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精选13篇)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1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模板
本论文是在导师_________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_________在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和调查问卷设计等方面给予了关键性的指导和建设性的建议,尤其是成稿过后的几次修改。 _________渊博的学识、严谨求实的治学、热情地鼓励,探索不止的敬业精神和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并将鞭策我在科学探索的道路和以后的工作上奋发进取。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 _________表示我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导师的辛勤培育和教诲,我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阶段,我不仅获得了做学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导师在学术上的谆谆教导,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都是促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论文写作中,还得到了_________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三年多来,与师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让我倍感亲情和友情的温暖,衷心地感谢你们!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对我的悉心培养,感谢他们总在我最彷徨的时候给我力量,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让我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成长。感谢妻子及家人在我读书期间对我的鼓励。感谢女儿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我论文的评议和指导!所有帮助过我的师长、朋友、亲人,感谢你们!祝福你们!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大量有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了解各个学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情况,查询中国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对与主题相关的论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2 调查访谈法
与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院校的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学校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情况,同时访谈一些院校研究生培养处的相关工作者和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相关专家,聆听他们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想法和意见。
1.3 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得文献及谈话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清晰的逻辑序列。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1]。它标志着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又上了新的台阶。体育专业学位的设置也为推动我国体育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009年教育部公布,“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适时而生。体育学科的技术性要求使它的教授模式有别于其他学科而具有自己的特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面临全新的不同于以往专业学位教育的对象,具有新的内涵特征,这些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要把握的前提条件。
2.1.1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体育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以专门职业背景为导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不同于以往侧重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2009年以来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也不同于以往的在职专业学位教育,其是正规的国家学历教育,培养的是在专业和体育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更次实用人才,教育目标更加面向社会需求,是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特点为基准的专业学位教育。
2.1.2 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收对象主要以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具有工作经历的考研人员在如今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更愿意选择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另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继续深造的学习机会,他们当中很大的一部分也会选择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
2.1.3 高落差的培养模式给实际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推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但大都是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开展的发放“单证”的在职教育[3]。2009年研究生教育实施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体育学科也开始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体育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本身发展的就较晚,如今面对大多数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旨在培养实际应用人才的全日制培养模式无疑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2.2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状况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教育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5]。张丽在《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一文中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针对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11所体育院校2009级招收的364名体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符合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招收对象以体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学生缺乏从业经历和职业背景;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课程中,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设置趋同,选修课在设置上差别较大,学生对课程设置评价普遍不高;近四分之一体育院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没有专项课,67.5%的体育硕士认为专项课内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没有突出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总体来说实习以教学为主,缺乏针对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的实习和实践;有51.0%的全日制体育硕士没有外语水平的要求;58.9%的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论文写作要求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一致[6]。
绝大多数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体育人才为目标,符合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课程设置与学术型专业教育相比区别不大,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第一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第二年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研究领域大多以体育教学为主,实习也大都选择在高校或中学进行教学,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各院校有所不同,部分院校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并无不同,有的在毕业论文侧重点方面会有要求,但字数要求低于学术型专业。有些院校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全部公费制,有些院校则是全部自费,奖助学金制度与学术型专业并无区别。可见,我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状况整体上与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各院校在具体的实施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培养模式不尽完善。
3.3有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分析
专业学位教育是与学术型学位教育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规范的系统的学位教育。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体育硕士学术型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并无孰轻孰重之分,只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培养目标具有差异。随着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多,更多的研究生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就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高层次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因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对体育专业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并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促使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这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现阶段的大好发展时机,促进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特定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实际应用人才,而其招收对象又以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上为主,这就造成了实际情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矛盾的产生,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并充分利用应届本科生充足理论知识储备的优势将其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重点。西方很多国家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例如,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7],这些都可为我国现在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借鉴,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推向校外,拓宽与社会上各体育行业的联系渠道,提高体育特定行业的从业标准,使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保证。由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较短,发展速度过快,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导师的现状[8]。激烈的国际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竞争,适应社会发展的以特定体育职业为背景的体育综合素质人才更离不开创新能力,这次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正好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针对应用型体育人才而言,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等策略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在具体管理策略方面可以向培养创新能力倾斜,进一步推进创新激励制度,将体育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行业中流砥柱。
3 结论与建议
