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精选12篇)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1
摘要:当下师范类院校本科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针对现下师范类本科生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索出一种全日制教育硕士担任本科教育实习助教的模式,既解决了本科教育实习中的固有问题,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本科教育实习,助教制
1 当下师范类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师范类专业本科教育实习是实现高师院校培养优质毕业生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师教育计划中最具有其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教育实习的贯彻与否以及质量的高低,是师范类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指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不断扩招,从而带来毕业实习生人数激增、教育实习资源(如指导教师,实习经费,实习学校等等)相对短缺,不能满足于日益增长的本科生的需要。加之基础教育改革,传统集中式教育实习模式受到冲击,高师教育实习面临极大压力。在新形势下改革原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以适应高师院校的发展要求,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沿用的教育实习实施模式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教师不够分配。通常来看,每个指导教师分配15名同学,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很多院系还是出现了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即使人数分配足够,也会出现指导教师精力不足,只能泛泛指导而不能逐一针对。(2)学校联系难度加大。与学生数量日益增长相对的是,学校所需实习岗位月来越少。学校教师招聘已经属于过饱和状态,中学已经没有足够岗位来支持本科生的实习。另一方面,实习学校也要经过筛选,不能满足实习需求的也不能予以选择。(3)课堂实习效果不佳。随着社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职位已经不是非高师学子莫属,很多其他优秀学校的学生也会参与到教师职位的争夺之中。师范生的优势在于,除专业知识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经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培养。然而在大学学习了充足的理论知识之后,实习中学所能提供的只有8~9节的实习课程,导致本科生理论能力很强而实践能力偏弱,在日后真正站到教师岗位时很难独当一面。(4)实习经费短缺。每个单独学生的实习经费主要有教材,食宿,交通等等,虽然现在大部分由学生支付,但是学校也有所支出。而这一数字在乘以庞大的学生基数,便成为了一个经济负担。
2 研究生担任助教的管理模式
研究生助教也称研究生兼任助教,指研究生在住校学习期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增加知识、提高能力,按照相关规定聘任研究生帮助主讲教师完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或教学辅助工作。国外很多大学都把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作为帮助研究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工作,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我国助教制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才产生,1986年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贯彻落实理论研究实际原则,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安排教学实践”,“积极建立研究生兼作助教工作的制度”;1988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又下发了《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的试行办法》,正式揭开了高等学校试行研究生兼职助教工作的序幕。
我国的高校只是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来寻找研究生辅助其做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另有部分高校将研究生教学计划列入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是研究生必须完成的,如讲授大学本科课程的部分章节,参与指导课程设计、实习、辅导、答疑等等,但这种教学实践如何开展没有固定的规定。
助教系统是一项学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三赢的项目。在研究生助教的不断发展中,研究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高师院校中,在校外实习的同时,也能在本学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是有目共睹的进步与优势。然而当下研究生助教也存在一些问题:(1)岗位规模偏小,从事工作的人员不多,且岗位类型趋于单一。(2)研究生参与工作热情不高,研究生一方面在学校内参与助教工作,另一方面在学校外寻找兼职,分散注意力。(3)没有确定的类型职务,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导致助教效果不好。(4)经费缺乏保障,部分高校和院系缺乏明确的经费保障,而由学院和教师“自由裁量”。
3 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担任本科教育实习助教的模式探索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要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相辅相成的一种学位设置,但是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考生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程度不够,人们总有一种这样的误区,即未能考取学术型研究生便退而求其次,才去攻读专业学位。
师范类高校本科生本身就有实习的需要,这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加强实践正好契合。本科生在实习中缺少的单独辅导可以由助教补充,减少教师的压力,充分提高本科生的实习质量,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研究生的教育实践水平,在课堂外完善自身,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为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了良好铺垫。
上文指出,高校的助教模式并不完善,现在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把助教模式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地结合起来,扬其长处,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为学校作出贡献。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探索出几点实施方案。
3.1 严格遴选程序
岗位招聘作为研究生助教的首要问题,助教工作发展壮大的最关键一环。当岗位出现空缺时,只有适时引入适当的人才,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遴选过程也颇为关键,如果纳入人员能力与其职位不符,便会造成教学水平下降,学科发展减缓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产生此问题,就应当引进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遴选制度,一方面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因为面向的是所需实习的学生,所以也要充分调查好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普遍需要指定方案,以保证研究生能够和本科生顺利配合。
3.2 提升培训水平
培训主要是主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对助教研究生做知识上的辅导,并没有过多的职业规范与职业发展。这一现象导致现在研究生自身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但却不能良好地把知识传授给本科生,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一方面主讲教师需要高质量的助教,学生需要有真正辅导作用的老师,对于助教自身来看,也有提升自身的必要性,对于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大有裨益。
然而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研究生助教培训意识淡薄。很多研究生存在着只要自己自身专业水平够硬,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错误想法。虽然很多研究生在本科时就已经经历过教育实习和教育培训,但是在培训本科生方面或还有欠缺,这就需要学院制定出培训方针,积极寻求学生配合,做到能力达标才能上岗。
培训研究生助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详细的助教培养方案。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可以鼓励研究生参与助教培训计划及课程,在研读期间,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2)与教育学院相合作,制定一套完成的培训系统。建立助教培训机构,各个学院互通有无,做到学校内部资源充分利用。(3)制定助教计划和项目,有序地实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助教培训之中,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
3.3 完善评价制度
研究生助教评价工作主要是由自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由院系听取专业教师和学生意见,主讲教师写出工作评语,导师检查实践和学习情况。所任助教的研究生也要做好自身评价,对自身进行认真考核,写好总结。最后由所在院系领导批复,写出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做到本科生,研究生自身,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四方面相结合,充分做到汲取各方意见。研究生助教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否按时完成助教工作,评价标准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划分。优秀:助教时间普遍为遍为80学时10个工作日,能全部按时完成,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辅导学生,履行其全部责任。合格:能完成工作日的任务,出现缺勤情况较少,履行大部分职责,对学生负责,完成其教师职务。不合格: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缺勤情况较多,职责未能完成。(2)能否履行助教责任,对工作认真负责,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助教工作中,随时和老师交流意见,充分做到联络老师和学生,把学生情况及时反映给老师,同时听取老师教导,不断改进自身。(4)在作风上做到为人师表,端正自己身份。在实习过程中,自己不仅是研究生更是一名老师,做到身份转换恰当。
在评价之后,应由所在院系统计研究生工作情况,提交相应分数,在工作档案中记录,日后评定奖学金和工作档案时有所备份。
在评定时,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助教自身评价的趋利性,学生评价的盲从性。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做到客观,公正,给予多方面监督,指出研究生工作的不足,帮助其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可以担任本科生实习助教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发现不足加以改进。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助教增加其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专业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能切实地使应用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接轨。另一方面,在师范类高校中实行此措施,不仅仅能帮助研究生提高自身,还能帮助本科生提高实习质量,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婕,陈彦国.论教育实习导师制及其意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刘洁,刘俊霞,张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助教管理工作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3]卢丽琼.我国高校研究生助教现状及管理制度浅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徐萍,高菊芳.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9(3).
[5]冉嘉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理念培养现状及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1(2).
