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共11篇)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1
(专业硕士)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工程管理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英文缩写为MEM。工程管理专业是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
(专业硕士)工程管理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工程管理是20新兴的专业。其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所以可以预见工程管理专业优秀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工程管理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方向:
1、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
2、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
3、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
4、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可考证书:
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监理员,估价师,造价师等。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2
1. 影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读研“动机不纯”, 自身没有准确的职业规划
进入本世纪, 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骤增, 每年动辄数百万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迎难而上, 而是寄希望于攻读硕士学位从而将就业压力推迟几年。有些学生未能如愿考取学术型研究生而被调剂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为了上研究生而上研究生, 没有对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 更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规划。这样的结果就是研究生期间收获寥寥, 与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1.1.2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清, 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很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清楚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 将自己等同于学术型研究生, 在制定自己研究生期间学习计划的时候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习计划, 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很难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
1.1.3 就业观念脱离实际
大部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希望在国企、政府部门、高校等收入稳定且体面的行业和部门工作, 不希望从事体力劳动, 很多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而忽视自身的优势和实际;在地域的选择上, 他们要么希望在一些省会城市就业, 要么选择距离家乡较近的地域就业, 这可能一方面受到家人的影响, 但是与自身的观念密不可分;薪金方面, 很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目标薪金定位过高, “一步到位”的想法与现实相去甚远。
1.2 客观因素
1.2.1 政府和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和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用人单位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了解, 出现了“只认学术型不认专业型”的情况。
1.2.2 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雷同, 缺乏针对性
由于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生的不同, 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 显然已经不适用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步扩大, 有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当中。一些高校仅在现有的 (针对学术型硕士) 培养模式基础上略作改革, 在课题内容、导师队伍、实践基地、培养质量评价、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均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无法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1.2.2. 1 课程设置
目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是在参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上, 增加一些工程实践方面的选修课或方向课。课程设置思路仍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下, 很少能进行大胆改革。此外, 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不足使得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2.2. 2 导师队伍
出于提升学校影响力的考虑, 大多数研究型高等学校, 一直把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导向, 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往往以基础科学为研究对象, 缺乏富有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部分学校着手实行了“双导师制”, 即学校和企业各有一位导师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但是目前这项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1.2.2. 3 企业参与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在技术研发中, 不太重视学生培养环节, 企业和承担项目的教师均以完成项目为目标, 特别是企业, 在学生培养方面很少涉及, 企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参与度也明显不足。
1.2.2. 4 工程实践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 在高等院校, 从指导教师、工程实践基地等方面均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 因此,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普遍缺乏, 在企业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的经历则更少。
1.2.3 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不够
研究生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研究生就业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研究生就业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 缺乏有效的有力的推动, 工作的创新不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很多高校在结合本校研究生就业实际方面, 缺乏推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工作平台,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有限。二是在推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很多高校没有足够重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对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思考
2.1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 社会、用人单位认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媒体的正面引导, 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进而分析出它比学术型研究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显得十分必要。
2.2 深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
2.2.1 修订培养方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2.2.1. 1 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为了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各专业在明晰专业学位培养定位基础上, 认真剖析本专业特点, 为本专业研究生确立一个合适的、区别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 找准学科发展前沿趋势,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课程设置。
2.2.1. 2 明确课程设置要求和授课内容形式, 重点突出实践环节。
实行模块化设置课程和分类管理模式。重点对案例教学、案例库、作业及考核、实习实践方式等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鼓励团队授课。增加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 积极尝试增加职业资格考试中相关课程的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比重。
