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语专业

2024-06-22

本科英语专业(精选12篇)

本科英语专业 篇1

一、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一)生词方面

生词成为阅读障碍这一事实并不因学生有猜测词的习惯而变化。从教师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教师教授阅读文章前对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

其中博希尔根据美国学者霍尔和谢菲尔德的观点,于1971年制定了“教育参与量表”。依据该表调查表明:成人学习动机指向有五种,分别是:(1)逃避现实或追求刺激的动机指向(占17.6%);(2)职业进展(占11.6%);(3)社交兴趣(占4.8%);(4)外界期望(占4.1%);(5)求知兴趣(占4.0%)。学习动机指向理论重视对成人学习现场研究,是当代研究成人学习动机贡献较大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4. 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总体情况

本次研究在参阅了博希尔的《教育参与量表》,周玲的《成人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之后,并参考访谈内容编制了问卷。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08年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的开放教育专科学员,在英语课堂上发放,20分钟后当堂收回,并要求学员独立完成。共发放249份,收回231份,回收率达92.8%,去除无效问卷28份,得到有效问卷204份,有效率达

82.3%。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九个维度中,竞争平均分最高(3.55),个人发展其次(3.44),表现再次(3.41),其余依次是社交接触(3.40)、职业进展(3.39)、认知兴趣(3.28)、社会刺激(3.04)、学习环境(3.02)和外界期望(2.98)。排名第一的竞争取向包括“保持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与保持竞争能力”和“因为迫于环境压力,不愿落后于他人”三个项目。由此可见,社会的剧烈变化加强了人们的竟争意识,而学习成了他们获得资本的一个主要方法,成人学员更倾向于因为竞争的压力才来参与英语学习。其次是个人发展取向,包括“为了弥补过去教育的不足”、“为了获得学位、文凭或证书”及“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等九个项目。这些项目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人学员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而提早充实自己。发展动机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动机,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这种动机反映了成人的一种自我要求,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学习必定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第三位的是表现取向,包括“不想让自己失败”,“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等四个项目。这说明成人学员有一定的实现自我的需求,与马斯洛的理论相一致。马斯洛认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环境的得分较低,只有3.02,说明现在的成人教学环境并不是非常适合成人学员学习的要求,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

中的生词进行介绍不能有效地减少生词的困难。而平常有主动阅读英语习惯的人,在单词上面的困难就比较小。此外,通过对生词成为困难和学生的年级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07级的学生在单词上存在的困难小于08级的学生。

从调查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出,想要解决生词在阅读中带来的困难很难用阅读技巧来实现。若要解决生词问题,就要从生词本身下手,或是在课下多进行阅读英语,或是通过学习本身来增加词汇量。只有词汇量增大,生词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动机类型多样化,竞争是首要的学习动机。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成人学习动机有很多,如个人发展、竞争压力、社交需要等,并且呈现相互交叉的现象。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多样,有竞争取向、职业进展取向和个人发展取向等。以性别、职业和年龄作为变量进行分组比较发现,几乎所有的组群都将竞争取向排在第一,这说明成人英语学习动机最有可能是这一型的。社会竞争的压力已经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职业当中,而且已经非常明确地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5.2建议。

5.2.1采用弹性学习制

成人学员不同于普通的在校生,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也和全日制学生有所不同。从前面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成人的学习动机类型多样,有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素质,有的是为了职业的需要,有的是对英语语言的爱好,有的是为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搬用全日制学生的课程设置。为适应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和培养适应性较强的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应该增强课程中的职业性、应用性。同时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总而言之,在课程结构方面应体现多样化,以满足成人学员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5.2.2学习过程个性化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成人英语学习动机多种多样,并不只有单纯一个动机。由于成人动机类型的多样化,原有基础参差不齐,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不同学员的要求,而且成人学员社会负担重,学习时间无法固定。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倡导将现代技术、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方便成人学员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木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77).

[2]高志敏.国外成人学习动机指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0,(1).

[3]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4]周玲.成人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

(二)速度方面

单词成为困难后会接着带来阅读速度的减慢,因此,想要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是一种途径。此外,若一个人有阅读时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那么他的阅读速度也会较慢。因为在文章上做标记不仅会耗费做标记本身的时间,而且会分散精力和打断思维。

速度慢可由生词量少和习惯在文章上做标记造成,那么对应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通过学习来增加词汇量,以及减少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

(三)背景知识方面

阅读英语文章必定要涉及英语国家的一些社会和文化背景,因而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阅读困难。调查将其和很多项的学生阅读习惯或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都不具相关性。

但通过检验,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困难度会相应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背景知识的困难,必须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四)阅读材料兴趣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关于这个问题会在后面对教材和学生阅读材料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

(五)语法方面与专业阅读方面

这两组困难的数据和其他数据都不存在相关性,但调查将语法成为困难和无法适应专业阅读这两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是存在相关性的。由此可以推测出,想要适应专业阅读,就要提高语法水平,而语法水平无法靠阅读技巧来提高,只能真正投入时间去学习。

(六)掌握整体意思方面

有时在阅读中会出现无法掌握整体意思的状况,也就是虽然能够认识生词,也明白语法,甚至每句话的意思都懂,但是整篇文章连在一起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的状况。

调查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阅读材料本身不感兴趣。但在平常的阅读中不可能所有材料都令人感兴趣,而把握整体的意思是阅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调查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若主动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整体意思的学生应更主动地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

二、通过相关阅读课程教材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一)大一英语相关阅读课程

1. 英语泛读

偏重提高阅读速度,抓住文章大意,对词语的猜测的训练,以及在各种文章中有效地查找到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组织学生阅读英文材料,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简单分析、解释其总的事件、人物及场景等。

2. 综合英语课

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通过课上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及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大一相关阅读课总结

一方面,加强对阅读各方面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两门课程都组织学生阅读英文材料: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类等。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简单分析、解释其总的事件、人物及场景等。

主要问题:教师在选材上偏向选择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但是没有给予说明文和应用文足够的重视。另外,虽然教师重视了阅读技巧的训练,同时选择的阅读材料也比较广泛,但是选用的教材比较陈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在选材方面应该更加均衡一些,除了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外,也应该多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和应用文。其次,内容陈旧的教材由于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大一教材选择方面要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

(二)大二英语相关阅读课程

1. 英语泛读

教材涉及的主题有学校与家庭、天性与培养、环境等,多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具有普遍性。而且,课文均选自英美等国原版期刊或报纸,原汁原味(出自大学英语泛读教程的前言)。

2. 综英课本

综合英语课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选取的文章主要关注社科类的文章。

3. 文学导读

教师自选文章,着重内容分析,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小说、诗歌、戏剧的基本术语及应用,提高学生理解、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4. 英语短篇小说

教材为教师自选,主要选用二十世纪的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题材丰富的短篇小说,了解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提高文学阅读的能力,同时又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5. 大二相关阅读课的总结

虽然纵观所有阅读相关课程,选材的类型比较均衡,但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推荐的材料偏向文学,导向性太强,使得学生课后只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而往往忽略了社科类的文章。

建议:首先,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应该适当作些调整,教材的选择应该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其次,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均衡发展。

(三)大一、大二相关阅读课程教材分析

根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一些课程选择的教材相对来说较为陈旧。其次,在大一阅读课程中,教师在选材上偏向选择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但是没有给予说明文和应用文足够的重视,导向性太强。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推荐的材料偏向文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内容陈旧的教材由于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大一教材选择方面要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其次,大一教材选择方面应注重全面性。最后,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外,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均衡发展。

三、通过学生阅读档案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由以上数据可知,首先,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有排斥心理,体现在大部分学生选取的材料多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师所用的材料,而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

其次,学生阅读文章的类型较为局限,多为文学类文章,占到了总数据的49%。虽然从数据上看,社科类所占百分比为各类中最高,但其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只出现在个别学生的作业中。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等实用性较强的文章较少涉及,导致在实际生活中英语阅读能力不强。

学生的读后感和总结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不十分重视,忽视对自身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大部分学生将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并没有将其上升到能力的层次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结合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难阅读的文章类型为文学类,但从学生自主选取的文章类型来看,文学类占了40%。而且教师选用教材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裁的多样性,但在课下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却倾向于选择文学类的文章,这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导向,使学生无意识地选择了文学类的文章阅读。由学生反映文学类文章阅读困难较大这一现实来看,学生并未掌握阅读文学类文章的要领,说明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注重对文学类文章阅读技巧的指导。调查显示,有47.6%的学生认为自己总是或时常主动阅读英语,但

