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共建

2024-07-08

政校企共建(精选7篇)

政校企共建 篇1

一、项目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 电子商务经济通过影响国内需求结构、产业与企业结构、贸易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而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电子商务已经开始有效的整合人力、技术、生产与资本等社会资源, 并日益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伴随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 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同时也成为了电子商务研究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 顺德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顺德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约450亿元, 紧随广州、深圳之后, 位居广东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二梯队, 成为省内较具竞争力的家电和家具网商货源的重要采集地和区域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顺德本地唯一的一所高校, 其经济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以来为顺德本地输出了大量电子商务人才。而今, 这些毕业生中的为数不少已经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顺德社会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充分发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方面的优势作用, 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政行校企”的合作力度, 共同推进顺德本地电子商务行业的大力发展, 进一步有利促进顺德产业转型升级, 为顺德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倡议成立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心可以由顺德区经济促进管理局牵头, 依托顺德庞大的网商资源, 整合顺德区电子商务协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并联合多家电子商务产业园、网络团体和媒体等共同建设和管理。

二、顺德区电子商务发展有利因素

顺德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 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

顺德电子商务立足于中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以其无与伦比的产业集群优势、制造规模、成本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经济要素, 当仁不让成为家电电子商务的先锋。

(二) 良好的政府服务依托

顺德区政府秉承服务经济, 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传统, 在新的电子商务领域, 开拓创新, 贯彻执行上级政府关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推出一系列促进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措施。这些措施扶持或奖励资金力度大, 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益, 带动效果好, 申报流程简单容易操作, 有力推动了顺德电子商务的发展, 特别是帮助一部分中小企业通过“上网触电”实现升级换代的目的。

(三) 电子商务的生态环境日益完善

在人才培养方面, 顺德拥有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14年9月, 除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 顺德区先后已经有7所中职学校申请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 而且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办学质量日渐提高, 为顺德本地输出了大量电子商务人才。在物流配送方面, 国内外各大物流快递企业入驻顺德, 大小物流服务点星罗棋布。同时, 其他各项配套电子商务服务日渐完善和成熟。

三、顺德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 在顺德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过程中,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缺乏良好的战略研究和指导。政府和企业鲜见长远的电子商务发展目标和规划。虚无缥缈的互联网世界, 确实为制定战略规划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没有长远规划, 必然造成被动和资源分散。正确、稳定的战略研究和实施,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 经营模式单一。大量企业集中天猫平台, 一方面享受到赏心悦目的销售数字, 另一方面不得不对高昂的引流成本、不厌其烦的规则修改以及天猫潜规则无所适从。对亚马逊、京东、苏宁、拍拍、唯品会等众多的电商平台无暇顾及, 对海外电商、移动电商、O 2O等模式的运用很少实施。

第三, 运营手段简单, 容易陷于价格战困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通常是:价格电商———视觉电商———品质电商———个性化电商———品牌电商。目前国内主流电商是靠低价吸引客户, 顺德也不例外。这在电商发展初期是合理的, 但长期靠这种两败俱伤的价格战, 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第四, 缺乏核心竞争力。顺德电子商务发展, 能够形成自己独有的、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别人不容易模仿的理念、技术、模式, 乏善可陈。导致产品相互抄袭拼价格, 经营模式受制于天猫平台。

第五, 新型电子商务的理念、运作模式和工具推广缓慢。电子商务发展变化快, 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风险大, 配套人才缺乏, 企业推广应用难度大, 需要借助公共的研究和实验基地。

第六, 政府扶持政策侧重于事后扶持, 事前引导不多。而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却非常需要事前的鼓励和帮助。

第七, 公共服务机构及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不高。

综上所述, 为进一步深化和扩展顺德电子商务行业, 通过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本地产业升级换代, 提高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的前瞻性, 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 拟成立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四、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定位

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的定位是顺德区的重要电子商务产学研究机构。中心是在顺德经济和科技促进局领导下, 依托顺德职院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整合当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协会和高校资源, 致力于服务顺德电子商务行业及经济创新发展的产学研学术及实践应用研究机构。

中心的服务宗旨是“产教结合、服务顺德”。通过整合顺德网商力量, 关注顺德电子商务发展;深化电子商务研究, 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强化电子商务研究转化与应用, 推动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本着权威性、行业性、专业性、客观公正和实用性的原则, 以研究的形式和创新的思维来提升电子商务技术和应用。