2.2.2 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规范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 加强实践考核评价,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 保证实践环节质量。加强校企战略合作, 以研究生教育为载体, 建立校企联动机制, 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科学化管理。校企合作不仅要重视科研合作, 更要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 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 借助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互利共赢。因此, 双方要高度重视各培养环节的有效衔接, 合理规划, 系统设计, 科学管理, 注重成效。双方选派相关人员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 明确各自权责, 全面负责实践计划制定、研究生思想教育、双方导师遴选、研发项目审批、经费管理等工作, 确保管理、经费、场地、导师指导到位。
2.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 严格限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必须承担过应用型科研项目, 特别是企业横向项目, 根据项目数量、质量与规模, 确定招生数量。另一方面, 从设计院、企业等工程类单位选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担任企业导师, 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导师选聘、工资待遇与考核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大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
2.3.1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
学校应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 从理论上让每一个研究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 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2]。
2.3.2 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自我认识和确定职业目标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 指导研究生从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知识能力等方面充分了解自己, 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目标, 从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2.4 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提高其创业倾向;制定和完善扶持研究生创业的相关政策, 为研究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研究生针对创业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9]1号) .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3
关键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繁荣。其快速发展使得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出版单位经常感叹缺乏人才、招不到可用之人,而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却往往不入出版单位的“法眼”,这凸显了我国编辑出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背离的尴尬。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层次,改革和完善编辑出版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新增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MP),旨在改变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应用性不强的现状,培养出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出版专业硕士作为专业硕士学位中年轻的成员,且处于创立和发展初期,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
一、突出应用与实践:构建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出版行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它同本科教育和学术型硕士教育最大的不同,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出版基础教育和出版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首先,出版专业硕士的生源结构和特点与学术硕士有很大的不同。从知识背景上看,除了一部分是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出版行业在职人员外,更多的是从中文、新闻等专业转过来的,对出版及出版业一知半解。在人员构成上,则呈现出在职人员与应届毕业学生交杂的情况,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不一。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些学生则不易理解。这决定了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不能采取学术型硕士“一刀切”的培养方式。
其次,出版专业硕士的学制是两年,比学术型学位教育少了一年时间,还要减去教育部要求的半年实践时间,在剩余的一年半时间里,要修完既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时间是相当紧凑的。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评价标准等方面有适合自身学制的特点。
最后,专业硕士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的人才不是在专业领域,而是在应用领域发挥才能。所以它的培养模式要区别于学术型的硕士学位教育,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整个硕士阶段的学习过程。所以,出版专业硕士应当产、学、研联合培养,加大实践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构建突出学科特点、适合实际需求的培养模式。
二、“就业为导向”的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四个模块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的总和。①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则是要在适当加强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模块的培养。对于出版专业硕士来说,其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四个方面。
1.学科定位
出版学的学科定位历来众说纷纭,分属不明。这形成了出版专业在院系归属上多种多样的现实。有的属于信息管理系或信息管理学院,有的属于新闻传播学院,有的属于文学院,还有属于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的承担主体不明确,呈现出一种挂靠式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混淆了出版学科的专业特色,违背了专业设置的稀缺性和专有性,影响了学科的理念创新、学术创新,最终妨碍了专业的深度发展。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学科定位的问题。在现代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出版是一种具有媒介叠加性的综合传播活动,涉及图书、报刊、影像、广告以及各类新媒体,“大出版”已经初现雏形。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要拓宽视野,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打破所属学院的藩篱,将各学科的力量整合起来,进行横向联合培养。作为一种以培养高级职业岗位人员的教育形式,为区别于其他学术型学位教育,高校不妨可以直接设立专业硕士教育学院,将专业硕士教育纳入到统一的学院中,淡化学科分类,整合全校的相关师资,在重点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
2.课程设置
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中一个关键内容,是学生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形成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突出能力培养。出版专业硕士与出版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硕士更注重应用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减少纯粹的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争取能够达到1:1的比例。同时采用“能力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相互联系起来,构成职业能力需要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同一个学期中,利用专业课、选修课、辅修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安排一整套“出版产业链”课程,从出版调研、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图书设计,直至市场营销,这样就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也有了机动性和灵活性,突出了出版专业硕士教学的应用性特征。
第二,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数量的安排上,应该多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上是以接受知识和课堂训练为主,科研训练为辅,学习的任务和科研的压力相对较轻,可以适当地多安排一些課程。例如英国一年制的出版专业硕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习期:课程学习期和论文写作期。在课程学习的9个月时间里,学生要学习12门课程,其中包括4门必修课程和8门选修课程。②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符合国际化的硕士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有社会即时性。所谓社会即时性就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社会潮流,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出版趋势,避免和出版行业发展实际相脱离。在目前主要表现为应加大数字出版的教学力度,增设一些适应数字时代出版业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比重不得少于总学分的四分之一。此外,研究生需要懂得一些版权技术等,并需要对数字出版物的制作,以及数字出版业的信息化商业运作模式有所了解。③
