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2024-07-05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共12篇)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1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相对于中专的涉外护理而言, 层次更高, 给学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更高, 护理专业英语是本科涉外护理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护理专业英语的要求更高, 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外语交流水平, 尤其是医学护理领域的听说读写, 使护士能够与外国病人沟通自如, 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病人身上。医护英语的学习来源于基础英语, 更高于基础英语, 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 难度更高, 因为专业性更强。需要涉外护理学生有更充分的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1 本科涉外护理的发展前景

1.1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定位

由于护理事业在医学事业中发展较晚, 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也较晚, 本科涉外护理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近几年, 国内开办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主要是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较少, 沿海的一些医院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相对国内其他地方更高。同时, 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能够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 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 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该专业的学生在对外输出时优势也很明显, 相对于中专高职的学生, 本科涉外护理学生拥有更强的外语能

力, 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为细致, 学生人文和专业素质更高, 可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和人文关怀。

1.2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展望

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护理专业或者其他层次的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拥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来说, 我国拥有大批的年轻护士, 但大多数护士的学历水平较低, 我国护理事业的整体水平较低。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能为我国病人及居住在我国国内的外国友人提供更加先进、优质的护理, 同时, 我国护理科研事业人才主要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才。在国外来说, 我国的护理人才多数输送到新加坡、英国、美国和澳洲等国家, 如美国护士年龄的平均水平在40岁左右, 我国护士年龄优势十分明显, 在国外工作的涉外护理人才中, 普通护士没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只能做普通护理员的工作, 而外语交流能力高的护士可以通过国际护理资格考试, 工资水平会大幅提高。英语能力很强的护士就业渠道也相对更多, 在暂时没有找到好的医院时, 他们可以选择去外资或其他企业工作。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未来就业形势较乐观, 护理事业将蒸蒸日上, 作为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 不能因为比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多读1年而感到遗憾, 要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充满希望, 厚积就能薄发。

2 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关联性

2.1 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区别

基础英语使我们了解到英语最基本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等, 而护理专业英语是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 使学生在对护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用英语的方式灵活表达出来, 给予外国病人更好的护理, 因而护理专业的意义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高于基础英语。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 首先从词汇上, 包括纯医学词汇和半医学词汇, 单词基本上是建立在基础英语上, 但纯医学词汇相对更长更复杂, 半医学词汇可能是基础英语单词, 但有多种医学含义。在句型上, 护理专业英语有更多的长句, 尤其是同位语从句, 句型更为复杂, 不能简单地直译。翻译时, 可能护理英语一整段是几个长句, 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这段话要表达的医学含义, 再去翻译个别句子, 也就是意译。护理专业英语中大量使用缩写词, 这样使得医学英语得以简化, 同时增加了信息密度, 涉外护理的学生需要精准地记忆大量的缩写词, 这对于在国外工作的我国护士很重要, 对于国内工作的护士同样不可小觑。

2.2 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相似点

护理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在学习方法上都注重积累和自主学习, 在词汇、句型、翻译等方面都讲究一定的学习技巧, 对于大多数本科生来说, 能够通过CET6, 那么他们对基础英语的掌握相对可以, 也会更有信心学习涉外护理专业英语。

3 护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3.1 护理英语学习的目的

首先从目的上认识到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护士能够为外国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促进护理事业的全球化, 另一方面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也能促进护士在护理事业中自我价值的实现。

3.2 就业前景、人才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不仅是西方国家, 包括我国,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很多发达国家从国外引进护理人才, 我国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 因此国内外都为涉外护理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这也给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更多的挑战, 需要的就是护理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 掌握更扎实的护理技能和英语沟通技能。

3.3 护理英语学习的意义

只有抓好本科涉外护理学生的英语学习, 拓展国内外涉外护理的市场, 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护理理念接轨, 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 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应用于实践, 推动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 也推动护理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4 护理英语学习的方法

4.1 课堂上多与老师互动

课堂时间有限, 但如果学生能把握这短短的40 min, 可以节省课后大量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协助老师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给老师提供合理的意见, 使得学生有更多的练习英语的机会。提前预习,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有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说读写。

4.2 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学习很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则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对一些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目标的简单调查, 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大多有出国意向, 然而英语成绩的高低与他们出国意向基本成正相关, 成绩高的普遍出国意向更为强烈。同时, 因为高考的应试教育与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相比, 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 学习动机降低, 英语成绩普遍降低, 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适当减少一个班的人数, 由四五十人降低到二三十人, 并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层, 使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能够更加迫切地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相信他们融入其中后, 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动机更强, 学习更积极[1]。

4.3 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

涉外护理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 与外教多沟通, 从现实生活中了解地道的英语和课本的差别, 多举办和专业相关的主题班会, 利用“5·12”国际护士节, 表演和专业相关的节目, 多参加英语的演讲活动等都可以使自己的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尤其是口语能力。

4.4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自我规划, 自我调整, 自我监督, 掌握独立学习的技能。可以自己尝试多种学习方法, 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合理运用时间, 全方面激发学习兴趣, 一旦能力得到提高, 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4.5 学校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

学校如果有能力, 可以与国外对口学校合作办学, 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 吸取国外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 改变自身落后的教育方法,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5 小结

涉外护理学生英语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 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改变现阶段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老师仅仅是英语专业毕业或者护理专业毕业的现状, 而是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的更加“专业”的老师, 从而使涉外护理专业全面发展, 我国护理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廖亚辉.针对医护英语特点制定高职涉外护生的学习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45.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2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重要而又复杂的心理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兴趣、意志力、主动性等。而艺体本科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英语对于他来说是一块短板,因此研究艺体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动机强度、类型、不同群体的动机特点,从而给老师与学生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艺体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

一、艺体本科生英语学习现状

(一)动机强度。动机强度体现了人们在动机推动下对于学习所付出的的努力。对于艺体本科生来说,虽然他们很关注英各种英语考试分数,但他们不愿意在英语学习上付出太多的努力,对于英语也几乎没有兴趣。在平时的课堂上,他们表现地十分懈怠,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课下,把英语抛在脑后,很少做任何相关的学习。同时,艺体本科生们缺少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以及十足的英语学习信心。这些都导致了他们较低的英语学习动机。(二)动机类型。绝大多数艺体本科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他们认为在我国学好英语对于未来找工作,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是很重要的。其次,取得良好的期末考试成绩,获得大学英语等级证书也他们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把学习英语当成是一种媒介,他们学习英语只是出于娱乐或者是为了学好其他专业。除此之外,有些学生有集体责任感,为了国家更兴旺发达而学习英语。只有一小部分艺体本科生学习英语是源于其内在的兴趣。由于计划出国的学生很少,所以有极少数的学生是为了出国而学习英语。以上所说的这六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两种动机类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出于个人发展,取得良好成绩,把英语当做媒介都属于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属于融入型动机,而为了出国和有集体责任感与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有关系。(三)不用性别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差异。就个人发展、集体责任感和信息媒介这三方面而言,艺体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展现了很大的性别差异。总的来说,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要高于男生。主要是因为女生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优于男性,因此女性更倾向于通过语言活动来接收信息、了解外在环境、贡献社会并发展自己。