认知语境与英语听力理解

刘慧云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认知语境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储存于大脑,随时被激活协助话语交际。本文以四级听力材料为引证,探讨认知语境对英语听力理解的解释力。

关键词:认知语境英语听力理解四级听力材料

1.语境与认知语境

国内外学者(Brown&Yule,1983;熊学亮,1999)设专章论述语境的特征、构成因素及其功能。胡壮麟教授(2002)撰文分析了语境研究从一元化语境→语境特征二元化→语境特征三元化→语境研究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并对多元化语境的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结构化的结果,因此集体场合及各种经常用到或出现的语言使用特征便在大脑中结构化,原来的具体语境因素,结构化后就成为认知结构单位和关系。此后一提到有关具体场合,便会自然想到这种场合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因此可以说,语境内化后便成为认知语境。熊教授认为,“语境主要指的是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因此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推导,而种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熊学亮:115—115)。认知语用学认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背景知识、语篇认知语境及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从学生的泛读课作业可知,在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阅读文章时,有33%的学生选择在其他课程中已经阅读过的文章,而不是选取新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阅读习惯认识不清,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阅读困难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阅读文章类型少,实用性弱;忽视对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即使对较常阅读的文学类文章也不得要领,仅停留在读的阶段,没有深究阅读方法问题;阅读主动性不够,对自己的阅读习惯认识不清。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应在意识层面提高认识,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方法的探究并主动进行阅读;在选材方面要注重多样性,贴近生活,多读有时效性的文章;对于自己认为有阅读困难的文章要及时进行反思,找出形成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大量阅读,在量的基础上要注重质的飞跃。

四、结语

通过问卷,我们归纳出如下问题:1.生词问题;2.背景知识问题;3.语法问题。建议是:平时课下多阅读英语材料,或是通过学习本身来增加词汇量。读文章速度本身较慢的学生应该改正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加深对英语环境知识的了解。

通过教材,如下问题:教材较为陈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时,选材偏向文学。建议是:首先,在大一的教材选择方面能够与时俱进。其次,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均衡发展。

通过学生阅读档案,如下问题:阅读文章类型少,实用性弱。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没有深究阅读方法问题,阅读主动性不够。建议是:学生首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

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储存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使个人的言语行为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听力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一大难关。为此,我们试图探讨认知语境对听力语篇的解释力。

2.认知语境与听力理解解析

2.1情景知识(具体场合)

情景知识是指现实世界里关系相对固定的许多概念单位和事件单位通过感知进入人的认知结构后,便以知识草案或情景(节)模型等知识结构单位的方式储存于大脑的认知单位。它们是真实世界的心理对应物,以后只要别人提到某特定概念或事件,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组构成分便会自动出现在脑海,协助语言交际。

例如:(CET4,2005年1月第3题)

进行方法的探究并主动进行阅读;其次在选材方面要注重多样性;另外,对于自己认为有阅读困难的文章要及时进行反思。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得出了阅读困难和困难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在问卷设计上可以更为完整严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调查对象无法进一步扩大等。总之,希望此次调查研究能为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并对今后的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本研究对某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07、08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学生的阅读困难、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阅读,困难,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Barnett,M.A.More Than Meets the Eye——Foreign Lan-guage Reading:Theory and Practice.Washington: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89.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张伊娜.对当前外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研究,2001,(1).

[5]Day,R.R.&Bamford,J.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Nuttal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Macmillan Education of Chicago Press,2000.new ed.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本科英语专业 篇2

yjbys

(女,32岁)

求 职 位:高中英语教师 期望薪资:5000-8000元/月

目前职位:教师/助教 学 历:本科

工作经验:5- 现居住地:北京西城地安门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高三一线教学与管理工作经验,对高中尤其是高三英语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和授课特色;深入了解高中教育现状和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不同诉求,了解中学教育和教育培训市场有;英语口语及书面语流利。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强,具备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人处事冷静,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开拓精神。

工作经验

西城高中

2003-8 至 现在任职教师/助教薪资5000-8000元/月

工作职责:入职以来连续接手高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带过5届高三;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帮助其调整学习方法,增强信心,提高成绩,11届高考成绩超平行班十多分;有效帮助班主任改善班风,形成班级凝聚力;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有效沟通,为其进行高考咨询;协助年级组长安排课时,课表;出考试卷;公开课均得到校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兼任工会组长,组织协调工会活动。

教育经历

1999-9 至 2003-6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

语言能力

英语:精通

专业证书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现状与建议 篇3

关键词:翻译教学 英语专业 现状与教学

基金项目:曲靖师范学院面上项目资助〔No.2011MS001〕

引言

毫无疑问,翻译在人类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如何在高校英语专业进行翻译教学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翻译课是专门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学校在师资队伍、学生现状及教学方面存在着的缺陷,一度使翻译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1 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1.1 师资队伍

首先,翻译课程教师情况参差不齐,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并存;两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虽对同一课程有共同的教学大纲与培养目标,但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操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其次,多数高校每学期开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项目。但这样的培训项目多是大学英语相关方面的课程培训,鲜有专业教学培训,尤其是翻译教学的培训,造成培训与社会脱轨,无法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

再次,高校教师负担重已是一个普遍问题。据调查,高校教师中很少是仅教学一门课程的,多是身兼数门课程教学任务,更不用提科研及学生工作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很难将过多的精力放到某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中,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1.2 学生现状

首先,从兴趣而言,翻译课的第一节课,大部分同学都表现的兴趣盎然,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渐渐发现翻译实在是一项既枯燥又难有成效的活动,于是便由兴趣盎然变成了兴趣索然。

其次,从学生基础来看,由于近年来扩大招生,学生基础稍弱。而翻译课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能技巧。学生基础英语水平与翻译课的要求之间存在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教学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注重基础课程的设置,如基础英语、听力、阅读,大多开设了四个学期;而对于翻译这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大多为一个学期,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缺乏权威机构编制的教材,致使多数高校根据现行状况而随机选用教材,缺乏规划及科学性。而多数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当前社会需求和进步性。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翻译课教学仍遵循传统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句子翻译或是段落翻译;学生作业交上来之后,经教师批改,给出“正确”译文,翻译课的教学便告一段落。

2 方法与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的分析,结合翻译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翻译教学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2.1 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师自身修养

加强翻译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虽有教材,但很多任课老师会撇开教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用一些辅助材料,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侧重点的不同,平时上课时显现不出差异,一旦期末进行综合考评,学生的成绩就会显示出不协调的状况。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在学期之始,对课程的具体讲授达成统一的认识,做到资源共享,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效果的反馈,做到及时调整。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扩充英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加强翻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学校方面也应提供条件,为翻译课老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各种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能力。

2.2 培养学生兴趣和强化基本技能

学生对翻译课的兴趣很快会随着翻译课训练的逐步加深而减少,原因就是翻译课没有立竿见影之效,更不可能只通过上课就可以成为翻译人员。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时先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翻译课和翻译员之间的距离,对自己做好定位。翻译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翻译的理论和技巧,而不是专门的职业培训,从而使学生能脚踏实地为自己确定目标,在此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翻译课不是独立的,它与学生的各项基本功都密切相连。因此,要想学好翻译,不是单单掌握一些翻译技能技巧就可以了,还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翻译任课教师可以与基础课任课教师进行协调,在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翻译的技巧,使学生的各项基本功能协调训练。

2.3 优化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学方法

翻译课不仅是技能技巧的讲授,更应该涉及到翻译理论的讲解。通过翻译理论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使学生将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正反译法等各种技巧运用得更加熟练,达到融会贯通之效;通过对翻译理论的学习,还可加深学生对国内外翻译界成果的学习,进而指导自己平时的翻译练习。

在教学方法上,逐渐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法向以“学生主动,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转变。翻译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练习中,改学生记录教师的“正确”译文为师生共同讨论译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改“讲授性”课堂为“讨论性”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语

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未来翻译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校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应根据校内资源和学生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急需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4(2)

[2]蒋招凤,周彦.翻译课教学现状及多元化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

[3]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4]张晓波.实用性翻译教学模式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

