点停留一秒再移动到C点。控制机器人从A点到C点,停留一秒,再退回到B点。

(5)总结内化。在每个知识点掌握后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为以后类似的问题进行铺垫,并且有助于学生进行单元整体知识系统的生成。通过知识点的总结回顾,我们知道“小小邮递员”中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实际就是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执行模块(电机)的电机功率与持续时间,并将任务分解成流程图有助于程序的编写。

3.价值

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拓展了机器人学习的外延,解决了机器人教学对时间的限制,使得教与学从课本延续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利用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分析问题、自我检测,激发了学生对机器人项目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机器人项目学习的乐趣,初步实现了教学的翻转。也触发了我们对导学式微课程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创作出主题丰富的导学式机器人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

实例三:交互式电子白板———自然生成,激活教学过程互动化

1.开发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项现成的硬件软件兼具的教学辅助工具,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还需要针对小学各个学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进行适用性和匹配度的研究与开发。下面以数学学科的“图形与几何”为例,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及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下,开发电子白板强大的数学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该图形几何类问题,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2.实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学科上的应用和研究逐渐深入课堂并且日益完善,尤其在图形几何类问题上显现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实施过程。

(1)在线演示。在电子白板的显示界面上,教师和学生通过操作演示可帮助明晰概念,掌握知识重难点。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清晰的演示情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掌握了知识,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抽象模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自身的特点:对直观的依赖性强;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空间概念的形成依靠渐进的过程;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对图形性质间的关系有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对图形的识别依赖标准形式;依据平面再造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自身独特的功能帮助教师更直观地呈现空间图形,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逐渐形成数学上的空间概念,并且逐步实现把图形从几何的标准模型中抽象出来。

(3)形成规律。“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孩子的年龄小,空间观念差,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几何”直观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便于学生通过作图、读图、用图、造图、拼图、变图培养图形几何类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并形成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几何中等积变换的问题。

(4)自主建模。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支撑,学生对抽象的几何图形的观察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渐进地从实际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并运用自主建构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某些客观现象并能一定程度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如一年级上册的立体图形单元,学生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的直观认识和自主建模,来判断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分别属于什么立体图形。

3.价值

(1)抽象化为形象,提高学习效率。因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不受时间、客观和微观的限制等特点,使得“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更加直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历几何建模的过程,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3],深入思考知识的内涵,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构建互动课堂,激发学习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教师从PPT模式,即“预设与演示模式”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本地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内容的互动,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来和教师共同创建一个教学课件。

(3)利用资源共享,促进专业发展。相对传统的黑板和PPT,交互式电子白板可将教师在上课时的书写、批注及时保存,这些可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资源。教师可将白板课件上传白板共享网站,与大家分享,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人促进专业的发展。

五、未来研究设想

1.进一步探寻“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深入研究技术、工具和学习方式间的具体关系,找准彼此间的关键联结点,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探寻到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新范式,充分挖掘每一种现代教育工具的功能,让它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2.进一步实现智慧学习,提升学习品质

技术与工具的应用,最终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的智慧学习。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品质,不断地发现、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慧,从而促使每个孩子不同的智慧才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升学习品质。[4]

3.进一步走出教与学最优化的新路径

通过加强现代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让技术助推教学,将课堂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的时空更具多元化,学习的形态和方式转向多元化,最终达成教与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周灵,张舒予,朱金付,等.增强现实教科书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9):107-113.

[2]李莉.“互联网+”时代,学校如何跟上[J].读与写,2015(9):297.

[3]李湘萍.湘西民族地区高中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智慧 篇3

关键词:智慧;分析问题;跨学科

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教学和人文传统。老一辈教师无论从教书育人还是在科研、社会使命方面都做出了榜样。而今,针对“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也要对教学方法和培养人才的方法进行适度的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总之,我希望在继承前辈教师职业化精神、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改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有所突破,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前途和发展为中心

目前我的研究与教学主要包括伦理学和管理哲学,具体的研究和教学领域比较宽,包括中国伦理学史、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正义论与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管理哲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我的课程都是我自身在研究心得把握之后的课程,都包括相应的出版和未出版的著述。研究和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门化的研究,一部分是应用研究。两个层面都有许多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内容。

专门化的研究就是在一些具体的领域里面达到专业化深度和广度,比如说研究课题比较前沿,对研究问题的把握比较深入,以及形成自己的分析方法等。例如,在研究中国伦理学史时,我提出“身份性伦理”来把握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本质,似乎比较容易分析问题。当然,我希望我的表达方式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研究成果的受众包括学生和社会其他各界都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在分析反向思维的方法及其应用时,我提出“倒决策”,即无论是在政府管理的民主集中制方面还是在企业提高下级员工的决策水平上,上级对下级的要求都不是命令执行型,而是启发指导型,让下级做具体的决策,由上级拍板决定是否可行。这不仅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在分析方法上具有创新价值。

应用研究领域,我把它叫做应用哲学,如企业管理哲学、正义论与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领域。应用哲学的研究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要对理论的本质性内容掌握比较准确,二要了解研究对象、应用对象,三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研究必须是跨学科、前沿的,还要了解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我本来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伦理学史,逐步转向今天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方法领域也就是应用领域的哲学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大多数要在非学术领域就业的需要。不仅如此,我还主动开设公共选修课“管理哲学”、“文化哲学与文化产业”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专门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方面可以对应教学上的两个需求:一种是对今后可能成为专业领域里专家的学生,这时教学就要为学生成为专家奠定基础,要深入训练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第二种则是要考虑。学生总是要在非学术领域就业的,因此一定要有一些就业所需能力的训练。能力的训练不仅仅是技能,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是看问题要善于抓住要点,三要有理性分析水平,四要有一定的情商和其他综合素质。

