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精选12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1
1 前言
每年的应届高校学生毕业季到来时,作为即将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将直接面对考研还是就业的重大人生抉择。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学生本人也亟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此考研已成为绝大多数应届本科临床医学生的首选。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和类型,许多考生和家长了解得并不充分,对学位的区别、学位的授予存在疑惑。
学位改革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生获得的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对这两种学位如何区分,如何引导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对这两种学位做出选择,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文章将对这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培养模式包括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培养过程考核和导师指导等。培养模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现将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
目的在于不仅要培养高科技水平的科研人才,而且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自2009年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式进入全日制培养轨道,形成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行的格局[1]。
2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异同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同。
2.1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目标,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等科学研究素养的训练,培养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院校教学工作和医疗科研机构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侧重体现学术价值,主要岗位为教师和科研人员[2]。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专业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医学工作,主要岗位为高层次临床医师[2]。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对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各有偏重,学术型培养科研能力,专业型突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很多应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是对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的一种补充。
2.2 学习方式和授予学位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采取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方式为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基础研究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毕业时的考核指标为毕业论文。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毕业时发放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术学位证书。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在入学前半年进行理论学习,其余时间的理论学习集中在周末,经历不少于33个月的临床轮转,学制一般也为3年。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授予专业型学位。
2013年年底,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关系,将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结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现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5年临床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将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培养相结合,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取得四个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3]。
2.3 招生报考条件基本相同
我国医学学位针对应届医学毕业生来说分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两类研究生的招生,既可以参加每年年初的国家统考,优秀应届毕业生也可通过资格审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间、试题内容一致。针对参加学术型硕士统考以外的考生,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对参加专业型硕士统考的考生,在复试时考核内容上将对实际应用能力有所侧重。
2.4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学习费用平均为8000元/年,专业型学习费用平均为10000元/年。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均可享受申请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资助。
3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对比
学术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耐性、韧性,完成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主导的学历课程,培养周期较长。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决定了临床医学人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5+3”培养模式下,由于学历和学位因素的参与,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增添了动力,毕业时四证融合,既缩短了医学生培养年限,为家庭减轻了上学负担;又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行业培训的充分结合,为各方节约了大量资源。住院医师规范化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参与培养的医院和导师对学生的能力比较认可,就业前景好。
4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
医学学术型和专业型是同一层次、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二者不能截然分离。在临床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为科研指明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临床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临床的应用。无论是专业型还是学术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都应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意识到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生必备的品质。学术型和专业型必须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平衡发展,专业学位学生理论学习时间短,学生在临床轮转时每个医院的教学能力、带教医生的水平、导师个体的学术能力都有差异,因此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
摘要:针对目前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出现的困惑,分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异同,并对两种类型研究生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为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医学硕士研究生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参考文献
[1]胡光丽.“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45-248.
[2]汪玲,何珂,包江波.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4(6):81-83.
[3]高靓.“同等待遇”后专业硕士如何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3-10-28.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2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它的特点是:
第一,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专业学位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收集的数据,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招生人数、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阶段
研究生从专业和学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都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属于新型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相对应,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型硕士是全国39种专业硕士的一种,自2004年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有2种教育形式: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可分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4-2005);发展期(2006-2008);深化期(2009至今)。
一、萌芽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结构。我国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同时确定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积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05年,我国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其中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具体分布是东南地区8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38%,东北地区9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但试点院校在早期的设置相对较少,共4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与地域经济相关,地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实施的较早、较快。
二、发展期(2006-2008年)
2006-2008年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阶段,我们从招生规模、考生来源、考生级别、专业领域等四个部分去探索,通过收集2006-2008这三年的数据和资料,得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发展期的现状。
情况如下:
1、招生规模: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报名十分踊跃,在报名开始的前三年,生源数量非常充足。2006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4051人,其中录取人数为573人,占总报名人数的14%;2007年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录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6%和30%,这两年的上线人数和录取比例相比2006年均有所上升。
2、考生来源:2006、2007、2008年,教师在全国报名考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每年报名人数的85%、84%、81%,而行政干部、科技人员、现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教师队伍成为了接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力军。在2008年报考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增加了运动员生源,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运动员生源所占比例不大,但也能说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更广了。
3、考生级别: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0.4%,2007年为54%,2008年为57%,这些生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接受职业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3%,2007年为34%,2008年为33%,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说明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期,生源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专业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大专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多面性,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根据06、07、08三年报考专业的情况,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是今后的热点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这就促进了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深化期(2009至今)
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萌芽期和发展期,采用的是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实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共有21个,其中部分院校也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在职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类型并存的局面,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體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面展开,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再增加5万名”,以期在五年时间内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收集我国8所体育院校在2015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2015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在这8所院校中,学术型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多于专业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的院校有7所,仅南京体育学院在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44%、专业学位56%,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而哈尔滨体育学院87.5%、12.5%,在招生人数方面悬殊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均在40%以下。从这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持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入学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评估体系等都在逐步完善。
在2010年,培养院校地域有了显著变化,分布在我国东南与东北地区的培养院校各有18所,分别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9%,另外,西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15所和11所院校招收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4%和1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培养院校的地域分布格局,它由萌芽时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领先发展,逐渐向西南与西北地区扩展,使各个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到2014年底,由于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工作尚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那么在深化发展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是怎样培养的,培养的状况如何,培养的对象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用人单位急切关心的,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很少,上述的疑虑尚未解决,这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萌芽期重数量、重规模的培养方式将转变为重质量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发展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课题“体育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清达.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2012.
[2]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2011.
[3]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2012.
[4]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2014.
