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2024-06-22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精选8篇)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篇1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研究和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努力为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能力、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中学美术名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培训对象在省内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成为具有某些方面专长的中学美术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人格。

2、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和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其它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或专长,严谨治学,教学富有艺术性。

4、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具备从事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科研的知识能力,善于将教育科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能够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能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能够通过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教育教学资料与信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经常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型美术教学模式。

7、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

全省各地市推荐选送的中学美术骨干教师。

四、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要求,培训的内容由理论与技术、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与艺术创作三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学分比例的4:3:3。其中,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开拓专业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实践着重在实践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对教学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和艺术创作着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拓宽专业研究视野,增强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

五、培训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与集中,阶段性培训及持续性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

手段,加强美术案例教学,采取理论学习——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和美术创作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培训。

2、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散研修为主。集中学习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业训练,实地考察等形式;分散研修采取导师指导、自主学习、专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艺术创作实践等方式进行。

3、注意培训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发挥个人特长,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个别指导。

4、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可和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方向,教育硕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的学习相结合。上述各种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允许培训对象选修。

六、考核

考核内容由学业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业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和研讨情况评出成绩;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的考核采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评估和结业论文答辩相结合评定成绩;实绩考核则由培训对象所在地市教委和培训单位提出考核意见和综合素质评语。最后汇总形成考核结论,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发给相应证书。

七、管理

为了保障培训方案的全面落实,我校成立由主管成人教育的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关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名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教授、中小学名师组成的专家组和各学院的导师组,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八、培训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2002年1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学习,完成第一板块的任务,并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3年1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学习和外地艺术考察,完成第二板块的任务,并完成美术创作的选题、构思、构图的任务。

第三阶段:2004年11月1日——2005年10月31日,培训人员在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课题研

究,撰写论文和美术作品创作,后集中浙江师大进行论文修改,论文答辩和美术作品展

示,完成第三板块的任务。

九、美术学院名师培训班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胡良勇

副组长:刘念群

成员:胡锡乾(主持人)、侯吉明(班主任)、张伟、祝立

十、美术学院名师培训班导师组:

组长:胡锡乾

成员:戴伯乐、胡延巨、张耕耘、胡良勇、郑岳华、孙韬成王义淼、张禾、黄镇南、侯吉明、邱兴雄、陈晶

十一、培训的预期成果

(一)通过培训:学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

1、基本观点:现代教育理念,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新人才观等。

2、基本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美术创作设计与研究等。

3、基本理论:现代美术概论、美术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方法论等。

4、基本技能:自学更新知识能力、自我评价和规划能力、教育分析研究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艺术等。

(二)具体成果:

1、中小学美术教师名师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研究报告与系列论文。

2、中小学美术教师名师培训教材或教案。

3、培训教师撰写的课程研究论文。

4、培训教师研制的美术教学课件。

5、培训教师创作的美术作品(若出版成册,由学员自筹经费)。

附件一:培训课程计划: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公共课)(68学时)

1、始业教育与师德教育6学时

本课程主要就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及教师素质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两个专题:

(1)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浙江师范大学杜卫教授

(2)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

2、现代教育理论32 学时

本课程介绍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学习和教学心理学、教学科研方法等方面。分五个专题:

(1)国际课程改革展望与新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

(3)现代教育科研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

(4)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

(5)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

3、现代教育技术30学时

本课程将介绍各种教学媒体及网络应用,课件开发和使用实践等,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内容:

(1)课件设计及主要软件的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2)网络应用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

(3)课件观摩、上机实践

(二)美术专业学科课程(200学时左右)

1)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0学时

浙江省教育厅美术教研组戴伯乐教授

金华师范附小胡延巨特级教师

教研形式:讲座、研讨。

2)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16学时

宁波大学张耕耘博士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黄镇南副教授

教研形式:讲座、研讨。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24学时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彭纲讲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夏盛品讲师

教研形式:授课、美术教学课件制作。

4)美术教育考察20学时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侯吉明副教授

教研形式:考察、听课、研讨。

5)综合绘画技法研究与创作(选其一)60学时

本课程由四个部分构成:

A、人体素描研究24学时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胡锡乾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陈晶副教授

