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通用9篇)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1
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创新改革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与很好的契机。因此,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研究探讨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的逻辑关联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内涵与价值。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内涵视角来说是指这三个地方为了节约发展成本实施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从价值视角来讲, 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很多功能与作用, 它体现了中央的一体化发展和增长极的发展思路与政策, 也能极大地提升这三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创新发展。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 从内涵视角来讲, 主要是指向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的供给, 包括供给的理念、内容、方式与效果等。从价值视角来看, 它能够很好地推动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的配置, 推动河北省教师队伍的发展, 能够极大地促进河北省高校体制机制的改革发展。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的相关性。一方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的重要背景与任务。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认真思考与开发利用现有的大好时机, 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的绝好时机, 带来了很多政策、资源优势。另一方面, 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提出的发展这个三个地方的重要战略, 这个战略包含很多内容, 自然也就需要很多途径去实现。
二、目前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纵观河北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现实场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发展, 影响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影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健康运行。
1.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理念层面的问题, 影响了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健康发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河北省推动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工作时候, 科学化、一体化理念坚持与融入不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改革发展与创新的持续运行;系统与协调的理念坚持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改革发展与创新的全面运行与跨界协作。
2.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项目层面的问题, 影响了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内涵基础。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河北省推动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工作时, 对各个高校人员需求分析与把握不够, 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把握供给人力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内涵发展。
3.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制度与环境层面的问题, 影响了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有力督导与支撑。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河北省推动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工作时没有很好地从制度层面和环境层面做好其相应的安排与供给, 致使这项工作的制度供给与环境保障不充足。
三、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 推进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
针对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应该主动将本区域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问题纳入到三地协同发展的视域下和框架下进行, 全力推动人资源的协调发展,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
1.创新人员编制供给侧理念。做好人员编制供给侧理念的改革创新, 推动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可持续运行。这就要求河北省开展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时, 主动分析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 坚持科学化、一体化的理念, 推动这项工作科学发展和协同发展;坚持系统性的理念, 推动这项工作全面发展。
2.调整人员编制供给侧项目与内容。做好人员编制供给侧项目与内容的调适, 强有力支撑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创新改革。这就要求河北省开展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时, 主动分析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 从人员的数量、质量、类型等方面做好人员编制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
3.强化制度, 营造环境。做好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制度安排与环境营造, 以强化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创新改革的制度供给与环境供给。这就要求河北省开展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时, 主动根据这项工作发展的需要, 主动分析三地协同发展的大背景, 全力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与环境的改善供给。
总之, 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创新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 需要高校、社会、政府等的共同努力, 还需要从不同视角去探索与尝试, 以推动河北省省高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员编制供给侧是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建设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环节, 理所应当收到重视。环视河北省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的现实场域, 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人力资源编制供应的统筹协调。鉴于此, 河北省高校必须主动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展, 重点做好人员编制供给的理念、对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改革, 以助推教师队伍的发展.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校,人员编制供给侧,京津冀,河北省
参考文献
[1]范宏, 程永清.合理配置高校的人力资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S2) .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2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6-01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高校教育发展的人才柱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就业领域不只是对理论型及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更是对众多技术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可以說人才是影响河北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诸多学校并没有较高专业素质教师,双师型人才和合格的校外导师,尽管不断的加强培养,不过地域及发展水平和工资福利等都带有极大的制约性,导致最终效果并不显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影响下能够为河北带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高校职业教育的主要就业平台。考核高校职业教育发展效果,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较高则也就表明职业教育是成功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行下,诸多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方面有效强化了河北集聚,新型产业结构不断催生新型技术岗位,这样能够充分缓解就业难,更能为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更多途径及构建平台。
二、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经过诸多调查分析显示,毕业生就业最关注薪资待遇及工作环境,某些毕业生并没有合理的就业思想定位,总是想选择心目中理想化工作,在地域选择上首选北京及天津,再者就是廊坊及唐山和保定,其他三、四线城市就业大都是观望和不考虑的心态,或者说生源地学生并不愿意回家乡就业。诸多学生都是人云亦云,没有就业心理准备及主见。并且,诸多毕业生对就业能力准备没有深刻的认识及理解,不注重国内形式及就业政策,以致毕业生们获得就业信息能力较弱,信息分析及筛选能力弱化,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各类资源并做到资源整合。
三、落实就业指导,推进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1.利用京津冀经济圈,拓展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诸多科学研究院构建,使得京津冀经济圈科研实力逐渐增强,持续积累科技人才资源;京津冀经济圈内有两个直辖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基础,综合优势加强;京津冀区域交通便捷,是国内关键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及天津市,加上河北省都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致五百公里范畴之内的城市在3个小时之内都能到达,这也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态势;自然资源的丰富及位置条件优势,主流产业各自特色鲜明,汽车制造及钢铁冶炼和电子信息工程等,这些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河北沿海经济区人才缺失处理方式
河北沿海经济地区人才极为缺失,河北提出了借鉴京唐港区及秦皇岛港区等转型成功的新区发展经验,探究适应于河北的人才管理方式。运用京津冀三地签订的《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基于总部在异地,分支机构在本省,市人事代理单位提供人事代理及人才派遣等服务。从而有效规范异地存档管理,为三地各自专业性技术人员构建档案管理平台,强化三地人才资源配置优化。这也就要求三省市之间,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和招聘引进人才及技术项目等协作逐渐强化。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构建一网注册及三网发布机制,开放信息交流平台。
2.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不断努力,充分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毕业生问题认知能力及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采集信息能力。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生定位,具备良好的就业意向,处理现如今大学生大城市情结及精英骨干等问题;高校应重视设置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要求的专业学科,构建特色班及校企合作等方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及企业之间的互动,构建及运行大学生就业及地方性经济成分对接机制,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组织各级地方及城市之间单独或者联合招聘会,鼓励并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落实基层就业政策。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能够充分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及转型,因此河北省应紧抓此项政策所带来的机遇,转变教育思想及观念,推动全省高校教育发展,提升河北高校就业率。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经济不断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技术生力军。因此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高校就业分析有着很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才智,2014(12).
