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2024-07-24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精选12篇)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1

专业学位, 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另一种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位类型, 和学术性学位不同, 其更重视实践和应用, 是以社会需求为背景, 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并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西方很多国家较早从事专业学位教育, 而且发展迅速, 很多行业把专业学位硕士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 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起步较晚,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 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 结构优化, 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除少数专业学位外, 其他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行全日制培养。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 目前存在问题

但由于对政策的误读以及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差别较大, 前者规模过大, 后者过小;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学位两类研究生, 其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 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上还是按学术型研究生模式培养, 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 能力导向的培养特点不突出;特别是在培养环节上, 培养目标比较单一,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 造成专业技术能力低下, 就业竞争力弱, 不能满足目前各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管理不完善, 从招生、培养及论文质量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课程体系改革还不完善, 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与实践缺乏有机结合, 实践企业无法提供合适的实践岗位;因此, 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 逐渐实现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硕士研究生教育, 研究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影响其专业技能提升的要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2 课程设置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课程教学是主体, 课程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 是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使得其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有必要研究目前专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 找出课程设置中影响专业技能提升的制约因素, 针对目前专学硕士课程设置的内容、课程设置的比例结构、课程教材选用的研究性、前沿性及实践性进行调研分析, 找出课程设置与专学硕士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解决影响专学硕士专业技能培养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而言, 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 课程的设置也应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所区别, 应该非常注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更注重课程在应用性和实践性方面的设置, 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样, 课程的设计和组织, 以及课程的考核都要在实践性和实用性方面有所体现, 要采用合适的方式, 能真正地将课堂与现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除了课程设置外, 教材也是个突出的问题, 很多专业学位课程缺乏配套的实用教材, 通常采用学术型研究生采用的教材, 无法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 缺少互动性和灵活性。因此,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应在教材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努力实现教材的配套和实用。

3 导师队伍建设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

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研究生, 一流的导师队伍是关键。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提升, 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 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 能通过教学、科研指导和思想教育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其自身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无不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影响着学生。而目前存在着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职责不够清晰, 责任不够明确, 直接影响了培养的效果, 一方面校内导师对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参与度较低, 甚至有的导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指导;同样校外导师也存在着参与学生论文选题和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只提供了专业实践的场所;而且校内导师和校外的导师的交流也较少, 不利于研究生的整体培养。

因此, 有必要研究如何合理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 进行导师队伍建设, 通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导师组机制来促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聘任制度, 导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 如结合本学科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同时, 要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与培养, 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相关政策及规定传输给导师, 让他们加强对专硕培养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从而确保培养质量。

4 研究生实践训练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基础, 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源泉。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通过科研实践训练才能实现, 科研实践训练是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从而提升专业技能, 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 研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 对研究生成长为成熟的研究主体, 对应用性成果的大量涌现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利用社会有利资源, 与企业、行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弥补高校资源紧张、师资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利用培养基地提供的经费、实验设备及仪器, 使专硕研究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合作单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过程, 使专硕的实习实践培养不流于形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 结语

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专硕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有必要加大对专硕培养的重视, 通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培养环节进行改进, 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培养经验,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使他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成为有用的社会高级专业人才。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影响专硕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从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实践训练等培养环节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思路。对各培养单位提升专硕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技能,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施亚玲, 向兴华, 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12期, 24-29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935850.htm

[3]别敦荣,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高等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

[4]文冠华, 姜文忠, 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年第8期

[5]李彦宾, 宋晓华.能力导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电力教育, 2011年第12期, 65-66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2

为了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对开题报告制定以下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①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

②技术攻关研究专题;

③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所在企业目前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际调查,进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后,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

二、工程硕士在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后,要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两部分。文献阅读和选题工作一般从全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

三、写“文献综述”以前,要大量阅读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通过阅读文献,要掌握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沿。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内容包括: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前沿问题、发展趋势等,要对文献涉及的主要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和述评。所阅读的`文献目录要在附录中一一列出。

“文献综述”完成后,交导师评阅。导师要写出评语,导师认为综述报告不合格,要继续阅读文献,重新撰写。

四、在文献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3、拟解决的生产实际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4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措施;

5、预期达到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经费概算;

五、工程硕士完成“开题报告”后,交给导师审阅通过后,确定开题报告会议的时间和邀请的专家名单。

开题报告会议可以由导师主持,可设一秘书记录、整理会议材料。与会专家和其他参加人员可以提问、质询。报告会议后,工程硕士本人和其他与会人员退场,与会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导师介绍工程硕士“文献综述”撰写情况,与会专家对选题进行评议、讨论,秘书汇总与会专家的评议和意见。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开题情况评分,按 “合格”本和“不合格”评分。最后,填写专家意见和评分,与会专家要签名。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3

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很不成熟。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全过程,创新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收到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2303

