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硕士(精选12篇)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1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的英文缩写,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 它倡导英语学科与学生对应专业之间的融合, 以行业未来语言需求为契机, 实现学生实践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对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ESP教学是引导其英语学习有效性提升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保证ESP教学的有效性, 是促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倡导以任务教学法的方式来开展ESP教学工作, 是很有必要的尝试和探索。
一、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
1.从ESP教学的特点来看。ESP教学作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课程内容, 其教学展现着以下的特点:其一, 其目标性很强, 其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过程, 也是特定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其二, ESP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基础,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发展和进步;其三, 强调知识学习与语言使用之间的融合, 两者不得分离, 在专业领域中促进知识的学习, 促进语言的锻炼, 这是ESP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任务型教学法倡导将课程目标划分为任务, 要求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推进课程, 恰好与ESP课程的特性保持吻合, 两者之间融合, 能够促进实际教学效益的提升。
2.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来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其一, 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比较强, 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是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二, 妥善地处理了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去探究语言知识, 而教师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引导和组织, 使得师生处于有效互动的过程中, 这对于促进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 是很有意义的。简单来讲,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ESP教学中的运用, 能够打造全新的ESP教学格局。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中的运用
依照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三个阶段:其一, 课前任务阶段;其二, 任务的进行流程阶段;其三, 语言聚集阶段。在对于上述三个阶段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实现任务的优化设计。在ESP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融入的过程中, 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去进行任务的优化设计,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结合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特点, 以及自身专业英语学习情况, 找到任务优化设计的切入点, 比如商务英语课程中, 很多学生对于询盘回盘的邮件内容写作存在很多疑问, 此时可以以对应国际贸易案例为情境, 要求学生以外贸经理的身份去尝试书写商务邮件, 在这样的专项训练中实现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素质的提升。其二, 以分组任务推进的方式来进行ESP课程优化设计, 选择合适的组长, 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风气, 鼓励每一位组员参与到教学任务的研究中去, 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样的课程开展模式可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去, 这也是体现教育教学人性化的重要方式。其三, 实现对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课程现状的调查, 找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知识漏洞和缺陷, 结合对应工作岗位实践能力需求, 实现实际ESP教学任务型模式方案的设置, 由此保证对应的任务设置是符合每一位学生知识需求的, 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2.营造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 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还应该注重给学生营造独立的思维空间, 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对应的指导, 处理好教学指导和教学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此, 笔者认为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改变以往过度干预教学过程的做法, 严格依照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流程开始操作, 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的做法, 使得学生能够在充裕的空间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 实现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 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希望获取老师的答案。其次, 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于发挥自身组织和引导作用, 不是完全地放任不管, 而是适当地实现干预, 保证在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 或者出现自我分析错误的时候, 教师及时给予引导, 以便切实地引导学生朝着任务主题的方向去进行探究, 这才能够保证实际任务型教学模式效益的发挥。其三, 扮演好教师任务评价者的身份, 切实地对每个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指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 更要指出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由此使得学生可以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查缺补漏。
3.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为课程优化设计奠基。对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课程而言, 其专业性较强, 教学教师不仅仅要具备夯实的英语知识框架, 还需要对对应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甚至说在此方面具备实践经验。以外贸英语为例, 教师不仅仅要从理论上掌握外贸英语运用的情境, 还需要知道外贸流程的操作, 这才是专业的ESP教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ESP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为课程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 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注重ESP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招聘在此方面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 从英语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角度进行考量, 保证其成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践行者;其二, 积极开展ESP专业教师的培训教育, 将任务型教学理念纳入其中, 使得其懂得如何在ESP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模式之间找到权衡点, 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各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三, 注重ESP教师教育经验交流平台的构建, 鼓励学生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探讨, 找到最佳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方案, 引导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4.实现任务教学流程的规划, 引导课程效益的提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ESP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还需要注重任务流程的合理规划和安排, 这是发挥实际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 在此过程中, 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在分组的过程中, 应该合理搭配, 英语基础好、英语优秀、英语基础差等学生融合在一起, 这样彼此都有优缺点, 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大家也更加容易看到自己的知识缺陷, 由此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效益;其二, 注重组长人员的合理安排, 一般是小组成员民主选择为佳, 这样可以保证在后期任务执行过程中, 各个成员可以切实地依照组长的安排来进行操作, 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实现任务研究和分析, 这对于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贯彻执行来讲, 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三, 营造公平客观的学习氛围, 使得小组成员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无论是语言表达过程, 还是任务探究分析过程, 都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进行, 可以保证任务驱动法切实地开展下去;其四, 合理控制任务驱动教学的流程, 依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的同时,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 以彰显出任务驱动教学的张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实际的教学效益。
5.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入, 实现高效环境的营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在实际课程的过程中, 还可以适当的融入信息技术, 使得学生处于更加真实的课程情境中, 这对于增强其课程体验, 实现实际任务教学效益提升来讲, 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 可以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在任务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 以音频、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来呈现, 使得学生更快地了解任务情境, 并且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实际的任务情境中去。其二, 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契机, 实现任务步骤的合理安排和规划, 对于每个组别的任务驱动进度进行反馈, 由此营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任务驱动环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其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提升实际的学习效益和质量。其三, 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第二任务工作动态反馈平台, 比如以建立qq群的方式来了解各个小组课后任务驱动的进度, 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和组织, 以保证实际任务驱动工作能够切实地开展下去, 这也是把任务型教学模式融入教学过程的关键性环节。
三、结束语
对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学习ESP教学是其获取专业英语知识, 促进自身英语技能提升的重要契机, 抓住这样的机会, 凭借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贯彻, 可以保证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中, 往往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英语知识的掌握, 促进英语素养的提升, 进而更好地实现英语综合素质的锻炼。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效益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坤, 杨雷, 刘丽霞.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过程首选教学目标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 :58-59.
[2]陈勤.基于需求分析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ESP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ESP研究, 2012, (01) :71-77+143-144.
[3]李晓洵.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体育专业英语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 2013.