3.师资配备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反映出版的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师资力量的配备。在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规划中,师资选择是一个关键点。出版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只能使教学流于书本理论。因此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师最好是有着丰富的第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洞察到出版业的最新发展。但现实是我国大部分从事出版教育的教员基本上没有出版工作经验,很多教师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硕士、博士,或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转过来的,缺乏对编辑出版的感性认识,容易让课程学院化、空白无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式,一方面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出版部门兼职或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出版业务,了解出版动态,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特聘、兼职、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聘请业界专家或领军人物、出版骨干来讲授出版业的课程,并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学术探讨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协作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大学为主体,出版企业参与培养,并派出企业高级人员到大学讲授课程,为大学和学生提供资助和实践条件。目前已经有高校在试行这种制度,比如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和信息管理系,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方就开展了以数字出版为主要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
4.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
前文已经提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需要安排至少半年的实践实习,也就是说学制有四分之一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目的是在实习中提高学生的工作水平,為逐步适应社会工作、干好事业打下基础。出版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实践性,复杂性、开放性、应用性的特征明显,其实际工作内容在不断地变化和扩充,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实习安排中,主要是“放羊”式散养,没有一个“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有效的协作机制,对各方的责任、义务、权利也没有明确的约定,一般只是在实习联系之初和实习结束之时,学校与实习单位进行信息交流。④这种状况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实习的专业性内容不强;实习指导老师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乏力;实习学生自由散漫,实习的动力、压力不够等,这些都造成了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具体到出版专业硕士的实习,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采取两个方法。首先是“双导师”制度的实行。校内指导老师侧重在理论上的指导,而校外指导老师(即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则强调实践工作能力的指导,两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职业化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能力,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专业教师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积累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是建立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这方面,出版硕士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14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有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的存在为出版专业硕士实习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双方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出版社长期接受毕业生的实习,而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作为实习单位的技术顾问,开展合作研究。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业务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中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出版业界轻视理论、忽视研究的不良风气,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目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不同方面,但从教学角度进行分析,有几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教材问题
由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挂靠式的性质,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专业教材。基本上是因师设课,各行其是。在教学中,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然后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侧重,开设选修课程,这就造成了对教材的选择比较混乱。所以目前的一个当务之急就是组织有关学者、专家认真研究,尽快出版一套高水平的出版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教材。这套教材可作为通用。另外还可根据学校特色和优势,自编突出应用性的教材,使教材更具针对性。
2.课堂教学问题
因为出版硕士教育的生源多元化,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的则难以理解的问题;应届毕业、无工作经历的学生理论水平高,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而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则轻视理论,阅读文献少,学习态度一般。面对这种新情况,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国外出版硕士教育中常用的案例式课堂教学法值得借鉴。
3.评价标准问题
目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但这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重实践”的倾向相悖。一个考试成绩好、理论水平高的学生是否就表示工作能力强,具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呢?按照常识,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纸上谈兵”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这涉及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此外,出版专业硕士的毕业考核,是否使用传统的论文形式呢,这都值得商榷。传统写作论文形式的评价简单直观,适用于学术型的硕士教育,但未必符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实。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学术理论、毕业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甚至可以是网站架构、图书实物等。这样更有利于突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培养方向。
当今社会,出版业的体制变革剧烈、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对出版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时而生,无疑是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才刚刚开始起步,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学科构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方法上尚存在很多不足。但只要勇于探索,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积极的解决,使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
(曾建辉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讲师;周霞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注释:
① 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2.
② 何妍,叶新.中英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09(7):41.