B、技法与创作理论16学时

中国画(4学时)浙江师大美术学院王义淼教授

油画(4学时)浙江师大美术学院侯吉明副教授

版画(4学时)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陈晶、邱兴雄副教授

工艺(4学时)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郑岳华教授、郑军德讲师

C、创作选题指导8学时

中国画浙江师大美术学院胡良勇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孙韬成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王义淼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张禾副教授

油画浙江师大美术学院侯吉明副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黄镇南副教授

版画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邱兴雄副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陈晶副教授

工艺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郑岳华教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郑军德讲师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唐潇讲师

D、作品修改与评分12学时导师组成员

6)书法知识与技法研究8学时

浙江师大美术学院翁志飞讲师

教研形式:讲授、讨论、研讨。

7)艺术实践30学时

省外专家讲座外聘教师

教研形式:讲座、考察、采风、写生、创作。

附件二附录: 美术专业培训课程介绍

1、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教育教学专题研究类。旨在帮助学员了解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途径和原则,增强教学改革意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介绍国内外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改革典型的具体分析;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性思维培养。

教研形式: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2、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教育教学专题研究类。旨在帮助学员学习并尝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美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外经验,改进美术教育,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介绍当代世界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异同比较;我国美术教育的改进。教研形式: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认识电脑绘画设计的有关问题及制作过程,并运用于美术教学。包括绘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美术动画设计与制作;CAI理论介绍;优秀美术软件评析。

教研形式: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

4、美术教育考察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通过考察,使学员学习有关地区先进经验,增强改革意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包括通过听课、座谈、研讨,了解有关地区中学课内外美术教育与教学情况。

教研形式:考察与研讨。

5、中国画技法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在已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上,提高专业理论及审美能力的层次,更好地掌握艺术创作技巧。包括:中国画的创作理论知识基本技法和创作实践。

教研形式:理论讲授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6、油画技法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在已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上,提高专业理论及审美能力的层次,更好地掌握艺术创作技巧。包括:油画的创作理论知识基本技法和创作实践。教研形式:讲授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7、版画技法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在已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上,提高专业理论及审美能力的层次,更好地掌握艺术创作技巧。包括:版画的创作理论知识基本技法和创作实践。教研形式:讲授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8、工艺设计与制作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现代工艺设计的前沿理

论与技法,包括现代构成艺术、电脑绘画艺术、声、光、电及丝网印刷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当今工艺美术设计中的运用。包括:装饰绘画;纸造型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等(有条件时

可增加金属木工工艺实践、陶艺等)

教研形式: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9、书法知识与技法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了解书法概况,书法艺术的特征。通过作品分析,提高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较好地掌握书法艺术的技法,并能写出合法入理的习作,具备书法学习指导能力。包括:中国书法史;中国汉字结构规律及形式美的原理;各种书体;著名字帖;名书法家的风格。

教研形式:讲解与训练相结合。

10、艺术实践与创作

课程内容: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旨在帮助学员深入生活,了解民情,体会美术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性,搜集素材,创作出学生与民众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包括:美术创作知识讲授;写生;艺术考察;创作。

教研形式:讲授与考察相结合。

附件二:研究课题选题(供学员参考)

1、现代教育理念和中等学校美术教学实践

2、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研究

3、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学新大纲、新教材研究

4、中小学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与活动研究

5、中小学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

6、中小学美术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7、国内外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研究

8、中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9、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审美意识的培养

10、中小学美术教育评价研究

11、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12、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与培养方法

13、中小学美术教材本土化探究

14、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与美术教学

15、设计教育学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16、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意义

17、中小学版画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18、简笔画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19、多媒体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现代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篇2

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严密、科学的组织, 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科特点等角度考虑。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学生打好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 针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 对高中起点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结构做分析。

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学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高中起点初等教育专业的大学生, 在初高中阶段同美术学科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 美术基础普遍比较差, 学生也存在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师范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等方面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认为, 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 如果本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学地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学生就会在这一学习阶段受益匪浅。

