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通用12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1
1 前言
每年的应届高校学生毕业季到来时,作为即将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将直接面对考研还是就业的重大人生抉择。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学生本人也亟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此考研已成为绝大多数应届本科临床医学生的首选。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和类型,许多考生和家长了解得并不充分,对学位的区别、学位的授予存在疑惑。
学位改革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生获得的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对这两种学位如何区分,如何引导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对这两种学位做出选择,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文章将对这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培养模式包括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培养过程考核和导师指导等。培养模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现将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
目的在于不仅要培养高科技水平的科研人才,而且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自2009年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式进入全日制培养轨道,形成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行的格局[1]。
2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异同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同。
2.1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目标,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等科学研究素养的训练,培养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院校教学工作和医疗科研机构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侧重体现学术价值,主要岗位为教师和科研人员[2]。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专业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医学工作,主要岗位为高层次临床医师[2]。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对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各有偏重,学术型培养科研能力,专业型突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很多应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是对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的一种补充。
2.2 学习方式和授予学位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采取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方式为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基础研究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毕业时的考核指标为毕业论文。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毕业时发放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术学位证书。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在入学前半年进行理论学习,其余时间的理论学习集中在周末,经历不少于33个月的临床轮转,学制一般也为3年。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授予专业型学位。
2013年年底,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关系,将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结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现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5年临床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将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培养相结合,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取得四个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3]。
2.3 招生报考条件基本相同
我国医学学位针对应届医学毕业生来说分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两类研究生的招生,既可以参加每年年初的国家统考,优秀应届毕业生也可通过资格审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间、试题内容一致。针对参加学术型硕士统考以外的考生,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对参加专业型硕士统考的考生,在复试时考核内容上将对实际应用能力有所侧重。
2.4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学习费用平均为8000元/年,专业型学习费用平均为10000元/年。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均可享受申请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资助。
3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对比
学术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耐性、韧性,完成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主导的学历课程,培养周期较长。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决定了临床医学人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5+3”培养模式下,由于学历和学位因素的参与,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增添了动力,毕业时四证融合,既缩短了医学生培养年限,为家庭减轻了上学负担;又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行业培训的充分结合,为各方节约了大量资源。住院医师规范化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参与培养的医院和导师对学生的能力比较认可,就业前景好。
4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
医学学术型和专业型是同一层次、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二者不能截然分离。在临床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为科研指明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临床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临床的应用。无论是专业型还是学术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都应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意识到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生必备的品质。学术型和专业型必须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平衡发展,专业学位学生理论学习时间短,学生在临床轮转时每个医院的教学能力、带教医生的水平、导师个体的学术能力都有差异,因此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
摘要:针对目前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出现的困惑,分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异同,并对两种类型研究生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为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医学硕士研究生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参考文献
[1]胡光丽.“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45-248.
[2]汪玲,何珂,包江波.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4(6):81-83.
[3]高靓.“同等待遇”后专业硕士如何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3-10-2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成都分中心)成本控制分析
课题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课题目的
项目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项目成本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项目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项目成本分为直接、间接两方面。直接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其各自组成的内容为:人工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附加费以及工资性质的津帖、劳动保护费等。材料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辅助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指列入预算定额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及安装、拆卸及进出场费。间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施工的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中的工资、奖金、津帖、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物资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管理用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检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及其它费用。 /
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1、成本分析方法
全面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周密详尽的成本分析上。成本分析大致可分为7种
(1)综合分析:即工程成本分析,将总的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进行对照检查,计算出绝对数、相对数,以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降低率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完成率。
(2)项目分析:即按施工成本费用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各成本项目降低情况,分析积极、消极因素,促进消极向积极转化。
(3)人工费分析:将项目中的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再参照劳资部门的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统计资料,找出人工费超支因素及其原由。
(4)材料费分析:材料费分析常用的方法在经济活动分析上称为连锁替代法,在统计学原理上叫因素分析法。材料分析另应有对材料定额变动的分析,废旧料利用的情况分析,施工工艺的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的分析等等。
(5)机械使用费分析:首先将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求差额绝对数字,然后进行价格、数量分析,找出施工企业自有及租赁机械使用上的节约或浪费。
(6)其他直接费分析:其他直接费在施工预算中是按直接费计取一定的费率获得的相对额和有按定额项目直接列入的绝对额两部分组成,将此两部分分别进行预算与实际费用对照分析。平时建立详细台帐,年终将各自分析资料汇总分析。
(7)间接费分析:类似于直接费在年终汇总分析或在单位工程结束时进行总结分析。但它可控性大,可编制可控计划,与实际相比较,从差额中总结间接费控制中的经验及问题。
2、成本管理方法
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不同的工程,分析结果千变万化,所制订的方案亦不尽相同,具体实施起来也是花样繁多,但人体都必须包括如下几点:
(1)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3)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4)注重工程竣工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5)注意施工工期控制,争取提前完工。
三、发展趋势
项目成本控制不单纯是项目财务方面的工作,也不仅仅是项目经济方面的工作,而是经济、组织、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工作的总和。要实现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控制项目各方面的变动,即必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进行有力控制,从而实现全面控制成本变动的目标。
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一、研究设计方案(论文写作提纲)
1.题目: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成都分中心)成本控制分析
2.摘要
3.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意义
3.1成本控制含义
3.2成本控制思想
3.3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重要性
3.3.1 成本控制重要性
3.3.2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特点
3.3.3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意义
4.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4.1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4.2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构成
4.3 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现行成本控制模式分析
4.3.1一般常用控制模式
4.3.2常用控制模式缺陷
4.3.3与传统建筑施工项目区别
4.3.4与传统软件开发项目区别
5.IT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控制方式
5.1目标成本控制
5.1.1投资估算与目标成本
5.1.2目标成本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5.1.3项目目标成本的设定
5.2供应链管理
5.2.1优化供应商网络
5.2.2建立战略协作关系
5.2.3搭建供应链信息平台
5.2.4重点物料的零库存管理
5.3挣值分析法
5.3.1项目挣值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3.2 基于挣值法的绩效研究与分析
5.3.3 基于挣值法的绩效分析实例
6.参考文献
二、预期结果
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硕士学位 必要性 发展思路 配套措施建设
一、设置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的必要性
当前,各国都很重视会计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在通识性的本科教育基础上,各国均普遍发展了专业性的会计硕士教育项目。可以取得的资料显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开办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财经院校特色有利于为地方财经院校进一步研究、建设会计专业硕士点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地方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思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求实、创新为指导思想,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面向会计职业界,具有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高尚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现代会计理论、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实务操作能力,承担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针对多变商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国际视野和战略意识,具有会计工作的领导潜质。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并综合运用。熟悉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的知识信息方面的技能。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地方财经类院校会计学科特色和优势,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主要设置以下研究专业方向,并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
1.高级注册会计师方向。
2.企业理财与税收筹划方向。
(三)学制与学分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弹性学制,正常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习、研讨、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修满学分,按期毕业。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5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包括学科公共课3门共6学分,专业基础课6门共17学分,专业方向课至少4门8学分,选修课1门2学分。另外,专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6学分,综合案例分析4学分,学位论文8学分。
(四)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
1.根据本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入学后2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培养计划。
2.会计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成立导师培养小组,采取导师负责制,鼓励个别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4.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等形式。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务操作能力训练,同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5.所修课程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相应学分,采用以课堂考试(笔试)为主,课程报告和案例分析为辅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要参考学生参与学术讨论、专业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具体情况。
6.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初必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中期考试以导师组为单位进行命题,考试和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7.跨学科报考录取至本专业的会计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主干专业课2门(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补修课程经考试合格,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但不计学分。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阶段。
(五)实践活动基本要求
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导师引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管理调研,督促研究生提交社会与企业实践学习计划,并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2.在校期间,研究生应当参加必要的课题项目研究、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和研讨班,参与综合案例分析课程,并撰写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案例分析报告或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总体思路。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未修满51学分的研究生不得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中期考核结束一个月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实践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相结合,同时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鼓励选题能对实践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调查和搜集资料为主。论文还应反映作者所查阅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的本领域科学动态,并对本选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较深入全面的评述。