[5]牛孟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2013.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4
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模式处在探索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很少, 现有文献主要有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 (2006) [1], 黄方亮、宿玉海 (2009) [2], 刘瑞波、马冉 (2010) [3], 曹伟 (2011) [4], 黄晓勇、张菀洺 (2012) [5], 吴晓求 (2012) [6]等学者的研究, 主要就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论述不够全面。
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组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区别, 否则, 单独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而言,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 主要在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理论性”。本文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系统地探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 以利于人才培养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方面的差异
根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 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详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 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两个文件表述虽有差异, 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金融理论基础, 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中央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的金融管理部门等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 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信托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金融业自律性组织,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经营机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均可以去保险公司, 但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学更多的保险类课程, 在保险业就业的范围更广。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如果不读博士学位, 而是选择就业, 那么其就业选择范围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范围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能够从事发展战略研究, 能够申报和完成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课题, 能够对本单位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主要具有对具体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可以同在一个团队内, 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 对于同一家银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研究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竞争环境变化趋势, 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侧重研究银行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 扩大本银行的市场份额。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国际金融规则;国内和中国主要贸易国的金融制度;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力结构应该包括: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能力;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金融产品开发能力;金融业务开拓能力;金融机构内部业务部门管理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业务分析报告撰写能力。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基本相同, 因为两者均属金融学科, 也都是硕士研究生层次, 两者的差别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动态,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掌握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金融理论即可。在能力结构上两者应该有较大差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熟练阅读和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异
1. 学习方式。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是在学校集中学习, 学制3年即6个学期, 其中, 听教师课堂授课3个学期, 跟导师进行项目研究1学期, 撰写毕业论文2个学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 继续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1学期, 同时进行调查与实习1个月左右, 最后一个学期集中精力和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和论文答辩。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时间大约在第4和第5学期之内。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为在职自学与业余集中上课相结合, 其中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 部分课程由学位授予单位安排上课与考试。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校集中学习, 学制为2年即4个学期, 其中, 听教师课堂授课2个学期, 专业调查和实习1个学期, 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1个学期。已经就业的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根据本人条件辞职学习, 或者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在职脱产上课, 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可选择在本单位进行。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可以在两种学习方式中选择一种。第一种方式是业余集中授课方式, 适合于那些工作单位不允许其脱产, 但离硕士授权学校较近, 或者离集中授课地点较近的在职人员。这类人员利用双休日和夜晚时间到办学高校集中上课, 或者由办学高校派老师在双休日到学员居住地集中授课。这种方式的学制延长到3年, 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这种方式的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读硕期间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也与2年制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自学考试单证 (即只有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 学习方式, 适合于那些既不能按照全日制学习又不能按照业余集中学习完成学业的人员。这种培养方式的学员不必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但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自学考试, 全部合格者,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后, 可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以考虑给在职学员增加一个这样的机会, 即在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前, 可以先选择第二种培养方式中集中学习的途径, 但只能获得学位证;也可以先选择第三种培养方式即自考途径, 也只能获得学位证, 以后, 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如果考试通过了, 被金融专业硕士授权点录取, 则其以前各课程学习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依然有效, 可以与入学年级学生一起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2. 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有七点不同。
一是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给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具有较深的理论造诣, 教学内容突出理论性, 也有实务性,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专题讨论、案例讨论等。给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熟悉实际业务, 教学内容以实务为主, 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或者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 研究生层次的实务不是指业务流程的操作, 而是针对某一专业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是在实践学时上,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到实业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和实习, 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用于实业调查的时间大大少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和实习时间。
三是在开放办学方面。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均应注重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 但要求聘请实业部门的专家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有关金融实务方面的讲座, 而培养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要求聘请学者和实业家来校做学术报告。特别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配备“双导师”, 其中校内1名导师, 校外实业部门1名导师, 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只要配备1名校内导师即可。
四是在平时论文要求上。各高校一般要求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就应该通过发表论文来证明其是否具备了学术研究能力。但是对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 不应要求其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过, 既然是研究生, 也应该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已经具备了研究能力, 而这种成果应该能够带有专业硕士的特点。例如, 可以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报刊杂志发表1篇专题研究文章, 文章在一千字以上即可;或者参加某一专题研讨会, 其撰写的研究论文纳入公开出版论文集;或者提交一份某一方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五是在考评方式上。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笔试或者交一篇论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绩考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 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例如面试、编写专题分析报告、做作业等。
六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类型上应该有明显区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其选题具有理论性;在体例上要求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有支撑论文的理论阐述, 有数学模型分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选题具有实务性, 可以写某一具体金融机构某一业务专题;在体例上可以是一大的案例分析, 或者是调研报告, 不必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而是写国内外或者国内或者某金融机构的某业务开展状况, 也不必阐述支撑论文的理论, 而是将理论渗透于专业问题的分析之中。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 应该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如果学生能够开发设计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 也可以将金融产品设计视同毕业论文。
七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也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但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应该更大。
四、课程体系的差异
目前我国各高校之间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不一致。从层次上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1”高校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基础理论课程, 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大多进入博士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 而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应用性课程, 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实业领域, 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类型看, 在理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 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不大, 而在财经类院校、商科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较大。
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各校差异较大的特点不同, 各类高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大同小异, 因为培养目标一致, 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人才, 毕业生的目标工作岗位均在金融领域, 而金融业务在地域间的差异并不大, 更何况毕业生往往跨区选择就业岗位, 因此地方院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方特色不明显。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 比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最低32学分高一点, 因为专业课程门数较多。
参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可以设计课程体系如下:
先修课程 (限于本科就读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 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 不计学分, 可以采取学生跟本科生听课的方式补修。
公共基础课程, 即经济学科硕士学位共同课程, 设3门, 5学分:外语 (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
专业必修课程, 设4门, 12学分: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与财务报表分析、高级投资学、复杂金融衍生工具。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 有的学生则未学习过这些知识。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调整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实务、案例、前沿理论。
专业选修课程, 选8门, 16学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案例、金融企业战略管理、行为金融学、金融史、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固定收益证券、财富管理、金融法、个人金融实务、政府金融实务、金融监管实务、金融应用文写作。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阶段不开设, 不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问题, 只有固定收益证券课程存在与本科重复的可能, 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注重案例教学。
另外安排专业实习, 计4学分。
五、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差异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应该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相区别, 其中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学术水平的测评为特点,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能力强弱的测评为特点。这种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区别是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试卷答题 (闭卷或开卷) 和写小论文的方法, 其中试卷题以理论题为主, 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以案例分析题为主的试卷答题考试和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
第二个区别是实践成绩考核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可以分为文献综述 (1学分) 和学术活动 (1学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 总数不少于100篇, 其中近三年文献和外文文献均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并于第三学期完成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由导师评审, 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 听取3~5次学术报告, 并提交总结报告, 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科研秘上报研究生学院给予相应学分。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论文答辩前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有效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与业务规则等文献综述, 于第二学期末完成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1学分;二是实习与调研, 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实习与调研报告, 字数不少于5000字, 由校外导师评审通过后, 给予2学分;三是在校内听3~5次由校外实业专家所做的业务讲座, 由校内导师根据记录给予1学分。
第三个区别是对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标准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应该主要评价其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能力, 而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应主要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 应邀请校外学者参加答辩委员会。在进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 应邀请实业部门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六、结论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就业能力培养, 发挥实践环节作用”的特色, 通过“实务课程培训、实业专家讲座、实习调研锻炼、案例分析论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的方法,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 较强的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具有金融实业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和加深, 同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通过“理论讨论、思维训练、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的方法, 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建刚, 周鸿卫, 周行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2) :26-28.
