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系统

2024-10-14

协同创新系统(共11篇)

协同创新系统 篇1

促进产学研的深层合作,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企业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是一种松散耦合系统,既有网络的整体性,又有各主体的独立性。 长期以来,学术界大部分都是对产学研的合作行为、 合作模式[1]以及绩效影响因素[2]进行探讨,这些研究都将各主体子系统孤立地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国内外对产学研合作中各主体子系统的耦合关系鲜有研究,所以这里主要对产学研各主体子系统的互补、融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 Antonio[3]指出,产学研合作各方技术互补和融合是以共享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库为基础。互补和融合不仅包括创新新产品和新服务时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也包括技术和知识。李成龙、秦泽峰[4]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组织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在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系统的抽象模型,推演出其深层耦合机理,并引出 “耦合度”来表征产学研各主体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

1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组织性描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与融合。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

从纵向的系统视角来看,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由目标子系统、物理子系统、知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从横向来看,它是由企业、大学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等构成的集合 ( 见图1) 。值得注意的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具备自组织性的复杂动态系统, 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等[5], 不同系统间、内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存在协同关系,也会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而产生负面效应即冲突,且系统会在 “涨落”的作用下发生突变即非均衡相变,从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这种非线性耦合效应将会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达到稳定、长期、紧密合作的状态或是走向衰亡。

具体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耦合性,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 1) 路径依赖性,就是指你今天所走的方向取决于你今天所在的位置,而今天所在的位置是由历史形成的结果,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关键节点的 “初值敏感”,对系统参数中的微扰具有敏感性。

( 2) 互动与协同,产学研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存在着 “知识势差”,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要求不同类型的创新资源和知识进行互动与协同。本研究认为只有通过某种复杂的深层耦合机理才能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与绩效得以提升。

2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系统深层耦合机理

2.1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性证明

封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就是说系统之间不存在信息、物质、能量等的互动与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研究用di S来表示信息无序程度的熵值,在开放系统下,用de S表示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熵交换,其值可正可负,用di S表示系统内的熵产生,其值大于零,系统的熵增量d S = de S + di S, 由于封闭系统不存在与外界进行信息等的交换,那么de S = 0,系统的熵增量d S = de S + di S = di S,且在封闭系统中di S始终大于0,其结果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会越来越走向无序状态,最终会使得协同创新系统走向瓦解。比如,由于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原有的技术创新已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原有的合作模式、建立的合作机制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继续生存,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由于与外界环境的进行的互动较少,只是自我满足与当前的现状,从而会导致之前建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所产出的科技成果被淘汰。由此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开放性的状态下才可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发展与延续。

开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就是说系统之间存在信息、物质、能量等的互动与交换,形成开放性的耦合创新系统,它存在着内部开放性与外部开放性[6]。内部开放性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互动耦合; 外部开放性是指系统之间通过信息、物质、能量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耦合创新系统。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各主体的目标在低级耦合阶段是分散的,企业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的利润大小,学研方追求个人荣誉和学术成就,在协作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问题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7],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等直接导致了系统内部可测量的物理性质处于极度不均匀的状态,从而导致系统内的熵增加,使系统远离平衡态。

当d S > 0表示熵增加,处于无序状态; 当d S < 0表示熵减少,外界环境向产学研系统内部注入的熵足以抵消系统内部熵di S,还可以使得系统的熵增量d S为负值,则系统内部处于有序状态,系统会向既定目标演进; 当d S = 0时,系统无变化。由此可见, 产学研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耦合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熵增加,系统远离平衡态,推动产学研协同系统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发展。所以,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来实现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与耗散性是协同创新系统由一种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的前提条件。

2.2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动态涨落机理

系统内部产生的微涨落通过相关效应迅速放大, 形成整体上的巨涨落,并得以稳定,系统由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 低级耦合态) 跃变为另一种新的有序态 ( 高级耦合态)[8]。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微涨落因素,这些微涨落因素通过放大便会形成巨涨落,从而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从低耦合状态走向高耦合态 ( 见图2) 。例如政府调控、市场需求、科技的进步的,由于微涨落因素 ( 合作一方的消极合作、竞争环境的加速演化) 引发巨涨落, 协同创新系统瓦解或是合作另一方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导致原系统组织结构瓦解,促成新的有序、稳定的自组织结构形成。由此可知,涨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由不确定因素转变为建设性因素,诱发系统的自组织过程,这也就是涨落机理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有序形成起着至关作用的作用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内部与外部机制的复杂非线性作用下,系统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会使得微小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内产生突变,使系统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迈向高级。

2.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与竞争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性、开放性,强调子系统间通过物质、 能量、信息的交换。在各子系统 ( 创新主体) 协同合作中,由于创新主体对目标的不同预期,且独立来看,它们是单独的利益主体,基于个体理性的角度,各主体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或是出现机会主义。所以,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竞争性,而即竞争是创新演化的最活跃的推动力,是提高创新绩效的有利手段。这种竞争本质上来看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程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过程中,协同与竞争共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子系统的相互耦合、 渗透,共同推进各子系统向有序的状态发展。

3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系统演化过程的复杂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是各个子系统的协同过程, 也是创新性的耦合过程,协同促进各子系统之间更加融合,对子系统的优势机构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有利于各个子系统优势互补的和谐整体。系统内的非线性子系统通过协同与竞争,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耦合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主要是由于非线性作用导致。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系统的演化过程来说,系统突变的节点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微扰可能在简单的环境下被忽略,可能被同化,也有可能微涨落被放大后发生突变最终达到高级耦合状态 ( 如图2) ,系统演化的最终结果是哪种特定耦合状态,由这几个涨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博弈决定。在演化过程中,如果无新的变异发生,演化过程就会衰竭,随着某一系统参量达到新的临界位置,原有合作状态将消失,竞争机制不断加强, 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涨落将主宰整个系统的耦合方向,并达到有序状态。

根据微扰理论Ep = Ep0 + Ep1,Ep0表示未扰项,Ep1为微扰项,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低级耦合状态A ( 系统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与沟通,资源配置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外部机制 ( 政府调控、 市场需求等) 、内部机制 ( 协同创新能力) 的共同微扰下:

( 1) 当系统主体之间的协作只是短暂的一次性合作,可将系统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状态,系统内的资源配置是盲目的,缺乏必要的互动且是无序的, 此时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输入的能量Ep1只能用来弥补系统内部能量的耗散,根据等式Ep = Ep0 + Ep1,Ep不变,微扰的影响被消除回到低级耦合状态A。

( 2) 随着市场体系、外界环境的不断改善,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双方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企业出资,大学、科研机构提供人才,但是物权的归属不变,采取委托开发模式进行合作,外部机制的作用可以促使合作方的资源在搭建的合作平台内自由流动,创新能力提高, 由于物权的归属不变,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耦合互动程度仍然处于低级状态,只是此时的收益加大。

( 3) 由于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增大了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在 “涨落”作用下发生突变,进而达到高级耦合状态。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过程不仅与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有关,它主要与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关, 所以,在外部因素一定的前提下,为了提升创新绩效必须研究各主体子系统之间耦合互动。

4产学研协同创新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互动

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作为构成组织的子系统, 它们所建立起来的协同创新系统是在各部分相互协同、高度耦合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李成龙[4]指出产学研合作组织的任务性耦合互动行为与成果性绩效正相关,高水平的任务性耦合互动行为会产生较高的成果性绩效,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高级形式[9]。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互动强度大小的测量,能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积极调整自己的协同行为,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自组织系统,耦合度的大小体现了系统演化的趋势,引出耦合度来表征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

耦合度是用来描述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它决定了系统变量处于临界点时要走向何种有序,体现了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系统在相变点处的内部变量有快、慢驰豫变量两种。慢驰豫变量是决定系统相变进程的根本变量,即系统的序参量。 系统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决定于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 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10]。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度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子系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自耦合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是系统子系统行为的协调程度。它的大小反映了各子系统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度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参考了以往产学研协同创新评价指标的类型,具体指标如表1。

5结语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进行组织性描述, 再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过程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耦合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复杂性是由于由非线性作用而导致,而这种演化进程除了与外部因素有关,最主要是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关,所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必须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水平。最后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度来表征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提供了评价体系。

摘要:基于协同学、系统动力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模型,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与创新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与证明,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耦合系统。非线性作用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为了提升创新绩效必须研究各主体子系统之间耦合互动,并引出“耦合度”来表征产学研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非线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机理,耦合度

协同创新系统 篇2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协同创新系统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 行业特色高校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79-01