本科英语专业 篇4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一些英文数学概念,涉猎一些外文资料,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英语训练来培养这种能力。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比较晚,发展滞后,重视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专业英语的教学远远落后于其他数学专业课的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3,4]。

专业英语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学时为32时。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专业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知道数学里常用的概念、定义、定理在英语中如何表达,为我们今后阅读前沿领域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这门课程和大学英语也可以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数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通过对数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也为他们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做必要的准备[5,6]。下面笔者就学校数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谈些许看法。

一、我校数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1. 学生数学和英语底子都比较薄弱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底子普遍比较差和数学专业基础薄弱。他们大都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太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学专业英语是数学与英语的结合,但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既有数学的严谨表达又要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在数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数学的逻辑思维特点,数学的符号表达和英语表达的习惯结合起来,遵守英文的语法规则。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个很大的挑战。

2. 师资不强

教师对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高于数学专业老师的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大都文科出身,对数学专业知识掌握不多,对概念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逻辑思维能力也弱于数学专业老师。在教学时英语教师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学生也容易困惑,教学效果较差。选择数学专业的老师上数学专业英语优势还是明显的,他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了解透彻,数学方法也运用熟练。同时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但是问题在于虽然他们很多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并且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十几年,但是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欠缺,教学效果不大理想,特别是发音方面容易误导学生。

二、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建议

1. 提高认识,让学生行动起来

学生们超过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似乎水平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出来的层面。学习大学英语应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很吃力。自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打击。归根到底是在他们还不怎么会说的时候,却在努力学习语法。在他们不太会读的时候却已经学会了拼写。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偶尔说几句已经成套路的英语或者用英语造几个简单的句子。用这种违背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方法学英语,势必会给他们学习造成很多障碍。最后的结果是单词没有记准确;语法有漏洞,运用不熟练。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发音不标准甚至一塌糊涂。即使单个单词发音准确,但句子的语调、重音和停顿没有章法。过去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改善的道路上努力。要想更好的学习数学专业英语,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把英语提到一定的水平。推广早读活动,不定期请外教参与指导,鼓励大家发言。对早读积极的学生予以素质拓展学分的奖励。告别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让学生想说、敢说、有场合可以说。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和数学专业的兴趣。

2. 教材方面

众所周知,教材的内容与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高低。由于数学专业有很多的分支和方向,各个领域对数学专业英语词汇的侧重点会有不同。所以,出版和选择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

这一方面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广泛征求教学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编写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充分考虑到专业英语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我们选教材也应遵循内容要系统化、综合化的原则,涉及的内容要广泛,题材应多样化,知识的覆盖面要广。而不是侧重数学的某一个分支。同时兼顾教材知识的先进性,要节选一些能反映当前数学某些专业领域发展最新动态的内容。这让我们的专业英语课不在局限于英语学习,也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状况及热点问题的窗口。此外,内容表达方面,要符合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用法和表达上尽量来自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文章或者书籍。

3. 师资建设方面

师资的建设应该摆在课程建设的首要位置。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目前情况是担任该课程教学老师是不固定的,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充分的准备。缺乏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结合很好的适合教授这门课的教师。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在校内层面,要鼓励数学专业中英语较好的教师向英语专业老师学习。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资助部分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进修,培养一批既具有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又有扎实的数学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数学专业英语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

4. 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同时,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培养的侧重点从学术型人才转成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我们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使得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而不是照搬教材。可以考虑采用专题讲解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专业词汇和整句话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中常见难句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翻译长难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玉敏.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2):78-80.

[2]高忠社.关于数学专业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85-86.

[3]吴炯圻.数学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徐文莉.对数学专业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2010,13(2):53-55.

[5]叶俊,兰恒友,李作安.关于《数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N].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22(1):70-71.

本科英语专业 篇5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宣传、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翻译技巧与实践、口译、英美文学导论、英语语言学概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部门,尤其是外事、外经、外贸等部门,涉外企业、各大宾馆、金融、保险等单位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类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并系统掌握广告理论与实务,具备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与广告策划、广告及公关宣传、广告创意、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广告文案撰写、广告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及人际沟通等工作要求,能承担各类宣传、创意、设计、制作及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市场调研与预测、广告经营与管理、现代广告设计原理、广告文案写作、营销与广告策划、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道德与法规、优秀广告案例分析、广告设计实务、广告动画设计、网页制作、广告摄影、装饰艺术设计、CI理论与实务、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任职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各种媒介机构、各类数字媒体及网站、专业广告公司、咨询决策单位、各类策划机构、营销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中外新闻法规、宣传政策,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理论,能在新闻、出版、网络媒体以及宣传系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经新闻采编、宣传与媒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史、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调查与评论、广电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经济新闻实务、传媒经济学、广告学、媒介管理、文化产业概论、播音与主持、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社会学与调研方法、金融市场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新闻出版单位、宣传文化机构、广播电视台、各类网站与数字媒体、大型企业集团、政府机构、跨国咨询机构、公关公司等从事经济新闻记者、节目主持、编辑、宣传、传媒与文化产业管理、媒介公关、企业新闻广告策划等工作。

本专业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设计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艺术设计理论和方法、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并具备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图案、设计美学、设计史、平面与立体构成设计、人体工程学、透视与制图、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构造材料与工艺、计算机三维设计、装帧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行业、建筑安装及装饰行业从事设计、制图和一定的设计管理工作;或在广告行业、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从事企业产品的装潢、广告、品牌推广,从事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研究与开发设计,并从事一定的设计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1.室内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课程:环境艺术、陈设艺术设计、构造材料与工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灯具与照明系统设计、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行业、建筑安装及装饰行业、家庭装饰公司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绘图公司等。

2.视觉传达方向

专业方向课程:标志设计、广告设计、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印刷工艺等。

就业方向:装饰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设计研究所、专业广告公司、企事业广告部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等。

本专业按艺术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影视动画与三维动画两个专业方向社会急需的设计师。培养互联网行业、广告业、移动电信业及影视动画行业从事多媒体交互设计、动画设计、游戏开发以及影视后期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造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影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舞台综合媒体表现、动画技术概论、系统论基础、动画原画与原画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摄影基础、动画材质表现、影像做法基础、短片制作、动画产品行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信息交互系统、影视动画制作、动画以及游戏等的设计制作工作;三维动画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动画、游戏设计、影视动画、玩具研发以及基础研发应用等工作。

本科英语专业 篇6

关键词: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专业英语课程设置

0 引言

在铁道警察学院升本之后,本科课程建设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警务英语作为公安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初期,对警务英语和专业英语这两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存有一系列的困惑:对公安院校各专业来说,警务英语是不是专业英语?警务英语算不算即特殊用途英语?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最适合的是专业英语还是警务英语?公安院校的专业英语英语应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警务英语不仅是警务知识与英语语言的结合,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警务活动中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公安院校培养的警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对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公安院校专业英语的设置背景

1.1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英语设置及研究现状

目前,特殊用途英语在我国引入已经数十年时间,但是学界对其课程设置和建设一直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各高校分门别类,不同的专业配备有不同的特殊用途英语。[1]特殊用途英语主要可以划分为科技英语、商业经济英语和社会科学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课程,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这使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课程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然而,学界对专业英语理解各不相同,各个高校课程实际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设置也各不相同:有的开成了“望文生义”似的双语教学:将双语理解为“汉语”+“英语”,双语教学即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和汉语讲授专业课的教学;有的院校开成了学习专业知识英文版的课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英语,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英语技能。[2]在选择专业英语教师过程中,普通高校选择也不同:有选择专业课教师的进行授课。有的高校则选择英语教师对专业英语进行讲授。但是学界对两种师资选择争议很大,突出的问题都比较明显:专业教授英语的教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而相关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

1.2 公安院校专业英语的开设现状

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的特殊性在于服务于涉外警务。[3]广义涉外警务指的是具有涉外因素的一切警察勤务:出入境管理、涉外治安、涉外刑事侦查、国际警务合作。这些专业方向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因此不能单纯的将警务英语划分入社会科学英语。由于公安院校的专业特殊性,不同类别的警察学院对公安专业英语的设置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发展比较好,课程建设比较成熟的综合性公安院校,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的大学,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这些大学既设置了警务英语,课程由警务英语教研室承担;又开设了专业英语,属于各专业系部的相关专业教研室。

