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24-06-06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通用11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1

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 区别解读

专业学位硕士

学术型硕士招生条件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专业学位应届生均可报名……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教育方式 1.学历教育:一月考试,毕业后获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2.非学历教育:十月考试,获得可以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

学历教育:一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培养目标 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人才。 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学习方式 1.全日制(一月考试)

2.在职攻读(十月考试)

全日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2

自1997年创办以来,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招生专业的扩展, 培养院校的增加, 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急剧扩大, 从1997年的191人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人, 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到3.5万人, 成为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之一。[1]然而,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时间不长, 仍属于新兴领域, 在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如此迅速的规模扩张不由得使人们对其质量表示担忧。本文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某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指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以对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部属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在读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 共计回收问卷245份, 得到有效被试245名。其中男性79人, 女性166人。年龄20~25岁者3人, 26~35岁者173人, 36~45岁者68人, 46岁以上者1人。在小学任教的34人, 在初中任教的55人, 在普通高中任教的134人, 在中职任教的22人。第二阶段对教育硕士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采用传统的纸质问卷的调查方法,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1份, 得到有效被试61名,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9%。其中男性30人, 女性31人。年龄26~35岁的11人, 36~45岁的26人, 46~59岁的20人, 60岁以上的4人。任教1~3年的27人, 任教4~9年的30人, 任教10年以上的4人。讲师11人, 副教授23人, 教授27人。

(二)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的情况等几个方面, 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

(三)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各变量进行频数分布等描述统计, 并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有关变量与被试的年龄、任教时间等背景因素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比较不同背景被试在各问题上的意见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情况

第一, 师生对培养目的的认识。根据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规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 但规格不同, 各有侧重。而对其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育硕士和教师都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最重要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此外还有30%左右的人认为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选择“了解外界信息, 开阔视野”和“广交朋友, 积累人脉”这两个选项的人数很少 (表3-1) 。可见, 教育硕士及其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培养目的认识非常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则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第二, 教师对培养目标、规格的了解。表3-2是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 只有55.8%的任课教师认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了解”或“非常了解”,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任课师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认识比较模糊, 其中认为“一般”的占29.5%, 认为“不太了解”的占14.8%。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任教时间短的教师对培养目标的了解更少, 尤其是任教1~3年的教师,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培养目标“了解”或“非常了解” (X2=25.061, p<0.01) 。

对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是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的前提。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 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各有侧重,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学术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专业训练实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对这两类研究生应该区别对待。然而, 调查发现事实并不全然如此, 在“您对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式跟对待学术型研究生有很大差别吗?”这一问题上, 有21.3%的教师表示“差别不大”, 23%的教师感觉“一般”, 表示“差别大”和“差别非常大”的教师只有45.9%和8.2%。可见,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沿用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并没有根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应用性的特殊要求来开展教学和指导活动, 这可能是由于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认识模糊所致。

(二) 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情况

第一, 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教育硕士都是来自基础教学一线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 对他们的授课难度相对较大, 既要有深入的理论讲解, 又要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低, 只有47.3%的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相较而言, 任课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自评要高于教育硕士学员对其的评价, 有65.4%的教师对自己讲授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表3-3) 。进一步分析发现, 任教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也更高 (X2=22.103, p<0.01) 。

为了深入考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情况, 问卷还问及了“任课教师在讲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调查显示, 80.4%的教育硕士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自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很少。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法”的教育硕士明显比选择“课堂讲授法”和“自学法”的教育硕士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X2=52.319, p<0.001) 。可见, 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并没有走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少互动可能是致使教师教学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 师生对指导效果的满意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 其指导状况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在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更加需要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从对导师指导效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和教师自己的满意度都不高, 只有50.2%的学员和55.8%的教师对指导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其余还有近半数的人感到“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表3-4) 。与前面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自评一样, 授课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指导效果的满意度越高 (X2=28.548, p<0.001) 。

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投入、指导频率、指导方式等, 其中精力投入作为影响导师指导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目前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教育硕士对问卷中“您对导师的指导力度、精力投入和关心程度满意吗”一题的回答中, 只有46.9%的教育硕士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 还有41.6%选择“一般”, 11.4%选择“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 教育硕士对导师的指导力度和精力投入满意度不高, 导师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还存在不足, 这也是导致指导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课程的结构与设置情况

