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培养

2024-07-25

研究生创新培养(精选12篇)

研究生创新培养 篇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因而,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谁拥有知识资源越多, 谁就最具有竞争实力。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它是以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高层人才为目标的, 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近几年来, 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 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 从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发展, 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 等等。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 塑造现代创新人格, 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因此, 任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加强创新管理, 健全管理创新体制

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是创新教育的支撑条件和硬件保障, 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 首先, 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有创新、要达到培养研究生的目的, 就必须先在管理上下工夫, 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有创新。研究生管理干部要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积极大胆地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 扫除体制上的障碍, 积极积累知识, 使得研究生管理形成一个具有学习创新型的管理体系, 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

如何加强创新管理, 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 从当前基础型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和动态出发, 深入了解和清晰认识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意义, 结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学科等特点、研究生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发展潜力、地域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多年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不断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兄弟单位成功的做法,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适时调整战略思路, 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其次, 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在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 一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二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 依法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按照有关法规, 实行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 并不断完善从招生、培养、管理到授予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 把好质量关;三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专家系统在执行监督、学科评议、质量监管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四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 加大检查评估力度。

二、加强学科建设, 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科研层次、规模大小、实验条件、学术水平等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布局、规模和水平, 构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知识平台, 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学科环境。不同的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 宽广的学科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 为了加快学科发展, 促进学科的交叉, 培养单位应该大力鼓励研究生导师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 大多都从文化环境、管理环境、学科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因此, 良好的学科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基本条件, 高水平的硬件资源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因素。

其次, 要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 逐步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使他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 而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 改变教学方式和研究生指导形式。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更要注重交叉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 要突出前沿领域知识的教学。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 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研究生的指导形成要逐步实行建立“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研究生的教育中, 要注重个性的发展, 在培养计划、教学、论文等环节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 使得研究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 积极锻炼创新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 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并开拓视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导师的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因此,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需要导师具有宽厚的知识面、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能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所建树。导师始终要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 立足于知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树立全面质量观。导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 不但教导研究生任何做学问, 还要教会研究生任何做人, 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来说, 要培养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献身事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加强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 培养研究生无私无畏、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 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崇尚诊治、推崇逻辑的理性精神和追求实证、把握规律的物质精神。因而, 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学风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导师队伍, 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 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 而宽容而又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 创造的思想来源于批评, 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以客观的、公正的、善意的和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

因此, 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 要始终贯穿着批评的基本原则。因此, 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 为研究生的能力训练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论坛, 有效地开阔研究生在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方面视野, 有助于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五、增强竞争与激励机制, 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

合理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适当建立淘汰制度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 我国研究生收费实行公费培养和自筹经费并存的双轨制度, 公费研究生的比例极低, 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研究生为了生活问题忙于奔波, 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许多承担纵向课题的导师及其研究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具有难度的创造性科研事业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 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为了使得有才能的研究生从忙于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 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加大助管、助教力度, 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 对研究生产出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 随着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 研究生的入学门坎大大减低了, 培养质量的控制尤为严重, 引入淘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德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都实行淘汰制, 他们入学率很高, 但淘汰率也很高。因此, 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上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淘汰制度也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实行筛选制度, 但总体淘汰率较低, 没有真正达到淘汰机制的目的。

综上所述,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具有专门知识、有独立工作能力专门人才。“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 而是一种指导思想, 一种教育观念”, 其本质是人自身的创新, 即培养人在自身的主体创新活动中不断创新自我的素质和能力。因而, 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相比, 光靠传统的培养模式, 是难以达到培养目的的。研究生教育不但在管理上有创新, 还要在实际教育制度上进行创新, 即要进行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要加强创新教育, 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即“三创教育”) , 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要始终坚持了“质量第一, 宁缺毋滥”的原则。面对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 对研究生的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必然的趋势, 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以及管理人员都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脚踏实地, 从源头上抓质量, 使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创新文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孙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 2007, (3) :122-123.

[2]李伟, 陈军, 李院莉.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7-8) :41-42.

[3]张喜梅, 薛焱华, 冯丽娜.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4) :78-80.

[4]梁海霞, 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9) :21-22.

[5]范钧, 王小飞, 汪益民.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4) :22-25.

研究生创新培养 篇2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研究生教育相对本科教育而言,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导师队伍人数欠缺,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减弱,研究生培养出现了本科化的现象,研究生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限。教育部及各有关高校都意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相关措施。因此,加强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途径

创新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总体来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头脑和灵活的适应性等主要特征外,更关键的还应该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与洞察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的转移以及我国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将成为我国在新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因此,研究生阶段应该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但创新能力存在不足。① 专业理论知识不先进。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不重视专业理论学习,部分课程明显偏旧,知识更新速度不快,教师上课随意,学生缺少主动性。② 科研实践参与度较低。据资料显示,2002年参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研究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21.73%,参与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其他科技服务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5.11%。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实际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生只是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从事虚拟研究。③高水平学术成果太少。1998年北京大学发表SCI论文970篇,复旦大学5281篇,而哈佛大学发表了8158篇。l993至2003年间我国的学术论文他引率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很多研究生论文简单移植他人成果、简单表述表面现象、简单证实已知结论。

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底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研究生本身,同时,培养单位、导师、社会风气等都有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持续扩招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张,研究生数量急速膨胀,扩招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是迫于就业压力,把研究生学历当作职业敲门砖,精力根本没有放在学习和科研上。学习风气浮躁、学术功底薄弱,学生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现象也较普遍。其次,扩招之下,导师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现今一位导师带多名甚至数十名研究生并不罕见,造成客观上导师无暇兼顾所有研究生,研究生得不到充分指导,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下降。一方面学生没有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紧张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主客观上的原因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工科类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和内化书本知识,不能仅靠知识理解甚至凭空想象。长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工科类研究生的公共实验基础、公共技术类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设置欠合理,且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无法满足科研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科研实践参与度低

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对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如2002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用发展的研究生有61361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21.73%。另外,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2002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服务的共计14444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5.11%。

(四)研究生入学选拔机制欠合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基本上是“严进宽出”,过程控制淘汰率低,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在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由此造成学生入学前拼命学,入学后随便学。笔者通过对相关高校国内本学科有关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试题综合分析,从考试内容和题型上看,大多数题目还是只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很少有突出评估应试者创新素质的题目,反映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比例相对较少,在入学复试阶段也是走形式,没有精心组织设计考试过程,从而没有能真实客观地考核入学学生的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水平。所有这些,易导致入学研究生忽略研究生学习与本科期间学习的连续性,只靠死记硬背来应试,从而导致了一批“应试型”人才的出现;有的学生为考研,在本科期间专攻与考研相关的一些课程,对其他课程采取应付的态度,根本不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不合理、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有研究生阶段进行创新的基础。另外,进校研究生之间素质与能力相差比较大,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高校(其本科教学水平有很大差异),而且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跨专业报考“热门”专业,其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加之各个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的性质或内容不同,导致对研究生的知识面、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全面。