1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建设的意义

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

1.2 协同创新对高校的意义

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高校在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许多企业在招收毕业生之初就需要“上岗再培养”的情况;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都颇为堪忧。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高校深锁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是分不开的。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这是目前政府和诸多学校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完全由是市场主导的高等教育领域开放模式并不合适。因为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就业)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但在其“入口”(招生)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稀缺,仍是“卖方市场”,而我国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政府拨款、学费)恰恰取决于招生而非就业。在现阶段市场化的后果必然是各个高校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3],这与我国提出“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背离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凝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资源,合理规划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目标,拓宽成果转化渠道的创新体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途径,而协同创新的提出恰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

2.1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同化”

20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绝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地方管理。几乎与此同时,自98年开始,众多高校进行了10年左右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跑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以上两者一方面使得行业特色高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学校规模、学生规模、学科、经费等取得大幅增长,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但另一方面,学校规模扩张,学科专业的覆盖面扩大,许多行业特色高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去行业化”,行业特色专业所占比重下降,部分特色专业失去特色,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趋同了。

2.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的影响

首先是对高校自身发展不利。一方面,在参与高校竞争时,与综合性高校同类专业的“全面铺开”,意味着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与综合性高校“相同专业比水平”,而失去了原先“不同专业比特色”的“不对称优势”,无法再寻求“错位发展”的蹊径;另一方面,“特色”的失去也意味着对原先归属行业相关工作的参与能力下降。而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而言,无论归属地方还是归属行业部委,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最大依托正是与所在行业的紧密联系。

其次是对高等教育的布局不利。关于高等教育的布局,杨福家教授的一些观点可供我们借鉴。杨教授提到的“高等教育八条准则”的第一条即是:“各发其音、动人乐章”。他认为,“高校的体系,好一支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才能演奏交响乐”,“不同学校应发不同音、站不同岗”,“学校不同,特色各异,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其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我国行业特色高校趋同化,某种程度上,正是行业特色高校不满足于“大提琴”、“小提琴”的地位,而努力向“钢琴”的“崇高目标”迈进。

最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学科专业趋同必然造成一个后果,即人才培养的趋同。近十余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趋向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热门专业”,二是“低成本专业”,而最佳方案当然莫过于两者的结合部。正是基于着这种认知,1998年开始扩招时,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热火朝天,许多本二学校的法律专业招生分数远高于当年各省的本一控制线,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几年间陆陆续续开设了这些“热门专业”。这一“盛况”的结果却是若干年之后,对于高校毕业情况的描述产生了一个新名词:“结构性失业”,有需要的岗位招不到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而大量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又去竞争有限岗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操作性的高级技术人员的缺口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的扩展而得到弥补,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协同创新对行业特色高校未来发展的意义

通过上述论证可知,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但由于上文已经论述的“卖方市场”存在,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来“自动调节”这个不合理的结构,我们在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来推动结构调整。

根据政府管理程度不同,其采取的手段也各异,政府固然可以像过去那样对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的行为进行一一规定,但这一方式的“计划”色彩显然过于突出,其不妥之处已为历史所证实。那么,我们剩下的唯一途径即是建立一个由政府(在政策上)主导,以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为主体,以中介组织为媒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而协同创新正是这一联盟的最新形式。

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政府都将取得有效的成果。

高校\研究机构在输入端口可以解决更多的资源问题,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实习、实践平台和设施等,在输出端口可以解决方向问题,使人才培养和研发项目(尤其是應用型项目)更符合社会需求,更容易实现成果转化。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一体系,将更容易获取外部的智力和技术支持,节省了自身的研发投入,缩短了研发周期。

中介组织则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提供辅助服务等途径获取回报。

最终,在政府层面上,通过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将有力的推动经济、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163.

[2]杨亮.市场手段作用于区域教育共同体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9):169-170.

[3]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11.

协同创新系统 篇4

1 文献综述

Padmore( 1998) 对创新的来源和企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创新来自于对知识的采用,企业创新系统由企业、供应商、竞争对手、顾客和公共部门组成。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Ron Adne ( 2006) 指出,技术创新需要企业间互补与协作,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Diana Catalina( 2012) 认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成员构成,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系统中的成员通过优势互补与协同,促使产品最快进入市场而创造出价值。

王缉慈( 2001) 探讨了企业集群理论,认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陆小成、罗新星( 2007) 运用洛特卡 - 沃尔泰拉( Lotka - Volterra) 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强调要重视产业集群演化的协同效应,并提出了产业集群企业的竞合策略。陈云萍 ( 2010) 剖析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类型,对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慕静,汪俊华( 2012)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对物流集群与群外环境的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探讨,产业集群协同的对策和建议。对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偏少。本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提出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2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内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由物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物流技术政策等要素组成、与生态环境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综合系统。

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处的地位、占据的资源空间与所起的作用。根据物流产业内各成员的生态位及其地位的不同,构建了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三环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由里向外依次为核心层和支持层和外部环境层。核心层是系统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层,该层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物流客户形成纵向的产业关系,物流企业与竞争企业和合作企业之间构成了横向产业关系,它们之间通过竞争合作实现技术创新。支持层由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组成,该层为系统内各成员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支持,通过与核心层交流互动,促进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外部环境层包括、经济、制度、市场环境等。环境要素影响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3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适应、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共同发展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关系是分析物流企业协同进化机制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内不同种群之间所形成竞争、共生、捕食、寄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中性7种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产业种群之间虽然也存在相互作用,但是它们主要是竞争合作的关系。不存在偏利、偏害、寄生关系和中性关系。竞争、共生、捕食三种关系的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注: “ + ”表示对企业生存有利; “一”表示企业成长受抑制

3. 1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内群体间协同进化机制

3. 1. 1竞争协同

由于市场和客户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利用同种资源 、 提供同类服务的物流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促使物流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水平 。 生态位有助于理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企业生态位主要有生态位重叠 、 生态位宽度 、 生态位变动 、 生态位分离4种状态 。 物流企业的规模 、 技术能力及人才拥有量不同,所采取的生态位战略也不同 。 物流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取适宜的生态位战略,通过与其它成员竞争协同,引导物流服务链上游企业和下游物流分包商 、 货主企业的积极参与,促进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

3. 1. 2共生协同

共生协同进化是指系统中的企业或组织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系统的整体竞争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 物流企业与其它企业或组织共生协同,可以克服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 。 物流企业和高校 、 科研机构形成合作研发的共生关系,物流企业与中介机构形成技术交易和技术成果转化的合作关系,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信贷合作关系 。

3. 1. 3捕食协同

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捕食关系,物流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处于捕食者的位置,它们与被捕食企业之间形成捕食 、 被捕食关系 。 核心物流企业并没有消灭被捕食企业,而是从中获取 、 技术 、 产品和服务信息 。 被捕食企业以向核心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技术 、 资源等服务而生存 。 较弱的物流企业必须与核心物流企业竞争才能有生存发展空间 。 常见的捕食关系有企业的兼并 、 控股 、 收购与重组 。

3. 2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群和外部环境协同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流,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外部环境获得人、财、 物信息,在市场、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和约束下产生物流技术创新成果。

3. 3 案例分析

浙江传化物流基总投资3亿元,总面积560亩。2003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已入驻480多家物流企业,整合了40多万辆社会车辆,服务工商企业近30000家,实现了物流服务、物流载体和物流需求的集聚与整合。实施连锁复制项目,已在成都、苏州等多地建立起连锁公路港服务平台,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3. 3. 1 传化物流基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传化物流基地的核心层包括中外运、中铁物流、华宇物流、普洛斯等物流企业,台湾畅红公司等相关企业集群。物流用户包括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支持层为核心层提供硬件、信息、资金等服务支撑,由一体化供应链平台、现代物流电商平台、高端金融平台、实体网络平台4大平台组成。金融、工商等部门依托这些平台为核心层提供支持服务。外部环境层包括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法规政策等要素。

3. 3. 2 传化物流基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分析

传化物流基地内的水运、铁路运输等物流企业,为了赢得客户和市场展开激烈竞争。由于企业的规模、业务性质不同, 通过资源互补,形成了专业分工。通过竞争协同,培育了一批优秀物流企业,成为其它企业的标杆。

依托物流信息化平台,实现平台主体与平台客户共生协同,使得物流企业交易链缩短,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实现双赢。 基地内物流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通信等部门共生协同,这些部门为物流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也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货主企业的需求促使传化物流基地不断进行物流技术创新,传化物流基地引进了大批物流信息企业和物流设备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和这些企业构成了捕食型协同,传化物流基地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促使物流客户在基地,确保了业务资源,实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