③ 编辑之友编辑部.如何实现出版与教育的有效对接[J].编辑之友2010(11):18.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4
适应市场就业需求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及应对策略研究
简介了研究生学科、专业及其培养方案内容要求,分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心态、就业态度及市场择人条件,提出了就业应对策略.
作 者:蔡哲斌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研究生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年,卷(期):23(7)分类号:G647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专业 学业 就业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就业方向 篇5
1.电气专业就业方向
2.医学硕士就业方向
3.数学硕士就业方向
4.IT专业就业方向
5.动画专业就业方向
6.语言专业就业方向
7.能源专业就业方向
8.地理专业就业方向
9.公路专业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6
辽宁科技大学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 控制工程学科是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 1980年本学科便开始与冶金部自动化院合作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年国家第三批学位授权点评审中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始终瞄准控制科学的发展前沿, 突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探索并实践了控制工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凝练研究方向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 进一步明确我校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为“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设计”, 并针对每个研究方向重新组建研究团队, 更新专业课程设置。
在“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方向主要开设了“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大系统理论基础”、“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系统辩识与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理论与LMI方法”、“生产运作管理”等专业课程。在“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控制”方向主要开设“机器人学”、“多Agent理论及应用”、“机器人运动控制”、“计算机视觉”、“彩色图像分析”等专业课程。在“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方向主要开设“计算智能”、“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原理”、“图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专业课程。在“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方向主要开设“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与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多传感器信号融合理论及应用”等专业课程。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设计”方向主要开设“PLD与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DSP原理与嵌入式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等专业课程。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明确培养目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源于企业, 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 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是各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 他们基本没有实践经验。同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是以研究为主, 其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更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此, 在充分考虑我校生源特点及办学特色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我校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掌握现代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能够从事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 优化培养方案
针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修订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 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三) 改进教学方式
改变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鼓励教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协作式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方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校企结合式教学方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如“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课程按照知识的相关性将所授内容分解为“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设计”五部分, 每一部分又提出8~10个问题, 然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识别原理课程”则在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 安排一个仿真实验, 并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进行方案设计、仿真、验证, 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是应届本科毕业生, 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 如何利用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校针对课程实验、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以实际项目为基础, 丰富实验内容。重新优化和整合课程实验内容, 增加课外实验比例, 丰富实验内容, 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既自成体系, 又相互补充, 使得所设计的实验最终成为一个实际产品或实际项目的一部分。
2.“仿真+实物”的校内实验教学模式, 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在校内实验教学中, 鼓励研究生利用业余时间, 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仿真研究, 充分利用我院“电子信息与控制”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冶金生产线虚拟仿真平台”的资源, 在充分理解设计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网络实验室”、“电路仿真实验室”、“DSP实验室”、“EDA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以及“PLC实训基地”等进行实物设计, 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设备缺乏的问题, 又可以使实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项目+竞赛”的校内实践模式, 学生创新精神显著提升。鼓励学生参与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科技竞赛, 并将项目成果、竞赛结果、科技论文、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作为评定学生奖学金的重要指标之一,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 增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学生校外实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进一步解决学生工程训练的需要, 不断地增加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我校先后与“辽宁科大聚龙集团”、“辽宁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吉兆电子有限公司”“、鞍山市海汇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 建立了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
三、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教学体系的有效执行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对我院师资队伍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更要有精湛的实践能力。为此, 我院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下厂实践, 积极参加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师资引进力度, 近三年来引进学术带头人3人, 其中长江学者1人。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后的教学效果
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以来, 加强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 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相关教师近三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2项, 辽宁省优秀人才项目1项;承担校级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发表教改和科研学术论文150余篇。
五、结语
本文构建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通过在辽宁科技大学近五年的实践应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国内其他地方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林, 张斌, 巩恩普, 等.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东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10) :11-14.
[2]王少华, 张桂青, 谢秀颖, 等.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 28 (3) :274-278.
[3]李萍, 马乐, 柴毅.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4) :81-85.
[4]李忠云, 曹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学研究, 2015, 5 (29) :75-78.
