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精选8篇)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篇1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现代青年的立世之本,求存之道。人们都欣赏创新创业,人们都希望创新创业,但是不定都会知道如何创新创业。从创新创业高手身上,能够学到些什么呢?又会得到怎样的启示呢?这些都是要着实去思考和探究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总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有这些基础创新创业才能够有基石,如果没有它们,创新创业都是空壳;但仅有它们也不能代表就可以拥有高超的创新创业能力。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认为要有的能力够成的要素需要做到几个方面:
(一)一定的基础知识
一定的知识基础是创新创业的根本。在人们历史的进程中,人们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在工业社会以前,人们认为知识渊博者主要是那些对世界懂得多的人或者经验丰富的人,这也是在传统社会里老人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因为人生的经历往往使老人知道的东西更多。人们崇拜对外部世界了解多于常人的智者。从17世纪以来,人们致力于知识的运用,特别重视技术的进步与技能的学习。自信息社会以来。知识的核心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是什么、为什么,而在于探讨和研究应该怎样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人们看到的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我个人对“知识”的观点有几点:
1、学习的能力。就是自我本身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个人若想创新创业,必须及时更新就旧知识。汲取新知识。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只有学习能力才是知识真正的源泉。
2、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虽然在实践生活中貌似无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各种科学的基本原理,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比如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尽管它并不深奥,但它却是人们的行动的“指南”,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手”。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支柱之一,没有它,创新创业就难以突破发展。
3、应用知识。它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用来解决问题的实用知识,亦或是在生活中和工作得到的经验性的知识。这一种知识的特点是很有实用性的,属于技术性的知识,即是技能。技能是创新创业的骨髓,没有技能,创新创业是能说是纸上谈兵,创新创业就不可能实现。有的创新显然是需要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例如:计算机行业中的创新创业,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是无法进行的。但是,也有的创新创业仅仅用生活中的简单知识就足够了,好比:小到拖把的改进、开着门面替别人擦鞋、明明开的是发饰品店,但是却像成了美发店,给客人盘头发,为的是让客人买到满意的饰品,等等。所以,应用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老师在书本上教到的知识,生活中同样会有许多的学习机会。“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
4、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没有生命的,如何将知识转换为能力运用在创新创业这个鲜活的过程中,则是人们在创新创业中会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怎样发挥知识的能量,本质上来说,就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效率或效益,让其充分的体出它的作用。若果不具备这种智慧的转化能力,那么所学的知识则只是徒劳罢了。
(二)优良的个性
1、思考是创新创业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创业就不会有突破。思考是件很不易的事情,有创新的基础,不一定成为创业的强者,当中应该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懒于思考,不会换另一种方式来思考。思想的懒惰让很多原本可以创新创业的机会白白浪费掉。我自身深觉思想上的懒惰远比身体上的懒惰要可怕很多倍,因为那样会使人会限于保守和固执,丧失了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时机,切实的蹉跎时光。
二、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美国政府就是通过“创造比较优势”来推动其技术创新的。从我国历史经验看,政府难以独自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但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在企业创新中仍起着关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来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讲,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的技术经济乃至社会体系刚刚构建的时候,构建国家层次的政策体系尤为重要。目前,就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出台问题,上至科技部、人事部下至各省市的相关部委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为了在实践中切实进行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建议建立和完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组织机构。
2.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原有企业制度的主要弊端就是产权虚置。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构建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尽快确立自己的创新主体地位。从技术创新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股东能自主决定企业的董事长,进而决定企业的经理。企业负责人不再是以政治标准选拔,而是对股东权益负责的企业家。企业家将会权衡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从事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2)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后,企业家能够从创新中获得经济回报,以调动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3)国家关心的应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股份化以后,国家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股东。因为股权既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资本属性,作为最大股东不应象小股东那样关心企业即期利润,而应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更注重技术创新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1)资金投入方面。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应增强其研究与发展能力,这样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有了科技的投入才有科技的产出,投入越大产出就越多,然而,资金缺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已是不争的事实,确实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强化现有企业自身的融资功能,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这不仅要求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运用有限资金加大创新投入。而且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争取财政资助条件下,采用灵活的融资方式,如银行信贷,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优化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我国在创新费用开支方面存在着生产性投资偏高,而设计和工程化投资比例偏低的问题。这延缓了我国现有R&D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运用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有限的资金创造效用最大,也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必须的。同时,企业应加强对R&D的管理。美日企业技术创新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企业非常重视对R&D的管理。
(2)技术人才方面。技术人才短缺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因素。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在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基础上,有条件地以各种形式,吸收R&D机构进入企业,增强企业 R&D力量。第二,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企业科技力量较为薄弱,为合理配置科技力量,应鼓励产学研的结合。第三,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外经济科技发展中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了硅谷工业园的奇迹,经过近40年的努力,硅谷半导体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龙头。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却长期脱离工业界,自我封闭,使大学科研教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企业提出研究课题和经费,由大学来研究,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这既使大学经费充裕,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新能力。我国国立的科研机构也应与企业紧密联系,将研究重点转向企业急需的课题,使研究成果为企业所需。
