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氛围

2024-05-31

创新创业氛围(精选12篇)

创新创业氛围 篇1

“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实现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创业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选择。以知识、信息和能力为主要支撑的知识经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此, 高校要积极适应国际化大趋势, 深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深化以学分制为重点的专业教学体制改革, 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生大学学习、生活实践中, 使学生具有终身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努力营造了创新创业良好的氛围, 有效提高了大众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 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1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此后, 对其内涵的阐释类型繁多, 但概括起来, 无非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从本质上讲,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 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 提高能力, 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因而,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2010年教育发展纲要》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敎, 推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自觉性, 要营造促进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就业者还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就业目标导向转变为创业的办学理念。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教育部于2010年5月4日正式发文提出相关意见, 要求提供各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 并开展创业培训、实训活动。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 同时开展创业培训、创业信息服务;高校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普遍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 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特别要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 共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2.1 大学生迫切需要创业教育

2.1.1 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并把转变就业观念, 完善自主创业政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开展创业教育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印度1966年就提出“自我就业”的概念, 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 并为此教育和培养他们;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显得更晚。

2.1.2 大学生对创业普遍持支持的态度

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占57.7%, 远高于有所保留的26.2%。大学生中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占25.93%, 有创业意愿的占53.02%, 两者共计占78.95%, 根本不想创业的占7.61%。数据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 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并在创业时间的选择上是非常理性的。选择毕业时和在校创业的共计23%, 他们如果能够成为现实的创业者, 这样的比例就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基本一致。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活力正是大学生创业的结果。例如, 美国95%的财富是由创业的一代在1980年以后创造的, 创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秘密武器。可以说:呼唤和提倡大学毕业生创业, 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观需要, 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 必须看到:提倡开展创业教育是基于大学生需要完善自我, 都应当具有开创自己事业的能力。

2.2 创新创业教育由于氛围不足导致的问题

2.2.1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的误区

创新创业观念已经深入学生之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显成效。但不少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其一, 有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 能创新创业的自己会去创业, 无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其二, 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比较强,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展的教育, 作为群体的大部分学生是难以涉足的。其三, 有人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开店、开公司挣钱, 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其四, 部分师生把创业看成是高不可攀之事, 认为创新创业最基本的要素是资金, 而忽视了知识的积累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其五, 有人对创业与就业, 对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存在种种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甚至有人对“创业教育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

2.2.2 创新创业活动效果得不到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只有1%的大学毕业生走向创业之路, 美国大学毕业生中走向创业之路的有25%左右, 日本有18%左右。可见, 中国的创业教育已走在后头, 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目前表现在课堂上的课程是零碎的, 缺乏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在基础教育领域内, 创业教育几乎是空白。教育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 课外的创业教育活动目前主要体现于活动本身的开展, 其活动效果得不到预期的保证。

2.2.3 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证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思维限于“天马行空”和“纸上谈兵”的局限之中, 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证。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成功的教育模式, 但发展很不平衡。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 以课堂教学为主导, 辅之以创业教育讲座、竞赛等活动, 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 以创业实战为主, 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来教授学生如何创业,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服务, 重在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第三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 属综合式的创业教育, 学校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 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然而,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 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 差异显著, 中国绝大部分高校至今还未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高校宣传“创新创业”精神, 营造一种宏扬、尊重和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关注“创新创业”,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进而能够涌现出一批“尝试创业”的学生, 为以后涌现出更多的创业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3 实证研究情况

3.1 调查设计情况

本人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 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态度和影响因素, 特别体会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营造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设计了调查问卷, 试图找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 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 收回问卷964份, 有效问卷886份。

3.2 调查结果

3.2.1大二的学生参与调查的参与度比较高, 高达72.25%。大二学生已经度过大学的适应期, 重新调整目标, 寻求新的努力方向。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后, 对自己的学习、生活, 特别的职业规划开设有了一定的设想。

3.2.2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女生相对男生对创新创业的态度没有男生积极, 对日后就业准备相对男生好。我国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代代传承, 时至今日, 女性已走出家庭, 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俗的成绩。但更多的时候女性作为弱势群体一直从事比较保守的工作, 在女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过程中, 这一点仍表现的很突出。

3.2.3家庭的经济情况仍然是影响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 47%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一般, 在是否会选择创业时比较犹豫。这些学生也想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就业, 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但就目前的学校的氛围、社会的氛围和保障机制, 使他们害怕创业失败给自己、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

3.2.4有高达56.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育教学机制和模式 (特别是在高职高专学校) 不利于学生创业氛围的提高。67.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班级划分模式不利于日后的创新创业。

3.2.5进校后, 根据就业方向分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 支持率过半。对改革的设想的安排的大都得到学生的支持。在教育教学改革时间安排上大都集中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体现了度过大学的新鲜期和适应期, 学生对未来有了重新的憧憬, 也愿意对未来作出规划。

3.2.6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改革设想和之前相比是学生的目的性更强, 目标更明确。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 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强的提高, 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即使是毕业后就要就业的学生, 其就业力也会有大的提高。

3.2.7很多学生都提出了关于创新创业的意见:培养创新创业的氛围、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加强给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 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3.3 结论

3.3.1 学生还是比较支持创业的, 由于受到经济, 特别是环境的影响, 学生还是顾虑重重。

3.3.2 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不足, 让学生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是影响当前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因素。

3.3.3 由于本调查受到时间、分布、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尽全面, 调查的结果相对分散, 结论相对片面。

4 营造创业的氛围, 促进创业教育。

4.1 营造氛围,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在帮助大学生创业过程中, 党团组织应当在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上做文章。可以通过邀请在外就学、经商发展的青年才俊回校为青年上课、讲座;评选先进青年创业典型, 并大力宣传创业创新成功事例和经验;开设“创业成功经验谈”讲座等方式, 大力推动青年创业创新经验的交流, 帮助广大青年认清形势, 引导青年转变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 培养和增强创业创新意识。

4.2 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强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四个结合”, 即校园文化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 专家的创造性指导与学生主动性的有机结合,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实际动手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立志成才与关心社会的有机结合, 把创业教育寄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对学生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 也可以使创业教育得到多方面的收益。校园文化环境是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化领域, 它对大学生具有内化功能。

4.3 进行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营造创新创业教与氛围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安排上融入创兴创业教育, 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高校的教务部门应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营造一种宏扬、尊重和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以追求创新创业为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科创中心.《把握规律, 创建机制, 营造氛围, 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08, 3.

[2]杨羚弘.《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全力扶持青年创业创新》2009, 06.

创新创业氛围 篇2

用特色产业园营造创业氛围

展望,株洲高新区将在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打造特色产业园,让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发挥出产业的集聚效益,为创业企业提供良好的上、下游配套协作链条,更好更为有效地营造区域性创业氛围,以“小企业,大集群”的方式建设园区.