[5]张瑞成, 陈波, 陈至坤.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0 (42) :175-177.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将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对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的重视程度不高、招生比例不高、资源配置不足、教学方式单一,质量评估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对岩土工程特点、岩土工程与相关专业的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展望,以期为促进我国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 专业型硕士 培养模式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需要,从2009年开始,国教委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改革,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划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至2012年,我国教育部开始推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政策。
由于我国从推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政策至今,仅实施五年时间,此外我国各高校自身的教学硬件、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条件参差不齐,导致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在具体高校、具体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招生比例失衡、教学模式单一、质量评估缺失等。
本文针对岩土工程的专业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生指导经验,在对国内开设岩土工程专业的知名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建议与参考。
二、岩土工程的专业特点
岩土工程可以定义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理论基础,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技术科学”。
1.岩土体材料的特点
岩土体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岩土体材料既是承载体又是荷载源。
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体可以作为建(构)筑物的承载体,如地基等。而在一些工程中,岩土体又作为荷载源存在,如基坑工程等,结构周边的岩土体将对结构构件施加荷载。
(2)岩土体材料为非联系性介质。
岩土体材料与金属材料不同,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主要在于:岩土体分为岩石和土体,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层理面,此外在应力及其他因素作用下会产生节理或裂隙等;而土体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孔隙,随着土体的种类不同,其孔隙率也有较大的差异。
(3)岩土体材料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
岩土体材料由于其为非均质性材料,其力学参数测试数据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取样、运输过程及试验过程均会对岩土体试验产生扰动,二是同一种岩土体由于其取样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获得的力学参数也差异较大。此外,室内的试件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与现场的大块体岩土体材料的力学参数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2.岩土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
岩土工程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具有相辅相成、专业互补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岩土工程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图
下面以关系最密切的工程地质与结构工程为例进行分析。
(1)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地质学的其中一个分支为工程地质,主要解决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而岩土工程为工程地质的延伸,主要解决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岩土技术问题。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均需要利用工程地质的专业知识进行识别和判定,然后才利用岩土工程知识进行修建、加固或避开这些不利因素等。因此,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而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外在延伸,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
(2)与结构工程的关系。
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解决工程建设中结构物的荷载计算、结构受力分析与构件设计等。而结构的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的实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岩土工程师对岩土体承载体的选择。如地基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控制和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进行结构工程设计时,需要关心其相应的岩土工程问题。而岩土工程在处理地基工程、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问题时,需要对涉及的结构类型、荷载值和结构使用年限等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与加固。
三、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专业型硕士培养制度
从2009年开始,国家教委开始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美国、英国相比,我国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起步相当晚。
目前我国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制度已经相对比较完善,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才刚刚起步。这两类型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培养模式的差异。学术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研究及理论创新方面的学位。而专业学位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2)培养目标的不同。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目标具有显著的学术导向性;而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3)培养方式的不同。专业型学位围绕“职业发展”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由若干个符合职业岗位的课程模块构成职业要求所需的知识系统,更多采取多媒体教学、专题研讨及案例教学;而学术型学位以学科为中心建构课程体系,强调探索性,以研究来组织教学,同时注重相关学科的覆盖面,课程多采用互动式交流和启发式教学。
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对岩土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几乎无差别,主要表现为:(1)开设课程相同。(2)导师指导程度相同。(3)考核制度相同。在培养岩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仍然采用理论课时考核、实践课时考核和学位论文考核制度,没有体现出专业硕士的培养特点。
2.生源质量较低,专业学位认同度不高
据调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录取时,一般将学术型学位名额给考分排位较前的学生,专业型学位名额给考分排位较后的学生。这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为调剂生,部分为跨专业学生,普遍基础功底较为薄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较差。用人单位在使用两种类型硕士学位人才的过程中,并未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应用型技能明显强于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反而可能在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研发能力上存在劣势,这也对高校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造成社会认同度不高。
3.实践指导环节与社会衔接脱节