二、对于英语教师的建议

1、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艺体本科生真正地喜欢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更好地掌握各方面的英语技能,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帮助他们做学习计划,从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引导他们关注学习任务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学习单词和句子。然而,现如今交际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已经进入课堂,教师也要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同伴运用英语进行更好地交流,教师也应该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2、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在一个无聊而又不和谐的环境中,教学和学习都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同时也应该用轻松友好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惩罚,因为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并且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一个舒适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课堂上运用积极的反馈语、采用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要努力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适时的表扬他们。3、选择合适的的教材。为艺体本科生选择合适的教材不是很容易的。在最近几年,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有所发展,然而艺体生的英语教材没有得到改善,这使艺体生渐渐地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此外,艺体生在英语水平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不满足于基本的练习,而英语成绩较低的同学则不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在第一学年了解艺体生的学习水平并根据他们的水平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必要的。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并且对学习产生兴趣,还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提升自信,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师生之间建立共同的信任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还可以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5、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很关键的,他们的行为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同时教师也应该关心和尊重学生,如果教师可以花一些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态度。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学习风格,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这点,并据此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习兴趣。6、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鼓励那些擅长英语的艺体生提升他们的内在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学习英语。对于那些低水平的艺体生来说,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常常因为较低的入学成绩而在学习的新阶段就没有信心,这就需要通过提升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来激发英语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应该在必要的时候要给予个别鼓励、表扬和积极的反馈,也可以创设一个交互式的课堂使学生享受新的大学学习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体本科生有两种不同的英语学习动机,即融入型和工具型学习动机,他们的工具型学习动机高于融入型学习动机。但是艺体本科生由于英语考试的失利,贫乏的英语学习活动和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很低。所以教师应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个人魅力,营造生动活泼、愉快热情的氛围,创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真正感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黄海英.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以及激发策略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学版).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焦虑;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6-02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独立学院的发展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尚处在摸索与发展的前期,因此笔者结合三者的实际情况,针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做了一份关于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

一、焦虑基本理论

1、焦虑的定义及分类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S·弗洛伊德是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并探讨焦虑问题的人。他,焦虑是受压抑的libido 的一种发泄方式,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弗洛伊德把这时体验到的不愉快情绪状态和精神创伤定义为为焦虑。而英语学习焦虑指的是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

根据Horwitz(1991)作出的焦虑分类,本文将语言学习焦虑的产生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交流焦虑、考试焦虑、课堂焦虑以及负评价焦虑。

2、焦虑的触发条件

首先,根据H·S·沙利文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订以及理解,他认为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焦虑。其次,仇德辉先生在其所作的《统一价值论》中认为,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人们就会对该事物产生的不安。这种不安情绪也就是焦虑。最后,依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当外界所给予的惊吓与自身的抗压能力不能达成平衡,通俗的说,也就是事情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焦虑。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调查

本小组对共266名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参与调查。本次调查使用的工具是Horwitz编制的调查表FLCAS。该问卷由25个问题构成,包括交际畏惧、负评价恐惧、考试焦虑和课堂焦虑四方面内容。问卷的内容使用中文,由小组成员在课间时间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287份,回收266份,无效问卷21份。然将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进行分析。

焦虑类型平均数焦虑度

交流焦虑3.44554455偏高

考试焦虑2.91683689中等

课堂焦虑2.40484048中等

负评价焦虑3.551988019偏高

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焦虑与负评价偏高,考试焦虑与课堂焦虑相对偏低。

三、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对英语课堂与考试的焦虑程度偏低,结合焦虑的触发条件,可以得出三种可能。

1、课堂与考试在将来的价值并不会明显的降低,也就是说:课堂与考试(偏向内的学习方式)在独立学院大多数同学对自身未来规划中所占的价值量并不是很大。

2、课堂与考试的内容已经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了满足,通俗的说;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同学们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所单方面教授的知识以及考试、测试上所运用的知识)程度已经足够在社会上使用了。

3、课堂与考试的内容与难度完全在大部分同学的可承受能力内,课堂活跃、考试简单,同学们不会为此产生焦虑。

根据参考文献,第三个原因出现的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而学生在英语交流以及负评价(偏向外的学习方式)的焦虑程度偏高,结合焦虑的触发条件,我们也可以得出三种原因。

1、交流和正面评价需要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也就是交流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和训练以达到认为满足自身社会需要的程度,并且未能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

2、交流能力与评价在学生对将来的计划中占有一定的价值量,既该事物价值(相对于考试与课堂)会增高。

3、多数学生认为,环境在交流能力方面的需求大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既自身程度与环境期望存在差异)。

四、克服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

鉴于本文将要论述的则是其特殊性——独立学院人群的语言学习焦虑,因此,拟对该框架进行分析。我国独立学院尚处在摸索与发展的前期,笔者认为建立符合国情的应用型本科是独立学院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在时间上,独立学院的在起点与成长上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处在相同的时间轨上。其次,人群基础上,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具备刻苦专研等良好习惯的学生相对较少,易于培养介于知识型和完全技能操作型的人才。最后,在发展空间中,课程体系不完善,与母校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拥有充足的对专业化、应用化方向的调整以及完善空间。所以,独立学院的转型方向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因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应以此大趋势与环境开展。

在明确了独立学院的定位方向与学习焦虑的原因,问题的解决方向也就逐渐清晰了。

1、因地制宜。在内容上,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在设置专业英语(如农科英语、物流英语、会计英语等)的基础上,适当关联与学生本专业有联系的专业英语(如制药英语与化学英语、机电工程英语、纺织机电英语与自动控制英语等)进行浅层次的、多方面的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创造适量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场景进行模拟交流。endprint

2、因材施教。在考核制度上,减少考试类活动在学生期末总评分中所占的比例,提供更多的课外应用渠道(如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话剧表演和专业调研英文展示等)。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按照合适的比例加入总评分。使考核内容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课堂与试卷上。

3、正确看待语言学习中的焦虑现象。英语学习焦虑存在于学习的各个阶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学习方式的进步,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是普遍存在的矛盾。适度的英语学习焦虑会起到促进作用。随着独立学院设施与教学资源的逐渐完善,经过不断更新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改革,会形成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语言教学结构,把语言学习焦虑限制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害程度最小的范围内。使其不再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阻碍。

参考文献:

[1] Harry Stack Sullivan.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仇德辉 统一价值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 Horwitz,E.K.(1991).“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In Horwitz E.K.&D.J.Yong,eds.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J].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37-39.

[4] Young,D.J.(1991).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J].The Modem Language Joumal,75:425-427.

[5] 陈小虎 吴中江 李建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发展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0(06).