3.学位论文研究时间。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三、四学期进行。在中期考核结束后一个月内,研究生根据其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经研究生导师组确认后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以本研究方向导师组为主,组成至少由5名导师组成的开题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可在3个月内重新开题),重新开题仍不通过者根据论文问题情况确定延期半年或一年再次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完成后首先要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预答辩小组(包括导师组成员)参加论文预答辩,在广泛听取关于论文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后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参加正式答辩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促进研究生更好地参加论文答辩,在论文预答辩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论文。论文预答辩时间一般定于提交正式硕士论文之前20天左右。
4、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按照《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进行。
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一般在正式答辩30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部提交正式论文。
三、地方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配套措施建设
(一)构建高效的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行由学校领导、学院负责、硕士点具体承担、行业介入、企业参与的总体框架,组建由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联合指导委员会、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及下属各办公室、联合办学单位构成的组织机构。
(二)健全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关制度
硕士点已经初步完成了硕士生人才培养的各项制度规定,包括招生、复试及录取制度,教学、培养与学籍管理制度,日常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服务与管理制度,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学生绩效评价体系,以及产学研与联合办学管理制度,并在不断完善与规范过程中。
(三)构建并完善会计硕士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基于以“富民兴黔”为己任,锻铸“儒魂商才”基本宗旨,准确定位会计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解析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其他素质与能力构架,明确课程模块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科学建立可评估的、可测度的质量培养标准体系,从而培养出既具有基本技能又具有较强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引进、激励与考评制度
引进和培养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在校外实际工作部门兼职、顶岗挂职,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与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参加会计职业与教育界的各种论坛与会议,及时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
拟定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遴选、薪酬、奖惩等相关制度,对专职教师在课酬、工资待遇、工作安排、评优、进修、晋升职称或岗位、实践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对兼职教师在课酬、续聘、所在单位激励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
制定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考评制度,对专职和外聘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全方位评价,具体采用教学督导组评价、学生评教和联合培养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优秀的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不合格的给予相应处罚。
(五)建立从中期考核到综合考核的全过程的学生评价体系
中期考核时间为理论课程和校内实验课程结束,校外实践课程开始前;考核内容为基础理论课程和校内实验课程:理论课程笔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校内实验课程机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校外实践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
毕业考核考核时间为申请论文答辩前;考核内容为校外实践课程学习、调研报告和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表现、实务操作的广度和深度、综合分析和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核合格者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考核。学位论文以应用为导向,一般采用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诊断报告、项目方案设计等应用性研究形式,选题要结合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按照会计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规范及评审细则进行考核。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4
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模式处在探索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很少, 现有文献主要有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 (2006) [1], 黄方亮、宿玉海 (2009) [2], 刘瑞波、马冉 (2010) [3], 曹伟 (2011) [4], 黄晓勇、张菀洺 (2012) [5], 吴晓求 (2012) [6]等学者的研究, 主要就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论述不够全面。
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组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区别, 否则, 单独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而言,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 主要在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理论性”。本文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系统地探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 以利于人才培养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方面的差异
根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 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详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 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两个文件表述虽有差异, 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金融理论基础, 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中央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的金融管理部门等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 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信托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金融业自律性组织,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经营机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均可以去保险公司, 但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学更多的保险类课程, 在保险业就业的范围更广。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如果不读博士学位, 而是选择就业, 那么其就业选择范围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范围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能够从事发展战略研究, 能够申报和完成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课题, 能够对本单位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主要具有对具体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可以同在一个团队内, 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 对于同一家银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研究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竞争环境变化趋势, 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侧重研究银行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 扩大本银行的市场份额。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国际金融规则;国内和中国主要贸易国的金融制度;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力结构应该包括: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能力;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金融产品开发能力;金融业务开拓能力;金融机构内部业务部门管理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业务分析报告撰写能力。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基本相同, 因为两者均属金融学科, 也都是硕士研究生层次, 两者的差别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动态,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掌握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金融理论即可。在能力结构上两者应该有较大差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熟练阅读和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异
1. 学习方式。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是在学校集中学习, 学制3年即6个学期, 其中, 听教师课堂授课3个学期, 跟导师进行项目研究1学期, 撰写毕业论文2个学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 继续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1学期, 同时进行调查与实习1个月左右, 最后一个学期集中精力和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和论文答辩。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时间大约在第4和第5学期之内。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为在职自学与业余集中上课相结合, 其中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 部分课程由学位授予单位安排上课与考试。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校集中学习, 学制为2年即4个学期, 其中, 听教师课堂授课2个学期, 专业调查和实习1个学期, 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1个学期。已经就业的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根据本人条件辞职学习, 或者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在职脱产上课, 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可选择在本单位进行。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可以在两种学习方式中选择一种。第一种方式是业余集中授课方式, 适合于那些工作单位不允许其脱产, 但离硕士授权学校较近, 或者离集中授课地点较近的在职人员。这类人员利用双休日和夜晚时间到办学高校集中上课, 或者由办学高校派老师在双休日到学员居住地集中授课。这种方式的学制延长到3年, 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这种方式的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读硕期间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也与2年制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自学考试单证 (即只有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 学习方式, 适合于那些既不能按照全日制学习又不能按照业余集中学习完成学业的人员。这种培养方式的学员不必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但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自学考试, 全部合格者,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后, 可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以考虑给在职学员增加一个这样的机会, 即在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前, 可以先选择第二种培养方式中集中学习的途径, 但只能获得学位证;也可以先选择第三种培养方式即自考途径, 也只能获得学位证, 以后, 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如果考试通过了, 被金融专业硕士授权点录取, 则其以前各课程学习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依然有效, 可以与入学年级学生一起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2. 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有七点不同。
一是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给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具有较深的理论造诣, 教学内容突出理论性, 也有实务性,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专题讨论、案例讨论等。给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熟悉实际业务, 教学内容以实务为主, 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或者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 研究生层次的实务不是指业务流程的操作, 而是针对某一专业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是在实践学时上,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到实业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和实习, 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用于实业调查的时间大大少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和实习时间。
三是在开放办学方面。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均应注重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 但要求聘请实业部门的专家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有关金融实务方面的讲座, 而培养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要求聘请学者和实业家来校做学术报告。特别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配备“双导师”, 其中校内1名导师, 校外实业部门1名导师, 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只要配备1名校内导师即可。
四是在平时论文要求上。各高校一般要求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就应该通过发表论文来证明其是否具备了学术研究能力。但是对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 不应要求其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过, 既然是研究生, 也应该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已经具备了研究能力, 而这种成果应该能够带有专业硕士的特点。例如, 可以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报刊杂志发表1篇专题研究文章, 文章在一千字以上即可;或者参加某一专题研讨会, 其撰写的研究论文纳入公开出版论文集;或者提交一份某一方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五是在考评方式上。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笔试或者交一篇论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绩考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 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例如面试、编写专题分析报告、做作业等。
六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类型上应该有明显区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其选题具有理论性;在体例上要求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有支撑论文的理论阐述, 有数学模型分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选题具有实务性, 可以写某一具体金融机构某一业务专题;在体例上可以是一大的案例分析, 或者是调研报告, 不必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而是写国内外或者国内或者某金融机构的某业务开展状况, 也不必阐述支撑论文的理论, 而是将理论渗透于专业问题的分析之中。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 应该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如果学生能够开发设计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 也可以将金融产品设计视同毕业论文。
七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也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但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应该更大。
四、课程体系的差异
目前我国各高校之间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不一致。从层次上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1”高校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基础理论课程, 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大多进入博士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 而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应用性课程, 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实业领域, 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类型看, 在理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 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不大, 而在财经类院校、商科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较大。
