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2024-09-02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通用9篇)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1

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暨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前景研讨会议程

(2011年11月18日—19日)

华东理工大学

一、开幕式

时间:18日上午8点45分 地点:逸夫楼演讲厅

主席台就坐:校领导、温铁军、曹锦清、李昌平、刘志仁、毛啸岳。

主持人: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序:

1、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包括外籍嘉宾。

2、校领导致辞。

3、李昌平代表与会者致辞。

4、合影留念

二、主题发言

时间:9点30分-10点40分,每人35分钟。地点:逸夫楼演讲厅。

主持人:李昌平(县乡干部论坛组委会主任)发言人:温铁军、曹锦清。

1、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2、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三、茶歇5分钟

四、上海经验专题

时间:10点45分-11点45分,每人20分钟。

主持人: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发言人:唐晓腾、丰东升、黄辉云。

1.唐晓腾(上海市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上海地区农村社会管理的几点经验

2.丰东升(上海市农委城镇规划处副处长):上海与全国各地区土地置换做法的比较研究

3.黄辉云(上海市金山区农委党工委书记):金山区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五、午餐 地点:校内二食堂 六、十八日下午专题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专题 时间:18日下午2点—5点30分 地点:逸夫楼演讲厅

第一段:农业现代化(2点-3点50分)主持人:陈文胜(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点评人:徐旭初(浙江大学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导),马怀礼(安徽大学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

发言人:孙大午,向家春,余培发,田雨露,杨刻俭,智广俊,何平,马光臣。(每人十分钟)

1.孙大午(河北大午集团监事长):国家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2.向家春(安徽省广德县农委农经科科长):现代农业发展中组织化的实现与思考

3.余培发(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西部丘陵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初探

4.杨刻俭(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叶苏:是销路不畅还是生产过剩——关于农民买菜难及土地经营制度的思考

5.马光臣(中国三农网网站站长):农产品价格暴跌与政府作为 6.智广俊(内蒙古卓资县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贫困地区农村变局与出路

7.何平(山西省代县县委党校常委副校长):“ 十 八 大 ”前 的 感 言——来自新型集体化与家庭经营的对比 茶歇(10分钟)

第二段:农村金融(4点-5点30分)

主持人:周立(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教授,博导)点评人:常伟(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发言人:姜柏林,陈爱巧,张君生,孙君,禹明善、潘林。(每人十分钟)

1.姜柏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四平监管分局):构建“三票”制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2.陈爱巧(江西省南康市浮石乡财政所):地方融资的冷思考 3.张君生(中国人民银行广西浦北县支行):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助农增收及金融扶持对策

4.孙君(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院理事长):乡村规划设计院的乡村建设理论

5.禹明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科技局局长):介绍农村金融合作试验

6.潘林(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副教授),村镇银行发展的九个两难选择

(二)城镇化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及农民流动及其影响 时间:18日下午2点-5点30分 地点:逸夫楼第一会议室

第一段:城镇化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2点-3点35分)主持人:夏永祥(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点评人:吴柏均(华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纪 晓岚(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小城镇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理财(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发言人:罗凌,邸道宏,向培年,魏垂敬,何爱国,高云建。(每人十分钟)

1.罗凌(贵州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成渝统筹城乡经验及其借鉴

2.邸道宏(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党委书记):水东镇的新农村建设

3.向培年(向培年, 湖北省秭归县司法局归州镇司法所):对农村房屋闲置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4.魏垂敬(魏垂敬, 江苏沛县政府研究室):农民自主建新村:走出的一条新型社会建设和管理之路

5.何爱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民政局民政局社区建设科科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保障——宁波市镇海区全域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6.高云建(山东省莱阳市濯村党委书记):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体会

茶歇(10分钟)

第二段:农民流动及其影响(3点45分-5点30分)

主持人:唐亚林(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系教授,博导)点评人:杨发祥(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熊易寒(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讲师,复旦大学基层社会与政权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发言人:汪秀芬,吴明智,刘放生,邹国浩,田先红,包先康,爱新觉罗〃蔚然。(每人十分钟)

1.汪秀芬(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平湖乡党委书记):困惑在城乡之间:青年一代农民工的尴尬选择

2.吴明智(湖北省孝昌县王店镇党委书记):农民工过度外出对新农村建设的利弊影响及对策分析

3.错误!未定义书签。刘放生(湖南省衡阳县委宣传部):“三农”发展新情况——基于江南中部劳务输出地农村的体验 4.邹国浩(湖北省孝感市委研究室):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

5.田先红(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农民工返乡的村庄社会后果研究——基于赣南万村的田野调查

6.包先康(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承认与排斥:农民工身份建构的逻辑

7.爱新觉罗〃蔚然(幸福发展促进会创始人,《粮民》作者):我的扶贫之路

七、晚餐 时间:18点 地点:今缘宝

八、国务院参事刘志仁与各地基层干部交流专场 时间:19点

地点:今缘宝餐厅(三楼)

主持人:王文强(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发言人:袁勇、汪恭礼、李云利、田雨露、田雄。(每人发言十分钟,其他参与人由刘参事选择,与会其他干部也可志愿加入)1.袁勇(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合作、生态、综合——西部欠发达地区及粮食主产区农村社区发展路径初探

2.汪恭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村账”应该由谁来管?

3.李云利(山东巨野六合饲料有限公司):坚持土地调整,山东菏泽出了个“小岗村”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田雨露(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人民政府):从蔬菜滞销谈现代农业的发展

5.田雄(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委组织部):新时期经济型政党的乡村政治建设

6.黄迁海(河南开封西姜寨乡人民政府):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九、十九日上午专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

时间:19日上午8点30分—11点10分 地点:逸夫楼演讲厅

第一段:农村社会管理(8点30-9点45分)

主持人:张德元(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博导)

点评人:毛啸岳(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发言人:胡全林,肖飞,赖忠猛,蒲波,彭学植。(每人十分钟)1.胡全林(江苏省昆山周市镇新镇办事处主任):东部地区小城镇社会管理的一些思考

2.肖飞(江西省赣州市委维稳办):乡村治理:要把村民自治真正激活起来——江西省D村的调查与思考

3.赖忠猛(江西省南康市朱坊乡党委书记):基层组织的涣散与无政府主义的滋生

4.蒲波(四川省苍溪县委组织部):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5.彭学植(湖北省兴山县委组织部):聚民心、促发展——透视湖北省兴山县的“两会两评”模式 茶歇(5分钟)

第二段:社会稳定(9点50-11点10分)

主持人:肖唐镖(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点评人:唐晓腾(上海市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王习明(西南交通大学 政治学院,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发言人:周德祥,祁先超,闫景铂,辛洪,王传师。(每人十分钟)1.周德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白芒铺乡党委书记):道县白芒铺乡破解信访难题的实践与思考

2.祁先超(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副镇长):农村矛盾纠纷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X县D乡为例

3.闫景铂(河南省汝州市人大常委会):转变领导方式,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辛洪(江西省广丰县壶峤镇科技副镇长):信访背后的自重感——关于江西某镇05至09年信访问题的调研

5.王传师(江西省广丰县排山镇党委副书记):新时期下乡村治理中的服务性危机

(二)粮食安全与农田水利和国际比较 时间:19日上午8点30分—11点10分 地点:逸夫楼第一会议室

第一段:粮食安全与农田水利(8点30分—9点50分)主持人:罗兴佐(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

点评人:张谋贵(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陆福兴(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发言人:胡晓芹,朱诗慧,徐国祥,孙京波,贺文慧,贾林州。(每人十分钟)

