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素协同(精选6篇)
创新要素协同 篇1
协同创新网络, 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形式, 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基于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会受本地区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制约, 技术以及知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 就是促使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的综合体。本区域内任何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的细胞单元, 都在协同创新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中部六省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对其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协同创新要素进行对比研究, 在当前倡导双创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研究综述
关于协同创新网络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对“创新网络”一词的研究。Imai以及Baba在1989年提出了新的概念如:系统创新、跨边界网络。Freeman在1991年延续了Imai和Baba的概念, 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结构, 是基于系统性创新的[1]。很长一段时间里创新网络理论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 并在概念观点、构成以及所具有的功能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在这些理论和观点当中关于对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系统性研究很少, 许多学者仅仅在创新网络研究中加入了协同的理念。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所指的创新网络架构是由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专业中介服务组织等组成, OECD是通过整合产业链、价值链、知识链的关联性, 采用“共同需求, 合作共赢”链条连接而成的产业战略联盟或各种行业合作组织。其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具有集聚经济以及太多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 非常强调与普通产业聚集群的不同点;另外, 创新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以创新为目标”的网络[2]。胡恩华和刘洪 (2007) [3]则认为, 协同创新网络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协同发展以及合体演化。民间资本的快速加入对创新集群的跨区域协作的长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承诺和互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4,5]。Liu (2011) [6]指出:创新主体交互的过程中, 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扩散、吸收和利用促进了协同创新的实现。
张巍和党兴华 (2012) [7]从组织学习能力与网络嵌入能力这两个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的关系出发, 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与网络嵌入能力的交互耦合关系, 构建其耦合关系模型。邓渝, 邵云飞 (2015) [8]整合多层次创新网络治理机制, 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知识收益“结构-机制-功能”的跨层次理论架构。白鸥, 魏江 (2016) [9]识别了基于制度的关系治理和基于情感的关系治理两种不同的创新网络治理机制。
协同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等构成, 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素包括技术、知识、信息、人才和资金等, 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素达到良好的协同效果使网络绩效得以提升[10,11,12,13]。
二、协同创新网络
如图1所示, 创新网络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增加, 技术创新的日渐深化, 单兵创新的主体已经很难超越特定的“网络”来独自完成整个的创新过程, 综合环境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创新主体要不断提高合理规避创新风险、培养新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稀缺创新资源以及提高创新效率, 步入协同创新的道路。自身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驱使各个主体进行竞争与合作。从创新网络的本质上看, 创新网络就是各个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以及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总和。在演化的过程中, 网络整体和局部特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区域创新网络演化机制, 并有助于制定提高网络协同效应的政策。各创新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结盟来实现知识共享以及合作创新, 可以持续地开展技术创新并形成相应的连锁反应机制, 不但可以加快创新扩散的速度, 而且可以在创新系统内实现本地区产业创新和新一轮的发展。
协同创新的主体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经济实体,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 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 可从各个主体自身发展的角度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进行竞争和合作。如图2所示, 主体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异质性资源, 也可以提高本行为主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 竞合节约了行为主体在资源方面的投入, 减少了行为主体的沉没成本, 提高了行为主体战略的灵活性, 通过互补各种协同要素 (人才、资金、信息、知识和技术等) 达到“1+1>2”的协同创新效应。
(一) 政府
不同等级的政府在协同创新网络中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宏观调控、制定政策、资金支持、法律保护、关系协调等, 不同等级的政府当然是那些支持创新网络的政策决策者以及相关机构。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的基本政策, 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创新支持政策来支持创新企业、保护中介市场以及促进高校创新发展;不同等级的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 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 来以此加快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不同等级的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为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搭建人才引进平台, 在政策及机制方面给出优厚条件, 并以此引进高层次研发型人才, 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本研究采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两个指标反映政府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中的数据均来自于各省统计局官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图3显示2007年到2014年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a) 图显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较多的两个省份是河南和湖南;但是 (b) 图人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却显示山西和和江西两省较多; (c) 图显示安徽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最多, 湖北的涨幅最多。
(二) 高校科研院所
高校科研院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年轻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既可以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增添新的活力, 也可以缓解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可以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员培训, 让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更得心应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通过技术转让等形式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组成协同创新的且具有网络化的关系。从另一个层次上讲, 科研机构及院所在科学技术产业化转移方面具有更丰富且成熟的经验, 它们与企业合作, 特别是在协同创新方面更能发挥其专业化的水平。
