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专业

2024-10-16

英语师范专业(通用12篇)

英语师范专业 篇1

对于化学工业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从现状看, 中国化学化工科学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有85%的科技资料用英语出版, 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也以英语为主[1]。因此, 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的化学化工科学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大学生, 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2]。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我们总结了一些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往往把专业英语教学简单地认为是英文专业词汇和文献翻译, 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对专业英语教学也是误区。专业英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 专业词汇量大, 文章科普性强, 内容比较枯燥, 长句和难句多。而授课学时却很短, 如果教学方法呆板, 学生自然不感兴趣,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很难落到实处。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 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因此, 如何在常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学习专业英语的氛围就成为上好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成为学习的主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作为内驱动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 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还可以把研究生复试中对专业英语的考查内容也穿插在内, 丰富教学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

2. 选择实用、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及教材

要阅读和翻译化学专业英语文献, 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化学专业词汇, 熟悉无机、有机化合物及络合物的命名法, 熟悉相关的实验技术、方法、原理及实验操作说明和仪器名称, 以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

目前, 大多数化学化工专业的英语教材由科普性文章组成, 我系所用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学专业基础英语》。它由基础化学讲座、重要专业术语和化学文献选举三大部分组成。附录部分包括总词汇表、习题答案、会话材料、翻译材料、常见化学单位等[3]。精选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精读材料, 以严密的系统性和突出的专业性将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和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 由浅入深进行精讲。精讲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1) 基础化学讲座包括化学反应和化学计算法、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基团、化学平衡和动力学等。 (2) 重要专业术语包括无机、有机、物化、分析、高分子和生物化学术语。教材覆盖化学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重要词汇及语法现象, 并突出化学专业英语文献中文章结构、文字表达方面的特点。使学生既能获得必要的化学知识,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能在读、写、译方面得到训练, 并且能通过对文章的理解, 建立自己的观点, 精确地表达, 培养科学精神。

3.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幻灯机、投影器、电视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所进行, 其根本意义和作用在于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专业英语的教学非常需要采用电化教学的形式, 首先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幻灯片、投影片讲授教学内容, 可在上边讲边画边写, 突出语言点。这样不仅能节省板书的时间, 而且能重复呈现语言点, 便于巩固。其次, 借助于投影器可以帮助教师把所要讲解的内容以图表、公式的形式映射到屏幕上, 使教师的语言与屏幕上的文字、图像等同步出现, 听看结合, 时间紧凑、印象深刻。另外, 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国外大学本科化学教学视频, 可以让学生现场感受全英教学的氛围和魅力。

同时为加强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锻炼, 我们尝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 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 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 注重给学生使用所学英语的机会

专业英语阅读教材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知识和语言上的“知”, 循序渐进, 从而将学生的“不知”转化为“知”[4]。同时从美国化学会、Wiley出版公司的网站引用大量英文化学文献作为学生的阅读素材, 以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学术趣味性、完整性和严肃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且联系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串讲。在课程安排上还特意增加了上机操作实践, 布置每次上机课任务,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检索文献, 查找相关外文资料并翻译, 实现学有所用, 熟能生巧, 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

实践表明, 几年来我们对提高学生化学专业英语水平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是成功的,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摘要: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是为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提高英语应用技能的选修课程。本文作者结合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经验, 探讨了提高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师范院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宁生.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4, (2) :50-52.

[2]郭岚芬.大学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1, 27:10-11.

[3]魏高原.化学专业基础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芮燕萍, 赵睿, 王志波.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前景的调查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20, (3) :80-82.

英语师范专业 篇2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The Application of Using Role-playing Games to Change Students’ Reticence in English Class

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改变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t is not a piece of news to implement the role-playing games into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any more, however,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is application for a long time via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or

the types and topics of tasks. All of them want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role-playing games in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does not tend to

build up a new model of class interaction but aims to give abundant evidences to prove that

using role-playing games can change college students’ reticence indeed by promoting and enhanc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adjusting way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strategies. Moreover, the author aims to present some implications along with tactics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classroom interaction, which makes for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nd making their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Role-playing games, as it is, encourage students increasing their language store by listening to

real authentic linguistic material and the output of their partners in discussion, communicati

on or dialogue journals. In role-playing games,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 and student, student and teacher, which

forms a triangl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frequently and

positivel

y is now becoming a pursuing goal in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seen from the unfavorabl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reticence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 can not wait to

change students’ reticence in classroom which comes to the premise problem and come up with

an idea to solve this kind of dilemma.

2. Object of Research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xamples: English learners form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3. Literature Review:

Up to now, many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s of role-playing games on changing college student’s reticence. 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this

respect.

1. Unfavorable Effects of Reticence on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seminal study in this area is by Wang Xuehua (2006), who points out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of English regard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have been diagnosed as

reticent learners in the recent ESL/EFL literature. They are un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reluctant to give responses, even do not want to ask questions, which

pushes the atmosphere of class dead as a doornail. It is so universal to find that there are

so many reluctant speakers, and it is acceptable if active participation were not important in

language learning, however, it is in Mainland China where English can not be used daily so that

language practice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anguage competence. Moreover,

either for personal needs or for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frequently in English comes to be the premise now.

Drawing upon Wang Xuehua, Luo Yongqin(2006)

takes the argument a step further and observes that the dominant role in class is mix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English. That is, Excessive teacher domination and language structural

knowledge privileged leads to students’ lack of practicability. It is a limit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feasibility,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Luo’s opinion,

role-play activities, 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along with much material in the textbook is

available to carry out the interaction, which mak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use English socially.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limitations

and difficulties in putting role-

play teaching into classes, for examp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dominant role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class, the difficulty of implementing role-playing games with over 30 students in a class and so on. (Zou Yan, 2001)They are remained to be solved.

Somewhat in contrast to Wang and Luo, Wu Bian (2009) agreed with the opinion tha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le he

emphasis to create a posi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It is vital to create an open and

democratic atmosphere where students are easy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opinions during

discussion. As Senior (1997) points out ‘an atmosphere of classroom cohesion was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proficiency’. A comfortable atmosphere brings

out a familiarity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affective objective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addition,

it is a feasible way to minimize classroom anxiety. Role-playing games combined with listening, speaking and body language encourage two or more partners

to perform humorously, freely and pleasurably.(Van Ments, 1983) It is stressed that efficient learning takes place in an atmosphere where

subjects have no ware of the threat to the self-image and external criticism is maintained to a minimum and self-evaluation is encouraged.

Taking the argument in a new direction, Yu Jiaona proposed that role-playing teach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productive vocabulary

learning, referring

to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s Merrill Swain proposed,

output activity promotes students internalizing what they say, and making themselves as a

main part of it. By developing their own independent cognitive thinking competence through

output activitie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arget output in English learning. (Harmer, J,

2000)It is an invention to turn invisible knowledge into vivid act b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ethod

from teacher-centered instruction to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in a limited time. With a large body of statistics of experiment, it is

accurate point out that role-

play teaching is a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approach for students’ productive vocabulary

learning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2. Role-playing Games

One important research study that demonstrates this is conducted by Ma Jie (2010), who

discovers that role-playing teaching makes for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rain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y greatly. ‘Interaction is the collaborative exchange of thoughts, feelings, or ideas

between two or more people resulting in a reciprocal effect on each others’ (Brown, 2001).

Role-pla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for examining their relevant

knowledge reserve. To choose the topic which students are interest in and is divergent is

better for the curriculum activities and knowledge absorbing. While in the role-play games, the effect of teachers can not be neglected, they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carry

on with other styles in English when students are trapped. But it is not wisdom to give

answers to students directly. (Song Xuejun, 2007)

In a much different study that yields similar results, Ji Yan (2010) put forward that there is

a discrepancy on English teachers’ roles between students’ expectations and teachers’

class-room behaviors. (Zhou Xing, Zhou Yun, 2002)He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new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cultivated by transforming from

a teacher-centered pattern to a student-centered pattern, in which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build up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nd

to learn independently in addition to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He Cuiyu, 2010)Despite, the role of teacher can not be ignored as well, as they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fostering autonomic learning, which is the key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earners. Seeing from her research findings, we can obtain these information, 1) teachers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lead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2)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lf-

improvement so that transform the roles from teachers to students; 3)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abundant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have a better learn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which fits

themselves.