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1]。由此可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也是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根本区别所在。

但是,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不成熟,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套用学術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仅增加或删减部分课程及增加半年的专业实践,且专业实践模式及效果尚不明晰。因此,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的55%以上。美国把专业硕士学位看成进入某种行业工作、提升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程、工商和教育等领域。1906年美国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就提出了一种“合作教育”培养模式[2],是将课堂教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半年后,以2个月为周期交替参加企业的实际训练和课堂学习,毕业前半年在学校撰写学位论文。目前这种“合作教育”模式被世界许多高校采用,如日本的“产学合作”规划就属于该培养模式。

德国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双元制”培养模式[3]。该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1/3时间在校学习,其余时间在企业实践。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培养模式与之类似。

英国提出并实践了一种“三明治”培养模式[3],是一种“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特点在于教、学、做三者结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以学年为单位交替进行。这种工读交替培养模式的学制比学术性硕士学位或课程硕士学位多一年。“三明治”模式培养出的专业硕士很受英国等欧洲国家公司的欢迎。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国高校也提出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南京邮电大学提出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4]。具体做法是学生入学后在校学习一年,校内实践一个学期,校内学习一个学期,企业实习一个学期,最后校内毕业论文一个学期。该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校内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的结合。

综上所述,国外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国内对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导师配备、专业实践到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实践性课程开发及教学研究

课程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总共23学分。因此,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特点,通过对企事业单位需求目标的调研,开发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土木工程结构三维建模技术、桥梁评估与改造、高等钢结构设计等。依托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开设专业实验课和工程案例课,如结构无损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道路工程质量评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等。通过实践性课程学习,提升研究生在土木工程新技术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新兴交叉学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研究性、讨论性教学方法,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在实验室开设,教师讲授与研究生讨论、动手操作同时进行,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三、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机制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半年。因此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实践训练的最重要环节。目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是研究生的主要实践基地,这些基地能否为研究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训练场所,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企业核心技术研发需求,通过高校联合申报省、国家级项目,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研发,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纽带,探索高校和企业实质性合作培养模式,从而建立稳固的专业实践基地。2012年我们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江建集团)联合申报建设部科研项目,3项获批,目前有3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站,开展项目研究和专业实践。

四、双导师选配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在企业专业实践的要求,因此必须配备企业导师,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校内及企业导师遴选标准,优先选配具有研发经历的学校导师,选配理论基础强的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明确双导师的责任和权利,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和成果共享等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增强其人才培养责任意识,协调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关系,规范企业导师的指导工作。探索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同优势,建立企业、导师、研究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合作模式。

五、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否则专业实践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专业实践基地遴选应考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实践基地条件及研究生数量,制定详细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计划。将企业研发项目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统筹考虑,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并明确专业实践的成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中期检查及后期考核方法,构建多元化的专业实践考核指标体系。由企业、学校、导师组成研究生专业实践评审组,综合实践报告、口头答辩及实践期间表现,建立严格的专业实践报告评审制度。

六、学位论文管理

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后一环,也是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必须加强学位论文的管理。首先,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企业项目研发,突出应用能力,杜绝将纯理论课题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

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考核与管理制度。论文开题、评阅和论文答辩由企业和学校专家共同组成。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制度,体现培养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实践能力。

七、结 语

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方面,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设计、工程研发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Z].2009.

[2]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4.

[3]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82-85.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4

1 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 随着农科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如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放水”现象, 论文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学位论文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如果学位论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就会影响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也会间接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保证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和评价体系开展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第二, 作为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 建立论文评价体系, 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相区别, 十分必要。目前各学校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格式规范都是参照普通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 实际操作性差, 另外一方面也与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 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农科各专业学位设置方和农科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试行) 等都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了规定, 但是总体上比较泛化和笼统, 只是对论文的选题作了一些规定, 没有对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规定。因此, 研究加强论文评价, 制定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要求, 可以进一步合理操作, 规范管理, 控制质量。第三, 开展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基本功能的现实需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举办农科专业学位教育, 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 通过他们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过程,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学、研、产”的良性互动和三大基本功能的实践。学位论文是实现此过程的载体和主要内容, 也是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 提高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途径和方法, 增强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2 制定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一,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内容符合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应紧密结合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 在科学客观评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的前提下, 综合国内外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而对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等提出原则上的要求。科学性不仅表现在论文标准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也体现在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体现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具有可持续性。第二,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国情, 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学位论文标准不仅应有较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 而且应有详细的, 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和定性考核手段, 以单项指标或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形式, 科学地制定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 合理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第三,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各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 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 要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3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论文标准是指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技术水平或工程应用价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1]主要应包括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要素。