5.造就善于组织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按照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不可分割性。然而,现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却并不能与企业家划等号,虽然这其中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就总体而言离企业家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不仅存在以行政官员身份进入企业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者择优录用的差异,而且还存在谨小慎微因循守旧与敢于创新承担风险的根本区别。为了完成从经营者角色向企业家角色的演进,既需要政府借机构改革之机进行人员识别与选拔、任用制度的变迁,也需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技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6.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我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加强基础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并举,是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健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任务,一是为了达到经营的目的,规定各个成员的职务;另一是根据一定的权限与责任的分配,决定各职务的相互关系。健全的组织机构应符合“统一领导、职责分明、高效精干”等原则。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完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规”,它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定了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程序,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企业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
(3)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人的行为是受某种动机驱使的。企业应有一套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有一套约束机制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引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对员工的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有:较高的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而对员工的激励主要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支付报酬,并给予职务晋升的机会等等。企业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约束、制度约束、业务处理程序约束、内部审核约束等。
(4)持续的员工培训。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而员工素质提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挑选高素质的员工;二是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员工只有不断接受培训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员工培训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培训、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敬业精神培训等。
激励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几个典型的激励理论,并探讨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最后,总结了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三种激励方式。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激励方式
1、激励理论
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对需要以及人内在动机和环境的激发。形成各种各样具体的激励理论,一般可将激励理论分为激励的需要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
1.1 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出版了《人的动机理论》一书,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生理需要与安全、保障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而社交、归宿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高级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2O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其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督导、工资、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人际因素等方面。激励因素是指适合个人心理成长的因素,内容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感、上进心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调动积极性。缺乏保健因素时,将带来强烈的不满,但保健因素得到满足时,并不能带来强烈的激励作用。
2.2 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公平是激励的动力。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
② 公平理论的模式(即方程式):Qp/Ip-Qo/Io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人的感觉。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
③不公平的心理行为。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
(2)期望理论。
弗鲁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 = V E 其中:M-一激励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 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
2、激励理论的启发
2.1 激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必须要考虑人的需求,别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激励,这样的激励才是真正有效的。打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濒临饿死的人你就是给他十座金山都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包更直接、更有效。需要层次理论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能正确认识被管理者的需要多层次;努力把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员工的需要结合起来,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员工各种各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
2.2 激励也要注意公平
不公平、不合理会带来心理挫伤。中国古代就有“不患贫,患不均”的说法。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为了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企业往往要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
2.3 激励目标的设置
在激励方面,期望理论启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采用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又会减少激励力量;而实际概率应使大多数人受益,最好实际概率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
2.4 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
在制定激励政策之前,要对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地调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清单。然后将公司可以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部分分开,划掉那些不能满足的部分。对可以满足的那部分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满足的途径,并将这些途径流程化(可操作化)。上述工作完成后,激励政策就有了雏形。下面,就要制定具体规则,即:得到某个激励等级的员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另外,在每个激励等级上,都要设计几种不同的选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选择燕中的一种。.比如说,在某个激励等级上,有技术培训,公费旅游,休带薪假期等多个选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
激励政策本身也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这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这样才能使政策能够保持持续的有效性。
3、激励方式:
有效的激励,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与手段来实现。按照激励中诱因的内容和性质,可将激励的方式与手段大致划分为三类: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和工作激励。
3.1 物质利益激励
物质利益激励是指以物质利益为诱因,通过调节被管理者物质利益来刺激其物质需要,以激发其动机的方式与手段。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
3.2 社会心理激励
(1)目标激励。即以目标为诱因,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的方式。(2)教育激励.具体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3)表扬与批评。是管理者经常运用的激励手段.