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各校差异较大的特点不同, 各类高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大同小异, 因为培养目标一致, 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人才, 毕业生的目标工作岗位均在金融领域, 而金融业务在地域间的差异并不大, 更何况毕业生往往跨区选择就业岗位, 因此地方院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方特色不明显。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 比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最低32学分高一点, 因为专业课程门数较多。
参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可以设计课程体系如下:
先修课程 (限于本科就读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 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 不计学分, 可以采取学生跟本科生听课的方式补修。
公共基础课程, 即经济学科硕士学位共同课程, 设3门, 5学分:外语 (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
专业必修课程, 设4门, 12学分: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与财务报表分析、高级投资学、复杂金融衍生工具。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 有的学生则未学习过这些知识。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调整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实务、案例、前沿理论。
专业选修课程, 选8门, 16学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案例、金融企业战略管理、行为金融学、金融史、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固定收益证券、财富管理、金融法、个人金融实务、政府金融实务、金融监管实务、金融应用文写作。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阶段不开设, 不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问题, 只有固定收益证券课程存在与本科重复的可能, 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注重案例教学。
另外安排专业实习, 计4学分。
五、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差异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应该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相区别, 其中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学术水平的测评为特点,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能力强弱的测评为特点。这种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区别是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试卷答题 (闭卷或开卷) 和写小论文的方法, 其中试卷题以理论题为主,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以案例分析题为主的试卷答题考试和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
第二个区别是实践成绩考核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可以分为文献综述 (1学分) 和学术活动 (1学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 总数不少于100篇, 其中近三年文献和外文文献均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并于第三学期完成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由导师评审, 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 听取3~5次学术报告, 并提交总结报告, 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科研秘上报研究生学院给予相应学分。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论文答辩前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有效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与业务规则等文献综述, 于第二学期末完成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1学分;二是实习与调研, 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实习与调研报告, 字数不少于5000字, 由校外导师评审通过后, 给予2学分;三是在校内听3~5次由校外实业专家所做的业务讲座, 由校内导师根据记录给予1学分。
第三个区别是对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标准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应该主要评价其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能力, 而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应主要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 应邀请校外学者参加答辩委员会。在进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 应邀请实业部门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六、结论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就业能力培养, 发挥实践环节作用”的特色, 通过“实务课程培训、实业专家讲座、实习调研锻炼、案例分析论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的方法,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 较强的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具有金融实业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和加深, 同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通过“理论讨论、思维训练、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的方法, 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建刚, 周鸿卫, 周行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2) :26-28.
[2]黄方亮, 宿玉海.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3) :51-53.
[3]刘瑞波, 马冉.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0, (6) :64-68.
[4]曹伟.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4) :144.
[5]黄晓勇, 张菀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 (6) :11-15.
制药工程专业学位论文 篇5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制药工程专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校企合作给制药行业带来的影响
摘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还可以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毕业环节,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
21世纪的竞争,其实质是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艰巨任务。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的实验条件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借助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利用企业工程技术人才、企业设备仪器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安徽中医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制药工程专业与一些企业合作,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载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制药工程学是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结合发展的应用学科,是利用化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过程,它既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又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药工程作为一门技术,过去分散地存在各学科之中,如药物合成、精细化工与生物化工、药物制剂、中药制剂、制药设计等。制药工程专业在制药行业属于技术性强、覆盖面广的宽口径专业,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设计、质控与优化等)问题。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是教育部在调整学科结构与大幅度整合高等学校专业时设置的新专业。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创立的制药工程专业,于19开始招生,借助工学学科与药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建立了以“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为主,中药制药工程为辅”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近100所,从整体来看,各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均设置不久,教学计划尚未有一个标准模式。各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因办学基础条件以及对制药工程学科内涵的认识不同而不尽相同,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也不一样。但其培养目标都主要是着眼于培养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革新、实验室建设、配套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作了一些尝试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药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行业,只要掌握相关技术,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鉴于此,企业顾虑自身生存、发展和技术保密等因素,不太愿意接纳高校学生实习;二是制药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相应的车间和厂房对人员进入有专门的要求和限制,接纳高校实习学生干扰了企业自身的生产;三是学校专业教师理论基础较扎实,但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往往力不从心。如果学生能到企业实习、锻炼,不仅能很好地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操作等实习内容,而且还能从企业技术人员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四是学校很难筹集大量资金投入建设符合GMP要求的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车间与中试放大专业实验室。面对这些问题,学院主动联系,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先后与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连云港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在我校成立了“康缘班”,设立了康缘奖学金。
二、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校和企业在资源上各有优势,高校的师资、科研力量雄厚,人文环境较好;而企业在资金、市场、技术方面有其优势。两者联合办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建立在个性化培养基础之上的。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解决制药工程专业后续实践教学问题,强化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几年来,学院与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制药人才协议书,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聘请企业近十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和副教授。学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多次在一起讨论制定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时要熟悉原料药合成工艺流程与生产设备,熟悉工艺操作规程及相应级别要求;了解不同制剂剂型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结构;熟悉各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等;了解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品种、生产规模和主要原料消耗定额。
详细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规范,重点了解各工序的操作条件,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了解车间曾出现过和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曾采取或打算采取什么改进措施。在毕业实习中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制药车间的全面了解和参加实际生产和劳动,学生要初步了解制药工业GMP、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等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方面的发展动态,具有认识、了解、观察、分析生产工艺与工程的能力,初步具有制药工业经济分析、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根据制药工程的特点,要着眼于应用化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按照GMP规范设计要求,进行药品生产选型、放大、过程优化,设计符合要求的厂房、车间、设备及环境条件,了解“三废”处理方法,制定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指标。
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作为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先后接纳了02届、03届170余名学生的课程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训练环节,学生初步具有车间设计、设备选型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过程运行中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与革新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通过所见所闻提前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到制药行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制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从产品开发、中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密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场所,才能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我院与制药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由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到合肥神鹿药业、安徽精方药业、扬子江药业公司、华东中药工程集团公司及合肥医工医药研究所、安泰药物研究所等,,在原来生产实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包括合作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青年教师下厂培训,科研技术开发等事宜,以及公司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地到院校举办专业前沿学术讲座。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给学院、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学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能胜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办学单位。校企合作,加强了学习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也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不少教师已与企业进行了长期技术合作。校企合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到企业了解生产、技术情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授课状况。
教师在从产品开发、中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同时,校企合作也使教师了解和掌握了本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时传授给学生,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由于药品品种多、产品更新快,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从事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保证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帮助企业开发一些新产品,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企业为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邀请有关学者、专家给学生讲授专业技术、市场营销、公关、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企业通过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也了解和掌握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为日后的择优录用人才提供了依据,缩短用人单位与学生距离,减少适应期。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各方面工作适应快,工作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校企合作,解决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随着招生并轨、学生交费上学制度的推进,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大,尤其那些来自贫困山区、父母下岗家庭的学生,要想完成学业,经济问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连云港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在我校建立了“康缘班”,设立了康缘奖学金,每年资助30名特困生。企业的经济资助,无疑为贫困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校企合作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采取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施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及素质培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大幅度减调专业中新增设的一个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结构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专业人才的素质要到制药企业中去实践和检验。但要适应WTO的要求及我国医药工业要迅速发展的形势,使制药企业走上现代化、集团化、规模化,必须重视制药工程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是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凤余,彭代银,王键等.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4):16-18
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期管理模式探讨 篇6
【关键词】实习 管理 实习生 企业
所谓学生实习,就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了解了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对于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需要很长时间摸索,但是如果去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耳濡目染之下,能快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实习是学生在即将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如果学校在这方面能有好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取得很大的优势。