1.胡晓芹(湖北省襄阳市委政研室):关于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2.朱诗慧(湖南省汝城县科协监察室):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水管体制改革——以湖南省汝城县为例

3.徐国祥(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思考

4.孙京波(江西省鄱阳湖渔政局鄱阳分局):鄱阳湖湖区“三渔”问题探析

5.贺文慧(安徽大学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等:惠农政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

6.贾林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小农治水看村民小组长的功能 茶歇(5分钟)

第二段:国际比较(9点55分—11点10分)

主持人:耿曙(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点评人:冷凤彩(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翻译:高明(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

发言人: Niraja Gopal Jayal;Manoranjan Mohanty(每人15分钟)1.Niraja Gopal Jayal(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教授,2011-2012年度美国政治学会副主席):印度的乡村治理

2.Manoranjan Mohanty(印度德里大学,社会发展理事会教授,发展研究中心主席):从无锡市看中国经济的成功跨越 夫人:Bidyut Mohanty(印度德里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3、申五星(韩国中央农协驻北京办事处主任):韩国农作物政府保险

十、闭幕式

时间:上午11点15分,预计一个小时。主持人:郭圣莉

1、介绍中心成员

2、各专题报告总结,每人8分钟。(1)、黄忠怀介绍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金融专题;(2)、赵赟介绍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以及农民流动及其影响专题;(3)、张德元介绍农村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专题;(4)、陈文胜介绍粮食安全与农田水利和国际比较专题。

3、组委会主任李昌平总结

4、校领导宣读论文获奖名单并宣布闭幕

十一、午餐 时间:12点30分 地点:学校二食堂

十二、19日下午的安排

(一)与会代表自由活动或返程

(二)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给研究生作报告 时间:19日下午2点 地点:第一教学楼309室 主讲人:贺雪峰、李昌平

参与者: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读书会成员,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师生。

(三)中印乡村治理比较研究圆桌会议 时间:19日下午2点30分 地点:第一教学楼304室

参与者:Niraja Gopal Jayal,Manoranjan Mohanty,Bidyut Mohanty,中方感兴趣的相关学者。

十三、欢送晚宴

时间:19日晚6点

地点:今缘宝

参与者:未离开上海的各地代表。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2

一、时间

2011年12月14号下午2:00

二、地点

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

三、参与对象

大学生记者团全体成员

四、竞聘会主要流程

1、主持人宣布竞聘会相关事项

2、王宇老师讲话

3、第五届记者团团长李宁发言

4、各位竞聘人员依次上台发表竞聘演讲

5、老师宣布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决定

6、老师为第五届记者团优秀学生记者和优秀实习记者颁发奖品

7、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8、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五、竞聘人员名单及信息(待商定、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竞聘人员个人说明以幻灯片方式滚动播出,参与竞聘人员名单评委人手一份,依 选手表现综合评定。

六、评选方式

由评选人根据各竞聘人的现场表现及平时工作表现综合评价。

七、竞聘会相关事宜

1、竞聘会主持人:刘奕

2、评选人员

宣传部老师:肖望兵、黄敏、宋泽锦、王宇、盛毅、郭李平、杨莎莎、丁鹏、侯林

第五届记者团成员代表:李宁、段丽珠、林丽莎等同学

八、竞聘职务

团长、副团长、团长助理、院报组组长、广播站站长、广播站副站长

策划人:大学生记者团

班主任论坛议程 篇3

时间: 2010年11月18日七八节课

地点:会议室

主持:陈世旭

参加人:全体教师

第一项:宣布《武沟初中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安排》 第二项:宣布《武沟初中班主任工作论坛评分标准及评分要求》(一、评分标准:从四个方面评分,(一)演讲内容(4分)观点鲜明,主题深刻、集中,角度新颖、得当,材料典型、充分;事、情、理交融,逻辑严谨。

(二)论坛技巧(2分)语言流畅,口齿清晰;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切合论坛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富有感情。时间控制在5—7分钟。

(三)精神面貌(1分)服饰整洁、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四)论坛效果(3分)论坛精彩有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深刻教育,具有强大的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评分要求:要求与会老师认真听取演讲,客观公正地实事求是的评价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论坛情况。)

第三项:武沟初中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开始(请九(1)班主任惠文星演讲,九(2)班刘兴建……)

第四项:领导评议

第五项:自由讲话

风险社会论坛议程2.0 篇4

——风险社会与治理

时间:2012年10月27日-28日

地点: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传播学系

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2012)——风险社会与治理

论坛简介

社会建设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又是学术研究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2011年9月,中山大学设立“社会建设论坛”,汇聚全校各学科力量,开展“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融合与社会治理”、“民生发展与社会政策”、“风险社会与治理”等四方面主题的研究。

“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2012)——风险社会与治理”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28日在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举行,旨在探讨中国特色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公共治理之道,为学术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本届论坛邀请到国内近二十位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参加,他们在危机和风险管理、公共治理、社会抗争、新媒体舆论研究等领域拥有卓越成果和前沿视角。论坛将通过主题发言、互动提问、圆桌研讨的方式,促进学者间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交流。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2012)——风险社会与治理

论坛议程

10月28日上午 会议开幕式和主题报告 地点:传播与设计学院301报告厅 08:30-08:55 嘉宾签到 09:00-09:25 会议开幕式

主持人:张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校级领导致辞 何兴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论坛负责人致辞 张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公共传播学系系主任)

09:25-09:45 嘉宾合影(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楼前坪)09:45—10:45 主题报告模块一:公共风险与社会沟通 报告人:

《社会公共风险管理的若干问题》 郭惠民(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意见领袖话语特征、行为策略》 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风险社会的政治挑战》

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社会化媒体、危机想象与社会认同》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10:45-11:00 茶歇(301报告厅门口)

11:00-12:00 主题报告模块二:社会抗争与集体行动 报告人:

《悬浮式治理:高速工业化村的社会管理危机与症结》 何艳玲(中山大学政治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2012)——风险社会与治理

《社会抗争的政治机遇与传播机遇》 张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番禺事件中的抗争性话语初探》 周裕琼(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未来走向——基于农村与都市群体行为差异的社会学分析》聂静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12:30-14:00 东苑宾馆用餐及休息 10月28日下午 主题报告和圆桌研讨

14:00-15:00 主题报告模块三:社会矛盾与公共传播 地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301报告厅 报告人:

《社会矛盾的结构与形式》

张海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传播的特征分析——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为例》

吴柏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媒体对企业声誉的议程设置效果: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研究》 邓理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乌坎观察:失地农民集体维权的故事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15:00-15:20 茶歇(402会议室门口)15:20-17:00 圆桌论坛

地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402会议室

15:20-16:10 研讨主题一:公共事件及舆情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 主持人: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2012)——风险社会与治理

16:10-17:00 研讨主题二:新媒体语境下风险治理的多学科对话 主持人: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5

(2011—2012)(总第20期)

会议议程

时间:2011年11月19日(周六)上午9:00 – 12: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单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11—2012)发布会

主 持 人:杨瑞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

一、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

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致辞

三、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2012)主报告演讲:

放缓加速、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 告 人:刘元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 第二单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

主 持 人:段亚林先生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

一、王一鸣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

二、刘伟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

三、李稻葵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四、高培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

五、隆国强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部部长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6

主持人:李子健张博晋

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

合:早上好!

男:今天的弥阳一小,生机勃勃。

女:今天的弥阳一小,欢欣雀跃。

男:看,自信的笑容,在我们的脸上尽情绽放;

女:听,豪迈的激情,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回荡。

男:在这洒满阳光的日子里,女:在这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合:我们迎来了2010年冬季运动会。

男:这是我校教学生活中的一大盛事,这也是对我们全校同学们精神风貌的一次检阅。

女:为此我们豪情满怀,心潮激荡!