作 者:杨平作者单位:株洲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刊 名:科技创业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1)分类号:F2关键词:

打造创业亮点 营造创业氛围 篇3

学校引领创业是

创业教育的坚实基础

学校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中较早地成立了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职业指导、毕业后提供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2003年起,学校成立了学生创业培训部,由一些品学兼优或家庭困难学生组成学生创业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据此,学校进一步加强“三创”建设,经党支部、校长室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设备、人员优势,加强与联办企业的合作深度,由实训处负责形成学校大创业格局,即学校延伸校企合作的办学内容,将企业部分生产引入校内,由学生在校企双方的共同管理与培训下完成,形成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模式。我们从电子产品中最简单、最实用的一些产品入手,利用校内SMT生产线来完成生产装配工作以及技术指标的调试、维修等工作。2006年10月我们与苏州鑫瑞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电子玩具声光器件的产学合作合同,完成了产值15万元的10万只声光器件生产。2007年又承接了常州市公惠灯饰有限公司一年2000万只灯光饰品的加工合同。2007年还与本地创新电子、超人电子、苏中天线等企业合作为其加工产品。校内实习工厂虽小,但模拟实际工厂管理模式,形成具有明确的企业组织架构和全真的企业文化氛围,设有厂长、副厂长和技术指导,分别由专业教师和技能上比较突出的学生担任。此外,按照工艺流程,精心安排各岗位,明确分工,设有仓库保管员、发料员、加工组、调试维修组、质检组等,并对各岗位进行了定编定员,定期轮岗,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管理中来。校内实习工厂除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外,已产生了十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学生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参与生产,也能获取相应报酬,尤其是新疆班等远道学生、贫困学生以此自食其力,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学校领导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更新,学校以自身的创新、创造为学生创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专业创业是

学生创业的有力支撑

大多数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学得一技之长,方便就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学校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活动中,从创业项目的确立开始就有意识地将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融入创业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与将来创业成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坚定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的信心,并自觉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加以理解和运用,这样,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成为学生创业的有力支撑。2008年,学校学生创业团队中由电子、机电专业的学生创办了“家电维修服务社”,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办了“校园图文制作社”、“绿色读书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办了“网上商店”,汽修专业学生创办了“汽车保姆服务店”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挥专业特长,创建或加入相应的学生创业企业。

创业不忘责任是

创业教育的追求目标

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但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会学生如何生存,更要让他们懂得如何让他人生存;教给他们如何盈利,更要教给他们如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教给他们如何与客户相处,更要教给他们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培育出一些只为个人名利的老板,那将是创业教育的缺憾,所以,我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将培养未来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老板作为追求目标之一。2003年,学校成立了学生创业培训部,组建了学生创业团队,通过建立校园废品回收站、设立爱心超市、组建周末影院等形式,净化了校园环境,融洽了人际关系,培养了创业精神。创业团队还将部分收入作为爱心基金,每年年底,都购买衣物食品等到街道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以及捐助特困师生家庭或受灾群众,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2008年,在学校创业园设立的学生创业企业,都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入围评选的标准之一,并在运行中进行必要的监督与考核。

总之,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有助于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智慧与活力,也让我们发现职校生奔放的青春活力和内在潜力,给教育者行动的力量。给职校生正确的引导、活动的空间与舞台,他们一样能成为时代骄子!

创新创业氛围 篇4

一、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政策对教育的不断投入, 促进了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大学科技园作为新世纪的一道文化景观, 不断拓展着学子的知识与视野, 为祖国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大学科技园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机制与经济组织模式, 通过为科技人员的创业和高技术企业孵化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来推动人类科技与文化的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地方创新能力包括地方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而大学科技园是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地, 它们不仅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是地方知识生产能力的主要承担者。通过不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能力, 来影响地方的创新创业氛围。

目前,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在江苏省各个地区均有分布, 形成了众多的科技文化城。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发展理念, 使南京地区的大学科技园组成了江苏省发展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创业优势上来说, 南京地区科技园的建设以科技地产开发、科技中介、创新创业培训、商业服务等为主业, 充分凭借南京各个大学的资源优势, 正在打造出一个融高端产业孵化地、高科技成果转化地、创新创业发源地为一体的综合科技园。特别是南京的大学科技园将地方的发展与科研高校的发展相结合, 使其形成了由校园、创新园、服务园和创业园等“四园合一”的整体优势和主体集成、功能集成、资源集成、体系集成、机制集成的系统集成优势, 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影响着地方的创新创业氛围。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在发展的十几年间,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将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为园区建设与地方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并且始终坚持以现代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为理念,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为整个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在管理方面,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管理模式包括科技园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等, 通过对关键资源 (产业群和地方) 进行整合, 围绕技术创新链来虚拟组织的形式, 转变原有的“价值链”配置, 促进地方知识的创造、更新、转化、流动与发扬。本着“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原则,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面向社会开放, 通过产权明晰、责权透明、鼓励先进、赏罚分明、管理科学等方法来适应竞争发展。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实行整体性规划, 在对科技园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监督的同时, 鼓励科技人员入园创新, 对实体机构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可分享个人股权, 均实行个人分享股权收益制。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以“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融合的运行发展模式, 通过创建创新性、竞争性、示范性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目标来释放科技园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研发与孵化、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的辐射、培养与培训创新与创业的科技人才。将“官、产、学、研、金”相结合, 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求发展的园区发展理念, 来丰富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文化建设内涵。

综上所述, 目前南京地区的大学科技园正在以优越的创新环境氛围, 畅通的信息、周到的服务和灵活的机制, 凭借其系统集成优势、军转民技术优势、综合服务优势、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正在不断地加强对学校科技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打造校园、创新园、服务园和创业园等“四园合一”的新貌。在不远的未来, 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学科技园必将影响和提升地方创新创业氛围, 推动地方经济不断地突破与发展。

二、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在提升地方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

(一)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造, 不仅促进了南京及其辐射地域教育的发展, 也为整个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通过协调科技园的资源整合功能与区域创新系统的配合程度, 更有效地提升了地方的创新创业能力。在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内, 在充分了解该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对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及其内部的诸要素之间进行有效的调和, 尤其是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大学、非盈利组织之间关系的把握上, 正确认识其在地方创新网络系统中的节点位置, 便将地域、结构、功能及目标等各项整体关联了起来。

(二)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江苏省将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作为地方创新的源头, 承载区域创新体系, 使其在功能与目标上与时代发展、区域创新发展的旋律一致, 延伸其资金、科技、人才、产品等相关领域的产业链, 拓宽了全国的产业辐射面和企业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联系将大学科技园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向园外扩散, 通过资源的共享模式来有效地获取各种外部资源, 通过优势互补, 区域间资源的有效整合, 扩大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传输途径和关系网, 增加了区域的知识、人才、技术的总储备量, 加强了地方的知识运用能力及其地方的创新创业氛围, 健全和完善了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发展, 提升了区域间整体创新能力。对于带动整个江苏省的知识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将创新真正地贯穿运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奠定了基础。