3.1 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而实施的,其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出发,推进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3.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教育而言的,其与学术型学位教育处于同一层次,有规范系统的招生模式、培养方案、管理模式,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只是发展得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院校在具体实行策略上还不尽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3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特定职业为背景的体育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就增加了实际工作的难度。如何填补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培养工作的重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本土化。
3.4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缺乏创新意识培养的弊端,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离不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03-105
[2]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72-74
[3]百度百科.专业学位硕士[EB].http://baike.baidu.com/view/2200938.htm,2011-09-22
[4]教育部.杨玉良就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答记者问[EB].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jft/267248.shtml,2009-03-02
[5]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详细介绍[EB].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tyss/267645.shtml,2010-10-22
[6]张丽.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1
[7]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17-120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专业学位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收集的数据,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招生人数、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阶段
研究生从专业和学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都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属于新型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相对应,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型硕士是全国39种专业硕士的一种,自2004年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有2种教育形式: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可分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4-2005);发展期(2006-2008);深化期(2009至今)。
一、萌芽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结构。我国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同时确定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积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05年,我国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其中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具体分布是东南地区8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38%,东北地区9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但试点院校在早期的设置相对较少,共4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与地域经济相关,地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实施的较早、较快。
二、发展期(2006-2008年)
2006-2008年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阶段,我们从招生规模、考生来源、考生级别、专业领域等四个部分去探索,通过收集2006-2008这三年的数据和资料,得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发展期的现状。
情况如下:
1、招生规模: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报名十分踊跃,在报名开始的前三年,生源数量非常充足。2006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4051人,其中录取人数为573人,占总报名人数的14%;2007年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录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6%和30%,这两年的上线人数和录取比例相比2006年均有所上升。
2、考生来源:2006、2007、2008年,教师在全国报名考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每年报名人数的85%、84%、81%,而行政干部、科技人员、现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教师队伍成为了接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力军。在2008年报考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增加了运动员生源,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运动员生源所占比例不大,但也能说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更广了。
3、考生级别: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0.4%,2007年为54%,2008年为57%,这些生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接受职业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3%,2007年为34%,2008年为33%,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说明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期,生源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专业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大专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多面性,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根据06、07、08三年报考专业的情况,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是今后的热点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这就促进了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深化期(2009至今)
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萌芽期和发展期,采用的是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实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共有21个,其中部分院校也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在职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类型并存的局面,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體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面展开,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再增加5万名”,以期在五年时间内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收集我国8所体育院校在2015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2015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在这8所院校中,学术型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多于专业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的院校有7所,仅南京体育学院在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44%、专业学位56%,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而哈尔滨体育学院87.5%、12.5%,在招生人数方面悬殊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均在40%以下。从这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持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入学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评估体系等都在逐步完善。
在2010年,培养院校地域有了显著变化,分布在我国东南与东北地区的培养院校各有18所,分别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9%,另外,西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15所和11所院校招收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4%和1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培养院校的地域分布格局,它由萌芽时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领先发展,逐渐向西南与西北地区扩展,使各个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到2014年底,由于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工作尚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那么在深化发展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是怎样培养的,培养的状况如何,培养的对象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用人单位急切关心的,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很少,上述的疑虑尚未解决,这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萌芽期重数量、重规模的培养方式将转变为重质量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发展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课题“体育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清达.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2012.
[2]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2011.
[3]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2012.
[4]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2014.
[5]牛孟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2013.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4
204月8日,第一次在“新思源”读到: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同日,给陈琳老师发了一封复试询问信。
年4月23日,怀揣对教育技术学的眷恋来到徐州,参加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复试。
2019年8月16日,再次来到徐州,4天的会议志愿者服务和学习,我觉得“这是我重要的决定”!
2019年9月16日,成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19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班一员,40位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
2019年11月17日,成为Yang-Community的一员。
2019年6月9日,在云龙报告厅听取余老师有关“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变迁”的学术报告。
2019年7月26日,乘坐K106离开徐州,27日清晨到达首都北京。
2019年8月3日,再次见到余老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一员,进入泛在学习小组,成为一名LCer。
2019年11月27日,毕业论文开题。
2019年5月29日,杭州,浙江大学,参加GCCCE会议。
2019年7月底,宁夏,参加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第八届全国研讨会。
……
还有很多值得细数的日子,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
首先要感谢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期间的导师余胜泉教授,您的深谋远虑、博大胸襟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实验室成员;感谢您为我们提供来到实验室学习的机会;感谢您对我学习和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您的直率和坦诚,指出我存在的缺点;感谢您对我们的精神支持和经济帮助;感谢您为我们提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机会;感谢您在我找工作和升学过程中的指点;感谢您的宽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道路上,谨记老师的教诲,成为配得上老师的学生!
感谢我的导师杨成教授,能成为您的学生我一直倍感幸运与自豪。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感谢杨老师对学生慈父般的关爱与督促;感谢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感谢杨老师为我们创造各种实践学习的机会;感谢“信传楼403室家的温暖”!我们不会只是成为老师的“孩子”,还要成为老师的骄傲!