本研究采用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和教育经费两个指标反映教育的情况。图4显示中部六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和教育经费, 及人均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和人均教育经费。 (a) 图显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较多的两个省份是河南和湖北;但是 (c) 图人均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却显示湖北和和江西两省较多; (b) 图显示河南和湖南教育经费最多; (d) 图显示山西人均教育经费最多。
(三) 企业
在企业运行创新过程中, 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拥有优势竞争地位, 不能单枪匹马, 要与相关企业 (与本企业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同行竞争企业) 形成协同互动, 具有网络化关系。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同行企业之间存在着知识溢出效应, 所以, 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许多创新活动可以站在同行企业现有的创新成果之上, 可以以较低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来获得自己的创新成果, 形成新的产品。与此同时, 各企业之间又可以形成联盟, 并采取优势互补策略, 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本研究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两个指标反映企业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发挥的作用。图5显示2008年到2014年中部六省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 (a) 图显示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较多的两个省份是河南和湖北; (b) 图同样显示河南和湖北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较多, 这说明两省企业创新中人力和资金投入较多。
(四) 中介
大多数的技术服务型中介是从科技研发到实际应用, 从产品生产到消费者购买必不可缺的服务和联系的纽带, 是社会上各种中介组织中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类型, 它们凭借所拥有的人才方面的、知识方面的、信息方面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和其他方面的资源, 重点向行业机构提供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咨询、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交易、科技评估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服务的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是技术创新整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者, 是协同创新网络中的“耦合剂”。它是连接科技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桥梁, 对于搞活科技市场非常有利, 并可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本研究采用技术市场交易额反映中介的效用, 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的技术市场交易额明显大于其他省份, 且增长也最快, 说明该省技术市场相对其他5个省份比较完善和成熟。
三、结论与对策
协同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 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素包括技术、知识、信息、人才和资金等, 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素达到良好的协同效果使网络绩效得以提升。实证数据显示, 中部六省中安徽政府对科技经费支持力度最大;教育投资方面河南和湖南资金最多, 但由于人多, 人均量却比较落后;河南和湖北企业创新中人力和资金投入较多;湖北的技术市场交易额明显大于其他省份, 且增长最快。
协同创新是中部崛起的原动力, 中部六省应加大协同创新要素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战略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鉴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 提出提高河南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
第一, 继续保持较高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努力引进高水平的研发创新团队, 高素质研发人员直接影响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高校和企业均应建立合理的研发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提高高素质人才在研发活动人员中的比例, 同时加强研发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组织的自主研发能力, 促使河南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第二, 加快推进河南省科研院所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河南在教育发展中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不少,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 人均水平均比较低。根据上述原因, 利用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惠政策, 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 针对一些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与行业, 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广揽海外归国领军人才、国内外一流大学、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加快推动河南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 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三, 由政府出面牵头, 加强公共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多单位协同创新中心、高科技中介机构以及科技产权交易市场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 力争在国家级的企业科技中心、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以及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在急需专业上有零的突破。与此同时, 还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打造河南省网络化、开放式、易操作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实现全省科技资源共享, 以便为河南省自主创新提供高效的、良好的服务。
创新要素协同 篇2
考试时间:2018-02-28 08:56-2018-02-28 09:05 93分
o o o o o o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创新管理的困难的是()。(单选题3分)A.价值观的统一 B.文化的冲突 C.地域整合 D.利益的统一
2.11115444(单选题3分)A.456789.0 B.789797.0
得分:3分
得分:3分
3.提升协同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增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号召跨国界、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构建成()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o A.跨国界、跨学科、跨地区 B.多学科、多功能、高级别 C.大开放、大合作、大协同 D.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
4.协同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是()。(单选题3分)A.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B.建立健全鼓励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法律制度
C.加强协同创新的外在环境建设,努力建设一种公平、公正的创新合作环境 D.克服协同创新系统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5.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3分)A.缺乏好的创意和科技能力 B.创新的过程存在问题 C.缺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D.重视程度不够