(三)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潜力的发挥。其运用创新创业理念, 促使自主创业、创新型人才得到不断的锻炼与发展。并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来开拓新的地方发展空间和创业环境, 转变就业观念, 提升地方的就业率和服务水平, 真正将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南京地方的创新创业氛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推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提高了整个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水平。

三、提升大学科技园对地方创新创业氛围的积极影响

区域间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为区域之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利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联系, 扩大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传输方式和关系网, 实现了资源整合的最大化配置, 通过创新思想和创新方法的使用, 将理论与实际的生产结合起来。在大学科技园不断扩大的规模和增加的数量中, 更显示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与力量。就目前的大学科技园对地方创新创业氛围的影响分析, 创新对地方、区域间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其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 每一种新的思想或方法的提出需要时间与实践的不断检验与完善。在资源整合的网络化模式下, 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已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是, 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整合功能以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需要社会、科研机构、政府等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需要科研人员及创新型人才的不断努力。笔者根据研究, 提出如下关于提升大学科技园对地方创新创业氛围的积极影响的有关建议, 仅供参考:

(一) 政府方面。政府作为地方发展的的管理者, 需要不断地在工作与实践中总结好的发展经验, 学习好的发展创新理念与方法, 带动地方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大学科技园是连接大学与外部主体之间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不断地将大学科技园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的运作, 方便直接和外界的人才、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沟通、流动与整合。以高校技术成果的研究为依托, 吸引着大量的外部企业家在科技园创办高校技术产业, 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或产品, 通过企业的不断实践, 最终使新技术新产品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与肯定, 这可以有效地带动和弘扬地方创新创业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政府作为地方的代表, 有责任运用更好的发展方式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凭借区域内的大学院校的科研优势, 联合大学、企业、中介机构等主体建设大学科技园, 通过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充分地发挥政府在区域资源整合中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不断地提升地方创新创业能力, 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 必然能够满足创业方面的相关需求, 带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 区域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 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成为了人才之间的较量与竞争。而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高素质创业创新型人才进行选择的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要得到普遍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时间。同时, 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而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区域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 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整合功能及地方创新系统的运作, 受到了区域交通条件、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市场化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发展程度的影响与限制。因此, 为了提升大学科技园对地方创新创业氛围的积极影响, 需要不断地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完善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和加速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体系的不断完善,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三) 科技园自身方面。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地方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加强对自身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根据外部市场化发展的具体需求, 改革创新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的宣传与实践, 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成果, 自主创新, 大胆改革, 摒弃落后的不适合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与制度, 注重实践, 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对创新环境的营造。

(四) 高校方面。高校人才也需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 不断根据实际的需要和个人兴趣来挖掘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好地为地方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机制与经济组织模式, 通过为科技人员的创业和高技术企业孵化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必将不断带动地方创新创业的氛围, 有力地推动人类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是值得社会不断重视的。在今后的发展中, 大学科技园将更多地发挥纽带作用, 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桥梁与平台, 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在城市中传播。

摘要:本文将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为例, 分析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谈谈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在提升地方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科技园对地方创新创业氛围的积极影响, 以促进区域经济不断的发展, 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创新实力, 将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地方的生产与发展, 使其自身的价值与潜力不断地得到发挥和推广使用, 从而促进整个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氛围,优化配置,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徐艳丽.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J], 2004

[2].陈海平.大学科技园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3].焦玉东.王卉珏.产业集群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优化[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4].王廷凤.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创新创业氛围 篇5

青年人的新选择让中国创业经济迎来曙光

“大学毕业找份安稳的工作”,中国青年人正让这个职业观念发生转变,“去创业”成为新选择。在跨越观念、具备勇气、找准方向后,中国青年人的新选择正推动创业经济展露曙光,万众创业渐成氛围。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创业公司。”加入北京海淀中关村创业企业格灵深瞳的覃晓飞如是说。过去八个月,他从中国知名的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一名在读研究生,转变成为“中国硅谷”中关村创业企业中的一员。

在学校时,覃晓飞开设了一个“西交大生活圈”的微信公众号。也正是此时,格灵深瞳CEO何搏飞注意到了这个有创意的微信号、有想法的“幕后人”。

“飞哥(何搏飞)联系上了我,交流后给了实习Offer”,覃晓飞后来知道,自己跨界进入的是一家由提出并将“谷歌眼镜”变为现实的谷歌研究院博士赵勇、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层何搏飞归国联合创立的公司。

和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创业公司一样,格灵深瞳有着强大的创业队伍。曾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女孩陈心怡退学选择加入格灵深瞳;还有一位曾就职阿里巴巴集团的总监,在公司赴美上市当天,来到格灵深瞳;也有放弃可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加入公司的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

这对当时的覃晓飞来说是个很强的冲击。“‘神’一样的队友改变了我的世界观,还有和硅谷一样的创业氛围……”覃晓飞说,当被问是否愿意留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加入创业公司。

覃晓飞的选择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正将“创业”“创新”作为追逐实现自身价值的新选项,事实上,这一选项的优先排序正快速提升。

以中国高校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海淀区为例,“青年人”“90后”成为创业主力军。,中关村示范区35岁及以下的创业者共6785人,占当年示范区创业者的五成,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占比达22.6%。

在中国首条以创业为名的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青年人更是将创业视为一种时不我待的竞速赛,这里汇聚了大量的政策倾斜和市场资源。

创业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中国创业公司小米约8000名员工实现收入743亿元,平均11个人就实现一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政策也为迎接创业经济的曙光做好准备。以中关村为例,“一块钱、一个工位可注册公司”,政策打造创业生态;围绕智能硬件的创业甚至可以获得全链条的“政策+市场”支持,大企业的底层技术、融资、设计打样、推广可为青年创业者所用。

创新创业氛围 篇6

关键词:工学交替 高职 创业 氛围

工学交替在培养素质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独到优势。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人数还比较少,成功率不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体的创业氛围还不很浓厚。那么如何在工学交替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呢?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一、政府勤政,搭建创业平台

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尤其是在现在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不很浓厚的情况下,政府要秉承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制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的公共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统筹协调,汇总各方面信息,构建统一的大学生创业信息体系,并通过这些信息对未来创业机会和方向进行分析预测,准确、及时、高效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和指南,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各部门力量,成立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门机构,为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劳动保障部门推动创业学生建立失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人事部门解决创业学生档案存放和职称评定问题,工商部门降低企业注册门槛,简化审批程序等,金融部门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障碍;宣传上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崇尚创业、创业光荣的价值观,要宣传一批创业先进典型,鼓励大学生向他们学习,投身创业,多做贡献。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人们改变观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让创业的学生感到“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