一、弥阳一小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入场仪式现在开始!

(国旗队)

男:四位旗手手执鲜艳的五星红旗引领入场队伍步入会场。

女: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国旗代表祖国,让五星红旗走在大队伍的前面,表示当代小学生把祖国放在第一位的爱国情怀。

男:一个个炎黄子孙无论你走到那里,见到五星红旗都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种庄严、神圣的爱国情怀:我属于五星红旗,属于中国。

女:为国旗添彩,为国旗壮威,为国旗增辉,为祖国增光是我们小学生最崇高的责任和精神境界。

(管乐队):

男: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管乐队的少先队员们,看!他们踏着矫健的步伐、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了,女:听!震天的鼓声和嘹亮的号声催人奋进!充分体现出了少先队员们不怕困难、刻苦训练的精神。

男:充分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勃勃生机!

(鲜花队):

男:下面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学校的鲜花队,他们穿着漂亮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挥舞着鲜花穿过我们的视线,多美的一道风景线!

女:它让我们在初冬的季节里找到了春天的气息,芬芳而又沁人心脾的气息!(班级队):

男:接下来入场的是本次运动会的各班级队伍.让我们一起来展示真正的体育精神——友谊,团结,公平!

各班运动员解说词

女:现在入场的是一(1)班代表队。稚嫩的脸上充满着自信,轻盈的步伐透露出希望。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他们是待放的花蕾。他们放飞希望,他们必将收获喜悦。男: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一(2)代表队。他们迈着矫健而有力的步伐,昂首挺胸,朝气蓬勃。他们将积极投入地参加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校运动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以努力向大家证明:他们是21世纪的雏鹰!男: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一(3)班代表队,他们虽然刚刚踏入校门,却已经萌生不凡的理想,志高远,功盖世,誓做雄鹰,九天翱翔

女:瞧!一(4)班的小运动员们人小志气高。从走进一小的那天起,就立志做一颗最闪亮的小星星,祝他们在这次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男: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二(1)班代表队。他们带着自信,带着快乐,带着希望,精神抖擞地向我们走来。相信在本次运动会中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加油!二(1)班!

女:二(2)班代表队向我们走来了。他们昂首挺胸,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他们就像一颗颗绿芽,在二小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着。让我们一起祝愿他们:在本次运动会上赛出好成绩!

男:二(3)班运动员队伍走过来了,他们的笑脸或许稚嫩,闪现的却是对未来的梦想,他们的足音或者不够铿锵,谋划的却对美好明天的憧憬。相信在这次运动会上,他们也将一展风彩,领奖台上一定会有他们成功的笑脸!

女:现在进场的是二(4)班代表队。看,他们紧握队牌,雄姿勃发,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健康活泼。他们一定会奋力拼搏,争创佳绩,为班争光。

男:给我雨露,我要成长;给我翅膀,我就飞翔。三(1)班代表队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相信,今天的赛场上他们肯定会创造辉煌。

女:自信挂在嘴角,必胜写在脸上,别看他们的年纪小,可是他们的志气比天高。这就是三(2)班,一个班级荣誉至上的团结集体。让我们为三(2)班加油。男:三(3)班运动员代表队向我们走来了。他们的笑容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他们的目光尽显战胜一切的锋芒。你们一定能行,加油!三(3)班。

女:三(4)班的运动员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了运动场。这是一支充满生机的队伍,这是一群展翅欲飞的雏鹰。“胜不骄,败不馁”是他们的座右铭,我们期待着这群充满希望的雏鹰在运动会上展翅高飞!

男:团结奋进的四(1)班代表队向我们走来了。他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我们相信,阳光、运动,能使四(1)班的运动员们活力四射,神采风扬,取得骄人的战绩。

女:瞧,迎面走来的是四(2)代表队,他们英姿飒爽,精神饱满。相信他们一定会奋力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示弥阳一小学生的风采。

男:瞧,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四(3)班的运动员。灿烂的笑脸写满了他们的自信和坚毅。他们将用拼搏的汗水挥洒赛场,用晶莹的泪水拥抱胜利的辉煌。他们坚信:有梦的地方就会有飞翔。四(3)班的运动员们,努力吧!我们为你加油!女:五(1)代表队向我们走来了。看啊,他们自信的笑容,矫健的步伐散发出蓬勃的朝气,显现出战胜一切的精神力量。加油吧,你们是最棒的!努力拼搏吧,胜利在向你们招手!

男: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迎面走来的是五(2)班代表队。他们用整齐、坚定的步伐,健康阳光的笑容告诉我们:胜利属于五(2)班!

女:雄纠纠,气昂昂,迎面走来的是五(3)班代表队。他们个个都是班中的精兵强将,在运动会前,他们坚定的表示,一定会朝着理想,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好样的!。

男:现在,踏着清风,沐浴着阳光,向我们走来的是六(1)班代表队。放飞理想、放飞激情、勇往直前、永不言败。这是一个奋发向上、充满朝气的班级,他们在向你我庄严的宣告:六(1)班,他们一定会是本次运动会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女:六(2)班,一个团结向上,激扬个性的集体。挑战自我是他们奋进的动力,同心协力是他们彼此的默契。朝气与活力在每一个人身上洋溢,友爱与鼓励在每一个人心中传递,争创第一是他们最终的目标。加油, 六(2)班!

男:看,现在迈着整齐的步伐,正昂首阔步向主席台走来的,是我们六(3)班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热情如火,团结向上的集体。“勇于直前”更是他们的真正本色!他们不但学习优秀,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也从不甘落后。今天,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誓于与各路英雄一争高下。六(3)班,祝你们梦想成真!

班级代表队出场完毕后:

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女:今天的弥阳一小,我们是主角,我们最精彩!

男:今天的弥阳一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群情激昂,英姿勃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

二、升国旗,奏国歌。(由管弦乐队现场演奏)

三、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敬爱的肖校长致开幕词!

四、接下来有请运动员代表——马骁同学讲话!大家欢迎!

五、下面有请裁判员代表——杨绍宁老师宣誓!大家欢迎!

六、请丁副校长宣布弥阳一小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开幕!

七、请王副校长宣布运动会有关注意事项。

(女)喷薄的朝阳,象征明天的希望,(男)沸腾的校园,升腾童年的梦想,(女)看,前进的风帆已经扬起,(男)潇洒的健儿斗志昂扬,(女)让汗水挥洒在赛场,让豪情燃烧,让生命放光!

(合)让我们共同祝愿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八、请运动员退场,各裁判员请就位,准备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7

2015夏季达沃斯年会将于9月9日至11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描绘增长新蓝图”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协作与合作探寻新的繁荣之路。届时90多个国家超过1700位嘉宾将出席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并且李克强总理将在开幕式发表特别致辞。

9月9日,2015达沃斯论坛议程以及会议内容!

09:0013:00 以“亚洲新议程”为主题

本场会议旨在探讨企业如何发挥更大的领导作 用,推动亚洲各经济体之间合作?

将探讨以下内容:

-缓解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

-促进跨境融资与投资

-加快推动结构性改革

12:0015:00 以“中国产业合作新愿景”为主题

中国将如何通过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以提高 生产力、稳定增长并扩大就业? 将探讨以下内容:

-连接全球产业价值链

-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公私合作

15:3018:00 以“处于十字路口的新兴市场”为主题

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外部融资环境趋紧等 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新兴市场的未来将如何?