6.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创新等级排名上,我国被列为()。(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A.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B.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C.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D.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7.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A.2020.0 B.2025.0 C.2030.0 D.2035.0 8.创新的主体是()。(单选题3分)A.个人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机构
9.大学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3分)A.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B.降低科研风险,实现风险分担
C.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组织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D.实现共同利益,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MIT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过程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A.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 B.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C.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D.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
11.我国现有的创新组织虽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着()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A.规模过大 B.学科单一 C.综合度低
D.公益性目标不显著
12.MIT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对我国的启示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导向应该与建设创业型大学联系起来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B.根据知识形态的变化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导向的不同模式 C.富有特色的专利政策体系和下放大学的自主权 D.多异质性主体的参与
13.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政府的作用是()。(多选题4分)A.调节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限制 B.解决协同创新信息缺陷问题 C.解决知识基础与商业需求不适应 D.充当“宽容的顾客”的角色
14.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包含()。(多选题4分)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15.产学研制度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问题是()。(多选题4分)A.产学研功能混乱 B.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较低 C.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D.产学研资源不足
16.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是()。(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0分
A.由紧密型向松散型过渡,即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B.由获取资源为主的产学研向面向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迈进 C.在合作形式上向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o o o o o o o o o D.基于技术特性和知识特征的区分将成为合作模式的决定因素 17.产学研合作具有()。(多选题4分)A.高不确定性 B.高风险性
C.合作的高交易成本性
D.合作双方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
18.我国协同创新的现状是()。(多选题4分)A.研发与创新资源分散 B.创新系统封闭
C.尚未建立大协同的机制和体制 D.企业之间多进行研发合作
19.根据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我国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o o o o o o o o A.搭建支撑学科、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B.优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 C.建立协同创新校企交互的联动机制
D.拓展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多途径的融资渠道 20.协同创新的意义在于()。(多选题4分)A.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B.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繁荣、科技的进步 D.人才的高端培养
得分:4分 21.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正确 错误
22.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载体。(判断题3分)分
得分:3o o 正确 错误
23.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4.从20世纪初开始,MIT慢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基本模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5.协同创新的过程涉及多利益主体的参与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制度与规范保障。(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6.产学研合作并不存在知识来源与知识应用分离的组织、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7.加强协同创新,就要强调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还要加快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8.当前,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虽小,但专利结构优良。(判断题3分)分
得分:0o o 正确 错误
29.协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用政府行为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30.一个国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失去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管理中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篇3
关键词:管理;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
组织管理,是指在组织中以人为管理的核心,有效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完成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平台是以一个组织为单元,这个组织可能是国家,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组织管理中的资源要素主要有7个方面: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财(各种资金流)、物(有形或无须资产)、信息(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有效信息)、机构(组织机构链)、规章(组织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环境(空间,硬、软环境)。各种资源要素不仅有其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特有作用,也有紧密协同作用的关系。
人(有用、适用、可信赖的人)是管理中的财富。管理者要正确看待和管理好人是个有挑战性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现实管理中人的因素。一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千万不能忽视人才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人在一个管理中之所以成为一个人才,与管理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要重视人才的合理使用,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三是人的个体文化与企业组织文化深度融合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可以通俗理解为人个体与组织的管理灵魂融通;四是管理中上下级之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必须是畅通的。管理中被管理者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正确的道路上做正确的做事,承认自己是被管理者,无论管理者是谁,都要想管理者之所想,做管理者之所想做,尽你所能地得到管理者的认同。