二.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培养现状,结合我校这几年入学工科研究生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能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加强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所谓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就是建立企业和院校(研究所)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集研究生教学、课题研究、就业于一体的培养模式;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种现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实践证明,产学研无疑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它可以根据工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对各种积极因素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教育系统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协作和合理分工,推动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目前各级

政府科技部门(如浙江省)对工业技术研究攻关、开发各种项目的申报要求已逐步转移到以企业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充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促发展;这些无疑为产学研协作式培养模式提供了很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事实证明,在不摒弃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这种协作式培养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实际科学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使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成果由企业转化为新技术产品,同时在实施转化过程中激起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意识,促其学习创新方法和技艺,因而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许多高校和研究所在产学研结合培养体系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科研课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究生。

(二)教材建设要加强,教材内容要现代化

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这对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是很必要的。要达到这种新的培养目标,教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适合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较少。因此,在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每门课必须选用很多本参考书,还要从科技文献和学术杂志中摘取最新的资料,补充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学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所以,编写和出版一些适合现代教学需要的研究生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加强各高等院校及研究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适当引进国外的一些好书,尽快改变目前研究生教材内容陈旧、数量不足的状况。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研究生的教学应该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查阅文献、科学实验、总结提高等多种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和引导的作用,注意把基础理论、科学的思维方法、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还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等有机地溶进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浓厚兴趣,形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为主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把自己科研工作中的进展情况、把从资料文献上得到的最新科技信息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尽量采用英文教材,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讲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对有些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首先去图书馆查资料,获取最新的信息,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探讨,总结归纳,形成有用的知识。教师还可把研究生带到实验室或实习工厂,通过做实验和参观,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要做相应的改革,不单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要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击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样就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发展和创新方面。把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深入思考、勇于提问等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在考试中要出一些关于科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总结或运用。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

径,使学生掌握先进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获得创新成果的保障。

(四)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研究生正处在人生中的黄金时代,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提出问题,这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给予具体的引导和积极的建议。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素质教育代替了应试教育,我们更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在研究生培养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让有特长的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这样才可能培养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人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有较高的创新要求。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节。在研究生傲科研课题和论文过程申,导师既要积极指导帮助研究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又要放手让研究生自己探索问题、动手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综合的训练与提高。

研究生应该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给他们提供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不要把研究生只是当研究助手,指挥他们做这做那。要鼓励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学校还应该与科研院所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一方面有利于选择高水平的、有较大学术及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研究所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科研训练。

三.结语

创新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头脑、灵活的适应性、善于与别人合作的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体魄等等。所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个导师就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是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科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培养机制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涉及教育中的某一个环节,同时还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整个培养过程,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思路,在研究生选拔机制(如发展研究生推荐免试入学机制)、教学模式、培养过程等多个方面着力改革;相信,随着我校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相应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我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促进研究生创新水平质的飞跃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之,胡皓全.对建设工科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

50~52.

[2] 吴金昌,朱慧,李建华,等.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石

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87~91.

[3] 吴星义,阳永荣,陈丰秋,等.“产学研”与工科研究生素质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J].化

工高等教育,2002(2):78~80.

[4] 祝湘陵,郭海敏.高等教育综合化与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117~119.

[5] 李英,李雪.工科研究生教育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05(4):39-40.

[6] 管 伟.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文教资料.2005(27):35~36.[7] 魏名山.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2):28-30.

[8] 陈则王,王友仁.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工科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J].电气电子

教学学报,2003(6):109~111。

研究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篇3

一、 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意味着创新不是那些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就会应运而生。

二、 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例如,我在教《蚂蚁与蝈蝈》一课时就做了这样的拓展训练: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起来,讨论今年夏天怎么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地观察、质疑、比较、争辩、归纳,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三、 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创新思维

依据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解答问题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言,教育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学生能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的解释,只有这样才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语文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蚂蚁与蝈蝈》一文教学后,结合教材内容我设计了如下课外活动:

1. 它们是怎样享受的?自己继续读下面的句子,该怎么读?

2. 指导读词:自由自在

(生评读,赛读)

3. 指导用“有的……有的……”说话。

4.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指导朗读,引导想象,在读中、说中,了解蝈蝈的好逸恶劳。

在实践活动中,特别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语言文字训练:

(1) 指导读词:又冷又饿

(2) 指导用“又(),又()”扩展词汇,各说一句话。

别出心裁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文本、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创新与研究生培养 篇4

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主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创新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思想创新、研究生教育目标创新、研究生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和研究生教育内容创新等各个方面。

一、研究生教育思想创新

研究生教育思想创新是对传统高教思想的扬弃与超越,从而建立起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

研究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内化社会经验、外化个体经验,有所作为。研究生教育只有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有效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2. 人性化。

研究生教育的人性化,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的终极关怀,从而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教育的师生互动和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3. 多样化。

多样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等。

4. 国际化。

研究生教育应培养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国际化的能力,增强受教育者的国际意识和促进国际理解。加强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导师和研究生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5. 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具有新知识、新精神、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具有创新思想。这种创新思想应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二是传播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三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二、研究生教育目标创新

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对高层次人才种类、规格和要求的质量标准,它是国家总体教育目标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生教育目标是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研究生教育其他方面起着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约束作用。在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注意研究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目标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桎梏,长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视为“德”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保证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高的同时,丢失了其他素质的提高,如文化素养、心理素质、道德理念、团队意识、全球意识及创新素质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智”的内涵应该是“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善创新”。其中,创新智能是核心,包括独特的自学能力,产生新思维、新思想的能力,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及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研究生教育要努力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统一、授业解惑与启思导创的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统一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富有个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的“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三、研究生教育内容创新

教育目标创新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内容创新要体现综合化的特点,反映知识和科学的最新成果,反映市场经济对人才基本知识、能力和品质的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增加实践性和活动性内容。

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培养“通才”的要求加以选取,应该重视理工科大学开设人文课程,使学生对文化传统、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要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奠定作为基础,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核心,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为立身之本。

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方面,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在塑造创新意识、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质、创新美感、创新技法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设计计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发创新能力方面下大的功夫。

四、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

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完全新型和实际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有利于充分调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积极性。

1. 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包括物质装备、制度文化和思想行为三个层面,具有由重视功能管理转向重视效能管理、由重视部门管理转向重视整体管理、由重视监督检查转向重视责任业绩、由重视行政方式转向重视科学手段的特征。

2. 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是指教育系统或特定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符合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民主化和效益化,力求达到客观、可行和高效。

3. 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法制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战略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法规体系,不断加大地方高等教育立法的工作力度,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普法工作,切实加强高等教育行政执法与监督,确保研究生教育的健康顺利发展。

4. 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加快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建设进程,保证学校的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尤其是参与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真正实现研究生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民主管理的制度化、系列化和经常化。

5.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形势,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功能和职能有所拓展,以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以及形式、层次、类型、布局结构合理化的需要。

五、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为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教育环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各高校必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主要内容有:以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从经费上、政策上重点支持这些学科点的博士生从事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极具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加强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学术论坛”;资助部分博士生和少量的优秀硕士生出境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建立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研究生开放实验中心”等。

总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异常迅猛,研究生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无不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并早日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现代化,不断保持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周跃红.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 (2) .

