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精选12篇)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1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位:要求硕士研究生, 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1门外语, 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摘要, 并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
因此,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就业去向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
二、当前就业市场状况
1、就业市场的变化
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 作为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增长速度, 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不匹配,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就业比例比去年减少10%, 仅占总数的31%, 国有企业占10%, 非公有制单位占12%, 研究生就业开始由一元为主逐渐走向多元化分布。
另一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发展迅猛, 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 他们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 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 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
2、就业的新趋势
近年来, 研究生就业出现以下趋势:
(1) 硕士研究生开始大量从事行政管理和学生事务工作。
(2) 研究生开始大量抢占中学教育市场。
(3) 大量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寻求发展。
(4) 研究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开始就业层次下降, 接着慢慢向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转移。
从表一中可见, 这5年来从事行政管理或学生事务工作的人数, 及到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都有大幅度提高。近3年到中学教育市场就业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而原来中学教育市场, 为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对而言, 就业去向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发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下降。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传统定位于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 就业去向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 因此,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去向存的差距凸现出来。
3、就业形势出现学历倒挂
相关统计表明, 在有些地方, 大学中就业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 即学历越高, 就业率反而越低。
按历年的统计数据看, 研究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高, 本科生比专科生高, 仿佛成了定律。事实上, 这种现象也存在了一段时间。2007年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 甚至专科生。
三、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分析
1、研究生扩招要适度
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生就业困难, 甚至学历倒挂, 并不能就此否认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从平均水平来看,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还是高于本科生以及专科生的。就业市场的容纳能力赶不上研究生持续扩招的速度, 是研究生就业率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 近年来, 各高校的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已基本结束, 但不少高校研究生的规模却在急剧扩大。部分硕士生为暂时逃避就业, 选择去考博。但博士生就业面比较窄, 用人单位从成本考虑, 对博士生的需求量非常小, 很多高校博士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因此, 如果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加以控制, 必然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2、配养目标应符合实际需求
出现研究生就业困难, 以及学历倒挂现象, 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上要转变观念。大众化教育就是要大众化就业,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要在注重知识储备的同时, 更加注重应用性培养, 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 近年就业统计情况表明, 就业市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而非研究型高端人才。
3、研究生要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应注意及克服以下几点共同之处。
第一, “手低”。研究生专业素质不很过硬, 可塑性欠佳。不可否认, 研究生往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要强于本科生,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另外, 由于学校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无论是怎样学历的学生都需要经历“再学习”的过程, 以适应岗位需要。此时, 研究生可塑性欠佳的弱点便显露出来。
第二, “眼高”。研究生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值, 希望找到薪水高、待遇好、工作轻松的职位。而现在, 研究生应聘的职位, 很大一部分只要求本科学历, 相应的工资待遇就会比研究生的预期值要低。一家银行信用卡部经理在婉拒研究生的应聘请求后说:“他们本身就对工作不十分满意, 所以跳槽的几率太大, 公司不想冒险。”
第三, 年龄劣势。毕业研究生一般都在25岁以上, 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年龄就更大了。步入社会, 研究生将比本科生更快地面临结婚、买房、生子等问题, 这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顾虑。
所以研究生应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首先应抓紧在校时间, 夯实专业、增强实践能力;其次在应聘是要摆正心态, 由低做起, 能者自然可以步步高升。
四、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缺少实际的工作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最缺少的是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所以无论是设立专业学位还是调整学制, 如果不注重社会的要求和核心工作能力的训练, 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 职业方向, 及时调整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 出台配套的培养方案, 而仅仅从学制长短表面作文章, 仍然不能解决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与社会脱节这一根本性矛盾。
同时, 由于研究生还处于自我发展的时期, 缺少社会经验, 因此, 学校还应秉承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 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人身修养的引导融为一体。采取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社会, 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术与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减轻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痛苦。这样才能根本解决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而近年来, 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其就业层次出现了下移趋势, 大部分走上了应用型、实践型的工作岗位。因此,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去向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何缩小这一差距, 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肖淑珍.首都高等教育研究, 2007年增刊
[2]、有关数据统计来源于大学就业工作资料
[3]、张文.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 12-04
[4]、孔祥武.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 11-26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2
王继杰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广西桂林 541004)
作者简介:王继杰,男,(1974.4--),广西灌阳人,汉族,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 要:通过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对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就业教育;研究生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后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真正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单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毫无疑问归属于管理学;但是在学术界,则一般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将其置于教育学系、教育科学学院等教学研究的机构内,鲜有将其归于经济学门类的。这样既造成了其学科归属的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乃至混乱无序,也折射出这种合并的难以操作乃至有名无实。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影响深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就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做基层管理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数较少,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必须适时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严峻,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其就业意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人到金融、证券等行业。总的就业形势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地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来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毕业生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找工作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是比较容易。比如,杭州的高校,受学校所在地影响及杭州自身的优越性,杭州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首选就业目标,历年均有半数左右研究生选择在杭就业。其次,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形势的发展,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上海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又一择业集中地。北京、广东、江苏等地,也是研究生择业考虑较多的地方。但在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教育条件的落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意向基本上都是选择教育系统的工作单位,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在行业选择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在选择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往往竞争不了经济类研究生。
三是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但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考取博士生的研究生每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择业去向我们可以看出,既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如行业分布),也具有一些与整个研究生择业去向的共同的特点(如就业地区分布)。笔者认为,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择业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毕业生自身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首选。而愿意主动去企业、公司工作,或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而近几年用人需求减少的单位大多是高校,囚为高校的辅导员大都饱和,而教学岗位多需博上才能胜任囚此,“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研究生的真实现状
(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研究生教育是种专才的培养,但好多学生在就读期间不能很好地对自我职业目标形成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就势必导致研究生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脱节。因此,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必要的对教管专业而言,由于都认识到对日就业困难较大,不对口的就业就显得有点迷茫,所以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模糊,平常
人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教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困难。