目前在招聘企业的职位要求中都会出现需要相关工作经验,或者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在这个时候,应聘者才发现实习的重要性,但是这时已经迟了。对于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来说,需要审时度势,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替学生考虑他们考虑不到的事情,为学生的就业、社会的和谐发挥自己的力量。
有句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通过实习,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然后确定以后的学习目标,让自己能够走得更远。
专业学位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这类学生的理论能力强,面向企业,知识更新快,更贴合技术前沿发展,对于他们的实习期管理要做到因人而异。
在实习之前,每位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行业的发展也要有相对的了解,对自己的实习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应该以学为主,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衔接与应用。学校应大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给学生参考,安排有实力的实习单位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双向选择,达成实习意向。在实习开始之前,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思政教育,让学生放下包袱,提升信心,对自己的实习目标有个合理的规划,实习应该时间不会太长,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环境。
实习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去企业实习之前必须和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保自身的利益。学校作为学生和企业的纽带,务必处理协调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要求企业确保每位去实习的学生都有一名企业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指导,企业指导教师不仅对学生在业务上有指导,还要在生活上对学生有相应的帮助,企业指导教师是实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实习生去了企业实习务必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各项考核指标也要同正式员工一样,把自身作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来对待才能更好地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学校对于实习生的管理需要从学生、辅导员、企业三方着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实习档案,包括住宿地、联系电话、家庭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企业导师联系方式等。学生去企业实习,已经跨入了社会,但是他们依然还是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基础,首先要考虑他们的衣食住行,每位学生的住宿地点必须上报学校,如果有同学能结伴一起生活的,相互有个照顾,能更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在同一个城市实习的学生,建议组建一个同城小组,由党员学生带头,相互之间经常沟通,将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此类座谈会不仅能增加同学们相互之间的感情,还能增长所有同学的见识,了解其他同学所在企业的情况。
学生在刚开始实习阶段会有一定的失落感,需要辅导员及时通过各种联络方式向所有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有可能,相关老师可以去企业走访一下学生及他们的企业导师,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会让学生在内心感到归属感,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每个班也要让有亲和力的同学担任实习委员,经常和其他同学保持联系,及时向辅导员上报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也是实习的目的,需要从学生和企业方面了解,及时跟进实习进度,要求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写一篇实习心得,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同时也要从企业方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学校希望出现学生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但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实习中间出现各种状况,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对于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要及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
实习是为了能更好的就业,当校园招聘高峰时,要让学生协调好实习与找工作的冲突,不能因为找工作而严重影响实习。近几年,不少公司都会挑选实习中的优秀学生留下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样的招募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并成为其挖掘“早期人才”的战略之一。IBM、惠普等跨国公司每年都会从实习生中招募大部分的学生成为正式员工。实习生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想法,因为企业对于实习生的录用与正式员工几乎没有区别,虽然仅仅是几个月时间,却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命运”,毕竟这是一条与就业相连的“绿色通道”。实习生工作中的表现成为OFFER能否顺利到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繁重、复杂的任务,必须由专人负责,学生的事情没有小事,尤其是学生在外实习期间,思想波动起伏比较大,受到社会的影响,需要校方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如果有一个实习管理系统来统筹管理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所有资料都能在系统中第一时间找到,对于学校负责学生实习的老师来说,学生的有效信息是处理方方面面事情的重要前提。
实习生的管理模式还在进一步的摸索改进中,学校方要改变工作方式,把为学生服务体现到日常管理中,更好地构建实习平台,为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2012届毕业生 升学就业情况白皮书.2012-1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7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型 (以科学研究为主) 、专业型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协作型 (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 和教学型 (以授课为重点) , 这些模式共生互补, 各自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 我国硕士层次的培养类型主要有两种, 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标准比较完善, 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为一体, 主要采用学徒型或专业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面向职业教育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型, 以实用性为特点, 主要采用专业型或协作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导向性更加明确, 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内涵不同, 是以一定职业为教育背景的学位类型, 旨在为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 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发展迅速, 培养单位辐射全国, 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经验积累不足, 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 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 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 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 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 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 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是国家学位办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 主要是为食品及相关行业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 中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颇具竞争实力和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 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之首。在此情况下, 食品工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调查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偏小, 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比例低, 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增设, 为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给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加专业和适用的人才, 本论文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探讨并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 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
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 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 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 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 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 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
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 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 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 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 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 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 而不是流于形式[3]。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 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 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 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 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合理的课题选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 由于学制较短, 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 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 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 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应该以实用性为主, 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 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 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
2. 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 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 在两年的培养中, 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 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 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 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 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对这类学生的培养, 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 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 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 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 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 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 开列多种菜单, 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 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 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 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 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 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 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 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4]。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 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 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 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 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 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 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 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 直接进入企业, 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 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 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 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 在导师的指导下, 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 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 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 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 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 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 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 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 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 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 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 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5]。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1. 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
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 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 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 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 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 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 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 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 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 并授予学位。
2. 强化过程管理。
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 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 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 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 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 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 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 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 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 以督促为目的, 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 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 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 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 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 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 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 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 建立回避制度, 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 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 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 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 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 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 专家进行匿名投票, 形成决议, 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3,5]。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 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 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 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谈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 2010, (5) :242.
[2]周鹏, 陈卫, 江波, 陈洁, 陈坚.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学报, 2009, (9) :1-6.
[3]张晓曼, 孙晓光, 刘金川, 张彦广, 杨建民.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 2009, (27) :59-61.