资金管理。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利于资金的流动,提升资金的利用率,资金的流动动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始终。管理中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因此,加强资金管理,就要做到资金的使用不过于分散,有规划有调理的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建立财务管理部门的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财务的被管理者的人员素质,使企业经济活动运行的更加规范、健康,防止管理时内部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管理的持续进行和长远发展。
物资是进行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物资管理是对管理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源的供应、保管、合理使用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的具体要求是:組织好物资供应,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缩短物资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物资利用率,促进提高组织经济效益。
信息化时代及时掌握信息是管理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所以管理需要在这个信息化时中代迅速掌握信息,并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并最终作出决策。
关于管理中的机构、规章和环境这三个资源要素来说。机构是管理中的组织实体,是组织目标实现的载体。组织机构相应地由纵向不同层次、横向不同部门组成。组织机构体系的设置及权责划分是否合理、明确,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规章,即组织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对组织机构极其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章制度是否完善是一个组织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管理中的环境从范围来说,一般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从功能来说,环境还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
管理与人密不可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人,人来对资金流和物进行管理,人收集影响管理的各种信息来实现正确的最终决策,人处在机构中也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人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实现更好的管理。人收集到信息之后,管理层结合大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切合实际的内部环境做出正确决策,组织机构中的各层人员行动起来,协调资金流,合理运用物资,实行新决策的同时遵守规章制度,实现新决策的管理过程。管理与人密不可分,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人,其它的要素均由人进行调配和使用。人能够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管理,人通过收集各种信息来实现正确的最终决策,人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科学地设计组织机构,人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等。因此,只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源协同作用系统,才能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人财物之间的关系。人、财、物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管理活动中的客体。管理学一般把人、财、物作为三个平行的要素加以探讨,认为管理的内容就在于通过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手段,对人、财、物加以合理的配置,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实,在管理系统中,人与财和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在人的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主动和被动是统一的。对财和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是不同的,因为财和物都是一种客观的、完全由人支配的物质性因素。人是一切管理系统中的根本,但物则是基础,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来实现。物资是进行组织活动的基本条件。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信息与管理的重要关系。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有效信息影响人所实施的管理。可以说信息是现代管理决策的基础。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网状的信息传递结构,彻底改变了数据的生成方式和以往的线性传递模式,提高了管理信息的效能。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决策时间,加快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现代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管理系统规模越大,结构越是复杂,对信息的渴求就越加强烈。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管理者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都必须依靠来自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有效的信息管理内容包括:建立信息集约,实现信息流的数量控制,对量化信息进行整序与开发,以实现对信息的质量控制。其中伴随着宏观信息活动管理和社会整体信息资源配置管理活动。
最后,讨论一下人、机构与环境的关系。机构是指组织的框架体系,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的安排,而机构的运行则是依靠人来实现的。组织中的人和组织中的环境具有更为紧密的交互作用,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发生作用和影响。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依赖于环境中生存,同时,组织有能力改变环境和对关键做出反应。管理者像管理组织一样管理环境。而且后面的活动的重要性不小于前面的活动。该理论揭示了组织与环境的依赖关系,使人们看到了组织采用各种策略来改变自己,选择环境和适应环境。
综上所述,管理中的各资源要素之间都有一些相关紧密的联系,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管理的造成损失困扰,管理人做到收集信息随时了解社会大环境合理运用资金与物资做出正确决策,各个要素之间相协调,相影响,共同影响管理的进行。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国祥.管理心理学高级教程[J].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凤彬;郑晓杰;陈公海;王璁. 管理要素联动效应与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基于管理系统网络特征的跨层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6).
[3] 周莉;谢涛.商业生态系统核心型企业的领导者素质浅析[J].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核心要素探讨.2015.(8).
创新要素协同 篇4
1 知识管理导入的过程研究
1. 1 知识管理导入的过程模型
《知识管理框架》 ( GB /T23703) 是我国在2009年11 月1 日正式实施的知识管理领域内的第一个国家标准, 其中在 “知识管理模型”部分定义了概念模型和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借鉴了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即将组织知识管理建设划分为策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四个环节[7], 动态地描述了组织建设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导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企业的人、流程、组织、文化、技术多个层面, 导入知识管理的整个过程实质上是从组织整体战略角度出发, 以知识管理发展战略为指导, 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 以开放、创新和共享的文化为引领, 以人为中心、流程为关键, 利用信息技术将人、流程、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 协调组织内部各类系统, 协同组织内外环境和知识管理各个要素, 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以提高组织运作绩效的过程。结合 《知识管理框架》定义的过程模型, 围绕战略管理过程框架, 考虑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要素, 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导入模型如图1 所示。