(三)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影响研究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人良性循环,虽然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并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设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沪工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利用挂职锻炼等渠道,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应该以需求导向为基点,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比如浙江大学是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最早的学校之一,研究生到地市、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管理体制创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挂职锻炼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每位研究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业现状分析中发现有有些毕业生选择金融行业就业。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拟选一部分既有专业理论素养(高级职称以上),又是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实业家,如银行行长、外企公司经理,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抓好培养环节;安排部分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到金融机构实习,结合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必须与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相联系。应该切实从关心学生出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应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关心每位毕业生的需要,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要关心贫困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推荐机会。对于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高度关注,鼓励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给予就业推荐机会。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强基层意识。就业大众化背景下,以往只要高中学历毕业生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学校应该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教育大学生将眼光放低,降低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分析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不足,寻求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功利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应看重长远发展前景,将追求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
五、结束语
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能否得以改善还要在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程度,使社会接受并认可本专业的现实性与重要性,这将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赢取一片天地;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加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3
摘 要: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普通院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经历,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三个角度,对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对策。
关键词: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1 概述
在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承担者和生力军;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但与此对应的是研究生的就业率却连续下降。2009~2011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1]。究其根源,主要因为目前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国的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制度,这让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考研的热情急剧下降,一时间“生源荒”弥漫于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不主动进行改革,必然会造成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硕士生导师无学生可带的艰难困局。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提高毕业研究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迫在眉睫。
笔者在给研究生授课、指导研究生实验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研究生均存在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发现问题环节,缺乏自主探索性;分析问题环节,局限于表面现象和局部现象;解决问题环节,习惯于对别人研究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做一些简单的推理;习惯于被动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折射出研究生教育存在三方面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教学方面,相当多普通院校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与本科课堂教学没有本质区别。研究生教学依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课程的学习效果以考试或小论文形式测试。学生知识局限于课本,科研能力训练不足,同时研究生也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及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看,现在的大部分研究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急近功利,以获取文凭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过程和阶段目标没有清楚认识,学习是盲目和严重缺乏动力的。
第二,研究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我国理工科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研究生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实验课比重小;讲授型课程多,研讨型课程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大同小异,学生主要跟随导师从事理论创新方面的课题研究,对企业工程实践背景缺乏深刻体会。一切科学问题均来自于实践,最终运用和解决实践问题。一旦脱离了工程实践,自然难以发现科学问题。
第三,研究生学术视野还不够开阔,创新思维受限。目前很多普通院校给予研究生在国际化合作、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的机会还不多。大多数研究生对国内外前沿信息的把握主要来自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专业老师的前沿讲座、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本校内部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本学科在国际上的状况缺乏了解,无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
3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思考
针对以上现状,国内诸多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定的理论探索:金立等构建了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 高英彤等提出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3]; 徐玮等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所必需的基本个人素质和给学生提供不断增长创新才能的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4]。笔者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视角,提出三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
3.1.1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如果没有主动创新意识,依赖于权威、書本和文献,创新无从谈起。从导师层面,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三年,涵盖文献阅读、实验方案设计和构思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目标等各个环节,要求研究生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力求有新的内容和观点。从学校层面,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激励和支持。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申报和开展各层次科研创新项目,极大调动了研究生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3.1.2 制定并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之初,导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制定一套针对单个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就业需求的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然后进行目标管理。
3.1.3 改进导师指导方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所谓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实现老师和学生在学术上的平等,避免导师的“权威性”,导致学生在学术上的被动和依赖性,缺乏大胆探索精神。导师对研究生多以启发式、引导式和讨论式为主的指导交流模式,以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和学习为主,导师的适当点拨为辅。
3.1.4 改变导师“一对一”学徒式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团队共同培养研究生制度
单一的导师指导,容易受到导师个人思维、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影响,研究生打不开视野。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笔者所在学科组建了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团队,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对所带的研究生在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统一指导。研究生能博采众长,导师之间进行学术探讨,取长补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2 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
3.2.1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
另一方面,探索多种课程教学方法,如将单一的“教-学”的方法转變为积极的“引导-探讨”式、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
3.2.2 改革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生学习阶段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开发过程性评价工具。应该形成一套“突出实践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服务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反馈。
3.3 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3.3.1 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笔者所在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已经将学术交流活动定为常态,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研究生研讨会,围绕工作进展、研究困惑、思想动态等开展沟通交流。每学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会议,教师代表和研究生或以学术报告或以海报形式,对其所做的工作给予呈现;导师和学生共同点评;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对优秀学生给予激励和肯定。在学院和学校层面,开展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来”即通过人才引智项目等多种途径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让研究生学习学术前沿理论和创新成果;不仅引进专家,学校还开展了“海外博士重理工行”系列活动,让具有海外博士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人才不定期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即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的各类的学术会议和研究生论坛,开拓学术视野。
3.3.2 推动具有良好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室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加大了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购买了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设备,部分领域已经接近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学生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进而刺激他们大胆设想、大胆实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4 小结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取决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创新氛围几个方面,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0809/t20130809_999295.shtml,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中国教育在线,2013.
[2]金立,史建君,张晓波,李小云,董文钧,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419-422.
[3]高英彤,刘亚娜,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术交流,2012.2:201-204.
[4]徐玮,刘煜,张茂军,王炜,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63-67.
基金项目: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4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 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应该说, 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已经趋向成熟, 它的存在也给研究生就业开辟了很多新的渠道。医学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有其自己的特点, 也就是“术业有专攻”:既为更加强调专业性, 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在每个学科以及专业研究领域里要求划分的极其精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就业率正是其自身的特点所造成的。
其实现代医学研究的学术性和应用性区别并没有想象中得大。这次国家扩招5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主要是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的调整, 标志着教育开始转向应用职业性的教育。从某种角度说, 这会冲击我们的教育理念, 过去书本式的教育模式要变化了, 要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当然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走向高端, 越来越复杂, 跟过去那种价值单一、职业单一的社会不一样, 我们现在开始价值多元, 职业多元, 交往更复杂, 更趋向深入, 更趋向专业。这样对各样专业的需求也非常高, 包括其他学科比如法律、工商、行政管理, 我们社会的职业化需求程度越来越高, 那么相应的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的技能也应越来越高。伴随着职业化, 相应的职业规范执业技能也在加强, 那种所谓通才式的人越来越少, 纯粹着重于素养的人才也越来越少。
一、医学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就业率的根本原因
1. 学习工作中的自我评估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评估, 包括对自我的评估和对未来职业的评估。研究生在分析各种因素对自己不利影响的同时, 需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一方面, 研究生必须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等因素进行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 要注意扬长避短, 此时职业指导教师, 就在学生学习期间帮助研究生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性格、兴趣与职业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所以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还要指导他们如何为将来的工作培养能力