[4]高美.ESP和情境——合作教学法在中职金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2
研字[2010]12号
西北大学关于深化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以下简称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作为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学校依托外国语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认真组织课程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扎实开展研究生外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根据陕省学位办[2009]45号文件精神,从2010年起,对我省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进行相应的调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本单位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切实落实我校研究生教育有关规章制度,大力提高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现就深化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深化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积极推动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上台阶、上水平。
2.调整课程教学模块
适应发展形势,科学设置课程教学模块,促进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公共英语课程第一学期为英语基础教学,重在提高研究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培养研究生较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写、译能力。第二学期为英语综合应用教学,重在提高研究生的口语和写作水平,培养研究生较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英语写、译能力。
3.实施分类教学
根据第一学期考核结果,将研究生分别编入提高班和普通班。第二学期为提高班和普通班进行分类教学。
4.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
紧扣教学目的,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英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英语实践能力。要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网络视频教学等教学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5.提高国际化水平
雅思、托福、GRE等考试作为研究生出国留学资格的重要考核指标,学校将加强此类考试的应试技能引导,开设选修类课程对研究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6.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建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综合考核制度。考核成绩由学期考试、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考试、平时成绩(作业、读书报告、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出勤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学期进行学期考试,重点考核研究生的英语基础,考核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主。第二学期进行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考试,重点考核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内容较宽,参考教学内容,以英语写作、翻译、口语等为主,兼顾基础英语。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8.有关要求和说明
(1)外语学院要根据《西北大学关于深化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制订《西北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办法》和《西北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并于4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处。
(2)本意见适用于2010级及以后各年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过渡,今年学校将组织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考试,试题题型、难易程度相当于陕西省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检测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中旬。
研究生处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的构建 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构建
一、我国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在一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依托英语研究英语学科的教学。
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范围
英语教学是本专业的研究中心,但其外延远远超越了英语教学之上。笔者认为: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对英语教学各个要素的研究,包含教师、课程、语言本身、教学法、学生等诸多因素。从这个层面来讲,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个上义词,下设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发展
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对教学其他要素研究的心理准备。教师的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实际上,教师发展分为三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教师的心理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对于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研究也就是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的积累,作为英语教师要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丰富的英语国家人文积累,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感受语言,感受语言的形式美,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美,进而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培养文化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学会生活的课程目标。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定位在简单的“教书匠”,这样的教师生活是乏味的。苏霍姆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英语语言本体研究
英语语言本体的研究属于哲学的基础层次,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本质,语言系统,以及语言使用的规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中个体与社会,偶然与必然的主线贯穿其中。简言之,就是个体的实体言语和社会的抽象语言的关系。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也就是解决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中式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三、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中的科研方法
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只有实践中“量”的积累,“质”的理论才有可能产生。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推崇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者平衡发展,其核心是行动。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
目前,在国内外讨论行动研究的专著、文章中,有关行动研究的定义并未统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David Nunan论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即把“行动”和“研究”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提高对大纲、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的更深入的发展。
王蔷在其著作《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中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在教学中开展研究的方式,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方式,它的结果是改进实践。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
王蔷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开放型和定向型研究过程。开放型研究过程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它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定向型研究的课题的确定来自于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或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并把这些想法或方法实施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最后撰写研究报告,讨论成功及不成功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四、结束语
英语课程与教学硕士专业与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是有很大区别的。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视语言教学为一门艺术,更注重教学中的手段、技巧,注重教学实践。而课程与教学专业更加注重科研,把语言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它以真正的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Steven McDonough. 2009.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Jack C. Richards & 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5]王蔷.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4
一、教学内容的制定和优化
由于课时的不断缩减, 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老师满堂灌输的方法, 希望学生尽快、更多地掌握课程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 从而使学生只注重记忆, 不注重理解, 而不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中去。因此,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 合理优化和安排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和难点, 这将有利于课堂效率。
1. 结合专业特点, 合理选择教材。
对于通信专业的研究生, 选用的教材要通俗易懂, 言简意赅, 并且逐渐选取国外优秀教材, 不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在经过多年教学, 时机比较成熟以后, 可以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编写一本更适合通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
2. 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线性系统理论》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 包含了大量的定理、数学公式以及推导, 而对于通信专业的学生而言, 他们不做控制专业的专业性的学术研究, 因此在选择授课内容时, 应该注重结构的完整性、概念的清晰性、结论的明确性, 简化数学证明, 使学生对系统分析在概念上有清楚的认识, 使信号的知识和系统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淡化理论推导, 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
学习这门课需要很深厚的数学功底, 而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 数学知识虽然已经储备了很多, 但是还是有很大欠缺的。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讲解。他们需要的是强化关于系统的概念、对系统进行分析时的思考方法。因此, 课堂上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介绍关于系统相关概念的物理意义上, 进行系统分析时遇到何种问题, 从什么角度分析, 如何给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尽可能做到“实用”, 在授课中尽可能弱化复杂的公式证明和推导, 而着重解释证明过程的思想及直观意义和应用价值, 给出推导结论和强调应用前提条件。在例题讲解中尽可能结合实例的选取, 例如, 从国内外优秀论文中选取合适的应用实例或者选取实际工程系统, 利用线性系统理论的知识来对其进行建模和控制设计, 并通过仿真情况来分析系统性能等, 使学生有较好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 而又不觉得本门课程的枯燥与繁琐, 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利用课堂有限时间, 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该课程的授课, 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1. 合理应用多媒体, 形象教学。
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力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使课堂形式更加灵活、生动, 大大加大课程的信息量。对于有些推理性的或者需要细致讲解的内容, 通过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和分析, 有利于学生随着老师的板书不断地去理解所提出的问题。同时, 根据课程特点, 根据学生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各类计算机软件, 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更好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 在系统的研究中, 有很大一部分任务是研究当系统收到输入信号的作用时, 系统输出响应应该出现怎样的变化。这时, 教师应尽可能地以仿真波形的形式为学生演示输出曲线的直观变化;另外, 在系统分析时, 还涉及到很多的关于系统分解的知识, 这时教师最好以动画的形式演示一个系统是如何改变结构的, 改变前后系统性能有何变化, 使学生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感受;特别是, 教师可以应用m atlab软件中的专门工具sim ulink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搭建仿真系统, 通过演示信号在系统中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对控制问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
2. 增强学生的上课互动性和思考主动性。
在上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维, 以启发性提问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思考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 对于课程最重要的内容, 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 进行不断的深化理解和强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 可以增强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3. 提倡开放式教学, 建立课程网站。
为了辅助课堂教学, 建立相应的课堂网站, 在网站上补充一些课堂上没有太多时间讲解的内容, 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课堂内容。同时, 课程网站上还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要求等内容显示出来, 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整个课程的概貌,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上理解整个课程, 将上课时使用的课件作为学习资源, 允许学生下载。在网站上还提供一些优秀网站的链接地址, 方便学生扩大知识面。如有条件可利用这一强有力的数学分析工具进行实际问题在线仿真和分析。
三、重视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因此必须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受。在进行作业练习的时候, 不仅结合课程重点内容, 布置一些理论探讨的问题, 让学生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从理论层面提高学生的水平。同时还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典控制系统, 当这些系统遇到了实际控制当中的这些或那些问题时, 让学生自己设计控制律, 并且用m atlab仿真软件自己编程设计, 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真正结合起来。
四、考核制度的改革
研究生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区别于本科教学的考核特点, 研究生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因此, 在考核时, 不仅根据基本的卷面理论成绩, 同时还应结合平时的多样性的作业完成情况, 同时期末的时候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网络、书本读物等就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以考核学生综合科技文献的能力。这样几方面结合起来, 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价。
五、结束语
本文从如何让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线性系统理论》这门课出发, 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结合课程特点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特点, 给出了切合实际的分析, 希望这套教改方案会为这门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逐步的积累和丰富, 教改方案会有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海林, 杜忠友, 孙晓燕.计算机专业中的C语言教改方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168.
