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精选12篇)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1
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强调特定的职业背景, 即与农业、林业、畜牧业、兽医、水产等涉农行业相关联, 侧重于满足这些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自1999年农科设置专业学位以来,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 农科专业学位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3万多人, 不仅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扩张, 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培养和质量控制体系, 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这一重要环节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1 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 随着农科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如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放水”现象, 论文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学位论文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如果学位论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就会影响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也会间接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保证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和评价体系开展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第二, 作为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 建立论文评价体系, 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相区别, 十分必要。目前各学校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格式规范都是参照普通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 实际操作性差, 另外一方面也与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 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农科各专业学位设置方和农科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试行) 等都对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了规定, 但是总体上比较泛化和笼统, 只是对论文的选题作了一些规定, 没有对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规定。因此, 研究加强论文评价, 制定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要求, 可以进一步合理操作, 规范管理, 控制质量。第三, 开展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基本功能的现实需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举办农科专业学位教育, 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 通过他们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过程,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学、研、产”的良性互动和三大基本功能的实践。学位论文是实现此过程的载体和主要内容, 也是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 提高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途径和方法, 增强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2 制定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一,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内容符合农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应紧密结合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 在科学客观评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的前提下, 综合国内外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而对农科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等提出原则上的要求。科学性不仅表现在论文标准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也体现在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体现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具有可持续性。第二,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国情, 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学位论文标准不仅应有较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 而且应有详细的, 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和定性考核手段, 以单项指标或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形式, 科学地制定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 合理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第三, 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各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 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 要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3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论文标准是指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技术水平或工程应用价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1]主要应包括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要素。
3.1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3.1.1论文类型: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应当具体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类型应该有所不同。3.1.2论文选题:农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涉农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 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如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该服务于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 农村发展, 农业教育等, 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如兽医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兽医硕士专业研究类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 针对动物防疫检疫、兽医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须有明确的兽医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3.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涉农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 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 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 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研究方案合理, 数据翔实准确, 研究过程严谨。3.1.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真实、真用、真行, 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3.1.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 (或规划与设计, 或实验与性能等) 、结论。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3万字。
3.2 农科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选题与综述、创新性、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基础知识和论文写作等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应当在一级指标下分设2-3个模块。并且设计合理的权重, 权重更强调选题, 应用性及论文价值和创新性等的比重。
4 结论
制定涉农专业学位论文标准是我国农科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略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及行业人才培养规划, 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 经反复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2]管理部门要在完善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前提下, 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活动。开展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全面质量保障活动, 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建议。要重视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监控与评价, 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 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 如何加强农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2) .
[2]李宏, 刘东等.工程硕士学位标准体系的构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3) .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2
报考之争 学制差别 成重要参考项
10月31日22时,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有研究机构预计20研究生网上报名人数将超160万。而对于硕考大军的“战士”而言,较量在上考场之前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这种博弈是在自己与自己之间展开报考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这是个问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四年级学生陈某说,今年,她报考了本校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明年1月份就要踏入考场。她说,她仔细打听过,初试时学术型硕士要考数学、政治、外语和专业课,但专业型硕士只考外语和专业课,对她来说,数学是弱项,政治也需要大量复习,报考专业型硕士,复习时间相对充分,考上的把握也比较大。同时她也有就业考虑,学术型硕士学制三年,专业型硕士学制两年,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和陈某想法不同,报考我省某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小张说,很多同学觉得他报考专硕是一种投机取巧行为。他说,就保送硕士研究生来说,原则上是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专硕还是学硕,但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学硕,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学术型硕士根红苗正,说出去也好听,而像他这样的报考专业型硕士的,说出来还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
今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型硕士的第三年,年,专业型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30%。采访中,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数量越来越多。报考方向的选择上很多考生有这样的选择倾向,即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型硕士。
现实表现 专业型pk学术型
培养之辩 差别授课 让人又喜又忧
对于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而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的大方向是偏重学术理论研究,专业型学位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是否有的放矢?这是考生关注的焦点。