2.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锚的前移问题
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施恩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提出的, 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进行长期研究而形成的。所谓职业锚 (career anchor) 是指职业生涯主线或主导价值趋向, 也就是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原则性东西, 是人们职业选择和发展所围绕的中心。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一般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共性, 但也存在着差异。
3.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因为他熟悉了解研究生, 与研究生接触最多, 知道他们的学习科研情况、自身习惯、性格能力倾向, 还能了解研究生的就业理想以及择业期望等, 指导研究生就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具备学术、行业优势, 导师在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领域——同时也是其指导的研究生学习研究的领域, 往往有着一定的学术地位、社会资源、口碑效应和人脉关系。他们已经受到同行业用人单位的认同和尊重, 这种认同和尊重将对其指导研究生就业产生积极直接的有效影响。
二、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保持专业学位硕士就业优势
在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情况下, 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一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经历为例:该名同学在校期间攻读专业学位, 熟练掌握了一项国内较先进临床技术。他预想进入经济发达城市就业, 但面试过的单位都不缺乏相关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辅导, 建议到中小型城市就业, 最后他选择在原籍地区的单位应聘并被聘用。结果为其所在单位带来技术革新和可观的物质收入。在原籍工作也减轻了个人的精神压力, 保持非常健康充实的生活工作状态。所以要使研究生认识自我, 表现自我。当研究生毕业面临人生的再次选择时, 应抛开盲目的狂妄和自负, 正确认识自己, 以一种平常心承认自己的不足, 同时又不失应有的自信, 要表现出舍我其谁的自信感和冲动, 天生我材必有用, 沉默不是金, 要学会积极推销自己, 让别人知道你的成果, 张扬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毕业生掌握就业相关政策, 谨慎择业确定自己的定位, 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和岗位, 但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连基本的就业政策和户口政策都不清楚, 求职准备意识淡漠、消极的等待思想严重, 违约事件频频发生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这就要求高校应针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 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切实改善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万军民.新时期研究生就业的环境支撑体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 (8) :43-44.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5
(04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物理教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理论、开阔的学术视野;具有从事物理教育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半年。
三、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并重。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5.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长期或短期)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6.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6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必修课(不少于15学分)1.公共必修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120学时
60学时
60学时
60学时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I学期 I学期 I学期 I学期 2.专业基础课(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教学论
3学分
I学期
注:“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全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二)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
1.公共选修课(2-4学分,由研究生院组织开设,任选)2.专业方向选修课(7学分)物理课程论
40学时
40学时
40学时
40学时
2学分
I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物理教育专题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物理教育逻辑
3.跨院校、跨学科课程(2学分,必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40学时
(三)必修环节(7学分)1.学术活动(10次以上)
1学分
2.教学实践
1学分
硕士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批改作业等。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考查合格记1学分。
3.文献阅读
1学分
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
4.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
4学分
(四)补修课程
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专业基础课程,即按一级学科开设的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五、考核要求
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指定主要参考书,至少有一门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
六、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合格后记3学分。我院原则上不要求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初,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2.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6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医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文中结合中医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教学、临床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科研创新,专业素质培养及管理和临床实践等方面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
中医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我国从1981年开始招收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的不断外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给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1.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科专业思想欠缺 中医基础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诊断学等多个方向,但由于招生层次不齐和思维模式的欠缺,导致部分学生对传统经典课程的排斥,上课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1.2科研創新能力不足 首先表现在科研素养能力不足,研究生自主申请的重点科研项目少,且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有待提高;其次是对先进仪器和试剂知识掌握甚少,研究生在申请学校创新项目比例低,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能力不足。
1.3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基础学科研究生理论授课为一年时间,继续采用本科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学习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交流沟通方式欠缺,在科研临床教学中一味“任务式”教学也对研究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1.4临床动手能力欠缺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具备灵敏的科研思路,更要有一定的临床诊疗水平,当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往往忽略了临床实践的培养,以至于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中医研究生的直观印象就是动手能力差。
2.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对策
针对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要以理论教学为突破口,大力提高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建设,专业素质提高,管理制度创新,临床实践培养等方面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转变教学方式 中医基础学科培养的中医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增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别是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二是要转变授课方式,研究生教学应着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改变传统讲课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举办研究生沙龙讲座并安排每位研究生都有8~16个学时带教任务,推进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
2.2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近年来,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队伍的提高,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创造了优良条件。例如河南中医学院建立了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团队、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了基础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规定,科研实验能力考核制度等,为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设定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下一步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不同领域不同院校的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学科研究生参与“挑战杯”、苗圃工程等创新项目等。
2.3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中医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完善培养管理制度意义重大。一是导师要作为领路人、监管者,从切身出发为研究生负责,参与并指导研究生发展目标设计,课程的选择,科研教学的培养工作,让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及任务安排,结合学院奖罚措施制定符合研究生自身的培养计划,建立导师集体指导制度;二是要加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基础学科不同于临床学科,更要提高其文献研究和科研水平,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报告,科研实验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等管理规定。
2.4加强临床及科研动手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指导实践,但由于基础学科科研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逐渐忽略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导致临床水平甚至不如本科生;因此应该鼓励研究生到临床单位多实践,进科研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医院的优势,达到共赢目的。
3.小结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7
一、影响女硕士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 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发展的影响
1. 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是在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每年对应届毕业生都有一定的需求。但受1999年以来研究生快速扩招以及研究生教育学制的缩短带来毕业生数量剧增, 以及原先研究生主要就业的行政事业单位精简人员等原因影响, 包括女硕士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内部出现了阶段性的岗位竞争激烈的局面。
2. 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但是女硕士就业时, 仍首选沿海开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 宁愿参与激烈的区域性就业岗位竞争, 也很少有人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建功立业, 这使得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吃不了”, 其他地区人才“吃不饱”。
(二) 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统计性歧视的影响
我国基本消灭了在教育上的性别歧视, 但在当毕业在社会上求职时,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文化导致女硕士生在求职中遭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 造成女硕士生就业难。
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统计性歧视, 即雇主在雇用女硕士生的时候, 除了对女硕士生的个人教育特征做出判断, 还把女性群体的一般工作特征强加给女硕士生, 这样形成了统计性歧视。劳动力市场认为女硕士生的生育和家庭责任会影响工作效率, 而女硕士生就业时, 恰恰处于女性结婚和生育的高峰年龄;劳动力市场还认为高学历女性不好管理, 其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独立意识对团队合作有消极影响。因此, 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统计性歧视对女硕士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排斥态度。
(三) 自身因素的影响
1. 个人竞争力不强。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 一些女硕士生自我定位不准确, 学习兴趣不大, 自觉性差, 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既没有宏观的把握, 更弄不清学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所以当面对用人单位的考核时, 就显得底气不足。
2. 就业预期的不合理。
据调查, 许多女硕士生具有择业目标短期化、功利化倾向, 她们把目光盯在了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成了她们较量的“三大战场”, 这种择业倾向, 不仅加剧了竞争, 人才高消费, 而且会日益加重当前国家人才地域性失衡的现象。
二、女硕士生就业促进的对策