感谢我们信息传播学院院长陈琳教授,能够遇到真心为学院负责、为学生负责的院长是我们最大的幸运,感谢老师对我们严格的要求,感谢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感谢您为我们争取来京学习的机会,感谢您每次来京时都要挤出时间与我们几个学生交流,感谢您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教育技术学事业做出的无私贡献!陈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时时激励我们,也时时警示我们自己的努力仍然不够,自己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会在您的指引下继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感谢教育技术学术泰斗、精神领袖何克抗教授,是您让我们懂得什么叫“顶天立地”。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吴娟老师、马宁老师、陈玲老师、蔡苏老师、庄秀丽老师,谢谢各位老师对我在实验室学习过程中关怀和帮助;感谢李燕艳老师、傅骞老师在论文开题时给予的意见,同时感谢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诲!
感谢信息传播学院王太昌教授,每一次与您的畅谈都让我信心百倍。您豁达的人生观会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信传人!谢谢您爷爷般的关怀和鼓励!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感谢信息传播学院的马德俊教授、刘行芳教授、于素云教授、徐教授、汪颖博士、王帆博士、李子运老师、朱守业老师、黄如民老师,感谢各位老师辛勤的指导和无私的鼓励!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每一位同学,感谢两年来的相伴!感谢北京师范大学2019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班的同学们,和你们在一起学习的六门课,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感谢信传学院2019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班的每一位同学,研一在一起上课、学习、游玩,我们同学情永在!感谢陈立钢、殷旭彪两位大哥的鼓励!感谢王斌、艾文斌、吴明超、陶秋荣的哥们情谊!感谢室友康红为、王矗,能遇到你们是缘分!感谢许艳丽、张露丹,你们懂得!
感谢学习元小组的每一位兄弟姐妹,感谢杨现民博士如兄长般指点我学习、工作,祝您和您的家人幸福平安,祝您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有更大的作为!感谢程罡博士指点我们成长,感谢庄君明师兄、王志军师姐的帮助,感谢陈敏、孙晓申、贾勇、宋杰、胡智杰、郑庆思、唐瑶、李山,同在一个小组,大家相处和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感谢杜国、阳秀玉、张非也、肖菁的理解!能和你们在一起学习、工作、研究,是我的福气!
感谢Yang-community的每一位兄弟姐妹,感谢顾玉荣、王蔚、董莉、彭振宇,仍然记得杨老师说的那句话,我们组一下子多了四棵漂亮的小草,需要某朵花好好映衬!(注:09级四位女生同门名字中都包含草字头,唯一的男生成了花朵)希望四位早日找到人生伴侣,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
感谢丁杰老师、胡永斌老师,感谢两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感谢王运武师兄和嫂子,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祝福你们!谢谢庆思、郑姝、军国和庆英!特别要感谢高辉、叶荣荣,谢谢你们对我的迁就和包容!一起进入XZNU,一起来到BNU,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里面的艰辛!衷心祝福你们找到好的工作!
感谢宗文,闫寒姐,你们不厌其烦的听我讲陈谷子烂芝麻,帮我不断认识自己!感谢宏钰,我们互相解开心结,互相鼓励!感谢慧璐、小虫,注定一生最懂彼此!感谢有你!
最后,我要深深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赋予我生命,感谢对我的教诲,感谢不辞辛劳的为我和弟弟提供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谢谢你们教我认识每一个字,学会说的每一句话,教会我每一个做人的道理!还要谢谢小我七岁的弟弟程星宇,姐姐相信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所长!我爱你们,不论今后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要坦然的去面对,开开心心生活!谢谢你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话表达我当前的心情: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所以,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计算机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5
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ji。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硕士论文致谢 篇6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的关怀和指导。在论文的选题、写作、修改和答辩过程中,先生都指明方向,不倦教诲,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先生治学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要求,丰富广博的学识,精辟独到的见解都让我受益匪浅,跟随先生学到的东西,必将成为我终生的财富!