3.1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3.1.1论文类型: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应当具体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类型应该有所不同。3.1.2论文选题:农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涉农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 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如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该服务于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 农村发展, 农业教育等, 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如兽医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兽医硕士专业研究类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 针对动物防疫检疫、兽医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须有明确的兽医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3.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涉农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 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 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 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研究方案合理, 数据翔实准确, 研究过程严谨。3.1.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真实、真用、真行, 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3.1.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 (或规划与设计, 或实验与性能等) 、结论。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3万字。

3.2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选题与综述、创新性、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基础知识和论文写作等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应当在一级指标下分设2-3个模块。并且设计合理的权重, 权重更强调选题, 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和创新性等的比重。

4 结论

制定涉农专业学位论文标准是我国农科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略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及行业人才培养规划, 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 经反复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2]管理部门要在完善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前提下, 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活动。开展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全面质量保障活动, 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建议。要重视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监控与评价, 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 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 如何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2) .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5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安全监察监管、应急救援、职业危害监管以及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

(2)我校20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三、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年我校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二)考生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初试

(一)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为2014年1月4日至1月5日。

(四)初试科目及其参考书目参见华北科技学院2014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科目考试方式均为笔试。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

六、复试

(一)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并经资格审查合格方可参加我校复试。

(二)复试时间:2014年4月上旬。具体时间届时将在华北科技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1)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听力和口语的测试、以考察考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为倾向的综合测试、面试,同时还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考查;复试科目见华北科技学院2014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2)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七、体检

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体检须在华北科技学院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八、录取

我校根据《华北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和复试录取方案,在招生计划范围内择优录取。

录取考生于2014年秋季入学。

九、学费

1.我校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费拟定为每生每年5000元,具体标准以河北省批复的文件为准,免住宿费。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第一学年的学业奖学金设置:成绩占入学总评成绩前30%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每生每年8000元,其它研究生为每生每年6000元;第二、三学年的学业奖学金设为四档,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因素评定,最高每生每年为12,000元,最低为6,000元。

3.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4.导师助研津贴

不低于国家助学金,为每生每年6000元。

5.学校另设有研究生“三助”岗位和“研究生创新成果基金”,以切实提高研究生待遇,激励研究生多出创新性高水平学术成果。

十、违规处理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6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9682(2012)10-0056-02

2009年,教育部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这体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高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个举措为专业学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又一挑战。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保障和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培养方案,科学课程设置。

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方案界定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及各环节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应具有的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做了具体要求。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时间较短,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处于探索和建立的过程中,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探求和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特定的培养模式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对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专业性”,即适应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强调人才职业素养的提高。虽然与工学硕士是同一层次的硕士学位,但在培养目标定位、方案、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知识应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尤其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时间短,没有成熟有效的课程体系。现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大多是从工学硕士的教学计划中借鉴过来的,其教学观仍倾向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类课程则相对较少。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专业、方向适当增加相应实践环节的课程量,增加职业体验。笔者认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设置应是: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开设动手能力强,具有职业体验的实验课程;增强学生前沿领域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注重交叉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

同时,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完善。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应涉及职业领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学科交叉知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理论课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逐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技术应用类课程,注重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专业领域前沿类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指导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制定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教学过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时,其实践能力、相关职业领域的体验应在其能力结构中占突出地位。当教师获得工作经验后,其授课内容就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讲解,他不仅会注重把抽象的学术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而且会讲解特定理论在实践环节中的特定功能,使教学和论文指导具有了针对性。[2]只有进行有目的的定向培养和实施有效的指导,才能体现教学的实践价值。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必须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这些教师,在工作或联合攻关课题时,积累了大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不但能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攻关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方法等实践知识讲述给学生,并能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探索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是企业导师。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导师自身的优劣及有效落实双导师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双导师”模式的选择,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向创新实践能力转化的保证。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并参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参与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程序,真正选拔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3]

三、重视课程教学,关注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获取知识而理解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优秀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在注重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如何研究解决问题与如何组织论文的过程,通过学习研究的体验,促进研究生科研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关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纵深度,更关注其知识体系构建的宽广度、前沿性和应用性。

但是,课程教学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选择。研究生教学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为主,在授课方式上可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出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互动教学模式为手段,有利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

启发引导教学模式。对研究生而言,知识的获取、观点的形成、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和相关资料。授课教师可联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扩大阅读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认识问题的宽度和深度,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增强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培养其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模式。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或长期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使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可将所做过的工程项目或企业课题进行简化,改造成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向学生介绍案例的来源、工程背景、相关的任务要求和指标,组织学生课后讨论、总结实现方案。通过实践仿真过程,让学生体验一个工程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还是一个专业知识深化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前沿的科技知识对他们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定期系统的举办学术前沿讲座,邀请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求,熟知国内外科研动态的知名企业专家或管理人员,把前沿知识,新型科技带给学生。