二、高职教育,围绕创业改革

在工学交替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加油站”,围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素质,做好做强高职教育。

围绕创业教育按需设置创业课程。创业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形式,在创业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实用性,根据企业特点和产业需求,设置相应的创业专业和课程,实现产业和专业、企业用人模式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对接,又要注重理论性,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法律、税务、市场营销等课程。实用性是授人以鱼,理论性是授人以渔,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到,课程教育终归是为了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的,因此,一旦学生有好的创业机会,在创业与学业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下大力气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好的师资队伍是提供创业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中,有创业经历的人极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来解决。“引进来”就是请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为高职院校输送师资,比如请一些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来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创业;“走出去”就是把高职院校的教师送到企业去挂职,参与岗位实践锻炼,通过在工作中直接接触企业家、客户、创业者和生产经营活动,真正让老师亲身认识创业、理解创业,通过参与创业实践培养老师指导创业的能力,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组织开展创业实践。要在校园内营造创业实践的氛围和环境。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和扶持优秀学生创业团队积极参赛,将自己的好点子、新思想、好想法通过比赛逐步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对其中具有较强可行性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创业补贴、技术指导等创业孵化支持,同时联系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为落地的创业项目提供办理营业执照、税费减免、人事代理等服务。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主动与企业联系,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做好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比如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以及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等,争取各种企业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和创业就业的机会。

三、企业运作,提供创业服务

在工学交替过程中,企业要成为学生创业的“助推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还难以满足许多企业对高水平、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因此许多企业深入参与工学交替的动力不足。笔者以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正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企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与高职院校合作,为学生主动提供创业服务,对学生创业计划中发展前景好、有投资价值的项目进行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将能够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

企业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创业论坛等形式,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和接触,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让学生了解到企业和创业的现实情况,感受创业氛围,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以确定创业方向。学生从有创业的想法动机,到真正将创业付诸实施,其中有许多环节,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企业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增强其创业动力,帮助学生“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这既有利于学生创业,也为企业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提供机遇,可以说是成本低廉而回报丰厚的投资。

此外,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它可以帮助学生与风险投资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等加强联系,开发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相互支持配合,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在学生具体开展创业实践时,企业还可以提供厂房和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富有创业经验的员工对其加以指导,弥补学校创业教育之不足。

四、家庭支持,增强创业推力

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家庭永远都是学生创业最可依赖的大后方。创业会面临许多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学生选择创业既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这时家庭的支持就显得弥足珍贵,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会不会走上创业之路,以及在这条路上能否走得好、走得远。

家庭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实质层面的支持,很多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都是来自于家庭,而无论是在创业资金筹备、创业项目选择以及创业机会把握等方面,家庭的社会关系也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如果学生的家庭成员中有人有创业经历或经商背景,则能够起到更为积极和重要的影响。但家庭支持更重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的支持。这主要是指家庭赞同并且鼓励学生的创业行为,宽容创业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减轻学生在创业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此外, 家庭成员的价值观、职业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对学生创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考察了部分创业者的家庭背景发现,他们中多数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既不太好,也不太差,但相对环境都比较宽松自由,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

总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既需要创业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只有大家共同配合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才能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构成有效支撑,实现创业理想。

参考文献:

[1]江三良.论创业氛围的形成与传导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白永红.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模式思考[J].巴音职教,2006(4).

创新创业氛围 篇7

1 民营经济发展差异是地区经济差异的主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民营经济在一片空白中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之路,并在繁荣城乡经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催生新兴产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资料表明,到200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7.4%,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数为2 576万户,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15 003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26%,广义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65%,增量部分更是高达70%~80%;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亿多,实际的从业人员接近2亿人,民营经济吸纳的社会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0%的左右。2006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为3 495.2亿元,私营企业的在全国税收的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达到9.28%[1,1],在很多地区,来自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而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结症主要在于地区间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以安徽、浙江两省为例。浙江地处长江三角区,资源贫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数量居全国末位,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人均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倒数第三,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在全国处于第12位(安徽当时位于第13位,两省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浙江省一跃为全国经济强省,2007年浙江GDP总量达到18 638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人均GDP达到37 128元。而安徽的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与浙江差距不大,虽无临海优势,但属于沿江省份(800里皖江贯穿全境),且地理位置呈东启西,资源条件更是远远好于浙江省。但与浙江一跃成为经济强省不同的是,安徽在全国的地区经济排名中一直徘徊不前,2007年全省GDP总量7 345.7亿元,不足浙江省的一半,人均生产总值12 015元,约为浙江省的1/3①。

事实上,仅就以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为主体的国有经济的表现而言,两省间并无太大差距(至少这方面差距要比民营经济部分小得多),导致皖浙两省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主因主要在于民营经济[2]。有统计资料显示,1979-2006年,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9.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年均增长28.9%,大大快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05年为止浙江省非公经济(广义民营经济)增加值9 55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1.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为7 618亿元,占GDP的57%。而2005年度安徽省全部非公经济增加值约2 300多亿元,不足浙江省的1/4,占GDP的比重仅为约43.5%,比浙江省低了20多个百分点[3]。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皖浙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主要原因来自民营经济差异。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皖浙两省,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整个中西部地区省份的民营经济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2 民营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创业型经济

民营经济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民营经济发展的源泉则来自于民间创业活动。事实上,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创业型经济,民营经济成长壮大过程一直具有显著的自发(bottom-up)性特征。之所以民营经济能在先天不足条件下,一路先行、率先崛起,既非偶然机缘的巧合,也非特定政策的惠顾,而是主要依靠分散且活跃的民间力量的自我发动。

活跃的民间创业活动首先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新企业的诞生,使得民营企业的数目急剧增加。到2005年地,我国个体工商户达到2 463.9万户,是1978年的(14万人)170多倍。而我国私营企业2005年底则达到430.1万户,自1992年以来年均增速保持在30%。同时,民营企业的资金规模也在持续的创业活动中不断壮大,到 2005年9月,中国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为58 157亿元,户均注册资金约为150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4.4和2倍。此外,民营企业不断的创业过程也促成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改革开放以来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来自中小企业[4]。不仅如此,随着民间创业活动衍生的企业数目的不断增多,也带动企业在相应的地理空间上不断集聚,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最后形成产业集群,从而促发区域经济结构的重组与再造。

