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体系

2024-10-22

协同创新体系(共12篇)

协同创新体系 篇1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入手, 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 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呈现出融资困难、技术创新人才缺乏、抗风险能力较差、信息资源获取慢、外部环境较为恶劣等特征。而协同创新的运用,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同类企业及品牌知名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有效解决或缓解中小企业创新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网易财经报道:“截止2013年底, 工商总局统计显示, 全国工商登记注册企业1527.8万户, 个体工商户达到4564.1万户”。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受制于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 受限于中小企业先天性的劣势, 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企业创新方面, 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更是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中获得长远发展的推动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规模小、资金缺、人员参差不齐,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创新活动。鉴于此, 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 研究中小企业如何与其他利益主体, 如其它中小企业、集团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 促进资源的共享, 实现“杠杆效应”, 走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协同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实现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相关研究进展

协同最早是Ansoff在研究企业多元化问题时提出的, 主要是指组织各事业部间的协同;而“协同”与“创新”的组合研究是在Freeman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之后开始的[1]。楼高翔认为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是产业集聚的条件, 只有在地理上接近, 交易成本低于自主创新或者合作创新的收益才有协同创新的必要;其次是创新的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和对技术要求复杂的项目更适合协同创新;最后是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条件, 即协同创新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2]。针对中小企业研究方面:唐丽艳、王国红等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 他们认为协同创新网络主要分为三层:外部创新资源层、科技中介层和内部核心层, 这也是网络的三个节点, 并且在节点之间由四种联结构成:由政府、科技中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联结, 大学及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联结, 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联结和大型企业、科技中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联结, 节点与联结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网络[3];而裴晓红从技术来源的角度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为原始性创新模式、模仿引进创新模式和技术集成创新模式, 并分别作了定义[4]。

从现有研究来看, 不同学者结合自己研究兴趣对协同创新应用于国家、产业、企业、部门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特别是将协同创新理论应用于企业研究文献较多, 逐步从个体研究发展至系统研究。对比而言, 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中小企业研究的文献较少。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1. 融资困难

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一方面, 直接融资困难。从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来看, 其融资渠道较为常见的是风险投资和股权交易。在我国, 证券市场有中小企业创业板块, 但相比发达国家, 该板块门槛高、约束条件众多, 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能通过此渠道获得资金;从风险投资来看, 特别是发行债券, 对其发行的数量、额度、发行的具体要求等也有很明确的限制规定。另一方面, 间接融资困难。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较差, 经营业绩稳定性较低, 风险投资和预测把握能力较缺乏, 致使一般的银行、担保公司等间接信贷主体均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 不把其列为重要客户。从间接信贷主体来看, 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方向是国有企业及知名大型的品牌企业, 银行内部也较少有较为规范完整的中小企业信贷机制及运行体制。此外, 针对担保公司而言, 中小企业可抵押办理担保的资产、设备等资源较少, 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较小, 而且通过担保公司的贷款利率及各种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的负担过重。

2. 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从我国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流动来看, 一般往一线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流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笔者通过对五家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访谈, 他们普遍反映企业存在难以留住知识储备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高端人才。究其原因, 首先, 中小企业存在着稳定性差, 让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为之工作的信心不足, 导致高层次人才将中小企业做为职业发展的跳板, 一旦具备一定实力后离职前往知名企业;其次, 企业规模小, 对岗位细分及职责明确较为模糊, 技术创新人才甚至有时不太清楚其权责所在;再次, 组织架构不完善, 组织层次较短, 有些中小企业, 员工数量只有十几人, 除了老板及一些部门管理人员外, 其他人员都是技术人员, 这些员工很快就看到自己在该企业的职业“天花板”, 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最后, 企业知名度低, 相应的企业文化等精神氛围较为欠缺, 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号召力不够、员工缺乏对组织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等。

3. 抗风险能力较差

创新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企业而言, 创新意味着改革, 改革则有风险, 在企业创新目标的制定、产品服务的研发、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 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企业极易陷入经营困境, 甚至出现破产, 有数据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2年。此外,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范围的局限性, 其技术人员难以有足够的机会去接触新思想新技术, 增大企业风险的发生率。

4. 信息资源获取慢

信息资源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必备要素。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 表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资讯部, 没有建立起信息资源的局域网, 没有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信息专业人员, 信息资源获取慢、信息化有效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差, 最终表现在企业决策易失误, 企业对市场反应缓慢等。

5. 外部环境较为恶劣

目前国家针对大型企业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 如: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 但对中小企业却缺乏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把原本步履维艰的中小企业置于一个不公平的创新政策之中, 必然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5]。即使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 但受限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分配体制, 较多仅停留在口号上, 未有实际的行动, 中小企业无法真正受益。此外, 受全球性、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壁垒的增加、加入WTO后一大批外资企业的涌入、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等外部影响,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甚至出现倒闭潮。

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中小企业为了弥补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局限, 必须与其他企业及组织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 可通过与其他中小企业、品牌知名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

1. 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 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创新, 通过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科学机构进行通力合作, 在组织上、人力、设备场地、资金等方面进行协同, 最终各合作方在创新基础上实现利益互惠。高校科研院所是各种创新的发源地, 拥有众多的研发人员、先进的科研设备、庞大的信息数据库资源、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此外, 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基础, 实现优劣互补, 共创双赢格局。具体而言:第一, 可共建教育培训中心, 企业的员工可到高校科研院所接受理论深造, 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可下企业学习实践技能。第二, 可成立产学研联盟, 借此平台, 实现生产技术的攻关,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三, 可共建研发中心, 高校科研院所在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上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规划、策划和信息发布等服务。

2. 与同类企业的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与同类企业的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集群, 创建中小企业联盟。对于联盟内的每一家中小企业, 可以实现优劣互补。一种情况是, 供应链上面的中小企业联盟加强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可以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协同创新, 实现共赢, 一方面可以节约中小企业原材料供应时间及获得最新的原材料设备, 另一方面供应商可以降低库存,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与下游的经销商、零售商进行协同创新, 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指明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创新, 同时确保后续营销及服务的创新。另一种情况是, 与有直接或间接竞争性质的中小企业联盟, 加强协同创新, 竞争企业之间的协同, 由于更多的是替代性企业而非互补性企业, 对同一目标市场的了解和把握比较到位, 合作企业可通过分工协作, 优劣互补, 减少在创新过程中走弯路, 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共同形成竞争体突出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3. 与品牌知名企业的协同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产业链可以分为研发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仓储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五个环节, 加上“生产制造”环节。多数品牌企业不会包揽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通常只注重产业链上面的高利润环节, 其他环节一般业务外包给中小企业, 这为中小企业参与到品牌知名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契机。中小企业与品牌知名企业的协同创新通过业务承包来实现, 一方面, 因为与知名企业的协同, 能够依托其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及规模资金等,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有利于中小企业了解并学习知名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核心知识, 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中小企业除了通过与其他中小企业、与品牌知名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外, 政府及行业协会应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扶持、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创建、人才流动及共享制度的完善、健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应予以重点支撑, 为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供坚定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解学梅, 左蕾蕾, 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05) :73-81.