开设交叉学科课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支撑,这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知识技术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了满足某一专业领域对高层次专业实践人才的需求而培养的,不仅要求有该领域核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应涉及职业历史、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拓宽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习。

四、建立实践基地,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5]为了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培养专业研究生的积极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规模,建立具有实效性,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是基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保障。一方面,学生依托高校拥有的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如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直接将专业知识引入创新和实践前沿。

企事业单位是否愿意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实践环节能否落实的前提。如果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符合其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单位必然会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愿意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高校,导师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参与到合作的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了解、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公关难题。这样,既加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的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同时,高校要了解不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应用形型人才的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实践进行培养,使之更具职业导向性,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第三,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具有明顯地职业背景特征,其教育的实际目标是为用人企业提供适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衔接,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取职业资格认证,推进专业学位发展,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满足社会、被企业认可和接受的实际需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可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尚在发展中。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其培养质量,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完善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才能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http://wljyxt.dsjyw.net/zhinan/text.p

hp?id=59

2 朱启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3 朱永东、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6~40

4 郭海燕、石中英等.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27~31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7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跨专业,研究生,培养

近年来,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我们国家对于医师从业管理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层面的改革引导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作为培养应用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模式,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各医疗单位和医学相关专业考生的认可,成为大部分考生在选择报考临床医学研究生时的首选。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把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显得愈发重要。目前,我国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整体的培养模式研究较多,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革思路,如上海已经实行的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1]等。然而,由于生源有差异,水平和能力有高低,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必然会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良莠不齐,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完不成培养任务,达不到培养的预期目标,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要全面、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要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分类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机制等方面做到面与点的有机融合,既要确保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推进,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1 生源类型,生源特点及形成原因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划分一定的层次类别,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从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源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②非临床医学本科的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其中主要包括:a.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毕业(如影像医学、检验医学等);b.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中医类专业毕业;c.护理学专业毕业等。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以及专升本毕业。④非临床医学专科毕业以及专升本毕业。除了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外,以上第②、③、④类来源的学生都可以定义为临床医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

完善培养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以生为本、强化实践、质量优先[2]。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必须首先掌握学生的特点。相对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而言,跨专业学生有其特定的优势,在转入临床医学学习时,可以在新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其之前的所学,发挥其所长,具有专业交叉的优势,形成知识互补,但有时又会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到新知识的接受;另外一个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劣势,也是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这部分学生其临床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临床专业学习。

形成原因:①入学前所学专业不同,原开设的课程与临床医学有差异,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医学仅部分交叉,其掌握的临床医学系统知识相对较弱;②部分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会选择放弃临床实习而全身心的投入理论学习,特别是部分跨度比较大的应届考生,由于考试科目与所学科目的差异,很多时候要从头开始自学一部分临床医学知识,造成临床实践时间减少;③由于跨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其学习的内容、培养模式及教育理念和临床医学均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在转入临床医学学习时适应期较长。

2 改进措施

要解决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必须在兼顾整体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下,抓好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

2.1 严把招生质量关,建立基于实践能力考核的研究生入学评判体系

目前研究生的招录模式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的考评为主,这种招录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能较快较好地适应临床医学实践工作,如果招生时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必然会给后期的临床实习培养带来隐患,学生不能完成临床实践任务,甚至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在招录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考核方式可以参照执业医师的考核要求,利用实例分析、上机操作等多种实训手段,有条件地采取结合“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方式来对考生的医学实践操作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科学评判,确保招生质量。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则要考虑其特殊情况,在确保临床基本操作考核合格的前提下,结合其所学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察,同时可以适当放宽待录取专业要求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求。

2.2 分类制定培养计划,整体与个体相统筹

在考虑到整体的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下,结合转专业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培养体系。对于医学专业毕业的非临床专业毕业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医学相关知识,在开设课程上可以考虑与临床专业学生一起学习,同时鼓励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适当选修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对于非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包括中医系列和护理学等毕业的考生,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其前期所学学科的差异,必须有重点的增加相应的医学课程,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①加开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课;②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在校本科生开设的相关医学课程;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学校同时要增加投入,一方面鼓励本校教师开设适应实际需要的网络课程,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其他网站的学习给予一定的资助。对于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其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尽量在不影响学校开设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为主,并要求取得相应的学习证明或成绩。

2.3 建构临床轮转实习体系,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

考虑到大部分跨专业的学生特点主要是其理论基础强于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研究生进入专科实习前必须进一步强化其整体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建构适应研究生教育的临床轮转实习体系,通过重新进行临床轮转实习,使学生构建起更加完整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提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考虑到研究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临床轮转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考虑安排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除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外的全医院的临床轮转实习,并加强出科考核。通过临床轮转实习,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整体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经过临床培养、考核合格后才允许其进入专科培养[3],该临床轮转实习体系也可以对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开放。