[6]王芳.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2
专业类别:教育硕士 类别代码: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物理)领域代码: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中学物理、科学教育、通用技术的骨干教师。具体目标如下: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理论素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能较好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物理教学方面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物理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物理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4.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见课程计划表)。
五、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为8个学分,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物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采取讲授、研讨、观摩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注重案例教学,加强实践环节。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3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全日制教育硕士;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74-3
0 引言
美国师范院校联合会主席、教师教育伙伴合作倡导者古德莱德指出:“任何一种不是通过与周边学校协作而建立或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都是有缺陷的。”[2]正因如此,各国都在不断的尝试探索有关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就是培养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全日制教育硕士因其不同的学科背景,教学经验的缺乏、实践机会的不足,致使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而,亟需加强与周边中小学的协作。而如何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合作的稳定性,从而长期的协同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则成了各培养单位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协同培养过程中各行动者的利益诉求及其在协同培养中的定位以及行动策略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完善协同培养模式。
1 分析框架:行动者网络理论
1.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构建
1986年,法国巴黎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龙(M.Callon)对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三个新概念:“行动者网络”(actor-network)、“行动者世界”(actor world)、“转译”(translation);同年,劳(J.Law)在沿袭卡龙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质型网络理论”。之后,法国社会建构论者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在吸收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术流派精华的基础上,将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其研究中,通过研究实验室、追随科学家和工程师、使用“网络”这一隐喻,在卡龙和劳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
1.2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
行动者网络理论也称异质建构,是由所有行动者共同构成的网络。它所探究的是所有的 东西——自然、社会、技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它们的综合——这些东西是如何以网络的形式聚集到一起,如何相互联结并强化力量,以及如何保持、减弱并发生变异的。[3]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有行动者(actor)、转译(mediator)、网络(network)等。
拉图尔使用的“行动者”是广义的,既可指称人(actors),也可指称非人的存在和力量(actants),即凡是参与到科学实践过程中的所有因素都是行动者。行动者存在于实践和关系之中,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异质性(heterogeneity),它表示异质行动者在利益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是不同的。[4]转译是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问题。它的本质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一个产生作用的重要节点,一个行动者能够让周围各行动者依赖它形成一个网络,使各行动者相互产生作用。在转译的作用下,各行动者之间才能相互的联系起来,才能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进而开始交往、流动、变化,最终连接成空间与时间双重意义上的“网络”。[5]“网络这个词暗示了资源集中于某些地方——节点,它们彼此联接——链条和网眼:这些联结使分散的资源结成网络,并扩展到所有角落”。[6]正是因为这个节点,行动者们可以在转译的作用下,聚集并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络。其形成则需要经历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介入(interessement)、招募(enrolment)、动员(mobilization)和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等阶段。之后,那些被容纳进来的集合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网络关系。在这种网络关系中,通过转译过程进入的各个行动者,在发挥自己原有特长维持网络稳定性的基础上,也不断地从其他网络中拉拢同盟者进来,随着同盟者数量的增多,整个网络的力量也就会变的强大。
总之,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强调的是异质行动者之间相互依赖,他们出于不同的利益目标或兴趣,在转译的作用下,通过寻找可接受的“必经之点”,形成一个网络,最终实现各自的兴趣和目标。
2 协同培养的行动者网络研究
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可知,如何确定协同培养的行动者主体,如何通过转译形成协同培养网络,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协同培养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多以大学和中小学(U-S)协同培养为主,按照行动者网络理论,该协同培养模式的主要行动者,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通常情况下,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个人,或者高校、中小学、政府部门等组织或机构,是人类行动者。知识、能力、政策、法律法规等意识形态因素,以及资金、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践)基地等物质范畴要素,是非人类行动者。这些行动者出于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核心行动者主导,寻求那个能够发生重要作用的点,而后使其周围的要素依赖自己形成一个网络。而网络中能够发生重要作用的那个点,就是转译。在转译的作用下,有着不同兴趣、不同目标的行动者能够处于同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行动者们将自己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4
关键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
与教育学硕士不同, 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 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 使接受职业深造的中小学教师有机会系统地反思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重新系统地学习新知识, 激励其提升中小学教育专业化水平[1]。由于教育硕士是职业性学位, 以课程为主,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推进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课程效果的实用性, 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方法的转变。目前, 在教育硕士管理中, 我们还没有建立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为评价对象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仍是薄弱环节, 因此, 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首先, 分析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现状;其次, 探讨教育硕士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 对教育硕士课程评价, 提出几点改革思考, 试图通过建立长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促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一、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现状
当前教育硕士的课程评价, 只散见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各类质量评估指标之中, 并没有针对其专业学位课程建立起独立评价体系。根据我国的课程评价模式, 并结合现行“教育硕士教学合格评估体系”中课程评价的相关内容, 笔者认为当前教育硕士的课程评价主要由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考核三大方面组成。
(一)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评价是一项诊断性的评价。教育硕士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设置、教材的评价、教材参考书等多方面内容。目前, 我国教育硕士课程目标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要求学员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课程实行5+5+2 (5门公共课+5门专业+2门选修) 模式, 课程以普通中小学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大专业为主, 以及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通过课程建设的指标评价, 可以确定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是否达到要求, 能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检查教学大纲设置 (即规定各项教学内容、要求) 是否体现本学科的特定要求, 可以更深入地考察课程建设的合理性。教材和参考书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高质量的教材及参考书是决定课程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2]。因此, 我们对于教育硕士“课程建设”是否合理的评价, 应该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设置、教材和参考书等评价内容和指标。
(二)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的评价是一项形成性评价。教育硕士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公共课的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性课程、案例教学等内容。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评价在于检查教学过程:1.是否按照预定计划实施;2.是否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3.是否有效利用各项教学条件、手段、资源;4.是否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5.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等。由于教育硕士是职业性学位, 理应按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需求进行教学实践。当前, 教育硕士的教学过程也比较强调案例教学与实践性教学, 因此, 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也应该包括这两项重要指标, 以符合教育硕士培养的职业性要求。教育硕士教学过程的评价, 有助于人们发现、修正教学过程中某些偏离预期教学目标的地方,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众所周知, 课程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的教学互动过程, 所以, 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师资队伍及其授课水平, 而且取决于学员的学习主观能动性[3]。