[3]王琪华, 卢显良.创新教育与研究生培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2) .

[4]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8) .

[5]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2) .

浅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1)研究生扩招导致总体水平下降

高校开始扩招,我国在校硕士生15万人,博士生4.5万人,分别为37万人和12万人,分别达到79万和14万?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的各位院长们认为,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有些研究生为了毕业,就不惜铤而走险,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修改甚至伪造实验数据?

(2)长期应试教育的后果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根本前提,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掌握创造的方法?我国数千年的旧文化体系,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唯“理”是从,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采取承认与赞同的态度非常普遍,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对于书本上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决能力,然而一旦要求有所发挥和创新,就明显不行了?学生的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只能以既定的规则来解释问题,而不擅长通过新的问题思考旧有规则的不合理性,更不曾想过通过思考来推翻它在看待问题及从事科研方面,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保守?谨慎,不敢创新?

(3)导师指导不力

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6

摘要: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文章从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价值入手,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对创造条件,提高个人隐性知识含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隐性知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2-0146-03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的社会,一个国家教育的先进程度将愈来愈取决于该国创新教育的先进程度。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峥嵘,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不仅是知识生产、创新的源泉,而且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源于其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

一、隐性知识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及特征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于1958年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公式加以表述的明确知识或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它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为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被波兰尼称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隐性知识是人的能力,它是依附在人头脑中的经验、技巧、诀窍和灵感等知识,它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并且难以形式化或难以沟通。(2)隐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现象。它随着认知主体注意力的转移而建构或者消解。它是伴随着认知主体注意力活动而出现的共生的附带觉察状态。波兰尼将其称作是“个体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3)隐性知识具有个体专有的属性。它是存在于组织中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直觉和洞察力。(4)隐性知识产生于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它可以通过工作经验而获得。

(二)隐性知识的价值

正是由于隐性知识的上述特征,使其经常不为人们所注意。但是,这并非说明隐性知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相反,经过实践证明,隐性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类的整个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人类所用的知识不是隐性知识就是根植于隐性知识之中,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如果把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座冰山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就是这座冰山隐藏于海中的部分,而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小部分则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隐性知识提示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不能局限于显性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隐性知识的生成、获得和管理。

二、隐性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全面、整体和系统的认识。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理论、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设计,提出独特的创见和做出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创新的要素很多,概括起来,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这几个要素组成。隐性知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隐性知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要素

创新思维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精髓。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从隐性知识的观点来说,任何知识都有隐性的方面。越是新知识其隐性的内涵越多,给人们提供新的暗示的机会就越大。如果把人类隐性认识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思维过程,那么隐性认识所固有的创新性不仅对理解系统思维创新有意义,而且对发挥系统思维的创新性也有启发。比如,在科学研究中要进行系统思维,就需要人们不仅要重视自己和他人新的科学发现的显性方面,尽力明确表达其本质含义,而且要充分关注新的科学发现所具有的隐性内涵。力争尽快察觉出新发现的潜在意义在哪里,有多大,从而能站在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有新发现或发明。

(二)隐性知识是形成研究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比彻(Tony Becher)在其所著的《学术部落和领地》一书中指出。研究生在进入某一学术领域地过程中。会接触到两种主要的隐性知识。一种是从这一学术领域的长期经验中产生的隐性知识,这是一种该领域精英完全掌握的能力,它是一种实际、几乎下意识的知识。这种下意识的知识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调控科学论文发表的能力,如什么东西算作有意义的贡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疑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的论据,哪些成果要赶快发表,哪些成果要保留。另一种隐性知识是研究生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实践中获得的,如直觉力、想象力、研究技巧、合作能力等。比彻的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对人类的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研究生能够具有把握隐性知识的能力,就会更好地认识自我,清楚自己在学习和科研中的不足、长处,明白哪些是科学前沿,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使自己在许多领域中不断创新。

(三)隐性知识是知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积累。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创新能力的加强则有利于增加研究生对知识的选择和吸收能力。

据统计,隐性知识约占知识总量的90%,而显性知识所占比例不足10%。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和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关键。研究生经过本科的教育和学习之后。基本上掌握了获取显性知识的能力。加上显性知识容易收集和掌握,因此,对于显性知识的占有能力,本科毕业后就已经基本具备。研究生仅仅知道如何占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在占有显性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将其与自己所掌握的显性知识融合,对其进行思考,进行创新,这一切与隐性知识的占有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创新实践的重要目标

人是实践的动物,创新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研究生要培养创新能力不应脱离实践。创新实践的实施操作实际上是创新主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因而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得到。通过实践,才能清楚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奥秘,并且能更深刻的了解显性知识。同时在实践中还会悟出新的

道理。这个过程就是隐性知识不断积累膨胀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悟,并将这种别人从来没有讲过的感悟总结出来,再告诉别人,这就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只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把握。

三、创造条件。提高隐性知识含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学习和掌握传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要突显专业领域的研究,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隐性知识的含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平台

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如果能让研究生个人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在研究生、导师、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其变成各交流成员问的共有知识,然后将已显性的知识纳入研究生个人的知识体系中,重新转变成研究生个人新的隐性知识,这些新的隐性知识就可成为研究生创新和知识再生的源泉。研究生的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导师、同学之间,因此,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牛津大学的高桌宴会实质上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交流机会。牛津大学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参加一次每周三的高桌宴会,跟教师和研究员们共进晚餐,面对面地交流。这个交流平台不仅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而且便于学生向更多的教师学习,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中国应不断完善导师制,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沙龙、研究生论坛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多样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平台,以此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科学研究中。研究生能从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观察与实验中不断获得新的“暗示”,从而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发现或发明。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实践,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作法,让研究生一入学就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个人可以单独进行一个时期的科研,然后参加小组科研。科研小组有学术带头人、其他教授和博士后人员。研究生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在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思路的交汇碰撞中,能感受到浓郁的科研氛围。不断获得、生成对自己有用的隐性知识,逐步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营造隐性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良好环境,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而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则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作为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它的良好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和学校要承认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并对有意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鼓励。要建立一种促进知识分享的机制,让学生愿意交流知识,分享知识,并最终将其塑造成一种分享式组织文化。