我省某高校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采访时对记者说,去年一名专业硕士生入学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老师,我们专业的和学术的一起上课吧,可别分别对待啊,这样我们更竞争不过学术的了。”该教授说,这就是学生攻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普遍心态,学生的这种心态让他们很无奈。他解释说,现在大部分专业型硕士要比学术型硕士早毕业一年,学制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必须差别对待,但现实是,在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差别培养。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部团委副书记孙涛介绍,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上,学校采取分班教学方式,设立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课程。在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的同时,重视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与不少行业、部门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共建创新实践基地10个,拟建基地3至5个,初步形成了培养单位和行业部门良性互动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民办院校也首次加入招收研究生的行列。黑龙江东方学院副院长吕其诚介绍,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设立了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东方学院将确保该专业12人的招生计划,全部为全日制脱产学习。首批被录取的研究生将全部为公费研究生,并参考公办院校硕士研究生助学金发放标准给予发放助学金。毕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俗称“双证”)。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乳品企业,明确分工教学,学校投入经费,配备相应的校内实验基地。他说,这是国家首次批准民办高校具有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打破了以往由公办院校和科研机构垄断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局面。
就业之别 订单培养 让单位更亲近
今年,第一批攻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经毕业,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对他们而言,求职过程是否顺利?专业硕士学位在他们的求职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李某是农业推广硕士,今年7月份毕业,是首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他说,他毕业前已经找到了工作,他们班级有20多名学生,都是今年毕业,找的工作都比较理想。李某说,农业推广硕士就业前景不错,因为学制是两年,和同届的学术型硕士比,早一年拿证,就业比较有优势,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虽然简历中他也说明了自己是两年制的专业硕士,但用人单位并没有太注重这一点,只是聊了几句,毕竟用人单位更注重个人能力。
东北林业大学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黄刚说,明年即将毕业,半个月前在一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他因“同等看待”很受伤。本想他是学术型的能占些优势,在投简历时他发现,用人单位根本不看是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待遇都一样。黄刚说,早知道就业时都一样,还不如选个早毕业的专业型硕士呢。
我省某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杨某对记者说,由于专业型硕士这两年才开始招生,设立时间比较短,才有第一批毕业生,而且数量并不多,社会认可度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得出来。从他收到的学生反馈看,大多数都说,用人单位还没有注意到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但也由于专业型硕士的专业针对性更强,培养方向定位清晰,实践项目和履历也很丰富,一旦与对口的用人单位接洽上更像订单式培养,常常“一拍即合”。
专业型硕士成长履历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新增19个专业型硕士学位
,第一批专业学位型硕士学位毕业生产生
2012年,专业型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三成
目标,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
背景链接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专业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未来之探
专业型硕士 成长空间巨大
三年来,专业型硕士生逐年递增,但大部分考生在报考时还是很犹豫,因为主流声音仍然认为能考上学术型硕士还是尽量考学术型硕士,对两者“差别对待”。他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专业型硕士在招生和培养等环节还存在着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很多同学反映,专业型硕士学费一般都很贵,还有的不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补贴也很少,从这点看他们感觉专业型硕士仍受冷遇。而在报考时,传统意义上,成绩好的学生几乎都报学术型研究生,这种心理上的“泾渭”让很多人对专业型硕士的“含金量”质疑。为此有专家指出,考研一族应该多关注专业型硕士,它并不是“二等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教育一样都是一流教育。如果旨在提高自己社会实践技能和专业方向,又想获取更高的文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每一个考生的首选。
一位美国留学生介绍说,在美国,专业型硕士发展很成熟,甚至比学术型硕士的人数还多,一般报考学术型硕士的都是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相当于国内的硕博连读。他还介绍说,在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奖学金也比较少。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每年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84%左右。哈佛大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其中专业型学位4353个,占64%。
教育专家呼吁,当前需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创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一系列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体系,让这种有的放矢的硕士培养真正绽放其巨大的专业魅力和吸引力。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3
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很不成熟。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全过程,创新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收到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2303
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1]。由此可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也是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根本区别所在。
但是,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不成熟,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套用学術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仅增加或删减部分课程及增加半年的专业实践,且专业实践模式及效果尚不明晰。因此,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的55%以上。美国把专业硕士学位看成进入某种行业工作、提升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程、工商和教育等领域。1906年美国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就提出了一种“合作教育”培养模式[2],是将课堂教学与相关领域中的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半年后,以2个月为周期交替参加企业的实际训练和课堂学习,毕业前半年在学校撰写学位论文。目前这种“合作教育”模式被世界许多高校采用,如日本的“产学合作”规划就属于该培养模式。
德国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双元制”培养模式[3]。该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1/3时间在校学习,其余时间在企业实践。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培养模式与之类似。
英国提出并实践了一种“三明治”培养模式[3],是一种“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特点在于教、学、做三者结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以学年为单位交替进行。这种工读交替培养模式的学制比学术性硕士学位或课程硕士学位多一年。“三明治”模式培养出的专业硕士很受英国等欧洲国家公司的欢迎。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国高校也提出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南京邮电大学提出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4]。具体做法是学生入学后在校学习一年,校内实践一个学期,校内学习一个学期,企业实习一个学期,最后校内毕业论文一个学期。该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校内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的结合。
综上所述,国外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国内对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导师配备、专业实践到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实践性课程开发及教学研究
课程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总共23学分。因此,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特点,通过对企事业单位需求目标的调研,开发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土木工程结构三维建模技术、桥梁评估与改造、高等钢结构设计等。依托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开设专业实验课和工程案例课,如结构无损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道路工程质量评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等。通过实践性课程学习,提升研究生在土木工程新技术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新兴交叉学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研究性、讨论性教学方法,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在实验室开设,教师讲授与研究生讨论、动手操作同时进行,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三、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机制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半年。因此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实践训练的最重要环节。目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是研究生的主要实践基地,这些基地能否为研究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训练场所,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企业核心技术研发需求,通过高校联合申报省、国家级项目,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研发,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纽带,探索高校和企业实质性合作培养模式,从而建立稳固的专业实践基地。2012年我们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江建集团)联合申报建设部科研项目,3项获批,目前有3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站,开展项目研究和专业实践。
四、双导师选配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在企业专业实践的要求,因此必须配备企业导师,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校内及企业导师遴选标准,优先选配具有研发经历的学校导师,选配理论基础强的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明确双导师的责任和权利,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和成果共享等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增强其人才培养责任意识,协调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关系,规范企业导师的指导工作。探索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同优势,建立企业、导师、研究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合作模式。
五、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否则专业实践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专业实践基地遴选应考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实践基地条件及研究生数量,制定详细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计划。将企业研发项目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统筹考虑,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并明确专业实践的成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中期检查及后期考核方法,构建多元化的专业实践考核指标体系。由企业、学校、导师组成研究生专业实践评审组,综合实践报告、口头答辩及实践期间表现,建立严格的专业实践报告评审制度。
六、学位论文管理
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后一环,也是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必须加强学位论文的管理。首先,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企业项目研发,突出应用能力,杜绝将纯理论课题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
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考核与管理制度。论文开题、评阅和论文答辩由企业和学校专家共同组成。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制度,体现培养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实践能力。
七、结 语
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方面,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设计、工程研发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Z].2009.
[2]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4.