中心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顺德电子商务产业的科研服务平台。根据行业发展有需求, 承担包括行业统计分析、案例收集、政策研究、经验推广、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等在内的各项职能。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 打造成为区内权威的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和媒体平台。

五、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职能分析

(一) 理论研究, 包括政策咨询和解读

结合顺德电子商务的实际, 搜集、整理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数据、典型人物、优秀案例等数据史料, 从事与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及时传递、分享和解读政府关于促进和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 提高顺德电商企业的理解和执行水平。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政策, 为顺德政府制 (修) 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地方法规和行业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 电子商务行业调研

作为中心的常规性工作, 电子商务行业调研包括对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顺德电子商务基本情况调研与分析, 构建顺德电子商务公共资源库;每年编制并公开发布顺德区电子商务主题的专业研究报告等工作。

(三) 项目孵化和先进技术推广

引进国内外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项目, 提供前期孵化服务, 为顺德电子商务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宣传、推广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先进运作模式、营销工具。

(四)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加快开发和制定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岗位标准并开展人才测评服务工作。此项工作对于引导电子商务职业教育、行业培训, 推动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提高电子商务从业者岗位技能和素质, 促进人才就业和行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政行校企、联合育人”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非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中职学校师生、企业在职员工等提供电子商务专项技能培训和人才咨询服务。针对本地大型电子商务企业, 开展订单培养和人才个性化定制服务。

(五) 整合资源, 搭建交流、分享与合作平台

该服务适用于以下多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主题活动。

(六) 建设顺德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为了整合顺德电子商务相关资源, 搭建公共开放的平台, 中心可以建立官方网站。网站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负责搭建, 由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相关师生负责运营管理。网站功能主要是在第一时间整合梳理电子商务动态、推送电子商务应用技巧以及电子商务的最新趋势, 同时可以借助网站树立顺德身边的典型案例和人物, 形成顺德区权威资源库, 便于行业内的交流与分享。

六、中心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模式

(一) 组织架构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主任负责制的组织制度。理事会由顺德经济和科技促进局、顺德电子商务协会、顺德电子商务企业、行业专家担任, 制定中心的发展战略, 协调对外联系。中心主任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担任, 负责中心的日常运作管理。中心的运作主体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 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

(二) 运作模式

中心实行项目运作制。通过政府专项资金、企业资助等形式筹集中心的启动资金, 由经济管理学院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具体项目以各种类型的科研经费、项目课题经费、咨询收入等立项解决。

七、发展展望

相信, 顺德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一定可以聚集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大力促进顺德本地电子商务产学研工作, 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实际应用的转化水平, 并推动顺德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为促进顺德电子商务产业的长期、蓬勃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言生.政、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J].机械职业教育.2009 (07) .

[2]卢莉.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践.[J].电子商务.2012 (12) .

[3]张翠玲.基于公共资源管理视野的高职教育产学研政校企联动机制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2 (07) .

[4]赵学昌.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 (02) .

[5]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 (04) .

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2

一、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政校企合作, 是指政府搭台, 校企唱戏。政府部门以改革教育、促进就业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制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政策。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 校企双方致力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系协作的服务平台, 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育人为本, 围绕“政校企合力助推人才培养”, 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为根本要求, 从解决人才培养的长鞭效应和人才需求的即时效应的矛盾入手, 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 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 围绕企业需要“转”, 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层推进, 分步实施, 重点突破, 大胆创新。

二、人才培养模式中, 政校企合作的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职能, 是高校管理者制定一切工作目标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是高校一切活动的共同指向。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 谋求在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其中, 校企联合培养和面向地方的针对性培养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 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 共同作用于学生, 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 (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 , 培养计划校企共定, 教学过程校企共管, 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这两种培养模式使地方高校产生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愿望。政校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 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对促进产业升级、企业产品更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三、实现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纽带作用

政府在政校企合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从政府的职能、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和特殊地位来看, 政府在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中应起主导和领航作用。无论在政策法律, 还是财政、科研都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因此, 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主管要高瞻远瞩, 着眼大局, 充分考虑学校和企业的实际, 牵线搭桥, 为校企双方搭建合作的平台。