From a similar perspective, Johnson, K (2000) argues that as suggested by the name, role-playing games are played face to face, asking members involved in the acting role. Players are

asked to choose a character to put up and storytelling with rules, furthermor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to determine the objectives, define the contents and

progressions, and select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be used and so on. He emphasis the

ability with ‘ A potential capacity to act in a given situation but not the actual behavior

of an individual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concluded in the role-playing games.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re almost convincing in the showing that there are more benefits role-play games can bring out for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ange the way teachers teaches in the traditional way. But very few of them seem to have

realized that does role-playing teaching effect a permanent cure to change students’ reticence? This study will make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final result of this question and try to come up with more effecti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e in better control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ibliography

[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Johnson, K. 2000.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Beijing:

People education press. 2000

[4] Senior, R. Transforming language classes into bonded groups. ELT Journal. 1997

[5] Van Ments, M. The effective use of role-pla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3

[6] 贺翠玉.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A].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 2010

[7] 纪燕. 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D]. 江苏大学,2010

[8] 罗永勤.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D]. 重庆:西南大学,2006

[9] 马洁. 综合英语课堂活动的组织—以Role-play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交际目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7)

[10] 宋学军. 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初中生口语能力的额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7

[11] 王学华. 应用人际交互式教学法改变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D].东南大学,2006

[12] 吴卞. 课堂互动和大学英语教与学[D]. 重庆师范大学,2009

[13] 于娇娜. 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产生性词汇学习的影响[D]. 辽宁师范大学,2010

[14] 周星,周韵.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5] 邹燕. 英语教学中互动与沟通模式的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01

4. The contents and methodology: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ant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rac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teacher and student played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fter that,

the author would conclude the function of role-playing games in changing students’ reticence along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such as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interaction.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thesis includes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contrast, analysis,

illustration and summary. The document retrieval will provide enough information and give a

clear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n schema.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will show that schema plays its special pragmatic functions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at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 analysis of its special pragmatic functions will

reinforce the fact that schema theory is used as a very efficient strategy in our English

reading. All in all, the author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enough benefit a lot from the data the author collects.

Table of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Common Allegations of Students’ Reticence in English Classroom

1.1.2 Unfavorable Effects of Reticence on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1.3 Research Objective and Thesis Overview

1.3.1 Research Objective

1.3.2 Thesis Overview

2. Literature Review

2.1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2.2 Importance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2.3 The Ways to Facilitate Output in the Classroom

2.3.1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2.3.2 Task-based Learning

2.4 Related Researches on Asian Students’ Reticence

3. Task-bas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ve Approach—Role-playing Games

3.1 Approach of Changing Students’ Reticence

3.2 Method to Implement Role-playing Games

4.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ve Approach

4.1 Experiment Design

4.2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Classes

4.3 Gathering of Preliminary Data

4.4. Observation

4.7 Summary

5. Conclusion

6. Bibliography

5. Expected Results: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s, the author wants to explore the various causes behind

reticenc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English learner’s

proficiency. In allusion to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would present some implication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by, a re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learner’s reticence in

English clas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ways of teaching. The author

aims to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s’ position to have a full view of the research, moreover,

the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ractice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role-playing games.

6. Innovations:

The author does observations in the college that promi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and

the data obtained form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class have been analyzed. The author accomplish this thesis not only

in virtue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but also due to the great interest

in how to dealing with the students’ reticence.

研究进度安排:

1. 确定选题: 10月28日—11月27日

2. 开题报告: 12月1日—12月23日

3. 撰写论文: 12月26日—3月31日

4. 修改论文: 4月1日—4月30日

英语师范专业 篇3

【关键词】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难 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稳增不降。据《青年报》报道,2016年就业再创历史新高,海归潮加上应届、历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要加入就业大军。“毕业即失业”“就业难、难就业”等这些口号被广泛吹响。

作为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首先大都把进入教育系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人生第一理想职业,更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其次,英语专业如今在各大高校几乎均有开设,加之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对英语的重视,运用各种途径自我充电,使自己可以自如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英语问题,而且运用能力与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相上下,这更增加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1];再次,国家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大改革,使教师不再是师范生所独享的职业,从而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出现一职难求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就业率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看,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很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因而教师职业受到人们的热捧,报考人数、毕业生人数每一年都在呈正比例增加。但近两年教育部提出对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学生可多次参加考试并且降低英语学科的分数值,使英语学科重视度有所下降,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将会受到改革的威胁。用人单位在招聘教师时也更加倾向选择“985”“211”这类名牌学校毕业生或研究生,更有甚者对毕业学校、户籍、性别和学历也提出要求,这对于普通的二本类院校毕业生来说更加显示不出自我优势。加之国家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改革,非师范类学生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后,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可以从事教师职业,他们进入市场,挤占了原本属于师范生的工作岗位,这也大大增加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从师范类学校的培养模式看,英语专业学生质量低,知识结构单一

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以培养英语教育师资为主,使毕业生毕业后具备英语教育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而我国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长期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脱轨,学科内容保守,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科专业特点、规格的定向性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单一性决定了毕业生走向的单一,使得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师范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已形成师范教育的模式,而市场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师范院校由于单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复合性较差,知识结构单一,毕业生难以满足除教育外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2]。大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只足以应付考试,与社会实际要求的水平差距较大,翻译基本功不扎实,专业能力训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胜任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3],比如笔译、同声传译、外企工作和商务英语等。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水平的有限,缩小了其就业的范围。

(三)从学生思想层面看,师范类毕业生期望值高,自我定位不准确

进入教育系统,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公立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是师范类院校英语專业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存在“嫌贫爱富”的思想,不愿意去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等私企工作,更不愿意去偏远落后、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对于国家出台的一些向毕业生利益倾斜的就业政策,如“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援藏援疆”等,一些大学生并不买账,他们感觉自己读了大学应该找收入好、待遇高,最好工作地点在省会城市或离家近的一线、二线城市。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公立学校、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有保障,一门心思地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结果往往出现一个岗位有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去竞争,结果失望而归,又错失了找工作的好时机,结果无业可就的情况。部分毕业生就业思想不够开阔,择业时脱离实际,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因此“有业不就”现象屡见不鲜。

二、解决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培养力度,凸显师范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现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教育部门都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标准,采用“笔试+面试”两个环节的考核形式来选聘教师。笔试环节考查应聘者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面试环节一般是说课,考查应聘者的口语表达及课堂管理、与学生互动的能力。

师范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打牢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特别是要强化实践环节,多组织、鼓励学生参加类似教师职业大赛、英语辩论赛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锻炼学生教书与育人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完美结合起来;多借鉴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科学组织教育实习活动,利用教育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能力,争取使学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或面试环节中展现师范专业优势,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师范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4]。

(二)调整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师范类英语专业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狭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并兼具外贸、旅游、秘书、法律、商务、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各大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兴趣调整专业设置,灵活开设与英语相渗透的其他课程,如翻译、旅游、外贸等选修课,实施“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5]。

(三)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要想提高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就业率,使每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却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质量较低。讲授这门课程的通常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是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大都照本宣读,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系统、科学的认识,多是从网上得知,缺乏实践的检验,因而授课效果不佳。

其次,学校对这门课程重视度不高,安排的课时量少,大多都是学生毕业时临时性开设的,缺乏全程的统筹规划,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四年教育全过程。

最后,这门课程开设时段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大都开设在大四上学期。而这段时间学生大都忙着找工作,参加考试,根本无暇去听课,使这门课程趋于形式化。

三、小结

面对目前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需要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毕业生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强化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准确地自我定位,全面提高就业的能力和技巧,争取早日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学校、社会。

【参考文献】

[1]鲁绵茸,何树勋.商洛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1(06):73-77.

[2]高东洋.从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潍坊学院学报,2006(04):131-133.

[3]李嘉玮,王婧,蒙倩.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09):70-75.

[4]张冬艳.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9):50-51.