(三)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的评价是一项总结性评价, 是对课程质量作出的全面检查。教育硕士课程考核的指标包括课程考试、教学质量与效果、学员的反馈等内容。在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中, 课程考核环节所占的权重最大。课程考核的指标, 主要是根据教育硕士课程的特点, 设立统一的标准进行标准化测试, 用来判定课程内容的优劣。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通常被用来判定课程教学过程的好坏, 根据三级标准分别设立相应的权重比例[4]。只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才能从根本上发现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问题, 才能最终达到课程评价的目的。
综上所述, 目前 (全日制)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三个方面, 已经初见雏形, 其相关评价指标可参见表1。
二、教育硕士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上述分析表明,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评价虽然形成一定框架, 但仍不完善。由于教育硕士本身具有特殊性, 其培养对象主要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基层中小学教师, 培养方式主要是课程教学而非研究。为此, 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课程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 探讨相对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从而进一步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这里, 对当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问题与原因作出如下分析。
(一)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内容不明晰
从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现状来看, 课程评价虽然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等指标展开测评, 但是并没有构成独立的评价体系, 其评价指标也和一般课程评价大同小异, 并没有鲜明体现出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特性以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首先, 我国教育硕士是一个特殊群体, 与普通的研究生相比, 其生源构成具有复杂性, 教育硕士生的能力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一刀切的课程评价方法不仅会忽视很多有价值的课程内容, 也可能排除一些很有潜力但不适应考试的学员, 对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测评会出现很大偏差。其次, 评价内容不够细化, 太笼统, 遗漏很多重要信息, 例如, 课程的组织原理、课时分配、各学校特色指标、教学设施和设备等, 致使课程评价不能反映实质问题。
(二)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取向片面, 重智育轻德育
从目前我国开展教育硕士评价看来, 评价目的主要是加强国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宏观管理。在课程评价实践中, 重视知识传授的目标导向, 忽视学员能力差异和评价对象真正的客观需要。从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指标设计整体设置来看, 存在重视智育评价、忽视德育评价的倾向。作为教育硕士, 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学校, 学员将来大都会从事教育工作, 因此, 对学员开展以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为重要内容的德育, 无疑对基层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此一来, 德育评价在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中, 显得尤为迫切。
(三)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主客体关系不清, 偏离实际
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是先由学校自评, 再由政府部门 (如教育部、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等) 推荐评估专家进行测评, 很少问及学员和授课教师的意见, 更谈不上调查学员单位及其学生的意见。这样, 学员、教师等大多成为课程评价的旁观者或者作为课程评价的客体而被评[5]。然而, 教育硕士的培养对象大多是来自一线的教师, 本身具有特殊性, 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而且对课程也有着不同的需求, 但是, 课程评价过程可能忽视评估这个群体的真正需求[6]。此外, 学校自评发现问题、改善管理、提高质量的意识较差, 被动应付及弄虚作假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可见,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主体客体模糊不清, 学校自评弄虚作假严重, 教育管理部门主导的政府评价走过场, 搞形式主义, 致使教育硕士课程评价偏离最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7]。
(四) 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标准统一, 忽视各类学校课程设置特色
现行的教育硕士课程评价大都有统一标准。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 不管是师范类大学还是非师范类大学, 都使用雷同的指标体系。但是, 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起步不一样, 学校特色和课程设置也各有差异, 因此, 统一的评价标准可能限制不同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发展。如果课程评价仅注重共性忽视个性, 很难在不同高校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教育硕士课程[8]。
那么, 在教育硕士课程评价过程中,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对此, 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需要问“谁有需要对教育硕士课程进行评价?”事实上, 我们发现, 主要是教育部及其主管单位有需求。这些发放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文凭的高校, 全部是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的培养单位, 是教育部“正宗的”而非“山寨的”代理机构, 所以, 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硕士教育的合格性评价是其责任之所在。于是就产生教育部考评其代理单位培养质量的需求。教育部委托“专家”对培养高校进行教育质量评估, 虽然貌似“外部评估”, 但实质是教育部对其自身审批工作优劣的一种“政府自评”。由此可见, 无论是教育硕士培养高校的自评, 还是政府教育部的委托评估, 本质都是“自己评价”, 都会产生类似于“王婆卖瓜、自吹自夸”的现象。总之, 政府对教育的行政垄断是上述诸多乱象之根源。
三、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 当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乱象的根源在于政府对教育的行政垄断。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达到政府培养教育硕士的真正目的, 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必须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此, 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 改革政府评价机制
目前, 政府对高校行政垄断, 现行的教育硕士课程是由国家统一规定设置, 是一种“大教学”体系, 现行的教育硕士评价体系也是由国家制定, 所谓的“课程评价”, 更像是“教学检查”, 高校大都是被动迎评。因此, 要改变目前政府对教育硕士课程的评价机制, 长远来看, 首先, 必须从根本上破除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垄断, 必须树立政府是办教育而非办学校,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目的, 这样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其次, 如果高等教育难以实行去行政化的改革, 那么, 从中期来看, 要改变当前教育硕士课程的政府评价机制, 可以设想由国务院委托财政部聘请社会教育中介评估机构对教育部所审批的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的教育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以此考核教育部此类行政审批工作的效果, 从而确保中央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和公平。这种评价结果将对教育部教育硕士的行政审批产生一定约束, 提高其审批的责任意识, 对教育部工作形成一种新的问责制度。当然, 要实现这种理想, 需要社会组建客观、公正、独立的教育中介评估机构。
(二) 完善学校内部自评机制
在此, 我们讨论的前提是教育硕士的培养高校不再是行政的附属机构而是真正的独立法人, 并且政府对教育部门的公共财政实行绩效问责制。只有这样, 高校对教育硕士课程好坏, 才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评价动力。所以, 这里所讲的学校内部自评机制, 不同于以往学校为迎评而做的自我评价, 从某种意义讲, 学校内部自评机制是高校自发、主动地对教育硕士课程“动真格”的评价。教师、学员都应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的主体, 而不应沦落为评价客体和旁观者。对此, 我们可以将高校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主体分为学校、教师、学员三类, 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 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评价指标, 最后将三类指标体系进行汇总。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征询教师和学员的意见, 强调课程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注重教师的反思与对教学过程的改进, 对其改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给予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使得课程评价有助于促进师生、学校潜力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硕士的课程评价必须加强德育评价, 重视对学员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9]。
如果高等教育存在市场竞争, 高校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 那么, 所有开办教育硕士的高校对其课程质量将不可能麻木不仁。当然, 高校对自身教育质量的“自评”仍会出现“王婆卖瓜”的现象。况且, 如果学员仅以拿一张教育硕士文凭便于其行政晋升和职称评定为目的, 那么, 学员对教育硕士课程优劣的评价可能根本不会在意。因此, 要真正解决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问题, 引入社会中介的第三方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三) 引入社会中介评价机制
社会中介评价机构对教育硕士的课程评价要实事求是, 要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和透明。对此, 目前政府首先需要培育这类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扶持方式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其次, 政府和社会应提醒这类教育评估中介机构需要实行行业自律;第三, 要使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局面, 形成对它们评估质量的再评价。至于, 不同教育评估中介机构采取什么方法, 使用何种指标, 则是其内部事情。斯太克在课程评价的全貌模式中提到:“参与评价活动的人要全面, 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以外的其他有关人员。”因此, 我国未来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模式的建构可以借鉴其思想, 将培养高校的师生满意度、学员单位满意度、教育硕士授课学生成就测评等方面都纳入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对教育硕士课程的评价体系。
总之, 政府对教育的行政垄断是当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乱象之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的问题, 必须打破教育行政垄断, 构建一个高校自评、政府绩效问责评价和社会中介机构外部评估组成的多层次独立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72/info1238053862111272.htm.
[2]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28-445.
[3]时花玲.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5]文冠华, 姜文忠, 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8) .
[6]张寿松.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1) .
[7]谢安邦, 刘莉莉, 罗尧成.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报告[C]//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44-355.