特别感谢xxx教授,吴老师对中国古城历史水系等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论文谋篇布局和具体问题的分析上,以及论文最后定稿等方面,先生都给予我诸多启发和帮助。
感谢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使我有信心、有勇气把论文写下去。
感谢同学的关心和建议。他们对我写作的帮助和支持,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也给了我很多重要的启发。论文的最终完成还得益于很多良师益友给我的帮助和指导,不能一一尽数,在此一并感谢。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7
鉴于专门性体育院校的特殊性,在此引用《基于SWOT分析的非体育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战略》一文中对非体育师范院校与体育师范院校的分类标准,即一类是开办体育类专业历史悠久,体育学科基础扎实,体育类学生规模较大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以下简称“体育师范院校”);另一类是开办体育类专业历史较短的其他综合、理工、财经、民族、农林、医药等院校(以下简称“非体育师范院校”)[4]。本文中的非体育师范院校属于第二类。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与转型
在我国跌宕起伏的体育发展之路上,体育人饱受争议。既有智勇双全的侠士风采,又有有勇无谋的莽夫行径。而直至今日,侠士的风采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评价却仍在流传。无论外因几何,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体育人,作为未来体育文化和技术技能的传承者和教育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实现内在的升华和外在的蝶变,其中辅修第二学位发人深省。
1.1 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
中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术能力水平降低[4]。由于非体育师范院校不同于体育师范院校,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项内容、学时分配等删繁就简,总体设计略显粗糙。如此境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中身体素质不佳、体育兴趣不浓的学生而言,有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专业怀疑、未来怀疑等一系列的误区中。若能让此类群体辅修第二学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以上问题。首先,转移注意力。辅修第二学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所学所得能够转移体育专业上的失意;其次,过度补偿原理。一个人会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采取补偿性行为,即为过度补偿。运动技术缺陷能够激发学生辅修第二学位的积极性,寻找学业成就感;最后,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面对体育专业危机四伏的窘境,辅修第二专业不失为突围的有力措施。
1.2 提高综合素质
辅修第二学位是一个打开视野,拓展知识面,扩大人际关系网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对于以体育教师为职业方向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改善体育教学质量,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劣势。其次,多重文化理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历史文化的积淀。我国体育课难以实现“体”“育”并重的目标,与体育教师人文素养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辅修第二学位,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在德国能胜任体育教师一职的教师均是双学位获得者(至少其中一个是体育学位)[5]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扩大人际关系网,积累社会资本[6],亦是辅修第二学位的优势所在。面对当下体育在基础教育中比重增加、难度加大、深度加重的趋势,体育教师非常有必要积累广泛的社会资本以面对不同的挑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
1.3 扩大就业面
据报道,体育专业被列为“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之一。辅修第二专业,不仅能够解除专业限制的束缚,而且能够增加行业选择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体育教育专业,甚至是整个体育专业学生,在应聘非本专业工作时,大多数情况下均会因专业不吻合这一要求止步于门外。辅修第二专业正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因为辅修第二学位的学生除毕业证之外,其学位证书与第一学位证书无甚区别。面对求职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面,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体育专业学生在应聘本专业中诸如体育新闻、体育营销、体育管理等职位时,还会遭遇其他专业诸如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同学参与的激烈竞争,结果往往以“基本功”不扎实为由拒之门外。辅修第二学位,深化和拓展了某些作为子学科的体育学科,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新学科的涌现和成熟学科的分化,以及艺术学独立门户的现实[8],有学者提出应将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门类[9]。然,此等呼声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的从属地位。反之,却暴露了体育学科的浮夸和浅薄。体育学科的发展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检验,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学科之争。体育人才作为体育学科发展与成熟的中流砥柱,在理论研究上,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实践参与上,要重视方法,讲究效果。体育教育人才辅修第二学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够博采众长,精进不休。
2.1 体育理论的内炼
通过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相关研究深入分析后发现,在国内对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一事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体育基础理论研究队伍不合理,有断层断带的趋势;其次,研究内容五花八门,基础学科建设根基不牢[10];再次,研究方法求简怕难,邯郸学步;最后,体育人的“运动情节”,故步自封。即单纯地将体育看做是一项运动,而无视体育与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11]。辅修第二学位,有助于跨学科交流,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走到一起,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11]。特别是针对体育学科中借助某一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的某一方面的学位辅修,无论是对前期体育学科学习的回味还是对后期体育学科学习的准备,都是一种升华和顿悟的过程,真正体会到体育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和社会性。
2.2 多学科知识的交融
我国体育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研究有关体育的各种现象、问题、功能和价值时,体育不得不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公式、定律。然而,体育学科的繁荣与昌盛,不是在母学科的前面简单的加上“体育”二字这个前缀,而是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充实之后的自觉外延。现今体育中有许多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造成体育学科欣欣向荣的假象,让一些浮于研究表面、不做深入分析的体育学者沉迷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幻境中。事实却是,体育学科体系空洞,体育专业名称模糊,体育学术研究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学科发展进步的进程。旁征博引固然重要,但也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最根本的还是要固本培元、凝魂聚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辅修第二学位,能在其他学科知识体系明确、专业术语清晰、理论建设完善等强烈对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本学科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实践证明,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完善需要体育人才提高思想境界,在专业上和做学问上耐住寂寞,凝练一种淡定的科学精神[12]。
3 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与增强
当今体育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育人才和体育科技的竞争。创新是体育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体育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是提高与增强我国体育综合实力的关键之所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学位,是体育人才筑基的过程,是构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阳关大道。
3.1 体育人才多元化
体育教育人才的质量是保证学校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育教师不仅要能“教”还要会“教”;体育社会人才的质量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助推器。同时,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仅要接受市场对人才的严格要求,还会面对专业素质扎实的非体育专业人才的挑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事教育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辅修第二学位无疑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扩大社会适应性的良好选择。尤其是面对当前体育人才复合型要求,人力资源最优化的标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秉着“艺多不压身”的原则,将武装进行到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
3.2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论文致谢词硕士 篇8