英语专业师范生说课策略 篇4

关键词:说课,英语专业师范生,策略

一、说课的定义

师范生在找工作中都要参加说课或讲课选拔考试, 所以对于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来说, 在学校的英语教学法课上说课的训练尤为重要。“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 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 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然后由听者评说, 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方贤忠, 2008:1) 。从该定义看出, 对师范生来说, 应先熟悉教材进行备课, 写说课稿, 然后在课堂上对老师和同学进行说课, 最后由老师评讲。

“说课与讲课的相同之处在于:最终目的都是确定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途径。说课与讲课的差异表现为:说课对象是教师、评委和领导。讲课对象则为学生;说课主旨是让听者了解教学方案及如何达到育人的目的。讲课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 直接进行教书育人;说课主线是讲教学设计思路。让听者推测教学情况。讲课则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说课重点是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法依据。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 讲课属于课堂教学范畴” (王淑芳, 2004:132) 。

二、说课的意义

1. 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说课过程中要分析“讲什么、怎样讲和为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 而“怎样讲”需要师范生详细了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正确分析学生水平和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讲解“为什么”需要师范生详细地分析自己使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师范生充分地钻研教材, 学习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2. 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撰写说课稿的过程中, 师范生需要分析教学当中的实际情况, 进而采用合适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完成说课。而在说课后, 经过老师的讲评, 他们会发现自己学习理论学习的不足, 从而进一步钻研理论知识。所以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二者的结合。

3. 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未来的教学研究

在说课过程中, 师范生钻研教学相关理论为自己的说课提供理论基础, 从而培养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 师范生对自己一节课的导入、呈现新知识、练习和巩固等教学环节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他们就会回想在大学时说课的训练过程, 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相关的理论。他们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检验相关的理论, 在此基础上写出教学论文, 从而促进了他们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三、说课的内容

英语专业的师范生要熟练掌握初中和高中英语说课内容。它们包括以下方面。

1. 说教学材料

说教学材料应包含教科书及所选取课时的功能和地位。

(1) 教材

说教材应说明出版社、第几册课本、第几单元、第几课时。比如Go for It,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Grade 8, A, Unit 6, Section B。

(2) 功能和地位

每一单元都侧重一个功能, 说课时要明确指出。比如:“Talking about weather, protecting environment, describing peo-ple...”每一单元的功能在教材的目录里都能找到。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应简要分析本课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甚至在素质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罗晓杰, 2002:35) 。

2.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学生应掌握哪些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能力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哪些能力。例如:“The ability of de-scribing people, the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weather...”情感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方面获得哪些提高。例如:“loving our country, cherishing friendship, keeping a healthy living style...”

3. 说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包含很多方面, 其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 几个方面是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重点不一定是难点, 但有时难点恰好是重点。难点和重点的划定取决于教学材料、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一部分要讲清楚划定重难点的原因, 也就是为什么划定这几方面是重点, 另外几方面是难点。

4. 说学情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性格特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自制力和主动性是不一样的。城市和农村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差别。所以该部分师范生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 从而为正确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5. 说教法、学法

在英语教学法课上, 学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教无定法。一节课不可能仅仅利用一个教学方法, 师范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授课。

在课堂上, 除了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所以师范生要设计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合作学习, 或者每人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学习等。

6.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说课的中心环节。一节课要分几步完成, 每一步的时间等。而说课中老师除了讲明每一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做哪些活动外, 还要解释原因, 即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使用3P教学法, 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 up, Lead-in,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Summary, Home work.”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up, Lead-in, Pre-task, Task cycle, Language focus, Homework.”

7. 说教具

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一些教具辅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多媒体、图片、卡片、实物、磁带等。在说课过程中老师要解释选择某些教具的原因。

8. 说板书设计

在说课过程中, 尽管可以使用多媒体, 老师也要使用黑板展示一下自己的板书设计和自己的粉笔字书写技能。同时要解释一下把黑板分部分, 哪一部分写标题, 哪一部分写重点词汇和句型等。

四、英语专业师范生说课策略

在说课过程中, 仅仅了解说课内容是不够的。师范生还要掌握以下说课策略才能把说课成功进行。

1. 充分准备

在说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师范生要熟悉教材, 钻研教学大纲, 撰写讲稿, 制作课件, 并进行充分演练。

(1) 熟悉教材

说课是以教材为基础, 所以师范生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参考书, 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 设计教学活动, 同时要认真阅读教学大纲, 领会大纲的要求。

(2) 撰写说课稿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师范生开始撰写说课稿, 每一部分要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内容要条理清晰、思路分明。

(3) 课件制作

在说课稿撰写完后, 师范生把说课内容做成幻灯片, 借助多媒体电脑进行说课。制作幻灯片要简洁明了, 如果太过华丽、动画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他们对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呈现单词的意思, 使用视频进行导入, 使用音频进行听力训练, 等等。“呈现板书设计的幻灯片底色最好用黑色、长方形, 字体用白色, 以达到仿真效果” (罗晓杰, 2003:50) 。

(4) 充分演练

课件制作完毕, 师范生需要熟记说课稿, 自己在电脑前进行多次演练。在演练过程中, 争取做到不看讲稿, 但也不是在机械背诵说课稿。“教师可以侧身站立, 用余光看屏幕。既不能无视幻灯片内容流利地背‘说’, 也不能眼睛盯着屏幕照读幻灯片内容” (罗晓杰, 2003:52) 。

2. 熟练说课过程

说课过程要进行顺利, 师范生还需要充分熟练说课过程。

(1) 把握好说课和讲课的关系

说课不是讲课, 讲课只讲解“教什么和怎样教”, 而说课还要加上“为什么”。有的师范生把说课当成讲课进行了, 只注意到了说课内容中的教学过程, 而忽略了其它很多环节。但在说课过程中, 说课老师可适当地表演教学中的某个片段, 作为例子进行讲解, 之后再返回来继续说课。

(2) 问候和致谢

说课当中对细节的把握也很重要, 在说课之前要对听课的老师、领导和同学们问候、鞠躬, 进而开始说课。说课结束后, 要鞠躬并致谢。尽管是一个小的细节, 但它却会影响评委们对讲课老师的印象。而该环节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尤为重要, 他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3) 时间的把握

说课过程一般是20分钟左右。河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说课的时间要求是15—18分钟。时间不够或超时都要扣分。所以在演练过程中, 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 时间应在16分钟较为合适。

3. 教态

说课尽管不是讲课, 但在说课过程中, 自然得体的教态也非常重要, 师范生在说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语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说课内容。

(1) 激情

老师说课时要教态自然, 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学、喜欢学生, 面带微笑、富有激情, 使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具有感染力。

(2) 着装

师范生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或说课比赛中, 着装也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衣着得体、大方, 所穿衣服不要太华丽, 也不要太简朴, 要看起来像一个老师。否则也会大大影响说课的效果。

(3) 课堂互动

说课过程不是平铺直叙地对内容的讲述。在说课过程中, 师范生可以展示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两个例子。比如在展示“导入”、“呈现”环节, 师范生可以假设教室里有学生, 可适当地问一两个问题。如果在大赛中, 可以向观众问几个问题, 进行互动。

4. 语音语调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师范生应该具备好的英语发音。纯正流利的英语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师范生要坚持经常练习发音。同时说课的语速要适中,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5. 微格教学

在对师范生的说课训练中, 微格教学有利于形成师范生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的积极提升自己的状态,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是一种有理论有实践、形象具体, 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 是训练高职高师学生教学基木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林丽端, 2009:71) 。教学法老师可利用微格教学, 在学生的说课过程中进行录像。之后参照录像, 教学法老师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具体形象的录像会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说课过程中的优缺点, 并心服口服地对缺点进行改正, 对优点进行发扬。

6. 突发事件

在说课过程当中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师范生在说课前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 沉着冷静地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在说课过程中, 麦克风突然掉到地上摔坏了, 课件中的视频在电脑上打不开了, 突然断电了, 突然忘词了, 单词拼写错了等。遇到突发事件, 不要惊慌失措, 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处理。

总之, 说课对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要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 熟悉说课内容。在此基础上, 认真钻研教材, 撰写说课稿, 制作课件, 充分演练, 熟悉说课步骤, 把握好教态, 使用合适的语音语调, 并沉着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他们在说课过程中会熟练自如, 获得成功, 并为他们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给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林丽端.高师英语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 2009.1:68-72.

[3]罗晓杰.试论英语说课讲稿的撰写[J].课程·教材·教法, 2002.4:35-38.

[4]罗晓杰.多媒体辅助英语说课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3.12:50-52.