英语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篇5
2、论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策略
3、论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4、从词汇学的角度论英语新词
5、论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情感互动
6、论英语广告中的语法隐喻
7、论英语教学中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8、论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9、论英语背诵教学的有效性
10、论英语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1、论英语专有名词汉译的一般策略
12、论英语新闻中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
13、论英语在初级对美汉语教学中的使用
14、论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15、论英语新闻标题中语用预设的作用
16、论英语专有名词汉译的一般策略
17、论英语科技论文修辞诉求
18、论英语影视字幕中修辞的汉译
19、论英语课程教材评估
20、论英语双基教学
21、论英语电影的字幕与配音翻译
22、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3、论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4、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5、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26、论英语专业学生对外教口语课课堂活动的期望和感知
27、论英语游戏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移用
28、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
29、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30、从语域理论角度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31、论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汉译
32、论英语在初级对美汉语教学中的使用
33、论英语句子平衡及其对翻译的意义
34、论英语阅读教学对写作的影响及教学启示
35、论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策略
36、论英语俚语汉译
37、论英语中情态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38、再现幽默——论英语言语幽默另类中译策略
39、从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角度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40、论英语儿童文学的汉译
41、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2、从交际和语义翻译角度论英语新闻导语的汉译
43、论英语缩略词在汉语中应用的原因、价值与策略
44、模因论应用于初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45、论英语词汇呈现阶段语义图的构建
46、论英语新闻文体与汉译
47、论英语教学中的自主阅读
48、论英语新闻汉译中影响英语多义词词义确定的因素
49、论英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因素
50、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搭配
51、论英语的时间系统
52、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
53、论英语例外格标记结构的句法生成
54、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55、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56、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57、论英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应用
58、论英语幽默翻译
59、论英语电视剧字幕中幽默的翻译
高校非英语专业影视英语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影视英语;教学;高校;非英语专业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高校在影视英语课程上给学生放映原版英文电影,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大部分学生反映在课堂上观看英文电影对提高英语水平没有明显的效果。笔者通过自身影视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讨论影视英语课程目标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规律性的问题。
一、影视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具有直观性、无准备性、自发性、句式多变、语感较强等特点,并包含了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高校中,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影视英语课程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文素养。然而,长期以来影视英语课程缺乏科学的教材,使得一些教师对影视英语教研工作不够重视,随意安排各教学环节,备课不够充分,上课过程中一味地给学生放映英文电影却不加任何讲解和点评,课后不布置相应的作业练习,学期末也没有好的测试手段测试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最终造成影视英语这门课程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影视英语课程的教学原则
影视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将是否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学影片选择根据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把握好影片选择的依据,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素质
语言是一种交际媒介,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文化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语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英美国家特有的价值体系、民族特点等通过优秀的电影得以集中、形象地放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文化导入的内容。
3.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影视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选择性地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并进行讲解,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活动。
4.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
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可以将理解、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称作“孵化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或课后作文,让学生在观看完影片后用英语表达要讨论的话题和写作练习,从而缩短孵化期。否则,影片中的大量俚语、表达方式就不能被学生吸收利用。
三、影视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影视英语教学应该遵循电影欣赏过程的规律,即准备、进入、共鸣性高潮、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在给学生提供一部英文影片之前,教师应整理好影片中的俚语、生词、表达方式等,印发给学生,进行适度的讲解,让学生熟悉它们的用法,并用英语对影片的故事背景、演员及影片大意作简要介绍,为学生即将进行的观影活动扫清障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让他们在观影的同时注意发现那些与问题相关的线索。
2.进入阶段
进入阶段是影片欣赏的审美阶段,学生与影片交流感应,往往会被影片的审美幻觉牵引。教师可以在影片播放时暂停,针对看过的影片内容进行提问、讲解,让学生理解影片的内容,为他们继续欣赏影片打下基础。
3.共鸣性高潮阶段
影片欣赏过程中,学生往往伴随着情感的进入而与影片达到共鸣。教师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4.回味性延留阶段
电影结束后,学生的头脑中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所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就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它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生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事先设计好习题和课堂讨论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理想工具,也是学生了解熟悉外国文化的好材料。影视英语课程应当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司微.论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策略[J].电影评介,2009(5).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7
1 我校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及学习要求现况