(4)尊重激励。管理者应利用各种机会信任、鼓励、支持下级,努力满足其尊重的需要,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①员工参加管理。所谓职工参加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参加企业决策以及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企业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②榜样激励。运用榜样激励,首先要树立榜样。选择
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行为确实是企业中的佼佼者,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其次要对榜样的事迹广为宣传,使企业的员工都能知晓,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③竞赛(竞争)激励。在企业里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多时候都要制定竞赛来激励员工。要注意目标不能太高或者太低,这样员工才会为这个目标去努力。要精心选好奖品,比较公平和公开的进行竞赛,而且竞赛完了一定要公布出来,才能达到最后激励员工的效果。
3.3 工作激励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对人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来自于工作本身,因此,管理者必须善于调整和调动各种工作因素,搞好工作设计,千方百计地使下级满意于自己的工作,以实现最有效的激励。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工作丰富化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工作激励是通过促进员工工作的丰富化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其实质就是让工作本身成为激励因素。优秀的企业不仅给员工发工资,还给员工的工作增添意义,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挑战性,很有成就感,而且,尽可能地让他们扩大工作范围,允许他们经常调换工作,调剂他们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乐趣。在这种情形之下,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干劲和热情。工作激励方法很值得我国企业运用和借鉴。现在国内发展型企业,多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序技术性不高,专注面窄,重复性强,容易导致工作乏味和无聊,影响生产效率,如果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人轮换工序,使他们的生产操作从单调枯燥趋于丰富多彩,也许有些工人会从工作轮换中发挥出自己的更大潜力,从而确立几种适合自己兴趣的、自己真正喜欢干的工序来,这样他们一定会更愿意长久地在企业扎根,做更多的事来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4、结语
激励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激励,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门学问,科学地运用激励理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力,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在实践中达到统一,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篇2
上海IC(集成电路)集群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创新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之首。但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8年上海IC产业销售额仅为457亿元,与2007年459亿元的销售额相比其规模基本停滞不前。继2009年一季度下降之后,随着电子产品出口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2009年二季度销售收入实现正增长,三季度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IC设计业增长幅度一直领先,在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1.3%的基础上,第三季度又实现环比增长49.3%,芯片制造业和设备材料业环比增长也较大,各为17.8%和28.5%。2010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元人民币,突破2007年的459亿元人民币,迎来新的高峰。虽然上海IC产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集群,但集群内部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导致各构成要素在整个集群创新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本文从各个要素在创新集群中的职能出发,以探求提升上海IC创新集群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创新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为上海市IC创新集群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2 上海市IC创新集群构成要素分析
上海IC创新集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企业、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企业在IC创新集群中处于中心位置,是集群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其中包括IC设计企业、芯片制造企业、封装设计企业、设备材料供应企业以及提供专业科技服务的相关企业。企业通过企业间合作、企业与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完成创新的需求。企业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企业间资源型合作、企业间联合研发型合作、企业间市场营销型合作。企业与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方式包括: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和共建研究中心四类。
大学及科研机构是集群的主要智力来源,其根据企业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参与相关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并且能够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不断为企业的知识学习和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上海市IC创新集群的不断壮大,就源于背后众多实力雄厚的知名高校、研发中心及科研院所的支撑。
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如:科研平台、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的建设;建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补贴;吸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参与创新,组织主体要素间合作,组建战略联盟;制定一系列科技政策、招商引资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产业政策、地方税收政策等有助于集群发展的政策;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适宜创新集群发育、成长的社会环境等。
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提供贷款和资金投入。目前,上海很多IC企业长期得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四家上海市主要银行的大力支持。
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技术评估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信息中介、技术转让代理机构、创新孵化机构等。是沟通、协调和整合大学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联结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形成共同的产业链。
3 研究模型及问卷设计
3.1 模型建立与假设提出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理论文献,并结合上海市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特点,提出了由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与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这五个要素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模型,作为本研究初步理论模型。如图3.1所示:
根据对本研究的上述模型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H1a):企业间合作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2(H1b):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3(H1c):企业间人员流动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4(H2a):大学及科研机构研发投入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5(H2b):大学鼓励创新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6(H2c):大学培育专业对口型人才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7(H2d):大学培育综合型人才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8(H3a):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9(H3b):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0(H3c):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1(H3d):政府过多参与企业创新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2(H4a):建立产业投融资平台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3(H4b):创新资本投入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4(H5a):服务机构信息传播力度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假设15(H5b):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质量有利于IC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
3.2 问卷的设计
本次设计问卷主要采用Likert五分等距尺度量表测量。为了提高调研的效率,在导师的帮助下,通过参与上海市IC创新集群的相关项目,并与上海IC行业协会进行详细沟通,获得了133家IC企业的相关信息,最后根据所了解的企业情况,选取其中100家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主要是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方式。实际收回问卷79份,除去一些无效问卷,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的问卷比例是64%。其中IC设计企业占本次调查的63%,体现了上海IC创新集群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高端性特征。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所占的比重都很高,分别是52.34%和32.8%。这充分证明了上海IC创新集群具有坚实的创新基础和深厚的创新潜力。
4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所涉及的处理方法包括:信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4.1 信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Cronbach α,对问卷关于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5个部分的测量指标分别进行信度分析,表4.1列出了分析结果。
由于可接受的信度水平取决于研究的目的(Mooer,Bnebasat,1991),对α系数的大小并没有统一的要求。通常认为,被测量变量的可靠性系数在0.60~0.85的范围内就己经足够了(widaman,1993),而Cronbach α在0.7~0.8之间就到达相当好的可接受水平(米子川,2002)。
从表4.1中可以看到,所有指标Cronbach α值都超过了0.70,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较高。所有指标方差分析F test结果的P值都小于0.001,表明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通过信度检验,表明所有的信度均满足信度检验的要求,说明数据具有可靠性。
4.2 相关分析
选取的相关系数为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Person 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用r表示。
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与集群技术创新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2所示:
注:**表示相关性在0.01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双侧检验)
可以看出,变量i与变量j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双侧t检验。证明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整体相关分析之后,下面可以通过逐一的相关分析检验各个假设是否成立。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3所示:
通过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r的正负可知:检验证实的假设有:H1a、H1b、H2a、H2b、H2c、H3a、H3b、H3c、H4a、H4b、H5a和H5b;证伪的假设有:H1c、H3d;没有得到验证的假设为:H2d。
4.3 回归分析
在使用相关分析验证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后,我们更关心的是各个变量对其直接因变量贡献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即使用多个自变量来预测因变量的值的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并且可以得到这些影响因素对集群技术创新的解释程度。
注:**表示相关性在0.01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双侧检验) *表示相关性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双侧检验)
集群技术创新与企业各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4所示:
注:因变量:集群技术创新
调整后R2=.850,F=119.926,P<0.001
经过回归,有三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这些因子的系数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异于0。说明企业间合作、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企业人员流动这三个变量都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中,解释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
所以,企业要素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回归方程为:
Y=3.141+0.692X1+0.637X2-0.416X3 (其中Y代表集群技术创新,X1代表企业间合作,X2代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X3代表企业人员流动)。
同理可得:
大学及科研机构要素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回归方程为:
Y=3.141+0.613X4+0.647X5+0.374X6 (其中Y代表集群技术创新,X4代表研发投入,X5代表大学鼓励创新,X6代表大学培育专业对口型人才)。
政府要素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回归方程为:
Y=3.141+0.286X7+0.549X8+0.506X9-0.538X10 (其中Y代表集群技术创新,X7代表基础设施建设,X8代表扶持政策,X9代表设立专项基金、X10代表过多参与企业创新)。
金融及风险投资要素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回归方程为:
Y=37.422+9.301X11+4.770X12 (其中Y代表集群技术创新,X11代表建立产业投融资平台,X12代表创新资本投入)。
中介服务机构要素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回归方程为:
Y=37.422+6.158X13+8.432X14 (其中Y代表集群技术创新,X13代表服务机构信息传播力度,X14代表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质量)。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得到本研究最终模型为图4.1所示:
5 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上海IC创新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从企业要素角度出发。首先,加强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优势,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奠定基础;其次,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盟关系,提高集群聚焦程度;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人员流动。
从大学及科研机构要素角度出发。首先,鼓励创新,学校及科研机构应该鼓励学生、老师和科研人员参加国家、地区或者企业的科研项目研究,经常举办创业大赛和创新奖励活动;其次,加强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第三,培养专业技术和创新人才。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立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学习交流关系。增强学生对前沿技术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集群的长期发展与创新提供技术源泉。
从政府要素角度出发。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有利于集群发展的地方扶持政策,包括科技扶持和税收扶持等;其次,在基金建设方面,上海市经委、信息委、科委以及浦东新区政府应该建立多种产业基金项目,加大基金投入量;第三,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过度参与。由于政府人员对企业技术水平不够了解,所以设立创新项目的要求过高,很多资金申请难度大而且耗费企业的时间精力过高,严重阻碍企业创新的步伐。