(一) 发展经济, 同时要协调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的关系, 有效解决女硕士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1、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国家通过大力发展经济, 可以给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 整体就业形势得到缓解, 女硕士就业形势也会得到改善。
2、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结构性问
题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就业结构存在不适应性。这就涉及到研究生教育怎样适应社会需求, 如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 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 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 按照市场的需要和结合女性的特点设调整专业结构、招生人数, 男女生招生比例, 争取做到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 超前培养;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的多样化是实现培养与需求相匹配的根本, 是解决女硕士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为适应第二第三产业的升级, 研究生教育应由培养学术型人才, 转向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 建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1.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我国已经制定的相关法律没有任何处罚责任人的规定,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规定惩罚措施, 严厉制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 要求企业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性别公平, 从法律上为女硕士生就业公平给以切实保障。
2.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解除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
国家要制定政策从经济上明确承认女性担负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价值, 并由社会建立职工生育社会保险基金。国家按企业人数 (不分性别) 和工资总额向企业征收生育保险基金, 作为社会保险金提供给生育的女职工, 为解决女性生育哺乳期间企业的负担问题。
(三) 加强女硕士生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竞争力, 不仅要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还要注意自己综合素质的修炼。女硕士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 要广泛涉猎与自己相关的学科知识, 寻求各种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研究方法, 争取一些实践机会, 同时要充分认识整个研究生群体“僧多粥少”的就业大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既不宜悲观, 也不盲目乐观, 做出合理的就业预期。
参考文献
[1]、刘利舲, 郑子莹.理想与现实:浅析女研究生就业状况[J].理论界, 2006 (2) :104
[2]、许艳丽.透过性别的棱镜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19 (1) :26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8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对策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高素质人才的供需结构,这种变动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某外语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近五年就业状况为例,就业率从2011届的90.8%的到2015届的81.7%,呈逐年递减趋势,这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越来越难,他们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就业方面已经处于上不如博士、下不如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成为全社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硕士研究生自身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一)当前整体就业形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近15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呈持续攀升趋势,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就陕西省而言,“2016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6万人,创历年之最。面临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近乎“前所未有”。其中,西安占全省比重近8成以上。此外中专、技校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群体,也将走向社会。这充分表明整体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异常巨大。
(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以某外语类高校硕士研究生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该校硕士研究生男女生比例接近1:7,男生就业率84%,比女生高出3个百分点,就业的学生中有28%回生源地就业,72%选择非生源地就业。就各专业就业率而言,中文类专业明显低于外语类专业,非通用语专业高于通用语专业。该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在陕西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北上广等地已经不是毕业生的首要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毕业生最不愿就业的地方。就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职位类别而言,教育行业是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也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但是纵观该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近五年来,进入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多个百分点,进入中初教育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进入其他企业的人数呈大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约1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往年硕士研究生非高校不进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进行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毕业生总数连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与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匹配的就业岗位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有些用人单位存在名校情结,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招,还存在性别歧视,即使在公开招聘启事中不体现男生优先,但在实际招聘中工作中,只选择男生。另外,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3.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择业观形成方面的教育还不够及时和深入;就业渠道拓展范围还不够广阔,与各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共建实习基地合作项目太少。
4.专业特色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中文、英语教育和日语类专业本科就业率普遍偏低,学生即使考研成功,待研究生毕业时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该高校专业设置主要以外语为主,招收生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但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提出“仅限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条件,因此导致女生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招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除精通一门外语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该高校学生主要以学习外语语言学或文学相关知识为主,其他门类知识匮乏,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也导致就业机会堪忧。
5.毕业生自我定位模糊,求职期望值偏高,同时缺乏应聘技巧。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够,对未来就业前景依然看好,造成期望值居高不下,影响就业。例如:每年11—12月份是各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宣讲高峰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单位直接进校招聘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毕业生对此呈观望状态,应聘非常积极,但一旦被用人单位选中,立即签约的却不多。硕士研究生自身择业观依旧保守和传统,崇尚“铁饭碗”,期望“一职定终身”,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依然是学生的首要选择;对就业地域要求过高,一方面不愿去基层或偏远山区就职,以文中提及高校为例,至少近两年的毕业生中无一人前往青海、西藏两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生源地在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生源地就业,如新疆某国企来校招聘,工资福利待遇都较其他地方同行业的明显偏高,新疆籍毕业生却无人问津。很多硕士毕业生在应聘时准备不足,自我认知不充分,缺乏对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理解,加之心理素质较差,导致惨被淘汰。
6.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优惠政策不具足够诱惑力,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就业压力
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工作,深入宣讲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每一位教职工行动起来,寻找身边的资源,为毕业生就业贡献一己之力。深入开展“职业与规划”的专题讲座,详细讲解就业手续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毕业生的顺利毕业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毕业就业工作计划表,分时段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思想、就业相关政策等的宣传,使毕业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理念上转变传统“一职定终身”的就业观念,从行动上积极关注校内外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行动起来,主动出击,积极求职;同时,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择业时能尽量把握用人单位要求,避免一味按自己要求选择工作岗位和单位,尽量做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赢。
(二)统筹规划,有序安排部署毕业、就业相关工作
“毕业”与“就业”往往被称为压在毕业生身上的两座大山,毕业与就业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应两手一起抓。在毕业生进入毕业季后,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部门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安排表,将毕业、就业相关工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罗列,把控时间节点,并及时更新,方便毕业生及时了解毕业、就业工作相关信息,能按照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与此同时,还应切实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缺点、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再针对单位的特点等来指导毕业生完成自荐信及个人简历的书写,让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如虎添翼。
(三)多渠道拓展就业机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好牵线搭桥之人
始终本着“毕业生就业至上”的原则,一方面,主动出击联络用人单位,联系老“关系户”,拓展新“关系户”,积极安排用人单位入校宣讲会,做好用人单位的接洽配合工作;保持就业信息宣传的渠道畅通无阻,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群等现代化高科技通讯媒介,大力宣传就业信息;亦充分利用往届生资源,获取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机会;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合作基地,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为后续顺利就业奠定基石。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等,尽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思路。
(四)强化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
应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准确定位,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可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授课,从用人单位招聘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等。鼓励学生毕业时持有多种技能证书,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以及其他各种上岗等级证书等,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探索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新途径
一方面,探讨能否制定相关吸引男生生源的优惠政策,从而改进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探讨能否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分级淘汰制,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与此同时,优化学科结构,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增加实习环节,多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最终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完全对接。
(六)建立健全鼓励研究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国家应加大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毕业生到人才匮乏地区就业,同时,出台更具诱惑力的鼓励学生回生源地就业的相关政策,从而促使人才资源与地域需求实现匹配;探索“诚信就业资助办法”,提高一次性求职补贴的覆盖面和补助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尽早签约,诚信守约;加大自主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敢于创新,勇于尝试,走自主创业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将在一定时间段内长期存在,展望未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为推动硕士研究生的顺利毕业和高端就业,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服务毕业生;一定要理清思路,认清形势,根据各高校毕业生特点,做好统筹规划,对症下药,多维度挖掘就业机会,脚踏实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的顺利毕业和高端就业,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60607/48935664_0.shtml.
[2]高辉.高校女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旬刊,2015(12):150-151.