对新疆医科大学刚入学的42名统招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及学习目的调查,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1]。参与调查的学生中90.5%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 59.5%通过了大学英语6级考试 (少数民族研究生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的医学英语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词汇方面:54.8%的学生掌握常用医学英语词汇, 40.5%学生掌握简单医学英语词汇;阅读方面:37.6%学生可以大部分理解英文文献意思, 59.5%学生认为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有很大的困难, 必须通过字典或者Google等工具进行帮助翻译;听力方面:71.4%学生在外籍患者交代病情时可基本理解症状描述及治疗要求, 26.2%学生可以听基本听懂专业讲座;口语方面:42.9%可以简单讲解与外籍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 23.8%可详细讲解病因及治疗方案;写作方面:21.4%学生可独立完成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 31.0%可以书写简单门诊病历;原版英文教材方面:57.1%学生具备口腔医学专业英语字典等工具书, 仅有31.0%具备国内出版的口腔专业的英文教材, 11.9%学生具备国外出版的原版的英文教材。学习目的:71.4%要求顺利查找专业文献, 59.5%要求与外籍患者流利沟通, 19.0%希望出国深造;95.2%学生认为自己的医学英语水平较低;92.8%学生希望开展医学英语的学习培养。调查内容显示大多数的研究生希望大量开展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
通过对研究生7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得出, 我校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较低, 大部分研究生不具备学习原版的口腔医学英语教材的能力, 普遍认为自己的医学英语水平较低, 并普遍希望医学英语学习课程的开展。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对待口腔医学英语学习上存在很多的问题, 如对医学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缺乏口腔专业英语教材、缺乏医学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等[3]。这些原因造成研究生在阅读英文文献、英文论文写作、英语专业讲座方面带来较大的困难。我校所有的口腔硕士研究生90.5%通过了国家英语4级考试, 59.5%通过了大学英语6级考试, 说明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基础水平较高。但是研究生培养阶段在掌握了公共英语基本词汇及基本语法的基础上重复公共英语的学习, 不仅花费时间而且消耗人力及物力, 并没有开展研究生的医学英语的培养。然而, 目前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处于无序状态, 大部分院校未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 也缺乏专业英语考核指标[2]。现在对口腔硕士研究生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的培养提出几点对策及建议。
2 对策及建议
口腔硕士研究生经过至多一年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就进入临床或科研阶段, 忙于临床工作或试验的设计、操作等, 不能有固定的时间集中地点学习医学英语, 缺乏组织性及系统性的专业英语的学习。但是可以针对口腔每个亚专业进行分组学习, 如:颌面外科的研究生在病区宣教室进行学习、口腔门诊部研究生可组织在门诊科室办公室学习等。组织研究生集体学习不仅可以合理规划研究生的工作时间, 并能提高医学英语的水平。现对于医学英语学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提出建议。
2.1 注重口腔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各科室的硕士研究生在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进行每周一次学习英文文献, 并标注出重要的口腔专业英语词汇, 每人用英语对4-5个专业英语词汇进行解释, 并用其造句, 然后共同讨论并提出意见。对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前缀或后缀的专业词汇进行总结, 加强其联系方法, 找到学习方法及技巧。比如前牙 (anterior) 、前磨牙 (premolar) 与磨牙 (molara) 具有相似之处, 而且口腔专业里面前牙、前磨牙、磨牙是对于牙齿在位于牙弓上的分类, 将三个单词并列进行学习、同时记忆, 就能很好的记住其拼写及读音、汉语意思。在每次的医学英语词汇学习后, 归纳总结出重要的词汇, 在下次的学习前进行小测验, 督促研究生业余时间复习专业词汇。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及测验会增加专业词汇量, 为医学英语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2.2 加强口腔专业原版英文文献的阅读及翻译
每个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口腔医学专业英语字典等基本的工具书, 利于查阅医学词汇的意思。然而由于原版医学英语教材的缺少, 不能有效地连续性的学习。但是可以用口腔专业原版文献代替原版的医学英语书籍。要求研究生利用电子图书馆数资源、数据库查找并下载关于国外新技术或试验方面新进展的英文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在每次的英语学习中学习并翻译这篇英文文献。学习过程中朗读并翻译英文文献, 集体讨论翻译正确与否, 可以提出不同汉语翻译等。可以鼓励研究生购买经典的口腔医学专业教材进行学习, 如Fundamentals of Fixed Prosthodontics, Clinical Removable Partial Prosthodontics, 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等。在业余时间对这些教材进行阅读及交流意见。
2.3 制作医学专业英语PPT进行交流
研究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也就是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或者讲解。这种形式的应用有着内容丰富, 响应速度快, 具有科学性等特点, 它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形象化。通过视听并用的手法, 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4]。而且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的同时还能提高大家计算机能力的应用能力可以熟练的应用PPT等多媒体的应用。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以后还可让每小组选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并在一起进行汇报比赛, 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比。参赛者回答、解释专家或研究生可以提出问题。这可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增加了趣味性。
2.4 进行英语查房及讨论病情
颌面外科的研究生可在对自己病人的病情记录和治疗计划确定后, 以英语形式向上级医师进行汇报, 上级医师查房后英语交代医嘱。这样可以促进研究生与上级医师之间的英语交流, 加强医学英语口语的练习。这种形式可以督促学生预习英语查房的内容, 查找相关的医学英语词汇, 大概学习各个病种的医学英语词汇。无病房专业的研究生可选取一周内典型复杂病例, 组织研究生在一起进行讲解及讨论。收集该病例患者的病史、口内像、相关的检查后, 让该病人的初诊医师进行用医学英语进行病史汇报、描述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等, 然后研究生之间相互讨论并提出问题等。以上两种形式的医学英语的学习方法不但在医学英语学习方面可以促进口语练习和积累专业词汇, 在专业方面也可学习各种病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2.5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英语写作能力
研究生在进入科研阶段后, 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和英文病历书写是他们面对的最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知名院校还要求发表SCI论文等。对每周的阅读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选取典型病例书写其门诊病例等, 并限时写作。每次集中讨论时, 学生可相互批改彼此的写作内容, 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练习医学英语写作的兴趣及能力。
3 初步效果评价
从2010年3月至今, 对部分硕士研究生启动口腔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培养模式, 有21名研究生参加此培养, 并取得满意的成绩。对这些研究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能力测验, 内容包括:专业词汇能力、英文摘要书写、原版英文文献翻译、核心期刊论文翻译成英文。该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0.14分、82.38分、80.52分、77.62分。并对该部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85.7%学生认为该培养模式较好, 71.4%学生自觉专业词汇能力提高, 61.9%学生认为自己能独立完成英文摘要的书写及原版英文文献的阅读, 52.4%学生认为英文交流能力有所提高。在此培养基础上, 我校部分硕士研究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现已初见成效。但是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于所有的口腔硕士研究生, 需要更进一步的开展及深入研究。
对于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培养提出的建议及措施, 有待于实践的更进一步检验。在当前国际竞争激励、国际交流普遍形势下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组织研究生在每周规律性的学习医学英语, 并持之以恒, 则会在良好的公共英语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医学英语能力。
摘要:医学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是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必不可缺的部分, 但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因为多种原因而对此不够重视。本文就我校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的水平及学习要求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培养措施。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
参考文献
[1]陈朔.口腔医学英语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与评价[J].北京口腔医学, 2010, 18 (5) :293-294.