政府应打通教育、经济、科技、财政、人事等各个部门,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有针对性的网络平台, 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更多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政府对该平台上注册的校、企用户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 对信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以及校企合作过程进行监督, 免去双方认识、接洽等环节, 约束不规范的合作行为, 节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成本,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 激励企业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目前的校企合作注重的就是互利共赢, 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还很难达到这一程度, 这是因为企业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 致使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教育投资收益的长期性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学校以育人和服务经济为己任, 企业以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两者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大部分企业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因此要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首先要通过政府的宣传与引导使更多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延揽自己需要的人才, 缩短对新进员工的训练期,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其次, 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专门的机构, 引导企业实践基地围绕企业的需要确立学生实习实践内容, 真正能为企业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同时考虑, 将企业投入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费用按相同甚至更高的比例抵扣税费, 以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再次, 学校利用优越的办学条件, 可为企业承办各类培训班, 与企业共享学校资源等。

(三) 发挥高校教师的支撑作用

壮大师资队伍, 为实施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撑。政校企合作是将校内学习与企业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企业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 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培养模式的实施, 要求专业教师成为“师傅”, 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简单地说, 就是“双师资格”教师。

“政校合作、校企合一、服务地方、发展经济”是地方高校办学模式创新的结果, 是学院依托政府支持、立足区域发展、坚守社会责任、面向市场办学的成果。政府准确定位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能, 建立起沟通引导机制和扶持保障措施, 发挥其功效, 帮助校企合作在挑战中寻找到机遇, 才能使校企合作朝可持续和谐方向发展, 才能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高,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政校企合作, 是指政府搭台, 校企唱戏。政校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 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对促进产业升级、企业产品更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纽带作用, 激励企业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发挥学生教师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绍森, 储节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2) .

政校企共建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政校企协同,产学研联盟

一、高职教育发展的政校企联动特性

1. 高职教育是公益性与政府责任。 高职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 也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毋庸置疑, 职业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具备惠及大众、面向人人的公益性, 其发展直接关系社会就业与教育公平, 关系民生发展与公民幸福, 并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终身化的进程。国际经验表明,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是提升劳动力技术技能质量与人口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并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成员向上进行社会流动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高职教育的公益性特征使得发展高职教育成为政府的公共责任,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高职教育的职责。 地方政府作为高职教育的举办主体, 既要树立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 又要树立职业发展的终身性思维;既要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又要从政策、经费层面进行统筹规划, 尤其要从促进劳动力转移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主导区域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性”和“职业性”, 其中“高等性”主要强调学生知识水平、 专业素养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业性”主要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满足就业谋职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要求学生获得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资格, 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特征。 显然, 高职教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要求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 将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而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 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 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1]。 因此, 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 是一种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专业与职业、跨越学校与企业的跨界性教育。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特征要求实施高职教育必须由校企双主体共同参与, 并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即形成制度化的跨界教育模式。

3. 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联动性。 高职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特征, 要求政府切实担当起发展高职教育的公共责任, 从法律、政策、经费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确保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要、国民教育需要相适应。 高职教育实施的跨界性特征, 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起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职业发展相适应。由此, 政府、学校和企业在办学主体层面上构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 共同推动或影响当地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水平。 相关研究认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共同经验, 就是将职业教育置于国家战略地位进行统筹规划, 地方政府介入劳资关系, 设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和企业在政策制度框架下围绕培养目标各司其职、 彼此配合, 从而形成政校企协同合作, 共同维护职业教育质量的联动运行局面。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2-2011年间高职教育累计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输送毕业生2299万, 已成为支撑“三农”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从高技能人才就业情况看, 我国高职教育整体质量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仍不适应, 其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学校和企业缺乏彼此联动, 难以发挥协同合作的理想效应。

二、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现实困境

1. 高职教育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 由于政府、 学校、企业职责使命及其功能定位差异, 在高职教育发展主体中, 政府显然位居主导性和保障性主体地位 (公共责任) , 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要求其成为主持性执行主体,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其成为参与性执行主体。三大主体的联动协作就是以高职院校为纽带的政校企协同办学, 以地方政府为媒介的校企合作教育, 以企业为流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而根据责权利对等原则, 政府、学校、企业任何一方, 只有各自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所赋予的权力和所享有的利益相对等时, 才会产生联动协作的动力和合作积极性。 然而, 目前高职教育三大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责权利不一致现象,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相脱勾, 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既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 又难以通过合作在短时间内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加上缺乏校企合作的社会问责机制与社会约束机制, 所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不足, 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实际上, 政校企能否联动起来共同维护区域高职教育质量, 主要取决于三方之间是否具备同频对话的条件或平台、是否形成了共同目标的交集区, 以及是否产生了共同利益的共振点。 当然, 这也是影响政校企协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 高职教育是突出就业导向、强调就业能力的教育,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根本要求。 我国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 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但校企合作教育规范比较模糊, 缺乏指令性条款和违法行为处罚条款。 与德国“双元制”相比,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的最大欠缺是没有规范企业权利义务的法规, 学生没有与企业签约的过程, 企业对于学校也没有强制性义务。近年来, 国家相当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先后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 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求“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校企合作教育既要有组织建构, 又要有系统的运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但是上述宏观政策仅仅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在操作层面缺乏刚性执行的基础;地方政府制定的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也缺乏责任目标与奖惩机制, 致使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教育难以长效开展。