[8]王奇.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C]//上海研究生教育新进展:纪念恢复研究生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370-376.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5
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录取过程—博仁教育针对湖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录取信息,博仁在为大家整理归纳并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
录取:
湖南师范大学根据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的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状况及档案政审意见确定录取名单。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可视具体情况分别录取为非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如国家有政策性调整,以国家政策为准),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非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具体含义:
非定向:人事档案转入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不转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自筹经费:人事档案转入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以上各类研究生的学费收缴,均按国家物价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
体格检查:
1.体检时间:考生在复试时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湖南师范大学在复试通知书中写明。
2.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等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学制:
湖南师范大学招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其中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学制为3年。
以上是博仁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录取过程信息,如有更多全日制教育硕士相关问题,欢迎到博仁教育的官网上进行人工咨询。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6
[关键词]全日制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生源 招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07-03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9年国家开始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譬如地方院校普遍生源不足[1] [2],名牌高校主要依靠调剂或推免解决生源[3]等。
生源的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为保证实现招生数量,不得不牺牲部分招生质量。而招生质量的下降,无疑将对培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的下降又会反过来影响生源,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这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前途。
二、产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分析本科生不愿意报考的原因,还得从考生为什么读研做起。初旭新等[4]对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做的读研目的调查结果是:68.8%的学生读研是为“提高综合素质”,23%的学生读研的目的是为“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对本校报考各类研究生生源所做的报考目的调查结论却是:52%的学生读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名牌高校学历”,39%的学生读研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3.4%的学生“不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只有不足5%的考生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这说明本科生考研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思想,考研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即使那些回答为了“获得名牌高校学历”的考生,也无非是想通过读研提高身价,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
既然考生存在那么重的功利思想,而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出发点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理论上这应当更有利于就业,二者似乎并不矛盾,那为什么考生不愿意报考这类研究生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国家政策方面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当前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采用的是两套入学考题,专业学位比学术型学位考试试题的难度低,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比学术型学位的少一年。因此,人们误认为专业硕士就是“缩水的”或“次一级”的硕士。
二是学校的某些做法可能会加剧人们的误解。如某些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在第一志愿报考生源不足的时候,往往动员学术型学位的考生转学专业学位,或是降低录取标准,或者依靠调剂大量吸收落榜的学术型考生等;还有一些学校在收费、奖学金、住宿安排等方面优先照顾学术型研究生,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降低到“二流硕士”的地位。
三是用人单位的偏见和不理解。由于受到在职硕士专业学位一度培养混乱的影响,加之该类型的硕士生招生时间不长,用人单位对这类学位的认识并不充分,因此也认为其含金量不高。
四是学生自己的认识误区。考生一听是专业硕士,便自觉不自觉地将应用型误认为是面向生产第一线,并很容易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和专科与本科加以类比,甚至将自己与职校生类比,故而感到即使读了研,也难逃找不到好工作的命运,还不如直接就业好。
当然,除上面所述的主观认识误区外,学校在培养这类研究生的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课程体系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压缩版、校外导师名存实亡、实践类教学不到位等,从而使这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到社会的认可度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扩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的设想与办法
为了解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从国家层面看,宜再采取如下政策措施或政策调整。
(一)功能定位应进一步明确
2009年教育部首次批准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不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由此可以推断,学术型学位主要面向科学研究,而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各类生产及服务行业。但如果深入分析即可发现,由于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岗位毕竟很少,仅仅供博士学位人员就业的岗位已显不足,更遑论硕士。因而此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其工作面向早已是具体的社会生产及服务行业,并且多数学校早已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照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加以培养了。事实上,现在的学术型硕士,其研究课题90%以上是来源于或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课题,仅有很少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因此,从就业渠道看,两类硕士研究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同台竞争的局面,而从就业竞争力看,由于二者的培养方案业已接轨,而专业学位学制较短,故很难同同层次的学术型硕士匹敌。
国家不妨明确:学术型硕士即为博士生提供生源,专业型硕士主要面向就业。这样一来,哪些只为好找工作而考研的学生,将不得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报考选择了。
(二)进一步压缩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且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类录取、不得互转
现在虽然高校对两类学位的研究生招生采取了两套试题、分别录取的办法,但很多高校仍将大量的学术型硕士的落榜生调剂为专业硕士生。这样做虽然短时期内解决了一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不足的问题,但从长期看,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视专业硕士为“二等硕士”或“落榜硕士”的认识误区,进而影响专业硕士的第一志愿报考率。
国家可以明令禁止,不得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考试成绩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依据,并且压缩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与此同时,加大学术型研究生的考题难度,使其成为只为博士生提供生源、面向国家层面基础科学研究的“精英”教育,而将专业硕士的录取难度降低,使其成为面向社会的“大众”教育。
(三)对培养单位的培养任务进行明确划分
鉴于学术型硕士主要以从事科学研究为培养目标,以为博士生提供生源为出发点,可规定,除具备培养博士资格的学科以外,不得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这样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具有稳定的后备生源,让其专心致志的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会让那些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硕士学科点专心进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应用性、技术性问题的研究。
(四)尽快出台专业型硕士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政策
目前,国家所需要的大量工程师、律师、医师、建筑师、会计师等的职业资格,都是通过考试获得。为了准备这些考试,他们不得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与此同时,国家设置专业型硕士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培养各行业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高水平、正规化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亦即专业硕士就是为了培养各种执业师。既然二者的目的相同,就不妨直接将执业师的培训任务纳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去。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即已经将许多职业资格考试科目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修读课程了。但根据现有政策,已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仍然需要社会统一考试才可获得执业师资格。虽然这部分考生与社会报考人员相比具有一定的知识优势,但在时间与经济成本方面却不占优。这也是制约应届本科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通过全国统考或行业联考,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部分课程成绩直接作为执业师资格考试的成绩,无疑将会大大提升这类学位研究生的报考积极性。
就具体的培养单位而言,为了提高应届本科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革。
1.在应届毕业生中加强宣传,让更多的潜在报考生源了解国家设置专业硕士学位的初衷,了解该类研究生的特点与优势,尤其在就业方面的优势。
2.切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徐加放等[5]总结了当前这类研究生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体系体现职业特点不足、实践性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师资队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等。应当承认,这一问题在高校中相当普遍。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必须加大投入,使培养这类研究生的条件与能力落到实处。倘若自己确实不具备培养条件及能力,则须选择与社会用人单位实行联合培养。现在的关键是看学校是否愿意向联合培养单位让渡部分合适的利益,譬如分拨一定比例的学费给联合培养单位、赋予联合培养单位研究成果的免费使用权、正常支付社会导师薪资等。
3.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并为研究生就业给予充分理解与关照。学校就业服务不仅仅是提供就业指导,而是将有利于就业的因素贯穿于从课程到论文、从考试到答辩的全过程。目前,在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方面的一个很大障碍是过于刻板的论文评价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只有两年,其中做论文的时间往往不足一年,虽然可以允许其毕业论文采用多种选题类型,但现在各高校在论文答辩时,往往要求其论文必须满足一定的工作量和创新点,甚至对论文的篇幅、重合率、参考文献数、英文参考文献数、英文摘要字数等都有具体的规定。这样一来,研究生往往为论文而论文,真正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无疑将会大大压缩,其外出实践及联系就业的时间也将被压缩,这对毕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将这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仅仅限于“是否有应用价值”一点作为评判标准,这一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4.充分发掘合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笔者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培养情况考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其导师的态度、能力及人脉关系密切相关。那些关心学生就业前途、社会服务能力较强、与用人单位关系相对密切的导师,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往往就业质量较高,考生也愿意报考。但由于招收这类研究生很难对导师的科研工作产生很多的帮助。因此,为了鼓励这些导师更加积极主动地指导这类研究生,高校不妨在不减少其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基础上,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重点向这些导师倾斜,并且将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与导师的教学科研业绩真正挂钩。
[ 参 考 文 献 ]
[1] 魏玮,雷彩虹,许方,姚菊明.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 安丰勇,荆红,王倩,史妍维.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3(9).
[3] 王任模.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及选拔方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4] 初旭新,乔俊飞,刘赵淼.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3(1).