以温州为例,温州很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其实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商品,如打火机、纽扣、拉链、剃须刀、合成革、制鞋、服装、眼镜等,既不需要领先世界的一流技术、也没有数额庞大的资金门槛,仅仅需要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就能生产出来,但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作坊却哺育出来在国内乃至世界市场,都占有较大份额的大产业,其中,温州生产的金属打火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60%,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则更是高达80%以上。这些产品温州能生产,全国其它地区当然也能生产,之所以温州人做到了而其它地区没有做到,既不是因为某个高明人士为其制定了高瞻远瞩的产业发展规划,也不是因为特定的地缘优势或者政策扶植。这些产业在温州的兴起,靠的恰恰是普遍开花的创业活动带出来的。

事实上,温州的情况并非特例,我国多数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都大致相同,都是由民间创业活动推动的,没有民间创业,就没有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创业型经济。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之所以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结症在于,安徽民间创业活力不足,新企业诞生速度缓慢,企业规模有限,由众多新企业自然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更是极为鲜见。2005年,安徽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为111.04万户和10.60万户,而浙江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为172.67万户和35.9万户,差距极为明显。而企业的生成是创业活动的结果,安徽与浙江在民营企业数目上的差异,本质上是创业活力差异的结果。

3 地区创业氛围是民营经济创业活力的源泉

当前,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已无容置疑,而发展民营经济重在提升民间创业活动水平也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但在如何提升民间创业活动水平问题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部门,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多数人认为创业活动水平是由创业环境条件决定的,只要能使创业环境条件水平不断得以改善,创业活动水平必然会大幅提升。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判断,地方政府大多把促进民间创业活动的重点放在政策扶植、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试图通过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推动本地区的创业活动。

但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部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这种意在通过外在环境改善而提升民间创业活动水平的思路是有明显缺陷的,且实际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这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投资及政策倾斜的力度前所未有,而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将“全民创业”提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业活动的优惠措施。如安徽省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就专门对科教人员、转业退伍军人、高等院校学生、城乡居民等群体的创业活动,以及新办企业和二次创业等具体问题,制定详细扶植措施,意在激发民间创业活力。

可以说,包括安徽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条件在近几年是有质的飞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也有较大程度的缩小,但令人遗憾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业活动水平的差距却没有因此明显缩短。这一事实表明,仅凭外在的创业环境条件改善,是远不足以全面提升民间创业活动水平的。事实上,从近年来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调查的情况来看,创业环境水平与创业活动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地不对称的现象,很多创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其创业活动水平却相对较低。

那么,民营经济创业活力的源泉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浓郁的地区创业氛围。考察地区创业活动较为活跃的温州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地区的民间涌动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创业激情,而创业活动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习俗与惯例和价值观。也正是靠的是那种“擦皮鞋也要当老板的” 意愿和冲动,和“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的创业氛围,温州人才能够在既无优厚的政策优惠,也无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不惜“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最终把创业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从经济学意义上,地区创业氛围是一种内生于创业活动、关于创业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创业氛围一旦生成就会成为创业行为人所感知的客体和必须适应的外部条件。无疑,浓郁的地区创业氛围对提升创业活动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创业氛围有助于简化创业行为人的思维程序,提升其创业决断的准确性,提高人们创业认知水平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其次,创业氛围首先有助于改善相关人对创业活动的态度,进而改善创业行为人的社会资源网络。此外,创业氛围的提升有助于改变公众对创业的态度,进而影响创业者的信心,即行为人的创业风险偏好。不仅如此,一旦地区创业氛围形成,将会由此形成以“学习与激励”为媒介的正反馈路径,推动地区创业氛围的演进与创业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4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地区创业氛围是民营经济创业活力的源泉,安徽创业活动水平、乃至民营经济发展的滞后,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浓郁的地区创业氛围。根据我们对地区创业氛围及其演化特征的归纳,我们认为包括安徽在内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创业氛围水平普遍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很多地方的地区创业氛围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稳态阶段而长期停滞不前①。因此,安徽及其它中西部地区提升创业活动水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着力营建本地区的民间创业氛围,使其尽快突破低水平稳态,并进入自增强的正反馈演化通道上。而恰恰是这一点上,政府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数据引自浙江、安徽两省统计年鉴(2007)。

[1]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荣兆梓.中部崛起、全民创业与地区创业氛围[J].江淮论坛,2008(3).

[3]周焱,李昌龙.皖浙非公经济发展再比较:路径依赖下的变迁差别[J].市场周刊,2006(11).

创新创业氛围 篇8

当前我国农村就业形势严峻。提升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创业活动水平、鼓励农民创业已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同。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地区创业活动水平是由创业环境条件决定的(甚至是唯一决定因素),只要能使创业环境条件水平不断得以改善,创业活动水平必然会大幅提升[1]。由此而来的是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把促进民间创业活动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改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试图通过营造有利的外在的创业条件,促进人们的创业选择,而往往忽视了创业文化氛围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创业文化氛围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不知觉间影响着人们创业意愿和创业选择,农村地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行为受文化氛围的影响更为显著。

近些年,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活动的影响逐渐被重视,Birch等研究认为企业家总是被吸引到尊重他们的地方,而回避那些恶劣对待他们的地方[2],这说明有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的地方能吸引更多人们前往创业。Jackson & Rodkey认为一个地区公众集体持有的创业态度有助于形成一种有利的和支持性的氛围,代表这种创业态度特征包括愿意承担风险并接受可能的失败、对启动新公司困难的理解、对新的和小的企业及企业主给予足够的尊重等[3]。戴玲认为人们是否选择创业、能否成功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的创业氛围[4]。江三良认为特定地区内的居民是否崇尚创业并采取创业行为,与创业氛围高度相关[5]。张治栋,荣兆梓认为我国地区间创业活动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因为创业氛围的差异[6]。江三良的研究认为如果把创业硬环境比作外因,创业氛围比作内因的话,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内因起决定作用,创业氛围这个内因不够强化,这些地方的外部环境再优越,创业环境、创业者个体与创业氛围之间也难以形成“正反馈”的循环累积效应[7];认为良好的创业氛围是人们走向创业的有效路径。伍秀娟认为文化环境对个人创业行为和地区创业行为差异产生影响,该地区商业氛围和创业氛围越好,人们的创业活动更容易出现[8]。吴义刚,荣兆梓认为地区创业氛围与其创业活动水平是高度相关的,创业氛围总是弥漫于特定的地理空间,能在有意无意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成为一种影响着人们从事创业活动意愿的客观存在[9]。以上学者研究认为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选择有重要影响,但大都从定性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述,而且研究对象少有涉及农村劳动力,故本文拟引入自我效能感、风险偏好两个变量,深入研究创业文化氛围影响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机制,最后提出简要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培育创业文化氛围提供参考。

2 研究假设

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创业文化对自我效能感、风险偏好的影响,或对行为本身或行为结果选择的影响,鲜有实证探索创业文化氛围与自我效能感、风险偏好和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本文尝试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探讨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影响机制,基于以往研究成果,有理由相信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风险偏好有影响,进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1:创业文化氛围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相关;