3. 高职教育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 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主要包含“政府主导保障”和“校企深度合作”两层含义, 这意味着高职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培养过程。地方政府掌握地方财政资源、政策资源和信息资源, 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在促进社会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应当成为促进当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责任政府”, 要通过对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产教资源向高职教育领域流动, 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纽带以保障校企合作教育。 当前, 我国由于缺乏刚性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 地方政府、 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责权利关系, 高职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框架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常常浮于浅层次。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稳定的政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资源、 信息资源, 行业企业难以真正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最终难以真正培养出集专业知识、岗位技术和具体职业素养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高职教育的主持性执行主体, 要主动牵头构建政校企联动合作的沟通平台, 创造条件促进政校企对话交流、形成共同目标交集、产生利益共振, 从而积聚优质产教资源流向高职教育领域, 确保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依托产学研联盟的政校企协同路径

1. 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优势。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早已成为各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普遍战略思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兴起的产学研联盟, 以低成本与高收益相统一的优势, 大大促进了当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进步。 2008年, 我国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先后出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 建立75个国家试点联盟, 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与机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简称产学研联盟) , 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2]。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施技术转移和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试点框架下, 各省市也积极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 (实体机构) , 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和优质产教资源, 孵化技术、人才和企业。实际上, 产学研联盟就是政府运用市场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模式, 政府既是产学研联盟构建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又是产学研联盟运行的协调者和服务者。无论在体制机制还是组织形态上, 产学研联盟都具有政校企协同的独特优势, 这种条件优势为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和保障。

2. 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机制。 产业链引发教育链、专业链对应演变, 产业结构变化推进社会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调整, 势必对高职教育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要素, 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 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关键看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 以及培养规格是否适应技术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变化需要。 近几年, 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如缺乏与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群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群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普遍存在区域内专业设置重复失调和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总体而言, 高职教育专业链缺乏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机制。

实践证明, 产业发展是专业建设的直接动力和基本依据,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势必带动高职专业集群建设。 所谓专业集群建设, 就是将相同产业服务面向的专业按职业技术门类进行优化组合, 在同一教学资源平台上培养学生, 以增强毕业生与产业、行业、职业以及技术岗位的契合度[3]。 产学研联盟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宗旨, 把握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分布现状, 所承载的任务功能与高职专业集群建设要求方向完全一致。 依托这个大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产业群需要设置专业或专业群, 整合优化专业教育教学资源, 破解专业设置时效、专业建设滞后、专业资源配置失衡的诸多矛盾;可以针对企业岗位群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 使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符合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

3. 形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既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 又要尊重企业的行为规律与行为原则。企业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 能否在合作教育中获得利益 (获得未来人才或获得廉价劳动力) 已成为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合作教育的关键所在, 并在合作教育过程中遵循“费用支出最小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原则[4]。 在政府主导建设的产学研联盟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新要素与创新资源通过平台孵化成新技术, 最终都要产业化, 都要流向企业产生市场利润。 联盟成员中的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 在获得新技术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掌握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希望通过订单培养、合作教育获得稳定的劳动力。 由此, 产学研联盟引发的合作教育符合企业行为规律和行为原则, 并有联盟契约的制度保障, 由此, 企业不再被动, 校企合作教育也就顺理成章。

地方政府主导构建的产学研联盟, 既是产学研优质资源的集聚平台, 又是技术、人才与政策的共享平台。依托平台的组织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设置、 双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实习、 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通力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组织机构, 邀请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定制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二是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共同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与内容;三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提供职业活动情境;四是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五是共同落实毕业生就业。总之, 依托产学研联盟进行的校企合作教育, 可以将产学研合作政策机制转化为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将社会公共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 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 确保学生获得技术岗位和职业领域必需的职业能力, 顺利就业。

