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2024-10-17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精选12篇)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1

兴趣是通往智慧之城的钥匙,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有助于提高美术活动的教学效率。如果幼儿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心,则会使教学活动受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相反则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处于兴趣培养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开发力和可塑性,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采取恰当灵活的方法与策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探索兴趣,从而培养创新人才。

一、营造有趣情境

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不仅要靠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家庭氛围的潜在熏陶,而且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因为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生动有趣的事物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要根据所进行的美术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美术热情。

幼儿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和艺术能力的基础,学生既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渴望,又有面对新鲜事物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如在学习“五角星”的绘画时,教师可以在屏幕上播放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壮观画面,并配以《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童谣歌曲,使幼儿在美妙的视听享受中对“五角星”产生亲切感,既引起了幼儿对“五角星”的绘画兴趣,又陶冶了幼儿的爱国主义热情,有效地将幼儿美术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形成对美术活动的好感。

当然,有趣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是由现代技术创设的虚拟情境,也包括能够唤起幼儿美术创作欲望的实际情境。如在进行“五彩的鲜花”涂色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的围墙,深入大自然实地观察形态各异的鲜花,会使他们对五颜六色的鲜花满怀喜爱,对“鲜花的涂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

二、丰富活动形式

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有力保障。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容易形成疲惫、倦怠的不良状况,不利于美术活动的开展。为了增强美术活动的实际效果,开拓学生的美术思维,幼儿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将游戏与美术活动相结合能够使幼儿在快乐中学到绘画知识。如在进行“彩色泡泡”的美术创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小游戏,教每个幼儿用吸管吹出美丽的泡泡,然后指导大家根据吹出的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完成“彩色泡泡”的作图,看哪位小朋友画出的泡泡最美,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就使孩子们学会在游戏中捕捉美术信息和绘图对象, 展示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

而表演法也是增加美术活动吸引力的有效形式。表演法是指让一位学生把自己绘画的经过表演给大家,然后由大家共同观察这位同学在绘图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如在画“斑点狗”时,教师可以任意挑选一个幼儿把自己的绘画经过与大家分享。有的幼儿会感觉到:“这个同学画得真好看,我要向他学习请教。”有的幼儿则会指出:“圆圈画得有点过于太密了, 影响了图画的美观。”这样不仅使幼儿在不断交流中学会了相互欣赏和相互尊重,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绘画的主动性,使他们在相互督促中共同进步。

三、尊重个性创作

受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影响,每个幼儿对美术的鉴赏力和感悟力也会有所不同。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不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时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教师要鼓励幼儿“以我手绘我心”,增加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例如在绘画“我心目中的房子”时,有的幼儿将房子的屋顶绘制成三角形的形状,有的幼儿把屋顶画成了椭圆形,有的幼儿选择的是平行四边形……而房子墙壁的颜色格式也是各不相同,这时教师不能用一种固定思维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应对整体结构和色彩相互和谐的作品都作出肯定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点燃幼儿的美术创作激情。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要重视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以有趣的情境引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好感,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幼儿的美术热情,用尊重增强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乐于走进美术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成为创新人才。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2

——求索绘画艺术中心幼儿美术班

幼儿天生爱涂涂画画,对幼儿实施良好的美术教育符合幼儿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引发出的审美情感,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将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呢?结合多年教育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幼儿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学习,有了兴趣幼儿才会认真探索,积极提问,解决问题。比如在设计绘画“海底世界”课中,教师问“你们想去海底世界玩吗?”“海底世界都有什么?”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他们会迫不及待开始设计与创作。实践证明培养兴趣,让幼儿在有兴趣的知识海洋中,易于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创作灵感。

二、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作素材。

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看到的东西越多,积累的素材越多,创作也就越有基础。科学的方法是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忆也分析,把生活中立体的、三维的物体画在平面的纸上。儿童眼中的世界有时会和成人不一样,他们会画出一些违反规律、违反生活真实的图形。幼儿观察生活,记忆图形,分析比较,表现在纸上的过程,也是对人类思维来说至关重要的程序———空间转换过程。因而应多让幼儿接触观察美丽的大自然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造素材的同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同时也得到了发展。

三、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大胆创新。

喜欢标新立异是每个幼儿的行为特征,每个幼儿内心其实都有创作的欲望。但这种欲望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与尊重,幼儿才不会但心因“出差错”而受到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创作表现。传统的教育成人干预过多,幼儿想象力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

作品时切不可作“像”与“不像”,应该鼓励肯定为主,避免盲目否定。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气氛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前提。

四、在启发式的教育中渗透必要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促进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有了想象的翅膀,创作的灵感,并要把这种想象与创造用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在教给幼儿技能技巧的过程中,让幼儿有创作“自由画”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材料、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表现手法,在构思上要多鼓励那些独特的想象和创造。一些能力相对差对于一些能力相对差的幼儿,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创作的快意,从而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3

一、乡土资源“挖”出来,美术课程“建”起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在幼儿生长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真实可感、直观性强的乡土资源为幼儿所熟知,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触摸、欣赏、感受体味,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挖掘乡土资源,选择适合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术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科学的美术主题活动课程呢?

1.深入调查,挖掘资源

为广泛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我们踏入田间、山野,深入乡村、博物馆,走访亲朋好友,向民间研究风俗的专家、家长、亲人好友了解社会、社区和幼儿园中可利用的乡土教育资源,并依据《纲要》《指南》精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对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筛选,让资源为我所用,为幼儿的发展所用,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尤溪山美水美,风景名胜多,中仙的龙门场古银杏林、山清水秀的九阜山、雄美大气的汤川大峡谷、古朴幽香的桂峰古民居,都是幼儿可看可感受的地方;城区里的紫阳公园、文公桥、南溪书院、朱子文化苑、开山书院、福州门城楼、博物馆等等南宋风格的古建筑围绕在青印溪旁,古朴的亭台楼阁、精美的门栏窗棂,孩子们可以从中欣赏和发现古建筑的美并尝试表现,这些家乡的自然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美术活动的材料,激发了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整合资源,构建乡土课程