英语师范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5

就业形势:近几年来,英语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客观上来讲,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得师范专业受到人们的热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师范专业,因此毕业人数也就成比例增加。教师不再是师范生独享的职业,从而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每年都有大量师范毕业生面临求职难的窘境。

另一方面,之前实行计划生育的影响使得中小学学生数量大幅度减少。而英语一年两考政策的实施,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英语学科总分的降低也让它的受重视程度随之降低了。这就意味着对英语教师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减少。从主观方面来说,作为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首先会把进入教育系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人生第一理想职业。

而且师范类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通常复合性较差,知识结构单一,除了具备英语教育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之外,很难满足除教育外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因此由于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就又缩小了就业的范围。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公立学校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他们的期望值较高,自我定位不准确,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错失了找工作的好机会之后的滞留就更加剧了严峻的形势。

通过图表,苏州市英语教师里中小学教师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市场招聘条件分析中反映出了对有经验的英语教师的极高要求。因此,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想要顺利就业的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但是近两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二胎政策的鼓励实施为英语教师的岗位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综上所述,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想要在苏州顺利就业的几率和应届的需求密不可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断提升自己和抓住机遇是最重要的条件。

图为2015.5-2018.5苏州市英语教师就业趋势分析:

行动计划:首先,必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通过MBTI性格测试,我的倾向是ISFJ(内向、实感、情感、判断)。我认为这样的结果大致是符合我的性格特征的。虽然没有明确的领域特征,但这一类型的人们通常沉静、友善、谨慎且有责任感,能够坚定地、准确地执行任务,具有较好的吃苦精神。而且忠诚、有奉献精神和同理心,能够体贴地关心照顾他人,我认为这些特点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虽然测试的结果是偏内向,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内向到不能与人很好的交际的地步,相反,或许有时因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从而可能会使我表现地拘谨一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自己能很好地与他人交际,而且因为性格开朗、温柔体贴,经常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不同的环境,从而使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更加成熟稳重、得心应手。找一些家教方面的兼职工作、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以及多参加一些教育实践方面的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在丰富了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其次,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对于师范生来说具有较高的要求,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肯定是不行的。提高职业素养与技能是增强求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尤其重要。继续扩大词汇量、锻炼听力水平、提高口语水平是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成绩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和提高。而扎实的教学职业技能、讲课、板书、表达等教学基本功都是招聘考查的重要环节。只有利用课余的时间多多练习,熟能生巧,才能磨练出更好的水平。再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必须在教育相关的领域获得能够证明自身实力的专业证书才行。除了我们英语专业必须具备的专

四、专八证书,师范专业的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甲证书也是必须的。另外,一些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而且这些相关的证书能在我们招聘时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样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用具也在更新换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word文档和PPT等软件进行教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达到计算机MS office二级的水平,并在毕业之前获得相关证书。

英语师范专业 篇6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反思

引言

国际化、全球化时代,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学好英语并加以灵活运用,无论是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是对日后的就业和生存发展,面对激烈的人才和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效率比通过听、说获取信息都来得高。本文着眼于湖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采取实地访谈、随机测试、分析大学英语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等方式,总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反思,以期对全国同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1.湖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语言基础知识除了语音部分,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根据对学生等级考试情况的调查显示,词汇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量的不足。词汇量小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英语学习好像铸建大厦,词汇就是根基。词汇量越大,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就少,阅读速度就会提高,阅读的准确率也就会相应提高。”[3]根据调查,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虽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和认知的词汇数量,加之其自身所学专业的影响,疏于词汇的学习积累。因此,在英语阅读方面缺乏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词汇的理解上,这样就降低了阅读效率。语法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进入大学后缺乏练习,语法不能灵活运用,导致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长句、难句结构分析混乱,句意理解困难。

1.2 知识面狭窄,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知识必将伴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读者对背景知识一无所知,要读懂材料必定会困难重重。“英语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人情的了解,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英语阅读水平。”[4]调查表明,除了语言类等偏文科类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比较多一点之外,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甚少,纵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英语阅读文章,大多数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人物传记、历史、地理、时事政治等等,文章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的一些报刊杂志,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面狭窄使学生在遇到复杂特别是生词量大的阅读文章时,即使掌握了推测词义的技巧也难以适应,以至不知文章所云。

1.3 不良的阅读习惯

1.3.1 逐字阅读

根据调查,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有用笔或是手指着单词逐个逐个阅读的情况。这种阅读方法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词汇的理解上,最终无法把握文章主旨或大意,也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3.2 重复阅读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阅读时经常会发声阅读,但是总是重复阅读,回视前文。这种方法也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阅读效果。

1.3.3 习惯借用工具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或借用其他学习工具。这种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性,丧失了阅读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造成了做题不讲效率的弊病,在考试时就一时难以适应,在速度方面也跟不上进度。

1.4 缺乏练习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课外英语阅读少之又少。只靠课堂学习而没有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本来就不多,分配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则更少。没有大量阅读,只说不练,要想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部分同学都以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紧为理由,根本就不愿意花时间做课外英语阅读,即使是英语课上也草草应付。英语阅读的练习越少,词汇和语法、技巧的掌握就会越陌生,理解也就会越慢。

1.5 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技巧掌握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其他学习渠道,基本上是只能在英语课堂上接受少量的技巧训练,学校各种形式的讲座学习也比较缺乏。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反思

2.1 从学生学习角度

2.1.1 扩大词汇量

如前文所述,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狭隘的词汇量必将阻碍我们阅读的正常进行。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2)说过:“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1]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要求掌握4200个基础词汇,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想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加四六级通过率,首先要过词汇这一关。

2.1.2 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转变阅读观念,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材料应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难度不易过大,应符合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题材及内容应多样化,这样不仅可以在阅读中不容易觉得枯燥乏味,更是能在趣味性阅读中一方面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还能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扩展词汇量。

2.1.3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要想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首先就得从细处入手,改变前文所述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平时多读多练,培养语感,多多学习积累一些阅读技巧并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灵活运用于实际。

2.2 从教师教学角度

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正确系统的方法和练习。根据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绝大部分英语阅读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的,课外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建议:(1)帮助学生转变阅读观念。阅读真正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观念输入到学生脑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2](2)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关于英语阅读技巧方面的书籍,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大部分阅读技巧的获得还是来自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

2.3 从教学管理角度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推动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英语专业学生带动和增强本校英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英语书友会、英语角、英语阅读讲座等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多给学生提供课外英语学习机会。此外,学校外文图书馆的开放和完善也将对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Edward Armold,1972.

[2]刘海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改革之浅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

[3]罗虹.实用英语阅读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为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科研立项系级项目(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08年7月5日印发)成果。

作者简介:

徐琳(1986—),女,浙江建德人,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外语系本科生。

英语师范专业 篇7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学习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来交流, 英语也不例外, 因此学习英语提高交际能力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 国际化交流的需求不断的深入和扩大, 对各行业人才的口语交流能力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 英语作为一种被最广泛使用的国际化语言, 其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然而,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尤其是师范类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不能够具有相应的英语口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规定, 要培养学生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包括听和说的能力, 使之能够在职业岗位与人际交往中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但现实中我们的专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差, 作为英语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措施使之提高。

一、专科师范院校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表现

(一) 没的说

没的说, 即无话可说。在课堂上教师针对一个话题要求学生们展开讨论或发表建议,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没有用英文思维的能力。

(二) 说不好

说不好中的“说”有两层意思, 即口头英语语言能力不够和身势、情态等能表达英语语言意思的手段运用不好。说不好的表现诸多, 如课堂学习中的说不好, 交际场合中的说不好等。说不好表现在表情和行为动作的不协调与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和习惯, 不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交际目的, 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风格、语调、情态来表达, 英语语音、语调使用的不够准确, 英语表现的汉语化, 英语发音失去其应有的连读、爆破、弱读音, 不会使用相应的语法等等。

二、专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一) 不注重词汇的积累

无论对何种知识的学习, 都需要知识量的积累, 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正所谓“厚积薄发”。不懂得字、词, 没有相应的词汇量, 就不会说句子甚至表达。同样, 英语学习中, 没有单词的积累就讲不出英语。我们都清楚, 专科院校的生源来自普通高中, 分数都偏低。随着同龄青年进入高校上学的比例不断升高, 专科院校的学生分数线也随之下移, 因此学生文化基础和英语水平一般偏低。让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说英语, 他只会说“Sorry, I don’t know.”再加上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存在心理上的畏惧及认识态度上的不科学。即使一些基础稍微好些的学生也是心理压力较大, 害怕自己因说错话或发错音被同学抓住“把柄”, 因而宁愿在课堂上不动嘴发一言, 只动耳来单纯的听讲。继而, 陷入“学得懂”“写的清”“说不得”的学习怪圈, 慢慢的失去学会“说”英语的信心, 乃至于只想“学英语”, 不想“说英语”。

(二) 不具备适宜的语言环境

从专科师范院校师资配备来说, 是不完善的, 这是环境不具备的一个具体原因。如这类学校基本都没有外教, 更谈不上给学生开设外教教学的课程, 甚至连单独的口语课都没有。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全部用英语授课, 学生要在提升英语知识水平上过级怎么可能?课堂上教师的全英教学走形式, 无论从教师的语言使用和导引, 还是从学生的自主听的意识和要弄清弄懂的意识都还欠缺。教和学的不协调、不互动, 使得英语语言应用环境没有构建起来。