1. 2 知识管理导入的过程
知识管理战略的提出是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果, 同样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背景和环境中进行, 内外环境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各种要素的协作是战略实施成功的核心; 以共同愿景把组织成员凝聚起来, 内化为组织成员的使命, 实现知识管理战略目标; 以顾客为导向, 增强组织获取、创造与运用满足顾客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的知识与技能, 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多样性需求的顾客, 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1. 2. 1 知识管理战略规划 ( P)
在领导支持和积极参与的情境下, 知识管理战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知识管理战略, 但是为了将知识管理与组织战略目标有机结合, 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 1) 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时必须对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诊断。没有对组织内外知识状况的全面了解, 知识管理蓝图的构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策划建立就失去了基础, 为知识管理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知识管理现状诊断是制定和未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第一步, 具有重要的价值。组织要制定严格的计划, 科学系统地评价组织内外的知识资产状况, 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 确认组织拥有什么知识; 辨别为了支持组织生产目标需要什么知识, 这些知识被哪个部门、团队或个人使用, 这些知识在组织内是否可以获得, 在哪里可以获取、以什么方式可以获取; 分析存在的知识缺口和瓶颈, 以便于尽早规划、选择融知途径, 事先进行知识储备, 填补知识缺口, 解决瓶颈问题, 为知识管理规划和制定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建立适合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提供战略性决策支持[8]。
( 2) 依据知识管理现状诊断的结果建立知识目录、绘制知识地图、描绘支持组织和个人活动的知识, 即确定出推行知识管理的关键节点和环节。
( 3) 将知识管理战略规划与组织实际状况相结合, 对不适应的环节进行合理化变革, 实现知识管理战略目标与支持战略的组织资源要素有效协同。
( 4) 对知识管理需求的技术进行分析, 进行相应的规划。
( 5) 选择与组织业务战略、知识需求和未来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适合组织实际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设计知识管理战略方案, 从而完成对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
1. 2. 2 知识管理战略实施 ( D)
围绕知识管理战略的目标,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 首先要在组织范围内进行风险评估, 分析组织确定实施知识管理后, 组织领导、员工特别是领导的接受程度如何; 组织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是否具备; 需要变革的组织结构和改造的组织流程能否与知识管理实践有机配合; 组织的文化氛围是否有利于知识管理战略的推行; 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资源要素协同起来形成整体优势支持知识管理战略实践。必要时组织还要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 最大程度地协同组织资源要素。如果知识管理战略通过风险评估, 或者经一定的调整或修正后, 通过风险评估组织可以制定知识管理实施计划, 并最好在组织内选择战略实施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广知识管理战略。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实施过程要统筹规划、按步实施、实时监控, 让知识管理战略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防止偏离。
1. 2. 3 知识管理战略评估 ( C)
知识管理导入后必须实施评估才能对战略实施的成效进行考核和反馈, 才能发现问题、差异和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 确保知识管理战略的正确实施。知识管理战略评估包括三个重要内容:
( 1) 知识管理系统采纳情况的评估。知识管理系统采纳的过程是从最初组织意识到有用、到组织高层管理者决定使用, 再到系统应用到组织中所引起的调整, 最终被接受成为组织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过程。知识管理系统采纳评估就是要评估系统是否被组织员工全部接受, 并普遍应用以创造价值。
( 2) 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绩效评估与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中心环节, 也是知识管理的难点所在。绩效评估可以引导管理者和员工, 使个人努力目标和组织目标趋向一致, 达到行动与目标一致化; 有利于管理者监控知识管理的成效, 帮助组织引导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共享, 促进知识扩散、加速知识应用, 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
( 3) 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这是对组织知识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衡量知识管理实践是否使组织从最初的漠视、抵触知识交流以及缺乏知识管理意识提升到自觉应用知识管理思想、知识共享已经成为日常行为, 并通过成员间知识协同, 在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创造价值。知识管理成熟度的提升意味着知识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增长, 可以让组织感受到知识管理带来的好处, 肯定知识管理战略, 为知识管理提供持续的动力。
1. 2. 4 知识管理持续改进 ( A)
知识管理战略的评估是为了改进, 评估可以反映组织过去做得如何, 可以告诉管理者哪些是应该保持的、哪些是应该改进的; 更为重要的是, 它可以暗示管理者之后的努力方向。根据是否实现管理的战略目标, 评估结果分为成功、失败和未解决的。成功的经验要总结推广; 失败的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以制定改进方案, 围绕改进方案对不适应知识管理系统的成员进行培训, 从多方面、多角度实施改进措施, 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 以完成组织使命, 实现组织愿景和知识管理战略目标, 让知识管理战略得以成功推行, 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成功变革。
2 基于要素协同的知识管理的导入
1965 年H·伊戈尔·安索夫在 《公司战略》 一书中提出协同的概念, 协同能使各个要素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式运作。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由人力资源、流程、组织结构、文化、技术等要素组成的有机协作系统, 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是提高组织适应性、生存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导入作为战略层面的重要举措, 需要综合利用组织内外各种资源要素, 外部同所处的环境一体化, 内部各资源要素协同一体化、行动一致化, 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成功导入知识管理。基于要素协同的知识管理框架如图2 所示。
2. 1 构建多要素高效协同的知识管理导入支撑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加剧, 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使企业始终处于不可预料的动态变化中, 组织的核心要素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 提高要素间的协同效率、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环境是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企业而言, 知识管理的实施受到内部环境中人、流程、组织、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今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整个价值链综合能力的竞争, 知识管理的实施同样受到来自价值链合作伙伴 ( 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经销商、顾客) 、政府、其他社会机构以及竞争者等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价值链合作伙伴间都有明细的知识分工, 通过价值链成员间利用各自的知识进行共享从而创造出新的交叉知识, 利用价值链上成员间的知识协同来提升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要以健康、和谐的内外环境为基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以宽松、灵活、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为依托, 以人为本, 以流程提升为关键, 以形成知识自由流动、激发员工知识共享和创新热情的文化氛围为核心, 通过构建多要素高效协同的支撑环境实现知识管理战略目标。