[2]李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高职教育[J].共产党员(河北),2015(5).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的新特点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一定要求。例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的秦皇岛经济开发区,拥有多个外商投资项目与产业,作为河北省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充满活力的经济亮点,对具有的语言翻译、外事接待、项目管理、国际贸易等语言优势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外语人才需求较为突出。然而当前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供需状况却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面对日益严峻与困难的就业形势,不少毕业生报以消极的就业心态,选择从事较为简单的服务或技术类的工作,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因此,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已成为专家学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通过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建立相对完善的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实现就业指导理论专业化,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家化,完善就业指导理论建设工作的发展;而且为进一步发挥外语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指导意义。切实提高我省高校外语教育能力并优化外语教学架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外语毕业生,为地区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大多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的文献可以概括为就业指导,就业教学及就业心理三个方面。一部分学者从国家就业政策、就业机制等宏观角度为出发点,以就业政策建设为导向,研究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多数学者通过关注毕业生的个体微观发展与外语毕业生就业状况,深入研究就业模式、就业观念、就业率和就业方向。比如,大学生自我效能和工作价值观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为高校制定就业指导方案和就业心理辅导提供智力支持。国外学者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劳动者与其所处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与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劳动力流动性、经济自主权、职业教育程度等社会环境或人力资本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纽带。
综上所述,当前文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心理、评价标准与体系做出较为详细的样本分析与状态描述,却鲜有明确体现外语专业毕业生具有的行业特点与职业优势。然而,外语毕业生就业的研究趋势已由数量研究转向质量研究,并积极带动提高外语毕业生就业质量各方面的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职业机遇,就业取向、职业内涵、评价标准、实施途径等就业质量因子成为调研重点关注要素。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建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并对在京津冀地区工作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概括了解其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就业质量的状况。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首份工作就业质量各评价指标,如起薪、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接受培训时间以及合同期限等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对就业质量研究的相关结论,与研究假设进行对比,归纳我省外语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用人单位及外语专业学生建议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文献检索,明确就业质量的基本概念,重点关注社会福利保障、就业稳定性等与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对在京津冀地区工作的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河北省高校往届外语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问卷由调研对象的基本资料与调研问题两部分构成。
基本资料包括受调查者的性别、现在所在单位类型、工作岗位、毕业时间、最后学历、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调研问题根据里克特五级制记分法,以国内外学术界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基础,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和实际性等原则,选择人职匹配程度、单位性质、岗位特征、工作环境、就业难度等指标因素,通过具体观测点对就业质量进行衡量。具体如图1所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项目组通过数月的调研与数据收集、整理访谈记录等前期准备,选择部分较为有代表性的结果讨论。人职匹配程度方面,多数毕业生认为个体能力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相符,较好地实现了能力与岗位的匹配;47.3%的毕业生认为自身专业与能力在岗位上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仅7.3%的人认为不能在现有岗位上发挥所学专业。
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作为“普通员工”在京津冀地区中小型私营或民营单位就业,15.49%的毕业生选择国企或外企工作,从事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仅占7.4%。处于中层管理岗位毕业生占25.8%,而高级管理层的人数则不足4%。根据调查显示,外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选择北京、天津或其他市级城市就业,由于受到专业和职业的限制,选择在乡镇或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重较小。
调查结果表明,加班已成为现代职场人的工作常态。以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的标准计算,84.9%的毕业生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近三分之一的人每周工作大于50小时。然而,第一份工作的劳动所得却普遍低于毕业生的期待月薪。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首份工作月薪不足2500元,2500元至3500元的毕业生占24.9%,5000元以上的高薪毕业生仅占3.6%。较低的收入不利于工作稳定性,参加调研的近一半外语毕业生曾有更换工作的经历或与用人单位签定短期劳务合同。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对所处工作环境较为满意,能够得到单位劳动制度与保护措施的保障,23.6%的劳动者期望改善工作条件,增加行业学习与培训进修机会。
大部分受访对象认为由于收到晋升、加薪、业绩等因素的影响,工作压力较大,就业难度逐渐增加。随着越来越多毕业生对传统就业观念的改变,实际就业机会超出毕业生的预期。绝对多数毕业生在依法签订劳务合同后,享有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等相关社会保障福利。
由此可见,虽然在就业质量的客观评价因素方面,存在职业与专业匹配度较低,薪酬待遇不高,就业人员职级偏低等问题,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对其工作条件、自身价值、社会保障服务等主观因素较为满意。目前河北省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的转型时期,尽管就业存在一定困难与问题,但宏观上我省高校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是较为乐观的。
五、河北省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及原因
随着调研数据样本分析范围的增加,反映出我省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劳动报酬起薪偏低;创业教育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的“逆差”;低收入对家庭生活质量与个人职业发展的矛盾;工作时间较长、压力较大等普遍性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与访谈,存在上述问题背后的因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大学毕业生自身内部因素。个人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所在。由于部分高校外语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因此无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随着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再需要只具有“单纯”语言能力的外语毕业生,而是“外语”+“商务”或“企业管理”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这为外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但需要具备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具备一定的商务沟通能力。
六、我省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结合当前我省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中的存在问题与调研结果,建议如下:
首先,拓展外语专业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提高创业、就业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建立合理的语言知识架构,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个人语言应用水平,同时,依托社会化实践平台提升团队协助能力与创新能力,调整就业心态,积极面对竞争压力,合理设计职业发展规划,正确认识个人不足,实现自我超越。
第二,加大高校创业、就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对接地方经济,为人才输入营造良好环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外语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阶梯式职业发展教育。根据学生在校不同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心理》等创业、就业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合理分析外语专业就业形势与政策,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疏导与干预。
第三,多渠道建立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与协作。积极与银行、保险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通过实训类课程,实现学生校内商务活动模拟,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方式与组织管理模式,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企业可以选择行业内高校设置其培训机构,借助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或业务进修。通过建立学校、企业、毕业生个人“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企业、个人多赢的局面。
第四,企业建立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招录制度与考核、晋升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目标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制定,通过实习毕业生岗前培训,调研相关数据,协助企业制定发展报告。利用岗位培训的机会,让新进毕业生了解企业文化与职业规划,开展新进人员技能提升培训。高校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提供更多实习、就业岗位,从而保障录取稳定、优质的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毕业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高校外语人才就业质量的研究有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与压力;有助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有助于深化高校创业、就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整体就业指导工作和外语职业发展教育。
摘要:京津冀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优质人力资本输入与科技进步,而作为创业、就业重点群体的高校毕业生难以实现自身发展却成为我省经济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调研走访,收集数据并分析调研结果,剖析河北省高校外语人才就业质量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为高校、企业、毕业生个人建立就业指导长效机制提供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创业与创新管理:过程—实战—技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专业差异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77.