第一, 师生对课程结构的评价。教育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 在培养方式上不同于学术型学位, 学术型学位主要以科研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则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 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 因此,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结构安排是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从调查来看, 教育硕士生及其教师对课程结构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学生在“您认为当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 59.6%的人认为“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认为“非常合理”和“合理”的只有0.8%和34.3%。而教师在此问题的回答上则无一人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也只有25%, 另外还有51.7%的教师选择“一般”, 23.3%选择“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表3-5) 。可见, 目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亟待调整。

第二, 师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表3-6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度都很低, 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或“非常合理”, 与对课程结构的评价一样, 没有一位教师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教师也只有26.7%。此外, 还有17.2%的教育硕士生、21.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或“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学位教育“专业性”的主要体现, 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往往会导致“专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吗”这一问题上, 教育硕士和教师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教师, 只有21.7%的教师和35.1%的教育硕士选择“好”或“非常好”, 多数人都感觉一般, 还有23.3%的教师和13.5%的教育硕士选择了“不太好”或“没有体现”。可见, 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特点。

(四) 师资队伍情况

第一,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一支高素质、适切性强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不高, 当前的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硕士的教学。在“您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师资队伍 (包括导师) 适应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只有45.7%的教育硕士生选择“非常适应”或“适应”, 还有40%感觉一般, 14.3%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 (表3-7)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到底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呢?教育硕士生对问卷中“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和“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 分别有49.8%、57.1%的教育硕士生认为任课教师和导师“其研究领域应跟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并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研究”, 接下来依次是“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要求” (任课教师29.8%、导师25%)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理论水平” (任课教师21.1%、23.2%) 、“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经验” (任课教师1.8%、导师5.4%) 。可见, 教育硕士生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除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之外, 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这是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 师生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是的能够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指向性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3-8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 从调查结果来看, 师生的意见较为一致,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师资队伍应该由“高校教师” (教育硕士生80%、教师75.4%) 和“中小学高级教师” (教育硕士生71.8%、教师59%) 组成。此外, 还有60.4%的教育硕士生认为“除高校教师之外的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应该被纳入师资队伍的行列。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培养目的的认识基本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生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不甚了解, 采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二,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指导效果欠佳。课堂授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讲授法”, 较少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导师指导存在着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指导力度不够的问题。

第三, 课程结构与设置不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师生对其认可度低, 特别是课程结构, 近60%的学生反映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四, 师资队伍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 对基础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在师资队伍构成上, 多数人认为应由高校教师和中小学高级教师组成。

对此,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 明确目标定位, 增强质量意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开办之初就明确指出,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2]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学位教育, 其培养目标不是以学术研究为主, 而是以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主,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倾向。鉴于目前不少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模糊, 有必要组织任课教师和导师进行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专门培训, 明晰教育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其次, 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在职的继续教育,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趋势, 对基础教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 目前任课教师和导师大多由学术性研究生的教师兼任, 他们往往习惯于用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生。另外,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是对基础教育关注较少, 缺乏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有必要选聘一些中小学的高级教师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 多方联合起来进行培养。

最后, 优化课程体系, 凸显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一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不能很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源自实践, 高于实践”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要适当增加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程, 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注释

11张斌贤, 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3) :4-7.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况 篇3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其中专业性学位是以职业为依据的,所以又称为职业性学位,包括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

我国目前有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最高学历一般为本科,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很少。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为了加快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亟需面向基础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满足上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渠道。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况(二)

1996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报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招生对象、培养方向以及学位论文等都做了规定。

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开始招生。

1998年又有首都师范大学等13所学校被批准招收教育硕士,并且组织了全国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第一次联考。

2001年是教育硕士发展的比较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肯定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要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速度,为教育硕士在内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2003年又批准增加了贵州师范大学等12所学校为教育硕士培养单位,使我国培养教育硕士的学校增加到了41所。

2004年我国开始招收农村教育硕士生,教育硕士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5年教育硕士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有24917人报考,而且又新增了9所培养学校,但是减少了一所,到目前为止,共有49所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基本覆盖了全国。我国教育硕士的发展已经初见规模。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况(三)