[4]邢媛, 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2) :76-80.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8
1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负责制”,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占主导性地位, 导师的指导更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 造成了我国研究生的规模化培养,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无法完全保障,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出现问题, 究其原因如下: (1) 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 没有太多心力去管理学生, 使部分学位论文无法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运作[1]。 (2) 新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增加, 缺少系统的培训和老导师的帮扶, 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出现以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2.1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创新, 是对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一种完善, 也是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完善, 体现了国家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特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应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种论文的选题及创作较为灵活, 多蕴藏在现实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论文着重于应用, 相对来说较易创作, 但难以创新, 容易重复劳动, 或者说极易发生学术不端, 有可能做的东西是别人曾经研究过的, 所以开题前的国内外相关工作文献的查找非常重要, 如何在别人的研究范围内找到自己的切入定和创新点, 避免低水平的工作重复, 做好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也是避免因无知而导致论文创作中产生学术不端的重要环节。
3 我国现有的管理体系在学位论文创作方面的弊端
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 其质量最直接、综合地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提高和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包括:论文选题、做开题报告会、论文学期检查、评阅前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论文评阅、组织答辩等过程。现有的保障体系重视学位论文结果评价, 忽视了论文质量的形成过程, 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 难以保证和持续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 将学学位论文放入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考察, 从而通过识别影响学位论文的关键因素, 并对之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必要的激励措施, 强化学位论文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 控制或消除其负面因素, 使之朝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 如何在导师负责制下, 构建与完善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当前研究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着眼于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服从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目标。
4 我院对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及激励体制构建措施
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取决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学位论文的全程管理。
4.1 重视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重视培养过程的科学培养, 包括课程学习、实践安排及学位论文创作的合理安排, 加强实践和学位论文创作的关系, 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工程实践与学位论文创作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
4.2 完善开题、培养、答辩过程监控体系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培养出来的, 要实现高质量,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形成对全过程的监控。
(1) 严格规范开题制度, 明确开题时间
在开题方面, 拟从学位论文选题、立题, 实施严格的集中公开开题制度。外界人员可以随意旁听, 并可提出问题。严格规定开题人员中有效点评专家职称和人数, 从开题过程中明确选题依据、选题的实际意义、选题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论文过程中需采取的手段方法以及论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保障学位论文开题工作中论文的科学性、可行性。
在论文进行过程中, 通过组织学期检查小组, 实施严格规范的学期检查, 定期对学生论文进展进行有效的、有帮助的监控, 即使了解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际研究活动与预期目标的偏差, 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原因, 采取校正措施。
同时, 有效约束开题时间, 要求开题与答辩时间间隔不少于1年, 从时间上保障论文创作。
(2) 培养过程中, 完善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和学术活动要求
·完善毕业发表论文的规定
硕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的可行性, 专家们众说纷纭。这一规定可以促使在校研究生刻苦钻研业务, 积极探索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 是其有利之处;其不利之处在于, 发表文章, 特别是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情况有两种弊端[2]:1) 可能导致学生急功近利, 不利于学生良好学术道德的形成。2) 由于把精力主要放在发表文章上, 而没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降。为避免此种不利情况发生, 我校实施一些办法来正确引导学生来发表文章, 如:要求所发表文章必须与学位论文相关和文章只要有相关专家的质量鉴定, 不一定非要发表到刊物上等措施, 来探索有利促进研究生培养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约束方法。
·完善学术活动
在学校规定的学术活动要求前提下, 规定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学术交流, 且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会, 使广大学生能够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学术心得, 既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健康的治学作风, 又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
(3) 完善答辩审核制度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 加大论文双盲评审力度, 杜绝暗箱操作。要求公开、集中进行的前提下, 对论文答辩规范采取严密的管理措施, 严格规范参与答辩专家的专业、职称等, 必要时要求有外单位人员的参与。
4.3 完善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及奖励体系
创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灵魂。为鼓励创新, 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我院建立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以及奖励办法, 获得院优秀论文的导师和学生, 学院将依照相关文件进行适当的奖励。
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术积极性, 激励研究生和导师对于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
4.4 建立双导师制度及导师责任的奖惩制度
完善“导师负责制”下的双导师制度。为此自动化学院建立相关的奖惩办法, 实行学位论文各环节质量责任制, 其中明确规定两位导师对于学生学位论文的直接责任, 学生学位论文与校内导师业绩考核、任职资格直接挂钩。
4.5 提高教师师资队伍水平,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部分, 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但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教学方法古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师为完成任务而上课备课不精等问题。除此之外, 课程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涉足科技、理论发展的前沿,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言, 更应增加课程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拟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
4.6 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独设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 必须杜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平台上搭便车的现象, 应做到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针对其培养目标及着重应用的特点, 做到无论教学大纲及单独设课, 均应有其针对性。
4.7 全院范围内实现任课教师竞聘上课
研究生课程的开出情况采取淘汰制。学生可在学期初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自己需要的课程, 未被学生选中的或选的人数少的课程自动被淘汰, 而选择人数多的新课, 面向全院统一组织试讲, 符合讲授研究生课程资格的所有教师均可报名参加, 专家根据教师对于本学科对本门课程的内容要求, 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能力评价等各个方面, 对所有参与试讲的教师进行最终评定, 最终最合适的教师将会上岗, 获得这门课程的讲授资格。
4.8 实施优秀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选拔制度
在开出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拔研究生优秀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 并进行适当的奖励, 以鼓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
5 结语
自动化学院采取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控制体系, 全面利用各种因素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的影响, 加强对学生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创作过程各因素的管理, 以提高学位论文的创作质量。
摘要:当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竞争日趋剧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一个国家的竞争潜力密切相关, 如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世界研究生培养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单位竞争潜力密切相关, 是培养单位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 更是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体现,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封旭红.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保证体系-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中国轻工教育, 2008年第3期
[2]刘之葵.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的探讨.现代大学教育, 2006年第5期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9
1 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状况
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常用的方法有综合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基于可拓理论的综合评价法等[1,2,3]。早在1994年, 安徽师大就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 提出了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4]。近些年, 一些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的层次分析模型, 即建立了由4个评价要素, 12个评价指标及4级评价标准为体系的多层次分析方法 (AHP) , 并对具体的对象进行了评价, 发现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很吻合[5]。AHP方法能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具有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简洁性突出等特点, 尤其对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该方法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判。
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要素
考虑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 同时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 且部分因素相互关联, 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其创新水平, 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课教师对考核客体等级考核评价; (2) 校内指导教师对考核客体等级考核评价; (3) 企业导师对考核客体的等级考核评价, 通过校外实践实现对所指导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的等级考核评价; (4) 成果评价, 依据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的创新成果实现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的等级考核评价; (5) 综合等级考核评价, 综合上述4方面的评价结果, 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进行最后的综合等级考核评价。