从应用型的角度来讲,教学要重视以学生为本。大学,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学生的地位应该高于教师自身研究的地位,不管从哪個角度来说,这都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是为了帮助学生。虽然研究也承担了一些国家的课题,承担一些社会服务的功能,但最主要的任务是先把学生培养好,研究尽量转化为教学内容。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问题,但究竟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我理解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发展来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扎实的分析问题的技巧,而不是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得智慧。例如,教一般的可以指导实践的哲学方法,而不仅是理论。我比较重视把哲学的分析跟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否则讲得太抽象了,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比如讲应用伦理学中的安乐死问题,不管你赞成还是反对,都要把理由摆出来。要摆出理由首先要充分地了解支持或反对安乐死有哪些伦理上的理由(比如不道德、有害生命),哪些非伦理上的理由(比如经济价值)。在讨论的时候,有西方的背景,有中国人的背景,不同背景之间有什么冲突、区别?这样讨论,学生就能够知道,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分析,要考虑哪些细致的背景和角度。再比如讲“管理哲学”的时候,先介绍几种一般的思维方法或分析方法及其特点,然后举一些例子来应用。比如争论教育能不能产业化?我们把教育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基础教育,一类叫做继续教育。基础教育不能产业化,继续教育一定要产业化。教育能不能产业化这个问题实际是个假问题,真的问题就分为两类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能不能产业化?继续教育能不能产业化?那么前面的基础教育不能产业化,继续教育能产业化,就非常清楚,不用争论。这种分析方法叫分类分流,我把它叫结构化的方法。这样他们既能认识一般的方法,又有具体的例子,就能够让学生深入把握分析对象。

文化产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哲学跟大学生就业就有很密切的关系。上过这样的课程,学生不仅容易就业一些,而且在企事业单位晋升的势头也很好。此外,我教的正义论、中国伦理学史专题研究则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级别以上的学生;但是我可以给本科生讲授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二、课程建设:不断进取,课程常新

如果说我的课程有什么经验的话,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比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第二是做很多跨学科的探索。就前者来说,我不仅可以讲授许多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如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哲学方法与企业管理、正义与公共管理、文化哲学与文化产业等等,每个课程中都包含许多具体的实践案例。就后者而言,跨学科的知识是讲授这些课程的基本要求。比如说我研究管理哲学的时候,既要懂中国哲学、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产业结构、一般的哲学方法,又要懂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还涉及政治学、法律学的问题。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跨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前沿要跨学科,还要了解实践。通过跨学科研究,每个学科的本质我都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同时这些知识又能交融到课程里面去。

这个研究就是你自己要不断努力,天天综合,天天要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去读报,去做研究,然后讲课的时候用最新的例子讲,甚至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能讲。这种交融对我自身很有帮助,对学生来讲也很有帮助,使他知识面更加广博,又能够抓住要点。这两个特点,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我的课从来没有固定的教材。我的教材都在更新,两三年修改一次教材或者重写教材;而课件差不多半年到一年就要更新一次。一个原因是涉及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自己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新的信息和实践案例我经常要更新进来。有那么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包括很多读者和学生的反馈,我就不断修改教材和课件。

研究和教学中还包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体现对我们中国自己学术发展和对学生思维创新的贡献。这里我一直在探索两个做法。一是我讲授的内容都是我自己深思熟虑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感受乃至补充,几乎没有照搬别人的观点。不仅如此,还要求自己有创新,如我提出“活动经济”的概念,可以很好地分析现代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特点。二是这几年我一直尝试在研究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中挖掘中国伦理学独特的方法。我们讲伦理学的原理,现在很多原理都是按照西方的方式来研究,我希望结合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来研究,比如说中国人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和西方人很不相同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教学生伦理学的概论、伦理学的知识,包括我们怎么应用伦理学理论去分析问题,就需要结合中国的特点,包括中国现在的、当代的社会环境等等。

我用的教材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传统意义上的教材都是要给学生灌输一个知识系统,而我希望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或者一种分析能力,能够自主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你能不能分析问题,如果你分析问题很透彻,你按照这个分析问题的方法往前做,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而且解决的效果很好。这尤其是对本科生教学还有在职研究生、培训课程等方面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我自己在教学中有两个可以归结为特点的东西,一个是信息量比较大,二是要先自己进行比较充分的研究,有了专著,或者有很多论文再去上这个课。

三、教学工作:注重能力,面向未来

以面向未来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比如我讲“管理哲学”,都会强调学生一定要会做分析趋势,因为能否把握各种发展趋势是决定你能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过去教的很多内容都是教以前怎么样,或者现实的现象如何。而我们实际上最需要教给学生的是:你怎么样去分析,判断未来会怎么样,你怎么样为它做准备。你现在需要掌握什么东西,你今后才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我在教授学生时就当作他们正在培养能力,需要培养应对未来工作和人生挑战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在记忆东西。这样的训练经验使学生更务实,更重视前沿性问题和未来趋势。

现在很多老师和很多学科的设置不大关注学生今后怎么就业。特别是许多人都在谈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这些都是需要的。问题是,他们对于学生怎么就业不关心,或者只是谴责大学扩招,显然,他们并不真正关心学生谋生的问题。可是,不管你讲什么,学生要什么素质,将来做什么,他首先都要就业。如果没有抓住这个中心就不是以人为本,是以自己为本。你恨不得把脑子里面所有人文的东西都塞给学生,哪怕学生对社会一无所知,你也很乐意。我觉得这违背了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和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这个问题我们要反思。

现在我们一些研究机构都把历史知识当成真学问,把应用技术、应用文化、社会交往、商业实践等都当成“无足轻重的小技巧”,文史哲学科几乎都变成了历史的研究。哲学大多数变成哲学史了,文学本来应该多研究文学鉴赏,提高写作能力,现在许多人的重点都在研究文学史,所以文史哲三家都变成历史系了,或者说有很显著的学科的同质化。对于人文学科,我认为许多老师对思考创新问题显然理解得不太够,在指导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一些问题、探索新的领域方面还不够。