[2]黄方亮, 宿玉海.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3) :51-53.
[3]刘瑞波, 马冉.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0, (6) :64-68.
[4]曹伟.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4) :144.
[5]黄晓勇, 张菀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 (6) :11-15.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篇5
2.以xxx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xxx-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3.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4.全文以xxx为题。重点探讨分析xxx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全文选题新颖,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xxx-,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
5. 本文以xxx为题,首先对xxx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xxx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6.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7. 本文以xxx为题,重点探讨xxx。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xxx,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8.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9.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10.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1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1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14.本篇议论文乍一看从结构上不甚明了,但是纵读全篇,小作者内心中的这一份安排却是自有丘壑。文章中充斥着丰富的古语引用,大量的道理论证手法亦为增彩。本文内容非常有深度,语言极富哲理性,全篇隐约蕴含着东方的古老禅意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充分显示了小作者思想的深度和学识的丰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6
关键词:MTI;应用型;职业化;现代技术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的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借鉴各国职业译员培养的成功经验,正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建设与对外文化交流需要和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2007年3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框架,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业方向,明确定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
优秀的翻译人才应该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我们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的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应该体现以下5点:入学来源的多样化、人才质量的规格化、培养过程的实践性、翻译产品的规范化和翻译技术的现代化。
一、入学生源的多样化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各个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担负着译介国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前沿成果的艰巨任务。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商业行为和对外传播活动也使翻译人才市场出现巨大缺口。这呼唤着大量不同专业的人才凭借娴熟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翻译技能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显身手。英国各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大都实行“宽进严出”,即对研修翻译专业课程的学生的第一学历不作严格要求,但是对第二语言水平有一定要求。只要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掌握达到一定水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后可以在专业领域从事翻译工作。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从各个专业选拔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来参加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为各行各业培养出高级翻译人才。
二、人才质量的规格化
生源的多样化有利于各个行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但可能会出现毕业生良莠不齐的状况。人才的质量怎样保证,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检验和提高翻译人才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王立弟认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将翻译能力的测评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翻译服务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公平的行业准入机会,为翻译能力的测评提供公开、公正和有效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规范翻译服务行为,保证翻译服务质量。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与专业资格考试挂钩可以推动翻译人才培养与评价工作的发展,保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培养质量,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翻译人员队伍,同时也为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职业化要求。课程设置方面,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必修课之外,应当设计必要的应试指导类选修课,提高学生对于该测试的重视程度,督促学生通过准备考试增强对翻译职业的了解,从而保证培养出规格严格的翻译人才。
三、培养过程的实践性
《方案》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培养模式上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这对培养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实践性应该体现在以下4个层次中。
1.目标定位。
据德国翻译教学专家高立希(Kautz)撰写的《笔译与口译教学手册》附录2统计,德国目前有13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培养目标都定位在职业翻译。各校为突出各自特色,均侧重某一专业方向,如科技、商务翻译。课程分为基础阶段和职业阶段,采取基础之后的Y型分流模式。实践表明,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该紧密贴近市场需求,模拟未来职业生涯的实践。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过程式教学法,训练学生译前、译中、译后的操作技能,并关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行为表征、决策过程、策略运用等活动。也可以采取任务型教学法,按照翻译公司运作的模式进行日常训练,如选择项目负责人及成员,接受翻译纲要、分配任务、并最终检验校对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翻译实践的整体理念。
3.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是真正提高翻译能力的最佳时机,应该给学生提供真实操练的机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李绍山教授曾作为教育部专家在我校指出,实践教学应被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通畅、稳定、制度化的实习基地,而非随机式的实践活动。我校自2007年开始与黑龙江省政府的门户网站东北网合作建设英语频道,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还可以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扩大实习基地的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4.毕业设计。
《方案》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式提供了几种选择,如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给各校以灵活操作的空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实践值得借鉴。学校提供两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供学生选择,即MA Project和MA Thesis。第一种模式是文章翻译,设计包括介绍、译文和解释,学生可以实践职业翻译的全过程。第二种模式则允许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研究。
四、翻译产品的规范化
中国标准化协会2003年7月19日通过了《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翻译行业制定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之后《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和《翻译服务规范第2部分口译》的发布为翻译市场规范化和翻译质量评估标准化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翻译产业与国际接轨。翻译教师应该始终引导学生把握翻译市场的脉搏,熟知各项服务规范和质量要求。
欧盟笔译硕士课程首要的科目就是《翻译行业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翻译行业运作方式、培养学生明确的专业身份。翻译课程中融入翻译行业的从业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有宏观了解,有助于学生培养扎实、严谨的职业作风,从而产出规范、高质量的翻译产品。
五、翻译技术的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翻译行业提升效率、提高质量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全球知名的企业如西门子、大众、佳能等均采用Trados等翻译辅助工具提高质量和效率;很多翻译公司招聘人才时也要求申请者熟练使用翻译软件。翻译市场的变化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翻译教学应该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应翻译市场发展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
欧盟笔译硕士课程设有《翻译信息技术》课程,主要讲解“电子文档的处理、翻译管理系统、互联网信息源、搜索工具、电子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工具和机器翻译。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翻译工具和技术,并学会使用技巧”。柯平和鲍川运介绍了多个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翻译技术的先例。例如,英国伦敦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等均设有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硕、博体系中也包含了计算机与翻译和机器翻译选修课。
因此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设置专业和课程,强调现代技术能力,与就业市场接轨。
中国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在于培养卓越的后备力量,目前国内十几家试点难以满足翻译的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各高校应该借此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的契机,整合现有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探索适应市场发展的完整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过程中,注重自身特色,注重翻译专业人才的应用型、职业化和科学化培养,为翻译行业提供合格的职业译员,推动翻译事业不断发展。
注:本研究得到黑龍江大学新世纪教改项目(09D144)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蔡进宝,梁洁. 英国双语翻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启示——以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硕士培养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2]贺显斌. “欧盟笔译硕士”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9(1).
[3]柯平,鲍川运. 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上)[J].中国翻译,2002(7).
[4]王京平. 浅谈硕士翻译专业的课程框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2).
[5]王立弟. 翻译资格考试与翻译培训[J].中国翻译,2003(1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调查 篇7