[3]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82-85.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4
每年的应届高校学生毕业季到来时,作为即将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将直接面对考研还是就业的重大人生抉择。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学生本人也亟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此考研已成为绝大多数应届本科临床医学生的首选。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和类型,许多考生和家长了解得并不充分,对学位的区别、学位的授予存在疑惑。
学位改革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生获得的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对这两种学位如何区分,如何引导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对这两种学位做出选择,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文章将对这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培养模式包括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培养过程考核和导师指导等。培养模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现将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
目的在于不仅要培养高科技水平的科研人才,而且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自2009年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式进入全日制培养轨道,形成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行的格局[1]。
2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异同
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同。
2.1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目标,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等科学研究素养的训练,培养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院校教学工作和医疗科研机构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侧重体现学术价值,主要岗位为教师和科研人员[2]。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专业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医学工作,主要岗位为高层次临床医师[2]。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对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各有偏重,学术型培养科研能力,专业型突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很多应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是对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的一种补充。
2.2 学习方式和授予学位不同
学术学位培养模式采取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方式为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基础研究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毕业时的考核指标为毕业论文。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毕业时发放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术学位证书。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在入学前半年进行理论学习,其余时间的理论学习集中在周末,经历不少于33个月的临床轮转,学制一般也为3年。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授予专业型学位。
2013年年底,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关系,将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结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现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5年临床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将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培养相结合,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取得四个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3]。
2.3 招生报考条件基本相同
我国医学学位针对应届医学毕业生来说分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两类研究生的招生,既可以参加每年年初的国家统考,优秀应届毕业生也可通过资格审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间、试题内容一致。针对参加学术型硕士统考以外的考生,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对参加专业型硕士统考的考生,在复试时考核内容上将对实际应用能力有所侧重。
2.4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学习费用平均为8000元/年,专业型学习费用平均为10000元/年。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均可享受申请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资助。
3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对比
学术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耐性、韧性,完成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主导的学历课程,培养周期较长。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决定了临床医学人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5+3”培养模式下,由于学历和学位因素的参与,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增添了动力,毕业时四证融合,既缩短了医学生培养年限,为家庭减轻了上学负担;又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行业培训的充分结合,为各方节约了大量资源。住院医师规范化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参与培养的医院和导师对学生的能力比较认可,就业前景好。
4 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
医学学术型和专业型是同一层次、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二者不能截然分离。在临床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为科研指明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临床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临床的应用。无论是专业型还是学术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都应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意识到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生必备的品质。学术型和专业型必须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平衡发展,专业学位学生理论学习时间短,学生在临床轮转时每个医院的教学能力、带教医生的水平、导师个体的学术能力都有差异,因此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时间短,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
摘要:针对目前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出现的困惑,分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异同,并对两种类型研究生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内在联系。为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医学硕士研究生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参考文献
[1]胡光丽.“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45-248.
[2]汪玲,何珂,包江波.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4(6):81-83.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旨在使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动态调控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先支持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是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纳入2012年专业学位统招工作
本次审核获批的试点单位有52个,涵盖了工程硕士、教育硕士、金融硕士等17个专业学位。获批的试点单位可纳入2012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统招工作。
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
在此次授权审核工作中,北京城市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和西京学院获得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2所高校获批试点工作建设单位
据悉,另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12所高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这些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建设,在2012年8月前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实地检查和评估,通过评估的高校将被授权正式开展上述试点工作。
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动态调控机制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6
关键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一、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的关系。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更有侧重。主要以下区别:
(一)培养方式不同。金融学硕士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掌握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既能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实务工作;金融学术型硕士,全日制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在职(不脱产)硕士生一般为四年。培养方式自费、公费或委培培养。金融硕士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是金融专业硕士最核心的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包括金融分析师、风险(财富)管理师、产品设计师和金融企业领导者。属于应用型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也有些培养单位根据自身情况为2.5年。
(二)导师制度不同。金融学硕士是由校内导师负责培养。2009年教育部文件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 2011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高校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实行“双师制”。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教育相互补充、使得我国由单一的学术型培养转化为学术、应用、复合型多远人才培养。金融硕士培养可借鉴金融学硕士培养的优势、经验。金融硕士项目刚刚出现,社会接受度不高。部分培养单位把金融硕士当成创收项目,把金融硕士低于金融学硕士来培养。这些错误倾向的存在,从本质上没有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影响金融硕士的长期发展。
二、 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金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要求金融硕士以金融理论为基础,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是金融专业硕士最核心的目标。金融硕士应该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金融硕士教育必须保证必要的理论知识。金融硕士跨专业的考生比例较大,更要把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学习现代金融学知识体系和理论范式,掌握金融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为实践做好准备,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分析、解决我国金融实际出现的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办学标准与培养单位特色的关系
统一的质量标准是金融硕士发展的必要条件。2011年3月18日全国金融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全日制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是规范金融硕士教育的最高文件及标准。其中对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学习方式与年限、培养方式 、培养工作学位授予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个办学标准过于笼统、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调整。金融硕士教育标准既要体现质量规格,又要体现培养特色。在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学标准的规定下,各个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金融的基础、地方经济特色培养金融硕士。培养金融硕士最终要经受市场检验。金融硕士培养也是为地方输送合格的金融人才。既要在一定的办学标准下办学,也要突出各个培养单位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
四、 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之间的关系