(三) 不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

专科师范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语法教学, 忽视对学生听和说等具体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英语级别考试作为评定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目的, 这说明在英语教学观念上是有偏差的。

(四) 不标准的英语教师口语

尽管教师都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 但普遍在口语流利和标准程度上有缺憾, 甚至有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有的老师本身综合素质不高, 自身的英语口语也不是很好, 甚至于带有明显的地方方言的痕迹, 跟着这样的教师学英语, 自然在英语口语水平上就不会掌握得好。

三、提高专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建议

(一) 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英语, 学好英语

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 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激情四射。这样, 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对学习就会兴趣盎然, 学生的倾情投入, 也会促使教师不断的提高课堂质量, 两者形成良性循环。

(二) 允许学生犯口语错误, 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

创造支持型的学习环境。在支持型环境中, 同学之间相互支持, 相互理解, 相互接纳, 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有安全感, 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而感到不适应或者有压力, 从而有勇气面对学习挑战, 不怕犯错, 敢于开口。教师要容错, 要从积极方面进行反馈,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多鼓励学生。

(三) 积极营造学习环境, 形成课余使用英语口语的氛围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需要英语课堂的教育和培养, 也需

要教师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口语练习。学校可以全面开展英语活动, 完善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一些英语话剧演出、演讲比赛, 或者给学生提供机会观看英文原版电影, 提供英语音像资料的借阅等。可借鉴经验, 开设便于学生参加的英语角,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到英语角去接受环境的熏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英语知识竞赛, 在竞赛的历练中提高口语水平。

(四) 培养学生掌握口语的意识, 端正学生的学习观念

立足于现实, 培养专科师范院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必须激发学生掌握好英语口语的自主意识。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导向学生掌握口语与掌握书面知识的等同重要。在讲课的过程中, 不仅使用全过程英语授课, 让学生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感受英语学习氛围, 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听得清、听得懂、听得标准。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测试必须加入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考评, 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学好英语课程, 英语口语能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五) 丰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求活、求新、求趣味, 做到讲、练结合。教师的讲课方法对于学生听好课很重要, 如教师虽有备课教案, 但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听课反映等都是变数, 不能一成不变的对待。应有灵活性, 随机应变。教师在使用全英语教学中, 语速和语义应视学生听课状况来调适, 让学生乐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能够主动辨析教师的讲课意图。教师要主动探究有效教学的方法, 不固守已有的教学经验,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出问题等。

(六) 培训教师, 锤炼教师的口语实力

学校要重视对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多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 注意提高英语教师口语水平。英语教师必须增强提升滋生教师水平的主观意识, 从自我锤炼的角度, 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只有教师具有相应的英语口语说平, 才能在教学中够用和会用,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起到“教”和“带”的作用。

四、结束语

专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要求。作为语言, 一种交流工具, 最重要的恰恰也是听说技能, 即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自身因素和学校、教师、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本身要转变对学习英语口语表达的态度和观念, 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学校也应该给予重视, 多支持举办相关活动。教师应该明白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 专科师范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尽快提高, 在就业后从容应对工作岗位上对英语口语的使用要求。

摘要: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水平并不理想,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为英语教育者不得不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使之提高水平。本文分析了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技能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 初步探讨如何通过多方面努力来帮助专科院校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技能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关键词:专科院校,英语口语技能,教学观念,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佳.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J].校园英语 (教研版) , 2011, 07.

[2]王云.论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7.02.

英语师范专业 篇8

在开展陕西大学生英语语调可视化学习的研究之前, 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一至三年级367位 (大一64位, 大二100位, 大三203位) 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英语语调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10道选择题和8道程度选择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四个选择题是:

1. 您是否认为英语语调是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 (选项:A是B不是C不知道) ;

2. 您是否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 (选项: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 ;

3. 请问您是否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 (选项:A有B没有) ;

4. 如果为了学习英语语调, 您喜欢什么样的学习类型 (选项:A自主学习B老师的指导C软件的帮助D其他 (如选其他, 请填写是什么) ) 。

程度选择题要求学生从1、2、3、4和5等数字选择一个数字, 数字越高, 程度越高。具体问题是:

1.请问您是否能看懂 (上课期间使用过的) 英语语音类教科书上标记英语语调的符号;

2.请问英语语音类教科书中标记英语语调的符号是否对您学习英语语调有帮助;

3.请问您是否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句子有益于自己的英语语调学习;

4.您认为您自己的英语语调水平, 总体上如何。

二、陕西师范类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调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选择题的统计结果, 具体下表1所示:

表中的1、2、3和4分别是四道选择题, A、B、C、D是每道题的选项。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将人数换算成百分比的形式。从表1中, 我们可以看出大一和大二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语调是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大一、大二和大三的绝大多数学生都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大一的多数学生倾向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英语语调, 大二和大三的多数同学喜欢在软件的帮助下学习英语语调。

程度选择题的统计结果, 具体表2所示:

表中的1、2、3、4和5代表程度选择题中的五个程度 (数字越高, 程度越高) , I、II和III是前三道程度选择题。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将人数换算成百分比的形式。从表2中, 我们可以看出, 大一和大三学生能够看懂少数英语语调的符号, 大二学生能够看懂多数英语语调符号;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作用;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都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非常有益于自己的英语语调学习。

除此之外,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程度选择题——“您认为您自己的英语语调水平, 总体上如何”。数字1是差, 数字2是及格, 数字3是中等, 数字4是良好和数字5是优秀。50%的大一学生自评结果是中等, 41%的大二学生是及格, 47.3%的大三学生是中等。

三、陕西师范类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调问卷调查的分析

对于陕西师范类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调的问卷调查, 可以从年级和问题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年级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大一学生。

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调是中等水平, 64.1%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调是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 98.4%的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 84.4%的学生都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 45.3%的学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英语语调, 48.4%的学生能看懂少数英语语调的符号, 31.3%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的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或有帮助, 43.8%的学生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非常有益于英语语调学习。

2. 大二学生。

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调水平是及格。61%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调是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 100%的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 78%的学生都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 41%的学生希望在软件的帮助下学习英语语调, 30%的学生能够看懂多数英语语调符号, 26%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的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作用, 47%的学生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非常有益于英语语调学习。

3. 大三学生。

4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调水平是中等水平。50.2%的认为英语语调不是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 97.5%的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 76.8%的学生都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 50.7%的学生希望在软件的帮助下学习英语语调, 38.4%的学生能够看懂少数英语语调符号, 33.5%的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的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作用, 40.9%的学生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非常有益于英语语调学习。

从问题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语调是否学习英语发音的难点。64.1%的大一学生和61%的大二学生认为是, 而50.2%的大三学生认为不是。

2.是否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调。98.4%的大一学生、100%的大二学生以及97.5%的大三学生都希望提高英语语调。

3.是否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84.4%的大一学生、78%的大二学生以及76.8%的大三学生都通过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学习英语语调。

4. 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语调学习类型。45.3%的大一学生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而41%的大二学生和50.7%的大三学生希望在软件的帮助下学习。

5. 能否看懂 (上课期间使用过的) 英语语音类教科书上标记英语语调的符号。48.4%的大一学生和38.4%的大三学生能够看懂少数英语语调符号, 而30%的大二学生能够看懂多数英语语调符号。

6. 英语语音类教科书中标记英语语调的符号是否对您学习英语语调有帮助。31.3%的大一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的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或有帮助, 26%的大二学生和33.5%的大三学生认为英语语调的符号对英语语调学习有点帮助作用。

7. 是否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句子有益于自己的英语语调学习。43.8%的大一学生、47%的大二学生和40.9%的大三学生认为模仿英语音频或视频中的英语句子非常有益于英语语调学习。

8. 评价自己的英语语调。50%的大一学生和47.3%的大三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调是中等水平, 而41%的大二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调是及格水平。

结论

本研究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一至三年级367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英语语调的问卷调查, 统计了与项目有关的四道选择题和四道程度选择题, 并分别从年级和问题等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摘要:本研究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一至三年级367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英语语调的问卷调查, 统计了与项目有关的四道选择题和四道程度选择题, 并分别从年级和问题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调,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葆青.实用英语语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2]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冠林.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英语师范专业 篇9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途径

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工程, 教育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既包括对任教学科知识的掌握, 又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 在中小学开设的教学科目中, 英语学科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而它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饱受争议。 突破传统离不开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英语教师, 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英语专业师范生开始, 因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为进一步了解师范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本研究对某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加以研究, 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就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出建设性构想, 以期有益于日后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能力”的定义