将探讨以下内容:

-结构性缺陷、宏观经济脆弱和政策漏洞所 蕴藏的风险

-南南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潜力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8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时间、地点、人员

时间:2013年11月15日下午(周五)

地点:新区四小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人员:沪太、新区四小全体教师。

主持人:陈英

二、议程:

15﹕40~15﹕45陈英介绍论坛,董开一主任和王校长共同抽取6位主讲者。15﹕45~16﹕25六位主讲者就坐主席台,依次到论坛席演讲。16﹕25~16﹕40抽签确定六名教师与演讲者提问互动。

16﹕40~16﹕55董开一主任点评。

16﹕55~17﹕00王晓春校长讲话。

三、准备工作

1.博爱楼三楼会议室布置

(1)专家姓名:董开一打好,席卡。(徐国生)

(2)电脑接好,完成封面课件:

新区四小第一届第一次“博知论坛”

理想与现实的自我调节

(黄伟)

(3)电子摇号视频设置(黄伟、陈英)

(4)博爱楼三楼会议室音响接好、搞好卫生。(闵建新)

2.其它

(1)摄像(张文华、黄伟),摄影、倒茶(徐琼),刻录(黄伟)。

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县乡干部论坛议程 篇9

——以湖南湘潭为例 楚国良(湘潭市委党校 411100)[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县乡领导干部思想层面的关注重点始终聚焦在人生观、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等方面,而对县乡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缺少应有的重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县乡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既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又对他人、工作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程度。因此,重视并加强对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特点,主客观因素,对策

县乡领导干部处在最基层,肩负着维护一方稳定、发展一方经济的重任,工作头绪多、困难多,强度大、压力大。目前,县乡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和县乡职能发挥的重要问题。为摸清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目的:了解县乡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213名县乡领导干部作了测评,并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明显好于普通人群,但有22.4%的县乡领导干部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个别县乡领导干部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组织部门在重视县乡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采取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提高管理绩效。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干部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有合理、正常的行为,非健康的心理必然导致异常的言行。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政德、政才、政绩的基础条件。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进行重新界定:“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表现。”所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四个方面的因素,这四者之间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

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映,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识、情感、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

心理健康的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没有心理疾病。即个体的心理活动表现没有达到临床心理学对有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

中间层次:心理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最高层次(理想状态):自我实现。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具体明确地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现代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使人有了关照自己心灵的可能,另外现代生活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使人产生了关照自己心灵的需求。这就是人们在今天格外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原因。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所谓内部环境指的就是自身的状况,比如有稳定的情绪、自信、乐观、向上等。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比如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能正确的认识、理智的对待、积极想办法解决等。能保持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上的健康状态。

需要明确的是,一个人的健康问题,不仅要用身体健康的眼光去看待,还要从人格的视角去审视和估价。

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一般智商在80分以上),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才能客观、完整、准确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心理行为和其年龄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人,其心理行为的模式不同,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明显偏离其年龄特征,其人格心理肯定是处于病态之中。

2、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注重自我的确立,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而缺乏正确自我意识的人常常表现出冲突、矛盾的心理,缺乏自觉性,很难置于自我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之下来指导自己人格的发展。

3、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乐观是指以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为主导,并保持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等情绪;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心理状态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较强,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处于消极悲观、闷闷不乐的精神状态之中,使人丧失信心、反应迟钝,对前途感到黯淡渺茫。

4、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在与不同对象的交往过程中,能够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把握好自己在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中的位置。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长补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情绪反应适度,保持愉快、满意、欣慰的心境,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转移和升华。

6、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格健康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主动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当与社会现实产生矛盾时,个体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妥善地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融于现实,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7、人格品质相对稳定。人格品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无缘无故地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可能是他的人格模式在发展或完善中出现了问题。

当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我们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我们不能仅根据一人的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其次,“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截然对立,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从严重的心理疾病、轻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到心理健康良好,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这两极之间只有相对标准,没有绝对界限。

第三,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心理健康的状态并非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果人们不注意心理健康保健,经常处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心理变态和患上心理疾病;反过来,如果心理有了困扰或出现失衡时,能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就会很快恢复到心理良好的状态。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心理学家说:“随着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人们的生理疾病。”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正视此类问题的存在,并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它。

(二)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人的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

1,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是其素质健全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大增强。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十分繁重,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领导干部要经受住各种考验,顶住各种压力,妥善处理各项事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心理素质培养是保证干部心理健康的客观要求 一个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干部既不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也不会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不能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前社会变革的现实、新旧体制的转轨、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诸多心理矛盾的形成,而且长期无法排除,还造成相当一部分干部心理出现障碍。如果心理障碍不排除,心理疾病不根治,将直接影响干部心理健康。客观现实要求我们通过加强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干部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保证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领导干部要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积极的进取心、开朗的心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意识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可以说,领导干部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领导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二:当前县乡领导干部心理不健康情况分析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突出表现

结合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分析县乡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五种倾向”:

1、心理疲劳倾向。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纯、反应迟缓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不少基层党政干部每天无规律繁重工作,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倾向的发展、延续和加重,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一是身心劳累,躯体化趋向较强。躯体化是指由于心理痛苦而引发的身体不适。由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发生心理障碍,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和心身性疾病。最主要的还是持续不良反应所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的病变,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病症。生理上表现为兴致低落,倦怠乏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嗜睡,易疲劳,心不在焉。

二是有厌倦情绪,缺乏工作兴趣和激情。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公务活动,产生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激情减退。对工作缺乏激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求四平八稳,不愿承担责任,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甚至有的不愿多考虑工作上的事,“一提工作就头痛”。

三是心理麻木,事业心减退。有的自以为经过风浪,见过世面,尽管工作成绩平平,但仍自我感觉良好,对一切都无所谓,得过且过;有的恃有资格、有阅历,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守摊思想严重,遇到困难绕着走,不见好处不动手;有的以为自己奉献的多,得到的少,整天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对工作漠不关心,对事业缺乏热情。有的工作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议论人时间多,琢磨事时间少,遇事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做“老好人”,说“老好话”,拉关系、和稀泥,生活上追求玩乐,贪图享受,热衷应酬。

2、心理失衡倾向。心理失衡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表现在基层党政干部身上,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是政治信仰失衡。少数县乡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有的领导干部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在缭绕的香火中寻求寄托和心理安慰;有的领导干部迷信数字,有的甚至在换届或人事调整前请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等等。

二是生活内容失衡。有的领导干部无法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因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如有的只顾朋友之情,而失去工作原则性,有的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等。

三是内心欲望失衡。欲望是一种心理势能,包含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领导干部欲望失衡主要指心理欲望,如尊重与被尊重、名利地位的欲求与满足等,目前最为常见的是权力欲的失衡。少数领导干部无法正确把握权力、地位和名利,有的则怕手中权力到期,出现“59现象”,有的则从权力欲走向经济上的贪欲等。

3、心理紧张倾向。紧张 ,即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 ,兴奋(惊慌)不安。心理紧张是身体对来自外部环境压力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然而 ,如果这种心态持续过久或发生过频 ,则会成为健康的隐患。

一是焦虑感突出。情绪比较急躁,遇事心慌,不安稳,过分敏感,心烦焦躁,易怒,火气大,行为能力下降,身体常出现“上火”症状。由于心理上的焦虑不安,不能冷静、长远和有序地分析和谋划工作。在工作上订的目标过高,急于表现、急于升迁,往往“一个板凳还没坐热”就开始经营下一个“升迁”计划。