从金融及风险投资机构要素角度出发。首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所以要不断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产业投融资平台;其次,加强创新资本投入,在建立多种融资渠道的基础上,争取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本,保证集群技术创新拥有充分的资金供给。
从中介服务机构要素角度出发。首先,全面提高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质量,加强上海IC创新集群外围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其次,加强服务机构信息传播力度,建立连接多个信息服务机构的网络信息平台。
摘要:以上海IC创新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问卷和实际调研,对上海IC创新集群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构成要素的创新模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论证,为创新集群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新集群,构成要素,集成电路,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SMEDLUND A,TOIVONEN M.The role of KIBS in the 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lusters[J].Intellectual Capital,2007,10:159-170
[2]张睿,钱省三,李守伟,等.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分析与启示[J].现代管理,2007,32(5):745-747
[3]张秀武.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实证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10(2):58-65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篇3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作用;对策
作者简介:殷海成(1964-),男,河南汝南人,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生理学教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工大高教项目“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通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GJYJ-B4);河南工大高教项目“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8GJYJ-B12);河南省规划项目“大学城园区资源优化配置与提高高校综合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2008-JKGHAGH-246)的研究成果。
在知识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拥有强劲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为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科研创新资源( 包括人才、机构等有形资源和创新文化、政策机制等无形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 包括论文、奖励等直接成果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间接成果),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领域与创新特色的综合能力[1,2]。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高校科研绩效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体现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促进高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其要素构成是指高校在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组合的联结方式;是由知识、技术、管理等诸多相互联系的能力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3]其中,主体是科技创新团队,客体是科技支撑条件,连接主客体的是科技创新环境。三者之间通过科研活动构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见图1)即科技创新队伍在不同实验室平台和科技创新环境中,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获得科研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包括团队带头人、学术研究骨干、研究技术人员。其中团队带头人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团队还必须具有科研目标、研究方向以及科学精神;而科技创新支撑条件则是创新能力根本性的保障,是产出创新成果的重要前提,其中设施、学习资源是基础要素。科技创新支撑条件包括:实验室、图书、电子期刊。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具有保证和完善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它能激活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各自功能,调动各种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源。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包括:激励机制、培训制度、经费投入制度、资源共享制度、评价的制约机制等。
1. 科技创新团队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是高校根据合理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专长特点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相关因素,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围绕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点学科、专业、课程等,由技能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基层学术组织。[4]通过组建团队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对于提升高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团队成员教师,在科技创新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能动性,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5] 首先,教师作为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核心,教师的时代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激发出来的激情,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后完成创新任务,在创新团队中起到榜样作用。其次,教师所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科研成功经历,能及时解答科技创新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为科技创新知识储备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第三,教师是实现高校科研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不仅是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要求,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日益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其中教师则是催生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2. 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是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实验室由于其设施及人员的差异性,可分为三级平台,即基础研究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必须抓住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性机遇,结合我国国情,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和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可见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首先,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研究条件整体实力处于区域先进、国内领先或接近国际水平,承担着地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具有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高素质队伍,弥补科技力量分散的特点;研究成果具有前沿性、创新性,达到区域领先、国内外先进。