[3]朱茹华,甄月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3):117-120.
[4]褚红素.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J].湘潮,2013,(1):117-119.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4
河北的区域面积较大,为了保京津、保水、保生态,产生了生态抑制性的贫困。周边越贫困,到北京的转移劳动力就越多,北京城市病就越突出。现在北京外来人口有22%是河北户籍,大约有156万人。北京周边的河北13个县多数是贫困地区,而这13个县总的财政收入是200多个亿,人口只有400—500万。这几个县占地面积非常大,生态意义远比经济意义突出。
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复杂,河北的一些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协同发展是河北老百姓的呼声与期盼。扶贫问题,也并不是迁去多少企业和大学等资源就能解决的问题。京津冀同处一个生态体系之中,在资源环境、社会人文、经济市场等各方面,同呼吸,共命运。实现河北贫困地区的科学发展,绝不仅仅是河北省自己的内部事务,也与京津两大城市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京津两大城市也应该从大区域协同发展和自身利益的角度,积极参与到对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从中直接受益。
去年我下乡去扶贫,成效不很显著。因为传统扶贫方式是派工作组带着财政资金下去打井、修路、安灯、拆猪圈等工作,这种工作没有提高生产力。一个人不足一亩地,经营再好,一亩地产出500块钱,怎么可能通过扶贫和就地开发解决问题?靠这种扶贫方式拯救不了贫困地区的农民,反而可能会延长贫困区老百姓的贫困期。我去的那个乡下辖14个村,面积是229.5平方公里,实际常住的人口只有2000多人,其他人都外出打工(个别人求学或通过其他方式就业),年产出只有几百万元。但那里山清水秀,绿水蓝天,空气非常好。其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河北的扶贫思路,从协同发展和大生态建设的角度审视扶贫问题。关键突破点在于建立健全补偿机制。
一是要对河北全省贫困地区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划分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并在工作中进行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
二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依靠政府面向市场的双重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引导深山区移民搬迁,离开土地。同时,放开土地流转限制,为市场主体的介入扫清障碍,促进区域集中规模开发和保护;
三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改变包揽,改变政府一家独揽,就地开发寻求发展,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资金扶贫的旧模式、旧思路,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部资本和多种主体投入,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宜搬迁则搬迁;吸引行政区划外的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投入贫困地区开发和生态保护领域。可借鉴碳交易模式将贫困地区的开发保护打包出售。
(责任编辑:黄荔)
以协同论指导京津冀协同创新 篇5
没有一个国际一流大都市与周边地区发展悬殊, 处于孤岛状态, 这样的中心城市也不可能可持续发展, 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是发展的必然, 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协同发展。
一、协同论应用于治水
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6年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协同论是指在非平衡态复杂巨系统中, 各系统差异很大, 属性不一, 变化无序,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遵循共同的规律发生变化, 相互作用、协作, 达到动态平衡, 形成有序状态。
水资源系统正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态的复杂巨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动而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 这也正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的, 即通过一系列的水资源调配措施, 协调系统中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子系统的关系, 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实现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演化。
(一) 京津冀同属海河流域, 具有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然边界
按照协同论, 首先要确定复杂系统有多大, 确定系统的边界。无论从决定大气扩散的地形和风向来看, 还是从水资源的流域划分来看, 京津冀都构成了科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尺度。
(二) 以协同论指导水资源系统有序平衡
协同学研究表明, 序参量决定系统的演变方向, 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组成水资源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序参量进行调节、控制, 以提高它们的协同作用, 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系统的有序演化。从而合理开发水资源, 使其水量消耗不超过补给量, 满足环境需水要求, 维持环境稳定, 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反之, 则会造成不良的环境问题, 导致水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
(三) 协同论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主要决定于序参量
协同论分析系统依靠序参量, 序参量在水资源系统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由于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无法区分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也不可能通过坐标变换找出序参量, 只能按照确定序参量的原则, 根据其代表的意义是否“支配其他参量的行为并控制演化进程”这一特性进行选择。
水资源系统的序参量控制水文循环规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从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应确定序参量如下:
(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再生淡水资源状况的公认标准指标。
(2) 万元GDP新鲜水耗:指新鲜水耗 (扣除了循环利用水及中水的重复计算) 总量与GDP的比值, 反映节水降耗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是循环经济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
(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田灌溉用水总量扣除输送的渗漏和蒸发、浇灌时非作物生长区和其他无效用水部分的比例。
(4)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反映水资源在工业生产循环利用程度的参量。
以上四个序参量前两个都是在笔者主管全国水资源以后提出, 并进入统计指标体系的。
(四) 水文随机模拟的蒙特卡洛方法简述
水文序列扣除确定性成分后, 剩下的成分可以看成纯随机成分。对纯随机成分进行模拟, 首先必须确定其服从何种分布。目前该分布只能以某种理论线型近似代替。
笔者在研究受控热核聚变时成功应用的蒙特卡罗法 (也称统计试验法) 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按这种方法, 首先应模拟[0, 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纯随机序列;再将随机数转换为P-III型分布的随机模拟纯随机序列。具体过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二、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
海河流域包括潮白河 (北运河) 、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大河流, 在京津冀海河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 包括了北京的90%, 天津和河北的70%和山西、内蒙的一部分, 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亿, GDP超过全国的1/10, 耕地面积也超过全国的1/10。但是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不及500mm, 而且80%集中在6~9月份, 丰枯变化十分剧烈, 枯水年有些地区饮水困难, 丰水年又洪水成灾。目前京津冀晋蒙的人均水资源量均在全国省市区排名20位以后, 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海河断流、白洋淀湖泊萎缩、北京湿地干涸问题十分严重。仅在一个世纪以前, 不但天津是水乡, 河北是水乡, 北京也是水乡, 今天早已不复存在, 水生态系统危机极其严重, 全力修复迫在眉睫。
(一) 海河流域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十分严重
水资源短缺正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同属海河流域的滦河、海河水系。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258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市37.3亿立方米, 天津市15.7亿立方米, 河北省197亿立方米, 区域人均水资源量239立方米,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 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68亿立方米,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地区现状用水量254亿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98.5%, 基本上是“吃光、用光”, 没有留生态水, 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用量为40%的承载能力, 因此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凸显。区域主要河流实测水量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一半, 平原河流约为一半河床干涸, 11个主要湿地水面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由于范围内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总需求可能不断增大, 水资源短板制约很可能蔓延至整个区域, 存在水生态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目前海河水污染更为严重, 劣V类水已达40%以上, V类水为30%以上, 人不能利用, 对人类有害的水已近80%, 是一条严重病态的河流。流域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可用 (IV类以上) 仅占20%以下, 不可用 (V类以上) 占到60%以上, 直接威胁到京津冀人民健康。同时, 入海水量已到最低限度, 且基本是V类以下的污水, 对海口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再不治理, 海口生态系统将很难恢复。
(二) 贯通京津冀的北运河态势
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 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为温榆河, 源于军都山南麓, 自西北而东南, 至通县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20公里, 流域面积5 300平方公里。支流有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龙凤河。北运河古称“御河”, 是天津重要的一级河道, 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北运河总体水质极差, 劣V类水达80%, V类水近3%, 即人不能利用, 而且对人体有害的水高达83%以上。基本已成为一条丧失资源利用、环境作用和生态功能的河流。