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即校内、金融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培养中,两位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对金融硕士的教学和管理。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方式的创新革命,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实践的平台,将学术研究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金融专业学位校内导师绝大部分是原来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多数未在银行、证劵等金融机构工作过,对于实践环节不够重视且缺乏指导方法与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培养金融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校内导师未能及时转换身份。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作用的发挥,需要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一方面,负责金融理论、基本经济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负责金融实践的培养及前沿理论的传授。校外导师必须加强沟通,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指导为辅。在校外导师的沟通中,由于责任大及校外导师的工作性质,校内导师需主动。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双方必须明确责任,通力合作。金融专业学位校外导师往往是银行机构、证劵公司、金融集团高管,他们做导师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得到金钱的回报,而是为了回报社会、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教给学生。学校提供的金钱激励往往起不到激励作用。需要提高校外导师的社会责任感,邀请校外导师做学术讲座,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金融硕士。
五、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课堂讲授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传播思想、传授知识,开发其智力,提高其能力的授课方法。[2]课堂讲授法是人类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最长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以教师预备好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分析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从MBA教育中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硕士教育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3]金融硕士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在理论学习阶段,仅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必须建立属于金融硕士教育的案例题库,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把实际的知识带到课堂上。利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增加金融硕士课堂的实践性与内容。
六、 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关系。
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衔接, 是专业学位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联系,是金融专业学位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金融硕士走出本土化,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现阶段,金融类职业考试包括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统计師、经济师等。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结合的方式。可以在金融领域内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另一方面可以与国际机构共同认证。由于金融硕士教育设立的时间较短,且我国专业学位缺乏与职业考试链接的经验,建设衔接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企业,社会,高校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金融硕士教育发展规律,提高培养质量,提高金融硕士素质。(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Z]
[2]傅恩来,关于运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的再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7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指出,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 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目前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 暂执行原收费政策。教育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收费有关工作的通知》仅指出, 各校在研究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的收费标准时, 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 收费的具体标准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到目前为止,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否全面收费以及收费多少还是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界定, 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指通过专业学位考试, 或者是通过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进行招收的, 并开展全日制学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我国从1990年开始试点招收MBA专业硕士, 1991年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截止到201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批准设置了39类专业硕士, 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 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现状分析
(一) 全日制热门专业硕士收费
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中的一些热门专业收费较高, 如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及税法硕士等高收益率以及市场需求高的专业硕士。一直以来, 不论是全日制或是在职学习, 这些热门的专业硕士招收的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员, 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而且由于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较好, 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较高, 所以热门专业硕士的收费都比较高。以工商管理硕士 (MBA) 为例, 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一些高校已开始试点招收少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全日制MBA。而且根据培养方式的不同, MBA可以分为全日制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两种。其中, 在职的MBA收费高于全日制MBA的收费5到10万元不等。
表 (1) 是选取《经理人》的最佳MBA排名前11所高校, 再结合各校的招生简章以及学校论坛上的相关资料整理统计而成的全日制MBA的收费情况。数据显示, 各学校的收费从2008年到2012年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最低的是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的3.3万元, 最高的是2012年北京大学的13.8万元。目前,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已开始招收少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全日制MBA, 学费和在职人员就读的全日制MBA相同。通常情况下, 各学校一般都未设立奖助学金。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各个学校的招生简单和在学校论坛上搜集资料整理而成, 划横线处为资料缺乏
(二) 全日制一般专业硕士收费
除热门专业硕士, 其他专业硕士, 收费一般集中在3到4万元。公共管理硕士 (MPA) , 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其目的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表 (2) 显示了2012年我国部分高校全日制MPA的收费情况, 表中学费是完成MPA学业所需要的全部学费, 其中, 最低的需要1.2万元, 最高的需要4.1万元。比较表 (1) 和表 (2) 可以发现, 由于市场需求的影响, MPA的学费大大低于MBA的学费, 而且同一专业各个学校相互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MPA招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大部分是往届的、有过从业经验的毕业生, 但是也存在一小部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在收费问题上, 一般分全日制和在职两个标准, 全日制培养方式中应届的和往届的并未予以区别, 而且未纳入国家资助体系。像MPA、ME、JM这些一般的专业硕士, 有一部分学校会设立奖学金, 但是金额不高。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学校的奖学金覆盖范围都会除去MBA和MPA这些工作导向性特别强的专业硕士。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各个学校2012年的招生简单整理统计
(三) 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专业硕士收费
如前所述, 由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没有规定具体的收费标准以及学费的上下限, 再加上每个学校的方针政策和追求的目标各有不同, 所以各学校收费状况迥异:收费与否并存, 收费多寡并存;其中, 不收费的比例较高, 收费标准大多集中在8000到15000不等。下面是根据2012年各高校硕士招生简章, 归纳整理的三种收费模式。 (1) 除特定专业公费录取模式。这里的公费录取并不是针对全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而是除去了一些特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像MBA、MPA、法律硕士等。如浙江工业大学除去工商管理硕士外, 录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均为公费生;浙江工商大学除去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项目管理硕士以外, 均为公费录取;浙江财经学院一志愿录取的 (除MBA外) 享受公费生待遇。这种除去某些特定专业的公费录取模式也是属于部分公费录取的一种模式。 (2) 按比例公费录取模式。按比例的部分公费和除去特定专业的公费不相同, 它是指录取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中, 按学习成绩或是其他标准确定的某一比例范围内的研究生享受公费待遇。比如, 中南大学录取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中80%的可享受全免学费和半免学费;湖南大学录取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中保送的全部公费、考取的部分公费;云南财经大学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录取类别为定向和非定向的免学费;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一定的公费名额;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学年经推荐免试和入学考试成绩特别优秀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免收学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的一年级新生按入学成绩排名, 前65%全免学费 (含推荐免试生) , 35%交半额学费 (含调剂录取生) , 二、三年级按上一学年综合表现评定。 (3) 奖学金抵免学费的模式。奖学金抵免学费的模式和前两种都不相同, 它是以研究生获得的奖学金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但是, 如若全部学生均获得全额奖学金来冲抵全部学费, 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公费模式, 而且也就失去了奖学金设置的意义。如同济大学除工程管理硕士、MBA、MPA、法律硕士 (非法学) 及软件工程硕士外, 全日制专业硕士全部都可以获得全额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用以抵免学费, 还可以申请助教和助管的岗位, 获得额外资助。还有一些高校采用奖学金抵免学费的模式是在研究生中进行差额分配的, 这样的奖学金设置相较前一种还是存在一定意义的。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理论分析
(一) 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的社会效益, 而且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三个特点, 其所需经费由所涉及的消费者共同提供和共同享有, 通常由政府预算提供。而“私人产品”则没有外部的社会效益, 其消费具有竞争性、受益具有排他性, 效用具有可分性, 经费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 由于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受益上具有排他性、但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可分的, 所以属于一种偏向于私人物品的准公共产品。因此, 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都应该要承担一部分的教育成本。以MBA为例的部分热门专业硕士的收费因为市场的需求情况而相应的偏高, 证明了“专业硕士”这个准公共品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收益上具有排他性。但是, 由于它的社会外部性、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可分的, 以至于这类专业硕士的收费不能完全市场化。而对2009年以后重点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来说, 有一部分的学校没有收取学费, 可能引起较大的拥挤成本, 这既没有遵循准公共产品说, 也忽略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 成本分担说
1986年, 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 他认为高等教育是有收益的投资活动, 它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其中, 受益人包括国家、受教育者个人、雇主、家庭等。根据市场经济“谁受益谁分担成本”的基本原则, 教育投资应由政府、学生、学生家长等共同分担。研究生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可以使个体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经济收入, 也可以推进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表明, 教育层次越高, 带给个人的收益要明显大于带给社会的收益。鉴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科设置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市场化的需求, 接受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人从中获得的个人收益, 如:高薪、高职等, 是明显大于社会收益的。在供给一定情况下, 若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成本完全由国家提供则会出现需求过度;而完全由个人负担则会使大量低收入者被排斥在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之外。因此, 在成本负担理论的“谁受益、谁负担”这一原则下, 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必然要求个人为此部分的收益负担一部分的教育成本, 即全日制专业硕士应该要实行全面收费。其中, 全日制工商管理这类市场需求高、收益可内部化程度高的专业硕士的收费也要高于其他的专业硕士。
(三) 筛选理论