H2:创业文化氛围与农村劳动力的风险偏好正向相关;

H3:创业自我效能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正向相关;

H4:风险偏好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正向相关;

H5: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

H6:风险偏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这一考察对象的特殊性,选取的GEM问卷部分原题项为基础,并参考了张薇[10];刘洋[11];王玉帅[12]等人的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特点,对部分原题的部分语句稍作调整以及对部分题项的合理挑选,最后确定了农村劳动力创业文化氛围的测量指标,包括6个指标,具体如下:设计了W1题项:“大部分人认为创业是他们更为理想的职业选择”,以了解农村劳动力创业意愿;设计了W2题项:“成功的创业者普遍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以了解农村劳动力对待创业的态度;W3题项“当地政府和媒体经常对企业家及其经营活动进行表彰、宣传和报道”,以了解政府和媒体对农村创业的宣传力度;W4题项“我家族有创业的传统或氛围,对我选择创业影响较大”,以了解农村劳动力家族的创业文化传统或气氛是否影响其创业选择;W5题项“我朋友圈创业成功的较多,对我创业影响较大”,以了解农村劳动力的朋友圈的创业状况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W6题项“家乡有重视商业的传统”,以了解当地商业传统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影响。上述每一题项的5级Likert符号分别为:1、极力不赞同,2、不赞同,3、无法确定,4、赞同,5、极力赞同,取值小的为弱,取值大的为强。Z1题项“是否有能力驾驭创业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创业绩效”,以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选项有四个:A.有能力选择并做好;B.经过一定锻炼后能胜任;C.比较缺少能力;D. 缺少能力;选择A和B两项的记为1,选择C和D两项的为0。F1题项“您将如何面对创业的风险”,以了解农村劳动力对创业的风险偏好;选项有两个:A. 勇于面对,愿意承担;B.尽量选择风险较小的行业创业;选择A项的记为1,选择B项的记为0。

3.2 数据来源

为了分析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影响机制,2011年6月至9月期间,笔者组织相关人员对福建沙县农村劳动力和已外出经营小吃的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访谈。其中,对外出经营小吃的问卷发放地点的选择,是基于沙县小吃店分布集中度和调查的可行性考虑的。我们在福州、广州、佛山、东莞、江门、沙县高桥镇、沙县夏茂镇和沙县县城等地对沙县小吃业主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8份。另对沙县农村劳动力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61份。总的来说,共发放问卷420份,有效收回369份,问卷回收率为87.85%。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特征

4.1.1 基本情况

本文受访对象是已经在经营沙县小吃的农村劳动力和在沙县工作生活的农村劳动力(该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是酒店工作人员、超市工作人员、部分小摊贩和部分务农人员),详细情况见表1。另外,对“创业选择”本文仅指农村劳动力选择创业这条道路。在本例中是指已经在经营沙县小吃的农村劳动力和部分还没创业但有创业意愿的沙县农村劳动力。

资料来源:根据本研究调查数据整理

4.1.2 数据特征

从数据的平均值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各个题项选择的频次,从标准差可以看出对各题项选择的集中度。详细特征值情况见表2。

4.2 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因素分析,主要是为了找出创业文化氛围六个指标当中的主成分,以便参与后续分析。本文采用正交极大旋转法对创业文化氛围六个指标量表进行分析。在进行因素分析前,首先要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判定的指标通常有两个,即KMO值和Bartlees球形检验的x2值。按通常标准KMO值要大于0.5,本样本的KMO=0.893,大于0.5值,初步判断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另一方面,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为3218.495,df=15,p= 0<0.01,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适合因素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特征值>1为原则抽取因子,确定量表被抽取的、可解释的有效因子有1个,比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7.134%。其中以主成份分析法为基础,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因素分析,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该结果不能旋转,因为提取的因子只有一个。从表3中可以看出,因素归类的结果是很明显,因素负荷均在0.9以上。提取的因子我们把它命名为创业文化氛围。

4.3 回归分析

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与否是一个二向性(dichotomy)问题,即农村劳动力选择创业可以明显地划分为“是”与“否”,亦即“创业”可以设置成取值为“1”或“0”的虚拟变量问题。计量方法Logit模型是经常被用于分析该类问题的基本工具。该模型的理论基础为二元选择理论。模型函数为逻辑概率分布函数,具体公式如下:

pi=F(zi)=F(α+βXi+μ)=11+e-zi=11+e-(α+βXi)(1)

(1)式中zi=F(α+βXi+μ),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1)式的估计式为:

Lnpi1-pi=zi=α+βXi+μ(2)

(1)式、(2)式中,pi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的概率,β为待估计参数,Xi为解释变量向量,μ为误差项。

4.3.1 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

表4显示的是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影响显著,系数为1.201,所以假设H1“创业文化氛围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相关”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4.3.2 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风险偏好的影响

表5显示的是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风险偏好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风险偏好的影响显著,系数为1.670,所以假设H2“创业文化氛围与农村劳动力的风险偏好正向相关”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4.3.3 创业自我效能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的影响

表6显示的是以创业自我效能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的影响显著,系数为3.161,所以假设H3“创业自我效能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正向相关”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4.3.4 创业风险偏好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的影响

表7显示的是以创业风险偏好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创业风险偏好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的影响显著,系数为4.068,所以假设H4“风险偏好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正向相关”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4.3.5 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的作用

要判断一个变量在模型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的过程和条件分别是:第一步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做回归,并且回归系数要达到显著性水平;第二步是中介变量对自变量做回归,回归系数也要达到显著性水平;第三步是因变量对中介变量做回归,要求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第四步是因变量同时对中介变量和自变量做回归,并根据最后的结果来分析变量在模型中的中介作用。最后的结果中要求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应该减少或不显著。如果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有所减少,但是仍然显著,说明中介变量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不仅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因变量,而且同时还直接对因变量起作用;如果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减少到不显著的水平,那么此时自变量完全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因变量,中介变量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13]。

要验证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是否起中介调节作用之前,我们先做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对创业文化氛围的回归;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同时对创业文化氛围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回归。结果见表8和表9。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从表10中显示的总的回归分析结果看出:

第一,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作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活动的回归系数为5.018。满足了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第一步的要求。

第二,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自我效能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自我效能的回归系数为1.201,从而满足了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第二步的要求。

第三,以农村劳动力创业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劳动力创业自我效能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回归系数为3.161,满足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的第三步要求。

第四,以创业文化氛围和农村劳动力创业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回归系数有所降低,从原来的5.018降到了5.002,但是在0.05的显著水平下仍然显著。同时,创业自我效能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回归系数为2.940,也是显著的。因此可以看出,创业自我效能作为创业文化氛围和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中介变量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5“创业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4.3.6 创业风险偏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中的作用