[3]李振谊.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管理对策[J].学理论,2013(15):289-290.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9
关键词: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问题
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 伴随着本科教育的日益壮大,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一个高速发展的态势, 由于人才供给压力不断增大, 研究生头上的光环再不似数年前那样闪耀, 尤其是硕士生, 这个夹在本科生与博士生之间的过渡群体, 更是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其就业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其中, 生存在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 所面临的就业难困扰尤其巨大, 且他们的就业困境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针对这一群体所出现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力图解决现实问题。
一、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困境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 硕士的就业空间受到本科生、博士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多重挤压, 日趋狭窄。录用率低、薪资不高、就业压力大、职业前景暗淡等问题成为硕士就业现状的普遍写照。而选择在理工院校攻读文科硕士学位的学生, 其在毕业后的择业又面临着独特的现实困境。
(一) 学科优势不足
理工院校, 顾名思义, 是以理工类学科为主的高校, 理工类学科是其建校之根本、发展之根基。但自上个世纪末,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各个高校都向着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前进, 原来的理工院校先是纷纷上马一批本科层次的文科专业, 在经过数年发展后, 开始发展相应的研究生教育, 这就使得理工院校出现了文科研究生。但这些文科类专业因为基础弱、底子薄, 甚或零基础建设, 导致了在理工院校所处地位尴尬, 其发展往往得不到思想上的重视和行动上的支持, 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 在理工院校文科不需要发展, 为了“综合性”只要有就行。因此, 相较于文科院校或典型的综合大学而言, 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显然处于劣势。那么, 已经发展十余年的本科教育尚且如此, 在其基础上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就更无从谈起学科优势了。所以, 在这样的高校, 相较于理工科学生, 文科学生往往像二等公民似的遭受着无形的歧视和压力, 这种歧视和压力不仅来源于学校内部, 还来源于学校外部对其专业素养的质疑, 就业也就困难重重。
(二) 就业定位失当, 求职视野狭窄
由于整个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 当代研究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考研门槛降低, 考研不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为避免或推迟就业而选择考研, 考研不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发展, 缺少个性化、针对性的培养, 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 学生好似在读大五、大六, 缺乏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些新的特点, 加上理工院校文科的薄弱, 使得理工院校毕业的文科硕士呈现先天不足, 在就业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而相当一部分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 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 认不清现实, 过于理想化, 认为自己的学历高, 工作自然要好, 往往将求职目标限定于一线城市的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稳定的铁饭碗, 这就导致就业定位失当, 就业选择面十分狭窄。
(三) 缺乏职业规划, 求职能力不足
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完整链条, 应当包括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 其中就业质量是检验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但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培养环节, 却忽视了学生的出路问题, 相当一部分导师、辅导员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安心学习, 心理、生理健康, 不惹事、不出错, 顺利毕业就行, 只要一毕业离校就与自己没有关系了, 完全不考虑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怎么办, 即使考虑了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教育。在理工院校, 文科处于弱势地位, 得不到学校的重视, 鲜少得到学校专门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信息传递, 导致就业信息的不畅通, 学生不知道去哪找工作, 用人单位不知道理工院校也有文科人才。另外, 有些导师缺乏责任意识, 将学生当作了自家的免费长工、保姆, 帮自己搞科研做项目, 处理日常事务, 全然不顾学生自身的发展出路。
除了学校、老师的责任、工作缺失导致学生就业盲目外, 学生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科硕士读研以后, 往往专心于学业、科研, 封闭于象牙塔内,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 缺乏必要的合理预期和职业规划, 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 更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常常是临近毕业才四处海投简历, 求职能力的不足导致面试机会寥寥无几。
二、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对策研究
(一) 理工院校应重视并大力扶植文科的建设发展
理工院校应从名义的转入实质的综合性大学建设, 让文科与理工科齐头并进, 共同发展。学校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文科发展好了, 可以极大地增强整个学校的人文氛围, 丰厚校园文化,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同时也有助于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裨益于其科学研究。其次要在行动上大力扶植弱势学科的建设, 从物力、人力等方方面面加大投入, 尤其要重视教师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增强学科优势, 提高学生质量。再次, 理工院校在人才培养上, 应改掉惯用的理工科思维, 依据文科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关政策, 确定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 认清形势, 合理定位, 提升素质, 建立优势
希望找一个好工作的想法本无可厚非, 但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正视这样的现状, 而不是活在自己对未来的美好规划中蹉跎岁月, 尤其是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 更应认清自己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劣势, 将身段放低, 从基层做起;将眼光拓宽, 不仅盯着铁饭碗不放, 不放弃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将心态放平和, 从容面对择业时的挫败或就业后的心理落差。同时, 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应准确评估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及优势所在, 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为求职做足准备。虽然理工院校的文科处于弱势, 但文科生可以在理工院校抓住学校的理工优势, 利用学校的资源向文理交叉学科有目的地倾斜, 或者寻求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相关理工专业的结合点, 有意识地涉猎相关知识, 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扩展自身的就业渠道。例如笔者所在的是一所以服务煤炭工业起家, 安全、地矿特色鲜明, 理学、人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院校, 我们的文科硕士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多向矿业所涉及的人文领域靠拢, 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百年来与各煤矿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资源, 在矿业领域求职中建立自己区别于其他高校文科生的独特优势。
(三) 学校、导师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导师的责任, 学生不能只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 还要注重培养质量, 而培养质量的高低就要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所以, 学校、导师应提高责任意识, 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树立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观念, 在新生招录入校后, 就应考虑其将来的出路问题, 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习、研究、职业规划, 将学业与就业做有机的结合。
就学校层面而言, 应疏通就业信息渠道, 不仅要关注优势学科, 还要转变观念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将就业指导的开展时间从毕业前延伸至入校后, 全方位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讲座、观摩、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增强研究生求职技能。同时, 学校还应构建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 监控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高研究生在学习、择业过程中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建立积极、正面的职业观。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10
1 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1 研究生择业视野狭窄, 择业心理欠佳
首先, 是择业视野狭窄。对于一部分高校研究生毕业生来说, 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往往忽视那些不发达地区, 将目光集中在铁饭碗和面子上。这样的就业视野势必会带来就业效率的低下以及人材的无法优化配置。而另外一些研究生将自己的眼光仅仅放在高薪上, 忽略了高薪背后的高能力。这样的研究生对于自我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使得在找工作中时时受挫, 影响了就业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 择业心态的懒散。在目前的情况下, 许多研究生仍然自认为是皇帝的女儿, 找工作不用提前准备, 等毕业了再找也不迟, 即使找不到合意的, 自己将就一下还是会有很多单位上门招贤的。殊不知外面的就业市场已经是人山人海, 等到毕业时, 机会已经是寥寥无几。况且随着本科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一些品学兼优、能力和水平与研究生们不相上下的本科生开始与研究生争抢饭碗。因此, 当这些研究生们在享受了三年的校园生活之后再来思考就业问题, 已经为时已晚, 等待他们的往往是徘徊和彷徨。
再次, 金融危机造成的心理压力。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有些企业甚至停产, 因此工人工资水平有所下降。但对于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来讲, 他们的期望薪酬却是在提升中。根据河海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课题《河海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平台与毕业研究生信息跟踪反馈体系的研究》调查结果及兄弟院校调研数据显示, 硕士生中52%的人对月薪水的期望值为3000~5000元, 34%期望值为5000~8000元。 (2) 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在面对自己将要选择的单位时总是想提高自己的薪金来保障自己在这个经济发展前景不太光明的时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在薪酬问题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利益点, 这样就使得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犹豫不决, 总是期望下一个单位能给自己更好的工资。
1.2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合理, 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不足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不断扩招, 导师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一些高校里一个导师甚至可以带几十个硕士, 同时还指导十几个博士, 加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教授学者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对于这些繁忙的教授而言, 对学生进行“放羊”式的管理也成为了必然。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任由学生们自己学习, 导师的指导不再具有针对性, 其结果是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而另一方面, 有的导师则把研究生“据为己有”, 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打工仔。研究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为导师打工, 属于研究生自己的时间就所剩无已, 其结果是替人做嫁衣。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 研究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就是如何做实验, 如何统计数据, 如何写论文等一些纯粹的学术知识。这种学习使得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忽略创新, 毕业时学术上没有什么建树, 更别提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了。