其次,学校应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提倡百家争鸣。让每一种学术思想、每一种新技术和新理论在批判中完善,在争鸣中升华。提倡教学相长。打破师生关系等级观,提倡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让研究生在学术问题上自我表现,敢于向导师、学术权威挑战。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最后,各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隐性知识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很难移植。创新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等的交流与碰撞。一所高校的隐性知识毕竟有限,而高校的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各高校间可以为了共享隐性知识而建立知识盟约,通过多方密切的协作,让隐性知识在不同高校间有效地转移和传递,这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生创新培养 篇7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研究生

知识具有两面性, 作为生产要素,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消费品, 它可以给人以愉悦和满足。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 非物质需求就成为需求的主体, 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已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 其核心在于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恩格斯说, 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创新是人类的希望, 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科学研究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 我们的社会将会进入一个僵死的时代。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 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 一部人类文明史, 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因而,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强有力的武器保障。高等院校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 这也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界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 并把发展创新能力视为国策,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强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以此作为日本通向新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通行证”之一就是培养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1]。故此,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论对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力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

对于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的理解,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看来, 所谓“创新”就是在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陈旧知识和经验的束缚, 从基本出发点上超越原有议题的思想和实践, 对现有模式的重新认识。创新的本质则是对既有思想理论与思想方法的一种反叛。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达到完全自由创新境界的人是非常少见的。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 他也曾经历过由于个人经验的束缚而无法实现创新思维的时候:当“测不准理论”公布之后, 爱因斯坦凭借个人“经验”认为“测不准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拒不接受该理论, 即使他的好友指出他就像当年那些由于“经验和偏见”而不相信“相对论”的人一样, 爱因斯坦仍对此不以为然。由此可见, 个人的经验和偏见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和束缚是多么严重[2]。然而, 即使抛弃偏见和经验所带来的影响, 想要真正的实现创新思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大多数人由于旧有的教育体制的培养, 出于惯性思维, 在很多时候都缺乏应有的反叛精神, 对旧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敢甚至也不愿意问个究竟。现在在读的研究生中, 很多都是本科结束后直接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 他们虽然较少受到社会上的闲杂思想的干扰, 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也使得他们在以往的学习阶段中较少的接受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 以致于他们创新意识非常淡薄, 在实际工作中则更喜欢采取“模仿”或“学步”式的思维方式。这些研究生非常“乐于”阅读本专业的文献, 但是他们的阅读目的并不是探寻这个研究领域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在其过程中另辟蹊径完成一番创造性的工作, 而是从文献中借用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别人的研究方法来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殊不知, 创新最大的禁忌就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模仿”是和创新完全对立的[2]。由此笔者坚信, 按照上述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必将会受到新的创新浪潮的强烈震撼, 这种模仿式下的研究思路最终也必将被无情的淘汰。

二、对于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几点认识

1. 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是一种在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时而产生的强烈的尝试渴望。只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 才有可能出现创新动机, 进而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确立创新目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想象力和“非常规思维”的培养开始。在过去的岁月里, 经常听到要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呼喊, 所谓“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包含了教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萌芽思想。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以个人非常规的思维, 对教学内容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富有想象和创造性的天堂。对研究生而言, 这种方式可以使其摆脱习惯思维方式, 启发并拓展学生的思路;而且可以不断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在试验的设计, 研究内容的实施, 乃至最终的工作总结时给研究生留下足够大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2. 注意加强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

现在有很多在读研究生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申请出国上,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对于那些整天忙于准备GRE、TOEFL和雅思考试的研究生而言, 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思考如何让外国的学校接纳自己, 而很少有人想到要为自己创立一个全新的深造模式。作为研究生应该明白, 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 不是单靠精通一门或几门外国语、在国外深造几年就能实现的, 如果在攻读学位期间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外国教育机构以及个人的通讯联系以及语言的学习上, 即使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怎样强调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也很难切实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导师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责任

导师在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首先, 作为研究生导师, 不仅需要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 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以及渊博的知识储备, 更为重要的则是导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与之相随的使命感。努力“争取”经费但很少脚踏实地作研究, 将科研经费逐步“转移”的导师显然难以让人觉得他有多少创新意识。相应的, 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不仅仅要对研究生如何才能按时毕业, 如何才能通过论文答辩等事项予以重视, 他更应该关注的是: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 其思维方式是否能够打破常规, 产生创造性内容。其次, 导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个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将两者的评价进行互相交流, 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提高学生创造力。导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评价的作用在于尊重学生的创作意愿, 进而启发诱导, 使其有所提高, 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创作意识。科学研究表明, 过多的评价, 是压制创造力品质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评价作用有两种可能, 如果恰到好处, 会产生强化的效果, 否则, 会产生负强化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延误评价的方法, 以便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能畅所欲言, 这样的互相启发, 才能达到共同评价的最佳效果。再次, 导师应通过表扬激励, 维持创造的欲望。勇敢、自信和勤奋是具备创造型个性的学生应有的心理品质, 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 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导师适时适当的鼓励。导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 爱好与进取心, 了解学生积极的想法与独特的设想, 及时的真诚的给予帮助, 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导师应该以启发式的方法, 在学生完成某项艰苦的任务是给予帮助, 不要让学生感觉到离开了导师自己就完成不了。导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 允许学生申诉, 如果学生的意见中有正确的部分, 应该及时的肯定、接受并采纳。这样就逐渐会形成民主的气氛。民主气氛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受封建影响极深的民族来说, 显得尤其重要。

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实际培养

期望所有在读研究生在阅读了几篇有关创新的文章和聆听了几场所谓创新报告之后就具有相当强的创新意识, 这显然是一种奢望。想要具备创新能力, 必须以高度智慧的创新思维为前提, 为此, 笔者认为,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际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消除心理定势, 培养创造性思维。

心理定势是前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 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定势在学生的学习中已全方位地出现, 如在学习中他们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语文。

2. 运用求异思维, 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说为学生奠定了创新的基础。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创新教育有两个基本:一是培养意识和创新品格;二是挖掘创新潜能, 提高创新能力。基于这两点, 导师应运用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提高理性认识, 采取科学的培养措施。

学校教育者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有关理论, 澄清模糊认识。在后天良好的教育条件环境下, 通过持之以恒的科学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对此, 特别需要有创造型的导师, 能够将其吸收到的最新教育科技成果, 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 并且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之一) 。导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及时而准确地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4]。

未来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创造, 人才需要教师去培养。切实地提高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水平, 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 大学自当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作为自己精神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观念而去不断追求, 这也是当今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责任。笔者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必将在很多研究生身上闪现,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赖云莉, 付美艳.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7, (10) :76-77.

[2]伍一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7) :4-6.