[2]楼高翔.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唐丽艳, 王国红.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0) :79-82.

[4]裴晓红.中小企业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6.

[5]张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02) :5-7.

协同创新体系 篇2

分析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传统管理的.挑战,提出了横向基于流程对主流变革管理方法协同,避免多重举措的冲突,提供多重方法的协同效应;研究了纵向基于流程价值逻辑关系从战略到执行的综合,为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整体绩效的提高和运行管理提供了对准与综合的主线;构建了基于流程的协同与综合的框架体系,为全面应对快速变化的挑战和复杂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作 者:张新国 Zhang Xinguo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V2 关键词:流程   协同   综合管理  

协同创新体系 篇3

摘 要:随着警务信息化的发展,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应运而生,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协同创新理念,提出充分发挥学校、公安实战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长处,以贴近实战为目标,构建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警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 协同创新

课 题:本文系公共安全协同创新开放基金2015-2016年度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社会公共安全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研究”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警务信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及大纲建设研究”(2015JY16)研究成果。

随着“情报信息主导警务”这一现代警务模式的建立,警务信息化已成为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必然途径。要求在警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信息应用系统,使信息采集、流转、传输、利用集约高效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警务信息化工作需要的是大量既懂公安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当前公安工作急需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工作效能,设立警务信息技术专业是培养公安工作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已设立警务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该专业方向以警务信息化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梳理相关知识体系,定位警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公安部门从事警务信息化保障、应急通信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警务信息分析研判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构建有效、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符合警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创新为出发点,通过协同培养的方式,培养具有良好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警务信息化专门人才,根据警务实战的要求,研究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的内容与形式,提出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协同创新原则。协同创新是指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深度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协作、共享、集成、融合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应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开展各环节各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各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校和公安局双方协同下,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协同创新”既是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思想,也是该专业深化学校和公安局双方协作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构建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构建目标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完成学生的“专岗就业”。所谓“专岗就业”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后可以直接就职于公安局警务信息技能专门人才岗位。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时,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警务工作的职责和流程,也要具备警务信息化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即具备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养。

2.构建核心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协同培养为方式来构建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警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实现学生“专岗就业”,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核心,深化校局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高校、公安局双方协作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与保障。

3.协同模式

通过校方与警局合作,双方共同承担警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任务。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了解公安职能部门的岗位需要,积极与实战部门合作。首先是推进教师的双向流动。一方面推进学校教师的下派锻炼制度,要求教师分期分批到公安部门锻炼,提高专业课教师对公安实战单位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警务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经验与不足。另一方面,从公安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官来学校,参与制定建设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负责学生警务实战技能的学习训练。同时,积极争取各地公安局的支持,提供条件使得学生参与专业岗位的实践,从而对公安实战有直观的了解与感受,实现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双方协同合作。

三、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实践教学内容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战教学、岗位实习等多环节的教学活动。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校内实验室通过相关课程开设实验的方式完成,实验教学是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警务信息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是在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目的是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信号的处理、通信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仪器使用、测量、调试、简单故障排除、程序编写等信息技术的基础能力。

(2)实训教学。实训教学主要是指课程实训活动,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警务信息技术专项实践能力。在该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务信息分析技术和公安通信保障技术的实训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目前主要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操作、警情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熟练使用一般警用通信设备以及常用通信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及日常的维护。

(3)实战教学。警务信息技术实战教学是通过模拟场景实现学生警务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实践教学是教师预先设置案(事)件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由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各类角色,展开并完成案(事)件的接警、指挥调度、现场勘查、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与研判、通信保障等相关警务工作,明确案(事)件发生后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岗位所需要完成的相关工作流程与方法,教师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任务目标更明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岗位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岗位实习,同时也是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正式融入警务工作,实现“专岗就业”目标的核心环节。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具有较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和素养,由学员转变为一名真正的警察,成为警务信息技术专门人才。岗位实习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设在第一学年暑假,为期4周,由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完成“认知性”公安实习,主要了解感受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职责,培养公安职业素养。第二阶段设在第三学年的下半学期,为期9周,由教师带队到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地市公安局或分局,进行专业岗位实习,在公安信通部门开展公安勤务通信、应急通信保障、信息系统管理等业务工作,以及情报分析部门开展信息分析研判相关业务。在业务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由业务民警和带队教师共同完成指导工作,保障学生的岗位实习效果。

2.实践教学基础条件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有校内的实验室、实训场地和设备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良好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对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内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主要是为了深化与巩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等。

目前,已建成的教学实验室主要包括: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视频图像侦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技术实验室等。已建成的校内实训场地是警务实战训练中心,由模拟街区和警务战术训练馆组成,模拟街区主要是仿照小型社区的构成,有学校、网吧、银行、商店等各种生活真实场景,并完全按照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道路监测等装置。警务战术训练馆建有公安指挥中心、信息中心、派出所、模拟法庭等诸多场景和相关信息系统与网络通信设备,如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系统等。为了培养学生专业岗位实践操作能力,校外实习基地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已与深圳市、连云港市、武汉市、江苏湖州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十几个省市公安局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正式挂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依托。

3.校局协同合作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强调校局合作,建立双协作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首先,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与各地公安实战单位沟通交流,要求理解与支持,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开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学生岗位实习的效果。实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对一的指导教官,教官是由公安部门和学校共同遴选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良好学历背景的干警。第二是加强人才的交流,一方面公安部门选派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业务工作成绩突出,对业务有较深研究的警员到学校担任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校也分期、分批组织专业教师到公安基层开展调研和实践工作,掌握在公安实战的最新动态。此外,公安实战部门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将警务信息化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由学校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高警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四、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何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都离不开相关的管理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关于实验室、实训场馆使用管理的相关条例。如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验员岗位职责、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等,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保障实验、实训、校内实践教学项目的正常开展。

二是制定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明确实践教学基地的遴选、退出条件,对已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保障在公安实战部门开展的岗位实习教学工作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制定实践教学检查制度。组织成立实践教学检查考核小组,由院系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根据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战教学、岗位实习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定期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保障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准。

五、小结

随着警务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推广,公安工作急需警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基于协同创新的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岗位需求为源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以“协同创新”为核心,通过积极开展校局协作,为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战应用能力,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新型警务工作模式的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沛,李为民,贠平良.从中外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应用现状浅析其分类和发展趋势[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2).

[2]闵国涛.公安后勤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警务流程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

[3]程琳,李欣.论警务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黎慈.公安情报学的学科定位[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5]张慧峰.浅议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

[6]李明樾,蔡广聪,陈晓晖等.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理念的路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9).

[7]杨慧,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4(3).

[8]孙玉仁.高职司法警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

[9]李定清.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10]黄小莉.加强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0).

[11]秦静,郑涛,尹军祖.公安通信保障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12]张宝,黄孟姣.基于协同创新的本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教育教学论,2015(1).

协同创新体系 篇4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 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 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 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 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 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 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 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 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 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 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 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 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 完善社团运行机制, 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 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 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 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 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 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 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 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 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 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 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 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 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 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 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 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 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 进行市场运作, 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 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 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 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 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 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4]。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 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 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5], 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 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 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 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 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 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 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 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 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 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 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 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 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 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 (难题) 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 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 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 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 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总之, 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 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5:4-11.