首先, 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互协调, 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 无论何种教学内容, 自始至终都贯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过程中, 需要自觉养成美术观察习惯, 即整体观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非常重要, 这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能力的形成, 对于满足学生美术课堂学习的需要及满足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的绘制、素描写生、中国画的学习、版画、手工制作等这些美术技能课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 对于学生整体观的培养、造型能力的提高, 以及促进学生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职业意识的尽早确立、完善学生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应具备的造型能力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 师范院校非美术专业的美术课时有限, 不宜过多采取专业课的教学模式, 在师范专业美术课程结构的前期阶段, 如果过早进入很专业化的美术学习训练模式, 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应该充分发挥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绘制、教学挂图、手工制作等几种美术技法、实用技能方面的学习训练在本专业、本阶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 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 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 学会更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将此方法作为一种理念, 自觉养成良好的美术观察习惯。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让师范学生了解简笔画、教学挂图、电脑课件、手工制作教具、板报这些具有描述知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形象直观、要素特征明显等特点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 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 对于增强师范专业学生学好美术学科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 在下一步素描写生、中国画、版画 (纸版画、实物版画) 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帮助学生如何解决造型艺术中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方面, 如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平面与立体空间的关系表现等学习内容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相对会比较顺利。

这一阶段美术技能课的教学课程结构的科学安排, 在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 掌握观察与表现的基础造型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以及色彩艺术修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使师范专业学生尽早明确, 学好美术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用好用活课堂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

艺术的传承和交流, 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合理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人文性是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 早已成为社会思想传播的媒体和工具, 甚至包括观念意识的形成和确立。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担当的使命。蔡元培先生对美育下的定义是:“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重要美术作品,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对艺术美的感受和评析能力, 是师范教育专业开设美术鉴赏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由于中外美术史论、美术鉴赏等课程大部分师范专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触得很少, 因此在高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美术鉴赏课, 一直被美术教师们认为是较难讲授的一门课程。我认为, 美术课堂上的技能技法训练课同美术鉴赏课相辅相成, 相互配合的课程结构安排,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比如在素描写生课、色彩性能练习课期间穿插西方绘画名作鉴赏, 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及重要绘画作品的概况;在装饰色彩画、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 穿插中国绘画名作鉴赏, 提高学生对民族绘画的欣赏能力;在图案基础、手工制作课的学习过程中, 了解实用美术的鉴赏知识, 等等。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 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技法课的学习, 在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线条、形状、结构、色彩、明暗、工具材料等美术基本要素技巧的同时, 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外,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可以以课题方式, 增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互动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 选择合适的课题, 学生积极进行课下思考、自学、拓展, 有利于培养主动思考、勇于表述的学习精神及对于古今中外美术文化的思考认识能力, 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学习。

师范教育专业美术鉴赏课的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 在培养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精神及艺术修养等方面, 发挥着积极作用, 也是针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胜任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国家的兴盛在教育, 教育的基础在教师, 注重培养、发展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美术教育被公认为培养创造力的颇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认为美术教育在技巧训练和情操陶冶的教学背景下, 任课教师应在注意引导师范专业学生学以致用, 强调课内外实践方面做足文章。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美术课上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 明确了技能是成就一切的工具, 在具备基础造型能力的前提下, 教师应本着基础知识和技能只有与小学教育教学密切结合, 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的教学宗旨, 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如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应用的简笔画创编、创作及自由设色练习;在培养、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色彩艺术感知力、色彩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色彩艺术创意等方面有很大帮助的色彩教学中的发挥色彩性能练习活动;板报设计、制作的教学活动;在师范高年级阶段的手工制作课上, 教师配合学生试讲、教法课的学习, 指导学生创作手工教具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 教师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 运用不同的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美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 是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我们相信, 敢于联想、善于表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未来教师, 今后才能正确引导、启发儿童的创造性。

另外, 学校可以广泛开展美术兴趣小组以补充课内美术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特长,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还会起到“小先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班级、年级其他同学学习美术、学好美术发挥着积极作用。美术评价也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时、定期举办学生美术作业、作品展, 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 通过美术展览的艺术活动平台, 对学生产生激励、鼓舞作用, 进一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加强课程结构内容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美术课程结构进行分析, 更好地推进师范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 在加强学生美术综合学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意义深远。