报考教育硕士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要有学士学位,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的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师系统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2003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将招生对象增加了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具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管理人员,但是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另外,如果有本科学历,但是无学士学位,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要求有中学一级的教师职务。

教育硕士的专业学位最初只有学科教学(包括思想政治、语文、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和教育管理方向,后来又增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教育方向,科学教育方向,的设置也正在论证当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向不是所有培养学校都有权招生的,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一些学校的专业方向也不是每年都连续招生的,具体要参考学校当年的招生简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结构一般为5门学位课程,5门专业必修课程,和2门选修课程,最少学分要求是34分。1999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这样,我国的教育硕士既强调课程学习也强调学位论文,这也成为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色。但是,与以科研力,主的学术性硕士不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要求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论文的评份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况(四)

教育硕士的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具体的培养方式因校而异,有的是脱产一年在校学习,其余时间在职学习,有的是以寒暑假在校集中学习为主,其余时间在职学习;有的则是第一学年集中学习两个月,再与原有的寒暑假学习的培养方式相结合;脱产学习的年限一般为二年,一年半在校学习课程,最后半年回到原单位结合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招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使教育硕士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篇4

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和内容

说明: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入学考试的命题参考大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如有考试大纲,则不再另列参考书目。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体现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水平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合格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功底、良好新闻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知识及综合业务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以及新闻传播技能技巧的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和新闻传播实务的操作为命题主要方式。

专业课考试分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两部分实施,分别命题和计分,每部分各150分。

三、考试内容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传播起源

2.新闻传播的本源

3.新闻的特征和新闻的定义

(二)新闻传播过程1.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2.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三)新闻传播的要求1.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2.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3.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4.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5.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四)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3.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和角色权利

4.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五)新闻传播受众1.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受众的接受

3.受众的权利与责任

(六)新闻媒介的演进和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及发展1.新闻媒介的演进

2.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3.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4.新闻传播的现代化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1.新闻传播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党性原则

3.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八)新闻传播效果1.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2.传播致效的原则与方法

传播致效的原则

传播致效的方法

3.影响传播致效的因素

(九)新闻传播调控

1.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条件

2.新闻传播自由

3.新闻传播调控

4.新闻传播调控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实务与传播实务两个方面的主要知识。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公关、广告、新媒体等实务环节的涵义与适用范围,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一)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的诠释、特点及活动方式

2.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

3.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二)新闻写作1.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

2.新闻角度与新闻语言

3.新闻结构、导语、背景及结尾

4.新闻体裁与写作特点

(三)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2.新闻的确认

3.新闻的梳理与修改

4.新闻的标题

5.报道的配置与合成6.编排设计的原则、方式及程序

(四)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诠释、特点与分类

2.新闻评论的要素

3.新闻评论的选题、立意与论证

4.新闻评论的谋篇、文采与大忌

(五)以新媒体(web2.0)为核心技术的媒体环境1.web2.0的基本技术特征和平台样式

2.web2.0条件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权力

3.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媒介地位和信息控制

(六)现代广告的运作环境和特征1.现代消费者的信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

2.现代广告的媒介创意和媒介策略

3.现代广告的策划原则和效果评估

(七)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1.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现状

2.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规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5

实践与实习工作细则

(征求意见稿)

教育实践与实习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全部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完成总体教学目标,规范教育实习各个环节,切实完成教育实践与实习这一重要任务,使学生教育实习取得应有的成效,并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实习指导性意见》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具体要求

(一)实习期限

全日制和在职培养的中国研究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年;全日制培养的国际学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期。具体的实习时间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实习工作量

参加实习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应根据其实习接收单位的具体要求确定,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实习工作时间应不少于50个工作日(满工作量);教学实习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40学时,还应包括相应的观课、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等的工作量;文化传播、教育管理岗位的实习工作量参照教学实习的工作量,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三)实习方式

1.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实习方式略有差别:

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海外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在职培养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四种:海外实习、在岗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

国际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参加国际合作实习项目、自主实习。

2.关于实习方式的具体说明详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

二、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管理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实践与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共同管理。

(一)基地管理模式

1.基地成立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秘书和学生辅导

员组成。

2.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实习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