[5] 徐加放,马灯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7
(一)研究对象
全国开设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共有15所,以现有的9所学校(河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聊城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实物分析法:以现有的9所高校的培养方案为基础,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毕业论文及学位的授予进行分析比较。访谈法:对部分开设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专家对于目前制定的培养方案的看法。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目前制定的培养方案的看法及培养方案各环节的实际实施情况。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等方面的资料,以及国家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文件,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分析
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得知,研究生认为学校设置的培养目标非常科学的占9.1%,比较科学的占45.45%,不太科学的占45.45%,这显示出学生对于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认可度不高。另外,对各试点院校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各院校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本是照搬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没有经过修改,这一方面说明各院校坚决按照教育部的方针培养学生,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各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不够缜密,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的特色教育,没有将培养具有自己学校或地域风格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纳入培养目标之中。专家也认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要面向中小学的教育实际,要注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实践能力等,还要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弥补基础教育者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还可以根据区域性、地方性及学校自身资源优势等特点,开展特色研究生教育,培养特色研究生。
(二)课程设置分析
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的课程与基础教育关系的调查显示,认为“有一定联系,一部分可以运用到基础教育中”的占36.36%,认为“联系不大,较难运用到基础教育中”的占18.18%,认为“根本无法运用到基础教育中”的占18.18%;并且专家也指出,目前各院校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所设置的课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各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一般分为学位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个部分,但各部分的侧重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1学位基础课
各院校所设置的学位课程基本相同(外语、政治理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开课的学分总数都是12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都在30%左右;学时从173~634学时不等,占总学时量的26.54%~68.42%,这显示出各院校对于学位基础课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
2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可以全面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根本保障。据调查显示,有36.36%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升帮助较大,而72.73%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对比各院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发现,各高校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根据各自的情况在课时和学分上略有差异,但是由于各院校的学分总数和学时总数相差较大,造成学时和学分的比例的跨度也较大,学分比例相差在4.17%~9.38%之间,而学时比例相差在3.4%~11.54%之间。但是,具体来说每门课程只有32~54学时,这对于熟练掌握一项技术和全面学习一门知识所需要的课时是不够的,需要适当增加课时数量。以每学期16周来计算,每周可以安排一次课(4学时)或两次课(各2学时)进行教学,每学期共64学时,并且在此期间安排1/4的时间(16学时)进行实践操作课,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既能给教师全面系统的授课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保障,也给学生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也体现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注重实际操作的特点。
3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各院校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在选修课学时和学分的比例上,各院校基本上都达到了30%,有的甚至超过了45%,但是开设的课程科目较少且涉及面不够宽泛,能够反映体育教育学科发展最新动态、最前沿知识的课程和跨专业、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课程较少。而且据调查显示,45.45%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开设的选修课科目太少、太单调,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要求增开选修课的科目,并且专家也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一些前沿性、创新性课程以及区域性、地方性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实践教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以培养从事基层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其招收的绝大部分是没有实际教学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对各院校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各院校都安排有一年的教育实践,而且实践内容基本上涉及了体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内容上,显得比较含糊,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另外,对于教学实践的标准、考核、评定等也都鲜有说明。另外,据对学生的调查显示,81.82%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帮助最大,而且45.4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加强,以提升自己实际教学能力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并且专家也建议各学校应适当增加教学实践部分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比重,进一步明确教学实践各部分的具体安排,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合理、完善。这说明,为了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及实际操作能力,从学生到专家都要求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
(三)培养方式分析
通过对各院校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在培养方式上各院校具有一致性。在课程教学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重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点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合作学习、模拟训练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在导师指导方面,采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的形式,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校外导师由经验丰富的中小学高级教师担任,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指导。在教学实践方面,定期组织研究生深入中小学实践基地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课例分析等活动。
(四)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分析
关于学位论文各院校的要求大同小异,论文内容都要求取材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实际以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论文的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字数一般在2万字左右。
关于学位授予的条件,一般是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即可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有的院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还要求公开发表文章,否则不授予学位证。
(五)培养方案的实际执行情况及原因
1执行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研究生对于学校管理的总体评价不是很好,认为“措施得当,效果很好”的仅占9.09%,说明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学校的管理措施不是很得力,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还有部分研究生反映,由于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较少,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不被重视,几乎被忽略。
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校对于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执行情况总体还是可行的,但是在课程教学、课程考核、课题参与环节的执行情况不够理想。首先,对于课程教学的执行“不太严格”和“很不严格”的分别占9.09%和18.18%,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有27.27%的课程教学既没有给学生提供教科书也没有提供参考资料,既提供教科书又提供参考资料的课程仅有18.18%;还有学生反映某些课程面临有学生无老师的情况,使课程的设置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其次,关于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有27.27%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在这方面的执行情况非常不严格,而参与课题研究对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的只占36.36%,仍有63.64%的研究生未参与过课题研究。
另外,研究生对于学校教学实习组织与考核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也以“一般”为主,并且据全日制教育硕士 (学科教学·体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导师反映,高校安排研究生在中小学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短,而且研究生到了中小学之后,实际进行教学的机会比较少,根本无法实现培养方案中所设定的培养目标,所以研究生对于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计划的落实有意见,并一致强烈要求学校加强教育实习环节的实际质量保障。因此,高校应该与中小学商讨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增加研究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机会,使培养计划上的各项安排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关于学位论文的写作、评审、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各院校具有一致性,要求都比较严格。
2原因
关于培养计划各环节执行不严格的原因,专家认为:首先是学校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学校如果重视那么就会排除各种困难,严格执行培养方案的每一步骤,严格完成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其次是学校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缺乏经验,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影响很大,并且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施;再者就是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较少,比较零散,学校管理不便;另外,中小学校面对研究生实习,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以种种原因敷衍了事,没有充分尽到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应尽的责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各院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过于笼统,没有突出各院校自己的办学特色或区域性优势。
2各院校设置的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大同小异,部分难过的课程的课时应有所增加;开设选修课普遍较少,覆盖面较窄;各院校都安排有一年的教学实践时间,但是教学实践各部分的具体安排不够明确,针对性不是很明显,并且专家和学生都要求强化教学实践在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分量。
3在培养方式、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方面,各院校显示出了一致性;在对待非本专业的生源上,各院校的做法也基本相同。
4各院校对于培养方案各环节的实际操作与原计划存在偏差,存在着执行不严格的问题。
(二)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保证,是教育活动中应坚守的原则、信念。要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就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培养新一代的教育人才。因此,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把转变、更新教育理念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各院校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正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内涵,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规划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2在课程设置上下大工夫
首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特点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因此课程本身的质量就会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根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出“宽”、“新”、“实”的特点。“宽”就是课程的知识面宽泛,课程基础宽厚。“新”就是要求课程的内容要反映出当前本学科知识、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新成就、前沿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等新颖的东西。“实”就是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所设置的课程,应以培养具有本学科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宽泛的其它学科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的需求和新课程标准,充分反映当前国内、外基层教育以及科研的新理论与方法,加强课程的实用性,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其次,对于课程学时的设置,各院校应该综合课程内容及特点、基层教育的要求、研究生的需求以及师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更加合理地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再者,对于教学实践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践内容上,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并制定出考核、评定办法,明确教学实习的标准。
3加强培养方案各环节的落实
首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给予重视,不能因为人数少而放松管理或不去管理,这样容易造成负面连锁反应,对于高校、研究生、基层教育、社会等各方面都不利。其次,学校应主动探索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比如灵活变更上课方式,某些课程因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少不便为其单独上课,可以安排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一起上课;再者,可以借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经验,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落实提供经验参考。此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主动地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秉乘着对各方面都负责的态度,为培养过硬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把好自己的关口。
参考文献
[1]孙永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研究[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吴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吴彩霞.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工科硕士生课程设置探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秀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M].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秦丽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的探索与制定[J].科技信息, 2009 (31) :399-400.
[6]秦丽丽.全日制专业学位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比较[J].科技信息, 2010 (19) :19-20.