[2]廖荣霞, 孙建国, 杨敏.医学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2) :124-125.
[3]甘云娜, 史雯娜, 陈吉化, 等.我校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思路[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6, 16 (7) :421-422.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8
关键词:英语专业,硕士教育,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中国越来越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因此发展中国的英语教育成为现在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社会不仅需要能掌握基本英语技能的人才, 更加需要英语高端人才。这就对中国的英语专业硕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中国前英语教育不但发展壮大, 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 课程设置不和合理。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认识, 排除, 中国的英语专业硕士教育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专业发展现状
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中, 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有一边倒的倾向。重视语言学, 轻视文学, 翻译学等专业。由于语言学专业是我国当前教师力量比较雄厚、招生数量较大的专业, 因此在世界的课堂教育教学中, 常常出现以语言学专业学生为主的现象。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其他专业的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发展空间较小等问题。例如, 在课程设置上, 语言学的课程占了很大比重, 非语言学专业的同学不得不选语言学专业的课来修够学分;许多院校举办的学术讲座都是语言学方面的, 而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被要求出席。但作为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等方向的学生听这样的讲座并不能收获太大益处, 反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样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例外一个较突出的不做就是重语言, 轻文化。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的深厚上, 也应该更具备本专业的文化素养, 而这一点学生通过自学是很难具备的,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上做跟多的教导, 这对学生提高学术素养、做学术研究有很大的意义。但这在我目前所接受到的教育中是缺失的, 老师上课依然是集中在文本的分析, 而对培育这些作家和所描绘出的文本缺少相应的关注, 不追根溯源而还只是关注结出的果实, 依然延续本科生的教学思路, 使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学术深度和素养。这一点在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两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来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实践, 而目前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老师平时在课堂上渗透的都是不够的。
二、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 许多院校开设的课程种类少, 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有很多想学的课程没有开设, 而一些不想学习, 且与专业无太大关联的课程却被列为必修课。学生无法在课堂长学到真正需要的只是, 且不断丧失学习积极性。此外, 一些教师们的教学内容单一, 照本宣科, 不求创新, 授课缺乏独创性, 很难给学生带来启发和灵感。
一些院校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作为英语专业硕士, 需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 但是大多数院校在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都是基础课程, 这样做无可厚非, 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更应该开设一些导论课程, 来为学生广泛的介绍英语文化, 知识, 这样学生才能多了解, 从而尽快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此外, 学生在硕士一年级课程较多, 老保证修满学分, 这样就导致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课程比较少, 没有了选课的限制, 学生将会少了约束和纪律。而由于选课人数不够, 一些课程也会无法开设, 学生将会丧失学习机会。
另外一个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可能是各个专业都存在并且都希望得到改善的, 就是课程设置不够丰富, 当然这是由于当前中国师资力量匮乏, 教育实力不够强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可以采用开放选课的方式来解决。各个学院的课程应该对学校的全体研究生都开放, 即使不能够算到学分里, 也应该给学生们学习的机会。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去听中文系的课, 这样就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许多漏洞。又如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就可以去选择商学院、经济学院的课程。而对别的专业感兴趣的, 想拓宽自己视野的, 就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对学生今后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也可以克服自己专业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跨专业选课的机会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硕士教育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体现。现如今大学课程的设置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趋向同一的, 并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探析 篇9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 说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这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该文件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其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 从而适应我国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随着这一文件的颁布, 英语口语的教学备受瞩目, 然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反映虽然学习英语多年, 但还是哑巴英语;部分学生不想说, 也不敢说, 即便说也是磕磕碰碰, 很难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在英语口语上“先天不足”, 造成交际能力受限, 更别说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1]。该文从教师、学生和语言环境出发, 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低的原因, 从学生的消极主观因素、教师的教学不得法、不良的外部口语环境三个方面以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为指导, 改变传统教学手段, 综合应用模仿教学法、听说结合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三种口语教学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场景, 从而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表达。
2 探析口语表达现状成因
2.1 学生的消极主观因素
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 对学习结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的成功教育都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意愿、需要[2]。因此主观因素中积极的因素如自信、愉快、强烈的动机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有助于他们主动参加口语练习, 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然而, 在课堂中学生存在消极的主观因素:缺乏交流动机、自信, 容易焦虑、紧张、恐惧等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2.2 教师的教学不得法
夏纪梅老师在《在外语还可以这样教》中指出:我们的外语教学长期过于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有错, 老师就制止、指责、纠正。这样老师就成了无形的“杀手”,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是在扮演“医生”, “警察”的角色, 学生自然会避而不开口;其次, 长期以来, 外语教学注重对课文的理解、语言知识的传授、句式语法的分析, 对词汇的解释、举例和练习, 似乎已成定势;另外, 胡文仲老师在《和胡老师谈学英语》中提到:有的教师, 受到英语水平的制约, 口语能力有欠缺, 不知道在课堂上怎么练习口语。所以教师的教学不得法使学生不愿意开口或者没有开口的机会, 试想这样的教学环境, 怎能不培养出哑巴英语的学生呢?