3.教务秘书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表格及材料、联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4.学生辅导员负责联系实习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向。

5.实习期间,实习生须与基地教务秘书及学生辅导员适时联络,定期主动汇报实习情

况或所遇问题。

6.实习期间,实习生仍须服从基地的管理安排,若遇特殊情况,实习生需向基地教务

秘书和学生辅导员提交书面请假条,说明原因。

(二)实习程序

1.基地联系各实习单位,选定1~2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具体安排、指导学生的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估。

2.实习前半个月,基地将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动员会,并进行实习前培训。

3.实习学生赴实习单位,在单位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完成实习各环节。

4.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会不定期地与实习单位联系,或派专人赴实习单位调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5.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实习学生向基地教务秘书上交所有实习材料。

6.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在收到学生实习材料后一周内,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鉴定。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完成对学生实习情况的综合鉴定后,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总结大会。

三、教育实践与实习纪律准则

实习期间,所有实习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与学校领导、同事和同学和谐相处;一般不准无故缺勤,因事因病需外出的务必履行请假手续,并经得实习指导教师的准许方可离开。根据具体实习工作的不同,现将具体规定告知如下:

(一)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案。

2.按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备全教学道具,认真做好教学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课前必须充分备课,上课应提前到场,课堂上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同时应积极献计献策,为实习单位完善中文教学大纲、规范学习教材、开展语言文化项目和营造中文学习环境等方面贡献力量。

5.如在教学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非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非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2.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工作前须做好充分准备,实习应提前到场,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4.工作中应多与指导教师及同事沟通、交流,了解工作需求,体现工作积极性。

5.如在工作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教育实践与实习考核标准

(一)考核程序

1.学生开始具体实习后,需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提交《实习工作计划表》;计划应结

合实际、科学合理,反应汉语国际教育特点。

2.学生实习期间,一般在每个工作日均需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3.实习结束后,实习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一般字数不少于2000字。

4.从事教学实习的学生需从已有教案中,选择3份最出色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内容填写《教案表》。

5.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及负责人根据实习学生平日表现,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应部分,并加盖单位公章。

6.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将《实习工作计划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华

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教

案表》(非教学实习的学生无需上交),以及盖好公章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交至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处。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关部分。

(二)考核依据及考评等级

1.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所上交的所有实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结

合学生平时表现、学生自评及实习单位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反映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上。

2.实习成绩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6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的论证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中,拟采用哪些方法,目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及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7

1 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 随着农科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如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放水”现象, 论文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学位论文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如果学位论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就会影响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也会间接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保证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和评价体系开展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第二, 作为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 建立论文评价体系, 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相区别, 十分必要。目前各学校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格式规范都是参照普通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 实际操作性差, 另外一方面也与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 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农科各专业学位设置方和农科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试行) 等都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了规定, 但是总体上比较泛化和笼统, 只是对论文的选题作了一些规定, 没有对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规定。因此, 研究加强论文评价, 制定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要求, 可以进一步合理操作, 规范管理, 控制质量。第三, 开展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基本功能的现实需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举办农科专业学位教育, 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 通过他们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过程,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学、研、产”的良性互动和三大基本功能的实践。学位论文是实现此过程的载体和主要内容, 也是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 提高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途径和方法, 增强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2 制定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一,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内容符合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应紧密结合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 在科学客观评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的前提下, 综合国内外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而对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等提出原则上的要求。科学性不仅表现在论文标准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也体现在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体现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具有可持续性。第二,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国情, 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学位论文标准不仅应有较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 而且应有详细的, 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和定性考核手段, 以单项指标或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形式, 科学地制定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 合理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第三,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各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 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 要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3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论文标准是指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技术水平或工程应用价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1]主要应包括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要素。

3.1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3.1.1论文类型: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应当具体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类型应该有所不同。3.1.2论文选题:农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涉农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 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如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该服务于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 农村发展, 农业教育等, 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如兽医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兽医硕士专业研究类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 针对动物防疫检疫、兽医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须有明确的兽医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3.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涉农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 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 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 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研究方案合理, 数据翔实准确, 研究过程严谨。3.1.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真实、真用、真行, 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3.1.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 (或规划与设计, 或实验与性能等) 、结论。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3万字。