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主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开放与交流是科技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前沿科技动态与科技信息的平台与桥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建立起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合作研究的运行机制,促进科技信息的流动,引进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研技术,拓宽实验室的学术领域。通过开放与交流实现科研活动、科技信息、科技人员的互动以及学术思想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也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研思想和实验技术,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促进实验室自身的发展,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第三,创新人才培养,要把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校内外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通过接收、引进科技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或主持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研究工作,或参与实验室相关课题组的工作,使他们在科研实践工作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既有利于他们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科研素质,又有利于实验室的科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 科技创新环境
(1)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环境的硬件设施,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点,要求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系统要素的积极互动。它们的互动决定着学校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并决定着高校整体的创新能力。1)优化突现学校优势、特色,有利于学科渗透,增强创新能力。2)优化配置利于产学研衔接,形成互利、诚信机制。3)优化配置效率优先,服务同步,保证科技创新良性循环。
(2)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创新机制、激励机制等则是科技创新环境的软件条件,是保证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得以高速运转的策略之一,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的成败。要求其通过改革,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机制和制度创新,成为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纽带和指挥系统,保障科技创新运行顺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发挥和提高教师创新主体能力,发挥支撑创新能力的各种资源运行效率。通过制度创新的途径,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团体( 力量)等搭建创新合作、创新协作平台,实现共赢。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国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使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科技创新不仅对于高校自身发展还是对于区域经济以及整个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搭建特色舞台,实现特色优势
高校特色办学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实施科技创新途径的选择中,科学定位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合理规划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石,搭建特色舞台、提炼特色理念是科技创新的灵魂,选准突破口是形成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是实现特色的内在动力。高校推动科技创新,搭建自己的特色舞台,完善自身的科研体系,实现高校自身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特色优势,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应以自身的学科优势、环境、经济状况选择科技创新特色基点,在创新团队、特色基金项目上科学定位和规划,选准突破口,形成自己特有的科技创新特色;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重视科技创新特色建设,形成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型环境,最终实现自身的特色优势。
2.以人为本,形成特色创新团队,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科技创新,要求积极转变观念,改革约束科技创新的不利机制,组建灵活的“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团队,突出高校优势和特色。在创新团队中,既有技术优势,又有创新优势,不仅能解决单一问题,更具有解决综合问题以及攻关的能力。如何构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激励团队科研创新活动;其次,要扶持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第三,引入竞争机制,广纳优秀人才,优胜劣汰,提高创新团队的整体素质;第四,建立创新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创新团队的产生和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世纪,大学需要培养、吸引更多的人才,需要有科技创新的思维,需要有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竞争力、高素质的优秀创新团队,为提高高校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作出贡献。
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络机构,沟通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意向需求,为科技人员已有成果的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服务;企业为科技创新提供经费保障,高校为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校企联合,包括科研项目合作、共建技术开发中心、共建实验室、科研生产联合体、联合培养人才、产学研结合示范中心,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机制。高校通过校企联合,使科技成果符合企
业创新的关键技术需要。经过这一转化过程,在研究、应用中培养、锻炼了科技团队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了队伍的业务水平,造就了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4.突破约束科技创新的瓶颈,优化评价体系
高校克服制约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首先,在运行机制上,改革高校的立项机制、评估机制、推广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观念上的重成果、轻转化的现象,激活科技创新团队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高校的综合智力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在组织结构上,科技创新团队存在比较严重的一言堂、一把手现象;智力层次几乎全是博导、教授;管理层次多为校长、处长等,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三,在创新团队结构上,互动性、流动性、激励性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的稳定性差。总体而言,高校在科技创新机制上存在制约瓶颈,使创新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改革科技创新制约因素,优化评价体系,才能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评价内容、程序、方法等,以创新性作为准则,以带动高校科技活动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改革思想观念,以面向高校发展和成果的市场需求为目标,管理体系要服务好创新团队发展并以经济建设为己任,转变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只有优化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使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能动地、高效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2]童桦,唐慧君,唐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5):30-32.
[3]张林,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5(1):19-22.
[4]王金凤,卜祥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路径选择[J].河南科技,2009,(7):4-5.