自1997年创办以来,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招生专业的扩展, 培养院校的增加, 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急剧扩大, 从1997年的191人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人, 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到3.5万人, 成为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之一。[1]然而,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时间不长, 仍属于新兴领域, 在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如此迅速的规模扩张不由得使人们对其质量表示担忧。本文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某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指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以对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部属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在读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 共计回收问卷245份, 得到有效被试245名。其中男性79人, 女性166人。年龄20~25岁者3人, 26~35岁者173人, 36~45岁者68人, 46岁以上者1人。在小学任教的34人, 在初中任教的55人, 在普通高中任教的134人, 在中职任教的22人。第二阶段对教育硕士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采用传统的纸质问卷的调查方法,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1份, 得到有效被试61名,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9%。其中男性30人, 女性31人。年龄26~35岁的11人, 36~45岁的26人, 46~59岁的20人, 60岁以上的4人。任教1~3年的27人, 任教4~9年的30人, 任教10年以上的4人。讲师11人, 副教授23人, 教授27人。
(二)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的情况等几个方面, 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
(三)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各变量进行频数分布等描述统计, 并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有关变量与被试的年龄、任教时间等背景因素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比较不同背景被试在各问题上的意见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情况
第一, 师生对培养目的的认识。根据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规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 但规格不同, 各有侧重。而对其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育硕士和教师都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最重要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此外还有30%左右的人认为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选择“了解外界信息, 开阔视野”和“广交朋友, 积累人脉”这两个选项的人数很少 (表3-1) 。可见, 教育硕士及其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培养目的认识非常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则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第二, 教师对培养目标、规格的了解。表3-2是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 只有55.8%的任课教师认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了解”或“非常了解”,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任课师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认识比较模糊, 其中认为“一般”的占29.5%, 认为“不太了解”的占14.8%。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任教时间短的教师对培养目标的了解更少, 尤其是任教1~3年的教师,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培养目标“了解”或“非常了解” (X2=25.061, p<0.01) 。
对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是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的前提。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 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各有侧重,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学术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专业训练实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对这两类研究生应该区别对待。然而, 调查发现事实并不全然如此, 在“您对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式跟对待学术型研究生有很大差别吗?”这一问题上, 有21.3%的教师表示“差别不大”, 23%的教师感觉“一般”, 表示“差别大”和“差别非常大”的教师只有45.9%和8.2%。可见,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沿用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并没有根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应用性的特殊要求来开展教学和指导活动, 这可能是由于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认识模糊所致。
(二) 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情况
第一, 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教育硕士都是来自基础教学一线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 对他们的授课难度相对较大, 既要有深入的理论讲解, 又要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低, 只有47.3%的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相较而言, 任课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自评要高于教育硕士学员对其的评价, 有65.4%的教师对自己讲授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表3-3) 。进一步分析发现, 任教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也更高 (X2=22.103, p<0.01) 。
为了深入考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情况, 问卷还问及了“任课教师在讲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调查显示, 80.4%的教育硕士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自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很少。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法”的教育硕士明显比选择“课堂讲授法”和“自学法”的教育硕士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X2=52.319, p<0.001) 。可见, 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并没有走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少互动可能是致使教师教学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 师生对指导效果的满意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 其指导状况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在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更加需要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从对导师指导效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和教师自己的满意度都不高, 只有50.2%的学员和55.8%的教师对指导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其余还有近半数的人感到“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表3-4) 。与前面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自评一样, 授课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指导效果的满意度越高 (X2=28.548, p<0.001) 。
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投入、指导频率、指导方式等, 其中精力投入作为影响导师指导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目前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教育硕士对问卷中“您对导师的指导力度、精力投入和关心程度满意吗”一题的回答中, 只有46.9%的教育硕士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 还有41.6%选择“一般”, 11.4%选择“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 教育硕士对导师的指导力度和精力投入满意度不高, 导师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还存在不足, 这也是导致指导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课程的结构与设置情况
第一, 师生对课程结构的评价。教育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 在培养方式上不同于学术型学位, 学术型学位主要以科研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则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 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 因此,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结构安排是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从调查来看, 教育硕士生及其教师对课程结构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学生在“您认为当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 59.6%的人认为“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认为“非常合理”和“合理”的只有0.8%和34.3%。而教师在此问题的回答上则无一人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也只有25%, 另外还有51.7%的教师选择“一般”, 23.3%选择“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表3-5) 。可见, 目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亟待调整。
第二, 师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表3-6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度都很低, 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或“非常合理”, 与对课程结构的评价一样, 没有一位教师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教师也只有26.7%。此外, 还有17.2%的教育硕士生、21.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或“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学位教育“专业性”的主要体现, 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往往会导致“专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吗”这一问题上, 教育硕士和教师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教师, 只有21.7%的教师和35.1%的教育硕士选择“好”或“非常好”, 多数人都感觉一般, 还有23.3%的教师和13.5%的教育硕士选择了“不太好”或“没有体现”。可见, 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特点。
(四) 师资队伍情况