传化物流基地内企业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进行技术、信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交流,与外部客户和辅助性企业及中介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物流基地每年会为客户组织一些推介会,帮助他们寻找合作伙伴、货源,利用网站宣传企业品牌,组织客户外出考察等。

4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模式

通过以上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行为理论[15],构建出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模式,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涵盖多个创新主体的、 交互性的复杂系统,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物流企业既要与系统内其它成员相互作用,也要与外部环境要素、群外环境协同,实现共同进化。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包括物流企业技术创新链协同、物流产学研技术创新链协同、物流企业与金融、中介等机构组成的辅助创新链协同、物流企业与外部环境要素形成的技术创新链协同,协同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

4. 1 物流企业技术创新链协同

物流企业技术创新链包括物流企业横向技术创新链和物流企业纵向技术创新链。物流企业横向技术创新链指的是核心物流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核心物流企业与相关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提高了物流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竞争对手企业间形成了竞争协同关系。

4. 2 产学研技术创新链协同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物流协会和科研机构之间在资源和能力方面互补型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发挥出物流企业、高校、物流协会、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整体[17]。企业在经济实力和市场经验方面占优势,高校的技术和人才是物流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源泉。 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容易获得各种研究基金的支持,可以不断地提供物流技术创新成果和物流技术创新人才。

4. 3 辅助技术创新链协同

在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物流企业还和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形成了辅助创新链。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扶持。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促使系统内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流动,推动物流技术创新产品的转让、流通和交易。金融机构以提供资金的形式支持产学研创新,而中介机构推进了技术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对整个系统的技术创新活动起催化作用[18]。中介机构提供孵化企业、技术咨询、技术交易、科技评估等支持服务。

4. 4 物流企业外部环境技术创新链协同

物流企业只有不断适应环境,与环境协调共存才能发展。 物流产业内企业需要市场环境信息、政策法规等要素的支持,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反作用于外部环境,促使其不断发展和改善,二者相互融合,推进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升级。

5 结语

科艺融合 协同创新 篇5

参加研讨会演讲的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教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Peter Lloyd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创新设计专家Beth Altringer女士等11位来自五个国家的相关行业的嘉宾齐聚上海,出席研讨会的观众包括政府相关产业部门的领导,设计行业与工程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设计新锐们。研讨会围绕主题“科艺融合——设计学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协同创业”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探索研究第三次产业转型及Gartner曲线图对当前设计界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影响,思考如何加强国内外高校、单位、及众多企业之间的协同科研、协同创新、协同创业之路,深入探讨我国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新构想引领和支持中国设计界人才的创新及创业,加快实施数字化革命时代下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创业之路。

配合研讨会主题活动,“科艺融合”——2013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毕业季其他活动也陆续登场,分别是:

◆“相约张江·协同创新”2013张江原创服装秀

◆“科艺融合”——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毕业季展示

◆中国美术学院创意设计人才招聘会(上海专场)

协同创新系统 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和快速地发展下去, 就不仅要卓有成效地开展自主知识创新, 而且要卓有成效地与其他知识创新主体 (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一起开展合作 (或协同) 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在新产品研发、业务流程改进、技术研发和技术商业化等方面进行创新[1]。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开展协同知识创新, 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供应链内部的知识和资源共享, 而且可以降低供应链企业的研发成本, 分摊企业独立创新的风险[2,3], 为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资源。

目前, 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些协同包括物流和知识流协同, 其中, 知识协同又分为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方面的协同[4], 知识在供应链上下游长期信任的协同组织中转移, 可以创造获取竞争优势的资源。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之间及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 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 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5]。虽然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5,6,7,8,9,10,11]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做过研究, 但是, 关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知识创新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文献却十分鲜见。本文对二级供应链系统中的协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探讨。

1 基于二级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知识创新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文考虑的协同知识创新是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在该系统中, 销售商从供应商处订购某种产品并将该产品销售给顾客。系统中的知识创新可以分为已有的和当前的两类。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投入都可以以金钱或其他有用资源来衡量。知识创新的收益可以形成专利和出版物, 反过来可以影响知识拥有组织的吸收能力[12]。在该二级供应链系统中, 知识创新模型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长期合作的, 各自在进行知识创新的同时还要长期进行协同的知识创新;第二是供应商和销售商首次合作, 前期各自都进行了知识创新, 通过合作第一次进行协同知识创新。

协同知识创新取得的成果可以用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混合绩效表示。现存的绩效函数假定知识创新活动是可以测度的, 最终可以转化为利润。在协同知识创新过程中, 供应链企业共同的知识库存增加了, 因为新创造的知识增加了现有的知识存量, 且应用不会削减知识的存量, 所以绩效是不减少的。由于增加的知识存量, 减少了同等努力情况下其他资源的投入, 因此知识创新的绩效作用是非线性的。

假定协同知识创新的绩效是由两个组织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总投入影响的, 且随着知识创新总投入的增加而达到一个饱和点, 该点即是知识创新绩效理论上的最大值。设定:

π:知识创新的总投入;

pπ:知识创新的绩效;

p^π:知识创新的期望绩效;

λ:知识创新的绩效饱和渐近线;

γ:目前知识创新投入的半弹性;

ε:环境的不确定性;

Τ^r:销售商期望收益;

Τ^s:供应商期望收益;

Τ^:系统总体期望收益;

α:销售商参与创新程度 0≤α≤1;

β:供应商参与创新程度 0≤β≤1;

ρr:销售商边际收益;

ρs:供应商边际收益。

则绩效函数为:pπ=λ-π-γ+ε, 其中λγ是确定的常量, 而ε是随机变量, 其期望为零。知识创新的期望绩效p^π=λ-π-γ[13,14]。

由于知识创新投入收益比期望收益小, 可以假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边际收益可转换成收入的单位绩效, 并且是连续的。个体组织的边际收益可以由知识容量增加产生的利润绩效解析。

1.1 长期合作时的协同知识创新绩效

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各自进行知识创新的同时, 开展长期合作进行协同知识创新。则长期合作的二级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函数为:

销售商收益:

Τ^r=ρr×p^π-πα=ρr (λ-π-γ) -πα;

供应商收益:

Τ^s=ρs×p^π-πβ=ρs (λ-π-γ) -πβ;

系统总体收益:

Τ^=Τ^r+Τ^s=ρr (λ-π-γ) -πα+ρs (λ-π-γ) -πβ= (ρr+ρs) (λ-π-γ) -π (α+β)

为了获得系统总体期望收益的最优值, 根据收益最大原理有:

Τ^π=0, 即:γ (ρr+ρs) π-γ-1- (α+β) =0。

可得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

π*= (α+βγ (ρr+ρs) ) -1γ+1

则不考虑参与程度和边际收益, 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是先前知识创新投入的函数。

那么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对参与程度的偏导为:

π*α=π*β=-1γ (γ+1) (ρr+ρs) (α+βγ (ρr+ρs) ) -γ+2γ+1<0

由此可知, 随着供应商和销售商参与程度的增加, 当前知识创新的投入在不断减少。

销售商期望最大收益:

maxΤ^r=ρr (λ- (π*) -γ) -π*α=ρrλ-ρr (α+βγ (ρr+ρs) ) -γγ+1-α (α+βγ (ρr+ρs) ) -1γ+1;

供应商期望最大收益:

maxΤ^s=ρs (λ- (π*) -γ) -π*β=ρsλ-ρs (α+βγ (ρr+ρs) ) -γγ+1-β (α+βγ (ρr+ρs) ) -γγ+1;

系统总体期望最大收益:

maxΤ^= (ρr+ρs) (λ- (π*) -γ) -π* (α+β) =λ (ρr+ρs) - (ρr+ρs) (α+βγ (ρr+ρs) ) -γγ+1- (α+β) (α+βγ (ρr+ρs) ) -γγ+1

1.2 首次合作时的协同知识创新绩效

供应商和销售商如果是第一次合作, 进行协同知识创新, 则绩效函数不仅受到知识创新总投入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先前供应商和销售商知识各自创新投入的影响。设定:

πr:销售商前期知识创新的投入;

πs:供应商前期知识创新的投入;

γr:销售商前期知识创新投入半弹性;

γs:供应商前期知识创新投入半弹性;