二是烦躁感较强。由心理紧张而导致工作作风总体的低劣化,有的表现为工作不踏实,不愿做顾长远、增后劲的基础性工作,做事急功近利,什么“显眼”就干什么,“今天盖高楼,明天建广场”,热衷于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数字工程”,喜欢“短、平、快”。有的干工作凭个人喜好和情绪好坏,喜欢挑三拣四,感兴趣的事风风火火,不愿做的事推三阻四,稍有成绩沾沾沾自喜,稍遇挫折灰心丧气,受得了表扬受不了批评,受得了激励受不了委屈,工作干劲时高时低、摇摆不定。有的遇事不愿动脑,习惯于凭经验办事,照搬照套,喜欢“发号令”、“拍胸脯”,在具体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生硬。

三是警觉性过度。这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表现的比较突出,如管辖内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疑难工作无法展开,突然知道提任、降职、免职、调动等,被有关部门责任追究、社会舆论等,都会使其出现心理紧张,并会伴发警觉过度,血压增高、心跳过快、出汗、头昏、眼花、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自卑抑郁、借酒消愁、逃避现实等现象。

4、心理郁闷倾向。郁闷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指个体自我心理上确实有压力,需要改变现状,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办法时所感到的窒息和痛苦。

一是失落感强。有时因工作岗位、职务不遂心,而产生空虚、迷茫、无可奈何等心态。挫折感和失落感强,觉得生活无聊,前途暗淡,心情憋闷,态度消极,情绪低落,心理上比较自卑,失眠多梦,经常发出诸如“最近脑子越来越不顶用了”之类的感叹。一提起工作来,就感觉到处是困难,好象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猜忌心强。因不自信而猜疑,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猜忌心理,给领导干部自身带来精神和心理折磨,同时产生对周围人或下属的不信任和排斥心理,与同事之间产生巨大的疏离感和冷漠感。有的因猜忌心理而不愿与人交往,产生自我封闭

三是谨慎恐慌。办事过于追求完美,心理负担过重,在工作中谨小慎微,出现焦虑情绪和慌乱现象,缩手缩脚,敢闯敢试的劲头不足,致使一个个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在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力不从心,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能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结果导致贻误战机,陷入被动。

5、心理侥幸倾向。侥幸心理是指人们企图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一种心理。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它常常会使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一是处事冲动,急切冒进。有的作决策、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工作措施脱离实际,头脑一热,乱作主张,虑事不周、行事不密,工作上漏洞百出;有的为了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习惯于行政干预、搞“一刀切”,不顾群众的承受能力,违规冒进,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改天换地,导致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有的不顾前因后果,不讲先后程序,结果好心办坏事。

二是律已不严,经常出现小的违规行为。不懂得小与大的联系,不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总是认为小的失误、错误、隐患可以原谅,可以理解,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发生了蜕变,问题发生了质变。有的还错误认为,为了工作违规,情有可原。有的人总是爱耍小聪明,感到只要自己算计得好,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有点小的违法违纪的事情也不会被发现。

三是从众攀比,心理不平衡。没有主见,缺乏思想,以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特别是看到他人因违法违纪占了便宜得到好处的时候,心理感到不平衡,觉得他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结果在不做白不做、不捞白不捞的心理驱使下,一步步走上歧途。

以上五种倾向,对于那些长期在工作强度大、紧张度高、情况复杂岗位上工作和学历相对较低的县乡领导干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当前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一是管理因素:教育手段不力。

2009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再次发出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整顿吏治的强烈信号。随着这一增强官员责任意识、保证公共权力运行质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决策的出台,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正在走向法制化。由于问责制的实施主体和对象,都是官员,因此,研究并考量一下官员对于问责制是如何想、如何看的,亦或问责制下的心态如何,也便有了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态一:“问责不过是个‘软皮筋’”。

近年来,在一些重特大事件中被免职或引咎辞职等问责处理的官员,有的没过多久便继续上班或异地任职,有的甚至提拔重用。比如,去年地震全国哀悼日期间,用公款组织旅游的山东省滨州市工商局局长邵立勇,近日再度露面,其新身份是威海市工商局局长。再比如,陕西陇县4名乡镇干部遭免职3个月后集体复出,济南铁路局原局长耿志修复出任铁道部安全总监,瓮安及黑砖窑撤职官员复出„„官员问责后马上异地做官,给人一种“处分一次,提拔一次”的错觉,不仅使问责制流于形式,让一些官员产生“问责不过是个‘软皮筋’”的侥幸心理,而且容易使党委、政府丧失公信力。对于犯了错误的官员,组织上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拿问责当“软皮筋”,问责制对那些政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心不强的官员就没有威慑力,容易失去其严肃性。究其原因,这种现象与问责制缺乏法制化、科学化不无关系。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的一个创新,但是,问责制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配套政策要加紧跟上,否则问责制很可能在实践中被滥用、乱用或者被搁浅、打水漂。问责制的内容要科学、考评要科学、目标也要合理。近年来“多头管理”模式是造成一些领域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比如,食品安全事故问题不断,工商、卫生、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各管一段,遇到利益大家都争,碰到问题又互相推诿,出了事又因权责不明而造成追责不力,留下真空地带。这就需要理顺有关管理体制,为问责制的稳步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心态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发生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时候,才会有官员被追究、被问责。而对于平时官场中大家司空见惯的懒散、拖拉、不作为、少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无功但求无过、遇到难题就躲、出了问题就推、有了荣誉就抢等等的混事官、拖沓官,却少有问责,即便有,也往往是“风暴式”的,缺乏一种严格严肃严密的整治。官场中普遍存在的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使得问责制似乎对懒官、庸官有点无能为力,于是,一些官员便甘愿做懒官、庸官,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其实,问责制,适用于所有不尽责、不负责的官员,只有让问责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才能使县乡领导干部普遍感到压力,从而增强干部的责任心、使命感、大局意识,有利于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地方对懒官、庸官开了刀。因为对重点项目重视不够、督促协调不力、服务不到位,致使项目未能按计划开工、开工未动工或进展缓慢,云南省昆明市的39名官员被严厉问责,其中1人还被免职。6月19日下午昆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点名通报了这批“拖沓官”。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推行,就必须让一些懒官、庸官不好当了,才能控制和监督领导干部从政过程及公共权力使用过程中的“不作为、作为不力、乱作为”。

心态三:“问责有时显得有点太随意”。问责制的启用,应该有着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但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仅凭领导一句话,不经过集体研究,不履行正常程序,说免谁就免谁,一点严肃性都没有,甚至有时还成为个别领导“整人”的工具或借口,往往给人一种太随意的感觉,更让一些官员仅以“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来作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标杆,容易形成不尊重科学只尊重领导的所谓“唯领导是从”的工作怪现象。比如,有些地方明明出台的很多政策本身就是“违法”的,也得要官员执行,执行不力就得问责,这样一来,“问责”便成了一些领导强迫下级“乱作为”的推手。再比如,一些地方,出了问题和不可收拾的局面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做具体的调查研究,便随便拉几个人过来“兴师问罪”,缺乏严肃性,也不利于问责制的贯彻落实,相反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心态四:“我是副职,没啥可怕的”。