三、笔者主持制定与实施第一个国家级规划协同解决京津冀晋水问题的实践
北京缺水的问题由来已久,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北京曾几次出现水危机。为什么北京的水问题多年来一直得不到解决呢?主要是当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由于没有从海河流域各省市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999年初水利部水资源司即与北京市水利局商议解决对策。与此同时, 温家宝副总理先后两次批示尽快解决北京的水资源问题。水利部与北京市、海委首先进行调查研究, 时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的笔者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1年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会议上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这句话讲得好。”现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支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水利工作的总方针。如何保障就要流域各省市协同保障, 如何发展就要流域各省市协同发展。笔者跑遍海河流域指导, 并经过与省市反复协调和组织著名专家论证, 数易其稿, 历时一年完成了规划编制。
1999年笔者主持制定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2001-2005) 》 (简称《首都水规划》) 投入220亿元。该规划按照以供定需、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在海河流域大系统内, 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以协同论为指导, 促进各省市协同发展。
现在到处谈系统工程, 《首都水规划》是一组真正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以工程、生态、经济和协同管理的手段达到生态系统工程修复生态的目标, 并建立长效机制。规划的创新点主要在一节 (水) 、二保 (护水资源) 、三管 (统一管理) 、四调 (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 、五水价 (建立合理水价机制) 、六回用 (再生水回用) 、七调水 (南水北调) 、八循环 (水产业链的建立) 。
该规划经国务院国函【2001】53号文批准和笔者主持制定与实施的黑河、塔里木河和恢复黄河断流共四个规划被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 值得大书而特书。建议将黑河、黄河、塔里木河调水成功, 分别写成报告文学在报上发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黑河分水的成功, 黄河在大旱之年实现全年不断流, 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 这些都为河流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1年国务院成立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河北省和山西省参加的“首都水资源规划”协调小组, 笔者任常务副组长, 指导实施。这一规划成为至今北京水利工作的指导, 经过多任水利局长的努力, 才成功的申奥、办奥, 实施至今保持了北京水资源脆弱的供需平衡, 使北京即使在夜间也未出现分区停水。这一规划也留下了遗憾, 在制定的最后阶段, 由于投资有限, 各省市协调难度太大, 不得不把天津从规划中忍痛割爱。在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上这仍是不容小觑的实际问题。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京津冀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发展的城市群区域, 其协同创新发展, 要以文化历史背景、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经济发展程度为基础, 从表1中可以看到, 三地虽有差异, 但基本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
京津冀三地同有燕赵的文化背景;南水北调后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44立方米/人, 如实现优化配置, 三地均可达到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标准 (该标准为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温副总理批示全国干部学习) ;而天津和北京人均GDP均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 河北省也为中高收入经济体标准1.47倍。
五、如何以协同论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 以水定人, 以水定业”为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海河流域不但覆盖了天津和北京两个超大城市, 而且包括了河北的中等以上的城市, 所以上述方针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方针。按协同论指导, 应明确以下认识:
(一) 从京津冀的大系统考虑, 最“令人揪心的”元素是水资源
从京津冀三地来看, 近年来水资源的使用率分别为137%、70.2%、82.8%, 都远远超出40%的合理利用率, 不仅没有留下“生态水”, 而且严重超采地下水, 在喝“子孙水”, 使地域生态系统岌岌可危。
但是水资源是可以在流域内调配的, 如果京津冀水资源统一调配, 则人均水资源量可达272.4立方米/人, 接近300立方米/人的维系可持续发展最低标准。
如果加上南水北调, 则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可达396.6亿立方米/年, 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7立方米/年, 超过了维系可持续发展的下限, 这也正是当年笔者制定《首都水规划》对水资源平衡计算得出的结果。如果再加上海水淡化, 则有可能超过500立方米/人的极度缺水线, 从而能修复京津冀的生态系统。
从协同论来看, 确立这些序参量分析京津冀水资源系统, 可以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开发, 造成系统无序、严重不平衡的现状, 必须在流域范围内优化配置, 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 协同发展是京津冀水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
因此, 必须按中央领导明确指示的、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指导“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这就是京津冀对水资源必须大系统分析, 统一优化配置。这就是说, 要对各子系统的序参量科学调节、控制, 从无序走向有序, 达到系统的动平衡, 加强协同作用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维系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水环境宜居, 水生态系统良好, 使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 京津冀解决水问题不同诉求的协同
京津冀三地对解决水问题的诉求是有差异的。
1. 各方的不同诉求。
首先京津冀三地是有不同诉求的:在京津冀三地都缺水的情况下, 北京要建设国际大都市, 严重缺水, 希望得到更多水份额;天津要发展工业, 提高居民收入;河北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税收来源, 希望改变产业结构、投资与技术引进。三方的诉求虽有差异, 但完全可以在根治海河这个共同目标下协同。
2. 各方的比较优势。
同时, 京津冀三地也各有比较优势, 北京有较先进的治水思想和规划制定的科技力量, 有较强的支持先进水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 有较强的财力。天津万元GDP用水仅18吨, 是全国最低的, 有先进的节水技术, 有专门的海洋研究所, 有较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 也有较强的财力;河北的承德 (潮河源) 、保定 (白洋淀) 和石家庄 (黄壁庄水库) 等市有京津冀地区相对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是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的主要途经区, 决定调水的水质。
3. 利用各方比较优势协调不同诉求, 使地区水资源配置达到有序动平衡。
根据协同论的原理, 要利用北京规划的优势与津冀协同制定京津冀海河流域的大系统水规划, 北京投入进行水源保护、节水、污水治理、再生水回用、地下水回补、自来水制水、水实时监测等技术的基础研究, 为津冀技术开发提供基础。天津投入进行上述基础研究根据京津冀实际需要的技术开发, 着力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降低成本。河北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循环水产业替代技术落后, 污染排放高, 附加值低的钢铁和水泥企业, 通过节水和水源地保护有偿向京津出让调水份额, 通过保证调水水质收取合理的水源保护费。
(四) 京津冀共同修复海河水生态系统的建议与展望
《首都水规划》实施已近12年, 是京冀晋区域协作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大项目,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宝贵经验, 目前以北京地区为主仍在延续。为达到京津冀晋内蒙海河全流域全面协作共同发展, 在共同修复海河水生态系统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 着力加强顶层设计, 选择有成功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专家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构成京津冀经济区协同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 转变生产方式, 在大系统中划出生态红线, 科学进行生态修复。不能依靠臆想的数学模型;而主要靠追溯生态历史 (笔者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史展) 和进行国际类似地区的比较借鉴。对负责规划的专家和批准官员采取签字追责制。
为适应新的形势, 京津冀联合向国家建议尽快制定《首都水规划》第二期规划。这也是2001年国务院讨论通过时, 朱总理、温总理和国务院全体领导的指示。按比例合理投入 (可参照上述规划) , 国家重点支持河北、三地协同修复全海河流域水生态系统, 恢复历史水乡。
2.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建立规范的京津冀统一的水权市场和碳市场, 破除各种体制规划障碍, 充分发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利用协同性, 理顺三地产业, 构成新产业环,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使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在京津冀建立旅游环线, 利用北京旅游资源 (尤其是国际和港澳台) 的优势带动海河上游、尤其是承德改变产业结构 (可开展“清史游”) 。
在海河上游冀晋建立真正的、具有国际标准的绿色食品与水源基地 (包括菜、粮、奶、肉) 与京津签订长期合同。京津保证以相对优惠价格和绿色技术支持, 冀晋根据丰枯年保证优质定量向下游供水。
3.建议将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扩大为京津冀大气和水资源、水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监测水流量、污染排放和大气碳排放, 作为规划实施和市场调节的科学依据, 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形成治理体系与治理合力的现代化。
京冀按水功能区划共同保证下游津冀河道的水量与水质达标, 共同修复津冀海河入海口水生态系统。
以大系统分析建立专项科学研究, 全面比较南水北调 (东、中线) 和海水淡化的可能性、持续性、经济性、工程和沿途保护的可能性, 确保重大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3]吴季松.中国可以不缺水[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4]吴季松.中国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
[5]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6
一、开发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