则绩效函数为: pπ = λ-π-γπr-γrπs-γs + ε, 其中λγγrγs是确定的常量。这时知识创新的期望绩效p^π=λ-π-γπr-γrπs-γs, 如果其他值不变, γ值越大, 当前知识创新投入对绩效影响越大;γrγs值越大, 先前的知识创新投入对绩效影响越大;如果γγrγs都大, 这就意味着当前知识创新投入对比先前知识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弹性要大。

则首次合作的二级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函数为:

销售商收益:

Τ^r=ρr×p^π-πα=ρr (λ-π-γπr-γrπs-γs) -πα

供应商收益:

Τ^s=ρs×p^π-πβ=ρs (λ-π-γπr-γrπs-γs) -πβ

系统总体收益:

Τ^=Τ^r+Τ^s=ρr (λ-π-γπr-γrπs-γs) -πα+ρs (λ-π-γπr-γrπs-γs) -πβ= (ρr+ρs) (λ-π-γπr-γrπs-γs) -π (α+β)

为了获得系统总体期望收益的最优值, 根据收益最大原理有:

Τ^π=0

即:γ (ρr + ρs) π-γ-1πr-γsπs-γs- (α+β) =0。

则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π*= (α+βγ (ρr+ρs) πr-γrπs-γs) -1γ+1。如果不考虑参与程度和边际收益, 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是先前知识创新投入的函数。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对参与程度的偏导为:

π*α=π*β=-1γ (γ+1) (ρr+ρs) πr-γrπs-γs (α+βγ (ρr+ρs) ) -γ+2γ+1<0

故随着供应商和销售商参与程度的增加, 当前知识创新的投入在不断减少。

销售商期望最大收益:

maxΤ^r=ρr (λ-π*-γπr-γrπs-γs) -π*α=ρrλ- (ρrπr-γrπs-γs-α) (α+βγ (ρr+ρs) πr-γrπs-γs) -1γ+1

供应商期望最大收益:

maxΤ^s=ρs (λ-π*-γπr-γrπs-γs) -π*β=ρsλ- (ρsπr-γrπs-γs-β) (α+βγ (ρr+ρs) πr-γrπs-γs) -1γ+1

系统总体期望最大收益:

maxΤ^= (ρr+ρs) (λ- (π*) -γπr-γrπs-γs) -π* (α+β) =λ (ρr+ρs) -[ (ρr+ρs) πr-γrπs-γs- (α+β) ] (α+βγ (ρr+ρs) πr-γrπs-γs) -1γ+1

通过2.1和2.2的对比可得, 长期合作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对首次合作情况仍然适合。

1.3 对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参与程度进行分析

由于0≤α≤1, 0≤β≤1则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α=β=0时, 供应商和销售商都不参与创新, 则无论是长期还是首次合作, 当前知识创新投入的最优值为0, 销售商期望收益maxΤ^r=ρrλ, 供应商期望收益:maxΤ^s=ρsλ。系统总体期望收益:maxΤ^=λ (ρr+ρs) 。由此可知收益只与知识创新的绩效饱和渐近线和销售商以及供应商的边际收益有关, 总体期望最大收益是各自收益简单相加。

当0<α+β<1时, 协同知识创新出现相应成效, 随着α+β值的不断增加, 其相应的系统最大期望收益也不断增加。

α+β=1时, 协同知识创新达到最优, 系统获得最大期望收益。

α+β>1时, 协同知识创新出现重复情况, 供应商和销售商在进行知识创新时出现同时进行同样的知识创新, 造成资源浪费。

2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在二级供应链系统中, 无论销售商和供应商是长期合作还是首次合作, 供应链系统协同绩效都取决于供应商和销售商参与知识创新的程度, 开始时随着参与协同知识创新程度的增加, 创新绩效明显增加;但是达到一定值后, 参与协同知识创新程度再增加, 创新绩效反而会降低, 引起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在进行二级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知识创新时, 要对参与协同知识创新程度进行相应监控。

协同创新系统 篇7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知识创新联盟是利用外部资源、共享并创造知识、获得组织发展所必需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网络组织模式,是提高合作组织动态能力的价值体系。由于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尚无一个统一完整的概念,因而本文对知识创新联盟的涵义做了如下理解:

(1)知识创新联盟是由具有决策能力的活性结点,及结点之间的合作联结方式、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

(2)结点之间的联系,各结点内的运作机制、整个网络组织运作、管理与创新机制,以及共同遵守的网络组织协议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创新联盟的运作成效[1]。

(3)延伸组织知识管理范围。知识管理不应该被限定于只对组织内部知识资源进行管理,更应该对组织外部各利益群体、组织机构、政府机关所拥有的一系列与组织运作所需的知识资源加强管理,并将其融入到知识创新联盟中。

(4)有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2]。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创新联盟,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获取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然而,知识创新联盟的有效运作需要建立一个公开性、强有力的、统一信息化的合作通信系统,集合所有参与该网络运作的成员组织,为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环境,配合显性知识的准确、即时性传递[3,4];并为满足专家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实现各种实际交流的手段工具[5]。

基于这一出发点,知识创新联盟构建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建设并开发一个能实现上述目标的网络合作通信系统,即知识网络平台。

2 知识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

隐性知识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个人知识,需要提供一定的工具和机制帮助促进用户交流和共享这些知识[6]。该知识平台能够为员工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知识交流的环境,使联盟企业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系统不仅保存交流所形成的文档,还能捕捉交流和互动的线索,保留知识的语境[7]。此外,考虑到知识推送及交流的其他现存工具如Email、newsgroup等,该知识交流平台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继承性以及与其他知识管理工具软件的兼容性。

传统的软件系统因大多采用的C/S结构,所以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而B/S结构可以通过借助网络技术,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更加普及易用,因此采用了B/S模式来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系统开发工具采用了JSP+Java Beans+Servlet,并配以Java Applet实现,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知识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1)在客户端允许用户在网站上进行线程化的讨论。(2)允许用户在交流的同时粘贴附件,丰富了隐性知识交流的内容。(3)中英文搜索可以快速为用户定位到自己关注的主题,搜索使用了apache提供的lucene搜索引擎,lucene是一个纯Java的高性能的全文搜索引擎[8]。(4)提供在线实时交流,用户可以召开电子会议,在线讨论和解决问题。(5)使用手机短信、Email支持知识推送功能。(6)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例如采用领域专家积分制、隐性知识著作权等激励形式,使它们更加具有可操作性。(7)知识专家地图功能,为根据专家积分情况评出的专家建立知识地图节点,节点的属性包括了专家的联系方式、知识结构、成功案例以及专家对自己各知识领域的自评价(满分是10分),用户可通过关键词对知识地图中的专家进行查询[9]。(8)平台采用缓冲机制,可以承受大访问量,同时能保持快速反应。(9)平台的客户端与管理端分离,保证了平台良好的定制和可扩展性。(10)清晰的权限机制为平台基于角色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

3 基于知识网络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

协同知识创新系统主要由虚拟主题交流区、虚拟综合交流区、主题交流区智能代理、客户智能代理这几部分构成,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虚拟主题交流区。模拟多人合作中就某一主题开展“交流”的虚拟空间,是容纳和管理某组分类知识的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维护交流区之中的知识、信息的动态流通和交互[10]。虚拟主题交流区实质是具有一定方法的碰撞区,其主要功能是添加、删除、修改其中的知识元,记录和维护知识元的“碰撞”。

(2)虚拟综合交流区。虚拟综合交流区是全部知识信息综合汇集的虚拟空间。其主要任务是维护虚拟主题交流区的操作,如建立、修改、删除虚拟主题交流区,负责不同虚拟主题交流区之间的通信等[11]。

(3)主题交流区智能代理。智能代理负责向虚拟主题交流区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知识。每个主题交流区都有至少一个自治体代理。自治体主动地从Internet或者多种信息数据库系统或者在线用户提供的知识中搜索到与本主题交流区中“交流”的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封装,发送等过程,将信息传送至交流厅中[12]。每个智能体都由智能体控制中心,通过消息机制进行控制。智能体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控制每个自治体的启动和中止等活动。

(4)客户智能代理。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智能体,负责发送、接收客户提供的查询需求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存储等管理工作。客户智能代理还与交流区代理中心通信,代理用户指导知识的分类、检索、获取。不同身份的客户,享有不同的等级的信息共享、获取、支配权限。

协同知识创新系统充分体现了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机机交互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即虚拟知识网络的工作环境,如图3所示。