[5]胡恩华,刘益平,毛绚澜,等.高校科技创新型教师成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77-83.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篇4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 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 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 政治清明, 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 公众有归属感, 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
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 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 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 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 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 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 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 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 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使一个城市宜居, 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 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 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 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 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 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 公众各阶层不断学习、进步, 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同时, 宜居城市是一个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正、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 应该使每一个居住在该城市的居民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所以, 一个宜居城市必
构成班级的简单要素包括1 篇5
2、和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相比,班主任劳动的创造性是因为(CD)
A.劳动方式的个体性B.劳动效果的整体性
C.劳动对象的特殊性D.任务的全面性
3、以下关于学生的双重角色中正确的说法是(ABCD)
A.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1、班主任如何培养和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B.学生既要履行作为学生的角色权利和义务,又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C.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双重角色尤其强调其角色互动
D.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学生的行为也是主动的适应和配合4、青少年人格异常的表现主要有(ABCE)A、性格上的严重缺陷B、感情异常 C、意志异常D、智力异常 E、个性缺陷
5、班级管理中思想教育方法的要求是(BCD)A、以势压人B、以理服人 C、以情动人D、持之以恒
答:(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2)适时地开展竞技性活动;(3)介绍名人成长经历,以此激励学生;(4)适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5)做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
2、简析良好的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
答:(1)导向性:要求班级管理活动必须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行;(2)鼓舞性:能够鼓舞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
(3)层次性:既有班级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有每一个成员明确的具体目标。
3、简析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答:1)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2)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3)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
1、联系实际举例并分析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两题均需举例)答: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有:(1)既要“就事论事”,又不能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指在明辨是非、弄清事实真相前,不扩大,也不缩小,完全尊重“事实真相”。又不能就事论事:指的是在表面“事实真相”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原因,要达到比较彻底和合理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2)既要“因人而异”,又不能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指在教育人的具体要求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不能因人而异:指对于相同性质的事件其是非标准是统一的,在事实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把家庭、社会等因素考虑进去而影响到事实真相的判断和对是非标准的确定。
(3)既要“快刀斩乱麻”,又要“冷处理”
快刀斩乱麻:指对有些需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的突发事件,应该立刻作出坚决的判断与强硬的处理。
冷处理:指在具体处理时要冷静,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4)既要给学生“留面子”,又不能留面子
留面子:指批评要注意场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不留面子:指对于一些发生性质恶劣事件的学生,班主任该严厉时一定要严厉,该严格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求,这也是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
(5)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因素,又不能考虑家庭因素
考虑家庭因素:指有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家庭及其成员的影响很大,因此,处理时家长和班主任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忽视家庭影响和家长教育的认识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不能考虑家庭因素,是指对当事人的处理不能因其父母的社会地位而影响到处理的公平与公正。联系实际举例。
2、联系实际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展开说明)
答: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抵触性、求异性、矛盾性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①“心理断乳期”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首要原因
②师生情感不融洽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问题:
1、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例反映的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联系实际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①学习压力与厌学情绪;②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③个性缺陷与问题行为;④伴随成长而出现的问题行为;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1、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个别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的内容之一,它是根据班级成员发展的个别特点,给予特别的指导,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
3、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班级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班级成员个体的最好发展。班级组织的发展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的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4、研究型班级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办法。
5、家长会是中小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
(1)管理设计的阶段性;(2)管理行为的示范性;(3)管理评价的学生性
2、答:
(1)奖励应注意的问题:1)奖励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合理;2)奖励要有教育性;3)奖励要有群众基础,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奖励要着眼未来
(2)惩罚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2)惩罚要公正合理;
3)惩罚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惩罚讲究艺术
3、答: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
(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
(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论述题(20分)
2、答题要点:
(1)班级教育力量是指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此外,作为班级成员的学生也会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2)课堂是班级组织的重要存在方式,它构成了班级组织生活的主要部分。任课教师通过课堂而成为班级组织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所以班主任对课堂的管理,要通过任课教师进行间接的管理。
班主任通过任课教师管理好课堂,就要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了解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情况;指导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对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提供支持。
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途径可以是: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会制度;班主任对任课教师课堂管理进行个别指导等。
(3)家庭是影响班级组织生活的要素,学生带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的印记在班级中生活,从而把家庭的影响带到班级组织生活中来。得到家庭生活支持的班级生活的行为方式,会支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因而家长可以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助手。班主任对家长进行管理,就是要使家长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助手。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教育的协调,或对家长进行管理,核心的任务是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
育的指导,即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学会正确的“教子方法”。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参与家长学校工作: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和接待家长来访等。
(4)班级生活是学生共同的生活,班级组织中的成员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组织中,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相互影响,或起积极的作用,或起消极的作用。从学生相互见积极的影响而言,学生也是促进班级成员发展的教育力量。
四、案例分析题(25分)
(1)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养成。(3分)
其次,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让我们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目前,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依然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教育不足。(3分)
(2)阐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5分)
(3)就学校而言,应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做法,改掉不良习惯,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相配合,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余的活动场所,开展积极的主题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6分)
商业计划书的构成要素 篇6
一、商业计划书的作用
无论是要把新的技术转变成新的产品,把新的设想发展成新的事业,还是把现有的企业进行改造有一番新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在商品经济的社会,资金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当前银行对向企业贷款日益持谨慎态度,很多企业普遍感到申请资金已经成为日益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新企业和准备创立的企业更是感到一金难求。如何为企业找到所需要的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我们引用金融投资领域中常讲的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始:“寻找资金没有窍门,惟有好的想法、好的技术、好的管理、好的市场。”