第一,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一支高素质、适切性强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不高, 当前的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硕士的教学。在“您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师资队伍 (包括导师) 适应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只有45.7%的教育硕士生选择“非常适应”或“适应”, 还有40%感觉一般, 14.3%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 (表3-7)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到底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呢?教育硕士生对问卷中“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和“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 分别有49.8%、57.1%的教育硕士生认为任课教师和导师“其研究领域应跟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并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研究”, 接下来依次是“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要求” (任课教师29.8%、导师25%)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理论水平” (任课教师21.1%、23.2%) 、“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经验” (任课教师1.8%、导师5.4%) 。可见, 教育硕士生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除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之外, 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这是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 师生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是的能够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指向性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3-8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 从调查结果来看, 师生的意见较为一致,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师资队伍应该由“高校教师” (教育硕士生80%、教师75.4%) 和“中小学高级教师” (教育硕士生71.8%、教师59%) 组成。此外, 还有60.4%的教育硕士生认为“除高校教师之外的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应该被纳入师资队伍的行列。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培养目的的认识基本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生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不甚了解, 采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二,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指导效果欠佳。课堂授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讲授法”, 较少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导师指导存在着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指导力度不够的问题。
第三, 课程结构与设置不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师生对其认可度低, 特别是课程结构, 近60%的学生反映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四, 师资队伍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 对基础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在师资队伍构成上, 多数人认为应由高校教师和中小学高级教师组成。
对此,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 明确目标定位, 增强质量意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开办之初就明确指出,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2]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学位教育, 其培养目标不是以学术研究为主, 而是以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主,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倾向。鉴于目前不少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模糊, 有必要组织任课教师和导师进行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专门培训, 明晰教育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其次, 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在职的继续教育,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趋势, 对基础教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 目前任课教师和导师大多由学术性研究生的教师兼任, 他们往往习惯于用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生。另外,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是对基础教育关注较少, 缺乏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有必要选聘一些中小学的高级教师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 多方联合起来进行培养。
最后, 优化课程体系, 凸显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一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不能很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源自实践, 高于实践”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要适当增加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程, 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注释
11张斌贤, 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3) :4-7.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8
1 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状况
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常用的方法有综合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基于可拓理论的综合评价法等[1,2,3]。早在1994年, 安徽师大就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 提出了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4]。近些年, 一些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的层次分析模型, 即建立了由4个评价要素, 12个评价指标及4级评价标准为体系的多层次分析方法 (AHP) , 并对具体的对象进行了评价, 发现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很吻合[5]。AHP方法能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具有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简洁性突出等特点, 尤其对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该方法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判。
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要素
考虑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 同时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 且部分因素相互关联, 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其创新水平, 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课教师对考核客体等级考核评价; (2) 校内指导教师对考核客体等级考核评价; (3) 企业导师对考核客体的等级考核评价, 通过校外实践实现对所指导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的等级考核评价; (4) 成果评价, 依据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的创新成果实现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的等级考核评价; (5) 综合等级考核评价, 综合上述4方面的评价结果, 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进行最后的综合等级考核评价。
2.2 创新能力等级评价方法
本评价方案的评判集分为优、良、中、及、差5个等级, 若能很好的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成功发表论文或专利, 则评为优;若能较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及专业知识, 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则评为良;若基本掌握了理论与实践方法, 能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则评为中;若实际动手能力及研究能力较弱, 老师交给的任务能基本完成, 则评为及;若理论、实践和论文的发表等均没达到考核水平, 则评为差。
作为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 创新成果更能定量的说明一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际应用情况, 所以我们把创新成果的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分配的不同, 细化出三级指标, 使评判内容更加清楚明了, 如表2所示。其中, 把参与的科研课题分为纵向与横向课题, 纵向则为省部级和厅局级, 横向为受公司或单位部门委托承接的课题, 学生只要参与纵向或横向其中一项科研课题并结题, 则评为优, 参与项目未结题的, 评为良, 未参与对应项目的, 评为及。在发表论文情况中, 学生发表了SCI、EI检索论文, 则评为优, 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则评为良, 若在一般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文章, 也可评为优, 若未对应文章发表, 则评为及。在申报专利情况中, 发明专利授权与实用新型授权均可评为优,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受理未授权则评为良, 若无专利申请, 则对应项评为及。在科研获奖情况中, 获得国际级、国家级以及省市级别的奖项, 均可评为优, 获得校级奖项评为良, 获得3个及以上校级奖项, 也可评为优, 若无获奖情况, 则对应项评为及。在三级指标中评价等级只有优、良与及, 但为了便于分析计算, 将其分为5个等级, 即优、良、中、及、差, 从而可建立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而创新成果的评价标准只要设定好, 学生所得这一项的成绩就是真实确定的, 故不需要教师对此项打分。
2.3 评价的数学模型
总的来说, 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指标分成了3个层次, 第一层是根据第二层的评价的一个加权和, 而第二层的评价来源于第三层的加权和, 这里第二层表示为U1, …, U4而第三层表示为Ui={ui1, ui2, …, uim}, 令U={U1, U2, U3, U4}, 则U为第二层因素集, 而u={u11, u12, K, u1m, K, u41, u42, …, u4m}为第三层因素集, 以此类推, 可以组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 而对此进行综合评价, 便得到多层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 对第三层的诸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 评价应该多人参与, 即形成多组模糊映射fi:Ui→V, V={优 (v1) , 良 (v2) , 中 (v3) , 及 (v4) , 差 (v5) }, 其中fi (uik) = (r1ik, r2ik, r3ik, r4ik, r5ik) , i=1, 2, 3, 4, k=1, 2, …, mi, 将每一个i, k对应的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 从而对每一个二级因素Ui, 形成一个评价矩阵Ri, 考虑到三级因素集的权重分配Ai= (ai1, ai2, …, aimi, ) , 求得二级因素综合评价Bi=Ai·Ri, i=1, 2, 3, 4。
第二级因素集U={U1, U2, U3, U4}, 以Bi作为因素U的单因素评价, 于是得到第二级的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
接着以 (U, V, R) 为原始模型, 在U中给出诸因素的权重分配A= (a1, a2, a3, a4) , 求得综合评价B=A·R。
从评价过程能够看出, 性能指标分为三级, 进行了两级评价, 这称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据此能够推广到多级模糊评价模型。
3 评价过程
3.1 填写评价量表
理论课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对照评价项目的二级指标分项评定等级, 在表格的相应空格画圈。
3.2 建立并计算评价矩阵
评价矩阵元素等于频数除以参加评课的总人数。例如有10名任课老师对第一项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进行评价, 其中有8名老师评为优级 (即优级的频数为8) , 则优对应的元素为0.8。我们假设某个学生在创新成果一栏中, 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并结题, 发表论文为EI检索期刊一篇, 一般期刊两篇, 发明专利受理未授权, 获得两项省市级、一个校级创新成果奖项, 则根据表2中的评价等级, 可建立第三级模糊关系综合评价矩阵
U41由u411, u412, u413, u4144个因素组成, 其权重为A41= (0.4, 0.3, 0.2, 0.1) , 根据模型Bi=Ai·Ri, i=1, 2, 3, 4, 则参与科研课题情况的综合评判解为
同理可得
计算好创新成果评价等级分数后, 建立二级模糊关系矩阵。
任课教师评价矩阵为
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矩阵为
企业导师评价矩阵为
创新成果评价矩阵为
U1由u11, u12, …, u155个因素组成, 其权重为A1= (0.2, 0.2, 0.2, 0.3, 0.1) 根据模型Bi=Ai·Ri, i=1, 2, 3, 4, 则任课教师评价的综合评判解为为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校内指导教师综合评判解为
企业导师综合评判解为
创新成果综合评判解为
根据B1, B2, B3, B4的计算效果及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整体评判效果。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综合评判结果为优级。