参与网络协作、知识交流的用户,不仅是知识资源的共享者,又是信息、知识的提供者。由他们参与对知识的识别、获取、提炼后,所获取的信息就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信息和知识的虚拟知识网络。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学习、设计、制造等过程有关的全部信息,都均等地分布在虚拟的知识网络中,任何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可以直接获取知识。同时,知识创新人员又可以通过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来源,直接与相关知识创新人员进行交流。本文研究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等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全面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拥有更大的活力和应变力。

4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综合性的大大加强,跨行业、跨学科的技术渗透与扩散加速,致使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与其产品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里全面领先。企业研发需要一个规模更大的、更加多样化的知识网络。然而,知识创新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建立一个公开、强有力、统一信息化的知识网络,集合所有参与该网络运作的成员组织,为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环境,配合显性知识的准确、即时性传递;并为满足专家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实现各种交流的平台。因而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知识网络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是把知识网络中的专家、互联网、信息数据库等多种知识、信息来源综合集成起来,利用信息采集、检索、碰撞等技术,实现知识获取、知识交互、知识存储、知识挖掘,从而辅助知识网络中的各企业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虚拟知识网络环境。

摘要: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是辅助知识网络成员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创新的虚拟知识网络环境。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的现状,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分类技术及智能协作技术,对协同知识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设计了知识网络平台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体系架构,并依此设计了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虚拟知识网络工作环境。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网络平台,创新联盟,协同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HALL R,ANDRIANI P.Manag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2,35(1):29-48.

[2]MIREILLE Merx-Chermin,WIM J N.Factors influencing knowledg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n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05,29(2):135-147.

[3]ANJA S,MARTIN H.Knowledge cre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32(2):210-236.

[4]MARSHALL V A.The state of network organization:a survey inthree framework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2003,7(3):50-55.

[5]BHATT G D.Organizing knowledge in the knowledge development cycl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0,4(1):15-26.

[6]KOSKINEN K U,VANHARANTA H.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innovation processes of small technology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2,80(1):57-64.

[7]WINTER S.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10):991-995.

[8]SHEN Jau-Ji,CHANG Chin-Chen.Combined association rules for dealing with missing valu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7,33(4):468-480.

[9]ANDREAS P.Innovation networks in economic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5(3):152-163.

[10]PAUL H.Political knowledge and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n the netherlands:comparisons with the canadian case[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6,27(2):137-166.

[11]JENNIFER O.Knowledge us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J].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6,6(3):221-237.

协同创新系统 篇8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范如国较早将耗散结构理论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对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衡扩散进行了研究[2]。随着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学者们先后将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创新体系结合起来研究,如曾德明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形成耗散结构是其理想状态[3],苏屹提出从物质、能量、信息三个角度来分析,协同创新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而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协同创新系统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研究[4],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创新的结合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动力机制研究,如金高云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产学研技术创新动力机制[5],第二,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如邓富民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6],第三,技术创新企业的相关研究,如李志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理论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7],苏屹在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对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的Brussels模型[8]。

在此基础上本文的主要贡献有: 第一,在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来研究协同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判定,全面系统的分析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协同创新系统,这一系统区别于产学研联盟、政产学研联盟等松散不系统的模式,它是具备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系统,具有资源、信息、要素等交叉共享的网络化特征,是多主体的、异质性的联合组织; 第三,本文对Brussels模型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转译,区别于前人运用具体因素对某一具体主体的Brussels模型赋值的做法,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系统是否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

1理论概述及研究逻辑

1.1耗散结构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 年提出了熵定律,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任何不可逆过程都将导致熵的增加,且会自动增加到并且稳定在最大熵状态,从而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就要降低系统熵值[9]。耗散结构理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 I. Prigogine) 于1969 年提出的,它是熵定律的延伸,基本内涵是: 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会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此时形成的远离平衡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10]。因此本文认为形成这种耗散结构的协同创新系统可以提高环境适应性,迅速的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

1. 2 研究逻辑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可知,协同创新系统的熵由来自于内部的正熵及来源于外部环境的负熵构成:正熵是无序的本因,是系统运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在协同创新实践中,如系统封闭运行,与外界联系不够,系统内部运行的各个因素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从而产生负能量导致内部运行不畅; 负熵是有序的来源,必须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输入,在协同创新系统与外界接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就会为系统的运行带来有效能量,从而中和内部产生的正熵,使系统运行良好。本文的研究逻辑如下: 首先分析协同创新系统正熵、负熵的具体构成,建立正负熵流指标体系; 随后建立协同创新系统的Brussels模型,从而得出协同创新系统是否形成耗散结构的判定依据; 最后,采用熵值法实现正熵和负熵的计算与比较。

2 协同创新系统正负熵流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逻辑性、科学性、全面性等原则,本文将指标体系设计为四个层次: 目标层、要素层、变量层、状态层。

2. 1 协同创新系统正熵流指标体系

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因素产生的正熵是其处于无序状态的根源。从协同创新的内涵上看,协同创新系统的内部运行是 “官产学研中”五个创新主体进行资源优化以及合作创新的过程,协同创新系统的内部运作就包含资源整合与主体互动两个维度,而主体互动包含了主体间的相互协作和知识转移两个方面; 从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上看,系统必须通过加强各个主体的参与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协作来维护系统的内部环境。因此,本文用协同创新系统的资源要素、协作关系及知识转移与转化能力来刻画系统正熵,如表1 所示:

2. 2 协同创新系统的负熵流指标体系

外部环境变量是影响协同创新系统的控制变量,是与协同创新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有关的各种外在事物和条件的集合,是其负熵产生的源泉。根据协同创新运作机理中外部反馈的构成可知,协同创新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了政治环境、产业环境、社会环境、创新环境等[11],根据协同创新的定义,用户作为协同创新活动的终端,是协同创新实现的最终调节者,是系统与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因此,用户的行为是负熵流的重要组分[12]。本文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出发建立了协同创新系统的负熵流指标体系。如表2 所示:

3 协同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分析及熵值计算依据

Brussels模型提供了完整的耗散结构量化分析的方法论,它对耗散结构的产生条件做出了有关量化的判断性断言,这一断言对于我们研究协同创新系统中正熵和负熵之间的关系,以及判断协同创新系统是否形成耗散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数学模型依据[13]。

3. 1 Brussels基本模型

Brussels模型描述的化学反应如下:

其中: A、B为初始反应物,在反应中不断消耗,又不断从外界得到补充,浓度保持不变; D、E为反应产物; X、Y为中间组分,其浓度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对上述化学反应做归一化处理得出以下方程组:

通过对( 2) 式进一步计算得出: 当A > 0,B >0 时,方程的唯一定态解是: X = A,Y = B / A定态的线性稳定性分支表明B可视为分支参数,B = 1 + A2时,H为Hopf分支点,当B < 1 + A2时,系统不能成为耗散结构; 当B > 1 + A2时,模型出现稳定的周期振荡解,从而形成耗散结构。因此,Brussels模型所代表的协同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就是: B > 1 + A2。

3. 2 协同创新系统的布鲁赛尔模型

Brussels模型是化学领域的,在对它赋予协同创新的概念时,必须服从原始模型的基础条件和逻辑关系。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浓度的增加导致另一种生成物质浓度的增加( 减少) ,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反向原因) ,两者之间存在着正向( 反向) 的关系。因此,本文的转译如下:

A、B——— 为协同创新系统在进行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熵的组分,A代表正熵,B代表负熵;

D、E——— 为正熵、负熵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协同创新系统的两种可能状态,D为耗散结构,E为非耗散结构[14];

X、Y——— X代表系统自身产生的无效能量,Y代表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信息所获得的能量。

将上述含义带入基本反应式,可以建立协同创新系统的Brussels模型如下:

:协同创新系统在未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之前,在系统不可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矛盾的产生,会产生正熵,并且导致系统能量从有效能转化为无效能;

:表示协同创新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互动时,会产生负熵,在与正熵的相互作用下,使系统获得来自于外界的能量,促使系统往有序的方向发展。负熵对于X有消减作用,可理解为在系统与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冲减了由正熵产生的无效能量;

:这描述的是一个自催化反应,X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表示协同创新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当系统内部矛盾较为复杂时,从外界获得的能量无法完全中和无效能量;

:这一式子可用熵定律来解释,任何不可逆过程都会产生熵增,会自动增加到最大熵状态且稳定在最大熵状态,当协同创新系统稳定在这一状态下时,系统是混乱无序的,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