[7]朱新根.论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及其建设[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27 (4) :113-11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27].http://yz.chsi.com.cn/kyzx/zyss/200903/20090327/20184603.html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8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大量有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了解各个学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情况,查询中国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对与主题相关的论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2 调查访谈法
与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院校的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学校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情况,同时访谈一些院校研究生培养处的相关工作者和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相关专家,聆听他们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想法和意见。
1.3 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得文献及谈话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清晰的逻辑序列。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1]。它标志着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又上了新的台阶。体育专业学位的设置也为推动我国体育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009年教育部公布,“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适时而生。体育学科的技术性要求使它的教授模式有别于其他学科而具有自己的特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面临全新的不同于以往专业学位教育的对象,具有新的内涵特征,这些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要把握的前提条件。
2.1.1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体育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以专门职业背景为导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不同于以往侧重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2009年以来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也不同于以往的在职专业学位教育,其是正规的国家学历教育,培养的是在专业和体育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更次实用人才,教育目标更加面向社会需求,是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特点为基准的专业学位教育。
2.1.2 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收对象主要以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具有工作经历的考研人员在如今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更愿意选择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另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继续深造的学习机会,他们当中很大的一部分也会选择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
2.1.3 高落差的培养模式给实际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推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但大都是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开展的发放“单证”的在职教育[3]。2009年研究生教育实施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体育学科也开始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体育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本身发展的就较晚,如今面对大多数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旨在培养实际应用人才的全日制培养模式无疑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2.2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状况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教育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5]。张丽在《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一文中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针对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11所体育院校2009级招收的364名体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符合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招收对象以体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学生缺乏从业经历和职业背景;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课程中,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设置趋同,选修课在设置上差别较大,学生对课程设置评价普遍不高;近四分之一体育院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没有专项课,67.5%的体育硕士认为专项课内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没有突出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总体来说实习以教学为主,缺乏针对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的实习和实践;有51.0%的全日制体育硕士没有外语水平的要求;58.9%的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论文写作要求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一致[6]。
绝大多数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体育人才为目标,符合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课程设置与学术型专业教育相比区别不大,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第一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第二年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研究领域大多以体育教学为主,实习也大都选择在高校或中学进行教学,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各院校有所不同,部分院校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并无不同,有的在毕业论文侧重点方面会有要求,但字数要求低于学术型专业。有些院校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全部公费制,有些院校则是全部自费,奖助学金制度与学术型专业并无区别。可见,我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状况整体上与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各院校在具体的实施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培养模式不尽完善。
3.3有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分析
专业学位教育是与学术型学位教育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规范的系统的学位教育。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体育硕士学术型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并无孰轻孰重之分,只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培养目标具有差异。随着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多,更多的研究生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就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高层次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因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对体育专业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并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促使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这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现阶段的大好发展时机,促进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特定职业为导向的复合型实际应用人才,而其招收对象又以毫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上为主,这就造成了实际情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矛盾的产生,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并充分利用应届本科生充足理论知识储备的优势将其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重点。西方很多国家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例如,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7],这些都可为我国现在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借鉴,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推向校外,拓宽与社会上各体育行业的联系渠道,提高体育特定行业的从业标准,使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保证。由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较短,发展速度过快,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导师的现状[8]。激烈的国际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竞争,适应社会发展的以特定体育职业为背景的体育综合素质人才更离不开创新能力,这次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正好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针对应用型体育人才而言,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等策略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在具体管理策略方面可以向培养创新能力倾斜,进一步推进创新激励制度,将体育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行业中流砥柱。
3 结论与建议
3.1 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而实施的,其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出发,推进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3.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教育而言的,其与学术型学位教育处于同一层次,有规范系统的招生模式、培养方案、管理模式,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只是发展得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院校在具体实行策略上还不尽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3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特定职业为背景的体育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就增加了实际工作的难度。如何填补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培养工作的重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本土化。
3.4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缺乏创新意识培养的弊端,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离不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03-105
[2]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72-74
[3]百度百科.专业学位硕士[EB].http://baike.baidu.com/view/2200938.htm,2011-09-22
[4]教育部.杨玉良就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答记者问[EB].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jft/267248.shtml,2009-03-02
[5]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详细介绍[EB].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tyss/267645.shtml,2010-10-22
[6]张丽.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1
[7]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17-120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9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及创新, 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就业面相对较宽, 就业方向针对性强, 一度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然而伴随近年来工程硕士毕业生数量节节攀高, 人才需求几近饱和, 工程硕士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 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如:自身定位模糊, 择业期望值偏高;就业观偏差, 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就业市场状况, 求职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 市场行为不规范[1]等, 成为工程硕士求职路上的阻碍。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机制陈旧、师资薄弱, 就业教育缺乏重视
在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规模相对较少, 受传统观念影响, 人们更希望把有限的精力投放到本科生及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之中, 针对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一方面, 就业教育体系、机制不甚健全, 无论是就业教育责任主体、组织机构、管理办法还是评价体系, 仍然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现成体制, 缺乏创新。另一方面, 就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主要由各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及研究生管理人员组成, 缺少具有人力资源、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的教师参与教学, 就业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二) 对象模糊、目标不清, 就业教育缺乏规划
目前, 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就业教育缺少长远、深入的规划, 要么生搬硬套既有模式, 要么实行改革浅尝辄止。为了节省资源, 培养单位通常是不分专业、不分类型, 实施“一刀切”的教育方法, 缺乏有分类、有深度的指导。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硕士就业去向存在差异, 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拿来主义”, 套用学术型硕士或者本科生的就业教育模式, 不考虑专业方向而开设“大课”, 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而且还会加深研究生的就业困惑, 对其择业、就业产生阻碍。另外, 就业教育的目标也不清晰, 仅仅停留在灌输就业理论、了解就业政策等浅层次目标上, 忽视了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心理调适等目标的实现。
(三) 实践不足, 能力欠缺, 就业教育缺乏质量
专业硕士, 尤其是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提高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有些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优势并不明显, 甚至是“徒有虚名”, 成为工程硕士就业之路的“绊脚石”。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部分研究生及导师在企业实践环节中存在“走过场”的心态, 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培养环节, 不注重实践的效果,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培养单位未能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平台, 没能把就业教育有效的融合到实践环节, 缺乏校企之间就业教育的联动机制, 从而错失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良机。
三、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 更新理念, 完善制度, 提升就业教育重要性
1. 更新理念, 提高认识。
有人认为研究生思想成熟、自立能力强, 不需要开展就业教育工作;也有人认为工程硕士就业方向明确, 社会需求量大, 开展就业教育多此一举。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部分高校忽视了工程硕士的就业教育工作。培养单位要转变观念, 树立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就业教育理念[2]。招生就业处、学院就业办、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及辅导员要积极参与, 献计献策, 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工程硕士的就业教育认识;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分类就业教育, 把就业教育纳入培养体系, 贯穿培养全过程, 提升就业教育的重要性。
2. 完善制度, 保障运行。
思想上重视了, 才能付诸行动, 行动的有效性要依靠制度的支撑。建立健全就业教育责任机制和教学效果评价制度, 将就业教育成果纳入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加强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建设, 明确就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名额配比, 保证师资数量;统一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确保师资质量。制定并完善工程硕士企业实践相关管理办法, 明确校企合作共同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的责任, 将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运用到就业教育中, 确保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 丰富内容, 变换模式, 提升就业教育实用性
1. 丰富内容, 强调发展。
就业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教授就业理论、宣讲就业政策, 更应强调研究生个体的发展性教育。培养单位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要素为依托, 在强化职业意识、深化自我认知、了解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教育, 帮助研究生正确看待竞争, 找准自我定位, 及早进行职业规划, 并结合个人特点进行职业检索, 科学安排实践计划等[3]。从而以就业为突破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能力, 实现全面发展。
2. 变换方式, 注重引导。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学术型硕士, 传统的就业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工程硕士的核心, 因此就业教育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培养单位要结合工程硕士的特点, 加强案例式、讨论式及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的探索[4], 增加就业教育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引导学生从“不爱听”、“勉强听”、“被迫听”转变为“喜欢听”、“愿意听”、“自发听”, 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就业提供帮助。
(三)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提升就业教育有效性
1. 创新载体, 加强交流。
工程硕士研究生思想活跃, 喜欢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新知识。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的需求, 急需创新教育载体。培养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当下青年人喜爱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群、讨论组、飞信、微信等发布就业信息, 交流就业心得;也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发布就业指导、用人单位信息。各学院可以在网站开设“就业指导工作坊”, 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零障碍”交流, 以全方位、多视角、广渠道的信息网络传输方式提高就业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2. 搭建平台, 开辟渠道。
工程硕士研究生有参加企事业单位实践的经历, 就业教育平台相对较多。一是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单位可以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事业签订合同, 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5];与企事业加强沟通, 积极了解用人单位需求, 针对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类型, 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实践单位设立就业教育机构, 负责研究生在实践期间的就业教育监督及评价工作。二是搭建社会平台。培养单位可以邀请社会专业人士、企事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专业组织和专门机构进校园开展就业教育工作, 拓宽教育途径, 为研究生做好就业服务和咨询, 帮助研究生获得即时职业资讯[6], 真正使研究生感受到就业教育的良好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就业教育质量关乎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 关系到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合理流动, 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各培养单位要以就业教育重要性、实用性及有效性的提升为中心, 合理规划、多措并举, 努力将工程硕士的就业教育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曾婕等.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7) , 75-76.