[2]李明江, 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 (4) :124-125, 131.

[3]吕校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3, (9) :69-70.

[4]熊励, 孙友霞, 蒋定福, 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4) :15-18.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篇5

——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

(2012年5月7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我们认为,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将对高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在这里,谈三点认识:

一、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

胡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实施“2011计划”要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协同创新,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清华建校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坚持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明确了“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一是校企协同创新。1995年我校建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国内外成员单位近100个;累计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构90多个。高温气冷堆国家重大专项、大型集装箱检 查系统都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二是校地协同创新。我校与深圳、北京、河北、浙江等地政府共建了4个研究院,依托苏州、无锡市新建2个研究院。例如深圳研究院累计获授权专利100多项,孵化企业600多家、2010年产值达260多亿元,创造了“四不像”等经验。

三是大学间协同创新。我校以主持国家重大项目为契机,吸引兄弟高校参与。例如,与北京大学共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到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160篇,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四是国际协同创新。我校与很多大型跨国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联盟,2009年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组建低碳能源大学联盟,应对气候变化。

我校实践表明:第一,成功的协同创新要能够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的专业化向多样化系统化发展,促进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成长。第二,成功的协同创新依赖于高校作为非市场利益主体的纽带作用和学术引领作用。例如,我校最近成立燃气轮机与煤气化国家工程中心,吸引了国内多家燃气轮机制造企业参加。第三,成功的协同创新不能以短期效益为目的,要全过程、全方位、长时期、整体性地加以推进。我校很多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成果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第四,成功的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核心作用,形成自主自愿的结合与协同,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中竞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创造性。

三、实施“2011计划”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到实处

实施“2011计划”的核心是大力推进高校自身的改革。面对新形势,我校确立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动学科、教学、科研、资源配置、行政管理等6项综合改革,通过协同创新促进学科交叉和团队建设,释放学术活力,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此,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到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突破现有的各层面的科研和人才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两个脱节”的问题。

二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集聚和协同作用,打破学科、单位、区域界限,以学术而非行政为纽带,释放和激发学术活力,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协同运输体系浅析 篇6

【关键词】协同运输;管道运输;交通

现代社会讲求相互协作,运输方面同样也不例外。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和设备现代化以及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建立协同运输体系的方向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横向联系欠缺,由此往往造成该建设的项目没有及时建设,而不该建设的反而建成,造成浪费。运输业的建设从单一的、孤立的发展模式应向综合的、协调的模式转变。发展协同运输体系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所谓协同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其技术经济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协同运输体系是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协同运输体系把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这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有一种协调、优势互补的要求,即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在各个运输环节上的连接贯通,以及各种交通运输网和其运输手段的合理布局。从运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各种运输方式一方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运输市场和技术发展上又相互竞争。这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协同运输体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长期过程。

协同运输体系大致由3个系统组成:1)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这是协同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系统的布局要合理协调,运输环节要互相衔接,技术装备要成龙配套,运输网要四通八达。2)综合运输生产体系,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这个系统要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效益,服务高质量,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的优越性。3)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体系。这个系统要有利于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在3个方面构成了协同运输体系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通过50多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成倍增加,运输能力得以加强;技术状况明显改善,运输服务质量大大提高;客货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运输效益和效率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1)铁路运输系统:由京沪、京哈、沿海、京九、京广、大湛、包柳、兰昆“八纵”和京兰、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西南出海“八横”组成的“八纵八横”铁路运输通道基本形成。我国铁路已覆盖全国包括西藏、海南的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营业里程7.8万公里。2)公路运输系统:我国已经建设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公路系统。“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全部开通,我国拥有横跨东西、纵横南北的快速公路运输系统。“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总長约3.5万公里,由12条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及信息系统构成,是全国公路网的主骨架,主要路线都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3)水路运输系统:全国的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了13.51万公里,比建国初期增长84%,居世界第一。虽然我国航道里程最长,但高等级航道比重低,航道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级航道比重仅占46.55%,其中千吨级的三级及以上航道仅占总里程的6%,而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千吨级航道的里程比重超过了60%。我国内河交通网基本上由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和京杭运河所组成。我国水运主通道总体布局规划是发展“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两纵”是沿海南北主通道,京杭运河淮河主通道,“三横”是长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西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黑龙江松花江主通道。4)航空运输系统:我国航空客运完成周转量为2019.61亿客公里,年增14.6%,仅次于美国的12446.94亿客公里。航空客货运完成周转量为75.79亿吨公里,年增7.9%,世界排名第四位。5)管道运输系统:我国现有的运输管道包括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其他气体管道,此外尚有少量的矿浆管道,原油管道是管道网的主体。目前,世界上长输管道的总长度已超过了200万公里,我国现在仅有长输管道不足2万公里,不到世界长输管道总长度的1%。我国原油储量、原油产量在世界排名均为第五位,管道运输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适应。

现阶段看来,我国的运输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总之,协同运输体系是我国运输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提高运输体系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的一条出路,它的实现最终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兴平.联合运输发展概括.2008,(07).

[2]刘志国.管道运输现状分析.2009,(01).

协同创新体系 篇7

1 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要求,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理念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学位类别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入、培养单位不断增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1)尤其是2009年开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应对这种变化,各高等院校需要采取系统分析方法,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协同创新系统。这种协同创新体系,是围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健康快速成长成才这一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体系架构。通过倡导“协同创新,文化先行”的思想理念,搭建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宣讲平台,塑造现代科技文明下的大学精神,突破传统中庸思想、单一性思维对研究生思维的禁锢,激发研究生形成集发散辐射思维、收敛辐集思维、人机互补思维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思维。在加强研究生自身宽厚知识面和素质能力基础上,培养研究生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等5种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创造适合其成长的人文环境,培养研究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沟通能力。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这一主旨,形成协同创新理念。要实现这些创新理念,就突破各种资源,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2 突破资源限制,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协同创新思维。研究生教育创新就是围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教育总体目标,以新思维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其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要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局囿,形成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在研究生指导平台、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研究生培养依托平台、研究生培养资源平台上,突破单一师徒传承培养、单一学科界限、高校单一封闭式培养、研究生视野国别单一的局囿,形成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协同培养、国际协同培养体系,切实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保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1 突破师徒传承单一培养,实现团队协同培养

在传统“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中,研究生始终跟随一个导师,但研究生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课题领域等,往往会形成学生不容易跳出的圈子,容易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协同环境下导师责任制的落实赋予“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责任与资助制度”。组建由外围导师、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相互协作的导师团队。团队中的导师依据自身的专业技术背景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不同,所负责的培养阶段也不相同。外围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习兴趣和就业能力培养,以讲座、沙龙及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实施。在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方面,团队选取具有丰富实践项目经验的专家作为外围导师,通过讲授导师自己承担项目的背景、依据和关键创新点等具体实际内容,引导研究生深入理解如何灵活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以及生活中所遇到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热情;在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方面,选取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外围指导教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校内导师以自身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为平台,引导学生领悟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对研究生的课程选修提出建议,定期与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传授学习方法。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依托校企联合基地或者企业在研项目,企业导师针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制定相应培养方案。外围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三个群体之间定期沟通,寻求适合研究生个体特点的培养方法和发展方向,共同完成研究生课程、课题、实习、论文各个关键环节的培养和监控。(2)