信息经济学研究表明, 在劳动力市场上, 雇主可以凭借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不同素质的员工获得学历或通过考试的成本 (花费的时间和费用等) 通常是不同的, 当假定员工个人能力和接受教育的成本成反比时, 低素质员工比高素质员工的成本高得多, 因而教育水平往往认为是传递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 是雇主鉴别求职者能力, 对他们进行筛选并安置到不同职位上的一种重要机制。由于获得较高学位往往更易于获得较理想的职业岗位和较高薪酬, 因而常常会刺激人们对更高学位的需求, 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就极易造成供求不平衡, 引起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全日制专业硕士设立的初衷在于从市场定位和职业选择上和学术硕士加以区分, 以教育绩效和学生的未来劳动生产率建立直接联系为目标。因而,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收费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方面, 不能仅仅具有信号意义。如果实行和学术硕士一样的免费政策, 由于信号发送机制的作用, 很可能造成人们对学位的过度需求, 形成“混同均衡”, 导致个人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这样就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分离条件”加以筛选并力图达到更有效率的“分离均衡”。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全面收费制度以及确立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单纯信号目的的学生的选择成本, 减少其需求。同时, 对于着眼于专业硕士培养教育未来长期收益的学生会将学费放在比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考虑, 对其选择影响不大。因此, 全日制专业硕士全面收费政策可以成为对考研学生的甄别和筛选的一种有效的信号机制, 也有利于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从公共产品理论、成本负担理论和筛选理论看, 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目前从免费到十几万不等的收费是不合理的, 全日制专业硕士应该要不分地区、不分学校、不分专业的实行全面收费。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可行性及其实施
(一) 全日制专业硕士收费可行性
(1) 受教育者支付能力增强。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变“藏富于国”为“藏富于民”,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 如表 (3) 所示, 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逐年增长, 大多数家庭能承担研究生教育的成本, 即使一部分农村家庭无法完全承担, 但是, 从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较高这一点出发, 借款读研也是可取的。而且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具备支付能力的人们开始更愿意投资于研究生教育。 (2) 受教育者愿意为高收益率分担教育成本。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人投资已为社会所认同。实践表明, 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带来不同的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 从而使人们乐意去投资, 去追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如表 (4) 所示,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获得的收入不同, 相对而言, 研究生学历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又是研究生教育中导向性较强的一种教育, 一般毕业以后都会直接去工作, 在市场化条件下一定程度上比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面要宽广些, 回报率也更高一些, 是一个收益更明确的投资行为, 因而, 根据成本—收益分析, 受教育者也愿意为个人收益负担一定的成本。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李雪.我国研究生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二) 全日制专业硕士收费实施
(1) 收费标准应该根据专业、学校、地区的不同定制。按照经济学的理论, 不同的生产成本决定了同级产品的不同价格, 对于不同等级产品价格的确定则要考虑其质量。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科和专业的教育培养成本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差异性, 收费标准的确定理应差别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不能“一刀切”, 应该体现出市场化条件下的成本-收益原则。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资源耗费及毕业后的回报收取不同标准的学费。比如, 对培养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生源好的高校, 允许适当的多收费;对边远地区的高校、学位授予点少、招生量小且有足够经费者, 允许少收费或免收费。而且对于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就业后预期收益率比较高的热门专业的收费标准应该要高于历史、文学这些基础类的弱势专业。其中, 对于专业硕士中的应届生与非应届生的收费标准应该适当的予以区别。总而言之, 对于重点大学、热门专业及毕业后经济收入较高的专业实行高收费, 而普通院校、基础专业及就业后待遇较低的专业收费则不宜太高。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收费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科特点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体系。 (2) 应进一步完善“奖助贷”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一是扩大助学金的资助范围, 完善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制度。考虑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殊性, 国家应该进一步扩大助学金的资助范围, 减轻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而且针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居民收入存在差距, 各高校应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特困学生的补助, 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获得一定的资助, 以便顺利完成学业。国家还应倡导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金, 同时鼓励企业的科研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合作, 实现互惠互利。与此同时, 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增设“三助”岗位和增加“三助”基金, 按“有偿劳动”的原则, 鼓励研究生参与“三助”工作, 这既能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 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二是继续实行普通奖学金制度, 进一度提高奖学金的额度。普通奖学金是从顺利推进收费改革的需要出发, 缓解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经济困难, 使其安心学习, 完成学业。但普通奖学金并非助学金或生活补贴, 应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结合, 划分等级, 让其发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作用。而且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增多以及负担的教育成本较高, 国家应该要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获得奖学金的额度。设置的奖学金如下:设立专业奖学金。主要针对国家及社会所需而条件艰苦的农林、地矿、师范、民族、体育等专业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学金, 用以帮助学生支付培养成本, 实质上是减免了学生负担的部分, 以此来保护国家所需的专业人才。设立特别奖学金。设立此种奖学金, 旨在鼓励那些专业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 如论文被世界三大检索系统录用, 或某些理论成果、政策建议被国家政府或社会单位采用等等, 以此来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热情与能力, 使其学习研究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 直接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服务。三是继续实行贷学金制度, 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继续实行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的政策, 以支持经济较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助学贷款应进一步简化手续, 规范贷款额度, 同时在贷款利息、偿还期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与此同时, 还要在研究生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讲诚”、“守信”之人, 以增加社会对学生的信誉度, 进而也方便贷款。
摘要: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收费现状表现出热门专业收费高、市场化程度较高、收费政策标准不一。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和“筛选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性及意义, 提出了全面收费的政策建议;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科特点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收费体系, 并以“扩大助学金范围、提高奖学金力度”为保障。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面收费,收费标准
参考文献
[1]赵纯钧:《开拓创新发展我国MBA专业学位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1期。
[2]谢织予:《经济博弈论 (第三版)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8
江苏科技大学从2010年起开始招收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的培养模式主要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的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几乎一样, 一起上课, 老师讲授的内容一样, 一同做实验及写论文, 培养模式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基于此, 结合本校实际, 立足化工类专业特点, 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优化课程体系
对于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理论知识所需深度勿需达到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程度, 且知识体系与其本科阶段学习联系较多, 所以, 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 适当削减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 课程内容侧重于工程应用环节。另外, 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验及实践环节。化工类专业特色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实验能力, 从实验设计、实施, 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甚至常见设备维修上都要具备较高的能力。所以,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 必须保证累积学时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实验及实践环节。
二、采用“双师”授课模式
采用校内教师及工程师的“双师”授课模式。建立一支适应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 聘请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工作。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聘请该方向相关的知名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授课, 授课学时可以机动, 如8~16学时等, 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其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高校内给研究生上课的教师一般要求其具有高级职称, 而新的培养模式下, 教师不能光局限于其职称的高低, 还应考虑其是否具有工程应用经验, 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如具有工程背景, 就可以选择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教师。
三、开展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教育
我国从1994年正式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至今, 已有20多个行业90多个职业有了职业资格的准入门槛, 涉及会计、医师、律师、保险、证券等多个方面。目前化工类的职业任证资格考试主要有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目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设置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环节, 将相关认证考试内容贯穿于研究生的培养中, 使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参加相关考试获得对应行业的从业资格或者通过学习, 具备工作后通过相关认证考试的能力。
四、实施企业实训
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企业实训, 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在企业实训环节, 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积累工程经验。在企业中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 (传统意义上的师傅) 进行指导,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并且可以使学生积累在企业中生存的能力, 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 积极适应社会打下较好的基础。
五、毕业论文选题侧重应用
毕业论文环节在专业学位研究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简单的从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上判断出研究生知识储备、科研素养、工程技能及应用能力的高低。因此,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必须有助于其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要侧重于应用性, 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上。毕业论文可以在实训企业内完成, 也可以在学校完成。其论文实施过程由企业导师及学校导师联合监管, 论文质量由他们共同控制。
六、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 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 与之匹配的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基于此, 立足化工类专业的特点, 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教育、毕业论文选题等多方面构建了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其对化工类乃至其他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孙阳春, 李静.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分析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29 (6) :52-55.