2.4 强化医院统筹管理,构建协同带教体系

与学术型研究生的“重科研、轻临床”不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会出现“重临床,轻指导”的现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监督和培训工作重视不足[4],有的导师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管理和指导。学生会被要求参加繁重的临床工作,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研究生从事的只是最基础的如病历书写等工作,对于比较专业的内容得到的指导和操作的机会较少,达不到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的。特别是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如果纯粹靠其自身在临床学习摸索,不仅效率低,甚至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其他后果。在专业学习方面,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率,研究生除了自己的导师以外,医院或科室要抽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为人师表的一线医师组成带教导师队伍[5],协同指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研究生的专科学习管理到位,并及时与学生的导师进行交流反馈,对学生专科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并出具考核意见,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依据;医院或科室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带教效果好的指导小组成员在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5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将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建立一套科学的毕业考核体系尤为重要,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尤其是专业学位的学生,毕业后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能学以致用才是合格的毕业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中,采取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做到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在学生毕业时既要考核其作为研究生应具备的研究思维能力和科研水平,也要对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的能力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通过规范化培训规定的培训内容考核,对于规范化培训成绩有不合格的学生,延期毕业,以保证每一位毕业学生的质量,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一名合格医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汪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以上海“5+3”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49-54.

[2]夏东伟,刘恩贤,张燕,等.地方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10-13.

[3]杨伟吉.浅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培养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5,97.

[4]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7):526-528.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8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借鉴其他院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办法, 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我提出以下几点关于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的意见。

一、改进完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制度, 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 应以相关职业对专业学位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为依据,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的原则, 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应围绕市级部门的应用课题组织教学, 选取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逐步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生自身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专题研讨式、启发式、参与式、学术讨论式、现场研究、模拟训练和案例教学等。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 不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 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 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发挥培养单位人才密集、知识雄厚和科研领先的优势, 利用企事业单位设备先进、科研课题明确和经费充足的长处, 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有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 安排学生参加至少半年以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 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更加切实可行。政府可以出台多种政策,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 建立健全学生实践实习机制。政府可以出台多种政策, 通过降低企业税比例、补贴研究生实习期间费用开支、提供研究课题与经费等措施鼓励高校输送与企业接受专业硕士。同时, 高校与企业也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研究生毕业后, 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一是使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二是使高校解决毕业生实习与就业难题;三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后续力量提供保障, 从而实现三赢。

二、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论文质量。

1. 建立“双导师制”。

要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 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 包括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 具有相当学历的实际工作专家等, 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学校应吸收企事业单位和有关职业部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工作者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联合组织课程教学和指导学位论文, 实施校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兼职导师的“双导师制”, 制订“双导师制”的管理与奖惩规定。

2. 产学研结合, 全面提高论文质量。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衡量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要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 确保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对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评审和答辩等环节要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执行, 力争通过学位论文工作, 增强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能力, 从而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优化考核制度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核应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查。课程学习和学位申请提交成果应多样化, 论文实际、技术革新均可作为考核依据。改变现在“大一统”的考核方式, 根据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先导性的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相互衔接的考评体系。

除了学校和学生的个人努力之外, 政府应统筹协调, 开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关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直通车, 让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手中同时握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必须加强监控和评价,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教师评教与领导测评活动, 重视督导的听课制度, 等等。

四、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1. 积极促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国际学术界接轨。

一是要转变观念, 实行开放办学;二是拓宽渠道, 利用优势资源;三是抓住重点, 加强伙伴合作,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避免低层次、重复性合作, 实现强强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既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又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借鉴国外高水平的教育经验和教训, 掌握最新国际教育动态, 赶超国际教育先进水平。

2. 广开合作办学模式, 提高教师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特点, 广开合作办学模式, 加快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积极利用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与国外相关院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或培养计划, 引进国外有专长的名师、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以提高师资水平;选派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到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

五、结合专业学位特殊性,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特色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 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现实意义, 更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需求, 更便于工作开展。搞好职业观教育,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9

江苏科技大学从2010年起开始招收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的培养模式主要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的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几乎一样, 一起上课, 老师讲授的内容一样, 一同做实验及写论文, 培养模式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基于此, 结合本校实际, 立足化工类专业特点, 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优化课程体系

对于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理论知识所需深度勿需达到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程度, 且知识体系与其本科阶段学习联系较多, 所以, 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 适当削减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 课程内容侧重于工程应用环节。另外, 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验及实践环节。化工类专业特色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实验能力, 从实验设计、实施, 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甚至常见设备维修上都要具备较高的能力。所以,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 必须保证累积学时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实验及实践环节。