[6] 陈志军 转设期的独立学院发展定位探析[J].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03).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4

关键词:体育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策略

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人因素很多, 研究发现学习策略是造成英语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秋芳, 1995) 。国内外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有不同的观点。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专家Oxford (1990)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第二语言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这些策略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储存和使用”。著名语言学家Ellis (1994) 称Oxford的策略分类系统“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根据学习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 Oxford (1990) 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 包括 (1) 记忆策略, 是指建立联系网络, 运用形象和声音, 认真复习, 运用身体动作等。 (2) 认知策略, 是指练习, 接受和传送信息, 分析与推理, 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建立相应规则等。 (3) 补偿策略, 是指通过推测等以克服说写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不足。间接策略, 包括 (1) 元认知策略, 是指包括确立学习重点, 安排、计划和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2) 情感策略, 是指有效降低焦虑与紧张, 自我鼓励, 以及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等。 (3) 社会策略, 是指询问问题, 与别人协作, 同情 (empathizing) 别人等。

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多数是以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体育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他们的学习策略必然有其特征, 然而这一群体长期被忽略 (胡家浩、余建华, 2007) 。本课题将对体育院校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拟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 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2) 体育院校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1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来河北体育学院级09级参加过2010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86人, 其中人体科学系26人, 学校体育系30人, 运动训练系30人。回收有效问卷77份。人体科学系22人, 其中男生9人, 女生13人;学校体育系28人, 男生17人, 女生11人;运动训练系27人, 男生14人, 女生13人。

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 利用Oxford (1990) 学习语言策略分类系统为基础的语言学习量表SILL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 并已成中文。按照Oxford提出的测量标准, 每项策略的均值表示该策略的使用频率, 均值越大, 使用频率越高。平均分为4.5—5表示总是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2.5—3.4表示有时使用;1.5—2.4表示很少使用;1.0—1.4表示从不使用。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统计

2.1 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河北体育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我们对抽查各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单项及总分的均值和标准差做了统计, 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 三个系使用学习策略总分的均值在2.5-3.4之间, 使用频率一般。人体科学系最高, 学体居中, 运训最低。对于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 人体系依次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记忆策略;学体系依次为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记忆策略;运训依次为补偿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

2.2 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为了研究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 我们分别将各专业的四级考试成绩和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子维度之间进行了积差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学体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策略各维度及策略总分之间显著相关, 人体科学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情感策略、社会策略及策略总分之间显著相关, 而运训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策略各维度及策略总分之间毫不相关。

注:*P<0.05**P<0.01

3 分析讨论

3.1 各专业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 各专业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和各维度使用情况都一般。相对与综合院校来说, 体育学院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低,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普遍不高,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也就不会在学习中积极地使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人体系使用最多的是认知策略。说明人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复述, 模仿, 提炼,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学体系使用最多的是情感策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 表现好是能够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能够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运训系使用最多的是补偿策略, 不轻易放弃, 遇到不懂的地方, 会用身体语言和其他的方法来弥补。

三个系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在记忆单词的时候, 更多采用死记硬背, 没有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 或者同类词相对比记忆, 这样所学的只是就很难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此调查结果与以往的某些调查结果相左,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常用的策略是记忆策略” (李炯英, 2002) 。相对于学体系和运训系, 人体系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更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监控、管理和总结。

3.2 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学体系和人体系运动系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成显著正相关 (见表2) , 进一步印证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一致;而运训系被试学生学系策略和学习成绩毫不相关, 与以往研究成果不一致。初步分析, 运训学生通过国家统一单招考试入学的, 英语基础较低, 大多数学生可能是抱着侥幸心理参加四级考试的, 他们的成绩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并不能客观的反应他们的实际水平, 有待经一步研究。

学体系除了策略总分之外, 个维度和英语成绩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相关。记忆策略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程度最高。人体系出策略总分之外, 情感和和社会策略和四级成绩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相关。因为人体系班级人数限制, 样本量偏小, 有待做更大样本的调查。

4 教学启示

4.1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训练

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1月30日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学习策略列为大学英语三大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体育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总体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一般。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知识的教学, 具体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 进行某些策略的强化和训练, 使得学习策略真正成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工具。

4.2 强化学生内在动机, 提高学习策略使用

因为体育院校学校的特殊性,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 这也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尤其是在内动机。大部分学生英语入学成绩本来就不高, 基础较低, 对英语没有浓厚兴趣, 也就不会在学习中积极主动采取各种学习策略, 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从教学内容, 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课堂教学,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4.3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提高学习策略使用

“归因信念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 因而,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江晓红, 2003) 。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而绝非运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进步多加鼓励,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多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264.

[2]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0:202-205.

[3]胡家浩, 余建华.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科协论坛, 2007 (8) .

[4]刘艳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201-203.

[5]文秋芳, 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5

王玉芬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 楚雄

675000)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大学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的重任。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令人堪忧,编写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简称手册)有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南针。本文对如何编制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手册进行了探讨,认为手册应该包括:大学英语课程介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及帮助和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自主学习

一、前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的课程。地方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高校的新生力量,数量庞大,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一股势不可挡的主力军。但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尽管学校高度重视,老师费尽心思,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令人失望:

四、六级过级率比较低,甚至是期末考试也有很多学生挂科;因为学校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源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和外国友人交流,因此,他们的听说能力较差;加之受到初、高中几乎完全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变化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我国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也明确指出:“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教学目标之一,教学模式改革成 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1](P3)

。因此,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因此,编写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二、学习手册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指南手册》,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说明,它不仅向学生全面地介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及要求,还包括对学校各项设施的介绍,以及学校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建议等”[2](P128)。从学习手册的定义看,学习手册无疑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学校的规定及课程要求,这样学生根据规定及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被动而机械地学习,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学生在遇到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时,能及时的得到帮助,这无形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指南手册》的定义和功能看,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手册的编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从生源层面看,约有84%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这些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且阅读范围狭窄,对英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初、高中课本和教师,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英语的目标也只是为了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网络自主学习,因为缺乏对电子识字能力的掌握和计划性学习,部分学生便会对大学英语学习迷失方向,觉得无从下手。手册能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系统地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根据课程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第二,在教学资源上,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单一的教学资源不同,课本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与学的结合,这就要求对这些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说明和推介。第三,在教学上,大学英语课时有限,且多为大班教学,教师关注面大,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手册能部分分担教师的职责,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及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第四,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看,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手册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综上,手册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编写手册的任务刻不容缓,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指南针。

三、学习手册内容设计

根据《学习指南手册》内容,结合现有的大学英语学习手册文献资料,华南理 2 工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手册侧重点在于网络自主学习,主要介绍了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应对措施、网络自主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极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措施[3];重庆大学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介绍了听力和口语的学习策略[4],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的编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介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及服务。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的介绍。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学习目标,有便于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课程介绍应该包括大学英语的性质、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材及教学资源、教学要求、教学安排、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等七方面的内容。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其他高校的基本一致,可参照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应该适当调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目标,适当降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教材及教学资源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的介绍,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资源。鉴于地方本科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只需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最低要求即可。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分级、学时和学分、选课制度和实践教学等四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呼应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提出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的观点,主要是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考核结果必须加大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和网络自主学习成绩及英语实践活动的比重。

第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包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学生必须掌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即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即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 3 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及听、说、读、写、译方面的策略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应该加大力度对听、说策略进行指导:制定每日一听的计划及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

第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包括考试性质和形式、考试题型和分值及应试策略。

四、六级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虽然四、六级考试已经不与学位挂钩,但依然成为学生找工作、考研的绊脚石,因此,手册能让学生提前认识四、六级的重要性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策略,为找工作、考研、出国铺设道路。