2.3 不良的外部口语环境
缺乏语言的交流环境, 从大的环境来说, 英语作为第二外语不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工具;英语学习者不能在日常的交流中自然地学习英语;从小的环境来说, 多数高校仅在大一、大二学年开设英语课, 而且多数大学英语课堂均以大班的方式授课, 学生的开口的机会少, 加上长期以来英语考试中分值比率较大的为听力, 阅读, 写作, 缺乏口试环节, 从而导致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高。另外多数高校并没有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口语课程, 这些不良的外部口语环境使得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少。
3 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及分析结果给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启示: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因素, 鼓励学生“乱说”, “敢说”, “多说”, 在此基础上提高语感、增强信心;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综合应用以下三种口语教学方法, 创建轻松口语教学环境。
3.1 模仿教学法
二语习得研究者Ellis (2002) 提出, 语言知识的熟练应用并不靠抽象的语法规则, 而是基于大脑对于以往接触过的大量语言范例的记忆。语言规律性就是从记忆库里互相联系着的成千上万个范例中抽象提取出来的中心趋势。根据Ellis的主张, 想让学习者能够熟练的应用目标语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应给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语表达范例的输入, 而这些范例能否存在于学生的记忆库的关键在于模仿的次数。模仿是言语习得和学习的最基本的途径,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中, 模仿常常被视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模仿的关键在于次数, 模仿标准在于语言的范例, 教师在口语课堂给出供学生进行模仿的口语材料, 不断播放口语材料让学生模仿, 通过模仿, 学生可以掌握基本音素发音, 使语调自然, 语速流畅;并且可以将语言的范例存入大脑的记忆库中。当然模仿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改善和提高口语语音, 更重要的是模仿英美人对话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并在日常交际中灵活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适用面很广, 就算哑巴英语的学生也具备模仿的能力, 同时也不失为学习口语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教学场景设计:在开展《新视野听说课程》movie speech的口语教学前, 让学生模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365天英语口语大全交际口语》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天突破雅思口语剑9版》中关于电影的口语话题的口语材料, 学生有了这些口语的范例, 就能够表达:电影的类型 (horror, action, cartoons/animated, love story (romance) , suspense movies等) , 主角 (leading actor, main character) , 演员阵容 (cast) , 电影的情节 (plot) , 演技 (acting) , 票房 (box office) 等。有了这些口语表达的范例, 在开展movie speech教学前, 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课堂上学生用英语对影片进行简单介绍和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电影片段中经典台词, 这就迫使学生在课堂之前多次模仿和演练, 从而提高口语表达。
3.2 听说结合训练法
美国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Clark Krashen教授[3]指出:第二语言习得首先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随着学生第二语言知识水平的增加, 要逐步提供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Comprehensible+1”Input;真正的口语习得之前有一段Silence的时间, 这就是著名的“输入理论” (Input theory) 。Krashen的“输入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强调任何语言技能的习得都要以一定量的目标语言输入为基础, 口语习得更是如此。“输入理论”对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启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活动之前,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4]。语言材料的输入包括听力材料的输入和阅读材料的输入, 把文字的材料转化为口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而把听的材料转化为口语则会比较快, 听的过程吸收的语言可以在练习口语派上用场, 所以胡文仲老师在《和胡老师谈学英语》一书中指出最好的训练口语的方法是听说结合法。先让学生把一个材料听许多遍, 内容和语言都熟悉了, 然后再进行问答、复述、讨论、辩论等活动, 这是最好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也常常用于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中。
教学场景设计: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7—Face to Face With Guns” (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遭到两个劫匪的抢劫) , 而由此扩展出来的话题Gun Control.美国发生了众多的枪击事件, 那么为了减少枪击事件, 枪支的管控就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Gun Control。VOA广播中对这一话题的报道材料很多, 选择慢速VOA英语作为听力材料, 先讲解影响学生听力的词, amendment, constitution, gun shooting, NRA等, 然后让学生反复地听这段广播材料, 对内容和材料熟悉之后, 引出问题:Why do Americans have the right to bear arms Is Obama for or against gun control?Why Are you for or against gun control, why If the US government wants to reduce gun shootings, What should be done?学生在回答第一、二个问题时需要用到听力过程中吸收的语言;而第三、四个问题, 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以及进行小组讨论, 形成各自的观点, 并且寻找论据, 论证各自的观点。
3.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种, 角色扮演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利于营造“视、听、说”于一体的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容易获得感性材料, 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角色扮演活动在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同时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角色扮演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给学生设计情境, 学生自主寻找情境中的角色, 对角色的性格、语言、行为进行角色模仿或者设计, 其中一组表演时, 其余小组充当评价员, 评价表演角色并获取表演经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彼此的评价要积极, 找出可以借鉴的地方, 从而鼓励学生,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场景设计:《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中的“Unit7Face to Face with Guns”,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反复听课文, 找出主人公和两个劫匪的对话, 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然后老师给定的情境“遭抢劫的过程”做角色扮演主人公遭抢劫的过程,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对材料进行筛选, 对角色进行分配和设计。学生在实际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就会把枯燥的文字材料转化成生动活泼的语言, 有些小组表演把劫匪的紧张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有些小组还自己制作了道具枪, 锻炼了学生的DIY能力;有些小组, 在主人公说 (Lor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 的同时加入基督教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能够注意到主人公的信仰。在这篇文章的结尾, 主人公打电话报警, 而文章只是轻描淡写, 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主人公打电话报警, 以及警察来现场做笔录。通过角色扮演, 学生能够塑造各种警察的形象, 并设计相应的台词, 达到将所学的电话用语应用到场景中的目的。口语水平差的学生可作难度较低的角色扮演, 口语水平较好地可以做角色扮演, 在大班的授课环境中要设当地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这样可以避免将口语差但也想参与口语课堂的学生排除在外。
4 总结与展望
教师在组织口语教学时, 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即使学生是乱说, 只要学生敢于开口, 就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应给予肯定, 勿在学生表达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或表达错误, 这会使学生更加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教师在组织口语教学时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 精心挑选材料, 设计不同难度的口语作业,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法, 创建轻松口语环境, 同时学校也要改善口语环境, 开设英语角, 举办演讲比赛和口语比赛等, 给提供学生更多应用英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怡君.浅谈英语口语教学法——交际教学法[J].科技教育, 2011 (25) :212.
[2]王朝辉.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11 (5) :51-52.
[3]Krashen Step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Pergamon Press Inc, 1981.9.25, 2005.http://www.sdkrashen.com/SL_Acquisition_and_Learning.
[4]陈红, 杜凤秋.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口语教学视频资料库[J].邯郸学院学报, 2006 (6) :97-99.