多元化的乡土资源,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幼儿的美术素材,还为构建美术主题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幼儿感兴趣的、有本土特色的乡土资源作为美术课程补充内容,融入平时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地方》中,我们把乡土资源进行了整合,首先,通过参观朱熹公园、紫阳公园、水东新城,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其次,通过写生朱熹公园古建筑、文公桥,收集紫阳公园中的落叶做树叶拼贴画《紫阳公园的秋天》,用橡皮泥塑造幼儿喜欢的紫阳乐园中的海盗船、摩天轮、过山车,用创意的水彩印画方式表现《紫阳夜景》等等一系列活动感知表现我们生活的地方。再利用尤溪特产、自然材料设计主题,进一步感受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资源,如用金柑、脐橙、柚子做水果拼盘、水果造型,用皮革做皮革画、服装设计、皮影戏、拼贴画等,还利用尤溪人吃艾粿的习俗设计了《艾粿香香》主题,通过采艾草、画艾草、做艾粿,体验青青艾草带来的创作快乐。

二、乡土环境“创”出来,创新能力“育”出来

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是审美感知最主要的官能。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感知素材。

1.创设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乡土美术环境

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美术环境,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让幼儿置身于充满乡土美术气息的环境氛围里。我们在班级的走廊、活动室的各个区角,甚至卧室、卫生间都进行精心布置,老师和幼儿一起把那些幼儿自己收集来的、富有情趣的、符合幼儿审美趣味的乡土材料,通过粘贴、组合、绘画、装饰、编织等美术手段艺术性地展示在幼儿活动场地,让幼儿沉浸其中,时时刻刻感受和欣赏周围环境的色彩、线条、形态带来的美感,久而久之,幼儿审美感受能力会得到提升。如,中班主题活动《最美家乡桥》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文公桥、玉带桥、水东大桥、九曲桥等不同造型的桥,引导幼儿发现和区分不同年代的桥,并鼓励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的审美观念,设计出不同造型的桥,并和老师一起把自己设计的桥布置到主题墙饰中去。从活动中我们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审美取向,这些形态各异的桥凝聚着每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创设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

我们在班级里设置一个回收站,请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具有乡土气息的物品,如稻草、竹制品、皮革、木桩、革基布、纸卷芯等,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大地发挥幼儿无限的想象,如,我们在《好玩的稻草》中就利用大量的稻草在各个区域中布置成秋天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中运用稻草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可以是美工区的稻草粘贴画;可以是操作区的编草绳;可以是科学区的数稻草;建构区的搭稻草房子……就在这样有着丰富材料及宽松的环境中,幼儿充分感知,大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3.创设乡土环境,不仅把乡土资源“请进来”,还要让幼儿“走出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的最好环境,我们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都作为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把幼儿从课堂引领到大自然中,给他们一个充分的自由想象、自由探索的空间。如,我们在《紫阳公园的秋天》主题中,把孩子们带到树林里捡落叶、观察落叶、玩落叶。玩着玩着,有的孩子用落叶摆出各种造型,有的孩子居然把落叶穿起来做成了“树叶项链”“树叶王冠”“树叶裙子”,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树叶时装秀”!在满是秋天气息的公园里,幼儿玩得不亦乐乎。回到幼儿园,他们还意犹未尽,把收集的落叶进行线描画装饰,用落叶进行拓印、拼贴,把彩色卡纸剪成不同形状的落叶布置在一棵纸板做成的大树上。你瞧,幼儿的创造力是有多神奇。

三、家长资源“用”起来,家园合作“动”起来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我们挖掘、整合乡土资源的实践中,要不断地补充与完善,最终达到对乡土资源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家长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库。

家长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在他们的生活里积累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他们所掌握的乡土资源“用”起来,丰富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亲子活动、参观活动,这样我们的家园合作就“动”起来了。比如:在主题活动《艾粿香香》中,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我们让家长在周末带幼儿走出户外,到田间地头寻找采集艾草,家长在和幼儿采集艾草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艾草,丰富幼儿对艾草有初步的认识,为之后的画艾草、拼贴艾草、拓印艾草奠定了基础。艾粿是尤溪人非常喜爱的食物,但幼儿对如何制作艾粿知之甚少,平时普通家庭也不会制作,这时,我们又利用家长资源,带幼儿到会制作艾粿的家长的艾粿作坊中参观,了解艾粿制作的过程,并请家长进入课堂,教孩子们制作艾粿,让孩子们体验了一回做艾粿的乐趣。

乡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取之简单,同时也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我们要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身边的资源,引导和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最大限度地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我们也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作为美术活动的素材,为幼儿创造更广阔、更有情趣的美术学习活动空间,使幼儿更贴近大自然,更融入社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更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赖莎莉.《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文本分析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吴华芬.利用乡土美术资源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J].好家长,2013(4).

幼儿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4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意,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此, 在当今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 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幼儿自然的、自主的、自发的绘画活动, 并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活动环境

每个孩子都富有创造的潜能, 加登纳指出:“差不多每个孩子到了4-7岁时, 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 都是富于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 这个阶段正式最自由的阶段。”因此,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环境, 引导幼儿去思考, 去创造。改变幼儿的座位排列方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往的美术活动中, 幼儿往往都是每个人一张画纸, 自己画自己的, 而把桌子拼成一长条, 准备一整张长条形的纸, 让幼儿都在一张纸上进行绘画, 幼儿都会兴趣大增, 很兴奋地进行作画。而班级的整体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都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 但是一成不变的班级环境也会让幼儿产生视觉疲劳, 因此, 教师也要经常更换班级的墙面布置, 并且让幼儿也参与其中, 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长此以往, 幼儿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绘画中, 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内心的创造愿望, 并将之表现出来。

二、设计赋予“创新”的教学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不忘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要进行换位思考, 在实施教育活动前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 这样才能寻找到教育活动的着重点, 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 从而培养幼儿的兴趣, 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 有以下的注意点:

首先要考虑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 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认知和视野, 这样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其次, 我们在选择教材时, 应充分考虑所选的教材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选材只有在幼儿能力范围内, 幼儿才能获得成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记得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 在组织小班美术活动《手指点画》的过程中, 我一开始就引导幼儿点画五瓣花, 幼儿怎么学都不会。后来, 我请幼儿先尝试手指点一下, 开出一片花瓣, 然后再点一下, 变成两片花瓣, 一步一步地慢慢进行, 大部分幼儿才学会了点画五瓣花。通过此次活动, 我深刻地了解到, 在设计活动时, 一定要先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能力范围,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所收获。

再者, 新颖生动的选材, 不但带给幼儿新鲜感, 还会使幼儿感到有趣, 幼儿将非常投入地进行活动。如: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形创意画, 让幼儿在拼拼、玩玩中创造性地拼画出各种丰富的画面。在此基础上, 引导幼儿将单个图形在画纸上转一转、摆一摆, 出现不同的角度, 再用画笔添画, 变成:火箭、怪兽、机器人、房子、轮船、大象……还可以把图形放在画纸的某个角落, 作为想像物的一个部分, 添画出的东西就更多种多样了。这样一来, 幼儿在活动中的思路一下就开阔了, 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创意, 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潜能。

三、尝试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1. 音乐辅助教学, 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乐能够带给人无限的想象, 在美术活动中, 借助不同节奏、曲调的音乐, 能够让幼儿感受到鸟语花香、飞禽走兽、山川河流等各种大自然的景色, 引导幼儿在音乐声中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没有任何的约束。

《小鱼游游》的美术活动中, 我利用海浪声, 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去感受音乐的起伏, 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线条宝宝听到音乐之后的扭动方式, 然后在画纸上表现出来。这样的引入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也轻松地掌握了曲线、折线的绘画方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 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

平时幼儿在家画画时, 经常用到的就是蜡笔、水彩笔等材料, 因此, 在幼儿园组织美术活动时, 我们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 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去尝试、去创造他们喜欢的、想象中的物品。

《手掌画》是一次很平常的美术活动, 为了有所突破, 我请幼儿收集了家里的废旧材料, 脱离原来手掌添画的方式, 引导幼儿用各种废旧材料为印下的手掌随意地进行装饰。幼儿在动手撕、剪、粘贴的过程中,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3. 创设故事情境, 激发幼儿的创作情感

故事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想象思维, 还能够让他们愉快地参与美术活动, 进行美术创作。在组织活动时, 把幼儿带入一个故事情境,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旦幼儿的创作情感被激发,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作。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花背心》中, 我创设了鼠小弟背心破旧的故事情境, 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帮鼠小弟想办法, 这样, 每个幼儿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好地激发了幼儿想要帮助鼠小弟的愿望。幼儿在操作的时候, 也特别投入。其实, 一个幼儿熟悉的卡通形象, 一本幼儿熟悉的绘本, 借助它们来创设故事情境, 幼儿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才能 篇5

内容摘要: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

共同参与的活动,传统教学是幼儿认为:只有教师灌输的东西

才是正确的,一旦离开这些东西,他们就无能为力,更谈不上

自由创作。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听我说,你示范,我模仿”的过程中,本篇主要从实际出发,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

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激发幼儿的绘画

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

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何培养幼

儿绘画兴趣呢?

关键词:美术 绘画 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兴趣

当今许多年轻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美术才能,能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其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给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

1、求知欲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尤其爱涂涂抹抹。

2、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

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

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有各自的发育关键期,幼儿时期是

培养幼儿各种兴趣的关键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期加以培养。古人云:“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育在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并影响幼儿绘画兴趣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我认为一名好的美术老师要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恰当的教育方法,良好的仪表和美好的品行,有幽默感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除教师具备了以上素质外,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幼儿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快乐的绘画学习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学画画的基础。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

护和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从事美术活动

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和原因,也许不过是为了从中获得乐趣,例如,做泥饼并不能吃,画画也不是为了比赛。开始造型活动时,他们会遇到

许多困难,画得很不像样,制作得很简陋,这些造型往往同孩子想描绘的对象很不相似,但家长必须尊重孩子,了解他们的意图,提出些具体的建议。如果亲人们对孩子的活动漠不关心,甚至表露出轻视的神情,甚至指责说:“画得多难看呀!”,“你在瞎搞些什么!”这会使孩子非常

沮丧,大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然而孩子往往学习了一段时间便兴趣减

弱,学习绘画甚至成了一些孩子的负担,见到绘画活动就喊“我不会画”。

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什么都学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有些儿

童作品粗看并不怎么样,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许多点滴的进步,如

果对孩子说:“你在这些地方画得真好,另一些地方再想一想,改得更

好些。”他会更乐意接受,并提高学习的热情。其实孩子本性是热爱画

画的,只是由于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技能、重模仿等错误观念影响孩

子的学习热情。怎样点燃幼儿学习绘画的火花呢?引导幼儿科学的学习

方法,通过快乐的绘画学习培养幼儿的美术才能。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开

放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还应考虑采取各种有趣的形式,例如,画孩子最感兴趣的故事,或电视、电影节目中的情景;在参观、散步时画观察对象;画画、剪剪、折折做成立体玩具;家长和孩

子合作作画,或装饰个实用纸盒等。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地让孩子坐在屋

子里,用单调的工具材料画画,孩子会感到很乏味的。教师在教学内容

上应丰富多彩,除了规定的内容外,其他可自选。多出示表象,如各种

人物及人物动态,动物、花鸟、山水、建筑;讲解民俗民风,观看优秀的动画片;在图书角放臵充足的图书供幼儿观赏,进行人物、静物写生;

在头脑中多储存形象,丰富头脑图库,观察图书中画面配色规律,多积

累经验,运用水彩笔、油画棒、彩铅,有条件的可用计算机等各种可接

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二、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

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最大的乐趣在于幻

想,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充满幻想神奇世界的心灵。教师的教学应着眼

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幼儿好奇心的张扬。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传统的艺术教育以灌