2.2 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迅速走上了高度综合化道路,涌现出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影响和渗透,各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衔接越来越紧密,如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就产生于这些网格的节点。其中电子信息类学科无疑是近些年发展最迅猛的学科群。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这些快速发展的学科,内在上也要求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更倾向采用电子信息学科群这样一种概念。对于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研究生培养要适应学科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成才的时代特点,更要突破单一学科培养,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如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以国家级重大项目为平台的3G/4G研发团队中,就集合了微电子、电信、软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和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在这个大平台中,实现了跨学科协同培养。

2.3 突破高校封闭式培养,实现行业协同培养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这些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并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2.4 突破国别单一培养,实现国际合作协同培养

伴随经济全球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竞争力,改善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环境,并提高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声誉。所以学校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大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3)

3 突破创新教育管理瓶颈,形成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针对专业学位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支撑保障措施,解决电子信息学科群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环境和条件保障问题,在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导师分配、跨导师培养、课程、研究、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实现政策支持的协同,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积极围绕涵盖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指标,健全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及激励保障措施,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推行年度目标责任制,以指标引领工作、以指标落实工作、以指标检查工作、以指标促进工作,实现协同创新教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融合,将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 结语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到2015年左右,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将占硕士总量的60%的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现今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培养体系、支撑体系相互协同发展的“全程全网”系统,以“系统性”和“可控性”为实现创新的基本要求,无疑会促进类似于“以立足信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为服务定位,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构建学科体系为学科定位、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多样化人才为培养定位”的地方院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

②席海峰,李方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析[J].科学咨询,2011(11):34-35.

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篇8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0 引言

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完善, 并且整个教育过程逐渐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 人才培养的格局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高等教育学府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调整:

①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 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 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 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

②企业和高校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各自的管理决策都不够科学明确, 导致校企合作期间遭遇许多障碍, 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结合某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 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研究一套全新的校企协作体系, 以改善现状, 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1 国内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现状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逐渐深入的应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外地区, 这种产业与教育结合的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并且很多研究力量和模式的探索上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经验, 整个发展模式较为固定。德国的“ 双元制”模式、美国的“ 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 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 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是国外较为常用的国内外校企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 对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看法, 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在进一步的变化。有关部门指出, “ 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任务,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但是, 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 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 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 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但是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管理决策上不够科学明确。 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经营管理与合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运用校企协同创新体系解决现状的总体思路

从对协同创新的理念来看, 它的基础仍然是产学研合作,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深化。 它摆脱了过去产学研主体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局面, 通过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组织和机制把各创新主体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从而促进了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 为实现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高校要自觉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 不断加大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合, 建立创新联盟, 才能为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创造条件。

2.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特点的适应度匹配, 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并围绕学生为主题,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 要对于人才的培养功能和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 结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以多种技术和社会服务来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 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性和全面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 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 企业要积极地提出人才的各项需求, 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实际。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融入更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核心内容。

2.2 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 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将专业课与基础课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夯实学生基础之上,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保障学生全面的方法。 高校要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适当地对于各类知识理论课程、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环节进行安排, 让各类课程体现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能力, 以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带动学生能力方面的有效成长。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跨专业的选修内容, 重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成长。 针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在原有的专业课基础上, 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学类、管理类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意的。 另外, 学校也要结合具体专业的行业发展变化情况, 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进修适当的调整, 实时地深入到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 对于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而让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上更加科学。

2.3 对于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让真实的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角, 同时也要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树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模式。 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应用中, 高校提前和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协商, 并签订用人合作合同, 对于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共同协商和制定, 通过对企业与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而让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企业则根据所签订的合同来安排学生就业。 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地将企业和学校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划分, 两者以同等的地位各司其职, 共同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完成自身的职责。 企业要对于其用人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 提出对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特点, 并与学校进行沟通, 完成人才培养的委托。学校则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对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进行合理的设置。

2.4“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

在现阶段的校企协调理念下, “ 双师型” 教学团队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有效的工作途径, 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的选择。 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要结合学校的教学需求, 选择具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与专家来参与教学活动中, 通过与教师队伍进行整合, 让教学队伍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并且更好地贯彻和执行真实项目案例, 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更加真实、有效。 这种“ 双师型”教学团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校要对于参与教学的教师进修相应的选择, 让学校教师与专家在合作的过程中,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让实践项目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也可以对于企业生产的实践情况更加了解, 并且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 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中, 学校既可以更好地对于企业生产的需求进行了解, 接触到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 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5 学校和企业要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于校企合作, 很多学校都本着较为积极的态度进行参与, 而部分企业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注自身利益的提高, 部分企业认为培养人才只是高校应该负责的任务, 与企业自身的关联十分有限, 参与相应的合作活动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和限制。这种陈旧的观念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也是当前校企合作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本身要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价值和利润的最终流向是整个社会, 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在对社会的服务上。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企业应该负责的一部分内容, 企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企业和学校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 双方要进行深入的合作, 积极配合, 确保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

3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 年建校以来, 始终坚持“ 立足开发区, 面向珠三角, 服务地方经济, 促进社会发展, 校企协同创新与高端技能教育特色鲜明, 形成了高素质为基础, 高技能为本位、高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 学院与企业共合作成立了10 余个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工作室, 与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在内的170 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实行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 自建校以来, 计算机系始终按照骨干专业建设要求,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 通过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 成功地走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

3.1.1 构建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 计算机系通过开展落实校企合作, 积极与深圳市三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和共建校内软件研发基地, 构建了一套“ 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 如图1 所示) , 这种合作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对校企协作的理念进行了实现, 提高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整体效果。

3.1.2 积极推进项目合作

在校企项目合作的过程中, 以企业为主导提出项目的基本需求和探索目标, 围绕不同的班级, 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来对教学开发团队进行合理的划分, 围绕项目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对项目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 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企业的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带领不同的学生队伍来参与相应的技术调研工作, 对于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 并结合对知识点和重点技术的深入分析,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深化。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 教学模式的构建则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 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和知识内容, 学生基于教材得到了更好的掌握和深化,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的发展特点, 这对于学生的日后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2 校企合作效果

通过校企协作共建人才培养体系, 我院在计算机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①2014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我系由包汉宗老师、周程主任指导由冯泽斌、陈伟琦、程鹏三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三等奖, 充分展示了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实力。

②广州科大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慧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应用创新中心, 与汕头天扬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文档信息化研究中心。

③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下, 研发出《 大宗物流管理平台》 等多个软件和餐饮综合管理平台。

④在学生就业方面, 12 年之前就业率90%左右, 12 年以后连续三年软件专业就业率100%。

总之,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过程中, 校企分工明确, 权责清晰, 有效解决了校企协同合作普遍存在的校企双方对合作共建的目标、内容不明确, 权责不清晰的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 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 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对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进行满足。高校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 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 并未管理机制的执行提供全面的保障, 促进相关工作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倪涵.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 2013 (11) .