4 结语
本文运用模糊矩阵综合评判模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决策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测评指标权重分配, 其测评指标因素也可根据不同的科目或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该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 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将模糊数学引进评价系统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创建多级指标体系, 构建评价模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评价的过程及可行性。该模型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设定, 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导师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模糊数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肖永红, 张新伟, 王其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 2012 (1) :31-34.
[2]程宇红, 卢炎生, 喻运斌.一种基于可拓理论的教师素质综合评价方法[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2007, 20 (4) :37-40.
[3]王文海.模糊评价在学生综合考评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0 (6) :98-99.
[4]徐建平, 袁曾怀.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及其实用[J].安徽师大学报, 1994, 17 (4) :29-32.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9
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是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干课程, 在培养和塑造军事医学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提高研究生任职综合能力为重点,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紧紧围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问题, 打破学科界限, 坚持宽口径、跨学科综合设置课程;正确处理专业领域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等最新军事医学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 坚持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在着眼“打赢”, 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下, 围绕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 建立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结构体系, 以供攻读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必修和选修。
1 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必修课
1.1 卫生勤务学
卫生勤务学是研究卫生勤务规律和管理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以军事医学为基础, 运用组织管理和医学技术等综合措施, 对部队进行防病治病, 恢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保障部队成员健康。
1.2 创伤外科学
创伤外科学是研究现代杀伤武器及其致伤特点, 对火器伤、复合伤、烧伤、冷伤、部位伤以及海战伤、空战伤、特殊环境 (高原、高温、高湿) 下的战伤和并发症等。强化外科学与军事医学的交叉、融合, 反映现代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野战条件下外科疾病诊治及战、创伤就职的特点。创伤是中青年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严重创伤救治的原则是早期处理, 先“救”后“查”。研究范围除了对创伤本身如何治疗和康复外, 也越来越多地着重于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
1.3 军队卫生学
军队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重点是军队平、战时驻扎、生活与作战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与军人健康的关系, 探索环境因素的性质、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提出卫生要求和改善措施, 以保障指战员健康, 提高部队战斗力。
1.4 军队流行病学
军队流行病学是流行病理论在军队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流行病学最早是以传染病为研究对象, 并据以形成学科体系。随着流行病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 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 使流行病学分化为多个分支学科。
1.5 军事心理学
研究人在军事活动条件下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分类;掌握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学习过程;军事活动所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战术, 宣传与反宣传等。军事心理学把军事组织看成是一个小的社会整体, 研究其中的社会过程, 如指挥员和士兵的关系, 战争条件下群体内部情绪的相互影响, 军队士气的作用等。
1.6 急诊急救医学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科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 也就是指在短时间内, 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 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它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 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急救阶段, 其内容主要是:心、肺、脑的复苏, 循环功能引起的体克, 急性创伤, 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急性中毒等。并且急救医学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通讯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急救医学包括:院前处理 (急救中心) 、医院急诊室、危重患者监护病房 (ICU) 三部分。因此, 急救设备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 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同时, 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何有效地、迅速地组织抢救, 减少人员伤亡, 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 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制定急诊抢救的实施预案, 并在事故灾害后大量伤员急诊时进行指挥、组织、协调和安排。
2 军事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选修课
2.1 军事医学社会学
军事医学社会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军事学、医学和社会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与军人健康、军医道德、医学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使军队医学专业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军事社会中常见的医学现象与问题, 能够正确地认识军医的职责与角色关系, 并掌握军事医学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进而增强军队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
2.2 核武器伤防护医学
核武器与核事件医学防护学主要研究战时核武器和平时核事件所致伤害的医学防护和救治。其内容包括:核物理基础;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及其防护;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各种不同类型电离辐射损伤以及复合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诊断、急救和治疗。针对当今人们关注的包括核恐怖在内的核突发事件问题, 增加了核事故和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等问题的概述。
2.3 生物武器伤防护医学
生物武器的医学防护是将医学中传染病防治的知识用于对生物武器的防御。生物武器是由一些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等生物战剂以及装载它们的容器和投掷物组成的一种特殊武器。用以杀伤人群、家畜或使农作物遭受破坏, 以达到战争的目的。针对人群的生物武器防护包括:对生物战剂的侦察、报警、检验和鉴定、消毒、杀虫、灭鼠、免疫接种、化学预防、个人和集体的物理防护、收容和治疗患者、流行病学监测与防疫措施等。
2.4 军事航空医学
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航空武器装备发展中出现的医学问题, 以保证飞行员健康、安全、高效、舒适地完成任务。由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面临着操作任务重、紧张程度加剧、信息分析复杂、决策时间短、心理变化大等因素的挑战, 军事航空医学也要侧重于提高个体防护装备性能、卫勤保障能力、航空救生技术水平、改进人机界面等。军事航空医学引入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等技术, 对航空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运用系统论、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 对航空因素对人体损害进行系统综合防护, 最大限度地提高飞行员的工作效能。
2.5 军事航海医学
军事航海医学注重研究和探讨人员在军事作业条件下以及战时与航海有关的一系列人体医学问题和卫生勤务保障, 使指战员在海上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得到合理的防护和救治, 减少伤亡, 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上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提高军事作业能力。
2.6 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 它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 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
2.7 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 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 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 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
2.8 野外生存教程
野外生存即人在食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在野外获得基本生活条件、野外基本技能学习、简单生活用具的制作、野外基本设备的使用、基本体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心理训练、野外综合训练、野外险情的处置、野外伤病的自救与互救、野外应急措施、野外求救信号的发放与接收。
2.9 危重病加强监护室
重病加强监护室即加强监护病房是专门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单元。在ICU内患者接受全面和系统的检查、准确细致的监测和护理、及时精确的治疗,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2.1 0 高原军事医学
高原军事医学是研究高原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对部队成员健康影响以及平战时高原部队卫生保障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是研究高原地区军队成员及军事活动的医学保障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随着军事医学、高原医学和其他生物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融合渗透, 以及在高原部队的卫生保障的研究和实践过程逐渐形成的。
2.1 1 口腔卫生勤务学
军队口腔卫生勤务是军队卫生勤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口腔疾病诊疗服务的特点和对战斗力的影响, 使军队口腔卫生勤务无论战时或平时均有明显的特殊性。时口腔卫生勤务的主要任务是对口腔颌面战伤伤员进行专科救治与对作战人员的牙科急诊进行处理。平时口腔卫生勤务的主要任务是对部队人员常见口腔疾病进行医疗、保健、预防一体化保障。口腔卫生勤务是军队运用口腔医药科学技术和口腔卫生人力与资源为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服务的专业组织与工作, 基本任务是增强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水平, 促进全身健康, 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曹小勇.完善军事医学课程结构体系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3.
[2]谈彬, 毛常学.美军军事医学科研社会化发展特点及启示[J].军事医学, 2011 (2) :24-26.