摘要: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严密、科学的组织, 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科特点等角度考虑。本文以加强美术课程结构内容设置应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和能力等三个方面对高中起点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结构作出分析。

关键词:师范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篇3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 美术专业本科生 创业心理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业”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是对创业本质的理解还是有着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努力、承担风险、最终创造价值,并会给创业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等。

创业心理主要研究在创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者这一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行为规律。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创业者中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

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美术专业本科生就业的有效且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美术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创业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其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有着密切关联。美术专业本科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美术专业本科生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自主创业之路。

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美术专业本科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美术专业本科生对文化课学习较为轻视。但在专业学习上,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具自主性。由于美术专业对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此外,美术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观念。但他们也显得比较自由散漫,喜欢彰显个性,那这些特点会对其创业有哪些影响呢?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师范类大学,那么,该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心理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为一所师范类百年名校,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哪些不同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三所艺术类院校为例,考查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特点, 通过比较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通过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为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教育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 问卷调研部分

1.问卷的发放

发放时间:2013年3月—2013年7月

发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发放数量:200份,每份两张,实收有效问卷200张

发放对象: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美术专业本科生

具体说明:问卷分三大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部分、对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认知部分、创业心理测试部分,每份40题,其中每个学校各占50份;男生127人,女生73人;大一学年14人,大二学年32人,大三学年58人,大四学年80人,刚毕业为16人。最后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数据结果与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总体特点

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包括北师大在内的所有被调研创业心理调查问卷各个维度及平均分上的得分当中,相对比较低分别有人际关系、职业探索和自我认知。其中自我认知的得分最低,平均分为2.25;自我提升的得分最高,平均分为3.06。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了,缺乏一定的对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总体上来看,各维度和平均分的得分都不是很高,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特点的差异比较

将调查对象按师范类综合大学和非师范类艺术学院进行划分,对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三个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数据进行t检验并进行了比较。可以得出,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在不同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创业的自信心”与“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都很大程度上低于其他艺术类院校。这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要克服自身和环境的限制,正视自己的优劣势,化劣势为优势,增强自主创业的自信心,锻炼自己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提高自己的创业心理素质。

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更倾向于从事美术教育创业方向,这也是和其他艺术类院校一大不同。其中有大一部分都报考过教师资格证,这说明他们对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是感兴趣并充满自信与把握的,这也与北师大这所充满教育气息的师范类综合大学学习环境的影响有关。他们中有80%的同学都修过《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甚至有美术和教育学双学位 ,这些都使其很从容地选择美术教育这条路。而他们又具有和其他美术专业本科生一样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性格特点,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从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美术教育自主创业之路。(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投资创建少儿美术培训中心等)再加上北师大教育体制中一直贯穿给每位同学“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精神,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都很希望通过创业为国家的美术教育尽一份力。这个结论将成为今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

再次,数据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方面的创业训练与实践锻炼方面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相比比较缺乏。有效地创业实践与锻炼对很少涉及美术创业的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会帮助在校生们了解美术创业的特点与要领,发现自己在创业心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使他们以后在进行美术创业时更得心应手。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美术专业大学生应聘自我介绍 篇4

我是xx学校xx级美术专业的学生。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铸就了我的学识与自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修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有着一种敢于自荐、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诚实正直的品格使我懂得了如何用真心与付出去获取别人的回报,我会用努力与智慧去争取我的空间,让社会来容纳我。在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里,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我都认真对待。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它,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大学期间,在万博电脑公司兼职的一年里,我做过技术员,推销员,对业务方面有较深的了解。毕业之后,我一直在统将**电子公司**从事自动化设备助理工程师工作。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您!给我一个机会,蓄势而后发的我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美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5

没有梦的人生就如同一潭死水,寂静,聊无生气。有梦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有追求才会有动力,或许我最终得到的并不是我全部的追求,但我可以得到与付出的相应的回报,由一开始的梦――明知不真实的梦,变成了真实的所得,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马上我们就要离开大学这个美丽的象牙塔。那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进入社会的准备了呢?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青春短暂,从现在开始,就好好规划一下我们的未来之路吧。

二、自我认知

职业兴趣:

我是一个行为上不太按牌理出牌的人,喜欢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聪慧、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常有不错的创意表现,小时候的我想当一名小说家或者摄影师。只是这些幻想都已经随着知识和认知的增加而逐渐远去。现在的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喜欢幻想,我很想做的是室内设计方面的工作。

职业能力:

遇到打击绝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对于人和事都比较敏感,打破旧有的体制与观念、建立新主张、找出新的技巧与理论、创造新的风潮并带领与众不同的时尚,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能做。

职业价值观:

我最看重的是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可以说决定这他在工作中的地位。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的活动,它需要我们平时的不断积累、分析和理解再创造;制图,则是我们的表现手段,而这些正是我们能力的一种表现,当然其他的像团队合作、协调也是比较重要的。

综合评价:

自身优点:

(一)、工作方面:责任心强,工作态度认真投入并要求自己做到至臻完美,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有耐心,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且富有创造力,并且乐于听取他人意见。

(二)、学习方面:自学能力强,涉猎广泛,动手能力强。

(三)、生活方面:喜欢帮助他人,待人热情,性格上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心思细腻,生活比较随性,习惯单纯,对待事情较为执着,偶尔会有情绪低落,但很快会变得心境明朗。

自身缺点:

有时候比较健忘,脾气有时急躁,偶尔极端,过于追求完美而缺乏自信,较为自卑,敏感脆弱,容易情绪化,有时候略显懦弱,做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偶尔说话太直,易得罪人。

自我综合分析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和总结,对自己又有了更新的认识。做事比较认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能吃苦,完美主义者,但有很多时候又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一定的干扰;凡事比较细心,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强,但是还是缺乏相当程度的耐心,情绪控制力欠佳;虽然涉猎广泛,但不够深入和精炼。在性格方面,呈现内向和外向双重性格,喜欢广交朋友,和熟悉的人能够很好的交往,待人热情,乐观活泼,情绪化严重,过于计较一些琐事,缺乏一定的交际能力。

三、职业认知: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因为父母的原因,从小独立生活,养成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生活品质。父母对其期望是我最大的压力和动力,也是因为他们的原因加上自身情况,我的职业可以说是在双方一致同意下的决定。

(二)、学校环境分析:

我本来的专业是师范类美术学国画专业,但是我所选的职业却是相关职业的选项,本身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主要是美术学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设计基础,素描人物写生、色彩静物写生、山水花鸟人物画研究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使我比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美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自己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学习为自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课余时间的装修公司的实习也为自身增加了实战经验。

(三)、社会环境分析:

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

处于中国人力资源的鼎盛时期我们,加之金融危机让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社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600万以上。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据称有一定的方案设计能力,熟练使用设计软件人才不难找到工作。最受青睐的是正规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经验者,或者有一年以上甲级设计院工作经历或优秀应届毕业生。而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行业中最匮乏的人才之一。

(四)、职业环境分析:

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的一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就环境保护而言,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它包括美观舒适,采光通风,环境污染,噪音隔声,保温隔热,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等等。这都是室内设计师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21世纪的到来,使人们环境心理的变化也越来越丰富。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6

(2016级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美术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具有一定研究与创新能力的美术教学师资,能服务美术教育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及文化艺术实践应用、创意产业等有关方面的教学、创作、研究的创意人才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美术教育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美术实践技能,通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一定的美术教育研究能力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美术作品分析能力,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作设计技能,掌握基本的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艺术概论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美术教学的基本问题。

2.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和从事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形成美术教学实践能力,能够组织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3.了解美术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工艺美术知识和创意能力及管理能力。5.具有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二、学制与毕业学分要求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

2.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应修满规定的155学分,德、智、体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方能毕业。

三、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美术学、设计学、心理学、教育学。

2.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闽南视觉艺术研究与实践、漆艺、材料与工艺、中国画、油画、实验艺术、绘本创作、毕业设计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艺术实践、论文写作、教育实习、美术创作等构成本专业的主要实践能力训练,根据实际情况与实习基地、艺术实践基地、社会活动专题、课程汇报展、毕业设计汇报展,以及市级以上美术展览等有效结合。