[2]赵旭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华章, 2013 (06) .

[3]张真柱, 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24) .

[4]毛国涛.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党史文苑, 2010 (12) .

协同创新体系 篇9

1 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1.1 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2012年3月15日, 教育部,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意见》, 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年计划) 。“2011计划”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 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对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效能欠佳的现状是一个契机,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社会社会服务的助力作用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关系密切, 具备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独特优势, 通过开展协同创新, 将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出现的诸多问题, 突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中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1.2.1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和信心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常常是单兵作战, 服务手段单一, 遇到问题往往解决不了, 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浮于表层, 长此以往, 企业对教师服务能力产生怀疑, 教师见见失去社会服务兴趣。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教师社会服务, 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 教师进入企业合力合为, 以服务团队的形式出现, 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效益, 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影响力。

1.2.2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集聚优质资源

协同创新模式下, 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基础之上, 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 完善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产学研信息库, 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探索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 引领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走向新的服务模式。

1.2.3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机制保障

协同创新模式下, 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上, 在利益分配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机制, 建立利益共享, 风险共当, 共同发展的团队凝聚机制。打破研究领域、学科、服务单位等壁垒, 打造跨领域、学科、学院的交叉科研团队, 提升服务团队的融合思维能力, 横向拓展能力, 精心选择和培训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成立专门负责产学研协调的工作机构,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保障机制。

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评价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已经非常清晰, 从基本上包括了人才培养能力, 科技支撑能力, 智力支持能力, 信息咨询能力, 文化引领能力, 狭义的社会服务指校企合作, 服务企业和社会, 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指标体系十分模糊, 目前还没有从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等多个维度分析教师社会服务质量, 实施对教师社会服务的全面素质考核, 更缺乏一种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初步设计从下面几个方面考核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

2.1 社会服务意识和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有主动为企业特别是为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意识, 借助学校各种企业服务平台, 积极开展企业服务, 主动争取企业培训项目, 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2 企业服务能力与企业融合度高

要能够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需求, 提高与企业的融合, 实现和企业实质性、有效性和长期性的合作。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社会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关系密切。是否有一定的契合度, 着眼产业发展, 体现出明显的先进性。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 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否吻合, 特色产业, 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是否对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是否满足中小企业的一种诉求, 能把自己和企业融合起来。是浮于表面, 还是扎根企业, 深化全方位技术服务, 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

2.3 社会服务项目难易程度

企业科技服务, 培训, 决策咨询等各种形式, 知识含量和难易程度不同, 是否有成果转化, 专利服务等, 根据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给与不同的评价。

2.4 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与利用

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 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工支撑和引领,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 更为鼓励的是, 在多主体之间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政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开放融合的综合性平台。

2.5 教师社会服务的开放与融合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源泉的, 坚持一种开放的协作态度, 积极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 地方政府乃是国际社会合作, 善于汇聚有创新能力和改革意愿的各方面力量, 开展深度合作, 推进融合发展。

2.6 教师在社会服务团队中的作用

教师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体, 关注教师服务团队建设, 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的能力恐慌, 提升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性。从20世纪的诺贝尔奖来看, 近半数发生在跨学科研究梁宇, 如纳米科学、基因工程、登月计划等等。大多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高校要大胆地探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突破内外体质壁垒,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教师本人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能够利用网络化手段, 提高服务能力。能够将自身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能力的建设, 是否参与团队合作, 教师是否主动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 是否设立的个人的工作室, 是否针对企业建立了服务平台, 在服务团队中发挥的作用, 是否参与了站流行规划、管理和组织、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与评价。

2.7 成果转化情况

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专利较多, 但是真正能够实现成果转化的寥寥无几, 市场需求没有调研好, 有市场的, 有需求的才是好专利。高职院校重在把专利转化为利润和财富, 将图纸转化为作品、产品、商品。

对科研团队的审核:是否有企业聘任人员, 双师型教师等。

2.8 教师社会服务创收情况

探索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 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连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成立由各方参与的管理机构, 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 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 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 资源, 成果, 知识产权等归属, 实现开放共享, 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开展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也是转型阶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 协同创新策略将促进对教师社会服务的研究与发展, 制定准确的, 科学的评价方法, 努力使社会服务的评价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内在发展规律一致, 不断创新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社会服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一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素结构与评价策略[J].理论经纬, 2016 (13) .

[2]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 2011 (12) .

协同创新体系 篇10

农业对象的生物性、生产的区域性和周期性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关联性, 决定了农业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和复杂性[1]。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必须建立多学科、全方位、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面临的新形势, 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举措, 强调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2]。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要以科技资源整合为重点,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强农业科技顶层设计, 优化全国农业科技布局, 在推进资源整合上下功夫, 在深化协同创新机制上做文章, 着力打破部门、区域、学科和单位界限, 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不断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3]。可见,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业科技联合协作机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4]。

多年来, 不少部门、地区和单位进行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2007年末, 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对农业科研领域长期形成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竞争过度以及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其它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4,5], 经过近5年的组织实施, 构建起了全面覆盖主要农产品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高水平技术支撑队伍, 形成了不同产业之间与产业内部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氛围[6], 研发出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以下简称体系) 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首批启动的10个体系之一, 聘用来自育种、植保、栽培与土肥、农机、加工及产业经济等6个研究领域的26位专家为岗位科学家, 集中了来自10个研究机构及8所高等院校的大豆科研骨干力量, 并在全国20个省 (市、区) 建立了30个综合试验站, 全面覆盖东北、黄淮海及南方三大产区, 形成技术集成、展示与示范网络[1]。在体系建设过程中, 针对在现有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封闭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协调体系内外不同层次、主体、人员、任务、环节等关系问题[7],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实施“岗站对接, 站间互助, 分区协作, 重点攻关, 新老结合, 站县辐射, 资源整合, 内外联动, 中外交流, 产学互惠”等十大举措, 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发挥体系整体联动功能, 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内在动力, 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架构多元、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开放运行、动态管理、同步提升、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提高了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率, 全面提升了大豆产业技术研发能力[8]。

2 岗站对接, 解决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来源和岗位科学家联系生产实际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岗站协同效应, 促进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 自建立之初,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便鼓励岗位科学家与综合试验站建立对接关系, 要求每个岗位科学家至少与3个综合试验站对接, 设立技术示范点;各综合试验站均建立专家指导组, 其中至少要有3位不同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十二五”期间, 充分考虑到行政区划、地域特点、资源配置、人员结构等因素, 结合体系重点任务安排落实情况, 不断完善岗站对接关系, 每个岗位科学家对接6~8个试验站, 形成较完善的技术协作网络。据统计, 2009年开展岗站对接活动57人次, 2010年为150人次, 2011年达到229次。在大豆生产关键季节或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时, 综合试验站组织对接岗位科学家进行实地考察、会诊, 现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 由各领域的专家分头研究, 提出解决方案, 交综合试验站进行集成和验证。如:针对汾阳综合试验站服务区域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情况, 对接的植保岗位科学家进行实地调研, 分析发病原因, 提出防控方案, 解决了困扰试验站多年的问题。镇远、延安、银川等综合试验站从对接育种岗位科学家处引进一批大豆新品种, 经试种, 筛选出适合西北地区种植的材料, 加快了西北大豆品种更新的步伐。镇远综合试验站从岗位科学家提供的材料中, 筛选出适合甘肃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中黄30、中黄39、冀豆12、冀豆17和晋豆23等优良品种, 其中, 冀豆12在中部黄灌区单产达到4 875kg/hm2[9]。2010年, 延安综合试验站利用对接专家提供的大豆新品种, 在陕西省黄陵县龙首村建立高产创建田, 旱作大豆单产超过3 000kg/km2[9]。通过岗站对接, 还形成了生产和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的网络。产业经济研究室以全国各试验站为监测点, 收集各地生产及市场信息, 定期编报《大豆生产及市场监测报告》, 供农业主管部门及体系专家参考。事实证明, 岗站对接的做法, 有效解决了综合试验站技术来源不足和岗位科学家缺少联系生产实际落脚点的问题, 使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方向能紧密围绕生产需求, 不同层次科研力量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使体系的研发、示范能力不断提高, 研究成果能尽早应用于生产。