3. 3 协同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定依据

根据Brussels模型的结果,系统的正熵和负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负熵值B小于阀值1 + A2时,系统正熵起主导作用,处于无序状态; 当B值等于阀值1 + A2时,系统处于临界状态; 当B值大于阀值1 + A2时,系统负熵起主导作用,此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因此,结合协同创新系统的Brussels模型,协同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为:

3. 4 协同创新系统正负熵值的计算方法

根据统计物理学,假设在一个二元系统中,物质1有n1个分子,物质2 有n2个分子,根据波尔兹曼公式可得出系统熵值:。

同理,在多元系统中也可根据这一原理计算熵值。评价对象某项指标的熵值越大,意味着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量越小,权重也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可用熵值法来计算各指标的熵值,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提供计算依据[15]。根据正熵流指标体系,共有21 个评价指标,N = 5 个评价等级,设指标数据矩阵为A = ( aij)21 × 5。

根据协同创新系统负熵流指标体系,共有21 个评价指标,N = 5 个评价等级,指标数据矩阵为B =( bij)21 × 5,令,同理可得,协同创新系统的负熵值为:

4 实证分析———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本文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协同创新系统Brussels模型。本文以协同创新中心各个主体的主要负责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基础数据,共发出问卷55份,回收50 份,有效问卷48 份。正熵流指标数据矩阵为A = ( aij)21 × 5,负熵流指标数据矩阵为B =(bij)21×5。

4. 1 正负熵流的计算与结果

本文根据式( 5) 到式( 10) ,结合问卷统计得到的基础数据,计算出了协同创新系统的正熵值和负熵值。计算结果如表3 和表4 所示。

4. 2 协同创新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判定结果及分析

| B | = 0. 8036,1 + A2= 1. 7177,由此可见B < 1 +A2,根据协同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 式4)可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没有形成耗散结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未达到高效率有序运行的状态,通过上表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正熵值偏高而负熵值偏低。

从表3 可以看出,造成正熵值偏高的原因是: 协同创新系统基础资源要素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以及知识转移能力不足等。具体表现为: 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经费支出力度不够,熵值0. 913 0; 高校研发课题经费投入不足,熵值0. 895 1;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低下,熵值0. 908 0;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熵值0. 924 4; 创新奖励制度不合理,熵值0. 904 6; 专利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熵值0. 898 1;沟通有效程度不够,熵值0. 905 4;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不足,熵值0. 901 1;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所有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高,熵值0. 935 0。

从表4 可以看出,造成负熵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具体表现为: 行业结构不合理,熵值- 0. 787 8; 行业的基本获利能力和潜力不够,熵值- 0. 777 8; 市场竞争强度不合理,熵值- 0. 717 5; 用户对知识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不足,熵值- 0. 796 7; 用户的消费素质不高,熵值- 0. 772 4; 用户对自主品牌的热衷程度不够,熵值- 0. 796 9; 云计算的推广与运用程度不高,熵值0. 797 5;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够, 熵值-0. 706 2。在以上这些原因中,代表市场环境的指标居多,说明该协同创新系统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4.3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来抑制和改善协同创新系统中产生正熵的不利因素,促使负熵的产生和增加。

第一,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提升科技中介结构的服务能力。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应强化政府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给予协同创新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高校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应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应设立扶持中介机构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促使服务能力提升。

第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多主体沟通协调体系。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系统思考,逐步建立符合协同创新实际情况的创新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奖励制度、专利制度体系等创新机制,尤其要注重专利制度的完善,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是良好创新氛围的保障,主体成员之间应相互认可与信任,建立起多主体的沟通协调体系。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市场化程度。协同创新系统区别于产学研联盟等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而用户作为协同创新活动的终端,是系统与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与用户充分接触,了解用户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提升用户对自主创新品牌的热衷程度,为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打下基础。

5 结论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为协同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定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方法,主要创新点为: 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协同创新系统正负熵流指标体系;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系统Brussels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运用熵值法为协同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判定的计算方法。对协同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定进行研究,有利于认清协同创新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发现协同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协同创新系统运行状况的考察以及协同创新系统未来发展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使协同创新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相协调,促进协同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协同创新系统的实际情况对正负熵流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以期能真实反映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情况。

摘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为协同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定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协同创新系统正负熵流指标体系;随后对Brussels模型进行转译,建立协同创新系统的Brussels模型,提出协同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并以熵值法为正负熵值的计算依据;最后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协同创新系统正负熵流指标的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据此判定其是否形成耗散结构并提出对策建议。

协同创新系统 篇9

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是指在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由多个主体共同推动,由多个子系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形下所形成的一个综合协同创新系统,旨在使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及组合创新等多种创新方式,实现装备制造产业突破性发展和产生质的飞跃。在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到输出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也要实现创新结果的输出,同时伴随系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的创造及主体间等一系列过程的组织,进而实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实现路径。本文从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与网络环境关系和系统实现路径等方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展开研究。

1 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网络结构

在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信息流网络结构的工作原理类似电磁场,这一结构是通过网络中结点间的联系共同组成的。根据拓扑学理论中的网络组成要素中的关联关系,网络是由很多节点分层连接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创新要素以及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创新要素,通过交互流动形成协同创新系统网络的基本构架。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由于系统主体间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使得信息间的联系增多,对主体间的要求和环境技术要求增大;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在网络中的高效率传播和共享,使得系统的协同创新有效性增加,系统协同创新的成果能够更为迅速的扩散。

1. 1 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要素关系

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知识流、物流与资金流,还有他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相关主体之间互动[1]。因此在研究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整体的互动之前,先要分析一下该系统主体中的各个个体。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活动过程拓扑成一个网络图,网络图中各顶点即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各顶点间的联系代表着系统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活动,网络图中的通路代表系统主体间在网络中的创新过程。

网络环境下,作为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四大行为主体要素———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体系,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网络结构中的节点,这些网络节点通过学习、选择和扩散机理,自身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有向选择的目标更加明确,主体自身不断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内部主体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交流、沟通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持续性联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强度不断提高,网络的密度和聚集系数增大,为知识流动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桥梁。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交流沟通并进而开展一系列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行为[2]。

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系统主体间通过员工之间开展频繁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学习,极大促进了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的传播和运用,在传播和运用过程中涉及到自身的朋友圈、同事和偶然结识的人,于是信息资源快速地进行传播。中介机构和各类组织等社会服务体系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发展,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互动效果,政府的加入使得系统网络功能更加完备,从宏观层面促进了系统主体———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的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了完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图1 是以企业作为主要结点,包含企业内部的次级结点,其他主体简化结构为例的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间的结构关系。

图1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间的结构关系

1. 2 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与网络环境的关系及功能

在网络环境下,各类主体作为结点在这网络结构关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在系统中发挥着各自重要功能。

( 1) 产业链上的企业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作为网络中最重要的结点,是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同时是创新活动的实现者,也是创新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这些企业主要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相关的零部件或者半成品的供应商、相应的下游经销商或者客户。

在网络环境下,系统内的企业通过现实网络和虚拟网络组成了包含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和用户在内的一条价值链,围绕利益最大化的共同愿景,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网状结构。

在网络环境下,作为结点的系统内企业,虽然具有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服务等功能,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每个结点企业不能完整地完成这些功能,每个企业只能保留价值链中最具竞争力的环节,然后将自身企业的其他功能虚拟化,进而借助其他企业的力量进行整合弥补。而快速变化的信息网络环境使得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内的不同企业合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利益相关的系统内企业间的价值网络关系。

( 2) 政府

政府作为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行为主体之一虽然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协同创新系统的效率,来促进知识生产、传播和有效利用,进而创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促进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保证该系统的高效运行。

( 3) 高校和科研机构

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由于拥有众多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着协同创新活动中的知识源与创新人才供给站的角色。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等不同的方式,促进知识的传播、技术的扩散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该系统的有效运行。

( 4) 社会服务体系

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中,社会服务体系如金融企业、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各类资源共享平台等,拥有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和专业人才,通过洞察经济发展走势,进而掌握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方向,便于系统中的装备制造企业以更加开阔的视角来审视该系统各个主体的创新活动效率,为各行为主体提供相关的服务。

综上所述的四方面是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及功能,这四方面按照特定的时空顺序、地位层次及结合方式,在系统内开展信息交流、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化协作和协同创新。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体系等主体要素,彼此互为信息资源的供给方或需求方,通过角色交叉重叠,形成了系统内的信息共生单元,进而在系统主体间开展信息交流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或者在信息中介组织参与作用下,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聚集优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实现信息资源价值增值及收益最大化。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要素间的关系可以从系统主体层面、网络活动层面和信息资源层面三部分构成,见图2。其中,系统主体层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及社会服务体系等,网络活动层包括信息需求的产生、信息传递与信息表达等,信息资源层主要指系统内外部的各类信息资源。