采取4.3.5相同的分析步骤,来对创业风险偏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间的中介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在分析创业风险偏好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间的中介调节作用之前,我们先做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同时对创业文化氛围和创业风险偏好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1。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从表12中显示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作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回归系数为5.018,满足了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第一步的要求。

第二,以创业文化氛围作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风险偏好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风险偏好的回归系数为1.670,从而满足了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第二步的要求。

第三,以农村劳动力创业风险偏好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创业风险偏好对创业活动的回归系数为4.068,满足判定中介作用分析的第三步要求。

第四,以创业文化氛围和农村劳动力创业风险偏好为自变量,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回归系数没有降低,尽管在0.05的显著水平下仍然显著。因此假设H6“创业风险偏好作为中介变量在‘创业文化氛围—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不成立。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整理。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上文的分析,假设H1-H5都得到支持,而假设H6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文化氛围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有影响,其影响机制是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变量的调节而起作用的。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暗含的政策意义是:要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村创业活动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加强农村地区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通过改善社会公众的创业意愿、创业态度,强化政府和媒体对创业的广告宣传,发挥家族和朋友创业成功的示范作用,挖掘地方重商传统,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自我效能,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创业选择水平。

组织创新氛围探析 篇9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都具有创新性。氛围, 也称气氛, 是指人作为行为主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也可理解为心理环境。这一概念来自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Kurt Lewin) 的生理的生活空间理论。该理论的内容包括了人和环境的特征, 提出了公式“行为=人×环境”, 并且用集合论替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原子论。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概念及初始研究。他把创新定义为在经济发展中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方式, 明确五种创新途径可获得超额利润, 包括应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新的特性;应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拓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控制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形式。后人将此总结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认为创新的概念更加宽泛, 包括有利地改变现实状况, 例如原创思想的形成, 新的与众、与前不同的成果等等。

创新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团队、组织甚至国家。创新不限于主体与环境的互动, 也可以从团队、组织的层面研究, 环境与人相统一, 就形成了组织内的创新气氛。

笔者认为广义的组织创新应包含组织特性、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氛围和文化, 五个要素相互影响。陈德辉2006年的研究表明, 组织特性能够导致创新主体的不同心理感觉, 从而生成组织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研究起源于美国, 勒温等人提出组织氛围概念后, 以奥斯本的“头脑风暴”为标志, 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为克服个人的有限能力而依靠小团体合作并努力制造有利于创新的团体氛围, 来增强创造力,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创新氛围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发现和建构更有发展潜力的组织。由于组织的类型和层次不同, 对环境的客观描述不能取代主体对环境的主观感觉, 正如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发展指标的增长, 不能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感觉一定提高一样。同样数目的一笔经费, 对中国科学院一个大的项目来讲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但对一个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很大的支持。但不能认为这个小企业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联想公司开始也只是一个以计算机产品贸易为主的组织, 微软等很多著名的富于创新的组织开始也都名不见经传。

二、理论研究概述

组织层面创新氛围的实证研究源于工业心理学。安德鲁和伊克沃都曾以问卷测试的方法研究组织中的创新氛围, 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伊克沃将组织氛围定义为代表组织生活特色的各种态度、情感以及行为的集合。它植根于个体和组织环境之间生生不息的互动, 因此总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组织氛围的存在并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加以描述。随后一些学者提出了组织创新和创新氛围的各具特色的理论。斯腾伯格的创造力投资理论, 涉及了创新环境的基本问题, 对组织的创新氛围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并提出了“矿石理论”, 对创新团体做了科学分类。该理论从三个方面评价组织是否支持创造:这个组织中实现创造力的欲望有多强?看起来的创造力的欲望有多强?组织对自己的看法怎样?对创新的支持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形式:表面结构上的支持, 深层结构上的支持。

美国的阿迈布利研究了团体的创造现象, 她的KEY工具涉及了组织和部门层次的创新氛围问题。台湾中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的简文娟修订了阿迈布利的KEYS量表, 成为了在台湾学术界里研究创新气氛的主要研究工具。暨南大学凌建勋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系统地探讨了团队层次的创新氛围, 通过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等方法, 形成了一套结构化的团队创新气氛问卷, 探讨了团队创新气氛与员工工作表现的关系、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因素。其研究结果显示: (1) 团队创新气氛包括远景目标、创新支持、任务导向和互动频率, 是一个多纬度的心理结构; (2) 员工所知觉到的团队创新气氛, 将显著影响其工作表现; (3) 员工所知觉到的团队创新气氛存在性别差异, 并受到团队规模的影响。傅世侠和罗玲玲在《建构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一书中, 对课题组层次的创造氛围做过建模和测评, 实际上她们所研究的创造外环境就是本文所说的组织创新氛围。根据阿迈布利的观点, 氛围是一种综合的感觉, 因为主体的感觉常常同时来自团队及其所在的组织, 而环境可以区分为内环境与外环境。

组织氛围是理解组织生活的重要概念。回顾伊克沃的先期研究, 氛围被作为一个组织内影响其特性的干预变量, 扮演复杂和交互的角色。伊克沃认为, 组织氛围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客观上看, 氛围通过特性、度和感觉, 把氛围当作实际存在的组织的一部分;从主观上看, 氛围是概念和认知上的组成组织的共同结构。氛围之于组织如同树木生长需要雨露, 它直接导致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态度与感觉。

三、模型与工具

(一) 从CCQ到SOQ

瑞典的伊克沃教授于1983年设计了创造性氛围调查表 (简称CCQ) 。伊克沃等人清楚地理解很多因素影响创新氛围的构成, 这些因素合成了组织环境并决定着个人的心理环境。CCQ用十个维度描述对创新环境的感觉:任务的挑战性和困难性, 自由度, 信任和开放性, 设想的时间压力, 游戏心和幽默感, 冲突性, 设想的支持性, 争论, 冒险性, 活力。这个量表立即获得了很大成功, 伊克沃曾用其评估10个创新团体和5个保守团体, 差别非常显著, 在以后的多项大样本的检验性研究中都得到很好的效度检验。这10个维度可以归纳为三类, 即资源、个人动机、探索。这个工具被伊克沃和艾萨克森等人译成英文后, 发现不完全适用于英语国家。劳尔参考CCQ和KEYS对其进行了修正, 提供了一些新的概念基础, 修订成创新氛围调查表。美国创造性解决问题研究所的艾萨克森等人在里特温和伊克沃的工作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概括了组织的变革过程。

艾萨克森认为组织的外部环境会影响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又影响组织管理过程和心理过程, 这些过程又决定了个人、组织的操作和存在状态。具体来说, 组织管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包括以下因素:组织的使命和战略, 组织的结构和大小, 资源和技术, 任务需要, 个人技巧和能力, 领导行为, 组织文化, 管理实践, 系统性的政策和程序, 个人的需要、动机和风格。艾萨克森主要从组织变革的过程角度来阐述团体创造与创新, 因为创造和创新是组织变革的核心内容。