[3]吴乐山, 孙建中.现代军事医学战略研究[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4.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10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型 (以科学研究为主) 、专业型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协作型 (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 和教学型 (以授课为重点) , 这些模式共生互补, 各自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 我国硕士层次的培养类型主要有两种, 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标准比较完善, 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为一体, 主要采用学徒型或专业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面向职业教育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型, 以实用性为特点, 主要采用专业型或协作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导向性更加明确, 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内涵不同, 是以一定职业为教育背景的学位类型, 旨在为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 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发展迅速, 培养单位辐射全国, 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经验积累不足, 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 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 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 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 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 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 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是国家学位办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 主要是为食品及相关行业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 中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颇具竞争实力和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 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之首。在此情况下, 食品工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调查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偏小, 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比例低, 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增设, 为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给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加专业和适用的人才, 本论文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探讨并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 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
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 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 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 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 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 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
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 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 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 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 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 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 而不是流于形式[3]。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 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 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 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 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合理的课题选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 由于学制较短, 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 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 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 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应该以实用性为主, 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 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 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
2. 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 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 在两年的培养中, 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 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 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 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 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对这类学生的培养, 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 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 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 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 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 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 开列多种菜单, 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 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 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 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 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 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 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 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4]。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 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 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 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 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 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 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 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 直接进入企业, 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 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 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 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 在导师的指导下, 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 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 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 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 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 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 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 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 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 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 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 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5]。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1. 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
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 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 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 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 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 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 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 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 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 并授予学位。
2. 强化过程管理。
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 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 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 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 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 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 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 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 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 以督促为目的, 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 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 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 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 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 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 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 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 建立回避制度, 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 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 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 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 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 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 专家进行匿名投票, 形成决议, 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3,5]。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 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 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 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谈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 2010, (5) :242.