[2]牟艳娟等.增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1 (12) , 136-138.
[3]沈长月等.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分析与高校教学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31) , 87-90.
[4]郝晓丽.基于就业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商情, 2012 (38) , 191.
[5]陈洪波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就业工作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 2013 (5) , 32-34.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策略分析 篇10
一、全日制物流工程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工程是一门综合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 其工作要涉及到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该硕士学位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创业型、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纵观两年多来全日制物流工程的培养现状,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应用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还比较模糊;教学培养模式还较为单一;管理经验较为匮乏等。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如何完善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策略, 进而更好地达到创新应用型的奋斗目标,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全日制物流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 强化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侧重实践应用的培养方向
应用型硕士更侧重于往“入世济邦”方向发展。一方面在塑造“基础扎实”为首的“三实型”人才大方针指导下强化学生对物流基础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加紧与大型物流企业的沟通, 通过调查了解物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项物流操作技能, 使“实用、创新、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渗入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 达到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用人企业的需求口径紧密衔接, 突显物流工程人才在物流各行业和部门中的竞争优势。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应该具备熟悉物流领域内领先的信息技术、物流运作流程, 能够对世界先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业务形态、产品更新有一定程度的判断能力, 能够针对实际物流工作中的需求, 自主从工程角度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更新相应的物流工作优化方案。毕业生应具备在相应的物流企业或物流部门从事独立的物流服务资质。
2、突出培养特色, 创新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的教学模式
(1)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 可以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完善在这方面的不足:第一, 通过物流工程相关专业课, 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流各个职能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对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形态有大体的了解, 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第二, 开设有关物流软硬件操作的实践课程, 强化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使其在动手中体验到物流工作的要领和流程, 进一步明确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第三, 建设物流工程校内外的校企实践教学基地。让物流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直接参与相关物流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工作, 增强实战经验, 缩短就业磨合期。
(2) 培养机制创新环节, 物流工程硕士应贯彻校企共同培养的方针, 在校期间完善理论课程的梳理和掌握, 通过实验室掌握物流工作的初步技能;在企业继续深入研究相关课题并完成论文撰写。要构建双导师模式和实习基地模式的教学管理, 着重把握以下重点环节:第一, 完善双导师制度。首先要让双方导师都认识到双导师制度的优点及在工程硕士指导中必要性, 去除思想的误区。第二, 要督促校方导师加强与企业导师的联系, 并充分尊重企业导师的工作。第三, 鼓励校方导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工程一线, 了解学员及企业导师工作及研究现状, 了解企业需求, 从而有效沟通并提高自身指导能力。第四, 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导师指导热情, 并充分承认企业导师付出的劳动成果。
3、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管理方面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创作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综合指导下进行, 毕业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企业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 如一个完整的物流工程项目策划、设计或物流技术项目、攻关研究专题等。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物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最终成果形式有:应用研究型论文、设计型论文和案例分析型论文。
在论文评审方面,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论文应与学术型硕士论文区别对待。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类似于MBA学位论文的评审, 评审专家应着眼专业学位硕士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注重从论文是否有职业性、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挑战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对作者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结语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是一个新生事物, 本文从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手, 提出相应的策略, 从而更好地完善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为国家物流事业的崛起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诊:《德国大学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启示》,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40-41。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11
[关键词]非应届全日制研究生 现状分析
由于大学生毕业数量上升,就业压力大等原因,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继高考、公务员考试之后的三大热门考试之一。在我国几十万研究生队伍中,除了应届本科毕业生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是往届生、自考生、函授生、电大生等,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取得了重返校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部分人群与应届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明显的差异,我们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往届成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 现状分析
1.入学动机的复杂多样。据调查,往届成人考研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有的是为工作需要,进行学术镀金;有的是为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还有少部分人则是对原来的工作不满意,暂时逃避生活压力。综合分析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非应届成人的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既有出于学术目的的,也有现实功利目的的,这也是当代社会风气在研究生教育上真实而客观的反映。
2.社会角色的困难转变。这些同学都是在社会上工作过若干年后重返学校学习的。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学习起来,既可以转化为优势也可以变成阻挡进步的劣势。在考研的过程中,他们认真刻苦,一旦取得了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后,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很多人一下子不知所措,似乎失去了往日奋斗的目标。在校的这三年期间,是老老实实做读书的学生呢,还是只是混个文凭呢?许多人对自身的现状感到困惑。
3.在校生活的多种困难。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少数人为主甚至以个人为主,缺少群体活动,接触到的人和事有限,加之这些往届成人的研究生多数为校园新人,不像应届生那样容易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有些同学由于上学导致与恋人分离或夫妻两地分居,如何处理婚姻恋爱,子女教育等个人问题,学业与家庭二者怎样协调也是困扰这类同学的问题之一。另外经济问题也是影响其安心求学的原因之一,为了上学绝大部分往届成人研究生选择了离岗辞职,失去了经济来源,而他们又不能象应届生那样向父母索要高昂的学费、生活费等开销。读书还是兼职,成为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4.学校课程设置的不适。有一部分同学是抱着改善自身素质,提高学术能力的想法来充电学习的,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真正的兴趣或现有的就业岗位来选择所学专业,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但高校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差距。某些课程的设置多是以纯理论为主,教学中理论晦涩难懂,脱离实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很难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要。
往届成人研究生在学习上感到不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的自我导向性被忽略了。自我导向式学习即非应届研究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与社会阅历相对贫乏的应届生不同,往届成人研究生积累了广泛的生活学习经验,这些丰富的个人经验和个人能力会被成人带入学习进程,如果这些个人经验及能力能够充分被激活并且善加利用的话,那么,这部分内容将可以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抽象的学习内容提供生动具体的例证,从而帮助学习者深刻而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相反,漠视和放弃这些个人经验,则很容易成为妨碍学习的隐性障碍。
5.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由于涉世多年,有的同学对社会生活颇有一些感悟,有人出于逃避现实的想法来到大学以后,发现象牙塔里的生活也并非太平盛世,则更为自身需要面对的问题感到无奈和失望;有人则对公费生和自费生之间的差距,产生心理不平衡,加之由于科研选题不当,专业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等原因而感到烦躁不安,忧心忡忡。有少数人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不善与人沟通,生活单调沉闷。有的甚至与导师和同门师兄弟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遇到烦心的事时不愿意找人倾诉,对他人感到不信任,而一味将心思埋到心里,时间长了性格发生变化,形成交往障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研究生生源的多样性及非应届全日制研究生的“成人”的特点,高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考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没有根据情况变化而改变造成的。
(二)建议
由于越来越来多的非应届全日制学生进入到研究生这个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各种状况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质量的培养。对此现状,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之后特提出如下建议:
1.正确认识往届成人研究生。凡毕业后工作数年后再重新入学充电的人,往往都是真正想学一些新知识,不管是因为以前对工作存在幻想后来发现出入太大,还是当初选择工作时盲目冲动,这些人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实践后,要么找到了自己的真实兴趣所在,要么明白了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结构。当他们重新回到学校后,他们都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科研中去。他们在进行研究时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最新的课题方向,而且他们认识、把握问题的敏感度也要比一般应届生强。当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要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养成静下心来做研究的习惯等。只要这些问题能解决的好,这部分往届成人研究生往往能比一般同学取得更大的成绩。
2.加强学业管理,改变授课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成人和就业”的特点,面向同学的需求和个性发展,贯彻学科交叉性的原则。学校可以建立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在一级学科的范围内使二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兼容,使往届成人研究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本专业以外的课程,而不是局限于本专业的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应广泛采用讨论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导师和学生的交流,充分发挥往届成人研究生经验丰富的优势,调动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讨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建良好生活氛围,营造心理健康环境。从学校方面来说: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由于经济拮据或生活方式不同给研究生带来的压力;二是提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整个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系统中;三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和社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一些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四是针对不同的研究生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入学教育和毕业就业指导工作。
对往届成人研究生来说,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心理的自我调节,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主动地扩大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最广阔的大学,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可以通过深入基层,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缓解内心压力。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数百万在读研究生中,往届成人研究生的人数众多,所蕴涵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潜力深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针对这一部分特殊人群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曾瑜.浅论现行成人研究生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6,(4).