第四,优质的学习资源。主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优质的网络、手机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英语词汇软件、英语学习网站、题库等。目前,网络学习资源名目繁多,数量庞大,学生无法通过一一实践来鉴别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因此,手册起着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优质学习资源,学生能通过网络、手机来对大学英语进行辅助学习。

第五,帮助及服务。目前,许多地方高校都采用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此平台上很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但是很多学生,特别是新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无从下手,或一知半解。因此,手册是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说明书,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册获得帮助。此外,手册还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帮助。标注主讲教师的办公地点、办公电话、建立全校性的大学英语学习QQ群进行交流。有效地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大学英语教学和谐的氛围,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与传统的教学有极大的不同,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它肩负着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及服务等内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生源的特殊性,在网络辅助教学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强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指导,会产生教与学的脱节,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源,学生无从选择,最后干脆放弃。学习手册能有效地 4 为学生提供帮助,给予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四、六级考试等方面的指导。有了手册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指南针,学生能有效地克服英语学习障碍,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因此,学习手册的编制与完善是提高地方本课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2].谭曼玲.关于英国设计类高等教育中《学习指南手册》的思考[J].教学论坛.2007(5):128.[3].重庆大学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2011-10-15] http://jxcg.cqu.edu.cn/2009/955004/sucai/xxshc.pdf [4].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手册 [2011-10-15] http://.(项目基金:本文获12年楚雄师范学院学术后备人才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新生大学英语学习自主学习策略:一个基于校本视角的探讨》,项目编号:12YJRC18。)

On Compiling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Yu-fe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Chuxiong

675000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required cours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Undertaking the task of changing elite higer education into a popular one, Local college is a new forc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Howeve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ying of Local College is not satisfying , compiling the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as a step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 compass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This paper , discusses how to Compile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holds that the Hanndbook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elements:a general introducion to th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the guidance for autonomous College English study;CET-4 and CET-6 examination;excellent study resources and helps as well as services.Key Words: Local College;College English,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 autonomous Study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玉芬(1978—)女, 云南禄丰人, 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从事英美文学、英语教学研究。联系电话:*** E-mail:wangyufen2011@126.com 联系地址: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6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研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大学生而言,英语课是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动机理论和问卷分析,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以此能更好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问卷分析 动机分析 英语学习动机 教学启示

一、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上个世纪末,Dornyei提出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三层次模式。语言层面包括与语言各方面相关的动机和取向,如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语言社团及该语言的实用性。其中课程特定动机组件指的是与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及学习任务相关的动机因素。教师特定动机组件则指教师的个性、行为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动机的影响。三层次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语言学习动机与课堂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因而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二、研究调查方法

1.研究范围。本次调查研究范围是新疆工程学院2012级的6个班263名工科专业的本科生,被调查的学生专业有采矿,机械以及化工等。

2.研究调查工具。研究调查的主要工具是问卷形式。问卷由动机类型的选择题构成。该问卷问题是以国内专家高一虹等人研究成果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本次问卷以动机的三个类型——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为模式共同制定出22个问题,使用五级量表形式:5=完全符合,4=通常符合,3=有时符合,2=通常不符合,1=完全不符合,根据被调查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自愿完成。

3.问卷数据采集与分析。4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后,让学生在15分钟填写并收回。参加调查的学生263人,收有效卷为258份,5个学生未按要求完成。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表1显示,1题的平均值最高,7题、2题及5题平均值相对较高,都高于3.5,为“通常符合”。而平均值最低的分别为8、6,9题,是“通常不符合”。从以上结果分析不难看出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为了通过考试,能够顺利毕业;第二,学好英语能够将来找个好工作;第三,学英语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第四,学生认为英语好是一种成就感;第五,学英语可以方便交流。

表2显示,除14题“对英文的歌曲,电影和电视剧爱好”的平均值较高,其它选项数值很低,在2.5以下,属“通常不符合”。不难看出,从英语学习内在动机来讲,学生们对英语歌曲、电影、电视比较感兴趣,但对英语语言和对英语国家文化以及英语文学作品的动机都不强烈,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内在动机不够。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通常是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相互作用,内在学习动机具有持久性,而外在动机受学习效果的制约,外在动机高的学习者在没有达到预期学习效果时,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还可能会选择放弃。

从表3可看出,17题平均值最高,20题的平均值最低,其它4题平均值相近。就学习情境动机而言,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教学有一些关系,比如成绩、老师、课堂活动。

三、教学启示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该问卷调查分析对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较明确的启示:工科专业学生总体上对英语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选择放弃英语,除了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明显偏低,在碰到挫折时,外在动机也将失去作用,同时,学习情境动机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增强英语学习信心,使其认识到英语学习方向和目的。

参考文献:

[1].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7

学习动机 (motivation) 是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 它不仅是开始学习的诱因, 还是促使学习者不断努力的源泉。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时间、学习效能及最终的学习结果。如果一个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即使教师再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学习动机的研究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长期以来, 传统的教师中心 (teacher-centered) 教学模式使我们把注意力仅停留在如何改善教师的教学方面,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鉴于此,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开放式集体访谈的方法, 研究了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问题。

二、研究现状

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研究十分关注作为学习者特征的学习“动机”或“取向”, 较权威的是Gardner和Lambert (1972) 划分的两大类学习动机:一是“工具型”动机, 即把语言当作是达成某个目的的工具, 比如把英语当作是谋生的工具, 那么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二是“融合型”动机, 即学习的动机是为了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 比如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去英语国家工作或定居。[1]

学习动机问题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献, 发现近年来我国对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本在“工具型”和“融合型”动机的基础上展开, 内容主要涉及:归纳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动机强度;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学习动机的激发及相应策略;学习动机与其他影响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比较权威的是文秋芳、高一虹、周燕等的研究, 如文秋芳把英语学习动机分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 [2]高一虹、周燕等 (2003) 把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归纳为七种类型——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情境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 [3]秦晓晴、文秋芳 (2002) 关注学习动机内部结构的研究, 力图探索学习成绩、结果归因、学习兴趣、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4]

研究指出学习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个体的学习需要, 它是作为内因的学习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 是外部的诱因。学习动机是以作为内因的内驱力和作为外因的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5]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是与学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紧密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但是, 并不是任何学习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需要被引发, 并指向某一目标, 进而坚持追求这一目标时, 才能形成学习动机。所以,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所任教的2008级的336名本科学生, 其中女生228人, 男生108人, 分布在7个教学班, 每班人数在48人左右。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来收集数据。问卷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情况, 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 主要参考高一虹、周燕等编制的《调查问卷的动机类型》, 并根据7个班学生的实际水平, 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认知内驱力包括:对学语言有特别爱好, 喜欢英语语言, 喜欢英语国家的文化、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 喜欢英语电影、音乐和文学等问题。自我提高内驱力包括:学习英语的目标是为了升学、考试、获得大学毕业证书、找一份好工作、出国 (去国外旅游、学习、体验、工作、定居等) 等问题。附属内驱力方面包括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表扬和欣赏等问题。