上述提到的趋势判断,对社会对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我在教学中的一个角度,就是让他们不管思考什么问题,都要经常做趋势的分析,经常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中国制造业今后的走向和挑战是什么,今后就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有竞争力,我能为今后做什么准备,做什么积累等等。让学生反复做这种方法的思考和训练。比如讲“管理哲学”,假定我现在就是做电脑的,那要分析电脑下一步的趋势,电脑需要具备什么功能?企业需要什么核心竞争力?有哪些人跟我竞争?未来需要的电脑和手机的关系是什么样子?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等等。我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娱乐无边界》,讲手机内容产业拉动硬件消费的趋势,现在基本上就按照我讲的趋势在展开。我想一个人如果经常对趋势有判断的话,他就能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因为他们没有对趋势进行分析,像乐凯的民用胶卷和恒基伟业的商务通。通过这些例子给他们一个很深的印象,要不斷去预测未来去跟踪去分析,要掌握相关的信息,不断地去研究。不能是一次性的,一次性的就变成过分依赖预测了。

趋势判断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举例来说,有个学生就跟我商量到底要不要出国?那我就要他来分析,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文化产业领域的人问我要不要到国外去学传媒,我说你在国外学传媒还不如在国内边学边实践呢。因为第一,中国现在正高速发展,机会很多;第二,国外教的东西不一定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从下一步趋势来讲,中国传媒发展需要借鉴国外一些东西,但是不需要在国外学一般的理论。但你如果出去了以后,你想在国外工作,那你就赶快出去。这里面就要跟个人的成长当中需要的判断结合起来。

我个人认为,大的知识系统不重要,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什么其他工作都用处不大,而能力培养虽然需要一部分知识系统,但有很大一部分是你运用知识的能力,后者可能更重要。我一般比较偏向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系统的介绍。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一些东西来丰富知识系统,自己找教材看一下就行了。课堂应该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教给他们在别的地方听不到学不到的内容。我讲“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管理”等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新的,他们在别的书里找不到,即使能找到也是很零散的,是没有经过总结归纳和提炼的。

四、学生培养:因材施教

进一步而言,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结合因材施教的方法。这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谈,一个部分对本科生,一部分对研究生,两类课程我的做法不大一样。本科生主要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分析问题、处理信息、把握焦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包括指导他们写小的论文。写论文不一定是要探索真理,而是要学会严谨、层次化把握问题。我把研究生以上的学生分为两类,就是做学问的和不做学问的。前者按照做学问的方式来教,后者按照就业的方式来培养。相应地,我开的课也分两类,一类纯粹的学问如中国伦理学史,一类是应用比如应用伦理学、正义论与公共政策、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等。

做学问也分为两类,一类就是专业化的理论;一类是应用型的学问。做学问的学生当中我又分为四类,优、

良、中、不及格。一类是最好的,天资高又很勤奋,我就少管一点;看来素质比较差又不用功的,他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磨他。所谓磨,就是天天盯住他,要不就是每周盯住他。两年来我有一个学生,虽然不懒,但以前的基础比较差,心理上不够成熟。我辅导他写博士论文开题,至少给他辅导50遍了,等到他论文出来我估计要辅导他80遍。虽然耗费精力,但希望我的学生虽不一定每个都非常好,但没有次品。

我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认认真真去安排他们这几年的规划,怎么一步步走好,要根据他们个人的性格、兴趣研究问题。指导博士生确实要花很多时间,现在有一些老师不太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有些老师比较忙,有些经常出国,对学生的指导可能要少一点。学校应该经常提醒或出台一些规定,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因为老师本来就很忙,再出国那么多,或者应酬那么多,肯定对学生的指导不利。

本科生差异比较大,人数也比较多,指导方法的应用上必然受到局限。我现在开公共课,我每次都跟学生说,讲完课以后,你们以后碰到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我,我Email不会变,手机也不会变。花很少的时间给他们指导一下,对他们来讲,帮助就挺大的。他们比如要做什么活动,不知道活动怎么做,做得对不对,实际上我稍微简单的跟他说一下,他马上就知道怎么做了,效果非常好。我认为本科生应该也采用导师制,学生可以在全校选导师。我建议学生,比如你听过课的老师就可以请他当你的导师。但有可能最后人太多了,有些老师不愿意。但至少我本人会支持,我给50个学生指导绝对没问题。因为学生不是天天找你,有时候你还可以把他们聚在一块,比如一个月一次,学生都来,老师挨个给他们讲,这对他们帮助巨大,我很支持这种做法。

在上课前后,我都花一些时间和学生讨论问题。我每次开公共选修课,都一定提前二十分钟以上到教室,课后让学生和我一起讨论。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有时跟我辩论好长时间。比如我讲团队的时候说团队的任务设计不能安排“互相帮助”,而是一定要让大家各尽其责。有的学生说这跟过去讲的团队互相帮助的精神违背,有的学生就想不通。最后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我并不要求你的观点要和我的一样,只要他自己讲得很有道理就可以。这是一个要求,我主要看他论述完整不完整,逻辑上正确不正确。毕竟很多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都像科学实验一样能唯一确定的。

不过,我认为目前的大课中缺乏对本科生能力更深入的指导,所以,我每次都提醒学生,无论多少年,我都愿意在课程结束之后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或者与他们进行当面的讨论。

五、关于大学教育的反思

我在前面提到应该把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地位高于研究的地位,不是不重视研究,而是认为研究应当和教学结合起来并且重视学生培养才有意义。同时。我支持大学扩招,因为扩招对弱势群体更有利。可能人们认为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大学生总比不上大学的人更容易找工作。不过,这里也存在一个偏差,就是很多学生都在找工作,而不少用人单位却对许多毕业生不满意,宁愿缺人也不进不合格的大學生。

