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精选2篇)
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 篇1
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陈霄飞) 记者从华东交通大学获悉,该校明年计划增招5%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该校研究生处招生就业办主任朱王海说,该校今年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招生名额,主要涉及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域。
该校通过奖学金制度鼓励考生积极学习。奖学金分为学业奖学金(一、二等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还有助学金。
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 篇2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差异性,通用标准要素,专业认证
面对日益激烈的新型工业竞争,工程硕士的培养需求快速增长,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成为教改研究的热点。2013年6月,中国成功申请成为“华盛顿协议”临时签约组织,标志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教育认证是通过确认某一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的方式,为接受或可能接受这种教育服务的群体或个人与需要教育服务的社会工作提供的一种教育质量保证方式[1]。因此,工程教育认证对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质量保障机制,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2]。同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本科向硕士层次的拓展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3]。但是工程硕士培养相较学士培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培养规格的多样性;培养学制、学分差异,培养学制不同,带来培养环节的三个要素———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差异。由于工程硕士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与现行的本科生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联性、关键要素的标准如何被不同学校接受,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推广性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为例,综合分析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差异性,参照英国和欧洲的经验,考虑学制、学分、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培养的差异,开展工程专业硕士认证通用标准要素分析,为统筹考虑并综合设计我国本科和硕士层次的认证标准提供参考。
一、国内工程硕士培养差异性
工程硕士培养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培养规格的多样性,可以区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前者培养的对象多为应届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后者培养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是与企业共同培养的,在职人员应一边工作一边完成工程硕士的各项培养环节。(2)培养学制、学分差异,英国和美国均有一年学制的工程硕士,国内则分别有2年、2.5年和3年学制的培养形式;由于学制的差异,必然带来总学分要求的差异。(3)培养学制不同,带来培养环节三个要素———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差异。
以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为例,选取该领域专业建设水平处于国家前列的西南交大、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五所高校,收集五所高校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4,5,6,7],具体分析上述第(2)和第(3)两个方面的差异性。
1. 学制差异。
五所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差异较大,东南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学制为2年,西南交大和中南大学学制为3年,见表1。
2. 学分差异。
五所高校由于学制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达到毕业要求的总学分也有明显差异,东南大学总学分最低不少于26学分,中南大学总学分最高不少于36学分,见表2。
3. 专业实践培养差异。
五所高校对于到企业、事业或其他单位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的培养要求差异主要体现在累积时间要求和学分差异上。累积时间方面,同济大学要求不少于3个月,西南交大要求不少于1个学期,北京交大不少于6个月,中南大学不少于12个月。学分设置方面,东南大学没有实践学分要求,同济大学专业实践学分要求最高,为6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9%),见表3。
4. 课程设置差异。
五所高校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差异较大,课程分类按照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学术讲座与学术报告四小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1)公共学位课:五所高校学分要求为5~6学分,相同课程包括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但公共学位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有较大差异,最低占16%,最高占23%。(2)专业学位课:五所高校专业学位课学分要求有较大差异,开设的课程数量与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相关,北京交通大学学分要求最低,为4学分,中南大学学分要求最高为14学分,见表4。五所高校相同或相近课程仅有两门,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或交通工程理论)、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或综合交通系统规划)。(3)专业选修课:四所高校学分要求为6~8学分,开设的课程数量与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相关,西南交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数量最少为16门,同济大学由于支撑了3个二级学科方向,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数量最多为33门课,见表5。东南大学培养方案中非学位课程要求8学分,但是没有具体列出课程名称。(4)学术讲座与学术报告:五所高校均有这个培养环节,学分要求为1~2学分,较为一致。
5. 学位论文要求差异。
五所高校中三所高校对学位论文工作时间要求不少于1年,西南交大和中南大学要求不少于1.5年,对论文选题要求略有差异,查阅文献与字数要求有一定的差异,见表6。
二、工程硕士与学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联性
在职业资格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要职业大都有最低的教育要求,以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水平。以美国为例,参加工程师执照考试的报名者必须获得经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学会(ABET)认证的学士学位,而医生、律师等专业化程度更高的职业,最低学历要求则为博士层次[8]。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本科向硕士层次的拓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英国高等工程教育类型丰富,层次多样,其硕士层次的认证与学士相比,硕士层次的认证标准在深度和宽度上都比学士有更高的要求[2],具有如下特点。
1. 硕士的学习产出标准是学士的拓宽和提高。