4. 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区域产业、企业、学生就业的专业服务能力。 近年来, 高职教育坚持“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础, 并在改善区域劳动力结构水平的同时, 有效缓解了制约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基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 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 正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服务域和发展域[5]。 但是受政策、体制、资源等各种条件制约, 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之间依然存在市场隔阂, 致使高职教育实际的或潜在的服务域与发展域并不十分明朗,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距离产业发展需要、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产学研联盟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最高形式, 建立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的纽带与平台, 有效打破了政校企市场隔阂, 结成了政校企信赖依存关系, 同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在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上,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政校企合作对接机制, 加强高职人才培养、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与企业技术能级提升、 高技能人才需求对接,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产业技术结构、职业岗位要求对接, 加强教学运行周期与产业运行周期对接;既可以真正做到按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按就业岗位组建课程体系、 按经济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着眼于学生的就业、 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又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平台, 有效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2]科学技术部, 等.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Z].国科发政[2008]770号.

[3]赵鹏飞, 苏成柏.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构建高职办学特色[J].高教探索, 2010 (01) .

[4]张俊珍, 田东平, 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6) .

校企共建思政教育的思考 篇4

一、校企共建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从校企合作的紧密度看,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而录用这些劳动者的主要是企业, 企业的生命在于员工的素质, 员工素质包括熟练的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员工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力量之一的企业有着不解之缘,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一荣俱荣, 一损皆损的, 是一对天生的合作伙伴。校企合作办学, 为企业“招工”、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搭建了平台, 实现互利多赢。

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人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从学校到企业, 由学生转变到职业人的转变, 是一个伴随着人的思想成长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 进入学院是以专业划分的, 未来的去向是基于专业学习基础上的各个岗位, 对于学院来说, 专业, 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而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在于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 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有一技之能的人才提供发展的源泉, 因此, 在教学上, 职业院校要强化产学结合, 努力使培养的人才与现代服务业岗位 (群) 实现“零过渡”, 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短期行为, 是贯穿在每个个体学生的成长过程, 校企共同肩负起承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共建思政教育的难点

学校的思政教学, 突出以“知识为中心”, 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围绕培养“四有”新人, 采取“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指定的、统一的、本专合用教材,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从理论原理、知识结构、政策解读等方面进行阐述,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方面, 思政的二课堂活动, 也主要是突出共性教育、突出社会人的培养。

企业更需要优秀的职业人。我们先后到潞安集团昌吉公司等校企合作的企业调研, 得到的调查显示, 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的大学生, 主要在以下方面:对企业忠诚, 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在较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有团队归属感;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等, 有些企业甚至谈到, 企业不需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生, 而是需要爱岗敬业的职业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如何把走进校园的大学生,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职业人, 如何把培养“四有”新人的落脚点, 放在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方面, 这需要校企共同解决的难题。

职业教育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 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展开。进入职业技术学校, 意味着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因此, 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了解毕业后将可能从事的职业, 更要清楚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对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 夯实就业基础, 提升就业竞争力, 顺利地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方能在职业岗位上, 创造社会财富, 实现人的价值。

三、校企共建思政教育的抓手

(一) 以提高核心职业能力为主

职业核心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中最基础的那一部分能力。它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具体来说, 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近年, 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 着力构建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事实上,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抽象的理论, 落实到具体的岗位 (群) 职责上, 应以社会经济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以提高核心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 重中之重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才能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在我们的企业调研中, 得知让企业感到不满意的是, 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缺乏爱岗敬业和忠诚的精神, 一些学生缺乏诚信的品质, 不能与企业同生存、共兴亡, 学生的毁约行为、到岗率不足、频繁跳槽, 使企业非常反感。在利益的驱动下, 部分毕业生强化个人利益, 不讲奉献, 只求索取, 淡化国家和集体利益, 呈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企业宁可要一个对企业足够忠诚、哪怕能力差一点的员工, 也不愿意要一个能力非凡但却朝三暮四的员工, 有了敬业精神, 其他素质就相对容易培养了。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跟踪就业学生的发展动态, 了解企业所求, 围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开展, 突出职业特点的思想教育。我认为,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 也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 针对未来从事行业职业的特点, 重点开展与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法律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三) 重视创新能力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知识, 而是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和启蒙,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既学会学习, 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是质量, 要努力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和现实生产需要相匹配。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通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 可以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市场压力, 感受到企业员工的压力, 从而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激情与动力。当今社会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 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培养创新精神, 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今天的学生是企业的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也是我们当前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原因。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即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要在校企“四个合作”基础上, 努力探索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摘要:校企合作是国家推广的办学方式, 是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困境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着重研究在“四个合作”基础上的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完成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关键词:校企共建,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职业人,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Z].