首先是我的导师樊文礼老师。我是一个跨专业的学生,并且自己本科的专业与现在的专业跨度相当大,此外本科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也与历史学完全不相关。之所以选择历史学作为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主要是因为我从小对历史相关的知识、书籍感兴趣的缘故。由于母亲原先在印刷厂工作,家里或多或少的有些与历史相关的书籍,而我在阅读后对它们渐渐产生了兴趣,因此,从这之后一直到大学期间,我都会利用课余时间读写历史相关书籍;但这一时期读的书大多是讲解和启发性的书籍,因此自己并未真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面对这样特殊的我,樊老师却悉心指导、教授历史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其实,在来鲁东大学之前,我自以为自己已经通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洗礼,会具备一些历史学的基础。但来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打好基础,在原始资料的研读和理解上也有些许偏差。而庆幸的是我选择了一位负责任的导师――樊文礼老师,正是樊老师给我提供了一条系统的学习方法,才能让我在研一期间打好了历史学基础。在这种指导下,我的专业能力、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至于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樊老师就像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引着一条正确的前进方向。除了在学业上的帮助,樊老师也常常与我聊天,关心我的个人生活并传授我一些做人的哲理,这些都对我的成长有着很大帮助。樊老师的为人处事就如他的格言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格言也深深影响了我,我也希望能像这条格言一样脚踏实地的迈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自己上了这么多年学,发现樊老师才是我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要再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其次我要感谢的是我的母亲,正是您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在经济上您不吝啬的给予我资助,让我免去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担负起了我大量购置原始资料的费用。在此我要深深的向您表示感谢,同时也想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硕士毕业致谢论文 篇9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X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论文初始的资料收集阶段还是在论文选题、开题、论文撰写阶段,无不得其的耐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此外,还要感谢学院的全体老师与领导,是他们的辛勤工作让我对此次毕业设计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完成此篇论文乃至以后工作都不可缺少的。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10
1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人才培养目标大而全, 指向性不强
不同的培养目标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需求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是不尽相同的。[1]综合各高校的培养目标, 表述基本相同, 主要为“能够从事教学、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 这样笼统的培养目标范围过大, 并且未能显示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其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未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等内容。目前,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中, 公共课的学时比例较高, 而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相对较少, 同时, 对于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课程, 则没有明确的学时分配, 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部分课程的开设和本科课程重复或内容相近, 未能体现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课程的开设重理论, 轻技术, 不符合社会对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与教学实践应用并重的人才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开发民族体育资源, 积极地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2]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 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可是各高校基本上开设的大都是单一的武术、养生类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像民族传统体育其他项目, 例如:舞龙舞狮、抖空竹等等, 都未涉及开展, 更罔论地域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的开设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
1.3 研究方向过于笼统
目前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 研究方向各有所异, 以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笼统的表述为“民族传统体育…”之外, 其他高校还提出表述为“武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等研究方向。这是因为, 各高校对武术、传统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导致在专业方向设置表述上表述不清晰, 过于笼统, 从而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 不知道其究竟有何不同, 他们重点强调哪一方面。同时, 在研究方向设置上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研究方向, 过于倾向武术及养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似乎武术与养生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代名词。
2“文武兼修”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3]文武兼修是指文以载道, 武以示人,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就是懂理论与技能的人才。“文”突出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 包括理论知识、科研知识及各个研究方向所需掌握的教学方法。“武”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专业相关能力的学习, 包括实践能力、技术能力、能够掌握专业教学和体育教学等能力。本研究的“文武兼修型“人才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具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 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2.1 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2.1.1 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根据社会的发展去完善。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考虑社会上哪些行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有需求, 要考虑它需求的多元化。又要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的特点和长远发展。应该明确的是, 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才, 具有什么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被社会所需要。不断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需要, 及时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修订。
2.1.2 人才培养目标几种类型的确定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 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从宏观上体现“文武兼修”型人才培养目标:一类是学术性研究生, 学校可将这类研究生作为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优秀后备人才进行培养, 这类研究生的特点就是能够继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工作。第二类是教学训练型研究生, 这类研究生可以在高校、中小学、社区及具有体育公司性质的俱乐部担任教师、教练员等工作;第三类就是其他职业型研究生, 这类研究生可从事高校、俱乐部公司的行政工作, 与体育类相关的产业活动等, 发挥毕业生在体育产业方面的创业精神。[4]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能够面向未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既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技能, 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具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 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多元人才。
2.2 人才培养的主要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阐述。[5]它更具体地说明了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 应根据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 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