“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出现失职、渎职等责任事故时,当然应该第一个被追究、第一个被问责。但是,如果明明是副职、下属的责任,却不去追究或很少追究,则会让一些副职干部错误地认为,出了事,反正有正职、主要领导顶着、担着,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导致平时抓工作不细、不实,常常留有这样那样的隐患。过去干部队伍中流传着“当官要当副、不要当常务”的顺口溜,就生动地反映出了一些副职干部躲避、逃避的心态。随着问责制的推行,基层一些分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信访等领域的副职,也将成为问责制的重点对象,将会感到如履薄冰,完全没有了过去“当官要当副”的轻松。只有让副职都切实担起责任,也才能真正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心态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问责,应该实事求是,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轻易降低惩罚。但是,由于问责制缺乏细致的操作规范,一些官员为了逃避责任,常常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些群死群伤、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等重大责任事件难以隐瞒。基层想捂也捂不住,可又怕担责任,只好进行“技术性处理”,把责任认定尽量降低,把社会影响尽量淡化。这样做,从表面上看是进行了问责处理,但是由于它人为地降低了责任认定,不利于对事件进行客观、科学、正确的处理。比如,某地发生一起群众集体到政府上访事件,明明有数百人到场,可当地有关部门向上报送的材料却轻描淡写,说只有数十人。又比如,有的地方、部门在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认定之间玩数字游戏,明明事故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特大事故的界定,可当地却有意将死亡人数压缩在重大事故范围内,其他统统划归“受伤人员范畴”。之后,再有人员伤亡,都属于在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因此,问责制应当进一步细化,以便于操作。同时,要积极发挥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而还原重大责任事件的本来面貌。只有把公共权力摊在阳光下,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民主透明,官员才不敢懈怠,进行“技术性造假”的空间才有可能被压缩。

心态六:“问责是不是找人替罪的”。

有些地方,也会动不动就搞一下“问责风暴”,但是,被问责的常常是一些虾兵蟹将,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小吏,一般工作人员或副职很多,而对一些达官显贵、党政正职却“网开一面”、“手下留情”,让官员产生一种很冤枉的找人替罪的感觉。比如,2007年6月,无锡“水危机”引发一场“环保风暴”:当地一些企业因违法向太湖排污而遭到严肃查处或遭勒令停产整顿,相关政府部门责任人也因“监管失责”被问责查处。但是,问责查处的名单上,却没有看到一些重量级的官员。其实,这样的问责,看似严肃认真,但是,因为它是以松松垮垮来治理松松垮垮,所以总是给人一种走过场、玩形式主义的感觉,也起不到问责的真正效果。当然,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官员怕担责任,可能故意找人替罪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虾兵蟹将”迫于领导的权威,而不得不或“甘愿”替领导受过。这种指鹿为马、掩人耳目的做法,只能会使一些官员责任心更加缺失,乱作为更加疯狂。

心态七:“公开道歉一下,就行了”。一些地方规定,官员被问责必须公开道歉,这本来是尊重民众的一种“创举”。可是,一些地方官员却以道歉代替问责,只要声泪俱下、声情并茂地说上一些“对不起”、“我向您道歉”等诚恳的、发自内心的“感人肺腑”的话语,便宣告了事,于是,公开道歉成了一种“洗责肥皂”。按现代政治伦理,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差也好,工作中出了乱子也罢,一句诚恳的、发自内心的道歉,肯定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看到,责任与权力,必须是对等的。别用公开道歉代替公开问责,问责时必须道歉,但道歉时必须问责,问责和道歉一个都不能少。需要指出的是,公开道歉表明了一种态度,当然是需要勇气的。但道歉毕竟只是一种态度,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如果“光说不练”,没有严厉的责任追究,出了问题仅限“道歉了之”,而对真正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却不解决,对相关责任人却不追究,愚弄了百姓,欺骗了组织,不仅有形式主义之嫌,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和领导规避问责的“避风塘 ”,让一些本该问责的官员游离于法律之外,使问责打了水漂。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关键还要靠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

二是人为因素:自身素质不高。

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党性如何,在换届这面镜子前,可以一览无余。在如何对待个人进退留转问题上,大多数干部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心思用在推动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加快发展上。但也有一些干部反映出一些不良心态。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不安现职,渴望升迁。

一部分干部认为,一届5年下来,“换”是理所当然的。乡镇正职想进县直机关,副职想任正职,大家都想动一下,希望能在换届中得到提拔重用。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干部四处打听干部调整信息,个别的甚至走东串西,找门路、拉关系,想方设法来实现个人意愿。平时一些干部在现岗位上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板凳还未坐热”,便考虑下一个职位,有的甚至连本职岗位的工作都未熟悉,也没有真正做什么工作,就“谋划”自己的“未来”。

二是是非不分,发泄牢骚。

一些干部既清楚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政策,又知道自己在换届中进入不了领导班子,便隔岸观火,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发泄不满情绪。有的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甚至“撂挑子”,有的热衷于传播和制造“小道消息”,有的凭主观想象“预测”某某要“高就了”,等等,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不良影响。

三是怨天尤人,失落郁闷。

如今换届各级组织进一步规范了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同志面临转任或改任非领导职务的考验。有的看到别人被提拔,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世上没有赏识自己的伯乐;有的个人目的未达到,就抱怨组织不关心;有的认为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从而工作松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放松了自我要求。

四是个人至上,忌贤妒能。

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看到别人提拔了便眼红,不考虑大多数人进步的原因是实绩突出,而认为自己没有升迁是因为没有“门路”。还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把换届作为攫取个人利益的一次机会,以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手段来对待换届工作,为个人利益上窜下跳、四处活动,想方设法留任或进入领导班子。一旦个人目的达到,就狂妄自大、“舍我其谁”;反之,就埋怨组织亏待了自己,语言失当、行为失范,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方法因素:制度执行不严。当前,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遏制。与此同时,人们对腐败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坚决反对腐败的,也有不把腐败当腐败的,特别是在县乡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三种不良心态,应引起高度警惕。

一是吃喝玩乐不算“腐”。

如今,相对于大贪巨贿、道德败坏等方面的问题,吃喝玩乐已不再被一些人看成是腐败。其实,不以为然的腐败更可怕。据有关调查数据,我国每年仅公款吃喝的支出就达数千亿元,远远超过国家对很多领域和项目的投入。此外,公费旅游、公车消费等方面的开支也十分惊人,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更令人担心的是,社会对公款吃吃喝喝等现象也日渐从“难容忍”到“能容忍”,从“义愤填膺”到“漠然视之”。而县乡领导干部对吃喝玩乐也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偶尔为之”变为了不以为然、习以为常。有的县乡领导干部甚至为“三公”消费找到了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如认为“三公”现象能刺激消费、带动就业,以至于在参与“三公”消费时理直气壮,从内心深处没有把吃喝玩乐当做大问题,更没有与腐败“挂上钩”,导致“三公”腐败日益成为一大顽疾。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传统人情观念的影响,“三公”问题相对更难认定、更难处理,客观上也助长了吃喝玩乐的不正之风。整治吃喝玩乐的“三公”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监督,严肃查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桌上腐败、轮下腐败、玩中腐败,进而破除一些干部对之不以为然的错误观念。

二是“利益均沾不要紧”。

从目前已经暴露的腐败案件来看,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查处的集体腐败案件,特别是窝案串案越来越多,究其根源,一些县乡领导干部抱有“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自认为“利益均沾就不要紧”,自觉不自觉地搞“集体腐败利益共享”,无形中扩大了腐败的参与面和危害性,增加了腐败查处的难度,其危害性不容小视。利益均沾式腐败是当前腐败问题的一个新动向,在有些地方和单位甚至有向普通职工延伸的趋势。仅从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来看,违规违纪为职工乱发福利的问题就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甚至搞“人人有份”,违规动用、挪用、占用各类政策性、项目型资金为职工发放各种补贴、福利。对利益均沾式腐败,除了追究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依法依纪从严进行查处外,对其他事先知情的参与者,也要酌情进行教育处理,全额追缴违规所得,以坚决的态度、硬性的举措治理利益均沾式腐败,切实破除“利益均沾不要紧”的错误观念。