根据国家教委要求,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增加实践性课程环节、课时,目的在于增加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经验和提高处理实际工程的能力。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指导环节基本上处于虚设状态,原因主要为:(1)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较少,导致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研二时无法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2)导师对实践性环节不重视。(3)校外合作导师虚设或缺失。因此,导致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处置能力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 构建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教育部有关“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是高等院校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推动力,也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为此,我们应该针对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建立和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 完善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对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的特点,在听取全国专业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岩土工程相关企业需求调研,并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培养的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一边科学培养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科学设置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探索全日制岩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首要环节。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型硕士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应在理论性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突出专业型职业人才培养的特征,注重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关键性实践型课程可以在企业外聘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甚至部分课程的教学可以与企业相合作,采用在企业现场上课的方式进行,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特征的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3.提高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职业素质与人才培养能力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导师制为主要的培养模式。因此,硕士导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硕士导师应该有创新意识,针对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提升实践技能,开拓工程技术的创新。各高校或专业硕士学位委员会也在硬件上增加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对导师的职业辅导与培训。
4.改革专业型硕士的评价机制,提高培养质量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因其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区别,在专业型硕士培养的考核机制中,应勇于改革和创新,不能以传统的思想,如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少、学位论文的深度等来评价专业型硕士是否达到硕士学位的授位要求。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要求进行评价,如平时采用实际的岩土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处理方案的制订等作为课程的考核;毕业论文以参与工程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实践工作完成的质量情况、工作能力、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
五、结语
针对我国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发展阶段,国家教委、各高校及各硕士导师均应有改革的意识,针对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我国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专业型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Z].2009.
[2]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研[2010]2号)[Z].
[3]顾宝和.浅谈岩土工程的专业特点[J].中国建材资讯,2010(5):62-66.
[4]庞雪群.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2012 (6): 224-226.
[5]陈建伟,王兴国,韩建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4(2):96-99.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8
(学科专业代码:120405 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在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中,土地是最基本且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在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和生产部门不容或缺的物资条件,发挥着地基、场地、操作基地和生产资料的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科学的二级学科,是土地科学与管理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邻学科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作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服从分配,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应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做出较好的成果;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简介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于每年十月,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和中期分流制,总学分为36~38分。第一、二学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学位课程等公共课。第三、四学期学习选修课程及实习、科研活动。第五、六学期主要做调查研究和学位论文。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进行,从事4~8个教案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形式主要是讲授本科课程若干章节或若干专题。研究生也可通过研究生助教、协助指导教师批改作业、参与本科生论文指导等方式完成教学实践环节。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2.学术活动——本专业硕士生应参加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3.社会实践——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分期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时间应在假期中进行;调查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成就、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建议;要求:调查前拟订调研计划,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研究生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前,可集中不少于四周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任务是为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搜集资料。
七、科学研究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1篇课程论文,1篇学年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
八、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提前毕业的学生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①论文选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有实际研究价值,且与本专业和本研究方向有关的课题; 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要求尽可能将研究课题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③学位论文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先进,提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强调知识嫁接、产生新思维,有作者自己的见解,有较丰富的思想材料与实际材料。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各研究方向的交叉教学和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学科交叉; 2.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学形式:布置参考书、提交自学总结。
十、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3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试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8.【美】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5.【中】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戴维·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10
自上世纪20年代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开设以来, 先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现已形成包含公共行政学、 (新) 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在内的学科体系。随着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深入普及, 公共管理学硕士教育也日益发展成熟起来, 成为培养公共领域精英的摇篮。那么“是回归精英教育路线?还是走大众路线, 即从学术型转向应用型?面对如此选择, 研究生教育走到十字路口”。