后来, 艾萨克森等人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拟定发展了一个有关创造力的团体氛围的测评工具——SOQ。该量表借鉴了伊克沃的CCQ量表, 伊克沃也参与了修订工作, 最后形成“情境态势调查表” (简称SOQ) 。分三类共九个因素, 去掉了活力这一因素, 因为他们发现在英语语境下, 这个维度不能与挑战或介入等维度明确区分开来。

国内的研究也表明中国的组织还缺乏挑战性、活力和冒险精神, 组织生活也缺少幽默而冲突更多。以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参照国内外较成熟的量表设计有自己特色的组织创新氛围的工具, 建立相应的模型, 尝试增加维度, 测评数个创新和保守组织, 并将它们进行比较。

摘要:组织的创新是摆脱传统组织运作的方式。创新氛围是组织内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导致产生和扩散的情境。创新氛围的研究有利于发现和建构更有发展潜力的组织。创新不只是突破或是新奇, 创新的目的更在于价值的创造, 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本文探析企业组织中创新氛围及其相关研究, 期望促进组织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班级管理营造和谐氛围 篇10

(1) 班干部分工策略化。我班在学期初, 各位同学上台演讲, 同学们投票选出了18位有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强、服务意识强的班干部。由我对他们进行明确分工, 与以往不同的是选出了五位纪律委员, 一男一女负责午休、就寝纪律, 一人负责自习说话, 维持课堂纪律, 第四位负责抓迟到及早退;第五位负责班内同学上操情况统计;三位卫生委员, 一人负责安排迟到等违纪学生值日公布值日表, 一人抓教室卫生, 第三人抓责任区管理室卫生 (宿舍卫生由宿舍长负责) ;两位体育委员:一男一女分抓男女生上操及体育课, 确保人齐、口号响;两位生活委员, 均为住宿学生, 一男一女, 抓好住宿生思想工作, 熟悉学生思想动态, 学习及生活情况, 定期向班主任汇报,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此为我班的“五三·二二”策略。

(2) 班内值日表不固定。为了更好解决学生违纪问题, 我班决定所有卫生清扫工作全部“奖励”给违纪人员。问题小的少“奖励”, 问题多的多“奖励”, 实施按问题分配原则由我班主抓卫生的班长负责。

(3) 主题班会特色化。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能集中精力参与到班会当中, 达到预期效果, 同学们举手表决一致通过我班的班会站着开。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好习惯, 还让学生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 都应该集中去做的道理。

(4) 家长会小型化。大家都清楚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但是由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学校每学期不可能组织太多的家长会, 基本上每学期一次, 但是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与家长沟通, 鉴于这种情况, 根据我班特点, 我班不同层次地召开了几次不同规模的小型家长会, 家长会的地点就选择在学生宿舍, 在这样的环境下召开家长会, 不仅使家长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了解了学生的生活情况, 更了解了我们学校的宿舍文化建设情况。在这样一个类似家的环境下, 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 彼此交流起来更容易了, 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对于走读学生的家长会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在教室和休息室内召开。

(5) 班级活动小组化。将我班每个宿舍作为一组, 走读学生一组, 共计七组, 每组设组长一名。凡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只要一布置, 组长负责完成本组的, 班长找各组组长要结果。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加强创新实践 篇11

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举办4年以来,数百万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围绕生产的、生活的、身边的技术踊跃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普遍增强了创新意识,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2010年有149所职业学校的862名同学的927件作品(高职组328件,中职组599件)入围参加了省级评选。涉及机械、计算机、汽车、化学化工、电子、电气、陶瓷、太阳能、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作品内涵丰富,科技含量较高。大赛汇聚了职业学校师生的创新智慧、展示了职业学校创新成果、推动了职业学校创新发展,这是江苏省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是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了举办创新大赛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通力协作,精心组织,积极做好大赛各项工作。各职业学校积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深化课程改革,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大赛。

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篇12

一、教学目标多元,激励学生的创新勇气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功能,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教师可让学生调查班上同学最喜欢吃什么菜(出示烧好的四种菜:蒸鱼、炒青菜、炸鸡腿、红烧肉);学生把最喜欢吃的一种菜写在纸上;师生合作统计出数据(教师报调查结果,生四人小组分工合作记录);让学生把数据表示在统计图上(每组一张空白格子图,因为用以前学过的“以一当一”,格子不够,学生合作作尝试解决问题,有的一项用两列表示,有的干脆把喜欢吃炸鸡腿人数移几个到炒青菜上);展示交流、引导评价,得出:“以一当二”;看到这张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1:炸鸡腿最好吃,所以吃的人最多。

生2:喜欢吃青菜的人最少。

生3:……

师:那么,我们建议以后多买些鸡腿,少买青菜好不好?

生4:好,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吃到喜欢的菜,而且不会浪费。

生5:不好,光吃鸡腿会长胖的。

生6:我也是,我妈说了,各种菜都要吃一点,不能挑食。

在落实“以一当二”、看懂统计图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统计的一般方法和统计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对“建议多买鸡腿,少买青菜”这个问题,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各抒己见,表现出学生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这样教学,对过程性目标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给予极大的关注,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二、加强直观操作,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手、眼、脑、口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是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感性知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总体框架、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调整教学预案,以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我们的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牢牢把握,让学生“倾听、解读、评价”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例:教师通过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产生了强列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后应提供有效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状态下大胆“奇思妙想”。接着教师提出:“如果老师给你们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小作品,还会列吗?(学生:会!)真棒!那你想象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学生:“算式太长了吧?”“本子上恐怕都写不下了。”“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定不出算式。”“写起来太麻烦了。”……师:“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些加法算式变得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来代替这样的加法算式呢?先研究这个最长的好吗?(指黑板上学生的10个3连加的算式)。”(学生活动)(交流活动)生1:“我有一个奇思妙想,我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生2:“我可以把这个算式变成6+6+6+6+6=,因为两个3加起来是6。”生3:“我们组写的是9+9+9+3=,因为3个3加起来是9,还剩下一个3,再加上就行了。”生4:“也可以是15+15=……呀!你看前面5个3加起来是15,后面5个3加起来也是15呀!”生5:“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把这么长的算式说清楚,10个3相加,我就写‘十个3相加’。”……这时教师说:“刚才同学们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创造出了比原来简短的新的加法算式。数学家们也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板书:3×10=),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思维活跃)“用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算式,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这样不断地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会倾听同伴意见;通过解读同伴的意见,使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通过相互评价,使学生的意见及时得到补充调整而更趋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这样开放教学流程,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

上一篇: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下一篇: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