二、采用“双师”授课模式

采用校内教师及工程师的“双师”授课模式。建立一支适应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 聘请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工作。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聘请该方向相关的知名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授课, 授课学时可以机动, 如8~16学时等, 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其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高校内给研究生上课的教师一般要求其具有高级职称, 而新的培养模式下, 教师不能光局限于其职称的高低, 还应考虑其是否具有工程应用经验, 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如具有工程背景, 就可以选择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教师。

三、开展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教育

我国从1994年正式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至今, 已有20多个行业90多个职业有了职业资格的准入门槛, 涉及会计、医师、律师、保险、证券等多个方面。目前化工类的职业任证资格考试主要有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目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设置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环节, 将相关认证考试内容贯穿于研究生的培养中, 使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参加相关考试获得对应行业的从业资格或者通过学习, 具备工作后通过相关认证考试的能力。

四、实施企业实训

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企业实训, 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在企业实训环节, 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积累工程经验。在企业中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 (传统意义上的师傅) 进行指导,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并且可以使学生积累在企业中生存的能力, 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 积极适应社会打下较好的基础。

五、毕业论文选题侧重应用

毕业论文环节在专业学位研究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简单的从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上判断出研究生知识储备、科研素养、工程技能及应用能力的高低。因此,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必须有助于其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要侧重于应用性, 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上。毕业论文可以在实训企业内完成, 也可以在学校完成。其论文实施过程由企业导师及学校导师联合监管, 论文质量由他们共同控制。

六、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 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 与之匹配的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基于此, 立足化工类专业的特点, 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教育、毕业论文选题等多方面构建了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其对化工类乃至其他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孙阳春, 李静.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分析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29 (6) :52-55.

[2]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2010, (12) :91-92.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10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支教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一、绪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2009年3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硕士是为满足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和市场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人才。因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在思想政治方面、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加要求高尚品德职业操守。

与此同时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 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我国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练, 服务社会。通过为期一年在西部基层的实践生活经历, 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基层情况, 并在支教服务中锻炼成长,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实践协作能力, 树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中对于职业的区分更加细致, 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社会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生培养将不再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 而转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转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正是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

在培养目标上,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专业硕士是否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修养方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是否具有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奉献精神,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 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式、评估方式上进行了改变, 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评估方式上, 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考察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在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处理, 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 能否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与他人讨论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究生支教活动

成立研究生支教团的目的在于缓解中西部基础教育师资压力, 丰富大学生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学习历练, 在付出中成长成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响应祖国号召, 怀着执着的理想, 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从东部城市来到西部贫困艰苦农村基层, 立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支教团成员们通过一届届成员持续不断的努力, 通过自己辛勤的耕耘, 无私的奉献,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

在西部的支教活动, 使广大支教团成员走出了自己所在的东部大城市, 走入了西部的县城农村, 吃当地的饭, 说当地的方言, 与当地的老师同学交朋友。一年的西部支教之行, 不仅使我们看到西部的蓝天白云, 漫天星辰, 也看到了土房贫舍, 乡村基础设施的路后。既有祖国对于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与重视, 标准化的教学楼的逐步覆盖, 但也同时了解到教师资源的匮乏, 学生学习能力的短板, 视野眼界的局限。通过在西部扶贫帮困活动, 也让研究生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心灵上的苦闷。一次在西部基层生活工作的亲身经历, 使研究生们对于祖国的国情有了最直观, 最真实的了解了和感受。也更加明确作为当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重担。

在西部的教学工作, 使大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用粉笔书写板书开始, 需要研究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也需要将自己学习的经验方法与学生们交流分享, 更要向当地老师不断请教探讨, 东部大城市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西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又如何能够改变提高西部学生不善表达, 缺乏独立思考的弱点。这都需要支教的成员们开动脑筋, 不断尝试, 将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不断调整, 适用到新的工作需要之中。在传授知识, 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术大学”走进“社会大学”,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历练成长。

四、支教经历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1.坚定正确政治信仰, 树立高尚品德情操。研究生支教的经历是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开展, 大批懂知识、有能力、能奉献、担责任的青年志愿者奔赴祖国贫困地区支教。支教的工作不仅给当地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用爱与希望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 刚刚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 来到祖国的西部, 在吃的、住的、用的等方面都需要去了解适应, 在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 能够扎根下来, 在基层教书育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政治信仰。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投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才能够在服务地全力以赴, 在基层建功立业。

研究生支教的经历也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锻炼成长。一年的志愿服务、一生的西部情结, 有效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将个人的成才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和专业硕士要求研究生具有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精神相一致, 通过一年的支教经历, 已经使研究生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了这样的品格。