图2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的信息传递结构

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是由多个行为主体组成,这些行为主体贯穿于该系统的整个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中。各个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中,通过正负反馈来学习完善,从而使该系统在动态的快速变化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 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现路径

在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各种主体之间、系统主体和系统整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将信息技术和系统结构紧密结合,形成了集信息网络环境和创新系统网络于一体的错综复杂的多种网络关系。在这一网络关系中实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收益最大化,需要将信息环境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结构有机结合,主要有以下实现路径。

2. 1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环境与竞争情报的有效融合,实现系统的协同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认识到竞争情报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而对于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来说,竞争情报尤为重要,因为竞争情报将为系统主体提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导向和指引作用。而战略竞争情报的导向作用正在使得装备制造企业将其作为制定营销计划及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市场作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条件,这是客观的事实,但市场需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将市场需求的变动作为风向标,来组织本系统内的企业开展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行为。系统可以通过便利的信息网络环境,一方面获取系统内企业的产品生产量、产品的营销范围、外销的可能性及产品增长期和衰退期的大致时间范围;另一方面获取系统外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品种、质量、价格及服务等方面的情报,分析出市场上行业内新产品的不足,进而在系统内企业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提升新产品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对于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来说,需要搜集的竞争情报包括: 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流通渠道及环节、产品价格变动方向、产品竞争力和产品概念的方向,重点包括对产品价格、技术、行业、市场及销售等要素的预测。同时系统在搜集市场竞争情报之余还要对竞争对手的情报进行搜集分析,具体包括市场占有量、目标市场计划及各地区市场的相对吸引力等。通过分析目标市场计划,来了解当前竞争对手可能在哪些地区开展投资,哪些市场是关系着系统内企业主体的生死存亡,哪些是市场发展潜力薄弱的环节需要逐渐放弃。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而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市场,从而制定符合当前竞争环境的目标市场开拓策略和开拓方式。在系统内的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革新时,同样需要进行竞争情报的获取。此时通过获取竞争情报,不仅能够带动系统内企业的产品创新,也可以避免因为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风险。而完成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竞争情报的获取,更需要依赖于系统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下,系统主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创新主体,将需要获取的竞争情报和已经获取的创新信息需求通过信息网络环境进行创新需求表达。这种竞争情报和创新需求在创新系统的网络节点间展开相互作用,并进行相应的反馈,节点与节点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从而实现了系统内竞争情报的共享,带动了系统内企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

2. 2 借助信息网络环境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实现系统的集群式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不可能仅凭自身的能力完成所有业务,需要结合上下游企业即供应链中的每一个节点共同参与完成。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内,企业一方面需要解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与系统内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集成,因此需要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系统内的供应链节点提供可用的接口,进而实现信息交互及共享。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供应链信息传递是多方向性的,不仅有向下游企业方向的流动,也有向上游企业方向的流动,当然还有在同类企业间的流动。因此系统内每一个企业都是通过信息网络环境,实现信息流在系统内部的各环节及市场运作方式上的传递并引起连锁反应。随着系统内创新需求表达的深入和系统主体参与的增多,作为系统创新主体的节点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各类社会服务体系之间产生了创新系统的网络互动关系,建立了基于信息联系、生产联系、技术联系以及社会联系的网络结构,使得网络节点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环境这一载体形成了集资源、信息、知识、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创新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环境下,发达的通讯网络构成了系统知识传递的载体。系统主体间及主体与外部环境按照网络组织原则和协议规范等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并将系统主体的创新思想、知识及经验等进行分享和传递,进而实现系统的协同创新。这一过程也是不断传送、交换和产生信息与知识的过程。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长,加上中间产品的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显著,更适合通过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依靠产业集群的方式组织生产,进而实现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建立就是基于这一思想发展而来的,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资金、技术及人才等优势要素集中,鼓励系统内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使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呈现产业特色突出、协作配套完善、专业分工合理有序、协同创新能力较强的局面,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在系统内的有机集聚,利用信息网络环境实现系统企业间的信息快捷共享,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及资源的优化共享,进而提升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竞争优势。

2. 3 借助创新信息化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创新信息化平台,是建立在信息网络环境基础上开展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是协同、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有序、关联并高效流动的场所。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可以借助各种创新信息化平台,实现系统内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协同创新。

( 1) 研发设计阶段。研发设计阶段作为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前端及高附加值的部分,是行业及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借助已有的创新信息化平台的资源,推广诸如CAD/CAE /CAPP及并行工程、虚拟设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手段的创新、设计水平的提升及高效、低耗、低成本地生产,进而在系统内形成多方位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体系。

( 2) 生产阶段。通过利用已有创新信息化平台的先进技术,如FCS /DCS /APC等实现控制和规范生产过程,实现系统内企业的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完成生产过程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同时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功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生产的柔性制造过程,进而提升系统生产过程的工作效能。

( 3) 市场开发和产品分销阶段。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对市场的追求永远是企业决策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销售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由于市场开发和产品分销工作量大,加之销售过程中产品铺货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因此借助已有的信息化平台将大大提高产品分销的效率,如借助ERP系统中的分销管理系统及新兴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分销过程中的难题; 同时借助售后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如MRPII等手段,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管理上能够实现完整记录服务终端的动静态信息,实现深入、及时、全面的客户数据收集和后续客户服务工作,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标准,进而达到强化管理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而健全协同创新体系,形成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协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2. 4 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营造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体制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良性发展是在一定的体制平台和氛围中进行的,体制环境的适时改善,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装备制造产业本身的发展。同时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是需要将多个主体的多个战略融合互动,多种措施配套协作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快速发展取决于政府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公平竞争的秩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定义自身的角色并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通过本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开展并完善技术服务、资金扶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设,营造适合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发展的良好环境,并形成完善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信息网络环境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系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融合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为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进而实现装备制造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 3) 政府应积极投入到完善公共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建设高速宽带的传输网络和集中发展高速互联网,实现快捷、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制止和防范网络黑客的入侵和信息被窃取等; ( 4) 政府要积极参与并鼓励多主体参与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中来,并健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平台的体制机制,以管理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来解决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依托信息网络平台的辐射作用加速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

3 结论

本文通过明确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和系统与网络环境的深层次关系等内容,明确提出了系统主体是如何借助信息网络环境将系统内外资源充分共享,这对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提出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现路径。具体结论如下:

( 1) 在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到输出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也要实现创新结果的输出,同时伴随系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的创造及主体间等一系列过程的组织。

( 2) 网络环境下,作为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四大行为主体要素—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体系,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网络结构中的节点,这些网络节点通过学习、选择和扩散机理,自身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有向选择的目标更加明确,进而使得系统协同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了完备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

( 3) 随着创新需求表达的深入和系统主体参与的增多,作为系统创新主体的节点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各类社会服务体系之间产生了创新系统的网络互动关系,系统主体间及主体与外部环境按照网络组织原则和协议规范等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并将系统主体的创新思想、知识及经验等进行分享和传递,进而实现系统的协同创新。

( 4) 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收益最大化,要注重在信息技术和系统结构紧密结合基础上的路径选择。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体制环境; 利用信息网络环境与竞争情报的有效融合,并借助信息网络环境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和创新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提升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

摘要:主要从网络环境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来阐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样的关系下系统主体是如何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在系统主体间的流动,进而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现路径。

协同创新推动智慧设计 篇10

“协同设计、移动化、点云等都是当前工程设计领域的热点,也是Bentley公司的当前技术投入重点。”Bentley 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Greg Bentley在日前举行的Bentley用户和渠道合作伙伴研讨会上表示。

Greg 介绍说,协同设计是Bentley工程设计软件的一大特色。比如,其协同工作平台ProjectWise可实现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公司和业主在单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未来还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特色。“移动化”和“点云”是Bentley今年新增的特色功能,“移动化”让工程人员在工程现场就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和修改工程设计,大大方便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而“点云”作为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可以有效地充当基础设施资产的“实用”三维模型,从而有助于在设计和运营工作流程中提高信息移动性与完整性。

Greg Bentley特别谈到了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Greg Bentley说,“中国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的国家,中国也将成为工程设计软件应用和创新的前沿阵地。”