2.2 创新能力等级评价方法
本评价方案的评判集分为优、良、中、及、差5个等级, 若能很好的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成功发表论文或专利, 则评为优;若能较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及专业知识, 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则评为良;若基本掌握了理论与实践方法, 能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则评为中;若实际动手能力及研究能力较弱, 老师交给的任务能基本完成, 则评为及;若理论、实践和论文的发表等均没达到考核水平, 则评为差。
作为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 创新成果更能定量的说明一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际应用情况, 所以我们把创新成果的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分配的不同, 细化出三级指标, 使评判内容更加清楚明了, 如表2所示。其中, 把参与的科研课题分为纵向与横向课题, 纵向则为省部级和厅局级, 横向为受公司或单位部门委托承接的课题, 学生只要参与纵向或横向其中一项科研课题并结题, 则评为优, 参与项目未结题的, 评为良, 未参与对应项目的, 评为及。在发表论文情况中, 学生发表了SCI、EI检索论文, 则评为优, 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则评为良, 若在一般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文章, 也可评为优, 若未对应文章发表, 则评为及。在申报专利情况中, 发明专利授权与实用新型授权均可评为优,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受理未授权则评为良, 若无专利申请, 则对应项评为及。在科研获奖情况中, 获得国际级、国家级以及省市级别的奖项, 均可评为优, 获得校级奖项评为良, 获得3个及以上校级奖项, 也可评为优, 若无获奖情况, 则对应项评为及。在三级指标中评价等级只有优、良与及, 但为了便于分析计算, 将其分为5个等级, 即优、良、中、及、差, 从而可建立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而创新成果的评价标准只要设定好, 学生所得这一项的成绩就是真实确定的, 故不需要教师对此项打分。
2.3 评价的数学模型
总的来说, 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指标分成了3个层次, 第一层是根据第二层的评价的一个加权和, 而第二层的评价来源于第三层的加权和, 这里第二层表示为U1, …, U4而第三层表示为Ui={ui1, ui2, …, uim}, 令U={U1, U2, U3, U4}, 则U为第二层因素集, 而u={u11, u12, K, u1m, K, u41, u42, …, u4m}为第三层因素集, 以此类推, 可以组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 而对此进行综合评价, 便得到多层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 对第三层的诸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 评价应该多人参与, 即形成多组模糊映射fi:Ui→V, V={优 (v1) , 良 (v2) , 中 (v3) , 及 (v4) , 差 (v5) }, 其中fi (uik) = (r1ik, r2ik, r3ik, r4ik, r5ik) , i=1, 2, 3, 4, k=1, 2, …, mi, 将每一个i, k对应的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 从而对每一个二级因素Ui, 形成一个评价矩阵Ri, 考虑到三级因素集的权重分配Ai= (ai1, ai2, …, aimi, ) , 求得二级因素综合评价Bi=Ai·Ri, i=1, 2, 3, 4。
第二级因素集U={U1, U2, U3, U4}, 以Bi作为因素U的单因素评价, 于是得到第二级的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
接着以 (U, V, R) 为原始模型, 在U中给出诸因素的权重分配A= (a1, a2, a3, a4) , 求得综合评价B=A·R。
从评价过程能够看出, 性能指标分为三级, 进行了两级评价, 这称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据此能够推广到多级模糊评价模型。
3 评价过程
3.1 填写评价量表
理论课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对照评价项目的二级指标分项评定等级, 在表格的相应空格画圈。
3.2 建立并计算评价矩阵
评价矩阵元素等于频数除以参加评课的总人数。例如有10名任课老师对第一项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进行评价, 其中有8名老师评为优级 (即优级的频数为8) , 则优对应的元素为0.8。我们假设某个学生在创新成果一栏中, 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并结题, 发表论文为EI检索期刊一篇, 一般期刊两篇, 发明专利受理未授权, 获得两项省市级、一个校级创新成果奖项, 则根据表2中的评价等级, 可建立第三级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
U41由u411, u412, u413, u4144个因素组成, 其权重为A41= (0.4, 0.3, 0.2, 0.1) , 根据模型Bi=Ai·Ri, i=1, 2, 3, 4, 则参与科研课题情况的综合评判解为
同理可得
计算好创新成果评价等级分数后, 建立二级模糊关系矩阵。
任课教师评价矩阵为
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矩阵为
企业导师评价矩阵为
创新成果评价矩阵为
U1由u11, u12, …, u155个因素组成, 其权重为A1= (0.2, 0.2, 0.2, 0.3, 0.1) 根据模型Bi=Ai·Ri, i=1, 2, 3, 4, 则任课教师评价的综合评判解为为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校内指导教师综合评判解为
企业导师综合评判解为
创新成果综合评判解为
根据B1, B2, B3, B4的计算效果及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整体评判效果。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综合评判结果为优级。
4 结语
本文运用模糊矩阵综合评判模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决策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测评指标权重分配, 其测评指标因素也可根据不同的科目或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该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 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将模糊数学引进评价系统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创建多级指标体系, 构建评价模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评价的过程及可行性。该模型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设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导师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模糊数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肖永红, 张新伟, 王其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 2012 (1) :31-34.
[2]程宇红, 卢炎生, 喻运斌.一种基于可拓理论的教师素质综合评价方法[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2007, 20 (4) :37-40.
[3]王文海.模糊评价在学生综合考评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0 (6) :98-99.
[4]徐建平, 袁曾怀.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及其实用[J].安徽师大学报, 1994, 17 (4) :29-3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比较研究 篇10
(一)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学位于1936年由哈佛大学设置, 至今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最初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对一个人任教资格的认定,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因此, 教育硕士是伴随着学位设置的发展而产生的。中世纪欧洲大学是学位设置的发源地, 以巴黎大学为例, 那时要获得硕士学位, 首先需在校学习了规定的年限后, 并通过包括学术、技能、智力及心理品德的相关考核和测验后, 再推举到当时的大学总监, 最后由教会批准, 便可授予硕士学位。1学生一旦获得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 便具备了不再经过考试即可到处任教的资格与权力。
19世纪初, 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在研究生教育上, 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 学生的任务是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而导师则是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指导。这使学位授予具有了明显的学术性倾向, 硕士学位的设置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多类型的人才以适应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专业学位的学位类型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 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1936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的倡议下, 开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基础教育资源———中小学教师, 但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较晚。中央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纲要中提出要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 根本大计就是要建设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经过国务院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在我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后, 《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于1996年由国务院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选取了十六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 这标志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开始设置。第二年9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正式入学。2000年, 我国首批教育硕士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至此, 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获得初步成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不断增多, 招生规模逐渐扩大, 教育硕士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工作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招生问题。
高校为了增加收入渠道, 而盲目扩大教育硕士招生, 降低教育硕士录取标准, 降低专业课考试难度, 这将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培养质量下降, 影响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 我国教育硕士招生灵活性不足。教育硕士招生是通过全国联考进行的, 其招生一般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外语3门国家联考的科目分数来划定的;政治理论、专业课作为参考分, 由各高等学校自行命题;作为考查入学者综合能力的面试, 往往被各高等学校忽视, 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培养单位为保证招生数量, 只把全国联考的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实行全国联考, 划定统一的录取标准, 招生管理统一规范, 这与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生教育体系是相适应的, 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但在招生方面灵活性不足, 导致一些业绩突出的教学业务骨干和贫困地区的部分教师被拒之门外, 这进一步加剧了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
(二)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教育硕士不同于研究型的教育学硕士, 它是实践性的专业学位, 这要求教育硕士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外, 还要具有中小学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而, 教育硕士导师在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 应该具有中小学实践教学的经验。然而, 现实情况是我国教育硕士的教师多是学术性教师, 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 仍以培养学术性的教育学硕士的教学方式受教。这就造成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环节, 性质偏向学术性, 难以达到教育硕士要求的标准。而且随着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 一个研究生导师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 带更多的传统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 还要从事自己的科研项目, 然而导师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 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置可以说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心脏。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仍然不够完善, 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主要提出两个问题:其一, 教育硕士与传统教育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似性极高。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与务实性的特征要求。其二, 课程结构不合理。曾经有学者对全国首批16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及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数的65.9%;专业课程仅占整个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数的34.1%, 对任一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来说, 必修公共课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高达91.5%, 而选修课时数只有72学时, 仅占总学时数的8.5%。由此可见, 必修公共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比例失调。 (2)