[2]白钢.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政校企共建 篇5

一、“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政校企合作, 是指政府搭台, 校企唱戏。政府部门以改革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制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政策。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 校企双方致力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系协作的服务平台, 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在传统的政校企合作基础之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注重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学校依托校办企业解决政府 (社区、街道) 的实际问题。

二、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职业教师是“跨界”的教育, 只有将企业赋予与需求的职业文化和学校赋予的教育文化有机融合, 即“校企合作 (一) ”, 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职业态度, 才能解决目前企业面临的“招工难”和学校面临的“招生难”问题, 同时, “校企合作 (一)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围绕产业开专业, 围绕专业办企业, 办好专业促产业, 办好专业带企业”的理念, 进行专业与产业建设。

2010年学院建成集汽车销售 (sale) 、备件供应 (spare part) 、售后服务 (service) 、信息反馈 (survey) 、二手车置换 (secondhand) 、汽车落户服务 (settle of automotives) 、教育培训 (school) 7S功能于一体的汽车博览中心, 不仅为交通工程系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立体式、一体化的真实职业环境, 满足了汽车类专业的日常教学与实习需求。同时采取了“政校合作”模式, 与齐齐哈尔市公安局车管所等单位建立了“一站式”车辆登记服务联合办公大厅, 在黑龙江省率先实现了“上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 汽车博览中心的投入使用, 使学院“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通过政校企合作, 使政府的便民利民职责与学校的“应用性、职业型创业者”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相结合;在功能使用上, 汽车博览中心也践行了“产学研一体”的理念, 专业教师既是博览中心的管理者、员工也是科研人员, 学生既是员工也是科研改革的重要参与者,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立项、科学研发都得益于汽车博览中心提供的企业案例。

三、“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 (实施途径)

(一) 校企合作, 校企合一

1.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成立由专业负责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 落实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各项决策和部署, 建立定期活动机制, 提出校企合作规划、目标和活动方式, 建立信息交流反馈制度, 建立议事机制, 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共同研究、决策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使学校的教学能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建立专、兼职教师“双岗互聘”机制

在合作企业、校办企业中聘请企业专家为专业授课, 学院骨干教师制定专业教师指导顶岗实习制度和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 明确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到校办企业和校企合作单位中兼职技术员等职务;企业选拔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指导学生实习或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 并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学院为兼职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并能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 政校合作、行校联动

学校在适应市场办学过程中, 除了要与“政”、“企”合作之外, 也需要行业协会 (学会) 的支持与帮助。

在政校合作、行校联动的过程中, 三方要各司其职。政府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积极干预, 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 如出台免税政策,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 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学校是“政校合作、行校联动”中的主体方, 应通过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专业调研等, 准确分析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规范专业建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融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开发专业课程;利用企业优质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针对新技术、新岗位, 为企业培训在岗员工;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政校企共建 篇6

(一) 校企政合作机制的概念

校企政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校企合作, 校企政合作更注重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其合作形式与类型主要包括政府参与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的行政管理和三方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等。

校企政合作机制是强调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企政中三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行方式和合作内容, 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制约和保障等制度的建设。

(二) 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

1. 美国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

美国主要采用的是合作教育的方式, 是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目标, 开展学校与企业、服务部门等机构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教育时也能得到实践锻炼。这种合作机制得力于企业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 以及职业教育理事会、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等机构的管理, 各种相关法律保障等。

2. 德国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基本模式, 校企合作贯穿于办学全过程, 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完成对学徒———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德国校企合作模式的质量运行得力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首先是经费保障, 政府直接对学校与企业进行拨款。其次是立法保障, 如《职业教育促进法》、《劳动促进法》、《企业基础章程法》、《关于工商业协会权利的暂行规定》等保证了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再次, 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的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其具体职责包括:组建职教机构、认定培训资格、制定规章机制、审查培训合同、组织技能考试、仲裁合作矛盾等。