2. 2 导入知识管理的要素协同分析
2. 2. 1 人力协同
人力资源既是组织中最具能动性、主导性和异质性的必要资源要素, 又是管理方式变革的主体与推动者; 同时, 知识对人力资源具有高度依存性, 尤其是隐性知识更是以人为载体, 知识共享、运用和创新的实现以人为基础。因此, 知识管理实践面向的核心对象是人, 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应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人与知识、知识与创造过程协同起来。把各个员工头脑中零散的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 打破人与人之间隐性知识交流沟通的屏障,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知识协同和知识互补; 不同人员之间可以充分利用彼此的知识资源和能力, 增加员工的知识存量和发展的机会, 使外部学习变为内部学习, 实现人力资本的扩散、共享、互补、强化和创新, 提高学习的经验- 成本曲线效应。最终, 通过人力资源的协同变革直接影响知识管理战略目标的实现, 组织内人与人无障碍地交流, 知识按需自由流动, 知识分工明确和知识协同高效的非正式知识网络形成。在这张知识网中, 人员有着共同的目标、理念, 共享同样的技术和资源, 这将极大激发员工的热情,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管理活动中来, 人力资源的协同效应将更为突出。
2. 2. 2 流程协同
企业流程管理 (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简称BPM) 包含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改善和业务流程重组三个层面。我国大多企业已经经历了规范化流程阶段,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部分实现了流程电子化, 甚至有些优秀的企业正向更高的知识化流程阶段发展。知识化流程的核心是 “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场所, 将最合适的信息和知识传送给最合适的人”, 有效实现 “信息和知识”和特定 “角色”以及 “场景”的关联, 有了知识化流程的协同知识管理才有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 组织的管理、业务和工作三个流程的每个流程中都有知识部分或者需要利用知识来完成, 分析融于其中的知识内容才能从知识管理中获得支持。利用知识管理对企业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 确保知识在流程中被聚集、被更新、被贡献以及被使用, 实现各个流程之间的平滑链接, 增强各个流程的协调性, 达到知识管理创造业务价值的目的, 最终通过流程化的运作将企业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整体最大, 实现协同效应。
2. 2. 3 组织协同
有效地实施组织战略的关键是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 以使其与组织战略相匹配, 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将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当知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资源时, 传统的具有鲜明的等级和层次结构的刚性组织结构严重地阻碍了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流、共享, 抹杀和抑制了知识创新能力, 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障碍。组织要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后需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 即建立起可以引导知识创造和传播, 以知识为基础的, 更具弹性、扁平化、网络化, 更具参与性、开放性、无边界的组织结构, 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动态的环境变化, 以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知识交流途径, 促进组织知识信息全方位沟通并能激励组织成员的学习行为; 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组织内跨部门的协同和交互联系, 激活隐含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隐性知识, 以完善组织知识结构、协调知识分布、增加知识存量。所以说, 组织的知识—结构—战略处于动态的相互适应和相互选择中, 管理者的战略观念需要转移到适应、调整和变革上来, 梳理和调整组织内部结构, 使组织结构富有活力, 组织结构与知识管理战略之间的协同才是组织知识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
2. 2. 4 文化协同
管理从本质上是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用合作代替强制 ( 彼得·F·德鲁克) , 知识管理的根本要旨是建立一种知识充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组织文化,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组织。组织文化是一种嵌入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信念和规范, 引导着组织成员的思维倾向、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 会对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产生指示性作用, 影响着员工对待知识的态度, 选择共享还是抗拒。同时, 任何战略的实施需要营造一种激励、奉献、合作、创新的文化, 从而激励员工对战略的内在精神, 激发变革的共同价值观, 而非强制执行。然而, 组织文化具有刚性、惯性和持续性, 当组织战略变化时, 不合时宜的组织文化不能支持战略实践活动, 组织战略要求组织文化与之相适应和协调。因此, 重塑组织文化, 培育一种知识导向型的组织文化, 实现组织战略与组织文化的协同是知识管理战略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利用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强大的凝聚作用把员工统一到组织战略愿景和目标上, 协调员工之间的冲突, 实现顺利合作, 让组织文化服务于组织战略。
2. 2. 5 技术协同
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信息呈现爆炸性的增长, 人们缺乏的不再是信息而是知识, 强化了人们的知识需求; 同时信息技术让准确快速地归纳、提炼和交付知识成为可能, 网络通信技术让跨部门、跨组织、跨区域的知识交流、共享和利用成为可能。然而要想激活知识在组织内部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地传播、扩散、应用和创新, 必须对信息时代技术各异、标准不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增强分散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打破阻碍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技术壁垒, 搭建一个知识共享网络平台, 实现知识高效便捷地存储、管理、更新和检索, 实现无障碍的知识发现、交流学习、共享、利用和创新, 增强管理系统之间的交互能力, 充分发挥若干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优势, 最终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协同应用。
3 结束语
知识管理导入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组织背景和环境中进行, 内外环境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各种要素的协同和良好的过程控制是成功的保障。本文在充分考虑影响知识管理导入要素的基础上, 秉承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 围绕 《知识管理框架》中定义的过程模型, 形成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导入模型, 关注知识管理导入过程中的要素协同性问题, 以期知识管理模式能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式运作。但是, 目前理论界对知识管理导入过程和要素之间的协同性研究还比较少,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如还没有对要素间的协同方式、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晓峰.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5) :406-408
[2]张欣.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3) :121-126
[3]戚永红, 宝贡敏.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 2003 (6) :36-43
[4]田志刚.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导入[J].软件工程师, 2004 (9) :52-53
[5]胡昌平, 晏浩.知识管理活动创新性研究之协同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3) :95-93