对大学教育进行反思,看来是很必要的。我们的大学向学生讲了很多大道理,小道理不讲,比如说德才兼备讲了很多很多,但是一个人就业后怎么和上司处理好关系不讲,所以大学生就业的第一天就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的大学向大学生讲了很多辩证法,包括可以“试错”,但是实践中谁允许你试错?我们的大学给学生灌输了许多知识,但是没有教导和指导他们做事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做过一件善始善终的事情,没有一件可以作为就职见面礼的实践活动。总之,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提供的许多东西和学生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所必要的基本品质、素质和能力不对称。

比如北京大学提出要培养领袖型的人才,这个方向应该是对的,但是可能好多人误解了,好像有了人文素质就能成为领袖。那完全是两码事。我支持培养学生具有领导能力,让他在各个领域里面成为杰出的人才,既做专业的人才,又有管理能力,这是必要的,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管理都需要。但我们需要去思考、去反思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哪些内容?怎么样培养能力?像本科生导师制,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加强或设置。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4

蔚蓝的天空上,白云洁白的像一只只小绵羊,天空瓦蓝的像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的.智慧校园,就在这蓝天下面。

早晨,暖暖的阳光洒在校园,听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别提有多惬意了。呼吸着校园的新鲜空气,似乎还能闻到淡淡的书香味。上课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绿绿的小草和鲜艳的花朵在随风飘舞,大树伸了个懒腰,望着教学楼的同学们,拍起手来,为他们鼓掌。下课了,同学们风一般的冲出教室,飞快的跑到操场。小树.小草.小花都笑了,大树把他的绿伞撑开了。同学们在绿伞下做游戏,可开心了。

智慧校园里充满智慧。瞧,练书法的同学们在“墨香堂”练书法。大块着墨,几经渲染,便是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字体,寥寥几笔,一张漂亮的毛笔字就“新鲜出炉”了。文学社的同学们正在背古诗,瞧,他们背的多开心呀,仿佛吃了蜜糖一样。同学们的成绩可优秀了,每年都捧着奖状,戴着大红花,高高兴兴地回家。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5

我喜欢的东西许许多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而那颗最闪耀的星星便是那智慧的宝库,快乐的源泉,又像母亲一样伟大的人,还像家里一样温暖的地方,那就是我的智慧校园――――祥云路小学。

那里的`生活多姿多彩,虽然一天大约只有八个小时在学校里,但是我们依然很快乐。在大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们学校的名字祥云路小学,它的原名叫邱砦小学,改名的原因是为了我国祥云而改名的。走在进校的路上我们能看见可爱可亲面带微笑的老师,有荣誉墙和微信墙。走进校园我们能看见几棵小树苗,左边是北教学楼,右边是南教学楼,北教学楼是一到四年级的教室,南教学楼是五到六年级的智慧楼,那边有一棵大松树,有操场,操场前有主席台,那是每周升国旗用的。主席台前面有一座假山,从假山旁会有水喷到假山上。

我们学校的课程也有很多,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作文,体育......还有一些课外课程比如梦想纸飞机,射击英雄,航模......

我们那智慧校园小学作文550字 篇6

我有一个智慧校园,在那里我学会了成长,在那里我获得了欢乐!晨曦徐徐地拉开了帷幕,开始了清新、绚丽的一天。

早晨,走进学校,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可以一眼望到美丽的操场。操场两旁栽着许多清秀挺拔的杨树,像两排战士守卫着我们的学校。地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它们像一个个小精灵,默默无闻地点缀着我们的学校。操场左右两旁的树,它们虽然不大,但它们的叶子很多,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欢腾跳跃。校园是我成长的驿站,这里记录着成长的痛苦,也刻下了欢乐,我爱我的校园,也爱我的班级,因为这里是我的一个家,一个充满智慧,友善,快乐的家,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探索。虽然我们学校并不豪华,但是这个学校给予了我们许多知识,教室里有班班通,那是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的,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大家的校园里有花吧,我的校园里也有花,我看过红艳的玫瑰,洁白如玉的百合,但他们都比不上我校园里的.月季花,月季花真艳啊,艳得像天上的仙女降落在我的校园里,月季花真艳啊,像红红的火花,像艳丽的牡丹,月季花真奇啊,像美丽的仙女,像张开双手的孩子。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7

关键词:北京大学生,智慧校园,卡通系统

2008年IBM公司在全球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 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相继推出本国的物联、云计算相关发展战略。2009年, 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指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 拉开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智慧校园”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继数字校园后关于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全新概念, 是由浙江大学于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的, 并由此引发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潮。近年来, 国内不少高校对智慧校园进入了探索或建设阶段。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学校校园网为架构, 以射频标签作为信息载体, 利用RFID、标签传感器、无线通信网络等实时采集物品的各种信息, 并将这些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高速互联网或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这些信息在数据处理中心经过计算技术提供的海量信息处理功能对其进行智能化处理之后就可以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卡通系统平台构成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二者共同完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整个系统的管理、数据处理、传输与交换和调度控制、应用支撑操作等功能。整个系统的识别过程需要完成4个步骤:寻卡→防冲突→选卡→读/写卡。

1 RFID系统组成

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 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标签 (Tag, 即射频卡)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 标签含有内置天线, 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阅读器:读取 (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 标签信息的设备;

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2工作原理

MCU通过对读卡器芯片内寄存器的读写来控制读卡器芯片, 读卡器芯片收到MCU发来的命令后, 按照非接触式射频卡协议格式, 通过天线及其匹配电路向附近发出一组固定频率的调制信号 (13.56MHz) 进行寻卡, 若此范围内有卡片存在, 卡片内部的LC谐振电路 (谐振频率与读卡器发送的电磁波频率相同) 在电磁波的激励下, 产生共振, 在卡片内部电压泵的作用下不断为其另一端的电容充电, 获得能量, 当该电容电压达到2 V时, 即可作为电源为卡片的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当有卡片处在读卡器的有效工作范围内时, MCU向卡片发出寻卡命令, 卡片将回复卡片类型, 建立卡片与读卡器的第一步联系, 若同时有多张卡片在天线的工作范围内, 读卡器通过启动防冲撞机制, 根据卡片序列号来选定一张卡片, 被选中的卡片再与读卡器进行密码校验, 确保读卡器对卡片有操作权限以及卡片的合法性, 而未被选中的则仍然处在闲置状态, 等待下一次寻卡命令。密码验证通过之后, 就可以对卡片进行读写等应用操作。