4.主要专业实验:中国画、油画、漆艺、材料与工艺、实验艺术、版画艺术、绘本创作等。5.说明:专业课程分阶段授课,每周10课时。

五、实践课程教学安排说明

1.军事训练安排在第1学年进行。

2.教育实践模块分配:教师技能训练第1至第6学期共安排8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分别在第6学期安排2周,第7学期安排8周,总数达18周。

3.专业艺术实践、考察第2、3、5、8学期各安排2周,在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践并考核。4.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创作二选一在第7学期安排9周。

5.“两课”实践在相关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践并考核。

6.课程设计(实践),学年论文、创新活动,结合相关课程学习,导师制定开放性实验性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及考核。

7.生产劳动,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总计不少于3周,由学生所在学院组织实施及考核。

8.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假期进行,每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9.创新创业及专业素质能力实践:安排在第3-7学期,学生应从下列项目中选择3个项目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完成规定的3学分要求。以提交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书、调研报告、实践过程记录及总结报告、论文、作品、课件等成果,作为取得学分的考评依据。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篇7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还是按专业划分培养人才。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学院专业特色活动能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 因此, 专业特色活动的建设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关键,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作为一个二类本科院校中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其声誉资源、物质资源和生源资源都无法与国内一流艺术类大学相提并论, 如果不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将很难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依托专业特色活动打造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品牌活动是师范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专业特色活动建设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秉承“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理念, 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 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发展, 学院依托专业特色, 形成了专业特色活动之“服装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大赛”, 从服装选题、服装款式设计、服饰配件设计、图案设计、服装色彩、手工印染、服装制作到模特展示均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充分展现学生的专业水平,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自2002年举办首届服装设计大赛以来, 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服装设计大赛分准备、初赛、决赛三个阶段, 大赛主题结合时尚潮流及专业特色产生,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当年十二月初举行决赛, 2014年12月举办第六届“执我画笔、置我华裳”服装设计大赛赢得校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师生一致好评。

三、专业特色活动建设的成效

服装设计大赛充分发掘了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潜质和能力, 体现了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优良的教学风气和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服装设计大赛能有效地调动学院学生以赛促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不仅每一届比赛参选作品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 服装设计的课程也深受学生喜爱, 从最初只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修服装设计课程到现在其他专业学生甚至是其他学院学生争先选修该门课程。学院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师资配置上也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 2013年学院开始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招生, 2014年是招生的第二年, 从这两年招生情况来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报考学生爆棚, 可见服装设计大赛本身对专业发展做出了有利的推动。

每一届大赛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服装作品和创作者。有的服装作品以白色尼龙布与极具表现力的玻璃纸相融合, 添以立体构成的表现技法相辅, 塑以修身的造型, 明快的色调简约而不简单, 清新而又不失大气, 凸显出女孩青春浪漫、优雅单纯、美好的生活状态;有的服装作品设计新颖、风格迥异;有的服装作品彰显创作者独特的工艺手法等, 通过专业特色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 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 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过程。

四、专业特色活动建设的现状及发展

如今, 服装设计大赛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已趋于成熟, 同时也引起了兄弟院校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参赛学生们通过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出专业水准和设计才华, 并学会通过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 在比赛中将设计理念与企业需求对接, 将服装企业与服装市场运作关系联系起来, 力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大赛这个平台, 学生用专业的设计和优雅的表演不仅展示了“青春、高雅、健康、时尚”的当代大学生形象与艺术修养, 也体现了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进一步推动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

未来路上,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全院师生将携手共进, 不断完善服装设计大赛, 提高专业特色活动质量,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专业特色活动影响力, 将服装设计大赛推向社会, 提升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

摘要:学院专业特色活动对推动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遵循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利用学院办学的特殊优势, 结合服装设计大赛, 通过加强规范性建设, 逐渐形成了彰显专业特点的特色活动, 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专业特色活动,服装设计大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参考文献

[1]何琼.专业-专业目标-专业特色与专业建设[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5)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篇8