[3]刘立祥.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对青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2) :29-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篇8

目前,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陈至立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下文简称“创新基地”)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综合素质。

2 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选择

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创新教育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孵化具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对于任何组织而言,目标即是中心,又是开展工作的指导方向和活动中心。突出自我管理的研究生创新基地自建立以来就明确提出,“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1],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对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引导,并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品德素养为核心,以学科为导向,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以品牌学术活动为保障,注重创新活动的严谨性和创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兼顾创新团队的成长性和创新氛围的和谐性,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与创新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人文综合素质,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造就高层次研究生创新人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

3 创新能力培养因素

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解,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颇析,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诠释,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开发学生独立的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通过创新活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对象,从创新基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来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个体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更确切的说,创新思维是思维的独创性和连动性[2]。独创性是从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新颖的思路解决问题;连动性是指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分析主要矛盾,探求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从表现特征上突出在5个方面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3]。创新基地设计组以“浓重渲染感创新氛围,艺术抽象悟创新意识”为导向,以构建创新型团队为媒介,服务师生及校外合作企业,并进行组织设计、宣传策划设计与思维创新活动,在弘扬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思想先进、思维活跃、业务过硬的应用型设计创新人才。

3.2 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为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润滑剂作用,其基本因素有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能使创新能力培养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稳定的发展,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新素养是创新能力培养之重点。创新基地项目部以“项目引进、项目发展、项目服务、项目推广”为导向,组建并扶持市场前景可观的研究生创新团队,搭建创新团队与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的引进活动,通过“科慧杯”、“企业零距离”、“项目调研”等系列活动来锻炼提高组织与沟通能力,并为项目成果的孵化与推广提供支持服务,在创新素养方面,培养实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3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是指通过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创新行为上反映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关注力、创新技巧是付诸创新实践不可缺少的因素。关注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它是创新实践能够得到深入的保证;创新技巧是主体从事创新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手段和中介,具体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与实现能力等技能。创新基地实验室以“佑启创新源泉、助推实践步伐”为导向,为相关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开展一系列专业技术培训和试验活动以满足大多数创新团队的需求,并为优秀创新团队聘请权威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同时重点培育一批与校内外高水平实验室平台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和课题攻关,在创新实践方面,培养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专利的技术创新人才。

3.4 知识创新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4]。知识创新主要体现3个方面即:对被掩盖歪曲的史实或未被发现的资料重新发掘考证、对空白或薄弱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或深入研究、针对现实进行总结和新探索等[5]。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研究方法、跨学科和研究论文写作等知识,才容易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中取得突破。创新基地创新中心以“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为导向,为创新团队进行创新项目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提供经费支持和专家指导。在对创新团队资助的创新基金项目上,通过项目受理、资格审查、一次立项、二次立项、综合评审、协议签署、过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结题等管理工作不断促进知识成果转化,培养基础扎实、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的基础研究型和开发研究型创新团队与创新人才。

4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1 创新能力培养四大原则构建模式

根据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通过“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四大原则构建及其功能的实现,加强了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4.1.1 整合构建

整合构建即为了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创新基地为依托,采用“构建平台+构建团队”的整合建设模式。在资源不断整合过程中,创新团队的驱动方式及团队类型由创新团队所有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中:(1)团队类型可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开发研究类等;(2)驱动方式可分为平台驱动型(依托“985”、“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构建)、导师驱动型(以导师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兴趣驱动型(根据研究生研究兴趣构建)等。目前,基于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系统平台上已构建创新团队基础研究类165个,应用研究类135个,开发研究类39个;其中平台驱动型156个,导师驱动型85个,兴趣驱动型98个。在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基础上,同时不断吸纳新成员加入,保持创新团队结构与梯度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可持续性,并根据实际需要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担任创新团队辅导老师。

4.1.2 支持服务

支持服务工作即指在创新基地为基础服务平台上,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机会和岗位,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开导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开展各项服务支持工作有:(1)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对创新团队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国家专利的申报提供帮助,并为创新团队提供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的汉译英、英译汉、汉译日、日译汉等专项服务;(2)以“名家会客厅”等为主要载体,对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过程及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宣传策划、主持组织等相关支持服务;(3)以“科慧杯大赛”为主要形式,对市场化前景可观的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帮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4)以“创新与实践”月报为依托,开展创新团队的评优活动,对优秀的创新团队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在研项目进行重点资助和滚动支持。

4.1.3 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工作是为了对创新人才培育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采用状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对所有注册的创新团队进行考核评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的完成情况、校企合作项目的孵化情况、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国家专利的申报情况、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并根据考核评估的结果对优秀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实时奖励,考核评估的过程尽量减少对创新团队研究过程的干扰。

4.1.4 激励引导

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为支撑,确保研究生创新活动积极开展,有效的激励措施也是非常必要[6]。激励引导工作是根据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活跃程度、团队建设的成效和水平、创新团队的发展潜力,采用前期引导与后期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创新团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加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方向引导。为此,创新中心专开设创新奖学金、创新奖教金等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团队及时进行奖励。2008年创新团队科研成果中已获得创新奖学金的有18人,创新奖教金的有11人,并经常性的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对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进行引导,以提高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性,保证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2 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服务体系构建模式

在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基础服务支撑体系、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三大体系是对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得以实现的基础支撑,是创新基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有利保障。通过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速培养步伐,提高培养质量。

4.2.1 基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基础服务支撑体系主要功能是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研究平台,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保障。在资源整合重组原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学校“211工程”投资建设的多学科全方位宽领域专用开放实验室,并在有条件、开放的前提下通过9大实验室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平台,如图2所示,结合我校学科特色,建设若干主题实验室,有组织地开展特色主题试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创新技能、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重庆大学采用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构建创新团队,在自主研发的创新团队管理系统与创新基金管理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如图3所示。在构建创新团队基础上,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人才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并通过基金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激励措施推动科研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4.2.2 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基地”是一种全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在管理和运行中也对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基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目标而组建的负责基地日常运行和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建成的“创新基地”管理采用全员聘用、零编制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在研究生院的直接建设下,有少量指导教师和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助管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真正的实现研究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并且管理人员全为在校研究生,科研创新人员和管理团队人员以及创新团队成员,交流起来十分方便,相互之间彼此了解,有利于促进创新基地管理和运作的完善。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由研究生院(即领导委员会和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主要在常务部下设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项目部、学术部和宣传部等,分别负责试验设备管理和维护、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项目发展服务推广、学术活动、宣传策划等工作,如图4所示。这些工作结合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工作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4.2.3 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作为一个组织本身就需要制度的支撑,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强调制度对于工作的意思,并指出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灵魂”[7]。对于一个有效的组织来说,制度是基础,是一切工作开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8]。因此,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是指为了保证创新基地正常运行和实现其有效管理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原则,是实现创新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先进的科学制度体系将从条件上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和人才培养的实现。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由学生在自主研制、自主实践过程中现已建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规章制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优秀创新奖学金及奖教金工作的决定》、《AB管理角度制》、《档案及设备管理制度》、《创新基地工作手册》、《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科惠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管理办法》、《实验管理规定》、《创新实验室开放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证了创新基地对人才培养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的制度支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了研究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