3实现步骤

1.从串口打印IC卡的类型和序列号。

2.实现显示IC卡的类型, 并记录。

3.实现以十六进制显示IC卡的序列号, 并记录。

4.测试最大的识别距离。

RC522模块采用了高达10 Mb/s的SPI、I2C总线模式———四线制SPI, 通信中的时钟信号由Arduino产生, MF RC522芯片设置为从机模式, 接收来自Arduino的数据以设置寄存器, 并负责射频接口通信中相关数据的收发。

数据的传输路径为:Arduino通过MOSI线将数据发到MF RC522, MF RC522通过MISO线发回至Arduino。连接电路如图1所示。

4部分功能代码

1.寻卡

2.防冲突

3.读/写卡

4.扩展部分

对已经读写出来的复旦卡的卡号进行反馈, 于是继续扩充电路, 在D2端口和D3端口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 防止电压会烧毁LED灯, 在每个LED灯串联一个220Ω的电阻, D4端口上连接开源蜂鸣器。

5.结论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可以保存十张学生的一卡通卡号, 对已经保存起来的卡号运行通过, 对不记录在案的卡号运行失败, 蜂鸣器报警。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谭民, 刘禹.RFID技术系统工程及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

[2]陈大才.射频识别 (RFID) 技术[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我们需要挑水夫的智慧 篇8

一位挑水夫,有两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只桶有裂缝,另一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水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到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呢?对自己的缺陷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而感到非常难过。

在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后,破桶终于忍不住了,它对在小溪旁的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挑水夫替破桶感到难过,他满怀爱心地说:“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请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当他们走在山坡上时,破桶眼前一亮,只见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那一边有花,好桶那一边却没有呢?正因为我知道你的缺陷,才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下了花种。这样,每回我从溪边回主人家时,你都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不是你,主人的桌上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看完之后我不禁赞叹:这位挑水夫真的很厉害,他善于利用破桶的缺点,让破桶看到了自己的春天!

同样,我们教的有些孩子也像“破桶”一样,在学习过程中“空”得比别的学生多一些。正因为他们多“空”了一些,我们的眼睛就只紧紧盯住了这一点,让他们成了被训斥的对象。在批评时我们往往措辞严厉,甚至有时不惜伤害他们的自尊。如果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训斥就是讥讽,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只会成为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时反思自己,及时发现、赏识身边那些后进孩子,让他们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从而带动自己的进取心。须知,这种进取心一旦释放出来,将变成巨大的能量,甚至可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让我们的教育像挑水夫对待破桶一样,对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孩子,多些宽容,多些欣赏吧!

(作者單位:海盐县元通中心小学浙江嘉兴314317)

我们的智慧校园作文350字 篇9

在一条世龙似的公路旁,盖起了一个校园,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走进校园,你就会发现校园中间有一把“钥匙”,“钥匙”旁边站着两个孩子。一个是男孩,男孩双手成“V”字型,好像在放飞梦想。另一个是女孩,她双腿跪在边上,左手放着一颗五角星,右手拿着笔,仿佛正在思考问题。这个雕塑耸立在一个圆形花坛中,圆形花坛两边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多边花坛,花坛旁边是有针和松组成的“为人师表,奋发向上”八个大字。

这种景色还不算美,真正的美还在你身旁。走进校园最左边的地方,有一个“天然帐篷”,里面种着爬山虎和石榴。爬山虎的叶子有的是嫩红的,有的是嫩绿的,有的.绿里透红,有的红里透绿,真是千姿百态,各种各样。还有火红的石榴,石榴成熟了。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颇像一棵小蘑菇,有的像一个小姑娘,一阵微风吹过小姑娘就玩起了“捉迷藏”,大家都躲在纵横交错的枝干后面和嫩绿的叶子后面,真有趣。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10

在我们新密市有一个智慧校园。那就是市直三小,号称红军小学。

为什么叫红军小学呢?因为新密市首个红军小学,是校长和新密市的领导共同争取到的,是革命后人资助的助学工程,是我们三小的骄傲。

走进校园,步如眼帘的是一个又大又高的升旗台,升旗台上的五星红旗高高的飘扬着,好像胜利就在我们眼前。在旗台两边有许多名人名言,还可以乘凉。往里走是一个图书馆,图书馆的走廊贴满了同学们的手抄报、美术、作文等优秀作品,这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

穿过走廊,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高大的教学楼,里面许多有智慧和知识的老师,还有许多聪明活泼的小学生,老师正把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传授给他们。

教学楼的后面是我们下课游玩的地方——操场。这里宽阔无比,每到课间活动,这里就是最热闹的地方。同学们有的.踢键子,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还有的在做游戏,这里有同学们的欢乐,有同学们的叹息声,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

我们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 篇11

它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2004年,当它20岁时,全球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它的成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甚至一贯蔑视外国企业的日本,也对它顶礼膜拜。以它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在全日本影院作为贺岁片公映。

它对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的最大管理贡献是: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进入2003年后,它的市场链流程再造的目标直指“把每一个员工经营成创造市场、自我创新的主体”,他们把这称为“人单合一”模式。

这种把3万名员工打造成3万名老板的巨大工程还在继续进行着。显然,它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但这没什么可怕!因为,它有着超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IBM中国有限公司

它被人们称为一头大象,这头大象1911年在美国诞生。这是一家技术色彩浓厚、规模庞大的超级IT公司。

它的管理贡献,不仅在于首创了一系列技术和提出了电子商务模式,更在于它自身能够平稳、彻底地实现由技术向服务的战略转型,因而它被人们称赞为一头能跳舞的大象。一批优秀的中国IT企业,也是在它的感召下,相继制定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战略。