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开发区是排头兵。赵弘指出,全国11个国家自主示范区和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区,聚集了全国40%的企业研发投入,4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50%以上企业发明专利;从全国看,21个国家级高新区各自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都占所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本区域经济密度最高之地。京津冀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近300个,占地面积约为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2.5%,而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出口额等则分别占整个地区的53%、60%和65%。《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报告(2016)》指出: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7个国家高新区和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代名词,天津滨海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端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保定高新区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国家高新区的带领下,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技术大公司,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探索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和发展模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在致辞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面临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纪良纲在致辞中指出,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新型工业化的先行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发区敢于先试先行,在京津冀产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上发挥着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二、京津冀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发区粗放发展恶性竞争。陈耀认为,现在市县一级开发区过多,河北有的县就有六七个开发区,有的开发区有盲目圈地之嫌,土地搁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开发区是土地开发区”的认识普遍存在。颜廷标认为,我国现在设立的开发区过多过滥,许多开发区盲目开发盲目扩张,在管理上把开发区当同一级行政区对待。赵弘认为,太多的开发区不重视产城整合发展,更重视GDP增长。在分税制下,各地建开发区动力足,进而带来恶性竞争和规模攀比,大多园区采取一区多园方式,有的园区一区几十个园,都在想方设法争国家开发区的“帽子”“牌子”和政策。开发区遍地开花。开发区跑马圈地,企业跑马圈地,圈而不用,土地大量闲置,流转不畅。僵尸企业因为土地升值造成“腾笼换鸟”成本爆增,新上项目落地难与土地闲置现象畸形并存。
京津冀开发区势能落差过大。开发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势能相近合作共赢的趋势。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环境甚至创新创业生态在势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陈文丰认为,北京中关村已经成为东部许多开发区的创新源、创新高地,而且这一高地正在实现同美国硅谷的高端链接。中关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除了创新资源、科教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断承接硅谷要素转移,商业模式跟硅谷同构。过去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究和销售在北京,生产制造环节在外。而目前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同全国各个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现在主要是沿着两条线辐射,一条是沿着京沪线到了苏南,另外一条是沿着京津城际高铁到了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的逻辑是进行高端链接,理由是中关村与这两个地区开发区势能差小,战略合作容易取得成功。赵弘认为,北京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周边的开发区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周边产业相对比较落后,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到周边来落户的要求。
河北开发区创新源缺乏。颜廷标认为,作为一个开发区,不管当初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创新源,这是开发区成长壮大的思想之源、技术之源、人才之源。河北众多高新区大部分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河北省还建立了许多高新技术特色园区,这些特色园区也因为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而竞争力下降。
河北开发区软环境亟待改善。颜廷标对比台湾新竹后认为,河北省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机构更是一个软肋,医疗机构、学校建设滞后,医疗政策、教育政策缺乏针对性,比如北京周边河北的开发区要吸引海归人士落户缺乏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河北同北京相比,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还有很大差距,在北京创意研讨氛围浓厚,科技紧跟世界前沿,创新思想同国际对接,创新交流无处不在。在创意空气稀薄之地,创新创业活动是要枯萎的。
三、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和建设必须以区域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吴季松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水生态系统。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建设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依据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区域水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京津冀开发区在进行生态体系建设时要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指导,以协同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参数指标,将森林、水体、湿地和山脉等生态要素和以海河流域为尺度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建立污染的负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核算,从根本上杜绝京津冀开发区新的大污染源的产生,并有效制止污染的反弹。武义青认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要着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积极面对雾霾等区域性环保压力,把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创新绿色低碳技术,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京津冀地区尽早向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气候适应型社会”。
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赵弘认为,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第一,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各园区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向台湾新竹学习,开发区土地只租不卖,进园企业实行淘汰制。政府还可以将建设园区、运营园区的责任和工作交由第三方来完成。第二,由招商引资向建设创新生态、产业集群转变。河北乃至天津的开发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开发在势能上已差了两级,河北、天津的开发首先要加快园区配置设施的完善,然后要通过产业链招商迅速建立产业集群,进而再进一步构筑产业生态。第三,由规模追求向创新导向转变,创新能力建设比规划扩张更重要。第四,由单极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国外很多经验表明,一个重大的创新不是单个城市能完成的。河北要尽快补齐短板,最终实现北京更多做研发创新的环节,更多的转化孵化功能让渡于河北,重新构筑北京和河北的合作关系。京津冀开发区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有序合作,引导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布局,特别是在研发、实验、产业化、企业孵化和市场应用等功能方面寻找差异化定位,以功能布局引导创新资源。第五,由强调园区内部配套向强调园区和城市协调发展转变。园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内配套设施完善,但整个城市低效,加在一起依然是低效的。要按照分散化的思路来布局城市功能,比如“主城-卫星城”思路。要建立适应城市需求的交通体系,公共交通要在城市当中占主导地位,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当中要占主导地位;公共交通要占整个出行的80%,轨道交通要占公共交通的80%。要高度重视卫星城公共服务建设,向国外卫星城建设学习,公共服务提前建设。
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开发区协同发展是重要的抓手,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杨开忠认为,河北是我国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全国落后省市区之一,但既不享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也长期不享有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的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是全国区域政策洼地。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京津冀地区被确定为八个试验区之一,也是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域,从而开启了河北从全国政策洼地向政策高地的转型。面向未来,要努力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促进河北绿色崛起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政策创新。河北省参与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不应限于依托石家庄、保定、廊坊三市,而要面向全省,特别是全省各个开发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与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全面支撑引领河北绿色崛起。把河北纳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适用范围,把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纳入国家级新区范围,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延伸到河北省。
加快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武义青认为,京津冀的国家高新区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政策资源在京津冀三地间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加强中关村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对外的高端辐射和溢出,提升京津冀大区域创新能力与发展质量,在全国率先形成新的园区联动发展范式。