[2]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2010, (12) :91-9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比较研究 篇9
(一)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学位于1936年由哈佛大学设置, 至今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最初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对一个人任教资格的认定,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因此, 教育硕士是伴随着学位设置的发展而产生的。中世纪欧洲大学是学位设置的发源地, 以巴黎大学为例, 那时要获得硕士学位, 首先需在校学习了规定的年限后, 并通过包括学术、技能、智力及心理品德的相关考核和测验后, 再推举到当时的大学总监, 最后由教会批准, 便可授予硕士学位。1学生一旦获得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 便具备了不再经过考试即可到处任教的资格与权力。
19世纪初, 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在研究生教育上, 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 学生的任务是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而导师则是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指导。这使学位授予具有了明显的学术性倾向, 硕士学位的设置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多类型的人才以适应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专业学位的学位类型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 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1936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的倡议下, 开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基础教育资源———中小学教师, 但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较晚。中央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纲要中提出要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 根本大计就是要建设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经过国务院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在我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后, 《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于1996年由国务院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选取了十六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 这标志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开始设置。第二年9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正式入学。2000年, 我国首批教育硕士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至此, 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获得初步成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不断增多, 招生规模逐渐扩大, 教育硕士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工作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招生问题。
高校为了增加收入渠道, 而盲目扩大教育硕士招生, 降低教育硕士录取标准, 降低专业课考试难度, 这将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培养质量下降, 影响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 我国教育硕士招生灵活性不足。教育硕士招生是通过全国联考进行的, 其招生一般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外语3门国家联考的科目分数来划定的;政治理论、专业课作为参考分, 由各高等学校自行命题;作为考查入学者综合能力的面试, 往往被各高等学校忽视, 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培养单位为保证招生数量, 只把全国联考的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实行全国联考, 划定统一的录取标准, 招生管理统一规范, 这与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生教育体系是相适应的, 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但在招生方面灵活性不足, 导致一些业绩突出的教学业务骨干和贫困地区的部分教师被拒之门外, 这进一步加剧了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
(二)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教育硕士不同于研究型的教育学硕士, 它是实践性的专业学位, 这要求教育硕士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外, 还要具有中小学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而, 教育硕士导师在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 应该具有中小学实践教学的经验。然而, 现实情况是我国教育硕士的教师多是学术性教师, 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 仍以培养学术性的教育学硕士的教学方式受教。这就造成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环节, 性质偏向学术性, 难以达到教育硕士要求的标准。而且随着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 一个研究生导师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 带更多的传统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 还要从事自己的科研项目, 然而导师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 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置可以说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心脏。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仍然不够完善, 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主要提出两个问题:其一, 教育硕士与传统教育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似性极高。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与务实性的特征要求。其二, 课程结构不合理。曾经有学者对全国首批16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及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数的65.9%;专业课程仅占整个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数的34.1%, 对任一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来说, 必修公共课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高达91.5%, 而选修课时数只有72学时, 仅占总学时数的8.5%。由此可见, 必修公共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比例失调。 (2)
(四) 监督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是保证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还处在探索发展时期, 监督评价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关于这方面系统的理论较少, 且主要来自于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主观认识和经验总结, 相关实践特别是学校内部的监督评价实践很缺乏。在监督评价主体方面, 我国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监督评价基本上只是政府行为, 监督评价主体单一, 并且只注重结果, 缺乏对过程的监管。单一的监督评价体系, 没有给社会留下一定的空间。虽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民间评价组织, 但他们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不强, 还不够成熟完善。
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相关情况
(一) 招生方式灵活, 具有较大弹性。
我国与西方多数大学在招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对于我国的“统一”, 西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则更强调“自由”和“灵活”。其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硕士对生源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 凡是有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者都可以报名就读。各高校具有自主招生权, 不存在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 且入学考试成绩也不是研究生录取的唯一标准。例如, 美国采用的招生方式是个人申请加专家推荐, 除了要具有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和GRE成绩外, 还需要至少两封专家推荐信, 才具有递交入学申请的资格。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招生的“灵活”还表现在他们对许多专业入学要求的表述较为笼统。例如, 英国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上写道:“一般要求有本科学历并获得相应的学位, 但如有与所学研究生课程相关的丰富经验者, 也可报名”, “要求有适当的工作经验”, 等等。
(二)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具有准确的角色定位。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结构单一, 这与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起步晚、经验不足和大学扩招有关。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起步早,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高质量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美国从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教师主要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是在高校里具有正式编制的教师, 主要教授教育理论知识;兼职教师是在教育领域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 主要教授实践操作。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 能准确定位师生角色。以澳大利亚为例, 他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教师很少直接进行课堂授课, 教育硕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基本都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教师则对于学生在学习研究或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 他们以指导者而不是传授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
(三) 课程结构清晰, 突出核心课程。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类型多种多样, 各专业之间存在课程重复与交叉现象, 因此课程设置十分灵活。在课程结构方面, 较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臃肿,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课程结构清晰合理, 主次分明, 特别突出核心课程的重要性。英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时数数倍于其他专业, 其基本课程结构是“2+4” (2门核心课程+4门选修课程) 。2门核心课程中有一门是所有专业都必修的, 另一门则是本专业的概论性主课。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不被独立设置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 这些课程所包含的原理、技能和方法等则被巧妙地结合到其他课程中。 (3)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 各高校拥有自主办学权,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和研究生各自学习目标的不同, 设置多种课程选择。例如, 澳大利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三种学习路径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三种路径包括: (1) 纯课程选择, 即只需修课程不提交任何研究成果; (2) 课程加专业设计, 即除了修课程学分外, 还需提交提交一份专业研究课题; (3) 课程加论文, 即修满课程学分外, 再提交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论文。这是具有充分灵活性和科学性的人性化课程设置, 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背景和兴趣选择课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 监督评价体系完善, 具有政策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起步较早, 培养体系已经成熟, 具有完善的内外部质量监督评价体系。例如, 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内部监督, 一般主要来自于高校自身对教师、学生和课程的监督和批评意见。外部的质量监督, 不仅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 还接受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和民间评估机构的监督评价。此外,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颁布各类政策文件或指定规章、章程, 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更加标准化、系统化。例如,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在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培训上, 发布了包括《教学:高水平、高标准———对初任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初任教师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框架》、《教师训练局资助的在职培训课程视导和评估程序》等文件。这样, 即使各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各不相同, 也能使其管理监督有章可循。