3. 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

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是新学徒制。新学徒制规定, 提供学徒培训的雇主与学徒之间签订培训合同, 培训合同要在相应的州和地区的培训局注册。学徒在职业学校学习培训的费用主要由各州和地区内TAFE学院承担。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机制由政府大力推动、行业积极参与、TAFE学院紧密配合, 政府还为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提供经费支持。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机制的构建

(一)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机制形式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机制、合作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内容如下图所示:

(二)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机制构建的内容

1. 政府对校企合作进行政策支持, 出台适合地方特点的物业行业政策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行业政策, 鼓励企业走进学校, 学校走进企业,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在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可以将校企合作与物业管理项目评优结合起来, 带动国家或地方行业发展。

2. 政府校企合作搭建适合的平台

在实践操作中, 笔者经常会遇到学校找合作企业难, 企业找合作院校难的情况,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其中应起到桥梁作用, 搭建适合的平台, 将各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展示给物业服务企业, 也将各物业服务企业展示给学校, 方便校企合作。在平台中, 校企双方可以推广自己的合作经验, 借鉴其他合作者的合作经验。

3. 在开展物业行业管理和人员培训中发挥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提供理论支持

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这就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和人员培训, 高职院校在这项工作中要发挥自身优势, 提供专家为其服务。同时, 学校教师也可以通过服务增加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团队质量。

4. 校企政三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

有些院校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强调了个别物业企业的需求, 却忽视了物业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的需要。物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首先应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这需要校企政三方共同参与, 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切合地方的行业需要。在专业课程标准的设计上, 校企政三方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课程内容应满足学校教学需求, 能适应企业培训需要, 能为行业指导提供辅助。在教学环节中, 利用具有地缘优势的校企合作平台 (即紧邻学校的物业服务企业) , 将课堂设置在企业里,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企业也可以走进学校, 让员工参与某些教学内容的学习, 完成培训工作。

5. 校企政共同建设物业管理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场所, 物业管理实训基地除具备教学功能和专业实训功能外, 还应具备产学研功能、物业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行业指导、对外服务功能。

实训基地建设应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 (行业协会等) 指导下进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具备地缘优势的高标准的物业服务项目, 方便学校经常利用, 共享实践资源。校企实训基地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

6. 校企政三方建设严谨可行的合作方案

合作机制长期有效的持续, 需要一个严谨可行的具有效率的合作方案。合作方案应切实可行, 满足三方需求, 互利互惠。合作方案中应充分明确校企政三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并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予以明确。合作机制要有效率, 学校应该有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借助合作机制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

三、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机制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校企政合作应加强动力机制的建设

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政合作的动力机制应遵循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进步、三方共赢的原则。这就需要提升行业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企业所用, 能为行业发展所用。国内外成功的校企合作表明, 政府对校企合作重视程度高, 投入力度大,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才会健康快速发展。这种投入包括政策投入与资金投入。校企政合作还需要注重健全资源投入与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三方都应投入一定量的资源, 使三方都能得到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校企政合作应加强制约机制的建设

动力机制对合作各方具备刺激作用, 能够提高积极性。制约机制能够起到行为的约束作用, 能够使校企政合作按计划规范开展, 保证校企政合作的顺利展开。这需要三方有与之配套的协议、制度与方案, 还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三方不能影响各自正常工作, 需要在合作时间上的合理搭配。

3.校企政合作应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

校企政合作的长远发展, 取决于保障机制。合作三方应共同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与管理机构,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设立专项资金。管理机构能对校企政合作中的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不断探索合作发展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研究如何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校企政三方合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物业管理,校企政合作

参考文献

[1]施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机制探索 篇7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区域经济, 以“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与地方经济水乳交融。因此, 要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的联系,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及时大胆调整师资管理策略。让企业全程参与到师资建设中来, 在人才引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师资培训方式、完善师资培训体系等方面, 实行校企合作, 不仅对提高高职院校师资水平, 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完善师资结构, 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以为企业培养出符合生产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双方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存的双赢关系, 而非高校对企业的单方利益索求。

(一) 人力资源优势互补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 有着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能力结构, 但双方在人才利用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兼职教师, 为学校实践、实训教学, 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以及学校教学课程的设计等提供指导;而学校最大的资源就是师资丰富, 科研能力强大, 教师则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服务, 促进企业软实力的加强, 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缺乏科研团队和研发能力, 更应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物质资源共享共用