由于以往研究生这个群体是个香饽饽, 根本就不存在指导就业的问题, 而更多的问题是教他们如何选择。因此当遇到金融危机的突袭, 一些高校在面对无法就业的研究生们时, 没有更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出台, 工作经验明显不足。更有些高校在指导本校毕业生就业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本科生就业上, 简单的认为研究生的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从而忽视了指导研究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找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有些高校在面对突来的研究生就业困难时, 采用针对本科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对两个有着很大差异性的群体采用同一套方法和思路, 效果可想而知。
1.3 热门的负效应, 急于摆脱危机的企业裁员和地方保护
首先, 是热门的负效应。在改革开放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它的转型期, 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外向型。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在2003研究生扩招之后, 国家的培养方向着重于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产业及行业。对外贸易、电子科技和市场营销等成为炙手可热的专业。突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这些曾一度热门的专业备受打击, 而这些专业扩招进来的庞大的研究生们队伍, 变成了就业的“困难户”。
其次, 是企业急于摆脱危机的心理。以往吸收高校研究生的单位均以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也大部分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大打击。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停止再招入新员工甚至裁员, 而另外一些企业在吸入人才时更注重实效性, 在选择人才时更加理性和务实, 希望吸入的人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公司带来效益, 以摆脱危机。这样的急切心理使他们认为学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尺度, 在用人时宁愿选择有能力的本科生也不选择高要求, 高标准的研究生。
再次, 是地方保护的限制。随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扩大, 一些地方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户籍制是一个限制高校研究生就业的重要障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均分布在一些较大的城市中, 而这些大城市也在迎战金融危机的前沿, 因此更加注重保护本地经济发展。然而对于本市大企业来说, 在选择人才时往往就把本市户口放在第一位。不少研究生反映, 户籍问题成为他们就业时最大的阻碍, 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职业选择时的去留。在就业市场上, 很多职位仅限于“本市户口”, 由于没有进城指标, 用人单位也是望人才而兴叹。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人的就业率, 有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在宏观上限制外地人在本地区就业, 将更多的就业机会留给本地就业人员。由于这种对外地劳动者加以限制的主导者一般是政府, 因而带有强烈的制度性特征, 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则作为这些歧视性政策的实践者, 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3)
2 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转变研究生自身的就业观念
高校硕士毕业生做为就业的主体, 在就业时应该积极转变观念, 尤其是在目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毕业生的首要任务已经不再是找到好工作而是要找工作。随着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 他们已不再是天之骄子, 在求职场上他们不再享受到骄子的待遇。这个就业观念的转变, 已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生在就业时应首先要做的事情。他们在就业时要摆脱优越心理, 放下架子, 从自身所长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作为高校的研究生, 他们无论是在学术上, 还是独立操作能力上相对来说都应该要强于一般本科生。因而对他们来讲, 在就业时不一定要选择和自己专业完全相符的行业做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完全可以发挥自己所长, 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等为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 对这些研究生来说, 要充分认识到所从事的第一个行业并不一定就是自己一辈子事业的发展所在, 以减轻自己的就业压力。
2.2 增加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力度
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高校, 在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和教学体制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要对研究生进行客观的能力测评和职业规划, 使研究生在面对茫茫的就业人群时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高校指导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本专科生相比, 研究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更强。一些思想上的问题考虑较深, 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化工作相对较难, 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 使其价值取向的确定必须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为衡量标准, 而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要求他们认识到奉献与索取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奉献大于索取是一个人责任感的高层次境界;加强艰苦创业和优良传统教育, 倡导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
2.3 企业社会共同努力, 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就业机制
研究生就业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 必然遵循社会规则, 同时它又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也必然会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因此, 要想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就业机制, 就要求企业与社会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在调整研究生招生时应以企业的需要为导向, 而不是以毕业生的比例大小来定扩招的比例。同时还要深入分析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避开过热专业。政府要积极引导, 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研究生流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 促进高学历人才的合理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创设良好的条件, 大力引进硕士研究生, 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 另一方面, 企业在吸入人才时也要认清形势, 放弃对高分数的追求, 全方位的认识人才, 为更多的研究生提供好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在用人时不应有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 而是要从全局出发,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考虑用人。
摘要:受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高校硕士毕业生有的也出现就业困难。探究其原因和对策, 需要从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学校的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 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观念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宋智, 郭剑峰.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探析.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12:155.
[2]李枫, 徐军海, 刘玮.当前研究生结构性就业难现象探析.前沿, 2008 (12) :147.
[3]秦强伟.我国研究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9 (1) :85.
[4]李蓉, 黄菲, 罗恩立, 杨晶, 蒋秀卿.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个人因素探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15) :109.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11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 SWOT分析 动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15-02
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规模逐年扩大,到2007年达到128.2万人的报考顶峰(见表1), 可见硕士研究生入学的竞争如此激烈。研究生招生人数呈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6.5万人猛增到2008年的120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增长, 2004年毕业生11.5万,2005年毕业生18.5万,2007年毕业生33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报显示,2005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19.5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338万人的5.8%,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0015,从人力资源角度评价,硕士研究生人才还属于稀缺产品,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就业难题。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6.35%,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在21世纪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的人才乃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不尽人意的就业率让许多想要进修的人员产生畏惧,打消了继续教育的念头,使得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始终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成了政府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研究生就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分析
研究生报考动机的分析是解决”为什么要报考硕士研究生”的问题,只有明确的报考动机才能从根源出发找出研究生希望毕业后从事职业的真正的目的,即期望。
研究生类别分为应届和在职报考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主要有:1)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望。一部分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需要研究生阶段进一步进修;2)提高学历,争取选择到待遇优厚的职业或岗位;3)所学专业并非自身所喜欢的专业,需要一个平台进行专业转换,寻求适合自身的专业;4)因本科(或专科)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过渡选择考研究生,可能并非是自己喜欢的或者社会需求的专业。
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的原因主要有:1)对现有岗位的不满,需要借助另外一个平台改变目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2)在目前的岗位已工作得很出色,由于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他方面知识的补充,再进校园充电;3)一些教学科研岗位对学历职称的需要。如高等院校的教师岗位对学历就有特殊的要求。
就目前的学历状况分析,考读研究生在社会群体中是会得到支持和鼓励的,它是人生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它能改变现有的工作状态,所以人们对研究生毕业后的人生充满了期待。
以上分析得知,以从众心理考读研究生以求深造从而提高学历,争取选择到待遇优厚的职业或岗位和为了改变目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考读研究生的,会在专业选择上以容易考上和被录取为目的,不去对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社会需要进行仔细斟酌,恰恰这部份毕业生是需要选择就业的主体人群,当社会具有了一定的就业饱和量(特别是遭遇金融危机)以后,这部份人就业难的现象就显现出来了。