四、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做法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 在国家监管下尝试多种招生方式。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高校教师质量有待提高等实际国情,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招生方式, 规范统一的招生制度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水平。但规范统一并不等于“死板”和“一成不变”, 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灵活的招生方式。除了传统的全国统一考试外, 可以尝试从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教学经验的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免试入学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有利于提高教育硕士的生源质量。在国家层面, 国家从宏观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进行控制。由于录取分数线由各高校自主确定, 国家只制订招生计划, 会造成高校为了自身利益, 盲目降低招生标准, 致使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 国家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录取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二) 充实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质量, 必须对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 优化导师队伍。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实用性”的培养目标, 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符合普通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 还要具备前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并且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因此, 除了高校本身的教师外, 还可以外聘一些具有丰富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加入现有的教师队伍。传统的理论知识便可由高校教师教授, 而外聘教师则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教师队伍, 还可以紧密联系高校教师与基层一线教师, 相互学习。
(三) 调整课程结构, 增强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其实用性、职业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 要特别处理好三个关系: (1)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2) 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的关系; (3) 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调整课程结构, 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是处理好各类课程关系及解决课程比例失调问题的关键。在基础性方面, 注意夯实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意识、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更要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另外, 西方发达国家为教育硕士提供了多种学习路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课程, 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由度。
(四) 完善内外监督评价体系, 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监督评价体系, 就要建立包括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多重评价体系, 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质量。首先, 国家要颁布相关政策和法规, 规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培养质量。同时, 国家的相关教育部门还要定期对各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工作进行视察和评价, 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监督评价体系。其次, 高校自身要建立好内部的监督评价体系, 加大监督职能和自我评价力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高效率。最后, 要广泛接受社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可以建立一些民间监督评价组织和机构, 进一步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部的监督评价体系。
摘要: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起步较晚, 还处于探索时期, 在其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非常成熟, 且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对我国现存的包括招生、师资、课程设置及监督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通过比较, 找到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西方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邬志辉, 董燕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7 (01) :88、89、93
[2]曾夏芳.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0.
[3]舒晓燕.澳大利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莫纳西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坛, 2008.7 (10) :253-254.
[4]袁锐锷.中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 (03) :26-29.
[5]顾明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年的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20 (05) :1-3.
[6]石娟.我国教育硕士招录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02) :22-23.
[7]王克勤, 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8) :38-40.
[8]石长地, 白向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三大落差[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0) :25-26.
[9]关尔群.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3 (04) :53-54.
[10]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Britain 1999——TheOffice Yearbook of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The StationeryOf-fice, 1998:128.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10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支教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一、绪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2009年3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硕士是为满足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和市场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人才。因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在思想政治方面、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加要求高尚品德职业操守。
与此同时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 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我国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练, 服务社会。通过为期一年在西部基层的实践生活经历, 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基层情况, 并在支教服务中锻炼成长,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实践协作能力, 树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中对于职业的区分更加细致, 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社会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生培养将不再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 而转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转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正是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
在培养目标上,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专业硕士是否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修养方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是否具有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奉献精神,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 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式、评估方式上进行了改变, 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评估方式上, 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考察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在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处理, 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 能否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与他人讨论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究生支教活动
成立研究生支教团的目的在于缓解中西部基础教育师资压力, 丰富大学生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学习历练, 在付出中成长成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响应祖国号召, 怀着执着的理想, 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从东部城市来到西部贫困艰苦农村基层, 立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支教团成员们通过一届届成员持续不断的努力, 通过自己辛勤的耕耘, 无私的奉献,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
在西部的支教活动, 使广大支教团成员走出了自己所在的东部大城市, 走入了西部的县城农村, 吃当地的饭, 说当地的方言, 与当地的老师同学交朋友。一年的西部支教之行, 不仅使我们看到西部的蓝天白云, 漫天星辰, 也看到了土房贫舍, 乡村基础设施的路后。既有祖国对于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与重视, 标准化的教学楼的逐步覆盖, 但也同时了解到教师资源的匮乏, 学生学习能力的短板, 视野眼界的局限。通过在西部扶贫帮困活动, 也让研究生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心灵上的苦闷。一次在西部基层生活工作的亲身经历, 使研究生们对于祖国的国情有了最直观, 最真实的了解了和感受。也更加明确作为当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重担。
在西部的教学工作, 使大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用粉笔书写板书开始, 需要研究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也需要将自己学习的经验方法与学生们交流分享, 更要向当地老师不断请教探讨, 东部大城市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西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又如何能够改变提高西部学生不善表达, 缺乏独立思考的弱点。这都需要支教的成员们开动脑筋, 不断尝试, 将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不断调整, 适用到新的工作需要之中。在传授知识, 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术大学”走进“社会大学”,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历练成长。
四、支教经历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1.坚定正确政治信仰, 树立高尚品德情操。研究生支教的经历是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开展, 大批懂知识、有能力、能奉献、担责任的青年志愿者奔赴祖国贫困地区支教。支教的工作不仅给当地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用爱与希望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 刚刚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 来到祖国的西部, 在吃的、住的、用的等方面都需要去了解适应, 在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 能够扎根下来, 在基层教书育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政治信仰。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投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才能够在服务地全力以赴, 在基层建功立业。
研究生支教的经历也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锻炼成长。一年的志愿服务、一生的西部情结, 有效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将个人的成才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和专业硕士要求研究生具有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精神相一致, 通过一年的支教经历, 已经使研究生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了这样的品格。