浅谈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 篇10
一、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问题
首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院校的精读课占课程总学时的3/4,而所谓的听力课或听说课大都只是进行听力训练。跟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较起来,不是英语专业并没有专门开设英语的口语课程,也没有口语教师专门配备,这样就会使得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对于英语的学生上就缺少了口语的课堂教学。另外的一点就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这两种的双重影响下,课堂中的教学就只是将下课文内容、还有其中包含的单词,做下中英的翻译这些就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听力的练习就只有一点点的时间。正是因为这样,口语教学在课堂的教学中,很难够有生存的地方。
(二)教学模式问题
尽管说,大部分的教师都意识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实际上所采用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模式,都是以教师作为中心,以掌握书本内容为主要目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英语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上,所用的时间占据着课堂时间的大部分。而且,拥有与教师教授的时间比较长,在课堂上缺乏了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子就使得了课堂上的气氛沉闷,容易让学生产生了压抑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感觉到紧张或者是焦虑,从而自信心缺乏,从而就会阻碍了他们参与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的同学,可能会因为这样而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的出现则会造成英语口语学习动力以及自信心的减退,在学习上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作用。
(三)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日前,可以说在教学实践的这个领域中,学生们大多数都还没有接受英语自主的学习模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有着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对于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不会选择接受,而且也不会。在进入了大学之后,因为缺乏了这方面的一些能力,尽管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来学习,但是学习英语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而且可以说,英语的口语能力想要获得提高,这就特别需要学生在这上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因此,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口语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听力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就是“听”,这也是学习开口说话最重要的第一步。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语感以及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正确地表达出来,这其中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听力的练习获得的。英语的听力教材中,涵盖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有关联的,可以将学生的口头表达丰富起来。教师们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学生多做一些有关口语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听到地道的英语,从而让他们能够将母语的干扰克服,培养成能够直接用英语来表达交流的好习惯。
(二)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
大学期间对于英语的听说教学,大部分所偏注的重点都是听力教学,有关口语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太容易进行的,或者就是效果并不太好,针对这样子的情况,教师们应该要多采用别的办法,比如说任务语言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制定并且设计出富有任务性质的教学活动,并且将活动的难度一步一步增加,由浅到深,慢慢地循序渐进。更加具体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可以有以下的方式:
1. 跟读与模仿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这方面的知识上都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语音和语调这方面上,而且可以说,对于音标的学习多数的学生所能够了解掌握的都只是一部分内容而已,可能他们对于一部分音标的发音还存在着错误的现象。针对这样子的情况呢,首先需要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于有声资料上,能够进行时间比较长的跟读以及模仿,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以及纠正发音的问题。
2. 复述
复述是口语练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方法不同于背诵原文的枯燥乏味,变消极的死记硬背为积极的思维训练。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既可以掌握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又可以锻炼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语言的交流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
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训练出来,这样子是有助于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基本价值。
4. 自由讨论
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是“自由讨论”的根本目的,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充分得发挥。这样的活动比较适合某一个话题的导入阶段,教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来集合众人的智慧,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普遍不令人满意,教师应以当今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运用各种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摘要: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目前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还存在着口语交际运用能力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亲身体验,提出若干加强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惠中.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J].外语界,2008(1).
[2]鲁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新思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高海虹.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6).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11
关键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89-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教学要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要求》对翻译在题材、速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目标。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也专门设置了20%的翻译题型,越来越多的涉外交际也给英语翻译提出了需求,但翻译教学的总体状况并不乐观。
一、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能力分析
1.重意思,轻语法
高职高专学生在汉译英时,往往根据需要表达的意思选择相应的词汇,而忽视句型结构以及语法。翻译出来的句子常常出现结构不完整或词性误用现象,特别是容易缺少主系表结构中的连系动词、连系动词和实义动词连用、情态动词直接作谓语、悬垂修饰、逗号连接句。笔者在任教的班级曾经练习2004年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写作,在表达给定的大纲,实际上也就是句子翻译时,两个班级152位学生,有32位写出了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如I believe is a good honor for me.Each academic study allexcellent.I majoring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I passedevery subject very perfectly.I skilled in shorthand and typing.占总数的21%;有38位学生写出词性误用的句子,如In thecollege I am specializ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all mysubjects are well.I saw an advertisement that your company haslooking for a secretary。I will looking forward your letter.I canservice for your need.占总数的25%。
2.重对应,轻习惯
高职高专学生在汉译英时,容易忽视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拘泥于语言在位置上的对应,尤其在一些从句、被动语态和插入语方面非常明显。在汉语中,状语从句尤其是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常常放在句子的开头,而英语中,在不带标点时往往放在后面,学生翻译时就按照英语的语序把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放在句子的末尾,被动语态和插人语也是如此。学生翻译时不知道进行语序调整。以新视野第二册第三课中的一个句子为例:when I helpedout in the kitchen,for example,nothing made me feel betterthan preparing the eggs and serving them just the way thecustomers wanted.在课堂上请学生翻译时,90%以上的学生都会把“比如”按照英语的原来顺序放在句子的中间。
3.重阅读,轻翻译
由于强调情境教学,师生在潜意识中都认为课堂应该尽量避免汉语,从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时,翻译实践就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甚至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影响上课质量的事,几乎没有教师在公开课时有翻译要求,也几乎没有教师布置一些翻译作业。学生自己也认为,翻译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情。而广泛阅读可以提高学业成绩和英语能力却在师生中达成共识。无疑,阅读可以提高能力,但是对提高翻译能力的作用有限。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片面强调阅读能力有违《要求》和社会需求。
二、提高翻译能力的一些建议
1.教学中重视翻译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薄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信心、外国文化知识匮乏、对翻译的重要性缺乏了解,等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练习,而课堂教学的忽视是导致学生缺乏练习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翻译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有专门的翻译练习。虽然一些教材上有一些句型翻译,但这些练习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提供专门的翻译内容,让学生进行系统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能力的练习。②有时间保障。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考虑到翻译教学,把翻译与听、说、读、写提高到平等的位置。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几个方面平均着力。
2.教材编写兼顾翻译
从现在江苏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材看,主要集中在《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以下简称《新起点》)和《新视野英语教程》(以下简称《新视野》)上,《新起点》由《读写系列》、《听说系列》、《学习方法与阅读》和《自主综合训练》组成,翻译包括在《读写教程》中,一般以八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句子构成,目的是操练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而且所需要操练的词汇和短语都列在所需要翻译的句子之后,缺乏翻译技巧和技能的训练,也没有段落翻译。《新视野》包括《听说教程》和《读写教程》,翻译包括在读写教程中,一般每个单元会有八个句子,其中四个是汉译英,四个是英译汉。汉译英部分与《新起点》相似,主要是操练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英译汉部分是抽取课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基于对课文的理解。其它的几个常用的教材如《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新编实用英语》等也都是如此。《高职高专英语系列教材》在教材内容编排上,安排了听力训练、口语交际、综合运用、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五个方面的训练,就是没有翻译训练,教材对翻译的忽视难免对师生产生误导作用。