关键词:美术师范生;课程改革;美术教师;美术教育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对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新时期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当今注重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新形势下,我国当前的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仍沿用或模仿美术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用培养“艺术家”的模式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类课程又称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是指各个学科的师范专业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教学技巧与教学实践等教师职业训练课程。当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包括两类:一是教育理论课,主要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美术教材教法这三门课程;二是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教育理论课程设置不足,且大多是大班教学,课堂效率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教育实践类课程流于形式、课时不足、缺乏指导、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些问题导致了美术师范生难以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缺乏过硬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法类课程和专业理论类课程。高师美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主要存在专业技法类课程开设不全、脱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实际、专业理论课程偏少等问题。在专业课程当中,技法实践类课程占了较大比重,并且这些技法类课程专业性过强,脱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而美学、美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等艺术理论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美术师范生缺乏理论素养。

1.专业技法类课程开设不够全面

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大多是仿照美术专业院校,大多为前两年学习素描、水粉、装饰画、三大构成等各种绘画基础课程,到第三年开始选择油画、国画、版画等专业绘画中的一种作为主修的方向。由此看来,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美术师范生似乎更注重“一专”,而不注重“多能”,导致不少美术师范生美术技能残缺,难以胜任当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2.专业理论类课程得不到重视

当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包括老师都不太重视专业理论类课程,重技而轻艺,一方面专业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高师院校的美术学专业的专业理论类课主要是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美术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人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不仅仅是有高超的美术技艺,所以当下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专业理论类课程开设是远远不足的。另一方面还存在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效率普遍不高、理论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生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等问题。

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根据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我们不得不对高校中美术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为此笔者对师范院校美术课程改革做出了一些思考探索:

(一)扩充教育类课程

教育理论课程除了传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美术教材教法之外,还应开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美术课程与教材分析、美术教育史等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除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之外还应当开设微格教学。教育类课程的扩充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以后的职业是美术教师而非艺术家。

(二)保障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效率

一方面对于教育理论课要建立严格的课堂规章制度和考试考察制度以保证课堂效率,对于教育实践类课程要保障实习时间加强教师指导、规范见习实习流程,使教育实践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要配置专门研究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引进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还可以邀请中小学的一线美术教师对美术师范生进行指导。

(三)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1.开齐开足专业技法课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出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按照“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划分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美术学科的学习内容,这四大领域包含了水彩、水粉、国画、书法、雕刻、编织、剪纸、儿童画、纸艺、绳艺、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分别为五个系列九大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系列。这五个系列九大模块也基本包含了美术学科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中小学的美术教师要有全面的美术技法。

根据现行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中小学美术学习内容的规定,开足开齐美术技法课程,从过去的注重一专转向注重多能,加大素描、水粉、速写等绘画基础课的课时比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四大领域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九大模块的教学要求。此外,还应当开发与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相关的技法类课程,当前美术师范院校的技法实践类课程存在太过专业、脱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这一类的课程包括基础图案、装饰基础、设计基础、创意绘画、纸艺、绳艺、雕刻、编织、陶艺等。

2.加强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

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艺术理论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里的专业技能是指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法理论,它包括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构成学以及各画种、各美术门类的技法理论,等等。艺术理论素养的提升主要靠学习各种专业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等。这就要求一方面丰富艺术理论类课程,除了传统的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之外,还要开设艺术史、美术鉴赏、艺术与科学、美学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切实保证这些课程应有的课时量,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师资具有丰富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素质。

(四)开设人文类公共选修课

美术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人文学科。各个时期各个年代的美术作品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哲学、历史、文学、音乐、宗教等其他人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美术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师范院校应该为美术师范生开设大量人文学科类的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是培养美术教师的主阵地,因此美术师范生的培养关系着下一代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只有合理设置师范院校美术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才能够培养出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美术教师,这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宏.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问题管窥[J].美与时代, 2016,(01).

[2]李民.自然发展观与有效教学——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堂教学问题管窥和策略探究[J]. 学理论, 2011,(04):156-158.

[3]牛洪岩.高师美术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8).

[4]陶旭泉.高师美术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与构想——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点[J].学术探索, 2012,(01):181-184.

[5]刘洋.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2,(09):93-93.

[6]高妍彦.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四年级元旦见闻作文300字下一篇:高中新学期的班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