[6]沈丽宁.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框架构建与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 (6) :833-836
[7]岳高峰.国家标准《知识管理框架》必将推动知识管理的广泛应用[EB/OL]. (2010-04-29) [2012-10-03].http://www.qyzzw.net/demo/news.aspact=content&channelid=197&id=8127
创新要素协同 篇5
一、高校搭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 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 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 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 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 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 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2.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面临的问题。高校作为智力密集型场所,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但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运行, 未能深入融合, 导致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此外,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即教师通过课堂传递知识,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学生不仅仅希望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知识, 还渴望获得具有实用性的知识, 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价值观不同, 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因此,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协同创新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4]。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教育部适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工程[5], 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 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 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 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形势下, 探索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理念,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协同意识不强、实力不高等问题, 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首先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 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一线进行技术锻炼, 使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与提升, 同时企业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环境, 使高校教师有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 让教师的自身专业得到充分发展。此外, 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了跨学科、跨团队、跨系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通过团队式的交叉协作, 教师间的交互合作, 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教师的学生指导能力, 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大学生协同意识和能力。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 其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协同强调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配合。因此,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与同伴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增加大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让大学生通过共同的兴趣、目的, 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沟通, 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拥有了基本的实践能力, 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 只是机械吸收知识的问题, 因此,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协同创新平台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建立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发挥协同中心人才资源优势, 聘请协同中心科研院所、企业优秀专家为导师, 组成指导小组, 并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技术或专题报告。倡导寓教于研的育人理念, 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 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将实践创新贯穿于培养过程中,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进一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 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协同创新中心讲学和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采用先进教材, 现场英文授课、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参与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总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 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既关键又特殊。随着协同创新的概念被研究者与高校管理者逐渐熟识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等院校应积极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 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3) :16-19.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曹静, 范德成, 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7 (1) :18-21.
[4]张永康, 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4) :4-6.
创新要素协同 篇6
“2011计划”, 又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继“211”“985”之后, 我国在高教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它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不限定范围。注重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并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河南省高校认真组织实施“2011计划”,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按照该计划“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 挖掘潜力, 组建了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载体的引领下, 河南省力求突破高校内外协同体制壁垒, 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从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持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能力。
【创新要素协同】推荐阅读:
要素创新06-25
技术创新要素07-20
全要素创新管理模式08-29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05-15
创新团队成功的基本要素08-20
创新是人才的第一要素06-10
创新协同07-28
协同创新系统10-14
企业协同创新06-21
协同创新中心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