2.2.1 具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的专业技能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血液。充实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学生了解本专业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 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表现。当前,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普遍较差, 甚至还有的研究生根本未有从事过武术或民族传统体育的经历。这样的研究生, 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也是与“文武兼修”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更不利于其日后的发展。因此, 如何在有限的培养过程中, 使得研究生具备基本的本专业的基础技能, 体现出不同于本科生运动技能培养的有效路径, 并与专业理论教育平衡发展, 是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2.2 掌握教学、训练、科研的基本能力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人才。作为高校所培养的这种人才, 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较高的要求。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要求不仅能够掌握教学方法, 能够实施教学内容, 还要能够知道如何去科学训练。在做科研时, 能够掌握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资料查询、调查访谈、文献检索, 以及实验研究等基本科研方法, 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2.2.3 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间体育工作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 特别在养生方面, 社会上也到处充斥着体育健身会馆, 比如瑜伽、菩拉提等, 而中国的体育传统养生也越来越被人们忽视, 像我们的五禽戏、八段锦等古老传统养生项目很少有人去练习, 社会上也见不到有这样专门的练习俱乐部。武术、传统体育养生的推广传播, 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的任务, 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正肩负着这项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所培养出的研究生在掌握科研基本能力的同时, 还能够进入社会传播民族传统体育, 引领民族传统体育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2.2.4 能够适应社会,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的核心是人才, 人才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6]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来说, 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上立足成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成为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个任务。
2.3 课程设置的构想
2.3.1 调整课程结构, 增设专业技术类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内容过于侧重于理论教育。从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所需求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毕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 都需要专业技术作为支撑, 用人单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技术。所以现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已不符合当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 专业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根据人才市场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生的需求, 相应的去开设一些技术课程,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保持或者提高其技术能力, 以达到就业需求。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开发民族体育资源, 积极地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我国民族较多, 分布较广。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的特色体育项目, 许多项目如龙舟、抖空竹、传统养生功法、舞龙舞狮、踢毽子等均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健身性。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旨在传播、传承、发扬民族传统体育, 研究生教育阶段相应的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 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为本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契机。
2.3.2 增设科研类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的优势在于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实际情况是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并未随着招生规模的上升而提高, 却有逐年下滑的趋势。硕士生学习了大量本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 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手段来表达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见解, 这种手段便是体育科研。通过开设科研类课程, 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做科研类的基础知识以及系统的科研方法, 使培养的人才真正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2.3.3 相应开设教学教法课程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进入学校、体育俱乐部等单位, 从事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性质相关的工作。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也规定, 所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中从事武术, 这就要求他们在毕业之前要进行相应的教法课的学习, 因此, 课程设置中应当开设专业教学教法课程,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应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对民族传统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视角, 分析论证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 并将此作为民族传统硕士研究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注重地域历史文化与特色, 通过具体、生动、物化的形式, 以具备民族特色的传习场所, [7]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途径, 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更好的掌握, 更好地和社会接轨, 适应社会的需要, 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
[2]张晴晴, 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34.
[3]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9:28.
[4]刘双云.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搏击, 武术科学, 2009 (6) :73-75.
[5]仝伟, 任学锋, 李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科学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103
[6]秦凤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学位论文》致谢(格式) 篇11
我首先要向尊敬的导师
教授及合作指导教师
研究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导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支持,使我的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导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适用的研究方法使我深受感触,且受益匪浅;导师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也使我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且终生受益。再次向两位导师道一声,珍重!谢谢!
衷心地感谢(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合作单位)为我毕业论文研究的精心部署和认真安排。毕业论文环节,既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也必将丰富我的人生;借此机会,向(这些合作单位)的各位领导,尤其是向(最为主要的合作单位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将不辜负(合作单位)领导的厚爱,继续努力,奋发图强,跨步迈向新的起点。
衷心地感谢╳╳╳教授、╳╳╳教授、╳╳╳副教授、╳╳╳副教授等诸多老师,他们的课程讲授和论文指点对我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要感谢工学院╳╳╳主任、╳╳╳秘书和╳╳╳老师对我的帮助。
衷心地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将终生铭记。
感谢我的挚友
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他(她)(们)敏锐的判断力、踏实的研究作风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帮助我奋发努力并不断取得进步。再次向他(她)(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导师╳╳╳教授研究室的老师以及╳╳╳博士、╳╳╳硕士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我将永远是你们的一员,祝各位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师弟和师妹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今天我们风雨同舟,明天我们还会………..。
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学习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及每一份成绩,都不可缺少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是我永远的爱!