3.2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选题与综述、创新性、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基础知识和论文写作等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应当在一级指标下分设2-3个模块。并且设计合理的权重, 权重更强调选题, 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和创新性等的比重。

4 结论

制定涉农专业学位论文标准是我国农科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略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及行业人才培养规划, 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 经反复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2]管理部门要在完善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前提下, 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活动。开展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全面质量保障活动, 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建议。要重视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监控与评价, 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 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 如何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2)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专业学位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收集的数据,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招生人数、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阶段

研究生从专业和学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都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属于新型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相对应,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型硕士是全国39种专业硕士的一种,自2004年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有2种教育形式: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可分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4-2005);发展期(2006-2008);深化期(2009至今)。

一、萌芽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结构。我国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同时确定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积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05年,我国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其中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具体分布是东南地区8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38%,东北地区9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但试点院校在早期的设置相对较少,共4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与地域经济相关,地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实施的较早、较快。

二、发展期(2006-2008年)

2006-2008年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阶段,我们从招生规模、考生来源、考生级别、专业领域等四个部分去探索,通过收集2006-2008这三年的数据和资料,得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发展期的现状。

情况如下:

1、招生规模: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报名十分踊跃,在报名开始的前三年,生源数量非常充足。2006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4051人,其中录取人数为573人,占总报名人数的14%;2007年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录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6%和30%,这两年的上线人数和录取比例相比2006年均有所上升。

2、考生来源:2006、2007、2008年,教师在全国报名考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每年报名人数的85%、84%、81%,而行政干部、科技人员、现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教师队伍成为了接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力军。在2008年报考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增加了运动员生源,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运动员生源所占比例不大,但也能说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更广了。

3、考生级别: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0.4%,2007年为54%,2008年为57%,这些生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接受职业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3%,2007年为34%,2008年为33%,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说明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期,生源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专业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大专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多面性,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根据06、07、08三年报考专业的情况,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是今后的热点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这就促进了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深化期(2009至今)

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萌芽期和发展期,采用的是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实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共有21个,其中部分院校也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在职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类型并存的局面,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體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面展开,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再增加5万名”,以期在五年时间内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收集我国8所体育院校在2015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2015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在这8所院校中,学术型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多于专业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的院校有7所,仅南京体育学院在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44%、专业学位56%,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而哈尔滨体育学院87.5%、12.5%,在招生人数方面悬殊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均在40%以下。从这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持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入学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评估体系等都在逐步完善。

在2010年,培养院校地域有了显著变化,分布在我国东南与东北地区的培养院校各有18所,分别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9%,另外,西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15所和11所院校招收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4%和1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培养院校的地域分布格局,它由萌芽时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领先发展,逐渐向西南与西北地区扩展,使各个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到2014年底,由于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工作尚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那么在深化发展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是怎样培养的,培养的状况如何,培养的对象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用人单位急切关心的,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很少,上述的疑虑尚未解决,这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萌芽期重数量、重规模的培养方式将转变为重质量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发展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课题“体育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清达.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2012.

[2]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2011.

[3]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2012.

[4]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2014.

[5]牛孟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2013.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篇9

一、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二、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TA。

三、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四、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五、旅游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旅游管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旅游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旅游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旅游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旅游管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政策研究或项目设计研究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与旅游管理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10

“几年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项目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目前,全国共有4批107个单位获准开展MPAcc教育,招生类型包括了在职攻读(单证)与全日制攻读(双证)两种形式。”谈到MPAcc的发展,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称“MPAcc教指委”)秘书长王化成教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告诉记者,自开展MPAcc教育工作以来,各培养单位累计招生近2万人,在学科建设、培养模式、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办学条件、市场推广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许多创新、特色和优势,基本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层次、应用性的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

MPAcc教育获得了学员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已成为中国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中的品牌项目,很多大型企业都同MPAcc教育的培养单位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将MPAcc教育作为了选拔和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 途径。

虽然MPAcc教育的发展形势喜人,但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形势依然严峻。MPAcc教指委办公室主任孙水介绍说,目前近1400万会计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8.4万人,仅占0.6%,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加强MPAcc研究生培养工作,着力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会计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到全国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