5 创新基地人才孵化效益分析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两大特色模块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创新素养方面,创新基地近年已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和领导。此外,创新基地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富有鲜明特色,成功举办了第五期“名家会客厅”、第四期“创新影院”和第三届“科慧杯”创新实践大赛;同时开展了“全国赛事”和“访学交流”等活动,并多次聘请校外企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会。

在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基于2008年创新团队成果转化数据统计,学科专业涉及到机械设计、电子与光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学术成果技术含量高,如:SCIE、EI(核心板)期刊30篇;CSCD(核心板)、EI(扩展版)期刊37篇;SCI(核心板)刊源期刊5篇;申请专利一项;A&HCI、SSCI刊源期刊3篇;由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了一批项目已申请专利20余项,催化出科研成果13项。

在创新实践方面,创新基地支持在研项目、国家“863”项目4项;参加全国TI DSP大奖赛获得优胜奖;全国Nios嵌入式软核心处理器设计大赛中取得第三名;全国“挑战杯”赛中累计获得了5项全国奖、10项省级奖;依托研究生创新实验室,组建“巴将军机器人足球队”参加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得一等奖。此外,在创新基地运行期间里,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重庆市学位办等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并在2009年连续获“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第七次专向资金资助,对创新基地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6 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高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的前沿阵地,应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实践表明,此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明显的提高,高校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和教育规律,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摘要: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大特色模块建设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团队,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方祯云,龚桢梽.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3-25.

[2]刘月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91.

[3]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4-36.

[4]孙泽平.高等教育职能更新与创新人才质量标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133.

[5]吴冰.论加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1):148-149.

[6]方祯云.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5(9):16.

[7]方明,谷成久.现代大学制度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34.

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1 整合医学教育资源,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平台和创新基地

1.1 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实现校际间资源信息的共享和远程网络教学。充分获取和运用资料是科研创新的起点,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将各高校的文献资料、学术报告、精品课程等信息实现共享。同时研究生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科研交流,实现跨学校、跨学科的合作。将各高校的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充分利用各高校名家主持开设的特色优势课程,将其从课堂教室搬上网络,实现跨校间的远程教学,让更多的研究生从中受益。

1.2 整合医学教育资源,建立一种“一体两翼”的联合培养模式,“一体”即以医学院校为主体,“两翼”即以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为辅助,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平台和创新基地。

1.2.1 “一体”的构架。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医学院校的教育资源,应建立省级医学院校合作平台,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医学院校能通过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要建立导师互聘、交流机制。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领路人,导师的人格魅力、治学风格、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等自始至终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高校间的导师互聘、交流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有利于在科研工作中实现创新性突破。当代的科学技术,在分科越来越细的基础上,又日趋走向综合化、整体化。交叉学科逐渐成为新的科学生长点,对增强科研活力、凝练学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交叉学科是学科的融合,是发展的前沿。目前医学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常需要理、工、医、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因此,跨学校、跨学科的导师互聘与交流,有利于优质导师共享,有利于医学研究生科研瓶颈突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

二是要开展校际学分互认,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打破研究生只能在本校选课学习的传统,允许研究生在一定领域内自由选择学校学习,并实现校际间学分互认机制。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增加研究生跨校间的交流,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从而实现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名家之间的互动,使研究生了解医学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接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开拓研究生科研思路,启迪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1.2.2 “两翼”的搭建。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适度遴选并结合医疗卫生机构各自的学科、专业特色,将其纳入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成为“主体”的一“翼”,使其医疗科研硬件条件、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病源病种等均可以成为研究生特别是临床研究生创新培养工作的有力支撑。

以广东省为例,现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69所,其中半数以上开展了生命科学研究,这些科研机构大多技术力量雄厚,其中不乏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有面向世界、面向科技前沿的教育理念。因此,将这些科研机构做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单元和培养实体,纳入研究生创新基地,成为“主体”的另一“翼”,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索的敏锐性、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良好素质。

这种以医学院校为“主体”,以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创新基地建设模式,必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推进研究生创新培养工作取得突破。

2 完善医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完善教育体制,建立以创新精神、创新成果为评价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标准。目前,医学研究生的淘汰率很低,培养过分注重入学考试,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考察,研究生在校期间只要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通过考试,在最后一年完成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即可授予学位。事实上很少有学生因为论文答辩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书。这样的教育机制,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以创新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标准,对研究生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等方式严把出口关,通过奖学金等形式激励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

同时,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来自“医乃仁术”的规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诉求和分量[2]。当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医学模式、医学根本目的、健康理念及生命质量观等方面的变化,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更多的需求,而传统医学专业的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3]。各医学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适应医学模式发展带来的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不断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扩大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导师团队作用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一流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陈至立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导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其言传身教而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导师的教育理念、责任心、医德医风以及导师自身的创新素质都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4]。在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给学生学习机会,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靠一位导师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实行由导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导师小组通过对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集体培养,让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不但有利于研究生博采众长,提高学术水平,也可以相互补充,弥补导师个人知识上的欠缺,从而有利于研究生撰写出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论文。

4 营造有利于医学研究生创新的环境

创新环境营造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创新环境的建设主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硬环境”建设指的是:研究生培养必须具有完备的物质环境,包括网络环境、图书资料、实验或教学设备、研究经费等。有计划地更新硬件设备,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研究生科研网络、电子阅览室建设,及时反馈科研最新动态,为研究生提供科学研究有关资料,为研究生查询有关资料提供便利。“软环境”指的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营造崇尚科学与创新的校园文化,将研究生视为平等而独立的个体,对其创新活动和行为予以认同、鼓励的人际氛围,能够允许其自由选择主题,并鼓励非传统观点。这种环境下所形成的评价体系、态度氛围和平等自由的空间是研究生创新动力的重要来源,从而有效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的释放。二是需要更新观念、变革法规,形成系统的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制度环境,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在导师指导下的自由创新、自主行为、稳定预期的制度空间。三是创设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环境,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内外高校访学。研究生有的是创新激情和活力,缺的是学术阅历和眼界。将研究生融入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环境中,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碰撞,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激发创新激情,提高创新能力。

5 医学研究生自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在改革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强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环境建设及导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医学研究生自我教育,时刻提醒研究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要注意以下问题:端正学习动机,克服功利心理;不要以固定的模式看待事物,要树立科学的怀疑精神;克服想走捷径的不良习惯,树立兢兢业业、不怕困难的攀登作风;克服对权威的过分迷信,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和超过前人;克服自我束缚的缺陷,不断拓宽知识面和研究领域;克服怕失败的心理,勇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开拓前进。当然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和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位医学研究生都应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创造性人才。

总之,培养和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始终,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应该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需要充分利用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临床实践、论文撰写三个主要培养途径,需要管理者、导师、研究生本人三方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有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唯其如此,才能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研究生的目的,也才能实现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岑洪.关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0):304-305.