四、结果与讨论

对336份试卷的统计分析显示, 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选择自我提高类型动机的人数有183人, 占54%;选择认知类型动机的人数有103人, 占31%;选择附属类型的学生人数最少, 只有50人, 占15%。

自我提高方面的动机被大学一年级学生认为是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动力。也就是说, 大多数一年级大学生把英语视作是他们人生路途上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有助于他们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当与学生谈到英语学习的动机时, 他们纷纷表示“四级必须考到425分以上才能毕业, 不好好学怎么办”;“大部分用人单位看重我们的四、六级考试分数, 现在竞争如此激烈, 通不过就等于将来找不到工作”;“考研、考博, 英语必须要及格”;“出国必需通过TOFEL、GRE等考试”, 这些社会需要使自我提高一类的外部动机成为中国语境下特定的英语学习动机。此类动机虽然激励作用也非常显著, 但为成绩而学的动机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学生以短期学习目标、促进其学习的同时, 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可能会抑制有长远意义的以学习兴趣为主的内部动机。

对英语语言的偏爱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种对英语的爱好可能源于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它是能够激发学习者“内在动机”的积极态度。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的学生, 在学习时间上投入很多, 能够认真完成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习得更多的语言知识, 考试成绩更好, 优异的成绩会进一步激励他们, 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 具有此类学习动机的学生注重对语言的体验, 形成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进入社会后他们能继续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 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实践证明, 此类学习动机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能持续终生, 带来的效益较大。

选择附属内驱力的学生人数最少, 只有50人, 占15%, 这个结果与多数研究相符合, 即个体在幼儿园时期、小学时期直至中学阶段, 学习的主要动力是长辈特别是教师的欣赏, 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努力学习。而到了大学时期, 学生已有了自己的主见, 发展了独立性, 学习的功利性较强, 而不再以“取悦老师、取悦父母”为动力, 也不以“赢得同辈的赞赏”为动机。

以上结果表明, 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努力学习英语不是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学习兴趣, 而仅仅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许多大学生被动地学习英语, 一旦达到目标, 他们就可能终止英语学习。强制性的学习、为取悦老师或父母而学习、来自外部的压力等都有可能促使一个人做出努力, 但这些因素不能算是语言学习真正的积极动机, 充其量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起到促进作用, 从长远来看, 英语语言学习的持久动机应该是对英语语言文化强烈的兴趣。

五、结语

1.降低社会需要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从本研究中, 我们可以发现,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文化层面上对英语语言的兴趣, 而是社会层面上的生存需要, 这使得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被充分重视和激发, 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 导致“证书情结”的泛滥。为了减少这些社会压力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片面影响, 首先, 要求社会各部门按照自己的实际, 重新规定招聘人员的英语素质———重视英语应用能力而非英语证书成绩, 降低各级各类英语考试的社会权重。其次,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调整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估系统, 降低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 即评估系统由原来以评价语法和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双管齐下, 才有可能把考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才能充分发挥外部动机的积极导向作用, 真正激发以兴趣为主的内部动机。

2.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

此次调查发现, 在被试的336人中, 只有31%的学生因为对英语感兴趣而学习英语。如何激发起另外69%的人的兴趣呢?Deci和Ryan认为, 当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激发时, 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 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给学生提供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高一虹, 赵媛, 程英, 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 2003, (1) :28-38.

[2]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 2000, (4) :8-11.

[3]高一虹, 赵媛, 程英, 周燕.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 :50-58.

[4]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51-58.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8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 (Shuttleworth, M&Cowie, M 1997) 。口译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交际活动,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听到或读到的内容完整、准确而迅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从而达到以传递与交流信息为目的的交际行为。

二、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

大体说来, 大学部的口译课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语系的必/选修科目、翻译系的主修课程。这两种类型的口译教学, 其本质与目的皆不相同。前者纯属外语教学, 教学的结果未必能把学生训练到可以从事口译的水平, 而后者则反之。

基于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对口译的热情, 各高校的口译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 由于课时数有限, 教师和学生的水平不一, 有些口译课程的设置似乎流于表面。有些口译课讲授方法基本上没有脱离笔译课的模式, 只是以口头形式进行。有些口译课很像语言课, 教师授课的重点仍然在词语结构和句型的转换上, 缺乏比较系统的口译理论原则、方法和口译技巧的讲解, 加之教学时数有限, 学生所得到的只是有关口译的大体感受, 口译练习引起的兴奋和一些零星的口译及技巧, 远没有达到口译课的目的。相对合理而常用的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以题材训练为主, 即在教学中, 以介绍专题口译为主, 突出专题术语的翻译, 辅以词语、句法结构转换及其他技能的介绍。另一个则是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 即在训练中不再强调翻译内容的题材, 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口译活动中可以切实应用的技巧。

三、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技能训练

(一) 口译技能训练的理论研究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 杨承淑把口译课程分为三种, 即“外语为主, 口译为辅”“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根据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专业大四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教学资源, 作者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介于前两者之间, 更倾向于双语言方向的“连续传译”教学。

(二) 口译技能训练的课堂操练

1. 理解与记忆。

正如吉尔模式所呈现的, 口译的第一步即为理解原语。理解阶段,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理解, 怎样听才能理解, 理解语言与理解信息的意义的不同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内容的短期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

2. 笔记训练。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口译课, 通常是以连续传译的形式为主, 所以对于更多的更复杂的原语信息, 单纯凭借大脑很难完整保存, 这时候就要求译员掌握做笔记的要领。口译笔记是口译信息整理保存的工具, 是辅助记忆的手段, 是在听讲的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内容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

3. 模拟实战训练。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 身临其境的练习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吉尔认为口译技能是在口译实践中, 由学生试译、教师纠正的方式来传授的。因此, 在课堂创造逼真的口译情景非常重要。

4. 演讲技巧训练。

为了让学生各方面的口译技能得到训练, 我们每次课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在口译课前, 教师会把口译的主题交给学生, 让分配讲话的学生准备相应的讲话内容, 而其他的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对该主题进行译前准备。

四、技能训练的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1.各类型话语训练。对于口译所能遇到的各种话语, 鲍刚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对话言语体, 为了训练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用英语表达不同的言语体, 只靠上课时间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课上, 学生可以充当演讲人, 有准备的或即兴演讲, 教师也可以给出不同语言类的结构及其应用的特点。

2.跟读、复述训练。另外, 跟读、复述训练等都是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所做练习的录音资料的检查和监控, 不断增加材料的难度。如跟读练习,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同步跟读练习之后, 让他们迟于原语片刻跟读。对于练习的素材的难度、主题等, 教师都可以进行把关。