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赵作权认为,创新有自己的规律,创新同样呈现集群创新特征。要重视网络的力量,基于合作机制的网络作为与市场和政府并列的组织形式,将有望成为市场与政府之外推动创新的第三只手。集群创新是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区域高度集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创新布局的基本形式,基于合作网络的卓越创新集群是我国创新布局的战略选择。建议“十三五”时期设立我国卓越创新集群计划,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打造地方集群创新网络,以产业技术园区基地为集群依托,营造美好的集群创新环境,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研发合作。鼓励建立非政府部门负责的集群管理机构,负责卓越创新集群计划的实施,确保地方集群创新网络的包容性、增长和活力。
四、河北省开发区提升的路径选择
河北省开发区的提升路径。陈耀认为,可以通过整合提升、协同提升、特色提升、改革提升、人才提升、政策提升等办法提升河北省开发区的竞争能力。合并一批、淘汰一批、培育一批、盘活一批开发区。河北的开发区要加强与中关村、天津自创区这样先进开发区之间的合作对接。开发区一定要注重突出特色,在明确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的产业定位。在园区建设上,财政基础差的地区可以借鉴固安模式,财政基础好的地区可以借鉴天津泰达模式。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提升河北高校办学档次和办学水平,为开发区人才提供保障。积极争取在河北设立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示范区等等。争取北京、天津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与河北合作,让河北的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享受到北京、天津的政策。河北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去产能的压力很大,建议国家能够重点对河北进行倾斜,开展园区去产能的试点,研究一些支持政策。
河北的开发区要缩小同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之间的势能差。如何缩小这个势能差?陈文丰建议,打造一个同中关村势能非常接近的开发区,让中关村的高技术项目、人才、技术、资本没有感觉到非常大的落差。现有的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是最佳备选,选一个来强化这些存量资源比新建一个更好。打造办法:以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充分导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机构,来营造更好的环境。让来自于全国的创业者、全世界的创业者都愿意来这里创业。政府买单吸引足够多的服务机构到区域来进行集聚,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很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生态。要加强对中关村、硅谷、新竹三个尖峰区的深入研究,绘制创新地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加强产业链研究,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科技招商。要充分利用中关村的联盟、协会、天使投资人等创新性组织的引导作用,要跟中关村作对接(实际上要跟联盟、协会、天使投资人作对接)。开发区应该成立科技发展集团,专门从事高端链接。专业事情让专业人士干。
摘要: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本区域经济密度最高之地,也成为先进生产力集中之地,但三地开发区尤其是京冀开发区势能落差大,整体竞争力弱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开发区。提升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激发区域集群创新能力,引领三地协同发展,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7
一、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建立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良性关系,对于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发展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引导因素
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区域的产业与技术结构优化调整,会影响高校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从而引导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推动力量
高校教育为区域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对区域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高校集中着较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以及科研机构,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高校教育与区域的协同发展是指通过加强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建立教育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的协同发展,实现“互补双赢”。
二、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特征和发展布局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特征
由首都经济圈概念演变而来的京津冀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为中心,以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唐山市为两翼,包括保定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等地市的地缘经济区域。区域面积约占21.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1.1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2014年区域生产总值达6.65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3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6124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0%。不过,京津冀三地发展并不均衡。北京、天津人均生产总值达1.6万美元,河北省则不到京津两地的1/2。在产业结构方面,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且日趋呈现高端化趋势。天津、河北的第二产业比重约占一半。天津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河北的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不足。由于受行政体制约束,京津冀三地产业体系的协作程度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待提高。
(二)京津冀经济发展布局
随着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沿海区域的空间推进,京津冀经济区域进入全面布局发展阶段。首都北京需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挥科技创新领先作用,加快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日益迁移低端制造业。而天津应在港口优势基础上,重点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京津冀经济圈日益扩展的中间地带。此外,对于河北的产业布局发展,国家也有明确的定位。河北应优化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作为京津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高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为区域发展提供所需人才。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较为集中,共有高等院校262所,其中本科院校117所,高职高专院校108所,独立院校32所。京津冀高校教育联动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发展现状,培养京津冀地区发展所需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应用知识与科技成果,社会管理决策,以及新产品开发服务。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等院校的全方位服务。随着京津冀区域不断发展,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再教育和下岗人员再就业都需要高等院校提供多层次教育和社会培训,并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服务,积极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三)建设高水平的高等院校
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迫切需要高水平的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应该按照京津冀发展人才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四、高校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区域发展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京津冀地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有着明确定位,高等院校要与区域发展相融合,发挥优势力量,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通过深化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区域人才发展的机制,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产业结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规划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原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升级,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单位,应大力展开相关支柱产业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专业群,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紧跟产业发展现状,逐步构建有学科特色的专业群。
(三)加强内涵建设,建设一流高等院校
根据区域发展需求,高等院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并合理引进校外高水平人才。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环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平.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8
1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1.1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
1971年,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首次提出协同理论,协同理论认为不同的创新主体通过协同创新可以使复杂开放系统中的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即协同效应[1]。随后,协同学的思想被应用于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区域协同创新正是协同理论在区域创新领域的应用,它是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 协同整合,合作创新 的高级形 态。VeronieaSerrano认为区域协同创新的要点在于使区域内每一项活动都与系统的协同高度匹配,剌激要素充分流动,知识充分扩散,并对区域实现系统性优化[2]。本文认为,区域协同创新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地区间,打破地区壁垒,通过协同彼此之间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协调地区间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整个区域的效益最大化。
1.2区域协同创新的特点