2005年,它在中国发布了其战略方向:利用创新帮助中国客户成功转型,并提升其执行力、生产力和竞争力。它说:它要做到随需应变。

联想集团

提到那头能跳舞的大象,我们就不得不提到,2004年发生在全球PC市场上的一个蛇吞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演绎让世界为之震惊。它经历了3年的战略坎坷和迂回,经历了业务的缩减和裁员的伤痛后,握紧了拳头,一拳打碎了多年来稳固的全球PC行业格局。

它为中国企业不仅提供了很成熟的领导人交接班的经验,还提供了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海外并购经验。因为,它并购了IBM的PC业务,很快实现了赢利,提前展开了艰难的整合工程。世界从此记住了“Lenovo”。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44年前,它还只是一家仅有4艘船舶的小船公司。现在,它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7万余名员工,和全球第三大运输船队。标有它醒目的COSCO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

2000年,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它获得了世界性组织颁发的质量管理奖。2000年后,它又积极推行六个西格玛管理,同时它不但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对物流实时全程监控,此外,通过SAP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下属企业所有财务资金活动进行网络实时监控。在严密的监管体系下,这些年它的境外企业从未发生挪用或侵吞国有资产案件。

它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的成功已成为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管理学院宣讲的案例,并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在2004年受到了国资委、中宣部的表彰。它是“中国21世纪新国企”的代表。

杰出贡献奖东软集团

从1998年到2005年,它在中国电信业、社保业、电子政务等“十二金”工程中战绩斐然,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因为成功地进行了几年轰轰烈烈的“数字圈地”和“精耕细作”运动,并获得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布局和能量,人们称它的创业者为中国软件业的战略家。

但是,这位战略家却发起了另一场管理运动:向制造业学习,一切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2004年12月,这家拥有7000名员工的软件工厂,再次通过全球最高级别的认证CMMI5(集成的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标志着中国软件企业在过程改善和质量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它诞生于东北大学,2006年即将迎来15岁的生日。如今,它赢得了政府、企业、媒体等各界的尊敬。在那里,人们互相称为老师。

蒙牛集团

1999年,它还只是“尾巴尖上最后一根毛”。为何到了2005年,它却能以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成为“脑袋顶上最尖一只角”?它的回答平凡而又不平凡:大胜靠德、小胜靠智。

战略上,它以目标为王。不修改目标,只修改手段。战术上,它打破一切常规,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文化上,它致力于建设和谐型组织,在企业内部创立了“和谐家庭特训营”。

它只有6岁,经受了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却创造了企业成长的速度奇迹。

白沙集团

提起它,我们的心就会飞翔。2004年9月,刘翔代言了它的飞翔文化。

2000年,它第一次对外提出实施“简单管理”时,到GOOGLE上能搜索到的相关信息只有150条,而如今,我们能搜索的结果是200多万条!它的简单管理的三个设计理念就是:驭繁就简的思维方式;说到做到的执行能力;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

它是一个有品牌有文化的企业,它创造了鹤文化、和文化、飞翔文化。它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国企,一样能够“简单”!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它是一个相当自我的企业。它自我,是因为它坚持不上市,而且连续9年无贷款,但纳税额却是全国民企前两位。它自我,是因为它所有产品均采用公司自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它在美、德、西、法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为同行业之首。

在多元化经营、规模化运作风气盛行的时代,它却坚持专业化经营,坚持产品自主研发。它始终能耐得住寂寞,经营着我们的冷暖人生。它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它从事的是一门高风险的行业。但它通过独特的管理模式将风险牢牢地控制住。设置独立的风险控制总监,将管理团队和基金投资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它以基金管理模式帮助很多大型企业开展产业整合,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获取企业发展必须的增量资源。

2005年它又推出中国第一支国企改制基金,它即将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得力助手。

SAP中国

它来自于严谨的德国。33岁。1995年正式成为中国的“公民”。它被誉为“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在中国,由于它,我们充分认识了ERP等管理软件。它成为了本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启蒙者与实践推动者。

刚进入中国,它瞄准大企业,推行“灯塔计划”。在教育领域它又推行“种子计划”。近年,它又针对中小企业,推行了“燎原计划”。在中国,它正在全力满足各类型中国企业追求管理变革的要求。

海航集团

因为它诞生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它从西方舶来了资本文化,学习如何为股东赢利。它一次又一次被世界级金融大鳄索罗斯所青睐。

因为它诞生于中国,因此它深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学习做人、做企业的道理。它要求员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高级管理干部都要研习《大学微言》。人们可以从它的标志中看到太极、阴阳、鲲鹏和如意。

它是一家极少能将中西方经营理念和谐嫁接在一起的“另类”企业。它是一只在天空中高飞的金鹏。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19岁的它在香港主板上市,终于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

有人认为它的成功得益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完善的销售渠道,但在它自己看来,这些都只能算作“外功”,而“内功”是管理水平。它把2003年命名为“管理落实年”,对近年来推行的各项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它的“生命线”工程。

在国际市场开拓上,它一直走着“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它正在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基础,全力向发达国家渗透。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它是一家著名的家族企业。到2005年,10岁的它不仅成功地完成了父子的交接班,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父亲常出现在中国各大商学院的讲坛,传播他们的家族企业管理实践。儿子却低调行事,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人队伍中招兵买马。

2006年,父亲即将开始他的“第三次创业”,在宁波成立一个中国家族企业培训中心,最终,希望把它建成中国家族企业管理学院。这家企业不仅在产品上致力于使家的感觉更好,更在家族企业管理上,致力于使家的感觉更好。