三是错误归因“不甘心”。

在已公开的被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很多官员往往都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偶然事件或小问题而“东窗事发”。一些腐败官员在案发后常常感叹自己“运气”太差,有的还“鸣冤叫屈”,主观臆断类似自己的腐败人员“多得是”、超过自己的腐败人员“有得是”,偏偏自己运气“背”、出了事,把被查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客观方面,更有甚者还责怪组织上“抓己不抓人”、“抓小不抓大”,就是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殊不知,偶然中有必然,这些腐败官员之所以出事,表面看似偶然,实际上正印证了“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暂时看似偶然,长远来看出事是必然的。随着各方面监督的不断加强和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加快暴露并受到惩处,任何“腐心不死、腐败不止、心存侥幸”的干部最终都将会“大白”于天下。县乡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我做起,警钟长鸣,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腐败之错、腐败之害、腐败之险,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四是体制因素:政府职能不变。

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利益格局大调整,社会矛盾多,发展快,群体性事件频发,需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良好的心态是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充分发挥领导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直接影响和感染群体的基础条件。心理素质高、心态良好的领导干部能把危机变成契机,开创新的局面。相反,领导者的不良心态不仅会直接影响其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的发挥,而且会给领导者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不能有效化解危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群体性事件,有些领导干部表现出的不良心态,亟待矫正。

一是懈怠心态。平时工作中,少数县乡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消极作为或不作为,漠视群众疾苦,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而矛盾产生以后,他们又存在懈怠心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积极化解矛盾,错过了疏导群众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矛盾日积月累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小矛盾形成了大民怨,爆发了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这些县乡领导干部认为, 人民群众也就是闹闹事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事,没有什么要紧的,发泄一下情绪之后,事件就会自然而然的平息,不必大惊小怪。具有这种盲目乐观思想的县乡领导干部容易产生懈怠心态,对待群体性事件往往掉以轻心,表现相当迟钝,丧失了处置事件的主动权,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使得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是恐慌心态。

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有些习惯于常规管理的县乡领导干部惊恐万分,方寸大乱,不知所措。特别是在一些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群众选择以违法的形式来表达其合理的利益诉求,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暗示和模仿,情绪相互感染,参与人员的非理性因素逐渐增长,以至于达到狂热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容易将愤怒的矛头直指政府部门和主要领导。如此一来,群众与政府处于对立状态,主要领导被推到风口浪尖。俗话说:惧怕危险,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此时,领导的恐慌心理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匆匆忙忙,做出错误的决策;二是无所作为,没有做出任何决策,还在等待观望之中。第一种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决策失误,不能有效化解冲突;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只能使冲突进一步激化,事态更加严重。

三是逃避心态。

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面对人潮汹涌的现场,有些县乡领导干部不是到现场与群众对话,疏导群众情绪,而是在办公室里开会研究,层层请示等待;还有些县乡领导干部派副职或工作人员出面应付了事,自己立马从后门或侧门溜出去,躲得远远的,不敢与群众见面,更别提沟通了。这么做,不但问题无法解决,反而会使民情激愤,引发过激行为。有些群体性事件涉及多个部门的诉求,有的县乡领导干部不是试图解决问题,而是想推卸责任,你推给我,我推给他,问题在几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哪个部门都有责任,但是哪个部门都不愿意去牵头解决,最终导致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四是隐瞒心态。

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有的县乡领导干部害怕上级部门追究责任,丢了“乌纱帽”,千方百计掩盖事件真相,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在这种心态影响下,有的县乡领导干部以“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为借口,实行信息封锁,不让记者进入,不许消息外传。有的领导者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为了快速平息事件,有些县乡领导干部不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来解决”的做法,花钱买平安。有的县乡机关干部知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些事件想捂也捂不住,又怕担责任,只好进行“技术性处理”,把责任认定尽量降低,把社会影响尽量淡化。

五是急躁心态。

有些县乡领导干部面临突发群体性事件时,会立马进入冲动的状态。其急躁心态会导致自己失智,心中无数,仓促上阵,工作起来缺乏周密思考,不善于统筹安排,不善于抓住事件解决的关键,结果会使本来很简单的群体性事件复杂化。有急躁心理的县乡领导干部习惯使用行政强制手段,要求动用警力,把公安机关推上一线,命令警察到现场驱散人群,警察尴尬地被置于群众的对立面,直接造成事件的恶化。

2、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客观都有。从主观上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起主要作用。产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与问题,除了少部分是因个人品性确有问题外,大部分应当是其自身主观原因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与弱化。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在面对艰难与困苦时的制胜法宝。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五分之一是痛苦,五分之一是快乐,五分之三是平平常常。所以,我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应接受痛苦,追求胜利的同时也要迎接挫折。你追求的层次越高,往往遇到的挫折也越多,吃的苦也越大。然而有的同志却习惯冷眼看世界,觉得一切都不如意。用这种心态对待工作、对待生活,遇到失意、困难、挫折、失败,精神垮下来也就在所难免。精神被自己打倒了,灰心、失落、抑郁、倦怠等不良情绪自然就会接踵而至。

二是认识上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并不会永久停留在某一种状态。领导干部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也与其它客观事物一样,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动之中。今天处于顺境,明天就可能处于逆境,今天社会环境对自己有利,明天就可能转化为不利,反之亦然。这是辩证法的常识。有些同志恰恰总是犯这些常识性的错误。当自己处在有利的社会环境或顺境时,得意忘形;当自己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或逆境时,悲观失望。而一旦悲观失望,便把逆境看成不可改变的,把自己一时的挫折当成了一生的挫折,把暂时的无望看成一生无前途。不懂得人生总是伴随着得意和失意、成功和失败等等戏剧性的变化,正是这种磨难成为他们最后成功的阶梯。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经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难得的财富。情绪消沉的领导干部与杰出领导干部的最大区别,往往就是在对待磨难态度的不同上。

三是领导观的偏效应。领导,从本质上说,是在人们一定程度的信赖、服从的基础上,率领、引导人们朝着一定的方向、目标前进并为之服务的行为。但是有些同志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领导就是服务,只朝着当公仆、服好务,像服务员那样使每个服务对象都满意的目标努力。有了这种心态,他们往往过于计较别人的赞同或反对,期待别人的承认和赞许,乐于得到表扬和赞誉。否则,便情绪低落,失败感油然而生。

事实上,不管水平多么高,上至伟人领袖,下至普通干部,每一个领导行为,每办一件事情,让每个人都满意、都高兴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且不说你自己做的对不对、好不好。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如果能够使50%的人满意,就算可以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如果完全知道了人家在背后怎么说他,他会烦死的。”当然,我这里并不是鼓动大家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同志们能够多学一点哲学,讲一点辩证法,既要虚怀若谷,认真听取那些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也要树立自信,不为各种不负责任的议论声所左右。

另外,还必须明白,群众和上级对你因一两次失败、失误的否定,对你某项决策、指挥的意见,并不是对你本人价值的否定,不影响对你的基本评价和信任。因为大家清楚,谁也不可能一惯正确,都会有失误、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及时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把以后工作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四是盲目攀比。干部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的精英所在。加入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同志,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更大的作为,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不同的是,有的同志表现明显,有的同志表现隐藏,有的同志表现很强烈,有的同志表现很平静。必须承认,领导干部有上进心是好事,它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但也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当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从年龄结构考虑,需要补充一位年轻同志,而你的年龄却比较大了;从性别结构考虑,需要补充一位女同志,而你却是一个男同志;从知识结构考虑,需要一位学习社会科学的,而你却是学理工的;从工作实际考虑,需要一位开拓创新的,而你却是平和稳重的,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志能够很平静地对待,有的同志却不这么想,认为某个位置组织上没有选自己,而某个位置非自己莫属的时候,客观条件却受到了限制,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其实是个人盲目攀比的心态在作祟。要知道,充满私心和贪欲成份的攀比是没有止境的,它只会造成心理失衡,平添烦恼。而且,你在攀比别人,别人可能也在和你攀比。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职务、待遇、名利方面,最好不要和别人攀比,特别是不要和职务高、待遇好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攀比,应该同职位低的比,同待遇差的比,同收入少的比,同条件艰苦的比。这样,我们就能始终保持一颗健康平和的心态。