商业计划是创业者吸引投资家的创业资本的一份报告性文件,事实上,创业计划对于任何形式出资的创业者都是需要的,因为,创业并不是只凭热情的冲动,而是理性的行为。因此,在创业前,做一个较为完善的计划是有非常有意义的,第一,在做创业计划时,会比较客观地帮助创业者分析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使创业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一项比较完善的创业计划,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创业指南或行动大纲;除此之外,当然,也可以作为用于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创业投资(商业的可行性报告及其他渠道融资的报告性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篇优秀的创业计划也会成为创业者吸引资金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 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 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 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 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 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 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 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 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竞技能力的演变。
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 但在训练实践中, 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 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 可以说, 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 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 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 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 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 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 “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 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 “竞技”是指“体育竞赛”,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 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 对概念下定义时, 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 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 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 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 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 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 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 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 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 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 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 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 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 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 没有身体能力, 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 四肢一定要发达, 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 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 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 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比如跑步, 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 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 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 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 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 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 技能的一点点提高,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 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 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 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 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 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 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 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
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 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 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以健、力、美为特征, 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 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 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 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 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 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 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 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 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 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 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 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 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 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 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 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 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 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 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 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 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 根据场上攻守情况, 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 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 熟练应用战术, 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 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 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 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 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 2005.24.1.
[2]熊焰, 孔祥宁, 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报, 2004.19.1.
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构成要素
一、多元智能视野下英语自主学习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视野下英语自主学习是指通过对个体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开发,使得个体能够具有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或能力。在多元智能视野下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即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弥补其智能劣势,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视野下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1.主动协作素养
(1)克服依赖,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的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青少年因思想不够成熟,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久而久之,思维就不活跃了,知识面就越来越窄,上课时就感到无聊。因此教师应消除阻碍思维发展的这种障碍心理,开放课堂,克服学生的害羞、焦虑、自卑心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用提示的方法提供问题的关键词来帮助学生开口,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允许学生自由发问,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让他们思维兴奋起来,积极的去探索研究。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2)加强互动协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反映了学习的社会性。协商和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协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总之,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还必须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协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多元文化素养
(1)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方面存在不同,而且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大相径庭。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故而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把自己熟悉的母语语用知识想当然地运用在英语阅读中,以免导致错解,误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以文化为导向的书籍鼓励学生多看有关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这样能使他们加深对一些文化现象的了解。阅读文学作品、报刊等也是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如《中国日报》、《21世纪报》等,不仅可以明白怎样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特定的语法现象,掌握大量的惯用法,而且还可以借文学作品涉及面广这一优势了解英语国家民族与本民族的不同特点,了解外国文化,以此克服因为文化差异给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困难,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3.自主管理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真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学习进度弹性制,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计划的制定应考虑个人学习目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制定的计划要做到尽量详细,包括具体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且操作性强,从中学生也学会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重视自主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评价使学习者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自我评价常见的形式有: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经常对照学习计划自我反思和总结;学生相互批改作业与小测验等。对于自我评价,教师要给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评价的方法,总体把握学习情况,逐渐掌握学习策略,进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自己成为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学习自觉执行者。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从主动协作素养、多元文化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三方面着手,将多元智能理论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二者进行整合,既使得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由维持性的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智能化、创新化的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将会显现出实效,能够发展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潜力,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M].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