3.笔记练习。前面提到了笔记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 在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 如何进行笔记的训练呢?在课后,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听取VOA或BBC的慢速或常速新闻或收看CNN上一些新闻类或讲话类等视频材料。与此同时, 学生可以对所听内容以笔记的方式记录, 并要求其在结束之后阅读笔记, 用原语或译语来复述材料内容。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收听英汉语的新闻是必需的练习, 在听的同时增加一项笔记的训练是完全可行的, 对口译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4.视译训练。视译训练非常适合于学生课后做自主训练。视译训练的功能可以定位在:扩充知识领域、熟习双语言的言谈类型与常套句、培养文稿断词技巧等。当然, 在课堂上老师需要传授学生视译的技巧和标准, 如视译中的断词技巧、信息补充技巧、控制叙述节奏技巧等。但是, 知晓这些技巧与内化于心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策略, 尽快掌握各种口译技能。每个星期, 学生都应完成固定量的视译练习, 并以音频的形式录制下来, 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监督, 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视译音频资料前后的对比, 或同学间的对比了解自己的问题, 以便更好地与同学或老师沟通, 从而最终取得切实的进步。另外, 大量的视译练习也会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口译词汇, 他们可以制作一个词汇表, 以帮助日后的翻译学习和工作。

在口译技能训练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积极发挥其自主学习策略, 而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要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检查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 并协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及时反省或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也需要改变口译课程评价手段, 改变口译教学观念, 避免上课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一言堂, 避免用学生一次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口译的学习、口译技能的训练, 以及口译水平的真正提高重在过程, 重在学生贯穿始终的自主能动以及教师的辅助。

口译课堂教学应该指导课外自主学习, 将学生的课堂操练与课外学习融为一体, 特别应强调学生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自我监控。我们相信,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课将不再是一个“摆设”, 虽然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 大部分高校都只能安排三十多个课时的教学量, 只要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水平也一定会在自身的基础上有着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 M&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82.

[2]曾文雄.“现代电话教育环境下的口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8) :47.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 2001 (3) :17.

[4]鲍运川.“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5) .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9

1 动机和动机策略理论

1.1 动机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动机进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Gardner和Lambert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侧重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及文化的态度如何影响学习的动力。九十年代后, 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从社会学阶段发展认知情境阶段, 如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二十世纪末, 相关研究开始关注动机的动态特征。Dornyei (2005, 2009) 构建了二语动机自我体系, 将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我和认同联系起来, 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主动性, 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性和其情感心理的动态性。该体系有三个部分构成:理想的二语自我、应该的二语自我及二语学习经历。理想自我指学习者自身或重要人使其想拥有的二语水平;应当自我指学习者在所属的社会文化影响下, 相信自己应该具有的水平, 以避免负面的结果;语言学习经历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 如教师、班级和前期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影响。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 与传统二语动机理论相比, 动机自我系统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和心理学上对“可能自我”和“将来自我指导”联系起来, 扩大了二语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动机自我系统为二语动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 可用此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许宏晨, 2009:163-165) 。动机自我系统在二语教学中的有效性也得到初步证实。

1.2 二语学习动机策略理论

Dornyei构建了过程导向的动机策略框架 (Dornyei, 2001) 。将动机策略实施过程划分作四个阶段:创设基本动机条件、激发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鼓励和积极的回顾和自我评价。每个阶段都有数个不同的动机影响因素, 共20个动机影响因素, 需要运用相应的动机策略实现它们。此策略框架关注了学习动机的动态过程, 为二语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继过程动机策略之后, 基于动机自我系统中的“自我动机”, Dormyei引入了“愿景”的概念, 围绕学习者愿景的建立与发展, 重点设计了提高学习者理想自我的动机策略, 因为“动机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习者的理想自我” (Dormyei, 2009:32) 。具体而言, 建构理想二语自我, 创建愿景;形象强化, 加强愿景;增加理想二语自我的可信程度, 使愿景保持活跃状态;开发行动计划, 使愿景具备可行性;考虑失败的可能, 使愿景平衡化。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架, 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 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国内动机研究始于介绍和引进国外动机理论和研究, 然后逐渐发展到结合中国学习环境, 分析其对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意义, 实证研究仍相对较少。文秋芳 (2001) 跟踪调查了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动机、观念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秦丽莉和戴维栋 (2013) 基于动机自我系统,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论证方法构建了大学英语学习动机模型, 他们发现“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呈动态发展态势, 在不同阶段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基本可以保持, 但也存在削减的危险” (秦丽莉和戴维栋, 2013:30) 。张丽 (2012) 对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与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 验证了该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对了解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研究鲜少涉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国内推广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之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有600多所, 占到本科院校的85%。与重点高校相比,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位于地级城市, 地域环境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入学门槛较低, 生源多来自周边地市,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学生英语学习有自己的社会心理特点 (如, 学生出国机会较少, 此类动机强度势必不似重点院校学生;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不自信等) , 大学英语教学效果难有普遍提高。此类高校针对学生水平层次不一的情况, 实行各类教学改革固然有其实践应用价值, 但若不针对学生特定学习心理, 采取适当的教学干预,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则有可能走向形式有创意但效果不突出的情况。

3 新建本科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及动机策略

笔者结合自己在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任教的实践, 对大学英语学生学习动机开展研究。该校自2010年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 已在多系开展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高低, 将相同专业的学生分成A、B英语班级, A、B班执行不同教学目标和要求。笔者在分层教学实践中, 观察发现实验班级尤其是基础较差的B班在分班期存在明显动机不足、信心缺失、自我认同不充分等特点, 从而学习情绪不高, 影响教学效果。于是, 对2015级中文系两个大学英语分层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动机测试, 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测试结果发现,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总体英语学习动机较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语学习动机与应该二语自我、理想二语自我、二语学习体验都相关, 其中二语学习体验对英语学习动机影响最大, 其次是应该二语自我和理性二语自我。理想二语自我与二语学习体验显著相关。分层班级二语学习动机、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显著差异, 其中理想二语自我差异最明显, 二语学习体验差异不显著。按班级分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A班而言, 二语学习体验最能预测动机大小。B班学生的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体验均对动机水平有预测力。

据此, 我们建议在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引导干预, 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任务满意度和成就感;正面激励学生的学习表现, 强化并内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3.1 建构理想二语自我, 创建意愿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上, 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活动和机会。通过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 让学生思考表述自己的愿景、目标和梦想, 继而找寻英语学习的具体目标和期望, 让理想自我浮出水面。然后, 强化形象, 加强愿景。当下社会, 英语已几乎成为各类人才必备技能, 熟练的英语运用能极大助力个人未来发展和理想生活的实现。因此, 可适当引导学生想象英语学习上达到理想目标后自己的状态和未来, 强化理想二语自我的形象。课堂教学中强调英语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帮助学生将应该自我内化为理想二语自我。

3.2 增加理想二语自我的可信度, 活跃愿景

教师建立合适及时的反馈系统, 对于学生学习活动表现, 适时给予真实反馈。将形成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除平时期末测试等测试形式外,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内实践、课外作业等给予评价和指导, 使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状, 以更好指导日后的努力, 不断增加学生理想二语自我的可信度。再次, 开发行动计划, 使愿景具备可行性。建立近期目标和行动计划, 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倒推发现现在应着手去做的事。通过课后写作任务, 梳理、形成自己未来的二语自我并深入思考“自己的理想自我是什么?”“为了达到需要做到什么?”“怎么做到?”等一系列问题, 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行动计划。

3.3 考虑失败的可能, 平衡愿景

针对学生的个体核心特征, 正确评估学生现实二语自我与可能二语自我间的差距范围, 布置合理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能够从外语学习中获得任务满意度和成就感。及时给与学生学习反馈, 以激励性正面评价为主, 肯定表扬学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同时, 也帮助其了解失败的可能,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暂时难以实现的愿景。

4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有其自身特点, 此类探索丰富了相关动机研究。分层教学班级分层教学有共同特点, 也有各自不一样的班级特点, 教学中, 需要基于目前发现的动机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作出适当的引导, 实施合理动机策略,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其自己的特定, 英语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动机特点, 基于相关动机策略理论, 实施合理动机策略, 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 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动机,动机策略

参考文献

[1]Dornyei, 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Harlow, UK:Longman, 2001.