[2]肖正明.成人研究生教育存在地问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1,(2).
[3]曾琦.成人学习理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4]张丽莉.研究生心里健康问题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
[5]傅和平.关注研究生困难群体做好帮困工作[J] .中国研究生,2005,(3).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篇12
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与其他专业硕士的发展过程大致相同, 都具有历时比较短、发展规模迅速壮大等特点[3], 因此, 不少单位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些问题[4,5,6,7], 由此引发的思考对于专业硕士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以下将根据目前桥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情况及笔者指导专业硕士的具体经历, 探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实践环节的效果不易达到预期目标
(一) 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设置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业人才, 强调的是培养对象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在理论知识和学术深度上相对弱化一些。因此, 培养方案中特别强调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具体操作中, 专业硕士的课程虽然已成独立体系, 但总体上还是借鉴学术型硕士的课程体系。其中除了设置实践环节, 其他可选择课程大多仍与学术型硕士相同。此外, 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仍然按照学术型硕士的方式进行教学, 难以突出专业硕士的特点。因此, 这样不利有效培养专业硕士的工程技术能力。
(二) 实践环节的实施效果
目前的桥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 明确要求硕士生应到工程现场进行实践, 入学时为往届毕业生的, 实践环节时间至少半年, 入学时为应届毕业生的, 实践环节时间至少一年。对于缺乏工程经验, 尤其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硕士生来说, 这是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够借此机会快速成长。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实践环节的效果却往往大打折扣, 比较常见的是部分硕士生并未真正到现场参加具体工程实践;或者实践时间未达到计划时长;或者学生到现场没有高质量完成工程实践, 仅仅履行一种形式等等。导致实施效果打折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导师和学生重视不够;校外导师仅挂名不指导, 校内导师缺乏适合项目;部分学生怕吃苦;一些工程现场不愿意接受硕士生或不安排具体业务;经费不足、监督考核及管理跟不上等等。此外, 由于学位论文才是硕士阶段最重要的考核内容, 其撰写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 因此硕士生希望用更多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减少工程实践的时间, 这也影响实践环节的效果。
(三) 各方重视, 合理安排
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都是硕士阶段重要的环节, 充足时间的工程实践可以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供坚实的基础, 学位论文的撰写也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
要真正有效落实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一年或半年的工程实践, 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相关企业、校内外指导教师和硕士生几方共同重视并努力才能解决。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桥梁实践环节的监督考核, 重视培养基地建设,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另一方面校内、外导师要有效沟通, 依托相关的桥梁工程项目, 指导硕士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此外, 硕士生自身对实践要有正确的认识, 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与工程实践。
具体操作上, 导师应与研究生共同商量, 在制订培养计划之初, 合理安排硕士期间的两年半时间。比如, 可以在理论课程学习的间隙分阶段进行现场实践, 把实践提前与课程同步进行;或者在实践过程中着手准备学位论文, 将实践与学位论文结合起来, 相当于把学位论文选题提前进行, 并把论文工作时间拉长, 因而学位论文的质量相应就容易提高了。
笔者指导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的实践表明, 通过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进行一年的现场实践确实让他们在专业技术上提高很多, 并促进了专业理论的学习, 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二、缺乏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的合理评价标准
(一) 选拔管理方式降低了专业硕士的社会形象
在宏观上, 国家大力发展专业硕士。但是在实际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 却降低了专业硕士的社会形象。
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样, 有两种选拔方式: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入学和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在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中, 绝大多数首选报考的是学术型硕士, 在无法入选学术型硕士的时候才会选择调剂到专业硕士就读;在推荐免试的学生中, 只有排名靠前的才能获得攻读学术型硕士的资格, 排名靠后的只能获得报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资格。这种选拔方式给社会和考生造成一种印象, 即认为专业硕士在各方面要劣于学术型硕士。
另一方面, 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 导致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形象受到进一步影响。目前的硕士研究生中, 仍存在公费和自费之别, 其中学术型硕士的公费名额往往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专业硕士只有很少的公费名额。因此, 全日制专业硕士中, 大部分学生需要缴纳每年上万元的学费, 相比之下, 大部分学术型硕士不仅可以免交学费, 而且每月还能领到一定的生活补贴。这种不同的待遇在社会上容易造成错觉, 被解读为“专业硕士学位是花钱买来的学位”。
(二) 缺乏专业硕士各种奖励评选标准
目前, 针对高校研究生的各种奖励比较多, 有各种级别和不同层次的奖学金 (最高级别为国家奖学金) 、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这些奖励的评比往往是将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放在一起进行的, 而其评选标准却大多按照学术型硕士进行考虑。比如目前国内各高校对学术型硕士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并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但对专业硕士不作此要求。因此以此二项指标作为标准对学术型硕士进行评选是合适的, 但以此指标作为标准评选专业硕士则必然使专业硕士处于标准之下, 无法获得相应的荣誉。事实上, 不符合这两项指标并不完全影响部分专业硕士成为优秀研究生。
由上述可见, 专业硕士的选拔、培养和管理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需要管理部门深入研究, 引导全社会对专业硕士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出台适当的鼓励措施, 解决其中的各种问题, 吸引优秀人才报读专业硕士, 并真正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才有利于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
三、双导师制的实施缺乏相应约束
专业硕士实施的是双导师制[8,9,10], 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 (高校或研究所) 即校内导师, 另一位导师则来自本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即校外导师。双导师制是一种很合理的培养方式, 两位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既能为硕士生在理论上把关, 又能提供有效的工程实践机会, 提高其专业能力。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双导师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两位导师的分工缺乏明确的约定且无其他相应约束。这种情况下, 如果校内、外导师相互之间不够了解, 缺乏沟通;或者校外导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 而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众多, 精力不足, 产生依赖心理, 将硕士生推给校外导师, 那么“双导师”容易演变为“无导师”。
要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 除了聘请高水平、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外, 管理部门对导师的责任、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的约定和适当的监督, 使校内、外导师都能重视并认真负责,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作为新的高级人才培养方式, 已经受到了同行业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各高校的进一步扩大招生中, 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保证其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03-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05/xxgk_87768.html.
[2][8]教育部.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04-26.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6/201007/xxgk_91987.html.
[3][9]杨艳琼, 黄学, 蒋艳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
[4]肖顺华, 刘峥, 杨建文.浅析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教育观察, 2012, (1) .
[5]王洪波, 邢丽贞, 陈文兵等.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教学方式探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 (4) .
[6]宋平, 杨连茂, 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3) .
【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推荐阅读: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06-04
中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录取过程07-25
全日制兽医硕士05-17
全日制会计硕士08-09
成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09-05
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09-30
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08-1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08-19
全日制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