输、临摹和写生为主,往往会使幼儿认为:只有教师灌输的东西才是正

确的,一旦离开了这些东西,他们就无能为力,更谈不上自由创作,反

而捆绑了自己,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冷落。那么如何培养幼

儿的创造思维呢?运用丰富联想,活跃幼儿的思维。一次在画《图形变

变变》时,有个幼儿把圆形变成许多个圆圈,但画得较多,于是我说:

“你怎么变这么多圆圈啊?”他马上说:“这是我吹的泡泡”我接着问:

“那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他马上意识到利用色彩丰富画面的单一,涂上五颜六色的圆圈。有的孩子则把小圆圈变成布娃娃,不倒翁,并给

娃娃添上了劳动工具,随即添上背景,画的内容丰富、生动了许多,于

是,简单的小圆形变成了各种内容不同的作品,于是,我接着激发幼儿

这个圆形还像什么?有的说像球、太阳、纽扣、饼干、盘子…,还有,我在纸上画了一条竖线,让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孩子们非常踊跃的发言,像铅笔、电线杆、直尺、桌椅腿儿…像开了闸门的洪水一样滔

滔不绝说个不停,大概说出了上百种。当时真的让我很惊奇。通过对现

实生活中的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联想的产物。培养幼儿联

想的兴趣和习惯,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力。幼儿是一个个体,个

体不一,能力有别,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

师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幼儿以更高得的热情学习,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

如:绘画《有趣的蜗牛》时,当幼儿画了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就提出

有趣的启发性语言,使幼儿产生联想。“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啊?蜗牛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啊?”等等。幼儿在这些语

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绘画创作高潮。“我现在要画蜗牛爸

爸、蜗牛宝宝在蜗牛爸爸的背上去逛动物超市、我画的是……”幼儿边

说边画,其乐无穷。

三、利用文学作品,触发幼儿的想象力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还可选择一些文学作品让幼儿欣

赏,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如:童话

是具有幻想性质的故事,可首选幼儿听童话故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利用绘画形式反映故事情节。还可每组讨论情节,根据情节设定画面,这样,根据每组不同的画面内容,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加以整理排序,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连环画册,一合订,就变成了幼儿自己设计制

作的内容连贯的故事创作画,这样的活动,是幼儿独立创造形象的过程,幼儿在翻阅自己设计的“书”时,都津津乐道,乐此不彼。不仅促进了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增强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幼儿的想象范畴更宽广,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排序、整理,既丰富幼儿的语

言表达能力,又增加了一定的词汇量,这种活动不受限制,面向全体,有利于让缺乏自信心的幼儿有一个能说、想说、敢说、爱说的环境,在这个活动中,相互交流,不断学习,积累语言,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感。

四、正确引导,并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6

一、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能通过“绘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

二、美术活动对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胆实践,重新认识幼儿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提出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发展其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目前,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对一些问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角度来认识,理论没有指导实践。主要表现在:在幼儿进行创作时,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有时甚至包办代替。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缺少对自己在幼儿创作时充当什么角色的认识。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为了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必要的基本技巧,教师不宜做不必要的、限制性的示范。更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支配幼儿的决定。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绘画创作心理,从思想认识辅导的重要性,透彻地明白辅导者的作用。

四、对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平时应引导积累表象,这是幼儿想象空间的物质基础。在指导观察时,必须遵循由静到动,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美术活动中,应该允许幼儿轻声交谈,;允许幼儿自由走动参观学习,允许自由选择工具材料。既有要求又有足够的自由,孩子当然自我感觉良好,参与意识与创作的兴趣也大为增长。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幼儿开拓思路。笔者提倡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多出局部范例,多作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以免影响幼儿画面的构思。

(四)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幼儿往往需要大块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不愿被打扰。为了弥补此中的不足,可以让美术活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也可以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五、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这样也就为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只需利用好环境资源对幼儿创新活动的影响和支持,激发创新灵感,就能有效培养幼儿创新兴趣。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幼儿时期正是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幼儿由于缺乏旧知识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这两者都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四)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所謂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乐于思考、乐于探索、大胆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表现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幼儿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鼓励幼儿标新立异,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

(五)成果展评,体验创新乐趣。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每个幼儿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精心培育这些创新萌芽,在教学中时刻加强创新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鼓励幼儿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高月梅,张泓著.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 (编辑王立建)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7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孩子举着铅笔说:“老师, 我不会画!”当孩子说不会画时, 是孩子不能把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和绘画融合起来, 不知道怎样用绘画符号表达具体的形象。此时, 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 鼓励幼儿回忆事物具体的形象的主要特征, 或让幼儿仔细观察具体的形象的细节, 帮助他们唤醒相关的体验, 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大胆地用绘画符号来表达。比如, 有一次美术课, 我教孩子们画《乘汽车》。里面有众多的人物, 孩子不知道怎么画。我先让他们回忆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 然后出示了许多坐在公共汽车里的照片给他们看, 他们明白了, “哇!就是要画坐车的人啊!”孩子们高兴地开始画了。有的孩子画了男人, 有的画了女人。有的还画了烫卷发的女人, 穿花裙子的小孩等。站着的人要抓吊环, 所以抓吊环的那只胳膊比另一只胳膊长了很多。有的孩子只画了大大的脑袋, 身子是一个圆或方块, 胳膊和腿只用一条线表示。虽然画面显得不“合理”, 但他们却对自己的画赋予了无限的童稚之美, 对自己的表现力充满了信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理解幼儿的美术,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很多孩子十分喜欢绘画, 其实他们在正规的美术教育启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画画的经历, 在墙壁上、被单上、地板上创作了许多“得意”之作, 他们画天画地画自然, 画人画物画宇宙, 无所不画, 就是这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 才是幼儿的画笔之所在。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心在想世界, 然后用自己的笔去描摹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世界,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就是那样的, 而在我们成人的眼里, 世界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有的教师就不理解幼儿的作品, 经常性地否定幼儿的美术作品, 有的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殊不知幼儿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观察着周围的世界, 把它们画在纸上。幼儿的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机制尚不完善, 所以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他们的主观色彩, 理性的客观的成分很少, 这正是幼儿画的天性所在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 正是他们的这些幼稚的天性, 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示的内容是成人望尘莫及、意想不到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 不要抹杀他们的艺术细胞, 应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 充分理解幼儿天真的心理, 科学合理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 使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实现完成的, 我们在培养时务必要制定长远的完善的教学计划, 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还要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没有创新能力, 那他们只能在原地踏步, 没有进步, 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的。