[2]Dornyei, Z.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 NJ:Lawrence Erlaum Associates, 2005.

[3]Dornyei, 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A].In Z.Dornyei and E.Ushioda (eds.)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4]Ushioda, E.&Z.Dornye.i.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a theoretical overview[A].In Dornye, i.Z.&E.Ushioda. (eds.)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Self[C].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秦丽莉, 戴炜栋.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生态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 (2) :56-60.

[7]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2) :105-110.

[8]许宏晨.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基于中国大学生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09.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10

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其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 这与艺体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擅长右脑思维的模式有关。一般情况下, 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较差, 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析

大学英语学习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 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如何直接与英语学习的成败密切相关。学习动机具有启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功能、英语学习导向的功能以及维持学生持续学习英语兴趣的功能, “恰当”的英语学习动机对于激发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选择英语学习的方法、克服英语学习的困难以及完成英语学习的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实践情况来看, 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 内在动机

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兴趣、需要以及好奇心等内部因素所引起的, 属于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主要包括喜欢英语、对英美国家的人文感兴趣、喜欢英语作品、喜欢英语歌曲等, 这些动机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但是, 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艺体类的大学生来说, 这些内在的动机的作用比较弱, 这也是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 外在动机

英语学习的外在动机指的是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由于害怕考试等外界惩罚或者压力等原因从而激发英语学习的动机, 属于外源性动机。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是由于外在动机造成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 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是艺体类大学生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当前, 就业压力非常大, 尤其是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艺体类大学生来说,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其可供选择的就业面就更窄, 就业压力更大。因此, 艺体类学生为了找到一分理想的工作, 纷纷将英语作为将来就业的一个“敲门砖”。此外, 为将来的出国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动机。

(2) 学习成就

英语学习成就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其是用一系列的证书以及考核的分数进行评定的。从学习成就的角度进行分析, 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包括获得毕业证书、通过英语考级、考研以及获得较为理想的英语分数等, 这些动机事实上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而服务的, 是为了达到个人发展目的重要手段, 基本上与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关性不大。

(3)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动机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压力造成的, 比如, 父母的期望、社会竞争的压力、英语老师的赏识等等, 父母的期望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传统, 而社会的压力、教师的赏识以及社会的责任等则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学习情境动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优化艺体类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综上所述, 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其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由于外界原因形成的, 这就使得其英语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改善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一) 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相对于外部学习动机来说, 内部学习动机提高艺体类大学生英语成绩的效果更为理想。因此, 社会、学校以及英语教师等应该引导本科院校艺体类学生逐渐树立起“我要学”的内部英语学习动机, 从而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艺体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提升的更快,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产生了较高的英语学习兴趣, 其英语的英语能力也将显著提高。事实上, 改变艺体类旧有的学习动机, 是“根治”学生英语学习短板的有效措施。

(二)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针对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功利性、被动性比较明显的特点,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积极地引导艺体类学生树立起英语学习的兴趣, 这就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学生的“情感”密切相关, 因此, 艺体类大学生是否能够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直接影响到其英语学习的成果。激发艺体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 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深度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客观上来讲, 艺体类大学生对艺术、体育有着特殊的偏好, 长期以来“忽视”英语学习的现象使得他们对大学英语课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好感, 甚至于为了期末考试及格而感到烦恼, 而要改变这一现象, 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兴趣”。

(三)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

由于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 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更多的是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死记硬背, 纯粹为了考试而考试, 这与中小学阶段的应试考试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其后果是造成了艺体类大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缺乏英语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授应该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交予学生, 注重培养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素质”, 否则, 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较差的现实就难以改变。

结论

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高等院校应该针对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偏重于外在原因的现实情况, 采取积极地对策, 改变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优化英语教学的方式等, 从根本上改变普通本科院校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连瑞, 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11

【关键词】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调查;对策研究

随着国内外艺术行业的发展,艺术行业人员更需要有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在中外艺术交流中,英语能力已成为艺术专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英语教学也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艺术院校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为了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改革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当代艺术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一、对当代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

对南昌高校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

1.基础普遍较差(艺术专业学生只注重专业学习,文化课基本是放弃状态)

表1-1.艺术生入学英语成绩状况分析

由此可见,如表1-1艺术生入学英语成绩中,太差和几乎等于零的占了49%。尽快解决大部分艺术生生英语基础差的问题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

2.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时间,精力投入少

表1-2每周花在英语学习上的业余时间

表1-3你认为自己能否坚持自学英语

3.在英语基础不好的情况下,艺术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厌学畏惧的情绪

艺术院校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很少学习英语。分析其原因,一是艺术类学生学习氛围普遍不浓,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基础差,学不懂,无法自学;三是学习信心不足。

4.多数学生难以达到目前的教学要求

表1-4你如何认为目前的英语课教学进度

艺术学院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弱,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只会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改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多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对当代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对策研究

1.英语教学呼唤艺术性、多元化。性格开朗、个性张扬是大多数艺术生的共同特点,他们善于形象思维,对艺术表现的感知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能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开展特色英语教学。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单词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尽快将知识的“输入”转化为“输出”。

2.英语教学应因材施教。选用一些更贴切现代生活,语言更地道的文章取代相形见拙的课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并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英语教学应融入西方文化背景。我们要认识到,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把文化因素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注意材料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洞察力。

4.巧设悬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建议教师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悬念”,内容要有真实性和思想感染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想对某个问题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从而在课下主动查找更多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5.把英语教学摆到与其他主课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引导学生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自觉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6.采取阶段性的教学模式。短期的基础性训练和长期综合性教学模式相结合。

艺术生的英语学习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问题正确引导,并采取相应措施激发艺术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改善艺术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把外语教学和学生就业、继续发展紧密结合,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科学手段,实现并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语言能力强、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戴曼纯.当代语言学探究[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等.