第二类为近些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公安院校,如:河南警察学院,湖南警察学院等。此类学校对警务英语和专业英语概念的区分也比较模糊。有些本科公安院校,如河南警察学院,在各个专业系部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英语:如交通管理系开设交通管理英语,信息工程系开设信息工程英语,这些课程都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授课,而并非由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承担。有些学院,如湖南警察学院,没有开设警务英语,只有大学英语。

第三类为尚未升本,专科阶段的公安高等学校或者已改制(各省公安厅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的警察院校。如:天津警官职业学院,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这些公安院校没有开设警务英语或只开设了基础的警务英语,授课模式以简单的口语练习和英文文章为主。

1.3 铁道警察学院专科阶段的警务英语教学现状

在专科阶段,我校英语教学采取的方式为“大学英语+警务英语”的一年制英语教学模式:即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开设铁路警务英语。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课程组也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师资警务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我校外语教研室的教师,特别是近年来新招录的年轻教师,专业主要为英语语言文学和比较文学。由于这些教师既无警校教育背景,也无公安业务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我校师资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满足警务英语课程对师资的要求。

教学内容有待完善:课程使用教材为我校自编教材《铁路警务英语》。该教材05年编纂,12年进行修订。教材主要模式为:第一部分为铁路警务英语模拟场景对话;第

二部分为铁路警务英语相关国内外文章;第三部分为铁路警务英语相关练习。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对话练习和涉外警务场景模拟为主。

许多学生反映铁路警务英语课程内容简单,主要侧重于对铁路警务的实际对话,容易被当成初级教材;但实际上专科学生学习中并未掌握铁路警务英语的关键对话,对课文又不感兴趣。结果成了一本简单却不实用的教材。教师上课也很难操作,虽然经过修订,可是由于很多教师没有铁路公安工作经验,授课中很难结合实际,突出警务重点。

总之我校专科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既无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无系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2 铁道警察学院专业英语的重新定位

2.1 公安院校专业英语课程性质和内容的重新定位

我校处于本科教育建设初期,建设警务英语课程应当以现有的“铁路警务英语课程”为基础,吸收其他公安和非公安院校设置专业英语的先进理念,有步骤,按计划的继续发展。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应当被定位成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很强,针对公安院校学生,能应对未来涉外警务实践的一门教材。教学内容应当注重课程中警务实践、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结合。在原有“铁路警务英语”的基础上,应当吸收国内外警务英语教程中先进的部分,积极更新内容,结合当前形势:铁路警务章节中应增加高铁时代的铁路涉外警务,反恐章节中应增添反暴恐等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更加突出铁路特色:我校系我国唯一一所培养铁路公安特色人才的公安高等院校,被称作铁路公安的摇篮。新世纪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建设高速铁路,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已占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铁站、车、线上对铁路公安的综合警务能力有了新的需求;新时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公安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乘坐我国高速铁路,这使得铁路公安的警务活动中涉及了越来越多的涉外因素,而作为一种使用广泛使用的外语,英语是高素质警务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当不能忽视铁路特色,在现有“铁路警务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参加铁路警务实践,搜集更多更新的一线资料,增加高铁铁路警务:高铁站勤用英语、乘警用英语等内容。

2.2 公安院校专业英语综合素质的重新定位

课程组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要注重警务英语师资的培养。分析我校警务英语的师资力量:针对警务理论缺乏和实践不足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方式提高警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课堂听课学习与警务实践相结合。利用我校自身优势,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专业课系部教师课堂听课,认真学习相关警务专业课教师上课的内容,充分理解警务专业课程的内容,了解警务理论和运作模式。积极派教师参加各种涉外的警务活动,以警务实践提高教师警务素质,为警务英语提供知识积累。涉外警务指的是包含涉外因素的一切警察勤务活动,激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广泛的参与涉外警务实践: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涉外警务服务、涉外治安管理、涉外刑事侦查等。大量的实践使得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英语语言优势参加到实际警务活动中,在警务活动中锻炼警务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从而将语言与警务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解决在课堂中闭门造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新时期,我们要适应我国铁路发展和铁路公安警务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建立与全国各个铁路公安局各涉外单位建立联系,协助其进行涉外警务:与全国各地高铁车站公安执勤队建立联系,参与车站派出所等铁路公安的主要涉外业务;与其建立机制提供远程服务与帮助;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涉外警务相关活动。通过警务实践获得大量的实践案例,利用案例教学丰富课堂实践。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才能不断的提高警务英语课程组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为进一步建设专业英语课程做好师资储备。

3 专业英语建设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警务素质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警务英语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警务专业素养和英语语言能力。当今世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交流发展,对外交往的发展给我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近年来“三非”外国人等涉外治安问题日益严重。然而我国现状是警察队伍中基层警务人员的外语能力和涉外警务水平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涉外警务要求,特别是作为专业警察的铁路公安的英语教育日益重要,因此铁路警务英语课程建设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铁道警察学院处于全面转型时期,从专科的职业教育过度到本科教育。在积极兴建本科教育期间,专业课程发展改革尤为重要。公安专业英语作为我国公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具有ESP性质的英语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沿用现有的警务英语课程设计,也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现有高职高专警察学院或本科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课程设置。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结合我校实际,吸取先进理念,进行新的课程建设。我们应当以现有“铁路警务英语”为基础,重新定位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师资配备,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强,特殊针对公安院校学生,以应对未来涉外警务实践的一门课程。随着本科教育不断发展和院校综合水平的逐步提升,警务英语可以扩展至更加细化的专业英语。

参考文献:

[1]Huntchinson Tom.特殊用途英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政华.专业英语的学科归属和教学定位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9).

[3]辛志敏.涉外警务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

此项目为铁道警察学院2013年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2013038。

作者简介: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准备 篇7

关键词:论文答辩,英语专业,准备工作

组织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核实论文有无剽窃抄袭现象。为了顺利通过答辩, 毕业生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了解答辩程序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一套相对模式化的答辩程序。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是:

1.宣读论文。要求学生用英语概述论文的题目、选题的依据、主要观点、独到见解、现实意义、论文有待改进的地方等。不可以借助幻灯片, 要求脱稿宣讲。时间为五到十分钟。

2.教师提问。主辩教师一般提3 5个问题。“答”和“辩”采取对话的方式, 要求学生即问即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其他答辩教师可以适当插问。

3.成绩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按百分制记分, 平时表现占20%, 毕业论文占60%, 毕业答辩占20%, 成绩由答辩小组共同商议。原则上优秀率不超过总人数的10%。如果不能通过答辩, 学生必须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论文, 然后于规定时间内再次申请答辩。

根据上述流程, 学生在答辩前应重点准备好论文概述报告, 并准备好开场白、致谢词等内容。写好后自己多演练几遍, 做到离开稿子也能在十分钟之内准确复述。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答辩练习, 相互提高答辩技巧。另外, 要准备好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 但如果一时记不起来, 稍微翻阅一下资料, 将有助于缓解紧张心理。

准备答辩内容

教师在答辩中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多年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经验, 笔者把教师提问的内容大致总结如下。

首先, 提问会涉及到论文的题目。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这一论文题目为例, 相关问题将会是: (1) 游戏教学法与TPR有何异同?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时, 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 游戏教学法是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4) 游戏教学法是否可以运用到初中或高中英语教学?