三、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 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画画之前并没有想着用哪种技巧或是完成什么作业, 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绘画学会了一种跳跃的、灵动的、感性的思维方式。美术技巧对幼儿期的绘画来说意义不大, 关键是他们高兴或悲伤的情感能否在绘画中得到宣泄, 更应该注重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孩子们画《快乐旅行团》这幅画时, 除了画上了旅行的人, 还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全加了进去, 有的孩子甚至画了三个太阳。但每个孩子说起自己的画来却都头头是道, 眉飞色舞, 这时我们不能说画的乱了。捕捉生活中的形象, 画出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激情, 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美术才能的儿童。有位版画家曾说过:“有了生活, 孩子就有了快乐。有了生活, 艺术就有了常青树。”

放手让幼儿画, 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在每次绘画之前,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只凭一个主题一张范画, 放手让幼儿去画, 他们将无所适从, 不知道怎么想, 怎么画, 只凭潜意识地乱画, 只是涂抹, “形”有“神”不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时, 利用美妙的音乐, 小故事、多媒体课件、游戏等方法, 能激发幼儿的高昂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如《谁是鱼王》这节课, 我应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激发孩子的兴趣, 又出示了海底世界的课件, 配上优美的《水族馆》的曲子, 孩子们的一下就活跃起来了, 看着装饰鱼的动画演示和教师课前画的各种各样的鱼, 没有费多少口舌, 孩子们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鱼跃然纸上。看着自己的画被教师贴在作业展评栏里, 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可喜变化, 教学的成功感、价值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美术活动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 我们要善于发现, 善于引导, 科学合理地呵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给孩子宽松的绘画环境, 使孩子能够热爱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美, 创造美的生活,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在幼儿教学中, 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美术教学既能培养幼儿学习的极大兴趣, 又能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 还能训练幼儿动手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全方位地发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幼儿美术的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 又要讲究灵活性, 就是说让幼儿都能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 要求美术作业的数量要科学合理, 质量要科学规范, 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不是随意性的设置, 也不是无原则的设置, 这里我强调的是美术作业的优化设置, 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置不同层次的美术作业, 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 以此为契机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美术作业是提高幼儿高效课堂的有力措施, 在幼儿园教学中, 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我就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 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下。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8

一、走进自然, 激发创新热情, 提高创新能力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美术对于幼儿来说, 是来自现实生活中自身的一种体现, 也是知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人们常常通过参观和郊游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带领孩子去欣赏一些环境比较优美的荷塘、田地或是艺术品等等, 借此来丰富孩子的个人情感以及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进而激发孩子的美术创作热情。并且根据所具有的土地资源将孩子引入大自然, 让他们尝试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对话,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天性。与蝴蝶和蜜蜂融合为一体, 在追逐嬉戏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的扑捉事物的个性, 进而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形成一个特有的想法。有关专家指出, 老师要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 让孩子能够通过自身各个感官去体验、思考在自然界中看到的一切, 并且在大自然中轻松愉快地进行美术活动。例如, 泥土是幼儿都很喜欢的一种物质,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泥土通过各种团、捏、压以及推抓按揉等各种动作来塑造成自己喜欢的物体, 使得孩子们不仅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美术创新的乐趣, 也极大地提高了孩子自身所具有的动手能力。因此, 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出周边土地资源的优势, 结合幼儿园的周边环境, 帮孩子开阔视野。带他们接近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春天, 可以带着孩子去感受大自然中新发芽的花草树木, 忙于耕种的农民;夏天, 靠近海边的幼儿可以由老师带领, 在做好安全的情况下, 到海边感受大海的汹涌和沙土的细腻, 以及观看各种游船;秋季, 感受农民伯伯收获、忙碌的喜悦, 欣赏金灿灿的稻浪;冬季, 可以带领孩子出门打雪仗, 看各种干枯的树木枝干, 感受刺骨寒风, 激发孩子创作想象力。在积累创作素材的同时, 提升了孩子自身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激发想象能力, 合理装饰周边环境, 扩展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例如:画画时可以在河边的小螃蟹身上贴上一些可爱的小表情, 并将身体进行加固处理, 普普通的小螃蟹在幼儿的手中就成了一种可爱的小娃娃, 有的幼儿会将螃蟹壳做成向日葵, 并结合花布进行塑造。这样看上去就更像一朵向日葵。还有的幼儿会将小螃蟹的壳做成一个简易的车轮。这样不仅对环境有一种美化的作用, 同时又为幼儿的创作品提供了原料, 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常做也是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们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后天意识上的认识很多都是在娱乐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条件为孩子提供一个大小或者形状不同的螃蟹壳。这样不仅提起了孩子对于各种创作材料的注意, 也引发了幼儿根据不同的材料特点、结构、造型进行艺术创造的兴趣, 能够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对材料的选择以及加工制作学到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 而材料本身也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学习价值, 同时在美术创作中的思维能力也有一个提升。在幼儿对身边的生活环境感到熟悉时会感到十分的亲切同时也会产生好奇, 例如当利用播放器为孩子播放海港或者是沙滩的景象时, 引导孩子在那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就会通过回忆进行形象的整理, 并描绘出来。同样家长可以收集一定的素材资源, 对孩子的创作或者是技能上的提升做一个支持。即便是家居农村拥有的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农村所具有的那种特有的生活气息, 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有特色的创作素材。例如在《灯笼与斗笠》的教学活动中, 家长为孩子找来很多材料帮助孩子完成各种草绳的编制和挂历的制作, 而且亲子之间还共同创作了一些草鞋和草帽等等富有创意的手工品。有了一次经验之后在今后的草绳编制活动中就不再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示范, 也不需要说教, 孩子自身就能够完成作品。并且他们的编法存在多样性, 具有一定的创作性。