吉利控股集团

1997年,它进入汽车领域,2005年再次入围中国十大汽车厂家,成为国内十大汽车厂家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作为汽车业的后来者,它彻底颠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概念,让造轿车的神秘感消失殆尽。它以两三万元的“中国百姓买得起的轿车”击碎了中国轿车高价格的堡垒。从2003年它第一次以自有品牌的方式走出国门,2004年销售国家达到29个。

它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先后与各国际汽车巨头展开技术合作。有了自己的研发能力,就有了刀,虽然还不是很锋利,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刀,可以用来去切割世界汽车市场的蛋糕。

让我们享受教育——智慧树的启示 篇12

一节课教完后,令人欣喜的现象出现了:晨读课上,学生们一个个埋头苦读,再也无需老师的监督,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这以后,全班形成了一股学英语的浓郁氛围。昂扬向上的激励机制,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令人高兴的是,那些学困生不再认为英语是他们心中难越的高山了。一学期下来,在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中,该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骄人的成绩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脸庞,由衷的喜悦也充溢着我激动的心田。感受着孩子们的进步,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兴奋之余我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

一、趣味性——要使主动求知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性的“法宝”是:一张背书表附带若干惩罚规则,不会背的学生则留校续背,回去还要抄写若干遍课文。在“留、抄”的所谓“关心教学”中,教师就像警察,“留”“抄”则是他们开出的罚单。学生再也不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相反,他们会觉得那种学习实在是一桩苦差事。这样的学习哪有任何兴趣可言!而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培植智慧树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智慧树”本身就是学生所钟爱的,让他们亲自浇灌,亲身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孩子们怎能不高兴?

教育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是精神的唤醒。教学活动以智慧树的形式出现,使教学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并让这种喜悦和荣誉去激发更大的喜悦和荣誉。

二、自觉性——要培养学生合理的合作竞争意识

当代社会需要合作、竞争,同样,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为他们搭建自我表现的平台,小组之间进行经常性的评比,这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就有了主动求知的愿望。而小组成员由于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要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开智慧花、结智慧果的目标),他们就必须团结合作。通过合作学习,优等生做“学困生”的“小老师”,对优等生来说,他们获得了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获得成功感和自豪感;而学困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羡慕感,并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心理认同感,从而更努力地学习。在班级中引进合理的合作、竞争机制,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三、激励性——多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怀和鼓励

我的智慧校园小学作文 篇13

每天早上背起书包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早早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嗷嗷待哺的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的养料,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智慧、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

学校开展了设计数学节徽标的活动,我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了一个金钥匙图案的数学节徽标。我设计的徽标是由红、橙、蓝、绿、黄五种颜色构成,象征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徽标的主体由“问号”和“钥匙”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的“问号”是由红、橙、蓝、绿四种颜色的等腰梯形通过平移和旋转形成的,在这四个等腰梯形里我加入了“+”、“-”、“×”、“÷”四个数学元素,象征着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下半部分的“金钥匙”则代替了“问号”符号里的圆点,从而突出了“金钥匙数学节”的主题思想。“金钥匙”寓意是:希望我和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金钥匙解开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我设计的数学节徽标顺利地通过了区级选拔赛并送往市级比赛参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校园,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快乐的成长!

我的智慧校园小学作文 篇14

每天清晨,迎着淡淡的曙光,我们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的走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的操场,红色的跑道围绕着青翠的草坪,就像簇拥着一颗翠绿翠绿的宝石,发着亮闪闪的光芒。大门两侧是我们的教学楼,拾阶而上走到走廊尽头,有一个书吧,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我们可以随时来借阅。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课余时间,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静静的看上几页,心中无比的开心快乐。

我们的班级也特别漂亮,前方是多媒体黑板区,黑板可移动,上面还可以放视频,老师的多样化教学让我们觉得上课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教室后方是黑板报区,“立志向有梦想”为主题的黑板报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刻苦努力。这学期,我们还增加了信息技术课和英语小剧场。上信息技术课时,老师用电脑给我们上课,教我们如何使用电脑,怎样打字等等;上英语小剧场时,老师分给我们不同的角色,教我们排练英语话剧,别提多有趣了!

学校还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了多种社团课,有书法社团,葫芦丝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等等,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报名学习。

智慧校园:梦想的翅膀 篇15

2010年, 宁波市委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决策, 智慧教育的浪潮风起云涌, 学校想要跃上新台阶, 就必须顺应信息化改革大潮, 推进教育新形态的建设。而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 由于时代原因, 当时缺乏统一的规划, 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往往仅从满足本部门需求出发, 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垃圾数据。学校对于人才培养数据分析高度重视, 但又难以通过教学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辅助, 无法实现渐进提高的信息化教学需求。我校现有桑田路和姚隘路两个分校区, 通过智慧网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需求日益紧迫。向信息技术要红利,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新的生长点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共识。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想要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与传统的数字校园的区别主要在于:数字校园完成了校园内各种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化、平台化, 而智慧校园的核心在于智能化, 它是智慧化了的数字校园。我校智慧校园要具备三个核心特征:一是“物”要智能, 以建设物联网为基础, 从低碳、高速、便捷、安全等方面进行建设, 实现智慧化服务;二是“管理”要智能, 需开发各种应用服务系统, 将学校的教学、德育、招生就业、科研等与校园资源、应用系统进行整合, 进行智慧分析;三是“教学”要智慧, 为师生提供智能学习资源, 自动记录学习过程, 评测学习成果, 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因此, 实施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思路就是:围绕职业高中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核心目标, 着力构筑“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即以应用驱动为主体, 实现教学智慧化和管理智慧化两翼齐飞。

二、绿色校园:构建人文化的智慧网络

两年来, 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1. 改造硬件, 搭建透彻感知的智慧环境。

(1) 实现“万兆到楼宇, 千兆在桌面, 无线网络全覆盖”, 课件、视频等大数据实时传输, 教师可随时随地使用终端享受便捷的网络资源。

(2) 两校区交互式电子白板全面部署,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3) 成功部署教师“桌面云”, 在数据安全性、灾难恢复和终端维护等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改进和尝试, 开创了市教育系统内大规模部署“云桌面”进行办公的先河。同时开发VPN虚拟专用网, 教师在家里就能与学校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 实现远程备课与办公。