1.2.1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内跨地区多元主体之间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
区域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地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密切协作。不同创新主体需要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发挥各自的不同优势,在某些环节形成有效的对接与耦合。
1.2.2区域协同创新是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的创新活动
区域协同创新是 基于各参 与方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合作机制,协同创新正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 产生整体 效应最优 的协同过 程[3]。首先,区域内部成员在一致的战略目标下构建一个开放式组织 网络,能够通过 创新主体 间的合作 研发、人员流动、技术转 让等途径,实现信息、技 术与知识的有效流 动与集成 共享;其次,协同创新 网络上的节点应彼 此互补、相互 依赖,不同地区 之间形成在区域产业链上的专业化分工。
1.2.3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区域内不同地区主体间的竞争协同关系
区域创新网络在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也伴随着竞争关系。不同地区主体之间有着各自的发展基础、利益追求和地区文化。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行为方式会有明显的利益导向,当本地利益与区域整体利益不一致时很难“劲往一块使”。因此,进行区域协同创新设计应首先从区域整体视角进行跨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建立愿景协同,同时在机制设计时要寻找地区利益均衡点并培养区域文化认同感。
1.2.4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内技术、知识、信息、人才、制度、市场等方面的全面协同
陈光构建的协同创新模型将创新要素分为技术、市场、信息等核心要素和战略、组织、文化等支撑要素[4]。协同创新的过程从要素构成的角度看是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全面协同。区域协同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创新主体之间实现协同,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变化特征是系统达到有序状态的关键变量。在一个跨行政地区的区域内市场、文化、制度等外部环境要素存在不兼容性和异质性,这样势必将阻碍创新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和相互协作。因此,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必须同时兼顾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的全面协同。
2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和现状分析
2.1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对比
京津冀协同创新资源和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数据对比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报告》,科技部《2013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等资料整理而成。
从上表可见,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和基础条件非常不均衡。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科技中心,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实力最强,创新基础条件居于全国前列。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创新基础条件较好,创新综合能力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科技进步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天津市的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偏低,R&D经费支出水平较低,技术成果市场化发展总体来说不尽如人意,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京津两地相比,河北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则比较落后,特别是创新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整体创新水平。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和创新能力的巨大差距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和京津之间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和产业对接;但另一方面,这一现状也说明在京津冀区域构建协同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提出,历经几次推动与规划,但协同发展的成效同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合作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区域市场分割严重,各自独立发展,区域合作动力不强;二是产业结构水平差距较大、缺乏有效公平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总体较低、优势资源整合配置不尽合理等。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协同创新有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京津冀三地跨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多;技术市场更加活跃,为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各地区有了分工协作和功能扩散的内在动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产业链分工合作机制尚未形成。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也是推进区域协同创新要素合理配置的基础。但目前三地合理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区域内各地方产业结构自成体系,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地区间争项目、抢资源的恶性竞争现象依旧存在。
第二,创新资源双向流动受阻。如前所述,京津冀三地创新基础的不均衡导致河北省在一体化发展中资源和人才向京津流失,而北京的高科技资源却由于河北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限制很少向河北流动。创新资源的单向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不平衡。
第三,区域协同创新的政府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网络重要的支撑要素,通过政策导向影响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方向,并维持网络的运行秩序。实现区 域协同创 新需要发 挥政府的 调节作用,并统一制 定区域内 利益共享 和风险共 担机制。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城镇化布局还存在缺乏跨行政区域的决策顶层设计,还存在规划不一致、重复建设、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
3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战略框架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如图1所示。
3.1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是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前提。在京津冀区域内有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主体多元化,如果不能在战略层面上实现协同创新的深度整合,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
3.1.1高层协调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的实现必须通过机制创新、政策引导来实现[5,6]。以地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合作特征导致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无法深入,这就需要政府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战略性规划。而规划布局、发展政策、法律制度等重大决策问题需要地区高层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因此,有必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政府协调制度,建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高层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协同创新进程中的资源整合、合作开发、产业衔接等重大问题,为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3.1.2产业技术路线图
京津冀区域内未能形成产业链有效分工合作,导致技术创新与产业脱节,影响创新的绩效。因此,明确各地区协同创新方向的前提是合理设计规划京津冀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各地区在产业链的节点位置,创新活动围绕产业链进行,使得创新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3.1.3利益协调机制
在现行分税制的财税体制下,各地区必然会更多考虑各自的经济利益,而限制地区间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因此没有利益协调机制作保障,产业转移、人才流动等都会造成地方利益的损失,从而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这一僵局的路径是在区域内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地方经济利益再分配。如,对企业跨地区的创新行为,建立不同地区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使原籍地和承接地都能分享企业创新收益成果。
3.2组织协同
组织协同是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保障,对促进协同创新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区域协同创新的利益主体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协同关系需要彼此间的协调配合、资源互动和信息反馈才能有效运行。同时,创新组织协同的实现需要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并需要经历从冲突到合作的基本过程[7]。
3.2.1协同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联盟是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基础,跨地区、跨组织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开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创新组织模式。地区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 应,增强区域 创新能力 和经济竞 争力[8]。北京科研院所聚集,有非常丰富的智力资源;天津具有先进制造业优势和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河北重化工业集中,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如果京津冀三地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中介组织能够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基于项目需求的协同创新联盟,集中各自的优势资源对影响地区经济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可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绩效。