三、准确把握处理好孩子的兴趣点

例如, 当孩子对出现的蜗牛非常感兴趣时, 孩子会针对蜗牛提出不同的问题:蜗牛为什么长成这样啊, 为什么会背着壳, 为什么蜗牛爬那么慢, 蜗牛喜欢吃什么, 拉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便便, 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蜗牛身上的粘液有什么作用, 等等。老师可以针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去想象, 如想象蜗牛像什么?同时,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 分析。尽管这些问题不能够一一的做出回答, 但是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以及孩子的关注点进行教育分析。从孩子关注的角度出发, 培养孩子发现新事物不断进行探究的兴趣。同时老师也可以协助孩子针对蜗牛的一切问题开展一个调查活动, 走进蜗牛的世界, 了解蜗牛的生活。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蜗牛的特点进行描绘、想象。

四、支持幼儿的兴趣, 快速地激发孩子的美术创造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有关书籍中也明确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力, 并且肯定他们, 接纳他们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所表达的方式”。注重他们所有的“审美经验, 并进行体验, 维护他们自由表达以及创造性的快乐”。因此需要老师以及家长在孩子进行学习创造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 给幼儿在进行创作以及表达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持心里和技能方面的帮助。

1. 留心观察周边事物。

家长、老师在幼儿进行学习创作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 如果发现幼儿的操作或做法存在一定问题, 要及时进行指导并教育改正。在幼儿学习创新的活动中, 应该时刻注意到孩子的创作情况, 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当他们遇到困难时, 要及时、巧妙地进行指导, 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帮助, 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以便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能够有应对的能力。例如:给孩子一个小石头让他们画, 有的孩子喜欢拿自己的水彩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有的孩子就喜欢用毛茸茸的东西进行装饰, 还有的孩子喜欢将两个石头捆绑起来做造型。这中间有一个小朋友将石头做成了金鱼的身体, 利用小海螺做成金鱼的眼睛, 但是却因找不到很好的材料做小金鱼的尾巴而着急起来。这就需老师或家长引导孩子, 可以利用树叶或者是褶皱了的纸质等一些小东西当做小金鱼的尾巴。

2. 鼓励幼儿探究, 尊重他们的求异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认为,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 发展它们, 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 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作为家长或者老师, 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鼓励引导幼儿去展现他们潜在的创作能力, 发挥出幼儿的求异思维以便与创造出更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寻找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欣赏创作。可以将树木比喻成各种相似的物品;将地上的鹅卵石比喻成乌龟、大象或者是一些别的东西。在教育的过程中, 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取决于教育的方式和指定的教育方案。我们应该给孩子最大限度的机会和空间, 对于农村来说这种机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细心观察, 农村里到处都充满着让幼儿好奇和产生兴趣的东西。

五、结束语

大自然有着千变万化的能力, 因此幼儿才会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幼儿在对大自然一步步的认识、接触过程中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 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这个过程也是幼儿表现力、创新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根据周边的环境给孩子创设宽松的氛围, 这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提升。要善于观察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兴趣点, 利用丰富的资源帮助幼儿提高美术创造能力, 让他们更快乐地学习和接受身边事物。

摘要:随着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农村也在逐步的形成, 一些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结合身边存在的一些有利的乡土资源, 幼儿园也是这样, 老师通过现有的乡土资源向孩子传递一种意识上的东西。进而放弃了那种一味依赖外来或者是进口的昂贵美术材料。在省资金的同时也带领着孩子更好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而那种高档的美术活动室和城市化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也无法为孩子的成长带来相对应的好处。因此,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观察利用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兴趣, 开展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利用乡土资源, 进行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乡土资源,兴趣点,美术,创新能力,幼儿园,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陆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J].家庭与家教 (现代幼教) , 2009, (11) .

[2]邹兢.挖掘乡土资源开发美术课程[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02) .

[3]叶蔚青.挖掘乡土资源, 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11) .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9

在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形态, 知识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而绘画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佳的手段。

根据现代化心理学研究, 三至六岁的幼儿通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声音、颜色和动作来思维的, 他们对自己的感受器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美术活动以其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等特点, 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来充分表现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它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想形式之一。因此,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问题。

美术创新教育主要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对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的不断创新逐渐培养起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一、兴趣要摆在第一位

在美术创新活动过程中, 我经历过成功, 当然也有遭遇过失败, 而造成失败的原因多由于幼儿对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所以作品就出不来。例如, 上半年我让幼儿做“蛋皮小屋”, 它是让幼儿用打碎的鸡蛋皮自由粘贴出各种小房屋。这是对幼儿来说是很新颖的做法, 幼儿本应该感兴趣, 但是由于四岁的幼儿进行这种操作还有一些困难, 无法完成, 所以他们的兴趣也就无影无踪。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

相反, 在本学期的课程当中, 我着重从幼儿的兴趣去考虑并选题, 在激发兴趣方面都达到了目的。如《星外来客》这节课, 孩子们就特别感兴趣。我告诉他们昨晚我看到外星人坐着飞船来到了地球上, 他们马上表现出好奇与兴奋, 纷纷问着各种问题。我没有回答他们, 而是让他们去猜想。结果, 孩子们都开动了脑筋, 想出了很多怪异的外星人, 有的是穿着很长袍子而看不到他的脸, 有的是有着很多的手和脚, 像八爪博士一样……想法千奇百怪,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个题材很好的电影作品, 如果没有优秀的导演去导, 照样成不了人人喜爱的电影。教师就好比导演, 自身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如教学创新课“月亮世界”时, 孩子们对于我讲的月球非常感兴趣, 可以说都是屏住呼吸认真听, 仔细看, 可画出的作品却很糟, 为什么呢?因为我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 讲完了知识之后便让他们开始画, 一下子孩子们就蒙了, 不知该画些什么, 所以作品也就很糟。