早期的公共管理学硕士教育更注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 旨在储备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的学术人才, 以此培养出的学术型硕士生更适合做政府行政工作的研究者, 但是对于复杂灵活的行政事务处理等一线工作则稍显经验不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同时, 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 引进更具实际应用力的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模式。专业型硕士即所指称的MPA类 (包括公共政策硕士MPP、公共事务硕士MPA等) 。“MPA就成了应用性而非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其核心目标主要定位在为政府或公共组织输送高级智囊人物和管理人才上。它也相应地由单纯注重理论知识掌握的培养模式渐渐向特别突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方向靠拢, 从而奉行应用能力本位政策。”但是, 目前国内MPA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仍有不足之处。因此, “在积极探索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同时, 加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出高素质研究人才, 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为适应社会现代化以、满足各领域对不同岗位人才的需要, 应适时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 同时, 也对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优良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研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首先, “德才兼备”是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性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未来将会就职于在各个公共领域, 唯有具备道德责任意识, 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费席勒曾说:“谁在道德方面只想关心自己, 谁就连自己也关心不了, 因为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关心整个人类。他的德行绝不是什么德行, 而是一种甘为奴隶、贪图报酬的利己主义。……每一个熟悉我们的人, 则会单纯由于熟悉我们所关心的事情, 也与我们共同受到委托, 去寻找和创造社会生活。”费席勒指出了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的辩证关系, 明确了道德的基本内容。这恰与公共管理者的服务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 公共管理中“德制”的建设, 正是公共服务精神物化的过程。公共管理治理模式要求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在面对新时期各种诱惑时不仅能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任务, 更要有道德责任意识, 将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从“实”出发,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其次, 纵观国内外公共管理硕士生教育, 不管何种教育模式, 其基础都是深厚的理论知识。好似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的基础, 没有前者, 后者就是无源之水”。实际操作能力固然重要, 然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却是其薄发之基础。因之, 公共管理硕士生在具备其他素质、能力的同时, 要拥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只有那些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人才, 即T型 (基础理论宽厚、博大精湛) 人才, π型 (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又在两个以上学科中具有精深造诣) 人才, 才能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 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教育目标即是未来公共领域的精英, 然而, 21世纪的公共管理错综复杂、瞬息万变, 只有熟悉、掌握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公共经济等关联知识背景的管理者, 才能化腐朽以神奇, 自如应对。
再者, 问题的研析能力是对公共管理硕士生的根本性要求。公共管理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决策, 尤其是公共行政选择、政策有效性判断等, 这不仅需要各种分析技能作为基础, 还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辅助。同时, 拥有分析问题、研习问题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复杂环境时仍能够保持清醒、审时度势、选择最为恰当的解决问题路径。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旨在培养公共领域高级应用人才, 对学生分析能力亦有要求, 即培养他们具有熟练的分析技能。“他们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分析家。公共政策代表了一系列的选择, 它一定要建立在有效的实证、经济、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之上。同样现存的政策也必须经过评估来决定它们的有效性。这些都要通过对成熟分析工具的熟练运用才能实现。政策分析对于良好的政府治理至关重要。”公共管理硕士即将面对的是一系列错综交叉的事务处理, 没有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他们何以承担治理、服务任务, 提高管理水平?
最后, 社会能力, 它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 运用到社会实践、现实工作中去。这不仅包括娴熟运用组织、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还包括有效的人际沟通、人力资源开发, 以及探索与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社会能力分为两种智力:社会智力 (social intelligence) 和实践智力 (practical intelligence) 。在他看来, 社会智力是处理 (人际) 的一种能力, 实践智力则是 (处事) 的能力。“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然而, 公共部门管理人事繁杂、环境瞬息万变, 未来的从业者恰恰需要这种社会能力, 合理配备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任何组织都是有多元化的人群所构成的, 而人力资源又是最弥足珍贵的。唯有合理的开发、使用人力资源,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 让整个组织成为一体。公共管理硕士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生, 它旨在培育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部门现代化与专业化要求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求公共管理硕士在具备广泛理论知识背景的情况下, 能实际胜任公共部门事务处理, 真正成为训练有素的公共事务实践者。
三、在中国, 公共管理学教育虽然已发展几十年,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不足
公共管理硕士生, 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 但其专业素养仍是不够的。为此, 应借鉴西方尤其美国公共管理教学经验, 探索适合中国的公共管理教育模式,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级、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它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身心能量系统。”然而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MPA)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偏重于实践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可从研究生知识的习得与测评两方面加以改进, 以期提高公共管理硕士生的专业素养。借鉴美国公共管理教学经验, 从教学内容入手, 重视案例教学, 强调学员研讨。专职教师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之外, 还要进行理论研究, 承担有关政府管理方面的课题和研究项目;兼职教师则主要是结合理论向学生传授政府管理中的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分析, 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然而对于测评, 不单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如何, 也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认清中国目前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方面的不足, 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提升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在公共管理学深入普及、日益发展成熟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 中国开始了旨在培养公共领域的时代精英,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人力资源的公共管理硕士生 (MPA) 教育。同时, 对公共管理硕士生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界定:包括作为总体性要求的优良品质, 基础素养要求的理论知识储备, 以及作为根本性要求的分析和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洪才.研究生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10) .