(四) 监督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是保证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还处在探索发展时期, 监督评价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关于这方面系统的理论较少, 且主要来自于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主观认识和经验总结, 相关实践特别是学校内部的监督评价实践很缺乏。在监督评价主体方面, 我国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监督评价基本上只是政府行为, 监督评价主体单一, 并且只注重结果, 缺乏对过程的监管。单一的监督评价体系, 没有给社会留下一定的空间。虽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民间评价组织, 但他们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不强, 还不够成熟完善。
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相关情况
(一) 招生方式灵活, 具有较大弹性。
我国与西方多数大学在招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对于我国的“统一”, 西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则更强调“自由”和“灵活”。其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硕士对生源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 凡是有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者都可以报名就读。各高校具有自主招生权, 不存在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 且入学考试成绩也不是研究生录取的唯一标准。例如, 美国采用的招生方式是个人申请加专家推荐, 除了要具有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和GRE成绩外, 还需要至少两封专家推荐信, 才具有递交入学申请的资格。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招生的“灵活”还表现在他们对许多专业入学要求的表述较为笼统。例如, 英国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上写道:“一般要求有本科学历并获得相应的学位, 但如有与所学研究生课程相关的丰富经验者, 也可报名”, “要求有适当的工作经验”, 等等。
(二)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具有准确的角色定位。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结构单一, 这与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起步晚、经验不足和大学扩招有关。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起步早,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高质量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美国从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教师主要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是在高校里具有正式编制的教师, 主要教授教育理论知识;兼职教师是在教育领域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 主要教授实践操作。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 能准确定位师生角色。以澳大利亚为例, 他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教师很少直接进行课堂授课, 教育硕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基本都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教师则对于学生在学习研究或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 他们以指导者而不是传授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
(三) 课程结构清晰, 突出核心课程。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类型多种多样, 各专业之间存在课程重复与交叉现象, 因此课程设置十分灵活。在课程结构方面, 较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臃肿,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课程结构清晰合理, 主次分明, 特别突出核心课程的重要性。英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时数数倍于其他专业, 其基本课程结构是“2+4” (2门核心课程+4门选修课程) 。2门核心课程中有一门是所有专业都必修的, 另一门则是本专业的概论性主课。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不被独立设置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 这些课程所包含的原理、技能和方法等则被巧妙地结合到其他课程中。 (3)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 各高校拥有自主办学权,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和研究生各自学习目标的不同, 设置多种课程选择。例如, 澳大利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三种学习路径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三种路径包括: (1) 纯课程选择, 即只需修课程不提交任何研究成果; (2) 课程加专业设计, 即除了修课程学分外, 还需提交提交一份专业研究课题; (3) 课程加论文, 即修满课程学分外, 再提交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论文。这是具有充分灵活性和科学性的人性化课程设置, 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背景和兴趣选择课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 监督评价体系完善, 具有政策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起步较早, 培养体系已经成熟, 具有完善的内外部质量监督评价体系。例如, 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内部监督, 一般主要来自于高校自身对教师、学生和课程的监督和批评意见。外部的质量监督, 不仅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 还接受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和民间评估机构的监督评价。此外,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颁布各类政策文件或指定规章、章程, 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更加标准化、系统化。例如,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在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培训上, 发布了包括《教学:高水平、高标准———对初任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初任教师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框架》、《教师训练局资助的在职培训课程视导和评估程序》等文件。这样, 即使各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各不相同, 也能使其管理监督有章可循。
四、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做法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 在国家监管下尝试多种招生方式。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高校教师质量有待提高等实际国情,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招生方式, 规范统一的招生制度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水平。但规范统一并不等于“死板”和“一成不变”, 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灵活的招生方式。除了传统的全国统一考试外, 可以尝试从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教学经验的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免试入学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有利于提高教育硕士的生源质量。在国家层面, 国家从宏观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进行控制。由于录取分数线由各高校自主确定, 国家只制订招生计划, 会造成高校为了自身利益, 盲目降低招生标准, 致使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 国家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录取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二) 充实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质量, 必须对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 优化导师队伍。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实用性”的培养目标, 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符合普通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 还要具备前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并且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因此, 除了高校本身的教师外, 还可以外聘一些具有丰富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加入现有的教师队伍。传统的理论知识便可由高校教师教授, 而外聘教师则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教师队伍, 还可以紧密联系高校教师与基层一线教师, 相互学习。
(三) 调整课程结构, 增强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其实用性、职业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 要特别处理好三个关系: (1)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2) 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的关系; (3) 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调整课程结构, 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是处理好各类课程关系及解决课程比例失调问题的关键。在基础性方面, 注意夯实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意识、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更要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另外, 西方发达国家为教育硕士提供了多种学习路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课程, 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由度。
(四) 完善内外监督评价体系, 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监督评价体系, 就要建立包括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多重评价体系, 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质量。首先, 国家要颁布相关政策和法规, 规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培养质量。同时, 国家的相关教育部门还要定期对各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工作进行视察和评价, 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监督评价体系。其次, 高校自身要建立好内部的监督评价体系, 加大监督职能和自我评价力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高效率。最后, 要广泛接受社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可以建立一些民间监督评价组织和机构, 进一步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部的监督评价体系。
摘要: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起步较晚, 还处于探索时期, 在其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非常成熟, 且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对我国现存的包括招生、师资、课程设置及监督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通过比较, 找到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西方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邬志辉, 董燕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7 (01) :88、89、93
[2]曾夏芳.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0.
[3]舒晓燕.澳大利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莫纳西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坛, 2008.7 (10) :253-254.
[4]袁锐锷.中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 (03) :26-29.
[5]顾明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年的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20 (05) :1-3.
[6]石娟.我国教育硕士招录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02) :22-23.
[7]王克勤, 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8) :38-40.
[8]石长地, 白向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三大落差[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0) :25-26.
[9]关尔群.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3 (04) :53-54.