研究教学能力, 首先要明确教学能力的含义。 通过总结《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和近几年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认为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双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五个维度[1]。

作为一项语言教学, 双语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英语教师要能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熟练地运用英汉双语。 语言能力分为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 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指令、解释、分析、提示和反馈中。 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教案设计中, 教师在认知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预期教学效果之后, 才会形成一份教案, 教案设计中的内容是教学设计能力的反映。 课堂实施能力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课程导入到教材讲授, 从提问到反馈, 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到课堂组织与管理, 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着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也是英语教师的必备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既指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又指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反思教学, 还指为了促进英语学科的改革而判断课程内容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 教学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 要对教材适当扩展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教学方法, 要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创新教学思维, 要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以上的五个维度或许没有包含教学能力的所有要素, 但是基本反映了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这也是英语专业师范生应该培养的能力。 虽然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提高教学能力的程度是有限的, 他们在成为教师后, 教学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大学期间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

在教学能力的五个维度中, 师范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最常涉及双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较少涉及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因此, 本研究以自评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某师范大学2012、2013和2014级英语专业师范生437人, 目的是了解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做得怎样, 以及他们参与师范生活动的相关情况, 通过这两个方面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 自评问卷虽然难以准确评估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但它却能定性地了解这一问题的现状。

(一) 专业学习。

本研究将专业学习分为双语学习、 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学习三个部分, 其中双语学习包括普通话和英语口语, 专业知识学习分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 教学实践学习主要指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 在面向2012和2013级的调查问卷中, 这一题被设计成一道满分为10分的自评表, 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 除了教育知识, 2012级的自评平均分均高于2013级, 其中教学实践学习的分差最大 (见图1) 。经独立样本t检验, 两个年级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 这说明相比2013级, 2012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 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查阅某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知, 第六学期开设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旨在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这给英语专业师范生提供了教学能力的训练平台,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2]。

本研究还向两个年级的师范生了解了他们主动提高专业学习各方面行为的频率, 并得出了两个结论。 首先, 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 “经常”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语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50%和44.58%, 这两项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 其次, 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忽略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只有14.46%的学生“经常”主动提高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 而2012级英语专业师范生“经常”提高教案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比例明显增加, 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45% (见图2) 。这说明大二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学习的重点还在专业知识上, 而到大三他们学习的重心已经转向课堂教学实践。

总而言之, 2013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处于萌发期, 由于没有接受过教学能力的训练, 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 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012级英语专业师范生处于成长期, 主观上, 他们已经意识到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客观上, 课程的设置使他们有机会提高教学能力。 尽管如此, 从自评的平均分来看, 他们还需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应对教育实习和工作应聘。

(二) 师范生比赛。

某师范大学重视开展师范生活动, “师范生技能竞技周” 是该校最重要的以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为主的活动之一。 2014年的比赛项目有普通话演讲比赛、课件制作大赛、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和粉笔字书写大赛。 此外, 该校还有“名师讲坛”讲座、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竞赛和“金牌求职者”等师范生活动。 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2012、2013和2014级英语专业师范生, 了解他们参与师范生活动的情况和对学校开展师范生活动的期待。

调查结果显示, 在一学年内, 大多数英语师范生都参加过至少一项活动, 而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的师范生也有一定比例, 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 (见图3) 。对于没有参加活动的师范生, 他们给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 各年级都有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不敢表现是他们没有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普通话演讲比赛和课堂教学能力大赛都需要现场表现, 大多数师范生只能望而却步;第二, 英语专业师范生感觉这些活动对师范生提高教学能力的帮助有限, 活动本身也缺乏吸引力;第三, 专业学习负担重, 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英语专业师范生参加课外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在2012级尤为明显。

另外, 本研究收集了英语专业师范生希望能够开展的师范生活动, 统计结果表明, 三个年级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想法既有共性, 又有差异。 首先, “模拟面试或应聘”是三个年级共同希望开展的活动, 有这一想法的受访者分别占50.99% (2014级) 、63.86% (2013级) 和42.5% (2012级) , 这说明工作应聘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而应聘的整个过程不仅能体现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还是一名准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其次, 2014级还比较期待英语口语和课件制作等活动, 而2013、2012级共同选择说课、微课和教案设计为最有吸引力的活动。

通过以上的调查, 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师范生缺少提高教学能力的动力和师范生活动不符合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需求是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就英语专业师范生来说, 他们目前的教学能力还不够, 也没有意识到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就学校来说, 开展的活动难以充分体现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也没能有效地契合英语学科的专业特点。

三、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通过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逐年提高, 但仍然有提高的空间, 学校开展的师范生活动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限。 为了更好地应对实习、应聘和工作对教学能力的要求, 英语专业师范生提高教学能力刻不容缓, 本研究从授课方式、培养模式与实践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 改变授课方式, 营造“师范氛围”。

长期以来, 师范高校缺乏“师范氛围”, 师范生还没有“职前教师”的观念。 在部分专业课上, 教师会让学生就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展示, 从表面看, 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锻炼能力, 但这只是一种单向输出, 学生往往只顾把自己要展示的内容说完, 忽略了与同学的互动, 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也不会给出评价,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课”。 如果师范生在专业课学习时, 学生有机会像老师上课一样将自己所要展示的内容与同学互动, 并在课后得到教师的评价, 明确优点与不足, 从而有所收获。 这样一来, 学生有机会面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微课程, 既锻炼了双语能力, 又锻炼了课堂实施能力, 通过一次次的展示, 师范生会逐渐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

(二) 调整培养模式, 锻炼教学能力。

详查某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 第六学期才开设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 并且只开设一个学期, 课时比例相对较低。 由于教学实践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学生来不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这使实践活动大打折扣[3]。 本研究建议把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和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开设学期提前至第五学期, 利用暑期开设教学实践课程, 并相应增加课时比例, 让学生尽早接触教学实践内容, 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 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目标。 另外, 提前开设教学实践课程有利于英语专业师范生准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不至于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还不具备英语教学能力。

(三) 优化实践形式, 促进师范生成长。

除了培养模式的改变外, 教育见习也可以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学实际、坚定从教信念和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对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对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调查显示, 非常希望去中小学见习的师范生比例随年级增加, 可见他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见习对教学能力的辅助作用 (见图4) 。 师范高校在周边中小学都设立了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不能仅用于实习, 也可以用于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基地。 教育见习可以作为师范生专业学习之外的一种实践形式, 有了教育见习的经历, 他们在实习的时候才会游刃有余, 才能逐步实现由学生到教师工作的转变[4]。 这需要师范高校建立实践创新机制, 系统设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不同形式的教学能力实践, 促进师范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2]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师范)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

[3]陈承声, 陈彩燕.“国考制度”下的师范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论坛, 2015, (3) :47-51.

英语师范专业 篇10

本调查问卷出于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学习愿望的了解,特设计了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均为选择题,问题涉及学生所感兴趣的人文领域,学生平时获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列出一系列中外文史名著,通过对听说过、看到过、阅读过、研究过、深入领会过、没听说过几个选项的选择来掌握学生对这些名著的知悉程度。最后,该问卷还了解调查了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与现状的看法。通过实施这一问卷调查,我对目前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本问卷调查了四个年级共计405名英语专业学生,发出调查问卷405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文史知识基础较弱,知识面较窄,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学生还不如其它文史专业(中文、历史、哲学等)的学生。我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诸方面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针对教师的,比如说学生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项目检查表,学生之间结对子来相互监督,或者教师可以就某个故事情节与学生展开讨论等。

3. 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自我专业素质也受

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通过指导和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也要不断丰富本专业的知识,实现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两个阶段中实验对象在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但第二阶段的进步更明显。由于实验中的其他变量都已经得到控制,两组学生的唯一区别就是不同的学习环境,因此,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基于项目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能力,其中更具体地说包括

1.人文素养基础比较薄弱

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文科生,在该阶段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哲学和地理的基础知识,但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则开始了按照英语教学大纲进行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并非没有关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规划和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在学生的意识中却出现了重视语言技能这一“显性成就”而忽视人文素养这一“隐形成就”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学生群体中,谁的英语语音标准流利,谁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学生意见领袖地位,谁的英语语音有缺陷,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焦虑,在学生群体中处于相对弱势。而对于人文素养这一同样重要的领域,在学生群体中却没有类似的心理机制,因此,似乎很少有学生因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欠佳而感到焦虑。在这种倾向的导向下,很多学生都将主要的经历投入到了这些显性成绩的锤炼方面。英语语音等显性成绩当然是有其价值和作用的,也应当是今后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之一,但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以至于社会上有的英语自学者和大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能力超过了英语专业平均水平,个别条件优越的学习者甚至使英语专业的多数学生望其项背。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显性功夫已经越来越难以使英语专业学生卓然自立,英语专业面对这样的挑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竞争力资源。