学校和企业在资源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共享性。把高职教学延伸到企业, 把课堂搬进企业。企业有与高职教学相配套的机器设备, 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实践场所, 弥补理论教学的滞后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缺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率。通过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的方式, 把企业搬进高校, 不仅满足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 同时可以缓解企业因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场地紧张状况;把企业搬进高校, 也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 为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撑。“厂中校、校中厂”的方式, 使双方在资源使用上可以相互利用,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

(三) 利益收益共存共赢

地方高职院校立足地方经济, 以地方行业、企业经济为依托, 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需求, 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素质只有得到企业认可才有可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此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深入企业。地方企业为了自己长远可持续发展也完全有必要参与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中来。地方企业应该树立起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 要意识到企业是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双方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有着共同的结合点。双方应积极探索一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

二、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发展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 以当地行业、企业为依托, 这一办学特色, 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校企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为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资源, 如给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场所, 指导学生实训实践活动, 横向课题研发合作等方面, 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方面合作开展甚少, 主要着重于学校单方的教师“双师素质”、双师结构建设, 学校师资给企业提供的作用不明显, 但同时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低下。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水平不高, 技术合作层次低下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高职院校教师过分着重于对企业的索取, 忽视校内师资的优势整合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教师对企业的服务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服务水平低下, 服务方式简单, 如简单的企业人员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与企业在深层技术合作、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甚少, 技术含量不高。

(二) 企业参与师资共建积极性不高

由于校企合作具有长效性, 短期利益不明显, 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建师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合作意识不强。对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在认识上简单化, 并抱有麻烦、和防范心理。把教师下企业实践简单理解为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 为其配备导师, 忽视教师也是企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资源之一。同时, 企业不愿为高职院校输送一线高技能人才, 怕共建师资对自己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存在一种麻烦心理。由于缺乏与企业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很难吸引高职实践教学所需的企业高级人才来校兼课。企业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职往往是个人私下行为, 到校上课时间不固定, 很难按学校规定授课时间来校授课, 因此人员流动频繁, 使得高职院校无法及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培训, 造就了兼职教师队伍素质的低下。再者, 企业生产往往涉及到行业机密问题, 怕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偷学技术、泄露机密, 对企业造成损失。

(三) 政府管理缺失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地方政府没有承担起应有职责,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合作双方搭建合作平台;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双方的行为、促进双方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交流。

三、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的措施和建议

校企合作共建师资不是学校单方的事情, 也不只是学校和企业是主角, 合作需要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联动才能实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合作伙伴, 我们应该清楚地加以区分, 分别对待;对于校内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才能更好弥补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一) 加强政府引导协调作用

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特别是对企业在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引导, 如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 明确企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 对在校企合作中作出贡献以及为高职院校提供优秀教学资源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开展“优秀兼职教师”或“最佳企业教师”等评选活动,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或兼评高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以调动企业参与师资共建的积极性。在地方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引导组建教育集团, 让企业直接投资当地高职院校办学,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让企业直接分享办学收益。地方高职院校也可采取适当给予荣誉或补贴, 甚至“广告植入”宣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企业成功案例, 在校园中加强对企业的形象宣传, 吸引当地企业, 特别是知名企业投入到校企合作中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搭建校企双方合作信息平台,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给双方牵线搭桥, 进行协调。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能促进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 促进就业, 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

(二) 实行资源分类分层合作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 比如大型企业需要高职院校对其进行人才定单式培养, 为他们输送一线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由于财力、人力限制, 更需要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加入队伍, 提高他们的产品研发能力, 同时为他们提供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因仔细深入分析企业需求, 根据不同企业, 主动提供不同服务, 吸引企业加入合作队伍。

同样, 不同的教师也具有不同的能力优势和不足, 应该对症下药, 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各项能力, 发挥其特长。在合作前期, 更应集中校内科研骨干, 组建科研服务团队, 以服务促合作、求发展, 同时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 创新合作路径

校企人才合作共建共享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打通校企双方人才合作通道, 在合作过程中实行人才互培、互管、互用, 充分发挥双方的人才优势, 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 促进人才综合利用。

摘要:高职院校的“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办学特色, 产学结合、定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 以及其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都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下企业锻炼经历, 才能担当起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促使高职办学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 对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 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探索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6) :49-55.

[2]程云燕.校企互利双赢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J].教育与职业, 2010, (27) :53-55.

上一篇:教学要求下一篇:煎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