[10]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Britain 1999——TheOffice Yearbook of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The StationeryOf-fice, 1998:12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11
关键词:毕业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毕业设计的选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设计需要专门的教育指导委员会给出专门的意见,并且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专业论文的标准,但这种规范应有有严格的体系和明晰的指标。指标的导向是毕业设计的选题的来源是市场的实际问题以及现实生活的设计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就是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毕业设计与实际问题的相契合要有明确行业与职业的水准。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人才培养中的原则,就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基础知识进行设计创意与实践。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实际的问题想结合的同时,可以将发明专利、管理方案、案例分析、产品开发、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这就保证了专业学位论文具有实践性与问题性的性质。
以毕业设计推进职业资格的衔接。毕业设计的考核不是停留在设计的可观作品上,更是将研究生的课程和实践考核内容与职业性人才的评价标准相连接,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研究生从校园培养到市场职场的顺利衔接,不仅需要衔接,而且将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的过程与特定职业群体的工作的标准相结合,这种结合有利于人次培养的内容的精准性与市场的需要性结合起来。还需要推荐专业学位的获得的同时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相适应,只要这样引入市场的标准与行业的规范,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实现真正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毕业设计的导师指导环节。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评审与学术学位论文的评审要求质量是一样的,但具体的评审的规则与评审的取向有很大差异。立足于对理论知识与基础知识运用,首先需要鼓励培养单位要分别制定学术类论文与学硕的毕业设计的分类标准,为了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以校内指导为主,充分发挥校外行业导师的作用,用学院派与实践基地或者行业的校外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这样可以保持专业硕士的原真性,为了很好地指导学生从事论文创作,需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者相关行业进行兼职、挂职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并且将结合专业硕士生培养的教学案例、教材编写以及行业服务的教学以及所获得的成果纳入学位论文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毕业设计的联合培养模式。教育部积极鼓励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培养单位可以与行业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这就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实现多元的整合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为联合培养使校方与合作方都是责任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将最好的资源供人才培养所使用。
充分调动研究生做好毕业设计。为了培养人才需要的是研究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很关键,学院与校外的基地是提供与构建宽松与自由的创作环境,为了鼓励专业硕士的毕业设计工作。对积极支持学校探索互动式、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给与奖助学金的奖励,营造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利能力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与方法,改变传统的一对多的指导模式,需要采取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作宽松自由的创意空间。以吉首大学艺术设计为例,专门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室与助教、助研岗位,这种岗位的设置可以融入专业的学习中。
毕业设计与工作室制的构想。专业学位论文的指导与最后的撰写需要改变传统的模式。需要重新梳理专业教育的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更多采用教育研讨的方式。我们提出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利于教学研讨的开展。工作室是西方现代设计史的现代设计模式的开端,英国的行业协会的小车间就是范烈。这种工作室制的完成是以项目为主导方案,因为项目就是问题,因为问题开始设计,这种设计就是针对问题的方案,而且方案还要进入实际的市场操作,所以工作室中是活动的主体相互之间的对话,导师们仅仅作为向导,把握基本的方向,具体的创意与设计完全是创作者自身的条件与设计的敏感度而决定。
毕业设计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专业学位论文的指向是现实生活中问题,而且毕其功于一役,在某一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方面非常的深入,从方案的选定到问题的解决与实施都是倾注很多的精力与心血,既有毕业设计的主体人,也有导师的付出,更有导师组与学生组的协同创新,这种毕业设计的很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指标的体系需要教育指导委员会分类进行规定与提供方法论指导的意见。特别是在校企合作与校所合作的过程中,毕业设计成果进入市场与行业的前景以及具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深究。例如通过高校联盟或者校企联盟进行成果的展示与发布,将毕业设计的原创意落到到生产力转化中来,以大学身广告设计大赛为例,很多的创意是构成企业与行业重要的智力资源,学生的设计也能以創意因素获得市场价值。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以及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有益的探索可以为高校的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目标的实现以及机制体制的改革与突破提供一种范型意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12
如果上述质量目标和培养工作都能实现, 工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应当在工学硕士之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既有令人鼓舞的成绩, 更有不容回避的问题, 表现为其尚未完全摆脱工程类型的工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应有的特色和优势还没有充分显现。为此, 系统反思工程硕士培养工作, 找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研究工作对策, 以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益。
一、从制度上确立和保障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的有效实施
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至今仍指导与规范我国学位设置与发展的专门性法规。在学位条例中“没有专业学位的界定和表述, 对于学位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学术的标准”[1]。这在学位工作刚起步的阶段, 尚未出现大的矛盾, 但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 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的身份逐渐凸显出合法性危机, 其应有的地位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因此, 应修订相应的学位法律, 并确立专业学位应有的合法地位, 同时应明确规定: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 各有存在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 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要求与评价标准上, 须根据专业学位的属性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复合性的特点。
二、密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任职资格的联系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 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求职者的重要依据。然而从我国现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看, 存在重学历轻学位的弊病。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学位, 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衔接, 是专业学位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而言, 随着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推进, 各项工程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成为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和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 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工程硕士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制度, 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与国际接轨、建立开放的工程硕士教育的现实需要。
三、制定各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工程硕士教育在发展过程中, 迫切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目前,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规范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依据, 但是其中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质量规格要求过于宏观, 缺乏可操作性, 造成了各高校对工程硕士质量标准认识的模糊, 也自然造成了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的“工学化”现象。近年来,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各工程领域协作组正在加紧制定各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以期规范各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前不久, 化学工程、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学位试行标准, 对工程硕士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应该突出两个基本要求, 既要体现硕士层次的质量规格要求, 又要体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硕士层次的质量规格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外语、文献检索等工具性以及自然辩证法、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能力要求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要求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2]。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 一是体现在培养目标方面, 即培养开放型、复合型的人才。工程硕士教育为企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生源来自于企业, 是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因此, 要求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学习模式、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 也应该更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培养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和学员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内容, 可以根据企业性质和学员工作特点采取分段或集中的培养方式。二是体现在毕业论文方面, 要突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训练。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应该以企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课题为主, 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目标,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
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要将质量规格和培养特色加以区分, 从而既做到坚持质量标准与突出培养特色的有机结合, 克服片面强调一方面而淡化另一方面的思想, 又要分别制定保证基本质量规格和强化培养特色的措施, 实现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四、建立科学的调节和监督机制
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需要尽快走向规范化。在建立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调节和监督机制过程中, 虽需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宏观调控、指导与监督,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各高校依法自律办学、规范办学。
当前高校工程硕士的自律办学最紧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内涵与外延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应端正办学思想, 加大投入, 加强与办学相关的基本建设, 在保证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办学规模。同时, 要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规律研究, 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办学情况, 确定办学方针, 办出自身特色。
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国家赋予了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要保证这些权利的规范使用, 使高校的办学能够做到自觉、自律, 还必须强化社会监督和制约。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首先应严格工程硕士的办学准入制度, 只授权那些有办学条件、办学规范、社会信誉好的高校开展工程硕士教育。其次, 应建立监督制度, 采取适当形式对培养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与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保证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三, 应坚持评估制度。评估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 促进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教育评估制度, 对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过程 (包括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 定期评估或跟踪评估, 对办学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办学过程进行规范。第四, 应建立高校工程硕士教育淘汰机制, 引入激励与竞争制度, 对高校办学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和调控, 对违规办学或评估不合格、社会声誉差的培养单位敢于亮“黄牌”或淘汰出局, 始终保持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活力[3]。高校和企业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体, 高校的办学要着重接受企业的检验。因此, 高校进行工程硕士教育评估时, 应将企业对培养单位的评价, 作为评估的重要因素, 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促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建立一项完善的学位制度, 10年也许是短暂的。但是,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正视所面临的问题,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工作, 克服困难, 排除影响发展的障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5) .
[2]张文修, 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质量突出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6)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推荐阅读: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22
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06-26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06-29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06-21
临床专业硕士学位09-06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09-25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0-01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07-2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