本科英语学习者论文 篇12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训练,蒙授生,阅读,听力,写作

引言

众所周知, 元认知策略是元认知理论指导下采取的语言学习策略, 属于宏观层面的学习策略。阿玛利 (O’Malley) 和查莫特 (Chamot) (1990) 以及牛津 (Oxford) (1993) 等人为元认知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O’Malley和Chamot把元认知策略可分为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元认知评估策略 (O’Mallye 1990) 。

自从Wenden元认知概念被引入外语学习研究中之后, 元认知相关理论也越来越多的与英语写作、阅读、听力等英语学习的具体环节联系起来且得到了实质性进展。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一直很关注,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易明 (2008) 认为, 元认知策略是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进行调整的行为方式。但从这些成果中发现很少有人将元认知策略应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语学习中。笔者在一所高校从事英语专业蒙古语授课班的教学工作, 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 研究了元认知策略对蒙授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对于蒙授大学生来说, 蒙古语为母语, 汉语为第二语言, 英语为第三语言。目前, 蒙古族大学生均学习这三种语言, 其中作为第三语言的英语, 入学时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较低, 基础薄弱。特别是阅读、写作以及听力这三类的成绩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比较明显。因此, 如何把英语基础薄弱的蒙古族大学生培养成英语专业人才是我们所面临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英语课题组以蒙授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英语学习元认知训练研究 (路文军2014) 。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取某高校外语系2013 级英语专业两个蒙古语授课班的学生为被试对象, 共60 名, 两个班是进校随机编班所得, 英语水平相当。其中A班 (30人) 为实验班, 对其进行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元认知策略训练;B班 (30 人) 为对照班, 对其实行传统教学。训练时间为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为期16 周。训练任务由三位任课教师承担 (课题组成员) , 采取在常规的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形式。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括问卷调查和测试题。其中问卷调查由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问卷、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问卷等3 个子问卷组成。测试题包括英语阅读前后测试题, 英语听力前后测试题, 英语写作前后测试题, 共6 套, 6 套题则主要选自CET4 阅读、听力和写作试题。第二部分是访谈。训练开始前从两个班随机选取6 名学生进行访谈, 实验结束后, 从实验班选取9 名学生对其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访谈, 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起到补充说明作用。

二、实验过程

(一) 训练前测

元认知训练开始之前, 由三位训练教师负责, 分别以调查学生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为目的, 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每项调查都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 采用统一指导语, 统一发放开放式问卷, 并当场收回。每项调查发放60 份问卷回收60 份, 共180 份有效问卷。另外, 运用CET4 的阅读、听力、写作题为测试题, 分别对学生进行了随堂测试。阅读测试包括五篇文章共25 道小题, 每题4 分, 共100 分。听力测试包括短对话8 道题, 长对话2 道题, 长篇文章15道题共25 道题, 每道题4 分共100 分。写作测试以调查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为主要目的, 采取以课堂限时性作文的形式, 并要求学生在30 分钟内按要求写一篇150 字左右的作文, 将该作文设定为15 分。本次三项测试均都根据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并严格控制评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两个项目的前后施测过程一样) 。本次测试发放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试卷各60 份, 回收180 份。

(二) 元认知策略训练

对照班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实验班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课均采用融入元认知训练的教学方法, 三位训练教师 (任课教师) 在各自的课堂上从元认知处理的三个基本内容 (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选择注意和监控策略、元认知评价策略) 出发, 给学生示范元认知指导下的英语阅读策略、英语听力策略和英语写作策略。训练教师严格按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思维过程监控的互动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评估原则对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教学进行设计。

(三) 训练后测

为期16 周的训练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听力, 写作能力的测试和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施策过程与前测一致。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 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检验本次训练的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前测结果分析

1.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前测成绩的比较

注:*.在0.05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从表1 可知, 元认知训练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成绩 (P=0.193>0.05) 、英语听力成绩 (P=0.571>0.05) 、英语写作成绩 (P=0.950>0.05) 均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元认知训练前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成绩上是方差齐性的、无差异的, 也可以说两组被试在这一变量上是同质的。

2. 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前测

注:*.在0.05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子问卷A=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B=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C=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

从表2 可以看出, 在元认知训练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阅读 (P=0.123>0.05) 、英语听力 (P=0.071>0.05) 、英语写作 (P=0.990>0.05) 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元认知训练前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上是方差齐性的, 可以说两组被试在这一变量上是同质的。

(二) 训练效果分析

1. 实验班与对照班写作成绩后测分析

注:*.在0.05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从上表3 可知, 元认知训练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阅读成绩 (P=0.043<0.05) 、听力成绩 (P=0.038<0.05) 、写作成绩 (P=0.025<0.05) 出现了显著差异。此外, 从平均值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英语阅读成绩、听力成绩、写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班。根据这个结论我们认为, 元认知策略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听力成绩和写作成绩, 元认知策略训练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 训练后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注:*.在0.05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子问卷A= 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B= 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C= 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

从表4 可以看出, 元认知策略训练后,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 (P=0.003<0.05) 、英语听力 (P=0.021<0.05) 、英语写作 (P=0.001<0.05) 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性, 说明元认知策略训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成绩的相关分析

注:**.在0.01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子问卷A=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B=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子问卷C=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

表5 显示, 英语后测阅读成绩与后测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成绩的相关系数的值为0.897**, 英语后测听力成绩与后测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问卷成绩的相关系数的值为0.908**, 英语后测写作成绩与后测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问卷成绩的相关系数的值为0.877**,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 下, 三者均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这说明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成绩均与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可以断言, 英语三项教学中, 可以通过蒙授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提升来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成绩的提高。

四、发现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 有三个方面的发现:

第一, 上述数据显示, 学生在前测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元认知策略问卷的各维度所得的分数都较低。这表明蒙古族大学生在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过程中即便具有一定的元认知意识或者其运用了元认知策略, 但运用的频率并不高, 或者存在使用不当、不熟练的问题;元认知策略在不同维度的运用上有一定差异, 比如, 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是元认知监控策略。原因是:这些学生的英语是零起点, 学习的重点放在单词的拼写和语法的正确运用上;英语阅读和听力学习中监控策略运用的并不多, 这可能与学生的基础薄弱且对阅读和听力技巧的掌握不到位有关系;学生在元认知评价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出不熟练, 即便学生对自己在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方面的弱点有所了解, 但仍然处于模糊状态, 缺乏反思;学生在阅读、听力、写作学习中很少运用元认知计划策略, 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听力、写作学习中没有计划性,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两班在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元认知策略成绩训练前相当, 但经过元认知策略训练之后, 实验班在元认知策略问卷上的前后测成绩和三项成绩产生了显著差异, 而对照班由于未经历训练, 并未显著提高。说明元认知策略训练有助于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能力的提升。

第二, 本研究用于前后测的阅读、听力、写作的测试材料难易度相似, 而且前后测评估是同质的, 分别由三个有经验的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评分。经过训练, 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观念、策略、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使用渗透元认知策略训练是很必要且很重要的。

第三, 从访谈结果来看, 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元认知策略训练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而极少部分学生认为元认知训练对自己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并不太明显。一个缺乏认知积累的学生, 如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句法理解等方面欠缺的学生, 是不会对元认知策略感兴趣的, 那么所谓的计划、监控、评价策略将会成为泛泛之谈。

总之, 蒙古族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普遍不强, 轻易忽视元认知意识现象凸显。因此, 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习者元认知意识的培养, 把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策略渗透到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课堂教学中,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能力, 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易明.2008.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设计与组织[J].科技信息, (27) :593.

路文军.2014.英语写作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1) .

上一篇:高校班主任的育人作用下一篇:胸痛患者治疗分析论文