换言之, 如果是写教学法方向的论文, 学生特别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办法。因为教学方法的应用取决于很多因素, 所以, 回答问题时, 不要把话说得太绝, 不要认定自己提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其次, 提问会涉及到论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来自论文的标题及摘要部分。像上述例子, 论文的标题就蕴涵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游戏教学法”, 二是“小学英语教学”。对此, 在准备阶段, 学生应该围绕关键词做足功课, 要了解游戏教学法的定义和意义, 并注意比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及利弊。

当然, 提问还会涉及到参考书目, 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核实学生是否真的读过这些书籍, 或是随便罗列几本书名凑数。围绕参考书目提问, 还可以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例如, 有位学生在参考文献中依次列举了冯翠华的《英语修辞大全》、赵静的《广告英语》和戚云方的《广告与广告英语》, 于是答辩教师问:“为什么把赵静的《广告英语》排在参考文献的第二位?而戚云方的《广告与广告英语》排在第三位?”其实, 这一提问的潜台词是:“参考文献的排序不符合规范。”所以, 如果是写作时疏忽了, 没有按照作者的姓排序, 在答辩时就应予以改正。

诚然, 答辩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事。只要这些纰漏不违背基本原理, 不影响论文的结论, 而且学生态度虚心, 不会导致不通过论文答辩。但是, 如果论文存在致命的硬伤, 则另当别论, 比如:论文题目过大, 内容空洞无物;论文中的引文没有标明出处, 或者故意隐瞒出处, 存在抄袭现象;文中观点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论据不支持论点, 有脱节现象;表达不通顺, 存在多处语法及拼写错误。

针对上述情况, 论文写作一定要遵守学术规范, 否则在答辩阶段就会漏洞百出。答辩准备不单单是准备宣读论文, 论文写作阶段其实也是在为答辩做准备。

掌握交流技巧

答辩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答辩小组本着培养学生的目的进行科学严谨的提问和善意的指导。答辩学生不应强辩, 更不要顶撞教师。答辩过程中, 学生应该注意语言上的技巧。

因为答辩用英语进行, 如果听不清楚问题, 可以请求教师再说一遍, 或是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 得到肯定答复后再回答。如果不知道答案, 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就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 请老师指正, 并表示答辩之后会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在结束语部分应感谢老师的指教。如果问题的答案就在论文当中, 老师是想考查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可以直接简要地陈述答案, 而不要顶撞老师, 认为老师多此一举。

此外, 声音是一个微妙的因素。音量过低或语速过快, 教师听不清楚回答, 会影响到答辩成绩。对此, 建议学生及早到达答辩教室, 看看是否需要麦克风。

答辩过程涉及到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除了语言上的技巧, 非语言交际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非语言交际的主要手段有:服饰、面部表情、身势、距离、气味等。答辩时, 服饰应正式大方, 举止应稳重得体, 表现要从容自信。

结语

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 对于毕业生来说是当务之急。不过, 从长远的角度看, 大学三年级学生、甚至低年级学生更应未雨绸缪, 因为论文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资料收集和论文修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 尚未参加答辩的学生应主动去观摩毕业生的答辩会, 及早了解答辩程序, 平时要加强作文及口语训练, 为将来的论文答辩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宋昭勋.非语言传播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孙利侠, 吴思佳, 李建萍.如何顺利通过论文答辩[J], 中国研究生, 2006 (4) .

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探究 篇8

一、当前翻译课的开设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 对目前非英语专业本科院校设有英语翻译课程的学生学习情况作了进一步了解。结果发现, 学生对非英语专业开设英语翻译课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根据调查情况, 笔者对非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需求进行了具体调查和探索。笔者认为某些非英语专业必须要开英语翻译课程, 因为英语翻译是一门工具, 它就是为某些专业服务的, 离开了专业领域翻译就失去意义;相反, 某些专业领域要发展离开了翻译等于失去了翅膀, 也就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为依存的。

二、学生在翻译课上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的问题。

学生对开设翻译课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经过问卷调查, 80%学生对将来工作是否需要翻译能力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处于一个模糊状态。就目前就业形势而言, 有些非英语专业是非常需要翻译能力的, 例如:石油、航空、医疗等行业。他们的研究、学术深造乃至专利发明的申报, 无不和翻译能力息息相关;可以说如果只有专业知识, 没有翻译能力, 他们就如同飞机失去了翅膀。一方面导致他们的研究可能会出现狭隘性, 不能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 即使研究出尖端的技术也可能由于受翻译能力、翻译速度制约, 而不能捷足先登, 落在他人后面。

(二) 态度的问题。

学生学习翻译课的积极性不高, 表现懈怠、没有激情、没有求知欲。其主要原因还是学习动机不纯, 有些学生学习是为拿学分;有的迫于无奈, 为了应付老师上课点名;没有意识到将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作人员只掌握专业知识, 没有翻译能力, 会在将来工作中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恐怕连个技术员都不能胜任。常言道: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动力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源泉, 它会促使一个人想方设法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那么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就要让他们有原动力。可以采取让学生到企业调查、走访目前的工作人员, 充分了解学习英语翻译的重要性,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英语翻译课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 学生忽视翻译理论的作用, 缺乏对理论系统全面的学习。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翻译没有必要学习翻译理论, 即使是初学翻译者, 也是拿起文章就“译”, 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基础知识, 学生的翻译过程也只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机械转换, 英译汉时译文中汉语西化, 有些语句只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汉字堆积而已, 汉译英时译文中英语汉化, 满篇中国式英语。因此, 翻译理论知识的欠缺是影响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又一大因素。

三、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心理困境

在此次问卷中, 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对作业的批改非常必要, 对作业的批改和重点讲评有助于他们树立翻译的信心, 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长处。另一方面, 学生汉英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翻译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选材与效果。学生对翻译教师有两种认识的误区;其一就是认为只要是翻译老师, 翻译水平一定就很高, 各个领域的文章都应该能够胜任。于是, 他们在为一些公司做业余翻译时一遇到问题就用短信或电邮的方式向教师求助, 而这些问题往往涉及某个具体领域, 如石油、化工或机槭方面具体的用语, 需要业内人士才能解答, 并非翻译能力的问题。而另一认识误区就是, 简单地认为上了翻译课之后就可以翻各类文章, 能胜任各种翻译工作, 殊不知翻译的提高与平时的大量练习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密不可分。因而, 个别同学上完翻译课之后, 认为自己水平并没有什么显著提高, 就会对翻译课教学持怀疑态度。

四、提升翻译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 提倡教学方法多元。

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课课时有限, 无法像英语专业那样专门划出一定的学时来教授翻译。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各种机会和条件来进行翻译教学, 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等来组织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一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翻译问题共同探讨, 平等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己见, 开发学生的智能、潜能, 共同解决翻译疑难, 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认真研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是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围绕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涉及的问题展开, 又通过案例进行操练, 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实践性;三是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 以意义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任务为出发点, 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整合性, 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四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对译文进行讨论, 允许有多种翻译答案, 并对翻译精彩的学生多加表扬, 从而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自身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丰富翻译练习材料。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翻译教学尽管存在局限性, 但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非常有利, 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选择典型例句, 深入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 帮助学生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有规律的差异。课堂上的翻译练习主要包括精读课文中长句难句的翻译, 课后的翻译练习题目。同时, 教师还应该超越课本, 精心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段落或短文给学生补充练习, 然后对学生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调动同学们的翻译热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 阅读一些难易适当的优秀翻译作品, 如中英文对照的英语国家小说简易读本就是不错的选择。久而久之, 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双语转换的能力。

(三) 系统介绍翻译理论知识, 用理论指导学生翻译实践。

对翻译教学而言, 翻译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活动, 减少实践的盲目性。有必要给学生适当介绍翻译的基本理论常识, 如翻译的定义和标准、直译、意译、等值论等,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及速度, 使翻译实践更为科学。

(四) 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

翻译是基于跨文化背景, 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完整地重现出来的语言活动, 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影响翻译水平的因素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缺失, 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 处理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是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 。对教师来说, 翻译教学就是从语言到文化到交际的教学实践过程, 文化的融入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使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地释义文本内容, 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对学生而言, 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 拓宽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将知识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翻译教学要与文化教学同步, 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上的异同, 并将这些差异放置在一定的语境下讨论, 产生真实意义, 从而增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敏感, 使译文最大可能地符合原文的风格和意境。

五、结语

总之, 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需要。然而, 目前非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翻译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 重视翻译教学, 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翻译理论, 保质保量进行翻译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翻译技能训练, 这样才能通过大学英语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过硬双语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高等学校本科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辛献云.翻译教学中的译文比较教学法[J].外语与翻译, 2001, 2

[3].于志明.论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综合培养[J].科教文汇, 2008, 9

本科英语专业 篇9

1 明确教材服务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 任何一种书籍都有其服务的对象, 翻译教材也不例外。根据翻译教学服务的对象不同, 以及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差异, 翻译教材的内容在设置和编排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教学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服务对象应该选用不同的翻译教材。因此, 任何一本翻译教材的编写者首先都要对教材服务对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然后才能动笔编写, 只有这样翻译教材才会起到名副其实的作用。

目前, 国内市面上的翻译教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例如, 有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 以适应高职高专、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专业以及大学翻译专业等不同人群的需求;还有实用型翻译教材, 其服务的对象大多是特定领域的专业人群, 如科技英语翻译教材、法律英语翻译教材、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等等。总而言之, 翻译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同和外语能力水平不同必然导致翻译教材在设计和编排上的差异, 因此, 翻译教材要因人而异、物为所用。