3 建立综合试验站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使不同试验站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合试验站是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汇聚点。为解决区域内各试验站技术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提高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体系建立了“站间互助”机制。“十一五”期间, 每个综合试验站与同区域内的其它3个试验站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信息互通。试验站间利用互助关系, 不断进行品种引进和交换, 拓宽育种基础, 提升服务区整体育种水平。如:银川、延安、镇远综合试验站与同属西北地区但科研力量较强的汾阳综合试验站建立了互助关系, 开展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效[9]。位于东北北部高寒地区的九三综合试验站与黑河综合试验站自对接以来, 多次进行互访活动。2009—2010年, 九三综合试验从黑河站引进大豆新品种及品系20余份, 进行品种展示及鉴定试验, 筛选适宜品种, 解决了当地育种力量弱、品种更新慢的问题。“十二五”期间,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站间互助网络, 使每个试验站与同区域内的3~6个试验站建立稳定对接关系。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 交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黄淮海区域内的对接试验站经常组织现场观摩和讨论, 并将有关区域内共性技术问题及工作管理经验整理上报, 供其它地区的综合试验站参考。

4 分区设立区域专家组, 通过多学科协同攻关解决区域性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不久, 即按照东北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 (含西北大豆产区) 、南方多作大豆区分别设立区域专家组, 形成分区协作网络。区域专家组组长通过投票选出, 负责组织区域内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区域外共性技术专家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调研, 集中攻克技术难关, 并提出政策建议和技术指导建议, 为区域大豆产业服务。“十二五”期间, 根据东北北部大豆集中产区及东北中南部大豆—玉米轮作区域的不同生产特点, 将东北区域专家组分成南、北两组。在制定“十二五”任务规划时, 充分考虑4个区域大豆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 各设立一项体系重点任务, 区域内岗位科学家、区域外共性技术专家和综合试验站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同攻关。

分区设立区域专家组实施几年来, 各区域大豆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都取得重要进展。以往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收后田间秸秆量大、麦茬高, 给大豆、玉米和花生等下茬作物播种造成很大困难, 现役播种机播种质量差, 缺苗断垄现象相当严重, 农民为抢农时、保秋收, 不得不焚烧秸秆后再播种, 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交通, 甚至还引发火灾, 而尽管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禁烧工作, 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自成立伊始, 即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将精播保苗作为黄淮海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 提出了“地表秸秆横向移出———播种、施肥、化学除草———秸秆移回均匀覆盖还田”的技术方案, 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开展联合攻关。经过几年的努力, 成功研发出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及配套栽培技术, 为解决麦茬处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2009—2012年, 该机器已在阜阳、郑州、徐州、济宁、济南等综合试验站及示范县进行技术示范, 取得良好效果[10]。在南方, 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密切合作, 不断完善大豆与高产优势作物的间套作技术, 使“麦玉豆”等间种套作技术不断熟化, 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 南充综合试验站在广安、西充、阆中、渠县、乐至开展的套作大豆高产示范, 经专家测产, 平均产量达到2 075.1kg/hm2, 其中西充县青狮镇出现了大豆产量达到2728.5kg/hm2的高产典型, 玉米大豆两季作物产值超过30 000元/hm2。

5 以功能研究室为单位组建技术研发协作网, 攻克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技术难题

为攻克大豆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技术瓶颈,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以功能研究室为单位, 组织不同领域专家开展重点攻关。育种与种子研究室建立了大豆穿梭育种协作网, 每年组织召开全国大豆育种家年会, 实现了育种材料交换、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通过多点试验, 鉴定、筛选广适应品种。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以根部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研究任务开展合作研究, 已在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机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1], 研究室主任王源超教授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该研究室还利用综合试验站等网络, 在全国18个省 (区) 建立大豆病虫害早期预警系统。栽培与土肥研究室把工作重点放在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发上, 组织专家多次对黑龙江农垦地区机械化大生产技术模式、黄淮地区麦茬免耕技术及南方大豆间套作模式进行考察, 提出改进意见, 形成相关技术规程, 使这些综合技术不断成熟。

不同功能研究室间的合作关系也得到加强。农机、农艺专家密切配合, 在黄淮海、南方大豆生产机械化方面取得突破。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多次举办大豆病虫害监测技术培训班, 为育种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和综合试验站植保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并为育种岗位科学家鉴定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对大豆育种及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设立顾问专家组, 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为继承大豆科技领域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传统, 学习他们在长期科研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发挥他们的咨询、参谋和传帮带作用,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于2008年研究决定, 成立以岗位科学家盖钧镒院士为组长, 沈阳农业大学董钻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常汝镇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等资深专家为成员的顾问专家组, 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成为“新老结合”的团队。几年来, 顾问专家多次参与体系规划制定、人员考评、技术培训和生产考察等活动, 为体系工作出谋划策。仅2009年, 组长盖钧镒院士就先后到汾阳、延安、银川、镇原、济宁等综合试验站进行生产考察及技术指导, 行程数千公里;董钻教授利用多年在大豆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知识积累, 主动担当起体系基础性工作中的参谋工作, 参与收集、整理《中国大豆科技工作者名录》、《大豆专著数据库》等基础性资料;常汝镇研究员经常参加黄淮区域专家组的交流及生产考察活动, 并根据多年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经验, 为体系育种工作者讲解黄淮海地区大豆适宜品种的特性;孙寰研究员利用到美国访问的机会, 专程访问世界大豆高产纪录创造者Kip Culler[12], 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在体系研讨会上介绍, 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大豆育种和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体系成员深受启发;刘忠堂研究员多次随体系专家组到嫩江县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并向体系育种人员传授广适应大豆育种的经验。老专家们对大豆事业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精深的业务能力为体系人员树立了榜样。