[2]周鹏, 陈卫, 江波, 陈洁, 陈坚.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学报, 2009, (9) :1-6.
[3]张晓曼, 孙晓光, 刘金川, 张彦广, 杨建民.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 2009, (27) :59-61.
[4]邢媛, 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2) :76-80.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11
(一)招收对象
在体育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群体。
(二)报名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200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收办法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6年开始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规模不超过本院当年招生名额的20%。
(四)报名时间及招生名额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
招生名额:50人
(五)其他
1学制:一般为2年。
2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授课形式与时间:一般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篇12
1 当前专业学位案(病)例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尚处于建设阶段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法受到世界各国名校的应用,但是在中国高校的应用却起步较晚。教育部教研[2015]1号文件就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2]。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指导各培养单位开展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并提出了建设规划。但是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间短,培养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各培养单位受传统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思想的影响,重学术论文,轻实践水平,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案例教学的培养方法,尚没有引起各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1.2 对案(病)例教学的内涵认识不清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人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实例等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分析,并自主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则是先阐述相关原理再举例说明,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是指在教学中介绍的已发生的某种事件及前人处理某问题时的经验教训,可归入案例范畴,但不代表案例教学的主流,案例教学强调问题待解决型案例,要求学生找出问题,做出决策。
1.3 典型案(病)例少,案例的系统性不强
我国高校应用案(病)例教学较晚,尤其是兽医硕士近几年才开始招收全日制的研究生,培养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案例教学处于启动和发展阶段,一方面案例缺少量的积累,也没有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成熟案例库,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缺少对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表现为典型案例少,且案例质量不高。目前兽医教学案(病)例主要提炼自典型实例,或者是临床中的典型病例,或者来自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等,由于教师处理不当,如背景、问题过于复杂,案例涉及的范围太广,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且缺乏临床经验而无法驾驭案例问题,从而难以达到教学效果[3]。
1.4 案(病)例教学师资队伍不足
由于专业课任课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对兽医临床一线的实践经验不足,对案例的理解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师,可能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影响案例教学效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习惯传统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显得不适应。目前,在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始进行案例库编写并尝试在教学中应用,但案例教学并不是研究生教育采用的主要方法,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因此,系统接受过案例教学法培训的教师严重不足,也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
1.5 案例教学法考验研究生的学习思维
案例教学不仅要有优质的案例、优秀的教师,同时也考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案例法要求学生自觉学习并主动思考,从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都对学生的学习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校研究生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培养,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书本接受理论,课堂表现较为被动,再加上研究生考核的评价机制,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过强,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进行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从而造成案例教学的失败。
2 提高研究生案(病)例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重视案(病)例教学在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案(病)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应强调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的要求,培养从事动物诊疗、动物疫病检疫、技术监督、行政管理以及市场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成立案例库项目建设和实施专家组,并提出了建设规划。因此,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对提高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
2.2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案(病)例教学内涵的认识
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环节,其质量决定了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理念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案例教学追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它在强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通常适用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强调在仿真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案例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
2.3 加强案(病)例库的建设,提高案例实用性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3.1 案例的真实性。
即案(病)例取材于动物医院、养殖场的实际工作,应该说明案例的时间、地点、历史等信息,学生可以亲眼见到整个理论知识是如何被应用于实践的,从而更加信服也更明确了如何实现这种结合。
2.3.2 案(病)例的完整性。
即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例如发病季节、地点、准确的发病时间,发病动物年龄段、群发还是个体、发病数及死亡数,发病轻重缓急、大体症状表现及发病过程,发病后初步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和效果,发病地区疫病发病情况、地理环境及饲养管理情况等。
2.3.3 案(病)例的典型性。
即案例内容完整,情节详细,代表着某一类疾病的现象或本质属性,包含教学要求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目标等。
2.3.4 案(病)例的启发性。
即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应注重对于案例背后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挖掘。每一病例都应能够引人深思,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5 案(病)例的综合性。
对于兽医专业,案例应该概括和辐射许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动物种类、疾病的类型、疾病的系统器官、个体与群体等,体现全科兽医医生的观点。
2.4 科学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
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注重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整个教学环节,并对提出的观点和认识进行归纳整合,完成传授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案例准备、案例阅读、讨论案例、总结评价几个环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计划的知识点,科学撰写收集、筛选案例。根据要求学生课前准备,阅读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后依据学生多少分组对案例开展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最后教师针对提出的各种观点、意见进行总结归纳,并点评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等[5,6,7]。
2.5 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案(病)例教师队伍建设
案例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专业的过程,案例的编选与应用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对研究生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应具有全面兽医专业理论知识素质,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知识,教师只有通过努力探索,更新观念,才能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并鼓励教师参与动物医院、养殖场、兽药经营管理等活动,使教师在为基层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案例教学内容。
摘要:为适应国家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的培养要求,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就案(病)例库建设、师资队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等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兽医硕士,案例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6-171.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EB/OL].(2015-05-07)[2016-06-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4/201505/187792.html.
[3]孙艳东.管理学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63-64.
[4]任志华,龚杰,邓俊良,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35-238.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6]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推荐阅读:
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试题12-06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06-29
临床专业硕士学位09-06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11-08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09-25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0-01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07-2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06-06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09-16
民办本科高校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