2.强化实践协作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研究生支教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开阔学生视野, 并且参与服务当地扶贫接力的工作, 深入基层, 了解社会。通过在祖国西部的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志愿者向实践学习, 向人民群众学习, 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教学工作中, 首先需要志愿者了解当地文化教育情况, 需要灵活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东部西部教育理念的不同, 考虑大学中学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 需要克服自己经验不足, 对于学生了解不多的弱点。正是这样的经历使研究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不同情况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方法, 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在服务当地扶贫接力工作中, 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搞好团结协作, 通过团队的力量, 大家相互支持捐赠帮扶, 助学助困, 不仅和当地学生结交了深厚的友谊, 将服务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支教团成员也彼此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这和专业学位硕士要求的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 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一致。

五、结论

研究生支教志愿者们在祖国西部,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支教扶贫等活动, 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增强了为祖国奉献, 服务社会的意识, 全面了解了我国基本国情, 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且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实践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本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这都为开展专业学位硕士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也有助于达到专业学位硕士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从而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 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海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朱晟利.论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高等建筑教育, 2002, (03) :63-66.

[3]黄小希, 于涛, 张京品, 王橙澄, 李华梁, 李江涛, 张建新, 俞菀, 陈国洲, 王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N].人民日报, 2014-05-05.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11

[关键词]应用心理 专业硕士 国家职业资格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4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职业种类日渐增多和细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科走向复合,从单一走向多样,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需要,国家把专业学位硕士发展提到重要日程。

从我国研究生发展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本硕博比例为36∶4.2∶1,发展还不是很均衡,专业学位硕士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为了完善学位教育制度,我国从1991年开始设立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英文缩写为MAP,是国家2011年新开设的专业硕士。该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在工业、工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后,除继续深造以外,就业流向为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和诊所、监狱、企业人力资源部、公安司法机关、心理咨询中心、婚姻介绍所、人才市场事业规划服务中心等,就业面比较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目前我国在企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两者的有效结合,将极大促进学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硕士培养的水平,为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不过,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阴影还没有消退,以及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特别是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脱节,造成了社会上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所以现在无论从社会的需要角度看还是从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看,都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和转变。

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入学的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调查,探讨应用心理专业与国家职业资格结合的工作途径,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丰富国家对专业硕士培养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师范大学与南开大学两所高校2011年第一批入学攻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其中南开大学16人,天津师范大学22人;咨询方向20人、人力资源方向10人,男生8人,女生30人。

(二)研究工具

根据目前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特点,采用本小组成员自编的问卷《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专业学生调查》。调查表共21个选择题,其中单选18题,多选2题。所有数据均采用百分比分析。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和年龄的分布,大体上能反映当前大学生尤其大专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数据分析用spss16,做频数分析。

(三)研究方法

由本小组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填写并收回。问卷采用不完全记名方式,但要注明专业、年级和性别,要求学生客观、认真、真实填写。

三、各项调查结果分析

1.年龄分析:

经分析,被调查学生20岁的有34人,30岁以上的只有4个。说明报考的学生基本以应届生为主。

2.分析入学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动机

有18.4%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对就业帮且很大,65.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对就业有些帮助,15.8%的学生认为对就业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

在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期待方面:84.2%的学生充满希望,15.8%不充满期待。

在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了解情况方面:

有84.2%以上的学生对相关行业发展予以了关注。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面:

有42.1%的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选择,另有57.9%的学生正在考虑。

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调查

有60.5%的学生考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0.5%的学生考虑过,但最终没考,21.1%的学生正在考虑。

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和心理咨询师最受欢迎,其中人力资源师共4人过关,12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考国家职业资格的态度问题的调查:

在研究生课程设立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课程的态度:

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是否增加负担的调查:

4.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

就读学生全部选择了留在城市,没有一个人选择到农村去。其中64.2%的学生选择留在天津。而去西部、中部地区工作的学生只有10.5%。

5.关于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调查:

6.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收入调查:

接近80%的学生倾向于3000元以上的工作薪酬。说明学生都想得到更多的工资,过上更好的生活。

7.在选择自己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调查方面:

8.学生对双导师制的认可程度调查:

四、对策

本次问卷设计比较简单,尽管是第一次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也不是太多,但通过对两所学校学生学习倾向性分析,基本体现了学生们对这个新增专业硕士未来的期望和态度,尤其在问卷中反映出专业硕士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相结合工作中一些问题,对应用心理学生学习与实践、与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应用、心理学科的培养人才途径的增强及用人单位人才的选择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应用心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据调查,我国专业性导师还比较缺乏,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培养人才机制方面大都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缺乏应用性专业具体指导和方案,属于在摸索中前进。很多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由于科研能力不强,很难评上正高级职称,前景渺茫,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专业性导师的评聘、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使承担专业硕士指导任务的教师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内提高指导水平,特别是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专业学位导师要根据应用类教育的特点,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经常深入到实践中,努力提高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同时,培养单位应加强教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通过组织教育、邀请社会各行各业实践部门的领导前来开设讲座,鼓励教师进入各行各业实践部门进行兼职等各种途径,转变教师的片面认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