7 强化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连接, 加快体系研究成果的转化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注意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效对接, 使体系的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应用并落地生根。各综合试验站优先选择大豆主产县和科技入户示范县为对接示范县, 建立示范基地, 并开展高产创建、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每年备春耕时节, 各综合试验站通过形式多样、灵活实用的技术培训活动, 向各自服务区域的农技推广人员、种豆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传授大豆产业技术研发新成果, 受到基层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热烈欢迎。2009和2010年,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制作大豆产业技术培训光盘, 向科技示范县、高产创建县和综合试验站及对接县免费下发, 作为基层开展技术培训的教材。“十二五”期间, 各综合试验站在对接县建立了333个示范基地, 这些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的示范基地和广大干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田间课堂, 带动了示范县大豆生产的发展。2011年, 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在服务区域内八五三农场、富锦市、同江市、萝北县和绥滨县等5个对接示范县 (市、场) 开展大豆高产创建活动, 在春季多雨低温、涝害严重、生育期间一直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下, 高产示范田大面积单产达到4182.8~4 257.80kg/hm2。站县辐射机制的建立理顺了体系研发成果向生产第一线应用的渠道, 克服了农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难题。

8促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其它项目的整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与其它项目如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及高产创建等项目的资源整合, 以提高资金、人力的利用效率, 如结合行业科技项目, 通过开展大豆高产、节本、高效栽培研究与示范展示, 完善相关栽培技术措施, 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地区推广应用的13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增产效果显著, 其中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夏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南方大豆间与套作栽培技术等被农业部遴选为主推技术[13]。体系联合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和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不定期编发电子刊物《大豆科技通讯》, 及时刊载研发成果、工作动态和技术指导意见, 把行业科技项目、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入户工程有机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了“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村入户”的目标。截至2012年9月20日, 《大豆科技通讯》已编发245期, 载文980篇, 受众包括生产主管部门领导、产业协会负责人、科技入户工程各级专家和技术指导单位、产业技术体系成员、体系外大豆科技人员和种豆大户等。

9 加强体系内外科技队伍的联系, 发挥体系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受进口大豆冲击和高产作物竞争的严峻形势,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配合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多次召开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研讨会, 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成果推广应用等领域技术人员的合作与交流, 讨论推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途径。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变化的局面, 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和黑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共同举办了“金融危机对肥料市场影响及2009年备春耕建议”研讨会, 邀请大豆科研单位、肥料管理部门、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部门代表, 就肥料生产、市场流通和备春耕生产对策开展研讨, 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合理施肥技术指导意见[14]。面对我国南方间套作大豆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单产低而不稳、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跟不上等问题,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配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于2010年10月在四川召开了“全国大豆间套种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 对南方和西北等地区13个省 (市、区) 的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15]。2012年7月30—8月2日,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甘肃召开大豆间套作技术考察与培训活动, 组织有关省 (市、区) 的农技推广人员观摩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研发成果, 推动西部地区大豆间套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还注意与兄弟体系相互配合, 取长补短。2012年, 与花生、玉米体系的相关专家合作, 利用体系研制的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进行花生、玉米播种试验, 取得成功, 扩大了体系研发成果的应用领域。一些岗位科学家还主动与地方创新团队结合, 为省市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体系内外联动, 有利于凝聚和带动全国大豆科技队伍, 突出体系的公益性质和服务职能, 发挥体系在我国大豆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1 0 岗位科学家与国外同领域权威专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扩宽材料、技术和信息渠道

为了加强我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与世界大豆科技和产业界的联系, 吸收、借鉴其它国家大豆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 及时掌握产业信息, 扩大体系影响力,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体系专家与同领域国外权威专家建立直接联系。2009年, 体系专家参与主办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 在会前, 部分岗位科学家邀请、资助对口国外专家参会, 会后还请专家到各自单位访问, 就相关学术领域中的热点、难点进行深入探讨。据统计, 大会前后共有25位体系专家分别与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日本、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79位专家成功实现对接, 在大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管理、植物保护、大豆加工、供求与贸易政策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联系, “十二五”以来, 这些合作关系得到延续、拓展和加强。例如, 黑河综合试验站与全俄大豆研究所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在大豆品种资源、科技人员交流培训、联合田间鉴评、品种联合生态试验、生物技术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体系的中外交流关系的建立, 使体系能面向国际学术前沿, 及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和管理经验, 提升技术研发水平, 提高我国大豆科技界的国际地位。

1 1 加强与协会、企业合作, 提高大豆产业化水平

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化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注意与种子、农机、加工、农药、化肥等领域企业合作,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共同促进大豆产业化发展。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民族种业和大豆食品加工业的政策导向, 育种、加工等功能研究室的专家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 如岗位科学家盖钧镒院士在山东圣丰种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 指导该公司成立了科研中心, 对大豆育种、栽培、种子繁育体系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加工研究室与多家重点企业对接, 面向企业发展需求, 研究适合中、小型生产规模的现代大豆加工技术产品和配套设备并进行技术示范, 如与长春市黑珍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针对豆制品加工中主要副产物———豆渣进行新产品开发, 研发出豆渣酱油和豆渣酱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 实现“吃干榨净”的大豆加工新模式。体系与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合作, 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推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在湖南省新田县, 大豆协会扶持农民合作社的优质大豆产业化开发, 体系育种专家把新田县作为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 提供技术支持, 使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8年, 湖南省新田县种植体系专家选育的“华春6号”大豆新品种平均产量达到3 427.5kg/hm2, 比本地品种“五月黄”增产1 335kg/hm2, 增幅达到63%以上。当年全县大豆总产量达到10万t以上, 比上年增加30%, 农民增收1 500万元以上, 使新田成为南方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为了解决农民卖豆难问题, 体系专家为大豆加工企业与农场、农户牵线搭桥, 例如, 黄淮海南部育种岗位科学家邀请广州佛山海天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到安徽大豆主产区考察, 企业与寿西湖农场达成3 000t大豆收购协议, 为高蛋白优质大豆找到了出路。海天公司还在利辛县建立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 利用安徽高蛋白大豆生产优质酱油等产品, 充分发挥淮北地区的优质大豆生产优势, 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学互惠”的目的。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批启动的10个体系之一,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5年来, 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通过实行“岗站对接, 站间互助, 分区协作, 重点攻关, 新老结合, 站县辐射, 资源整合, 内外联动, 中外交流, 产学互惠”等十大举措, 强化体系的联动性, 保障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有效提升了大豆产业技术研发能力。文章介绍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措施及实施成效。

凝聚资源,协同创新 篇11

在当时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实验室”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几乎所有重大科学发明都来自于实验室。而对于科技应用的市场化,美国的施乐实验室、IBM实验室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由企业出资兴建的实验室一头联系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高端科技,一头联系是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无数的创新型技术应用。

无独有偶,伴随着中国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实践的深入,一种独特的产学研合作的“实验室”模式应运而生并结出了累累果实——那就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2011年11月30日上午,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百家授牌大会暨五周年成果展在北京创业大厦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发改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授牌大会并随后参观了五周年成果展。北京市相关委办局、中关村创新平台负责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关村重点企业代表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放实验室”缘起