2.强化实践协作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研究生支教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开阔学生视野, 并且参与服务当地扶贫接力的工作, 深入基层, 了解社会。通过在祖国西部的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志愿者向实践学习, 向人民群众学习, 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教学工作中, 首先需要志愿者了解当地文化教育情况, 需要灵活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东部西部教育理念的不同, 考虑大学中学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 需要克服自己经验不足, 对于学生了解不多的弱点。正是这样的经历使研究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不同情况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方法, 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在服务当地扶贫接力工作中, 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搞好团结协作, 通过团队的力量, 大家相互支持捐赠帮扶, 助学助困, 不仅和当地学生结交了深厚的友谊, 将服务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支教团成员也彼此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这和专业学位硕士要求的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 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一致。
五、结论
研究生支教志愿者们在祖国西部,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支教扶贫等活动, 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增强了为祖国奉献, 服务社会的意识, 全面了解了我国基本国情, 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且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实践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本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这都为开展专业学位硕士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也有助于达到专业学位硕士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从而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 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海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朱晟利.论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高等建筑教育, 2002, (03) :63-66.
[3]黄小希, 于涛, 张京品, 王橙澄, 李华梁, 李江涛, 张建新, 俞菀, 陈国洲, 王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N].人民日报, 2014-05-05.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11
【摘要】本文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设想,为全面构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建议及对策,对推动学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专业学位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24-01
专业学位旨在培养从事非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术应用部门的从业人员,重点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论文或研究报告表现的是其应用已有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从事的工作以应用职业领域为[1]。2012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2]。由于我国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模式、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尚不健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3]。
1.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质量[4]。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1)在学生看来,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硕士课程并没多大区别;(2)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重分配不平衡;(3)课程范围仅局限于学科专业领域,忽视对跨学科课程的建设;(4)全日专业学位相关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少,案例分析库的建设进展缓慢;(5)课程内容陈旧,不能与最新科研发展同步。
2.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思路
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硕士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外,还需更多地掌握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知识开发创新的能力[5]。例如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应体现计算机所应用的行业、产业的需求特色[6]。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为导向。在课程数量上要突出“多”的特点,应在确保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学分要求和必修课程安排的前提下,通过加大选修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学生的不同的专业、职业背景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向学生教授解决实践领域问题所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内容
产?鄄学?鄄研?鄄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理论环节到实践环节多次反复循环”的多方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在产学研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突出了用人单位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将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配合作用与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符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型”模式转变趋势,有利于明确合作育人各方的权责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案例教学是指运用来自于实际和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使学员进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对事件的诸方面因素的关系及发展过程的研究,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仪器分析选论》是医学院校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但仪器分析内容复杂繁多,概念抽象难懂,许多学生对此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我们以中药科研工作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与应用,要求采取学术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职业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为相关部门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
4.总结
随着社会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增加,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近年来成为社会研究热点。但由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以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可用的建议,进而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7): 4-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
[3]刘传清,王志明.基于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13(2): 60-64.
[4]张杰,刘晶,王家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 2014, 27(6): 77-80.
[5]李敏,许小可,许爽.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理论研讨, 2016, (2): 17-19.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篇12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生,创新,实践,教育质量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1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反映了影响专硕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和教学过程的原始状态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动向。抓好其教育质量,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高校的管理层(如高校的研究生院/处、教务处等)来说,可以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来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比较,从而可以查缺补漏,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进行纠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等各类问题。相对于教师而言(如高校的硕士生导师等各类教师),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更加保障教学效果,及时得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师组织,通过反馈机制,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法
1.研究生参加教育质量管理。在高校应该培育其浓厚的“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本”的教育质量文化。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身的主体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与地位。教育质量的调查与取证应该以研究生本人为主,客观公正的吸收他们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但是若出现研究生在参与教育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的敷衍、不积极、被动等因素出现,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研究生本人自身的感受等纳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去,不断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进一步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建构者和保障主体。
2.建立评价指标与信息共享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建立分类评价标准,但是在特定的高校其评价指标应该统一,这样可避免主观性、任意性等因素的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将学生、用人单位纳入考查主体的,这里的学生不仅是指在校生,更应该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采集学生数据等信息,最好选择近三年内毕业的专业学生硕士研究生。最好根据选择的评价指标维度,将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分析可以客观的评价其教育质量的好坏。这就克服了以往对其分析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的促进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信息与数据的交流,需要构建其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其培养质量。因为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反馈机制
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的主体是所在高校,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毕业生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促进其研究生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需要多方参与,比如需要已经毕业的校友、用人单位等第三方单位的有效参与。可以将校友会、教务处相关的质量评估人员、就业中心等纳入教学质量保障部门。具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如图1所示。
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其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强调其理论转为实践的能力。其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说。
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其次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做法,接着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与信息反馈机制。最后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毕克贵.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长效机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2:87-92.
[2]刘小洋,张宜浩,刘万平,刘超,黄贤英.工科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2:23-24.
[3]王侃,王地国.高校毕业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2,3:108-110.
[4]刘小洋,刘万平,刘超,张宜浩,黄贤英.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2016,1:72-73.
[5]张春莉,马慧珍,吴加奇.师生人际关系对教师教学反馈及学生行为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报,2015,4:51-53.
[6]刘小洋,刘超,刘万平,黄贤英.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2015,10:123-124.
[7]刘小洋,刘万平,刘超,黄贤英.贝叶斯分类理论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5,5:1-2.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荐阅读: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07-24
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增四成10-01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22
全日制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6-18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06-29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