2.学生人文素养意识有所觉醒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现在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意识有所觉醒。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很重要。不少学生认为,作为一个人文专业,英语专业与理工农医等技术新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专业素养不仅有硬性的量化指标,还包括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软实力,而后者正是人文素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那些包含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审美情趣、道德责任感的内容不是靠专业知识得到的,而是通过对哲学、文学、历史、美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和领会得到的。[1]新时期以来,我国的英语专业从无到有,从初步创办到全面繁荣,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英语教育目的从语言教学、政治外交、商贸洽谈到服务于其他学科的人文研究,为我国现代化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民英语素质日渐提高,今天中国青年人懂得英语的比例与二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机械的听说读写和纯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语言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2]孙明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粹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英语学习者的需要,也不能适应我国英语专业在新的情况下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库和蓄水池,一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高等师范专业队伍,直接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教育质量。从学生个体来说,越来越多的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认识到在英语教育这个行业,只懂得纯粹英语知识的教书匠人只能做机械的语言搬运工,对英语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背景、教育意义缺乏认识,因此缺乏工作热情和发展规划,教师的成长也就格外缓慢甚至停滞。而另外一种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高水平英语教师,不仅仅懂得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而且对英语文化,对以英语为代表的现代性文化在古今中西之间的文化价值有深切的了解,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进步与局限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狭隘的英语知识传承者,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有意识的教育家,明白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追求进步,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不竭的动力。通过对成功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分析,那些在基础英语教育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一线英语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充满工作热情,不断钻研业务,对英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只有经验丰富、技能最高超的教师才能教好初学者。基础英语教师应当全面掌握语音,有敏锐的听觉、标准的发音,熟悉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且有强烈的热忱和责任心。可以说,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只有成熟而有经验的教师才能胜任”。[2]如果说一个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尚可在实践中锻炼,而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成熟的文化心理,则非要通过艰苦的学习和训练不可,而高等英语师范教育在这个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查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对人文素养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热切期待,希望能够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除进行语言技巧的训练之外,学校和教师也能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走进人文经典。

3.学生反映时间不够,被语言技能训练挤占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少学生其实也认识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和长远价值,对自己人文素养的薄弱有所忧虑,但是苦于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思路和时间安排。《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学生的语言技能高度重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规定是刚性的和明确的,但是对文化能力的规定是柔性的和弹性的。2000年版的《大纲》的总则部分对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作了这样的表述:“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可见《大纲》将英语专业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语言技能和交际目的上,而不是文化传承与素质发展。培养思路总体上重术轻道,这也是造成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低于一般文史专业的原因。这种培养思路在我国新时期英语教育的早期面对英语人才的巨大缺口,需要具有标准的语言技能和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紧迫需要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在21世纪,英语逐渐普及,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在社会对英语专业的期望值不断升高的背景下,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由于《大纲》对英语专业四年的教学总时数规定为2000到2200学时,但对专业技能课程的时间分配占到了67%,专业知识课程仅占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18%。根据《大纲》对相关名词的解释,专业技能课程即是指以听说读写为代表的集中学习,而专业课程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3]这样内涵丰富的课程内容,却仅仅占总课程数量的15%,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是指“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占18%。在这样的时间分配下,不难理解英语专业学生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只能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感觉到对人文素养提高的强烈愿望,却苦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过于挤占时间和精力。在时间分配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比如:在现代传媒技术、语音储存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求全班集中授课的听力课,是否可以大幅减少,改为教师提供听力教材、训练条件和成果检查,而将过程改为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不必要求基础不同的学生全体坐在教室里而不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造成时间浪费。不少学校的英语专业听力课作为基础课而贯穿四个学期,而学生觉得收获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压缩听力课时间,提高听力教学的效率,鼓励学生课外听力训练,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

4. 学生认为提高人文素养的措施很必要

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对改善英语专业人文素养的措施做了一些设想,如增加文学文化课的课时比例,邀请知名人文学者到校作讲座报告,公立图书馆对大学生更加开放,允许英语专业学生直接选修其它文史专业核心课程,等等,都得到了受调查学生的支持。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即不仅要求大学生“学知、学做”,而且要求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发展”。[4]鉴于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它既有语言学习与操练的一面,又有人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的一面。因此应当“集中突击”与“细水长流”相结合。“语言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对这种语言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都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5]高等师范教育应当把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醒目位置,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习惯,明确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学习资源,将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牢固树立起来。从调查来看,学生对人文素养学习愿望强烈,动机端正,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从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差距成因来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造成高等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其他文史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外语教育长期以来重语言轻人文,这不仅在1996年版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显可见,在2000年修订版的大纲中这一比例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在新世纪的教学实践中,这一矛盾在社会需求和教育技术的进步面前开始凸显。学生受中学教育影响局限于课本,通过对调查学生的分析,不少学生虽然也感受到人文基础薄弱的问题,但是却缺少主动学习、主动深入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和教师,如果教学方式和内容没有变化,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便难以获得解决。而且城乡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时代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学生总体上的人文素养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对文学文化名著的了解、熟悉程度要高于农村籍学生。这提示我们可以对农村中学生源学生采取主动加强的教育策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薄弱,人文素养意识有所觉醒,反映时间不够,被语言技能训练挤占,学生认为提高人文素养的措施很有必要。高等师范英语教育的下一步发展,应当考虑改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4]游洁,刘琼.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2).

[2][5]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英语师范专业 篇11

[关键词]:记忆法;词汇学习

中国分类号:H31

*本文是咸阳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10XSYK316)的一部分

地方师范类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他们学好英语,尤其是如何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成为地方师范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适合基础较差的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与技巧。

一、音标记忆

识记英语单词的方法主要是掌握发音,因为绝大多数的单词是可以听音写出来,不规则的单词很少。掌握单词的发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正确的语音语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讲的英语或让他人听懂自己讲的英语,而且标准正确的读音还可帮助我们更加快捷的记忆单词。所以学习单词首先是语音关,音读准了,就可以写出一个单词的大部分组成字母,这样只要用心记那些不会的,就可以提高记忆速度。比如,publicize这个词,只要会读,根据音标至少可以写出该单词中包含的p, b, l, z字母,也就是说你重点要记的是他的其他字母。另外,根据单词音标我们可以找寻单词与单词间的相似点,比如,difference, conference, 這两个词有相似的部分和相似的发音-ference, 所以我们只要记他们不同的部分就很快能记住单词。

二、 联想记忆

联想同义词,反义词或形近词进行词义词形辨析,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复习以前学过的词汇,达到新旧知识结合,也有助于词汇的识记。具体来说就是每次学习重点词汇时,结合联想到的与该词词义相近,词形相似或词义相反的词汇,词组加深记忆,巩固用法,如此反复,日积月累逐渐一个个单一的相近词汇聚集在一起形成词块,各个词块再连成词块链,只要一提起词汇链中任意一个词汇都能联想好多内容,可以做到准确运用词汇。凭已知的来学习未知,会让人倍觉轻松。把长得象的单词放到一起背,这样用已知去背未知的单词将会事半功倍。例:学习bother 这个词时,可以联想brother, broth, 通过比较发现:bother vt.烦扰, 打扰,brother n.兄弟,broth n.肉汤。

三、拆分记忆

将一个单词拆分成几个部分记忆。例如: moderate adj. 中等的, 适度的, 适中的,这个词可以被拆分成mode(模)+rate(速度),也就是模式速度要适当。isolate vt.使孤立、使隔离,它可拆分成 i(爱)+so(如此)+late(晚),即,当你发现你爱他时,已经晚了,他已娶妻,你只能孤立。再如,campus n. <美>校园, 大学教育,对于这个词,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camp(营地)+us ,即,我们在大学校园里露营,就更加好记。sloop(小帆船),可以拆成s + loop ,可以这样记 small(小)+ loop(圈) = sloop(小帆船)。

四、词根词缀记忆

英语含有大量的词根和词缀,充分利用单词的构词规律,通过掌握一组单词的共同词根或词缀,达到成串记忆单词的目的。记住了这些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再加上词根的帮助,记忆单词绝不是一件无序的事情,而是一件有众多规律可循的事情。这样我们只需记住较少的词根,加上前缀、后缀,我们就能通过词根和词缀的组合达到记忆大量单词的目的。