“实验室”一听起来就像是大学、研究所里的设施、单位,有很强的专业属性。“开放实验室”则看上去打破了实验室的封闭属性,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为促进中关村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推进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市发改委、市科委和市财政局于2006年6月启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考虑到工作的便利等因素,中关村管委会安排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具体承办此项工作。这一举措一方面有“小政府、大社会”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因为北京民协是纯粹的在中关村发展起来的一个民营的社会组织,包括会长王小兰在内的民协所有的领导,都是中关村企业及企业家出身,也一直就在这个群体里生存,对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进程当中的一些需求、难题、困难等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民协副会长朱希铎这样阐述自身的职责:“科研院所和企业中间就是缺一个服务机制、一个服务平台和一个服务体系,我们做了这件事,两边人就见面了,就能充分地多了解了。”

五年“开放”结硕果

五年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以政府引导、支持为保障,以创新要素聚集和产学研协同为路径,促进了科技资源社会化;以多位一体创新平台的搭建为目标,开展了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和文化创新;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助力示范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推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挂牌数量突破百家,达到109家。累计推动包括检测认证、技术攻关、试验指导与合作研发等在内2.8万项服务,受益示范区企业1.25万家次,实现了创新要素的高效聚集,搭建了政产学研介五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为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放实验室已成为首都独具特色的科研创新群体之一。用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的话说,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已成为有政策、有规模、有体系、有模式、有成果、有品牌、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产学研服务创新平台。”

这个平台的成绩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搭建了多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历经五年发展,开放实验室平台凝聚各项资源已达到一定规模,成为聚集优秀科研人才、专业设备、高精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信息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开放创新平台。它激活了京区几十年积累沉淀的高端科研装备和智力资源。这些科研装备和智力资源包括北大、清华、中科院、军科院等知名高校和国家研究院所、行业转制院所的顶尖实验室,也包括14家长期以来服务于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有企业研发中心和孵化器性质的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中,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成果,五年来累计申请专利4136项,获得专利授权241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88项);创制各类技术标准2561项(其中297项国际标准)。二是建立健全了管理体系,使得开放实验室运行不断深入。几年来,建立了实验室挂牌申请、专项评审、运行评估、信息统计、产业化项目筛选、产学研对接等工作制度和流程,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为了加大对实验室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管委会经过认真谋划,完成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施办法》的修订。三是积极开展机制创新,全力推进了产学研合作。五年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共组织产学研合作活动两百多场,包括相关园区、产业技术联盟参与的政策宣讲、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技术需求的调研、企业和实验室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对接交流等。目前已逐步规范形成六大服务方式即:双走进(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促进活动、分领域系列对接、牵线搭桥当红娘、创新成果发布会、企业和实验室交流座谈等。通过上述服务构建起“企业与实验室联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八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目前,根据示范区建设对开放实验室工程的新要求,中关村还在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实验室积极参与,共同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形式。

科研、产业“双促进”

杨建华指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特色:即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汇聚整合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少平认为:“我是从事有关IT研究的,虽然我们以发表论文方面为主,但是个人的感觉来说,还是希望把研究成果在实际上能够得到应用。从我们的角度,乐于跟公司进行合作,把我们的东西真正在产品中得到应用。另一方面,从IT公司的角度来说,IT行业的特点是发展快,很多东西凭我们的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而通过跟公司的合作,能够给我们带来提出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挑战性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也可以带动、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发表高档次的论文,这样在合作当中,我们其实可以得到各自的共同的提高。” 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峰则指出:“我们喊了好多年产学研合作,其实产学研合作的深度推进并不好,不好的原因是主体缺位,即到底产学研合作是谁来主导往下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好说在未来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已往前推动了一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体缺位的问题。”

谈到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创新处处长刘航信心满满,他说:“要在2020年把中关村建成全球的科技示范区,我们开放实验室的抓手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现在还不够,我们想下一步要使科技资源的对外合作面向全国,甚至面向国外。”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则强调:“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作将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紧跟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示范区建设的新思路。争取再用五年时间,使开放实验室工程辐射更宽,影响更广,初步建设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的国际品牌。”

协同创新体系 篇12

1 协同创新机制下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重建的必要性

1. 1 协同创新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地方院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同时由于自身由多校组建而成, 造成系统超大且结构复杂, 功能多样又高度交叉融合, 原有的办学理念不足以支持和完全解决办学所面对的价值和功能矛盾冲突[1]。而协同创新的理念应运而生, 这既是地方院校内在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 特别是区域发展对地方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 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 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个层次。由于地方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对于地方院校来说, 面向区域发展,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 与当地重点企业或支柱产业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成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1. 2 地方院校应以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地方院校要面向区域发展, 与地方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就应当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用型人才分为工程应用、技能应用和技术应用三大类。地方院校培养的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类人才是指介于工程应用与技能应用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 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 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 例如工艺流程的监控, 生产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和管理服务者[2]。再次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与地方的合作中崭露头角, 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这里的高层次就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即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者和创新者[3]。综上, 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1. 3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方案,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 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它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 由于学生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转变, 学校增进学生社会化任务和内容也要随之改变, 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和相应的内容也应得到相应的改变。协同创新机制下, 应用型地方院校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 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产业结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结构。

2 协同机制下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的分析,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们构建了适宜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 见表1) 。

2. 1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课程结构

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品质。因此, 应用化学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必须以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知识与能力互融的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共融的特征, 把知识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 根据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新共融的特点把能力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3,4]。在此基础上设置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

2. 2 以公共能力为基础, 专业能力为核心, 拓展能力为延伸的基本线索编排课程结构

知识虽然是能力的基础, 但并不等于能力, 大学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只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才会产生能量。专业能力的获得是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而专业能力的形成必然要与公共能力为基础, 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专业拓展能力, 这样才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在应用化学专业新的课程结构构建之时, 根据能力的分类, 进一步把公共能力细化为价值判断、身心调适和交流沟通能力; 把专业能力细化为数理处理、文献阅读、化学基本原理应用和化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根据应化专业学生将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领域, 把拓展能力分为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开发、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业分析与检验能力[5]。在这些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 建立了从公共能力培养出发, 着力培养专业能力, 大力发展拓展能力的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

2. 3 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应用为导向, 设计课程内容

湖南文理学院地处长江中下游洞庭湖水系的常德市, 常德是我国有名的 “非金属矿产之乡”, 石煤、芒硝、磷矿、石膏以及膨润土资源丰富, 全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纸业、纺织、医药等支柱产业。应用化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立足于地域的特点, 以地方产业为依托, 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结构优化、动态监控的课程结构体系, 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以体现协同机制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设置一些与地方经济相关的课程外, 还在部分课程中加入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的课程中设置了有关洞庭湖水域水质监测、治理的内容, 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中加入了对生活用纸、中成药的分析检测实验等等。

3 结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协同创新的机制下, 面向区域发展, 以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但成功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并不意味着人才培养工作结束, 反而是一个开端, 还有许多随之相关的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完成, 例如, 课程内容的更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评价制度的改革等等, 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摘要:在协同创新机制下, 地方院校必需重新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课程结构;以公共能力为基础, 专业能力为核心, 拓展能力为延伸的基本线索编排课程结构;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应用为导向, 设计课程内容, 为了实现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院校,应用化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0) :4-8.

[2]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8) :65-70.

[3]宋克慧, 田圣会, 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7) :94-98.

[4]何根海, 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61-63.

上一篇:整理和归纳下一篇:估算教学的现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