经过反思, 我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着重引导, 在开放日又重新讲了这堂课。在中间的引导处, 我是这样导演的, 先让孩子们站到我周围, 然后围成一个圈, 就像一艘飞船一样, 然后, 幼儿开始转动, “飞船”启动了, 我把幼儿的思维先带入了太空。当我们要登入月球之门时, 我们停住了, 我让他们猜测里面会是什么样, 或希望里面是什么样。这样孩子们的想象之门一下子被打开了, 有的猜那里天空中都是会飞的大鲨鱼, 有的希望那里有猪八戒和嫦娥, 还有的希望那里干脆就是一个恐龙世界……他们说的都很棒, 看来这次我的导入成功了。

三、鼓励幼儿创作时所体现出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取得成功的一种心理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于深入挖掘幼儿的潜力, 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能力的限制, 幼儿不可能掌握过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和制作量表过程中, 不必要求幼儿的作品达到惟妙惟肖, 而应求其意, 不求其形。如果对技能要求过高, 会使幼儿失去信心, 抑制幼儿表达事物的愿望, 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教师应把“画什么, 做什么”摆在首位, 将发展幼儿的智力摆在传授幼儿知识技能的首位, 对幼儿的制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

四、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是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 因此, 为幼儿创设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是教学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可采用个人操作与小组讨论合作的组织形式进行, 以动态的分组教学与活动和静态的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 加强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教师间交叉参与活动的自由空间, 使幼儿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 把全部精力与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如在“美丽的糖果”教学活动中, 教师先为幼儿创设一个木偶表演的情境, 引发幼儿的创作动机;然后教师集体教授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再让幼儿各自去创作各种各样的糖果, 最后将自己独创的新奇的糖果送给木偶“小熊”。而在“给蚂蚁建新房”的活动中, 以幼儿分组比赛的形式开展, 充分体现了幼儿分组创作与集体合作的乐趣。

五、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生活中许多普通的平淡无奇的事物、废旧的材料, 因此我们开展了美术与环保融为一体的变废为宝创新活动。在孩子们的想象和创新制作中, 它们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由于需要大量的材料, 因此教师应引导并组织幼儿收集材料, 培养他们捕捉美的能力。如像动物脸的螃蟹壳, 各色图案的糖果纸, 造型奇特的瓶子, 像车的盒子, 泡沫板等, 要在幼儿随时的捕捉中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六、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 幼儿的种种创新表现往往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 即常常以逾越常规, 不守规矩, 钻牛角尖, 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应站到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问题, 正确对待他们的观点, 鼓励他们创新。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10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想象力

儿童最喜欢想象,也正是在想象中,包含着无限的创造性因素。因此,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创造出具有创新氛围的学习环境,重视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儿童体验到美术创新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把美术活动以娓娓动听的故事形式展开,是孩子的一大爱好。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孩子。故事对孩子来说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是幼儿绘画创造的源泉。例如,美术活动如果是关于绘画水果的,就讲一个和水果相关的《水果镇的故事》《水果屋》《水果汽车大赛》等故事。孩子们被动听有趣的故事所吸引,想想这故事中各种水果的语言与动作。教师实施切入主题,水果这么可爱,我们今天来画一画故事中的水果吧!看看谁画得最好看!学生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都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美术学习中更是认真听讲、仔细画画,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

二、尊重个体差异,呵护萌芽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儿童的创造力不同于成年人,在开动脑筋力求创新中,只要是原来不会的现在会了、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在自己或者他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都是创造的萌芽期。每一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尊重差异、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在儿童的创新萌芽期细心呵护、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帮助这颗创新的幼苗健康、茁壮地成长,让创新之花在美术活动中完成最美丽的绽放。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幼儿应做到:公正、公平看待幼儿;包容、理解爱护幼儿;赏识、激励赞赏幼儿,幼儿才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早期阶段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尊重孩子间的能力差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必须理解并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发展。

三、体验创新乐趣,多元化评价

当创新的果实硕果累累的时候,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为儿童的作品给予鼓励与表扬性的评价,帮助儿童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多反思常进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评价分为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美术活动中,评价行为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相互结合运用。教师的评价应以赏识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利用各种表扬、赞美的方式鼓励幼儿,对幼儿的美术活动进行积极评价,对提高幼儿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很有必要,并且教师鼓励儿童时应该更多地注重鼓励的指向性,我们完全可以说:“瞧,佳佳的小鱼多别致,是不同形状组成的小鱼,我们还见过哪些形状呢?这些形状是不是也能变出小鱼来呢。”这样幼儿就能打消顾虑,创新想法用各种图形组成小鱼;儿童的自我评价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描述、心得、体会,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评价指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出对方作品中的优点与缺点,被评价作品的学生应以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态度对待同学的客观评价,有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幼儿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幼儿在绘画的想象力发展下不断涌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幼儿美术活动中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正确处理好幼儿动手动脑的关系,让创新迸发于幼儿的兴趣之中、萌发于幼儿的发散思维之中,形成幼儿的一种良好习惯。

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话题。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个性,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创新意识,美术,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曹丽莉.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教师,2010(26).

[2]李桂芝.提升美术教学之培养儿童画创新意识[J].时代教育,2013(4).

幼儿美术创新培养 篇11

[关键词]美术活动; 培养; 创新能力

一、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培养其创造性的基础,自由绘画和构建类游戏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如在美工活动角,我为孩子们准备红、蓝、黄等三种颜料的水和小瓶子,让他们用三原色相互搭配,这样让孩子自主尝试便可以从中发现,瓶中的两种颜色融在一起就会变成其他不同的颜色。红、黄在一起变成了橘色,蓝色与黄色在一起变成了绿色,一会变深、一会变浅,一会变绿,一会变紫等,显得十分的奇妙,孩子们一下子也会对颜色的变化产生极大的兴趣。 等到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之后,我及时的为幼儿准备相应的宣纸和剪好的各种印染的材料。用配好的颜色对各种印染材料进行装饰,我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大,会从中搭配出不同的颜色。再如:孩子们画出云彩里的房子,表达了飞到太空探索奥秘的愿望,这种画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主体性,让他们尽情的表现内心的认识和感受,我鼓励孩子们利用各种自然物进行组画,如:树叶、蛋壳、石头、旧挂历和旧挂历纸等,没有规则的约束,没有死板的框子,孩子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和创造,还可以不断的玩出花样,另外,教师还要多鼓励孩子创造性的提问,同时,对那些许多成人想不到的问题或一时难以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要耐心听取并给予科学适当的回答,并利用游戏、作业及其他活动向孩子提问,并鼓励他们多方面得出不同答案,长此训练能使孩子思路开阔,思路灵活,提高创造性。