硕士研究生就业SWOT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别代表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因素,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资源及策略,以达成目标的过程。
SWTO分析可分为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内部的优势、劣势的分析能够明确”我会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能够清晰“我能做什么?”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只有清晰的认知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准确的识别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才能有效的进行自身定位,更科学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圆满的实现人生价值。
Strengths(优势)是指通过2-3年的研究生的学习经历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其他人员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有:
(1)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能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能够掌握最新的前沿理论。
(2)研究生阶段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能够增强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并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学习能力。
(3)职业人格的可塑性,尤其是对直硕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其职业人格的塑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
Weaknesses(劣势)是指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影响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的不足和劣势,主要有:
(1)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在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注重对理论的学习,使得研究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经验,不能直接进入岗位角色,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2)由于扩招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制约,研究生的优势明显下降,与本科生的差距度明显不足,用人单位对硕士研究生质量的产生了一定质疑。
(3)研究生的报考动机和30%左右的录取率成就了对研究生就业过高的期望。很多研究生都不愿意放低求职标准,他们学历层次高、教育成本高,所以在就业时对地区、岗位及薪酬等方面的期望值都较高。
Opportunities(机会)是指除硕士研究生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之外,为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主要有:
(1)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我国目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总数为60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7%,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时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比例7%的标准相比,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为2992万人。
(2)在报考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所学专业还要考虑专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一个好的专业选择会增加其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3)国家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等都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利好消息。
Threats(威胁)是指在外部环境中,影响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的总和,主要有:
(1)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在职人员的进入,缩小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圈。
(2)供求结构信息不对称,研究生所设的专业和用人单位所需专业存在结构性的失衡。
(3)缺乏对硕士研究生有效的职业指导,造成对就业心态、形势和就业趋向认识不清,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4)目前正值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整体就业形式不容乐观,研究生就业也受其影响。
研究生就业趋向的指导性建议
(1)硕士研究生仍然是我国的稀缺人力资源,其就业存在一定的广度和宽度,我们需建立研究生就业的信心。
(2)加强研究生学习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经验的学习和练习,要通过研究生的努力而获得真才实学,社会不是不要研究生,而是需要有真才实学的研究生。
(3)通过SWOT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劣势,并结合行业特点、就业城市等特点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和威胁,有效地选择就业目标。
(4)增强研究生职业指导工作,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改变以往研究生的就业取向,增加就业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总之,硕士研究生要牢固树立就业信心,通过自身的就业+SWTO分析,明确就业动机、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努力打破相关劣势、降低外部环境威胁、把握就业机会,就能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少明,胡双启,徐继开. 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1)104-105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12
关于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以及就业问题,国内学者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在解释研究生不注重科研学术,转而关注就业方面,姚乃英等(2009)认为,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不再用“高消费”来装点门面,而是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肖干(2009)认为,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整体就业领域已由过去的学术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一些学者则认为,研究生是否注重科研学术与导师有很大的关系。梁传杰(2008)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没有把研究生导师享受的待遇和其门下研究生的表现结合起来,激励措施与工作绩效缺乏关联性,这导致了研究生导师失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尹发跃(2009)认为,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研究生能参与导师课题的比率不足40%,相当比例的研究生无课题可做。此外,一些学者从研究生自身因素分析。郑祥江(2008)从研究生读研的动机方面解释部分研究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比较盲目,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部分研究生不知道读研目的何在,有些学生甚至是为了避开本科就业压力才选择读研,结果纯粹是为了混文凭;杨小平(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理想、性格和个人能力等,家庭条件不好的或者自费的研究生,希望毕业后找个待遇好的工作,尽快帮助父母还清借款,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就如何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来解决研究与就业的矛盾问题,徐梅(2008)提出,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阶段,要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增加奖学金的奖励额度;同时,要将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挂钩,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刘映婷(2014)提出扩大“非单一导师制”的比重,建立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完善研究生导师考评制度。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去精英化,硕士研究生学历成为许多单位招聘人才的起点,一个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有许多硕士研究生竞聘;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就业问题突显,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就业做准备,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他们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从而形成研究与就业的矛盾。目前,研究与就业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吸取现有相关理论成果之后,分析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机制混同
我国为了划分硕士研究生在研究与就业的不同倾向,将硕士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种不同类型,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机制以明确不同的培养方向。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偏重于学术研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则偏重于实践操作。即使这样,研究与就业的矛盾仍未能得到妥善有效地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的混同。在以大学为主的多数硕士培养机构的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来看,除了学制的不同,二者并无太大差异。学术型硕士学制通常为三年,而专业型经济学硕士的学制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但两者历经毕业的流程基本一致:从完成课程设置,到进入论文开题、实习,进而毕业论文答辩,落实工作,最终正式毕业。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来说,同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经济学硕士课程设置类似,某些学校为了节省资源,甚至安排两者同时上课。所不同的是,因为专业型研究生学制的限制,所以课程安排相对要紧凑一些,其需在一年之内修完所有课程;而学术型研究生则可以延长半个学年,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级上半学期完成课程任务。其次,是从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来看,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从撰写开题报告开始,到期间完成论文,最终到毕业答辩,无论从形式还是要求来看,对二者的要求几乎相同,并没有突出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性特点和专业型经济学的实践性特点。再次,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都是采取导师制,入学之后按照专业分配导师,但往往会发生同一个导师既带学术型硕士生又带专业型硕士生的情况,两者同时参与老师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导师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上往往一视同仁,并无分别。最后,是科研任务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主要衡量标准通常是刊发论文的多少,在这一点上,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并无显著差别,奖学金的评定以及各项荣誉的认定均以刊发论文的数量为主要依据,并没有将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对待。因此,同一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在就业选择倾向一致,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倍感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考各种证书和参加较长时间的实习来为自己增加筹码,研究的时间必然减少。
(二)理论经济学硕士的科研动力不足
1.学生对科研无兴趣
当前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一部分本科生决定用文凭包装自己以提高自身身价。但考研同样面临竞争,报考相对冷门的理论经济学是为了顺利考上,所以出现了一些仅为文凭而继续深造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这部分学生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及其科研工作并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在学术领域上做出些许成绩的意愿,所以对于导师的指导、学业上的科研压力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还有部分研究生,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一无所知,仅是盲从于家人或同学意见的情况下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而其在步入研究生生活并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存在着较大差距,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困难与枯燥程度的准备不足,进而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最终也沦落入“混文凭”大军的行列之中。