3.改变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的翻译形式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AB级)中翻译占了20%,比听和写占的比重还大。但是,考查的形式不能保证考查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要求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翻译的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而且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不得分,其它三个选项分别可以得分100%、75%和50%。由于句子中实质性区别只有2—3个,所以学生往往从句子的通顺程度、汉语的习惯和常识来进行判断。更有甚者,不看英文、只看汉语选项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这种形式的考试区分度很低。如果根据《要求》,考查学生“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的能力,可以将想要考查的词汇在词典中的释义列举出来,让学生选择,这样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选词能力。在第二个部分段落翻译中,应该包括《要求》中规定的基本的翻译能力,如定语从句、长句、倍数、被动句式等的翻译,也可以把一些比较偏僻的词汇的释义列在文章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
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只有经过相应的操练来提高。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应该具有导向作用,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教材编写应该给师生教学提供便利,而教学活动则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如果三者融合,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需要教师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己任,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思想,大胆创新。
非英语专业硕士 篇12
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很多, 不少高校都有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发组织的诸如英语角, 英语俱乐部之类的英语学习机构, 也有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与外交“free talk”的机会, 还有一些学校专门为学生增设英语口语必修或选修课, 这些都不失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好的方法。而近年来大家谈论比较多的, 其实也是不少学校正在实践, 正在发展中的一种办法, 也就是“英语演讲”。
对部分高校实证研究的分析
用训练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的这一方法在2000年前就有个别学校在实践, 而自从2001年“第一届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成功举办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开始考虑并实施这一方法。笔者收集了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实证研究, 现就一些成功案例作分析如下。
1.对实验对象为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的分析
在“第一届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举办之前, 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而基本上也都是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曾执教于北二外, 现就职于北外的王彤老师所做的研究。
王彤从1994年开始构思给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英语演讲课, 从1996年开始编写教材, 教材完成后, 自1997年起在北二外英语系为四年级本科生开设英语演讲选修课。自1999年9月起, 为北外应用英语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开设此课。具体操作如下:
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各5分钟, 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在下次课堂中全班分析讨论。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 教师以双向交流的形式介绍教材某个单元中有关演讲某一领域的技巧, 如语言特色、身体语言等并播放有关视听材料以配合教学。然后播放上次摄下的学生演讲录像, 教师带领全班利用相关的反馈表分析演讲并向演讲人提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在余下的时间里,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 进行小组演讲练习。
该实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非常成功, 但事实上这一方式是较为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 因为这一方式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 另外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演讲课也是不太现实的。但这一实验成果也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演讲选修课带来了极大的借鉴作用。
在2001年后,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研究英语演讲的训练对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 当然也是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冬玉老师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 将演讲活动融入英语综合课, 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上课前先由一位学生上台作主题演讲3-5分钟, 接着师生共同参与答辩与评论10分钟左右。历时两年。前三个学期, 以有备演讲为主, 第四个学期以即席演讲为主, 教师提前5分钟出题目。每次演讲活动完毕, 由全体学生根据演讲者的表现评定成绩, 课间反馈给教师。该成绩在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比重。
该研究相对王彤老师的研究就更为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用专门花费大量时间开设英语演讲课, 只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嵌入英语演讲的训练, 这样就可大面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
2.对实验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的分析
近几年, 很多学校开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演讲训练进行探讨。以下是对两例做得较为成功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训练实证研究的分析。
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的唐艳玲、毕会英两位老师选择了大学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他们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 笔试和口试平均分相近。随后, 她们任意选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 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组。在实验阶段, 两组使用的教材相同;不同的是, 在实验组的课堂嵌入了英语演讲因素, 主要采取主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两种模式。演讲内容与课堂所学教材《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主题相关。最终调查显示, 72.5%的学生认为演讲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87.5%的同学认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新的突破, 并建立起了再度提升的信心。
该方式较为适合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直接在英语课堂上嵌入英语演讲训练, 但是这样的实施过程很明显会占用相当大的课堂时间, 所以对于课本任务的完成是否有影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时, 这种实施过程只是一种学生的实践, 而老师并没有对演讲的思路和技巧给予系统讲解, 这是另一缺憾。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姚玲和莫燕凤两位老师以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训练, 取得了自治区级课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课外活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所用方法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英语演讲小组和英语戏剧表演小组的活动形式, 活动时分别指派固定教师到场指导。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光盘的方式, 向学生介绍英语演讲的程序和基本礼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答评委问三个板块的训练, 并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讨论、总结出英语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这种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其实与演讲选修课的形式是大同小异的, 也需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但这一试验按照“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中的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方式是值得借鉴和吸取的。
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分析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需求分析。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 由12个小题组成, 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 从“很不同意” (1分) 到“很同意” (5分) ;第二部分问答, 两个开放式小题。问卷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嵌入演讲因素及演讲选修课, 涉及学生的看法及需求程度等问题。问卷在统一的时间内由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 共收回有效问卷60份。
根据对回收问卷的分析整理, 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91%的学生迫切想提高英语口语, 也认为演讲训练很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 但也有73%的同学认为英语演讲训练不应该占用太多课外时间, 因为他们需要这些时间来研究他们的专业课。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训练思路探索
综合以往实证研究的案例,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采用的英语演讲训练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是选修课 (包括第二课堂, 活动小组等) , 因为不可能像英语专业学生一样大面积开设必修课;二是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训练。
以往学校大多采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而综合对一些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笔者认为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演讲训练可采取双管齐下, 也就是两种办法同时进行的方法, 对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做法为:首先可对于全体学生在整个大学英语课的课堂上嵌入英语演讲因素。但为了不影响课本教学的进度, 必须控制时间, 同时不能只让学生练, 应该适当汇入一些演讲技巧及各类题材演讲稿的写作思路。也就是说在每节课下课前5分钟内老师可讲解演讲稿的写作思路与演讲技巧, 在第二次课课前5分钟之内可点名2-3名学生对上次布置的演讲内容进行公开演讲, 其他学生上交演讲稿。这样的训练只是皮毛, 也只能对大多数学生泛泛而练, 它所能起到提高学生整体口语水平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接下来要对对于英语演讲极为有兴趣并且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采取开设选修课的方法, 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当然这一选修课的模式就可参照英语专业的演讲课来上了。
结束语
将英语演讲训练融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 用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大学英语课改的一个趋势。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总结出一个较为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演讲训练思路, 希望能够对其他同行所做的这些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公共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 2001 (3) .
[2]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 2007 (3) .
[3]唐艳玲, 毕会英.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非英语专业硕士】推荐阅读: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06-15
英语专业硕士生09-02
高校非英语专业06-20
非英语专业学生08-23
非英语专业课堂09-27
专科非英语专业10-03
英语教育硕士专业教育05-22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09-02
非英语专业口语后续课05-22
民院院校非英语专业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