最后,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所有关心、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同事、朋友和亲人表示由衷的谢意!
╳╳╳ 2008年
月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 篇12
考博的行李似乎还未放定,转眼却已不得不再次启程。有开始就会有结束,这是定数,谁也无法改变。因此,读博开始的那一天,其实就已注定了今日的离别,只是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它来的过于突然。读博的日子里,有过埋首苦读,有过苦苦思索,有过指点江山,有过放浪形骸,哭过笑过吵过闹过,彷徨过无奈过漫骂过,如今这些都已一笑而过。
导师文贵良先生,善良、谦逊、博学又平易近人,颇具中国传统文人风度。
自我入学以来,文老师便一直悉心教我做人为文的道理,让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这些都是日后我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行将毕业,愿将我内心最诚挚的祝福和感谢献给文老师,愿他一切安好、顺利。论文写毕,方知古人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之为不虚。
论文写作过程中,除导师文贵良先生外,还得到了诸多学界前辈、良朋益友的葙助和支持。读博过程中给我们开设课程的王晓明教授、杨扬教授、朱国华教授、殷国明教授等都带我进入学术探索的新阶段。除此之外,聊城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韩立群教授、聊城大学前文学院院长石兴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马以鑫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教授、上海大学中文系王光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教授、浦东干部学院李冲锋博士等业界前辈都对我的论文给予高度关注,论文中的一些想法就直接源自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关注的目光是催促我前行的动力,也使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敢过于懈怠。前辈们的为人为文,让我终生受用,在此深表感谢。
还有那些让我爱恨交织的博士同学们。离开的也好,坚守的也罢,读博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用世俗眼光看,己然痴、傻、呆、善的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学术信仰、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们是灯红酒绿深处一道独特的光芒,虽然不耀眼夺目却异常有力量。在他们面前,我自惭形秽,只得目送他们在光辉的事业道路上渐行渐远。自二零零七年便与我一同“奋战”的老战友刘本才,在自己的古文字领域里自得其乐、其乐无穷,似乎找到了自己终生的挚爱;侃侃而谈的慧慧大师整日热心公益事业,以致于耽误了自己的论文写作;身体虚弱的姚大怀同志对论文精益求精,为寻找材料“南上北下、东征西讨”,其对学术的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大智惹愚的河南小伙勇敢兄,怀瑞着对老婆儿子的思念夜以继日地搞学术、弄论文,眼见得本就不富裕的头上毛发日渐稀少,大有演变成“地中海”的势头;虽然身在美利坚、内心却农民气十足的丽军君至今还孤身一人“潜伏”在美帝国主义那里,只待换得那一纸留学证明以翻身成“绿毛龟”……求学的时光里,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他们都给我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也使得枯燥、乏味的读博生活变得稍稍有些生息。只待将来再聚首,莫忘今日同窗情,愿这些“傻傻”的博士们日后能前途一片大好,万里江川,立马横刀笑傲!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篇13
对于研究生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前提,如何选题是每一位导师和研究生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把路子走对,自觉树立精品意识,把精力高度集中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上来[1,2]。广州大学地理教育专业自招生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了许多科学性创新成果。但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论文选题重复较多、平庸而不深入,只注重论文的学术价值而忽略了实用价值,与地理教学实践脱轨、不能有效投入到教学实践中,等等。本文基于以上问题的反思,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归纳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地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与借鉴,尽量减少选题上的失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避免因选题不足而导致毕业论文水平的降低[3]。
二、样本概况
广州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2009—2013年间收录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如表1所示。
三、选题现状与原因分析
1. 毕业论文选题纵向微观居多,横向宏观较少。样本中选题的主题词大部分以教学与课程为主,关于地理教学方法方面居多,研究领域分类大致如图1所示。
其中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具体的地理知识点与地理教学的结合,例如概念图、地理灾害、低碳教育、防震减灾、海洋地理教育等;内容很具体,研究很深入,总结很透彻,例如2009年的《高中地理灾害教育内容与策略探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等;还有一部分论文选题集中在地理教学的研究上,有纯理论研究,也有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的,比如2009年的《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2010年的《启发式教学在本科旅游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国商学院为例》、2011年的《山区学校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以广东连平县附城中学为例》等;还有一部分是研究地理教材,透彻分析教材与教学的联系,根据教材适当调整教学,实现教学与教材的最优结合,例如2011年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分析应用》、《高中地理(必修3)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案例的比较研究》、2012年《地理教材“活动”栏目及其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三为例》等。但是,从宏观上来说,近五年来的学位论文选题视角缺乏高度,横向总结较少,层次不够分明,不能够转换视角而提高看问题的高度,仅有极少数是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题,例如2013年的《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动态分析及教学启示》、《地理在高中研究性学习选题中关注度研究》等,论文能够纵览全局,跳出地理教育视角旧模式,打破地理教育侧重点的局限性。
2. 教学方法的研究上“重教轻学”。
所谓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但是样本中关于教学方法的选题大部分只集中在教师如何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应该如何去学。具体数据大致如图2所示。
优秀的教学设计将“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儿之错。”我们在强调教育者重要性的同时,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不能一味地去研究教师如何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样本中有62.7%的是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其中49%的是从教师如何去教的角度来选题的,只有13.7%的是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如何去学。无独有偶,华南师范大学近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2013级中选取130份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样本,50.76%的是从教师如何去教的角度来选题的,仅有16.92%的是从学生如何去学的视角去立题的,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校地理教育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选题结构研究重点的偏差[4]。