3.2.2网络化运作机制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不同创新行为主体以实现网络成员创新效益为直接目的,以平等的身份为准入原则、以集体互动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增强主体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指向而结成的密切的关系网络。当创新网络某一节点产生创新资源时,这一创新资源就会沿着网络的关系链在网络中传递、反馈、循环、流动。区域创新效率有赖于网络化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机制、学习机制、信任机制以及维护机制等。机制保障能使创新行为通过网络扩散、外溢,从而实现网络式创新。
3.3创新要素协同
创新要素协同是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手段。实现区域协同创新需要以知识和技术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和资源的融合流动为依托。
3.3.1信息沟通机制
在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参与方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会导致资源、利益、目标等的冲突和矛盾,信息的沟通和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便捷、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不同主体的创新需求信息和技术信息能够及时、低成本的在区域网络内传导,这样既有助于创新成果的扩散,也有助于消除隔阂和误解,保证跨地区合作的顺畅。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考虑纵横两个维度的机制建设,纵向是指从企业、研发机构、中介机构到政府的信息传递路径,保证市场信息快速向上传递,为信息决策提供依据;横向是指不同地区不同主体间的信息传递路径,信息反馈促使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快速整合。
3.3.2资源共享机制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 篇9
京津冀协同发展, 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 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就是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人才, 这种人才实践操作能力较强, 可以在企业一线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持续研究能力。潘懋元在教育阶段的划分方面, 曾提出如下几种分类划分模式: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型的, 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型的, 第三类是职业的技术技能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归于第二类, 担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
三、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目标不明确。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来看, 其中, 专业知识深度不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难题, 这源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很高, 专业深度挖掘不够, 高校的人才培养范围比较宽泛, 而在一些细分领域的人才培养, 投入不足。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 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口。学校作为河北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承担着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 要认真分析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 针对出现的人才缺口问题深入调研, 掌握重点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等, 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 作出新的变革, 以更好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变革过程中, 要积极探索创新, 如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沧州、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区, 为电力系统、装备制造等行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装备运行、研制开发、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 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推进过程中,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 高端智力资源的不足, 具体来说就是高校的科研资源与相关的产业对接程度不深, 科研技术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 存在诸多瓶颈。从现在的实际情况, 北京高校资源集聚程度最高, 在向河北、天津等地提供科学研究支持方面, 还存在较多的障碍。区域内高校同相关企业的合作, 还不够充分, 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引进高校科研资源、科研技术人才方面, 难度较大。
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专业建设改革。对于河北省的地方高校, 要认真总结长期服务地方的经验, 找准自己的定位, 打造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作为沧州唯一本科院校, 要清楚地认识到:沧州是京津冀协同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十三五”期间, 进一步构建京津冀产业对接平台, 加快渤海新区现代产业基地、沧州装备制造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等建设;以创新为驱动, 努力发展汽车、激光、通用航空、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同时, 对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管道装备等传统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加大升级改造的力度, 加快实现“沧州制造”向“沧州创造、沧州智造”转变。“十三五”期间,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电、自动化、汽车制造等行业的人才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通过专业改革, 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理论基础、实践能力, 同时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 因此, 要在重新梳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科学设定相关的课程, 培养适合的地方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一是以应用为目的, 提高职业技能型课程的设置比例, 在保证学生们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下,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 得到更加专业的培养, 为企业培养实践技能较强的人才。二是努力构建“技术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从产业细分领域进行研究, 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避免出现专业教育的空白区域。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增加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时间, 强化实践应用,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机会, 让学生在校期间锻炼好基本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是搭建起同实习企业的合作桥梁, 在同校外优秀合作企业合作过程中, 帮助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实战训练。
(三) 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师。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师资队伍必须与市场对接,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放式的知识结构, 能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企业 (行业) 的需求及管理规律, 突出的教学实践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地方高校积极引进急需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学科专业建设有成就、学风严谨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 进行重点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 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制定和实施“双师型”素质培养计划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具体措施, 通过鼓励教师到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学习、实践、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活动等途径, 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增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四)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要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就要加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让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要努力构建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教学运行机制,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技术研发相结合。以学科专业为依托, 以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 成立融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教学研发平台, 并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 提供技术咨询、项目研究、技术应用等服务。同时研究建立与人才培养特色相适应的、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功能的实验室, 面向生产领域的第一线提供服务, 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场所, 使之成为应用技术成果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基地, 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性基地。
参考文献
[1]蒋华林, 张新平.重庆市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141~144
【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推荐阅读: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论文10-14
京津冀协同发展07-01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10-17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10-06
京津秦协同发展05-2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省县域发展研究10-0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点08-27
对接京津 融入京津论文08-30
京津冀区域08-23
京津冀城市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