二、利用合作学习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孩子在合作相互作画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相互合作完成作品,让孩子们自己去和同伴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比如:在“太阳渴了”的活动中,孩子们几人一组进行合作绘画,有的画的是太阳喝冷饮,有的画的是太阳吃雪糕,还有的给太阳画上了墨镜,打上了太阳伞,在太阳旁边画上了电扇、树等等,这就是孩子们想象的灵感,孩子们通过合作进行绘画,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这样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意识。美工区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发挥创造性的材料。

如各种废旧纸盒、易拉罐、布头毛线、贝壳、花生壳、核桃壳、棉花壳、各种形状的瓶子、糖纸、吊葫芦等,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意向和创造兴趣,使美术创造活动变成一件容易而有趣的事,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挖掘了幼儿的创造潜能。

虽然孩子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还相对较差,但他们的想象却绝对丰富,在孩子作画时总是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在作画中,发现他们意见不统一时,我让孩子们相互帮助出出主意,运用各自的经验,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在他们合作绘画、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关键的地方还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孩子们在合作绘画中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孩子们在一起合作融洽,绘画变得更加愉快,一副好的儿童画往往充满了稚趣,尽管画面上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不准确,绘画技法不熟练,甚至是笨拙,然而画面中却充满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表达了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动、分享,所以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調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还能激发每个孩子高度的求异思维,这种合作意识和品质对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创新意识,是很好的培养。

三、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因此只有提供丰富多彩难易适中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应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材料要富有变化,性能吸引幼儿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环保,小巧,引发幼儿想象的材料很受幼儿欢迎。本学期我在美工区,给幼儿投放了各种不同的饮料瓶、小葫芦、酸奶瓶、石头等,想看看孩子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这些材料的投放引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他们不但用各种颜色绘画出了不同花色的图案,还发挥想像绘画出各种不同形态的葫芦娃娃,各种图案,如:青花瓷,各种植物、动物的图案、圆形、三角形等图案。 有的还用各种瓶子,绘画出了尖顶的高楼大厦及蓝天、白云。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潜能在反复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得到了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展示和评价美术作品、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美术活动中,要想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创作,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非常重要,当幼儿完成了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欣赏,赞赏孩子点点滴滴的创造,同时引导孩子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优点,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评价作品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对其作品进行自我展示,介绍,让他们各自说说画这幅画时是怎么想的,想要画些什么?画中的人或物在做些什么,另外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如:从主题画面布局,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引导他们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肯定,评价过程是孩子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兴趣,建立自信的过程,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思维、去创造。

在幼儿创造时,注重幼儿的创作过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过程中很可能会折射一些创新的光芒,不管是材料运用的创新还是创作手法的创新,我们都要及时发现即使肯定。

教学评价体现的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评价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适当、正确、灵活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没有接纳就没创造,教师要让孩子感受到参与创造活动的乐趣,让他们的创造情绪获得满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幼儿的创造潜能。

如何培养幼儿美术教育 篇12

美术教育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色彩、现象,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过程,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展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也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活动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而且,内容上要适合幼儿的特点。幼儿学习技能的动力来自他们对内容的兴趣上,所以,教师应选择那些对幼儿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认真研究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愉快地活动,达到目标。如,在教师教幼儿学画长颈鹿头部转动的动态时,教师选择了“变变变”这个话题。让幼儿理解他变梯子,变滑滑梯,变桥时的不同形态,这样就很自然地启发了幼儿尝试表现不同的动作。

二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宽松的、愉悦的创作氛围。当幼儿第一次抓住蜡笔,手指轻轻一动,白白的纸上就会出现彩色的线条或圆圈时,他们是那么好奇,他们的想象中就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宽松的、愉悦的创作氛围,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去画、去涂。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为幼儿创设情境,即设计和选择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情境,使幼儿在亲身感受和体验周围世界中激发审美想象。如,我教小班幼儿画太阳时,选择一个艳阳天,带幼儿到外面玩踩影子的游戏,给幼儿讲关于太阳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太阳是发光发热的物体,对着太阳看很刺眼,在太阳下晒身上会发热,它的形状是圆圆的。回到教室后,我让幼儿自由大胆地用色彩、线条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创造性地画一些景物,幼儿画出的太阳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有射线式的也有火苗式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是启发、诱导幼儿的创作激情,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例如,《大象造房子》这一则活动中,一开始便以语言故事导入:小猪要造一间房子,它走啊走看到了一堆草,它就用草造了一座房子,可是大灰狼来了,它只能从后门溜走,他走啊走又看到了一堆木头,它就用木头造了一幢房子,晚上大灰狼来了,它又只能从后门溜走,它继续走,这会它看到了一堆砖,它又用它们造了一幢砖房,晚上大灰狼来了,小猪踏踏实实地睡在里面……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欢歌,他们完全沉浸于情境之中。实践证明,幼儿与幼儿之间多方位、多角度的讨论,为幼儿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为最大限度地活跃幼儿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使他们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大胆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异想天开。

四是注重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尽量不要指点孩子作画。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我们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我觉得可以这样做:(1)创设浅显易懂的疑问。当幼儿经常采取某些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提问让幼儿考虑,改进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格式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当幼儿选用橙色或黄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太阳呢?”当幼儿用彩色画太阳时,教师可进一步问:“怎样的彩色才更像阳光呢?”(2)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维。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的“跟老师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左变右等等。如画鸟时,教师不但鼓励幼儿画自己喜爱的鸟,也应鼓励幼儿画想象中的鸟,头、身体、翅膀、羽毛、眼睛、嘴巴什么都能变。例如,有个幼儿按想象画了一种奇特的鸟,大家问老师这只鸟的名字,教师说“人类只发现了一部分鸟,这只鸟也许没有被发现呢。”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上一篇:搞好高一物理教学下一篇:方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