2.导师疏于指导
当导师疏于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往往失去方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某些导师将其主要精力转移到校外的第二职业上,将学校的本职工作放任不管,对待慕名或是分配而来的学生采取自由发展的培养方式,从而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其实质仅仅只是挂名导师,并没有对学生有任何的启蒙乃至学习、科研上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自主摸索,往往是事倍功半,进而影响到其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另外,一些导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限,或是其已经在科研及工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已无暇在科研上再进一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导师通常怠于学术,对其门下学生的指导也极为有限。
3.科研投入精力多回报慢
科研工作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出成果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年的积累才能有所建树。科研不仅所需精力投入较多,而且回报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基于现实情况考虑,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往往将目光转向更容易做出成绩、能够更快得到回报的实践工作上,如到其他学校代课,进而渐渐荒废了科研工作。
4.科研能力不是用人单位的第一选择
目前,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广,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机构、研究岗位;实践性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大多也并非研究型人才,而是能力型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要不接轨是相关专家学者们研究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所关注的重点。科研能力在就业找工作时不再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课题项目、论文发表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却不如一些实习经历更符合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就业的方向,一些研究生也不得不迁就于就业市场的偏好,在实践性的工作上多下功夫以增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毕业门槛低
如今研究生毕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只要顺利通过答辩,基本可以取得硕士学位。按照各培养机构的规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均有一定的要求,硕士毕业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作者的独立见解,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方能得到认可。按此要求,硕士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论论文质量高低,绝大多数硕士毕业生都能顺利通过答辩,获取学位。正是因为毕业门槛低,研究生虽然难进却易出,对于只想获取文凭用作敲门砖的毕业生来说,做不做科研无关紧要,这就导致一些研究生怠于学术研究。
(四)缺乏生活保障
我国从2014 年秋季起,研究生全面取消公费,每一年仅有6 000 元左右的固定补贴。而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不低于8 000 元,住宿费在1 000—2 000 元左右不等,每年最基本的固定支出就在1 万元以上。6 000 元的补贴分10 个月发放,每月600 元。可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每月600 元的补贴,连温饱都很难保证。如果导师的经费较少,学校学院各级也没有相应的补贴,那么生存将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研究生一方面不忍心加重家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却时时面临生活的窘迫,即使一心想投入科研工作却没有生活方面的保障,所以在研究生期间,部分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只得放弃科研工作,投入到代课、当家教、找实习的工作去。
二、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从招生阶段开始就应明确招生对象的范围,杜绝混文凭的伪学术研究生。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虽然基本上能够坚持公平公正,但是仍存在不少“走后门”、“关系户”等现象,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有碍招生的公平,而且招生的研究生质量也无法保证。杜绝此类现象,保证招生的质量,确保真正有科研热忱度的人才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成招生之后,应持续跟进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为了杜绝“混文凭”、“混日子”的理论经济学研究生浪费科研资源,应对其每个阶段的学习、学术情况进行考评,给予适度的科研压力,设置一定的科研目标,让研究生们在各个阶段都有事可做,有事要做。具体可以采取量化计分的办法,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各种成果均按照一定的积分计入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毕业、评奖均可以平时的得分情况作为重要参照标准。
(二)加大对科研成果的重视与奖励
1.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防止以上所描述的导师疏于对学生指导的情况出现,加强导师与学生对学术共同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量化考评的同时,也应将导师囊括进来。目前,我国的硕士生导师绝大多数还是采取终身制,一旦成为硕导,除退休或其他个人原因外,无论是否将学生带出成绩,都与导师本人享受的待遇无关。导师的“终身制”也就造成了带学生无压力无动力的现状。打破硕士生导师的终身制,导师的待遇、职称以及硕导资格与所带学生及本人的科研成果挂钩,奖惩结合,让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将最大程度的发挥导师与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科研奖励
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导师和学生专注科研的热情和信心。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科研的奖励主要在于国家奖学金的评比,而各大院校和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方面又不尽相同,有些评定细则中并不完全以学术成就、学业成绩为主,夹杂了过多的其他影响因素,这极大的打击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热情。而且学校及各培养机构对科研成就的奖励办法过于单一,仅国家奖学金一项,很难获得学校的或者学院的科研奖项,对于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也没有单项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所以,提高科研奖励评比的公正性,使科研奖励更有层次性,更具有多元化。
3.对学术不端予以严惩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不良现象,主要有剽窃、伪造数据、舞弊抄袭等。当前,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对学风建设和科研水平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整体浮躁,科研人员往往容易急功近利、铤而走险。二是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通常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也间接促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措施和预防机制迫在眉睫。从入校开始就要加强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教育,包括学术不端的类型、学术不端的危害以及学校对学术不端的惩罚措施,从根源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倾向。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予以严厉惩罚,根据其类型和情节不同,可对其进行约谈、通报、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同时对其导师也追究相应责任,加大学术不端的成本,使抱有侥幸心理的研究生及导师放弃学术不端的想法和行为。因此,严肃纲纪、整顿学风对科研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提高毕业门槛
提高毕业门槛,除任课老师加强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培养教育外,强调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严抓毕业论文质量是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压力,要对其毕业的条件设置门槛。一是适当提高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标准。目前,研究生之间合作完成的论文为第二作者仍算达标的标准过低,有搭便车嫌疑,应强调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的能力。二是定期抽查制。目前的中期考核是读研1 年半左右,通过定期抽查制督促研究生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各类学术会议、调研活动等,全方位不间断考核研究生学术积极性,从而对学术倦怠比较严重的同学敲响警钟,鞭策督促研究生投入学术活动。若研究生无视学校的要求,将延缓毕业或者不颁发学位证书。三是统一毕业论文提交初稿时间。许多研究生完成初稿的时间都比较晚,没有更多时间修改,若要求第5 学期末必须交出初稿,可以督促其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四是进一步发挥盲审的震慑力。论文检测和盲审是令研究生比较忐忑的环节,但从反馈回来的评价意见看,省外一部分教授的评价过于随意,不能给出正确客观评价意见,所以学校在选择合作学校时应考虑985 院校更好。此外,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目前外审专家参与答辩委员会是由专业组长确定,若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会更公平客观。
(四)提高补助水平
由于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需要交版面费,这对家庭困难的研究生确实是较大负担,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往往把文章压缩为三四千字,但已经不是文章原貌了。所以,建议增加“科研补贴”,以减少研究生经济负担,保障科研成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物价的飞涨,研究生的生活成本也持续加大,为了避免研究生做学术的后顾之忧,补助水平也应水涨船高,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补贴从政府、学校、导师和社会几个方面出发。在政府层面上,应当颁布相关的扶助政策补贴研究生;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投入更多(下转99 页)(上接92 页)的经费,如奖学金、项目经费等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在导师层面上,可让研究生参与其科研工作当中并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在社会层面上可积极与高校建立起良好的产学研渠道,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调研、实习和就业机会。因此,希望在以上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可帮助研究生解决因取消公费就读、物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使其将精力专注于学术上,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和科研水平,从而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乃英,等.注重需求导向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肖干,等.文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3]梁传杰,等.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4]尹发跃.就业市场视角: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5]郑祥江,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6]杨小平.从就业视角探析对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J].文教资料,2011,(5).
[7]徐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以A大学和B大学为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推荐阅读: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论文05-08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11-12
硕士研究生就业推荐表自我鉴定08-17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10-2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12
宁波新增一所获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高校07-06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06-04
宁夏大学接受定向,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