针对翻译学习者的层次水平不同, 陶友兰曾指出了三种设计翻译教材的途径, 分别是语言导向、技能导向和翻译能力导向。其中, 基于语言导向的翻译教材主要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翻译初学者;基于翻译能力导向的翻译教材主要针对于翻译系或翻译专业的学生。那么, 基于技能导向的翻译教材则主要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而设计。设计此类翻译教材主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在呈现翻译技能时伴随有理论支撑。通常情况下, 翻译教材在介绍翻译技能、技巧之后便开始举例说明, 学习者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应在不同层面上阐述语用技能, 如选择翻译、编译、缩略翻译等。三是培养翻译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1]

目前, 国内各个高校使用的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内容千差万别, 难易程度不一, 质量也实在令人担忧。教材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编者多凭借自己的主观爱好编写。事实上,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的编写者可以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 》中的翻译能力培养目标, 以及《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的精神, 用一定的设计理论加以支撑。编写者在动笔编写翻译教材之前, 一定要对翻译教材的受用群体进行清晰的认识, 如他们现有的外语能力和水平如何, 还要对这些服务对象最终所要达到的翻译能力培养目标有足够了解, 以便准确定位翻译教材的适用群体和培养目标, 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编写翻译教材。

综上所述, 虽然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的编纂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但是确定教材服务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最终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仍然是翻译教材编写最基本的前提。针对翻译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学习目的的不同, 翻译教材应该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排和设计。

2 合理布局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练习

目前, 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材大多是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这些翻译教材大多都介绍了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 但是对翻译理论的介绍却少之又少。笔者对北京10所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做了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43%的教师也认为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讲授翻译理论是可有可无的。究竟翻译理论是不是翻译教材中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呢?笔者在跟一些翻译学方面的专家教授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学者认为, 翻译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翻译技巧讲解和翻译实践练习应占翻译教材内容的70~80%, 而翻译理论占20~30%为宜。

罗进德认为, 倒不一定在教材里拿出许多篇幅来讲理论, 但是, 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一个坚实可信的理论基础, 或者说是让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做后盾, 借经济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让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像一只“无形的手”, 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幕后操纵[2]。其实, 从广义上来讲, 翻译技巧的研究属于应用翻译理论的范畴, 是应用翻译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翻译的应用理论又与翻译纯理论一道共同构筑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全部。

针对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学模式, 很多学者认为一本理想的翻译教科书应该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相融合[3]。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理论基本问题的认识, 通过翻译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辅之以翻译实践练习,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正如范守义先生所说:“编纂可以兼顾理论和技巧的教程是不容易的事情。这类教程要考虑到理论要点的涵盖面、翻译技巧的周全性, 以及翻译练习片段的相关性, 并要顾及到可操作性。”这样一来, 翻译教材的大致框架应该是:首先重点介绍部分翻译理论的内容, 如翻译标准、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等等;其次是翻译的基本技巧, 从词汇层面开始 (如词性转换法、增词法、减词法、重复法、正反—反正表达法等) , 再到句子层面 (如分句法、合句法、被动语法的翻译、名词从句的翻译、定语从句的翻译等) , 最后是篇章层面 (如句序调整、关联词的处理等) ;而在整本书的各个章节中都配有各种翻译练习材料, 以便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编写新的翻译教材所应遵循的原则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理想的翻译教材虽然应该包含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这三个部分, 但是如何将这三个部分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尝试以下方法:一是在单独介绍某翻译理论时, 附加一两个实例加以阐释;二是可以在教材各章节开篇部分提供能够体现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译例, 进而引申出该理论或技巧, 再配以更多的同类译例, 即通过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描述和解构翻译整个过程;三是一些理论可以被巧妙地揉进教学内容之中, 使学习者不知不觉的进入理论学习。

譬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翻译标准”这一课时, 将翻译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 用实例来阐释翻译理论的内容。当讲到“内容忠实”与“形式对等”的辩证关系时, 笔者举了以下两个例子:

【例…1】And…the…shell…burst…into…a…million…new…copies.

[译文1]…炮弹一爆炸, 变成了几百万份的新拷贝。

[译文2]…炮弹炸成了无数碎片。

【例…2】What…is…done…by…night…appears…by…day.

[译文1]…夜晚做的事白天就看见了。

[译文2]…要想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这两个例子的译文1都是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 没能正确传达原文的信息, 不能算是忠实于原文。而译文2挖掘出了原文深层次上的意义, 虽然未能达成形式上的一致, 但却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等值。

由此可见, 翻译教材必须要兼顾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练习这三个方面。在介绍翻译理论时, 为了避免晦涩难懂, 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来表达, 切忌一味堆砌专业术语。教师可以通过翻译实践练习来引出翻译理论, 结合实践来谈理论, 做到有理有据。

3 恰当选择译例材料

鉴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 除了会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或教学工作, 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纯粹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掌握大量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等等。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要求。面对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翻译教材在译例选编上又该怎样设计和调整呢?

根据对国内十几种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材进行研究, 笔者发现:这些教材在译例选编方面大多数还是以文学作品为主, 而对其他专业领域的文章却涉及较少。鉴于笔者曾在北京元培翻译公司考察过一年, 对翻译市场的主要翻译类型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目前, 翻译市场对文学翻译的需求量较少, 客户委托的翻译材料主要有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经贸合同、招商说明、财政报告、法律文件、会议资料、广告宣传、房产证明、出国证明等等。因此, 面对翻译市场的空前繁荣, 面对社会的基本需求, 翻译教材的译例选择必须从传统文学作品的牢笼中跳出来, 应该尽量扩充译例选取的范围, 把商贸、经济、科技、政治、外交、新闻、法律、旅游、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新鲜实用内容都包括进去。

理所当然, 一本涵盖了商贸、经济、科技、政治、外交、新闻、法律、旅游、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内容的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是不可能把每个方面都讲解的深入透彻、详细具体的, 只能让学生对这些领域有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更深的造诣, 或打算将来在该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就必须阅读一些专业的实用型翻译教材, 如科技英语翻译教材、法律英语翻译教材、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等。这类教材针对某一特定领域, 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与时俱进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质。因此, 翻译教材应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现实, 译例选择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和典型性。对于这一点, 教材编写者就不能单一的选取政治题材、著名人物的语录或文学名著, 还要充分借助和利用最新的国内外报刊杂志、商业信函、公开演讲、政府公文以及网络资源, 以便搜索最适当的译例。翻译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适应能力, 使其具备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 更好的适应日后的实际工作。

然而, 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能够紧扣时代脉搏、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优秀翻译教材;另一方面, 我们又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从教材编写到出版问世, 社会各方面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 有专家指出:翻译教材中的主要译例也应保持相对稳定, 适当补充新鲜素材。一本定期修订和增补的翻译教材才能够真正的适应翻译教学。

4 结论

翻译教材, 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指导, 做到与时俱进, 体现出时代特征。编写新时代的翻译教材, 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因为它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翻译教材要聆听当今社会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呼唤, 推陈出新、更新理念, 选用最符合现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译例练习。符合时代要求的翻译教材, 其内容板块必须具有全面性、体统性, 做到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练习的合理布局, 突出典型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

摘要:目前,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的编纂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但是确定教材服务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最终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仍然是翻译教材编写最基本的前提。任何一本翻译教材的编写者首先都要对教材服务对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翻译教材还应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现实, 译例选择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翻译教材,教学,本科,英语专业

参考文献

[1]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286-287

[2]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 (1949-1998)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40

[3]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7

本科英语专业 篇10

关键词:翻译专业本科,新闻英语听说,教学改革

对于翻译专业来说,《新闻英语听说》为翻译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其内容以最新的英语新闻为依托,主题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训练模式多样(口头概述,开放性问答等),旨在通过学习,提升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及听说能力。一门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让学生可以熟练地应用所学语言,从英语新闻中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在世界范围内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还可以获得广泛而丰富的知识,为其将来进行国际交流打下基础。其前续课程为《大学英语听力》。本课程可以对翻译专业后续的《专题口译》与《同声传译》所需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在进入此课时有一定的听力基础,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稍弱,思想较为活跃,有一定的探索心和好奇心,但是同时学习主动性稍弱,注意力容易分散。45分钟的课堂当中,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授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左右。而在课程进行中,课上大部分同学课堂表现认真,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参与课堂,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是很积极。期末考试整体表现不错,速记能力加强,能听懂一般难度的新闻,在表达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当的词汇且语句逻辑通畅。但也暴露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听辨能力有待提高,发音水平有待改进,复述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目标设置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紧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如:学生应掌握新闻类材料听力技巧,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基本听懂VOA常速,BBC及CNN等新闻节目内容并能就相关内容进行评论。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关注时事新闻意识较强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应具有较高的听力速记水平。