协同创新系统 篇11

关键词:电视台,OA系统

一、电视台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以武汉市某某电视台为例,目前有计算机大约50多台,通过采用ADSL技术连接到互联网络。优化前的信息系统有一个OA管理系统,一个人事人才统计管理系统和一个人事统计报表处理软件都是通用性的管理软件,具备有人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公司的人事和财务问题。但是,目前的OA系统并不太能适应该电视台的办公现状,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明确,用户操作使用OA系统权限分配不具体,应用信息化后电视台管理工作的优越性未能体现。

2.该企业所使用的OA系统模块流程比较简单,并不能与庞大的电视台的业务发展现状相适应。例如,作为一个企事业单位,现有的OA管理系统缺少资产管理,或者对资产的管理仍停留在纸化办公上,管理不便捷,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遵循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规范。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3.由于电视台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如记者经常会外出采稿,各部门、上下级、同事之间的沟通联络只能用手机,其花了较大成本建设的OA系统使用率非常低下,几乎形同虚设。

总之,电视台传统OA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落地存在困难:制度无法清晰理解和贯彻;无法及时了解本台或其他同行动向;传统的部门组织结构成为内部员工沟通交互的壁垒;邮件过载,沟通效率低下,占用管理者大量的时间;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大量重复劳动;知识管理无序,企业内部专家没有被有效发掘记者积极性不高,内耗严重,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移动终端及其他手持设备的应用等等。

二、需求分析

经过调研分析,要想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优势,提升电视台综合管理水平,原有OA系统必须进行优化和创新,既要无缝整合原有的信息系统和OA系统,又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沟通,即时办公的功能,其主要需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办公管理需求:电视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快速扩张?怎样可以避免电视台内部沟通不畅和出现过多的重复性工作?怎么样帮助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降低日常办公纸张成本和减少内耗?如何持续性的防止重要资料的流失?

2.功能需求:解决电视台的信息发布、内部通信、工作流程自动化、文档管理自动化、管理(人事、资产、会议、车辆、考勤)、与业务的集成(客户、销售、财务)、分布式办公等核心需求;

3.使用需求:即时沟通,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容易上手,短期内有效提升电视台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

4.安装维护需求:无需专门技术即可以快速安装,系统设置和后续维护简单,对人员配备要求不高;

5.安全需求:实现企业的数据安全,保护信息的有效性和机密性,实现按电视台实际管理层级划分的操作权限;

6.性能需求:性能稳定,响应速度快,技术平台先进,对硬件和网络环境要求不高;

7.服务需求:服务完善,响应迅速,服务方式多样,可实现便捷的自助式服务;

8.价格需求:价格实惠,性价比高,有效保护企业投资;

三、协同2.0时代的OA系统优化和创新

协同2.0时代是互联网深度影响下的经济发展新趋势,OA办公系统面临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日趋成熟。那么,OA办公系统的应用模式该有哪些变化,是向移动端迁移?还是一站式协同?目前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的确对OA办公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这只是技术升级的一方面,用户的需求是对移动OA办公系统进行探索的原始动力。大数据的兴起让用户对OA办公系统的整合能力提出更多要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给产品的互动性、及时性带来挑战,所以协同2.0时代在移动OA办公系统兴起的趋势仅仅是一个开始。

基于普通局域网和PC设备的网络办公系统无法满足办公人员经常外出的需求。但移动OA办公系统如果既能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又能提升员工生产力和满意度的更加灵活的移动办公环境,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移动OA办公系统发挥了作为“工作流管理专家”的优势,提供了流程的发起、阅读、审批等全系列操作。用户可以查看待审、待阅、经审、我的申请中的表单列表和流转记录。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申请单审批,进行审批同意、审批不同意、填写审批意见、审批前加签、审批后加签、申请退文、在线编辑、上传附件等各种操作。用户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填写表单,发出申请。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可以实现“一键式”的工作操作,内部对接和客户服务都可以高效率的完成。

虽然实现移动办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完全实现的还有待时日。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移动OA办公系统可以融入“机器人模式”,系统中办公像在家里的书房、度假的海滩等,这样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系统的优化和创新应该主要以电视台的组织架构为基础,以电视台的组织成员为中心,采用轻量级、插件化的架构理念来设计,并提供开发接口。可以作为企业第三方管理系统如OA、CRM以及其它业务系统的基础平台,实现一站式应用平台。

系统的优化和创新还应该着眼于优化电视台目前的工作流程,解决信息发布智能化、内部通讯即时化、工作流程自动文档管理规范化,及业务集成分布式、移动化办公。并迎合电视台的需求,做到实用、好用、入门快、见效快、价格实惠,充分贴合电视台实际需求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基本思路:工作流程优化和再造。该电视台协同办公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是针对原来的OA系统进行优化后构想出来的。主要是通过WISE TV系统的系统效应,针对电视台的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其整体的效率和效益。

2.系统功能优化。本系统应该具备如下功能:用户身份验证、个人信息查看和修改、电视台信息发布、企业内部通信、工作流程自动化、文档管理自动化、人事、资产、会议、车辆等日常事务记录的管理、分布式办公、即时消息、语音、视频、远程协助、截图编辑、超级群∕组、视频会议、企业文件柜、电视台员工待办事项管理、电视台员工日程安排等

3.技术路线:结合XMPP协议将消息与状态信息编码,统一常用的沟通方式,达到根据客户端上线∕离线状态,智能选靠与对方的联系方式。

通过扩展radius协议,结合XMPP协议的编码,实现统一认证、统一收费、统一授权,为移动商务平台提供统一的“通行证”。

在研究传统P2P技术的基础上,为达到稳定而又高效的网络传输,我们采用数据请求方主动请求,数据提供方根据请求方的请求发送数据的模式,融UDP传输的高效率与TCP传输的高稳定于一体。

通过云计算的应用,扩展服务器集群的资源利用与分布式计算,实现服务器大规模并发处理,及客户端资源发现与共享。以企业员工为沟通的中心,充分考虑各种接入方式,把所有的与沟通相关的工作,如电子邮件、即时沟通、移动沟通、音频视频、WEB会议以及VOIP电话系统融合到一个统一平台,集成到人们的日常工作流程中。

采用消息机制运营(日程、待办、通知、提醒、多系统消息等),通过统一的通道,对包括软件客户端、短信、手机、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进行集中式消息管理。

为了便于二次开发,设计的平台具有开放性,可以实现“4A”沟通(Anywhere,Anybody,Anytime,Anymind)。

4.优化后的四个核心功能模块介绍:经过优化后,本项目的四个核心功能模块分别为审稿系统、节目排序系统、评分系统和外勤通系统。优化后,电视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80%,办公成本降低了60%。

1)审稿系统:审稿系统支持稿件新建、编辑、删除、修改、查看、导出、提交、审核、定稿、废稿等。文稿审核流程可在流程引擎中进行配置。

采用自主研发的审稿系统,包括和新闻文稿业务密切相关的自定义段落标记,发稿时间、审稿时间设置模块。(见图1)

2)节目排序系统:节目编排系统可直接将串联单通过网络发送到播部。播出部根据串联单进行播出。省去总编室每天派专人将串联单送到播出部或备播科的流程。节约人力资源,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3)外勤通系统:(见图2)

4)评分系统:对播出单进行考评和统计,可在文稿打分或考评统计两个节点进行。打分是针对定单中的每一条标题并进行等级评定,可评分或评等级。考评对象包括:记者、剪辑、摄影、协作、来源、市民记者、播音。打分后显示在列表中,系统自动计算总分值并进行排序和统计。

通过手机端应用,总部可随时定位出勤记者位置,掌握记者的动态,对记者的外勤进行记录考勤。

系统还可以迅速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地点。精准定位,远程引导外勤记者快速到达新闻事件发生地点。

5)多终端的系统构架:本OA系统拥有多终端的优势,PC、PAD、WEB协同办公,帮助管理者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四、结语

在倡导“无纸化、规范化、低碳化、高效率”口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精细化核算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协同OA平台建设,与即时通讯类信息化系统相互整合,构建统一的工作与管理平台。通过规范公司工作流程和分享知识文档,成功采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知识传递和利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传播效果。

本系统通过嵌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OA进行流程优化和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电视台信息发布智能化、内部通讯及时化、工作流程自动化、文档管理规范化,与业务集成(审稿、节目排序、评分互动)分布化、移动化办公等核心需求。有望实现“让沟通更简单,让组织更高效,让传播更精准”。

参考文献

[1]袁嵩,朱绍文等.OA技术及其发展[J].微机发展,2006(6):18-22

[2]董惠文,李国喜,龚京中等.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105-107

上一篇:会议新闻下一篇:教育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