[2]张艳清.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64-65.

[3]于双成,张晓一,徐丽梅.临床医生医学素养结构的哲学解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03):50-5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初探 篇10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随着食品科学的迅速发展, 食品相关知识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 对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日趋增高。研究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各大食品企业都把从业门槛定位在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同时,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既对当代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也孕育着当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 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另外,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一的方法和措施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 我们开展了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重新构建。所谓的教育理念的构建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主要包括: (1)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教育史上经历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的发展。但纵观其整个历史, 总的趋势是在从重视教师到向重视学生转变。 (2)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转变。在传统社会中, 学校教育实践把传授书本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当代社会,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 知识经验陈旧周期加快, 掌握全部知识既不可能、也失去了必要性, 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提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 (3)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的是教师如何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 而忽视学生怎样有效地获取这些知识经验的方法;在现代社会,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仅仅重视教法已落后于时代的客观要求, 提出教法的实质是学法, 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学设计实质是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学习辅助手段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 (4) 从重视学生的认知向重视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 把教学仅仅理解为一个认识过程, 重视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现代的教育观念不但重视学生的认知, 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更加注重学生怎样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5)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继承已有知识经验, 再传递给下一代;现代的教学观念更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

另外,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 重视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研究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以研究生为本,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2建立先进的研究生教学研究体系、内容和方法

研究生课程内容和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 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是办好研究生教育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学者提出, 通过设置一些具有研究特色的课程来实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目标。诚然, 具有研究特色课程的设立从宏观层次上决定了研究生教学的目标走向。但是,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微观基础。具体而言, 研究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实现, 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哪些课程,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每一位教师如何进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是最基本要素。众所周知, 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 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 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 但是很有用。研究生的教学, 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 不能将给定已知的答案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师应该是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 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 建立新思维, 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 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作为教师, 要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角度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推进研究生课程的改革,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多媒体教室, 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推进研究生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开放研究室,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并尽快更新、扩大教学资源[2] 。

改变研究生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生教学体系, 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不仅要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培养方向也要向前迈进一步, 重视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 从而形成其应用型的教育价值目标取向。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推动了大学研究生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解决了学徒式、专业式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矛盾, 实现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但是该模式强调的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并不适合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 但过分专业化反而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目前的教育模式倾向于通过“复制”把研究生培养成日益狭窄的有限的学术研究者的角色, 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它将更加强调宽广的学术、教学和服务的责任及更大的适应性。因此, 必须改革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改变导师重“学”轻“术”的价值标准。研究生自身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活动的主战场, 更多地选择结合生产、工程实际等方面的课题, 不断地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培养能力, 它不仅能满足培养教学、科研等学术型人才的需要, 而且有能力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 。

引入和集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 改造传统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 加强研究生教学的系统性和独立性,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特别是将食品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食品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引人实验教学, 并且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 建成实验教学系统。

3组建先进的基地研究室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

重视基地研究室教学队伍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 采取有效的措施, 鼓励高水平导师投入研究室教学工作。建设基地研究室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 教学、科研、技术兼容, 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结构合理的基地教学团队。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地研究教学队伍, 使研究生的知识、技术不断更新。形成一支由学校研究生导师及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研究生创新基地教学、研究生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熟悉科学技术、勇于创新的创新基地的教学队伍。

在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融入科技创新和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 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更新。

4建立研究生开放式实验室

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主要是把实验分为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基本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综合设计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把前面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研究创新型实验是培养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 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和设立开放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4] 。

研究生通过实验课程选修进入感兴趣的专业性开放式创新实验室, 进行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此拓宽视野, 增长知识;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的研究生, 可按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 在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然后通过参与项目和课题, 在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 以项目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研发实践,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独立研发能力的研究生进入自主研发阶段, 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提供的“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下, 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各有所长、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个体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基金”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几年来, 我院不断修改研究生教学计划, 合理协调理论与实验课比例,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项目不断更新, 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 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主训练。长期以来, 我校食品学院已与国内近50家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 黑龙江正大集团、黑乳集团、绿乐尔乳品公司、顺达实业等十余家企业集团已将产品研发中心和产品中试基地设在了食品学院。产业化平台给研究生提供了真正接触食品行业的锻炼机会。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已成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多年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工作和经验, 文章论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谢正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2) :113-114.

[2]成协设, 马华力, 冯永平.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10) :4.

[3]许长青.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78-81.

浅谈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食品学科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5-0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是一项永恒不衰的朝阳学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我国食品加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当前食品工业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31个省的食品工业中,有11个省的利润额增长超过20%[1]。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破13万亿大关,与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将分别达到2.8∶1和1.5∶1,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有效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2]。

1 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正确理解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对于创新能力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历程。而创新人格是健康性的,具有大胆、自由、勇敢等品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能力的思维特点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 Guilford)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创新能力不仅只包含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须关注知识技能在创新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由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观点。

综上所述,当代的观点认为创新能力的结构是多维度的,即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響而形成的复合能力的观点。

2 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迅速,每年食品科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300人,此外还招收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食品学科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也是世界第一。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逐年下降,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科研实践参与度低;(2)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偏少;(3)学术成果质量不高;(4)原创性成果几乎没有。

首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和高校的创新培养的体制机制有关,还与研究生前期的培养环境有关。食品学科是一门偏实践的应用型科学,只有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新颖的食品。

其次,研究生创新力不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江南大学食品专业的研究生一般只有半年的课程学习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就需要学生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的主动性成为了解决课题中关键科学问题的关键。在对待实验结果的分析上,若没有综合各种知识的能力,往往只能浅显的描述一下实验结果,甚至怀疑自己的实验结果,不敢对传统的观念和结论提出质疑。

最后,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校缺乏研究生创新的环境和激励机制。教学资源不足,研究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桌,甚至连实验桌都是共用的。这种科研环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此外,研究生的补贴少,经费少,硕士研究生的每月补贴只有300不到,博士是1300人民币,拿笔者所学习过的美国ISU相比,ISU的硕士研究生每月的补贴为1600美金,博士有1700美金,科研条件也非常好,实验室有各种试验仪器供研究生使用,导师的所有的科研经费基本上全部用于资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和科研费用。此外,导师和学校还会资助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科技创新大赛。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一整套激励机制。

近年来,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些创新性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的姊妹刊、PNAS这类国际顶级杂志上,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除了上述分析的几点原因外,导致研究生创新不强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学校对研究生毕业的要求以及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

3 如何培养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对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1)创新课程设置和教授方式。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要开设创新课程,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的方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开设研究生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因为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更高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实践环节的教学让研究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后期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2)创新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切实改善研究生的创新环境。首先要增加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又不能一刀切,实行“平均主义”,这不利于激励研究生的创新活力。要改善研究生创新环境,还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做到国外学术大师“请进来”,国内的学者“走出去”。定期聘请学术大师,社会名人给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或者演讲,激励他们自我完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目前,随着很多海外学者学成后回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工作,其学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学术报告少,学术大师的报告更少的突出问题。