3. 教学媒体应用和现代教育技术软件与教学实践结合较少。
研究发现,有关软件技术辅助教学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少,例如2011年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地理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天文软件在中学天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仅占样本的15%左右。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是当代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所以教育软件技术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对于教育硕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软件技术辅助教学研究通常是教育硕士研究的难点,再加上这方面专业导师的缺失导致大部分研究生在论文选题上避重就轻,绕过软件技术辅助教学研究这个难题,选择立题简单的题目,以致造成此类选题存在较大空白区的尴尬局面,大大降低了之后几年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参考性,因此在之后的学位论文选题时,学生对此研究方向就会有抵触心理,在恶性循环的作用下,这类选题的空白区就会越来越大。此外,还存在大部分论文选题都重理论研究,实践性较少,忽略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较少涉猎到教学实践中,等等问题,因此教育技术软件辅助教学和教学媒体应用这些需要大量实践的选题就比较少。
4. 创新性差,选题重复现象明显。
分析发现,样本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教学方法研究方面,但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立题较少,原因是教育硕士可参考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的文献较多,而且教育和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硕士研究的重点和核心,研究生在选题时很容易找到立题点,这样的选题虽然有不同的研究区域,但整体的创新性不足。同时,研究生又缺乏在教学一线上对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很少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考虑,这就导致历年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集中,思路不够深入,选题相似性大,有重复研究的现象,内容创新性不足。例如表2、表3、表4所示。
5. 受导师研究惯性影响较多,研究生选题自主性较差。
研究发现,如图3所示,不同因素导致论文选题内容不同。受导师的影响,本文所采用的51篇样本中,41.6%的选题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很大的相关性[5],在与主导师的研究方向相联接的同时,实现研究上的强化和升华,学生也有机会接受导师更专业的指导[6]。但是,这样的选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构几乎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模式,研究路线基本相似,研究模式基本固定,毫无创新可言,而且这种选题缺少主动性,研究生自主创新成分较少,兴趣也相对不高,从而很难写出优秀的学位论文。例如表5、表6所示。
四、优化措施
1. 转变历届论文选题的旧模式。在论文选题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升近五年来学位论文选题的视角高度,并且要在不同层次横向总结,跳出地理教育视角旧模式,打破地理教育侧重点的局限性,同时还要大胆涉猎近年来论文选题的空白区,肯下功夫勤学苦练,这样论文总体水平才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2. 转变思维,教学相长。
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去教,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去学,换个角度去立题,通过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来实现教和学的最优结合,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要寓学于乐。
3. 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最优结合。
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定要打好结实的基础,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理论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我校教育硕士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机会,研究生在实习期间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很多灵感可来自于实践,潜心研究教学,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
4. 重视创新,避免重复。
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的过程中应该放宽思路,立足于问题的核心,不受前人、学者研究的影响,认真做好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跟导师商量,反复论证选题的可行性,避免重复研究,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出新的成果。
5. 寻找导师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
研究生在选题之前要很好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与目前的研究项目,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和辅助导师的研究[7],导师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为合适的选题方向,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兴趣,也配合导师的研究方向[8],在导师与学生共同作用下才能写出最优质的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马来平.人文社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12-17.
[2]刘润进,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4):28-31.
[3]王娇.2001-2011年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蔡亦卉.我国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趋势研究[J].教书育人,2013,(03):22-24.
[5]吕伟.教育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双导师制解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06):128-130.
[6]付轶.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谭莎.知识共享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推荐阅读: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06-19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10-03
专业类体育电子杂志论文11-18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论文08-10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致谢11-06
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致谢08-30
体育专业简历08-26
德育、体育专业05-23
体育旅游专业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