其次,在与国家职业资格相结合的程中建立“双导师制”。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导师指导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挖掘潜能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生源对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规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的组建和导师指导方式上的差别,总体而言,形成学科导师组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的区别。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上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授课外,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实践,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实践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所谓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指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科研功底,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各职业部门的具体实际问题、特殊背景等并非十分熟悉,所以他们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本单位的现实与发展、本部门的技术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工作为主。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利于论文研究的进行,也能确保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这对研究生专业技能的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依托学科优势,加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实操技能培养。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据调查结果分析,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中,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两大热门方向的学生属社会急需的人才。以人力资源专业为例,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一些新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里负责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人员,简称HR。它正在取代传统的劳动管理,一直呈上升势头,是少数几个行情持续看涨的职业之一。目前我国大约有300万至500万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但真正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以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一直是报考热门。一些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也明确提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除有必要的学历证明外,都要在3至5年内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上岗。据统计,该岗位全国需求至少50万,薪酬基本为4000~15000元。企业中人才测评、职业评估、员工心理素质培训以及对承受心理高压群体的释压训练等,都需要专业的学过心理学的人才来完成。心理咨询方向的学生拿到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后,就业范围更为广泛,除能胜任国家公务人员、教师等职位外,还可以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还能开办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教育培训中心等自主创业项目。在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观念比较新,创业环境更好一些,市场需求更大一些。对接受过专业咨询技术培训的应用心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从事这些专业的咨询服务具有较大的就业竞争力。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中全国影响较大,而南开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在全国居于主导地位,两个学校的学科共同特点是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是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天津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一批专业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心理学科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博士一级授予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中心,而且还是国家人事和劳动保障部第一批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有着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实践经验。因此要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与专业对口的实操能力的培养,包括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等,夯实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再通过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使其研究力实现提高,从而形成研究生实践能力全方位素质培养。

针对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第一届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调查研究分析说明,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出路还是很广的。国家职业资格教育在研究生学历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专业实践环节上,加强实践基础建设,积极探索一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晶晶.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5).

[2] 高桂娟.打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8).

[3] 王根顺,曹瑞红.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0,(3).

[4] 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

[5] 王喜娟.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6] 和震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中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7] 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科教文汇,2010,(1).

[8] 何万宁.试析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J].高教探索,2002,(4).

[9] 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10] 陈勃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篇12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生,创新,实践,教育质量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1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反映了影响专硕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和教学过程的原始状态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动向。抓好其教育质量,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高校的管理层(如高校的研究生院/处、教务处等)来说,可以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来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比较,从而可以查缺补漏,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进行纠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等各类问题。相对于教师而言(如高校的硕士生导师等各类教师),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更加保障教学效果,及时得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师组织,通过反馈机制,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法

1.研究生参加教育质量管理。在高校应该培育其浓厚的“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本”的教育质量文化。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身的主体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与地位。教育质量的调查与取证应该以研究生本人为主,客观公正的吸收他们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但是若出现研究生在参与教育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的敷衍、不积极、被动等因素出现,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研究生本人自身的感受等纳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去,不断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进一步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建构者和保障主体。

2.建立评价指标与信息共享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建立分类评价标准,但是在特定的高校其评价指标应该统一,这样可避免主观性、任意性等因素的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将学生、用人单位纳入考查主体的,这里的学生不仅是指在校生,更应该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采集学生数据等信息,最好选择近三年内毕业的专业学生硕士研究生。最好根据选择的评价指标维度,将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分析可以客观的评价其教育质量的好坏。这就克服了以往对其分析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的促进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信息与数据的交流,需要构建其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其培养质量。因为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反馈机制

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的主体是所在高校,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毕业生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促进其研究生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需要多方参与,比如需要已经毕业的校友、用人单位等第三方单位的有效参与。可以将校友会、教务处相关的质量评估人员、就业中心等纳入教学质量保障部门。具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如图1所示。

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其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强调其理论转为实践的能力。其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说。

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其次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做法,接着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与信息反馈机制。最后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毕克贵.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长效机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2:87-92.

[2]刘小洋,张宜浩,刘万平,刘超,黄贤英.工科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2:23-24.

[3]王侃,王地国.高校毕业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2,3:108-110.

[4]刘小洋,刘万平,刘超,张宜浩,黄贤英.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2016,1:72-73.

[5]张春莉,马慧珍,吴加奇.师生人际关系对教师教学反馈及学生行为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报,2015,4:51-53.

[6]刘小洋,刘超,刘万平,黄贤英.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2015,10:123-124.

[7]刘小洋,刘万平,刘超,黄贤英.贝叶斯分类理论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5,5:1-2.

上一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策略下一篇:创新型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