硕士层次学位项目的认证标准高于学士学位项目,例如在学习产出中,对学士要求具备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对硕士层次的毕业生,则普遍要求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对前沿、新技术和新发展有所意识,甚至是批判性的意识,还要有对工程外部领域知识的理解。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关于“对各种工程材料和组成部分的知识和理解”的限定词,工程硕士要求是广泛的,而学士要求是理解可以应用工程知识的背景[2]。因为工程硕士有着面对工程实践的职业指向性,而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往往是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对的是各种工程材料和组成部分问题的综合集成,因此知识要广泛。在“交流和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要求上,对学士要求具备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而对硕士层次的毕业生,则要求具备理解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并进行领导的能力[2]。
2. 工程硕士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程硕士培养有更多工业界参与的项目工作和团队工作要求,具有更明确的工程职业指向性,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2]。因此,在英国经过认证的综合型工程硕士学位在工程师注册中具有优势地位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不同在于前者在研究过程和工业环境中,应提供更具深度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提供更大范围的项目工作经验,包括参与团队项目。
三、考虑工程硕士培养差异的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素分析
我国本科层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正式确立,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国际上进行硕士层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家不多,各大国际认证组织对硕士层次的认证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国可参照英国和欧洲的经验,考虑学制、学分、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培养差异,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三个关键要素可以在大多数学校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上,进行相关标准的条文编制,以使得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具体建议如下。
1. 毕业要求。
从前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五所高校全日制硕士培养学制差异分析可知,工程硕士最短学制为2年,并且学位论文的累积工作时间有不少于1年的要求,因此通用标准在毕业要求这项,可以规定适用的学制,例如最低学制要求为2年。毕业要求中的能力标准,考虑到硕士层次的认证标准在深度和宽度上都比学士有更高的要求,且更注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工程硕士毕业要求能力标准在目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给出的本科生12项毕业要求[9]基础上,建议增加创新能力要求;将本科的研究能力对应至工程问题分析,实验的设计、实施及分析,创新能力三项能力标准;提高工程知识、工程问题分析、实验的设计、实施及分析、工程设计与开发、工程与社会、终身学习6项能力标准。见图1。
2. 课程体系。
本科培养以课程为主,但是工程硕士培养除了课程以外,还有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的要求,因此建议将通用标准第5大项标题“课程体系”调整为“培养环节”,即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培养环节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培养环节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前文指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五所高校全日制硕士在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的学分设置、学分比例上均有较大差异,很难按照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标准给出各类课程占学分比例的最低要求。建议工程硕士在课程这一项,提出必须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的要求即可。同样,对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只要给出明确要求,不需要给出学分比例的最低要求,以适应各所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方向和就业去向的多样性。
3. 师资队伍。
工程硕士与学士培养的明显差异在于工程硕士采取的导师制,因此在师资队伍这项通用标准中,应关注“导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生指导中,而不是本科生通用标准中的“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对工程硕士的专业深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通用标准中应关注“专业教师”具有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职业发展能力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而不是本科生通用标准中泛指的“教师”。
四、结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硕士层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尝试和推广将是一种趋势。本文综合分析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差异性,考虑了大多数学校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提出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素———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三项的具体调整建议。建议依托已组建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以本文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统筹考虑并综合设计我国本科和硕士层次的认证标准,让我国硕士层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走在国际前列。
参考文献
[1]王建成.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志义.适应认证要求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6):9-16.
[3]郑娟,王孙禺.英国硕士层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83-90.
[4]中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Z].2013.
[5]东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Z].
[6]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全日制)[Z].2011.
[7]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2014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Z].
[8]潜睿睿,王晓蓬.美国专业学位等级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J].教育评论,2013,(2).
【华东交通大学增招5%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推荐阅读: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08-26
华东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09-15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寒假放假及开学时间08-28
华东理工大学主考商务管理专业09-14
华东师范大学物流专业国家级培训总结10-22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全日制MPAcc、审计硕士MAud目录10-25
华东师范大学军理05-28
华东师范大学蓝色校徽06-11
华东理工大学暑假放假时间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