正是为了大力发展MPAcc教育,全国各大高校积极行动,大力开展MPAcc教育工作。12月15日,由MPAcc教指委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论坛暨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革新试点工作交流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举行。全国MPAcc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黄宝印以及120多名全国MPAcc培养单位的负责人等参加了这次盛会,交流彼此MPAcc培养的经验,共商我国MPAcc教育大计。

“与其他学校相比,我校的MPAcc教育主要体现在‘四化’建设上,即课程模块化、项目实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孟焰介绍了自己学校的经验。同时,在中央财大MPAcc教育中,一种教学策略得到了全国院校的认同,这就是行动学习法。中央财大以行动学习法再造了MPAcc核心课程体系,学生带着实际不足走入课堂,带着解决方案离开教室。行动学习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学员全面发展。

而对南京大学来说,“我们MPAcc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有‘回头客’。”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院长杨雄胜笑着表示,行业班和培养模式是他们MPAcc教育的两大底牌,而研究性学习策略则是制胜法宝。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11

关键词:全日制 专业学位 管理 创新 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34-01

专业学位教育自1991年在我国开展以来,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此,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这项举措的实施可为社会培养更多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然而,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学位论文要求及管理等相关规定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且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进一步针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如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办法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合理设计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主要是面向化工类生产或设计领域的实际需要,所以报考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或工程背景。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采用笔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化工专业知识背景、学习科研能力和基本专业技能等。通过实行一定比例的差额复试,有效控制导师招生数量,从而提高生源质量。具体考试的实施办法由学院根据学校制订的考试总体要求及专业测试要求来制定,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自行确定录取总成绩中专业课笔试、面试等考试成绩的比例。在考生的录取选拔过程中,突出导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提升导师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二)建立校企联合教育管理模式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的是为化工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化工行业的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及改进之处最有发言权。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建立一套学校和企业联合教育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管理的有效运转。让企业将大量的科研开发及技术改造项目放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攻关,如此一来,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便可以直接参与到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中去,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开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为完成高水平论文提供有力保障。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建立教学管理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和校企进行互评。学生每天记录在企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想,反馈给企业;企业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及所做出的科研成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和企业相互联系,及时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其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学生—学校—企业”三角构架互动机制

学生只有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化工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学生—学校—企业”三角构架互动机制是一个“三赢”的措施,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或科研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因此有了共同的目标:一方面,学校可以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强的优势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从企业引进科研项目,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二、建立全过程动态项目管理模式

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过程中,结合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分析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启动—计划—执行与控制—评价—跟踪”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模式。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分为教学培养和论文写作两个阶段。在教学培养阶段,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设置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并借助学生、企业评价与反馈机制,结合外部环境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通过不断与市场需求的偏差分析和市场反馈信息修正教学方法。在论文写作阶段,借助企业与院校共同建设的科研实践平台,结合企业需求为学生确定论文课题,通过学生与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之间的交流,科研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交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调整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督促学生不断查阅文献补充理论知识,增加论文的创新性,确保论文先进的科研成果能直接服务于企业。在学生答辩毕业后,总结办学成果和经验,将成功的方法应用于提升下一期的办学水平,以期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水平滚动上升发展。

三、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对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学校以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行业优势及学科特点,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所谓产学研结合是指生产单位、学校和研究单位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协作优势,按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学校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在已有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的对口联系,探索化工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通过机制优化,为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专业实践、论文研究提供长效、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是让自己的人才资源和成果资源溢出,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的无缝联接,从而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和创业的机会,使他们尽早地进入各企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锻炼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化工类专业硕士的市场竞争力。

四、组合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根据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点,拟采用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培养。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形成了三条主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的组织方式,包括模块化的理论知识讲解主线、案例研讨与实验模拟主线及讲座与参观主线,按照理论知识→案例研讨与模拟→专题讲座的顺序循环推进,每门课程的结构设计都会根据需要在以上模式中进行组合。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及职业导向为本;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星义,阳永荣,陈丰秋等.产学研与工科研究生素质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02,(2).

[2]周涛,王晖,叶红齐等.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

[3]李晓莉.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2008.

[4]汤彩凤,李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6).

[5]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

上一篇:论宋代咏梅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的内容下一篇:中学同学离别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