[2]王洪才.研究生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10) .
[3]张继明, 等.为“学术型研究生”辩[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
[4][德]费希勒.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5]胡建华, 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38.
[6][7]陈振明.MPA专业学位教育与新型公共管理者培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 (1) .
[8][美]R·J·斯腾伯格著, 俞晓林等译.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魏美惠.智力新探[M].中国台湾:心理出版社, 1996.
[10][美]R·J·斯腾伯格著, 吴国宏等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 篇11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概括。能独立地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创造性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培养从事能源、热力发动机、制冷与空调工程技术、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热物理量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试验研究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为研究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人员。
基本学制: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也可请外单位高级职 称专家参加指导。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80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 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学位论文 40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1
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本方向主要以内燃机为研究对象,以内燃机的高效洁净燃烧、数字测控、可再生燃料等为核心内容,对内燃机节能技术、内燃机燃烧测试与分析进行研究,在内燃机微机化测试技术、内燃机排气净化及代用燃料、内燃机零件材料热特性、内燃机电控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主要从事制冷、空调和低温工程技术研究,空调系统节能及自动化,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的研究。主要在冰蓄冷与太阳能的应用形成了研究特色。
主要进行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传热传质及强化研究,现代热工测试技术研究,在内燃机数据
采用近代光学测试技术(莫尔偏折术、激光散斑计量术、激光干涉、激光扫描技术等)对温度场、流速或密
热物理量的激光测试技术
度场等与热物理有关的量进行测试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方法,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光学图像信息的分析与计算。光学测试技术具有对测试对象无干扰,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是非接触性测量技术。其溶入了光、机、电三方面的高新技术。
王鸣{博导} 刘南生 马力 何济洲{博导} 陈杨华 杜海存 黎和昌 姜水生 姜水生 熊翔辉 高国珍
指导教师
制冷和空调工程技术
传热与热力设3
备节能及测试技术研究
采集燃烧系统,空气调节热参数采集分析方面开展研究。陈杨华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编号公 0020005共基 0020001础 0020003 必课
修 0029010 课 专 5921065
业 核 5921066 心 课 59210675922068专 5922069 选
业 5922070 修 方 5922071 课 向 5922072
课
5922073 5922074 5922075 5922076 5922077 5922078 ***922081 素 公共选修质 课
教 育 课
必修环节
课 程 名 称
英 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自然辩证法 数值分析 高等流体力学 高等工程热力学 高等传热学 计算机软件基础 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内燃机排气净化 传热流动的数值分析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 制冷及低温系统计算机模拟 内燃机燃烧学 传热实验研究原理 热工测试技术 现代发动机电控技术 工程光学 激光原理 空气调节 学科前沿讲座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 外语学术论文
学
学 时
分
6 30 1 42 2 54 3 54 3 54 3 54 3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60
2开课 任课教师 学期
(职称)
1、2121张 莹姜水生 1 黎和昌 2 熊翔辉 2 陈杨华 2 高国珍 2 黎和昌 2 刘南生 2 易义武 2 高国珍 2 黎和昌 2 黎和昌 2 姜水生 2 马 力 2 马 力 2 陈杨华 2
全体硕导
考核方式 备 注
考试考试考试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试考查考查考查考试考查考查考查
至少
选修一门2 至少
选修一门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必须是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推荐阅读:
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研究项目管理论文06-03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12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22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10-25
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06-26
工程管理专业前景分析07-1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