五是学习不够、能力不足。客观地说,现在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氛围并不十分浓厚。干部不重视读书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作较忙,影响了读书;有的是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读书;有的是以为自己取得了较高学历,不需要读书;有的是忙于应酬交际,不愿意读书;有的是没有养成习惯或有畏难情绪,不善于读书。读书学习与实践锻炼一样,都是个人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由于我们有些同志不重视读书学习,因而个人能力的积累与事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同志,在重大原则面前失去警觉,在复杂问题面前手足无措,在巨大优势面前错失良机,在改革发展面前无所作为。患上了“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的干部,面对上级下派的任务,自然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压力如影随形。

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压力大。目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上级部门的各类考核排名、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等机制的实行,让许多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不堪重负、夜不能寐。与此同时,客观上存在的对火灾、洪水和生产安全等“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虑等,也使领导干部“责任”担子的压力骤增。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必然是精神紧张、情绪焦虑,从而导致个别领导干部在特定场合、特殊时期,出现了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生硬、火气大、易发怒等不良心态。

与此同时,领导干部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领导干部也要尽人伦之礼。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中要顾及夫妻感情,对下要抚养和教育儿女。由于领导干部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因而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无暇顾及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从而给一些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二是应酬多。在开放的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本部门的代表,要与本部门之外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社会机制正处于转型期,一些“官场潜规则”的存在,也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必须分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各种关系。应当说,有些交往并不健康,吃吃喝喝,还有的出没于不该去的场所。并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喜欢做的。但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不去应酬、不去赶场,人家就会说你自命清高、架子大,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所以,有的同志私下说,领导干部所开展的社交活动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部门的利益与发展。但意兴阑珊、人去楼空后,很多领导干部特别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往往觉得身心疲惫、抑郁孤独,这也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客观因素。

三是诱惑强。从心理学上分析,每个人都有欲望。但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也正是由于长期的节制,使人们的欲望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压抑。作为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当看到智商不如自己、能力不如自己、水平不如自己的人,在生活享受方面处处高于自己、超过自己,有的干部内心就可能产生不平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向自我实现需求方向发展。因此,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要达到或超过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想借助手中权力来实现这个目标的欲望就会逐渐膨胀。在利益诱惑和党纪国法双重压迫下,少数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往往内心倍受煎熬,压力日益加大。

四是关爱少。长期以来,我们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中,只注重其实践能力与身体素质,很少注意到其心理素质方面的倾向,其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一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的问题,往往被归纳到思想意识领域。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出现了组织关爱的盲区。领导干部有什么心理问题,也是“能与人道者不过二三”,没有适当的心理干预、没有正常的宣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越积越重。有些领导干部虽然意识到自身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往往是上级面前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朋面前不愿说。由于缺乏自我心理调适手段,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日积月累,导致心理严重失调。

三:领导干部的自我心理调适

富兰克林说:“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正因为这样,领导干部自己一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适当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事业发展。

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经验都证明,人通过自我情绪、情感等心理调节和控制,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干部必备的心理素质

1、心胸宽广。心胸宽广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心理素质。领导干部心胸宽广,一是要能容人,特别是能容有反对意见的人,能容有性格差异、能力差异和年龄差异的人,能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始终做到虚怀若谷。二是要能容事。对大事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对小事能体察如微,了如指掌;对烦事不斤斤计较,一笑置之。

2、心迹透明。领导干部要勇于表明心迹,坦诚地向领导、同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思想和职责,使命和方向,坦诚地说出来,敢于把自己的缺点毫无保留地袒露出来,给人留下一个可信的形象。要善于表明心迹,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方法,使领导、同事从日常的语言、行为中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心领神会,心心相印的目的。

3、心志远大。作为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工作实际,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在什么时候,也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朝着这个目标,不畏艰难险阻,不畏世俗干扰,艰苦奋斗,不懈追求,努力实现为国谋利、为民谋福的崇高追求。

4、心态平常。领导干部心态平常就是要能正确对待名利。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个人进步问题斤斤计较,对个人的得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要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估价,不因高估自己而盲目自信,也不因低估自己而消沉颓废。

(二)发扬六种精神

一是要发扬进取精神。事事看在前面、想在前面、干在前面,有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

二要发扬奉献精神。发展需要干部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始终如一。

三要发扬韧性精神。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干部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每名干部都要有发展的韧性和耐心,不骄不躁,始终保持一种以一贯之,持之以恒抓落实的精神状态。

四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展是一个分工配合的系统工程,需要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单位内部分工合作,以此提高效能,促进跨越式发展。

五要发扬甘于清贫的精神。“吃进去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每名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横向比工作,纵向比待遇,把心智集中到发展中。

六要发扬忠于原则的精神。每个干部要在是与非、对与错、合法与违法等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不能让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岗位职责,对工作尽职尽责,积极、主动、认真、谨慎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的干部心态,是一个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克服干部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不良心态。

(三)警惕六种心态

一是主子心态。有些县乡领导干部存在一种思维定势,当官的理所当然就是主宰和治理百姓的主子。他们手中握有特权,就把自己看成特殊人物,产生高人一等的特权感,进而搞“家长制”,骄横自负,惟我独尊,甚至胡作非为。

二是补偿心态。持有这种心态的人认为,发财是当官的一种补偿方式。说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权力变现,大肆进行权钱、权色交易。

三是侥幸心态。侥幸心理是腐败分子滑向深渊的助推器。第一次接受贿赂的人,难免有点怯生生,但环顾四周,别人都没出事,难道就在我身上出事?正是这种侥幸心态助长了一些县乡机关干部走向堕落和犯罪。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已充分表明,腐败分子无论职务多高、手法多“高明”、隐藏有多久,总会有“伸手必被捉”的那一天。在党纪国法问题上心存侥幸,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

四是攀比心态。与大款尤其是自己支持下富起来的大款朋友比收入、比奢华,产生当官吃亏心理,是腐败分子贪污受贿的重要原因之一。县乡领导干部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绝不能看到一部分人富起来心理就不平衡,更不能看到个别人钻政策空子“暴富”了就手痒。县乡机关干部要多与普通百姓比,多为困难群众想,珍惜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个人待遇上知足常乐。五是抵触心态。腐败害怕阳光,也害怕监督。有些县乡领导干部把党和群众的监督看作是与自己过不去,心存抵触、拒之甚远。其实,阳光是腐败变质的消毒剂,监督是干部清正廉洁的保护伞。县乡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勇于欢迎监督,在行动上真诚接受监督,闻过则纠、有错即改,使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成为自己拒腐防变的重要屏障。

六是冷漠心态。一些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面前,受落后观念的影响,思想麻木,缺乏与时俱进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丧失正确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对先进的东西不能加以弘扬,对落后的东西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表现在干群关系上,就是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不深入实际,对群众的疾苦不问不管,麻木不仁。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预制围墙施工方案下一篇:英语初学者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