例: clud词根为关闭的意思,我们就可以进行系列词汇串记:

exclude vt. 拒绝;排斥( n. exclusion adj. exclusive)可以这样记:ex(向外)+clude(close关);

include vt. 包括;包含 (n.inclusion adj. inclusive)可以这样记:in(向内)+clude(close关);

conclude vt.结束;圆满解决,使...完毕, 断定, 得出论 (n. conclusion adj. conclusive)可以这样记:con(表加强词义)+clude(close关)。

五、结合语境记忆

要真正的掌握单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可能达到。人和人交往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而不是单词。一些同学跟我说,他们背了很多单词,但是做单词题目还是没信心。他们存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光背单词的中文释义,而忽视了单词使用的具体语境。 通过语境记忆单词就好比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你要马上记住他的面容不大容易, 就用心记住他的发型、服饰和一些相关的特征。通过语句或者短语来记忆单词,是最有效也是最轻松的手段。

显然,用以上方法可以瞬间记忆很多单词,但是要想要记忆保持持久, 还需要不断进行复习,要和它们保持亲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常去接触它们,就是要经常翻词汇书、做词汇练习和阅读练习, 这样才能把自己运用以上方法通过仔细认真寻找规律记住的单词的这种瞬间记忆经过多次反复复习变为持久记忆。另外, 英语基础差的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记忆词汇方面加以监督, 这样的话,这些记忆方法才会真正变为一种强大的学习英语单词的武器。

参考文献

[1]Nation, P & J. Newton. Teaching Vocabulary[A]. In Coady, J. & T. Huckin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郑娟.浅论隐喻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社科纵横,2004,(4):186-187

英语师范专业 篇12

一﹑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现状分析

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在校期间通过四、六级是他们的目标。但是就近几年学生的四、六级考试中作文分数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本身基础薄弱是一个原因, 但是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完善系统的高职英语专业写作教材。

高职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有别于高职英语写作和大学英语写作。高职英语写作注重的是语言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所以高职英语写作教材多是以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为主线而编写的英语应用文, 范围较窄, 并不适合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而大学英语写作教材又明显高于高职生的写作能力, 于是高职英语专业教师总是面临这样一大难题: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精读课程教材中有关于写作的部分总是分列在各个单元的练习中, 教师往往是直接根据练习布置写作任务, 然后收上来草草评价或者一带而过, 这样就使得写作学习缺乏系统性。而专门开设的英语专业写作课也因为这个问题, 任课老师在选择上课内容时很茫然, 有时候使用这本教材上的一部分内容, 有时候使用另一本教材上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忙于选择教学内容, 而在教学方法上无暇顾及, 所以课堂效率不高, 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大。

(二) 课程教学时间不足。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时间的词汇的积累和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现在比较普遍的英语写作每周教学时间是2个课时。英语写作不仅要学习理论基础知识, 而且要对学生的遣词造句﹑段落发展﹑题材结构进行分析和指导, 要帮助学生把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吸收, 而且需要在课堂上评讲学生的作品, 指导学生进行二稿的写作, 这样才能逐步系统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然, 每周两个课时是不够的。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和吸收的时间,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无从谈起的。

(三) 单一的写作教学法。

由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时间很少, 而学生的基础又很薄弱, 所以大多数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作为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它符合行为主义理论,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老师给予刺激, 学生作出反应的过程。学生通过模仿、重复来加强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它具体表现为, 老师给出范文并加以分析, 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老师批改学生作品再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在老师对词汇﹑句型﹑篇章的正确分析指导下短时间内熟悉范文和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师过于注重输入和最终的写作成果, 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整个课堂以老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参与其中, 课堂气氛沉闷, 再加上很多范文来源于考试, 题目乏味无趣, 模仿写作之于学生完全是一种任务, 为写作而写作, 学生无物可写, 作文流于形式, 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 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高职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现在绝大部分的高职英语写作课程的评价方式都是终结性评价, 也就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通过一次写作考试成绩, 教师只能看到学生在这一次考试中对这个话题的写作能力, 却看不到平时学生对其他话题的写作能力。另外, 这种评价方式只有教师的参与, 缺乏学生的参与, 作文分数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喜好。最后, 只有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情感﹑思维的表达﹑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方面的形成性评价, 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也使得教师逐渐丧失了创新的热情。

二﹑相关对策

(一) 选用适当教材, 既要突出内容的实用性, 也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

完全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写作的教材几乎没有, 但是现在有很多针对高职高专的英语写作教材, 其内容突出英语语言的实用性。我们可以使用此类教材进行词汇﹑句法﹑篇章的分析, 因为它在语言使用能力上更贴近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同时, 我们还要补充丰富的各种体裁的阅读材料, 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量,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这样二者相结合, 既巩固了学生的英语基础, 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所以, 教材固然重要, 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修改教学内容。当然, 如果能配套行之有效的教材是最好不过了, 这还要寄希望于广大的编写者关注高职英语教育, 出版合适的教材。

(二)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教师在第二外语写作学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给高职英语专业写作提供了很多的借鉴。除了传统的成果教学法, 还有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传统的成果教学法虽然不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 但它关注语言基础知识, 能充分利用范文介绍各种文体的篇章结构, 便于高职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能力。体裁教学法要求文章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语篇结构, 很好地培养了高职生在英语写作时的体裁意识和交际意识。过程教学法更强调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创造轻松积极的写作环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在写作时的情感﹑思维的表达, 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几种教学方法很好地结合使用, 使得课堂高效而有趣。具体操作如下。

1. 范文分析

首先, 教师给出范文并进行分析, 包括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常用语言表达等。还要提示学生注意篇章的语境﹑写作目的和格式。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此类文章的常用语﹑体裁的特点和格式, 教师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 并引导学生关注此类体裁中英文作文的格式差异, 进而掌握此类体裁的格式﹑特点和语言的使用。这一环节很好地将成果法和体裁法相结合。

2. 学生阅读

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输入过程必须得到重视。由于高职生相对基础薄弱, 平时的阅读和语言输入较少, 如果教师在范文分析后直接设定情境或给出话题, 在学生对作文只有结构意识而没有足够的情感认同的情况下让学生提笔就写, 那结果必然是不理想的。所以教师必须提前考虑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 适当地提供一些与写作任务相关的客观材料, 保证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阅读时,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有意识地记忆﹑模仿﹑重写语言材料。这样不仅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了内容和素材,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篇意识。

3. 小组讨论, 完成初稿

小组讨论是一种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这也是借鉴过程法写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各组成员对写作主题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得学生对所写的内容产生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倾听别人的观点, 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当学生对作文体裁和相关内容及语言表达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对英语写作有了一定的信心, 就可以下笔进行独立写作了, 但还是要提醒学生将之前输入的信息进行提炼。

4. 作文修改, 学生互评

在作文修改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交换初稿。教师应首先给出互评的指导语, 要求学生根据评语进行侧重内容的评论, 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学生互评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的限制, 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和意见, 教师应当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当教师发现较为统一的问题时, 也可以集中讲解。学生根据反馈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形成终稿。

5. 教师评价

教师在评价时, 应认真批改学生的终稿, 归纳出学生的优美句子和典型的错误。对于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可以加以大力表彰并予以全班展示, 对于写作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应集中讲解并辅以相似句子练习, 保证下次学生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对写作充满自信和兴趣。

(三) 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式。

高职英语专业写作的成绩评定往往是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两方面来给出最后的综合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受话题和体裁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客观地表现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平时成绩更是根据学生的上课表现或者出勤等给出的参考成绩, 界定模糊, 不能有效地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以平时成绩必须改革。为了加强学生对写作课的重视程度, 增强学习积极性, 必须增加对学生平时写作的考核力度。每种文体学习后, 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 并将每次的测试成绩记录在册, 这既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学生的进步过程, 同时也可以起到监督激励作用。学生的最终的综合成绩应包括平时的考核成绩、考勤、小组活动的加分及期末考试的成绩, 这样的评价模式更能客观准确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的现状,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仅靠文中提及的对策也许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总结归纳。因此, 广大教师可以集思广益, 因材施教, 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写作对策。

摘要:英语写作教学是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的不足, 没有科学的教学模式, 也没有相应的完善的教材, 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在对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的现状分析上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从而达到增强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现状分析,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段琼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学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9) .

[2]徐忠勇.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及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5) .

[3]温建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2) .

[4]王颖.浅谈提高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方法[J].科技信息, 2009, (23) .

上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下一篇:罐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