总之,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高校食品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食品学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案,为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张洋.2013年食品工业产销平稳增长[J]. 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03-17(AO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篇12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当下面临问题

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与创新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和经验。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教育水平从低到高,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资金投入有了显著提高。当下,我国培养的研究生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考量,我国仅次于美国,毋庸置疑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培养了大批科研精英。我国研究生教育虽然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数量的急剧增长相应地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 研究生质量下降、优秀导师数量不足、研究生导师水平不够、教学内容陈旧老套、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这就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从现实表现上看,研究生科学意识不够明确,科学精神弱化,很多研究生在批判精神和捍卫真理的勇气方面比较匮乏,在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依赖性较强。并且由于我国研究生在科研参与程度上较低,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相应的也就非常少见[1]。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不能给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导师团队,导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再加上学校的教学体制不完善、教学设备落后、科研经费欠缺、创新氛围不佳等因素,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一) 优质生源严重不足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但培养质量堪忧,从而直接造成研究生生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一些本科生选择考研是因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较大,真正有志于并适合从事科学与学术研究的优质生源十分有限。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只考查学生的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只重视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对学生活学巧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不够,复试流于形式,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试[2]。同时,各大高校为了抢夺生源,招到尽可能多的研究生,这就使得高校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研究生生源的质量也就随之降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二)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导师素质的高低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的聘任机制还不够完善,这就在机制上为不合格的导师进入研究生培养的师资队伍预留了缝隙,从而使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关于师资水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结构的更新问题,作为研究生导师知识结构老化,导师所掌握知识无法与理论或实践前沿对接,从而导致导师传授的知识与前沿科学技术成果不能对接,也导致导师对研究生学习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 二是科研项目的配置问题,有些导师本身就没有承担或较少承担科研项目,无法为所指导研究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与机遇; 三是导师对研究生的关注与重视程度问题,从现实层面考虑,有些导师承担了较多的科研项目,并且有较多的社会活动,同时分配了数量较多的研究生,从而导致其时间与精力的分散,导致其对研究生的指导不到位,研究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有的导师并不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这就引发了另一重大课题,优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规模应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相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优秀研究生导师也应随之增多,应推动实施优秀导师成长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然而真正优秀的导师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各大高校不得不降低导师的入校门槛,这样一来,就有一些不合格的人进入到研究生师资队伍中来,这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阻碍。

( 三) 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多遵循“严进宽出”的原则,淘汰率相对较低,几乎为零,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拼了命地学习,考上研究生以后就变得懈怠,自由散漫。再加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片面、单一,落后于科学的发展,教学方法老旧,秉承一贯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对研究生的启迪,师生之间的沟通太少。同时,与研究生规模与数量急剧增长相伴相生的是,单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相应增多,以一师之力指导几十位研究生,使得导师对研究生的了解程度和个别指导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材施教难以实施,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既不是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也不利于这些高学历人才进入社会后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一环,从这一层面而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一) 创新环境要有所改善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浓厚的创新氛围密不可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必须重视科研,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制度。创新不是单纯地指思维的创新,还要将其运用到科研等实践中去,在科研等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把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把研究课题和科研工作的融会贯通,让研究生的创造力更好地发挥,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同时也能通过对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表现来检验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还应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严格把关,起步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加强对学生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检查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出有创造性的成果。同时,学校还应该对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优秀研究生进行表彰,从而激发研究生创造的积极性。除了奖励,还要制定淘汰制度,让研究生有一种危机意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激励与淘汰机制对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有积极作用,从而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 二) 培育精英化师资团队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与导师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导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强大示范作用。导师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优秀的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是否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还要重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应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聊天互动更好地了解学生,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支持研究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同时,让研究生更多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创新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制度也要改进,完善导师选择和聘用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资格,督促导师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方法,从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3]。

( 三) 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培养模式会影响到创新能力形成的时间和程度,培养模式科学合理会加快研究生成为创新人才的进程; 反之,则会收效甚微甚至事倍功半。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入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我国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及时更新,知识构架片面。教学方式老化,采用灌输式多,启发式少,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的教育进行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开阔学生的创新眼界。在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内容既不能总是沿用陈旧的课本,也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课本理论知识为基础,联系实际,追踪科学发展的步子,把时事动态加入到授课内容中,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样,教学方法也要改进,不能沿用一贯的“灌输式”教育,要把研究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通过互动式、启迪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参与和互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把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让导师和企业家共同来培养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指导,并且,企业可以提供一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科研资金,这会让研究生所进行的课题研究进展得更顺利,取得富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

四、构建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当下的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研究生教育日益展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提升人才的知识理论水平,更为核心的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出发点,从学术环境、导师责任、教学模式等方面来阐述“三维一体”式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一) 创造开放式学术环境

进行创新实践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能够持续进行创新实践行为的精神动力。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仅依靠自身独特个性的发展,还需要外界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开放的学术氛围。学校应突破阶层壁垒,树立学术上人人平等的理念,赋予研究生更多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研究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意识,既要敢于批判,也要积极批判,还要合理批判,不要为传统思维的桎梏所限制,在思想上不断创新,在研究中不断开拓新领域。高校需要开放、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是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应然状态,在“开放、竞争、求新、求异”的整体氛围中,研究生在科研、学术研究中有更大的发挥创造空间。

( 二) 打造负责的导师团队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被研究生学术水平所反映,研究生导师自身的治学态度与科研水平对研究生科研意识和习惯产生重大影响。一支道德水准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思维强的导师队伍,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促进师生的交流,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研究课题,或者主动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与导师一起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而提升研究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改进以往单一、单向的指导模式,实施学术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从而推动研究生能够汲取到来自不同导师的各方面优势,促进多种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实现研究生博采众家所长,也有利于导师从不同角度考察研究生的专长与个性特征,能够因材施教,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及时调整指导方式。

( 三) 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要付诸实践,有了创新性思维意识,还必须运用先进的理论手段研究探索,实地操作,才能收获成果。构建新型教学平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研究生的实验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基地开展实战教育; 二是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多样化,灵活设置新型研究生研究所,以便各方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与汇聚,有利于建设新型教学基地平台,培养更多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深入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既为研究生利用所学知识提供实践平台,也为研究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基础,还为不断改进研究生培养方式提供实践支撑。产、学、研的本质是经济、教育和科技的结合。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教育科研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拓宽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训空间,实现高校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的职能[4]。

五、结语

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束缚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对于现时代条件下的研究生教育而言,树立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有切实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才有底气接受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品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

[2]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127-132.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EB/OL].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4/view-4067113.htm.

上一篇:规范管理方法下一篇:运动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