三、教学环节改革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课堂中被动的受体,而是主动就听力内容中不确定的语言点及教师的引导问题之下与对话者进行互动商讨,要求解释或给予反馈来保证成功的交流。并对特定环境下的主题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主动代替被动,加强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此课型中的特点,针对其能接受的程度、循序渐进并有针对性提升其在新闻英语方面的听说能力。

1. 教师教法改革

在教授模式上,传统的《新闻英语听说》课程采取主题式教学,如以两会为主题,新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训练。而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建议将其转换成主题+技能模式,可以按照三阶段及技能进行分类。

这种按时间段标出的技能训练安排对于基础,中期,及课程结束时的难度做了相应的调整,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的锻炼相应能力的模块。如:了解新闻英语相关知识、听力技巧并对于相关主题进行发言,并能良好衔接后续口译课程。

2. 学生学习模式改革

学生的学习模式由以往的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过渡,仍以三阶段循序渐进为宗旨,具体实施见下图:

其中,模拟实践为实践类课程,为中期选择一课时或适当调整,给出学生新闻主题与线索,要求其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新闻录音,要求模拟真实环境,学生饰演主持人及新闻评论员,对新闻进行报道。课程作业的设计也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初期阶段制作新闻并录音,在中后期阶段要求自制新闻并脱稿录制视频。而线上学习则充分考虑到新闻英语学生自主能动性学习能力,要求其在初始观看相关新闻视频,并对相关新闻分析后自主学习词汇并进行新闻的模仿录音。而在中期以后加上广泛的新闻阅读,难度加深,如:economist,Fox News,对相关主题设定时间段与学生进行互动。

结语

翻译专业本科《新闻英语听说》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从整体规划到各模块的实践,需要教师以学生的需要去考虑。该门课的教学改革不仅让对本门课的授课提供新的思路,对于其同类课程的设计,也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京艳.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4).

[2]梁丁强.基于网络的新闻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本科英语专业 篇11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困难;词汇学习观念;建议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长期以来,词汇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背单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词汇仍然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学习是获取、储存、检索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为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快速、有趣、有效而采取的特定行为,词汇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

国外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学习效果不仅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本身的行为的影响。不同学者对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O'Malley和Chamot (1990)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 (1990)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四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1997年,Norbert Schmitt在研究日本中学生、大学生和成人学习英语词汇策略使用时,他对词汇学习策略做了另一种分类。他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把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词义发现策略(Discovery Strategies)、词汇巩固策略(Consolidation Strategies)。词义发现策略又分为两类:决定策略(Determination,简称 DET)、社会策略(Social,简称SOC);词汇巩固策略又分为三类:记忆策略(Memory,简称MEM)、认知策略(Cognitive,简称 COG)、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简称 MET)。研究发现学习者使用不同策略来学习词汇(Schmitt,1997),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

国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文秋芳(1995)概括了学习策略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学习听、说、读、写、词汇、语音、语法等七项英语技能的方法。吴霞和王蔷(1998)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及其对词汇知识的影响,发现学生使用多种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知识的质和量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存在较大差别。于婷(2013)在对哈尔滨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使用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内的多种学习策略来学习词汇,词汇学习策略与记忆效果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好学生比差学生更经常地使用学习策略。

国内学者使用的大部分问卷是参考O'Malley和Chamot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来设计的,把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采用Norbert Schmitt的分类方法,认为该分类法更能全面反映词汇学习的策略。

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有以下四个:

1)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2)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是什么?

3)学生使用什么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

4)学生希望老师如何教授英语词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论文使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质性数据的收集包括布置学生写一篇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总结、选取10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量化数据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

质性数据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10.0进行分析,量化数据通过SPSS17.0来分析。

(二)研究对象

作者在开学初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心得体会,写作提纲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词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用哪些方法和策略来学习词汇、希望老师如何教授词汇。作者共收集到44份心得体会。

作者在广西6所高校(2所一本院校,2所二本院校,2所三本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545份,删除那些存在多个数据缺失、问卷填写呈现明显规律性,如答案呈“Z”字形排列、所有题项均选同一选项等的问卷,有效问卷5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5%。男生占39.5%,女生占60.5%,学生分布在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新闻传播学、生物工程、国际贸易、缅甸语、越南语、动画设计等二十几个专业。

(三) 测量工具

作者使用NVIVO10.0软件对质性数据分析后,根据质性分析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特别是Norbert Schmitt (1997)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Taxonom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编制了一份问卷。问卷包括四个部分:①回答者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所在学校、专业等;②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信心和积极性;③词汇学习的观念;④词汇学习的策略使用情况。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点选项,第1-3题为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信心和积极性,选项从1(非常弱)到5(很强),第4-9题是词汇学习观念,选项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第10-31题是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包括2题决定策略(Determination,简称为DET)、1题社会策略(Social strategy,简称为SOC)、4题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简称为COG)、1题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简称为MET)、14题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y,简称为MEM),选项从1(这句话非常不适用于我)到5(这句话非常适用于我)。

二、研究发现

作者使用NVIVO10.0和SPSS17.0进行分析后,研究结果呈现如下。

(一) 词汇学习困难

1.单词记不住

学生普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记不住学过的单词,学过的单词很容易被忘记。例如,有学生写道:“我在学习词汇的时候,经常记不住词汇,第一天记得了,第二天再看到它又忘了,相当于没有学习到这个词语,记忆不长久。”

2.混淆词义词性

学生虽然记住了一个单词的拼写,但是很容易把它和其他的单词混淆起来,也没用心记住该词的词性。例如,一学生写道:“每次记了又忘,特别是词汇与中文结合起来的时候,中文很难和英文结合起来记,记多了就很容易混乱。”

3.词汇应用困难

学生感到头疼的另一个问题是词汇的应用。由于在记单词的时候只重点记单词的发音和中文意思,对词性、搭配和使用语境关注过少,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这些单词时,对文章的理解问题不大,但是无法在口语、写作和翻译中应用,即词汇无法内化、活用。

(二)词汇学习观念

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学习单词不仅是记住发音和拼写,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词的用法、固定搭配等(均值=4.13,选择第4、5选项的人数达到79.4%)。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量、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单词、反复记忆、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选项的均值都大于3,选择第4、5选项的人数超过50%,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赞同使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词汇。认为背诵词典或词汇表对于单词记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达到42.6%。

(三)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作者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出词汇策略使用的量表。经过问卷发放、回收、数据输入,使用SPSS 17.0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验证了第一阶段质性研究的结果。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1.在遇到生词时,学生通常使用手机查单词,这是使用最频繁的策略(均值=4.07),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的较少(均值=3.10),而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更少(均值=2.6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里安装的电子词典非常方便使用,学生越来越依赖电子词典的这种便捷功能,愿意动脑筋通过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的学生不多,也不太愿意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在巩固所学词汇方面,大约45%的学生使用反复读、写单词等认知策略,而背诵词典或词汇表,或者把生词记到笔记本并定期整理单词笔记等认知策略则很少使用。学生似乎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这个结果和OMalley(1990)的观点一样:学习者经常依赖于那些不需要积极脑力活动的学习策略。

3.40-45%的学生使用朗读背诵英语、注意词的搭配和用法、把词义和感觉联系起来等记忆策略,而其他记忆策略,如通过构词法、大量阅读、把单词进行分类记忆、词义形象化、活用单词等,只有不到40%的学生经常使用。大部分学生没有把想象力、分类、归纳等能力应用到单词学习中。

4.元认知策略定期复习单词题项均值为2.78,只有21.4%的学生选择第4、5选项,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定期复习所学单词的习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过的知识经过1小时,人只能记住原来的44.2%,一天后,只能记住原来的33.7%,6天后只能記住原来的25.4%,一个月后只能记住21.1%。所以,要想记住更多的单词,学习者需要定期复习,直到真正内化。

(四)建议

在学生的词汇学习总结中,学生提出以下主要建议:

1.设计有趣的活动,如猜词游戏、故事接龙、辩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一个学生写道:“我建议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小游戏或加分环节对同学们进行抢答提问,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景以便让学生学会词的用法,活用词汇。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远远不够,学习词汇是为了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呈现词的用法。例如,一学生说:“我更倾向于老师用一些有趣的句子把单词在语境中表现出来,这样也更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3.充分利用英语媒体,如电影、电视节目、英文歌曲等。有趣的内容总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些英语媒体为学习服务,会有很好的效果。一学生说道:“大多数同学们喜欢看视频,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英文小视频,同时让同学们找出视频的重点内容,根据视频中的词汇延伸出其他相似的词汇。”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类、归纳等能力。从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策略相对较少,而现有研究表明这些策略是效果较好(Schmitt,1997;于婷,2013;吴霞 &王蔷,1998)。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词汇讲解有意识地学生自觉使用这些策略。一学生写道:“我觉得老师的讲解方法很好,让我们把类似的词汇放一起记,通过一个单词能学到更多的单词,让同学们记忆深刻,并且能记忆的时间长久。”

5.敦促学生使用有效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根据前人研究,做词汇笔记并定期复习是效率较高的策略(Schmitt,1997),但是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这2个策略的学生较少,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做词汇笔记、定期复习所学词汇,并采取有效手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学生写道:“还是坚持听写单词吧,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自觉性去增加词汇量的,多数大学生还是有惰性的,强制听写会带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三、结语

本研究使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观念、策略使用及其对英语教师的期望。研究表明,学生的词汇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记不住单词、混淆词义词性、不会活用等方面。大部分学生虽然有正确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付诸实践,他们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主要有:使用手机安装的电子词典查单词、反复读写单词、朗读背诵英语等,其他策略的使用较少。他们给老师提的建议主要是希望老师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他们分类记忆(如把近义词、反义词、近形词、同根词等归纳起来),创设情境教学生活用词汇等。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教师需要强化学生高效策略使用意识,在教学中训练他们使用这些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 &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1990.

[2]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Boston: Newbury House,1990

[3] Schmitt, 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 In N. Schmitt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pp.199-22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 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13(1):53-57.

[6] 于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34(10):171-173.

本科英语专业 篇12

在国内各高校, 有许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发现对建造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词汇的学习, 是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 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 而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威尔金斯, 1972:111)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都认为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 就越能有效地进行交际。然而,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只是教给学生单词的意义, 很少讲解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活用意义。“词汇能力低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写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多由词汇能力差引起。” (郑树棠、卫乃兴, 1996:20) 基于此, 对我国英语教学来说, 词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英语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

作为世界上词汇最为丰富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英语中有一百多万个单词。近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量要求一直在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进行调整。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量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推荐的词汇量是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 (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较高要求是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 (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更高要求是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 (其中3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埋怨自己词汇量小, 给成功交际带来了许多阻碍。可见词汇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听说能力和译写水平, 所以努力扩充词汇量是不少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法翻译法, 也就是用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英语书面语, 因为“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 又有助于磨练智慧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刘润清, 1999:147)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教学方法, 如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逐渐推广。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推陈出新, 综合教程的每个单元课后练习中大多都设计了词汇练习, 包括核心词汇选词填空、词语搭配练习、构词法讲解练习等。许多教师认为“传统的词汇教学似乎是站不住脚了” (Ooi, 1996) , 词汇教学不能再停留在仅仅让学生内化字典中的词义, 而应该促使和帮助学生逐渐意识本族人和其他高水平的人是如何使用英语的, 逐步增强对词义细微差异的敏感性。为达此目的, 词汇、语法和语篇教学应融为一体。 (白人立, 1999:20)

另外, 受有限的大学英语课时的制约, 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讲解精读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知识, 教学生掌握一些固定句型和固定搭配等。许多教师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学生可以自然习得单词, 便把词汇学习的任务留给学生在课下完成。然而,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根本不具备广泛阅读各类英文书刊的条件。对有的学生来说, 英文课本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材料。所以, 让他们相信通过多读多听可以自然习得大量单词是不太可能的。” (王文宇, 1998:49) 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有关词汇学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英语中常用的转化法、复合法、派生发等构词方法等, 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四、单词记忆策略

1. 听

记忆和遗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努力记忆, 但记忆后又会渐渐遗忘一部分。学生记英语单词时觉得已经记住了, 但是很快就又忘掉记住的内容, 因此有必要在识记和保持的过程中重现这些内容。减少遗忘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重复记忆, 重复记忆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词语的运用能力。重现也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多次再现就会将以往识记的内容牢固地记忆在大脑中。

听英语广播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对于听,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靠听力提高单词记忆效率见效慢。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因为它忽略了听的自身特点和作用。事实上有声信号在人们大脑中形成的刺激反应, 常常是阅读所不能比拟的。许多学生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不少单词或短语的用法, 阅读时也许能看得懂, 但是没有在大脑中留下印象, 而别人读或说出来, 就会扎实地印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从这个意义上讲, 靠听觉重现的内容有时“质量”更可靠一些。

听英语时, 学生不必要求自己听懂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 英语专业本科生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听英语广播时要反复听, 听到新记忆过的单词重现后, 立即用纸笔记录下来, 如此反复, 对词汇的用法逐渐融会贯通, 词汇的记忆便可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2. 说

对许多学生来说, 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最难的是口语表达能力。说和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对所记单词的实际应用。说对于单词的记忆更有帮助, 因为一旦学生能将刚记住的单词说出来, 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小小的成就感反过来会激起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近年来, 许多教师在听说教程的教学中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记忆一篇已经查阅过生词的文章, 然后设定一种情景、拟定一个话题,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 尽可能把自己记忆过的生词说出来。学生也完全可以在课外学习中自言自说, 这本身也是一个构思的过程, 逼着自己去“搜肠刮肚”地运用已经背过的单词, 何乐而不为呢?

3. 读

许多本科生喜欢死记硬背, 每天捧着词汇手册背单词, 但他们只着重记忆单词的字形、读音和对应的中文释义, 却忽略了对单词背后文化内涵的了解。一旦阅读文章, 他们就会发现虽然记得句子中大部分单词的词义, 却不能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导致阅读理解题频频丢分。事实上, 通过阅读记忆单句与孤立的背诵单词相比, 效果确实要好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句子具有以下优势: (1) 句子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 尤其习语谚语等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阐明做人的道理, 因此实用性强,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 (2) 句子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英语并不是一百多万个孤立的单词毫无关联地堆积而成, 死记硬背每个单词是很难记住单词的, 因为它忽视了单词之间的联系。如果将单词放在一个句子中记忆, 例如:He is noisy, but otherwise a nice boy (他爱吵闹, 但在其他方面倒是一个好孩子。) 那么, 学生对otherwise这个词的印象很深, 而且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 只背诵单词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背诵有具体意义的句子, 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 英语词汇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 而应当在大量阅读中以“滚雪球”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学生最好经常翻阅已经阅读过的文章, 结合句子、段落和语篇来重复记忆。重复使用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单词或词组的意思, 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

4. 写

学生学习词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把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实际运用是单词记忆之本, 也是对学生记忆效果的一种检验。词汇能力除了包括词汇量以外, 还应包括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唐祥金, 2001:28) 单词的输入与其是否能够正确输出并不一定成正比, 因此输出能力才应该是衡量学生是否正确掌握单词的立足点。在写作练习中, 学生不必急于写很长的文章, 可以先从对身边小事的简要描述入手, 写写身边的新闻和逸闻趣事, 力求将记过的单词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即可, 要有一份持久的耐心, 反复练习。

五、结论

词汇学习重在反复, 贵在坚持。其实对所有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 词汇习得都要伴随其一生的学习。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要想在大学期间扩大词汇量, 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记忆英语词语的能力, 遵循词汇记忆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策略和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从记忆到听说再到读和写, 词汇的记忆使各个方面融会贯通, 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勤学苦练, 学生一定可以掌握这把学好英语的钥匙, 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David 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MA:MIT Press.1972.

[2]郑树堂、卫乃兴.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的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 1996 (4) .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Ooi, D.Vocabulary Teaching:looking behind the word[J].ELT Journal, 1996 (50) .

[7]白人立.国外词汇习得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上一篇:循环泵电缆的改造下一篇:解除合同的通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