(4) 建设可视化教学管理中心, 通过在实训教室一体化的网络中控, 配置摄像机, 采集教室里教师和学生的音频、视频和VGA信号, 方便教师开展网络教研。

(5) 基于虚拟演播技术的校园电视台投入使用, 丰富了专业实训和社团活动的信息化内涵。

(6) 集“智能、人文、灵动、交互”于一体的“智慧教室”将可随意组合的桌椅构成“灵动的空间”, “i Pad平板电脑、双屏投影、手写白板”的组合实现了多屏互动, 开启了探索“基于移动终端教与学”的创新之路。

2. 挖掘需求, 创设周到便捷的智慧服务。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提升学校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智慧服务让生活更便捷: (1) “校园一卡通系统”顺利实施并投入正常运行, 有效缓解了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的繁重业务;“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电子钱包、图书借阅、智能门禁、云打印身份认证等功能, 还能自动进行学生走班考勤, 教师能高效地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走班管理。 (2) 校门安装车载蓝牙识别系统, 教职工车辆入校, 凭车载蓝牙, 校门即可自动开启, 极大地方便了教职工的行车。 (3) “邮包提醒”功能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书写告知模式, 将教职工的各类邮件和包裹信息准确、及时地通知到个人, 增强了针对性, 注重了隐私性。 (4) 水电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 可由i Phone、i 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对校园的水电控制设备进行远程集中操控。 (5) 教室多媒体控制系统, 能实现对教室的电子白板、投影等多媒体设备的远程管理。 (6) 打造移动图书馆, 将“书香校园”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实现图书自主借阅、电子图书下载等多项数字化服务功能, 书刊、报纸、视频等丰富数字化资源部署在移动图书馆, 方便师生随时、随处学习。

智慧服务让校园更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构成了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学校在校园主要路口、重点区域更新高清摄像机, 建设监控室, 对校区重要公共区域进行监控。其中, 透明厨房的建设, 让师生们对餐饮更放心。视频监控系统引入了“绊线检测, 区域入侵检测, 徘徊、遗留物检测”等智能视频监控分析技术, 由机器来完成“即时发现, 即时报警”, 实现从“被动查询”到“主动防护”的根本性转变。

智慧服务让信息更畅通:成功部署两个校区实时会议系统, 满足了多点会议的需求。集“校园新闻”“智能导图”等于一体的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由“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组成的立体式信息宣传网络, 多渠道、高密度、智能化的信息发布系统, 提升公众对我校各类信息的品质体验。

智慧服务让资产更明晰:学校建立了RFID资产管理系统, 通过射频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确定位、实时盘点, 对资产生命周期进行智能化动态跟踪和监控, 从而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运营成本。

3. 创新驱动, 实施透明高效的智慧管理。

学校以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为引领、校本行政课题为抓手, 采取“校长室牵头与统筹, 专门部门建设与推动, 相关部门合作与挖掘, 全校师生行动与分享”的工作方式, 挖掘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信息化需求, 量身定制、开发了服务学校全方位工作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管理, 它体现了以下优势:

(1) 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平台拥有完善的信息发布系统和办公流程, 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移动OA的成功开发, 开启了校园移动生活的新篇章, 文件传输、公文轮阅、流程审批等都可以在手机端进行, 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实时动态管理, 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2) 实现全校资源、数据的融合和共享。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竞赛管理、实训管理等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大数据智能化处理, 自动生成各种数据分析报表, 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开发Z分 (标准分) 统计系统, 对每个学科、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成绩定期进行动态分析, 促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3) 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科研管理、校本培训等应用平台支持教师在线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实现家、校、企三方互联。我校的智慧网络服务对象五位一体, 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能利用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有效互动, 家校互联、校企互联。

4. 立足应用, 探索融合创新的智慧教学。

(1) 积极开展实景课堂、虚拟在线实训等辅助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引进了十多项实训软件, 配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虚拟现场教学等, 有效解决了真实环境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和生产问题, 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提高教学实效。

(2) 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学校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积极鼓励教师或教学团队协同参与编辑, 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1) 构建统一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 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教学反馈提供智能化服务。 (2) 以工业产品设计等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有步骤地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3) 探索服务型校企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完成宁波市轨道交通技能鉴定考核系统的开发。

三、以校为本:彰显个性化的建设特色

智慧校园建设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育信息化的对象也是人。如何把握人的差异, 学校的差异, 体现智慧校园的校本特色, 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智慧校园建设, 没有“最好”, 只有“最合适”。要建设好智慧校园, 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立足改变校园生态, 以学生为本。

我校把“以人为本”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出发点, 例如在寝室, 我们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 包括寝室智能空调系统、远程开水供应管理、热泵型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 这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统使用既使学生在寝室更舒适、节能, 又能给学生提供实景体验。我们配置电子白板, 建设智慧教室, 也是为了给学生打造开放、和谐的学习生态。

2. 立足中职课程改革, 以应用为主。

作为浙江省中职课改首批试点学校, 我校致力打造智慧型学习环境, 希望用实景课堂、虚拟在线实训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改变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结构和教学形态, 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提升教学实效;通过应用智慧教室, 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教与学”新模式, 让学生的互评互学、自主学习、共建共享成为可能;通过教师空间、教学“微资源”的建设及应用, 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以切实支持数字一代学习者多样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3. 立足教师专业成长, 以提升素养为魂。

智慧校园的建设涉及学校的全局工作, 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素养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 全员教师的参与是实现智慧校园建设有效应用的根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计算机高级工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制作与教育信息化培训, 举办“微课大赛”、教师“信息化沙龙”等活动, 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开展“卓越教师”信息化示范课,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智慧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上一篇:政审材料证明下一篇:广告ae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